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海尔的组织结构设计

解析海尔的组织结构设计
解析海尔的组织结构设计

解析海尔的组织结构设计

80年代,海尔同其他企业一样,实行的是“工厂制”。集团成立后,1996年开始实行“事业部制”,集团由总部、事业本部、事业部、分厂四层次组成,分别承担战略决策和投资中心、专业化经营发展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职能。

事业部———由集权向分权制转化的一种改革

事业部制是一种分权运作的形式,首创于20年代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杜邦公司。它是在总公司领导下设立多个事业部,各事业部有各自独立的产品和市场,实行独立核算。事业部内部在经营管理上则拥有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即总公司集中决策,事业部独立经营。这是在组织领导方式上由集权向分权制转化的一种改革。

海尔的事业部制,外面一般认为是学习或模仿日本的体制。实际上,它更多地学习参考了美国GE的管理体制。海尔在很多方面带有明显的GE痕迹。

美国GE的组织机构变迁经过了3个阶段:一是60年代的分权运作,促进了主业的增长和经营的多样化;二是70年代根据公司总财源的分配来安排下属单位的战略需求,让各下属公司建立战略事业单位,使全公司扩大了规模、增加了产品的种类并使利润持续不断地增长;三是到80年代进入战略经营管理时期,对前两个阶段的组织模式不断进行修正。

张瑞敏认为这种高度分权对市场销售具有有效刺激,但又发现,这种个体户式的拼杀,会造成各事业部之间盲目竞争,竞相重复使用内外资源,于大局不利,有可能形成单位销售额上升而集团整体投资回报率不高的局面,不利于集团重点扶持未来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因此,海尔对分权的大小、多少有自己战略性的考虑。对“夕阳型”的产品尽可能分权划小经营单位,让其随行就市;而对“朝阳型”的产业,如未来的数字化家电,则要集中人力和财力,做大规模,确保竞争力。

果然,GE后来发现,公司的销售额大幅度增长了,但每股的红利并没有随着增长,与此同时,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也下降了。

从超事业部到脱毛衣

1972年起任GE董事长的雷金纳德·琼斯于1978年再次改组了公司的体制,实行“执行部制”,也就是“超事业部制”。这种体制就是在各个事业部上再建立一些“超事业部”,来统辖和协调各事业部的活动,也就是在事业部的上面又多了一级管理。在改组后的体制中,董事长琼斯和两名副董事长组成最高领导机构执行局,专管长期战略计划,负责和政府打交道,以及研究税制等问题。执行局下面设5个“执行部”,每个执行部由一名副总裁负责。执行部下共设有9个总部(实为集团),50个事业部,49个战略事业单位。各事业部的日常事务,以至有关市场、产品、技术、顾客等方面的战略决策,以前都必须向公司最高领导机构报告,而现在则分别向各执行部报告就行了。

张瑞敏说,海尔的事业本部有些像GE1978年实行的“超事业部制”,它管了不少事业

部,事业部下又管了不少项目和经营单位。像GE的5个执行部归副总裁领导一样,海尔的几位副总裁也分别领导着几大事业本部,总裁只管横向的几大中心,如财务中心、规模发展中心、资产运营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和企业文化中心等等。

韦尔奇接替琼斯后,对组织结构又作了大幅度的重新设计。他把组织的层级比做毛衣,当人外出穿了四件毛衣的时候,就很难感觉到外面的天气有多冷了。因此,韦尔奇撤销了事业部之上的管理机构,废除了战略事业单位,使自己能够和事业部的领导人直接互动。这个新秩序的主要效果,就是赋予独立自主的事业部主管以权力,特别是大幅度扩大他们在资本配置上的权力,而这是管理上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改革以前,GE的组织就像多层的结婚蛋糕,改革后它像一个车轮,在中间有个轮轴,其外有轮辐向外延伸扩大。

有序的非平衡结构

在企业的运作方式上,海尔集团采取“联合舰队”的运行机制。集团总部作为“旗舰”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协调下属企业。下属企业在集团内部是事业本部,对外则是独立法人,独立进入市场经营,发展“市场经济”,但在企业文化、人事调配、项目投资、财务预决算、技术开发、质量认证及管理、市场网络及服务等方面须听从集团的统一协调。用海尔人人都熟悉的话说,各公司可以“各自为战”,不能“各自为政”。张瑞敏说,集团所要求的,你必须执行,有问题我来负责、我来订正。你可以提出建议,但绝不许阳奉阴违。

从本质上说,海尔的组织结构经历了从直线职能式结构到矩阵结构再到市场链结构的三次大变迁。直线职能式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下面是最普通的员工,最上面是厂长、总经理。它的好处就是比较容易地控制到终端。直线职能在

企业小的时候,“一竿子抓到底”,反应非常

快。但企业大了这样就不行了。最大的弱点就是对市场反应太慢。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海尔改用矩阵结构。横坐标是职能部门,包括计划、财务、供应、采购;纵坐标就是不同的项目。对职能部门来讲,横纵坐标相互的接点就是要抓的工作。这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发展多元化的阶段可以比较迅速地动员所有的力量来推进新项目。

在论述海尔组织结构的变迁时,张瑞敏再次强调了“有序的非平衡结构”:“整个组织结构的变化缘自我们组织创新的观点,就是企业要建立一个有序的非平衡结构。一个企业如果是有序的平衡结构,这个企业就是稳定的结构,是没有活力的。但如果一个企业是无序的非平衡,肯定就是混乱的。我们在建立一个新的平衡时就要打破原来的平衡,在非平衡时再建立一个平衡。就像人的衣服一样,人长大了服装就要改,如果不改肯定要束缚这个人的成长。”

另述

海尔集团是在原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家电为主,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各领域为一体的国际化企业。为了营造使企业不断创新的机制,保持企业的高效运作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其组织形式始终处于有序的非平衡状态。下面以海尔在各种不同的宏观背景、不同的发展战略下,组织结构的调整来分析海尔战略化发展中组织结构所发挥的作用。

一、名牌战略(1984-1988)

当时国内仍是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冰箱等家电产品还是奢侈品。尽管如此,国内电冰箱生产企业林立,争相挤占商场有限的柜台,很难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一般家电企业有“捞一把就撤”的想法,大搞进口散件组装。海尔经过调研发现,尽管冰箱品牌很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名牌冰箱”,于是张瑞敏果断提出“要么不干,要么就要争第一,创名牌”。由此确立了专业化名牌发展的道路。引进当时国际最先进的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设备和技术,生产出“琴岛-利勃海尔”牌亚洲第一代四星级电冰箱,并以高技术、高质量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因为当时计划经济仍占主要地位,计划经济体制有巨大惯性,海尔只是专心于冰箱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以在组织结构上只需划分职能,采取垂直式集权领导是适合的。

二、名牌战略(1988-1991)

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质量、服务、价格等市场要素逐渐培育成形。国内企业习惯于只抓产品产量,不在乎产品质量,因此一碰上市场疲软就产生积压,只好靠降价来度过难关。海尔在创业伊始就重视产品质量,创市场名牌。而当其它企业开始抓质量时,海尔又把战略重点转向培养服务意识和市场信誉上,成功走完了名牌战略阶段。

其中,海尔的OEC管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海尔重视质量,仍不免遇上管理普遍对过程控制不细的问题。OEC对每个人每一天每件事进行控制,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的工作质量都有一点提高,对以质取胜的海尔顺利实现名牌战略有巨大推动作用。

三、多元化发展战略(1991-1995)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改革开放、建设市场经济的热潮。同时海尔集团正式成立,并于1992年初次在白色家电圈作多元化尝试,生产冰柜、空调、洗衣机,开始超常规发展。

企业慢慢发展壮大,不免会出现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大企业病。海尔在1993年进行“权力分散化”,在原工厂制(直线职能制)基础上,推进事业部制,总部集中筹划集团发展目标,集团下属是事业部,已经形成规模效益且管理机制较完善的称为事业本部,未达到标准的称为事业发展部,对各事业部兼并的企业,集团有最终决策权。这样海尔集团与事业部之间,事业部与各分厂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相当明晰,初步呈现出分权化,扁平型的组织结构特征,适应了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的要求,调动了集团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

四、全球营销网络布局(1995-1999)

全球化、新经济是这个时段的显著特征。海尔1997年进军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黑色家电,1998年进军米色家电,坚定多元化发展道路并制定了挺进世界500强的发展目标。进500强首要条件是要有一流的内部管理,虽然海尔组织结构整体上是分权化、扁平式的,但对于冰箱本部而言,仍是集权式直线职能型。这种结构对于以前单一的冰箱产品是适应的,但对于餐饮,冰箱、小家电等多种产品齐头并进的快速扩张形势则显得缺乏效率。

海尔集团于1996年开始实行事业本部制,1997年又在事业本部基础上,采取了“细胞分裂”方式,使整个组织结构形成四个层次:

集团总部是投资决策中心,事业本部是经营决策中心,事业部是利润中心,生产工厂是成本中心,各个层次各负其责,允许各事业本部各自为战,但不许各自为政。这种组织管理模式称为“联合舰队模式”,

海尔把这种组织模式延伸到营销体系中,各事业部设有营销公司,负责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口和海外建厂工作。集团总部设有营销中心,对各本部销售公司和进出口公司的工作实行监督控制和指导,这样既能发挥各本部销售公司和进出口公司的战斗力,又能进行整体进攻,很好配合全球营销网络中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五、国际化发展(1999年以后)

当时中国即将加入WTO,瑞士达沃斯年会召开。报告称21世纪企业生存有三个条件:一是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二是有一个全球化的品牌,三是要有一套能够在网上销售的战略。

海尔为实现发展战略就必须适应多变的市场及“新经济”兴起后网络销售的挑战,张瑞敏为此提出三个方向的转移:

1市场方向的转移,从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转移;

2产业方向转移,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3管理方向转移,从直线职能型管理彻底向业务流程再造(BPR)的市场链转移。即形成创新订单支持流程3R(R&D-研发,HR-人力资源开发,CR-客户管理)和保证订单实施完成的基础支持流程3T(TCM-全面预算,TPM-全面设备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

产品本部在3R的支持下通过新品研发,市场研发及提高服务竞争力不断创新订单;产品事业部在3T支持下将商流获取的订单和产品本部创造的订单执行实施;物流本部搭建全球采购配送网络,实现JIT(即时采购,即时配送和即时分拨物流)订单加速流;资金流搭建全面预算系统,这样形成直接面向市场的,完整的物流、商流等核心流程体系和3R、3T支持流程体系。这种结构实现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网络相连,使企业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将外部市场的压力传递给每一个员工,使他们把压力变成动力,最大限度地追求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从而实现海尔三个“零”的目标: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流动资金零占用。

