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1级研究生田瑞琪010083

摘要依恋理论从上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该文介绍了涉及依恋的

三个主要理论;介绍了依恋的研究阶段;综合了依恋的研究成果: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类型、影响因素

和跨文化研究,最近国外成人依恋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早期依恋和成人依

恋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依恋理论研究阶段早期依恋的研究成果成人依恋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人与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强烈的情感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依恋之分,狭义依恋指母婴依恋,广义依恋除了母婴依恋之外,还包括儿童依恋、青少年依恋以及各种类型的成人依恋。

1.依恋理论

1.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非常重视人早期同父母形成的亲密关系,他们把依恋看成早期儿童对能够

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关系

是在婴儿先天的自我关注或自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抚养者满足了婴儿的需要,特别

是使婴儿吮吸的愿望得到满足,婴儿逐渐开始依恋那些抚养、照顾和保护他们的人。相对与

早期精神分析而言,新精神分析学派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存在。艾里克森认为,在以基本信任

感的确立为发展任务的第一年,母亲因能提供营养及满足儿童的需要而在儿童生活中占有主

要地位,成为儿童的依恋对象。在此意义上,这种对母亲的依恋实质上是儿童对现实世界信

任感的集中体现。

精神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依恋的情感内涵,触及了依恋的本质;从需要的意义上讨

论了依恋的建立与发展,并以儿童需要的满足与否作为依恋确立、发展与转移的内在依据,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把依恋的发生发展与特定阶段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对有关研究与教

育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不过总的来说,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过分强调儿童生理需要满足的意义,过分看中喂养

与口腔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其他交往经验与抚养方式对于依恋形成的影响,割裂了儿童早期经验的完整性。精神分析的理论建立在解释之上,不具有可操作性,无

法进行实验研究和验正。

1. 2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虽然也把喂养看作依恋确定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它摒弃了本能力量在儿童早期

亲子关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而注重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亲子双方社会经验的相互作用。

早期学习理论认为,依恋是与母亲之间基于相互强化与报偿而建立起来的双向社会关系。学习理论假设,人有着强烈的本能需求,而主要驱力来自普遍存在基本生理需要,如饥

渴和安全等。婴儿只有通过建立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来满足这些需要,才可以缓解由这些驱力

带来的紧张感。而最初的时期中,担当喂养者角色的母亲正好满足了婴儿的需要,母亲就成

为婴儿依恋的最初的对象。同时,婴儿的行为又形成了对母亲抚养行为的报偿与强化,使之

获得精神上的报偿,从而促使特定养育行为的重复出现,母亲对儿童的依恋就这样产生和被

强化了。

与早期学习理论相比,社会学习理论更注重依恋的社会发展性。它倾向于把依恋的形成

看作儿童对于社会刺激敏感的生物机能与成人有意识的社会行为有机整和的产物。另外,社

会模型、社会支持与直接指导在依恋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对于精神分析理论而言,学习理论阐述了依恋建立和发展的外部机制;重视亲自互动

的经验对依恋确立的决定性影响,更加突出了依恋现象的社会本质。然而,学习理论却依然

缺乏对依恋形成发展的内部机制、依恋性质的差异及具体影响因素也缺乏论述。

1.3习性学理论

习性学说是目前影响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种依恋理论体系。鲍尔比在习性学的基础上

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于控制论,创立了自己的依恋学说。它系统的论述了依

恋产生的生物基础、依恋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内部机制,还对依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

习性学家认为,依恋是物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习性说的创立人之一劳伦茨描述了鸟类动

物的“印刻”现象,而鲍尔比在劳伦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人类婴儿对于抚养者的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

式的信息,或者说是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能的反应

方式。

真正的依恋要在儿童生命的特定时期才能产生。鲍尔比认为,儿童的依恋是呈阶段性发

展的,是其行为的组织性、目的性、适应性日益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儿童从最初的依恋期,

依次经历依恋关系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等阶段,最终在2周岁与特点个体建立起目标协

调的伙伴关系。此外,儿童的依恋是指向某些特点个体的。这些内容以及对该理论的评价,

我都将在以后的篇幅里详细论述。

2.依恋研究的成果

依恋理论自上世纪50年代由鲍尔比(Bowlby)提出,60年代兴起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从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倾向于制定测量依恋的各种工具,探讨影响母婴依恋风格形成的因素,并研究了依恋类型的跨文化分布。这个时期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第三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研究重点从婴儿依恋转移到青少年依恋和成人依恋的各种类型上。主要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早期依恋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精神病理学的依恋等等。这时期的研究已突破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领域,广泛地涉及到心理学的其他领域,如人格、情绪、神经生理等等。

在本文中,笔者并不打算以依恋理论研究的时期为维度,每个时期都涉及到心理学研究的不同领域,这样无法显示出依恋现象的本质特征。笔者欲从年龄角度进行阐述,因为其中蕴涵了一个理论假设——“性向假设”,也就是儿童早期的依恋性质可以预测以后行为的发展。研究者们对该问题还存在分歧,将依恋研究按早期依恋和成人依恋划分就可以较少地涉及这一分歧。

2.1早期依恋研究的成果

1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尔比(1969)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

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前依恋期、依恋关系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和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4

个阶段,不同阶段儿童依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第一阶段:(出生至8—12周)前依恋期:这时期儿童对任务不加区别,表现出信号行为。

这些信号行为包括:出生后的哭叫、吮吸、依附、定向等反应;几个星期后,是微笑、咿呀

语反应;几个月是爬行、走步反应等。虽然还不会识别某一个特定的人,但已会向人表现出

信号行为,这种行为易激发母亲的母性行为。母亲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婴儿呆在一起。

第二阶段:(12周至6个月)依恋关系建立期:对特定人物进行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

对其他人仍是友好的,但对母亲或起母亲作用的人的反应越来越频繁,表现出自发的喜悦之

情。

第三阶段:(6个月至3岁)依恋关系明确期:通过躯体移动和信号表示与识别出的人保持贴近的意想。对陌生人表现出警戒和惧怕的情绪。婴儿在探索行为中,开始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

第四阶段:(3岁以后)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幼儿逐渐对与母亲相关的行为先后因果做出认知推断,能对母亲的行为进行预测、能洞察她的情感和动机。他们也能容忍与母亲的距离逐渐增大,并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2.1.2早期依恋的类型

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依恋的类型进行过划分,不过总体来说,他们最终都将依恋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虽然各类型在具体特征上有所不同,但相似点还是多于不同点。在所有的分类中,爱因斯沃斯的分类的运用范围最广。

依据鲍尔比的理论,爱因斯沃斯设计了陌生情景法,以儿童在陌生情景中的反应为基础,将婴儿分成三大类,其中一类为安全依恋型(TB),另两类为回避型(TA)和矛盾型(TC),后两者属于不安全依恋。(Ainsworth et al ,1978)

2.1.2.1安全依恋型

大约70%的1岁儿童属于这种类型。在陌生情景中,能以母亲作为自由探索环境的安全基地,能自信地探索环境,愉快地游戏;母亲离开以后,表示出伤感,但没有强烈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寻求于母亲的亲近和安慰,平静下来后,重新进行探索和游戏活动。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

2.1.2.2回避型

大约有2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他们忽视母亲的在场,表现出漠不关心的行为;自主地探索环境和游戏而不受母亲的影响,甚至回避母亲的接近;也不愿意进行探索活动。他们能接受陌生人的关注,对陌生人没有特别的警惕,但常常采取回避和忽视的态度。

2.1.2.3矛盾型

大约有10%的婴儿属于该类型。他们对母亲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依恋行为。即使母亲在场,他们也感到非常地焦虑,不愿进行探索活动;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出嫉妒极度地悲伤;而当母亲返回时,又表现出矛盾心理,一方面对母亲曾经离开表示非常不满,试图留在母亲身边,但对母亲的接触又表示反抗。

除了以三类,梅因(Main&Solomn,1986)在研究中发现,还存在第四种类型,即无定向型依恋.这类儿童缺乏对陌生情景的一致策略,行为组织性很差,过于任性,也同时表现出寻求亲近与回的矛盾行为,而且行为缺乏完整性。

2.1.3影响早期依恋的因素

儿童依恋的发展受一系列环境因素和儿童自身因素的影响,研究者们一般将这些因素分成两部分,养育者方面的因素和婴儿方面的因素:

2.1.

