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陀的《说书人》解读

师陀的《说书人》解读
师陀的《说书人》解读

吴周文.道德家与被遗弃的苦命人――师陀的《说书人》解读

江苏省扬州大学文学院吴周文

《说书人》,选自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原来的副标题是“果园城记之十一”。师陀(1910-1988),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剧作家;原名王长简,曾用笔名芦焚,出

生于河南省杞县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十五岁离家,先后在开封、北平、上海等地求学和工作。抗战时期,身陷“孤岛”的师陀心怀国破之痛,以小说创作初登文坛。1937年由著名作家

扬振声、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巴金、靳以、李健吾、林徽音、沈从文、凌叔华等组成

了《大公报》文艺奖金评选委员会,最终评出三部获奖文学作品:芦焚的短篇小说集《谷》、曹禺的《日出》与何其芳的《画梦录》。建国前文学评奖甚少,故此这三部作品的获奖备受

文学界的瞩目,师陀也因此而一举成名。

师陀在《说书人》里讲述了一个“说书人”的悲惨命运。小说写于1939年1O月10日。所写的故事大体发生在上世纪2O到30年代,如此推算,是8O、90年前的一个古老的故事。其实,真的算不上“故事”,因为它缺少完整的故事情节,缺少一般小说人物思想与性格的

细致刻画。作者仅仅对说书人的命运进行了大致叙述罢了。但作品的命运叙事却给读者以过

目之后的震撼。按作品的叙述信息,说书人给读者的强烈、深刻的印象,是三个关键词:孤苦、善良与被弃。

孤苦,他是一个孤苦的人。说书人的苦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他

压根儿没有家”。他没有财富、没有产业,因贫穷而无妻无子、无家可归。作品里没有交代

他具体住在哪里,但读者可想而知,或许就住在他说书的城隍庙里。第二,他以说书维持生计。固定在“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周围——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

制钱”。制钱”,是明清朝代官方铸造的钱币,中间有方孔的称铜钱,无孔的称铜元或铜板。)第三,他因贫病而死。说书人体质本来就瘦弱,“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

脸很黄很瘦”,一直抱病说书,且无钱治病,以至病情越来越重;去世前八天还坚持说书,

否则就没钱买吃的。最后,他是病死和饥饿死的。

善良,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说他善良,主要是指他以说书为生,他说“封神”、说“隋唐”、说“七侠五义”和“精忠传”以及《水浒传》等等,讲的都是古代人物武松、鲁智深、吴用、孙二娘等等的故事,他们行侠仗义,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人民大众心

目中的英雄。作者给“说书人”的定义,是“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他讲的故事无疑根

据古代话本、拟话本因袭相传而来,都是虚构、杜撰的,即使像《水浒传》里的英雄,有的

历史上有其真实姓名,但他们的故事已经被无限放大、被无限“撒谎”了的人物,是被艺术

无限夸张之后、说书人心目中道德家的形象。类似上述的话本与拟话本,思想表现的一个共

同的模式,是道德意义的惩恶扬善、因果报应,是从道德理想上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以给现实生活中难以自救的苦人以及前来听书休闲的劳动者获得一种精神安慰。说书人自己

被他所讲述的英雄人物所感动,执着于说书,不再追求其他谋生糊口的生路,说书成了他唯

一的生存方式与生命形式。惟其如此,他一生的善良,就是以此类善良的故事传播正能量,

让无数听众获得感动和休闲。从这个意义上说,师陀笔下的说书人是一位善良高尚、专司口

头传播、说教的道德家。他“感动过多少人”,“给了人多少幻想,将人的心灵引得多么远”,他“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

义勇敢的天地”。这些描述,应该看作是对作者说书人善良“本质”的诠释。

被弃,他又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说书人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人关心他衣食住行

的物质生活,没有人关心其是否娶妻生子等精神生活,没有人在他生病而且身体每况愈下的

时候,给他送医送药、嘘寒问暖。他缺少的是社会及其周围人群的关爱与温暖。人们对他唯

一的关心,是听他说书取乐而已。所以,他对他人的存在唯一的意义,就是说书人与听众之

间最简单的关系,就是用他的劳动换取几个“制钱”的关系,这个最简单的社会关系决定了

他被遗弃的人生悲剧。作品通过他的“死”,把他这个苦命人被社会遗弃的悲剧,进行了最

为形象、最为刻骨铭心的描写。他的“灵柩”被几个好心的人抬去乱坟岗下葬,所谓“灵柩”,就是用芦席包捆,所谓“下葬”,就是挖个坑埋了他最后告别这个世界、告别人生舞

台的情景是极凄凉的:抬他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其中甚至有人嘲弄地说:“现

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如此结局可谓凄惨至极。

孤苦、善良、被弃三方面的叙写,比较完整地刻画了作为社会底层一爪“苦人”的形象。然而,更准确地说,说书人是一位旧时代“多余人”的形象。“多余人”是泊来的概念。它

缘起于19世纪20至5O年代俄国文学,指的是一批出身贵族的知识分子。他们受过良好的

文化教育,虽有高尚的理想,却缺少行动,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

世嫉俗中白白浪费自己的才华。从普希金到莱蒙托夫,到果戈理,到冈察洛夫,到屠格涅夫,到托尔斯泰,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契诃夫,都描写了这类“多余人”的形象。如赫尔岑所说:“在俄国受到这种强大的西方潮流影响的人不会成为历史人物,却成了一些古怪的人?

他们是种聪明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创造过很多“多余人”的形象,如鲁迅笔

下如的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伤逝》)等,巴金笔下的觉新、柔石笔下的肖涧秋、叶圣陶笔下的倪焕之、曹禺笔下的周萍以及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

(郁翻译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时把“多余人”翻译为“零余者”)等等。而在文学史上

现代作家们还创造了与此相似却又与之区别的另一种“多余人”形象,如穷困潦倒于社会生

括最底层、早已泯灭了“学而优则仕”等理想的孔乙己(《孔乙己》)。而师陀笔下的说书人,也是一位读书人,从为之下葬的人所说的“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两句话,可以想

象他也是知识分子,拥有过很多书,而且肯定读过;他在大量阅读古典小说、话本、拟话本

的基础上,自编自演而成为说书人的。这位“说书人”的形象,无疑是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

年间又一位“孔乙己”的艺术形象。说书人与孔乙已有很多相似之处。外形相似:孔乙己

“青白脸色”,穿又脏又破的“长衫”,说书人“脸很黄很瘦”,“穿一件蓝布长衫”。处境、职业相似:皆因穷困而潦倒,孔乙己以替人“抄书”糊口,说书人以给人“说书”为生。结局相似: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了腿,“用手”走路,形容极惨,“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

