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道岔种类及维修方法

铁路工程中的道岔大修施工

铁路工程中的道岔大修施工 发表时间:2018-11-14T20:28:22.5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高芳民 [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道岔的大修,对道岔大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要点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对质量要点和施工安全进行了描述,为保质保量、安全的实施道岔修复改造提供参考。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工务段内蒙古包头市 014000 摘要:本文针对道岔的大修,对道岔大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要点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对质量要点和施工安全进行了描述,为保质保量、安全的实施道岔修复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工程;道岔大修;施工 1工程概况 黑山铁路Kolasin-kos段,Kos车站既有道岔自20世纪70年代建成后从未更换,加上Kos地区海拔较高,冬季积雪,天气寒冷,岔枕腐朽、失效较多,轨道几何尺寸不易保持。拟更换的道岔为4组49E1-300-60单开道岔,道岔前长和后长与既有道岔相同。 2道岔大修施工要点 2.1更换新道岔时必须做到[1] 1)道岔轨型高于或等于线路区间的轨型; 2)道岔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铺设; 3)道岔前后线路方向和连接曲线要拨正; 4)采用异型钢轨连接不同型钢轨时必须消除异型接头。 2.2路基 1)整平路肩,流水坡向外,填平夯实边坡裂纹沟穴,保证路肩平顺稳定,杜绝翻浆冒泥、冻害、不均匀下沉等病害; 2)路肩宽度大于0.6m,困难地段也应大于0.4m。 2.3道床 1)道岔大修地段的道床需补充新道砟,枕下道砟厚度大于200mm,轨肩差要达到600mm以上; 2)道床饱满、均匀、密实,道床的弹性和排水要良好; 3)道岔大修补充的道砟采用一级道砟。 2.4布置新道岔的基本要求 1)新道岔与前后道岔或线路的连接方向不允许出现S型曲线; 2)相邻两道岔间应有合乎标准长度的直线段; 3)更换同号码道岔时,应尽量保持原有道岔中心位置,避免改动曲股的连接线路。 3施工质量要求 轨距、顺坡、轨向、高低、道床、岔枕、基本轨、导轨、尖轨、转辙连结零件、辙叉与护轨、其他连结零件、防爬设备、外观必须符合作业验收标准。其中,各种技术指标中需要注意的是,轨距的变化率需小于2‰;导曲线不得有反超高;道床密实、清洁,道砟中粒径小于25mm的颗粒质量需小于5%;岔枕无连续空吊板,连续检查每50头,空吊板小于6%;钢轨接头轨面及内侧错牙小于1mm;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贴合密实;平均轨缝误差小于3mm,绝缘接头大于6mm;转辙连结零件连接杆紧实,销子完整、有效;滑床板平直并与尖轨密贴,每侧不密贴的小于或等于1块,轨撑与钢轨不密贴的,每侧不得超过一个;辙叉与护轨查照间隔不得小于1391mm,护背距离不得大于1348mm;螺栓需涂油并保持完整、紧实,铁垫板及橡胶垫板、橡胶垫片、扣件、防爬器齐全,有效;道岔钢轨编号,各部尺寸标记正确、清晰。 4施工组织 4.1施工方式 封锁时间内整组更换。 4.2劳力组织 1)预铺天窗2个。轨道车占用1道线路卸料。岔排组装利用点外作业,人员20人。 2)大修施工。施工天窗1个,其中,道岔大修施工天窗210min,轨道车参加作业收料,钩机进场。测量小组3人,在保持原有平纵断面的基础上确定挖掘深度,利用既有线路拉横距的方式确定道岔位置。大修施工80人。封锁前准备作业(60min):全体施工人员在作业前60min到达施工现场,召开施工前动员会,重点讲解施工程序、方法及关键点。准备工具,按施工任务的分配,将所使用的机具、材料准备到位,核实数量。技术人员安装测量仪器,确定清筛和回填道碴深度,做好线间距标记。 封锁时间基本作业(210min):封锁开始0~50min内:人工拆除道岔钢轨、枕木全部卸掉钢轨、轨枕,联结零配件装袋,集中堆放。轨道车回收钢轨,木枕由人工装到轨道车平板上。封锁开始后50~100min内:清除道碴、换轨、换枕钢轨、枕木清除后,挖掘机进入现场,由岔前向岔后进行作业,清筛深度达到新枕下200mm,挖掘机作业不到的地方,人工清筛。作业同时更换岔前岔枕和钢轨。 封锁开始后100~130min内:横移、纵移岔排作业。道碴整平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接长滑轨,第二节滑轨的两端都要搭设枕木垛,搭设双层枕木时,要求“井”字搭设。搭设的滑轨要有小于1%的下坡道,滑轨的方向要与新道岔的直股垂直,每根滑轨要保持平行状态,同一根滑轨的两节滑轨要顺直,并保证滑道间距,以岔前钢轨为控制点。滑轨搭设完毕,听从负责人统一指挥,进行横移道岔。新道岔横移到位后,利用预铺机撤除滑轨,将撤出的滑车,反向顺垫在新道岔下,滑轮上垫上夹板,准备纵移。道岔纵移到位后,连接前部接头,利用预铺机撤除滑车,拨正道岔方向。岔后配轨。封锁开始后130~180min时间内:回填道碴、起道捣固、回收料具。 拨道人员,根据线间距进行拨道。道岔方向拨正后,用挖掘机回填道碴,起道、捣固(优先完成转辙部的起拨捣工作)。清理滑车、枕木头、滑道、夹板,清理限界内的机工料具,检查线路及道岔,做好开通准备。铲车将清理出的弃土进行平整。封锁开始后180~210min时间内:电务试验、线路找细配合电务进行调试道岔,对不影响电务试验的导曲部、辙叉部继续进行找细。对线路、道岔检查,发现超限处所及时整修。试验良好后,施工负责人做好线路开通的确认,并通知驻站防护员申请开通。

