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教案

西双版纳教案
西双版纳教案

一、知识目标:

1、认识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

2、掌握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了解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二、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

2、分析西双版纳之所以成为“热带动物王国”的原因。

3、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6

4、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状况,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旅游业作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的发展的带动作用。

2、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教学难点:

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

教学准备:

教师:上网收集多姿多彩的热带雨林植物和动物,制作成投影片。学生:收集西双版纳民族风土人情的资料或实物。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傣族吗,每年4月中旬,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佳节——泼水节。节日期间,无论在竹楼、村寨里,还是在街道、公路上,也不论男女老少,过路行人,到处都是热闹的泼水活动,他们有的端着脸盆,有的提着水桶,互相用手泼水,每个人都是水淋淋的……同学们想知道傣族这个民族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节日吗?他们还有其它习人俗吗?他们生活的地方有什么特征?下面就来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板书: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境内,它是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请同学对照地图册把西双版纳找出来,并看看与哪些国家邻。

板书:位置:它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讨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的西南,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情况如何?结论:全区年平均气温为18 -22度,年降雨量在1200mm以上,相对湿度高,最冷月均温为12-16度大部地区无霜。整个区具有热带气候特征,是我国大陆上热区面积最大的地区。由于地形的影响,州内各地垂直变化大,立体气候显著,形成丰富的小气候生境。为热带、亚热带多种植物和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引导:请全体同学阅读课本“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然后请同学们分别有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热带树种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绞杀植物和“独木成林”。

板书: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

投影“多姿多彩的热带雨林植物”。

介绍:望天树一般高70多米,直径2米多,最高达93米,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由于它高于众树之项,故名望天树,并被列为全国八大珍稀植物之一。望天树生长很快,一株70岁的望天树,就可高达50多米,有的甚至达70-80米。望天树不但生长迅速,而且材质优良,质地坚硬、耐腐性强、纹理美观,是制造各种高级家具及用于造船、桥梁、建筑的优质木材。生产力很高。

引导: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也为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上千种动物。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可爱的雨林动物”。播放热带动物的影像资料。

板书:动物王国

介绍:西双版纳封闭地地形,一方面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动物种和在新环境下产生的新物种;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的动物也南下到达西双版纳,使之成为动物交的结合点、成为许多珍稀动物种的起源与发展中心,这便是西双版纳“动物王国”的缘由。许多动物全国各地有的,这里绝大多数都有,有些种数是其它地方所没有的,甚至世界其它地方所没有。西双版纳野生珍稀动物种类之多,价值之高、分布之集中,在全国均为罕见,归结起来“六种”:

1、古老原始动物种类多:版纳鱼螈是最原始的物种、外形似如蚯蚓,无四肢、头扁平、上唇缘须,身上有环褶,祖抚与鱼类有密切关系。

2、特有动物多:特有的动物指的是省内独一无二国内无双的动物,如淡水鱼类中的双孔鱼、刀鲇鱼,大鳍鱼等12种,其中叉尾鱼、线足鲈鱼已施名世界。

3、珍稀动物多:珍稀动物指的是濒危绝种的动物。鱼类的七种,椎动物13种,如:懒猴、白颊长臂猿、金钱、印支虎、亚洲象、野牛、犀鸟、小熊猫、原鸡、熊、孔雀雉等。

4、两栖动物多:两栖动物是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进化类动物。我国有两栖动物15种,西双版纳有8种、15属,47种,占全国25%,占云南50%,比广西大青山多1倍,比海南多5%。

5、爬行动物多:爬持动物是原始爬持类演化形成的陆生动物。我国有爬持动物4目、西双版纳有3目,14科,69种,为我国最多的地区。

6、鸟类品种多:西双版纳鸟类丰富多样,全国仅有四种犀鸟均分布在这里,因形状厅特、羽毛美丽,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忠贞不渝而誉为“名情鸟”;原鸡为家鸡的祖先,其叫声好似“茶花两朵”,故称为“茶花王”。体形比家鸡小,雄鸡的羽毛与外形比家鸡异常美丽。孔雀生活在针叶林与阔叶林中,在有春季孔雀发情期,雄鸟羽毛特别艳丽,分外迷人,把西双版纳称为“孔雀的故乡”鹦鹉与哥之声特别嘹亮、歌喉婉转悦耳,音调富有

旋律,格外动人。相思鸟体形矫小玲珑,羽毛缤纷、鸣声优雅清晰、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有一只受伤死去,另一只也会因寂寞悲伤而追随而去。体形纤细矫小的太阳鸟与木鸟十分引人。太阳鸟因太阳的反光右看到自然界中的赤、橙、黄、绿、青、篮、紫等色彩。木鸟有单纯的桔黄色羽毛,在花丛树林中哺食昆虫、被誉为“林中卫士”。

板书: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介绍: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按当地的习俗,这意味着用水冲洗掉身上的污垢,消除灾难,得到幸福。在过泼水节的日子里,人们还尽情地唱歌、跳舞,饮酒欢宴。去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已成了一个十分吸引人的旅游节目。

承转:说到旅游业,西双版纳的旅游业什么发达。

板书: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介绍: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

讨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哪些行业的发展。

板书:旅游业带动交通业、商业、餐饮业、建筑业等,可以解决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加快经济发展。

讨论:旅游业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教学内容简介:

本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西双版纳的旅游特色。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第二、旅游业发展怎样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人事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了解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会分析区域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类型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收集资料的展示、读图、观察、分析,课堂讨论、问题回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西双版纳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探究旅游业迅速崛起并成为支柱产业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领会区域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分析,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

1、教学重点:(1)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

(2)区域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2难点: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

教具、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投影仪,

3、学生收集的资料。

教学基本思路

在教学中可以把教材处理为四个部分:(1)认识西双版纳——了解西双版纳的区位优势;(2)美在西双版纳——了解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3)游在西双版纳——了解旅游业在西双版纳的作用;(4)

兴在西双版纳——分析西双版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学生的活动主要有:

1、课前对西双版纳进行资料的收集,要求每个学生各自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2、读图、观察、分析、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媒体:

设计

一、知识引入

利用大屏幕播放有关西双版纳的音乐及图片,学生在欣赏与观察的过程中引入新课。

展示:(1)泼水节(问:泼水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省?)

(2)孔雀舞(问;孔雀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经典舞蹈?

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省?)

(3)西双版纳(板书课题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二、课前展示

1、请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并给全班

学生

介绍。

2、教师根据学生的资料展示、介绍的情况,进行小结。

三、知识探究

1、师简介: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被隅、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一棵明珠”,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西双版纳有丰富的动物、植物资源,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这些都吸引了许多中外旅客在西双版纳留恋往返。旅游业成为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现在当地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如何充分发挥西双版纳的优势,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这棵明珠更加熠熠生辉。下面,我带领大家走进西双版纳。

2、师生互动,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探究下列问题:

(1)展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师:要想走进西双版纳,首先得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生:观察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与它接壤的国家。

师:西双版纳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境内,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展示:《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和《可爱的雨林动物》。

师:西双版纳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

生:阅读《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和《可爱的雨林动物》两副图。学生可以得出:人们把西双版纳称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它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师:自然可以得到与气候相适应的雨林植物独特的现象,比如“独木成林”、“望天树”等。

师问:“望天树”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由多个学生回答望天树的形成)

师:雨林中,植物生长得十分茂盛,为了获得太阳光的照射,“望天树”就必须比其他植物长得要高,这也说明了植物的生长与自然环境是相一致的。

(3)展示:《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

师: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有13个少数民族,傣家人居住的是竹楼,且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傣家人也喜欢跳孔雀舞;竹筒饭是傣家人喜欢吃的主食之一。

讨论: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说明;竹子在西双版纳非常普遍,可以就地取材,竹楼的建筑既避免潮气,又可避免动物对人的袭击;绿孔雀是当地著名的珍贵动物。可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的生活无不与自然环境相适应,表现出与环境相适应的文化特点。

(4)展示:《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

生:学生们阅读图《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了解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后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5)展示:图〈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

师问: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下滑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有何高招应对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下滑的趋势呢?

生:(指定多名学生看图分析、回答,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说明:从图中看出,旅游业已经成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从1994年以后,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了一定的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旅游景点大同小异,比较分散,不能形成规模;有的景点在保护区,对环境保护造成非常大的压力;有的不法商贩的不良行为,影响了西双版纳在旅游市场的声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有许多相应的措施。西双版纳自治州政府也提出了“旅游兴州、生物强州、文化立州、依法治州”的发展西双版纳口号,我们相信,西双版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3、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63页‘阅读材料’。

4、教师小结:到云南不到西双版纳,不算到云南;到西双版纳不乘船游览澜沧江,不算到过西双版纳;乘船游览澜沧江不上岸观赏橄榄坝风光,就感受不到傣家村寨的美景。

四、达标反馈

通过对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了解,你觉得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什么借鉴作用呢?

五、学习小结

本设计主要是从旅游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分析、解决问题,能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六、作业布置

1、完成填充图册中的相关内容。

2 、课外作业:请设计从本地坐火车到西双版纳旅游的线路图。

教学反思:

知识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

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教学难点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投影片及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哪一个省的民族最多?(学生:云南)云南哪一个少数民族最出名?(学生: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区?(学生: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美丽的西双版纳。

板书: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展示西双版纳的景观照片,引导学生边观赏边想,位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为什么每年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观光旅游?(学生: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

连,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风景旅游资源美丽诱人。教师激励评价学生后及时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读图观察: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的同时,穿插一些热带沙漠照片。之后,出示投影《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图7.10)引导同学读图析图后,说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与哪些国家为邻?(学生:云南南部,北回归线以南,缅甸、老挝等国。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提问: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

投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图”,引导学生边读图边分析边探讨,然后派小组代表将本组分析的结果告诉大家,其他小组代表可作补充回答。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评价点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着重指出: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

投影:“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7.13)

读图7.13,分析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确定其气候类型。

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分为两大季节: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

过渡: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这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投影:“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彩图”(图7.11)和“可爱的雨林动物彩图”(图7.12),并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两个问题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1)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有着独特的景观特征:雨林植物密集,各种植物相互依存、高低错落,形成7、8个层次的自然植物群。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等都是高温多雨、湿热气候的产物。(2)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生物群落。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因此人们形象地把西双版纳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过渡:美丽诱人的西双版纳之所以每年能够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人前往观光旅游,不仅是因为它有着十分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

还因为它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提问: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学生:泼水节)

教师:回答得很对!这是傣族的一个什么样的传统节日呢?请阅读材料《欢乐的泼水节》并观看投影。

傣族男女在泼水节泼水嬉戏——欢乐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也是傣家人最欢乐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相互泼水,相互嬉戏,传递真诚的祝福。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欢乐的“圣水”把傣家人一年的烦恼和忧伤冲洗得干干净净。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看敬爱的周总理参加云南傣族泼水节时的情景录像以加深印象。

