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路径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路径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路径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路径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

1.发病前2~3周有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流行。

2.发热和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非化脓性肿大,进食胀痛加剧。

3.可以伴有剧烈头痛、、呕吐、阳性。

4.可以伴有恶心呕吐、伴中上腹部疼痛与,局部。

5.可以伴有肿痛(常为单侧)。

(三)治疗方案选择。

1.隔离:呼吸道传染病消毒隔离。

2.一般治疗: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忌酸性饮食,做好口腔护理。

3. 对高热、头痛、呕吐者给予解热止痛、等对症治疗。

4. 抗病毒治疗:

5.治疗:主要用于重症或同时伴有或者。

6. 预防睾丸炎:

7.中医中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3-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

(3)肝肾功能、心肌酶同工酶;

(4)肝胆脾肾胰B超、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脑脊液检查、颈部及甲状腺B超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 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2.一般治疗: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忌酸性饮食,做好口腔护理。

3.对高热、头痛、呕吐者给予解热止痛、等对症治疗。适当补充液体。

4.抗病毒治疗: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注射液。

5.治疗:主要用于重症或同时伴有或者。

6.预防睾丸炎:男性成人患者,为预防睾丸炎的发生,早期可应用己烯雌酚。

7.中医中药。

(八)出院标准。

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基本正常。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患者因其它疾病需治疗或出现重症腮腺炎病毒性脑炎者退出本路径,进入相关临床路径。

二、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方案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及疼痛,并有波及全身各种组织的倾向,大多有发热及轻度不适,常见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脑膜脑炎,青春期尚可并发睾丸炎及卵巢炎。本病的潜伏期为12~22天;传染期为腮肿前24小时至消肿后3天。 中医学称之为痄腮。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易于流行。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5-9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一般预后良好,少数儿童由于病情严重,可见昏迷、抽搐变证。青春期后,患本病虽不多见,但感染后,往往出现兼证,男性易并发睾丸肿痛,女性易并发少腹疼痛。 一.疾病诊断 1.诊断要点: (1)腮腺炎流行期间,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2)初病发热。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漫肿疼痛,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常一侧先肿大,2-3天后对侧亦出现肿大。腮腺管口红肿,或 同时有颌下腺肿大。 (3)并发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4)血象检查:白细胞正常或偏低,继发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可增高。 (5)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血清及尿中淀粉酶活性增高,2周左右恢复至正常。 (6)病原学检查:患儿唾液、脑脊液、尿或血中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1.鉴别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中医称为发颐)腮腺肿大多为一侧;表皮泛红,疼痛剧烈,拒按;按压腮部可见口腔内腮腺管口有脓液溢出;无传染性; 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增高。 (2)其他病毒性腮腺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艾滋病毒等都可引起腮腺肿大,可依据病毒分离以鉴别。 二、中医治疗

(一)辩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辩证要点主要是辨别轻证、重症及变证。轻证不发热或发热不甚,腮肿不坚硬,属温毒在表;重症发热高,腮肿坚硬,胀痛拒按,属热毒在里。若出现高热不退,神识昏迷,反复抽搐,或睾丸胀痛,少腹疼痛等并发症者,为变证。 2.分证论治 常证 1、邪犯少阳 症状: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或伴头痛,咽痛,纳少,舌红,苔薄白或淡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药:银翘散加减。 组方: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6克,荆芥10克,桔梗10克,板蓝根15克,夏枯草10克,竹叶10克,甘草5克。 加减:热甚加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咽喉肿痛加马勃10克,玄参10克;纳少呕吐加竹茹10克,陈皮6克。 中成药:小柴胡冲剂每次1包,1日3次。 2、热毒壅盛 症状:高热不退,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烦躁不安,口渴引饮,或伴头痛、呕吐,咽部红肿,食欲不振,尿少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组方:柴胡10克,牛蒡子6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板蓝根15克,连翘10克,马勃10克,玄参10克,桔梗10克,薄荷6克,僵蚕6克,甘草5克。 加减:热甚者加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腮部肿胀疼痛甚者,加夏枯草10克,海藻6克;呕吐加竹茹1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克,芒硝3克。 中成药:清开灵冲剂每次1包,1日2-3次。 变证: 1、邪陷心肝 症状:高热不退,神昏,嗜睡,项强,反复抽风,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头痛,呕吐,舌红,苔黄,脉洪数。

