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测试方案

整体测试方案
整体测试方案

文档编号:IE-CUSTOM-整体测试方案-V1.0

海关信息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平台测试项

整体测试方案

二零一六年九月

关于本文档

说明:类型-创建(C)、修改(U)、删除(D)、增加(A);

目录

第 1 章概述

1.1编写目的

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客户、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工程师、维护人员等项目相关人员提供海关信息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与平台测试项目整体系统测试指导。

1.2读者对象

本测试方案可能的合法读者对象为客户、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维护人员。

1.3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环境、执法环境的变化,海关大监管、关警融合、分类通关等各项业务的不断深入,加快通关速度和大通关对缉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报工作在海关各工作特别是缉私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所担负的职责更加繁重,任务更加艰巨,海关人力资源与监管要求直接的矛盾突出。为了提升海关大监管的综合执法能力及海关缉私办案能力,必须借助现代化情报工作机制及计算机情报信息系统支持,完善情报机制,体现情报信息服务,增强对全国海关情报业务的掌控能力。

第 2 章测试方案概述

2.1测试目标

(1)系统界面操作无明显异常,符合业务需求规定;

(2)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文档实现整体功能测试;

(3)系统主要流程,无异常,符合需求;

(4)根据需求进行性能测试、稳定性、健全性及安全测试;

(5)所有测试用例100%执行;

(6)所有缺陷处于Closed、Rejected、Pending状态;

(7)缺陷修改要求:High级缺陷修复率应达到100%;Medium级缺陷修复率应达到95%以上;Low级缺陷修复率应达到60%以上。

2.2测试范围

本次测试主要针对海关信息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平台项目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涉及的要求进行完整性测试,包括界面、功能和流程的全面测试,以及性能测试、稳定性、健全性及安全测试等。本次测试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为主,辅助进行代码审查。

2.3参考资料

《海关信息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平台测试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

《海关信息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平台测试项目合同》

公司软件测试规范。

第 3 章测试环境

表4.1 测试环境

第 4 章测试方案

4.1测试依据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编写的需求、设计、计划、测试方案、测试报告等产出物,需要通过客户、项目经理、QA、测试经理等该项目相关人员审核。

4.2功能测试

测试人员根据通过审核的需求、设计、测试方案等文档编写测试用例,要求测试用例的功能覆盖率要达到100%,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严格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验证系统的功能实现是否达到需求、设计要求,是否满足客户目标。测试用例执行率达到100%。测试过程中所有问题提交BugFree。

4.3性能测试

应用系统经过系统测试后形成相对稳定版本,测试组在稳定版本的基础上选择性能测试点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组负责编写性能测试方案,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并发测试、稳定性测试。测试过程中使用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执行性能测试时,同时填写《性能测试记录表》、《性能测试调优过程记录表》。

4.4内部测试

4.4.1测试策略

测试过程按三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根据不同阶段测试的测重点不同。

4.4.1.1单元测试

首先按照系统、子系统和模块进行划分,但最终的单元必须是功能模块,或面向对象过程中的若干个类。单元测试是对功能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也是后续测试的基础。目的是在于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因此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着重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1)模块接口:对所测模块的数据流进行测试。

2)局部数据结构:检查不正确或不一致的数据类型说明、使用尚未赋值或尚未初始化的变量、错误的初始值或缺省值。

3)路径:虽然不可能做到穷举测试,但要设计测试用例查找由于不正确的计算(包括算法错、表达式的符号表示不正确、运算精度不够等)、不正确的比

较或不正常的控制流(包括不同数据类型量的相互比较、不适当地修改了循环变量、错误的或不可能的循环终止条件等)而导致的错误。

4)错误处理:检查模块有没有对预见错误的条件设计比较完善的错误处理功能,保证其逻辑上的正确性。

5)边界:注意设计数据流、控制流中刚好等于、大于或小于确定的比较值的用例。

4.4.1.2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接口联调测试)。通常,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的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系统,这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1)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候,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2)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3)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父功能。

4)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

5)单元模块的误差累积起来,是否会放大,从而达到不能接受的程度。4.4.1.3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目的是在于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主要是下列类型的测试:

1)用户界面测试:测试用户界面是否具有导航性、美观性、行业或公司的规范性、是否满足设计中要求的执行功能。

2)功能测试:验证功能实现是否满足客户需求。

3)性能测试:测试相应时间、事务处理效率和其他时间敏感的问题。

4)可靠性测试:测试系统对数据有效性检查能力和抵御误操作的能力。

5)容量测试:测试大量数据对系统的影响。

6)容错性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克服软件、硬件故障的能力。

7)数据安全测试:测试系统在出现异常情况下,是否可以保护数据不丢失;测试系统能否可以进行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8)易用性测试:重点关注系统的易理解性、易操作性、易学性。

9)安装部署测试:确保软件系统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安装效果和一旦安装部署之后必须保证正确运行的质量。

4.4.2测试管理

4.4.2.1组织机构

4.4.2.2角色职责

4.4.2.3测试安排

总体测试时间:2016年9月1日—2016年11月13日。

第一阶段测试:2016年9月1日—2016年10月9日,开发人员编写代码,完成系统功能开发,并对完成的功能模块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第二阶段测试:2016年10月10日—2016年10月25日,测试组对项目的软件系统进行功能测试,由开发人员完成所有问题的修改。