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可以想象,最后他不是饿死就是病死;说书人最后也是死于贫病,抬去下葬时的情状目不忍睹:“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杠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

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而这些种种相似集中到一点,则是本质

上的相似,即都是旧时代旧社会被凉薄、被损害、被遗弃的“多余人”。

小说作者的思想总是隐蔽在人物命运的叙事中间的,像柳青的《创业史》、刘心武的

《班主任》那样在故事讲述中间,由作者通过喋喋不休的议论来说主题、说思想的,毕竟是

极少数。师陀在《说书人》里的思想是很隐秘的。读者通过说书人悲惨命运的叙事之后,自

然会追问他为什么没有结婚生子?为什么满腹故事(历史与文学方面的学问)却贫病交加而死

无棺木?从表面上看,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归因于他的贫穷;而在实质上,这些问题追问着人

与生存环境的矛盾、人与社会的对立,追问着“他人”的存在“苦命人”的“地狱”。因此,这篇小说是作者对中国20、30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及其包括腐败的官僚、

残暴的军阀、为富不仁的地主资产阶级等等罪恶势力的控诉与批判。正因为旧社会及其依附

的罪恶势力,对说书人为标识符号的穷苦平民百姓进行压迫、剥削、伤害,把他们挤兑到社

会的最底层,而使他们处于贫穷、饥饿、疾病、流离失所的境遇之中。诚然,这是许许多多

现当代文学作品老套的、共同性的文化批判模式。但师陀选取一个说书人的题材,并以此表

现这种特殊职业者的悲惨命运,却又极为罕见;文学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为题材的罕见(多是第一次涉及)而成为经典的,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小仲

马写妓女忠贞爱情的《茶花女》,雨果写一个盗贼变为道德家的《悲惨世界》,莫泊桑写虚

荣者为偿还借用的假项链而付出半生劳动代价的《项链》;例如柔石写民间“典妻”(租妻)

风俗的(为奴隶的母亲》、莫言写土匪司令“抢亲”并在高粱地野合、曰后成为抗战英雄的《红高粱》、毕飞宇写一群盲人为生存打拼的同时也为仁义、为爱情而演绎各自的浓情故事

的《推拿》等等,都是例证。能够选为中学语文教材的《说书人》,自然也是如此原因。

因为题材的特殊性,《说书人》这篇作品流传至今,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读者还必须认识与理解作者对说书人的描写,有其特殊的处理方法。其方法可以概括为“定点白描”“见闻为纬”与“半生呈现”。

所谓“定点白描”,是指作者的视点放在他说书的“城隍庙月台”,以此固定场合对说

书人进行粗线条的“定点”叙说。所谓“见闻为纬”,是指以游子回乡每每去小城城隍庙听

说书人说书为时间线索,写“我”对他不同时间段的所见所闻。所谓“半生呈现”,就是在“我”的所见所闻中选择有最富思想表现力的场景与细节,展现说书人大半生的苦难历程。

而在这个“苦命人”的人生展现之中,除了关于说书人才艺的描述之外,另有两点艺术的处

理值得我们倍加欣赏,也是师陀在描写说书人时最为出彩的地方。第一,抓住说书人为了一

个馒头而求听客多多施舍的细节描写:“‘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

给他增加”。第二,全文贯穿了四次关于说书人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的叙写,先是“时常咳嗽”;后来交代“他咳嗽,并且吐血”;再后来交代“他时常发病,他不能按时开书,有时

候他要在中间停好几天”;最后“我”来小城时找他,听人说“他正害病?好几天没有来了”,第二天又听说“说书人死了”。从生病到病重到死亡这个动态过程的描写,它固然是

为了渲染说书人故事的悲情性,同时死亡过程的强调与完整言说,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对生

命价值——说书人的文化价值的叩问,是为了不断地反拨社会认识价值与文化意义的价值。

换句话说,说书人是一个文化符号,这位有着古典文化与评书艺术文化标识的说书人之死亡,无疑是时代的悲哀、社会悲哀,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悲哀。显而易见,以上师陀对说书人描

写的独特处理,表现了作家个人的禀赋才情。

关于写作(孔乙己》的初衷,鲁迅先生曾经对孙伏园先生说过:“《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也就是说,咸亨酒店之里与之外的所有人——顾客、掌柜、小伙计、小孩子等对孔乙己的“凉薄”,都把他当成嘲弄与取乐的对象,竟然毫无同情与怜悯之心。而对他施以同情怜悯的,唯有作者——鲁迅。笔者揣摩《说书人》作者的态度,毫无疑问是受鲁迅的影啊,也是大体上写

“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同情怜悯说书人的,也只有师陀。不过,鲁迅《孔乙己》的“我”与师陀这篇小说中的“我”是有明显区别的。都是主人公悲惨命运的见证者与叙述人,前者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参与了众人对孔乙己的调笑“我??附和着笑”);而后者则

是一位回乡的游子,直接在叙说情节中表露对说书人的同情。鲁迅以酒店老板“孔乙己还欠

十九个钱”的反复念叨,师陀以说书人下葬时嘲弄者的“带书去死”的“嘲弄”,两者把对

“苦人”的悲悯情感推到极点,也是对两位作家为笔下人物最后的悲情结局,作最后的“一

声叹息”。

惟其《说书人》中的“我”区别于《孔乙己》中小伙计的“我”同情与凉薄的区别,所

以师陀在叙说说书人命运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对说书人不仅怀有同情、怜悯,而且还怀有赞美的情感,并且让这种赞美之情流溢于全篇,这就构成了这篇小说很特殊

的抒情色彩——而这源于作者对说书人情感态度采取的同情,而不是“凉薄”。正是这个

原因,这篇小说具有了散文的抒情性质,或者说它就是一篇抒情化的小说;更明确地说,它

是用散文笔法写人物的小说。师陀实施着散文与小说两种样式模糊不清的跨文体写作,常常

把小说当散文一样写,又常常把散文当小说一样写,这就形成了其小说集里有散文,散文集

里有小说的情形。类似《说书人》这样的小说,在师陀的散文集《黄花苔》《江湖集》《看

人集》里可以随时见到,如《铁匠》《虹庙行》(谷之夜》等等。因此,《说书人》完全可

以当作抒情散文来予以欣赏与分析。其抒情性的超常发挥,形成了一股一般小说难得一见的

抒情力量。

作者用太多渲染的文字,不仅写“我”眼里的说书人,而且写“我”的心理感受,这些

描述心理感受的文字充满了喜怒哀乐之情。情感表现的“爆炸”,使作品语言表情性达到了

最大化的程度。没有渲染、没有放大、没有强调,就不可能达到艺术表现的“最大化程度”――完善。如写到“说书”这种职业的时候,为了表示“我”的赞赏与倾慕之情,便进

行了“赞赏”与“倾慕”的“无限”渲染(是艺术需要的夸张)。虽然在世俗人的眼里,说书“是一种贱业”,但在“我”心目中把它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如其有人教我填志愿书,