流行性腮腺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流行性腮腺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mumps, epidemic parotiti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 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 衬耳寒”临床以单侧或 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为特点。常见并发症有脑膜脑炎和胰腺炎等。早期患者或隐性感染者为本病传染源,借唾液飞沫传播。5~14岁为好发年龄。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为高峰季节,常在集体机构中流行。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询问有否腮腺炎疫苗接种史。患者周围有无 腮腺炎流行及接 触史。既往有无腮腺炎反复发作史。 2、临床表现询问腮腺肿大时间(数小时至1?2天),腮腺肿大是否以耳垂为中心,波及范围(单侧或双侧,有无颌、舌下 腺肿大),是否腮颊部疼痛加剧与张口、咀嚼、进食酸性食物等有关。是否伴有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及睾丸的肿痛等并发症表现。 【体检要点】 重点观察腮腺是否呈单侧或双侧肿大,肿大腮腺是否以耳垂 为中心呈马

鞍形,肿块有触痛及弹性,皮肤表面有无发红。是否伴有颌 下腺及舌下腺肿大。腮腺管口有无红肿及排脓现象。是否伴有胸骨前水肿。 如并发脑膜脑炎有无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病理征阳性; 并发胰腺炎 有无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并发睾丸炎有无睾丸红肿热痛表现。 【辅助检查】 1常规和生化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或稍高,分类 以淋巴细胞为主。约90%的患者血清、尿淀粉酶轻至重度增高。 2.病原学检查 1)特异性抗体检测特异性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检测双 份血清特异性igG大于4倍增高也可诊断。 2)病毒分离对于腮腺不出现肿大,同时累及了其他腺体、 脏器者可通过唾液、脑脊液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协助诊断。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无疫苗接触史,既往 无流行性腮腺炎病史。肿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呈马鞍形,肿块有触痛及弹性,边缘不清,皮肤表面不红。可伴有颌下腺及舌下腺肿大。腮腺管口有红肿,即可临床诊断。不典型者,可以借助辅助检查诊断。 2.鉴别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肿大腮腺红肿热痛明显,挤压后有脓液自腮腺

流行性腮腺炎题库

十五、流行性腮腺炎 一、填空 1.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 mumps)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 2.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偶尔1周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3.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4至25天。 二、单选 1.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经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B.脑膜炎、脑炎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多见于儿童患者,女孩多于男孩。 C.偶有腮腺炎后1~3周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预后多良好。 D.耳聋为听神经受累所致,发病率虽不高,但可成为永久性和完全性耳聋, 2.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处理,不正确的是(B) A.并发胰腺炎时应禁食,静脉输液加用抗生素。 B.并发心肌炎时可早期足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C.重症并发脑膜脑炎时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伴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用脱水疗法。 D.并发睾丸炎时可用棉花及丁字带将睾丸托起,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重症病例可短期用氢化可的松静点治疗。

三、多选 1.以下哪些人不可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ABCD) A.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抗生素过敏者。 B.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C.妊娠期妇女。 D.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2. 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后有哪些临床表现(ABD) A.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头痛、食欲减退、低烧等。 B.最为人所知的症状是“腮腺炎” C.在感染病毒后,约有70%~80%的患者会出现腮腺炎 D.有一些人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后没有出现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 3.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C) A.人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 B.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都不会传播感染。 C.通常情况下,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在人间通过飞沫传播 D.流行性腮腺炎比麻疹、水痘的传染性大。 四、判断 1.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4~25天,平均18天。√ 2. 在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后,约有70%~80%的患者会出现腮腺炎。× 3.青春期的女性可能会出现卵巢炎症或乳腺炎。√ 五、简答

不育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男科疾病诊治指南系列男性不育症诊疗指南 2013年9月