3.1养育者方面的因素

母亲的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爱因斯沃斯(1969)研究了母亲在儿童出生后最初3个月的喂养方式对婴儿社会品质发展的影响;她(1971)又把母亲的抚养行为从4个维度划分为敏感—不敏感、接受—拒绝、合作—干涉、易接近性—忽视。她发现高敏感性的母亲能使1岁的婴儿形成安全依恋,她们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表情极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喜欢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而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倾向于拒绝、不敏感,有时对孩子缺乏耐心,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反应迟钝,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矛盾型儿童的母亲干涉和忽视得分高,她们看上去愿意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但常常错误地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不能与孩子形成同步习惯。

Clarck-Stewart的研究也支持爱因斯沃斯的观点。他从三个维度对母亲的行为进行评价,

这三个维度是:反应性,即对婴儿的哭、叫唤和语言要求等的反应比例;积极情感的表达,即微笑、表扬、说话以及充满感情的接触;社会性刺激,即母亲接近儿童、对儿童的微笑、说话或模仿儿童的频率。研究结果与爱因斯沃斯的研究相一致,发现安全依恋的儿童的母亲在三个维度上得分都是最高的。

2.1

3.2婴儿方面的因素

婴儿方面的因素主要指婴儿的气质,它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儿童依恋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气质论的代表人物卡根(1989)指出,儿童对情境压力的耐受力可以解释儿童在陌生情景中反应的差异,儿童与生俱来的对分离表现出的焦虑倾向的特点可以预测依恋类型。难养型儿童往往被视为反抗型不安全型,容易教养型儿童被归为安全型依恋,行动缓慢型儿童被归为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D.Calkins&N.A.Fox考察了儿童气质的抑制性与非抑制性与依恋的关系,发现24个月时,矛盾型婴儿属于抑制性的较多,回避型婴儿属于非抑制性的较多,而安全型婴儿在抑制性和非抑制性方面都不极端。

以上提到的观点都是绝对的抚养决定论和气质决定论,不过现在的研究者大多都认为相对于单一决定论而言,抚养者的敏感性与婴儿气质特性的相互作用论能够更科学地说明儿童早期依恋的成因。斯普兰格(1990)研究指出,母亲在儿童第二年的行为反应性可以预测儿童两周岁时的社会行为能力,而母亲的反应性与其对儿童气质的看法密切相关,那些认为儿童属于难养型的母亲相对缺乏反应性。

2.1.4早期依恋的跨文化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依恋的跨文化研究成为依恋研究的一个热点。因为虽然系统的依恋理论建立在习性学的基础上,理论上,依恋关系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式的信息,不应该受文化背景的影响;然而依恋行为又是儿童早期社会适应的一个体现,依恋就成为与特定文化相适应的行为。总的来说,在各个国家不同教育环境中,儿童早期依恋的基本类型是大致相同的,大多都采用爱因斯沃斯的分类方法,不过不同国家在不同类型上的分布不相同以及在类型上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在美国婴儿中[10],安全型婴儿为67.4%,回避型婴儿为28.3%,矛盾型为4.3%;德国三个类型的婴儿[11]比例为61.7%,32%和6.3%;日本婴儿的分布[12]为6%,62%和32%;在以色列,三类婴儿为31%,46%和23%。所有国家,安全型婴儿的比例最大,不过西欧婴儿回避型分布比较普遍,而日本儿童回避型依恋相对较少,而拒绝型依恋则相当普遍。不过,同一种类型的具体表现是不相同的,如在日本,矛盾型儿童虽然表现出了在陌生情景下的矛盾感情,但他们的探索外界行为的质量很好,因此研究者认为他们并不完全属于不安全婴儿。

西方文化崇尚理性、独立和自主,父母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依恋情感,也鼓励自主探索。而在日本,家族观念浓重,注重亲子和谐、身传言教,这种文化氛围形成了以父母慈爱为特点的抚养观,因而父母在抚养情景中行为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很高。

在中国,由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在抚养儿童方面有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胡平和孟昭兰(1995)研究表明[14],中国婴儿的依恋行为和西方也是不同的。回避型儿童虽然对母亲的来去漠不关心,但他们的探索质量与安全依恋型的儿童没有显著差异,这类婴儿在本质上是不属于不安全依恋婴儿的,因而,暂被命名为“平淡型”。研究者认为其原因是,儿童的依恋对象不仅仅是母亲;同时中国的父母并不鼓励儿童过分与父母亲近,不鼓励儿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2.2成人依恋研究成果

成人依恋的研究在时间上要晚于儿童和青少年依恋的研究,大约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而且在依恋类型的分类上除了采用爱因斯沃斯的分类方法以外,也使用Bartholomew和Horowiz(1991)的四种风格,他们让参与者报告对自我与他人的看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将成人分为4类:①安全型(secure),在这类人看来,自我是积极的,他人也是积极的;②依附型(preoccupied),在他们眼里,自我是消极的,而他人是积极的;③拒绝型(dismissing),积极的自我,消极的他人④惧怕型(fearful),消极的自我,消极的他人。Lopez则把安全型风格划归基本依恋策略,后三类不安全型的风格归为次级依恋策略。此外,Lopez又把安全型和依附型归为多动策略(hyperactivating),拒绝型和惧怕型归为失活型(deactivating)。

本文将近年成人依恋研究的成果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三部分来介绍:

2.2.1认知方面的依恋研究

近期的文献可以看出国外研究者研究了认知过程的自我和他人认知、记忆倾向、信息加工过程等方面的人格特征以及自我结构的组织特征。

2.2.1.1认知过程的自我和他人认知

相对于运用次级依恋的个体,安全型的个体更能够准确地评估他人的差异(Levy,Blatt和Shaver,1998),拥有更加整合的自我结构,也就是拥有更全面的自我描述特征的内部组织系统(Mikulincer,1995),对同伴的行为做更加积极的归因以及对同伴的行为产生更加积极的期望,对同伴的行为做出更灵活和友善的解释(Pietromonaco和Carnelley,1994;Collons,1996;Feeney,1998)。

2.2.1.2 认知过程中的记忆倾向

使用AAI成人依恋测验(Hesse,1999;Main等1985),拒绝型(dismissing)的人能回忆起的童年与依恋相关的事件较少,并带有消极情绪;而依附型(preoccupied)的人能回忆起的童年的消极事件更多,而安全依恋的人更容易回忆起带有感情色彩的童年的回忆。(Mikulincer等,1995)。

2.2.1.3 信息加工过程中体现的人格特征

安全型的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灵活和开放,他们会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来顺应新的信息,而不是同化信息来适应已有的认知结构。(Mikulincer,1997,1999)与不安全型的人相比,安全型的人更能忍耐模糊、混乱和不确定性,更能回忆起他们同伴与先前相比不一致的行为。

安全型的人拥有更高的思维建构水平,也就是在处理日常事物时,能够更加灵活和现实。

2.2.1.4 自我结构的组织特征

安全型的人在维持自我价值时并不持有僵直的规定(Roberts等1996),他们不仅从自身内部,也从外部成就中获得平衡的自我意识。相反,拒绝型的人仅仅从外部的成就获得自我意识。

与拒绝型的人相比,在遭遇压力时,安全型的人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更完整的评估(Lopez,Fuendeling,Thomas和Sagula,1997)。

2.2.2 情绪的自我调节

安全型的人除了拥有更积极、更灵活的认知过程以外,在面对真实和潜在的困难环境时,安全型的人在具有更高的控制情绪唤醒的能力的同时,也善于调节内部经验的自我结构。当代的一些研究者(Kobak和Sceery,1988)认为依恋理论的本质就是情绪调节理论。

一些研究表明安全感能增强应对压力和消极情感的能力。在遇到压力时,安全型的人倾向于寻求社会支持,而不是选择像疏远他人或仅仅关注自己的消极情绪等不适应的方法(Brennan 等1995;Cooper等1998)。Brennan和shaver(1995)发现,与安全型的人相比,回避型(avoidant)和焦虑—矛盾型的人更会使用事物、性和酒精来减轻消极情感。回避型的人更偏爱不带感情的性生活。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人都更多的使用嗜酒来应对压力,回避型的人更易患神经性厌食症。

