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考试通识部分复习试题及答案

教师专业考试通识部分复习试题及答案
教师专业考试通识部分复习试题及答案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B)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B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D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5、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C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7、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8、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 D、②④

9、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10、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D )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11、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2、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13、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14、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15、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16、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7、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9、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20、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21、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22、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2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C)

A、因材施教

B、实践与思考

C、民主化

D、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2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B)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25、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A )

①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②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③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④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

26、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27、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28、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29、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30、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

C、共同讨论

D、课堂活动

31、学科教学要以为本。(C)

A、教科书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

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2、课程不是教学的(A)

A、权威

B、方向

C、目标

D、计划

33、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

A、嘴

B、耳

C、心

D、眼

34、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

A、服从

B、尊重

C、赞赏

D、引导

35、教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

36、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时间的活动。(B)

A、1/3

B、2/3

C、1/2

D、1/4

37、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A)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38、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B )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39、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A)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4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A )

A、时代的要求

B、教学要求

C、家长的要求

D、学校的要求

4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C )

A、教材改革

B、课堂教学改革

C、课程改革

D、教师素质提高

42、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C )

A、教学大纲

B、学生发展特点

C、国家课程标准

D、课程改革纲要

43、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D )

A、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

B、针对性、时效性、积极性

C、针对性、科学性、主动性

D、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4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C)

A、保持距离,建立威严

B、加强了解,打成一片

C、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

45、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B )

A、教材就是教科书

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教材就是课程

D、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4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 )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47、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B )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

B、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

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48、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 )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49、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B )

A、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C、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

50、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A )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

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

51、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A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52、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B )

A、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

B、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

C、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

D、只需掌握具体性的专业知识,不需要掌握方向性的专业知识

53、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D )

A、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

C、让学生学会知识

D、师生的交往互动

54、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C )

①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②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③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④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5、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D)

A、问题性

B、开放性

C、过程性

D、综合性

56、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C )

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

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

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D、创新教育理念

57、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C)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②德育目标③过程与方法目标④能力目标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58、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D )

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②教师观的转变③学生观的转变④教学观的转变⑤评价观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59、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C)

①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②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③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④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

(后附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

A、必修

B、必修

C、选修

D、选修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9.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10.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11.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2.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13.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14.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15.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16.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7.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9.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20.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21.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22..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2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4、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25、“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26、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27、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28、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

A、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需要

B、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需要

C、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的需要

D、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9、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课程改革的焦点()。

A、是行政部门组织、发动

B、是协调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C、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D、是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30、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A、六项

B、五项

C、四项

D、三项

31、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综合性、选择性、完整性

B、整体性、均衡性、完整性

C、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D、均衡性、完整性、综合性

32、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A、科技、体育、艺术等活动

B、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C、自主、合作、探究等

D、做(操作)、考察、实验等

33、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

A、新课程所规定的课程观

B、新课程所体现的开放观

C、新课程所要求的民主观

D、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34、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修养,这充分体现了关注人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下列内容中确切地表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的是()。

A、一切为了学生

B、为了学生的一切

C、为了一切学生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5、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

A、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B、学生的身心发展是规律的、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处于发展之中的

C、学生是完整的人、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有着巨大的差异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既有学习的权利又有学习的责任

36、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

A、终身学习、促进发展

B、提高人文素养,增强人文精神

C、形成"学习共同体"

D、成长、发展、完善

37、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是()。

A、学习、创新、总结

B、关注、尊重、理解

C、学习与充实知识结构

D、提高现代教育理论与人文修养

38、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是指()。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B、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C、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39、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转变学习方式,要以为主要目的。()。

A、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B、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D、把学习过程变为发现、探究、研究活动

40、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这就是说()。

A、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同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

B、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学行为变化,同时也要求教师提高素质

C、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转变角色、教学行为变化,同时也要求教师更新观念

D、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教学行为变化,同时也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41、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

A、责任

B、权利

C、方式

D、作用

42、在课程评价的问题上,会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施、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的是()。

A、课程的结构、功能、资源、权利等方面

B、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课程的结构等方面

C、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课程的资源等方面

D、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评价的方式方法等方面

43、倡导的发展性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A、"成长记录袋"

B、"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C、"立足过程"

