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混凝土路肩墙施工方案

C20混凝土路肩墙施工方案
C20混凝土路肩墙施工方案

国道351线(原省道210线)乐英至夹金山垭口段

灾后恢复重建工程LJ6标段

C20混凝土路肩墙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国道351线雅安段LJ6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五年四月十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施工进度计划 (1)

4、施工准备 (1)

5、施工方案 (2)

6、质量保证措施 (7)

7、质量检验 (9)

8、安全措施 (9)

9、环保措施 (10)

10、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1)

C20混凝土路堑墙(矮墙)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于宝兴县城两河口大桥向西河方向200米处,起点里程K49+807.920,接LJ5标段终点,后路线沿东河右岸原S210线旧路而上,止于夹金山山顶与阿坝州小金县交界垭口位置,终点里程K150+812.490。路线全长102.5公里。

C20混凝土路肩墙主要集中在夹金山修补段(108+000~K150+812.490),路肩墙共长639m,共22段,工程量合计4004m3。

二、编制依据

1.国道351线(原省道210线)乐英至夹金山垭口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现场勘测与调查资料。

三、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工程整体工期要求、设计文件及施工资源投入,该项工程的工期为: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11月1日,共计183日。

四、施工准备

1、图纸审核及原地貌复测,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

2、水泥,粗、细集料等材料已进行相关实验,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确保材料符合工程用料要求。

3、C20混凝土采取集中搅拌,采用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

4、仪器及机械设备

仪器及机械设备见下表:

施工仪器准备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五、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软基处理机械夯实验基地基承载力检测立模加固混凝土浇注拆除模板养护。

2、施工场地准备

1)施工前测量人员根据墙体的设计要求放出基坑开挖的边线、开挖高度及开挖底部线,确保开挖边坡,及基底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明显标志以便基坑开挖。

2)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

3、开挖

1)挡土墙应分段施工,跳槽开挖,严禁纵向全断面开挖,施工中应做好必要的施工支撑、防落石等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测量放线报验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行基坑的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先由机械开挖到距离底部10~20cm后由人工进行开挖。确保基底纵向及横向坡度,对基底进行承载力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基坑开挖底部的两侧各比墙基超宽30cm,开挖线墙背面的坡度可比墙背的坡度坡度稍小,外侧的开挖线与墙址成45度角开挖,待墙体粘结稳定后,及时回填填料(填料要求:一般地区应优先采用内摩擦角大、透水性好的填料,如继配碎石等;侵水地区设计洪水位以下墙背填料应选择片碎石、漂卵石等不易风化的填料进行填筑),同时必须保证墙体的埋置深度。

4)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条件与设计有出入,在满足埋置深度及襟边宽度的前提下,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计。

4、模板安装.

(1)模板采用钢模板,禁止使用有缺角、破损的模板。

(2)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3)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

(4)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膜剂,但不得影响模板结构性能。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

(6)模板之间粘贴双面不干胶带,以减小模板缝防止漏浆,以保证混凝土面的观感质量。

(7)模板采用M14×500螺栓与预埋钢筋拉结配D48×3.5钢架管横、竖龙骨加固,并配以大号蝶形卡紧固,对拉螺杆按1000×500的间距布置。

(8)脚手架搭设

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为Φ48×3.5,Q235钢,距1.2米,纵距1.8米,步距1.8米,每12-15米设剪刀撑一道.立杆底设垫木,面积不小于0.1m 纵向扫地杆距底座下皮200mm,并需按规范要求搭设密目安全网。

单管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

内,在高度方向错开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1m,不小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浇筑混凝土

(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a)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

b)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

c)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

(2)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d)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f)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g)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h)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i)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g)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宜做成凹型、凸型或设置止水带。

(3)混凝土振捣

a)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

b).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

c). 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未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2)当振捣完毕需要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3)表面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

4)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5)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d)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面层混凝土的质量。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

6、混凝土拆模

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季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失,方可拆除。

2)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上一条的规定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

3)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调运模板。

4)拆除临时埋设与混凝土中他预埋部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

5)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6)拆除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7、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及时对混凝土暴

露面进行洒水养护,并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2)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通过喷淋洒水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

(3)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4)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5)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8、墙背回填,沉降缝设置

(1)当墙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进行挡墙墙背回填,以确保片石混凝土墙体的质量。

(2)墙背回填材料采用B组填料,按30cm一层分层填筑夯实。

(3)挡墙沿墙身方向结合墙高每隔10m或15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0.02m,挡土墙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填塞深度20cm。

9、混凝土缺陷处理

(1)混凝土拆模后,如表面由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却棱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不得自行处理。

(2)当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修补或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在填充、养护、和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物收缩缝或产生膨形区,表面平整且与相邻表面平齐,达到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应等级及标准的要求。修补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

(3)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外,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不允许粉刷。

4)模板的拆除顺序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设计物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

(5)拆模时严禁抛扔模板。

(6)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整理,并分类妥善保存。

六、质量保证措施

1、强化质量管理的领导工作。

首先,领导者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对各层次的质量责任起着指挥、组织、分配和协调作用。其次,领导者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起着保证作用。发挥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在质量管理中上行下效,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因此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强化质量管理领导工作。

2、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岗位质量责任。

按项目部质量体系要求操作,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策划,明确质量目标,把质量目标分解到每个分项工程中去,以确保整个项目达到质量优良的目标。明确各个岗位的质量职责,让所有参与施工的员工都有清晰的质量责任,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严格施工工序过程控制。

3、工程管理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复核设计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根据具体情况,负责对各施工项目进行施工方案设计。编写每个分项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细则》,并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第一线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质检部提前作好各分项工程的质检计划,准备各种施工原始记录表格。对各分项工程施工工序的质检工作做好详细的分工,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作好上下工序交接时检查,落实工序“三检”制度,同一分项工程项目,上一工序完毕,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时,报告负责该项目的监理工程师,由质检部部长主持,由施工队队长、质量监督员以及班组组长、质检员组成的质量检查组,进行工序间质量检查,该项目由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收集并整理施工原始记录表格,各种材料的合格证、出厂证等。作为工程的竣工资料,为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定提供依据。

5、测量监控组

在整个标段工程项目开工之前,用全站仪复测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网点,并建立覆盖整个施工范围的控制网。提前作好各分项工程测量监控计划。对工程的重点部位,施工时按规定进行定时跟踪观测。

6、试验室

作好每批施工原材料的验收、抽检、化验等工作。浇筑混凝土时,按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实地取样做各种混凝土的试验工作。收集整理各种试验报告单、

验收证明等,提交质检部门,为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定提供依据。

7、施工队质量监督员督促施工第一线人员按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作好详细的施工原始记录。作好班组交接时检查:同一工种、同一工序、分班作业的工班、班长和班组质检员必须对本班的工程质量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两班交接时,由两班班长带领工人进行质量和安全检查。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联系,认真听取各单位的意见,详细领会设计意图及对工程的质量要求,诚恳地接受监督、检查、指导,以提高工程质量。施工中做好各种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施工资料档案,保证完工后能及时交付竣工资料。