六、海尔组织结构创新的启示与思考

海尔集团国际化历程,实质上是对组织结构不断选择的过程。此过程不仅从实践角度证明了组织结构的合理选择对企业国际化经营产生的积极影响,也为我国其它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提供了有益启示:

1、组织结构不只是消极适应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的发展能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2、组织结构的调整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动态化。张瑞敏把组织的有序平衡结构转向有序非平衡结构,使其运作模式不断创新正是如此。

3、组织结构适当虚拟化,有利于企业整合外部资源,弥补自身不足。海尔在建立和发展国际化经营组织结构中,已经借鉴了西方跨国公司组建虚拟企业的经验。

4、集权与分权授权的矛盾可以调和,关键要把握好两者结合的“度”。海尔在处理集团总部与各事业本部的关系中推行“联合舰队模式”,最终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市场效应。但在权力分散后,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责、权、利问题,二是各独立公司一把手的素质问题。

关于决策该不该授权:1下属人员获取信息有限,对公司综合情况掌握有限,对于市场信誉和诸如人心、士气等无形的东西把握有多大底数,一把手应该明白。2下属主管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也影响权力分散的程度。3企业组织是由小而大的,则集权程度高不妨,若主要由合并而来,则可考虑分权。4组织在扩展中可分权,组织在稳定中则宜于集权。5组织之间控制技术和手段是否完善,也对集权或分权的选择有关系。6企业外部环境紧张,竞争加剧等因素,也会使管理向集权制靠拢。

5、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必须保持和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海尔和著名跨国公司相比,论资金、技术、规模,海尔都没有优势,但海尔有比较优势,那就是速度。经销商们提出一个要求时,我们会以比那些老牌跨国大公司更快的速度满足他们的要求”。正是不断强化这一优势,海尔对其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和创新。

6、专业化与多元化。多元化和专业化实际上都有风险,关键要看自身的能力,或者说关键看品牌和市场发育度。

看一下海尔的产品结构,会发现用国际化来概括目前海尔的战略是不全面的。因为海尔在计算机、手机、生物制药、家庭整体厨房之类的投入,明显从多元化产品领域进入了多元化产品经营的格局,而这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增长之路。因为在多元化期间的业务模式,只有两种出路:第一,谋求业务转型的多元化,这要求海尔接下来要出售或关闭其家电部门,在新业务上选取一点成为行业老大,就像当年NOKIA一样。第二,是像GE一样,通过卓越的战略控制,在各个点上成为行业老大,成不了的就撤销。

7、大与强。只有“强”才能良性地发展“大”,要多强的人才做多大的规模——人的素质

和管理水平提高在前,规模扩张随后,效率强,规模才能够大。做大是手段,求强是目的,在没有强大人才和管理支撑下,盲目扩张是致命的。

8、后张瑞敏时代。海尔真正的国际化道路必须在后张瑞敏时代开始。靠建立一流的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管理体制和系统化的国际运作来实现海尔的再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高管的优秀这些层面上。后张瑞敏时代海尔的组织结构仍应以信息化、虚拟化、扁平化的有序非平衡结构为基准,不断创新实现由强做大,由大变强的国际战略。(□文/王健)

京津唐都市圈

京津唐大都市圈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包括了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等2个直辖市、3个地级市和5个县级市,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多万人。

以政治、文化、科学中心为其发展目标,其内涵为:

首先,在全国来说,京津唐都市圈位于首都所在区域,当然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其次,在亚太乃至全球范围内,京津唐都市圈力争成为有影响力的政治文化中心。制造业功能适当减轻,并向周边地区、尤其是向天津转移和集聚。京津唐区域的加工制造业相对地向天津和唐山集聚,并借产业疏散之机来适当分流人口压力。并加强环渤海经济带各城市间的协作联系,作为烘托首都北京的强大经济基础。在科技发展方面,主要是以形成全国性的科研体系,组织科研项目,瞄准重大基础性技术突破为目标。优越的政策、资源、人才、科研优势

第三、调整北京目前所承担的过多的功能,明确以营造环境为目标――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旅游景观、城市形态、会展设施及能力、文化氛围和市场、大商贸、科研体系及立体式交通枢纽等。

第四、在北京至天津之间全力打造一条密集型城市带和产业走廊,并提高北京与天津之间的各方面联系强度和深度,大幅度增强京津唐都市圈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

]

京津塘科技新干线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主干线,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高科技园区为依托,主要由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

的新经济产业带正在崛起,并逐步成为促进京津冀新兴产业联动发展的主干线。京津唐都市圈的发展已落后于长三角都市圈和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京津唐都市圈内的各方联系松懈,优势不互补,导致整体实力不强。京津冀的各项指标在三大都市圈中是最弱的,京津冀并没有明显地体现出区域整体性运作、协作联系的特征,北京和天津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

京津冀区域经济整体上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在未来产业发展上,北京将突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功能,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的制造业。天津将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并发挥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优势。河北则将对自身传统优势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并在新兴产业上依托京津,形成联动。因此,京津冀经济圈发展潜力不可小视。

京津唐都市圈各方对区域协作的认识都有明显的提高,协作步伐在加快。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的加深,区域协作意识的强化,并且随着市场力量的逐渐增强,特别是国家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的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将成为必然,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实质性步伐加快。这主要体现在:北京的高新技术成果正在向河北推广;跨行政区的产业转移已经开始;跨行政区的产业链配置初步形成;京津冀“无障碍旅游共识”已初步达成;长途客运开始联合;在机场、港口、跨行政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合作;在公共交通业、商业贸易、房地产业、通讯、人口和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人工影响气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雪天道路交通应急保障体系等方面也初步显现一体化发展的势头。特别是利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对该区域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规划、调整和建设,京津唐都市圈将以全新的面貌成为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高地。

3.京津冀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新动向

政府合力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一是推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符合区域内各方利益,是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还存在体制、机制、观念等方面的障碍。

二是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统筹协调、多元发展的基础上循序推进,逐步形成良性互动、竞争合作的区域发展格局。

三是建立京津冀发展和改革部门定期协商制度,加强信息沟通,研究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尽快建立京津冀省、市长高层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议定合作重大事项,制定促进共同发展的地区政策和措施;联合设立协调机构,落实省市长联席会议确定的任务。

四是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统筹协调区域发展中的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共同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消除壁垒,扩大相互开放,创造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

五是首先选择易于突破的领域开展合作。联合开展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逐步构筑联系各地的快速交通通道,形成现代化区域交通体系。联合开展区域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积极引导和支持区域内行业及企业间的经贸、技术合作,共同举办京津冀一体化论坛、经贸合作洽谈及招商引资等活动。

3.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发展趋势

第二,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近年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难有跨越式增长局面出现。这北京、天津自身经济尚处于极化发展阶段,对外扩散能力有限,自身产业升级和实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京津冀经济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非国有经济发展步伐缓慢,经济运行的活力不足,同时,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还不高,从而使地区间紧密联系难以形成,合理产业分工格局的形成尚需时日;京津冀经济圈地区间发展存在巨大落差,除京津外缺乏一定数量发达中小城市的有力支撑,区域整体经济发展难度较大;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主要依赖于产业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地区一体化发展行政藩篱的解除和一体化发展机制、体制的建立需要逐步培育,短期内不可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大的推力。

目前及未来的区域经济协作经济社会文化高地: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东北都市圈、长江中部(以武汉为核心)都市圈、及长江上游(以重庆为核心)都市圈。

我国区域经济协作:

首先应形成更为有效的区域性产业结构。

进一步突出区域范围内资源要素及产业的组合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区域经济的产业优势、功能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寻找自己区域的正确定位,为国民经济结构优化贡献区域的力量,为区域对特定的资源要素和产业的集聚和辐射创造更为有利的状况;

第三,区域经济通过协作联动及整体优势的进一步营造和发挥,并通过对全球资源要素及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从而使得这一优势体现在全球性的市场竞争中。

山东半岛城市群同京津唐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山东经济学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山东半岛城市群同京津唐城市群是两个环黄渤海区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城市群。同后者相比,前者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而后者是计划经济时代就基本形成的,并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发展。目前,两个城市群各有特长。山东半岛城市群也应主动与京津唐城市群找差距,以便于自身的崛起和超常规发展。

一在经济总量上,山东半岛城市群高于京津唐

城市群而同京津冀北城市群基本接近山东半岛城市群由于集中了山东半岛沿海开放一百多年来所形成的城市带、产业带和已整整百年的胶济铁路沿线城市带、产业带这两种优势资源而形成的城市群和经济带,所以它同京津唐城市群相比,各有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2002年,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威海、日照、东营等8个地级市共实现GDP 7013.43亿元,而京、津、唐三市分别实现GDP 3130亿元、2022.6亿元和1102亿元,总计6254.6亿元。这样,即使再加上廊坊市,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总量也已超过了京津唐城市群。而若根据吴良墉院士主持的“大北京经济圈”的规划再加上保定等市,则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大北京经济圈在经济总量上基本接近。

“大北京经济圈”主要是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地区,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云集了华北诸多大中城市。它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疏解大城市的功能,调整产业布局,发展中等城市,增加城市密度,构建大北京地区组合城市,也可称为包括保定在内的京津冀北城市群地区。

下面以2003年《中国城市年鉴》提供的城市群内所有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的数字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包括保定在内的京津冀北城市群进行比较(见表1)。

表1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京津冀北城市群所有城市2002年GDP数量表山东半岛城市群所有城市2002年GDP京津冀北城市群所有城市2002年GDP城市名称2002年GDP(万元)城市名称2002年GDP(万元)济南9305137北京31245124青岛7907586天津18192805章丘1279312唐山5448609胶州1512940遵化1102956即墨1594803迁安1162809平度1563496保定1643879胶南1581600涿州677995莱西1021238定州741522淄博6504628安国339771东营4235519高碑店563032烟台3921594廊坊928700龙口1620027霸州734340莱阳919431三河873585莱州1396531合计63655127蓬莱960000招远1108373栖霞569132海阳581869潍坊2421800青州868998诸城1131028寿光1474662安丘763400高密731600昌邑698241威海1884530文登1880399荣成2206600乳山1068262日照1434300合计64147036资料来源:《中国城市年鉴》(2003)。