铁路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编写: 复核: 二〇〇八年四月三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编制依据 (1) 3 主要工程数量 (1) 4 工期安排 (1) 5 人员安排(见表一) (1) 6 施工方案 (1) 6.1总体施工方案 (1) 6.2正线道岔铺设施工方法 (2) 6.3到发线及站线道岔铺设施工方法 (9) 7 质量保证措施 (10) 8 安全保证措施 (11) 9 施工机具安排 (见表二) (11) 10 附表 (11)

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2.1《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2《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验收暂行标准》 2.3《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办法》 2.4《中铁三局联合体石太客运专线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2.5《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2.6《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Z9标实施性组织设计》 2.7《中铁三局联合体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2.8线路设计文件 2.8局指下发2008年施工要点安排 3 主要工程数量 4 工期安排 5 人员安排(见表一) 6 施工方案 6.1总体施工方案 站内正线道岔在岔位位置首先在铺轨时采用工具轨进行临时过渡,待岔位处达到铺设道岔条件时,采用封锁一条正线,在该线路上换铺道岔的施工方案,另一条线路正常开通以保证前方

正常铺轨的施工方案。 到发线及站线道岔采用预铺法,待正线铺轨至相应的站场后,平板车运送岔料至施工现场,然后进行道岔铺设。 6.2正线道岔铺设施工方法 正线岔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 6.2.1施工准备 6.2.1.1与线下单位进行资料交接 在道岔铺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交接,交接资料包括 CPII点及线路中桩、水准点等控制点,路基基础资料如路基强度报告等。 6.2.1.2道岔进场验收完毕。道岔应在制造厂内进行预组装和调试,按厂内组装试铺验收技术条件的规定检验合格,并在各部分打上组合标记;道岔出厂时,应提供铺设图,并有质检部门签发出厂合格证,其标识和包装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6.2.1.3站内两股正线(包括岔位处)已铺设,养护基本到设计标准。 6.2.1.4道岔铺设龙门吊安装完毕,其走行范围覆盖车站一端。 6.2.1.5岔位外移桩已测设。

(铁路)道岔大修施工前准备工作(2020年版)

道岔大修施工前准备工作 一、施工调查、测量及技术交底 1.由线路技术科牵头,施工车间、配合车间参加,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调查道岔型号、开向、长度、钢轨连接、线间距、绝缘接头位置、线路平纵面、道岔前后轨枕布置及异型轨过渡情况(轨型、轨长)等,确定道岔预铺位置、卸料位置等,并做好详细记录,形成书面调查资料并存档。 2.由线路技术科牵头,施工车间会同配合车间、车务、电务、供电、通信等部门联合调查及技术交底,按要求向设备管理单位提供相关设计资料,明确道岔大修施工作业影响的行车设备具体数量、地点、影响范围(含推排过程影响范围)并做好记录和标记,明确供电段预调网地段及预调方案,明确推排径路中影响推排的电务信号机及箱盒设备等临时处理方案。 3.组织施工测量,根据设计的平、纵断面资料按5米一个点、道岔首尾、道岔中交位置放好线路、道岔中交桩及轨面标高桩。 4.技术交底:段技术科组织施工车间、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交清技术标准、工程数量和施工范围。 5.划分作业单元、作业范围。 ⑴划分每天的施工作业单元。确定施工单元内换轨、换岔、线路上焊连、安装MK和冻结接头的数量,配好连接新钢轨并调运到位。 ⑵标记挖掘机挖砟作业范围。施工前用白石灰画好挖掘机挖砟作业范围,联系电务、供电、通信等设备管理单位对挖掘机挖砟作业范围进行挖探,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对作业范围内枕木底下400mm以内的设备提前做好降低处理并在现场做好明显标记。 6.道岔大修进点施工前,组织电务、供电、通信等设备管理单位进一步现场交底,交清新道岔轨排横、纵移经路及影响范围,岔区起、拨道量,挖掘机挖砟作业范围等,进一步明确配合项目和工作量。 7.提前3天现场调查,确认封锁施工作业单元、施工影响范围、明确施工安全关键点。 二、施工方案、施工计划编制及提报 1.“一施工三方案”:由技术科组织完成本项目施工“一施工三

铁路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编写: 复核: 二〇〇八年四月三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编制依据 (1) 3 主要工程数量 (1) 4 工期安排 (1) 5 人员安排(见表一) (1) 6 施工方案 (1) 6.1总体施工方案 (1) 6.2正线道岔铺设施工方法 (2) 6.3到发线及站线道岔铺设施工方法 (8) 7 质量保证措施 (9) 8 安全保证措施 (9) 9 施工机具安排(见表二) (10) 10 附表 (10)

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2.1《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2《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验收暂行标准》 2.3《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办法》 2.4《中铁三局联合体石太客运专线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2.5《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2.6《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Z9标实施性组织设计》 2.7《中铁三局联合体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2.8线路设计文件 2.8局指下发2008年施工要点安排 3 主要工程数量 4 工期安排 5 人员安排(见表一) 6 施工方案 6.1总体施工方案 站内正线道岔在岔位位置首先在铺轨时采用工具轨进行临时过渡,待岔位处达到铺设道岔条件时,采用封锁一条正线,在该线路上换铺道岔的施工方案,另一条线路正常开通以保证前方正常铺轨的施工方案。 到发线及站线道岔采用预铺法,待正线铺轨至相应的站场后,平板车运送岔料至施工现场,然后进行道岔铺设。

