超经典!工程师嵌入式Linux自学笔记及体会

超经典!工程师嵌入式Linux自学笔记及体会

超经典!工程师嵌入式Linux自学笔记及体会

针对初学嵌入式的广大朋友们,以下是我在初学接触嵌入式的过程中整理处的一些资料信息,希望能为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典型的桌面Linux 系统包括3 个主要的软件层---linux 内核、C 库和应用程序代码。内核是唯一可以完全控制硬件的层,内核驱动程序代表应用程序与硬件之间进行会话。内核之上是C 库,负责把POSIX API 转换为内核可以识别的形式,然后调用内核,从应用程序向内核传递参数。应用程序依靠驱动内核来完成特定的任务。

在设计嵌入式应用的时候,可以不按照这种层次,应用程序越过C 库直接和内核会话,或者把应用和内核捆绑在一起,甚至可以把应用写为内核的一个线程,在内核中运行,虽然这样在移植上带来了困难,但考虑嵌入式系统对尺寸要求小的特点,是完全可行的。不过我们使用三层软件结构的模式来学习嵌入式linux将会是我们认识更清晰,简单可行并使应用具有弹性。

快速入门

最简单的建立嵌入式Linux 应用的方法就是从我们使用的桌面Linux 入手,安装一个喜爱的版本,把我们的某个应用作为初始化的一部分,框架就算完成了。

当然,嵌入式linux 应用远比我们的桌面版本功能简单专一,它也许就是一个用于足彩的终端机,或是一个数码音频播放器,这些系统除了使用嵌入式CPU外,仅仅再需要一个串口,网口等少量的输入输出接口就可以完成它们特定的应用了。

在软件上,它可以按照三层的概念由内核装载器,定制的内核和较少的为特定任务设计的静态连接的应用程序组成。之所以使用静态连接的应用程序,是因为少量的静态连接程序所要的存储空间,比同样数量的动态连接的程序所占的空间小,这个平衡点需要我们在实际开发中去获取。也许你正在设计的是个PDA,它的应用程序较多,那么你很可能就要使用动态连接程序来减少存储空间。在你的/bin 或者/sbin 目录下,用厂列表看看bash,ifconfig,vi...,也许只用几十K,当你运行ldd /bin/bash 时,你会看到它们都和好几个库文件相连。好了,这样看来,我们得把PC 想像成一个嵌入式硬件平台,再重新制作一个

鸟哥的私房菜读书笔记

Linux安装硬盘规划 Linux其实就是一个kernel,新内核上开发的软件无法在旧的内核上运行,比如在内核为2.6上开发出来的各种软件就无法在2.4的内核上运行,而且,不同内核的函数库也不相同。所以,选择linux版本时,需要知道该版本的kernel版本。 1.硬盘的分区与挂载 除了硬盘的代号需要特别留意之外,硬盘分区也要清楚。需要学习fdisk这个重要的分区程序,完成分区后,接下来就要格式化硬盘,格式化需要了解mke2fs命令的用法。 格式完后,需要了解挂载点(一个目录)并进行挂载,挂载使用的命令为mount。挂载前,想要使用fsk命令来检查一下该分区有没有问题。但是注意:使用fsck时,请务必先使用umount卸载要被检查的分区。 还有,如果要让某些分区在开机的时候就自动挂载,要记得将其写入/etc/fstab当中,或者是将命令完整的写到/etc/tc.d/rc.local当中。 2.软件包的选择与安装 图形界面很容易造成系统的资源损耗,因此服务器上面较少使用图形界面。为了方便以后的升级与重新安装,在选择软件包时,请务必将下面几个软件包选择进来: make,gcc,kernel-source,kernel-header及kernel—devel。 其中make和gcc是编译软件包必须用到的软件,kernel-devel是一些驱动程序在编译时会用到的函数库或系统数据,这些东西对于台式计算机并不很重要,因此在个大版本的软件包上面都没有默认安装,需要自己选择安装。这些软件通常都会放在software develop 或者utility项中,请仔细选择。 3.启动设置(Grub/Lilo) 在我们进入系统之前,主机会先读BIOS信息,然后会读取第一块硬盘的主引导扇区(Master Boot Recorder ,简称MBR),这个操作是为了让我们的主机了解数据格式,以顺利地将系统的数据读取进来。MBR上的程序,被称为开机管理程序,在linux中主要的开机管理程序有Grub和LILO两个,他们的运行方式不太相同。 区别:LILO是直接将所有的信息都写入MBR,所以当您设置完配置文件/etc/lilo.conf后,还得将LILO重新安装到MBR中。至于Grub则是使用类似指针(point)的功能,将启动信息导入配置文件/boot/grub/menu.lst中。这两个管理程序各有优缺点,可依照个人喜好来选择安装。 如果想实现“多重开机”功能,您必须了解MBR与Super Block的异同点,这都是需要学习的。 安装一台好的linux主机,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硬盘的分区,硬盘分区的考虑会影响到主机以后的扩充性,实用性,以及安全性。 了解欲架设的网站服务原理 了解每种服务的工作原理,对您以后进行调试相当有用,在主机的规划上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例如:在linux上很有名气的文件服务SAMBA,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NetBiOS over TCP/IP,而如果您了解最原始的NetBIOS是无法跨网段的,亦即无法跨路由器的,那么就比较容易了解为何Windows的网络上的“网上邻居”显示的计算机数量只有局域网内部的计算机。 总之,理解服务(Service)的工作流程,将有助于服务器的架设与维护。 这还只是各个服务器的服务原理,如果是在linux上运行,您至少要了解什么事daemon(守护进程)。 服务的软件安装,漏洞修补,软件包升级 假设您已经将网络硬件配置搞定了,主机也规划好了,并且也已经可以连上