D、"情景测试"

44、关于教学活动资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B、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C、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宏观层次部分

D、教学活动的资源是一种非网络化资源

45、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B、国家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课标中规定的基本素质

46、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突破学科中心;改善学习方式;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等,这说明()。

A、新课程标准在目标上的突破

B、新课程标准在内容上的突破

C、新课程标准具有的主要特点

D、新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整合方式

47、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

A、特点的体现

B、主要任务的体现

C、显著的体现

D、标志性的体现

4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的()。

A、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B、强化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C、促成学习方式的改善

D、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9、对师生互动型教学的意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迅速彻底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很快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B、互动型教学进行过程中,师生能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C、对学生而言,交往有利于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D、对教师而言,交往有利于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50、“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对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有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就可以得到提高与深化,就可以防止陷在旧经验、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

B、一线老师工作繁忙,较少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他们的研究往往只能是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

C、教师的研究属于“实践性研究”,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学实践,研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研究的成果直接服务于教学实践。

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研究问题,积累经验,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51、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分为____三个阶段。()

A、备课前、备课中、备课后

B、讲解前、讲解中、讲解后

C、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

D、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

52、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是新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选出有关理解中错误的一项:()

A、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

B、传统的重视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将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摒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从而不能促进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C、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加强对学生持续发展的有效指导并最终完成学生的发展。

D、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作用,不可偏一废一,当前要做的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53、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54、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选出对利用网络资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

B、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格局。

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

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55、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是课程改革中的首要环节,选出以下教育教学观念中错误的一项。()

A、突出一个“人”字,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把学生的学业发展放在首位,树立“知识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

B、敢说一个“不”字,实施创新教育,要敢于对目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现状说一个“不”字。

C、讲究一个“思”字,就是要常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D、理顺一个“管”字,民主的同时也别忘了集中,奖励也要和惩罚(但不是体罚)相结合。

56、“正确的学生观”就是: ()。

A、让每一个学生都考出好成绩

B、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

C、每一个学生都有同样爱好

D、让每一个学生都文理全能

57、“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B、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如何学习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58、新课程在学生评价方面改革的目的是()。

A以评价促进学生动手能力 B、以评价促进考试成绩提高C、以评价增加学校招生数量 D、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9、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就是使学生()。

A、尊重老师、同学

B、正确对待知识、学习、他人和社会

C、正确对待学习和考试

D、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60.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A.重视发展

B.重综合评价,

C.强调质性评

6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2、 (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A、国家课程标准

B、地方教材

C、校本教材

D、教学大纲

63、高中课程结构是以( )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64、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 )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为学服务

D、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

6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

A、以国家课程统一使用管理

B、以省级课程管理为主

C、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D、全部下放权力,实行校本教材教学为主

66、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

B、综合学科考试成绩

C、学科考试或考查成绩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67、解决综合课教师尽快适应实验教学的极好方法是()。

A、交叉备课

B、准备实验

C、写好教案

D、学习课标

68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次。

A、7

B、4

C、5

D、8

69、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管理有条件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管理机制,把课程权力逐步地、部分地从中央一级放到地方一级和(),让地方一级,让地方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参与课程决策。

A、学校一级

B、家庭一级

C、社区一级

70、()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

A、1988

B、1990

C、1986

D、1987

71、在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班戈的理论研究在实践探索中()观念的引入,大大的深化了人们对课程机制变革的认识,为突破中央集权课程机制一统天下的认识局限。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校本

72、我们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划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明确三级课程主体的()。A、权利B、义务 C、权利和责任 D、权利和义务

73、()的课程管理主要体现为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从中央到地方

74、国家一级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最高机构——()。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省级人民政府

D、教育部

75、地方一级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是()。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C、学校

76、学校课程管理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的合理开发。

A、校本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77、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

A、政府行为

B、地方行为

C、社会行为

D、民间行为

78、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出台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确立了地方和()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地位。

