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应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组号:11

报告人:14110206 陈浩良

14110213 郝楠

14110214 邓刘祥鹤

14110217 苏晗

实验日期:2015年11 月30 日

报告日期:2015年12 月 5 日

分工情况

实验一直通:苏晗、陈浩良

交叉:郝楠、邓刘翔鹤实验三苏晗、郝楠、陈浩良实验四苏晗、陈浩良

实验五郝楠、陈浩良

试验六苏晗、郝楠

实验一

实验报告要求:

1.说明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使用场合

2.说明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构成

3.制作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交叉线一般用来直接连两台电脑的,也就是网卡--网卡

直通线一般用来连接网络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HUB,ADSL 等)与电脑,或者是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除非特殊说明,一般都支持)之间相联。

2. 直通线的双绞线做法是:两端双绞线都做成:橙白- 橙- 绿

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

3. 交叉线的做法是,网线的两端一边按橙白- 橙- 绿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做,另一端按绿白- 绿- 橙白- 蓝- 蓝白- 橙- 棕白- 棕做

实验三

实验报告要求:

1.对比OSI模型,简述TCP/IP工作过程

2.描述IP地址、子网掩码的配置方法

3.说明在测试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网络命令及命令的意义

4.在配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务。

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务,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通信协议。

面向连接:通信前要建立连接,通信后要拆除连接;

可靠的:它会后续的数据包状态进行跟踪;

字节流:以字节为最小单位的流服务;

工作过程

TCP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连接建立(三次握手)

第二阶段:数据传输

第三阶段:连接拆除(四次握手)

TCP/IP协议的工作流程如下:

●在源主机上,应用层将一串应用数据流传送给传输层。

●传输层将应用层的数据流截成分组,并加上TCP报头形成TCP段,送交网络层。

●在网络层给TCP段加上包括源、目的主机IP地址的IP报头,生成一个IP数据包,并将IP数据包送交链路层。

●链路层在其MAC帧的数据部分装上IP数据包,再加上源、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和帧头,并根据其目的MAC地址,将MAC帧发往目的主机或IP路由器。

●在目的主机,链路层将MAC帧的帧头去掉,并将IP数据包送交网络层。

弃该IP数据包;若校验和与计算结果一致,则去掉IP报头,将TCP 段送交传输层。

●传输层检查顺序号,判断是否是正确的TCP分组,然后检查TCP 报头数据。若正确,则向源主机发确认信息;若不正确或丢包,则向源主机要求重发信息。

●在目的主机,传输层去掉TCP报头,将排好顺序的分组组成应用数据流送给应用程序。这样目的主机接收到的来自源主机的字节流,就像是直接接收来自源主机的字节流一样。

2

1.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

2.将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与’运算,将答案化为十进制便得到网络地址;

3.将二进制形式的子网掩码取’反’;

4.将取’反’后的子网掩码与ip地址做’与’运算,将答案化为十进制便得到主机地址。

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几个子网,需要每一段使用不同的网络号或子网号,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是将主机号分为两个部分:子网号、子网主机号。形式如下:

未做子网划分的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做子网划分后的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子网主机号

也就是说ip地址在化分子网后,以前的主机号位置的一部分给了子网号,余下的是子网主机号.

3.

用到了ping命令

是否能够连通

它是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Ping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序,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报。根据返回的信息,就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得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

4.

实验中遇到了ping不通的情况,是因为工作站的DNS地址没有设置成主机的。

实验四

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DNS服务的基本原理

2.说明DNS服务配置过程

3.说明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1> Dns 客户机提出域名解析请求,并将请求发送给本地的域名服务器。

<2> 当本地的域名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就先查询本地的缓存,如果有该记录项,则本地的域名服务器就直接把查询的结果返回。

<3> 如果本地的缓存没有该记录项,则本地的域名服务器就直接把请求发给根域名服务器,然后根域名服务器在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一个所查询域的主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4> 本地服务器再向上一步返回的域名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接受请求的服务器查询自己的缓存,如果没有记录,则返回相关下级域

<5> 重复第四步,直到找到正确的记录。

<6> 本地域名服务器把返回的结果保存到缓存,以备下一次使用,同时还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

2.

打开“配置DNS服务器向导”

创建区域

打开“主服务器位置”向导页,如果所部署的DNS服务器是网络中的第一台DNS服务器,则应该保持“这台服务器维护该区域”单选框的选中状态,将该DNS服务器作为主DNS服务器使用,并单击“下一步”

打开“区域名称”向导页,在“区域名称”编辑框中键入一个能反映公司信息的区域名称,单击“下一步”按钮

填写区域名称

创建区域文件

选择允许动态更新

配置DNS转发

创建域名

执行“新建主机”命令

创建主机记录

设置DNS客户端

设置客户端DNS服务器地址

3.

