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定熙:蔡元培与北大

魏定熙:蔡元培与北大
魏定熙:蔡元培与北大

魏定熙:蔡元培与北大

——还原神话背后的历史

●魏定熙

许多人都觉得“北大精神”到今天依然存在, 但到底什么是“北大精神” , 实在难以界定。可是, 说蔡元培的胸襟与领导作风是“北大精神”众多因素中的核心, 一点也不夸张。如果你我都承认北京大学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一个独特的重要角色, 那么, 蔡元培使北大成为一所伟大的学府, 他的成就显然是无出其右的。其实, 蔡元培和五四北大的种种话题那么引人注目, 以至已经超出了纯粹学术研究的范围, 走进传说及神话的领域了。自然, 并不是所有历史要人都受到像我们今天这样的纪念的;这种盛事为传说而设, 也是传说赖以流传不灭的原因。要写像蔡元培这样一个超凡入圣的人物殊非易事, 因为难于在真实的历史人物本身和传说对历史事实的渲染之间持平。两者都属于历史,都不可偏废。

我想从一个简单但又常被忽视的观点说起:时势造英雄。蔡元培的伟大不光是他自身的条件造成的, 而是环境的因素造就了他的角色。蔡元培本人也承认这一点。在一九二九年的《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刊》序中, 他纠正了北大同人以为他们的大学乃天之骄子的自满, 并提醒他们, 在五四运动期间, 北大是中国惟一的国立大学, 故而影响必大。换言之, 蔡元培明白, 北大在五四时期之所以举足轻重, 泰半是由于该校显要的地位使校内的一举一动都必然备受注意。它是当时惟一的国立大学, 而且位居首都———虽然这并不能保证北大一定优良, 但那里发生的事总是惹人注目的。

当一九一六年孙中山鼓励蔡元培接受北大的聘请时,他相信蔡元培可以利用这个讲坛去影响国事。蔡元培似乎也意识到, 这所最高学府就像个扬声器, 谁通过它说话, 它就能把谁的声音放大。似乎从一开始,蔡元培晋身北大就多少怀有政治目的。这并不是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是为了从政———这种想法是他所不屑的———而是说, 他清楚了解教育和文化领域是权力之所在。一般认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关于文化的, 但很明显, 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 文化权威是建筑政治权威的众多基础之一, 因此政治文化比表面上的政界更值得注意。蔡元培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于是寻求以教育和文化领域中的权力来影响国计。

蔡元培了解到教育和政治是息息相关的, 但他仍然相信, 知识分子需要开辟自己的领地去发挥影响力。他寻求把知识分子从长期对国家的依赖中解放出来, 好让他们能够发出自

己的声音, 发展为知识而知识的能力, 而不单是为了顺应当权者的政治需要。因此, 他在北大的首要之务就是要创造高瞻远瞩的眼光, 切断学生心目中大学文凭和国家俸禄的等同关系。在一九一七年一月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 蔡元培寻求消弭遗留在学生和教授意识中的科举心态, 给与他们新的大学观:

诸君来此求学, ……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 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 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 以求学于此者, 皆有做官发财思想, 故毕业预科者, 多入法科, 入文科者甚少, 入理科者尤少, 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 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 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 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 又何必来此大学?

蔡元培的这番话是要表明, 他对北大众人寄予厚望。他认为, 如果他们有领导社会的道义, 他们就必须出类拔萃。

一年之后, 蔡元培在北大成立进德会以提倡正直的德行。他又一次表示, 他期望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栋梁。要加入进德会的师生须戒酒、戒赌、戒嫖。蔡元培甚至要求会员不做官吏、不做议员。大学同人若要做社会领袖和模范, 就不能向狭隘的政治利益妥协;他们要做勇敢的人, 在社会堕落、政治腐败的浊世中伸张正义。蔡元培说:

往昔昏浊之世, 必有一部分之清流, 与敝俗奋斗, 如东汉之党人, 南宋之道学, 明季之东林。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而今则众浊独清之士, 亦且踽踽独行, 不敢集同志以矫末俗, 洵千古未有之现象也。

蔡元培试图藉着前人的榜样在北大创造一种使命感, 勉励师生以继承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传统为己任, 面对挑战永不退缩。蔡校长刻意把北大与敢于反抗的精英传统联系起来, 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信念灌输到北大师生的头脑中。蔡元培对知识分子作为领袖和道德模范的强调, 是与儒家的观点一致的。不难看出, 蔡元培在努力塑造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时, 他一些最重要的想法是从中国历史的仓库中借来的。

尽管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多种多样, 而且涉及校园生活的各方面,然而, 没有一条政策的影响力比得上他那奉为金科玉律的基本哲学精神, 那就是开明的头脑, 求知的诚意, 以及批判的思维。这精神可以用“兼容并包”或“兼收并蓄”来概括。蔡元培的哲学取向基本上具有世界主义的特质, 反映出他相信各家思想都有其可取之处, 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

家不会去遏止其他声音, 而会去鼓励各种方向的学术探究, 从而丰富自己的资源。蔡元培对这种取向的强烈信念与他对理学正宗的憎恶是一致的。他是在清朝最后的数十年间, 在理学的薰陶下长大的, 因此认为僵化的理学正宗是造成中国百年来陷于列强围困的主要原因。

正是清朝固执、陈旧、封闭的学术体系使蔡元培反感、焦躁, 导致他在二十世纪初年采纳了革命政治, 而后旅欧寻找新思想和革命的沃土。毫无疑问, 他在德、法大学校园内所度过的岁月, 特别是德国教育家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的教育哲学, 对他在这些问题上的想法有过很大的影响。当然, 也不可抹煞蔡元培本身深厚的中国古史知识, 以及他从百家争鸣时代之中获得的学术活力。在其思想核心处, 蔡元培深以为国家干预国民的学习生活是错误的, 把对理念的思考和讨论定为政治罪也是错误的。蔡元培在一九一二年任教育总长时已经把这一点说得很清楚:

教育有二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专制时代(兼立宪而含专制性质者言之), 教育家循政府之方针以标准教育,常为纯粹之隶属政治者。共和时代, 教育家得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标准, 乃得有超轶政治之教育。

蔡元培认为, 学术生活的政治化, 尤其是在北大这种与官方文化紧密联系的机构, 已导致精神生活完全呆滞, 妨碍国民进步。为确保政府不干涉校务, 蔡元培在北大掌舵之后即制定一套学术自治政策。他仿效在欧洲时考察过的一些大学, 建立大学评议会, 成员由同事互选, 并在各系开设教授会。这些体制负责起北大最重要的决策, 维护知识分子自理的权利, 使其免受政客外行的干扰和截然不同的利益所左右。

这些基本信念———相信大学是特区, 相信知识分子领导社会责无旁贷, 相信所有思想都应受到尊重并得到表达的机会———指引着蔡元培动手改革北大。蔡元培促进学术多元化的显例见于他的招聘政策。一个教授只要才能出众, 蔡元培就愿意雇用, 并不取决于政治或经验的测试。一个人不必信奉任何政治思想、赞成某家学说或年届几许, 只要学有所长便在招聘之列。因此, 北大既有陈独秀, 又有辜鸿铭, 既有钱玄同, 也有黄侃。用人而容许这样不同的学术和政治倾向并存, 可见蔡元培胸襟广阔。这意味着他不把真理定于一尊, 而且明白, 两个持相反的观点的人, 在教学上都能使学生有所得益。

蔡元培相信, 通过对同一问题不同观点的比较、对照, 学生既会在学术上增强信心, 也可获得知识。在这种信念支持下, 蔡校长很尊重学生的辨识能力, 同时他也懂得, 学生要

在学术上成熟, 首先得接受学术的挑战。蔡元培就像父亲一样, 既悉心引导自己的孩子, 但又不剥夺他们自己去尝试, 去犯错的自由。他鼓励北大学生好好把握自己的学习机会, 依靠自己去求得思想解放。在实际行动中, 蔡校长大力支持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五四运动前后年间, 北大成立了形形色色的学生社团, 例如新潮社、国民社、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学生储蓄银行、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静坐会、哲学研究会等等。

当然, 蔡元培的改革措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根除所有师生的陋习。即使在他到任之后, 许多师生依旧寻欢作乐, 赌博、嫖妓、旷课———这些使北大的声誉在辛亥革命后最初几年严重受损的行为仍在持续。这只要翻翻当时的《北京大学日刊》, 便可一目了然。然而重要的是, 蔡元培致力在北大营造一种开明、活跃的学术氛围, 成功地使一小部分人投身于北大有史以来最严谨的生活之中。五四运动前后, 北大是全国最生气勃勃的机构, 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能源。源自北大的新思想和参与感, 以及相信中国青年既有权利也有义务发表意见的信念, 对一个88从来都是厚古薄今、重传统轻革新的社会来说, 无疑是一大革命。从一九一七年到二十年代初, 蔡元培把北大惊人的能量释放出来, 宛如在一潭死水中发现了生命

的奥秘。

不难想象, 蔡元培在这所最高学府中培育的新气象引起了政治、文化保守分子的反对。这些人当然不愿意支持新的思维方法或新的文化权威。一九一九年冬, 面对林纾等守旧分子以及与安福系结盟的政治反动派的攻击, 蔡元培义正辞严地维护了北大的各种革新实验。他的带头作用也激励了其他人站出来拥护学术开放。蔡元培来北大前已认识到, 教育和文化具有其独立的权力根源, 因此他敢于直面对他本人及其学校的恫吓。由此也可看出, 教育家的角色是可以多么的政治化。这并不是说蔡元培想挑起类似一九一九年那种与军阀政府的对抗。事实上, 学生在五月四日上街游行之前, 蔡校长就已经千方百计地阻止他们;事件发生后, 他也一再力劝他们停止抗议, 回校复课。示威行动数月后, 蔡元培在致北大及全国学生的信中这样写道:

吾国人口号四万万, ……得受普通教育者, 百分之几, 得受纯粹科学教育者, 万分之几。……诸君之责任, 何等重大。今乃为参加大多数国民政治运动之故, 而绝对牺牲之乎?

虽然蔡元培过去从未对政治积极性与学习的关系阐述得如此明确, 但他显然相信二者之间应泾渭分明, 而学生的爱国热忱已越雷池。然而,我却认为, 蔡元培就任校长以来, 在

这个问题上, 一直向北大全体学生传递着复杂的信息。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社会上担当领导角色, 蔡元培实际上为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铺了路。

蔡元培在北大任职的后期, 确实一直未能解决学校如何既在文化和教育领域行使权力, 而又不积极参与政治斗争这一棘手的问题。他认为, 政治斗争只会干扰学校贯彻其学术研究的宗旨。蔡元培于一九一七年接受北大校长一职, 是因为他知道, 这所最高学府会为他提供一个独特的讲坛去影响国事。然而, 他没有预见到其他人也同样会看中北大这一位置所能产生的威力, 而利用它来别有所图。蔡元培相信权力可以通过文化来行使, 而直接的政治行动也可以尽量避免, 这想法在当时的情况下未免过于谨小慎微。二十年代的中国, 政治与社会形势都很危急, 难怪北大的学生不满足于闭门造车, 空谈救国, 也难怪五四运动以后北大