嵌入式linux基本操作实验一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linux基本操作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嵌入式开发平台部件,了解宿主机/目标机开发模式; 2、熟悉和掌握常用Linux的命令和工具。 二实验步骤 1、连接主机和目标板;(三根线,网线直接连接实验箱和PC机,实验箱UART2连接主机的UART口)。 2、Linux命令的熟悉与操作 PC端:在PC机的桌面上打开虚拟机,并启动Linux系统,打开命令终端,操作Linux基本命令,如:查看:ls,进入目录:cd,创建文件:mkdir,删除文件:rmdir,配置网络:ifconfig,挂载:mount,设置权限:chmod,编辑器:vi,拷贝:cp等命令,要求能熟练操作。 使用方法: 1.查看:ls Ls列出文件和目录 Ls–a 显示隐藏文件 Ls–l 显示长列格式ls–al 其中:蓝:目录;绿:可执行文件;红:压缩文件;浅蓝:链接文件;灰:其他文件;红底白字:错误的链接文件 2.进入目录:cd 改变当前目录:cd 目录名(进入用户home目录:cd ~;进入上一级目录:cd -) 3.创建文件:mkdir 建立文件/目录:touch 文件名/mkdir目录名 4.删除文件:rmdir 删除空目录:rmdir目录名 5.配置网络:ifconfig 网络- (以太网和WIFI无线) ifconfig eth0 显示一个以太网卡的配置 6.挂载:mount mount /dev/hda2 /mnt/hda2 挂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确定目录'/ mnt/hda2' 已经存在 umount /dev/hda2 卸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先从挂载点'/ mnt/hda2' 退出fuser -km /mnt/hda2 当设备繁忙时强制卸载 umount -n /mnt/hda2 运行卸载操作而不写入/etc/mtab文件- 当文件为只读或当磁盘写满时非常有用 mount /dev/fd0 /mnt/floppy 挂载一个软盘 mount /dev/cdrom /mnt/cdrom挂载一个cdrom或dvdrom mount /dev/hdc /mnt/cdrecorder挂载一个cdrw或dvdrom mount /dev/hdb /mnt/cdrecorder挂载一个cdrw或dvdrom mount -o loop file.iso /mnt/cdrom挂载一个文件或ISO镜像文件

linux读书笔记

12.29 Linux系统 Linux是真正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它继承了UNIX系统的主要特征,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特别在Internet和Intranet的应用中占有明显优势。是一个完整的UNIX类操作系统。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在一个系统上运行多道程序。真正的32位操作系统。 用户接口 用户接口定义了用户和计算机交互作用的方式。Linux操作系统提供4种不同的用户接口。命令行接口 命令行是为具有操作系统使用经验,熟悉所用命令和系统结构的人员设计的。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命令行是UNIX/Linux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支持命令行的系统程序是命令解释程序。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然后予以解释并执行。 “$ ”是系统提示符。 在UNIX/Linux系统中,通常将命令解释程序称为shell。各种Linux环境下都安装了多种shell。这些shell由不同的人编写并得到一部分用户的青睐,各有其优势,最常用的几种是Bourne shell(sh),C shell(csh),Bourne Again shell(bash)和Korn shell(ksh)。红旗Linux 的默认shell是bash。 Bash 菜单 图形用户接口 程序接口 程序接口也称为系统调用接口。用户在自己的C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从而获得系统提供的更基层的服务。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在UNIX/Linux系统中,系统调用以C函数的形式出现。例如:fd=fopen(“file1.c”,2);其中,open是系统调用。 所有内核之外的程序都必须经由系统调用才能获得操作系统的服务。系统调用只能在C程序中使用,不能作为命令在终端上执行。由于系统调用能直接进入内核执行,所以其执行效率高。 Linux的版本 Linux有两种版本:核心(Kernel)版本和发行(Distribution)版本。 核心版本 核心版本主要是Linux的内核。Linux内核的官方版本由Linus Torvalds本人维护着。核心版本的序号由三部分数字构成,其形式为:major.minor.patchlevel 其中,major是主版本号,minor是次版本号,二者共同构成了当前核心版本好;patchlevel 表示对当前版本的修订次数。例如:2.6.34表示对2.6核心版本的第34次修订。