编写组成员 黄翼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组长)夏术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陈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匡延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戚广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王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平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滕晓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 李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编辑秘书 陈向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王鸿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胡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一、男性不育症定义、流行病学及预后因素 二、男性不育症病因 三、男性不育症诊断 四、男性不育症治疗 五、无精子症诊断与治疗 附录1 男性不育症诊疗策略流程图1 附录2 男性不育症诊疗策略流程图2 附录3 无精子症诊疗策略流程图 3

一、男性不育症定义、流行病学及预后因素 (一)男性不育症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夫妇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同居生活1年以上,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症。男性不育症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由某一种或很多疾病和(或)因素造成的结果[1]。 (二)男性不育症流行病学 据WHO调查,15%育龄夫妇存在不育问题,而发展中国家某些地区可高达30%,男女双方原因各占50%[2, 3]。有研究认为,在过去的20多年里,高加索白种人男性的精子浓度以平均每年 2.6%速度下降,正常精子比例和活动力平均每年分别下降了0.7%和0.3%[4]。有报道显示我国男性的精液整体质量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5]。但男性精液质量逐年下降的说法尚有争议,有研究显示精子浓度有下降趋势,但精子活力变化不大[6]。 (三)男性不育症影响因素 1.不育持续时间正常情况下,生育力正常的夫妇单月怀孕率20%~25%,半年怀孕率75%,1年怀孕率90%。不育年限超过4年,则每月怀孕率仅约1.5%[7]。 2.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不育原发性男性不育症多为生精功能减退或障碍,也可以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继发性男性不育症多由后天因素所致,包括医源性损伤、生殖系统感染等。通常情况下,可通过治疗恢复生育力或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获得自身后代。 3.精液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重要依据,结果异常提示生育力减退。精液参数中与生育力关系最密切的是精子总数与活力,而精子形态学检测对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成功率有重要参考价值。 4.女方年龄和生育能力女方在35岁的生育力为25岁的50%,至38岁下降到25%,超过40岁可进一步下降到5%以下。尽管各项辅助生殖技术不断进步和优化,女性年龄依然是影响怀孕成功率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 二、男性不育症病因

