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血吸虫,从我做起

预防血吸虫,从我做起
预防血吸虫,从我做起

预防血吸虫,从我做起

开发区育才一小六年级46班朱雅婷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生活中存在着一种非常流行的疾病——血吸虫病!别不重视这病,这病严重起来可是不轻哦,有时严重起来可能会导致死亡呢,所以说啊,今天我与大家一起讨论的内容就是“预防血吸虫,从我做起”。

我先来介绍什么是血防,血防就是因为吸血虫进入人或哺乳动物体内而引起的疾病就是血吸虫,俗称“大肚子病”。血吸虫病分为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和急性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可不得了了,得了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表现有: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面色苍白、消瘦、乏力、头昏、肌肉关节酸痛、荨麻疹等,重者可能导致死亡。急性很严重,慢性就没有那么严重了,一般都没有明显的症状。晚期吸血虫病主要症状有:有低热、消瘦、面色萎黄。

介绍了这么多关于血吸虫病的知识,同学们肯定对血吸虫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来讲讲具体事例吧!

在一个夏天,有一位小男孩去小水池里游泳、嬉戏,他对血吸虫病一点儿也不了解,他游的那个小水池里就有血吸虫,他浑然不知,还游得非常开心,回到家里,他就开始咳嗽、恶心、头昏,面色发白,他的家人也对于血防一窍不通,带着小男孩上医院,医生告诉小男孩的家人,这是急性血吸虫病,医生们只有尽力医治,同时也请他的家人做好心理准备……结果这个家庭很不幸,小男孩终究还是没能逃过

死神的追捕。

听了这个凄凉的故事,同学们肯定知道了血吸虫病的重要性,小男孩会死亡都是因为他的家人以及他对血吸虫病没有了解,所以失去了一个小生命。

我在此郑重宣布:我们应该预防血吸虫病,并且还要对血吸虫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不让更多人丢失性命。

血吸虫病一般在3—11月份开始传播,只要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疫水,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如插秧割谷、防汛抢险、捕鱼捞虾、游泳嬉水、洗衣洗菜等。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的机会也就越大。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关于血吸虫病的知识,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大家一起关注血吸虫病,关注健康,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希望大家一起行动起来,预防血吸虫疾病的传播!

最新预防血吸虫病教案

11、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 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 3、让学生认识血吸虫病的危害; 4、教育学生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5、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生活的荆州市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教育学生成为血吸虫病知识的宣传者; 6教育学生维护健康,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1、血吸虫病的危害 2、懂得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教具和学具: 1、放大的寄生虫生活史挂图; 2、有关血吸虫病的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 2 、放录像 我们已经学过几种有关寄生虫病的知识,谁能说说记得哪些?寄生虫病的特点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板书:血吸虫病。 问:这种病你听说过吗?从名称看,你们认为这种病会和人的哪部分有关系? 2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感染了血吸虫毛蚴的钉螺传染给人、畜的传染病。血吸虫卵在水里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长成尾蚴后又离开钉螺回到水中。尾蚴接触到人、畜的皮肤后便会迅速进入人、畜体内,使人、畜感染血吸虫病。人、畜感染后,再通过其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有螺地带水域,造成新的传染性。 3、血吸虫的种类:血吸虫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4、血吸虫病的危害:急性血吸虫病是人在大量感染尾蚴的情况下发生的,发病迅猛,可在短期内发展成为晚期或直接进入衰竭状态,导致死亡。慢性血吸虫病发展较慢,早期对体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入晚期后则出现腹水、巨脾、侏儒等症,患者劳动力丧失,甚至造成死亡。 5、我国血吸虫病形势严峻 目前,血吸虫病流行于世界74个国家和地区,估计有1.9亿感染者。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血吸虫病人约80多万。目前血吸虫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7省的110个县(市、区),生活在疫区的人口约6000万。重疫区主要是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沿长江的江(湖、洲)滩地区,以及四川、云南的部分山区。 6、荆州市是血吸虫的重疫区之一。 7.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党和政府一再强调指出,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党委、政府务必从实践“三个代表”

血吸虫病防治教育主题队会

701班血吸虫病防治教育 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和措施。 活动时间:4月21日 活动地点:701班 活动过程: 一、介绍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寄生虫病。流行我国的血吸虫病系日本血吸虫所引起。 二、通过图片、视频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及传播方式 (一)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分为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四个时期,唯一中间宿主为钉螺。终宿主是人或哺乳动物(如牛、羊、马猪等) (二)传播方式 血吸虫病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人体皮肤与疫水的接触,可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两种方式传播。生活用水如下河塘游泳、洗澡、洗手脚、洗衣、洗菜;生产用水如下河塘摸鱼、捕虾、农民赤足下田栽秧、打谷、捞草等。 另外,除皮肤外尾蚴还可通过饮用水从口腔粘膜侵入。 三、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按发病时期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血吸虫病。 (一)急性血吸虫病: 主要表现有:畏寒、发热、肝脾大并有压痛,伴有腹泻。 粪便检查:血吸虫卵阳性。 (二)慢性血吸虫病: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无阳性体症,少数患者有腹泻、肝脾肿大,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营养不良和劳动力减退,重症发展为肝硬化。 (三)晚期血吸虫病 晚期多引起肝硬化、腹水、肝脾显著肿大,出现腹胀、消疫、乏力、劳动力显著减退。 四:预防血吸虫病感染的方法和措施; 1、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2、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3、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检查和治疗。 五、控制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1、改造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 2、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持饮用水卫生是控制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 3、家畜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家畜患血吸虫病也要进行治疗。 六、活动总结。