《嵌入式系统与开发》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移植及使用》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陈彤 学号:13004405 专业班级:130044 指导教师:孙国梓 完成时间:2016.5.31 实验3 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移植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理解嵌入式软件移植的基本方法,掌握sqlite数据库软件移植的步骤,掌握sqlite开发的两种方式—命令模式和C代码开发模式的使用方法,并编程实现简单通讯录查询实验。 二.实验内容 实验3.1 移植嵌入式数据库sqlite 实验3.2 简单通讯录查询实例设计和测试 三.预备知识 Linux使用、数据库相关知识等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包括软件调试工具) 硬件:ARM 嵌入式开发平台、PC 机Pentium100 以上、串口线。 软件:WinXP或UBUNTU开发环境。 五.实验步骤 5.1 移植嵌入式数据库sqlite 步骤【参看教材103页】: 第一步,解压缩sqlite源码,命令tar zxvf sqlite-autoconf-3080900.tar.gz,在解压后的文件夹下,可以看到源码文件有shell.c 和sqlite3.c文件,生成Makefile的配置脚本文件configure.ac ,并检查当前文件夹下__A__(A.存在 B.不存在)Makefile文件。 第二步利用configure脚本文件生成基于ARM实验台的Makefile,具体命令为./configure CC=arm-linux-gcc –prefix=/opt/sqlite –host=arm-linux(假设安装目录为/opt/sqlite),并检查当前文件夹下___A__(A.存在 B.不存在)Makefile文件。 第三步,编译sqlite,命令为_make_,编译过程中使用的编译器为_ arm-linux-gcc _。 第四步,安装sqlit,命令为_make install_。安装完成后到_/opt/sqlite_文件夹下去查看相关文件,可以看到该文件夹下有_bin_、_include_、__lib__和share文件夹,其中可执行文件sqlite3位于_./bin_文件夹,库位于_./lib_文件夹。 第五步,将sqlite3拷贝到开发板bin目录下,将库下的文件拷贝到开发板的lib目录下【注意链接文件的创建】 第六步,数据库的使用 方式1:命令操纵数据库 在超级终端环境下创建数据库stucomm.db,命令为_sqlite3 stucomm.db_; 创建数据表stutable,字段包括id 整型,name 字符型,phoneNum 字符型,具体命令为_sqlite> create table stutable (id int(20),name char(20),phoneNum char(20));_; 插入2条记录,记录信息如下 001,zhangsan,10086 002,lisi,10000

linux笔记

1.ls:查看当前路径下的文件以及文件夹的名字 2.ls /bin:查看根目录下的bin文件夹的东西 3.cd Desktop进入到Desktop文件夹 4.cd ..跳转到当前路径的上一层 5.pwd:显示当前操作的路径(绝对路径) 6.clear:清屏 7.绝对路径:/home/python 8.相对路径:cd downloads 9..表示当前路径 10...表示上一层路径 11.c d -:跳转到上一层所在的路径 12.t ab自动补全 13.t ouch 1.txt 创建文件 14.l s * 表示显示所有文件 15.l s *.txt 表示显示以所有.txt结尾的文件 16.l s*.t[xn]t 表示显示以txt或者tnt结尾的所有文件 17.m ore 查看文件的内容 18.l s–alh | more 查看文件的内容并以管道符号进行连接 19.c d ~切换到当前用户的主目录 20.m kdir 创建文件夹 21.m kdira/b/c –p 连续创建文件夹 22.t ree 以目录数的方式显示

23.r mdir 删除文件夹(必须是空目录) 24.实物图操作的文件不会被删除直接进回收站 25.用命令删除的文件是不会进入回收站的 26.r m 删除文件/文件夹 27.r m haha.txt –r 直接删除文件夹(-r表示递归的删除) 28.r m haha.txt –i 给将删除的文件一个删除提示 29.r m haha.txt –f 强制删除 30.l inux建立链接影响(相当于创建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 31.l n 01.txt 创建快捷方式 32.g edit 01.txt 编辑文件的内容 33.c at 01.txt 查看所编辑的内容 34.c at 01.txt > 02.txt 合并文件 35.g rep–n ‘a’grep.txt 搜素文件当中带a的文件 36.g rep–i ‘a’grep.txt搜素文件当中带a的文件(忽略大小写) 37.–-help 查找帮助文档 38.f ind 查找文件 39.c p a b 将a文件下的内容整体复制到b文件夹下(无效的文 件无法复制) 40.c p a/* b 将a文件夹下的所有内容复制到b文件夹下 41.m v a b 将a文件夹整体移动到b文件夹下 42.–v 显示移动进度 43.–I 表示操作的时候显示的提示(y表示确定)

Linux与UNIX shell编程指南

《LINUX与UNIX SHELL编程指南》 读书笔记 二次发布版 张启峰 Email: zqf620@https://www.360docs.net/doc/b88256600.html,