有些研究已经证实了安全依恋策略是如何影响具体情感和情感记忆的获得、修补和防御过程,包括像愤怒(Mikulincer,1998),害羞感和罪恶感(Lopsz等1997)嫉妒(Sharpsteen等

1997)悲伤反应(Pistole,1996)以及抑郁性自我批评(Zuroff和Fitzpatrick,1995)。Mikulincer (1998)发现安全依恋的人更善于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和控制消极情感,Lopsz(1997)发现对于相似但有差异的情绪,他们更具有辨别能力。关于愤怒研究表明,引起安全依恋的人愤怒的目标更积极,他们从愤怒中期待更积极的结果。然而,焦虑型(anxious)和回避型(aviodant)的人会产生更多的消极情感,心跳更快,对他人意图更倾向与敌意归因。Kkirsh(1995)的实验表明在呈现成对描述性图画——高兴、愤怒或悲痛的图画中,回避型(avoidant)的人比安全型和焦虑—矛盾型的人更容易记起“愤怒”的内容。

Fraley 和Shaver (1997)发现成人依恋风格不仅影响了思维抑制的认知成分,也影响了他的生理变化。他们发现,拒绝型(dismissing)的人能真正地抑制唤醒行为,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否认潜在压力,他们进一步推断,①这种能力可以形成一种防御策略,是不停地关注可能引起依恋相关的情感记忆的结果。②当环境不允许这种抑制时,这种策略是没有用的。

Mikulincer和助手通过一系列研究来探讨与不同自我意识和自我—他人相似性判断有关的情绪调节策略。他们发现拥有积极自我意识的回避型(avoidant)的人在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压力中,变得更坚强,他们总是不断强调要自我依赖。而与之相反的是,焦虑—矛盾型的人在压力中,更强调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更多地努力去寻求他人的同情与支持。焦虑—矛盾型的人过高地估计了自我与他人的相似性,而回避型的人则是过低的估计,这些差异在消极情感中都会增大,而在积极情感中都会降低。

2.2.3人际关系行为中的人格特征

过去十年的文献表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人际关系行为特征。这些发现都支持了鲍尔比的观点。鲍尔比(1979,1988)认为成人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一个人构建和合作性地维持与他人安全的和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的能力来确定。依恋理论认为健康人格的发展本质上是在两个极端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形成自我界定,与他人分离等差异性,另一方面,又要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Blatt,1990;Guisinger和Blatt,1994)鲍尔比(1988)将这两极发展定义为探索行为系统和依恋行为系统。不安全型人的这两个系统发展不平衡,要么过分强调亲密关系,要么过分强调差异。而安全型的人却能在亲密与差异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在建立安全、亲密关系的同时,又能非常适应地发展。

最近的经验研究也表明安全依恋策略不仅最适合于享有和维持关系,也最适合于处理关系时碰到的冲突与压力。

Tidwell,Reis和Shaver(1996)的一个关于社会关系支持的研究中,安全型的人具有高水平的亲密和享乐能力和低水平的消极情感,并投入更多的努力去建立社会关系,尤其是与异性的关系。此外,这些人对恋人与其他异性交往方式是有明显差异的。而Latty-Mann和Davis(1996)的另一项研究要求参与者描述他们现实中和理想中的恋人,不论是安全型的,还是不安全型的人,他们心目中的恋人都是安全型的,即使理想恋人被描述成回避型或矛盾型的人,这些不安全的程度也都是很低的。从这可以看出,不安全型的人喜欢和安全型的人在一起。不过Brennan 和Shaver(1995)以及Collins和Read(1990)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安全型的人喜欢与安全型的人交往,而不安全型的人则不太喜欢与安全型的人维持关系。

在对相互关系的日记研究中,可以看出,运用不安全策略的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感到很不舒服。Brannan和Bosson(1998)发现安全型的人倾向于更重视和依赖于来自恋人的反馈,更积极对反馈进行反应,并感到他们真正被对方了解。例如,依附型(Preocccupied)的人虽然重视来自恋人的反馈,但他们倾向于的消极方式来对反馈进行响应。而拒绝型(dismissing)的人则漠视这种反馈。惧怕型的人渴望反馈,但却以愤怒和冷漠进行反馈。而所有不安全型的人都认为自己不被真正地了解。

另外一些研究者以自我报告法来研究夫妻的依恋模式如何影响对冲突和情绪唤醒的控制。

从这些研究中也可以看出不同依恋类型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调节自己的认知情感状态,进而知道

在人际交往中,他们是如何驾驭自己的苦恼的。J.A.Feeney(1995)发现比起不安全型的人,安全型的人更少地压抑自己的情感,具体而言,焦虑型(anxiety)的人更会抑制表达对他人的愤怒,同时他们也认为对方同样也抑制了自己的愤怒。他们理想的同伴是快乐无虑的,并会控制自己不表达悲伤的情绪。此外,Young和Acitell(1998)发现,已婚夫妇或感情专一的情侣,无论男女,他们对对方都较少地进行理想化。而焦虑型的男性和回避型(avoidant)的女性更多地将配偶理想化。也可看出,无怪乎不安全的人觉得自己与同伴疏远了。Scharfe和Bartholomew(1995)发现比起不安全型的夫妇,安全型的夫妇更多地采用共同讨论或对对方更耐心等“顺应”策略。

在实验室研究中,安全型的夫妇更倾向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更积极地讨论问题,更多地察觉到配偶的积极变化。(Simpso,Rholes和Phillips,1996)。B.C.Feeney和Kirkpatrick检验了在压力情境下,恋人是否在场对女大学生的生理反应的影响,发现对安全型的参与者来说,恋人是否在场都不会影响他们的生理反应水平,而对于不安全型的参与者,恋人不在场,心率和血压就明显升高,即使他们的恋人后来又回到压力实验情境,他们仍维持高水平的生理反应水平。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在缺乏社会支持的情况下,不安全依恋型的人有更强烈的生理反应。

3.依恋的研究方法

3.1早期依恋的研究方法

研究婴儿依恋主要采用爱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法,它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于儿童

日常生活的典型情境,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过去、现状,

并对其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做出可能的推测。这种方法基于的假设是:儿童被置于由亲子分

离和陌生人的出现所导致的压力情境中,因而突出了其寻求安全的努力。

陌生情景法的标准程序包括7个步骤[16]:

1)婴儿自由探索,母亲在一旁观看。

2)陌生人进入,起初沉默不语,然后(1分钟)与母亲交谈,再过1分钟,陌生人走

进婴儿,与其游戏。

3)母亲离开,陌生人与婴儿留在一起活动。

4)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5)母亲离开,婴儿单独留在室中。

6)陌生人返回,与婴儿一起活动。

7)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每步持续3分钟,有时也把“实验者将母亲和婴儿领进观察室,然后离开”包括在内,

从而成为8个步骤(Durkin,1997)。

陌生情境法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有关依恋的研究,被看作研究婴儿社会情感发展的最有

力的、也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它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只适合与12—18月的

婴儿。其次,作为一种个性研究,它的应用需要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的大样本以保证其实验

的内部效度。

除了陌生情境法以外,在进行早期依恋研究时,还可采用测量儿童依恋内部运行模式的

照片法以及依恋故事续成法,也就是分离焦虑法。Bretherton编了三个经典的故事,来测量

学前儿童的依恋内部运行模式:(1)受伤的膝盖:儿童在岩石上玩,后来掉下来,摔伤了膝盖;(2)卧室里怪物:在父母送孩子上床的过程中,孩子告诉他(她)的父母,卧室里有怪物;(3)分离—重聚:父母整夜去旅行而把孩子留给临时保姆照看,随后父母又回来。通过

分析儿童对这三个故事的反应,来划分他们的依恋类型。[13]