配置TCP/IP协议DNS中,确定按钮要单击两次

如图最右的确定和中间的确定点完后,最左的确定按钮点完才会生效。

实验五

实验报告要求:

1.说明Web服务的配置过程

2.说明如何开通Web服务,建立Web站点

3.说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2:

利用IIS创建一个Web站点,要求网页放在C:\myweb目录下,网页的首页文件名为index.html

1.在C盘的根目录下建立一个myweb文件夹,把作为主页的同学的网页文件名改为index.html,存放在C:\myweb目录中

2.在桌面上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管理器”,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窗口

3.在左侧双击计算机名,双击“网站”,在“默认网站”上单击鼠

4.进入“网站”页,在“IP地址(I)”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所需

用到的服务器的IP地址“192.168.1.111”

5.进入“主目录”页,在“本地路径”框中输入(或用“浏览”

按钮选择)网页所在的“C:\myweb”目录

6.进入“文档”页,先将编辑框中的所有文件名都删除(选中文

件名,单击“删除”按钮即可),然后单击“添加”按钮,根据提示在“默认内容页”下面的编辑框中输入网页的首页文件名“index.html”,单击“确认”按钮返回“默认网站属性”窗口,单击窗口中右下角的“应用”按钮,然后再单击“确认”按钮退出

7.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192.168.1.111”后按回车键,

此时就能够调出网站的首页

8.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b93714658.html,”后按回车键,

应该能够调出网站的首页。

9.在另外两台工作站的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https://www.360docs.net/doc/b93714658.html,”后按回车键,也应该能够调出网站的首页。

3.说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答:在“默认内容页”下面的编辑框中输入网页的首页文件名“index.html”,自己保存的网页主页应该与该文件名一致。否则打不开。

实验六

实验报告要求:

2.说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1). 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

(2). 在“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窗口中,在左侧管理器树的“Internet信息服务”根下,双击FTP站点,右击“默认FTP 站点”,选择“启动”(若此选项不可选,则说明已启动)。此时,本计算机即为一台FTP服务器,站点为“默认FTP站点”。)

(3). 查看网络客户连接本FTP服务器所需要使用的IP地址和TCP端口。在“默认FTP站点”属性页,单击“FTP站点”选项卡,在“IP地址”下拉列表中,选择192.168.11.111

(4). 查看本服务器所允许的客户连接数。在“默认FTP站点”属性页,单击“FTP站点”选项卡,默认情况为“限制到”已经被选中,指定为100000个,如果客户连续空闲时间超过2分钟(120秒),服务器会自动断开该客户的连接

(5). 设置允许匿名用户访问。在“默认FTP站点”属性页,单击“安全帐号”选项卡,单击“允许匿名连接”(即表示用户可以以它所具有的合法帐户登录到本FTP服务器,如果用户没有合法帐户,则可以以匿名帐户Anonymous进行登录,以获得基本的FTP服务)

2.服务器DNS未改导致无法与服务器ping通。

14110217苏晗网页制作

计算机网络应用网页制作

巩晓蕾

14110217苏晗

OSI参考模型分哪几层?每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h3>



第1层物理层



在局部局域网络上传送帧,它负责管理电脑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



第2层数据链路层



负责网络寻址、错误侦测和改错。当表头和表尾被加至数据包时,会形成了帧。数据链表头包含了物理地址和错误侦测及改错的方法。数据链表尾是一串指示数据包末端的字符串。例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等。



第3层网络层



决定数据的路径选择和转寄,它网络表头加至数据报,以形成分组。网络表头包含了网络数据。



第4层传输层



把传输表头加至数据以形成数据报。传输表头包含了所使用的协议等发送信息。



第5层会话层



负责在数据传输中设置和维护电脑网络中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6层表示层



把数据转换为能与接收者的系统格式兼容并适合传输的格式。



第7层应用层



提供为应用软件而设的界面,以设置与另一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

球队球员数据

球队球员数据

网页14110214邓刘祥鹤

古诗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b93714658.html,/photochengdu/2011_10/274e78e2996e5e3405e570b9928695a6_ middle.jpg" width="500" height="100" alt="" />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

BEIJINGUNIVERSITYOF TECHNOLOG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应用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组 11 号: 14110206 陈浩良报告 人: 14110213 郝楠 14110214 邓刘祥鹤 14110217 苏晗实验日期:2015年11 月30 日报告日期:2015年12月 5 日 学期:2015–2016学年第1学期成绩:评语:

教师签字: 评阅日期: ? 分工情况 实验一直通:苏晗、陈浩良 交叉:郝楠、邓刘翔鹤实验三苏晗、郝楠、陈浩良 实验四苏晗、陈浩良 实验五郝楠、陈浩良 试验六苏晗、郝楠

实验一 实验报告要求: 1.说明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使用场合 2.说明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构成 3.制作直通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交叉线一般用来直接连两台电脑的,也就是网卡--网卡 直通线一般用来连接网络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HUB,ADSL 等)与电脑,或者是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除非特殊说明,一般都支持)之间相联。 2. 直通线的双绞线做法是:两端双绞线都做成:橙白- 橙- 绿白 - 蓝- 蓝白-绿-棕白- 棕 3. 交叉线的做法是,网线的两端一边按橙白- 橙- 绿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做,另一端按绿白- 绿-橙白- 蓝-蓝白- 橙-棕白- 棕做 实验三 实验报告要求: 1.对比OSI模型,简述TCP/IP工作过程 2.描述IP地址、子网掩码的配置方法 3.说明在测试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网络命令及命令的意义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设计--二阶实验报告