第三阶段测试:2016年10月26日—2016年11月4日,测试组进行性能测试并完成问题修改。

4.4.2.4测试步骤

具体测试步骤:

1、对整体流程进行测试,保证系统整体业务流程可以走通。

2、对整体业务流程中的分支流程进行测试,保证系统业务分支流程可以走通。

3、各业务系统流程测试

4、各子系统功能点测试。

5、覆盖性测试。

6、系统性能测试。

回归测试贯穿每个测试阶段。

系统整体流程如下说明:

1、基础数据由数据采集系统从进出口相关执法部门采集,包括涉毒信息、旅客信

息、航班信息等,形成基础数据。

2、系统进行数据收集存储、数据加工处理、主题数据建立等处理,进行主数据转

换加载与业务数据转换加载,产生中间过程数据,具有时间戳和更新标记。

3、对集成数据进行分析,满足实时查询与统计需要,形成统计报表。

4、动态数据仓库存放风险数据、预警数据。

5、对预警数据进行评分、排名并设置消息推送。

4.4.2.5测试管理工具

工具名称:Bugfree3.0

来源:官方网站

功能:测试用例、缺陷管理,自动统计测试结果

4.4.2.6缺陷处理流程

Bugfree3.0规定缺陷有三种状态(见[表-1])、七种解决方案(见[表-2])。

[表-1]缺陷有三种状态

按照Bugfree3.0.4缺陷处理流程,测试者、Bug修改者都可以使用Bugfree 报告Bug,测试者跟踪Bug状态,验证处理结果,直至关闭。具体过程:

1、报告者提交一个Bug,缺陷生命周期开始,Bugfree自动将状态置为Active(激活状态),

报告者将Bug指派给修改Bug的程序员;

2、程序员接受Bug,点击[解决]按钮,进行Bug的修改,并指派Bug修改后的验证人(默认该

Bug的报告者),Bug变为Resolved(解决状态),程序员选择Bug解决方案:

[表-2]七种解决方案

*需项目经理确认的问题也可委托开发组长、技术骨干审查,关键问题由开发组长报项目经理确认。

3、Bug报告者和修改者参考程序员填写的Bug解决方案,按照上表定义的处理规则,需要时请

项目经理确认,将可以关闭的Bug置为Closed(关闭状态);否则,重新激活、置为Active (激活状态)。

4.4.2.7测试通过准则

充分性:

计划测试的功能至少全部测试了一遍;

至少对缺陷高发点进行了回归测试;

测试用例覆盖率100%;

测试用例执行率100%;

Bug清除率:

有效Bug清除率95%以上;其中:

1-2级Bug清除率100%

3-4级Bug清除率95%以上;遗留Bug必须得到客户认可。

4.4.2.8测试异常中止准则

1、系统的一二级错误太多、不能继续测试;

2、发现明显设计错误、导致测试对象完全错误;

3、发现测试对象与用户需求完全不符合;

4、测试环境没有保障;

5、测试人员或缺陷修改人员缺席。

4.4.2.9风险分析及预防

严格遵循软件测试规范,做到:组织规范、流程规范、文档规范

依据评审通过的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书编写测试用例;

需求、设计变更时要有客户变更记录;

要求测试大纲和用例:

测试大纲和用例覆盖软件所有的功能要点和主要业务流程;

每一条用例应给出测试数据(需要输入数据时)、执行步骤、方法、预期结果。

测试大纲和用例应经过项目经理审查、客户负责人评审。

4.4.2.10提交成果物

?整体测试方案

?测试用例

?BUG一览表

?测试报告

第 5 章用户测试

用户测试过程中重点关注需求文档中描述的功能是否都已经实现,主要对系统进行易用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容错性测试。其测试依据及测试环境同测试组相同。5.1测试管理

5.1.1组织机构

5.1.2角色职责

5.1.3测试安排

测试时间: 2016年11月5日—2016年11月20日,业主进行测试并完成问题修改。

5.1.4测试步骤

第一步:测试开始前,由项目经理介绍已实现的功能、业务流程,保证用户方测试员深入理解系统功能和业务流程,执行测试用例。

第二步:用户方测试人员逐条执行测试用例,发现的问题记录到用户测试问题跟踪表,并提交给中科软,再由中科软测试人员记录到BugFree中。

对于有争议的BUG,外部问题、由项目经理与客户协商解决。

5.1.5测试管理工具

工具名称:Bugfree3.0

来源:官方网站

功能:测试用例、缺陷管理,自动统计测试结果

用户测试问题跟踪表

5.1.6用户问题处理、反馈流程

1、报告的方式、频度

?在用户测试过程中,使用中科软提供的《用户测试问题跟踪表.xls》记录用户问题,再由中科软测试人员将问题记录到bugfree中,开发人员修改完毕后,由中科软测试人员验证通过后,再记录的到用户测试问题跟踪表中,由用户测试验证,问题的解决方案、修改记录、验证记录、统计测试结果可用bugfree进行统计;