流行性腮腺炎教案

流行性腮腺炎培训教案 教学内容:病因及发病机制、护理、治疗及预防 教学目标:掌握:腮腺炎的病因、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熟悉:腮腺炎的治疗和预后;了解:腮腺炎的发病机制。 概念: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性肿胀、疼痛、发热等。除此以外,常可累计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及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极少死亡。 一、病源学腮腺炎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单股RNA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性。本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一般室温下,经2-3天其传染性消失。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甲醛溶液、30%来苏尔、75%乙醇等接触2~5分钟灭活,但耐寒。人是唯一的病毒宿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肿前7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仅有其它器官受累者,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 2.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鼻咽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亦可接触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90%病例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的儿童。1岁以内婴儿很少患病。成人中80%曾患过显性或隐性感染。儿童患者无性别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4.流行特征:本病分布全球,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可呈流行或散发。在儿童集体机构、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拥挤人群中易造成暴发流行。 三、发病机制 在腮腺肿胀前7天至肿胀出现后9天均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为通过唾液飞沫吸入,侵入口腔和鼻粘膜,在上呼吸道上皮组织内繁殖,形成病毒血症,再侵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性腺等腺体,也可涉及神经组织及其他器官。 病理:为非化脓性炎症改变。腮腺腺体及其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被膜上可见点狀出血,腺泡细胞呈混浊肿胀或坏死碎解,腺体间质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腮腺管水肿,管腔中有脱落的坏死上皮细胞堆积,阻碍了唾液的排出,使其滞留在腺体内,致使唾液内的淀粉酶经淋巴系统流入血液,故而血液中的淀粉酶含量增高,并从尿中排出。受病毒侵犯的睾丸曲细精管上皮充血、出血和淋巴细胞浸润,间质有水肿及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胰腺充血、水肿,胰岛可见轻度退化及脂肪性坏死改变。脑部的病变白质较灰质为重,神经细胞变性等。 四、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多数无前驱症状,少数病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精品文档]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2、扁桃体炎治疗指南 3、成人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4、急性阑尾炎诊疗规范 5、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 6、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7、丹毒诊治指南 8、皮肤感染指南 9、上消化道出血 10、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1、激素的使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 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最近,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完成了两项较大样本的全国性CAP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CAP诊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1999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了适当修改,旨在指导临床建立可靠的诊断,全面评估病情,确定处理方针,改善预后,尽量避免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减少抗生素选择的压力,延缓耐药,节约医药卫生资源。 一、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CAP的病原学诊断 1.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见表1。 2.痰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送检和实验室处理:痰是最方便且无创伤性的病原学诊断标本,但痰易被口咽部细菌污染。因此痰标本质量的好坏、送检及时与否、实验室质控如何将直接影响细菌的分离率和结果解释,必须加以规范:(1)采集:尽量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嘱患者先行漱口,并指导或辅助其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无痰患者检查分枝杆菌和肺孢子菌可用高渗盐水雾化吸人导痰。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晨痰标本;对于通常细菌,要先将标本进行细胞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之欧阳家百创编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欧阳家百(2021.03.07) 【概念】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病因】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是单股核糖核酸病毒,呈圆形,直径为100~200nm。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2、⑴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⑵发病1-2天后:颧骨或耳部疼痛,唾液腺肿大、体温上 升,腮腺一侧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肿大特点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腮腺下的皮下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疼痛明显。唾液腺管的阻塞使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3、脑膜炎:头痛、嗜睡、脑膜刺激症 4、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病人又出现发热,睾丸 明显肿胀和疼痛,单侧、持续3-5天,10天内好转。 5、卵巢炎:5%成年妇女,出现下腹疼痛。 6、胰腺炎: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小于10%。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高。 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 4、抗体、抗原检查。 5、病毒分离。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卧床,进流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5-7天。 3、对症:镇痛药。 4、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5-10毫克地塞米松5-7天。 【护理要点】 1、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饮料。 3、疼痛严重者,帮助其进行腮肿局部冷敷。 4、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面条 等。 5、实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 止,一般不少于10天。 【护理问题】1疼痛:头疼与病毒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腮腺炎症有关。 3有传播感染的危险:抵抗力低下有关。 【健康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腮腺炎的症状:发热、腮腺非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知识讲座精选版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知 识讲座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流行性腮腺炎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013年3月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常识紧急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以5—15岁患者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 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尤其在春季发病较为集中。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学校、幼儿园中爆发。 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有大量的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后,散播在空气中,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气的人,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就有可能患腮腺炎。 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大约半个月发病,这种病起病较急,前驱期较短,有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期持续数小时至两天后,腮腺开始肿胀,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及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畏寒、咽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三天左右达到高峰。高峰时一侧或两侧腮腺部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局部疼痛、过敏,吃干硬或酸性食物使唾液大量分泌时,肿胀疼痛更为明显,腮腺肿胀全过程约7——12日。可影响吃饭,该病严重时可引发脑膜炎,脑炎,导致瘫痪,癫痫。如青春期发育后感染腮腺炎病毒也可能伴发卵巢炎或睾丸炎,并可能导致患者成年后不孕,不育。 人群对腮腺炎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一次感染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很少有二次感染者。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2、扁桃体炎治疗指南 3、成人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4、急性阑尾炎诊疗规范 5、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 6、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7、丹毒诊治指南 8、皮肤感染指南 9、上消化道出血 10、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1、激素的使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最近,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完成了两项较大样本的全国性CAP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CAP诊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1999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了适当修改,旨在指导临床建立可靠的诊断,全面评估病情,确定处理方针,改善预后,尽量避免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减少抗生素选择的压力,延缓耐药,节约医药卫生资源。 一、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CAP的病原学诊断 1.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见表1。 2.痰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送检和实验室处理:痰是最方便且无创伤性的病原学诊断标本,但痰易被口咽部细菌污染。因此痰标本质量的好坏、送检及时与否、实验室质控如何将直接影响细菌的分离率和结果解释,必须加以规范:(1)采集:尽量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嘱患者先行漱口,并指导或辅助其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无痰患者检查分枝杆菌和肺孢子菌可用高渗盐水雾化吸人导痰。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晨痰标本;对于通常细菌,要先将标本进行细胞学筛选。对于厌氧菌、肺孢子菌,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进行检查的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之令狐文艳创作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令狐文艳 【概念】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病因】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是单股核糖核酸病毒,呈圆形,直径为100~200nm。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2、⑴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⑵发病1-2天后:颧骨或耳部疼痛,唾液腺肿大、体温 上升,腮腺一侧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肿大特点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腮腺下的皮下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疼痛明显。唾液腺管的阻塞使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3、脑膜炎:头痛、嗜睡、脑膜刺激症 4、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病人又出现发热, 睾丸明显肿胀和疼痛,单侧、持续3-5天,10天内好转。 5、卵巢炎:5%成年妇女,出现下腹疼痛。 6、胰腺炎: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小于10%。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