一些废话 这是笔者第一本发到网络上的 Linux 读书笔记,利用今年十一长假,重新编辑排版了一下,再次发到网上,姑且称为“二次发布版”吧! 关于《LINUX与UNIX SHELL编程指南》这本书,我看的是https://www.360docs.net/doc/b88256600.html, 的电子版,在很多网站都可以下载到。虽然看电子书很累人,但我还是建议不想掏钱买书的朋友看看(有钱也不一定买的到,反正我逛书店时就没有看到过有卖这本书的),它不愧为一本经典的讲解shell编程的书。 当初,写这本笔记时,花了很大的力气。参考了不少资料,在我认为书中某些讲的不详细的地方,在笔记中也记述的很详细。读者可以发现,这本笔记并不是简单的摘抄。 当然,记笔记的过程也是对我的一个提高,比如,awk和脚本编程中可以遇到的getopts,这两个东东我一直就没搞清楚,记笔记的过程中我就把它们搞清白了(我个人认为关键是要静下心来学)。希望这本笔记能对读者您有所帮助! 在笔记中给出了很多举例,这些例子都在 Red Hat Linux 9 和 Red Flag Advanced Server 4.1 中测试通过,大多数例子还给出了注释(使用C风格的双斜线”//”注释符号)。 好了,不再废话了。最后,给您推荐两本书,都是美国佬写的。一本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O'Reilly的《学习Bash(第二版)》,一本是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Sams的《精通Shell编程(第二版)》。 张启峰(zqf620@https://www.360docs.net/doc/b88256600.html,) 2005年10月4日

南邮嵌入式系统B实验报告2016年度-2017年度-2

_*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ADS开发环境的程序设计 嵌入式Linux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 嵌入式Linux环境下的程序设计 多线程程序设计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B 班级学号 姓名 开课学期2016/2017学年第2学期

实验一基于ADS开发环境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ADS开发环境的使用; 2、学习和掌握ADS环境下的汇编语言及C语言程序设计; 3、学习和掌握汇编语言及C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2、编写和调试C语言程序; 3、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及C语言的混合程序;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 1、寄存器R0和R1中有两个正整数,求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结果保存在R3中。 代码1:使用C内嵌汇编 #include int find_gcd(int x,int y) { int gcdnum; __asm { MOV r0, x MOV r1, y LOOP: CMP r0, r1 SUBLT r1, r1, r0 SUBGT r0, r0, r1 BNE LOOP MOV r3, r0 MOV gcdnum,r3 //stop // B stop // END } return gcdnum; } int main() { int a; a = find_gcd(18,9);

printf("gcdnum:%d\n",a); return 0; } 代码2:使用纯汇编语言 AREA example1,CODE,readonly ENTRY MOV r0, #4 MOV r1, #9 start CMP r0, r1 SUBLT r1, r1, r0 SUBGT r0, r0, r1 BNE start MOV r3, r0 stop B stop END 2、寄存器R0 、R1和R2中有三个正整数,求出其中最大的数,并将其保存在R3中。 代码1:使用纯汇编语言 AREA examp,CODE,READONL Y ENTRY MOV R0,#10 MOV R1,#30 MOV R2,#20 Start CMP R0,R1 BLE lbl_a CMP R0,R2 MOVGT R3,R0 MOVLE R3,R2 B lbl_b lbl_a CMP R1,R2 MOVGT R3,R1 MOVLE R3,R2 lbl_b B . END 代码2:使用C内嵌汇编语言 #include int find_maxnum(int a,int b,int c)

Linux 操作系统shell学习笔记 (linux系统)

Linux 操作系统shell学习笔记(linux系统) linux软件开发 No.001 文件安全与权限 1. umask 决定了新建文件的权限 2. 软链接(符号链接) ln -s source_path target_path No.002 find和xargs 1. find pathname -options [-print -exec -ok] 其中exec参数的命令格式:'command-' {} \; 注意必须包含【{} \;】 -perm 按权限来查找ex. find . -perm 755 -print -mtime 按修改时间来查找ex. find / -mtime -5 -print 更改时间5天以内 find / -mtime +5 -print 更改时间5天以前 2. xargs与-exec和-ok类似,但是限制更少,也更快 3种参数的命令:find . -name "*.c" -exec wc -l {} \; find . -name "*.c" -ok wc -l {} \; 每次执行命令前有提示 find . -name "*.c" | xargs wc -l No.003 后台执行命令 1. [crontab] [at] [&] [nohup]四种

No.004 文件名置换 1. 列出隐藏文件ex. ls .* No.005 shell输入与输出 1. echo输出时加上-n 参数不换行,ex. echo -n "aaaa" 2. tee 命令可以同时输出到屏幕和文件中ex. ls | tee file.out 3. 标准输入0 标准输出1 标准错误2 4. 将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入到一个文件ex. command >file.out 2>&1 No.006 命令执行顺序 1. 命令1 && 命令2 命令1执行成功后才会执行命令2 2. 命令1 || 命令2 命令1执行失败后才会执行命令2 No.007 正则表达式 1. 正则表达式元字符及含义 ^ 只匹配行首 $ 只匹配行尾