?用户测试进行的同时开发人员对于用户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用户测试问题跟踪表.xls》由中科软进行统一收集。

?测试版本的发布、测试轮次需要协商。

2、问题处理和反馈流程

5.1.7测试通过准则

1、计划测试的功能全部测试一遍;

2、测试结果及问题修改情况必须得到用户认可。

5.1.8测试异常中止准则

1.系统的一二级错误太多、不能继续测试;

2.发现明显设计错误、导致测试对象完全错误;

3.发现测试对象与用户需求完全不符合;

4.测试环境没有保障;

5.测试人员或缺陷修改人员缺席。

5.1.9风险分析及预防

1、测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测试用例操作步骤执行,避免因异常操作造成用例执行结果无效;

2、测试人员需要掌握系统流程,避免测试过程中因测试人员不熟悉业务流程会延长测试时间;

3、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有影响测试进度的问题,需要及时和项目经理沟通,保障测试顺利进行。

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XXX项目 系统集成测试验收方案 版本:0.5 日期:XXXX年XX月

修订记录

目录 1.文档说明 (3) 1.1.文档目的 (3) 1.2.适用范围 (3) 1.3.参考资料 (3) 2.项目概述 (4) 2.1.背景 (4) 2.2.项目工作范围 (4) 2.3.项目目标 (5) 2.4.阶段划分 (5) 2.5.外网网络基础环境 (5) 2.5.1.外网设备部署图 (5) 2.5.2.拓扑结构 (6) 3.验收概述 (7) 3.1.验收条件 (7) 3.2.验收总体内容 (7) 3.3.验收方法概述 (7) 4.验收计划 (8) 4.1.人员及角色 (8) 4.2.验收流程 (8)

4.3.任务安排 (8) 5.验收内容 (10) 5.1.集成验收 (10) 5.1.1.设备测试 (10) 5.1.2.网络测试 (11) 5.1.3.操作系统的测试 (11) 5.1.4.其他测试 (14) 5.1.5.软件测试测试 (15) 5.2.相关文档验收 (17) 6.附件 (18) 网络环境集成测试报告 (18) 附表1设备测试表 (19) 附表2网络测试表 (20) 附表3机房服务器磁盘分区划分测试表 (28) 附表4 服务器测试表 (30) 附表5 设备电源线测试表 (31) 附表6 软件测试表 (32) 附表7 遗留问题记录表 (34)

1.文档说明 1.1.文档目的 本文档主要用于指导相关人员对外网基础环境进行集成验收工作。 这里所说的相关人员包括: 业主单位: 监理: 承建单位: 1.2.适用范围 本文档只适用于恢复启用工程外网基础环境进行集成验收。验收内容只包括合同中所要求的在集成测试验收阶段必须实现的各项要求及相关文档。 本文档不适用于内网基础环境的验收。 1.3.参考资料

信息系统项目测试方案

信访局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项目 系统测试方案 2015年7月 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 Taiyuan New Quick Com puter Co.,LTD 本文档及其所含信息为机密材料 并且由晋中市及所辖各县(市、区)信访局和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共同拥有。 文档中任何部分未经晋中市及所辖各县(市、区)信访局和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不得泄露给第三方,也不得以任何手段、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与传播

目录 1概述 (1) 1.1目标 (1) 1.2假设 (1) 1.3测试范围 (2) 1.4测试方法 (2) 1.5测试步骤 (3) 1.6测试进入准则 (3) 1.7测试结束准则 (4) 2测试地点、人员与环境 (4) 2.1测试的地点和人员 (4) 2.2测试环境 (4) 3组织结构 (5) 3.1组织结构 (5) 3.2职责范围 (5) 4计划任务与时间 (6) 4.1计划任务 (6) 4.2时间表 (7) 4.3安排 (8) 4.4测试更新安排 (13) 5人员的岗位职责 (13) 6缺陷管理 (15) 6.1缺陷管理流程 (15) 6.2缺陷的严重度和修改的优先级(此问题请见测试报告) (18) 7测试报告总结和分析 (20)

1概述 《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测试方案》(以下简称《测试方案》)是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编码、单元测试完成后,在进行系统测试之前,针对优化版的业务功能进行功能和集成测试的计划安排。 《测试方案》主要明确系统功能和集成测试的有关规定和原则,其目的是提供系统功能和集成测试所依据和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组织结构。 1.1目标 用户测试阶段应达到并完成以下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目的在于检查优化需求版系统功能能否满足实际业务要求,流程是否符合各级信访机构日常业务程序。 对系统的业务功能进行测试,以验证是否达到了用户设计的业务要求,保证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这里的业务需求指的是《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变更》、《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深化》、《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补充》) 对系统存在的业务及功能错误进行纠错,保证系统运行的正确性。 1.2假设 假设有足够容量的服务器资源。 假设有足够的测试工作站设备。 假设人员可以分班轮流,一个实际工作日能够测试多于一个的测试营业日。