3.2成人依恋的研究方法

3.2.1访谈

虽然发展派和人格派都采用了访谈的技术,但发展派的更为出名他们主要采用成人依恋访谈(简称AAI,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George, C., Kaplan, N.,&Main,M,1985,199 6),这是最早并到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专门用于成人依恋研究的测量方法,由20 个项目组成,用于评估与依恋经历有关的成人心理状态的口语记录。他们将成人依恋定义为“成人关于童年期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个体间存在依恋分类的差异,编码者(coder)通过分析反应者在整个访谈过程中的言语表达来对依恋类型进行编码。成人可以划分为安全型(secure)(例如,在访谈过程中开放、合作);冷漠型(dismissing)(例如,在访谈过程中阻碍和躲避谈论),或专注型(preoccupied)(例如,对依恋形象的生气和害怕)。除了以上有组织依恋风格,一些成人还表现出无组织(disorganized)的依恋。未解决型(unresolved)或无组织型(disorganized)的成人在探讨潜在创伤性事件时,表现出显著地缺乏对推理的监督。未解决型又可以分为两个亚型,未解决—安全型和未解决—不安全型。

3.2.2自陈式(ECR,RSQ)问卷

发展派就人格派都有各自的自陈式问卷,不过人格派的自陈式问卷影响更大,这时他们采用这样的定义:“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加拿大学者Bartholomew运用基于该定义的访谈方法,以及两份自陈式问卷:关系问卷(简称RQ,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以及关系测量问卷(简称RSQ,Relationship Scales Questionnaire ,(Griffin & Bartholomew, 1994发展和认知学派将成人依恋定义为“成人关于童年期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里表征”。对依恋进行分类,他们让参与者报告对自我与他人的看法,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将成人依恋分为4类:

①安全型(secure),在这类人看来,自我是积极的,他人也是积极的;他们能接纳自己,

也能自在地与别人交往和亲近。②专注型(preoccupied),在他们眼里,自我是消极的,而他人是积极的;这类人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很在乎别人的想法。③冷漠型(dismissing),积极的自我,消极的他人;他们认为别人是不可信任的和拒绝自己的,避免与他人的亲近,目的是为了不让自己失望,力图保持一种独立自主又不受伤害的状况。④害怕型(fearful),消极的自我,消极的他人;他们与冷漠型的人一样会避免与别人的亲近,但是担心亲近会使别人会伤害自己,以免除不自在的感觉。

1998年,Brennan, Clark和Shaver彻底地研究文献,包括可找到的会议论文,从中创造出一个有482道题的题库,设计来评估与依恋有关的60个结构。然后他们三人分别来评估相同项目中的冗余度。因此,从总的60个可计算的分量表中,他们将482个项目减少到323个项目。之后他们对60个分量表进行因素分析,对应于已有的回避和焦虑维度产生了两个独立的因素。依据在两个维度不同的得分,他们将被试聚类为四组,这四组对应于Bartholomew的四类型(参见图2)。但聚合变量和其他理论适合目标变量存在比Bartholomew的自陈式测量方法和同样的目标变量更高的相关。

ECR和RSQ的题项经过因素分析都得到两个维度,只不过Bartholomew将其命名为自我和他人维度,而Brennan等人将其命名为焦虑和回避维度,在现在的研究中,这两种命名都在使用,究竟哪一种好,还有待探讨。

相对于国外研究而已,我国研究依恋的手段比较少。虽然也有学者以陌生情境法来进行儿童早期依恋的追踪研究,但却缺乏对成人依恋的研究,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研究成人依恋的手段,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进行尝试。

4.评价与展望

从上世纪60年代,依恋兴起以来,依恋研究就是一直很有研究价值的重要领域。依恋研究从最初的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问题,逐渐地渗透到心理学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认知、情

绪情感和行为研究都开始与依恋研究相结合,依恋的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的探讨也是方兴未

艾[14];而在应用心理学中,依恋理论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职业选择和发展,企业管理以

及心理学治疗与咨询都采用了依恋理论的研究成果。Lopez在1995年甚至提出要让依恋理

论取代现有的人格理论,成为心理治疗的元理论的观点。

依恋研究的深入发展是与其自身的优势分不开的。从理论上说,以习性学为基础的依恋

理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影响力。它整合了其他学派,兼顾了后天学习经验与先天的人体守

恒机制的作用,较全面地论述了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对儿童依恋的综合影响;它从人类进化

与个体发展的意义上突出了依恋的情感内涵;它能够从认知等内部过程为依恋的情感特征提

供更充分的解释;能为个体的终生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从实践上说,它注重实验观察

等现代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大量量表的运用使与依恋相结合的基础研究具有可操作性

和重复性,使得所涉及的研究即科学又严谨,同时社会性的强调也不会使得研究走到机械化

的极端。

不过,依恋的研究也并非十全十美,以习性学为基础的依恋理论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不足。

首先,该理论仍过分强调了依恋形成的生物基础与进化起源,而相对贬低了人的社会性尤其

是儿童的社会能力(张文新,2000)。在客体选择上,过分突出了母亲的作用,虽然在实际

的研究中,有些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研究儿童与父亲、与其他抚养者的依恋关系(Schaffer,1997),但相对来说,这部分的研究比重还太小。强调了亲子双方相互作用的数量

的作用,而对相互作用的的质量相对不够重视。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在关注他(她)

的研究目标的同时,也要将依恋理论基础的不足这个因素考虑在内。

参考文献:

[1] 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V ol.1,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1969.

[2]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V ol.2,Separation.New York: Basic books.1973.

[3]Frederick G.Lopez, Kelly A . Brennan.A. Dynamic Processes Underlying Adult Attachment Organization:Toward an Attach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y and Effective Self.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0,47:283-300

[4]Arietta Slade,Jay Belsky et al. Mothers’ Pepresenta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 s With Their Toddler: Links to Adult Attachment and Observed Mothering. Develpoment Psychology,1999,V ol.35:611-619

[5]Jeanine M.Vivona.Parental Attachment Styles of Late Adolescents: Qualities of Attachment Relaionship and Consequences for Adjustment.Journal of Couseling Psychology,2000,47:316-329

[6]Jay Belsky , Sara Jaffee et al.Chid-Rearing Antecedents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Youbg Adulthood:A Prospective Study.Development Psychology,2001,37:801-813

[7]Leila Beckwith, Sarale E.Cohen. Maternal Sensitivity During Infancy and Subsequent Life Events Life Events Relate to Attachment Pepresentation at Early Adulthood.Development Psychology,1999,35:693-700

[8]Karen M.O’Brien, Suzanne Miller Friedman et.al. Attachment,Separation, and Women’s V ocational Development: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0,47,301-313

[9] Ernest V. E. Hodges, Regina A. Finnegan et. al. Skewed Autononmy-Relatedness in Preadolescents’ Concep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Mother, Father, and Best Friend. Development Psychology,1999,35,737-748

[10]Grossmann K, Grossmann K E, Spangler G, Suess G, Unzner L.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New Borns’ Orientation Responses as Related to Quality of Attachment in Northern Germany. In: Bretherton I, Waters E .ed. Growing Points of Attachmwent Theory and Research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85.50

[11]Miyake K, Chen S, Campos J J. Infant Temperament, Mother’s Mode of Interaction, and Attachment in Japan:

An Interim Report. In: Bretherton I, Waters E.ed. Growing Points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85.50

[12]Sagi A.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rch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Human Development,1990,30(1):1-30转引于]胡平,孟昭兰.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学动态.2000,8(2):26-32

[13]陈会昌,梁兰芝.亲子依恋研究的进展.心理学动态. 2000,8(1):29-33

[14]胡平,孟昭兰.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学动态.2000,8(2):26-32

[15]刘志军. 90年代西方依恋理论研究的概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版). 2000.8:24-30

[16] 张文新著: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83-228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