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 高。 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 4、抗体、抗原检查。 5、病毒分离。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卧床,进流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5-7天。 3、对症:镇痛药。 4、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5-10毫克地塞米松5-7天。【护理要点】 1、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饮料。 3、疼痛严重者,帮助其进行腮肿局部冷敷。 4、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面 条等。 5、实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到腮腺肿大完全消 退为止,一般不少于10天。 【护理问题】1疼痛:头疼与病毒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腮腺炎症有 关。 3有传播感染的危险:抵抗力低下有关。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宣传单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宣传 腮腺炎的特有症状:首先是腮腺肿大,一般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一般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大2-3天后,另一侧也出现肿大,并伴有疼痛和热感。在张口及咀嚼时疼痛加重。肿痛约一周后消退。腮腺肿大时大部分有3-5天的发烧。腮腺肿大后,一定要严格隔离。直到腮腺肿大完全消失3天后才可以解除隔离。 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 2、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另外有些人感染后有轻型症状或无症状属隐性感染者也同样具有传染性。 3、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介绍: 腮腺炎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在家庭护理方面,提醒患儿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患了腮腺炎后,要与健康儿童隔离,暂停上学,隔离休息,以免传染。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病儿用过的食具、毛巾等可煮沸消毒,病儿的居室经常通风换气,这样既能使居室内空气新鲜,又可以达到消毒目的。 2、卧床休息。重症病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轻症的病儿,常常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不注意对他们进行隔离与护理,任其自由活动,造成疾病传播。病儿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容易导致发生并发症。 3、合理的饮食。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 4、发热及腮肿局部的护理。对于发热39℃以上的病儿,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和清热解毒的中药。在腮肿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在这里我们要告诉家长们的是,流行性腮腺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接种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成分的联合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另外,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对接触过腮腺患儿的孩子要密切观察,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儿童活动较密集的场所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半小时。

流行性腮腺炎

模块五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4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案例】 小儿,5岁,双侧腮腺肿大,表面不红,有触痛,患病3天后,小儿出现高热不退, T:39.5℃,头痛,频繁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前囟隆起,骨缝裂开。 临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思考: 1.此小儿最可能出现了哪种并发症? 2.首优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掌握对流行性腮腺炎小儿肿大腮腺及睾丸护理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流行性腮腺炎小儿病情评估的能力,传染病管理方案制定的 能力;与小儿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流行性腮腺炎小儿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概念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性肿胀、疼痛、发热等。除此以外,常可累计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及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极少死亡。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腮腺炎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单股RNA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性。本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一般室温下,经2~3天其传染性消失。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甲醛溶液、30%来苏尔、75%乙醇等接触2~5分钟灭活,但耐寒。人是 唯一的病毒宿主。 病理:为非化脓性炎症改变。腮腺腺体及其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被膜上可见点狀出血,腺泡细胞呈混浊肿胀或坏死碎解,腺体间质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腮腺管水肿,管腔中有脱落的坏死上皮细胞堆积,阻碍了唾液的排出,使其滞留在腺体内,致使唾液内的淀粉酶经淋巴系统流入血液,故而血液中的淀粉酶含量增高,并从尿中排出。受病毒侵犯的睾丸曲细精管上皮充血、出血和淋巴细胞浸润,

口腔科临床诊疗指南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临床诊疗指南 (口腔科) (2017年10月修订)