嵌入式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一开发环境的搭建与配置 【实验目的】 1)熟悉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 2)掌握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的开发环境搭建与配置。 3)了解minicom配置串口通信参数的过程。 4)了解嵌入式Linux的启动过程。 5)掌握程序交叉编译运行及调试的一般方法。 【实验内容】 1)连接实验开发板与宿主机。 2)在虚拟机中的CentOS(宿主机)搭建开发环境。 3)在宿主机中配置minicom。 4)分析嵌入式Linux的启动过程。 5)在宿主机上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并用交叉编译工具进行编译,然后传输到目标机上运行。 6)在宿主机上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并用交叉编译工具进行编译,用gdbserver进行远程调试。 【实验步骤】 连接实验开发板,对虚拟机进行设置 1)首先把实验开发板打开,用网线和串口线连接宿主机,并连接电源(注意这时不要拨动实验 开发板的开关按钮)。 2)在桌面上点击打开vmware 软件,选择“编辑虚拟机设置”,如下图所示:

图1 3)进入虚拟机配置界面后把网络连接方式设置为“桥接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4)添加串口,如下图所示: 图3 5)完成串口的添加后,选择“OK”,完成对虚拟机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图4 6)选择虚拟机的“Edit”、“Virtual Network Editor...”,如下图所示:

图5 7)进入虚拟机网络参数设置界面后对VMnet0进行设置(注意这里桥接的网卡应选择与实验开 发板相连接的那块儿网卡),然后点击“Apply”、“OK”如下图所示:

图6 8)上述设置完成后启动CentOS(CentOS的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xidianembed”)。 工具链的配置 1)在CentOS的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EELiod”的目录,把实验中要用到的文件(主要是一 些rpm包)拷贝到该目录下。(可以用U盘、WinSCP等工具进行,此处不再做详细说明)。 2)交叉编译工具链位于/opt/buildroot-2011.02/output/host/usr目录下,进入工具链的bin目录下, 可以看到一些编译工具,这些工具将会在之后的交叉编译过程中使用到。

失控读书笔记

失控读书笔记 【篇一:《失控-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读后感】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读后感 一班钟超 《失控》可以说是1990年面世的最伟大的一本书,用着超前的眼 光系统的阐述了很多让我们为之惊叹的领域。《失控》中涉及到的 学科无所不包,其中,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一些知识是生物学、进 化论、分布式、生态学、电子货币、收益递增定律、预言机以及其 中的大总结九律。 生物学:《失控》里有一个让我惊骇的预言是,机械会具有生物特性,人工生命会失去控制成为世界的未来,机械可以生物化,生物 也将机械化。我也幻想如果把我骨骼都换成坚硬的金属,那么我会 变得更加powerful,或者把我的大脑移植到机器人身上,我还是我,只是我的身体换了。或许一天会实现吧。 进化论:我们一直在学校接受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孰不知这不过 是进化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但不是进化论的全部。另外达尔文理论 的一个弱点:“达尔文曾经主动提供过一个实例来说明他的理论所遇 到的困难,就是高度复杂的人眼。设计精巧且相互作用的晶状体、 虹膜、视网膜等结构,看起来确实挑战了达尔文那种“轻微、累进的”随机改进机制的可信度。没有进化完全的眼睛中,真不知道某些部 分会有什么用。” 进化是什么?进化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有的生物可以进化成能 适应环境,有的生物又没有进行这种进步式的进化呢?达尔文进化 论只告诉我们优胜劣汰,但是没告诉我为什么有这些差别。 分布式:蜂群意识是自然界的分布式,蜜蜂,或者蚂蚁,或者你我 的生命,群氓却有集体的智慧,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智能“涌现”出来。但是群体不是最优的,也不可控,不可预测,不可控,非即刻。 群氓的智慧太深奥,放任失控,如何利用?我有时候觉得现在 web2.0的ugc有一点集体智慧的意思,或者一个社会的管理,是否 放任失控才能发展得更好? 生态学:《失控》里讲了很多关于生态圈二号的这项实验。生态圈 二号犹如一个微型的地球,它的建立和维护让人类知道地球的一切

一篇非常好的linux学习笔记分享(Linux入门绝佳)

作者:佚名字体:[增加减小] 来源:互联网时间:03-06 21:54:44我要评论 一篇非常好的linux学习笔记分享,对于常用命令整理的比较详细,推荐使用。 linux目录架构 / 根目录 /bin 常用的命令binary file 的目錄 /boot 存放系统启动时必须读取的档案,包括核心(kernel) 在内 /boot/grub/menu.lst GRUB设置 /boot/vmlinuz 内核 /boot/initrd 核心解壓縮所需RAM Disk /dev 系统周边设备 /etc 系统相关设定文件 /etc/DIR_COLORS 设定颜色 /etc/HOSTNAME 设定用户的节点名 /etc/NETWORKING 只有YES标明网络存在 /etc/host.conf 文件说明用户的系统如何查询节点名 /etc/hosts 设定用户自已的IP与名字的对应表 /etc/hosts.allow 设置允许使用inetd的机器使用 /etc/hosts.deny 设置不允许使用inetd的机器使用 /etc/hosts.equiv 设置远端机不用密码 /etc/inetd.conf 设定系统网络守护进程inetd的配置 /etc/gateways 设定路由器 /etc/protocols 设定系统支持的协议 /etc/named.boot 设定本机为名字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设置IP /etc/resolv.conf 设置DNS /etc/X11 X Window的配置文件,xorg.conf 或XF86Config 這兩個X Server 的設定檔/etc/fstab 记录开机要mount的文件系统 /etc/inittab 设定系统启动时init进程将把系统设置成什么样的runlevel /etc/issue 记录用户登录前显示的信息 /etc/group 设定用户的组名与相关信息 /etc/passwd 帐号信息 /etc/shadow 密码信息 /etc/sudoers 可以sudo命令的配置文件 /etc/securetty 设定哪些终端可以让root登录 /etc/login.defs 所有用户登录时的缺省配置