血吸虫防治测试题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 1、血吸虫病传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含有虫卵的粪便入水,二是有钉螺存在,三是__() A、血吸虫病人存在 B、与血吸虫病人接触 C、与患有血吸虫病的家畜接触 D、人、畜接触疫水 2、下列关于血吸虫病的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人和家畜都可能患上血吸虫病 B、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预防感染血吸虫病 C、冬季最易感染血吸虫病 D、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沿江五省和四川、云南等省。 3、外出回家,你应该______________() A、立即洗手 B、吃东西时再洗手 C、手脏才洗手 D、不用洗手 4、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曾写下《七律?送瘟神》一诗,诗中“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一句传诵至今。请问:这首诗歌颂的是我国人民防治哪种疾病的壮举?() A、鼠疫 B、天花 C、血吸虫病 D、霍乱 5、学生体格检查测量体重前,应当做到的是__________。() A、不脱鞋 B、不脱外衣 C、可以剧烈活动 D、在大小便排空后进行 6、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我们每天离不开水,如果我们在学校口渴时,你应该喝下列哪种水最好?() A、井水 B、白开水 C、自来水 D、纯净水 7、健康是指()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D、精神健康 8、预防接种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A、预防癌症C、治疗疾病 B、预防多种传染病D、加强营养 9、“大肚子病”是指______________。() A、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B、血吸虫病 C、结核病 D、艾滋病 10、血吸虫的寿命是______________。() A、一般4——5年,最长47年 B、10年 C、7——8年 D、2年 二、判断题[每题3分] 11、血吸虫病患者不经药物治疗不可能自然痊愈。() 12、心理健康的表现,包括有自知之明。() 13、锻炼身体,应该在吃饱了以后立即进行。() 14、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许多疾病。() 15、消灭钉螺和治疗病人都属于预防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 16、蔬菜应该切后再洗。() 17、血吸虫病患者痊愈后,可产生免疫力,即使再次接触疫水也不会得病。() 18、厨房中的抹布最易繁殖细菌,最好每天煮沸一次或用洗涤剂洗净晾干。() 19、血吸虫生长发育过程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六个阶段。() 20、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三、简答题[每题5分] 1、人被感染上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什么是疫水?

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怎样预防血吸虫病?-卫生常识 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 解放前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 严重危害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解放后, 在党的领导下, 南方各地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 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已经大大缩小了.血吸虫病可以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两种.急性期的症状有长期发高烧, 头疼, 腹疼, 四肢酸疼, 干咳少痰, 大便带血, 食欲不振, 体力疲乏, 肝脏肿大, 等等.慢性期的症状主要是腹疼, 消化不良, 腹泻, 贫血, 肝硬化.到了后期, 腹中积水, 肚子胀得像鼓一样, 所以又叫大肚子病. 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 不但人会感染这种病, 其他哺乳动物, 如猪、马、牛、羊、狗、猫等, 也会感染这种病.特别是耕牛感染最为常见.得了血吸虫病的人或牲畜, 粪便中带有很多虫卵.虫卵在水里孵化成毛蚴;毛蚴钻到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 然后又钻出螺体浮游在水面上.尾蚴在水里遇到人或牲畜, 几秒钟就能钻进人或牲畜的皮肤, 进入血管, 由血管再到肺脏、心脏和肝脏.尾蚴在人或牲畜的体内发育成虫, 产出大量虫卵, 同时放出大量毒素, 破坏人或牲畜的内脏器官.最后, 虫卵又随粪便排出体外.这就是血吸虫的生活史, 也是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从血吸虫的生活史,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病人和病畜是血吸虫病的传染源;而粪便、水、钉螺, 则是传染血吸虫病的媒介.我们要消灭血吸虫, 就必须针对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掐断血吸虫的生路.办法就是: 开展对血吸虫病的普遍治疗, 治好病人和病畜, 消灭传染源;搞好粪便管理, 不让虫卵和水接触;彻底消灭钉螺, 不让毛蚴有寄生的地方.这些办法靠一两个人是实行不了的, 必须在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领导下, 发动群众, 大家动手.除了这些办法以外, 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 个人也应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例如: 不到有钉螺的河里去游泳, 不在有钉螺的河里淘米、洗菜、摸鱼、捉蟹, 不喝生水, 不赤脚在河边行走.下稻田劳动, 穿上用1%氯硝柳胺浸泡过的裤袜, 能防止尾蚴钻进皮肤.如果感染了血吸虫病, 不要担心害怕, 只要一发现症状就去医院检查, 服从医生的治疗, 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但是自己不要随便乱吃药.