8、强化技术管理,加强质量控制

a、规范技术管理程序

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由总工程师向各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及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每分项工程在施工前,由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向有关班(组)作书面技术交底。生产工班(组)严格按技术交底书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b、严格控制工程原材料的质量

水泥、预应力钢材、外加剂等材料进场时,应附有质保书,并按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落实砂、石、路基用土来源,由质检和试验室等相关人员到料场考察,并取样外送有资质的试验室试验,试验项目按业主、规范要求办理,试验结果合格后方可进场,每批材料进场后,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检,并组织外送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c、各种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所采用的配合比由项目经理部结合地方材料自行设计,再由总监办中心试验室进行平行试验,并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才付诸实施。在配合比设计实施过程中,由指定专人进行监督。

9、项目经理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负责,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检负责实施各项质量管理细则,全面实行奖罚制,对遵守各项规程规范、工作认真负责、表现良好的进行重奖,对玩忽职守和违反操作规范的人进行批评教育,并给罚款处理,做到分工到人、责任到人,项目部负责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每十天作出一次检查评比结果。

10、严格按照各项施工技术措施执行,这是保证质量行之有效的措施。

11、做到分工负责、环环紧扣,各道工序必须有建设、监理单位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2、认真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13、原材料必须有下列质检资料:

水泥质保书及试验报告

砂石分析试验报告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单

外加剂合格证试块试压报告

七、质量检验

1.基本要求

(1)原材料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2)地基与基础必须满足图纸要求。

(3)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试验规定。

(4)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蜂窝麻面现象。

(5)墙背填料符合图纸要求。

(6)沉降缝位置和数量应符合图纸要求。

2.外观鉴定

(1)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

(2)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3)混凝土挡墙平面线形应直顺,曲线应圆滑。

八、安全措施

1.预防措施

(1)、严格遵守《施工组织设计》的各项作业指导施工,管理人员及相关负责人,对各项工序必须执行有验必检的原则,绝不马虎大意,做到工前指导,工中检查,工后总结,成立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和安全检查。

(2)安全出自管理,施工前项目部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动员及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注重安全生产,不能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提倡工程的有效进度。(3)、按照规定逐级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分部分项的安全技术交底。(4)、施工作业前,对入场工人进行相关安全教育。

(5)、对有恐高症、高血压、癫痫症、精神病等工人不得进行高空作业。(6)施工作业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安全规范施工。(7)现场所用各种电线绝缘不准有老化、破皮、漏电等现象。

(8)临时用电必须遵守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原则,所有移动工具,都应有漏电开关保护,电线无破损,插头插座应完整,严禁不用插头而用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9)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0)作业人员正确穿戴和使用合格、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

2.具体措施

(1)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安全交底内容对作业工人进行监督,并随时提醒。

(2)基坑开挖时,操作人员应与机械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人工与机械不准同时上下作业,人机配合施工应交错进行。

(3)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平地、修坡等辅助工作,应与机械交替作业,机上机下人员密切协作,当必须在机械作业范围内同时进行辅助工作时,应停止机械运转后,辅助人员方可进入。

(4)基坑及模板支立及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工具传递不得上下抛掷,人员上下不得采用跳跃的方式。

(5)施工段应有明显的标志,如警示牌等。

(6)作业人员之间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避免相互造成作业干扰及误伤。九、环保措施

环境保护是为了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给当地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生产。因此,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物、粉尘、噪声等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1、在集镇和村庄附近施工时,噪声较大的机械避免在夜间施工;非施工的噪声要尽力避免。并通过有效的管理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将噪声控制到最低程度。

2、施工和生产中的污水和废水排放至指定地点,不得随意乱弃,并根据具体情况修建防护设施,防止水土流失。

3、沿路线两侧路界外视线500m范围内不开采石料,也不收购该范围内开采的石料或人工砂,以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

4、工程完工后,清除所有占用场地的杂物,对原地面进行平整、恢复为耕地或植被覆盖;所租用的临时用地,无偿地恢复原貌或达到复垦要求。所有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杂物,废弃物品都清除干净。凡损坏的水利渠道、地方道路、排水沟、沿线通讯、电力设施等将与当地有关部门协商后进行恢复或加以改移。

5、光缆、电缆保护

对于合同段内的通讯电缆、光缆及高压线设置,必须会同主管部门采取保护措施,施工前要求业主指明所有地下光缆、电缆的位置,设置明显标志。临时设施的布置应尽量避开。在施工中一旦遇到预先不明的光缆、电缆,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报告业主、工程师和主管部门处理。

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

在施工过程中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质量和进度目标是一致的,是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我施工队将按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原则进行安全管理,建立的项目负责为首的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安全检查,(附安全组织机构图和安全保证体系图),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排除。

2、保证措施

(1)对参战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级部门安全责任制。

(3)几个特殊环节的预防保证措施。

a、场地建设必须按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符合安全技术规则,设备、材料、临时设施,临时水电线路,生活设施等场地布置标准化。

b、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三定一坚持”即一定人员,专人负责设备的安装,拆卸、检修、操作、指挥。二定责任,对以上各种人员都应明确职责,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三定制度,建立保障安全作业的规章制度。作业区域内挂醒目的标志;严禁作业过程中下方有人穿行;电机作业设紧急自动开关,作业人员不得离岗或与他人说笑聊天,分工明确,紧密配合。作业人员系安全带,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作业和酒后上岗,特殊危险区域设置防护栏和明显标志。

(4)安全用电措施

①采用通用的安全配电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置。主要配电箱均作接地以防止感应电伤人。

②照明线路不能与动力线路混用,钢筋木工机械、振捣棒等电动机械使用的电缆必须严格检查,不能使用绝缘性差的或有破损的电缆。

③机械设备移位、电器检修时必须断电操作,严禁带电作业,并挂上警示牌。移位时必须有专人指挥。

④移动电器修理电器由专业电工操作。

(5)施工操作安全措施

①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

②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计安全,时时讲安全”。

③执行岗位责任制,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培训。

(6)交通安全措施

①本路段车辆出入口由专人指挥,避免施工段交通事故的发生。

②重型运输机械的施工通道要及时养护,避免车辆倾覆。

(7)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①施工作业面的照明应有足够的高度。

②施工人员安排应合理,不应过度疲劳。

现浇砼路肩施工方案

S333蒙馆路冠县杨寺地至十里铺大修工程监表1 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 承包单位: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一监理单位:山东三山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S333蒙馆路冠县杨寺地至十里铺大修工程 第一合同段 现浇砼路肩 施工方案 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S333蒙馆路冠县杨寺地至十里铺大修工程