A、社区

B、学校

C、家庭

79、从小学()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

A、一

B、二

C、三

D、四

80、推进课程改革,()起着关键作用。

A、学生

B、教师

C、领导

D、官员

81、《纲要》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小学阶段以()为主。

A、分科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必修课程

中小学教师通识知识

[标签:标题] 篇一:教师专业知识(通识部分) - 副本 教师专业试题 1、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该 位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了新课标中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 习方式转变,既强调合作学习,又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 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 学习者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中的倾听、分享、 交流、互助与反思,扩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网络,改善了师生的双向信息和情感沟通, 从而在教学中构建了立体动态的沟通途径。使合作者之间不仅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形成合力,促进彼此的发展。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孤军奋战''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很巧妙。 5、试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谈谈你的看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这一 理论在这一课堂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要对每个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希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观。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怀,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聪明人,体现出评价是为了孩子发 展的理念。但也有个别处引导得不够巧妙。 6、窦桂梅老师在执教《落叶》一课时有这么一个片段:请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评价这个片 段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事实上, 除了显性的课程资源,学生的体验也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它虽是隐性的、潜在的,但一旦得以唤醒、激活,它是相当可观、丰富的。在窦老师执教的这个片段中,尤其是指导学生朗 读时,强调的是“要读出你的体会,要读出你的理解。”这无疑给学生最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文本意思,尊重他们的不同个性。文本在孩子的体验与接受中 获得了意义。而学生则通过阅读、体验,提高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使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质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更深。同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 能力。 7、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请你综合评述这教学过程。 答: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他为了创设开放而 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不足的是:① 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 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如在学生读完诗歌《赠汪伦》后即让学生看课文情景的投影,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欣赏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实质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②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 以表演、画画、配乐朗诵等形式学习《赠汪伦》。看上去是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进行了学 科之间的整合,实质上只是使课堂变得热闹而已,对诗歌的学习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点本末倒置,丧失了语文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8、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 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与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转载 标签: 分类:教师试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x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v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x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v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x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x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x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x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v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v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x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x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2009-06-03 19:48:20) 转载 标签:分类:教师试题 杂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课时。(_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课程,自小学___.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2.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

最新骨干教师考试通识试题

★教师五条禁令: 一、严禁教师收受、索要学生或学生家长钱物及利用学生家长办私事。 二、严禁教师侮辱、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有伤害学生人格及心理的言行。 三、严禁教师按照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座位、排列名次,张榜公布。 四、严禁教师(教研员)直接或间接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 五、严禁教师(教研员)向学生推销各种报刊、资料或其它商品。 对于违反上述禁令者,取消其中考命题员、审题员、骨干教师资格,取消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取消其三年内参加评优、评职、评骨干、晋级等资格;对于情节严重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直至清除教师队伍。 ★教师基本行为规范 一、教师政治思想行为规范 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三、教师语言行为规范 四、教师仪表行为规范 五、教师工作作风行为规范 第二种答法一、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项内容,全心全意地做好教学工作。 二、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教学。既教知识,又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的特点,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疏远倾 四、钻研业务,认真备课,熟悉教案。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五、组织好课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训练学生思想,向40分钟要质量。 六、精心指导学生学习,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把好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 七、定期做好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及时查缺补漏,把好教学质量关。 八、按时上下课,组织好课堂教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拖堂。 九、仪表端正,语言要清晰流畅,板书要整洁规范,内容要简练精确,不哗众取宠 。十、热情耐心地对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勤思善问,做好课后的辅导工作。 十一、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视同仁,不准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能因对个别学生不满而在众学生面前泄私 十二、教学的计划安排应符合学校的要求,不能随意增、删内容,加堂或缺课,占学生的自习课或复习考试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对教育的认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怎样认识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