如上所述,经济总产出基本相同的京津冀北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面积都在7~8万平方公里之间,但前者具有两个超800万人口的世界著名巨型城市——北京和天津,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只有唐山和保定,中小城市只有9个,其大中城市的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后者,是一个以巨型城市带动为特色的大城市群。而山东半岛城市群目前虽只有济南、青岛两个人口过200万的巨型城市,其核心城市的能力也远远落后于前者,但由于有淄博和烟台两个特大城市和东营、潍坊、威海、日照四个大中城市,还有22个实力较前者雄厚得多的中小城市和更多的小城镇的支持,其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群网络同样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对应的山东经济板块同与京津唐城市群对应的京津冀经济圈

板块在经济总量上也基本接近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总量同大京津唐城市群大体相当一样,山东省的经济总量也同京津冀两市一省和以辽东半岛为中心的东北三省经济板块的经济总量大体相当。2003年,京津冀两市一省的GDP总量为13094.24亿元,山东省GDP总量为12430亿元,两大经济板块前者只比后者多664.24亿元;2003年东北三省经济总量为12957.3亿元。山东省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吸引外资的水平已远远超过前两个经济板块(见表2)。这是构成中国北方经济协作和竞争格局的重要现象。

表2中国北方的三大经济板块2003年的GDP总量和吸引外资数量表京津冀经济圈板块东北三省经济圈板块山东省经济板块地区2003年GDP总量(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亿美元)地区2003年GDP总量(亿元)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亿美元)地区GDP总量(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亿美元)北京3611.921.5辽宁6002.557.1天津2386.9416.33吉林2521.83.18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8336.188.586河北7095.415.6黑龙江443312.9其他9市4093.921.714合计13094.2453.43合计12957.373.18合计12430110.3资料来源:2003年度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省市经济社会统计公报。

2004年前9个月,山东抓住宏观调控的契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投资增速回落的情况下,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575.4亿元,仅次于广东,同比增长15%,创9年来新高。工业增加值4595.8亿元,同比增长26.5%;工业实现利税1585.7亿元,同比增长46.9%;外贸进出口总额438.8亿美元, 同比增长37.7%;实际利用外资90.5亿美元, 同比增长66.4%。预计山东省2004年的GDP总量可超过1.4万亿元,山东半岛城市群GDP 总量可超过9600亿元。预计2004年山东省的经济总量仍同京津冀两市一省和东北三省经济板块的经济总量大体相当。

三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

总体落后于京津唐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的重要之处在于,它能够将自主知识产权融入到产业中去,这对应了这一地区高质量的大学、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人力资源。据统计,北京地区有市级以上独立科研机构503个,另外,北京还有62所高校,天津有40所高校,而位于京津高速路沿线廊坊的东方大学城也已进驻了13所高校。可以说,这个地区聚集了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和科技精英。一条从西山山脉到海河、塘沽,从科技源头到产业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新干线被正式提出和初步建成。这条新干线以北京、天津“双子星座”为依托,以河北为腹地,具有强大的优势和潜力:各地的经济互补性强,北京地区以科技型现代第三产业为主,天津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北京原创技术多,天津外向型经济比重大;北京身处政治中心,而天津身处近海和出海口繁荣的贸易区。河北则是京津沿线各区产业转移低成本的腹地。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将成为代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干线,成为要素流通无障碍的新干线,成为科技合作紧密、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的新干线,成为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的新干线,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干线。

相比之下,山东半岛地区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就相对较弱,这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崛起中需要向京津唐城市群学习的关键之处。但山东半岛城市群崛起的基本科技教育和产业创新的条件是具备的。

(1)人才技术力量雄厚。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集中了全省80%的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和大中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人才荟萃,科研实力雄厚,并开辟有济南、青岛、威海、潍坊、淄博等五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青岛、烟台、威海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海尔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名牌产品多,电子资讯业发达。2004年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世界经理人周刊和世界经理人网站联合发布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产品,中国青岛的海尔惟一入选,排在第95位。这是历史性的成就,它使从来没有一个中国本土品牌进入世界前100位品牌排行榜的历史结束,这不仅是海尔集团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除海尔品牌外,中国重汽的重型卡车、海信电器和计算机、浪潮计算机及其软件、青岛啤酒、烟台张裕葡萄酒、威海三角牌轮胎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也有较大影响。济南的齐鲁软件园、中创的软件产品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仅青岛市就拥有7个驰名商标、31种中国名牌产品、79种山东名牌产品,12家企业跻身全国500强。在青岛,企业家与品牌相生相伴,张瑞敏、常德传、周厚健、汪海、李桂荣、陈玉兰、王玉科、蒲强……2002年中央电视台十大年度经济风云人物评选,青岛占去了3席,被专家称为“青岛现象”。所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国内外名牌产品之集中是其能同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城市群竞争的重要标志。

(3)机械工业先进。拥有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济南第二机床集团、济南锅炉厂、潍坊柴油机集团、烟台的上海通用东岳公司经济型轿车厂、烟台大宇重工有限公司、四方机车车辆厂等大型企业和一大批国家级、省级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

(4)石油与化学工业基础较好。拥有胜利油田、齐鲁石化、济南炼油、山东海化集团、烟台合成革、青岛和威海橡胶等大型企业及正在建设中的1000万吨级的青岛大炼油项目。

(5)有以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等为代表的几十所大学和众多的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机构。

四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协调和管理上优于京津唐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覆盖山东省8个行政区,在管理协调上存在一定困难。但不同于京津唐分属三个省市,又不同于大珠三角城市群由两个经济特区和小珠三角组成。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市同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协调难度要小于京津唐、长三角和大珠三角。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可有效协调山东半岛城市群体系的空间结构以及城市间的专业分工和相互协作关系,在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减少因管理体制不同而造成的城市间的相互封锁、排斥和内耗,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增强城市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城市群内部现有的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为龙头,建立跨行政区的企业群体、企业集团,以提高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整体效益。

相比之下,京津唐城市群或京津冀经济圈却因北京和天津都是直辖市,相互之间为争“北方经济中心”,有很多问题难于协调,至今尚未形成类似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那样的协调机制。以至于出现北京市不愿使用塘沽港,而同唐山市合建京唐港等矛盾问题。两市都力图建成北方经济中心的城市定位也使一些大项目的布局不尽合理。但可喜的事,两市的基层单位已走在前面,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例如,2003年6月7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协议正式签订,宣告了京津塘开发区联袂发展

的新篇章开始谱写。根据协议规定,今后,北京市海淀区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联手推进产业化项目的建设。海淀区是我国著名的科教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规模成熟,科技创新实力雄厚,是科技成果孵化辐射基地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因此,在合作中海淀区侧重于技术研发孵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全国发展最快,外商回报率最高的外向型开发区。但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人才优势与区位优势比海淀区差,这成为开发区快速推进的瓶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合作中侧重于产业化,形成分工合理、完整统一的产业链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所产生的税收双方按比例统一分配。就开发园区建设问题,每年举行双边会谈,交换意见,确定政策。在信息交流上确定专门高层沟通热线,实现信息共享。组建招商引资联合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经贸活动,基金、技术、项目等要素流动实现两地无障碍,为对方企业来区发展提供“最惠国待遇”。在人才交流与教育培训的合作方面,海淀区发挥技术创新、大专院校密集优势,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管理优势,通过考察、研修、挂职、实习、借用、调配等方式,加强相互之间的人才支持和教育培训援助。海淀区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合作,是互惠互利的体现,也是共同繁荣的要求。双方共同打造研发—孵化—生产的良性链条,既能实现双赢目标,又能为京津两市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5月17日,作为全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研讨会召开,三方达成共识:2004年第三季度召开京津冀都市圈发改委主任联席会议。会上将共同编制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战略、重大项目和对策建议。这些将提交年底前召开的三省市长联席会议审定,并会同各方有关部门实施。这说明,京津冀城市圈协作机制正在建立中。

五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特大城市弱于京津,但大中小型城市组合优于京津唐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群体经济竞争力较强,大中型城市的市场竞争力较高,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经济基础较为雄厚。但其特大城市济南、青岛,不论是城市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无法同北京、天津相比。例如2003年济青两市GDP分别达到1367.8亿元和1780.3亿元,而北京和天津则分别达到3611.9亿元和2386.94亿元。所以,加快济、青两个特大城市的发展是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崛起的重中之重。令人可喜的是,青岛市2004年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完成1538亿元,同比增长16.7%;前三季度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2%。预计2004年GDP总量可首次超过2000亿元,使其龙头地位不断上升。

由于山东半岛城市群有一批大中城市,如烟台、淄博、潍坊、威海、东营、日照都发展较快,其群体的城市素质和经济总量就可以同京津唐城市群相比。2003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市中,已有青岛、济南、烟台、潍坊和淄博五个GDP过千亿元的城市,这五市的GDP总量达6497.48亿元。预计2004年威海的GDP也能超过1000亿元,使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如表1所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22个县级市具有比京津唐城市群的县级市更大的发展活力,这也弥补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济南和青岛远远弱于京津唐城市群的北京和天津的弱点。例如,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荣成和文登这两个县级市2002年的GDP总量超过京津唐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保定市,而GDP总量接近保定、高于廊坊的县级市还有莱州、即墨、胶南、寿光等。

另外,如表3所示,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组织的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日前公布,200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有16个县或县级市入围百强县,其中列前10位的有一个市、列前40位的有10个县级市;而京津唐城市群只有三个县或县级市

入围百强县,其中北京一个、河北两个,名次都在第50名之后。

表3200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京津唐城市群的百强县名称、个数及名次表200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入围百强县的16个县或县级市名称及其名次2004年京津唐城市群入围百强县的3个县或县级市名称及其名次荣成(第10位)、文登(14位)、龙口(25位)、胶南(26位)、即墨(28位)、胶州(30位)、平度(35位)、寿光(38位)、章丘(39位)、莱州(40位)、诸城(54位)、兖州(56位)、招远(60位)、乳山(62位)、莱西(85位)、蓬莱(88位)。河北迁安市(第53位)、河北遵化市(第61位)北京密云县(第71位)资料来源: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组织的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2004年11月12日《经济日报》。