【摘要】随着依恋理论的发展,对于依恋的研究已经逐渐地由婴幼儿的研究焦点发展到成人依恋的研究,与他人的依恋关系影响到个体成长中心理的发展。文章通过综述我国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发现,在我国,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有着较强的相关,而在心理健康的某些具体症状上,如抑郁、孤独感等更是与成人依恋的不安全依恋类型关系显著。 【关键词】大学生;成人依恋;心理健康;抑郁;孤独感;社交焦虑 国外许多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结果认为,依恋类型的不同会带来不同性质的行为和社会认知,它也将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状况。Bowlby就曾指出,儿时的经历和亲密关系会影响到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文章通过综述我国以大学生为被试的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其焦虑、抑郁以及其它的负性情绪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 成人依恋概念 关于依恋的研究最初是对婴幼儿与主要抚养者如母亲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最早提出依恋的概念。他在依恋的定义中的描述是“导致一个人对其他人产生一定程度亲密感的任何行为模式都有个体差异, 这可能会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保留、去除及更新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1]1987年,Hazan和Shaver将Bowlby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拓展到成人阶段, 认为即使在成人阶段, 也会表现出如儿童依恋一样的个体差异。自此后,成人依恋逐步地成为依恋研究的焦点。他们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当前同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2]。Berman与Sperling认为成人依恋是指寻求和保持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能提供稳定安全感的依恋对象的一种个体倾向[3]。我国吴薇莉定义为“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4]。 2 成人依恋的类型 Hazan与Sperling提出,成人依恋的类型与在婴儿中发现的依恋类型相一致,即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Bartholomew和Horowitz (1991)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恐惧—回避类型,提出一个两维的依恋模型,分别是自我--他人和积极--消极,概括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由此区分和定义了个体的四种依恋风格(Bartholomew, 1990, 1991) ,分别是安全型(secure)、迷恋型(preoccupied)(也有译为先占型、卷入型、专注型、矛盾型的)、冷漠型(dismissing)(也有译为拒绝型、忽视型、排斥型、回避型的)、恐惧型(fearful)(也有译为害怕型、混乱型的),后三者属于不安全型依恋。[5]安全型表现为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感到舒适,对早期关系的看法恰当,能较好的评价依恋关系。认为关系有价值,既有亲近感,又有自主性(对自我和他人都是积极的观点);而不安全依恋类型中的成人不能整合评估过去的经历及其意义。迷恋类型具有焦虑和情绪化的特征,表现出对过去经历理解的混乱,对人际关系过渡沉溺和依赖(人际关系对自我是消极的,对他人是积极的);拒绝类型的特征是崇尚独立(对自我是积极的),他们回顾特殊事件有困难,否认渴望亲近(对他人是消极的);恐惧的个体是焦虑﹑不信任和害怕拒绝(对自我和他人都是消极的)。[6] 3 成人依恋的测量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对依恋的概念、发展阶段、已有研究理论到已有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综述,然后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阐述以及展望。 【关键词】依恋依恋理论依恋的评估方法现状 依恋(attachment) 是儿童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依恋的形成及其性质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依恋的生物和社会意义研究表明,依恋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本文将对这些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依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依恋概念的提出和依恋发展的阶段 1.依恋概念的界定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1]所谓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在这里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杨丽珠提出,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 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近年来, 张文新又提出,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可见, 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 可以是儿童, 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 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情感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在发展心理学中, 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2.依恋发展的阶段 儿童依恋心理的发展同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 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许多研究者依据对儿童依恋的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谢弗和爱默逊(Schaffer & Emorson)提出的阶段模型及鲍尔贝的依恋阶段论。 谢弗和爱默逊从儿童依恋对象的选择性, 即依恋行为的指向性发展的角度, 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1) 非社会性阶段(0~6周)。该阶段儿童只能发出哭、笑等无定向的信号。( 2) 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该阶段儿童会对任何人发出信号并从中得到安慰与关注。( 3) 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该阶段儿童的依恋集中指向特定的个体, 依恋行为的组织也更具有选择性。〔4〕鲍尔贝根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 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前依恋期(0~3个月)。这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喜欢所有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2) 依恋关系建立期(3~7个月)。这期间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婴儿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但依然有反应。(3)依恋关系明确期(7个月~2岁)。这一时期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 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 出现了对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 并能与人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4) [1] 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V ol.1,Attachment,New York Bassic books,1969

成人依恋量表(AAS)

导语: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 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童年的依恋经验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亲子互动关系没有改变,它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 早期童年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现在对他人依恋的模式,依恋关系量表四种类型:安全型、先占型、拒绝型还是恐惧型,成人依恋量表( AAS)- 依恋人格类型测试。 成人依恋量表 (AAS) 测评须知: 阅读下列语句,并衡量你对情感关系的感受程度。请考虑你的所有关系(过去的和现在的),并回答有关你在这些关系中通常感受的题目。如果你从来没有卷入进情感关系中,请按你认为的情感会是怎样的来回答。 请在量表的每题之后的括号里填写与你的感受一致的数字1~ 5。 选项: 完全不符合 =1较不符合=2不能确定=3较符合=4完全符合=5 题目: 1.我发现与人亲近比较容易。 ( ) 2.我发现要我去依赖别人很困难。 ( ) 3.我时常担心情侣并不真心爱我。 ( ) 4.我发现别人并不愿像我希望的那样亲近我。 ( ) 5.能依赖别人让我感到很舒服。 ( ) 6.我不在乎别人太亲近我。 ( ) 7.我发现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没人会帮我。 ( )

8.和别人亲近使我感到有些不舒服。 ( ) 9.我时常担心情侣不想和我呆在一起。 ( ) 10.当我对别人表达我的情感时,我害怕他们与我的感觉会不一样。( ) 11.我时常怀疑情侣是否真正关心我。 ( ) 12.我对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感到很舒服。 ( ) 13.当有人在情感上太亲近我时,我感到不管服。 ( ) 14.我知道当我需要别人帮助时,总有人会帮我。 ( ) 15.我想与人亲近,但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 ( ) 16.我发现我很难完全依赖别人。 ( ) 17.情侣想要我在情感上更亲近一些,这常使我感到不舒服。( ) 18.我不能肯定,在我需要时,总能找到可以依赖的人。 ( ) 一、计算分量表分 本量表包括 3 个分量表,分别是亲近、依赖和焦虑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 6 个条目组成,共18 个条目。本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法,填几就得几分。其中2、7、8、13、16、 17、18 题为反向计分条目,在评分时需进行反向计分转换。 先计算 3 个分量表的平均分数,再将亲近和依赖合并,产生 1 个亲近依赖复 合维度。 亲近分量表题号168121317平均分得分 依赖分量表题号257141618平均分得分 焦虑分量表题号349101115平均分得分 亲近依赖复合维度计算方法:亲近依赖均分=(亲近分量表总分+依赖分量表总分)÷12