即使现在,我仍会宁可让世间最爱我的人去失望,放弃为人敬仰的空中楼阁——什么英雄,什么将军,什么学者,什么大僚,全由他去!我甘心将这些台衔让给别人,在我自己的大名

下面,毫不踌躇的写上——说书人”。其理由,是“我觉得这种职业可爱”。为什么觉得“可爱”?是因为“我’,被他“迷住”说书人对说书职业的执着以及讲述所展示的英雄世界,也感染了“我”,以至于也成了“我”的一种爱好、一种思念、一种向往,以至于“我”总是要去书场、乃至为之送葬、为之写下此文。不仅“我”被他“迷住”,而且所有听众都

被他“迷住”。作品这样描写说书人的说书的艺术感染力:

实际上我们全被迷住了。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以它们宏大的为人熟悉的声调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

作者进一步渲染听书之后的自我感受。对“我”来说,说书人讲述的人物和故事成为自

我不灭的记忆:“直到现在??他们便在我们昏暗的记忆中出现??他们永远顶生动项有光辉。

跟这些人物一起,我们还想到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

翔的蝙蝠。天下至大,难道还有比这些更使我们难忘,还有比最早种在我们心田上的种子更

难拔去的吗?”显然,这些联想与想象是在艺术表现完善的意义上,把说书人的说书的精彩

进行了美轮美奂的情感描写。最后写说书人下葬的结尾,则是创造了抒情的高潮。面对说书

人的新坟,作者向整个世界叩问:“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截教的瘟黄阵和隋炀

帝赏过的琼花又在哪里?”三个“在哪里?”既是对说书人悲惨生命的找寻,也是对其美妙演

说情境的呼喊,然而,说书人其人其事都化成了一杯土而不复存在了。剩下的是“渺茫”

“空虚”,是“小城的城外多荒凉”。这些情绪的“爆炸”及其表述,恰如其分地对说书人

的凄凉离世表示了无限伤痛与深深的哀悼。

为什么《说书人》有如此浓郁的抒情性?笔者认为,根本原因之一,是作者对苦命人的

同情与悲悯,但仅此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表达这种思想与情感的现当代的小说作品很多,这

篇小说为什么如此诗情充沛,根本原因是作者对文本进行了“抒情性”处理。而处理的关键

是在散文化处理中把小说中作为一个听众人物的“我”,完完全全变成了抒情散文的“我”,即完完全全变成了抒情的“主人公”。考察全文,师陀从头至尾都在进行“我”情感的释放

与演绎,完全由自我“抒情’主宰着作品的起承转合。叙事里融情、议论里有情、描写里

含情,以至让很多读者把《说书人》当成了一篇抒情散文。这是师陀小说创作风格很“乱步”、够超达的一个方面之表现。

(完整版)说书人

说书人 师陀 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 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做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吶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以它们宏大的为人熟悉的声调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这时候,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当一切曾使我欢喜和苦痛的全随了岁月暗淡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还在我昏暗的记忆中出现。跟这些人物一起出现的,还有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 时光悄悄地过去,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惊堂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箩。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 “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 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年老的一个跟着一个死了;年少的都长成大人,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离开了这个小城。 最近一次我到这小城里来,我到城隍庙里(城隍庙早已改成俱乐部),在月台下面,原来说书人放桌子的地方停着一个卖汤的。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 “说书的还没有来吗?”我忍不住问。 卖汤的说:“他正害病,好几天没有来了。” 第二天,我正在城外漫不经意走着,一副灵柩从后面赶上来,我停在路旁让他们过去。他们是两个扛手,另外跟着个拿铁铲的。 “你们抬的是谁?” “说书的,”他们中间有人回答。 “说书的死了?” 他们大概认为我的话没有意思,全不作声。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10讲--祭文中的隐秘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10讲--祭文中的隐秘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10讲祭文中的隐秘 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度,像孙过庭这样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虽说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关于孙过庭的生平正史却无记载,因为孙过庭的官太小了,正史记不到他的那个级别。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关于孙过庭生平的史料,几乎只有陈子昂的《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和《祭率府孙录事文》两篇文章,以及张怀瓘等书评文章中的只言片语。如此一来,解读孙过庭生平,陈子昂的这两篇文章便成了关键史料。 熟读两篇祭文,我们发现了两个看似平常却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是祭文中的时间处理问题,一个是祭祀人的称谓问题。我们知道,祭祀文是一种实用文,实用文必须实写。在实用文中时间和人物是基本内容和必须内容,时间和人物都必须实写。但是两篇祭文中对时间和人物这样必须实写的基本内容和必须内容恰巧是给以了虚写,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陈子昂所写的两篇祭祀文非实用祭祀文,陈子昂在此仅仅只是应用了祭祀文的形式,而体现的是文学情感的抒发,实属文学作品。陈子昂为什么要将实用文写成文学作品呢?这其中隐藏了一些什么样的隐秘呢?这就是这一讲我们所要研

究的问题。 在解读孙过庭生平的时候,对于陈子昂的《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和《祭率府孙录事文》两篇文章这一关键史料,我们必须清楚这样一个问题,这一关键史料那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它是高于生活的。两篇祭文中所包含和反映的生活史料,那是经过了文学艺术加工处理的生活史料,是带有深厚文学情感色彩的生活史料,这些生活史料是不能直接作为考证依据使用的。如果要作为考证依据使用,那么就必须对其进行“文学解码”,使其恢复为客观上的生活 史料。如何进行“文学解码”呢?那就是认识文学艺术对生活 史料的加工处理,认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色彩,从而从文学作品中发现寻找出相应的客观生活史料。也就是说,要透过两篇祭文中的文学情感色彩去发现客观上的生活史料,这是我们研究探索孙过庭生平的相关史料的唯一的科学有效方法。如果不是这样,对孙过庭生平的解读,很有可能就被祭文中的文学现象所迷惑,对孙过庭的生平就会错读误解。 墓志铭就是追述死者生平,以志纪念。我们知道,墓志铭是要随死者的遗体和棺木一起入葬的。在墓志铭中,死者的生卒时年是不可缺失的一项必写内容,而且这项内容必须实写。《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一文,作为追述死者生平,抒情情真意切,叙事合情入理,就是这样一篇极为严肃的高水平的墓志铭,最后却缀了一句“时年若干”。按照墓志铭的写作要