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7年11月8日 现浇砼路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S333蒙馆线冠县杨寺地至十里铺段大修工程一合同,采用一级公路建设标准,设计速度80km/h,双向四车道,起点冠县杨(K302+576),终点为十里铺(K309+608.5)长7.033km。 现浇路肩长度13603m,砼采用C25砼。 二、原材料进场及检验 1、砂石料:采用济南市平阴县生产的碎石,泰安市东平县生产的中粗砂,各种集料进场时试验室均按照规范规定的频率进行了自检及送检工作,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2、水泥:采用山水集团生产的山水牌42.5水泥,每批水泥进场时试验室均按规范规定频率进行自检和送检工作,经检测合格的水泥方可用于路缘石施工中。 3、水:采用洁净的饮用水。 4、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已上报,并得到监理工程师审批。 三、人员、机械配备 1、人员配备 技术负责人:谢胜志施工负责人:孙留清 质检负责人:李新明道路工程师:李庆海 试验负责人:曹海涛安全负责人:隋守昌

另配备技术工人20人。 2、机械器具配备 混凝土拌和设备1套、挖掘机1台、装载机2台、混凝土运输车3辆、滑模摊铺机1台、发电机1台、切缝机1台、平板夯2台、小型压路机1台、小型运输车15辆。 四、施工时间安排 2017年11月9日—2017年11月20日 五、施工方法 施工工序为:施工放样→摊铺作业面准备→滑模摊铺机就位→浇筑混凝土→养生→切缝。 1、施工放样 采用GPS放出道路中线,用白灰线标示出路肩填筑宽度,确保路肩的平面位置准确,并做到线型正确、顺适、美观。 2、摊铺作业面准备 根据放样位置对沥青面层划线切边,经常复核路面宽度和中线偏位情况。路面切边要拉线校核,切割时严禁污染路面,并及时清扫干净。对于水稳碎石上基层顶部、边部的松散石料,必须清扫干净,呈现密实的接触面。 3、滑模机就位 施工前应将水稳碎石洒水湿润,防止水份从混凝土中流失造成底部松散,将滑模机移至施工现场,精确放置到位。为保证路面洁净,在滑模摊铺机行走范围内,铺设彩条布防止污染。 4、浇筑混凝土

C25片石混凝土路肩施工方案

K22+650?K22+850左幅硬路肩 首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G209国道吉首至凤凰公路路面变更设计文件 2、国家及交通部现行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等。 3、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4、吉凤干线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合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G209 吉首至凤凰石羊哨公路改建公路A2 合同段,起点里程 K2O+OO0终点里程K45+93Q全长25.93公里,扣除完全利用的凤凰绕城 线公路5.57km(K33+223.514 ?K38+794.284),实际改建里程20.36 km。本 次首件硬路肩桩号K22+65C?K22+85Q全长,200米,为现浇C25片石砼,高0.65m、0.8m 宽0.5m。 主要工程量:59用,C25片石砼。 三、首件工程目的 1、通过该段硬路肩的施工,总结出一套硬路肩施工的合理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 2、总结如何依据合同文件的技术、质量标准以及部颁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3、通过本首件施工,收集相关数据,以便指导我标段全面硬路肩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四、施工工期 本工程计划2015年6月25日开工,计划完工日期2015年7月4日 五、主要人员 主要人员一览表 主要机械设备表 六、施工工序:

准备工作f测量放样f混凝土路肩模板安装加固T混凝土拌和f 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摆片石T 拆除模板f养护 1、准备工作 原材料:路肩片石砼采用水泥为古丈县南方水泥,P.0 42.5 级水泥,使用大黄土碎石厂生产的机制砂、碎石及片石,其质量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配合比:我项目部已具备C25片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上报监理工程师,经批复同意使用。 2、施工放样 施工前放好施工边线,按10米一点放线,弯道上按5米一点放样。施工人员按每10米段拉线,保证路肩边线顺直、圆滑。 3、现浇路肩模板安装 模板组装严格按照路肩设计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控制好相邻版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和精确度。 模板采用钢板材料制成,所有模板均无翘曲,并有足够强度来承受混凝土压力,无发生变形,所有模板处理干净,并涂上经批准的脱模剂,路肩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均匀涂刷脱模剂,所用模板表面光洁整齐,外形几何尺寸满足要求。 4、混凝土拌和 所用砂石料及水泥均按规范规定频率随机进行检验,各种材料用料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复的设计配合比选用,用磅秤准确称量,保证材料用量的精度满足规范要

衡重式路肩墙施工方案

国道G347(原省道S302)北川青石段改线工程(1标段) 路 肩 墙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编制时间:2016年 9 月 1 日 四川永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国道G347青石改线工程(1标段)项目部 一、工程概况 全线共设计衡重式路肩墙2处共计118。6米,现浇C20片石砼2743m3。

挡土墙应根据地形与地质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间距一般为10~15米,缝宽2cm;挡土墙基础底部应埋置在地面线以下不小于50cm,地基承载力不小于设计要求。 二、施工准备情况 1、人员准备情况 依据该段挡土墙得工程数量,地理地形环境,项目部计划配备30人用于该段挡墙得施工与管理工作,现施工作业人员已进场,做好了开工准备,具体见下表: 2、施工设备、机具情况 依据该段挡土墙工程数量、施工方法,以及技术特点,施工所需得施工设备、施工机具等,具体见下表: 进场人员一览表 进场设备、机具一览表

3、材料准备情况 该挡墙墙身采用C20片石砼,墙顶防撞护栏基础采用C25砼,均由项目部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砼所用得原材料、片石等经试验合格。防撞护栏预埋管及固定钢筋(B22)由物资部门统一采购、 4、技术准备 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与图纸,了解施工规范得有关要求,并进行现场核对及施工调查,进行技术交底。 对各类施工机械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参加试验有关人员进行详细得技术交底与分工,使各类施工人员各司其责。 四、衡重式路肩墙施工方案 依据衡重式路肩墙结构形式,路肩墙施工分两部分进行施工,首先为C20片石砼基础得施工,完成后继续C20片石砼墙身施工。 (一)C20片石砼基础及墙身得施工

完整word版混凝土路肩施工方案

混凝土硬路肩施工方 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2、建设地点: 3 、适用范围: 4、工期安排: 二、施工工序: 准备工作7 测量放样7 混凝土路肩模板安装7混凝土拌和 7 浇筑混凝土7 拆模7养生 1、准备工作 原材料:路肩砼采用水泥为叙永县徐强水泥,P.0 32.5 级水泥, 使用麻城石厂生产的砂,白沙石厂生产的碎石,其质量规格符合设 计要求。 施工配合比:我项目部已具备C2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上报监理工程师,经批复同意使用。 2、施工放样 施工前放好施工边线,按10 米一点放线,弯道上按 5 米一点放样。施工人员按每10 米段拉线,保证路肩变现顺直、圆滑。 3、现浇路肩模板安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路肩设计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版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和精确度。 模板应采用钢板材料制成,所有模板均不应翘曲,并应有足够强度来承受混凝土压力,而不发生变形,所有模板应处理干净,并涂上经批准的脱模剂,