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

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最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答案 精品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答案 1、A 2、B 3、B 4C、5、A 6、C 7、A 8.C 9.A 10.B 11.C 12.C 13.C 14.B 15.C 16.B 17.A 18.C 19.A 20.C 21.C 22.C 23.A 24.A 25、A 26、C 27、B 28、C 29、C 30、 A31、BC 32、ABC 33.ABC 34.ABC 35、ABC 36、×37、√38.×39。√40.√41。√42.√43.√44、√45、× 46、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主要有: (1)要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理论知识;(1分) (2 )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促进专业化发展;(2分) (3)要掌握渊博的相关学科知识;(1分) (4)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掌握网络教学,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评分标准:只要意思对,顺序、文字可有改变)(1分) 47、①正常的呼吸道表面黏膜有一种防御能力,但在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冷空气的刺激可以降低呼吸道的功能,空气中的病菌就容易从呼吸道侵入。(1分) ②冬春季节气候变化较大,特别是秋末冬初,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时,早晚午间的温度变化较大,室内外的温差也较显著,容易受凉。受了凉,(1分)身体抵抗力降低,病菌也容易侵入肌体。(1分) ③冬春季,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增多了,开窗通风相应减少,病菌容易散布,(1分)特别是在门窗紧闭,人多拥挤,空气不能流通的情况下,健康人吸入带有病菌飞沫而受感染的机会就大大的增加了。(1分)(答出划线内容意思即可得分) 48、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通识课程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我有幸参加了继续教育通识培训的学习,感悟许多。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我非常清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我总以为做一个优秀的一线教师只要上好课,教好学生就可以了。现在我才明白,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淫,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何来纵横捭阖,驾轻就熟。网络学习让我和同行们走到了一起,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尽情的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精辟的讲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相互交流,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友谊。从“通识模块”到“小学数学”,巧妙的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名师一步步引领,促我不断成长。回顾这段学习的日子,有艰辛,也有喜悦和欣慰。一路走下来,从开始的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从初上网时的应付学习到现在迫不及待地领略专家、各位老师授课、指导的风采……这一切让我的收获变得灿烂无比。 一、培训学习情况 在这次通识培训中,我观看了教师讲解视频,参与专家辅导答疑。在进行学习的同时,我还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将所学理论与自己教

学实际进行对比,积极进行反思,同时和其他学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培训学习的收获 通识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在这些培训的日子里,我观看了专家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更加贴近了课改的课堂;使我体会到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根据学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该注意什么,怎样因材施教,怎样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看视频、做作业很累,可是我的心里是充实的,甜蜜的。因为我分享着智慧,享受成长的喜悦。在通识培训中,我获得一个个的灵感,使课堂充满机智,充满活力。我的视野开阔了,我的见识深广了,我的思想活跃了。 通识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通识学习的形式多样,视频、课程简介,与专家、同仁互动式的交流等深深地吸引着我,朴素、真实的交流与评论,让我感动,得到启发。每一专题中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原来在教学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让我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通识培训为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紧密接触搭建了一条光明通道。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2009-06-03 19:48:20) 转载 标签:分类:教师试题 杂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 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 用。(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 . 必修B。必修 C . 选修D 。 选修 3.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 . 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 .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 . 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 ?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 .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 . 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 念 5. 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 . 活动课程 B .学科课程 C ?必修课程 D .综合课程6. 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 . 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 . 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 . 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 “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 教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通识部分试题示例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答案

1 / 4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答案 1、A 2、B 3、B 4C、5、A 6、C 7、A 8.C 9.A 10.B 11.C 12.C 13.C 14.B 15.C 16.B 17.A 18.C 19.A 20.C 21.C 22.C 23.A 24.A 25、A 26、C 27、B 28、C 29、C 30、A31、BC 32、ABC 33.ABC 34.ABC 35、ABC 36、×37、√38.×39。√40.√41。√42.√43.√44、√45、×46、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主要有: (1)要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理论知识;(1分) (2 )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促进专业化发展;(2分) (3)要掌握渊博的相关学科知识;(1分) (4)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掌握网络教学,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评分标准:只要意思对,顺序、文字可有改变)(1分) 47、①正常的呼吸道表面黏膜有一种防御能力,但在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冷空气的刺激可以降低呼吸道的功能,空气中的病菌就容易从呼吸道侵入。(1分) ②冬春季节气候变化较大,特别是秋末冬初,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时,早晚午间的温度变化较大,室内外的温差也较显著,容易受凉。受了凉,(1分)身体抵抗力降低,病菌也容易侵入肌体。(1分) ③冬春季,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增多了,开窗通风相应减少,病菌容易散布,(1分)特别是在门窗紧闭,人多拥挤,空气不