对成人依恋的研究

成人依恋研究 背景: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成人恋爱关系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伴侣选择安全基地和安全天堂行为回避型依恋和防御机制成人依恋研究中的未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鲍尔比主要关注于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但他相信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不过直到1980 年代中期,研究者们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依恋过程延续到成人期的可能性。 Hazan 和 Shaver (1987) 对恋爱关系背景中的鲍尔比的观点进行了早期考察。Hazan 和 Shaver 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Hazan 和Shaver 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基于这些类似,Hazan 和 Shaver 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并且,浪漫的爱是依恋行为系统和动机系统的特征,这些系统产生出照顾行为和与两性相关的现象。 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 恋爱关系可能是依恋关系,当代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受到这一观点的深刻影响。从这一观点出发至少能得到三个重要结论。 首先,如果成人浪漫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 Ainsworth 在婴儿-照看者关系中观察到的那种个体差异,也应该在成人关系中观察到。例如,我们应当期望一些成人在自己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相信在需要时伴侣会随时出现,并能够依赖于他人和让他人依赖自己。我们也会期望存在与此相反的成人,他们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例如,一些无安全感的成人会是焦虑-抵抗型:他们忧虑于别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并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减少就业难、考研热、学业竞争压力大、自身期望与社会现实差距拉大等因素综合的困扰,提高主观幸福感我们准备以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成人依恋、自我表露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无所谓对错,请你按说明真实地填写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整个问卷做完。这里我们向您保证:问卷填写完毕后我们将进行保密处理,我们不会向任何人透露任何与此次调查有关的信息。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性别年龄来源(城镇/农村) 学校年级专业 是否曾经恋爱过累计恋爱时间长短是否是独生子女 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 此部分问卷包括60个项目,主要涉及你对母亲、父亲、男性朋友、女性朋友等在不同方面的自我表露程度。请你认真阅读问卷上的每道题目,然后在答题纸上,不同对象后的相应等级上划勾“√”,不要对每题的含义进行过多地思考。评定等级如下:0——什么都没说;1——说了一些(其他人只得到关于我这方面的一般印象);2——非常详细地告诉了他人(在这方面他完全了解我,并能精确地描绘我);X——对他人说谎或不正确地表达自己,以至于他人对我有一个错误的印象。 题目对父亲对母亲对同性 朋友对异性朋友 0 1 2 X 0 1 2 X 0 1 2 X 0 1 2 X 态度和观点1.我的信仰及我对它的观点 2.我对宗教团体的个人意见和感受如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无神论者3.我对共产主义的看法 4.我对现在的政府的看法——国家领导人、政府、政策等 5.我对别人的出身、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的看法 6.我对饮酒的看法 7.在性道德上我的看法——即我认为我与他人在性问题上应遵守的行为8.我评价女人漂亮、有吸引力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个女人的魅力在哪里9.我认为作为男人所应具备的品质——也就是在男人身上要寻找的品质10.我对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的看法 爱好和兴趣1.我喜欢的食物,我喜欢的食物的制作方式,我不喜欢的食物 2.我喜欢和不喜欢的饮料 3.我喜欢和不喜欢的音乐 4.我喜欢的读物 5.我喜欢看的电影和电视节目 6.我对服装上的爱好 7.我喜欢的房子的风格和家具的特点 8.我喜欢的晚会和社交聚会的类型 9.我喜欢的闲暇活动方式,如打猎、读书、玩牌、运动、聚会、跳舞等10.我最喜欢得到的礼物 学习或工作1.我在学习(工作)中感到最大的压力和紧张是什么 2.我在学习(工作)中感到最令人讨厌的事情 3.我在学习(工作)中感到最开心和最满意的地方 4.阻碍我学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的缺点和生理缺陷 5.我学习(工作)上的优势和条件 6.在学习(工作)上,我被其他人(老板、同事、教师等)欣赏时的感觉7.我的学习(工作)志向和目标 8.学习(工作)中,我得到薪水或奖赏时的感觉 9.我对自己已选专业(或学习前途)的感觉——不管我对它是否满意10.我对任课教师和同班同学的感受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Nyt 引言 一直以来,学界一般认为解离症状是童年时期所受创伤引发的,但现在学界对创伤诱发解离症状的具体机制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深入性。部分研究者认为解离症状主要可能由童年期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而造成的婴儿对创伤的易受伤性、不安全型依恋关系直接对婴儿造成的创伤所造成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讨论依恋关系(尤其是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来探讨依恋关系是怎么通过影响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引发婴儿,甚至母亲自身的解离症状,从而讨论治疗解离症状的方法。 一、依恋关系诱发解离症状的理论与原因 1.依恋关系对青少年解离症状诱发的影响 在2004年的时候,GIOVANNI LIOTTI发表的综述整理了创伤、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三者的关系(Liotti, 2004),见图1。他认为,在童年时期遭受过创伤的,被AAI访谈被判定为与照养者有着unresolved型依恋关系的双亲容易与他们的孩子形成未组织型的依恋关系。当孩子向双亲发出依恋要求的时候,容易激发双亲的unresolved的记忆,这样双亲会因为当前他们回应婴儿依恋要求的照顾模式与unresolved记忆诱发的恐惧的情绪产生矛盾而出现一会儿回应婴儿要求的一会儿回避甚至惩罚婴儿依恋要求的行为,这样双亲在婴儿面前就会成为一个既是惩罚者又是拯救者的形象。如此下来,婴儿就会对双亲产生既依赖又愤怒的情绪,难以确定他的依恋要求与行为是否正确,也难以确定自己在双亲中的自我形象,从而难以将婴儿时期记忆整合到一个完整的自我中并形成一个相对正常的内在工作模式,从而为它们的解离症状埋下了诱发的因子。如此一来婴儿成长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个既强大(因为不想依赖父母)又脆弱(因为需要依恋关系)的矛盾两极的自我,为了减轻这种自我的矛盾,婴儿会产生一些防御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把强大的自我与脆弱的自我解离开来,这样婴儿就容易产生有解离经验或者是情感异常,一旦这种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其他危险的因子,就非常容易遭

成人依恋的研究及其进展

1987年Hazan 和Shaver 把依恋的研究 拓展到了成人领域后,成人依恋逐渐成为依恋研究的热点。1.1依恋及成人依恋的含义 成人依恋的定义要从最初的依恋(attachment )研究开始,John Bowlby 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个术语,他在二战期间发表“依恋与疏落”,详细阐述了早期依恋理论,并指出依恋关系是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终生发展过程 。两维是指积极和消极,四类型是指安 全型、迷恋型、淡漠型和恐惧型。此模型是后来成人依恋类型测量的依据和基础。 1.3成人依恋及其相关研究 随着成人依恋研究范围的扩展,研究者开始注重结合人们的生活探讨两者的关系,主要有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婚姻质量以及人格特质之间的研究,大学生的依恋关系与其社交焦虑的研究,依恋关系在不同辈份之间的稳定性 等。国内学者李同归 等通过 实证研究发现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是成人依恋关系影响个体 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吴薇莉, 刘协和

AAS的在中国的信效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AAS量表将成人依恋分为三个因子的理论构想。但由于文化异,AAS在中国的应用还需要修改个别条目。 Horowitz1991年编制的关系问卷(RQ)在Hazan和Shaver 的三类型的基础上增添了恐惧型,问卷包括ABCD四个类型,要求受测者在7点量表上,判断每段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自己的亲密人际关系,最后从四种类型中挑选出最适合的一种作为自己的依恋类型。Brennan和Shaver(1997)编制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S)是在所有有名的自我报告类成人依恋量表基础上形成的,共36道题,两个因子: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每个因子由18道题构成。这个量表被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2006年北京大学李同归教授对其进行了中文版修订。4研究不足和展望 4.1关于成人依恋的分类和测量 关于对成人依恋的研究最关键的是研究工具问题。由于受到测量工具的限制,对依恋的测量既有类型的又有维度的,且没有标明采用某测量方法的标准,这样便常常使结果不一致,这是成人依恋研究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需要以后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做更多的整合工作。 目前研究方法仍主要集中在自我报告法上,针对其存在的单一性,社会认知方法在依恋研究中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比如启动实验方法, 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中吸取长处 。 关于依恋研究的病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依恋类型和焦虑与抑郁的关系上,对成人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尤其是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心理病理机制研究却少有触及。以后的研究要把握安全与不安全成人依恋区分的标志,并深入研究依恋的可变性。改善和治疗不安全依恋的临床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这将成为依恋研究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当然,发展和改良健康、安全的依恋关系也是以后研究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4.3关于成人依恋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相对目前国外的成人依恋研究,我国才起步不久,许多理论都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结果。成人依恋的分类和行为模式上中西方人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注重运用自身资源,运用科学专业的研究方法来进一步修订国外引进的测量工具,最后形成适合本土的权威理论。 成人的依恋关系作为特殊的社会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由于成人生活经历和环境的复杂性,该领域还存在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除了需要进一步加深和整合研究方法的研究,依恋的稳定性问题以及依恋的临床应用等,这些问题也可能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注释: FeeneyBC.Asecurebase:Responsivesupportofgoal strivingsandexplorationinadultintimaterelationships.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J].2004. 87. 李同归,李楠欣.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 ,2006.10. 吴薇莉,刘协和.成人依恋类型影响社交焦虑障碍发生的回归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32. 王小妍,郭永玉.成年期的依恋与探索[J].心理学探新 ,2008.28.