提问: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边看图边分组讨论)

投影:“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图”(彩图7.14)

读图7.14,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深受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的影响,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形状很像孔明帽的屋顶斜度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这与当地降水丰富,气候湿度很大有关;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与当地多美丽多姿的孔雀有关;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与当地竹林茂密,广种水稻密切相关。西双版纳如此丰富、如此美丽、如此诱人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哪能不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板书: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阅读并观察《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图7.15),观察一下西双版纳与邻国的通达状况,思考并回答这种规划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有什么好处?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西双版纳与邻国的相关位置及与邻国的交通通达性,可使西双版纳旅游业形成规模效益,开辟更广泛的旅游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

投影:《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图7.16)引导学生观察后,想一想本图说明了什么?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本图回答后,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本图说明了近年来,西双版纳地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旅游促发展,不仅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而且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本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提问:西双版纳地区原来以农业为主,为什么现在它的旅游业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呢?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概况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概况 版纳风情 一、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的北部,云南省的南端。西双版纳有996公里的国境线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邻近,具有面临南亚的区位口岸优势。现有磨憨、景洪两个国家级口岩和打洛省级口岸。又有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打开南门、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江-湄公河被美誉为"东方多瑙河",是条经济贸易的黄金水道,地理优势、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西双版纳是世界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境内保持完好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举世闻名。是中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区。境内植物密度大,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63.2%,其中药用植物1724种,珍稀、濒临灭绝的植物有50种,橡胶园150万亩,陆栖脊椎动物539种,鸟类429种,鱼类100种,素有“植物王国”与“动物王国”之称。 西双版纳全州面积19125平方公里,世居傣族、哈尼族、汉族、布朗族、彝族、基诺族、瑶族等13个少数民族,西双版纳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神奇的热带雨林、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艳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和丰富奇异的餐饮,使之成为世界上少数具有神奇色彩的地区之一。州内奇异的热带雨林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现有景点140多个,是重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富有吸引力,这就决定了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可发展成为一大骨干经济产业。旅游业是一种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决定旅游事业能否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旅游资源,这是发展旅游资源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旅游资源,即自然风光,是大自然的杰作,一类是人文资源,即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西双版纳具有这种资源系统,它以绮丽的热带、亚热带风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野生动物,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特色。 二、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特点 1、自然资源基本概况 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距昆明740公里。景区包括景洪县风景片区、勐海县风景片区、勐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13平方公里。西双版纳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地区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各个方面别具特色,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中国的西南边疆。 2、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构成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在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之间。土地面积为19124.5平方公里。西双版纳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种类较多的地区。至2002年总人口数达到86.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74.86%,人口密度为37.6人/km 。 3、历史沿革 “西双版纳”一词系傣语,意为“十二个田赋单位”。“西双版纳” 这个名称始于明朝穆宗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1950年2月17日全境解放,普洱专员公署分别在车里、佛海、南峤、镇越四个县成立了人民政府。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辖区除四个县外,还将整董乡、普文、象明、

7.2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__西双版纳 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西双版纳的位置; 2、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二)教学难点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四、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投影片及录像。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哪一个省的民族最多?(云南)云南哪一个少数民族最出名?(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区?(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美丽的西双版纳。 板书: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展示西双版纳的景观照片,引导学生边观赏边想,位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为什么每年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观光旅游?(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风景旅游资源美丽诱人。) 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八年级语文上册-19《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新版)苏教版