系统集成方案

系统集成实施方案 2.1 工程进度安排 通过对工程进行评估,对工期要求进行分析,对可用资源以及的分布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步骤和施工路线,做到环环相扣,对于互不相关的工作过程,尽量保证工作可以同时进行。 对于淄博惠通的施工队伍来说,合理工程进度(特别是现场施工的工程进度)尤其重要.本次项目实施计划由公司的系统集成部成立项目实施小组,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有利于在本项目实施结束后的技术维护,已大大缩短对故障处理的响应时间 整个工程的实施共分为四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工程准备阶段,在此阶段内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设备系统采购、IP地址与VLAN的划分、设备验收记录表格的制定等。 第二阶段:工程实施阶段,阶段的主要工作时设备系统的安装和调试验收。 第三阶段:系统是运行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系统的测试和验收,系统整体性能的评估等。 第四阶段:系统维护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2.2 工程施工控制 淄博惠通的工程实施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确任(用户确任)------工程施工------工程自检过程------工程初步完成确任(用户初步确任)-----工程补缺------工程完工(项目验收竣工)-----工程服务(售后服务) 2.2.1 工程合同签订 工程合同的签订意味着工程实施的开始,公司一旦与用户签订合同,就可以开始调动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投入工程实施的准备和设计阶段。 2.2.2 工程人员组织结构确立 合同签订后,针对工程的特点,确立工程实施的队伍和组织结构。 针对工程特点,淄博惠通采用如下的组织结构: 淄博惠通公司将为市图书馆工程项目组建一个工程实施支持小组,其中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咨询人员、技术工程师。淄博惠通公司将负责现场的设备安装工作,并将对设备安装质量和工作进程进行技术指导及监督,并付全面的责任。淄博惠通公司的技术工程是将完成所有与设备现场安装有关的技术工作诸如:技术资料准备、网络测试、现场安装和验收测试。 2.2.3 施工人员分工

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

精心整理 化验室常用指标分析方法 COD快速消解光度法 一、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钾相对应的 1. 2. 3. 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COD测定范围为50~1000mg/L。 (3)c(1/6K2CrO7)=0.05mol/L 称取2.45g重铬酸钾,50.0g硫酸铝钾,10.0g钼酸铵,溶解于500ml水中,加入200ml浓硫酸,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COD测定范围为0~50mg/L。 4.COD储备液 称取0.8502g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用纯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

稀释标线。此储备液COD值为1000mg/L。 5.COD标准使用液 分别取上述储备液5mL,10mL,20mL,40mL,50mL,60mL,8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所得COD值分别为50mg/L,100mg/L,200mg/L,400mg/L,600mg/L,800mg/L 及原液1000mg/L的标准使用液系列。 四、仪器 五、 7个点 二、方法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具有强烈吸收。测量波长在420nm。 三、试剂: 1.酒石酸钾钠

称取50g酒石酸钾钠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去除氮,放冷,定容至100ml。 2.纳氏试剂 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另取7g碘化钾和10g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封保存。静置过夜,使用时取上清液。 3.铵标准贮备溶液 4. 对校 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 2.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 3.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10mm比色皿(G),以无氨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4.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参比水样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 正吸光度的校准曲线。 七、注意事项 1、氨氮取样后应尽快检测,否则应酸化到PH<2,并在2~5℃下进行保存,保存期不超过24h

项目测试方案

项目测试方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文件状态: [ ] 草稿 [√] 正式发布 [ ] 正在修改 XX项目测试方案 方案编号: 版本号: 原作者: 建立日期:

目录

1.概述 为了提高检测出错误的几率,使测试能有计划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必须要编制测试相关文件。而标准化的测试文件就如同一种通用的参照体系,可达到便于交流的目的。文件中所规定的内容可以作为对测试过程完备性的对照检查表,故采用这些文件将会提高测试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能见度,极大地提高测试工作的可管理性。 2.适用对象和范围 主要针对对象为软件管理人员、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测试人员。 3.术语、名词定义 3.1.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通过与系统的需求规格作比较,发现软件与系统需求规格不相符合或与之矛盾的地方。它将通过确认测试的软件,作为整个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元素,与计算机硬件、外设、某些支持软件、数据和人员等其他系统元素结合起来,在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测试。 3.2.功能测试 黑盒测试是基于系统需求规格,在不知道系统或组件的内部结构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通常又将黑盒测试叫做:基于规格的测试、输入输出测试、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是基于用户观点出发的测试。主要是验证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包括原定功能的检验、是否有冗余功能、遗漏功能。

3.3.接口测试 程序员对各个模块进行系统联调的测试,包含程序内接口和程序外接口测试。这个测试,在单元测试阶段进行了一部分工作,而大部分都是在集成测试阶段完成的。建议由开发人员进行。 3.4.压力测试 对系统不断施加压力的测试,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例如测试一个Web 站点在大量的负荷下,何时系统的响应会退化或失败。 3.5.性能测试 在交替进行负荷和强迫测试时常用的术语。性能测试关注的是系统的整体。它和通常所说的强度、压力/负载测试有密切关系。所以压力和强度测试应该于性能测试一同进行。 3.6.安全测试 主要是测试系统在没有授权的内部或者外部用户对系统进行攻击或者恶意破坏时如何进行处理,是否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测试人员可以学习一些黑客技术,来对系统进行攻击。