电子工程设计第二阶段报告 小型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 专业:通信工程小组: 10组 成员:刘志斌 12024228 高培元 12024215 指导教师:高新 完成日期:2014.12.20

摘要: 第一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电源板和变送器。本学期的第二阶段要求是完成这个系统中单片机,A/D,D/A转换电路和显示与键盘控制电路部分。 温度控制系统总体概述 (一)、总述 电子工程设计训练是一门综合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电子电路系统的设计、实现、调试、故障排查等方面的综合性训练。第一阶段只完成了电源以及变送器部分。本阶段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完成单片机,数模,模数转换电路和显示与键盘控制电路部分,并且完成测温系统的测试。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任务 设计、制作并调试单片机,数模,模数转换电路和显示电路共四个模块。二、设计要求 1.单片机:具有独立电路板结构。 片选信号:6个, 地址信号:4个, 数据总线:AD0~AD7, I/O口线:P3口,P1口。 2.数/模(D/A)转换电路:具有独立电路板结构。 输入范围:00H ~ 0FFH, 对应输出:-10V~+10V, 电源供电:+5V,±12V。 3.模/数(A/D)转换电路: 独立电路板结构 输入信号范围:0V~+5V 分辨率:8bit 精度:1LSB 转换时间:< 1ms 4.显示与键盘控制电路: 4 位7 段数码显示, 前 3 位含小数点独立电路板安装结构 0 ~ 9数字输入键及若干功能设置按键控制

(三)单片机应用电路 一、电路设计方案 1.芯片介绍 MCS-51系列单片机有众多性能优异的兼容产品、成熟的开发环境、世界上最大的单片机客户群、高性价比、畅通的供货渠道,是初学者的首选机型。8051是MCS-51系列单片机早期产品之一,内建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 PROM ) ,只需要很少的外围元件即可组成最小系统。所以我们选择8051作为我们的单片机 2.安装结构 3.电路方案的确定 通过比较,我们最后选定相对容易实现的部分地址译码,无总线驱动的方案,因为这样可以简化电路。电路图如下: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名称: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 院专业学号 姓名 同组实验者 20XX年月日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 五、附件:原始数据 ****说明: 第五部分请另起一页,将实验时的原始记录装订上,原始记录上须有教师的签名。 篇二:大学实验报告册模板 实验课程名称开课学院理学院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 200— 200 学年第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课程 名称: 篇三: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专业: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 学号: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报告1

1.有一硅单晶片,厚0.5mm,其一面上每107个硅原子包含两个镓原子,另一个面经处理后含镓的浓度增高。试求在该面上每107个硅原子需包含几个镓原子,才能使浓度梯度为2×10-26原子/m3m硅的晶格常数为0.5407nm。 2.为研究稳态条件下间隙原子在面心立方金属中的扩散情况,在厚0.25mm的金属薄膜的一个端面(面积1000mm2)保持对应温度下的饱和间隙原子,另一端面为间隙原子为零。测得下列数据: 温度(K)薄膜中间隙原子的溶解度 (kg/m3) 间隙原子通过薄膜的速率 (g/s) 122314.40.0025 113619.60.0014 计算在这两个温度下的扩散系数和间隙原子在面心立方金属中扩散的激活能。 3.一块含0.1%C的碳钢在930℃渗碳,渗到0.05cm的地方碳的浓度达到0.45%。在t>0的全部时间,渗碳气氛保持表面成分为1%, 4.根据上图4-2所示实际测定lgD与1/T的关系图,计算单晶体银和多晶体银在低于700℃温度范围的扩散激活能,并说明两者扩散激活能差异的原因。 5.设纯铬和纯铁组成扩散偶,扩散1小时后,Matano平面移动了1.52×10-3cm。已知摩尔分数C Cr=0.478时,dC/dx=126/cm,互扩散系数为1.43×10-9cm2/s,试求Matano面的移动速度和铬、铁的本征扩散系数D Cr,D Fe。(实验测得Matano 面移动距离的平方与扩散时间之比为常数。D Fe=0.56×10-9(cm2/s)) 6.对于体积扩散和晶界扩散,假定Q晶界≈1/2Q体积,试画出其InD相对温度倒数1/T的曲线,并指出约在哪个温度范围内,晶界扩散起主导作用。 7.γ铁在925℃渗碳4h,碳原子跃迁频率为1.7×109/s,若考虑碳原子在γ铁中的八面体间隙跃迁,(a)求碳原子总迁移路程S;(b)求碳原子总迁移的均方根位移; (c)若碳原子在20℃时跃迁频率为Γ=2.1×10-9/s,求碳原子的总迁移路程和根均方位移。 8.假定聚乙烯的聚合度为2000,键角为109.5°,求伸直链的长度为L max与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根末端距之比值,并解释某些高分子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很大变形的原因。(l=0.154nm,h2=nl2) 9.已知聚乙烯的Tg=-68℃,聚甲醛的Tg=-83℃,聚二甲基硅氧烷的Tg=-128℃,试分析高分子链的柔顺性与它们的Tg的一般规律。 10.试分析高分子的分子链柔顺性和分子量对粘流温度的影响。 11.有两种激活能分别为E1=83.7KJ/mol和E2=251KJ/mol的扩散反应。观察在温度从25℃升高到600℃时对这两种扩散的影响,并对结果作出评述。