变得越来越政治化。教育与文化直接导致学生参与政治, 而蔡元培对此却束手无策。

这种情况自然使蔡元培感到沮丧;二十年代各路军阀在首都的倒行逆施也使他不满。实际上, 整个二十年代, 他与北京显然聚少离多。一九二一年的一大段时间他都不在北京, 一九二二年末又再度离京, 一去不返。虽然直到一九二七年, 他都是名义上的校长, 但其实二十年代的绝大部分时间, 都是蒋梦麟在北大主持日常校务。正如蔡元培后来所写的:“综计我居北京大学校长的名义, 十年有半;而实际在校办事,不过五年有半, 一经回忆, 不胜惭悚。”蔡元培这样写无疑是过谦了, 但我仍然相信, 他本人认为自己在北大的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失败的。他本想把北大办成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 使之与欧洲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大学看齐。他当然知道, 比起从前, 他的改良措施已使这所中国的最高学府变成生机勃发、充满理想的地方, 但他也认识到, 他要把北大改造成世界级研究中心的计划, 在二十年代中国的政治形势下遭到了挫败。二十年代的政治斗争使北大偏离了学术的轨道, 这是蔡元培深感遗憾的。如前所述, 在一九二九年北大成立三十一周年之际,蔡元培正是这样提醒学生的:北大之所以卓越, 并不仅仅因为它是北大。他写道:五四运动期间, 北大备受注目, 是因为它地处首都, 而且是中国的惟一国立大学;北大不能永远安于吃老本, 而应努力成为一流的研究中心, 这才是造福社会的最佳途径。在那篇文章中, 蔡元培虽然没有说得十分直露, 但他无疑是在暗示, 北大在政治中陷得太深了, 没能达到他的期望。

假如蔡元培认为他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是失败的, 那么, 为何他与北大的关系变得如此传奇?这会不会只是蔡元培的自谦之词, 而他实际上非常成功呢?我认为并非如此———

起码以蔡元培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并非如此。正如我前文所指出的, 蔡元培以学生为社会领袖的哲学,创造了引起五四运动的学术气氛, 这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蔡元培传奇式的声望。由于

在整个二十世纪中, 五四运动都是作为伟大的爱国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转捩点来纪念的, 蔡元培的声誉也自然水90涨船高。这听起来有点讽刺, 因为我们知道, 无论是五四运动还是二十年代由此引发的学生政治浪潮, 蔡元培都并非百分之百地支持。

然而, 我认为, 蔡元培传奇式的地位并非全然因为他与五四运动的联系。事实上, 我觉得蔡元培之所以备受尊崇, 与其说是因为他实际上做了些什么, 毋宁说是因为他曾经尝试去做些什么。他有开明而宽容的胸襟, 加上他试图创造一种多元的气氛, 建立一个不受政府干预的地带, 在在都使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典范。在二十世纪的进程中,每当知识分子为这些理想而奋斗时, 蔡元培总是被奉为圭臬, 正如蔡元培自己总是奉“东汉之党人, 南宋之道学, 明季之东林”为圭臬一样。蔡元培是北京大学最杰出的校长;他的风范与北大历史同在。北大精神乃蔡元培所孕育, 只有不断弘扬蔡元培的风范, 北大精神才可望历久不衰。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1917年1月9日) 自学,大学学习的要义 我很赞同鲁迅先生的说法——语言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实用及符合生活习惯的方向发展。所以全民学文言文是可笑的,全民学英语是愚蠢的。所以,以下的文章是我的译文,原文在后面的附录。本人水平有限,翻译不佳请勿气愤。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是本校校长时,我刚在教育部工作,他就任时我曾有过一些演说。你们大都是为了预科毕业而来这里读书的,可想而知,你们都知道士别三日,刮目相见这一句话。而且你们读了几年的书,一定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今天执掌这个学校,有三件事希望你们能做到。 一、来这里的目地。你们来这里学习,一定抱有一定的目地,想要知道你们的目地是否正当,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是什么。今天有些人毕业于专业学校,学成后就找相应的工作,这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大学就不一样,大学,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外人每次说我们学校腐败,都说来这里学习的人,都抱有做官发财的想法,所以毕业预科的,大都学法学,选文科的很少,学理科的就更少,这是因为法学是做官的最快的途径。因为很想做官,对于教师,不关注他的学问的深浅,只关注他的官位的大小。官位高的,特别欢迎,因为这样毕业后可以有他的提携。现在我国精通政治法律的,大都进入政界,专职做教授的非常少,所以聘请的教师,很多都不得不请人来兼职,这都是迫不得已的做法。究竟外人的指责是否正确,暂且不说。但是,忙着去反驳诽谤不如自我提高,人们说我们腐败,但是我不腐败,问心无愧,这对我有什么损害呢?如果来这学习的目的真是想做官发财的人,由于北京有不少的专业学校,学法科的,都可以从法律学堂毕业,学商业的可以报考商业学校,何必要来这所大学。所以你们要抱定目地,为学习而来。学法学的,不是为了做官;学商业的,不是为了获得财富。目地确定,自然会走入正道。你们从这里毕业,要么三年,要么四年,时间不算不多,你们如果能爱惜时间,不断的学习,则你们的造诣,不会很低。如果只是想做官发财,目标沉重,兴趣因此改变。平时放荡游玩,考试就熟背讲义,不关心是否学到学问,只追求分数的高低。学完后,把书扔到书架,不再过问;这样敷衍三四年,胡乱的尽到自己的责任,获得文凭,就可以凭此在社会上生活,这不是违背了当初来这学习的初衷吗?光阴虚度,毫无学问,是自己贻误自己啊。况且辛亥革命时,我们之所以革命,是因为清朝官吏的腐败。就算是现在,我对当局也有很多的不满,尤其是社会道德的沦丧。今天你们如果不在这时打下根基,勤奋学习,万一将来因为生活所迫,出来做事,如果当老师,一定贻误学生;如果参政,一定贻误国家,这都是误人啊。误人误己,又怎么是你们的本意呢?所以学习的目地不可以不正当,这是我希望你们能做到的一点。 二是磨砺品行,如今风俗日下,道德沦丧,在北京市,尤其严重,所以不道德的事,一睁眼就能看到,这不是因为根深蒂固,大都是跟随习俗而导致的。你们从大学毕业,应该能约束自己,能够自爱。对于国家的兴起和被推翻,主要看社会风气的好坏。如果平常人的风俗都这样差,国家前途不堪想象。所以一定有卓越杰出的人,以身作则,极力矫正颓废的习俗。你们都是大学生,社会地位很高,担当起这样的责任,责无旁贷(是不可以推卸的责任)。所以,你们不只是要想着修养自己的品行,还要想着以此激励他人。如果你们不修品德,不学习,跟随流俗,一起做那些不良的事,已经被人轻视,更不用说以此感化别人。但是你们整天在桌子前学习,不断的学习很辛苦,如果根本没有做娱乐的事,一定会感觉身体痛苦。为你们着想,最好不过做正当的娱乐,减少不正当的娱乐,这不是有损道德的事,却对身体有益。你们入校选择学科时,曾填写自愿书,表示遵守本校规则,怎么能中途违背呢?这不是与原有意愿相反吗?所以品行不可以不严谨要求。这是我希望你们能做到的第二点。