6.2正线道岔铺设施工方法 正线岔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 点等控制点,路基基础资料如路基强度报告等。 6.2.1.2道岔进场验收完毕。道岔应在制造厂内进行预组装和调试,按厂内组装试铺验收技术条件的规定检验合格,并在各部分打上组合标记;道岔出厂时,应提供铺设图,并有质检部门签发出厂合格证,其标识和包装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6.2.1.3站内两股正线(包括岔位处)已铺设,养护基本到设计标准。 6.2.1.4道岔铺设龙门吊安装完毕,其走行范围覆盖车站一端。 6.2.1.5岔位外移桩已测设。 6.2.1.6位移观测桩已按要求设置完成。 6.2.2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6.2.2.1道碴摊铺 1、道碴摊铺 道碴摊铺是岔位位置按道岔尺寸补足相应的底碴和面碴,使道床基本达到设计高程,减少起道对道岔质量的影响。为使道床密度达到规定要求,使用压路机压实,压实时由外侧向内侧纵向作业,重叠压实不小于50cm,达到平整无明显痕迹。 压实后的道床及时进行几何尺寸、表面平整度、碴顶高程及密度检查,达到标

中国和欧洲高速铁路道岔标准体系及内容分析

铁 道 技 术 监 督RAILWAY QUALITY CONTROL 标准化工作STANDARDIZATION WORK 第42卷 第5期Vol.42 No.5 ?·?2·? 中国和欧洲高速铁路道岔标准体系及内容分析 王树国,司道林,葛晶,王猛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 100081 ) 摘?要:概述欧洲高速铁路道岔标准制定情况及其主要内容,分析主要标准的特点。介绍我国高速铁 路道岔标准体系建立的过程,该标准体系由设计、制造和铺设3个部分组成,包括6个标准。阐述各标准的主要内容、适用范围和主要特点,分析我国与欧洲高速铁路道岔标准的差异。 关键词:高速铁路;道岔;标准;中国;欧洲 中图分类号:U213.6-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178(2014)05-0002-04 Abstract:The authors summarize the formulation of European standards on high-speed railway turnouts and its main contents,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standards,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omestic high-speed turnouts standard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six specifications on design,manufacturing and laying of the turnouts. The authors also describe the scope,the main conte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speed turnouts specifications,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high-speed railway turnouts standards and European standards. Keywords:High-speed Railway;Turnouts;Standard;China;Europe 0 引言 道岔是铁路轨道的关键设备,道岔的设计、制造和铺设关系到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因此建立完善的高速铁路道岔标准体系,组织制定各道岔标准,对于保障道岔产品的高精度、高平顺性和高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法国是高速铁路发展较早、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为规范高速铁路道岔的设计、制造和铺设,保证道岔性能,德国、法国均制定了适应各自工业水平和铁路运营特点的道岔标准,最终形成欧洲道岔标准,并随着技术进步和认识的深入不断修订、完善。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进入大发展时期,已有6 000余组高速道岔铺设于高速铁路并投入运营。为规范道岔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我国先后制定了高速铁路道岔设计、制造和铺设技术条件,初步建立起高速铁路道岔标准体系。 为了不断完善我国高速铁路道岔标准体系,有 必要开展我国和欧洲高速铁路道岔标准体系的对比分析研究。 1 欧洲道岔标准 1.1欧洲道岔标准概述 欧洲有关道岔的标准很多,最重要的有以下3个:①EN 13232(所有部分)《轨道交通 轨道 道岔和交叉》②EN 13231-2:2006《轨道交通 轨道 作业和验收:有砟道岔作业》;③EN 13803-2:2007《轨道交通 轨道 轨道线型设计参数 轨距大于等于1 435 mm 第2部分:曲率突变条件下的道岔及线型设计》。 EN 13232由9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道岔及其部件的定义、道岔区轮轨关系、道岔线型和结构设计、道岔制造和组装、工电接口、道岔总体设计流程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导,见表1。 EN 13232(所有部分)的第1部分规定道岔、转辙器和辙叉的通用术语,参照配图给出各组件的定义;第2部分规定道岔线型的几何设计原则;第3部分规定车轮和轨道的特征、车轮导向与车轮荷载转移的几何设计原则;第4部分规定可动部位与转换、锁闭和表示设备之间的界面及相关要求;第 收稿日期:2014-03-12 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Z2013-G005) 作者简介:王树国,副研究员 2014年5月(总第331期)

(铁路)道岔大修作业流程及标准(2020年版)

道岔大修作业流程及标准 一、道岔(线路)预铺 道岔预铺主要作业流程为:预铺位置选定—设置物理隔离—搭设预铺平台—预铺岔枕—核实道岔材料及零配件规格、型号及数量—安装垫板、配件—涂长效油脂—组装联结道岔轨件(冻结、焊联)—预铺验收及整治超限—电务安装、调试设备。 线路轨排预铺主要作业流程为:预铺位置选定—搭设预铺平台—预铺Ⅲ型枕—核实材料及零配件规格、型号及数量—安装配件—涂车轴油—预铺验收及整治超限。 1.选择道岔(线路)预铺场地,整平夯实搭设支撑墩的位置,确保受力均匀,有条件时利用既有站线股道进行预铺。 2.设置物理隔离。对道岔(线路)预铺地点进行物理隔离,根据道岔(线路)预铺地点现场情况,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的形式,靠线路道床边坡一侧设置牢靠的临时栅栏(注意轨道电路和限界安全),确保道岔(线路)预铺时人员、材料、机具均在线路外侧由物理隔离的封闭式安全限界范围内进行。 3.搭设预铺平台。预铺道岔(线路)底架必须平整牢固,枕木跺采用井字架式。选用P50(或P60)再用轨(无侧磨)铺设架子轨。平台由枕木架子和钢轨组成,要求平、稳、不超限。 4.排放岔枕(III型枕)。选定基准股用钢尺按标准间距打点,按道岔(线路)设计图铺设道岔(线路)新枕,确保岔枕(线路)间隔准确。 5.铺设道岔钢轨件。按铺设图初步摆放好,全面复测钢轨长度,对尖轨等重点部位进行复查,检查道岔基本轨、岔内配轨、异型轨是否布置正确,岔心型号是否匹配,复核轨端螺栓孔距。 6.钢轨钻孔。位置应在轨腹中和轴上且必须倒棱,钢轨螺栓孔径偏差除图纸有注明外,误差均为0~+1mm;螺栓孔中心位置上下偏差不超过1.5mm;相邻螺栓孔中心距离偏差为±1mm。 7.按要求安装限位器。 8.安装滑床板与护轨垫板的安装。滑床台应平滑,无异物,预铺时在台板与轨底侧面间首先使用2mm轨距调整片,以备轨距向内调