信息管理系统读书笔记

信息管理系统读书笔记 第一篇:《管理系统》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读书笔记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心中一直有些疑惑,管理是什么、信息是什么、系统是什么、管理信息系统又是什么。通过阅读,我在书中找到了我要的答案。 管理: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信息: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系统: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标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起源很早,能够追溯到xx世纪xx 年代。最初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出自管理,并没有强调一定要用计算机。直到xx年代,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戴维斯才给出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经过后人的不断补充与完善,我们可以将管理信息系统定义如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信息系统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依靠计算机等实现管理,而是一个将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一个管理系统,一个社会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在具体进行项目开发前,首先要建立领导小组、组成系统组、进行系统规划。领导人员应具有一些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有提高自己企业管理水平的思想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设想;懂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及主要工作并要善用人,能够组织队伍。 在组成系统组织前应由领导者建立信息系统委员会,主要工作是确定系统目标,审核和批准系统方案,验收和鉴定系统及组建各种开发组织。在信息系统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一个系统组。系统组应有各行各业的专家,例如管理专家、计划专家、系统分析员、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 组建队伍后,进行全系统的规划。

Linux操作系统学习心得

Linux操作系统学习心得 Linux操作系统这个名词记得在很早以前就听过,但具体是什么样的系统却真的不知道,甚至都不知道它是手机系统还是电脑系统,知道的只是它好像比较不易死机,。对于这个学期选这门公共选修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怀着一颗要了解一种早就想知道的东西的心选的.当然我平时也喜欢玩点电脑什么的,只是停留在用别人设计好的现成的东西。 经过一个学期linux操作系统的学习,在老师在课堂对linux系统的介绍及通过网络的了解下,知道了linux原来是一种和windows差不多的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是图形界面的,linux类似以前的DOS,是文本界面的,如果你运行了图形界面程序X-WINDOWS后,linux 也能显示图形界面,也有开始菜单、桌面、图标等。Windows有MS-DOS 方式,在该方式下通过输入DOS命令来操作电脑;而linux与windows 类似,也有命令方式,linux 启动后如果不执行X-WINDOWS,就会处于命令方式下,必须发命令才能操作电脑。另外linux上也有很多的应用软件,安装运行了这些软件后,你就可以在linux上编辑文档、图片,玩游戏、上网、播放多媒体文件等。 当然我们对linux的学习首先是通过对它的产生,发展,到今天仍然在不断完善开始的。它的产生和需要花钱买得windows系统形成了对比,因为linux的核心是免费的,自由使用的,核心源代码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编辑创作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linux是抢占式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Linux最大的优点在于其作为服务器的强大功能,同时支持多种应用程序及开发工具,所以linux 操作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而且在课上随着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动手查资料,慢慢的学习到了更深入的知识,知道了linux的安装:硬盘安装及光盘安装,清楚了解安装Linux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学习了linux系统的进入,关闭和重启。掌握了linux系统的硬件配置,如显卡,声卡,网卡等,并且通过对linux 系统基本命令的学习,尤其是shell命令语言(亦称命令解释器),熟悉了系统的基本操作。当然在学习中发现英文学得好也是学好linux 的关键。同时还了解了linux对应下的一些常用软件及这些软件的安装。因为linux在服务器中广泛的应用,于是我们进一步学习了linux 下接入internet的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方法。之后还了解了linux 的网络安全,系统的安全,用户的安全等。 眼看这个学期Linux的课程已经告一段落了,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如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修订版) 20 – 20第学期 赵成,张克新 院系: 姓名: 专业: 学号: 电子通信工程系 2014年3月制

实验一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方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ARM9 S3C2410A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的体系结构,熟悉ARM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指令状态、寄存器组及异常中断的概念,掌握ARM指令系统,能在ADS1.2 IDE中进行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二、实验内容 1.ADS1.2 IDE的安装、环境配置及工程项目的建立; 2.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参考附录A): (1)两个寄存器值相加; (2)LDR、STR指令操作; (3)使用多寄存器传送指令进行数据复制; (4)使用查表法实现程序跳转; (5)使用BX指令切换处理器状态; (6)微处理器工作模式切换; 三、预备知识 了解ARM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的体系结构及指令体系;熟悉汇编语言及可编程微处理器的程序设计方法。 四、实验设备 1. 硬件环境配置 计算机:Intel(R) Pentium(R) 及以上; 内存:1GB及以上; 实验设备:UP-NETARM2410-S嵌入式开发平台,J-Link V8仿真器; 2. 软件环境配置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2; 集成开发环境:ARM Developer Suite (ADS) 1.2。 五、实验分析 1.安装的ADS1.2 IDE中包括和两个软件组件。在ADS1.2中建立类型的工程,工程目标配置为;接着,还需要对工程进行、及链接器设置;最后,配置仿真环境为仿真方式。 2.写出ARM汇编语言的最简程序结构,然后在代码段中实现两个寄存器值的加法运算,给出运算部分相应指令的注释。 ; 文件名:

Linux读书笔记

Linux读书笔记 Linux读书笔记 /.bashrc 就可以看到文件的内容 二进制文件: linux中的可执行文件就是这种格式的,命令cat就是一个二进制文件 数据格式文件: 这些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会读取某些特格式的文件,那些特定格式的文件可以称数据文件。如linux在用户登录时,都会将登录数据记录在/var/log/wtmp文件内,该文件是一个数据文件,它能通过 last 命令读出来。但使用cat 时,会读出乱码,因为它属于一种特殊格式的文件。 2.目录: 就是目录,第一个属性为,例如。 3.连接文件: 类似windows下面的快捷方式。第一个属性为,例如 4.设备与设备文件: 与系统外设及存储相关的一些文件,通常都集中在/dev目录下。该文件又分为两种: 块设备文件: 就是存储数据以供系统访问的接口设备,简单而言就是硬盘。例如一号硬盘的代码是/dev/hdal等文件,第一个属性为。 字符设备文件:

即串行端口的接口设备,例如键盘、鼠标等。第一个属性为。 5.套接字: 这类文件通常用在网络数据连接。第一个属性为 6.管道: FIFO也是一种特殊的文件类型,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多个程序同时访问一个文件所造成的错误,第一个属性为。 二、文件扩展名 *.sh:批处理文件,因为批处理文件使用shell写成,所以扩展名就是.sh。 *.z *.tar *.tar.gz *.zip *.tgz : 经过打包的压缩文件。 *.html *.php: 网页相关文件,分别表示HTML语法与PHP语法的网页文件。 三、如果当前在\home目录下,如果想进入/var/log目录时,怎么写呢? 1.cd /var/log 一定由根目录/写起 2.cd ../var/log回为在\home中,要回到上一层之后,才能继续向/var移动,不是由/写起,例如由/usr/share/doc到 /usr/share/man,可以写成 cd ../man ,相对路径是指相对于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 四、常用的命令 ls:例文件 mv rm 删除文件

linux嵌入式实验2

嵌入式实验报告(二) 姓名:董辰辰 学号:111180031 专业:电子信息与科学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Linux 内核源代码的目录结构以及各个目录的相关内容。 2、 了解Linux 内核各配置选项内容和作用。 3、 掌握Linux 内核的编译过程。 4、 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类型和作用。 5、 了解JFFS2文件系统的优点以及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 6、 掌握利用busybox 软件制作嵌入式文件系统的方法。 7、 掌握嵌入式Linux 文件系统的挂载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配置完整的内核,尽可能理解配置选项在操作系统中的作用。 2、以 Busybox 为基础,构建一个合适的文件系统。 3、制作ramdiak 文件系统映像。 4、将自己编译生成的内核和文件系统下载进开发板。 5、讨论自己的嵌入式系统所具备的的功能。 6、比较romfs 、ext2fs/ext3fs 、JFFS2等文件系统的优缺点。 三、实验设计和分析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Linux 内核配置编译和文件系统构建。本次实验的目的 就是自己搞一个内核和文件系统。当然自己编写代码是不太可能啦,而是根据 linux 提供的源代码自己配置编译出一个自己的内核,在构建一个自己需要的文 件系统。实验室用的内核版本是2.6.35.7 实验室的开发板有了内核和文件系统 才能够对其进行开发。内核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部分,可以说是一个软件,实验 室的开发板有处理器、内存、Flash 闪存等硬件组成,可以说内核是调度它们的 软件,有了内核各种应用程序才能够调用硬件资源,总的来说内核文件是操作系 统的核心,负责系统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和文件管理等,决定着系统的 性能和稳定性。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操作系统所管 理的存储空间的抽象,向用户提供统一的、对象化的访问接口,屏蔽对物理设备 的直接操作和资源管理。我觉得内核的本质其实是程序,而文件系统是设置一些 规则来用来管理存储的,在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中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内核在 加载的时候需要有很多的挂载指令,应该挂载的就是文件系统的文件夹,比如将 proc 文件系统挂载到proc 文件夹,这就是为什么在开发板启动时内核和文件系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福昕软件(C)2005-2009,版权所有,仅供试用。

老男孩linux笔记[整理版]