蔡元培的北大改革

蔡元培的北大改革 蔡元培先生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提出先进的教育思想,实施教育改革,创办学校,为中国的教育打下基础。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月3日,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成立。教育部成立后,于1月19日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是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保障政体变更之际普通教育的顺利过渡和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大学的革新整顿,蔡先生首先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取消了经科。后又依据各地高等大学的质量情况,设立了大学预科,附属于大学,以提高教育质量。1912年5月蔡先生在北大的开学典礼讲演中强调:“大学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这是他对大学的定位,也是他对大学办学宗旨的第一次阐述。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对北大进行了全面改革。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因此,他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主要措施如下: ①改变学生的观念。 ②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③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革新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他认为“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都可以在大学里自由地研究和讲授,并认为这是各国大学的共同准则,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对学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体现在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1912年由蔡元培主持制定的《大学令》中,即已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但直到蔡元培任校长后才真正实行。他组织了由教授组成的全校最高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评议会以及各门教授会。1919年,评议会通过了学校组织内部章程,决定设立行政会议、教务会议以及教务处、总务处来对学校进行管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后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2.探究思路,提高积极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 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北京大学的历史上,蔡元培校长可谓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毛泽东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把一个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在办学方针上,他提出“兼容并包”,延请了陈独秀等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就是他这些思想的集中体现。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蔡元培, 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投身教育,1917年起任北大校长前后共11年。不拘一格,奠定了北大的学术地位,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要想

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在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未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声名有碍,但他毅然赴任,发表了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在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锐意改革。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要求学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鼓励学生多方学习,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独特思想,形成了独立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他还实行了开放性办学的方式,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接收女学生,这是男女同校的开始,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二、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教师尽量用演讲的神态和语气进行示范性朗读,让学生感受演讲的特点与魅力。 第一部分(1段):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 第二部分(2-4段):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希望。 ①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②砥砺德行,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③敬爱师友。 第三部分(5段):交待了上任后要做的两件事及缘由(一曰改良讲义。二曰添购书籍。) 三、分析文章思路 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天的校园

温馨和谐我们共同的心愿 有感于聆听毛裕介老师的关于“温馨教室”及其建设的报告后,感触很深。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如何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的班集体,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一个课题,就我所带的班级,谈点想法。 引用蔡元培先生一句话:“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天的校园。”这说明要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途径是和谐教育。如果说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和谐教育,那么构建和谐班集体是学校进行和谐教育的基础,而班主任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说,和谐的班集体可以成为一个成长的熔炉,没有和谐的班集体,集体教育就难以存在,班主任工作就成了游离状态;没有和谐的班集体,学生就成了一盘散沙,不仅不能凝聚成一种相互激励、相互影响的力量,反而会形成一些反作用力;没有和谐的班集体,许多集体活动就不能够开展,对学生的教育也难以实现。因此,和谐温馨的班集体,让每位成员都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形成较为稳定并积极向上的班风,有着较强的集体凝聚力,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对老师而言,希望所带的班级是积极向上的;对学生而言,所教的老师是可亲可敬的。机缘巧合,原本陌生的彼此为共同的目标相聚一起,那我们不应该去珍惜这份缘吗?当学生满怀梦想,踌躇满志的来到校园,我们老师做好准备了吗?不可否认,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心骨,在班集体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的每一次点滴进步离不开班主任的精心指导和默默的付出。心累、人累、心烦、人烦是班主任的写照,但苦乐并重着。偶尔的抱怨并没有让班主任停下前进的步伐,没有丝毫厌烦情绪,相反乐此不疲,每天热情满满。在班级活动中,有班主任与生同在的身影;在学生有心理、学习方面偏差时,又担任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等等。我们快乐的沸点如此低,只希望能得到学生、家长、领导的认可,仅此而已。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重中之重是和学生一起组建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和谐温馨的班集体。在这个集体中,相处是愉悦的,学到的不仅止于书本上的知识,走出校园后回想这个集体,有着值得我们品味的诸多瞬间。 一、班干部是左臂右膀。组建一个班,当务之急就是班干部的人选,灵魂人物是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可通过自荐或班主任参考原有的资料先行确定,第一步走好,能少走弯路。能碰到工作能力强的班干固然很好,但如果一般般,那如何呢?这时“认真负责”就格外重要了。2008届新高一这班学生,在军训时要先确定连长,左挑右选,决定让来自大新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小宋担任。当时看中的就是他的主席这一头衔。几天观察下来,不尽如意,但身上有着农村孩子的淳朴和认真,如果贸然换掉,会对其心灵有所冲击,再加上一下子很难找到合适人选,开学过后我依然让小宋担任班长。紧接着大吹“认真踏实”之风,在其工作中给予一定的指导,但同时充分信任,放手让他做,而他也以细致的班级工作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赢得全班的赞许,从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落落大方,得到一致的认可,在一段时间后的班干改选中赢得全票通过。其他班干部成员也很重要,正气向上是主旋律,有了他们,班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而且有集体至上的理念。在这过程中,通过开班干部会议等机会,提出严格要求,特别是教育他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懂得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获得同学的信任,要具有号召力,要有领头羊作用。我经常说的一句话:你们做好了,认真了,以一带二,整个班级也就积极向上了。这些学生干部,作为同龄人,在班级学生中的作用往往是班