高速铁路运营线插入道岔施工工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7527853.html, 高速铁路运营线插入道岔施工工艺研究 作者:宁庆安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2期 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既有高铁车站为满足更大客流量的需求必须进行扩能改造,其中道岔插入是高铁车站改造的关键,既有高铁车站道岔插入施工对施工工艺和安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关键词:高速铁路、运营线、插入道岔、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长沙南站改造工程作为路内首次既有高铁改造,施工难度大,安全防护要求高。为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考虑,结合工程整体施工布置和要求。在不改变既有站接发列车条件的基础上,逐次停用股道、逐日利用施工“天窗点”分工序、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完成。 1 工程概况 长沙南站设武广、沪昆两个车场,其中武广场已经投入使用。新建沪昆高铁引入长沙南站需修建沪昆车场,为满足跨线列车作业需要,同时需修建东南、西北和南西联络线引入武广场,并在武广场两端咽喉区插入多组道岔。其中武汉端咽喉区插入1组P60-18号道岔(15#);广州端咽喉区插入9组P60-18号道岔(18#、20#、24#、28#、44#、54#、56#、74#、76#)。 2 施工工艺流程及要点 2.1施工工艺流程 先进行15、16道的改造工程;再进行南咽喉区24#、74#、76#道岔及及南岔区152#道岔的原位铺设;随后进行18#、20#、28#、44#、54#、56#单开道岔及相关线路拆铺施工;最后 完成北咽喉区15#道岔及相关线路施工。 2.2 七步骤插入道岔要点 第一步:15道和16道的改造 1、施工前,既有防护栏改移至临时位置。封锁长沙南站既有15、16道,拆除既有47#、70#单开道岔和新铺144#、146#道岔及15、16道的拆铺、养路达标等验收、评估工作。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中铁十四局集团霍尔果斯口岸站施工项目部 二О一二年七月

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 1、编制依据 适用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精伊霍铁路K283+000~K286+003、DK0+000~DK6+041.5(中哈铁路接轨点),含宽轨场、准轨场、边检场、客运车场、换装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一关两检”等口岸相关设施,预留快运、特货作业场地等2012年开通项目等。 2、编制依据 2.1 《关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铁计函〔2011〕101号; 2.2 《关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部分站前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1〕613号; 2.3 《关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1〕718号; 2.4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 2.5 《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 2.6 《经霍尔果斯-阿腾科里口岸连接中哈两国铁路专门工作组第五次会议纪要》; 2.7 《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 2.8 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9 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则、标准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编制原则 3.1 坚持确保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原则;

3.2 坚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 3.3 坚持均衡生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和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3.4 坚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进行临时工程设置的原则; 3.5 坚持专业化施工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新建霍尔果斯口岸站工程位于新疆伊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包含客站改造以及新建工程两部分。正线铺新轨0.03铺轨公里,站线铺轨71.73铺轨公里,铺新岔140组, 铺道床71.7公里;改建拆除线路2.88公里,重铺0.41公里,拆除道岔10组,重铺2组,铺道床2.88公里。 二、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I级重型,准轨正线采用60kg/m,宽轨正线采用50kg/m。到发线和其他站线、次要站线采用50千克/米钢轨; 2.正线数目:单线; 准轨场、宽轨场线路有效长度:准轨850米、宽轨1050米; 牵引方式:准轨线电力牵引,宽轨线内燃牵引; 轨距:准轨线轨距1435mm、宽轨线轨距1520mm; 三、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量统计表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

10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 10.1 高速道岔类型 在高速铁路中,道岔有其特殊的地位,几乎无一例外地通过单开道岔实现两股轨 道的连接。高速道岔在其功能上和结构上与常速道岔相比,虽无原则上的区别,但要求安全性和舒适性更高。 按分界点设置方案不同,高速道岔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用于中间站、区段站的车站正线 因为通过道岔侧股时,必然是进站停车或停站后出站,所以侧向过岔仅要求满足中速运行条件。属于这一类的有我国客运专线的18 号道岔,日本新干线的18 号道岔,法国高速新线的20 号道岔,德国高速新线的18.5号道岔,俄罗斯的18 号和22 号道岔,美国的28 号道岔,意大利的18.2 号道岔等。 国外铁路在这些线路上夜间停运,有足够的时间养路,虽然站间距离较长,在区间也不设渡线,即在正常运营时不采用反向行车。 第二类用于区间渡线和高速侧向过岔的部位 一是因为站间距离较长,电务和工务实行天窗维护,需要反向行车;二是因为高速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大站间的联络线需要高速侧向过岔。属于这一类的有我国客运专线的42号、50号道岔,法国高速新线的tg0.0218即46号和tg0.0154 即65 号道岔,日本新干线的38 号道岔,德国高速新线的26.5 号和42 号道岔,英国的tg0.0145即69号道岔等。 国内外高速铁路中高速道岔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0.1.1