防止血吸虫病主题班会

防治血吸虫病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血吸虫病 2.该病的传播途径。 3.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4.血吸虫病的预防。 二、.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 四、学习方法 分组讨论学习 五、教学过程 . (一)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二)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血吸虫病的传播需要两个宿主,一个是被成虫寄生的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称为终宿主,许多种哺乳动物都可成为血吸虫的终宿主;另一个是被幼虫寄生的钉螺,叫中间宿主,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是传播血吸虫病的媒介。血吸虫卵从人或哺乳动物的粪便中排出,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可发育成成千上万的尾蚴(肉眼是看不见的),尾蚴再从钉螺逸出进入水中。这时,人们因生产、生活劳动接触含尾蚴的水体(疫水)后,尾蚴可在10秒钟之内钻入皮肤,在体内经20多天的发育,成为成虫并产卵,从而使人患上血吸虫病。 除人以外,还有40余种哺乳动物和人一样,只要接触了含尾蚴的水体(疫水)均可感染血吸虫。 (三)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1.侵袭期: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 ! 2.急性期 (1)发热为本期主要的症状,发热的高低,期限和热型视感染轻重而异。(2)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黏液。 (3)肝脾肿大。 (4)肺部症状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 (四)血吸虫病的预防 1.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2.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3.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主讲:彭沿森 一、什么叫血吸虫? 凡是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脊椎动物指哺乳类如人类及哺乳动物(牛、羊、马、猪、犬、猫及鼠等)。血吸虫种类繁多,在已为人类认识的86种中,有19种与人类致病有关。其中有5种血吸虫,即日本、埃及、湄公、间插、曼氏血吸虫,致使人畜患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二、血吸虫病在哪里流行? 日本血吸虫致病严重,分布很广,包括日本、中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根据发掘出土的西汉古尸解剖分析证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我国就有日本血吸虫病(以下简称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和云南省,但在上述范围内并非普遍流行血吸虫病,各省有一定的县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三、血吸虫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从西汉古尸发现的血吸虫感染者来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许多人惨遭血吸虫病的危害而丧生,有的村舍也因血吸虫病而被毁灭。患了血吸虫病的病人,早期可以不出现症状,或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乏力等症状,但是,一般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天长日久,重复感染,

逐渐形成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小孩患了血吸虫病则影响生长发育,长不高,智力低下,看起来就象小老头一样;妇女患了血吸虫病则月经不调,影响生育,并缺乏生活乐趣;如果发展成晚期血吸虫病,则腹腔里就会长腹水,肝脾肿大,表现出肚大如鼓,骨瘦如柴,有的还会大呕血,真是吃得做不得,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和生活,靠劳动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血吸虫病的危害性就是影响生命、生产、生活、生长、生育之“五生”。 九、怎样防治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防治,首先是防,其次是治。防就是想办法预防血吸虫感染,防止人和牲畜得血吸虫病;治,就是治疗已经患血吸虫病的人或畜。 避免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在血吸虫病流行季节,人畜不要到有螺的河,堰,沟渠,池,塘等处洗衣物,中、小学生特别要注意不要到这些地方戏水、洗澡。如非得要到这些有螺环境去劳动生产,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穿胶靴、戴手套或在身上涂抹防蚴霜等等,避免皮肤与水接触。 积极消灭钉螺。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感染最根本的措施,没有钉螺,就不会引起血吸虫病传播。消灭钉螺,一是药物杀灭;二是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新沟,填有螺旧沟。 积极检查治疗血吸虫病。要知道自己是否患血吸虫病,应积极接受血吸虫病检查。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检查,成人在住家所在地接受防疫人员上门检查。目前,检查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粪便沉孵检查、皮内试验、间接凝集试验、环卵试验等。经过检查确诊有血吸虫病后,无论自己有无症状或体征,均要及时

《防治血吸虫病知识》教案教案资料

《防治血吸虫病知 识》教案

《防治血吸虫病常识》教案 目标要求: 1、掌握一些简单必要的防治血吸虫病的常识。 2、懂得自我保护,如何防治血吸虫病的常识。 教时:两教时 教程:第一教时 一、引言: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在中支河、汉北河两周围,天天与水亲密接触,水里面却繁衍着一种对我们健康十分不利的血吸虫,今天我们要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知识。 板书:防治血吸虫病常识 二、具体学习血防小常识 1、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是在人本血管内,每天要产生很多虫卵子和排出很多毒素,因而引起人体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导致疾病的发生,人们就把这种病叫做血吸虫病。 2、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 血吸虫分雌虫和雄虫,寄生在人或牲畜等动物体内,交配后产生大量的虫卵。这些虫卵,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如遇到适合的温度再孵化出毛蚴,毛蚴碰上钉螺就钻入钉螺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发育系列成尾蚴,钉螺在有水环境中,释放出成千上万条尾蚴到水表面,这种水叫疫水。 3、感染血吸虫病的方式有哪几种?

抢割油菜、小麦、放牧、割草、扯泥蒿、打棕叶、游泳戏水、涉水、防汛抢险、捕鱼摸虾等。 4、什么是急性血吸虫病?有哪些主要特征?(略) 5、什么是慢性血吸虫病?(略)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血吸虫病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的时间里,互相提问,互相讨论,看看掌握得怎样,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血吸虫病防治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授 1、晚期血吸虫病是怎样形成的?临床分为几型? 2、血吸虫病的危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防治血吸虫病的综合措施?哪些是重点措施? 综合措施:治病、灭螺、粪管、水管和个人防护。 其中重点是治病和灭螺。 三、自由说一说: 为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远离血吸虫病,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做? 四、小结: 同学样都谈得很好,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真正做到远离疫朋,无离血吸虫,向不懂的人多宣传血防知识。