高中语文《说书人》教案教学设计

《说书人》教案 ——“陨落与升华” 课堂设计思路: 本人主张把教材文本放在专题与板块的视野内研究,更好地理解编者的匠心,才能在教学中找到撬动文本的支点,而以版块标题为切入点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不失为一条极佳的途径。《说书人》隶属“陨落与升华”这一版块。有的教师把《说书人》定格为小说,会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等角度去分析文章。师陀在《我的文风》一文中说过:“我的短篇小说有一部分像散文,我的散文有往往像小说,我自己称之为‘四不像’。”本文的教学如果以“陨落与升华”为主问题来设计的话,比按小说的解读方法来得更加明确,只要设置一个问题即可解决小说讲解的所有问题,而且思路更清晰,学生更能够接受。主问题设计为:《说书人》一文“陨落”了什么,又升华了什么?师生共读课文,探究这个问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概括《说书人》中“说书人”的性格特征,理解说书人形象的卑贱和品质的高尚。 2.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理解小城的意蕴。 3.探讨板块标题“陨落与升华”在文章的具体体现。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说书人形象的卑贱和高尚。(重点) 2. 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理解小城的意蕴。(难点) 3. 探讨板块标题“陨落与升华”在文章的具体体现。(难点) 三、课前准备: 单田芳的《三英战吕布》评书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单田芳大师的《三英战吕布》(听地我是心潮澎湃,真是听君一回书,胜似一台戏。我们看单大师长袍加身气质非凡。师陀在小说中也塑造了一位说书人的形象,我们一起走近说书人,走进这个故事。) (二)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说书人坚守自己的说书职业,最后病逝于小城中。 (三)探究问题 本文隶属“陨落与升华”板块,请探讨问题:《说书人》一文“陨落”了什么,又升华了什么?师生共读课文,探究这个问题。 明确:在解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作如下的分析: 1.“陨落”的表现:其一、说书人的生命陨落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有关说书人身体状况句子找到,即肖像描写的内容:(学生找出相关句子)第一次见说书人:“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 第二次见说书人:“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唾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他的嗓子塌了,喑哑了。” 第三次见说书人:“这所谓灵框,其实只是一卷用绳子捆着的芦席,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杠手的步伐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与《祝福》中祥林嫂的外貌进行比较,学生更容易体会说书人生命陨落的可悲。(展示文字) (1)祥林嫂初到鲁镇的外貌:“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2)第二次到鲁镇时的描写:“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3)临死前的肖像是这样的:“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师陀《期待》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文后小题。 期待 师陀 在这条街上,我忽然想起徐立刚的父亲徐大爷同徐立刚的母亲徐大娘了。徐立刚是我少时的游伴,据说早已在外面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被枪杀了。 我站在他们家门前想敲门。好几回我伸出手又缩回来,忍不住去看街上。云霞的反光更淡下去;猪仍旧在寻觅食物;孩子早已跑过;卖煤油的木鱼声越来越急,越响越远。街上没有人了。 “砰,砰”终于我敲门,随后,一阵更深的静寂。门闩响着,门呻吟着开了。步履艰难的两位老人出现在门前。 “哦,马叔敖,真的是你吗?”两个老人同时喊,“进来,进来,别站在外面。你怎么不先捎个信来?”我没有办法说明他们多快活。他们说着同时奔出来,鸡被惊吓得满院子跑,他们也顾不得管了。 我们全坐下来。 “听说你也一直没在家,这些年你都在什么地方?你看见过立刚没有?接到过他的信没有?”她的老眼游疑不定地转动着,随即加上一句。说着她站起来,一件别的事情分明又引动她了。 “你又……”徐大爷可怜地瞧着他的老伴,从他的神色上,又很容易看出他在向她乞求。 徐大娘干脆回答他:“你别管。又不是你一个人认得字。” “可你这是干什么呀?你这是?”在绝望中,老头子的声音差不多变成了呜咽。现在我仔细地观察徐大爷,徐大爷也老得多了,比起徐大娘,我要说他更老了。他的眼睛也就更加下陷,在昏暗中看去像两个洞;头发更少更白,皱纹同样在他脸上生了根,可是比他的老伴徐大娘更瘦,更干枯,更惨淡;衣服是破旧的,要不是徐大娘催逼,穿上后决不会想到换的;纽扣——自然是早晨忘记了,上面的两颗他没有扣上。精神上的负担给人的影响有多大呀,徐大爷在我对面几乎始终没有做声,眼睛茫然向空中瞅着,慢吞吞地吸着烟。烟早就灭了,可是他并没有注意。

师陀的《说书人》解读

吴周文、道德家与被遗弃的苦命人――师陀的《说书人》解读 江苏省扬州大学文学院吴周文 《说书人》,选自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原来的副标题就是“果园城记之十一”。师陀(1910-1988),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剧作家;原名王长简,曾用笔名芦焚,出生于 河南省杞县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十五岁离家,先后在开封、北平、上海等地求学与工作。抗 战时期,身陷“孤岛”的师陀心怀国破之痛,以小说创作初登文坛。1937年由著名作家扬振声、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巴金、靳以、李健吾、林徽音、沈从文、凌叔华等组成了《大公报》文艺奖金评选委员会,最终评出三部获奖文学作品:芦焚的短篇小说集《谷》、曹禺的《日出》与何其芳的《画梦录》。建国前文学评奖甚少,故此这三部作品的获奖备受文 学界的瞩目,师陀也因此而一举成名。 师陀在《说书人》里讲述了一个“说书人”的悲惨命运。小说写于1939年1O月10 日。所写的故事大体发生在上世纪2O到30年代,如此推算,就是8O、90年前的一个古老的 故事。其实,真的算不上“故事”,因为它缺少完整的故事情节,缺少一般小说人物思想与性 格的细致刻画。作者仅仅对说书人的命运进行了大致叙述罢了。但作品的命运叙事却给读者以过目之后的震撼。按作品的叙述信息,说书人给读者的强烈、深刻的印象,就是三个关键词:孤苦、善良与被弃。 孤苦,她就是一个孤苦的人。说书人的苦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她 压根儿没有家”。她没有财富、没有产业,因贫穷而无妻无子、无家可归。作品里没有交代 她具体住在哪里,但读者可想而知,或许就住在她说书的城隍庙里。第二,她以说书维持生 计。固定在“在城隍庙月台下面,她放一张断腿板桌,周围——前面与两旁,放几条板凳”,“她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她一个或两个制钱”。制钱”,就是明清朝代官方铸造的钱币,中间有方孔的称铜钱,无孔的称铜元或铜板。)第三, 她因贫病而死。说书人体质本来就瘦弱,“她就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一直抱病说书,且无钱治病,以至病情越来越重;去世前八天还坚持说书,否则就没钱买吃的。最后,她就是病死与饥饿死的。 善良,她就是一个善良的人。说她善良,主要就是指她以说书为生,她说“封神”、说 “隋唐”、说“七侠五义”与“精忠传”以及《水浒传》等等,讲的都就是古代人物武松、 鲁智深、吴用、孙二娘等等的故事,她们行侠仗义,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是人民 大众心目中的英雄。作者给“说书人”的定义,就是“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她讲的故 事无疑根据古代话本、拟话本因袭相传而来,都就是虚构、杜撰的,即使像《水浒传》里的英雄,有的历史上有其真实姓名,但她们的故事已经被无限放大、被无限“撒谎”了的人物,就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0景阳冈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0景阳冈人教新课标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在这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文章第9自然段写人虎相遇时,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开”,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武松在遭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二是体现形象的鲜明。“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三是“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文中写武松手中唯一的武器就是哨棒。作者写到哨棒的地方就有十多处,而每一处所用的动词均不一样。这些动词,用得无一不是恰到好处。请看:“靠、提、拖、插、拿、抡、劈、丢”,这些动词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在文中,这部分内容又准确地运用了几个动词“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