这说明,建设较发达的中小城市群,是京津唐城市群需要高度注意的问题;而进一步加快济南、青岛两大核心城市的建设步伐,则是山东半岛城市群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六山东半岛城市群由于在区位上更靠近韩、日,近年来吸引外资已远远超过京津2003年,天津合同利用外资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33亿美元;北京合同利用外资3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5亿美元。而2003年,山东省实际利用外资达110.3亿美元,其中,青岛合同利用外资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亿美元;烟台市合同利用外资4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这就是说,仅烟台市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就超过天津3亿多美元,低于北京仅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超过北京10亿美元,超过天津4亿美元。同青岛比,北京和天津的差距就更大。这说明,山东半岛城市群2003年在利用外资方面,已超过了京津唐城市群(详见表2)。山东省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也比京津冀三省市的总和53.43亿元多56.87亿元。只要这一势头能继续保持十多年,目前作为第四极的山东半岛城市群赶超京津唐城市群,打造中国沿海地区第三个增长极的可能性就很大。

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区位上更靠近韩、日两国,这是近年来吸引外资远远超过京津的重要原因。到2004年6月,在山东注册的韩资企业已达8586家,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的24.2%。韩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山东第一大外资来源地。2003年韩国与山东的贸易额达96.4亿美元,成为山东省最大的贸易伙伴。截止到2003年底,韩国在山东的投资达102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占韩国对华总投资的四成左右。大约有7万韩国人长期在山东生活、工作。此外,韩国还是山东省最大的客源市场。2003年上半年,来山东旅游的韩国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近年来,山东与韩国在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迅速发展。

七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门户港青岛港的集装箱

运输量也已超过京津唐城市群的门户港天津港由于青岛港的区位更靠近国际主航道,近几年其集装箱运输量和外贸运输量都已大大超过天津港。2002年,青岛港的集装箱运量达到341万标准箱,基本是天津港和大连港两大港的集装箱运量之和(2002年上述两港的集装箱运量分别为210万和121万标准箱)。青岛港在2002年外贸集装箱航线成功西移至前湾新港区和2003年中英荷三国四方合资签约建设青岛集装箱港的强力拉动下,集装箱生产实现了跳跃性发展。2003年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4亿吨,接近于2002年山东省的海港吞吐总量,其中,全年集装箱运量跨越420万标准箱,继续超过当年天津港的301.5万标准箱;到2004年10月28日,青岛港的集装箱运量已超过420万标箱,预计全年能突破500万标箱。天津港集装箱运量也于2004年10月29日超过311万标箱。

2004年1月9日,由青岛港集团联手世界三大航运巨头——英国铁行集团、中国中远集团、丹麦A P穆勒—马士基集团合资组建的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隆重开业。该合资项目总投资8.87亿美元,是中国大陆沿海港口迄今投资最大的码头合资项目,也是山东省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合资项目。其中,青岛港集团占31%,铁行集团占29%,中远集团占20%,丹麦A P穆勒—马士基集团占20%。与青岛港合资的三方股东均是世界级航运巨头。三大航运巨子同时投资一个码头,这在国际航运市场也非常罕见。其中,丹麦马士基、英国铁行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船舶公司,其集团公司均属世界500强企业,中远集团是世界一流的航运企业和中国第一大船舶公司。此次四方签约共同经营的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拥有10个深水集装箱船舶专用泊位,码头岸线长达3400米左右,堆场总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泊位水深17.5米,可以接纳载箱量达1万T 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年集装箱通过能力650万T EU以上,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国际集装箱深水码头。新合资公司也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企业之一。截至2004年初,世界排名前20位的船运公司已经全部在青岛港开线,新增航线达22条之多。

青岛港在集装箱运输方面之所以能大大超过大连港和天津港,除了有港口自身区位和管理等优势外,其背靠迅速发展且总量巨大的山东经济板块的优势已越来越明显,而大连港背靠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板块最近几年就未为其提供如山东经济板块的迅速发展的货运需求。2002年大连港背靠的东北三省和天津港背靠的京津冀三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量都在1.1万亿元左右,同总量过1万亿元的山东经济板块大体相当。2003年东三省、京津冀和山东三大经济板块的经济总量又分别升至为12957.3、13094.24和12430亿元,山东与前两大经济板块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

可以说,青岛港已同山东半岛城市群及整个山东经济初步形成了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和相互促进的格局。这也为青岛市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龙头城市和东北亚国际结点城市创造了良好条件

杭州湾跨海高速公路建设对我区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一、对我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对区域投资环境的影响

招商引资能力就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外资总量有大幅度增加,而且资金来源和投向也将发生变化。一是增加利用上海间接引资的机遇。二是增强国内外客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使我区经济产生“极化效应”和与周边城市(区域)形成联动发展效应。三是资金投向发生变化。加工制造业、都市农业、现代物流业和与大桥相关产业(仓储、快递、加油、汽车修理等)将更加成为投资热点。

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高速公路对土地地价的影响是巨大的。土地随着大桥的建成通车将大幅度升值,园区建设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技术将急剧向高速公路优势区域流动,尤其是向互通出入口方向集聚。并通过区际道路形成城市化的辐射链。

对文化和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影响

1、使我市融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两小时旅游、文化圈”

2、快捷、便利的交通条件影响着旅游业发展。使我区与上海这个国际旅游大城市对接。

3、物流业是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将大加快物流业的发展。

二、依托高速公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建议

1、依托高速公路,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的功能,主动接受长三角经济辐射。特别要按照上海龙头经济的布局和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区内经济、产业、产品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挖掘人文历史景观(点)旅游资源。要跳出制造业的圈子。

2、建立高新技术园区。建议依托杭州湾跨海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或中心,区域位置最好设在前洋互通立交交通枢纽附近。

3、依托高速公路,推进涉及区域城市化进程。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新进行规划布局,合理规划高速公路沿线地块开发,吸引有关企业、城镇、农村人口向高速公路出入口周围转移。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入口是最具有发展潜力,最具有吸引力的区域,有许多地区利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入口的“聚集效应”兴市建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依托高速公路,整合旅游资源。在物流业的发展上,要紧紧抓住市物流副中心建设的机遇,一是要把物流业的发展布局与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出入口布局结合起来。建设物流园区与高速公路服务区结合起来。二是构筑时效性货运通道运输网络,形成快捷连接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物流走廊。三是大力培育和壮大现代物流主体,要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带来的发展机遇,抓紧改造提升传统运输产业,树立物流品牌,培育现代物流企业。

5、依托高速公路,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农(林)业。

6、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支持,营造优良环境。

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应采取的对策

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是实现产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从基础应用研究到实现产业化的连续过程。它大体包括高新技术的发明与研制、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新产品实现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即产业化三大阶段。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最终目的在于产业化。而高新技术产业化又有三个基本点。一是企业规模生产,即某种高新技术产品在单个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并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二是产业整体扩张,即高新技术产品出现从事专门生产的企业群体,进而形成产业。三是产业多方渗透,即高新技术产品、工艺和技术与其他行业相融合,实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实现高科技化。

将产业化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并不是否认基础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而是要特别强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对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作出定位。首先,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产业化必不可少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新的产业不可能形成和发展。但是,真正使高新科技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即实现产业化。从这一点出发,要求科研开发从一开始就要从能够商业化生产的角度出发,进行选题、立项、技术设计和开发,并按照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则来运作。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形成企业群体,是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明显不足。只有进行更加根本和深刻的企业制度改革,更加深入的经济制度市场化推进,企业才能真正发挥实现技术创新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的作用。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不改变这种状况,高新技术产业化就缺少坚实的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是产业的扩张。在战略选择和政策支持上要特别重视以下几方面:一是技术相对成熟、具有较大市场空间、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带有基础性作用的产业,加快其发展并不断扩大规模,例如电子信息业;二是对能够带动全局、产业关联度大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攻关,重点突破;三是培育新兴产业,对处于起步阶段向规模化扩张的行业和重点企业,扶持其尽快跨跃进入规模化生产的临界点,达到规模化生产。

最后,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整体,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基础上,既要注意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新兴门类和产品,又要注意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只有全面推进这两个方面,才能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从整体上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素质全面提

高。

2.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必须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靠市场的力量,更要以企业为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或削弱政府的主导作用。其原因有两点。第一,实现赶超战略。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提升的渐进过程,而是一种后来居上的赶超行为。实现这种战略性的跨跃,要对发展战略、重点领域、技术政策以及各种重大关系作出选择,同时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这对企业和不同行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这只有政府才能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上作出安排。第二,发挥政府职能。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高新技术及其商品化和产业化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产品的经济寿命则相应在缩短,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日趋增大。面对这种风险,大多数企业都会对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生产持谨慎的态度。同时,高新技术作为智力、资金、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起步条件较高,初创时期的开发费用远超过其产值,即使进入商业化生产实现盈利也要有一定的时间。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政府承担重要的基础研究,对重点技术和行业进行投入和扶持,通过政府组织协调产、学、研的关系,建立既能减少风险又能促进企业研制高新技术产品的机制和政策环境。对企业来讲,这有利于发挥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体的作用;从社会来讲,有利于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并尽快实现产业化。

发挥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是必要的。但是,要使这种主导作用能够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挥积极作用,也要有相应的约束条件。

首先,政府的干预要建立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特别是要有超前的战略思想,看准高新技术发展的方向,选择集中突破的重点领域和产品,实施正确的产业化技术路线,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其次,政府的干预要建立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基础上。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干预并不是代替企业来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化,而是要通过政策引导、有效调控和创造需求等措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最终要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技术创新和经营发展来实现。只有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自我创新的机制和动力,政府的干预才能发挥作用。

最后,政府的干预要选择恰当的切入点。重点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行业和产业进行扶持;抓好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建立国家试验中心、工程中心,为产业化提供基础条件;提供促进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同时要根据产业化进程适时调整政策。在某一类高新技术发展初期,对其中的企业重点扶持,使其尽快成长,形成产业规模。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具备了自主开发和再度发展的实力,政府的扶持力度应相应调整,让企业自主发展,由市场拉动和技术创新来推动。

3.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

首先,我国民用高新技术产业十分薄弱,尚未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仅占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作为第一生产力

的首要生产力是高新技术。我国的科技实力在国际上远高于亚洲某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许多一般发达国家或地区。我国有较雄厚的科技实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要以高新技术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新产品新工业,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因此,我们要尽快从我国现有科技着手,在生物、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海洋和能源等重点着手,展开攻关,先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再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以此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其次,高新技术成果向产业转移,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际是指对高新技术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到形成新产业、新工艺、医疗材料,发展成高新技术产业等活动,即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成果通过商品化的途径实现产业的过程。