血吸虫病的预防教案

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 凉山罗纲琦 课时:两节课 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一些血吸虫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在哪些地方能够感染上血吸虫病。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觉的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过程: (一)血吸虫的一生。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成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童虫等6个阶段。 感染血吸虫的人或其它哺乳动物从粪便中排出虫卵,若粪便污染了水,虫卵被带进水中,在水里孵出毛蚴。毛蚴能在水中自由游动,并主动钻入水中的钉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子胞蚴。子胞蚴再经一次繁殖,产生大量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在水中自由游动。人们因生产劳动、生活用水、游泳戏水等各种方式与含有尾蚴的水接触后,尾蚴便很快钻进人体皮肤,进入皮肤后即转变成童虫,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发育,最终在肝、肠附近的血管内定居寄生,并发育成熟,成为成虫。雌、雄成虫结伴合抱,交配产卵,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二三千个。这样一个周期即是血吸虫的一生,即生活史。 在血吸虫的生活史中,有两个宿主,一个是被成虫寄生的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称为终宿主,许多种哺乳动物都可成为血吸虫的终宿主;另一个

是被幼虫寄生的钉螺,叫中间宿主,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二)血吸虫病的传播“路线图 血吸虫又称裂体吸虫。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寄生于人体的有日本裂体吸虫、埃及裂体吸虫和曼氏裂体吸虫3种。血吸虫寄生于人畜体内的门静脉系统,可引起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造成血吸虫病流行的是日本裂体吸虫,其成虫雌雄异体。雄虫体较短粗,体乳白色或微灰白色,常向腹面弯曲而呈镰刀状;口、腹两吸盘明显,自腹吸盘以后虫体两侧向腹面弯曲,形成沟状,直延至尾端,称抱雌沟,是雄虫抱住雌虫交配的部位。雌虫比雄虫明显细长,呈线状。虫体可逆血流移行到肠粘膜下层的静肪末梢,合抱的雌雄虫在此交配并产卵。虫卵的一部分随血流到肝脏,另一部分沉积在肠壁上,还有的游离在阑尾、胰、胃、脑等器官中。初产出的卵内含一个受精卵细胞和约20个卵黄细胞,在肠壁或肝脏内逐渐发育成毛蚴。由于卵内千周蚴分泌酶的刺激,溶解了周围的组织,虫卵经肠壁穿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这时内含毛蚴的虫卵呈卵圆形、淡黄色、无卵盖,其一侧有一小刺,如遇清水,即可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可活2~3天,此时若遇钉螺就主动侵入,在螺体内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一条毛蚴可发育成数万条尾蚴)后逸出;如遇人、畜在水中活动,则经皮肤侵入体内;脱去尾问成为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发育,在移行发育过程中未能到达门静脉系统的童虫,因不能发育为成虫而死亡。 血吸虫对宿主带来的危害以虫卵所致的损害为最重。虫卵沉着在宿主的肝脏及肠壁等组织,形成虫卵肉芽肿,最后导致肝脾肿大、肠壁纤维化、

血防教育(血吸虫病防治教育)主题班会 教案

血吸虫病防治教育主题队会 活动目的: 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和措施。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介绍什么是血吸虫病 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疾病。民间称做“大肚子病”、“水臌病”等。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造成劳动力下降,影响生产、生活、生长、生育与生命。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血吸虫在体内不断产卵,释放毒素,使肝脏、脾脏受到损害,发展到晚期可危及生命;妇女得了此病,严重的会影响生育,造成家庭不幸;儿童患了这种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成为矮小人,即“侏儒症”。 二、通过图片、视频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及传播方式 (一)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分为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四个时期,唯一中间宿主为钉螺。终宿主是人或哺乳动物(如牛、羊、马猪等)(二)传播方式 血吸虫病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人体皮肤与疫水的接触,可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两种方式传播。生活用水如下河塘游泳、洗澡、洗手脚、洗衣、洗菜;生产用水如下河塘摸鱼、捕虾、农民赤足下田栽秧、打谷、捞草等。

另外,除皮肤外尾蚴还可通过饮用水从口腔粘膜侵入。 三、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按发病时期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血吸虫病。(一)急性血吸虫病: 主要表现有:畏寒、发热、肝脾大并有压痛,伴有腹泻。 粪便检查:血吸虫卵阳性。 (二)慢性血吸虫病: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无阳性体症,少数患者有腹泻、肝脾肿大,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营养不良和劳动力减退,重症发展为肝硬化。 (三)晚期血吸虫病 晚期多引起肝硬化、腹水、肝脾显著肿大,出现腹胀、消疫、乏力、劳动力显著减退。 四、预防血吸虫病感染的方法和措施 1、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2、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3、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检查和治疗。

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

血吸虫病--人类的瘟疫 课题:血吸虫病--人类的瘟疫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的大小和形状及其一生的变化。 2、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 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难点: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 教学时间:一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以及有关血吸虫病的录象和资料。 学生:询问了解有关血吸虫病的知识。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几种有关寄生虫病的知识,谁能说说记得哪些?寄生虫病的特点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板书:血吸虫病。 问:这种病你听说过吗?从名称看,你们认为这种病会和人的哪部分有关系。 2、师介绍什么叫血吸虫病。 3、读课文,说说血吸虫是什么形状的,大概有多大(取出细线剪成长约1厘米左右的线头若干段,分发给学生传看。)