说书人

说书人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笸. 箩( ) 呐.喊( ) 踌躇.. ( )( ) 吹嘘.( ) 玉墀. ( ) 蝙蝠..( )( ) 喑. 哑( ) 灵柩.( ) 阡. 陌( ) 枸杞.( ) 荒冢.( ) 瘟癀. 阵( ) 城隍.( ) 摊肆. ( ) 【答案】 pǒ nà chóu chú xū chí biān fú yīn jiù qiān qǐ zhǒn ɡ huán ɡ huáng sì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节??? 关节.( )节. 骨眼儿( ) (2)渐??? 渐渐.( )渐.染( ) (3)闷??? 沉闷.( )闷.热( ) (4)创??? 创.造( )创.伤( ) 【答案】 (1)jié jiē (2)jiàn jiān (3)mèn mēn (4)chuàn ɡ chuān ɡ 2.语境辨析法 (5)这两批货物都打折.( )出售,严重折.( )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 ( )腾了。 (6)詹姆斯压.( )根儿没感到防守压. ( )力。 【答案】 (5)zhé shé zhē (6)yà yā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lóu ( )啰佝ló u ( )背lǒu ( ) (2)??? 点zhuì( )chuò( )学chuò( )泣

(3)??? 大ɡà i ( )慷kǎi ( )灌ɡài ( ) (4)??? 动tan ( )鸡毛dǎn ( )子忌dàn ( ) 【答案】 (1)喽 偻 篓 (2)缀 辍 啜 (3)概 慨 溉 (4)弹 掸 惮 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1.明确词义 (1)空中楼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不经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可企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2)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也说“漫不经心”。 (3)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2.理解辨析 (1)安静·平静 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或喧哗;安稳平静;沉静稳重。平静:指(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和动荡。前者多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动作和环境。后者多形容人的心情、表情或社会、国家的秩序。 (2)回忆·回顾 回忆:回想。回顾:回过头看,对以前的人或事进行回想或总结。前者仅限于个人的经历;后者可指集体或社会的经历,常含有总结的意味。 (3)熟悉·熟习 熟悉:知道得清楚;了解,使知道得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前者其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后者其对象是某种技术或学问。 3.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水坑的水很脏,但他顾及不了太多,熟悉.. 水性的他很快就把孩子救了上来。( ) (2)据路透社消息,美国全国范围内季节性流感漫不经意.... 地爆发,住院病人数量急剧上升,住院人数达到了1.17万。( ) (3)随着时间推移,监管部门不可企及.... ,惩罚力度越来越小,最终默许了商家对塑料袋的肆意使用。( ) 【答案】 (1)× 此处强调游泳技能熟练,应该用“熟习”。(2)× 此处强调

(完整版)师陀的《说书人》解读

吴周文.道德家与被遗弃的苦命人――师陀的《说书人》解读 江苏省扬州大学文学院吴周文 《说书人》,选自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原来的副标题是“果园城记之十一”。师陀(1910-1988),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剧作家;原名王长简,曾用笔名芦焚,出 生于河南省杞县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十五岁离家,先后在开封、北平、上海等地求学和工作。抗战时期,身陷“孤岛”的师陀心怀国破之痛,以小说创作初登文坛。1937年由著名作家 扬振声、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巴金、靳以、李健吾、林徽音、沈从文、凌叔华等组成 了《大公报》文艺奖金评选委员会,最终评出三部获奖文学作品:芦焚的短篇小说集《谷》、曹禺的《日出》与何其芳的《画梦录》。建国前文学评奖甚少,故此这三部作品的获奖备受 文学界的瞩目,师陀也因此而一举成名。 师陀在《说书人》里讲述了一个“说书人”的悲惨命运。小说写于1939年1O月10日。所写的故事大体发生在上世纪2O到30年代,如此推算,是8O、90年前的一个古老的故事。其实,真的算不上“故事”,因为它缺少完整的故事情节,缺少一般小说人物思想与性格的 细致刻画。作者仅仅对说书人的命运进行了大致叙述罢了。但作品的命运叙事却给读者以过 目之后的震撼。按作品的叙述信息,说书人给读者的强烈、深刻的印象,是三个关键词:孤苦、善良与被弃。 孤苦,他是一个孤苦的人。说书人的苦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他 压根儿没有家”。他没有财富、没有产业,因贫穷而无妻无子、无家可归。作品里没有交代 他具体住在哪里,但读者可想而知,或许就住在他说书的城隍庙里。第二,他以说书维持生计。固定在“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周围——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 制钱”。制钱”,是明清朝代官方铸造的钱币,中间有方孔的称铜钱,无孔的称铜元或铜板。)第三,他因贫病而死。说书人体质本来就瘦弱,“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 脸很黄很瘦”,一直抱病说书,且无钱治病,以至病情越来越重;去世前八天还坚持说书, 否则就没钱买吃的。最后,他是病死和饥饿死的。 善良,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说他善良,主要是指他以说书为生,他说“封神”、说“隋唐”、说“七侠五义”和“精忠传”以及《水浒传》等等,讲的都是古代人物武松、鲁智深、吴用、孙二娘等等的故事,他们行侠仗义,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人民大众心 目中的英雄。作者给“说书人”的定义,是“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他讲的故事无疑根 据古代话本、拟话本因袭相传而来,都是虚构、杜撰的,即使像《水浒传》里的英雄,有的 历史上有其真实姓名,但他们的故事已经被无限放大、被无限“撒谎”了的人物,是被艺术

师陀《邮差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

谈谈师陀《说书人》的多重情感错位

谈谈师陀《说书人》的多重情感错位

————————————————————————————————作者:————————————————————————————————日期:

谈谈师陀《说书人》的多重情感错位-中学语文论文 谈谈师陀《说书人》的多重情感错位 董健 《说书人》是新修订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珍爱生命”第二模块“陨落与升华”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师陀于1942年1月3日写下的,后收入小说集《果园城记》。夏志清博士高度评价师陀的小说“文笔典雅,饶有诗意”,甚至说“《果园城记》的18篇素描虽无悲剧力量,但却有鲁迅在《呐喊》及《彷徨》中所表现的讽刺与同情”①,《说书人》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很好地体现这了这一评价。小说叙述了旧社会一个曾经给大家带来快乐的社会底层的说书人,随时代变迁,被社会和时代遗弃,最终贫疾而死,葬在乱葬岗的故事,是“一首‘小城’和‘说书人’的挽歌”②。小说采用散文化的笔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其奥秘除了文笔的典雅,独特的视角以及师陀本人的天赋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没有像传统小说那样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吸引读者、表达思想、反映社会生活,而是通过“我”的情感与理性的错位、“我”与小城人的情感错位以及人物与读者的情感错位来表现“讽刺与同情”的,设计精巧,曲尽其妙。 一、情感与理性的错位 孙绍振先生提出的真善美三维“错位理论”认为:艺术的感染力来自于审美价值与科学认识和实用价值之间拉开距离,三者之间产生“错位”,才能有审美情感的自由可言。③说书“无疑是一种贱业”,从实用价值上看,基本是“无用”的;从理性上说,是大多数人不想为的;从情感上说,“我”却对它无比热爱,“宁可让世间最爱我的人去失望,放弃为人敬仰的空中楼阁——什么英雄,什

师陀《狩猎》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狩猎 师陀 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时候是个大空想家。在刚刚过了二十岁的那一年上,突然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他出发了,开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猎。 果园城里他的姨表妹,气恼加上悲痛,为他哭了,甚至为这个狠心人病了。“你没良心。走就走吧,谁拦着你了?可是总该、总该……”伤心的把脸埋在枕头上,她在床上想。 朱太太——那个姨母,“为他难过呢!什么好东西?……像他这种人,我们挤上眼也找得来!” 她光火有充分理由。两个小儿女在她眼中长大,正像两棵花儿。所有看见过他们的人早就自然的把他们当做夫妇,全以为他们终有一天要结婚的,在这长久的期待中,她在他们身上耗的苦心多么多,寄的希望多么大!一阵狂风,所有的美梦给吹散了。说真话,她流的眼泪比她的女儿更多。看看她的女儿——这个生了长长的黑脸蛋的美貌小姐,她的两只大眼看人时候从下面滚上去,像在人家心上打闪;破颜一笑,小鼻子鼓动得多逗人爱;常常,她常常稳重的坐着,眉整起来,严密的闭着的嘴唇稍微向外突出,就像顽固的小花骨朵。从这种特别表情,谁都能看出她有性格,有主见。她的样子仿佛说:“你瞧我多有本事?我准备好了,我在等待着了。”她显著的倾向实际方面,最后两年母亲几乎把家务全交给她,很快就练成了能手。她比母亲处治的更有条理。 可惜正为她处治的更有条理,孟安卿想起这是个爱用秤杆子教育姑娘,专门出产能干老婆的城市,幻梦才深深受了伤。并不是他不爱她了;恰恰因为他仍旧爱她,她的每一个小动作仍旧能牵动他的神魂——那么他怎么能忍受这种打击?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跃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专门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 孟安卿离开果园城十二年,没有给过果园城消息。年轻人全有这种气度,青春跟雄心支持着他,幻象在他前面,他勇往直前,从不动摇。最后他成了个肖像兼风景画家,他大狩猎的结果。 但是最初的兴奋——由工作顺手激起的兴奋和快乐过去之后,孟安卿的心里渐渐空虚,终于成了一片荒凉,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回果园城来了。 他在车站下面的旅馆里订了个房间,在里头关两小时,仔细的从鬓角上拔掉几根白头发,随后他走出来,一直上了河堤。 郊野上好风光,天色澄蓝,阳光充沛的照耀着新犁起的田地、树林和大路,仿佛向人报告好运。而鸟儿在柳树上鸣唱着,在堤岸旁边,孟安卿没有想到,它们看见他惊骇的飞开了——过去他跟它们那么亲密过的,现在它们不认识他了! 接着他进城,在果园里,春天他曾陪同姨表妹去掐花,夏天他们曾游玩过的,现在果树大半都衰老卷秃了,有的且被砍伐代以新的小树了。最后他走上市街,在街上,仍旧是尘土,仍旧是狗和猪。“看起来只有这里没有变动,”他心里想。面坊的磨子响着,脚踏箩的撞击声一直传到外边。药铺里的舂药声仍旧是老调子,叮咚叮当,药臼的鸣声活泼而又清脆。 终于他站在那个一直深埋在记念中的门前,手按在门环上,他迟疑不决,既然已经回来,既然不久就要看见想念的人,何不把这种好心情多保存一会儿? 一个熟人凑巧解救了他。正在这时候,一个卖纸烟的凑巧从那边走过来。 “卖香烟的!”他走过去。 卖纸烟的原先卖梨糕,他自己小时候是个买零食的好主顾。 “你不卖梨糕了?” “不,不卖了。现在没有人做了。”卖纸烟的惊异地看着他。 “你可知道朱太太还住在这里?”

(完整版)说书人师陀阅读答案

说书人师陀阅读答案 《说书人》是作家师陀所著的一篇小说,收录在他的《果园城记》中,XX年本文入选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教科书,为第一组第四课课文。以下是本人整理的关于说书人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说书人师陀阅读答案说书人 师陀 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 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做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吶喊。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说书无疑是一种贱业。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而我却被迷住了。 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以它们宏大的为人熟悉的声调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

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这时候,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当一切曾使我欢喜和苦痛的全随了岁月暗淡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还在我昏暗的记忆中出现。跟这些人物一起出现的,还有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 时光悄悄地过去,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惊堂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箩。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 “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 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年老的一个跟着一个死了;年少的都长成大人,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离开了这个小城。 最近一次我到这小城里来,我到城隍庙里(城隍庙早已改成俱乐部),在月台下面,原来说书人放桌子的地方停着一个卖汤的。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