目录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损伤 (1) 第一节挫裂伤 (1) 第二节切割伤 (1) 第三节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 (2) 第二章唾液腺疾病 (5) 第一节唾液腺炎 (5)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9) 第三节、涎石病 (9) 第四节、唾液腺特异性感染 (11) 第三章、颞下颌关节疾病 (12) 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12) 第一节翼外肌功能亢进 (12) 第二节、翼外肌痉挛 (13) 第三节、咀嚼肌群痉挛 (14) 第四节、肌筋膜痛 (15) 第五节、滑膜炎和关节囊炎 (16) 第六节、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17) 第七节、不可复性关节前移位 (18) 第八节、关节囊扩张伴关节盘附着松弛 (18)

第九节、关节盘穿孔,破裂 (19) 第十节、骨关节病 (20) 第四章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 (21) 第一节、唇裂 (21) 第二节、腭裂 (22)

第一节挫裂伤 【诊断】 1.裂口较深,创缘不整齐,常呈锯齿状。 2.裂口周围的皮肤有挫伤。 3.常伴有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等损伤。 【治疗原则】 1.清创,彻底止血,修复创缘,严密缝合。 2.伴有骨折者,应先复位,固定,再缝合创口。 3.全身给予抗生素,TAT1500u肌注。 第二节切割伤 【诊断】 1.创缘整齐,深浅不一,。创口较清洁。 2.如伤及面神经则致面瘫,上级大血管致大出血。伤及唾液腺导管或腺体可致涎瘘。 【治疗原则】 1.清创缝合。 2.面神经及唾液腺导管被切断作端端吻合,唾液腺损伤应结扎,防止涎瘘。 活跃出血,结扎。 3.全身给予抗生素,TAT1500u肌注。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5-26T10:34:45.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6期供稿作者:黄金文[导读]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病变,以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为主要特征,其他唾液腺亦可累及。 黄金文(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215-01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病变,以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为主要特征,其他唾液腺亦可累及。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1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6例。年龄在5~1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8岁。血象检查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分类可见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血清及尿淀粉酶活力与腮腺肿胀程度平行,一般2周左右恢复正常。约90%的病人血、尿淀粉酶轻至中度增高。病原免疫学检查,患者唾液、脑脊液、尿或血中可分离出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特异性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 1.2方法说结果: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主要为对症处理。急性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饮水,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15mg/(kg?d)静脉滴注,疗程5~7天,并发脑膜脑炎者给予镇静、降颅压等治疗,并发睾丸炎时应局部冰敷并用阴囊托将睾丸抬高减轻疼痛,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3~7天。结果:18例患儿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 2 护理措施 2.1减轻疼痛给予患儿半流质、软食,保证充足营养及液量供给。避免酸、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腮腺局部可予冷敷或中药涂敷,或采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减轻局部症状。 2.2降低体温注意休息,多饮水,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或小剂量退热剂应用,注意监测体温。 2.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有无呕吐、头痛、烦躁、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注意观察睾丸有无肿大、触痛,邻近皮肤水肿、发红。并发睾丸炎可给予局部冰敷并用阴囊托将睾丸抬高减轻疼痛,或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 2.4预防感染传播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对其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应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集体机构可采用紫外线消毒。对易感儿童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流行期间给予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 2.5健康教育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无并发症时可在家隔离治疗,指导家长做好隔离、用药、饮食、退热及局部护理和病情观察,若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就诊。 3 讨论 询问本地区有无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及发病前有无与腮腺炎患儿接触史和疫苗接种史。评估腮腺肿痛特点,其疼痛与进食和咀嚼是否有关,局部皮肤是否发红、感觉过敏,有无胀痛和压痛,腮腺导管开口处有无红肿,压之有无脓性分泌物等。腮腺炎可伴多腺体受累,注意检查颌下腺、睾丸有无肿大,有无神经系统体征和发热情况。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传染病,好发于学龄儿童。本病预后良好,伴有脑炎、肾炎、心肌炎者偶有死亡,应积极预防。应注意评估家长对疼痛的认识及护理能力。目前部分地区在小儿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减毒腮腺炎活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MMR),99%可产生抗体,已获满意效果。潜伏期12~25天,平均18天。前驱期,一般较轻,可有发热、头痛、肌痛(特别是颈部)、厌食、不适和呕吐。病儿可诉“耳痛”,咀嚼时加剧。此期很短,数小时至1~2天。腮腺肿胀期,腮腺逐渐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表面皮肤不红,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张口和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腮腺导管开口红肿,通常一侧腮腺先肿大,数日内对侧肿大。腮腺肿大1~3天达高峰,4~5天后腮腺逐渐缩小,整个过程6~10天。此期患儿仍可有中度发热。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神经系统并发症,腮腺炎病毒是嗜神经组织病毒,脑膜脑炎是腮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于腮腺炎后3~10天,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少数患儿可发生惊厥。预后良好,偶见死亡及神经系统后遗症者。生殖系统,睾丸炎是男孩常见的并发症,青春前期少见,症状出现在腮腺炎肿胀4~8天,临床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恶心、下腹痛,睾丸肿痛和变硬,邻近皮肤水肿、发红,大多数病例有附睾受累。病程3~7天。7%青春后期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基因组为单股副链RNA病毒,该病毒仅有1个血清型,自然界中人是本病毒唯一宿主。腮腺炎病毒在外界抵抗力弱,福尔马林或紫外线均能将其杀灭,加热至55~60℃20min或乙醇2~3min失去感染性,但耐低温。腮腺炎病毒经口鼻侵入机体后,在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如淋巴细胞浸润、血管通透性增加及IgA分泌等。然后侵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播散人不同器官,如腮腺、舌下腺、颌下腺、生殖腺、中枢神经系统等;病理改变是腮腺非化脓性炎症,包括间质水肿、点状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和腺泡坏死等。因腮腺导管阻塞,唾液淀粉酶排出受阻而血和尿中淀粉酶增高,睾丸、胰腺等亦可发生非化脓性炎症改变。流行性腮腺炎呈全球性分布,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节多见。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病人在腮腺肿大前7天至腮腺肿大后9天可从唾液中排出病毒,隐性感染者排毒时间与病人一样。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物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具有持久免疫。 参考文献 [1]罗钻弟,罗月华,刘全妹.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 [2]崔焱.儿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0