老男孩linux笔记[整理版] 老男孩linux笔记 设定目标、寻找方法、勤奋努力、坚持不懈 学习运维六重 1、重目标:设定具体的短期目标,今天要完成哪些内容,本周要完成的内容,具体到每天的学习规划 2、重思路:工作中结果重要,学习时过程重要,要思考,多问个为什么。 3、重方法: (1)通过具体的时间案例来学习记忆,远胜过直接记枯燥的理论。 (2)通过画逻辑图帮助记忆枯燥的难以记忆的理论知识(如管道的概念) (3)睡觉前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早晨醒来后计划今天的学习内容 4、重实践: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通过实践验证,自己得出结论 (1)问:centos5.9执行yum upgrade会不会升级到6.0以上。答:实践一下便知。 (2)linux运维应用性偏多,要多实践:命令、服务、架构。 5、重习惯 (1)操作文件之前要备份,并确认备份成功正确,“备份名字.源文件名.操作用户.日期“ #cp /etc/hosts /etc/hosts.bldon.20140528 复制文件 #diff /etc/hosts /etc/hosts.bldon.20140528 比较两个文件的不同 #vimdiff /etc/hosts /etc/host,bldon.20140528 对照比较文件的不同 (2)操作后要检查,并确认操作的正确,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正确的。 (3)无故不要在“root”下操作命令,少用rm –ft,,mv移动到临时目录,可以用find替换(定时任务)。

(4)命令行操作命令后,确认是否生效达到预期。 (5)启动服务前检查语法, 启动服务后立刻检查启动结果 6、重总结 人类的历史如果没有前人的总结(数学、计算机、历史、地理),给自己总结, 让书本变薄。 系统中常用的安装包,每个安装包可能包含若干个组件,F2可查看包含的组件: base editors development librarys development tool x software development system tools #yum grouplist 查看已安装和未安装的组件#yum groupinstall “develop tools” 装完系统后独立安装安装包 #yum install 软件名称安装单个软件 #rpm –import /etc/pki/rpm-gpg/RPM-GPG-KEY* #rpm upgrade 配置yum源 查看包组的用途 # setup 调出配置界面 #ifconfig 查看网络配置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卡配置,输入命令可以用Tab键补全#cat /etc/redhat release 查看系统版本 #uname –r 查看内核 #uname –m 查看32 or 64位系统 #uname –a 查看内核完整信息 Alt+F2 切换终端 常用软件:

淮阴工学院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四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实验四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作用 2、掌握相关服务器的安装 二、实验准备 硬件:JXARM9-2410教学实验箱,PC机 软件:Windows XP操作系统,ADS集成开发工具 三、实验过程 1、tftp网络配置 (1) 虚拟机网络配置 a. 点击虚拟机-设置,将网络适配器设置为自定义,并 指定虚拟网络为VMnet0。 b. 点击编辑-虚拟机网络参数-主机虚拟网络映射,并 且指定其桥接的网卡

c. Red Hat IP配置 ●点击系统设置-网络,双击eth0配置IP信息如下: 地址:172.20.11.243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地址:172.20.11.254 DNS: 210.29.152.4 ●点击激活,在弹出的对话框点击是按钮 ●

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方法一:在linux下,点击系统工具-终端,输入命令ping 172.20.11.243 方法二:在主系统中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ping 172.20.11.243 (2)修改tftp的配置文件 a.在终端下输入gedit /etc/xinetd.d/tftp b.修改”disable=yes”为”=no”,点击保存,关闭gedit

c.重启xinetd服务,使刚才的更改生效,在终端里输入, /etc/init.d/xinetd restart d.进入tftpboot文件夹创建一个测试文件testfile e.取得tftpboot文件夹的所有权限,命令chmod 777 /tftpboot f.启动tftp测试上传和下载 2配置NFS服务器 a.设置:开始->系统设置->服务器设置->NFS服务器打开配置对话 框 第一步:点击添加nfs共享 第二步:输入目录/tftpboot 第三步:输入主机172.20.11.243 第四步:基本权限为读/写

Kali linux学习笔记

H\gd gdips 。 m _?p.. +f\gd .+ ” ” /+ dn j dnj j apuudib jk iq\n 0+ 1+ 2+ + %bjjg c\ f m& .+ n \m c_in+i o m\ao+ jh AKP ncj_\idib+ jh cook7,,rrr+ skgjdo*_]+ jh,bjjbg *_jmfn, . oc E\mq mno m oc c\mq no m *_ hd mjnjao+ jh *g 2-- *] bjjbg

oc c\mq no m *_ hd mjnjao+ jh *] kbk oc c\mq no m *_ hd mjnjao *g /-- *] gdif _di oc c\mq no m *_ hd mjnjao+ jh *g 2-- *] \gg / h o\bjjg adg Rn\b 7 h o\bjjadg jkodjin *_7 _jh\di oj n \m c *o7 adg otk oj _jrigj\_ %k_a)_j )sgn)kko)j_k)j_n)_j s)sgns)kkos& *g7 gdhdo ja m npgon oj n \m c %_ a\pgo /--& *c7 rjmf rdoc _j ph ion di _dm ojmt %pn t n ajm gj \g \i\gtndn& *i7 gdhdo ja adg n oj _jrigj\_ *j7 rjmfdib _dm ojmt %gj \odji oj n\q _jrigj\_ _ adg n& *a7 jpokpo adg Bs\hkg n7 h o\bjjadg+kt *_ \kkg + jh *o _j )k_a *g /-- *i 2- *j \kkg adg n *a m npgon+cohg h o\bjjadg+kt *c t n *j \kkg adg n *a m npgon+cohg %gj \g _dm \i\gtndn& ” ” FM ” ” é ~ _inh\k _in iph ad m _in_d 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