读《蔡元培就认北大校长之演说》

历久弥新,百年大学之我见 ——读《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 94年前,蔡元培先生在出长北大第六天时写下了这一篇演说辞,其深刻的思想,宏丰的内容,高度的前瞻性,和大胆的创新性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梁漱溟曾说,蔡元培从思想学术上为国人开导出一股新潮流,冲破了旧有习俗,推动了大局政治。这一点我是十分认同的。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 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变法失败后,新政措施几乎全 部被废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存下来。但是,此时的京师大学堂已经偏离了原 来的办学宗旨,其中招收的学生很多是京官或者八旗贵族子弟,他们不少还带 着听差,有着自备的人力车,以及其他种种不良行为,表现出浓重的封建主义 和官僚主义色彩。很多学生读书只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有什么兴趣, 只是为了混资历。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是由于民主共和等观念的薄弱,政局的动荡,封建主义思想的残留等种种因素,导致一直到1917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都没有改观。民国五年(1916年)冬,正在留法的蔡元培受到当时的范源濂邀请出长北京大学。当时,有好 心的同志劝他不要去行使这一职权,广西的马君武说北大太腐败了,是个臭虫窝,大染缸,整顿不好,反而坏了一世清明。但是,退缩不是蔡老先生的性格,他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决心,更使得他不会在困难面前屈服。 针对当时北大的情况,蔡元培先生在就职演说时“请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月尊爱师友,同时蔡老先生也在其中提出了 他对于工作的两点计划,一曰改良教义,二曰添购书籍。这五点要求,不仅仅 使用于当时的北大,现今细看,它们对现在的教育仍有良多的教益,可谓历久 弥新。 蔡先生首先提出的“抱定宗旨”,就是入学的明确目标。在民国初年,任 教育总长时,曾发表《对于新育之意见》,认为民国成立,全国学风应以建设 为目的,学子应以求高深学问为惟一之怀想。而面对北大学子,他明确告诉他们:“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而不是为了养成资格,更不是为了升官 发财。当时的学生,很多志不在求学,而只是混日子,搞关系,猎取功名利禄,所以,他们读书,平时不用功,考试时要求老师划出考试范围,以便他们应付 过去。这与中国现在大学的情况何其相似,很多的学生在大学里浑浑噩噩,或

100年前,蔡元培在北大典礼上的演讲,颠覆你的三观

100年前,蔡元培在北大典礼上的演讲,颠覆你的三观 文/马格北 1916年圣诞节,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他在北大进行了这次演讲。 演讲的对象,是19世纪的90后。不过,我觉得,今天20世纪的90后,以及他们的教育者,也可以从中受益。 从1912年不满袁世凯,而辞去教育部长的职务,到1917年他发表这次演讲,中间有五年的时间,蔡元培都是在法国从事学术研究。 1、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颠覆三观的演讲。 在演讲的一开始,他就来了一句: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啥意思呢?就是告诉你们,我可不是失业五年才找到的工作,也别以为我是空降的干部。 首先,你们的首任校长,严复严几道,确实很牛。他的水平,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但是我跟他谈笑风生。他做校长的时候,我可是教育部长! 有了这句敲山震虎的话,还不够,接着他说:“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表面上,他是说,我跟你们分别五年了,你们应该进步很多了。潜台词则是,当年的你们,图样图森破。现在的你们,应该可以理解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了。 这五年我也没干什么大事,也就是在法国办了个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倡勤勤工俭学,恩来啊,小平啊,都接受过这个组织的帮助。 总之就是一句话,哥来做北大校长,你们有谁不服! 2、 名正,则言顺。接下来,蔡校长的演讲才越发精彩。 他说,我现在当了你们的老大,对你们也没啥要求,就先说三点吧。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也就是,你为什么来读大学?

蔡元培与北大

蔡元培与北大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工业设计蔡某某蔡先生,在北大学生们更愿意这样称呼他。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当时的北京大学受封建思想迫害太深,蔡元培知道自己必须改革,而第一步需要改变的正是学生们的思想。 寻觅真正的青年启蒙导师: 虽然当时北大有一些青年导师也已经开启革新端绪,但整体而言,北大并未真正从封建传统中解放出来。蔡元培决定聘请一些有学识,能做学生的思想启蒙导师。当时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并未任命,有人举荐陈独秀。蔡元培曾经与陈独秀有过共事,看过陈独秀在上海办的《新青年》后,蔡元培清楚地知道,陈独秀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学生思想启蒙导师。 陈独秀到北京为《新青年》募款,旅居前门外西河沿中西旅馆。在前往北大就任校长之前,蔡元培决定先去拜访下陈独秀。蔡元培从汤尔和得知陈独秀的住处后,几乎是每天都去拜访陈独秀。但一开始陈独秀因放不下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没有答应蔡元培的邀请。蔡先生并没有死心,而是坚持“三顾茅庐”。有时候,陈独秀还未起床,蔡先生就坐在房间前的一块凳子上等。陈独秀最终被蔡元培的坚持所感动,最终答应蔡元培到北大任教。在和蔡元培商议后,决定将《新青年》搬到北大办。这无疑是将新思想搬进了北大。如果说新文化的中心是在上海,那么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激烈碰撞是发生在北大。连蔡元培本人也是《新青年》的热心撰稿人。 除了陈独秀,蔡元培还聘请了胡适、刘半农、钱玄同等,北大文科的改革宣告全面展开。就任校长后,蔡元培做的头一件事不是举行仪式,而是贴出这样的一张布告,宣布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冯友兰说,看到这张布告,我们学生全明白了。更称奇的是,蔡元培把只有中学学历的梁漱溟也请进了北大。当时梁漱溟只有24岁,他潜心佛学,酷爱儒学,又主张学习西方,蔡元培请他讲授哲学,后来成为一代大家的冯友兰、顾颉刚、朱自清等,都听过他的课,都得益于北大浓郁的哲学气氛。 蔡元培不赞同康有为的百日维新运动,蔡先生认为如果没有人才的积累,就匆匆进行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蔡元培知道想要真正改变中国的旧面貌就要培养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说课讲解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 2.把握蔡元培“兼容并包主义”的教育主张。 3.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论说语言的特点 二、教学要点 1. “发刊词”体论说文的文体特点。 2. 文中所阐发的作者的办学原则即其大学理念的精义。 3. 平和恳挚的态度及行文朴实、措辞严谨的文风。 三、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鹤庼。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清光绪年间进士,1892年补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编修,有深厚的汉学功底。1894年中日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举办新式教育。1898年起历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先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光复会,亲任会长。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上海分部负责人。1907年赴德国留学,进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伦理学、文学等课程,接受进化论观点,主张教育救国。辛亥革命后回国,出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我国近代的教育体制。1915年与吴玉章等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主持北京大学工作期间,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拓道路,并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革新思想与措施不仅推动了北京