13流行性腮腺炎试题

流行性腮腺炎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1、关于流行性腮腺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很强 B.腮腺炎病毒仅存于人体中 C.婴儿没有先天性被动免疫 D.男性睾丸炎时可加用抗菌素( ) 2、在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中,某些药物如碘化物、羟保泰松、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可致腮腺肿大,其特点为对称性,无肿痛感,触之较软,组织检查主要为脂肪变性,鉴别诊断是 A.流行性腮腺炎 B.化脓性腮腺炎 C.淋巴结炎 D.症状性腮腺肿大 3、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肿块局限,晚期有波动感,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发现化脓菌,血象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明显增高,鉴别诊断是( ) A.流行性腮腺炎 B.化脓性腮腺炎 C.淋巴结炎 D.症状性腮腺肿大 4、流行性腮腺炎的宿主() A.人 B.蚊虫 C.猪 D.人和动物 5、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 ) A.呈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肿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6、流行性腮腺炎的隔离期为( ) A、直至腮肿完全消退 B、腮肿完全消退后3天 C、1周 D、2周 E、3周 7、流行性腮腺炎常见并发症,下列错误的是( ) A.脑膜脑炎 B.口腔炎 C.卵巢炎 D.胰腺炎 E.睾丸炎、附睾炎

8、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 A.慢性病非传染性病 B.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C.急性发疹性传染病 D.慢性传染性疾病 9、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多在()季节 A.春夏 B.春秋 C.冬春 D.秋冬 10、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 A.1~3日 B.2~5日 C.30日以上 D.14~25日 11、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途径() A.呼吸道传播 B.肠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虫媒传播 12、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该隔离()天 A.10天 B.3天 C.5天 D.20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规范

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轮状病毒感染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流行季节北方以寒冷季节1~3月份为主,南方以春夏季为主,可以通过水污染暴发流行,亦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2.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一周。 (1)起病急,腹泻为主,黄色水样便,无粘液及脓血便,腹泻每天5~10次不等,伴恶心,呕吐,腹痛及乏力。 (2)腹部压痛,肠鸣音增强,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3)体温正常或低热,病程数日或稍长,预后良好。 3.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血白细胞大致正常或稍偏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大便外观稀水样便,镜检多无异常,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 (2)粪便中病毒抗原检测。 1)电镜检查:粪便作免疫电镜检查可检出轮状病毒颗粒。 2)单克隆ELISA法或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后者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强。