以往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弱点,突出的是科研成果与面向经济脱节,高新科技只做到开发阶段,而不做到产业化,就会使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矛盾更加深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研队伍与产业队伍密切结合,从整体来说,应鼓励科技人员走产业化道路,应鼓励科研队伍与产业队伍密切结合。

目前,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渠道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国家计划推进,例如,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产学研合作;科技企业以及其他转化渠道(科学和技术咨询等)。但是,更重要的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表明,大企业在推出拳头产品方面有优势,在高技术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有绝对的的优势,这表明大企业应该承担起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重任,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化、产业化的主体。

另外,在高新技术转化方面,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成果要起点高、有创新,从某种意义说,只有创新才能转化;另一点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需要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结合,这是有市场头脑的科学家和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的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市场机遇。为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展,国家应选择、扶持有前途的高新技术幼苗,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

4.以各种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

研究与开发(R&D),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和任何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都是提高生产力的源泉。目前,我国R&D 费用占GNP的比重以及企业的R&D强度(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这两项指标都很低,极大地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一方面应加大R&D的投入,另一方面应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投入。

主要发达国家技术创新主要由企业自身承担,企业成为技术创造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受益者。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调控,依靠科技进步在产业界变成了自觉的需求,达到了良性循环。总的来说,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则企业自身所承担的R&D费用的比例越高,反之亦然。在工业化国家中,所有国家的企业承担R&D 经费的份额均超过50%,而政府所负担的R&D费用少于总R&D经费的50%,平均都在40%以下。在中国,企业仅占32.4%,另外的67.6%为政府负担(1993),这说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推动力仍然在国家和政府,远未成为企业自身的自觉需求。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主要来自

政府的推动与扶持,企业本身尚未形成对技术创新需求和依靠科技进步的自觉行为。因此政府在推动科技界改善科技供给的同时,更应该以资金、市场和优惠政策方式,千方百计鼓励与刺激企业加大R&D投入,逐渐把政府关于两个转变的要求,真正落实到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为重心,以企业为基石的技术进步过程中去。此外,除了政府应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外,企业也应多渠道增加R&D经费投入,使高新技术企业R&D的强度至少达到50%以上。

5.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市场,促进高技术产业化

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还不健全,突出表现在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风险投资基金不发达,这严重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对于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刻不容缓的。

(1)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应提高R&D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推动中国高技术快速发展,我们建议国家设立高技术产业发展基金。

(2)企业应努力增加技术开发经费,该经费可按规定列入成本。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都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

(3)在国家信贷计划中增加高科技贷款比例,支持发展高技术产业。

(4)建立风险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其催化作用表现在:a.实现高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投入,而风险投资通过聚集社会各方面资金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投入;b.分担高风险。由于风险投资来源于许多投资者,从而每个投资者承担风险较小;c.共享高回报。尽管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中试与商品化有高风险,但一旦成功便会获得高收益,从发达国家风险投资的历史看,投资者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一般都能获得较高的回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一方面,风险投资是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另一方面,风险投资的发展又大大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5)优先安排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供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第二板块市场。

6.发展信息产业,使高新技术企业能获得开发产品和开拓市场所需的各种信息,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信息保障。

简单地说,高新技术产业化就是利用已经掌握的高新技术研究成果使之产品化,形成生产能力和经济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产品的创新。生产新产品是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件新产品的问世,特别是使它成功地进入市场和占领市场,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之一就是信息保障。没有高新技术产业的信息保障。

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时,必须掌握有关该产品的一些关键信息:首先是该产品需求量的调查和潜在市场开发可能性的调查;其次是消费者对价格承受能力的调查;第三是提高质量的降低成本方面的潜在能力,这主要依靠科技人员通过研究与开发活动来解决;第四

是销售渠道的开发;第五是充分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特别是有关同种同类新产品的关键信息,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在占领市场上成为优胜者。我国应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使高新技术企业能获得开发产品和开拓市场所需的各种信息,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信息保障。

7.在发展科技工业园方面,在政策上应由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建立科技工业园区是加速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工作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具相当规模。我国在创建科技工业园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至今全国建立起120 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国家级的有53个,其余为省级高新区,每个高新区建立了自己的管理机构。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发展政策,并确定了微电子和电子信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一体化等11个优先发展领域。

目前科技工业园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起点。在发展科技工业园方面,政策上应在重点扶持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基础上,将优惠扶持政策由于原来的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这样既可以建立新兴产业,促进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又可以利用高新技术有重点在改造国有企业。与此同时,应该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组织协调,增加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资金的集中度,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约化发展,避免造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粗放式发展。

8.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掌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加强技术创新工作,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特别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加速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当前,推动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首先要由过去传统体制下以政府为创新主体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即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主体的创新主体。我们必须一方面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另一方面改革现有的科技体制。在提倡产学研结合的同时,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引导一些科研院所逐渐归入企业,把脱离于企业之外的科技力量组织到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科技人员缺乏的矛盾,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主体。为了增强我国企业和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当前我们要加强一批企业和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推广一批能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共性技术。此外,要加强“863”计划、攻关计划与火炬计划的衔接、集成,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形成若干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有一定经济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

9.制定人才培养和吸引政策,造就一支多层次、复合型、跨世纪的致力于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宏大队伍。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能否蓬勃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中国人才政策上能否有所突破,能否营造涌现高新技术“天才”的机制与环境,能否留住一流的高新技术人才。

海尔组织结构解析 强调“有序的非平衡结构”

海尔组织结构解析强调“有序的非平衡结构” 80年代,海尔同其他企业一样,实行的是“工厂制”。集团成立后,1996年开始实行“事业部制”,集团由总部、事业本部、事业部、分厂四层次组成,分别承担战略决策和投资中心、专业化经营发展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职能。 事业部———由集权向分权制转化的一种改革 事业部制是一种分权运作的形式,首创于20年代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杜邦公司。它是在总公司领导下设立多个事业部,各事业部有各自独立的产品和市场,实行独立核算。事业部内部在经营管理上则拥有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即总公司集中决策,事业部独立经营。这是在组织领导方式上由集权向分权制转化的一种改革。 海尔的事业部制,外面一般认为是学习或模仿日本的体制。实际上,它更多地学习参考了美国GE的管理体制。海尔在很多方面带有明显的GE痕迹。 美国GE的组织机构变迁经过了3个阶段:一是60年代的分权运作,促进了主业的增长和经营的多样化;二是70年代根据公司总财源的分配来安排下属单位的战略需求,让各下属公司建立战略事业单位,使全公司扩大了规模、增加了产品的种类并使利润持续不断地增长;三是到80年代进入战略经营管理时期,对前两个阶段的组织模式不断进行修正。 张瑞敏认为这种高度分权对市场销售具有有效刺激,但又发现,这种个体户式的拼杀,会造成各事业部之间盲目竞争,竞相重复使用内外资源,于大局不利,有可能形成单位销售额上升而集团整体投资回报率不高的局面,不利于集团重点扶持未来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因此,海尔对分权的大小、多少有自己战略性的考虑。对“夕阳型”的产品尽可能分权划小经营单位,让其随行就市;而对“朝阳型”的产业,如未来的数字化家电,则要集中人力和财力,做大规模,确保竞争力。 果然,GE后来发现,公司的销售额大幅度增长了,但每股的红利并没有随着增长,与此同时,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也下降了。 从超事业部到脱毛衣 1972年起任GE董事长的雷金纳德·琼斯于1978年再次改组了公司的体制,实行“执行部制”,也就是“超事业部制”。这种体制就是在各个事业部上再建立一些“超事业部”,来统辖和协调各事业部的活动,也就是在事业部的上面又多了一级管理。在改组后的体制中,董事长琼斯和两名副董事长组成最高领导机构执行局,专管长期战略计划,负责和政府打交道,以及研究税制等问题。执行局下面设5个“执行部”,每个执行部由一名副总裁负责。执行部下共设有9个总部(实为集团),50个事业部,49个战略事业单位。各事业部的日常事务,以至有关市场、产品、技术、顾客等方面的战略决策,以前都必须向公司最高领导机构报告,而现在则分别向各执行部报告就行了。 张瑞敏说,海尔的事业本部有些像GE1978年实行的“超事业部制”,它管了不少事业部,事业部下又管了不少项目和经营单位。像GE的5个执行部归副总裁领导一样,海尔的几位副总裁也分别领导着几大事业本部,总裁只管横向的几大中心,如财务中心、规模发展中心、资产运营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和企业文化中心等等。

海尔的物流分析

海尔的物流分析 一、公司简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在25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卓着业绩。经历了25年的风风雨雨,海尔已经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二、海尔进行物流改革前的状态 (一)海尔外租仓库较多,物流格局不清晰,中心仓库不明确,功能单一,分装、捡选、配送、信息管理等均不具备,各外租仓库分散于各处,生产节奏难于调整,不便于集中管理。 (二)海尔家电产品种类多,各产品物流运作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且库位利用率不高,供方供货周期长,验货时间也较长,从而造成库存量比较大物流成本过高。 (三)物流管理的最基本工作——容器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没有完全达到。 三、海尔的自营物流 1998年,海尔在美国设厂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和美国市场联网,信息化和物流的瓶颈困惑使海尔意识到从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建立全球供应链网络,而支撑这个网络体系的正是现代物流。于是,海尔下决心建立现代物流体系,这对当时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物流觉醒第一人”。 (一)海尔对整个集团物流业务进行了重新组合 海尔物流率先提出了三个JIT的管理,即JIT采购、JIT原材料配送、JIT成品分拨物流。首先,是采购JIT。采购是物流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海尔为推进物流重组,将集团的采购活动全部集中,规模化经营,全球化采购。集团通过以ERP 为后台的B2B网上采购、网上支付、网上招标,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实现了集团内部与外部供应商的信息共享与共同计划、共同开发,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收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及时补货,实现JIT采购。其次,是送料JIT。企业内部的配送管理实施JIT管理,增加批次减少批量,以库存速度提升库存水平。第三,是配送JIT。通过对集团各企业内部的运输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按照物流一体化的策略构建储运事业部,统一协调及控制运输业务,整合社会仓储、运输网络资源,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网络配送体系,为零距离销售提供物流配送的保障。这样,以海尔集团为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用户形成的供应链网络,通过实施物流管理,在缩短提前期,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响应市场应变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海尔集团JIT的流程速度消灭了库存空间,实现了“以时间消灭空间”通过对集团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资源、原材料配送资源、成品配送资源的整合,获取了更优的外部资源。 (二)在物流运作中海尔实施了供应链管理 海尔物流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流三网”的管理模式。“一流”是指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它体现了信息化,企业内部所有的信息都必须围绕着订单流动。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快速获取订单与满足订单:“三网”