《美丽的西双版纳》 组别初二语文人员初二语文备课组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集体教案二次备课 19.《美丽的西双版纳》 李舵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 文章。2、对照手法的运用。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重点难 点]1、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 合。[教学时数]二教时第一教时一、导入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 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 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 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 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 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 观。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西双版纳的风光图片,如:景真八 角亭、空中走廊、曼飞龙塔、野象谷、望天树、竹楼、泼水节等。二、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你心目中的西双版纳是怎样的?(学生交 流)三、学习课文,掌握内容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2、 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学生讨论、交 流,明确:文章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 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全文除开头一段文字外,由五个部 分组成,每一部分设有小标题。第一部分:高高望天树这部分由4 段文字组成。第1段简介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第2段描述热带雨林 中的藤状植物。第3段,写作者想拍摄“完整的热带雨林照片“的一段 有趣经历。第4段,是用简笔交代傣族的饮食文化。第二部分:竹楼映 蓝天这部分主要写傣族的人文景观。竹楼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建筑, 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这部分由两段文字组成。第1段写竹 楼的地理位置、构造及其作用。第2段主要写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和傣族 的饮食文化。第三部分:悠悠野象谷。这一部分由3段文字组成。 第1段写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第2段写大象表演 的有趣场面。第3段写大象的最后一个表演动作。第四部分:妩媚傣寨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多民族和睦共处。傣、汉、哈尼、彝、拉祜、布朗、基诺、瑶、苗、回、佤、壮、景颇等13个世居民族,世世代代劳作耕耘,生活不断向前延伸。他们依托勤劳、智慧,在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中,拓展了色调斑斓的生活空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直到今天还保留着极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为美丽的西双版纳勾勒了七彩绚丽的图景。 西双版纳各民族节日是这个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它蕴涵了各民族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情感寄托,是展示民族文化的汇集地、多棱镜和万花筒,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平台。傣族泼水节中荡漾出的晶莹剔透、幸福吉祥的水花,哈尼族嘎汤帕节跳竹筒舞飞散出的欢乐激情、动人场景,拉祜族拉祜扩节“三跺脚”展现出的豪迈奔放、自由洒脱,布朗族年节热闹富有特色的赶摆场面,基诺族“特懋克”节那震撼山谷的雄壮鼓点,瑶族盘王节时唱盘王歌、跳盘王舞时狂歌劲舞中的挥洒自如,彝族“百诗佳”节活动的欢乐和动人……。西双版纳各民族风情犹如一幅画,色彩绚丽,多彩迷人;犹如一首诗,意境深邃;犹如百年老酒,甘美醇厚,回味无穷。 凤尾竹掩映的傣家竹楼上传来的悠扬赞哈声,赶摆场上小卜哨(少女)舞姿优美的孔雀舞;高山茶地里采茶哈尼族阿布(少女)婉转动人的山歌;各民族各具特色的婚恋习俗;射弩、荡秋千、打陀螺等特色活动呈现的欢快场景;质朴率真、粗旷豪放、热情真诚的待客礼节……平静、祥和、快乐地生活在西双版纳这片热土上的各民族群众,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多彩的民族服饰】 西双版纳的各少数民族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得到自然界的慷慨恩惠与有益启示,从而唤起丰富的幻想与惊人的灵感。他们就地取材,因材施艺,设计出适合自己生活环境的各种服装。 居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族妇女所戴的三角形尖顶帽来自于创世神话史诗。传说天地混沌之时,水中浮出一头戴白色尖顶帽,身穿素白衣裙的世间万物的创世女神。于是基诺族奉她为始祖母。因为基诺族崇拜太阳,所以妇女喜欢在胸前颈上挂块绣有“太阳”花纹的小肚兜。男子穿背部中间绣着圆形太阳花纹图案的自织麻布“砍刀布”做的紧身短褂。 勐腊县瑶族妇女的挑花服饰在衣襟两边钉着两条红线,象征瑶族崇拜的盘瓠,在狩猎时坠崖而死,从其口中流出鲜血的情景,表示后人不忘前人的丰功伟绩,反映其与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的密切关系。 景颇族妇女的衣服用黑色丝绒布缝成,胸前、背后镶钉着大大小小的银泡。小而半圆形的银泡代表星星,大而扁圆的代表太阳和月亮,太阳、月亮、星星融合为一体,不相分离。下身穿妇女们自己纺线编织的大红色筒裙,筒裙由羊毛线织成。民谚中说,妇女筒裙上织着天下的事,那是祖先写下的字。裙上绣着“蕨菜纹”,传说蕨菜曾养活过景颇族祖先。 哈尼族崇尚黑色,在他们的创世古歌里就有黑色是大地之色的说法,寓示着吉祥。 傣族女子绦带上绣着孔雀翎羽图案,孔雀被傣族视为美丽、吉祥和善良的象征。花腰彝族妇女的刺绣服饰以马樱花纹最为典型。 把马樱花纹绣在服饰上最醒目的位置,马樱花自古以来被视为彝族同胞的吉祥物,彝族以马樱花为美、为贵。 【傣族风情】 西双版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目前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口约