4、出示挂图,阅读课文,讨论: (1)了解血吸虫的生长发育史以及血吸虫的生长发育中需要哪些生长条件? (2)血吸虫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5、过渡:血吸虫病不是一般的寄生虫,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既然血吸虫病危害这么大,我们怎样预防它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血吸虫的生活史,请大家说说怎样做可以破坏它的生存条件? 6、讨论:如何预防血吸虫病?如果得了血吸虫病该怎么办? 7、水灾地区政府都要安排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到灾区进行广泛的宣传示范,知道为什么吗? 8、小结: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大家都来预防和杜绝血吸虫病。 三、反馈检测 1、什么是寄生?什么是寄生虫?血吸虫的形状、大小? 2、简述血吸虫的生活史以及血吸虫病的症状。 3、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板书 血吸虫病--人类的瘟疫 生活史:卵(粪便)—毛蚴(水、钉螺)—尾蚴(水) 预防:管好水源,粪便消灭钉螺积极治疗不喝生水

血防教育(血吸虫病防治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血防教育(血吸虫病防治教育)主题班会-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血吸虫病防治教育主题队会 活动目的: 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和措施。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介绍什么是血吸虫病 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疾病。民间称做“大肚子病”、“水臌病”等。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造成劳动力下降,影响生产、生活、生长、生育与生命。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血吸虫在体内不断产卵,释放毒素,使肝脏、脾脏受到损害,发展到晚期可危及生命;妇女得了此病,严重的会影响生育,造成家庭不幸;儿童患了这种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成为矮小人,即“侏儒症”。 二、通过图片、视频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及传播方式 (一)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分为成虫、虫卵、毛蚴、尾蚴四个时期,唯一中间宿主为钉螺。终宿主是人或哺乳动物(如牛、羊、马猪等) (二)传播方式 血吸虫病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人体皮肤与疫水的接触,可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两种方式传播。生活用水如下河塘游

泳、洗澡、洗手脚、洗衣、洗菜;生产用水如下河塘摸鱼、捕虾、农民赤足下田栽秧、打谷、捞草等。 另外,除皮肤外尾蚴还可通过饮用水从口腔粘膜侵入。三、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按发病时期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血吸虫病。 (一)急性血吸虫病: 主要表现有:畏寒、发热、肝脾大并有压痛,伴有腹泻。 粪便检查:血吸虫卵阳性。 (二)慢性血吸虫病: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无阳性体症,少数患者有腹泻、肝脾肿大,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营养不良和劳动力减退,重症发展为肝硬化。 (三)晚期血吸虫病 晚期多引起肝硬化、腹水、肝脾显著肿大,出现腹胀、消疫、乏力、劳动力显著减退。 四、预防血吸虫病感染的方法和措施 1、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2、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3、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检查和治疗。

血吸虫病的认识与防治

血吸虫病的认识与防治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世界上共有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等5种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病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其传播环多、流行因素复杂,是所有人体血吸虫病中对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宿主动物的血管内,所产虫卵由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感染中间宿主钉螺,在钉螺体内发育成熟后大量逸放出尾蚴,尾蚴钻入人或动物宿主,又发育成为成虫,交配产卵,引起病害。其中,可感染并传播日本血吸虫的动物宿主有牛、猪、羊等40多种哺乳动物。 血吸虫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血吸虫病是在大量感染尾蚴的情况下发生的,病人发病迅猛,可在短期内发展成为晚期或直接进入衰竭状态,导致死亡。慢性血吸虫病一般发展较慢,早期对体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入晚期后则出现腹水、巨脾、侏儒等症,患者劳动力丧失,甚至造成死亡。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 为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提高疫区群众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为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和卫生宣教工作者编写、制作血防健康教育材料提供准确信息,特编制《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 一、核心信息 1、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人和家畜都能感染。 2、人和家畜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俗称疫水),就可能患病。血吸虫病主要感染季节是4-10月。

3、因生产生活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防护措施。 4、感染血吸虫以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5、疫区每个家庭和个人有义务积极配合当地血防部门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人畜查病和治疗工作。 二、知识要点 1、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 2、血吸虫生存繁殖离不开钉螺。钉螺主要生长在潮湿草滩上和沟渠旁。 3、血吸虫生活史:血吸虫虫卵从人或哺乳动物的粪便中排出,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再从钉螺逸出进入水中;当人和哺乳动物接触疫水后,尾蚴很快钻入皮肤,在体内发育成成虫产卵。 4、感染血吸虫的途径:人或哺乳动物接触疫水10秒钟,血吸虫尾蚴即可侵入皮肤,就可能造成人或哺乳动物感染发病。 5、血吸虫病的危害: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反复感染或久治不愈可引起肝硬化、腹水,严重者影响生长发育(青少年),使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血吸虫病人和病畜又可作为传染源,造成血吸虫病传播。 6、血吸虫病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种。急性血吸虫病发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慢性血吸虫病一般无明显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肝硬化和腹水等症状,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7、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预防血吸虫病知识