塑料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塑料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1.GB1033-70 塑料比重试验方法 2.GB1034-70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GB1035-70 塑料耐热性(马丁)试验方法 4.GB1036-70 塑料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5.GB1037-70 塑料透湿性试验方法 6.GB1038-70 塑料薄膜透气性试验方法 7.GB1408-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工频击穿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试验方法 8.GB1409-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下相对介电系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方法 9.GB1410-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统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10.GB1411-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高压小电流间歇耐电弧试验方法 11.GB1039-79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2.GB1040-79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13.GB1041-79 塑料压缩试验方法 14.GB1042-79 塑料弯曲试验方法 15.GB1043-79 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6.GB1633-79 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试验方法 17.GB1634-79 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 18.GB1635-79 塑料树脂灰分测定方法 19.GB1636-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20.GB1841-80聚烯烃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21.GB 1842-80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22.GB1843-80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23.GB1846-80 聚氯醚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24.GB1847-80 聚甲醛树脂稀溶液粘试验方法 25.GB2406-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26.GB2407-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27.GB2408-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28.GB240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29.GB2410-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30.GB2411-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31.GB2412-80 聚丙烯等规指数测试方法 32.GB1657-81 增塑剂折光率的测定 33.GB1662-81 增塑剂结晶点的测定 34.GB1664-81 增塑剂外观色泽的测定(铂-钴比色法) 35.GB1665-81 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36.GB1666-81 增塑剂比重的测定(韦氏天平法) 37.GB1667-81 增塑剂比重的测定(比重瓶法) 38.GB1668-81 增塑剂酸值的测定(一) 39.GB1669-81 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 40.GB1670-81 增塑剂热稳定性试验 41.GB1671-81 增塑剂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42.GB1672-81 增塑剂体积电阻系数的测定

性能测试测试方案

性能测试详细测试方案 、八、- 前言 平台XX项目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项目的规划,未来势必会出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趋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天大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行业公司业务增加时,系统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性能测试来给出答案。 1第一章XXX系统性能测试概述 1.1 被测系统定义 XXX系统作为本次测试的被测系统(注:以下所有针对被测系统地描述均为针对XXX系统进行的),XXX系统是由平台开发的一款物流应用软件,后台应用了Oraclellg数据库, 该系统包括主要功能有:XXX 等。在该系统中都存在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操作以及日报、周报、年报的统计,在本次测试中,将针对这些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如预期性能、用户并发、大数据量、疲劳强度和负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检查并评估在模拟环境中,系统对负载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预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1.1.1 功能简介 主要功能上面已提到,由于本文档主要专注于性能在这里功能不再作为重点讲述。 1.1.2 性能测试指标 本次测试是针对XXX系统进行的全面性能测试,主要需要获得如下的测试指标。 1、应用系统的负载能力:即系统所能容忍的最大用户数量,也就是在正常的响应时间中,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多的客户端的数量。

2、应用系统的吞吐量:即在一次事务中网络内完成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事务是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3、应用系统的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据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数据量。 4、T PS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务或交易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5、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HTTP青求数。 5、系统的响应能力:即在各种负载压力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也就是从客户端请求发起,到服务器端应答返回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网络传输时间和服务器处理时间。 6、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即在连续工作时间状态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即在连续工作时间段内没有出错信息。 1.2系统结构及流程 XXX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系结构跟本次性能测试所采用的体系结构是一样的,交易流 程也完全一致的。不过,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本次性能测试的硬件平台跟实际生产环境略有不同。 1.2.1系统总体结构 描述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硬件组织体系结构、网络组织体系结构、软件组织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组织体系结构。 1.2.2功能模块 本次性能测试中各类操作都是由若干功能模块组成的,每个功能都根据其执行特点分成 了若干操作步骤,每个步骤就是一个功能点(即功能模块),本次性能测试主要涉及的功能 模块以及所属操作如下表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

XX项目 软件测试方案 编号:XX XX公司 2017年XX月

目录 1 文档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更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审阅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写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读者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参考文档..................................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提交文档..................................错误!未定义书签。 术语和缩略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测试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配置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手段............................................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元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成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验收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阶段及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过测试的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软件结构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用例表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关注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本输入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拉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增加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修改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删除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查询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导入导出........................................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接入与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电子系统集成测试解决方案