西双版纳州2019年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西双版纳州2019年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全卷两个大题,共33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2.D 3.C 4.C 5.B 6.A 7.C 8.D 读“经韩网图”,回答1-2题。 1. 图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150°E,25°N B.150°W,25°S C.150°E.25°S D.150°W,25°N 2.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 B.乙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C.丙点位于高纬度地区 D.丁点比丙点先看到日出 读“非洲示意图”和“非洲某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3-4题。 3. 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称为“热带大陆” B.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C.非洲的居民都是黑色人种 D.非洲矿产资源丰富 4. 东非高原的很多野生动物具有定期迁徙的习性。根据东非高原上A地降水特点,推断该地野生动 物大规模向北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A.1月 B.3月 C.5月 D.8月 5. 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是 ①五海三洲之地的战略位置②气候炎热,沙漠广布③争夺石油和水资源④以畜牧业为主的 经济⑤宗教文化的差异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6. 杨华到法国旅游,可能参观的景点是 A.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 B.古罗马斗善场、水城威尼斯 C.悉尼歌剧院、峡湾风光 D.泰姬陵、狮身人面像 读“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网示意图”,回答7-8题。 7. 同学们根据示意图归纳了该地区铁路分布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A.李鑫认为:俄罗斯铁路线分布均匀 B.田睿认为俄罗斯铁路线以南北干线为主 C.洪迪认为:俄罗斯铁路线北部稀疏,南部稠密 D.刘文认为:俄罗斯铁路网以圣彼得堡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8. 俄罗斯被认为是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部分的国土面积较大 B.平原都分布在欧洲部分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状况SWOT分析 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有许多特有种群和古老的孑遗动物,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对象的有亚洲象、懒猴、长臂猿、云豹、野牛、赤颈鹤、犀牛等10种,二、三级保护动物30多种,未列入保护的上万种。所拥有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淡水鱼种类分别是全国已知种类的13.6%、15.6%、34.3%、18.9%和11.8%。西双版纳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雨林。原始森林面积大,其中以热带雨林为主。境内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7,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2种。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2.立体的气候资源 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既不受寒潮直接威胁,也不受台风袭击。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湿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1℃,最冷的1月的平均气温是16℃。降水丰富,在1200—2400mm之间,雨量多在5—10月,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所以,反季节旅游资源占据极大优势,故西双版纳成为了很多人冬天避寒的圣地。 3.独特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民族文化艺术、节日、宗教活动色彩斑斓。傣族主要的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此外。傣族和其它民族的婚姻、生活等习俗,傣族的艺术壁画、神话传说、音乐、舞蹈(孔雀舞、象脚鼓舞)等,都独具特色,很有魅力。另外,西双版纳还居住着14种少数民族。比如,西双版纳独有的基诺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其独具风格的民族风俗也十分绚丽。 4.当地的佛教文化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村中几乎有寨必有缅寺,佛教文化已经很好地融合到傣族文化当中,以景洪市为中心的西双版纳州的建筑风格都深刻体现着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巧妙融合。2007年中国最大的南传上部座佛教寺院在西双版纳景洪曼弄枫落成。这为弘扬传统傣族文化。增加西双版纳新亮点发挥了新的品牌效应——“佛在西双版纳,福在西双版纳”。 5.普洱茶文化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最大生产地区,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西双版纳境内,而且中国茶城坐落于普洱市,加之傣族传统的贝叶文化和古老的普洱茶文化,所以,茶马古道和澜沧江使得西双版纳与普洱市、临沧市的地域文化秉承相连,为三个地区能形成建立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旅游地区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6.区位优势 西双版纳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的优势距离、澜沧江——湄公河的丰富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案例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案例 教案背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解异域风情,体会江山美丽多娇,欣赏散文优美、隽永的语言,学会写游览观光的文章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美丽的西双版纳》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这一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有散文、诗歌、文言文,本篇为散文,相对来说难度值较低。因此,我以引导学生赏景怡情为主。 教学课题: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运用小标题的形式,多角度多侧面的展示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让学生在欣赏如诗如画的美境中,掌握文本知识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感受西双版纳秀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然风光,能感悟美,会创造美的情感。 教学突破: 激情导游西双版纳。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云南西双版纳的资料(文字与图片)。 2、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家人或朋友介绍一两个迷人的西双版纳风景。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走进作者,走进文本,感受美景。 2.图文结合,赏景习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乐曲————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导入 2、师深情导入: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似乎将我们带入了那苍茫的热带雨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观),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而云南又被称为彩云之南,想必同学们已经从歌曲中领略到了。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共同畅游一番。 3、过渡: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我想了解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检查生字积累情况(提问俩三位同学,后教师出示小黑板,点评疑难生字词,最后齐读一遍)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一)整体感知————感受美 1、当你第一遍读完课文,西双版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西双版纳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吗?