幼儿亲子依恋状况的调查研究

幼儿亲子依恋状况的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某县幼儿园为例 摘要 亲子依恋是亲子关系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一个概念。大量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当前亲子关系现状,在一些家庭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父母权威,忽视幼儿主动性,亲子之间缺乏互动支持等现象。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数据并整理记录,对影响幼儿亲子依恋因素的分析,探讨阻碍幼儿与父母建立安全亲子依恋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属于应用研究。希望通过探究影响这一问题的因素,促进建立安全型的亲子依恋,为亲子关系研究提供一份力量,进而来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后期成长。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幼儿与父母的亲子依恋状况良好,依恋类型以安全性为主,幼儿与父亲和母亲的亲子依恋状况差别不大,幼儿的年龄差异对于与母亲依恋的影响大于与父亲依恋。要促进亲子依恋状况的更加良好发展,需要家庭,托幼园所和社会共同努力。 关键词:幼儿,亲子依恋,影响因素 A Case Study on Early Childhood Attachment ——in a Preschool in Hebei province Abstract Parent-child attachment is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a concep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early parent-child attachment will be important impact on individual's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The current statu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our country, is common in some families,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authority of parents, neglect children's initiative, the phenomenon such as the lack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support. In this paper, by using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o collect the data and record,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children's parent-child attachment, hinder the children and parents to establish safety of the main causes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This study belongs to application research. Hope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is issue, promote to establish a secur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provide a power for the

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

摘要 实证研究中,在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内的现状,做了大量的研究,逐步形成适应国内的依恋理论与实证的体系。 本文从依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理论上介绍了不同学派的依恋理论观点,包括精神分析学派、习性学理论、认知理论等,各个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总结了各学派的成就和不足。实证研究介绍了依恋的研究方法、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依恋与友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青少年犯罪、依恋与欺负行为、依恋与认知等,在相关研究中,介绍了依恋与各个领域的关系,文中整合了前人的成果,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在最后,提出了对依恋的展望,包括:依恋与家教、依恋的代际传递、依恋的纵向研究、成人依恋的研究,这几项是对依恋研究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依恋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和相关的研究中,应该使依恋的研究成果走入实际的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提高,使依恋的成果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 引言 针对国内的现状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依恋的形成上、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对社会性的影响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个性发展、依恋与犯罪、依恋与家庭教育、依恋的代际传递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成果。但是,依恋的研究还集中于儿童早期,对青少年及成年期的依恋较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依恋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总揽全局的窗口,揭示不足,以备后来的学者能在此基础上对依恋研究有新的突破;总括了理论的成果,还将实证相关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使依恋研究不仅停留在学术界,还能更有效的指导生活。 一、概念分析 (一)儿童依恋的界定 1.依恋的提出 关于母婴依恋的研究,是从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开始的。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从生态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学、精神病学以至控制论、信息论角度,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依恋最初是由鲍尔比(J.Bowlby)提出,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其实鲍尔比(Bowlby)的初衷并不认为依恋仅指婴幼儿期才具备,他认为依恋是伴随整个童年期,直至成人。 2.广义的理解 广义的依恋不局限于亲子之间,也不局限于婴幼儿期。如张春兴(1992)认为,“依恋是人际间在感情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所谓相依为命,即此之意”,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依恋关系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使人在其他社会情境中满怀信心和胜任力地去参与。 2)依恋对象的作用是“安全基地”,是保护,是对压力、焦虑的自然遮挡。同伴和老师的作用不被当作依恋关系的核心。

大学生成人依恋状况分析

大学生成人依恋状况分析 内容摘要:(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状况)(1)本次研究中成人依恋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恐惧型(29.7%)、安全型(28.2%)、迷恋型(23.7%)、冷漠型(18.5%);(2)大学生的依恋在性别、专业、年级、恋爱经历、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依恋回避维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生的回避分数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成人依恋在年级上基本不具有差异,但在个别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在回避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城市大学生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低于乡镇大学生的依恋回避得分;依恋在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均无任何显著差异。 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类型本次研究中成人依恋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恐惧型(29.7%)、安全型(28.2%)、迷恋型(23.7%)、冷漠型(18.5%),这与田瑞琪2004 年在大学生中的调查结果一致。国外大多数的研究中都是安全型的比例最高,如Lopez在2002年的研究,依恋类型中安全型(46%)、恐惧型(20%)、冷漠型(19%)、迷恋型(15%),Creasy 在2001 年采用AAI 对145 对恋人进行测量,发现安全型占40%。国内早期的研究多数也是安全型人数最多。分析以上结果的原因,中外成人依恋的比例差异主要是由于中外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中国文化不鼓励直接的情感表达和如同希望那样强烈的身体接触,因此使得我国大学生的回避维度和焦虑维度的分数高于国外研究,而依恋类型的划分是有维度计算的来,因此我国的安全依恋人数比例低于国外实属正常。恐惧型的人的特点是与人亲近不舒服,在情感上需要亲密的关系,但很难相信他人,担心会受到伤害,分析这种依恋类型的人的特点,可以看出非常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教育理念,“内敛、含蓄、谨慎……”,因此原因,使得我国大学生的恐惧型人数比较多。与我国早期依恋类型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所使用的测量工具造成,早期多使用陌生人情景法,两者对不同依恋类型的表现有不用的界定。除此之外还可能是由于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化,恋人、朋友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人们观念的转变(如责任感减弱、离婚的增加等)使得人们的焦虑维度的分数增高,导致恐惧类型的人数增多。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依恋状况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成人依恋的回避维度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性别差异,而焦虑维度无性别差异。4个子维度上均差异

(完整版)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11380字-3套题每套25题

IPPA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作为中学生,父母与朋友在你的生活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你依赖他们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你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学生与重要他人的相互关系,请你仔细回答以下问题,你的回答将作为科学研究所用,你的任何信息都作为个人隐私得到保护,不会向任何人遗漏,请放心作答! 年龄:年级: 性别: (1)男 (2)女 父母是否外出务工:(1)是 (2)否 (选“是”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选“否”请跳过) 谁在外务工:(1)爸爸 (2)妈妈 (3)父母均在外务工 你与父母分别时间: (1)1-3个月 (2)3-6个月 (3)半年到一年 (4)一年以上 “1”-根本不是这样“2”-很少是这样“3”-有时是这样“4”-经常是这样“5”-总是这样 请阅读每一个句子,并选择与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画圈。 1.我母亲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 2.我认为我的母亲是称职的母亲。 1 2 3 4 5 3.我真希望我的母亲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 4.我母亲很认可我现在的样子。 1 2 3 4 5 5.对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欢听取我母亲的意见。 1 2 3 4 5 6.我觉得向母亲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没有用的。 1 2 3 4 5 7.当我为某事情难过的时候,我母亲会看出来。 1 2 3 4 5 8.与母亲讨论我的困扰另我感到很羞耻,很愚蠢。1 2 3 4 5 9.母亲对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 10.我很容易为母亲感到难过。 1 2 3 4 5 11.我有很多不开心,但母亲知道的很少。 1 2 3 4 5 12.当讨论事情的时候,母亲会很在乎我的观点。 1 2 3 4 5 13.我母亲信任我的判断。 1 2 3 4 5 14.我母亲有她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不会拿自己的烦恼去烦她。1 2 3 4 5 15.我母亲帮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 16.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的母亲。 1 2 3 4 5 17.我很生气我母亲。 1 2 3 4 5 18.我没有得到母亲很多的注意。 1 2 3 4 5 19.我母亲帮我一起讨论我的困难。1 2 3 4 5 20.我母亲理解我。 1 2 3 4 5 21.当我为某事情生气时,我母亲试图理解我。 1 2 3 4 5 22.我信任我的母亲。 1 2 3 4 5 23.我母亲不了解这些天我都经历了些什么。1 2 3 4 5

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开题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 本科生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专业:学前教育 班级:本科0202班 学号:20020228 学生:吕晓彬 指导老师:甘剑梅

一,研究价值 行为退缩的儿童经常表现出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被认为观点采择能力低,自尊水平低,同时孤独.压抑的潜在因素,是儿童发展的危险因素。这些儿童在平时沉默寡言,容易被家长和教师所忽略。但是,当他们遭遇变故时,这些行为退缩儿童则难以调适自己的心境,也许在人格上会出现某些问题,危害他们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现在的理论认为:一个婴儿会在与周围人的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建立一个内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依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而且会在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 [1] 因此,通过研究行为退缩与儿童回避型依恋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家长.教师和其他人员就可以及早地对儿童的行为加以干预,力图改变对幼儿的教养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氛围,以求适合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概述 1.社会退缩行为的界定 在发展心理学中,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行为抑制(inhi-bition),害羞(shyness)和社会性孤独(social isolalion)这四个概念的界定有些模糊。它们的共同部分是行为的孤独,但又不完全相同。行为的抑制是指儿童在陌生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害怕.谨慎的气质特征,多指年龄较小的婴儿表现;害羞是指儿童在陌生社会环境下的抑制;社会性孤独是指被同伴拒绝而表现出的独处行为;而社会退缩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环境下表现出的独处行为。 [2] 行为退缩儿童表现包括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 2.依恋理论的发展 依恋是指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 依恋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生态学家John Bowlby 最先提出,他确定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发展了依恋理论。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依恋划分为A.B.C(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和八种依恋亚型。20世纪90年代初,Main和Solomon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本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对依恋研究更多的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如开展的婴儿期除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1] (二)研究现状分析 1.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现状 1.目前,认为儿童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气质 Kangan(1991)等人关于气质研究认为:退缩行为儿童最早表现为行为抑制—胆小,谨慎。