3)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恢复期有4倍以上的增高则有诊断价值。 4)病毒核酸电泳图分析:提取病人粪便中的病毒核酸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图谱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其他腹泻性疾病鉴别。 【治疗原则】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 隔离病人,防止食物和水的污染,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第二节手足口病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多发于4—9 月份,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可有密切接触史。 2. 临床表现:可有发热,手足口臀部红色斑丘疹,疱疹,部分重症患儿可有易惊,肢体抖动,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等。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大多数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部分患儿可有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AST,ALT,CK,CK—MB升高等 【治疗原则】 1. 行消化道,呼吸道隔离1—2 周,卧床休息。流质,半流质饮食。皮肤粘膜皮疹护理。 2. 可用病毒唑抗病毒治疗5—7 天,根据病情酌情应用痰热清,喜炎平,甘利欣等。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应用甘露醇,加强龙,丙种球蛋白等。 3. 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防治细菌感染,不能进食者给予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等输液对症治疗。 4. 根据病情作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CRP,血生化,肝功,心肌酶,胸片,心电图等。

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宣教

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宣教 1、概念: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以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患者主要为学龄儿童,5—9岁最多,感染后一般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临床表现为起病大多较急,畏寒、高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数小时至1—2日后腮腺开始肿大。一般先一侧肿大,于1—4日后再累及对侧,也有两侧同时肿大者。肿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局部皮肤发亮紧张不红,边缘不清有弹性感及压痛,张口、咀嚼或食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有的肿胀上至颧弓、下至颌下。腮腺1—3日高峰,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恢复。有的并发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 2、并发症: 脑膜脑炎、多发性神经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肾炎、心肌炎等。 3、流行特征: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唾液)传染。密切接触者也可传染。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隔离期为发病至腮腺肿大消退后7天。 4、措施: 1)患者应隔离休息至腮腺肿大消退后7天,餐具及洗涮用品应专用。2)限制探视,不能随地吐痰。保持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 3)进食流质、半流质(如粥面,麦片等),以减少咀嚼引起的疼痛;避免吃酸辣硬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餐后温、生理盐水或朵贝液漱口;忌油炸类食品(如肯德基,麦当劳等)。 4)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裤;保持口腔清洁;衣裤要宽松,避免受凉感冒;寒战发冷时应加盖棉被。

5)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及神志不清情况,可能并发脑炎,要及时通知医生。给予降颅压处理;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时引起窒息;休息。6)如出现胸闷、心悸等可能并发心肌炎,要及时就诊。 7)如出现发热、上腹部疼痛等并发胰腺炎,患者要禁食,及时化验血、尿淀粉酶。 8)男性患者要注意观察睾丸有无红、肿、痛情况,最好用丁字带托起阴囊,防止阴囊水肿。 9)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去公共场所。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概念】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病因】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是单股核糖核酸病毒,呈圆形,直径为100~200nm。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2、⑴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⑵发病1-2天后:颧骨或耳部疼痛,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腮腺一侧 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肿大特点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腮腺下的皮下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疼痛明显。唾液腺管的阻塞使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3、脑膜炎:头痛、嗜睡、脑膜刺激症 4、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病人又出现发热,睾丸明显肿胀和 疼痛,单侧、持续3-5天,10天内好转。 5、卵巢炎:5%成年妇女,出现下腹疼痛。 6、胰腺炎: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小于10%。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高。 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 4、抗体、抗原检查。 5、病毒分离。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卧床,进流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5-7天。 3、对症:镇痛药。 4、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5-10毫克地塞米松5-7天。 【护理要点】 1、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饮料。 3、疼痛严重者,帮助其进行腮肿局部冷敷。 4、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面条等。 5、实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一般不 少于10天。 【护理问题】1疼痛:头疼与病毒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腮腺炎症有关。 3有传播感染的危险:抵抗力低下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