续表10.1.1

10.2 高速道岔结构特征 综观国内外高速道岔结构,其特征主要如下: 10.2.1 转辙器 (1)转辙器尖轨采用矮形特种断面钢轨制造的藏尖式、曲线形、弹性可弯式跟端尖轨。 (2)为防止车轮轮缘冲击和扎伤尖轨尖端,使尖轨尖端埋藏在基本轨轨头侧面刨切部分,以便使尖轨轨头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相密贴。 (3)为增大导曲线半径,道岔侧股设计为曲线形尖轨,曲线尖轨半径与导曲线半径相一致。 (4)曲线尖轨有切线形和割线形之分。尖轨与基本轨的平面连接方式有普遍采用切线形曲线尖轨的趋势。日本、法国和德国高速道岔均为切线形。一般在尖轨顶宽 2.5~5mm 处作斜切以减小其薄弱部分的长度。我国采用相离半切线形,俄罗斯采用割线形曲线尖轨。 (5)曲线尖轨尖端有冲击角和无冲击角之分。一般半切线形曲线尖轨尖端有冲击角,如我国的高速道岔,而切线形曲线尖轨尖端有的有冲击角,如法国的高速道岔, 有的则无冲击角,如日本的高速道岔,冲击角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逆岔侧向过岔速度。 (6)曲线尖轨的长度一般都较长,少则10 几米,长则40~50 多米,它分为尖轨跟端部分、尖轨可弯部分及尖轨板动部分的长度。为保证尖轨的转换可靠性及板动到位,常设置多根转辙杆,如法国的65号道岔,尖轨长57.5m,采用6 根转辙杆;日本的38号道岔,尖轨长42.1m,也采用6根转辙杆;德国的26.5 号道岔,尖轨长31.74m,采用4根转辙杆;我国的18号道岔,尖轨长21.45m,设置了3 根转辙杆。 (7)尖轨跟端经模压加工成与标准钢轨相同的断面,并用焊接方法使其与相邻的钢轨连接,同时用能纵向调节的弹性扣件牢固扣压,以提高转辙器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8)直股尖轨为直线形,尖轨尖端轨距不作任何加宽,有利于高速直向过岔。 10.2.2 辙叉及护轨 (1)有高锰钢整铸辙叉和可动心轨或可动翼轨之分。为消灭辙叉有害空间及减小翼轨冲击角,加大导曲线半径,一般可采用由特种断面钢轨制成的可动心轨式高锰钢曲线辙

客专18号高速道岔工务验收详解(4.17)

客专线系列18号高速道岔简介 高速铁路道岔均为单开道岔,其种类可以按采用的技术系列、速度、轨下基础类型进行分类。从技术系列上,可以分为客专线系列(我国自主研发)、CN系列(德国技术)和CZ 系列(法国技术)。自主研发的客运专线道岔,除18号采用单圆曲线的平面线形外,大号码道岔采用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平面线形。 一.客运专线道岔主要尺寸 18号道岔线形及主要尺寸 二.客专线系列道岔主要特征 尖轨采用60D40钢轨制造;尖轨跟端采用间隔铁、限位器或无传力结构;翼轨采用轧制的特种断面翼轨;翼轨与长心轨或岔跟尖轨胶接;岔跟尖轨用60kg/m钢轨制造;所有铁垫板采用硫化处理;部分滑床板间隔设置施维格辊轮,辊轮高度可方便地进行调整;扣件为弹条Ⅱ型扣件;混凝土岔枕采用长岔枕,垂直于道岔直股布置;牵引点设两岔枕之间,尖轨采用多机多点、分动转换。

客专线系列高速道岔扣件系统 一.通用扣件 有砟道岔与无砟道岔采用相同的Ⅱ型弹条分开式扣件系统,即钢轨和弹性铁垫板的联结采用Ⅱ型弹条结构,铁垫板与岔枕的联结采用φ30岔枕螺栓及带缓冲套、缓冲调距块的结构。轨下设5mm橡胶垫板,板下设20mm橡胶垫层与铁垫板硫化在一起(弹性铁垫板)。调高垫板设在岔枕顶面和弹性铁垫板之间,可实现-4~+26 mm调高量。铁座与轨底间设置轨距块,与缓冲调距块相结合,可实现-8~+4 mm的调距量,调距精度为1mm。 缓冲调距块轨距块盖板及橡胶垫圈 通用型弹性铁垫板5mm厚轨下橡胶垫板

二.特殊零部件 (一)滑床板 (二)辊轮与辊轮滑床板 单辊轮双辊轮(三)弹性夹 SSB4(360mm)用于尖轨跟端SSB3(303mm)用于滑床板 SSB2(224mm)用于护轨垫板

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技术部)

成组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赤大白铁路大板东站成组更换道岔相关设计文件。 、现行有关铁路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暂行规定、国家有关法律、法律法律法规及规定。 、现行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程,国家、铁道部、铁路局有关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赤大白铁路有关建设管理办法。 、现场勘测资料及项目部机械设备、人力资源及施工能力状况。 二、工程概况: 、大板东站型道岔需要更换,更换道岔的编号为:道岔,线路木枕更换为砼枕。 、主要工程数量: 更换道岔组及木枕更换为砼枕。 三、施工劳动力及机具安排 、劳动力安排 )、施工总负责人一人,负责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调配与供应,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落实次日施工的准备情况。 )、技术负责人一人,负责施工组织、技术工作(配轨、计算预留轨缝、制定施工计划)、质量、进度、作业流程的监控。 )、安全负责人一人,负责施工中防护、人身安全及对标检查。 )、综合部负责人一人,负责材料的发放及回收。 )、施工现场负责人一人,负责施工的人员、机械组织。 )、现场工务监管二人,负责施工丢掉那线路质量的监控。 )、设置驻站一人、大小里程米防护二人、中间防护一人,指派的防护员必须经考试合格的员工持证上岗。 )、值班调度一人,负责施工“天窗点”的对外沟通和现场施工信息的上传下达。 )、施工队伍:设置个施工队伍,设置作业人员人。