严格按要求尺寸立模,然后浇筑混凝土。 4、混凝土拌和 所用砂石料及水泥均按规范规定频率随机进行检验,各种材料用料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复的设计配合比选用,用磅秤准确称量,保证材料用量的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并根据规范频率及时取样制备试件。 混凝土应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和及浇筑。按图纸要求的厚度,浇筑在模块内的混凝土宜用捣动器振捣或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其他地方捣固。模板应留待混凝土固结后才拆除,拆模时应保证棱角不受损坏,混凝土按规定刮平成形,然后用木抹子将其抹饰平整,经监理工程师允许可采用其他抹面方法,但不允许粉饰。 5、浇筑混凝土 路肩模具混凝土借助面均匀涂刷脱模剂,所用模具表面光洁整齐,外形几何尺寸规格。 人工用漏斗将拌和好的混凝土装入安放好的模具内,并略有富裕,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以混凝土表面出现乳状水泥浆及无气泡冒出控制振捣时间,做到既不漏振,也不过振,振捣过程中随时添加混凝土使试模内常满。振捣结束后,人工用刮刀将顶面刮平,待混凝土试件收浆后,再将试件仔细抹平。所浇筑路肩要求外观良好,没有

砼路肩施工方案

砼路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

由我司承建的xxxx工程(一标段),全长6.68km,本次路肩施工起点桩号K2+000,终点桩号K6+678.897。现浇C20砼路肩高0.47m、0.67m,宽0.5m,工程数量约为3367.9m3,设置与公路边线两侧。 二、工期安排 拟定该分项工程开工日期:2013年4月13日 拟定该分项工程竣工工日期:2013年5月30日 三、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建设已经完成,为施工创造了必备条件。(1)施工用水:施工现场水源从施工处农户用水管就近引出。(2)施工用电:搅拌、照明、振捣全部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3)施工便道:现场施工充分利用原公路及成型路基,在施工中加强维护。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 (4)场地平整:本段路基施工沿原有路基灵活设置搅拌场地,场地已进行了整平,满足施工需求。 2、人员、材料、机械进场准备情况 (1)材料:项目部对用于浇筑边沟的水泥、片石、细集料等材料已通过相关审批手续进场,重庆枳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对各种材料做了相关试验,并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批,确认材料符合工程用料要求。 (2)为使本项工程能顺利实施,并在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等方面达到合同要求,我部拟投入设备和人员对本项工程进行管理和施工(附后)。 四、施工方案及主要工艺 1、施工方案

小型搅拌站搅拌砼,小型运输车及三轮车运输。 2、施工工序: 施工放样→清理基底→安装模版→搅拌站搅拌砼→运输→砼浇筑路肩→养护 五、主要施工方法 1、检测放样 路基施工完工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现浇砼路肩模板安装前,应校核道路中心线,测设现浇路肩控制桩,直线段桩距为10m,曲线段不大于5m,按设计高程进行控制测量。 2、基底清理 在现浇路肩安装模板前应清理路槽表面杂质,如遇基底土质松散,应人工夯实。 3、现浇路肩模板安装 本工程模板采用木模,按路肩的设计尺寸对模板进行加工,模板安装前,首先清除基层上的杂物,模板涂抹合格高效脱模剂,模板的安装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然后按照轴线放出模板安装线进行立模,以保证模板安装位置的准确性,竖向模板用垂球吊正。模板拼缝应严密,不得大于1.5mm。模板根部采用水泥砂浆抹缝,避免出现烂根缺陷。 4砼浇灌 砼浇灌工序:校正检查模板及支撑→清理模板内杂物→浇筑砼→拆模→检测及养护。 模板安装后,检查模板尺寸是否正确及支撑牢固是否安全,经全面细致检查无误后,申请模板安装现场质量检验,合格后即进行砼浇灌作业。

混凝土路肩施工方案知识分享

混凝土路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潭溪山路全场2.633公里,其中村内部分和河道部分原路肩为混凝土和石砌路肩,该部分全长为3433.9米,需C30细石混凝土156.84m 3,其他部分农田和土路肩,该部分全长1486.1米,挖除土方116.7m 3,C30混凝土141.65m3,培土44.58m3。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基础开挖——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养生

二、施工准备 1、机具准备 平板振动夯、混凝土振捣棒、发电机、20cm高钢模板,养生毯,薄膜,竹胶板、洒水车 2、测量放线 组织施工员放出道路边线放线,根据图纸确定每一段的路肩类型,用涂料或木桩标示清楚,根据道路边线确定路肩边线,路肩边线尺寸最小不小于图纸设计值,要求路肩内外缘线形順适、流畅。 三、路肩施工 1、基础开挖 本次开挖选择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方式,选用反向铲开挖,开挖时预留10cm,人工清除槽底,用振动夯进行基地夯实。开挖时准备橡胶皮带防止,挖机损坏路面。 2、模板支护 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要求直顺无变形,模板便面干净无污渍,接头处外钉木板拼接牢固,安装前有测量人员给出高程控制线,安装时将模板放在预先标定的位置,俩侧用?16钢筋加斜撑进行固定,内侧钢筋间距为1米-2米,外侧钢筋间距为0.5米-1米。模板安装牢固、紧密、直顺。安装完毕后,应检查模板的平面位置、高程、平整度和垂直度。如果模板下出现空隙,可以在木板下放混凝土垫块堵塞。确认正确安装后,在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按照图纸每隔10米设置一道变形缝,变形缝采用1cm后木模板,并用钢筋进行支撑。

3、混凝土浇筑 路肩浇筑二类采用人工浇筑法,一类采用机械卸料法。将拌和好的混凝土放置到安装好的模具内,浇筑时应考虑水泥混凝土真到后的沉降,虚高可高处设计高度的10%左右,使振捣完成后面层标高同设计值相符,变形缝浇筑时,混凝土应两侧同时浇筑。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以混凝土表面出现乳状水泥浆及无气泡冒出为准,做到不漏振、不过振,振捣过程中混凝土补料,以确保混凝土饱满,振捣过程中振捣棒应与模板保持5-10cm距离,且应检查模板有无下沉、变形或松动。振捣结束后用1米铝合金尺刮平,多余混凝土应铲至新水泥混凝土中。待混凝土提浆后,人工进行表面压光,消除表面痕迹。用三米尺检查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时,继续振捣在终凝前抹平。所有路肩要求外观良好,没有露石、蜂窝、麻面、裂缝、脱皮、啃边、掉角、漏浆现象。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自卸车卸料口处下铺设薄膜或竹胶板,防止混凝土滴落在已完成的路面上,如发现滴落混凝土及时铲除,并用清水洗刷路面,不得事混凝土污染沥青路面。在道路边缘铺设薄膜,防止卸料时混凝土飞溅。 混凝土浇筑期间及混凝土初凝前注意天气变化,遇雨时应及时覆盖保护已浇筑的混凝土。 4、拆模 混凝土终凝后8-10小时拆模,拆模过程中,不强行撬、砸混凝土,避免造成边角损坏及模具变形。将拆除的模具仔细清理、检验、刷油,