西双版纳景点简介

勐仑植物园 国家级风景名胜景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坐落在勐腊县勐仑镇的葫芦岛上。因它被澜沧江的支流罗梭江环绕着状如葫芦形,故得此名。 植物园是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于50年代带领一批年轻的植物科学工作者创立的。园林占地面积900公顷(13500亩),保留有大片原始森林,已引种栽培热带植物4000多种(其中的100多种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各种植物分类集中养畜,组成错落有致的10多个植物专业区。小巧的兰花园,荟萃了热带、亚热带地生兰等附生兰优良品 种;碧潭映日的水生植物区内,睡莲、王莲争妍比美;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棕榈林中,有120多种棕榈科植物婀娜多姿;200多种粗细不等的秀竹,在百竹园中争荣竞艳。龙脑香林内、羯布罗香、版纳青梅、婆罗双等珍贵树种争相比高。药用芳香林中,有檀香、丁香、龙脑香……等香料植物吐露芬芳。苏铁、水杉、鸡毛松、肉托竹柏等稀有植物在裸子植物林区茁壮生长。珍稀濒危植物林区,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可见到板根大王四数木、林中巨人望天树、巨叶植物海芋、能够灼人的火麻以及老茎生花、树缠树等奇观。热带果木林中,有酸甜可口的当地名柚曼赛龙和勐仑早。林木中还有稀奇的神秘果、跳舞草和猪油瓜……因此,这所植物园荟萃了西双版纳众多的热带植物品种,是“绿色明珠”的巧妙缩影。 在各类植物竞相比美的园林内,建有科研大楼、植物标本馆、展览馆、蔡希陶纪念馆、蔡希陶塑像和民族度假村等人文景观和接待游人的各种服务设施。所以,这片佳木竞秀、繁花似锦的热土是集科学研究,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科学普及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勐仑植物园于1996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基地。1999年又被省旅游局评选为全省10个名牌景点之一。 原始森林公园 “澜沧江边,莱阳河畔,一颗明珠,闪耀光芒,雨林青翠,泉水潺潺,一道风景天成自然……”在离景洪城8公里的昆洛公路旁,在一片热带雨林中,由浙江金洲集团投资8600万元人民币开发建设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已经建成营业。公园占地18.8平方公里。景区内融汇了独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风情。现已开发有热带沟谷雨林、孔雀繁殖基地、野生动物表演、傣家寨、哈尼寨、九龙飞瀑、曼双龙白塔、百米花岗石浮雕、金湖传说、阿拉维风味烧烤场等10大景区、50多个景点。 独特的热带沟谷雨林横亘整个公园区,美丽的莱阳河宛如一条金腰带,流淌在绿色的丛林之中,向游客充分展现了原始森林、野生动物、民俗风情三大主题,为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西双版纳镶上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云南省西双版纳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立志当早,存高远 云南省西双版纳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一、西双版纳矿产资源的类型、分布、储量及其特点西双版纳矿产资源大致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燃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 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和其他非金属矿产八个类型。黑色金属分布在景洪市大勐龙以南、以西、小街以北、勐宋大勐龙小街之间,勐海县勐遮 以西和勐阿,勐腊县瑶区以北等地区有色金属分布在景洪市东北、普文、曼 东、勐宋、大勐龙、曼允、曼纳、澜沧江两岸,勐腊县瑶区以北、南坡、易田 等地。贵金属分布在勐腊县新山、南坡,景洪市勐罕镇澜沧江沿岸等地。稀有金属分布在勐海县的勐海镇、勐阿镇、勐康、勐往、勐遮等乡镇,以及景 洪市嘎洒等地。燃料矿产分布在景洪市勐养、普文,勐海县大河沟、曼养、勐往,勐腊县尚岗、勐伴、曼安、曼缓、曼洪、勐远等地。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分布在景洪市疆峰、大勐龙、勐罕,勐腊县勐远等地。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分布在景洪市三达山,勐腊县朱石河、曼庄、磨歇、尚岗、尚勇、磨龙含、南坡、曼勐等地。其他非金属矿产分布在景洪市勐养、曼斗、曼青、勐宋,勐海县的曼养,勐腊县的勐线以及其他地区。此外,还有丰富的地下热 水、矿泉等资源。西双版纳钠盐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勐腊县的曼庄、朱石河、小东洋、磨歇、尚岗和勐腊含盐带南段。品位较高,最高品位达62.42%,最低45.53%,平均品位56.48%。总储量1583487 万吨。钾盐是一种稀有的重要化工原料,州境内矿化度大于1 克/升的钾盐发现90 处,其中89 处在勐腊县境内。钾盐中矿化度大于100 克/升即达到盐水的工业品要求的称为卤泉或天然卤水,矿化度大于20100 克/升的称盐泉,矿化度520 克/升的称淡泉。已经查明勐腊县有卤泉7 处,盐泉淡盐泉52 处,淡水泉30 处。其中7 处卤泉的矿化度高达108.39311 克/升。州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有20 种,主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 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是神奇而又美丽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假如你来到这个地方,你一定会非常的惊讶。 西双版纳是动物的王国,你会看到白水牛在一起打架,一群群白蚂蚁在往洞里运粮食。你还会看到一群群大象在悠闲地吃树叶,身旁的几只小象挨着妈妈做游戏。还有一群群美丽的孔雀,将它们最美丽的样子展现在人们面前,孔雀的颜色有多种,就象天上的彩虹。 西双版纳也是植物的王国,那里有恐怖的绞杀者,它们常从树干上长出枝条,像胳膊一样缠住其他树木向上爬,最后导致对方因缺少阳光和空气而死。 啊,西双版纳,我美丽的家乡,我可爱的家乡,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等将来长大了将你建设得更美丽,更可爱! 1.课前布置预习要求: ①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②利用各种资源,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收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 ③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范读、齐读、自由朗读,积累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的西双版纳风光,在学生对西双版纳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文中的画面,用导游词的形式把它介绍给同学。

3.引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赏析散文优美的语言。 4.以同学们都熟悉的虞山十八景为对象,选择几处景点,学习本文的写法,向同学介绍,加强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写作训练。 【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⒈了解文章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⒉体会语言美(小标题,对照手法的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⒈体会文章中有感情的语言的作用。 ⒉用自己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评价为主要方式,配以幻灯片和背景音乐。 教学内容和步骤: ⒈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那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粗犷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民风,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现在,让我们随着这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一起走进这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来亲身感受一下西双版纳独特的韵味。