预防血吸虫病知识 一、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肠炎、肝硬化,并导致腹泻、消瘦、贫血与营养障碍等疾患, 二、急性血吸虫病的症状与体征 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3种。急性多发生于初次感染者,但少数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在感染后也可发生。接触疫水后1-2天内,有的人在接触部位的皮肤出现点状红色丘疹,奇痒。 病人绝大多数有肝脏肿大,并伴有压痛。感染较重,或反复感染者可出现脾肿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消瘦、贫血、营养性水肿和腹水,而导致死亡。。 三、什么季节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虫,但在气温较高的4-10月份最容易感染。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习惯的人感染血吸虫的高峰季节也不相同。 春季雨水多,气候温暖,最适宜钉螺活动。加上人们春耕生产繁忙,下水的次数多,因此感染的机会较多。 夏季气温高,下湖、下河游泳、洗澡的人数多,接触疫水的时间长,身体暴露的面积也大。另外,在洞庭湖、鄱阳湖湖滨和长江沿岸等一些地区,洪水季节到来时,由于抗洪抢险突击下水人数增多,因此,受感染的人数也有可能增加。一般来说,急性血吸虫感染以夏季最为常见。 秋季温度也适宜钉螺活动,且又是捕鱼的好季节,鄱阳湖、洞庭湖等沿湖地区居民纷纷下湖捕鱼、捉虾,常常发生急性感染。因此,秋季同样是感染血吸虫的一个重要季节。 四、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 1、普查普治病人和病牛以控制传染源; 2、灭螺以切断传播途径; 3、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保护水源,改善用水卫生(提倡用井水。可疑用水消毒:饮水先用明矾沉淀,再以漂白粉消毒。每担水加漂白粉1克漂白粉精一片,15分钟后即可安全取用); 4、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必须接触时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防蚴笔(以脂肪酸为基质,加碱皂化后加2%氮硝柳胺和10%松节油制成)具有强大杀灭尾蚴的作用,涂擦皮肤可耐久不脱。此外有1%氯硝柳胺碱性溶液浸渍衣裤,对尾蚴亦有杀灭作用。 大桥中心卫生院宣

血吸虫病宣传标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血吸虫病宣传标语 篇一:血吸虫宣传标语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发展成晚期血吸虫病 “定期进行血吸虫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感染,及时治疗,以免发展成晚期血吸虫病” 1、为了您的健康,不要接触疫水;为了他人健康,粪便不要直接入水 2、此处有血吸虫,禁止洲滩放牧,禁止接触疫水。 3、控制血吸虫病,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4、控制血吸虫病,达标保民生 5、预防血吸虫病,拒绝接触疫水。 6、消灭血吸虫病,造福疫区人民 7、落实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规划纲要,实现血防目标 8、送走“瘟神”、健康一生,促进发展、保障民生 9、关注血吸虫病,携手送“瘟神” 10、全民行动,齐送“瘟神” 10、要想保健康,别散放牛羊1、远离血吸虫,健康常

驻留1 12、拒绝接触疫水,引领健康生活 13、不散放牛羊,牲畜壮又强 14、下疫水作业前,请做好个人防护! 15、管好人畜粪便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 16、洲滩放牧是传播血吸虫病的主要原因。 17、贯彻落实血防《条例》,依法实施洲滩禁牧。 18、依法禁止在有螺洲滩放养家畜。 19、实施洲滩禁牧,发展替代养殖。 20、大力推行以机代牛,积极控制血吸虫病流行。 21、推行家畜圈养,控制血吸虫病流行。 22、改厕改厨改圈,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 23、使用卫生厕所,切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 24、饮用安全卫生水,避免接触疫水。 25、预防血吸虫病,人人有责任 26、不论男女老少、职业和种族,只要接触疫水,人人都可感染血吸虫。 27、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血吸虫病的可能性越大。 28、全民动员,灭螺防病 29、消灭钉螺,远离血吸虫病 30、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 篇二:血防宣传标语

《血吸虫病》试题

小学血防知识竞赛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 1、血吸虫病传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含有虫卵的粪便入水,二是有钉螺存在,三是___。(D ) A、血吸虫病人存在C、与患有血吸虫病的家畜接触 B、与血吸虫病人接触D、人、畜接触疫水 2、下列关于血吸虫病的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C ) A、人和家畜都可能患上血吸虫病 B、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预防感染血吸虫病 C、冬季最易感染血吸虫病 D、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沿江五省和四川、云南等省。 3、外出回家,你应该______________(A ) A、立即洗手 B、吃东西时再洗手 C、手脏才洗手 D、不用洗手 4、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曾写下《七律?送瘟神》一诗,诗中“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一句传诵至今。请问:这首诗歌颂的是我国人民防治哪种疾病的壮举?(C )A、鼠疫B、天花C、血吸虫病D、霍乱 5、学生体格检查测量体重前,应当做到的是__________。(D ) A、不脱鞋 B、不脱外衣 C、可以剧烈活动 D、在大小便排空后进行 6、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我们每天离不开水,如果我们在学校口渴时,你应该喝下列哪种水最好?( B ) A、井水 B、白开水 C、自来水 D、纯净水 7、健康是指(ABC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D、精神健康 8、预防接种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B ) A、预防癌症C、治疗疾病 B、预防多种传染病D、加强营养 9、“大肚子病”是指______________。(B ) A、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B、血吸虫病 C、结核病 D、艾滋病 10、血吸虫的寿命是______________。( A ) A、一般4——5年,最长47年 B、10年 C、7——8年 D、2年 二、判断题[每题3分] 11、血吸虫病患者不经药物治疗不可能自然痊愈。(是)