能流通的情况下,健康人吸入带有病菌飞沫而受感染的机会就大大的增加了。(1分)(答出划线内容意思即可得分) 48、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2 / 4 五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六是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只要答出其中五项内容即可得满分;少于五项内容,答对几项得几分) 49.(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角度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赵老师仅仅关注“考试学科的成绩”,对于考试学科之外的知识与技能淡漠,表现了教育关注的狭隘性。(1.5分) (2).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近期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远期和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仅仅关注是否通过考试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不能全面关注。(1.5分) (3).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刘勇考试两门不及格,还写诗,这种需求是合理的,应当得到允许和满足。如果这种需求和应当的学习需求不同而不被认同,不仅使学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

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小学教师通识培训心得体会【最新】

小学教师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我有幸参加了继续教育通识培训的学习,感悟许多。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我非常清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我总以为做一个优秀的一线教师只要上好课,教好学生就可以了。现在我才明白,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淫,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何来纵横捭阖,驾轻就熟。网络学习让我和同行们走到了一起,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尽情的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精辟的讲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相互交流,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友谊。从“通识模块”到“小学数学”,巧妙的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名师一步步引领,促我不断成长。回顾这段学习的日子,有艰辛,也有喜悦和欣慰。一路走下来,从开始的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从初上网时的应付学习到现在迫不及待地领略专家、各位老师授课、指导的风采……这一切让我的收获变得灿烂无比。 一、培训学习情况 在这次通识培训中,我观看了教师讲解视频,参与专家辅导答疑。在进行学习的同时,我还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将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际进行对比,积极进行反思,同时和其他学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培训学习的收获

通识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在这些培训的日子里,我观看了专家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更加贴近了课改的课堂;使我体会到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根据学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该注意什么,怎样因材施教,怎样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看视频、做作业很累,可是我的心里是充实的,甜蜜的。因为我分享着智慧,享受成长的喜悦。在通识培训中,我获得一个个的灵感,使课堂充满机智,充满活力。我的视野开阔了,我的见识深广了,我的思想活跃了。 通识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通识学习的形式多样,视频、课程简介,与专家、同仁互动式的交流等深深地吸引着我,朴素、真实的交流与评论,让我感动,得到启发。每一专题中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原来在教学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让我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通识培训为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紧密接触搭建了一条光明通道。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同时,通识培训为学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学员与专家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通过网上交流互动平台,进行了充分的

教师专业考试通识部分复习试题1、2

教师专业考试通识部分复习试题1、2 66、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A、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B、综合学科考试成绩C、学科考试或考查成绩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67、解决综合课教师尽快适应实验教学的极好方法是()。A、交叉备课B、准备实验C、写好教案D、学习课标68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次。A、7 B、4 C、5D、869、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管理有条件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管理机制,把课程权力逐步地、部分地从中央一级放到地方一级和(),让地方一级,让地方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参与课程决策。A、学校一级B、家庭一级C、社区一级70、()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A、1988 B、1990 C、1986 D、198771、在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班戈的理论研究在实践探索中()观念的引入,大大的深化了人们对课程机制变革的认识,为突破中央集权课程机制一统天下的认识局限。A、综合课程B、活动课程C、校本72、我们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划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明确三级课程主体的()。A、权利B、义务C、权利和责任D、权利和义务73、()的课程管理主要体现为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A、自上而下B、

自下而上C、从中央到地方74、国家一级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最高机构——()。A、国务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省级人民政府D、教育部75、地方一级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是()。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地方教育行政部门C、学校76、学校课程管理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的合理开发。A、校本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77、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A、政府行为B、地方行为C、社会行为D、民间行为78、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出台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确立了地方和()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地位。A、社区B、学校C、家庭79、从小学()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A、一B、二C、三D、四80、推进课程改革,()起着关键作用。A、学生B、教师C、领导D、官员81、《纲要》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小学阶段以()为主。A、分科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必修课程12