大学使之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与中心,而且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1927年离开北京大学,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北平图书馆馆长,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主席,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 蔡元培教授毕生从事民主革命和现代教育事业,为之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中国共产党誉为“现代知识界的卓越前驱”。博学多识,对哲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均有研究和建树,论著约300万字,都收入《蔡元培全集》。 四、文本分析 本文是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份学术性校刊《北京大学月刊》的发刊词。它旨在说明《北京大学月刊》创办的宗旨和意义,而同时还重点阐发了作者对大学的看法、他的办学原则,也即蔡元培大学理念的精义。 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高等教育家,他的大学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宝贵财富。而本篇即是其大学理念的最早的也是最集中的阐发。 蔡元培的大学理念有一个形成过程。他在前清本已取得人所钦羡的翰林功名,然而, 1894 年 7 月的甲午中日之战,使其思想开始变化:“孑民是时持论,谓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此后北京政府,无可希望。故抛弃京职,而愿委身于教育云”(《传略(上)》)。 1898 年 10 月,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三个月后,蔡元培出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由此他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1901 年 9 月,他在上海南洋公学任特班 ( 相当于大专培训班 ) 总教习。1904 年 9 月,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教员,首次与北大结缘。次年 5 月,他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读书报告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读书报告 蔡元培先生为我国科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但是革新前的北大受封建礼教及功名利禄毒害极深,所收学生多数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因而北大好似官僚养成所一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此篇文章是蔡元培在就任北大校长时的演讲。在演讲中蔡先生先简要回自己与北大的渊源,拉近与听众的距离;然后对学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师爱友的三大要求,一针见血地指出北大诟病,思想见地独到,言语亲切感人;最后提出了改良讲义、添购书籍的两个工作计划,表现了蔡先生的实干精神,也为日后北大学子研究精深学问提供了必备条件。演说中所提及的教育方法、办学理念、做人准则,对当时深受封建势力影响和传统思想禁锢的北大有着巨大意义,使北大逐步成为真正培养人才的大学术圣地。 我个人十分佩服蔡元培先生,不必说他辉煌的功绩,单是这一篇就职演说中所提及的对大学教育的要求,便是到了今天也不过时的。 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匡正了大学的性质。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地方。但是今日不少大学似乎无法走出金钱和权力的阴影,回到了初建京师大学堂的原点。很少有一个校领导不是官员,很少有学生不是冲着工作而求学,很少有教授不作可有可无的讲座赚取额外收入,学术腐败不间断。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失去探求圣贤之道的耐心和恒心。如果说大学中的每一个人,上至校长,下至学生,都以研究学

问为中心,不再心有旁骛,为了黄金屋、颜如玉之类的纯物质欲望而活,那么大学会纯净很多。 但是这样的要求是不现实的,因为整个社会都陷入了急功近利的泥潭,以一个拥有的金钱数目为或是官位大小,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不是你看了多少本书,有多少知识。在富有的定义里,知识的比例越来越低,如果你学富五车,还不如“钱富五车“来的有用,起码在婚姻场上有众位佳人信奉”宁坐在宝马里哭“的”箴言”。 “食色,性也。”从一定角度上道出了人生的目标,那便是有饭吃,有婚结,有孩子生。而大学教育的目标现在正向教导学生如何尽快获得“食色”转变,渐渐背离了研究学问的道路。但这不是大学也不是学生的错。社会附加给学生的评判标准,学生只能追求,不能改变,而大学为学生创办,于是大学迎合学生和社会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有能力发财升官为基础。这样,整个社会陷入了某种恶性循环,社会要求学生们发财升官,学校培养的以发财升官为目标的学生和会发财升官的学生再步入社会,把发财升官的理念传播开来,影响下一年,甚至下一辈的关于大学教育的认知。 其实,这样的错不能归咎于大学办学,而该归咎于社会诉求。但这样的社会诉求已经延续千年。从古人信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热衷于科举开始,读书便成了升官发财的最佳途径,所谓自我修养的提升,人格的锻炼,天下苍生都是有闲情逸致时拿来说笑的冠冕堂皇的理由,纵然有真正为天地立命,为民生立言的人,但和庞大的求官求财军团比较之下,也只是少数。到了现代,情况任然没有大的改变。关于教育的作用是有升官发财的前途的认知,是深入骨髓的。