路肩墙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路肩墙设计参数 (2) 四、人员、机械、仪器组织情况 (3) 五、进度计划 (4) 六、M7.5砂浆片石式路肩墙施工方案 (5) 七、 C15片石砼式路肩墙施工方案 (12) 八、保证措施 (16)

路肩墙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乌江构皮滩水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建设工程连接公路工程施 工设计图纸(K12+200~K17+105.735) 2)、《构皮滩水电站翻坝运输系统连接公路工程实施性施工组 织设计》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J076-95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本项目位于贵州余庆县大乌江镇。项目起点位于构皮滩水电站樱桃井码头,终点位于沙湾码头。路线全长17.209公里,其中K0+000~K1+040(该段K0+690~K0+720路基宽度从10米渐变到9米以顺接电厂公路)段、K12+200~K17+105.735段为新建路段,K6+000~K12+200段为利用原S204线段,路基宽度为10米;K1+040~K6+000段为利用电厂公路段,采用原路基宽9.0米。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道路防护、排水、涵洞、交通标志、保通等工程。 2、SNS主动防护网设计里程段 K12+200-K17+105.735段SNS主动防护网设计里程。

三、路肩墙设计参数 1.本段路肩墙全部为斜仰式重力路肩墙,以C15片石砼为主,部分使用M7.5浆砌片石,地基承载要求大于0.25-0.5MPa,图纸设计均要求嵌入岩层,H≥12m时墙背填料为干砌片石。 2.路肩墙标准横断面图 图左:H≤12m路肩墙标准断面图 图右:H≥12m路肩墙标准断面图

C20砼硬化路肩施工方案

C20砼路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由我司承建的耀旬红色旅游公路YX-O4合同段范围工程(四标段),全长4.06km,本次路肩施工起点桩号K28+500,终点桩号K32+560。现浇C20砼路肩高0.47m、0.67m,宽0.5m,工程数量约为3367.9m3,设置与公路边线两侧。 二、工期安排 拟定该分项工程开工日期:2014年6月15日拟定该分项工程竣工工日期:2014年 10月15日 三、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建设“三通一平”,为施工创造必备条件。 (1)施工用水:施工现场水源从施工处农户用水管就近引出。 (2)施工用电:搅拌、照明、振捣全部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 (3)施工便道:现场施工充分利用原公路及成型路基,在施工中加强维护。确保在 施工过程中能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 (4)场地平整:本段路基施工沿原有路基灵活设置搅拌场地,场地已进行了整平,满 足施工需求。 2、人员、材料、机械进场准备情况 (1)材料:项目部对用于浇筑边沟的水泥、片石、细集料等材料已通过相关审批手续进场,重庆枳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对各种材料做了相关试验,并经过监理工 程师审批,确认材料符合工程用料要求。

(2)为使本项工程能顺利实施,并在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等方面达到合同要求,我部拟投入设备和人员对本项工程进行管理和施工(附后)。 四、施工方案及主要工艺 1、施工方案 小型搅拌站搅拌砼,小型运输车及三轮车运输。 2、施工工序: 施工放样→清理基底→安装模版→搅拌站搅拌砼→运输→砼浇筑路肩→养护 五、主要施工方法 1、检测放样 路基施工完工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现浇砼路肩模板安装前,应校核道路中心线,测设现浇路肩控制桩,直线段桩距为10m,曲线段不大于5m,按设计高程进行 控制测量。 2、基底清理 在现浇路肩安装模板前应清理路槽表面杂质,如遇基底土质松散,应人工夯实。 3、现浇路肩模板安装 本工程模板采用木模,按路肩的设计尺寸对模板进行加工,模板安装前,首先清除基 层上的杂物,模板涂抹合格高效脱模剂,模板的安装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然后 按照轴线放出模板安装线进行立模,以保证模板安装位置的准确性,竖向模板用垂球 吊正。模板拼缝应严密,不得大于1.5mm。模板根部采用水泥砂浆抹缝,避免出现烂根缺陷。 4砼浇灌 砼浇灌工序:校正检查模板及支撑→清理模板内杂物→浇筑砼→拆模→检测及养护。 模板安装后,检查模板尺寸是否正确及支撑牢固是否安全,经全面细致检查无误后, 申请模板安装现场质量检验,合格后即进行砼浇灌作业。 砼浇灌前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并根据天气变化测定大堆料的实际情况(如含水率等),认真调整配合比。设计配合比及调整后施工配合比挂牌公示。

硬路肩施组

硬路肩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罗源县狮歧港区可湖至碧里公路施工图纸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规定 4、《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二、工程概况 1、可湖至碧里公路(K3+507~改线后K7+040)全长3.533公里。线路从燕窝蛋纳潮闸交通桥沿着山边海滩展线,经梭湾先锋村、长基村到码头后方陆域为终点,路基宽度为17米,其中行车道宽4*3.5米,路肩宽2*1.5米,在路面超高的地段,路肩随路基一起超高,正常路面路肩横坡为4%,原设计路肩结构尺寸,基层采用8cm厚的5%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5CM 厚沥青贯入式顶部3cm厚上拌沥青碎石,由于工期紧气温低,不符合上拌沥青碎石面层施工,经三方研究,硬路肩改为C25混凝土路面施工,基层采用10cm厚碎石,面层采用15cm厚混凝土,板块根据主车道板块纵向长锯缝,空隙填沥青。 2、工程数量 本段硬路肩施工宽度1.25m,数量1239m3,计划8天完成。 三、施工前准备 1、施工机械准备 根据工期的要求,我项目部对施工机械作了的施工安排,装载机3部用于拌和上料施工机械,农用小汽车9部用于混凝土运输。 2、石料准备 为了在施工中不受到材料供应影响施工,施工前宜储备正常施工的石料,另外还要加强原材料供应量,对于进厂的石料和不同规格与料之间,

要有隔离设施,严禁混杂。 四、施工平面布置 1、临时供电 在东闸1#拌和站设置有250KV A变压器一台,并配备75KW发电机一台,2#拌和站配备50KW发电机一台,3#拌和站配备250KV A变压器一台,并配备50KW发电机一台,以上拌和站用量可满足施工及生活用电要求。 2、施工用水 在山沟虽然有水,但水量有限,无法满足施工用水需要,在1#、2#拌和站,采用汽车拉水解决,并在搅拌站旁建立45m3水池一座。 3、搅拌站 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在K3+600、K4+800右侧与生产基地各设置一台MF750滚筒计量搅拌机来满足砼的生产供应。 4、材料来来源 (1)砂:采用闽江河砂,经船运往海岸码头与工地,经检验符合砼料级配要求,级配符合JI区中砂标准。 (2)碎石:以当地碎石加工厂供应,经检验碎石的规格和抗压强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3)水泥用建福牌,普通硅酸盐水泥,经试验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强度符合级配要求。 五、硬路肩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施工施工方案 根据罗源县对狮歧港区可湖至碧里公路施工进度进一步的要求,决定在12月29日以前必须完成,我司对硬路肩施工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先从K3+505向K7+040施工,并安排6个施工班组,分段进行施工,第一个班组与第二个班组从K3+505~K4+700左右幅施工,第三个班组与第四个班组从K4+700~K5+800左右幅施工,第五个班组第六个班组从K5+800~K7+400