教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哈尔滨市呼兰区2012年中小学教师通识培训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1分共计10分) 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反思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 2、教学反思和自主发展是可以分开的,二者强调的角度不同。(〤) 3、校本研修是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等于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 4、新课程在课程的内容、结构、功能、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 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教师更加应该重视廉洁从教。(√) 6、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使者,也有维护贯彻法律法规的责任。(√) 7、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学生没有责任。(×) 8、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 9、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教师劳动中提炼出来的,是对教师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律以及社会对教师要求的简单概括。(√) 10、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进行的积极的主动的、持续的批判性审视和分析过程。(√)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学校一切工作中,师德工作应该是学校工作中的(C) A、为首 B、为主 C、永恒的主题 D、为先 2、下列关于“用教材教”的特点论述正确的是(C)。 A、“用教材教”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行为,它依据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 B、“用教材教”是借助教材,努力地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的统一。 C、“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 D、“用教材教”提倡的是信服教材、尊重教材、理解教材,而不是超越教材。 3、执教者与评议者始终处在( A )的氛围中,是有效评课的核心价值,也是基本保证。 A.平等对话 B.认真倾听 C.火花碰撞 D.激烈辩论 4、决定教师职业能否有所作为的根本是( C )。 A、教师的能力 B、教师的文化素质 C、教师的职业道德 D、教师的教研水平 5、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B) A. 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B.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 C.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D.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 (二)多项选择题 1、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ABCD) A.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 B. 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C. 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 D. 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 2、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ABD) A.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B.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C.严格管理,严加教育 D.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3、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ABCD) A、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B、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C、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D、良好的性格特征

小学教师专业考试通识训练试题(一)

教师专业考试通识训练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 大众性 B 公平性 C 终身性 D 未来性 2、我国从()年开始推行义务教育。 A 1983 B 1986 C 1987 D 1990 3、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A 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B、普及性、基础性和探索性 C、适应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普及性、适应性和发展性 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省级课程 B、县级课程 C、地级课程 D、校本课程 5、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A、德育教育 B、智育教育 C、创新教育 D、全面教育 6、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7、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 B、连续性 C、广泛性 D、创造性 8、()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前提。 A、了解学生 B、组织班集体 C、建立学生档案 D、班会活动 9、小学德育教育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和德育内容 B、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德育水平 C、教育者和教育方法 D、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10、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主要以()为主。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二、判断题 1、教学工作是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 2、师生关心在人格上是一种上下级关系。()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 4、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5、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唯一的结论。() 三、简答题 1、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哪两种? 2、新课程倡导了哪些学习方式? 3、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什么? 4、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5、简述小学课外活动有哪些要求? 四、论述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多次强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谈谈作为小学教师你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 五、案例分析题 一次公开课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在课堂上的踊跃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明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 经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明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 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1 / 1

最新深圳教师招考结构化面试真题1

2014.12.4 龙岗区(武汉场) 语文 1. 有学校提出“健康第一”,谈谈看法 2. 口头作文:难与易 2014..12.3 龙岗区(重庆场) 语文 1. 谈谈你对“读懂孩子”的理解( 2 分钟) 2. “梦想的力量”口头作文( 2 分钟思考+3 分钟作答) 问题:你认为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参考答案】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目前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扫清生字障碍,熟悉课文,这是正确朗读课文的前提。第二:教师范读,提出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录音范读。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丰富学生的词汇,这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重要方面。 第三:创设情境,渲染氛围。朗读训练,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单调的阅读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所以营造趣、情、美的愉快气氛,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第四:体悟情感,渐入意境。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美读”,引导学生边读边用心体会文章。真情实感的表达是最好的,真情实感的流露不仅体现在写作文时,也体现在读课文时,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1. 朗读朱自清《匆匆》第三自然段 2. 你最喜欢的作家及其文学作品(可能还会继续问作品的相关问题),板书作家及其作品 3. 你的优势在哪里 1. 朗读课文并设计导入 2.板书一句话 3. 初中和小学,你为什么要选择教小学?备注:还会随机提问其它问题(如: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每个人的面试题有不同,先问你最喜欢哪个作家,板书作品,用三句话概括这个作品,然后朗读《花钟》设计一个导入语,你有什么特长和爱好,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根据你的特长请你做某件事情) 语文 1. 文言翻译要求“信、雅、达”谈谈你的理解 2.请以《背影》为例,谈谈你对散文教学的认

教师业务考核通识性知识复习题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 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 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天津的24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开放创新、促进公平、服务需求、 争创一流 2、《纲要》中教育战略目标是: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 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间题,目标是掊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 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4、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 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二,注重 因材施教。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 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6、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数直,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泊名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7.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 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必须树立“五个观”,即:(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念)。 8.《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A( 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 和行动指南。A.+B.十五C.二 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CA.70% B.80% C.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