海尔的组织结构

海尔的组织结构 在海尔发展的23年中,为了营造使企业不断创新的机制,保持企业的高效运作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其组织结构经过了一系列动态的调整。起初, 海尔实行直线职能制。随着海尔销售额的日益扩大,这种职能型组织结构使得 公司高层领导者工作繁杂,无暇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战略性问题。从1994年开始,海尔开始采用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然而,对于各个事业部来说,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仍是集权式,不利于事业部的长远发展。于是,海尔再 次对事业部制进行了调整,建立了事业本部制组织结构,即在事业部的基础上 成立了两级利润中心,一级成本中心。集团总部下设集团本部一级利润中心, 本部下设事业部二级利润中心,工厂为成本中心。在两级利润中心,集团本部 是很重要的协调部门,重要的利润职能在二级利润中心。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由 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海尔再次调整组织结构即业务流程再造,将事业部 下面的职能部门合并。增设海外推进事业总部、海外销售事业总部等;由集团 总部配送财务人员管理各本部财务。经过业务流程再造后,海尔的每一个本部 都是利润中心,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流程之间、上下公司之间都是市场关系,把海尔的外部市场压力转化为内部市场压力,解决了海尔集团规模扩大后如何 继续保持创新能力的矛盾,并为每个员工提供了个性化创新空间,以满足客户 个性化需要。围绕着三个不同时期战略的变化,海尔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组织 架构调整。单一产品线的直线职能制在原有单一产品线的经营模式下,直线职 能制的组织架构按照职能划分部门,职责明确,具有权利高度集中、便于企业 的最高领导层对整个企业实施严格控制等特征。同时,由于各部门间的联系长 期不发生大的变化,使得整个组织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利于管理人员重视 并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的技能,从而强化了专业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一时期,海尔组织架构模式的效能在"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为特征的"OEC管理模式"下达到了顶峰。随着海尔多元化战略进程的推进,直线职能制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对海尔的多元化战略产生了阻碍。对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直线职 能制的弊端表现在多个层面:第一,多元化经营加重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 负担,这种工作负担主要集中于各个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决策、协调,容易顾此 失彼,第二,在直线职能制下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使各个职能部门眼界狭窄,导 致横向协调比较困难,妨碍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

案例1-海尔物流的运作

一、海尔总裁─张瑞敏的观点 物流是一场革命。 要开展物流,三个方面是关键点: 第一、它就是企业的管理革命。 那么为什么说物流是企业的管理革命呢?因为不管谁,要搞现代物流,一定要搞流程再造,一定要革自己的命。革什么命呢?就是把原来的组织结构,那种直线职能式的金字塔的结构改革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对企业来讲,是一场非常痛苦的革命。如果不搞这个革命,就没有出路了。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两个最大的特点:第一就是信息化,第二就是网络化。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用“一流三网”来体现这两个特点。“一流”就是订单信息流。订单信息流就体现了信息化。企业内部所有的信息,都必须围绕着订单流动,否则信息化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网络化就

机管理网络。这三个网是物流的基础和支持。如果没有这三个网,那么物流的改造也是不可能的。可能有人要问,既然是现代企业必须要搞现代物流,而物流又必须要搞业务流程再造,我们搞流程再造就是了,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劲呢?因为流程再造对企业来讲,虽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非常非常痛苦和艰巨。提出流程再造管理方法的哈默博士所说的一句话,他说流程再造就是企业的一场“革命”。他在这里还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语录:“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由此我们就知道了流程再造对企业来讲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但流程再造真正能够搞成功的只有20%。 第二是速度。 在信息化时代对企业来讲,制胜的武器就是速度。20世纪80年代对企业来讲制胜的武器就是品质管理。90年代对企业来讲,制胜的武器就是企业流程再造。但是到了2000年,新经济时代对企业来讲,制胜的武器就是速度。而这个速度,就是最

实现这个速度呢?就是我们今天提出来的同步模式。对我们来讲,只要接到订单的一刹那,所有与这个订单有关系的部门和个人,都必须同步地行动起来。我们要求是同步流程,同步送达。如果没有同步流程,同步送达。如果没有同步流程,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使订单快速地传递,快速地运作,最终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到用户手里。 第三是以三零目标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要实现三个零的目标,即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物流带给我们就是这三个零。但最重要的,带给企业的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市场上可以获得用户忠诚度的能力,这就是核心竞争力。它并非是意味着你一定生产一个核心部件。不一定要生产核心部件才有核心竞争力。如DELL不生产软件,也不生产硬件,它可以从INTEL采购,可以从微软采购,它可以获取用户的忠诚度,因此就有了核心竞争力。物流可以使我们寻求

案例分析海尔基于流程再造的组织结构创新

案例分析海尔基于流程再造的组织结构创新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17年来以年均增长78%的增长速度持续稳定发展,已发展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如今的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实现全球营业额602亿元,实现出口创汇4.2亿美元,同比增长50%,是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名牌。其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先后登上美国的哈佛大学、沃顿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讲台,纵论“海尔圣经”。 在海尔的发展进程中,其组织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大的调整一年会有一两次,小的就更不必说了。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应建立一个有序的非平衡结构,一个企业如果是有序的平衡结构,这个企业就是稳定的结构,是没有活力的,但如果一个企业是无序的非平衡结构,肯定就是混乱的。我们在建立一个新的平衡时就要打破原来的平衡,在非平衡时再建立一个平衡。 海尔最早的组织结构是直线职能式结构,后来是矩阵结构,第三阶段就是市场链结构,其组织结构变迁如图1所示。 直线职能制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下面是最普通的员工,最上面是厂长、总经理,它的好处就是容易控制到终端。直线职能制结构如前所述,在企业小的时候,“一竿子抓到底”,反应非常快。但企业大了以后,这样就不行了,最大的弱点就是对市场反应太慢。这种结构在海尔发展的初期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海尔内部局面混乱,纪律涣散,员工素质低,如果不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张瑞敏的领导魅力无法展现,海尔无法发展。到1996年,这种结构在海尔发展到了顶峰,于1996年海尔开始实行事业部制。其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这是一种分权结构的运作形式。在企业运作方式上,海尔集团采取“联合舰队”的运作机制。集团总部作为“旗舰”,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协调下属企业。下属企业在集团内部是事业本部,对外则是独立法人,独立进入市场经营,发展“市场经济”,但在企业文化、人事调配、项目投资、财务预决算、技术开 发、质量认证及管理、市场网络及服务等方面必须听集团统一协调。用海尔人人都熟悉的话说,各公司可以“各自为战”,不能“各自为政”。张瑞敏说,集团所要求的,你必须执行,有问题我来负责,我来订正,你可以提出建议,但绝不允许阳奉阴违。这正如前所述,实行事业部制,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 随着海尔的壮大,张瑞敏发现海尔染上了“大企业病”,反应迟钝,效率低下,企业由上到下都是行政隶属关系,一级传递一级,集团是决策中心,事业部是利润中心,分厂是成本中心,班组是质量中心。结果,所有的人只面对上级,都没有面对市场,没有责任对整个过程负责,各司其职,根本无法对大规模企业灵活管理。在1998年9月8日的会上,海尔多年来的直线式“金字塔”管理结构彻底动摇,海尔人对此结构提出了质疑。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于1999年3月,海尔开始动组织结构的第一刀:把“金字塔式”的直线结构转变成矩阵结构的项目流程。这种结构仍然保留了所有的事业部和事业部的研发、采购、销售等完整的业务流程,但是集团的整个管理职能不再是程序化的由上到下的统一指令,各个事业部不再各自为政。他们会因为项目而发生关联,事业部包揽全部业务流程的权利被肢解。

海尔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海尔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海尔”现行超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事业部制,又称部门化结构或分权组织,它是在公司统一领导下,按产品、地区或市场不同建立事业部或分公司。各事业部分别进行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事业部既是在总公司控制下的利润中心,又是产品生产责任单位和市场销售责任单位,具有自己的产品和独立的市场。 主要优点: 1、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产品和市场,能够规划其未来发展,也能灵活自主的适应市场出现的新情况迅速作出反应,所以,这种组织结构既有高度的稳定性,又有良好的适应性。 2、有利于最高领导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和直接管理具体经营工作的繁杂事务,而成为坚强有力的决策机构,同时又能使各事业部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3、改善了信息传递与沟通,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 4、促使企业内部权力划分趋向合理,提高了企业动作效率。 5、节约了企业国际化经营成本。海尔集团利用国外经销商现成的网络和渠道,建立其海外营销体系。 6、较好地利用了企业外部资源,促进了企业国际化经营形式的高级化。 主要缺点: 1、由于各事业部均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造成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较多,管理机构重叠, 管理成本较高。 2、事业部基于自身产品或服务进行自身能力的构建,往往会导致产品之间缺乏协调,失去 了深度竞争力和技术专门化,产品之间的整合与标准化变得更加困难。 3、公司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构成管理人员浪费; 4、各事业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考虑问题往往从本部出发,忽视整个企业的利益,影响 事业部间的协作; 5、各个事业部都设置了一套职能机构,因而失去了职能内部的规模效应;

管理学角度看海尔集团的组织结构图

海尔集团的组织结构图

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贯彻执行管理决策职能的保证。组织是为了实现高效的运行,需要合适的有序的结构。有效地组织结构能使组织中人员之间得以有序得分工协作,使资源得以共享、机制得以完善,从各产生协作效应,实现组织目标。被誉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的法约尔,最早指出组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的概念……这一切都是为了完善组织结构。 关注“海尔”的人都知道,为了应对网络经济和加入WTO带来的挑战,“海尔”从1998年就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在第一个五年中,“海尔”主要实现了组织结构的再造:变传统企业金带动物流字塔式的直线职能结构,为扁平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市场链流程;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资金流的运动,加快了用户零距离、产品零库存和营运零资本的"三零"目标的实现。 从“海尔集团”的组织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海尔”现行超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事业部制,又称部门化结构或分权组织,它是在公司统一领导下,按产品、地区或市场不同建立事业部或分公司。各事业部分别进行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事业部既是在总公司控制下的利润中心,又是产品生产责任单位和市场销售责任单位,具有自己的产品和独立的市场。由于各事业部均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造成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较多,管理机构重叠,管理成本较高。“海尔集团”在此基础上,按照规模经济及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将各产品事业部的采购职能、仓储职能、运输职能整合为一个新的部门——物流推进本部,由物流推进本部统一行使各产品事业部的上述3种职能;将各产品事业部的国内营销功能整合为一个新的部门——商流推进本部;将国外营销部门整合为海外流(海外推进本部);将财务部门整合为资金流。于是,原有的各产品事业部就演变成为独立的生产及研发部门,而不再具有其他功能。这样,就实现了全集团范围内的统一营销、统一采购和统一结算。此外,“海尔”还从各事业部分离出了所有

案例分析实施报告--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 ... . 大连大学 题目: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姓名: 学号: 教师: 时间: . word ..