路肩墙施工方案

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 施工技术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报审单 承包单位:道隧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土建施工A标段监理单位:四川省公路工程监理事务所 监表05 对施工技术方案审查存在的问题及审查意见由驻地办或总监办集中以书面审查记录或文件的形式反馈并存档; 施工总承包的项目,如总承包单位内部划分了合同段,成立了具备项目管理各种职能的项目经理部的,应按内部划 分的合同段进行申报。 监理规范4.2.2第5条规定的专项方案以及《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 工程专项方案及验算结果需要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确认,如不涉及此规定的专项方案,此行签字栏应予删除。 对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工程总结即为该分项工程合格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监理规范5.1.6及条文说明)。

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 砌筑防护工程-路肩墙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道隧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A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七年四月二十日

一、工程概况 K0+000-K54+700段共设计路肩墙84段,共7081m,其中有C20片石砼仰斜式浸水路肩墙,M10浆砌片石一般路肩墙,也有设计水位以下部分采用C20片石砼与设计水位以上部分采用M10浆砌片石相结合的浸水挡墙;部分浸水挡墙因河水冲刷强度较大,在基础临河边设置C20片石砼防冲墙,墙背回填采用碎砾石回填,锥坡填心采用片碎石填心,M10浆砌片石护面。 二、施工技术方案 (一)、准备工作 1、基础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开工。 2、测量放样: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 3、施工现场用电采用发电机发电,施工用水采用现场修建临时蓄水池。 4、在现场设置“施工须知”牌,标明主要技术负责人、现场质量管理员、试验检测人、安全负责人;砼、砂浆配合比、主要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 5、如有需要在挡土墙施工前先修筑施工便道,以保证道路交通顺畅,便利施工。 6、修建临时拌和场地、各种材料的堆放地和水泥仓库以及民工工棚。 (二)、基坑开挖 1、将基坑控制桩延长于基坑开挖线外2 米处加以固定,基坑开挖按1:0.3-1:0.5放坡。 2、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基坑外设置集水井,以利于基底排水。 3、用挖机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 处,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 土。 4、以免机械扰动原状土或超挖。 5、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基底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内放样、装模,用砂浆

水泥砼路肩施工方案

现浇混凝土砌加固土路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安县XB20磨秀路乐兴至秀水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于安县乐兴场镇,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位于安县秀水镇,桩号为K10+310.126,全长为10310.126米;其中K0+283~K10+310.126原路为四级公路,路基宽4.5米,路面宽4.0米,长10000.899米,除三段原有混凝土路面(K4+737-K5+071、K7+222.2-K7+345、K7+625-K+842)外全部使用C15现浇0.3×0.5米混凝土砌加固土路肩。 三、施工人员、机械、试验设备投入情况: 为了完成C15现浇混凝土砌加固土路肩砌筑的各项任务,我公司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了施工所需的施工技术人员、施工设备、试验及检测设备,详见下表: C15现浇混凝土砌加固土路肩管理机构图及主要管理人员表: 管理机构图

主要施工、试验管理人员一览表

3.2 投入C15现浇混凝土砌加固土路肩砌筑施工的机具设备: C15现浇混凝土砌加固土路肩砌筑铺设主要采用挖掘机清平,自卸车装运,摊铺机摊铺,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平地机修整填筑表面,夯实机夯实压路机无法碾压的路基边角区域。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 施工机械设备 3.3 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 测量、检测仪器设备表 四、施工计划起讫时间: 我公司决定于2010年09月10日正式对该路段进行砌筑,施工时间为32天,于2010年10月12日砌筑完毕。

硬路肩施工方案

硬路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编制依据 1)、金钟至永温道路工程、施工合同、设计图纸等; 2)、交通部颁发的规范、标准、定额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文件。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现场踏勘及调查情况。 4)、我公司现有技术水平、施工队伍、机械设备、测量仪器仪表及试验设备情况。 5)、我公司施工类似工程的经验。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概况 永温至金钟道路是金钟大水工业园区至开阳县的主干路,大修工程起点位于永温,终点于金钟,全长5.70km,包括道路基层、面层路肩墙及排水等部分内容,共分三个施工班组。两个路基施工班组及一个路面班组,路基标准横断面为:8.5m=左侧0.5m硬路肩(C20砼)+7.5m车行道+右侧0.5m宽硬路肩(C20砼),行车道结构层为: 26cm改性磷石膏稳定碎石基层、6cm AC-20中粒式沥青砼+4cm AC-13细粒式沥青砼。 2、工程特点