、机具安排 四、临时设施技术指导文件 、施工用电、用水:接铁路电源作为施工、照明用电,施工要点作业时备用发电机台。 、施工道路: 利用既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 五、工期安排 、工期安排

年月日至年月日。 六、施工组织技术指导文件 、施工准备 施工前,落实好劳力,及时组织进场,调查联系料源,根据与设备管理单位签定的《施工安全配合协议》,提前联系电务等相关单位或部门,查明影响施工的相关设备,防护或迁移后再施工。 、施工步骤 ()点前准备 ①、对道岔位置进行复测,现场进行标注。 ②、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交清施工范围、目的、方法、步骤、标准、质量要求、时间节点等,并对所有参与作业人员进行明确分工。 ③、插入道岔地段所补充的道碴,提前倒运到施工地点并装筐或装袋堆码整齐于既有线路安全限界以外,道碴堆放应距轨头外侧不小于,坡度不大于。 ④、量好岔后配轨长度,进行锯轨、钻眼。 ()要点施工 ①、封锁命令下达后,卸开两端夹板螺栓,电务拆除连接导线,第一节轨排整体吊装移出线路以外。第二节卸开螺栓,拨出钢轨,按道岔配置轨枕数量抬出线路普通轨枕。 ②、人工清理枕下石碴,线路道床全断面扒碴深度为轨枕下。 ③、检查道岔各部尺寸及前后插入点轨缝情况,符合修规规定后,联结紧固各部零件。 ④、电务钉入连接线,调试道岔尖轨密贴、动程及转辙机各部试验工作。 ⑤、回填道碴,上碴起道,按修规相关规定进行线路起道、拨道等作业,工务专业人员进行质量回检。 ⑥、工电联合对道岔设备进行综合调试,时间分钟。 ⑦、回收旧料及工具,联调联试完毕,点内开通线路。 、封锁及限速办法 ()封锁办法

高速铁路桥面系板式无砟道岔铺设施工工法

高速铁路桥面系板式无 砟道岔铺设施工工法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高速铁路桥面系42号板式无砟道岔铺设施工工法 工法编号:2011-24G工字08号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吴鹤敏杨钱峰沈剑峰刘宇峰王学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大发展的到来,在高铁与客专线上采用了许多大号码的道岔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同时也影响到道岔的使用寿命。高速道岔的施工工艺也因此产生并经大量的施工实践得到发展和完善。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是连接上海和杭州二座城市的一条铁路的快速通道,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站前HHZQ-1标:正线里程DK2+210~DK17+600,正线长度15.39km;春申线路所至上海南联络线10.66km,标段内松江特大桥主桥面两组42号无砟板式高速道岔是全国范围同类道岔中技术最新的两组道岔,两组道岔均采用无砟板式结构。施工环境困难,工期紧、施工难度大、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专门成立了道岔施工攻关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和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2组42号无砟板式高速道岔施工技术:自下而上的道岔铺设克服了道岔的变形、精度难以控制等难点,施工工艺方便可靠,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工程对应的《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42号道岔桥上铺设技术》于2010年在局集团公司科研立项,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现正在申报总公司科技成果进步奖,现经总结经验和完善,形成本工法。 2 工法特点 工序清晰明了,工艺简单,便于施工; 采用自下而上施工模式进行道岔施工,利于道岔施工质量和精度控制; 分组专业施工,利于道岔组件提高铺设质量功效; 先进的安装工具及成套精密的测量控制软件利于道岔铺设功效及施工精度控制; 辅助软件配合调整软件使道岔在最小的调整工作量达到精度要求。 3 适用范围