容提要 文章通过对海尔自营物流的分析,分析了海尔自营物流的优势: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整个资源,优化供应链;打造物流核心竞争力,社会化物流显成效。同时也指出了海尔物流的缺陷:海尔的物流没有社会化,还在延续“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经营观念,使货运呈现货源封闭状态,增加了营运成本;海尔采取工厂(或各地生产基地)——各地区域配送中心——销售商(或海尔形象店)的物流线路使得运输价格居高不下;对于不同特点的产品,物流模式单一。 针对以上缺陷,对此进行分析,提出来建议以及实施建议的预期效果 转化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在目前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行业趋势下,海尔物流要想继续保持公司在物流消减成本方面的竞争了,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扩展服务围,提高服务质量。 改变传统的运输和车辆调配管理制度---改善配送中心的辐射围,缩短配送半径,同时可以尽可能的降低配送成本。 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组织物流行为---根据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物流周转率高、批量小、多品种、速度快、个性化的特性,海尔不应放入统一的家电成品配送渠道,而是将该类产品物流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这样不仅可以减产产品的物流成本、缩短运达时间,同时也能够提高用户对海尔服务的满意度。

. word 专业资料目录 容提要 (2) 1 现状简介 (3) 1.1 海尔企业物流模式——自营物流 (3) 1.2 海尔对整个集团物流业务进行了重新组合 (4) 1.3 在物流运作中海尔实施了供应链管理 (4) 2 问题综述 (4) 2.1 海尔自营物流的产业化 (4) 2.2 海尔自营物流的优势分析 (5) 2.3 海尔自营物流的问题分析 (5) 3 可选择改进方案 (6)

企业库存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实例 目录 一、沃尔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2) 1 沃尔玛公司简介 (2) 2 沃尔玛发展史 (2) 3 沃尔玛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 (3) 4 沃尔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3) 4.1降低成本系列方法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应用 (3) 4.2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4) 4.3 “无缝”供应链的运用 (5) 4.4 沃尔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启示 (5) 二、戴尔电脑公司的供应链管理 (6) 1 戴尔公司简介 (6) 2 戴尔成功的诀窍 (6) 2.1供应商管理——严格遴选,控制风险 (6) 2.2库存控制——物料的低库存与成品的零库存 (7) 2.3流程管理——电子化贯穿始终 (8) 3 戴尔直销模式 (8) 3.1 直销模式介绍 (8) 3.2 直销模式成功的原因 (9) 4成功经验总结 (9) 5 戴尔公司库存危机 (10) 5.1库存过量 (10) 5.2存货风险 (10) 5.3库存过量引发重大的省思 (11) 三、海尔物流案例分析 (12) 1 海尔物流概况 (12) 2 海尔物流发展的三个阶段 (12) 3 “一流三网”——海尔独特的物流运作模式 (13) 3.1 海尔物流管理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 (13) 3.2 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的同步模式可以实现的目标: (13) 4 海尔物流执行系统HLES(Haier Logistics Execution System) (14) 4.1 HLES简介 (14) 4.2 HLES的架构 (15) 5 讨论题 (15) 6 参考答案 (15) 7 总结:海尔成功的经验 (16) 附:术语表: (17)

海尔组织结构

海尔集团组织变革研究 一公司简介 海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虚实融合通路商。 公司1984年创立于青岛。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509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8万多名员工,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白色家电领域,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集团持有多个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牌。其中,按品牌统计,海尔已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量最大的家用电器品牌(数据来源:欧睿国际Euromonitor)。在互联网时代,海尔打造开放式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品牌和市场拓展,截止2011年,累计申报12318项技术专利,获授权专利8350项;累计提报77项国际标准提案,其中27项已经发布实施,是中国申请专利和提报国际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在全球白色家电领域,海尔正在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和规则的制定者。 在流通渠道领域,海尔构筑全流程用户体验驱动的虚实网融合竞争优势。海尔实网即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社区和农村市场,海尔在全国建设了7600多家县级专卖店,2.6万个乡镇专卖店,19万个村级联络站,可以保证农民不出村知道家电下乡,不出镇买到下乡产品;海尔在全国建立90余个物流配送中心,2000多个二级配送站,可以保障24小时之内配送到县,48小时之内配送到镇,实现即需即送、送装一体化;海尔在全国共布局17000多家服务商,其中在一、二级市场建立了3000多家服务商,三级市场建立了4000 多家服务商,四级市场建立1万多家乡镇服务站,可以保障随叫随到,为用户提供及时上门、一次就好的成套精致服务。海尔的虚实网融合的优势保障了企业与用户的零距离,不但有效支持海尔产品的营销,还成为国际家电名牌在中国市场的首选渠道。 在互联网时代,海尔实施两个战略转型:企业转型,从“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商业模式转型,从传统商业模式转型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海尔组织结构应需而变,从传统的“正三角”转变为“倒三角”组织,形成以自主经营体为基本创新单元的扁平化网状组织结构,让每个员工直面市场,更加敏捷快速地获取并满足碎片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世界著名的商学院、管理专家认为,海尔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具有颠覆性、首创性和领先性的特点,是对传统管理理论的突破,有可能破解全球企业界的管理难题。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海尔对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和盈利能力,2007年至2011年,海尔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8%,是收入增幅的2倍多,现金周转天数(CCC)为负的10天。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互联网特征使其具备了跨文化融合的能力,在海尔并购三洋白电业务后成立的海尔亚洲国际,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得到了日本本土员工和管理团队的认可,并吸引当地一流人才纷纷加盟。

海尔物流的案例分析两篇

海尔物流的案例分析两篇 引导语:海尔在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程再造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体系,使企业的运营效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下面是为你带来的海尔物流的案例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海尔物流在当初的物流重组阶段,整合了集团内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成品仓储配送的职能,并率先提出了三个JI丁(Justintime)的管理,即JIT采购;J1丁原材料配送、JIT成品分拨物流。通过他们,海尔物流形成了直接面对市场的、完整的以信息流支撑的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同步流程体系,获得了基于时间的竞争优势,以时间消灭空间,达到以最低的物流总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价值服务。 在供应链管理阶段,海尔物流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流三网”的管理模式。海尔集团自1999年开始,进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运转。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定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海尔物流的信息化技术一直处于不断革新、改进的过程之中。建立ERP系统是海尔实现高度信息化的第一步。在成功实施ERP系统

的基础上,海尔建立了SRM(招标、供应商关系管理),B2B(订单互动、库存协调)、扫描系统(收发货、投 入产出、仓库管理、电子标签)、订价支持(订价方案的审批)、模具生命周期管理、新品网上流转(新品开发各个环节的控制)等信息系统,并使之与ERP系统连接起来。这样。用户的信息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以信息替代库存,零资金占用。 在基础设施方面,以强大的网络技术为依托,自xx年开始逐渐推广条码扫描和RF技术在物流中的使用,以解决成品物流过程中面临的准确率、实时性、高效性和问题可追性的要求。xx年海尔推广全程扫描后,物流业务的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发货的准确率达到100%,提高了客户的满意率。同年底,海尔物流开始进行先进先出索统闸口的试点,并于xx年初在全国42个配送中心进行推广,全面实行严格的先进先出管理,加快了库存的周转效率。 好的企业满足需求,伟大的企业创造市场。海尔物流在拥有了三个JIT的速度、一流三网的资源和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在不断完善内部业务运作的同时,积极发展品牌集群和社会化物流业务:其一是品牌集群,打造搭建一条完整的家电产业链。其二是构建社会化的采购平台。海尔目前在全球有10个工业园,3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这些工厂的采购全部通过统一的采购平台进行,全球资源统一管理、统一配置,一方面实现了采购资源最大的共享,另一方面全球工厂的规模优势增强了海尔采购的成本优势。

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 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姓 名 : 黄惠婷 专 业 : 物流管理 班 级 : 09高职物流一班 指导教师 : 郑月琴 学 号 : 09620505060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2012年03月25日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https://www.360docs.net/doc/bc16816122.html,

目录 一、前言 (一)我国市场环境 (1) (二)我国家电企业的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三) 我国家电企业主要的物流运作模式 (1) 二、海尔物流的运作模式分析 (一)海尔的物流运作模式 (2) (二) 海尔的物流的利弊分析 (3) (三)海尔的物流未来发展和目标 (5) 三、改进海尔物流运作模式的建议 (一)转变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水平 (5) (二)改变传统的运输和车辆调配管理制度 (6) (三)根据产品的不同特征组织物行为 (6) (四)大力发展新型配送服务 (6) (五)加强对物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6) 四、海尔物流对我国家电企业的启示 (6) (一)物流再造要充分考虑自身条件 (6) (二)物流改革首先应当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6) (三)重视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 (7) (四)以供应链管理思想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7) 五、小结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分析海尔物流管理的运作模式 摘要: 近年来,伴随家电行业领域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另一利润源泉——物流领域竞争。如何有效地加强物流管理,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是自营还是外包,众多家电企业纷纷寻求适合自身的物流运作模式。而海尔物流在此期间一枝独秀,成为中国物流业界关注的亮点。文章通过对海尔物流的分析,指出了其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得到海尔物流对我国家电企业在物流运作模式选择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家电企业物流海尔运作模式 一、前言 (一)我国家电企业的市场环境 中国家电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通过自主研发、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家电工业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中国家电业已形成了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家电行业的整体结构,已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初期繁多而松散的企业结构向大型企业集团迈进,形成了一批能够主导市场,具有知名品牌和较高营销水平的家电企业集团。海尔、新飞、美菱的电冰箱,海尔、小天鹅、荣事达的洗衣机,海尔、春兰、格力、美的的空调器,格兰仕的微波炉产量都超过百万台,规模达到了世界水平。行业基本上形成了规模经济,并已开始进入产业升级的结构整合阶段。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兼并、多元化经营,其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不少企业已从单一的产品扩大到多品种。白色家电和黑色家电有交叉也有结合,许多综合型大公司正在发展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海尔、长虹、TCL、春兰、美的、海信、康佳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实力的企业,中国家电业成为国内最为成熟的产业。 (二)我国家电企业的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我国目前的家电行业竞争中,"价格战"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无论是商业资本还是产业资本都在寻求靠压缩成本来度日的新途径。中永通泰"九虎