数据库实验报告完整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数据库实验 课程名称数据库 | |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实验日期:2015/7/9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本实验是为计算机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后,为培养更好的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而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具备应用数据库原理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的能力。 为后继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在建立数据库系统过程中使用关系数据理论的能力。 3.通过对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对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方案设计、系统编码、界 面设计和软件调试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门考查学生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验。 二、主要内容 针对一个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中小型系统(见题目附录)进行数据库设计,重点分析系统涉及的实体、实体之间的联系,实现增加、删除、更新、查询数据记录等基本操作。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 理解系统的数据库需求,分析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画出E-R图: 1)分析确定实体的属性和码,完成对该实体的实体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定义。 2)设计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联系类型和联系的属性。最后画出完整的E-R图。 2.根据设计好的E-R图及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设计数据库模式: 1)把E-R图转换为逻辑模式; 2)规范化设计。使用关系范式理论证明所设计的关系至少属于3NF并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属于3NF则进行模式分解,直到该关系满足3NF为止,要求写出分解过程。 3)设计关系模式间的参照完整性,要求实现级联删除和级联更新。 4)用SQL语言完成数据库内模式的设计。 3.数据库权限的设计: 1)根据系统分析,完成授权操作; 2)了解学习收回权限的操作。 4.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实验报告压控阶梯波发生器(数字类)

北京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 专业 班级组号 题目1、压控阶梯波发生器 2、基于运放的信号发生器设计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 年月日

压控阶梯波发生器(数字类)(一)设计任务 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并调试一个由电压控制的阶梯波发生器。 (二)设计要求 1、输出阶梯波的频率能被输入直流电压所控制,频率控制范围为600Hz至1000Hz。 2、输出阶梯波的台阶级数为10级,且比例相等。 3、输出阶梯波的电压为1V/级。 4、输入控制电压的范围0.5V至0.6V。 5、电路结构简单,所用元器件尽量少,成本低。 (三)调试要求 利用实验室设备和指定器件进行设计、组装和调试,达到设计要求,写出总结报告。 (四)方案选择 在压频转换部分存在两种方案。 1、Lm358组成压频转换电路; 2、NE555构成压频转换电路。 方案论证 数字电路精确度较高、有较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数字系统的特性不易随使用条件变化而变化,尤其使用了大规模的继承芯片,使设备简化,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计算精度方面,模拟系统是不能和数字系统相比拟的。数字系统有算术运算能力和逻辑运算能力,电路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大规模集成,可进行逻辑推理和逻辑判断;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对电路参数要求不严,功能强大。为了得到更精彩的波形采用数模混合方案。 (五)实验元器件和芯片 运算放大器Lm358,TTL电路74LS20、74LS161、74LS175,CMOS缓冲器CD4010,稳压管,二极管1N4148,电位器,电容,电阻。 (六)设计方案 整体设计思路:

压频转换→计数器→权电阻→运放=>阶梯波 利用Lm358组成压频转换电路;使用CD4010缓冲,形成可被数字电路识别的矩形波信号;74LS161与74LS20组合构成十进制计数器;利用74LS175提高负载、整流信号,并组成权电阻网络;最后利用运放放大信号,并输出。仿真电路图:

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四) 姓名:学号:班级: 1.简单查询: (1) 查询“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的学分; SQL语句: select credit from course where course_name='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技术'; 或者模糊查询: select credit from course where course_name like'%数据库开发技术'; 执行结果: (2) 查询选修了课程编号为“dep04_s004”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并将成绩按降序输出;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_id,grade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ourse_id='dep04_s003' order by grade desc; 执行结果:

(3) 查询学号为“g9940205”的学生选修的课程编号和成绩; SQL语句: select course_id,grade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_id='g9940205'; 执行结果: (4) 查询选修了课程编号为“dep04_s001”且成绩高于85分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_id,grade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ourse_id='dep04_s001'and grade>'85'; 执行结果:

2.在多表连接的查询实验中,用Transact SQL语句完成以下查询操作: (1)查询选修了课程编号为“dep04_s002”且成绩高于85分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student_id,student_name,grade from student,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student_id=student_course.student_id and student_course.course_id='dep04_s002' and student_course.grade>'85'; 执行结果: (2)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称和成绩;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student_id,student_name,course_name,grade from student,course,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student_id=student_course.student_id and student_course.course_id=course.course_id; 执行结果: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指导老师:李雷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介电材料电学性能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13组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低损耗介电材料在微波通讯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介质谐振法的测试原理; 3、掌握利用介质谐振法测试低损耗材料微波介电性能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 微波指频率介于300MHz和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在通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微波介质材料指适用于微波频段的低损耗(通常在10-3数量级以下)、温度稳定型电介质材料(通常为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微波介质谐振器、振荡器、滤波器、双工器、微波电容器及微波基板等,是移动通讯、卫星通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蓝牙技术以及无线局域网(WLAN)等现代微波通讯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 对于工作于较低频率下的介电材料,一般用介电常数?r、介电损耗tanδ及介电性能的温度依赖性表征其介电性能。而对工作于微波频段的损耗介质材料,相对应的三个基本参数及其要求则为:合适的介电常数?r、高Qf值及近零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其中。当微波介质材料作为谐振单元使用时,应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以 满足器件小型化的需要;而当其作为微波基板使用时,由于微波在基板中传播的速