综合电子系统集成测试解决方案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综合电子系统(如航空电子系统)已经成为交通工具上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体的性能和安全性、降低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起到关键的作用。综合电子系统是由众多电子设备相互交联组成的高度模块化、综合化的系统,需要采用先进的试验流程和手段对其进行分步的集成和测试。系统集成过程通常采用增量式、逐一替换的方式,不断改变系统构型。为了便于真件和仿真件之间的灵活替换,试验系统通过程控的综合配线系统,实现便捷的构型配置和管理功能。 ?特性和优势支持从全数字仿真开始,逐步过渡到半实物仿真及全系统联试的完整系统试验流程;提供激励-响应测试和动态综合测试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信号交联关系的程控切换配置和管理,不再需要手动改变系统的接线关系即可改变系统构型;采用中间件技术构建试验网络,保证了系统架构的稳定性和开放性,使系统内部互联关系清晰,接口规范,且易于维护和扩展;提供设备健康监控功能,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对故障进行定位;仿真系统的模型采用统一接口规范,便于集成各类仿真模型(如Simulink,C),模型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独立的扩充;提供自动化测试功能,通过编写测试序列实现对所有试验资源的调用和管理,并结合流控、表达式和对话框等基础测试步骤,实现测试过程的持久化和规范化管理。总体方案综合电子系统集成测试试验平台的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试验平台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 ?设备真件及激励系统设备真件及激励系统包含所有的参试的分系统或设备真件及其运行所必须的激励环境。其中: ♦ 试验驾驶舱中安放真实的显示器、仪表和操控面板,驾驶舱与其他

软件测试说明(国标)

软件测试说明(国标) 软件测试说明文件编号:版本号:受控状态:保密级别:编制人/编制时间:审核人/审核时间:批准人/批准时间:生效日期:■ 受控□ 非受控公司级王攀坤2014年7月新疆泰戈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新疆泰戈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记录变更序号1变更状态C简要说明变更内容和版本号变更范围变更人批准人生效日期2/ 15 新疆泰戈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目录 1. 引言............................................................... ..................................................................... .......................... 4 标识............................................................... .....................................................................

............... 4 系统概述............................................................... ..................................................................... ....... 4 文档概述............................................................... ..................................................................... ....... 4 2. 引用文件............................................................... ..................................................................... .................. 5 3. 测试准备............................................................... ..................................................................... .................. 6 (测试的项目唯一标识符) .............................................................. ..................................................... 6 测试硬件准备............................................................... .. (6) 软件准备............................................................... ...................................................................... 7 其他测试前准

软件系统测试方案模板

XXXX系统测试方案

1测试计划 1.1应用系统测试目的 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XXXXX项目提供质量保证,它是确保项目成功和双方利益重要手段,保证系统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验证功能测试范围内的系统功能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应用系统是否实现了经过各方确认过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约定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 用户对应用系统的使用方式满意,确实方便了用户,提高了用户的效率,达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 应用系统经过功能测试,能稳定运行,达到上线正式运行的各项要求。1.2依据标准 1.2.1用户文档 1、《用户需求文档》 2、 1.2.2测试技术标准规范 1、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 2、GB/T 16260-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3、GB/T 18905-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

4、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5、CSTCJSBZ02应用软件产品测试规范 6、CSTCJSBZ03软件产品测试评分标准 1.3项目组织 1.3.1项目特点分析 1、重点考虑测试时间和测试质量的结合,将根据验收测评服务协议中的要求,按时完成测试任务,合理调整投入的人力资源,同时合理安排测试工作时间,做到优质高效。 2、我公司针对该项目成立了质量控制组和项目监督组,负责测试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 3、在本次项目测试工作过程中需要开发方和系统用户的共同参与,项目的协调和工作的配合很重要,为此我公司将配备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管理和协调该项目。 4、本次测试为了更加满足业务需要,测试人员将严格按照需求进行测试,并对开发方和系统用户有争议的问题汇总,进行最后需求确认。 5、根据XXXX项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充分考虑到项目的特点,我公司将投入相关经验的测试工程师,提高测试组的整体实力。

信息系统集成及项目实施方案

XXX通清算中心系统及网络集成实施方案 1 概述 XXX项目的业务范围包括:公共交通、小额消费的电子支付、公共事业缴费等,由于XXX 系统定于X月底上线,考虑项目实施时间周期短与新设备采购到货时间比较长,所以系统上线采用了一套临时设备,近期采购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各类软件已经全部到位。为保障新合肥系统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需要尽快将运行在临时环境的新合肥通系统迁移到新系统环境上。 本次项目采购的设备主要用于搭建新合肥通清算中心系统,用于发行符合XXX标准的预付费卡准备,届时XXX将可以在银联的POS设备上进行刷卡消费。 2 工程范围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本工程范围包括下列系统设计、系统所需货物的供应、运输、安装调试、系统测试、开通、人员培训与售后服务: ●POSP服务器(2台) ●WEB控制台服务器(2台) ●光纤交换机(2台) ●磁盘阵列(1台) ●磁带存储(1台) ●核心交换机(2台) ●发布式交换机(2台) ●防火墙(2台) ●双机软件(5套) ●备份软件(1套) ●杀毒软件(2套) ●防毒墙(2台) ●网管系统(1套) 3 项目参与单位 软件开发:XXXXXX 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XXXX 配合方:XXXXX 网络及服务器集成及电源改造:XXXXX 4 建设目标 本次XXX清算中心系统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建设目标如下: 1)构建XXXXXXX项目为发行符合银联PBOC2、0标准的预付费卡做准备 2)建设XXXXX股份有限公司清算中心核心网络与系统 3)建设XXXXX股份有限公司通卡项目网络与系统安全体系,通过软硬件安全措施确保 各应用系统的网络安全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4)为合XXXXX系统迁移及后续系统压力测试做准备 5 阶段划分 综合考虑了合肥“XXXX”清算中心系统服务器及网络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功能需求、实施范围、系统复杂度、用户可接受的上线时间等因素,我们计划工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强电改造阶段(周期5天)