二年级语文下册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2 沪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2 沪教版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积累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感受美、品味美、表现美的能力。 2、体会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 情感目标: 1、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3、引导学生热爱水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云南西双版纳的资料(文字与图片)。 2、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家人或朋友介绍一两个迷人的西双版纳风景。 3、积累生字新词(从音、形、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乐曲————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导入 2、师深情导入: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似乎将我们带入了那苍茫的热带雨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观),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而云南又被称为彩云之南,想必同学们已经从歌曲中领略到了。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共同畅游一番。 3、过渡: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我想了解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检查生字积累情况(提问俩三位同学,后教师出示小黑板,点评疑难生字词,最后齐读一遍)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一)整体感知————感受美 1、当你第一遍读完课文,西双版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西双版纳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吗? 2、请快速浏览课文,神游西双版纳,以“西双版纳美,美在……”来说说你对西双版纳的认识。 3、过渡:我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西双版纳有这么多迷人的风景,我想不通同学们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喜好不同,心里的感受也会不同。课文向我们展示辣了这么多优美的画面,你最喜欢哪个画面呢?小组交流,请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并试着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二)深入课文————品味美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 花开四季,果结终年,西双版纳是个没有冬天的乐土,以其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穿越热带雨林上空,漫步千米原始森林,野象谷有成群大象出没,澜沧江纵贯南北翻腾着浪花。 一(1):大连到西双版纳独立成团游线路有5158起价,昆明、九乡、石林、大理、丽江、西双版纳4飞1卧8日游火车不走回头路,省时省力,更舒适;昆明省内环飞(昆明火车硬卧至大理,丽江飞版纳,版纳飞昆明),不走回头路;全程大连人成团。 (2):大连到西双版纳散客拼团旅游线路有4558起价,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尊贵4飞8日游全程纯玩无购物;昆明、楚雄、版纳四星酒店、丽江五星酒店;精华景点:石林、玉龙雪山、丽江古城、大理古城三塔、版纳风情。 (3):西双版纳内部交通简介 版纳-石林-大理-丽江-泸沽湖9晚10天游每天 1800元; 版纳-石林-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汽卧9晚10天游每天 1880元; 版纳-石林-大理-丽江汽卧7晚8天游每天 1580元; A17线:版纳-大理-丽江-泸沽湖(8晚9天汽车游)每天 1350元; 版纳-大理-丽江-泸沽湖豪华旅游大巴8晚9天游每天; A18线: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8晚9天汽车游)每天 1380元; 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8晚9天豪华旅游大巴游每天 1380元; 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10晚11天汽车游)每天 1650元; 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豪华旅游大巴10晚11天游每天 1650元; 版纳-大理-丽江(6晚7天游)每天 760元; 版纳-丽江三飞5日游每天 2050元; 二:西双版纳气候 一年四季皆可前往西双版纳旅游,西双版纳是云南省内为数不多的一个没有冬季的地方,在最冷的1月,这里的平均气温是16℃,而最热的时候,平均气温也只有28℃。西双版纳是从来没有降过雪的地方,也个是长时间处于阳光下面的地方。西双版纳一年只有旱季和雨季,所以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说法。1月至次年的4月到西双版纳旅行气温比较舒适,不冷不热。如果6-9月到西双版纳旅行,则当地的热带水果大量上市,可以尝遍新鲜的美味。5-10月是西双版纳的雨季,不过这里的公路路况较好,对旅游影响不大。西双版纳给人不同的感觉。 第一感觉是:满山遍野的绿色。花开四季,果结终年,秋天、冬天树木不落叶,只有在干季和雨季交替时,少许树木分批地换叶。 第二感觉是:气候温和,找不到“冬天”的踪迹。有一位气候学家曾经对春夏秋冬作过这样的划分:月平均温度低于10℃的为冬季,月平均温度高于22℃为夏季,月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的为春秋季。西双版纳低海拔地区的月平均温度都在15℃左右。因此,西双版纳被誉为“没有冬天的乐土”。12月至2月,正是祖国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可是在西双版纳,人们还在澜沧江里游泳、捞青苔呢! 第三感觉是:湿度大。西双版纳的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至1900毫米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2——85%之间。西双版纳因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属于气候学上的两季地区,北部边缘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美丽的西双版纳1沪教版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

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识记8个生字,重点理解“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积累7个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走进西双版纳密林,会遇到什么情景。 3.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

是动物的王国。体会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8个生字,并书写5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课文,收集“西双版纳还有怎样植物和动物?”并在小组交流。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词语。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 西双版纳是(),又是()。 二、研读课文,感受内容。 过渡:西双版纳为什么会被人们称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呢? (一)学习“植物王国”。 1.默读课文2、3节,想想西双版纳为什么会被称为“植物王国”? 2.学生交流。 媒体出示句子:

二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美丽的西双版纳_沪教版

2019年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1课美丽的西双版纳同步试题 1.看拼音,写词语。 shuǐ hú zhù xìng biǎn dan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zhú lóu yǔ máo fā chóu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照样子,填写合适的词语。 一幢幢( 建筑) 一张张(海芋叶) 一根根(扁担藤) 一幢幢( ) 一张张( ) 一根根( ) 3.下面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请你为它们找朋友,用线连起来。 无边无际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耸立云霄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悠然自得高高地直立在极高的天空。 五彩缤纷没有边际。 4.读一读,完成练习。 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这里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有耸立云霄的望天树,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有1700年前的古茶树,有会跳舞的草,有会吃蚊虫的花…… 西双版纳又是动物的王国。长臂猿、黑灵猫在山间道旁与游人嬉戏,悠然自得的象群甩着长鼻子在丛林里散步,绿孔雀展开五彩缤纷的羽毛为你跳舞助兴,兀鹫在空中盘旋,虎豹在密林深处出没…… 1.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并照样子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葡萄沟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读短文,填空。 葡萄沟在____________________。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__________,七八月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到了九十月份,最惹(rě)人喜爱的__________ 第1页/共3页

《美丽的西双版纳》阅读及答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 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拾起头()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 新鲜鲜美鲜艳 )的花朵,红的、黄的、自的、紫的……争奇斗妍,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只要留下一段树桩,很快就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 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的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 美丽美化赞美 )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给第一小节加上标点符号。(1分) 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词。 (1分) 3、联系上下文,在第二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4、“悬”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公开揭示 B.无着落,没结果 C.挂 D.挂念 E.距离远。“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这句话中“悬”的意思应选 _____(1分)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11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 1、能在课文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正确描写“壶、悠”2个生字。 2、能在学习中积累并理解四字词语“耸立云霄、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理解词语“边陲、嬉戏”的意思。 3、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的具体原因。 4、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 5、能对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初步认识,了解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教学重点: 1、能在学习中积累并理解四字词语“耸立云霄、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理解词语“边陲、嬉戏”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的具体原因。 3、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 教学难点: 1、能模仿课文中的句式介绍自己知道的植物或动物。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影像,引出课题: 1、观看影像资料:“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 大家看了这段风光片后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随机交流,要求说完整、说具体) 2、板书课题:11、美丽的西双版纳。 学习生字:纳,正音。 齐读课题。 3、那么西双版纳在哪儿呢? (1)出示课文第一节: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的西双版纳...... 正确朗读。 (2)结合地图图片理解“边陲”:边疆、边界、边境、边关,处于国家边缘地带的领土。 (3)简介“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我国云南省的旅游胜地,位于我国西南边界,那里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物产丰富。在那里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汉族等