度,为了减小微波电路中的延迟,介质材料应具有尽可能低的介电常数?r。Qf值定义为品质因子Q(介电损耗tanδ的倒数)与频率的f的乘积,单位为GHz。高Qf值对应微波介质材料作为谐振单元使用时的良好频率选择性及作为微波基板使用时的低信号衰减。一般认为,低损耗材料在微波频段的Qf值为不随频率变化的常数。低损耗微波介质材料作为谐振单元使用时,其谐振频率f 通常随温度线性变化,故用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表征其温度稳定性,定义为,单位为ppm/, 其中T 2和T 1 表示两个测试温度。本实验课中只涉及介电常数?r及Qf值的测试。 在测试频率较低、试样尺寸远小于电磁波波长时(如1MHz以下),可以把片状 介质材料两端面镀上金属电极、构成平板电容器,直接用LCR仪或阻抗分析仪测试其介电性能。但当频率升至微波频段时,试样尺寸已可与电磁波波长相比拟,以上方法不再适用。 对于低损耗介质材料,其微波介电性能需用网络分析仪及介质谐振法进行测试。网络分析仪通常有两个端口,均可发射和接受微波信号,其测试参数为S参数,定义为接收与发射信号电压的比值,为模在0-1间的复数。S参数常用对数形式表示,定义为20loge∣S∣,取值在-∞ ~0之间,单位为dB。由S参数的定义知:两端口网络分析仪中共有四个S参数:S11,S21,S12,S22,其中第一、二个下标分别表示接收及发射端口。圆柱形金属空腔即为最简单的微波谐振器,其谐振频率f 及品质因子Qu由空腔的尺寸及金属内壁的表面电导率决定。用低损耗介质材料部分填充 金属腔,即构成介质谐振器,其谐振频率f 及品质因子Qu由试样的尺寸、介电性能(?r、Qf值)及金属腔的性质(尺寸及表面电导率)共同决定。因此,通过测试介 质谐振器谢振峰的性质(谐振频率f 及品质因子Qu),即可通过数值方法求解出待测试样的?r及Qf值。 三、测试步骤 1)将试样尺寸及估计的介电常数输入至程序,计算介质谐振器大致的谐振频率范围。 2)在估计的频率范围内找到谐振峰(对应于S21)参数的最大值。 3)将谐振频率处的S21参数调至-40dB以下,记录谐振频率f 及3dB带宽△f。

北工大matlab作业实验报告

北工大MATLAB实验报告 完成日期:2018.12

目录 实验一用FFT进行谱分析 (3) 一、实验内容 (3) 二、实验过程 (3) 三、实验代码 (4)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5) 五、实验心得 (5) 实验二噪声数据的抑制 (6) 一、实验内容 (6) 二、实验过程 (7) 三、实验结果分析 (14) 四、实验心得 (15) 参考文献 (15)

实验一用FFT进行谱分析 一、实验内容 FFT的用途之一是找出隐藏或淹没在噪声时域信号中信号的频率成分。本题要求用FFT 对试验数据进行谱分析,指出数据包含的频率成份。 提示:首先建立试验数据。过程推荐如下:生成一个包含两个频率成分的试验信号,对这个信号加入随机噪声,形成一个加噪信号y。(试验数据参数推荐为:数据采样频率为1000Hz,时间区间从t=0到t=0.25,步长0.001秒,噪声的标准偏差为2,两个频率成分的试验信号可取50Hz和120Hz)。 (1)绘制加噪信号y它的波形。 (2)求出含噪声信号y的离散傅立叶变换(取它的FFT),(FFT试验参数推荐为:256点)。 (3)求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它是不同频率所含能量的度量),并绘制功率谱图,标记出两个频谱峰值对应的频率分量。 二、实验过程 1.打开matlab软件,根据实验要求,用已知条件求出重要参数: N=256; n=0:N-1; t=n/fs; 2.绘制加入了噪声信号的y图象: y=sin(2*pi*50*t)+sin(2*pi*120*t)+2*randn(size(t)); subplot(2,2,1); plot(y);title('y的波形'); 3.对y求付里叶变换: Y=fft(y,N); 4.绘制Y的幅值图象: fudu=abs(Y); f=n*fs/N; subplot(2,2,2) plot(f,fudu); 5.抽取256点进行绘图:

北京工业大学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二熟悉汇编程序建立 及其调试方法 姓名:刘莹莹 学号:13024104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框架结构,学会编制汇程序。 2、熟悉汇编语言上机操作的过程,学会汇编程序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学习编写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方法,了解数据存放格式。 2、阅读给出的程序,找出程序中的错误。 3、通过调试给出的汇编语言源程序,了解并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建立、汇编、链接、调试、修改和运行等全过程。 三、实验预习 1、阅读实验指导第一章的内容,了解汇编语言程序建立、汇编、链接、调试的全过程。 2、下面的汇编语言源程序有错误的,试给程序加注释。通过调试手段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并修改之。写出程序的功能,画出程序流程图。(1)程序修改前: STACKSG:SEGMENT PARA STACK ‘STACK’ ;不能有冒号DB 256 DUP(?) STACKSG ENDS DATASG: SEGMENT PARA ‘DATA’;不能有冒号BLOCK DW 0,-5,8,256,-128,96,100,3,45,6,512 DW 23,56,420,75,0,-1024,-67,39,-2000 COUNT EQU 20 MAX DW ? DATASG ENDS CODESG: SEGMENT ;不能有冒号ASSUME SS:STACKSG , CS:CODESG ASSUME DS:DATASG ORG 100H BEGIN MOV DS, DATASG ;BEGIN: 应改为MOV AX , DATASG MOV DS, AX LEA SI ,BLOCK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数据库系统概论 开 课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实验课成绩

2013 — 2014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概论 实验项目名称SQL SEVER 2000的系 统工具及用户管理 实验 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 级 组别 同组者实验 日期 2014年4 月24日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SQL SEVER 2000的功能及组成,熟练掌握利用SQL SEVER 2000工具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及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掌握定义数据约束条件的操作。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 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 实验内容和步骤: (1)熟悉SQL SEVER 2000的界面和操作。 (2)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3)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 (4)查看和修改表的结构。 (5)向数据库输入数据,观察违反列级约束时出现的情况。 (6)修改数据。 (7)删除数据,观察违反表级约束时出现的情况。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Windows XP SQL SERVER 2000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没有错误 错误:未能建立与WORKEPLACE\XUMENGXING的链接SQL Server 不存在或访问被拒绝 原因:未启动数据库服务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 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实验结果部分截图:

最新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报告含答案

武汉纺织大学《最新数据 库管理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班级: _______姓名:实验时间:年月日指导教师: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全面了解最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 2、牢固掌握SQL SERVER的功能操作和Transact-SQL语言。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小组项目设计,能够运用最新数据库管理系统于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信息系统中等。 二、实验内容 1.导入实验用示例数据库: f:\教学库.mdf f:\教学库_log.ldf f:\仓库库存.mdf f:\仓库库存_log.ldf 1.1 将数据库导入 在SqlServer 2005 导入已有的数据库(*.mdf)文件,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里连接上数据库后,选择新建查询,然后执行语句 EXEC sp_attach_db @dbname = '教学库', @filename1 = 'f:\教学库.mdf', @filename2 = 'f:\教学库_log.ldf' go use [教学库] EXEC sp_changedbowner 'sa' go EXEC sp_attach_db @dbname = '仓库库存',

@filename1 = 'f:\仓库库存.mdf', @filename2 = 'f:\仓库库存_log.ldf' go use [仓库库存] EXEC sp_changedbowner 'sa' go 1.2 可能出现问题 附加数据库出现“无法打开物理文件"X.mdf"。操作系统错误5:"5(拒绝访问。)"。(Microsoft SQL Server,错误: 5120)”。 解决:找到要附加的.mdf文件-->右键-->属性-->安全-->选择当前用户-->编辑-->完全控制。对.log文件进行相同的处理。 2.删除创建的数据库,使用T-SQL语句再次创建该数据库,主文件和日志文件的文件名同上,要求:仓库库存_data最大尺寸为无限大,增长速度为20%,日志文件初始大小为2MB,最大尺寸为5MB,增长速度为1MB。 CREATE DATABASE仓库库存 (NAME = '仓库库存_data', FILENAME = 'F:\仓库库存_data.MDF' , SIZE = 10MB, FILEGROWTH = 20%) LOG ON (NAME ='仓库库存_log', FILENAME = 'F:\仓库库存_log. LDF', SIZE = 2MB, MAXSIZE = 5MB, FILEGROWTH = 1MB) 2.1 在数据库“仓库库存”中完成下列操作。 (1)创建“商品”表,表结构如表1:

上海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上海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上海大学操作系统(二)实验报告(全) 评分: shanghaiuniVeRsity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学生姓名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一报告 实验一题目: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 姓名:张佳慧学号:12122544实验日期:20xx.1 实验环境:microsoftVisualstudio 实验目的: 进程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进程调度又是操作系统核心的主要内容。本实习要求学生独立地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进程调度程序。调度算法可任意选择或自行设计。例如,简单轮转法和优先数法等。本实习可加深

对于进程调度和各种调度算法的理解。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有n个进程工行的进程调度程序。每个进程由一个进程控制块(pcb)表示。进程控制块通常应包含下述信息:进程名、进程优先数、进程需要运行的时间、占用cpu的时间以及进程的状态等,且可按调度算法的不同而增删。 2、调度程序应包含2~3种不同的调度算法,运行时可任意选一种,以利于各种算法的分析比较。 3、系统应能显示或打印各进程状态和参数的变化情况,便于观察诸进程的调度过程。操作过程: 1、本程序可选用优先数法或简单轮转法对五个进程进行调度。每个进程处于运行R(run)、就绪w(wait)和完成 F(finish)三种状态之一,并假设起始状态都是就绪状态w。为了便于处理,程序进程的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计算。进程控制块结构如下:进程控制块结构如下: pcb 进程标识数 链指针 优先数/轮转时间片数 占用cpu时间片数 进程所需时间片数 进程状态