有机肥料国家标准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

有机肥料的国家标准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 简介:本文介绍了生物有机肥肥料的国家标准,以及各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有效活菌数,有机质,水分,PH,粪类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N,P5O2,K2O,重金属等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流程。可供同行人士参考,可大大缩减您查阅资料的时间,本文采用word文字编辑,下载后可以直接复制粘贴。一.各个指标的标准 1.各个技术指标 项目指标要求 有效活菌数≧0.2亿/g 有机质(以干计)≧45% 水分≦30% PH 5.5-8.5 粪大肠菌群数≦100个/g 蛔虫卵死亡率≧95% ≧5% 总养分质量分数(N+P5O2+K2O,以烘干 计) 2.重金属指标 项目指标要求 总AS ≦15mg/kg 总Cd ≦3mg/kg 总Pb ≦50mg/kg 总Cr ≦150mg/kg 总Hg ≦2mg/kg 二.各个指标检测方法 1.有效活菌数的测定 (1)稀释 称取固体样品10g,加入带玻璃珠的100ml的无菌水中,静置20分钟,在旋转式摇床上200r/min充分震荡30分钟,即成母液菌悬液。 用5ml无菌转液管分别吸取5ml上述母液菌悬液加入45ml无菌水中,按1

比10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得到10-1,10-2,10-3、、、稀释倍数的菌悬液。 (2)加样及培养 每个样品取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用0.5ml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菌悬液0.1ml,加至预先制备好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分别用无菌玻璃刮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悬液均匀地涂布于琼脂表面。 每一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以无菌水作空白对照,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3)菌落识别 根据所检测菌种的技术资料,每个稀释度取不同类型代表菌落通过涂片、染色、镜检等技术手段确认有效菌。当空白对照培养皿出现菌落数时,检测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4)菌落计数 以出现20-30个菌落数的稀释度的平板为计数标准,(丝状真菌为10-150个菌落数),分别统计有效活菌数目和杂菌数目。当只有一个稀释度,其有效菌平均菌落数在20-300个之间时,则以该菌落数计算。若有两个稀释度,其有效菌落数在20-300个之间时,应该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决定,若其比值小于等于2应该计算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以稀释度小的菌落数平均数计算。有效活菌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同事计算杂菌数。 N1=(x*k*v1/m0*v2)*108 N2=(x`*k*v1/v0*v2)*108 式中: N1——————质量有效活菌数,单位为亿每克; N2——————体积有效活菌数,单位为亿每毫升; x·——————有效菌落平均数; K———————稀释倍数; V1———————基础液体积,单位为毫升; V2———————菌悬液加入量,单位为毫升; V0———————样品量,单位为毫升; M0———————样品量,单位为克。 2.有机质的测定 (1)方法原理 用定量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在加热条件下,使有机肥料中的有机碳氧化,

信息系统项目测试实施方案

信息系统项目测试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信访局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项目 系统测试方案 2015年7月 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 Taiyuan New Quick Com puter Co.,LTD 本文档及其所含信息为机密材料 并且由晋中市及所辖各县(市、区)信访局和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共同拥有。 文档中任何部分未经晋中市及所辖各县(市、区)信访局和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不得泄露给第三方,也不得以任何手段、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与传播

目录 1概述 (1) 1.1目标 (1) 1.2假设 (1) 1.3测试范围 (2) 1.4测试方法 (2) 1.5测试步骤 (3) 1.6测试进入准则 (3) 1.7测试结束准则 (4) 2测试地点、人员与环境 (4) 2.1测试的地点和人员 (4) 2.2测试环境 (4) 3组织结构 (5) 3.1组织结构 (5) 3.2职责范围 (5) 4计划任务与时间 (6) 4.1计划任务 (6) 4.2时间表 (7) 4.3安排 (8) 4.4测试更新安排 (13) 5人员的岗位职责 (14) 6缺陷管理 (16) 6.1缺陷管理流程 (16) 6.2缺陷的严重度和修改的优先级(此问题请见测试报告) (18) 7测试报告总结和分析 (20)

1概述 《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测试方案》(以下简称《测试方案》)是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编码、单元测试完成后,在进行系统测试之前,针对优化版的业务功能进行功能和集成测试的计划安排。 《测试方案》主要明确系统功能和集成测试的有关规定和原则,其目的是提供系统功能和集成测试所依据和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组织结构。 1.1目标 用户测试阶段应达到并完成以下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目的在于检查优化需求版系统功能能否满足实际业务要求,流程是否符合各级信访机构日常业务程序。 对系统的业务功能进行测试,以验证是否达到了用户设计的业务要求,保证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这里的业务需求指的是《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变更》、《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深化》、《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补充》) 对系统存在的业务及功能错误进行纠错,保证系统运行的正确性。 1.2假设 假设有足够容量的服务器资源。 假设有足够的测试工作站设备。 假设人员可以分班轮流,一个实际工作日能够测试多于一个的测试营业日。

运动系统集成测试方案及用例

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编号:GRYL·YF·QR·TST·02-A/00○密 GDU·TST·02-A/00 运动系统 集成测试方案及用例 (编制时间:2015年11月12 ) 编制: __________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____-____-____发布 ____-____-____实施 .