高速铁路道岔铺设

高速铁路道岔铺设 随着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顺利实施,我国铁路加快现代化、大力扩能增效,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2008年4月18日,合宁铁路正式通车,我国随之进入了“高铁时代”。迫于铁路运输对道岔的通过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道岔的应用迅速朝着高速、大号码方向发展。道岔作为铁路线路的关键设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限制列车运行速度的薄弱环节。高速铁路道岔作为客运专线的关键设备,其铺设对于客运专线车辆的通过性能将有积极作用。 高速铁路对道岔的铺设精度要求很高,技术标准非常严格,铺设难度大,传统的普通道岔及现有提速道岔的施工方法不适应高速道岔的铺设。合宁线高速道岔的铺设,在国内尚属首次,其经验值得总结。本文通过介绍合宁铁路铺设引进法国Vossloh Cogifer技术设计的250km/h客运专线铁路6ok m钢轨18号高速单开道岔有碴),探讨高速铁路道岔的铺设方法。 1、高速道岔的主要技术特点 (1)本道岔适用于跨区间无缝线路,尖轨跟端不设置限位装置。 (2)尖轨为弹性可弯尖轨、相离半切线型,尖端为藏尖式。 (3)可动心轨辙叉采用高锰钢整铸翼轨,短心轨后端为滑动端。 (4)尖轨设四个牵引点,心轨设两个,均采用一机多点装置。电务转换采用一机多点,后面的牵引点主要通过拉连杆、可调连杆、方杆和支撑等部件牵引。 (5)可动心轨辙叉侧线设置护轨,护轨为分开式,采用UIC33槽型钢制造,护轨高出基本轨顶面12mm,护轨基本轨内侧采用弹性扣压。 (6)垫板采用偏心绝缘套实现一4~+4mm的轨距调节功能,扣件采用SKL系列扣件,不设置轨距块,所有垫板下均垫4mm绝缘垫片。 (7)电务转换装置分右开道岔直股设计和侧股设计、左开道岔直股设计和侧股设计,用于安装电务转换设备处的岔枕为特殊断面岔枕。 (8)道岔区钢轨设置1:40的轨底坡或轨顶坡,转辙器和可动心轨辙叉的台板表面设置减摩涂层,摇篮的滑动基面设置减摩涂层。 (9)道岔岔枕分左右开,岔枕全部垂直于道岔直股。 2、高速道岔铺设方案 依据国内外道岔施工情况和轨道施工对道岔施工影响程度,道岔铺设的方案主要有:原位组装换铺法、现场预铺插入法、工厂组装现场铺设法。由于第三种铺设方案对运输及吊装设备等各方面比较苛刻,本文主要介绍前两种铺设方法。 2.1 原位组装换铺法 原位组装换铺法是指在岔区先摊铺道碴,整好道床,铺设临时轨道与线路衔接,待道床稳定及前后长轨锁定后,拆除临时过渡轨排,摊平、碾压道碴,在道床密实度和表面平整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在原位搭设组装平台,用轨道吊或轮胎式龙门吊进行道岔卸车和组装。道岔现场组装完成后,调试道岔各处几何尺寸达标,再进行道岔内部焊接,利用顶升设备将道岔顶起,撤除组装平台,补充道碴进行整道,落下道岔检查并精调道岔,使道岔各处几何尺寸均达到要求,最后进行道岔与两端长轨之间的锁定焊接,完成有碴道岔的铺设。 2.2 现场预铺插入法 现场预铺插入法与原位组装换铺法一样,需铺设临时轨道与线路衔接。在道岔铺设施工前,在岔区一侧或附近搭设高速道岔预铺平台,利用轨道吊配合卸料和组装道岔,检查道岔各处几何尺寸达标后,进行道岔内部焊接,拆除临时轨排,摊平道碴,利用滑轨和滚筒将道岔滑入岔区,补充道碴进行整道。后续工作与原位组装换铺法基本一致。

浅析无缝道岔铺设与应力放散施工技术

浅析无缝道岔铺设与应力放散施工技术 摘要:跨区间无缝线路是一种新型轨道结构类型,完全消除了钢轨接头,彻底实现了线路的无缝化,其优点十分明显。本文主要探讨了无缝道岔铺设与应力放散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无缝道岔;铺设;应力放散;施工技术 由于跨区间无缝线路适应高速与重载铁路的发展需要,因此,世界各国竞相发展。道岔无缝化是跨区间无缝线路发展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无缝道岔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技术难点。 无缝道岔内所有的钢轨接头都被焊接、胶接或冻结起来,并在道岔两端与无缝线路长轨条连为一体。当轨温升降时,无缝道岔两端将承受温度力,通过道岔有关部件的传递,岔区无缝线路钢轨将承受附加温度力的作用,同时道岔尖轨或可动心轨也将产生较大的伸缩位移,这样就使得岔区无缝线路的状况复杂。 1无缝道岔铺设 1.1 施工准备 施工前,依照设计图将道岔材料详细地进行一次检查、核对与整理工作。按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及岔枕分别仔细清点材料数量和检查规格质量。对钢轨、岔枕要逐根丈量注明尺寸,特别注意基本轨及辙后垫板的规格是否与道岔的开向相符,检查所铺的道岔与线路钢轨类型是否相同,同时检查引轨、异型 轨及垫板是否配套。清点后的零配件分类摆放整齐。如有缺少、损坏、尺寸及类型不符者,将进行补充、修理及更换。 铺设前,首先平整场地,进行道岔测量定位,并在场地内钉立各单开道岔的岔头、岔心、岔尾等控制桩,同时对岔头和岔尾控制桩用混凝土进行保护,便于道岔铺设施工时控制道岔位置。按设计道床宽度和坡度预铺底碴,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整,人工配合底碴整平,压路机碾压密实。 1.2 岔枕预铺及线路养护 将准备好的划有岔枕间隔尺寸标记的细铁线缠在木桩上,两端对准更换道岔的起终点,钉在地面上拉紧。按照这根铁线的方向、间隔尺寸,并根据岔枕长度

更换道岔施工方案

京沪线利国站更换道岔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京沪线利国站站场工程相关设计文件。 2、现行有关铁路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暂行规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3、现行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程,国家、铁道部、铁路局有关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4、上海铁路局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有关建设管理办法。 5、现场勘测资料及项目部机械设备、人力资源及施工能力状况。 二、工程概况: 1、利国站共有13组道岔需要更换,更换道岔的编号分别为:北咽喉(北京方向)3#、5#、7#、9#、11#、13#、19#共7组道岔,南咽喉(上海方向)2#、4#、6#、8#、10#、12#共6组道岔。道岔前后段(保护轨)线路需重新铺设。 2、主要工程数量: 更换道岔13组及其前后保护轨。 三、施工组织机构 1、施工组织机构 公司结合本工程实际,成立项目部,负责本工程的具体实施,项目部成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实施内部质量检验、监控。施工组织机构如下图: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2、安全质量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由项目部技术、质检、安全、材料和调度组成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