北京工业大学 编译原理 实验报告

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编译原理 实验人学号:110703xx 姓名:xxx 实验完成日期:2014年5月20日报告完成日期:2014年5月20日

目录 实验一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3) 词法的正规式描述: (3) 状态图: (4) 词法分析程序数据结构与算法: (4) 词法分析算法: (5) 实验结果: (7)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 (8) 1、保留字的检测问题: (8) 2、关于0为首位的数字是int8、int10和int16的判断问题: (8) 3、关于回退的问题: (8) 实验二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递归子程序法 (9) 改写后的产生式集合: (9) 化简后的语法图: (9) 递归子程序算法 (10) 实验结果: (13)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 (14) 1、消除左递归,提取左因子之后的E、T对应的子程序的编写问题: (14) 2、缩进的控制: (14) 实验三语法制导的三地址代码生成程序 (15) 语法制导定义: (15) 三地址代码生成器的数据结构 (16) 三地址生成器算法: (17) 实验结果: (21)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 (22) 1、根据化简后的产生式修改语法制导定义: (22) 2、使用真假出口法和继承属性来确定goto的标号: (22)

实验一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词法的正规式描述: 标识符 <字母>(<字母>|<数字字符>)* 十进制整数 0|(1|2|3|4|5|6|7|8|9)(0|1|2|3|4|5|6|7|8|9)* 八进制整数 0(0|1|2|3|4|5|6|7)(0|1|2|3|4|5|6|7)* 十六进制整数 0(x|X)(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 |f)* 运算符和分隔符 + - * / > < = ( ) ; 关键字 if then else while do .

数据库实验报告(河北工业大学)

数据库实验报告第一章 李云霄 实验1.1 (1) CREATETABLE CUSTOMER (CID CHAR(8)UNIQUE,CNAME CHAR(20),CITY CHAR(8), DISCNT INT, PRIMARYKEY(CID)) CREATETABLE AGENTS (AID CHAR(8)UNIQUE,ANAME CHAR(20),CITY CHAR(8), PERCENTS FLOAT,PRIMARYKEY(AID)) CREATETABLE PRODUCTS (PID CHAR(8)UNIQUE,PNAME CHAR(20),PRIMARYKEY (PID)) (2) CREATETABLE ORDERS (ORDNA CHAR(8)UNIQUE,MONTH INT,CID CHAR(8),AID CHAR (8), PID CHAR(8),QTY INT,DOLLARS FLOAT,PRIMARYKEY (ORDNA), FOREIGNKEY(CID)REFERENCES CUSTOMER,FOREIGNKEY(AID) REFERENCES AGENTS,FOREIGNKEY(PID)REFERENCES PRODUCTS) (3) ALTERTABLE PRODUCTS ADD CITY CHAR(8) ALTERTABLE PRODUCTS ADD QUANTITY INT ALTERTABLE PRODUCTS ADD PRICE FLOAT (4) CREATEINDEX XSNO ON CUSTOMER(CID) CREATEINDEX XSNO ON AGENTS(AID) CREATEINDEX XSNO ON PRODUCTS(PID) CREATEINDEX XSNO ON ORDERS(ORDNA) (5) DROPINDEX CUSTOMER.XSNO DROPINDEX AGENTS.XSNO DROPINDEX PRODUCTS.XSNO DROPINDEX ORDERS.XSNO 实验1.2 (1)SELECT*FROM COURSES (2)SELECTSIDFROM CHOICES (3)SELECT CID FROM COURSES WHEREhour<88 (4)SELECTSIDFROM CHOICES GROUPBYSIDHAVING SUM(SCORE)>400 (5)SELECT COUNT(CID)FROM COURSES (6)SELECT CID,COUNT(CID)FROM CHOICES GROUPBY cid (7)SELECTSIDFROM CHOICES WHERE score>60 GROUPBYsidHAVING COUNT(cid)>2(8)SELECTSID,COUNT(CID),AVG(SCORE)FROM CHOICES GROUPBYsid (9)SELECT STUDENT.sid,sname from student,choice,COURSES where student.sid=choice.sid and choice.cid=COURSES.cid

北工大数字积分器实验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数字积分器 一、设计题目 数字积分器 二、设计要求 1.模拟输入信号0-10V,积分时间1-10秒,步距1秒。 2.积分值为0000-9999。 3.误差小于1%±1LSB 4.应具有微调措施,以便校正精度。 基本要求: 1.通过数字积分器,对输入模拟量进行积分,将积分值转化为数字量并显示。 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输入1V,转化为频率100Hz,计数器计数为100,积分时间为1s,积分10次,输出为1000。 2. 输入模拟量的范围为0-10V,通过10次积分,输出积分值为0000-9999。误 差要求小于1%±1LSB。 3. 数字积分器应具有微调措施,对于由元件参数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微调进 行调节,使其达到误差精度。微调的设置应尽可能使电路简单,便于调节,能提供微小调节,尽快达到要求。 参考元器件: 组件:74LS00 74LS08 74LS20 74LS161 uA741 NE555 3DK7 电阻、电容:若干 调零电位器:10K 三、设计框图