由于本工程是大修工程,原道路路面结构层为砼路面,在施工路床时全部破除(需采用机械破碎),破碎的材料可回填到低洼处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平整密实(代替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管线探明其位置并做好保护措施。 三、主要工程数量 本段(K1+040-K4+000段)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硬路肩C20:532.8m3 四、施工总体部署 1、施工目标 ⑴质量目标:达到国家现行合格标准。 ⑵安全、文明目标 做到“三无、一杜绝、一确保”,即:无工程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无人身伤害事故、无火灾事故;杜绝因工死亡事故,年重伤率、年负伤率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确保安全生产指标达国家标准。 ⑶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08月01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08月15日; 总工期:15日历天。 ⑷环保目标 严格遵守成都市对环保的有关规定,在当地环保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有关要求,重点防止扬尘、噪音、震动及废水废物的排放。在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全面达到环保标准。 2、施工指导思想 以安全、质量为主导,做到万无一失,稳中求快。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施工过程中以工程安全、质量为第一,坚持文明施工;以安全、质量、文明树誉新津。 3、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路肩挡土墙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按照总设计说明,七号地块延伸段一号道路位于仁怀茅台酒厂厂区内一号路延伸段,起点接一号路,终点位于小河桥大桥,道路全长1670m,路宽12m;道路为厂矿道路,设计速度20km/h(部分限速15km/h),道路路面设计车限15年。本工程边坡防护设计包括有素混凝土挡墙、浆砌片石方格骨架护坡、抗滑桩+挡土板、锚喷支护以及锚杆格构支护。其中K0+080~K0+220段、K1+150~K1+190段、K1+310~K1+380段外边沿线设置路肩挡墙,墙身采用C25素混凝土;挡墙每10~15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30mm,缝间填塞沥青麻筋;墙背满铺0.3m厚石渣滤水层,距地面垂直0.3m处开始,每2.5m设置一排Φ50PVC管的泄水孔,水平间距3m。 工期安排 该路肩挡墙工程作为七号地块延伸段一号路整个项目的一个分项工程,施工时,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与其它分项工程穿插进行;根据七号地块延伸段一号路整体施工进度安排,该分项计划于2015年11月初开工,计划于2016年2月初完工。 主要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具备施工条件的先后顺序,首先施工K0+080~K0+220段路肩挡墙,然后施工K1+310~K1+380段,最后施工K1+150~K1+190段路肩挡墙;每段挡墙施工时,采取每道伸缩缝(挡墙每10m设置一道伸缩缝)为一个施工段进行基槽开挖、墙身混凝土浇筑;采用机械开挖挡墙基槽,挡墙模板采用钢模安装加固,混凝土浇筑时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施工及养护,墙后土方回填按要求分层夯实。 施工工艺及方法 4.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场地准备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以及清除基槽边坡上方荷载;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 4.3、测量放线在开工前首先平整场地,按规定恢复中线,然后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放线,在施工范围内测量放出挡土墙的位置、高度尺寸,表明开挖轮廓线。 4.4、基槽开挖 本工程挖基槽采用挖掘机、机械破碎锤与人工协调配合进行开挖。基槽开挖配合墙体施工分段进行,采用Pc320挖掘机开挖,开挖宽度为挡墙基础宽+每边150cm作为脚手架搭设基础,自然放坡,放坡系数为0.75,边挖边做坡。多余的土石方装自卸车外运至弃土场。用挖掘机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然后改用人工开挖,以免机械扰动原状土或超挖。开挖成型后坑底高程控制在+30mm以内,轴线位移小于50mm。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进行施工排水,保证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泡。4.5、地基处理挡墙地基基础为强风化或中风化基岩,基底承载力采用重力触探仪进行检测(挡墙基底承载力具体值详见七号地块延伸段一号路边坡工程设计图纸),若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报地勘、设计、监理及甲方代表现场确认并批准,采用碎石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采用打夯机夯实,进行承载力检测。基底基础开挖到设计标高成形后,将基底表面风化、松软土石清按设计要求设置出一定的内倾坡,进行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4.6、模板施工本工程整个挡墙分两次浇筑,先进行基础浇筑,后进行墙身砼浇筑。为了保证外观质量,挡墙基础及墙身模板全部采用钢模(尺寸为900×1200mm、1200×1500mm)。4.6.1、模板安装⑴模板安装顺序脚手架搭设→模板定位→模板安装→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⑵脚手架搭设在挡墙内外侧搭设双排钢管

硬化路肩施工方案

硬化路肩施工方案

西藏林芝地区国道318线通麦大桥至易贡乡公路改建项 目 (A合同段) 硬化路肩施工方案 西藏川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西藏林芝地区国道318线通麦大桥至易贡乡公路 改建项目A合同段项目部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工期安排 (1) 四、人员、机械、材料安排 (2) 1、人员管理组织机构 (2) 2、机械设备安排 (2) 3、材料安排 (2) 五、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3) 1、施工方案 (3) 2、工艺流程图 (3) 六、主要施工方法 (4) 1、测量放样 (4) 2、清理基底 (4) 3、安装模板 (4) 4、现浇路肩 (5)

七、质量保证措施 (6) 八、季节施工注意事项 (7) 九、工期保证措施 (7) 1、保证工期总体安排 (7) 2、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8) (1)发挥优势,全力保障施工生产 (8) (2)加强网络计划管理 (8) (3)科学组织,加强协作 (9) (4)抓好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投入 (9) (5)搞好对外关系,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9) (6)加强人员配置,发挥人才优势 (10) (7)设备配置物资供应 (10) 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10) 十、安全注意事项 (10) 十一、环保、水保措施 (11)

2、强环保教育 (12) 3、贯彻环保法规 (12) 4、强化环保管理 (12) 5、美化施工现场 (12) 附件1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14) 附件2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5) 附件3 环、水保体系框图 (16)

硬化路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合同文件及现行相关技术规范; 2、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3、本合同段地质、水纹、气候情况。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起点位于新建通麦大桥匝道口,沿易贡河左侧而行,经反向河、易贡茶场九连1号茶园、扎墨段公路养护取料场、茶叶三队、仙人坐瀑布,终点位于易贡茶场(K22+200),全长22.20Km,现浇路肩C20混凝土高0.39m,宽0.5m,设置于路基边线两侧。 三、工期安排 为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本合同段硬化路肩由砌筑施工队完成。 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11月12日,计划完工日期:2015年12月20日。

C25片石混凝土路肩施工方案

K22+650~K22+850左幅硬路肩 首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G209国道吉首至凤凰公路路面变更设计文件 2、国家及交通部现行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等。 3、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4、吉凤干线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合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G209吉首至凤凰石羊哨公路改建公路A2合同段,起点里程K20+000、终点里程K45+930,全长25.93公里,扣除完全利用的凤凰绕城线公路5.57km(K33+223.514~K38+794.284),实际改建里程20.36 km。本次首件硬路肩桩号K22+650~K22+850,全长,200米,为现浇C25片石砼,高0.65m、0.8m宽0.5m。 主要工程量:59m3,C25片石砼。 三、首件工程目的 1、通过该段硬路肩的施工,总结出一套硬路肩施工的合理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 2、总结如何依据合同文件的技术、质量标准以及部颁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3、通过本首件施工,收集相关数据,以便指导我标段全面硬路肩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本工程计划2015年6月25日开工,计划完工日期2015年7月4日。 五、主要人员 主要人员一览表 主要机械设备表

准备工作→ 测量放样→ 混凝土路肩模板安装加固→混凝土拌和→ 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摆片石→ 拆除模板→养护 1、准备工作 原材料:路肩片石砼采用水泥为古丈县南方水泥,P.0 42.5级水泥,使用大黄土碎石厂生产的机制砂、碎石及片石,其质量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配合比:我项目部已具备C25片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上报监理工程师,经批复同意使用。 2、施工放样 施工前放好施工边线,按10米一点放线,弯道上按5米一点放样。施工人员按每10米段拉线,保证路肩边线顺直、圆滑。 3、现浇路肩模板安装 模板组装严格按照路肩设计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控制好相邻版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和精确度。 模板采用钢板材料制成,所有模板均无翘曲,并有足够强度来承受混凝土压力,无发生变形,所有模板处理干净,并涂上经批准的脱模剂,路肩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均匀涂刷脱模剂,所用模板表面光洁整齐,外形几何尺寸满足要求。 4、混凝土拌和 所用砂石料及水泥均按规范规定频率随机进行检验,各种材料用料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复的设计配合比选用,用磅秤准确称量,保证材料用量的