血吸虫病预防与处理管理规定

血吸虫病预防与处理管理规定 1 基本要求 1.1 血吸虫病预防及控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联防联控、属地管理”的工作原则,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组织对在血吸虫疫区工作的员工进行血吸虫病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 1.2 公司有义务为在血吸虫疫区工作的员工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定期组织专项健康检查,为感染血吸虫病的员工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并建立血吸虫病人健康档案。 1.3 在血吸虫疫区设立建设项目时,科技部应将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环境的卫生学评价意见纳入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1.4 血吸虫疫区单位应在可能感染血吸虫病的作业区域、作业岗位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配合地方政府部门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督促员工做好个体防护和服用预防药物。 2 职责 2.1 环境保护部 2.1.1 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有关血吸虫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负责制定公司预防和处置血吸虫病的管理规定、应急预案。 2.1.2 负责联系地方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疫区开展药物灭 螺工作;监督各部门、单位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发生的措施的落实情况。 2.1.3 为在血吸虫疫区工作的员工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组织对

在血吸虫疫区工作的员工进行专项体检,建立员工健康检查档案和血吸虫病人健康档案。 2.1.4 组织对设立在血吸虫疫区的建设项目开展血吸虫病卫生 学评价;项目竣工后,联系所在地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血吸虫病进行监测。 2.1.5 负责感染血吸虫病的员工的工伤认定申报。 2.2 人力资源部 2.2.1 定期对在血吸虫疫区因工作原因接触疫水的员工进行血吸虫病预防及控制知识的强化教育。 2.2.2 在与血吸虫疫区工作的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将血吸虫疫区范围、血吸虫病的危害、后果及防护等内容纳入到劳动合同中。 2.2.3 负责感染血吸虫病的员工的劳动能力等级鉴定申报。 2.2.4 会同环境保护部做好在血吸虫疫区工作的员工的专项健康检查。 2.2.5 加强与地方工伤保险机构的沟通,确定合理的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将因工作原因感染血吸虫病的员工纳入到工伤保险中。 2.2.6 协调感染血吸虫病的员工的治疗事项,妥善处理老血吸虫病人的医疗费用。 2.3 科技部 2.3.1 在血吸虫疫区设立建设项目时,负责将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环境的卫生学评价意见纳入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2.3.2 在建设项目基础设计阶段,责成设计单位将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纳入到设计规划中。 2.4 装备部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案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案 2014年3月10日周会课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怎样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流行区有哪些,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什么,传播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血吸虫病的症状是什么,血吸虫病的传染源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教育学生不要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其次通过学生劝告家长不要到有螺的洲滩放牛、放羊,并告知这是违法行为。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什么是血吸虫病?俗称是什么? 2、国内血吸虫病的流行区有哪些地区?江苏省的主要流行区是哪里? 3、血吸虫的生活史,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是什么? 4、什么时间易感血吸虫?感染血吸虫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5、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怎样发展? 6、如何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学生外出到血吸虫流行区旅游及外来学生假期回流行区的老家该如何预防血吸虫感染?怀疑得了血吸虫病该如何检查和治疗? 五、家庭作业:写一篇关于与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相关的作文;出一期血防知识板报;安排学生课外活动,如参加一次查螺,或向家长宣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通过学生劝告家长不要到有螺的洲滩放牛、放羊,并告知这是违法行为。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让我们知道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流行区范围广,感染血吸虫病有二种主要途径,唯一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急性期的典型症状为发热,传染源是得了血吸虫病的病人和病畜,预防血吸虫病要查治传染源、查螺灭螺、粪管水管、不接触疫水等。