蔡元培与国民时期的教育改革

3、蔡元培与国民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二、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实行的法令 1912年1月3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教育部成立。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决议与法令,决定改学堂为学校,小学废止读经,各种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国民宗旨。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样,小学教育一律不得施行体罚。小学学习年限从清末“癸卯学制”的9年改为7年,可以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和女子职业学校。中学为普通学校教育,不分文理科,中学与初级师范由5年减为4年。中小学要重视手工与美术科目,高小以上的体操课应重视兵式体操。2月,蔡元培提出教育方针,4月,他对此进行了论述。着重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他主张中华民国的教育应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项并重的方针。因蔡元培是将军国民主义划为体育、实利主义划为智育、公民道德与世界观教育划为德育、美感教育划为美育,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中华民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四育并举。 7—8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蔡元培称这次会议为全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大会对民国的教育方针展开了讨论,赞同蔡元培关于教育要体现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会议决定重订学制,制定学校系统。会议的成果《学校系统令》于1912年(农历壬子年)9月3日颁布实行,史称《壬子学制》。 《壬子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入高等小学校或实业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3年,毕业后可入中学校或师范学校、或实业学校。初小、高小均设补习班,学制2年。中学学制4年,毕业后可入大学或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学校本科4年,预科1年。高等师范学校本科3年,预科1年。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类,各3年。专门学校本科3—4年,预科1年。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 1913年(农历癸丑年)8月,教育部将《壬子学制》颁布一年来新颁布的法令、规程与《壬子学制》一起综合成一个新的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到全国各地。 《壬子癸丑学制》的纵向方面明确地规定了教育的阶段,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阶段,以留意儿童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为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为宗旨。分为两级:初等小学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儿童6岁入学,男女同校。高等小学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阶段一级,为中学校4年,以完成普通教育、塑造健全国民为宗旨,专门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校。高等教育一级,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工、农七科。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预科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设置。大学为研究学术设大学院,不定年限。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 2.把握蔡元培“兼容并包主义”的教育主张。 3.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论说语言的特点 二、教学要点 1. “发刊词”体论说文的文体特点。 2. 文中所阐发的作者的办学原则即其大学理念的精义。 3. 平和恳挚的态度及行文朴实、措辞严谨的文风。 三、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鹤庼。浙江绍兴人。民主主义革命家,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清光绪年间进士,1892年补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编修,有深厚的汉学功底。1894年中日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举办新式教育。1898年起历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先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光复会,亲任会长。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上海分部负责人。1907年赴德国留学,进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伦理学、文学等课程,接受进化论观点,主张教育救国。辛亥革命后回国,出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我国近代的教育体制。1915年与吴玉章等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主持北京大学工作期间,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拓道路,并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革新思想与措施不仅推动了北京大学使之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与中心,而且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1927年离开北京大学,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北平图书馆馆长,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主席,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 蔡元培教授毕生从事民主革命和现代教育事业,为之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中国共产党誉为“现代知识界的卓越前驱”。博学多识,对哲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均有研究和建树,论着约300万字,都收入《蔡元培全集》。 四、文本分析 本文是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份学术性校刊《北京大学月刊》的发刊词。它旨在说明《北京大学月刊》创办的宗旨和意义,而同时还重点阐发了作者对大学的看法、他的办学原则,也即蔡元培大学理念的精义。 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高等教育家,他的大学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宝贵财富。而本篇即是其大学理念的最早的也是最集中的阐发。 蔡元培的大学理念有一个形成过程。他在前清本已取得人所钦羡的翰林功名,然而,1894 年 7 月的甲午中日之战,使其思想开始变化:“孑民是时持论,谓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此后北京政府,无可希望。故抛弃京职,而愿委身于教育云”(《传略(上)》)。 1898 年 10 月,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三个月后,蔡元培出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由此他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1901 年 9 月,他在上海南洋公学任特班 ( 相当于大专培训班 ) 总教习。 1904 年 9 月,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教员,首次与北大结缘。次年 5 月,他赴德留学。“在柏林一年,习德语外,并编书”,“第二年,迁居来比锡,进大学听讲,凡三年。于哲学、文学、文明史、人类学之讲义,凡时间不冲突者,皆听之。尤注重于实验心理学及美学,曾进实验心理学研究……进世界文明史研究所,研究比较文明史。”(《传略(上)》)

蔡元培:永远的校长

永远的校长 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永远的校长;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这句话是教育家蔡元培所说。他的一生,重视教育,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业绩。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在混乱的民国时代,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蔡元培是开国功臣,是教育总长,是北大校长,是中央研究院院长,足可谓位高权重,但大先生蔡元培并没有沉醉于名利之中,在他波澜壮阔的人生中,他选择了什么? 1894年,甲午惊雷,让他深感民族之痛。依他对家国的赤诚,他让自己成为一个救天下人之病、救国家之病的勇士。他离开翰林院,回到故乡绍兴,开始了教育生涯中第一次教育改革,他兴办爱国学社、担任中国教育会会长。他的目的意在为中国寻找出路。 1907年,蔡元培远渡德国,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折,这一转折事关风雨飘摇的中国的走向。很多年后,蔡元培向他的学生说出救治中国的“秘方”,“我们输入欧化,六十年矣。始而造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始知教育之必要。” 1912年,留学回国的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子曰诗云的旧教育被推下时代飞驰的“列车”,中国近代教育开始高起点起步。在抱残守缺的年代,蔡元培以超前的眼光为中国教育安放下包含现代教育思想精髓的基石。 1916年是个不平静的年份。那时的北大还是老样子,是个“臭虫窝”、“大染缸”,是著名的官僚养成所。对于北大这种状态,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或许是“国事渐平,教育宜急”打动了蔡元培。在他上任的第一天,按照惯例,十几个校役侧立两旁,向他鞠躬致敬;突然,他脱帽致敬,那时候,北大校长可是内阁大臣,根本不把校役这些下人放在眼里。而蔡先生这一鞠躬,是读书人最大的修为。从此,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蔡元培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先生在此,北大重生。经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 直至今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后人渴望予以复制甚至超越,但人们往往失望地发现,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先生的领袖风范,先生的人格魅力,先生的学问等等,这一切都是北大在那个时代得以辉煌并成为影响中国走向的重要因素。 今天的北大依旧尊称蔡元培为“永远的校长”。北大因他而重生,中国因他而改变。美国学者杜威说过:“世界上大学校长很多,但没有一个校长能对一个国家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在蔡元培身上,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种不可言说的人格魅力。 1