路肩墙施工方案

一、施工概况及施工工艺 K132+910~K132+964段路肩墙总长54.0米,在平面上位于直线上,纵面上部分位于 R=12000米之凸曲线上,挡墙基底纵坡为-3.0%,墙身7.5号浆砌块石为449.8m3,7.5#浆砌片石锥坡为16 m3。 本路肩墙计划于9月4日开工,10月14日完工,工期40天。 二、进场测量 测量放样,复核原设计图纸,根据新测地面线确定设计高程是否能满足实际需要,然后结合原设计做出施工图,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1、施工放样及挖基 由进场复测以及加密之导线点放出挡墙之控制桩并加密,桩顶打一小铁钉,然后用水泥砂浆固桩,以便施工过程中随时控制线形,同时由进场复测及加密之水准点将高程引至各木桩,以便检测开挖深度。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后,用石灰撒出基坑开挖线,挡墙之挖基工作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先用挖掘机沿开坑线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20 ~30cm,然后用人工将剩余部分清理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整平。 基础墙身施工前,若有软基处理则必须开挖至基岩后方可砌筑以保证挡墙之稳定性。 块石之尺寸要求:30cm×30cm×100cm,砌筑前应将石块表面泥垢清扫干净,并用水保持湿润。砌筑前必须两面立杆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内面线大致适顺,以保证砌体各部分之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所以在砌筑过程中要经常效正杆线,浆砌块石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补实,不得有空隙和立缝贯通现象。砌筑中断时,可将砌好之石层孔隙用砂浆填满,再砌时表面要仔细清扫干净,洒水湿润。沉降缝设置按规范要求之10~15m设置,缝宽为2cm,沉降缝内用沥青麻絮沿内、外、顶三边填塞。 墙身施工前,应根据墙高配料,每层石料高度做到基本齐平,挂线后方可砌筑,每层镶面石应事先按规定灰缝宽及错逢要求配料,再用铺浆法,顺序砌筑和随填立缝。 砌筑工艺要求:必须分层安砌,一丁一顺,每一条丁石应安砌于上、下两条顺石正中部,每隔一层石料砌体之竖缝应上、下对齐,横缝应在一条直线上。砌体外露面之镶面石必须人工

现浇路肩施工方案

现浇路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 G323瑞金至赣县段路面改造工程二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国家及交通部现行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等。 3、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代家沟至干洞子四级公路,全长12.493km,现浇路肩C20混凝土高0.4m,宽0.3m,设置于路基边线两侧。 三、工期安排 拟定该分项开工日期: 2013年8月18日 拟定该分项竣工日期: 2013年9月31日 四、施工人员配备及测量、质检的设备和工具 1、主要施工人员 2、测量、质检的主要设备和工具(见下页)

2 运输车 2台 3 三轮车 3台 4 磅称 1台 5 全站仪 1台 6 水平尺 4台 7 小推车 4个 五、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1、施工方案 小型搅拌站搅拌混凝土,小型运输车及三轮车运输。 2 六、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上基层施工完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现浇路肩安装模板前,应校核道路中线,测设现浇路肩控制桩,直线段桩距为10m ,曲线段不大于5m ,路口为1~ 5m 。按照设计高程进行控制测量。 2、清理基底 在现浇路肩安装模板前因清理路槽表面杂物,如遇基底松散,应人工夯实。 3、现浇路肩安装模板 3.1按照路肩设计尺寸进行模板加工,模板利用铣刨机打磨平整,并对加工模板编号,确保模板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错台和漏浆现象。 3.2现浇路肩模板的安装:模板准备就位后对模板接缝处用双面胶粘贴密实,将 安装模板 搅拌站搅拌砼 施工放样 运 输 养护 清理基底 浇筑路缘石

模板固定在底座两侧的钢筋支撑上,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安装模板前先在地模上用墨线标出现浇路肩尺寸线,并注意现浇路肩的斜交角度,并在模板内侧划出盖板设计尺寸线用以控制砼的浇注施工。混凝土浇筑前应并用空压机清理模板内杂物。 4、现浇路肩 4.1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路肩C25砼,砼水平运输采用小型运输车及小型三轮车运至浇筑处,再用人工配铁铲装入模板内,应按要求留置砼试块,砼及的坍落度在搅拌站和施工地点均要进行检测,满足砼的施工规范要求。 4.2砼振捣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振捣砼时,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要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 4.3路肩C25砼浇筑完成后,对砼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并加覆盖物进行养生。 4.4当砼的强度达到0.2-0.5mpa后开始脱侧模,脱模时防止碰触砼棱角及表面。 6、检测及养生 施工中采用水平尺进行控制,埋砌应稳固,顶面平整,线条顺直,曲线圆顺,缝宽均匀,无杂物污染,然后采用不掉色麻袋覆盖进行养生。 检测的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 a )≥25 按规范及监理指定数量 2 断面尺寸 (mm)≤80 ±5 尺量:2处按构件总数 的30% >80 ±10 3 长度(mm)+5,-10 尺量 七、质量保证措施 1、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完善以施工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结合施工班组为一体的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岗位责任制,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实行定人、定岗、定责

混凝土硬路肩施工方案

混凝土硬路肩 施工工序: 准备工作→ 测量放样→ 混凝土路肩模板安装→混凝土拌和→ 浇筑混凝土→ 拆模→养生 1、准备工作 平整场地,浇筑路肩预制用混凝土平台。 2、施工放样 基层施工完毕的路段,及时浇筑路肩。用全站仪精确放出两条距中桩1.5米的中央分隔带路肩边缘线,及距中桩11.75米的路侧路肩边缘线,每10米放一桩。 施工人员按每10米段拉线,保证路肩变现顺直、圆滑。 3、现浇路肩模板安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路肩设计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版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和精确度。 模板应采用钢板材料制成,所有模板均不应翘曲,并应有足够强度来承受混凝土压力,而不发生变形,所有模板应处理干净,并涂上经批准的脱模剂,按图纸尺寸对换混凝土全深立模,然后浇筑混凝土。 4、混凝土拌和 所用砂石料及水泥均按规范规定频率随机进行检验,各种材料用料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复的设计配合比选用,用磅秤准确称量,保证材料用量的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并根据规范频率及时取样制备试件。 混凝土应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和及浇筑。按图纸要求的厚度,浇筑在模块内的混凝土宜用捣动器振捣或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其他地方捣固。模板应留待混凝土固结后才拆除,拆模时应保证棱角不受损坏,混凝土按规定刮平成形,然后用木抹子将其抹饰平整,经监理工程师允许可采用其他抹面方法,但不允许粉饰。 5、浇筑混凝土 路肩模具混凝土借助面均匀涂刷脱模剂,所用模具表面光洁整齐,外形几何尺寸规格。

人工用漏斗将拌和好的混凝土装入安放好的模具内,并略有富裕,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以混凝土表面出现乳状水泥浆及无气泡冒出控制振捣时间,做到既不漏振,也不过振,振捣过程中随时添加混凝土使试模内常满。振捣结束后,人工用刮刀将顶面刮平,待混凝土试件收浆后,再将试件仔细抹平。所浇筑路肩要求外观良好,没有露石、蜂窝、裂缝、脱皮、啃边、掉角、漏浆等现象。 6、拆模 混凝土终凝后8-10小时拆模,拆模过程中,不强行撬、砸混凝土,避免造成边角损坏及模具变形。将拆卸的模具仔细清理、检验、刷油,对变形的模具及时矫正,以备下次周转使用。 7、养生 抹饰平整后即进入养生。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