作 业 队 队 作 业 队 二 作 业 队

四、临时设施方案 1、施工用电、用水:接铁路电源作为施工、照明用电,施工要点作业时备用24KW发电机1台。 2、人员驻地:租用当地既有房屋,做为临时住地,施工现场设看守棚、机具房等临时房屋。 3、施工道路: 利用既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 五、工期、劳力、机具安排 1、工期安排(假定) (1)、2008年4月20日前,将13组道岔全部运至利国站8道线路并分运至各预铺地点。 (2)、2008年4月21日-2008年5月15日13组道岔全部预铺完毕。 (3)、2008年5月16日-2008年5月20日13组道岔要点施工,站场改造完毕。 2、劳力安排、任务划分 针对本工程特点,劳力安排、任务划分如下: 更换道岔施工:计划投入劳力260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线路工8人,电工及机械维修各1人,司机1人,防护人员4人,劳务工240人。 3、机具安排 更换道岔需要机具如下:手提锯轨机3台,手提钢轨钻孔机3台,液压捣固机3台,液压起拨道机3台,液压轨缝调整器1台。24KW发电机1台。 六、施工方案 1、总体施工方案

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道岔铺设施工工艺 道岔及配件用火车或汽车拉运至现场,人工进行铺设,道岔铺设施工程序见图5-6。 道岔采用人工一次就位铺设,正线提速道岔整道达验收标准后,进行轨缝焊接,与区间连成跨区间无缝线路; 准备工作 道岔材料采用汽车运到岔位附近,复核线路中线、道岔中心桩和岔头、岔尾桩。枕底道碴预铺到位整平。 道岔铺设施工程序流程 图5-6

散布岔枕 人工配合汽车吊吊运岔枕,按道岔铺设图,根据岔枕编号顺序从岔头到岔尾依次摆放,调整间距,进行方枕,直股一端外侧取齐。 散布钢轨 钢轨采用人工抬运或吊车吊运,从岔头起,先直股后曲股、先外后里摆放,先定出岔头、岔尾位置,人工调整就位后连接钢轨,拨正方向,按铺设图规定的轨枕间距在轨腰上打上标记,然后方正轨枕。 钢轨焊接(正线道岔) 钢轨摆放、调整后,将钢轨对齐,利用小型气压焊轨机现场将道岔钢轨焊接起来,使直股钢轨连成整条钢轨,(曲股按要求施工)。焊接工艺与现场焊接单元轨节相同。 散布配件 按道岔组装图将垫板、滑床板、胶垫、锚固螺栓、T型螺栓、轨撑等配件散布在所对应的岔枕上。 组装道岔 按顺序将道岔钢轨先由转辙部分向后顺序铺设,连接后,按道岔铺设图要求进行道岔滑床板、垫板和扣件组装,并调整直股和导曲线上股钢轨,当直股方向和导曲线支距全部符合标准后,拧紧直股和导曲线上股轨枕螺栓,然后调整曲股和导曲线下股钢轨,使各部轨距和支距符合标准要求后,再拧紧曲股和导曲线下股钢轨。 扣件组装时,提速道岔先在轨枕预埋塑料套管内注入黄

油,然后拧入锚固螺栓,T型螺栓采用力矩扳手拧紧,达到规定的扣压力。 上碴整道 道岔铺设完成后,即进行上碴整道,首先拨正道岔方向,然后回填道碴,并采用内燃捣固机捣固,使道岔轨面平顺、方向顺直。 道岔整修 道岔整道完成后,即进行道岔整修,对道岔各部配件进行全面检查,整修空吊板,校正道岔各部尺寸。 上碴整道 施工程序 上碴整道采用设备进行施工,紧随轨道铺设进行,施工程序为: 碴带铺设→铺设标准轨排后→K13卸碴车补碴→第一次起道、拨道、捣固→第一次动力稳定→第二次补碴→第二次起拨道、捣固→第二次动力稳定→第三次起拨道→第三次动力稳定→(换铺单元轨节后)补碴→上碴整道、动力稳定→道床断面整形。 施工方法 枕底道碴铺设 枕底道碴采用自卸汽车利用便道拉运至路基上,装载机摊铺平整,人工细摊平,中间预留60cm宽凹槽。道岔区划分为转辙区段、导曲线区段、辙叉区段按不同宽度进行摊铺。桥面道碴在存梁场内提前上到道碴槽内。

高速铁路桥面系板式无砟道岔铺设施工工法

高速铁路桥面系42号板式无砟道岔铺设施工工法 工法编号:2011-24G工字08号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吴鹤敏杨钱峰沈剑峰刘宇峰王学 1 前言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大发展的到来,在高铁与客专线上采用了许多大号码的道岔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同时也影响到道岔的使用寿命。高速道岔的施工工艺也因此产生并经大量的施工实践得到发展和完善。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是连接上海和杭州二座城市的一条铁路的快速通道,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站前HHZQ-1标:正线里程DK2+210~DK17+600,正线长度15.39km;春申线路所至上海南联络线10.66km,标段内松江特大桥主桥面两组42号无砟板式高速道岔是全国范围同类道岔中技术最新的两组道岔,两组道岔均采用无砟板式结构。施工环境困难,工期紧、施工难度大、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专门成立了道岔施工攻关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和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2组42号无砟板式高速道岔施工技术:自下而上的道岔铺设克服了道岔的变形、精度难以控制等难点,施工工艺方便可靠,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工程对应的《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42号道岔桥上铺设技术》于2010年在局集团公司科研立项,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现正在申报总公司科技成果进步奖,现经总结经验和完善,形成本工法。 2 工法特点 工序清晰明了,工艺简单,便于施工; 采用自下而上施工模式进行道岔施工,利于道岔施工质量和精度控制; 分组专业施工,利于道岔组件提高铺设质量功效; 先进的安装工具及成套精密的测量控制软件利于道岔铺设功效及施工精度控制; 辅助软件配合调整软件使道岔在最小的调整工作量达到精度要求。 3 适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