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教案 2014年3月24日周会课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一些血吸虫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血吸虫病。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在哪些地方能够感染上血吸虫病。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觉的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血吸虫病的传播“路线图 血吸虫又称裂体吸虫。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寄生于人体的有日本裂体吸虫、埃及裂体吸虫和曼氏裂体吸虫3种。血吸虫寄生于人畜体内的门静脉系统,可引起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造成血吸虫病流行的是日本裂体吸虫,其成虫雌雄异体。雄虫体较短粗,体乳白色或微灰白色,常向腹面弯曲而呈镰刀状;口、腹两吸盘明显,自腹吸盘以后虫体两侧向腹面弯曲,形成沟状,直延至尾端,称抱雌沟,是雄虫抱住雌虫交配的部位。雌虫比雄虫明显细长,呈线状。虫体可逆血流移行到肠粘膜下层的静肪末梢,合抱的雌雄虫在此交配并产卵。虫卵的一部分随血流到肝脏,另一部分沉积在肠壁上,还有的游离在阑尾、胰、胃、脑等器官中。初产出的卵内含一个受精卵细胞和约20个卵黄细胞,在肠壁或肝脏内逐渐发育成毛蚴。由于卵内千周蚴分泌酶的刺激,溶解了周围的组织,虫卵经肠壁穿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这时内含毛蚴的虫卵呈卵圆形、淡黄色、无卵盖,其一侧有一小刺,如遇清水,即可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可活2~3天,此时若遇钉螺就主动侵入,在螺体内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一条毛蚴可发育成数万条尾蚴)后逸出;如遇人、畜在水中活动,则经皮肤侵入体内;脱去尾问成为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发育,在移行发育过程中未能到达门静脉系统的童虫,因不能发育为成虫而死亡。 (二)什么人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不分男女老少、职业和种族,只要接触疫水,人人都容易感染血吸虫。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性也越大。 男女对血吸虫的易感性并没有差别,各地男女两种性别血吸虫感染率的差异,是由于男性和女性生产劳动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的缘故。在湖沼和一些水网流行区,男性主要从事生产劳动,如经常在疫水中捕鱼、捞虾、打草、砍樵、耕耘、收获和打粽叶等,接触疫水机会多。妇女较少参加生产,主要是料理家务,相比之下女性血吸虫感染率往往低于男性。但在山区和某些水乡小镇,男性多从事副业,女性则经常在疫水中洗衣,这类地区女性血吸虫感染率高于男性。 在一般的流行区,5岁以下的幼儿接触疫水的机会较少,因而感染率较低。5岁以上的儿童渐渐喜欢在湖边或河、沟边戏水、游泳,感染率迅速增加。10岁以后因逐渐参加割草、放牧、捕鱼虾等生产劳动,同时,戏水、游泳者更多,所以血吸虫感染率上升更快。成年后因全部投入农业或渔业生产,经常与疫水接触,血吸虫感染率也就高。老年人因身体衰弱,体力减退,在田里或水中的劳动次数大大减少,接触疫水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就职业而言,渔民、船民、半农半渔和农民等职业人群因生产劳动,接触疫水的机会多,血吸虫感染率颇高。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问答 一、什么叫血吸虫? 凡是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脊椎动物指哺乳类如人类及哺乳动物(牛、羊、马、猪、犬、猫及鼠等)。血吸虫种类繁多,在已为人类认识的86种中,有19种与人类致病有关。其中有5种血吸虫,即日本、埃及、湄公、间插、曼氏血吸虫,致使人畜患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二、血吸虫病在哪里流行? 日本血吸虫致病严重,分布很广,包括日本、中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根据发掘出土的西汉古尸解剖分析证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我国就有日本血吸虫病(以下简称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和云南省,但在上述范围内并非普遍流行血吸虫病,各省有一定的县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三、血吸虫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从西汉古尸发现的血吸虫感染者来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许多人惨遭血吸虫病的危害而丧生,有的村舍也因血吸虫病而被毁灭。患了血吸虫病的病人,早期可以不出现症状,或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乏力等症状,但是,一般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天长日久,重复感染,逐渐形成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小孩患了血吸虫病则影响生长发育,长不高,智力低下,看起来就象小老头一样;妇女患了血吸虫病则月经不调,影响生育,并缺乏生活乐趣;如果发展成晚期血吸虫病,则腹腔里就会长腹水,肝脾肿大,表现出肚大如鼓,骨瘦如柴,有的还会大呕血,真是吃得做不得,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和生活,靠劳动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血吸虫病的危害性就是影响生命、生产、生活、生长、生育之“五生”。 四、血吸虫生活史

小学5-6年级健康教育知识: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5-6年级 一、什么叫血吸虫? 凡是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称为血吸虫。脊椎动物指哺乳类如人类及哺乳动物(牛、羊、马、猪、犬、猫及鼠等)。血吸虫种类繁多,在已为人类认识的86种中,有19种与人类致病有关。其中有5种血吸虫,即日本、埃及、湄公、间插、曼氏血吸虫,致使人畜患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二、血吸虫病在哪里流行? 日本血吸虫致病严重,分布很广,包括日本、中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根据发掘出土的西汉古尸解剖分析证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我国就有日本血吸虫病(以下简称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和云南省,但在上述范围内并非普遍流行血吸虫病,各省有一定的县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三、血吸虫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从西汉古尸发现的血吸虫感染者来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许多人惨遭血吸虫病的危害而丧生,有的村舍也因血吸虫病而被毁灭。患了血吸虫病的病人,早期可以不出现症状,或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乏力等症状,但是,一般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天长日久,重复感染,逐渐形成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小孩患了血吸虫病则影响生长发育,长不高,智力

低下,看起来就象小老头一样;妇女患了血吸虫病则月经不调,影响生育,并缺乏生活乐趣;如果发展成晚期血吸虫病,则腹腔里就会长腹水,肝脾肿大,表现出肚大如鼓,骨瘦如柴,有的还会大呕血,真是吃得做不得,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和生活,靠劳动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血吸虫病的危害性就是影响生命、生产、生活、生长、生育之“五生”。 九、怎样防治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防治,首先是防,其次是治。防就是想办法预防血吸虫感染,防止人和牲畜得血吸虫病;治,就是治疗已经患血吸虫病的人或畜。 避免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在血吸虫病流行季节,人畜不要到有螺的河,堰,沟渠,池,塘等处洗衣物,中、小学生特别要注意不要到这些地方戏水、洗澡。如非得要到这些有螺环境去劳动生产,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穿胶靴、戴手套或在身上涂抹防蚴霜等等,避免皮肤与水接触。 积极消灭钉螺。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感染最根本的措施,没有钉螺,就不会引起血吸虫病传播。消灭钉螺,一是药物杀灭;二是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新沟,填有螺旧沟。 积极检查治疗血吸虫病。要知道自己是否患血吸虫病,应积极接受血吸虫病检查。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检查,成人在住家所在地接受防疫人员上门检查。目前,检查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粪便沉孵检查、皮内试验、间接凝集试验、环卵试验等。经过检查确诊有血吸虫病后,无论自己有无症状或体征,均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治疗用的药物叫吡喹酮,此药毒性低,疗效好,服用方便。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