海尔物流运作模式分析报告

海尔物流的调研与分析 1.调研对象: 海尔集团的海尔物流模式。 2.调研方式: 采用多种调研方式结合收集资料,其中包括查阅报刊,网上寻找等。 海尔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注意力放在了物流领域。如何有效地加强物流管理,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成为了企业的新的课题。 一.海尔公司简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在25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卓著业绩。经历了25年的风风雨雨,海尔已经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49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9年,海尔冰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冰箱销量第一,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二.海尔物流运作模式。 海尔物流的物流模式我们分内向的和外向的两部分分析:

【完整版毕业论文】海尔物流管理案例分析之一:即时采购(Just-In-Time)

海尔物流管理案例分析之一:即时采购(Just-In-Time) 海尔集团是物流管理先行者,当国内大部分企业尚未对物流有着明确认识时,海尔已经从强大的供应链及物流管理收益了;而随着海尔集团的发展,海尔物流管理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物流模式,海尔物流管理案例是众多家电制造业需要参考分析的,今天广州小蜜蜂物流就跟大家一起进行海尔物流管理案例分析: 海尔物流管理案例分析之一:即时采购(Just-In-Time) 随着海尔发展,小蜜蜂物流认为,分散在各地的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物流配送如何实现内部资源整合,以此获取更优的外部资源,对于海尔建立强大的供应链资源网络非常重要。海尔积极推进供应商的结构改革,使得供应商得到根本地优化,能够参与到前端设计与开发的国际化供应商比例从整合前的不到20%提高到目前的82%,GE、爱默生、巴斯夫、DOW等59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已成为海尔的合作伙伴。这批跨国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大大加快了开发速度。 得益于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海尔采购订单滚动下达到供应商,一般的订单交付周期为10天,加急订单7天。战略性

物资如钢材,每个月采购一次,三个月与供应商谈判协商价格。另有一些供应商通过寄售等方式为海尔供应,即将物资存放在海尔物流中心,但在海尔使用后才结算,供应商可通过B2B网站查询寄售物资的使用情况,属于寄售订单的海尔不收取相关仓储费用。 海尔JIT采购还考虑到销售的淡季和旺季问题,在旺季之前要提前预算,海尔目前一个月的预测精度可达到80%;三个月的预测精度为50%。另外,海尔的JIT采购一般不能退货,无逆向物流,不能取消订单。 施乐公司 公司背景: 施乐欧洲公司(前身为RankXerox)有一个成功应用即时制采购系统的案例。 作为施乐公司在美国之外的最大机构,施乐欧洲与英国兰克这两家公司(Rank)的合作企业,生产和修理中等规模的复印机设备,并在世界范围内销售。 20世纪80年代,施乐欧洲公司开始实施即时制采购。作为即时制采购计划的一部分,公司还安装了自动化物料和采购信息的处理系统,同时也修正了生产流程。 作为即时制采购和其它相关系统采用的结果,施乐欧洲公司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 施乐欧洲公司实施即时制采购后的显著成效: (1)其供应商从3,000个减少到了300个; (2)入库交货的准时率高达98%,其中有79%是在需要时的1小时内送达; (3)仓库库存从3个月的供给下降到半个月; (4)整体物料成本减少了约40%;

海尔物流分析报告

海尔物流分析报告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2009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182亿美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在连续16年保持80%的增长速度之后,近两年来又悄然进行著一场重大的管理革命。这就是在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流程再造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体系,使企业的运营效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资金周转达到一年15次,实现了零库存、与顾客的零距离,突破了构筑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瓶颈。 海尔集团取得今天的业绩,和实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和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是分不开的。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海尔发动了一场物流管理革命:以市场链为纽带,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和用户资源,逐步向"零库存、零营运资本和(与用户)零距离"的终极目标迈进。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已成为国名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更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下面,我就海尔的成功进行分析。 一、海尔实行“一流三网”的物流管理模式,重塑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定单 经济。

即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建立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客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从而实现以下四个目标:(1)实现双赢。海尔和供应商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供应商提前参与到海尔的产品设计阶段,与海尔共同面向客户,使订单增量。(2)三个JIT实现同步流程。由于物流技术和计算机管理的支持,海尔物流通过三个JIT,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物流。(3)计算机网络连接新经济速度。海尔100%的采购订单都从网上下达,使采购周期由原来的平均10天降低至3天,网上支付已达到总额的20%,降低了供应量成本。(4)建立多个物流配送中心、专卖店和营销点,实现短时间内配送到位,降低库存。所有的配送基于定单,产品一下线,中心城市在8小时内、辐射区域在24小时内、全国在4天之内即能送达。总起来,海尔完成客户定单的全过程仅为10天时间,资金回笼一年15次(我国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年均只为1.8次),库存物资降低73.8%。 二、进行物流在创造,建立现代物流系统,实现零库存。 海尔成立物流推进本部,下设三个事业部,即采购事业部、配送事业部和储运事业部,实行采购、集中配送和集中储运,将分散在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各个公司和工厂的物流元素加以集成。海尔改变了传统仓库的“蓄水池”功能,使之成为一条流动的“河”。海尔认为,提高物流效率的最大目的就是实现零库存,现在海尔的仓库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它只是企业的一个配送中心,成了为下道工序配送而暂时存放物资的地方。建立现代物流系统之前,海尔占用50多万平方米仓库,费用开支很大。

海尔组织结构演变

海尔的组织结构演变及原因 第一阶段是“直线职能型”组织管理 直线职能制结构是一种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形 式,就像一一个金字塔,下面是最普通的员工,最上面是厂长、总经理,它的好处就是容易控制到终端。直线职能制结构在企业小的时候,“一竿子抓到底”,反应非常快。这种结构在海尔发展的初期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海尔内部局面混乱,纪律涣散,员工素质低,如果不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张瑞敏的领导魅力无法展现,海尔无法发展。这一时期,海尔组织架构模式的效能在“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为特征的“OEC管理模式”下达到了顶峰 原因: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模型的劣势也日益凸 显,就是对市场的反应太慢。随着海尔多元化战略进程的推进,直线职能制的弊端对海尔的多元化战略产生了阻碍。第一,多元化经营加重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负担,这种工作负担主要集中于各个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决策、协调,容易顾此失彼;第二,在直线职能制下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使各个职能部]眼界狭窄,导致横向协调比较困难,妨碍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反

应,适应性较差;第三,直线职能制下的员工专业化发展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能够经营整个企业的管理人才,从而在对多元化经营特别是新经济增长的机会把握上带来损失。 正是基于这些弊端,在多元化经营战略下,海尔的组织架构由原有的直线职能制开始向事业部(事业本部)模式进行转变。 第二阶段是进入产品多元化战略阶段后,实行“矩阵型”管理、事业部制管理 矩阵型组织结构,是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组织结构。一套是纵向的职能领导系统,另一套是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成的横向系统。它把组织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很好的结合起来,加强了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有较强的机动性,能根据特定需要和环境活动的变化,保持高度的适应性;把不同部门,不同专长的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有利于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有利于攻克各种复杂的技术难题。 事业部制组织,亦称“M型”组织,它是以目标和结果为基准来进行部门]的划分和组合的。事业部的主要特点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即在集权领

组织结构案例分析

利民公司组织结构案例分析 案例的分析提示: 1.组织结构的类型:直线职能制2.组织结构的特点:这种组织结构以直线制为基础,综合了直线制和职能制组织的优点,在保证了直线组织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增加了参谋机构,但骨干是直线部门,保持了直线制统一集中指挥,决策迅速的优点。具体来说它包含了直线关系、参谋和委员会,管理层次分明。 ?3.组织结构的优点:具有集中领导,便于调配人力、财力和物力;职责清楚,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秩序井然,使整个组织有较高稳定性的优点。组织结构稳定性高,在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易于发挥组织的集团效率。适应于这样小型简单的企业。 ?4.组织结构的缺点: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横向交流,增加了上级主管的协调工作量,组织内信息传递线路较长,反馈缓慢,不易迅速适应新情况,实际上仍然是典型的“集权式”管理。 ?这种结构当公司生产销售规模扩大以后或强调创新的企业来说就显的比较不合适了。 ?5.组织结构的优劣:总体上来说优大于劣,据了解,利民公司以前属于家族产业,职务几乎由家庭成员所担当,总经理为了便于自己对公司进行集中领导,有利于总经理实施控制和管理,所以对以前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改革后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直线职能结构。克服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世袭组织类型,避免了多头领导、责权不明、管理层次混乱、管理跨度不合理的缺点。但是如何处理好家庭成员与普通职员的一些奖惩尺度需要特别留意。

案例分析:海尔的组织结构演变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17年来以年均增长78%的增长速度持续稳定发展,已发展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如今的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实现全球营业额602亿元,实现出口创汇4.2亿美元,同比增长50%,是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名牌。其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先后登上美国的哈佛大学、沃顿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讲台,纵论“海尔圣经”。 在海尔的发展进程中,其组织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大的调整一年会有一两次,小的就更不必说了。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应建立一个有序的非平衡结构,一个企业如果是有序的平衡结构,这个企业就是稳定的结构,是没有活力的,但如果一个企业是无序的非平衡结构,肯定就是混乱的。我们在建立一个新的平衡时就要打破原来的平衡,在非平衡时再建立一个平衡。 海尔最早的组织结构是直线职能式结构,后来是矩阵结构,第三阶段就是市场链结构,其组织结构变迁如图1所示。 直线职能制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下面是最普通的员工,最上面是厂长、总经理,它的好处就是容易控制到终端。直线职能制结构如前所述,在企业小的时候,“一竿子抓到底”,反应非常快。但企业大了以后,这样就不行了,最大的弱点就是对市场反应太慢。这种结构在海尔发展的初期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海尔内部局面混乱,纪律涣散,员工素质低,如果不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张瑞敏的领导魅力无法展现,海尔无法发展。到1996年,这种结构在海尔发展到了顶峰,于1996年海尔开始实行事业部制。其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这是一种分权结构的运作形式。在企业运作方式上,海尔集团采取“联合舰队”的运作机制。集团总部作为“旗舰”,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协调下属企业。下属企业在集团内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