各版本建立及修订履历 I

目录 1.概述 (1) 1.1测试目的 (1) 1.2测试依据 (1) 1.3测试范围 (1) 1.4测试环境 (2) 1.5测试内容 (2) 1.5.1功能测试 (2) 1.5.2性能测试 (3) 1.5.3可靠性测试 (3) 1.5.4老化测试 (3) 2.测试用例 (3) 2.1功能测试 (4) 2.1.1电源测试(测试项一) (4) 2.1.2牛头测试(测试项一) (5) 2.1.3牛头测试(测试项二) (9) 2.1.4牛头测试(测试项三) (10) 2.1.5牛头测试(测试项四) (12) 2.1.6牛头测试(测试项五) (14) 2.1.7牛头测试(测试项六) (14) 2.1.8远程控制盒测试(测试项一) (15) 2.1.9无线遥控器测试(测试项一) (16) 2.1.10报错测试(测试项一) (17) 2.1.11保护功能测试(测试项一) (18) 2.1.12机械相关参数测试(测试项一) (19) 2.1.13指示灯测试 (21) 2.2性能测试 (22) 2.2.1主机架U型臂垂直升降范围测试(测试项一) (22) 2.2.2探测器组件接收面中心点到X射线管焦点的距离(SID)(测试项一) (22) 2.2.3主机架U型臂可绕水平轴旋转,旋转角度范围(测试项一) (23) 2.2.4探测器组件可绕水平轴旋转,旋转角度范围(测试项一) (23) 2.2.5 X射线管组件可绕水平轴旋转,旋转角度范围(测试项一) (24) 2.3可靠性测试 (24)

新国标GBT 34657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新国标GB/T 34657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GB/T 34657.2-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2部分:车辆》已经于2018年5月份正式实施,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行业具备一个详细的测试标准,在新测试标准的监督下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兼容匹配性将会大大提高。本文将为解读新国标GB/T 34657.1交流桩互操作性测试。 一、测试项目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规定的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项目 二、测试系统组成 标准中提及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主要包括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测试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过程、异常充电状态以及连接控制时序等)、交流电源(模拟电网供电特性)、负载(模拟电池消耗充电桩的输出能量)、测试仪器(测量充电桩的电气特性及控制信号状态等)、主控机(控制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模拟充电过程的不同状态、采集记录测试仪器的测量数据生成测试报告)。这几部分对充电桩进行有序的联动测试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图1、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检测系统 群菱能源新国标的技术要求推出便携式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ACTE-2240H ,设备采用6U标准模块化设计,可安装于便携箱,现场测试方便快捷;满足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标准要求,包括连接确认测试、充电准备就绪测试、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正常充电结束测试、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CC断线测试等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内容;设备可以实现充电电压、电流、功率、CC阻值、充电状态实时监控。 图2、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测试系统结构 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带有63A标准交流充电枪插座,插座定义满足GB/T 20234.3-2015标准规定的要求;设备带有具备S2和不具备S2两种车辆状态模拟功能;设备带有L1、N、PE、CP、CC各个触点回路通断开关以及CC接地短路开关可实现各路通断、短路故障状态仿真模拟功能;设备带有电动汽车车辆交流充电控制导引仿真电路,具有R2、R3等效电阻仿真功能。

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

化验室常用指标分析方法 COD快速消解光度法 一、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Demand, COD)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水中得溶解性物质与悬浮物所消耗得重 Cr2O7) 相当于1mol氧(1/铬酸钾相对应得氧得物质浓度,1mol重铬酸钾(1/6K 2 2O)。 二、方法原理 本方法在经典重铬酸钾-硫酸消解体系中加入助催化剂硫酸铝钾与钼酸铵,同时密封消解过程就是在加压下进行得,因此大大缩短了消解时间。消解后采用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三、试剂: 1.掩蔽剂:硫酸汞溶液 将10、0g硫酸汞溶解于100ml 10%硫酸溶液中。 2.催化剂:硫酸银-硫酸溶液 将8、8g硫酸银加入到1000mL浓硫酸中,静置12h,搅拌,使其溶解。3.消解液 (1)c(1/6K2CrO7)=0、4mol/L 称取19、6g重铬酸钾,50、0g硫酸铝钾,10、0g钼酸铵,溶解于500ml 水中,加入200ml浓硫酸,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COD测定范围为1000~2500mg/L。 (2)c(1/6K2CrO7)=0、2mol/L 称取9、8g重铬酸钾,50、0g硫酸铝钾,10、0g钼酸铵,溶解于500ml水中,加入200ml浓硫酸,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COD 测定范围为50~1000mg/L。 (3)c(1/6K2CrO7)=0、05mol/L 称取2、45g重铬酸钾,50、0g硫酸铝钾,10、0g钼酸铵,溶解于500ml水中,加入200ml浓硫酸,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