14个民族,还有布朗族、瑶族、苗族、回族、壮族等等。 小结过渡:读了第一小节,我们了解了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的特点,接下来我们读一读第2到第5节,看你又会知道些什么呢? 说明: 由于几乎所有学生都没有去过西双版纳,甚至不知道这个地方,因此,在新课导入中通过观看关于西双版纳的影像资料这一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拉近了学生和课文内容的认知之间的距离,为课文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整体感知,了解结构: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正确停顿。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美丽的西双版纳在我国的__________,这里不仅是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走进村子,你会看到______ _ __,还会看_______ ______ 。 2、拼读词语,随机学习生字。 扁、楼、等:记字方法 砍:做动作理解字义。 悠、壶:书写笔顺,指导描写。 甩:复习翘舌声母:ch sh r 3、交流齐读填空。 4、了解课文结构: 哪几小节写西双版纳是植物王国?指名交流。(第2、3小节) 哪几小节写动物王国?指名交流。(第4小节) 哪几小节写建筑和各族男女老少?指名交流。(第5小节) (相机板书) 说明: 二年级的学生在生字词的读音方面基本上没有问题,因此,在生字教学中,根据每个字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教学。而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环节,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的习惯。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过渡:西双版纳为什么会既被称为“植物王国”,又被称为“动物王国”呢?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 状s w o t分析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状况SWOT分析 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有许多特有种群和古老的孑遗动物,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对象的有亚洲象、懒猴、长臂猿、云豹、野牛、赤颈鹤、犀牛等10种,二、三级保护动物30多种,未列入保护的上万种。所拥有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淡水鱼种类分别是全国已知种类的%、%、%、%和%。西双版纳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雨林。原始森林面积大,其中以热带雨林为主。境内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7,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2种。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2.立体的气候资源 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既不受寒潮直接威胁,也不受台风袭击。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湿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1℃,最冷的1月的平均气温是16℃。降水丰富,在1200—2400mm之间,雨量多在5—10月,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所以,反季节旅游资源占据极大优势,故西双版纳成为了很多人冬天避寒的圣地。 3.独特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民族文化艺术、节日、宗教活动色彩斑斓。傣族主要的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此外。傣族和其它民族的婚姻、生活等习俗,傣族的艺术壁画、神话传说、音乐、舞蹈(孔雀舞、象脚鼓舞)等,都独具特色,很有魅力。另外,西双版纳还居住着14种少数民族。比如,西双版纳独有的基诺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其独具风格的民族风俗也十分绚丽。4.当地的佛教文化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村中几乎有寨必有缅寺,佛教文化已经很好地融合到傣族文化当中,以景洪市为中心的西双版纳州的建筑风格都深刻体现着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巧妙融合。2007年中国最大的南传上部座佛教寺院在西双版纳景洪曼弄枫落成。这为弘扬传统傣族文化。增加西双版纳新亮点发挥了新的品牌效应——“佛在西双版纳,福在西双版纳”。 5.普洱茶文化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最大生产地区,着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西双版纳境内,而且中国茶城坐落于普洱市,加之傣族传统的贝叶文化和古老的普洱茶文化,所以,茶马古道和澜沧江使得西双版纳与普洱市、临沧市的地域文化秉承相连,为三个地区能形成建立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旅游地区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6.区位优势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体会语言美。 教学重点、难点: 用导游的语言来介绍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语言美。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西双版纳的一幅画面,并配以葫芦丝乐曲作背景音乐。 同学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跟随当代作家李舵一起走进这美丽的西双版纳。(请同学们自由快速朗读课文, .............. 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 ★幻灯片展示:西双版纳的组合画面,课题,授课人。 二、感知课文,学做导游 (既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请同学们概括地说说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望天树景区、傣家竹楼、傣家的饮食文化、野象谷、大象表演、傣族人打谷子、傣族人对水的崇敬、傣族少年男子修行、傣族少女载歌载舞) 作者在构思文章时采用了怎样的特殊形式突出所要介绍的重点?(小标题的形式)★几个小标题一起读一读。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西双版纳的印象,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老师要请同学们当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美丽的西双版纳。不要担心,很简单,只要你就课文的某一部分写出导游词,老师先来做两个范例。幻灯片展示范例。 ★范例一: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热带雨林“望天树景区”,看,这直插蓝天的树就叫望天树,或许就因为它仰望蓝天的姿势,而叫望天树吧。它高约60多米,在世界上也被列为保护树种。这里还有很多藤状植物,像蛇一样缠在树上,我想晚上走在这里一定是很吓人的!听,快乐的小鸟在密林深处歌唱呢! ★范例二: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刚与一家傣族同胞打了招呼,说我们有几位游客想到他们家做客,他们非常欢迎,现在我们一起去吧!哇,傣族同胞忙活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摆在竹篾桌上。看,有用芭蕉叶包裹起来蒸的猪肉,有用竹板夹住或用香茅草包好扎紧放在火上烤的竹鼠,还有烤鱼、烤竹笋、剁生菜……这些我们还是我们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