1917年蔡元培北京大学就职演讲

本帖最后由河蟹于 2009-3-18 20:11 编辑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定。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精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进法科,进文科者甚少,进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进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能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很多专门学校,进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进商科者亦可投考贸易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进法科者,非为做官;进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未几,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成就,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置之不理,尽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得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难道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即在本日,吾人对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仕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看于诸君者一也。二曰砥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其卑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程那堪假想。故必有卓尽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义不容辞,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诸君整天伏首案前,芸芸攻苦,毫无文娱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文娱,易不正当之文娱,庶几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诸君进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难道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慎。此余所希看于诸君者二也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中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相互亲爱,庶可收商讨之效。不惟推心置腹,更宜道义相勗,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相互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周到招待,付价接物,相互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须,凡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看于诸君者三也。

北大之父蔡元培的成长故事

北大之父蔡元培的成长故事 人物名片: 蔡元培(1868一1940),浙江绍兴人,字鹤卿,号孑民,在同胞兄弟姐妹七人中排行第四。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时期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从容安详,异于常童 蔡元培并非出身书香世家,他的前辈们大多是经商的。蔡元培在回忆中写到:“余家自六叔以前,祖传无读书登科之人。”正因为如此,身为钱庄经理的父亲蔡光普十分注意培养元培等三个儿子读书。 蔡元培4岁开始在私塾读书,先读《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然后读“四书”“、五经”。虽然先生并不讲解,但小元培不管懂不懂,总是认真背诵,从不东张西望、玩耍嬉戏。小小的年纪,硬是展露出一股从容安详、异乎常童的性格与气质。一次,小元培独自在自家楼上读书,忽然楼下房宅着火,家人都尖叫着去扑火,幸亏火势不大,火很快就被大家扑灭了。这时唯独不见小元培。大家四处寻找,终于在楼上找到了他。当时他正在静 静地看书,口中还念念有词呢,他居然都不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事。 又一次,奶妈叫正在玩耍的小元培和他的小表叔下楼,小表叔 年纪比元培大不了几岁。奶妈要小元培在楼梯口坐着等,她先抱小表叔下楼后再来接他。谁知奶妈下楼后一忙,忘了这件事。几个小时后,奶妈忽然想起了小元培,连忙掌灯去接。只见他镇定地坐在楼梯口,连位置也未移动,既未哭也未叫,其举止之安详,完全不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蔡光普对元培这种超乎常人的气质倍加器重,而父亲清廉、宽厚的风范,则成为蔡元培立身处世的准则。 言传身教,自立仁厚 可惜,蔡光普因病早逝,当时元培仅11岁,长兄13岁,小弟仅9岁。曾受蔡光普资助的乡邻,一度想集资资助蔡妻周氏及小元培三兄弟,但周氏不愿接受。为了满足孩子们成长的需要,周氏自己省吃俭用,辛勤操劳,一家人的衣服和鞋袜都是靠她一针一线缝衲起来的。 蔡元培入塾后,母亲常陪着他一起做先生指定的家庭作业。有一次,他在灯下苦苦思索而不得解,母亲觉得夜太深了,心疼儿子太疲倦,叫他干脆睡觉去,明儿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精编试讲稿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导入 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我们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仰慕与向往。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办学之初的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从中来寻找答案。板书: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首先让我们来快速浏览一下第一段,哪位同学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开场白写了什么? 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位同学说的比较全面,那我们能不能有一句换简短的概括呢? 第一段: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 这样的开场白有怎样的作用?拉近了与同学间的距离。开门见山,不啰嗦。 接下来我们看到这篇文章的主体,现在虽然没有影音资料能让我们一睹蔡元培先生演讲的风采,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语言文字,感受蔡元培对北大改变的决心。 这篇演说稿调理特别的清晰,在主体部分,作者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是什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这是一篇演说稿,我们也听过许多名家的演讲,一个演说何以打动人?我觉得无非就是两个: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我先来看看这篇文章的理体现在哪里。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点“抱定宗旨” 板书:抱定宗旨 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 “为求学而来”原句: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演说不能说毫无根据的话,一定要有所指,为什么作者要提出这样的宗旨呢?因为宗旨不正大,那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从专业选择方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教师选择方面)“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不问学问)“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 针对这一现象,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为求学而来的宗旨,他提出大学是干嘛的呀?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我们发现蔡元培先生提出的要求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都是针对当时的现实问题提出来的。刚刚我们说了,他提出的第二点忠告是“砥砺德行”。 板书:砥砺德行 我们先看砥砺二字,谁来解释一下这两个字的意思?

蔡元培和北京大学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时代的北大 【摘要】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北京大学是圣神的,是心目中最向往的天堂,然而,这所百年名校,深藏着不为人知的伤痛,那是民国年间,整个校园弥漫着浓厚的官场旧习气,学术之风已经被学生们淡忘,校长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严复、马相伯、何锡侯、胡仁源等人前后相继落马。在这样一个困境下,蔡元培出现在了北大的校园,呕心沥血,一手缔造了新北大,他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不断引进新人才,改革旧制,使北大校园出现了一股新风。如今,这所百年老校仍然能够屹立在学府之巅,蔡元培先生功不可没。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也有着其不可淡化的意义和影响,学习这种教育思想,能够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服务。 【关键词】蔡元培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如今,漫步在北京大学的校园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以人名命名的教学楼,广场,也能够看到很到知名教育家的塑像矗立在各个显眼的地方,而在校园的深处,在未名湖畔的苍松翠柏之间,矗立着原北大校长——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的半身铜像。在新时代已经来临之际,这位曾给北京大学带来盎然生机,使北大成为享誉中外的中国最高学府的老校长,正以他深遣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卓越的思想,注视着、期待着、启迪着这所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百年学府,在新的世纪里创造出新的辉煌。翻开北大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没有谁更能比蔡元培先生同北大的关系更为密切了。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蔡元培,民国时期的北大能不能够继续办下去,能不能出现今天的辉煌,是没人敢肯定的回答。蔡元培成就了北大,北大也成就了蔡元培,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一、蔡元培去“腐败”的北大做校长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刁民,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后赴德国留学。武昌起义回国后,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