浅谈《说书人》的声音描写及教学

浅谈《说书人》的声音描写及教学 作者:蒋婷婷 来源:《文学教育》2020年第05期 内容摘要:师陀的《说书人》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淡化情节,定点白描”的散文化笔法,所以文本的解读多是聚焦于人物描写、叙述人称、环境变化或文化隐喻等方面,但在语文教学中无法寻找一个核心主线将教学重点串联。因此,笔者意图从“声响”描写出发,一斑窥豹,对构成“‘说书人’与‘小城’的一曲挽歌”的三重声响进行细读研究,探寻文字深处的“生命密码”,为《说书人》的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说书人》声音描写细读 《说书人》是著名小说家师陀于1942年创作的小说,收录在其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里。由于这篇小说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淡化情节,定点白描”的散文化笔法,所以文本的解读多是聚焦于人物描写、叙述人称、环境变化或文化隐喻等方面,但在语文教学中无法寻找一个核心主线将教学重点串联。因此,笔者意图从“声响”描写出发,一斑窥豹,对构成“‘说书人’与‘小城’的一曲挽歌”[1]的三重声响进行细读研究,探寻文字深处的“生命密码”,为《说书人》的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一.说书之声:技艺绝妙,生存挣扎 《说书人》中的说书描写总共有两处,刚开始说书人“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手握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让在场的听众自发地“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錢”。文中的“我”深深地被高超的说书技术给迷住了,惊叹于说书人无穷无尽的文学想象,盛赞他是“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到后来第二次见到说书人,“他咳嗽,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随着时代的变迁,听书的人越来越少,他赖以生存的说书艺术已无法养活他,导致身体每况愈下。可是,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个敬业投入的说书人,他对历史典故依旧熟悉和热爱,穿越时空的长廊,还原历史上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这就是“精神支柱”的力量。对于说书艺术,当今社会的学生可能较为陌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拉近学生与说书艺术的距离,可以选择播放单田芳、袁阔成等人的说书视频,再请学生尝试模仿用说书人的语调朗读一下这段描写说书人的话,让他们在不同情境的设置下进行语言表达,更深入地体会说书人的魅力,再现文字场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只出现了唯一一处关于说书人的语言描写:“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这句话如果让学生去朗读的话,一定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这里的“六个”和“四个”后面,使用的是“分号”,而非“句号”或“逗号”,因为“分号”的停顿时间比“逗号”长,比“句号”短,最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说书人在讨要赏钱时的心理期待。一方面,说书人艺术在他心中是无比崇高的职业,理应得到赏钱,倘若

《说书人》教案

《说书人》教案 江苏省东台中学徐长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师陀,引发深入阅读其作品的兴趣。 2.学习通过整体分析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分析理解小说散文化的艺术特色。 4.品鉴作者的情感,通过思考获得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 说书人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教学时长: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检查预习: 笸箩()扈家庄()咳嗽()台衔() 踌躇() 玉墀()蝙蝠()唾血() 喑哑()灵柩() 阡陌() 枸杞()荒冢() 二、解文题 “说书”是一个曲艺名词。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的讲史、元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从广义上说,它还兼指某些有说有唱的曲艺,如弹词、蒙语说书等。“说书人”就是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人。 三、识作者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师陀,中国现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谷》《果园城记》(《说书人》最初收集于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中)等,长篇小说《结婚》《马兰》等。1921年高中毕业后赴北平谋生。1936年秋,从北平到上海。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遂长期蛰居于日军占领的上海。1941年至1947年,任苏联上海广播电台文学编辑,《果园城记》的大部分内容写于这个期间。建国以后,他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曾到河南、山东等地访问,写下的作品主要收入于短篇小说集《石匠》中。1957年后一直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60年代初期,曾专注于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发表了剧本《西门豹》《伐竹记》和小说《西门豹的遭遇》等,颇得好评。 四、知背景 《说书人》是现代作家师陀194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后收入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时间即命运:师陀小说《说书人》及其他解读 教学设计

时间即命运 ——师陀小说《说书人》及其他解读 一、教学目标 1、重点1:通过解读果园城中的“说书人”形象,较为全面的认识师陀,体会 其系列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特征。 2、重点2:通过与小说集《果园城记》中的作品进行互文式对读,更加深入地 理解师陀在小说人物形象上浸润的情感体悟。 3、难点:通过学习叙事方式(而非叙述视角)——多重视角叠加,模糊叙述视 角,体认师陀创作的风格特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介:《说书人》选自师陀的小说集《果园城记》,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巅峰之 作,共18篇短篇小说,《说书人》是其中一篇,借由一个归乡游子马叔敖之口,讲述了果园城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说书人”便是其中之一。果园城既有师陀故乡的影子,又有他寄居过半年的朋友家乡那个长满小红果的小城的特点。 2、刘西渭评点:()是他的衣饰,()是他的皮肉。而人类的 (),这基本的基本,才是他的心。 点出本课的目标:通过认识坚守果园城的“说书人”和重返果园城的“我”(马叔敖),在课堂的最后将这个评点的空格补充完整。 (二)坚守“果园城”的说书人 不曾停留。 1、“我”三次看见说书人,分别看到了怎样的情形?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悖论ⅰ:为何“技艺高超”,却因为生计艰难而死?为何最美好,却最悲凉? ?素姑:织了一箱箱的嫁妆,最后待在闺中变成憔悴的老处女; ?贺文龙:有着诗人气质,最终被琐碎家务和孩子缠住手脚; ?油三妹:有那么多笑,心地又善良,最后凄凉而死; ?虎头鱼和大刘姐:曾经有着美好“一吻”,抵不过时间的无常。 材料1: 《说书人》写于1942年,正值抗战时期,时代动荡、变革,物价飞涨,当时的中国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农村更是艰难。 说明:这种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且是时代的悲剧。师陀笔下的人物,一个个都在生存的泥淖中苦苦挣扎。师陀不像沈从文,着力建构一个诗意的“湘西世界”,以此来隔绝现实,他以清醒的目光揭示了时代对人的戕害,历史变革给弱势生命带来的伤害。因此,这样悖论的设计,有对那个动荡时代的批判。 但是,师陀说,假使没有战争,这些小人物在大时代中依旧面临生命没有保障,无法安身立命的处境。这种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冲突,是贯穿整部《果园城记》的。材料2: 小说富于意义,并不是因为它时常稍带教诲,向我们描绘了某人的命运,而是因为此人的命运借助烈焰而燃尽,给予我们从自身命运中无法获得的温暖。吸引读者去读小说的是这么一个愿望:以读到的某人的死来暖和自己寒颤的生命。……在讲故事人的形象中,正直的人遇见他自己。 ——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说明:在此提供另一种阅读的视角。小说创作的八年,与抗战相始终,是作者借“说书人”的角色“遇见自己”的一种方式。战争背景带来的生命孤独、脆弱的体验,也是作者写作意图所在。 3、悖论ⅱ:为何说书人死后,世人如此冷漠薄凉,但叙述者却认为他给人感动、幻想?