图1.3 设计框图 针对设计方案的要求,将整个电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V/F 压频转换器、时间积分电路、电路(与门)、计数器电路、数字显示电路。 四、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比较 (1)V/F 转换器的设计: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得出两个方案 方案一:采用LM331直接构成V/F 转换器。 方案二:采用uA741和NE555两个芯片来构成压频转换器。我们采 Vi V/F转换器 单稳电路 (积分时间)四位16进制计数器与门 数字显示

用方案二实现电路。 首先介绍V/F转换器的组成电路: 2.NE555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原理: 施密特触发器的特点: (1)双稳态触发器,有两个稳定的状态; (2)电平触发——电压达到某个值时电路状态翻转; (3)具有滞后电压传输特性——回差特性(两次翻转输入电平不同); 施密特触发器原理分析: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一)

沈阳工程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实验题目:数据库模式设计 班级软件本111学号2011417104姓名吴月芬 日期2012.10.16 地点F座606 指导教师孙宪丽祝世东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采用SQL命令建立数据库表、索引和视图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Oracle10g数据库系统。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一)实验内容 1.建立学生数据库模式 学生表:student (sno学号,sname姓名,ssex性别,sage年龄,sdept所在系) 其中: sno 长度为4的字符串,为主码; sname 长度为8的字符串; ssex 长度为2的字符串,其值只取男、女; sage 短整数,其值在0-150之间; sdept 长度为10的字符串。 2.建立课程数据库模式 课程表:course ( cno课程号,cname课程名,ccredit学分) 其中: cno 长度为4的字符串,为主码 cname 长度为10的字符串,不能为空,且不能有重复课程名; ccredit 短整数。 3.建立选课数据库模式。 选课表:sc (sno学号,cno课程号,grade成绩) 其中: sno 长度为4的字符串,和student表sno外键关联,且级联删除 cno 长度为4的字符串,course表cno外键关联,

grade 短整数,值或空或为0—100之间, (sno,cno) 联合作主码。 (二)实验要求 在Oracle10g的iSQLPlus中完成下列操作: (1)创建上述三个表。 (2)向Student 表增加"入学时间"列(列名为Scome,日期型)。 (3)将年龄的数据类型改为半字长整数。 (4)为Student中sname添加列级完整性约束,不能为空。 (5)删除Student中sname列级完整性约束。 (6)为SC建立按学号升序和课程号降序建立唯一索引. (7)在表student的sname字段建立一个升序索引。 (8)删除在表student的sname字段建立的索引。 (9)给student表增加一个地址(address)属性。 (10)给student表删除地址(address)属性。 (11)建立视图view1,要求有sno,sname,cname,grade四个字段。 (12)建立视图view2,要求有sno,ssex,sage三个字段。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1)1)创建学生数据库模式,代码如下: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char(11) primary key, sname char(8), ssex char(2) check ssex in (‘男’,’女’), sage number check between 0 and 150, sdept char(10) );

北工大 材料力学 奇妙的科式惯性力

奇妙的科式惯性力 摘要: 由于自转的存在,地球并非一个惯性系,而是一个转动参照系,因而地面上质点的运动会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地转偏向力就是科里奥利力在沿地球表面方向的一个分力。地转偏向力有助于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河道的一边往往比另一边冲刷得更厉害。 关键词: 科里奥利力 地转偏向力 1、 前言 地球上南北方向的河流为什么右岸冲刷的情况比左岸严重?南北向的铁轨(单向行车)为什么右侧磨损的情况比左侧严重?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吹向赤道低压区的风,为什么会由北风变为由东北向西南吹的东北信风?这些都与科式惯性力有关,并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2、 理论分析模型 1.水漩涡的形成 当我们打开水龙头向塑料桶中注水时,当水库放水(放水口在水下)时,水槽放水时等,都会看到在水面形成漩涡。注水时呈顺时针旋转,放水时呈逆时针旋转。如图2-1: 图中虚线是表层水的原始流动方向,实线是水的实际流动方向。当 向桶中注水时,水从注水点向四周流动,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漩涡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则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放水时表面水都流向下层出水点,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漩涡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2-1

2.车辆和行人靠右行 不是所有的国家或地区的车辆和行人都靠右行,但靠右行是最为合理的。如图2-2: A图为靠左行,北半球车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都偏向道 路中间,更容易与对面过来的车辆相撞,发生车祸的频率会更高。B图为靠右行,北半球车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都偏向路边,路边是司机开车注意力的集中点,司机会不断调整方向来保证行车安全。 图2-2 车辆靠右行导致人也靠右行,这样更安全些。由于长期习惯,所以人们无论在哪里行走都喜欢右行。 3.左右鞋磨损程度不同 这种现象现代人已经难看到,因为一双鞋穿的时间太短,表现不明显。我想40岁以上的人对这个现象还记忆犹新。如图2-3:这是由于两只鞋的受力差异而形成的。在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于右侧,所以人们常发现右鞋磨损比左鞋要多些;而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于左侧,所以左鞋磨损比右鞋要多些。 图2-3 4.跑道上逆时针跑行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优秀模板.doc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优秀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一.预习报告 1.简要原理 2.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内容、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 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 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

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 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 实验环境和器材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