浅析“电视说书人”在故事类节目中的素养生成

浅析“电视说书人”在故事类节目中的素养生成 摘要本文对当代电视故事类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素养生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视说书人故事类节目主持人素养生成 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电视节目样式,故事类节目日益活跃于方寸荧屏,如央视的《财富故事会》、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河北电视台的《天下故事会》等等。这类节目凭借鲜明的故事讲述定位,真实历史的视听记录功能,逐步在电视节目的诸多形态中占据了的大块收视份额。而其中的“电视说书人”——主持人的个性魅力、职业素养更成为节目制胜的法宝,也渐渐成为当代电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故事类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的传播魅力 环顾当代电视传媒生态,“讲故事”的节目能够在各大电视台风生水起,无疑印证了人类对于“故事”的原始喜好,借助电子声像技术得到了空前满足。不同的主持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叙事学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在节目中进行结构布局。主持人不仅要讲述一个个精彩故事的来龙去脉,起伏波动,还要在起承转合之间呈现人间百态、嬉笑怒骂,更要在适时加以精妙的点评,以传递节目的立场和态度,传递一种媒介价值观。而就在“讲、述、品、评”的全过程中,主持人自身职业素养的高低。将直

接影响上述传播目的的实现,更直接影响自身能否自由、流畅地驾驭节目,形成持久吸引受众的传播魅力。 1 故事化叙述 不同于电影、电视剧对生活的虚构演绎,故事类电视节目以“真实故事”为注脚,在抓住戏剧冲突精髓的同时,再辅以艺术化的再现。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对“人物——事件”进行逻辑结构,其要在倒叙、插叙、顺叙等手法的综合运用中。让矛盾冲突得以集中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主持人也同时是“说书人”,故事悬念能不能迭起,构思够不够巧妙,全仰赖于这个“说书人”对故事的了解、掌握以及向外传播的能力。 2 评书式表达 目前我国电视“说书人”普遍采用了评书式的语言表达模式,更有地方台直接将评书演员或是相声演员直接收纳为主持人。“评书”这种在中国宋明时期就开始流行的口头语言的表演形式,如今被移植到电视节目中来,可以说是“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的传播功能丰富了主持人的表达魅力。“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穿着中式盘扣上衣,坐在摄像机前的几刻拍案惊奇,都成为故事类节目主持人的标志性媒介符号。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财富故事会》主持人王凯被定位为儒雅说书人,在讲述创富故事和创业历程的过程中传播一种文化感和人文精神;河北卫视的《天下故事会》干脆直接采用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作为主持

说书人

《说书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概括《说书人》中“说书人”的特征,理解说书人形象。 2.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理解小城的意蕴。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说书人形象。(重点) 2. 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理解小城的意蕴。(难点) 三、课前准备:完成《说书人》的预学案 一、导入: 我姓霍,很高兴来到我们二高,和同学么一起交流和学习, 唇轻启,启人间兴亡与分合;醒木惊,惊混沌乱世梦中人; 长褂褪,褪不去铮铮傲世骨;笑还礼,礼一生传奇余后尘。 这四句话为我们塑造的是说书艺人形象特点。 师陀在小说中也塑造了一位说书人的形象,课前我们进行了预学,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师陀《说书人》 二、课文详解 (一)、说书人是一个的人 快速阅读课文,结合内容具体说说,说书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1、小说从哪些方面对说书人进行刻画的? 作者多方面塑造人物,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 三次的外貌描写: 通过说书人的长衫由“蓝布长衫”到“灰绿色”,到最后的“破长衫”的变化,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为他穷困病死做了铺垫。 明确:孤苦善良 孤苦:第一,“他压根儿没有家”。第二,他以说书维持生计。第三,他因贫病而死。 善良(还有人说他善良,你怎么看?) 他以说书为生,说的内容是古代人物如武松、鲁智深、孙二娘,“封神”、“七侠五义”、“精忠传”的故事,他们行侠仗义,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大众心中的英雄。是道德意义上的惩恶扬善。是从道德理想上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给底层的人们一种精神的安慰。 孤苦、善良、完整地刻画了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一个“苦人“形象。 同学们,这样一位孤苦、善良的人为何因贫病而死?他为什么没有结婚生子?为什么满腹故事却贫病交加、死无棺木? 表面上看是因为他贫穷。而本质上是他处在那个社会环境之中。 (二)、小城是一个社会。 让我们一起回到小城,看看小城里的人们是如何对待说书人的不幸? 分析13-24 和27段 教师和学生分角色朗读13-24段 表现出人们怎样的内心?冷酷无情麻木

评书体节目的现状分析(李晓峰)

评书体节目的现状分析 [关键词] 电视节目评书体 [关键词释义] 本文所指的评书体节目,是指借助评书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电视手段所形成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评书和评书体节目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对“评书体”这种节目形态进行界定,进行理论化研究。 一、从评书到评书体节目 1、评书是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大约形成于清朝初年,民国是评书中兴的时期。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具有其独特的讲述内容和表现形式。 (1)评书的讲述内容。 评书在选材方面具有其独特性,评书节目所说演的内容多为历史朝代更迭及英雄征战和侠义故事。代表作品有《薛刚反唐》、《封神演义》、《水泊梁山》、《长坂雄风》、《金钱镖》、《三国演义》、《红岩魂》、《赤胆忠心》、《烈火金刚》、《西楚霸王》、《暴风骤雨》等等。故事性是评书其在选材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2)评书的外在表现特征。 传统的评书表演形式,为一人坐于桌子后面,身着传统长衫,说演讲评故事。“讲故事、仿神情、指手划脚不消停”。评书艺人往往会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用来提醒听众安静、或者制造某种表演气氛,以达到吸引听众注意力的效果。长衫、折扇和醒木等道具就是评书的典型外在特征。 (3)评书的语言特征。 评书脚本的最大特征是语言口语化,既生动又形象。评书的脚本必须能做到“案头能阅读,场上能表演”,这样,说起来才能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在表演过程中,评书以北方语音为基础,使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的普通话。在语言运用上,要避免讹音、错觉或含混不清。 (4)评书的叙述技巧。 评书在叙述方式上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介绍为主,并且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程式与规范。比如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如果介绍新出现的人物,就要说“开脸儿”,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作一描述或交代;讲述故事的场景,称作“摆砌末”;而如果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又往往会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称作“赋赞”,富有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或曰“串口”,即使用排比重迭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在故事的说演上,为了吸引听众,把制造悬念,以及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根本的结构手法。从而使其表演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2、评书与电视的结合 (1)电视评书的出现,可以说是评书与电视的第一次结合。 1985年,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以一部长篇评书《杨家将》登上电视荧屏,开电视评书艺术之先河,在社会和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中央电视台和很多地方电视台相继开办电视评书栏目,每年有数十部长篇评书在电视中播出。 电视评书的出现扩大了评书的传播范围,但是它的表演特点和传统评书并没有很大差别,可以说是把传统的说书场搬进了演播室,它并没有增加其他的电视表现手段。观众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