成人依恋研究进展_汤芙蓉

1.成人依恋研究的提出 依恋研究的先驱者Bowlby 认为依恋是人类从“摇篮到坟墓”所有经验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对于成人的情感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1],“个体早期与父母的经验与他后来建立情感联系的能力之间有很强的因果联系”。另一位依恋研究的杰出贡献者Ainsworth 认为对父母的依恋联结会持续一生,并会发展到对其他的亲近人群中[2]。研究发现成人在处理与伴侣的亲密关系时也会出现类似亲子依恋的行为模式,如亲密维持、分离焦虑以及将对方作为“安全基地”等[3]。由此研究者认为成人的亲密关系可以看作是依恋关系。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Hazan 和Shaver 认为成人依恋有 着亲子依恋相似的类型,他们采用了Ainsworth 的三分法作为框架来组织成人依恋关系中情感和行为的差异。即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研究发现,运用三分法所得到的成人依恋分布结果与早期婴儿依恋的分布大致相同。他们还认为成人依恋的个体差异源于在不同依恋史基础上形成了对亲密关系不同的期望与信念,或者说形成了一套“内部工作模式”。依恋工作模式会对个体一生的亲密关系都会有一种导向和成形作用[4]。 2.成人依恋的测量及其类型 2.1成人依恋的测量 在亲子依恋关系中有明确的照顾者和被照顾者之分,而在成人依恋行为系统中依恋双方的角色是交互的,同时是依恋者也是接受照顾者,这种交互作用给测量带来了挑战。另外成人的行为表达含义复杂,不易观察和分辨,所以在对成人依恋 成人依恋研究进展 汤芙蓉 摘要:近年来依恋研究已经由亲子依恋拓展到成人依恋,本文系统概述了成人依恋的提出、成人依 恋的测量手段和类型划分、现有两大研究取向(发展临床取向和社会人格取向)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探讨了该领域将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成人依恋发展临床取向社会人格取向 作者简介:汤芙蓉,四川南充人,四川警察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158

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教学与管理》2010年10月20日 社交焦虑问题是影响青少年社会交往的常见心理问题,而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又对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是影响青少年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Ainsworth(1972)等人通过经典的“Strange Situation”实验推测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将来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可能性更高,这个推测被Warren等人进行的追踪研究证实了;Frances M.Vertue(2003)通过理论探讨,用依恋理论中的内部工作模型整合了社交焦虑的多种解释理论,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学者研究发现羞耻感、低自尊、朋辈关系等对我国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作。青少年时期,个体的依恋对象由儿童时期的父母,逐渐转为对同伴的依恋。大量的文献资料一致认为父母和同伴依恋是青少年依恋的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本研究试图从青少年与父母、朋友的依恋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索青少年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项城市、新疆伊宁市、重庆市6所中学(3所初中,3所高中),共计1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03份。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己修订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SAS-A;La Greca,1999)测量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水平。该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816,分辨系数为.715,这说明修订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比较稳定和可靠;采用王争艳等人(2005)翻译并修订的量表父母和同伴依恋测量(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测量青少年的依恋状况,在本研究中三个具体依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母亲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897,父亲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908,同伴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901,信效度符合研究需要。 3.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的是SPSS11.5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青少年依恋的现状 (1)青少年父母亲依恋的性别、年级差异 对青少年的母亲依恋进行性别和年级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的年级之间差异也不显著,但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p=0.033<0.05),男生在初中二、三年级时对母亲的依恋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高一、高二时又有所回升,而女生对母亲的依恋水平并未出现显著的年级间的差异。对青少年的父亲依恋进行性别和年级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性别主效应或年级的主效应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2)青少年同伴依恋的性别、年级差异 对青少年的同伴依恋进行性别、年龄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54.285,p=.000),女生的同伴依恋水平高于男生;而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年级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2.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将青少年依恋的各个因子与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各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除了父亲沟通与青少年在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的相关不显著外(r=-0.031p>0.5),依恋的其他维度与社交焦虑的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以青少年父母和同伴依恋、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各因子为模型变量,采用多元线形回归模型来分析青少年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亲疏离、同伴疏离、父亲信任和同伴信任对青少年社交焦虑影响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值都具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1.青少年依恋的性别年级差异 青少年在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三个具 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筅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朱海东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刘云艳 筅 国家知识产权局陈蔚 筅 34 ··

大学生成人依恋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摘要】大学生心理一直是国家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涯脱离,进入到一个自由、多选择的校园,给学生心理带来较大的改变。其中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与抑郁情绪产生正相关,说明大学生的不安全依恋容易形成焦虑,是自身人际关系复杂。归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大学生以90后为主,这一代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高要求下学生将自己的情绪封闭,不愿意与他人沟通,遇到挫折便会产生自我怀疑。文章从性别、年级、专业分析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 【关键词】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情绪管理能力 引言 成人依恋起源于弗洛伊德时期,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会产生对应的依恋行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依恋的范围转为成人,包括对朋友、爱人等依恋,对于成人依恋的对象是自己信任、稳定的长期关系。自我效能感指的是自己对想要实现目标的信心与信念,分为高自我效能感与低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较为自信,通常不会怀疑自己,在面对苦难时认真努力,期望能够获得成功,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常常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行,不能够完成任务,反而削弱了自己完成任务能力。情绪管理是一种主动的过程,通过减轻自己的消极情绪,增加自己的积极情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这三者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都存在着较大的影响,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大学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中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在依恋焦虑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依恋焦虑比男生要高,也就是说明女生更容易在依恋关系中感受到焦虑情绪。在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女生在POS(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方面要高于男生,而男生在DES(沮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和ANG(愤怒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两方面高于女生。结合相关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女生当中普遍存在着交流互动网络,通过交流来分享和诉说,这种方式有助于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提升,而男生之间交流比较少。男生有打球、玩游戏等爱好,帮助男生发泄消极情绪,而女生习惯把消极情绪闷在心里,自我消化。性别的差异导致了男女生之间的依恋焦虑、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表一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

儿童依恋研究论述

儿童依恋研究论述 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依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时的依恋基本上会影响我们此后怎样与他人建立关系。本文将综述依恋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以及我对依恋的看法。 一、依恋的概念 依恋是儿童和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正性情绪联结.[1]多数情况下,儿童依恋于为之提供安全与照顾以满足其各种需要的特定养育者,此人通常是母亲,在人类社会中,依恋也多为母子间的依恋,依恋最初目的是保证新生生命能够生存下去。 最早对依恋进行研究的人是生态学家Konrad Lorenz,他在非人类的动物王国中通过对鹅的观察得出了一种倾向,即刚出生的小鹅习惯将它看见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当做自己的母亲,Lorenz将此过程称为印刻:发生在关键期,涉及对观察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产生的依恋行为。 Lorenz提出的印刻现象说明依恋是基于生物学的因素,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也认为,儿童依恋的发展来自父母为她们提供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食物,即满足婴儿口唇需要的能力,此观点被称为依恋的碗柜理论。[2]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碗柜理论成立,那么只需要有充足的食物,婴儿是不是与谁都可以建立依恋关系呢,根据我们平常的观察也不会简单的承认的。有些家庭的婴儿母亲给予其充足的食物,而随着婴儿的生长却发现婴儿对其奶奶有更多的依恋。Harry Harlow在1965年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提出并证明了他的假设,婴儿可能会依恋那些给他们接触性安慰的人。Harry将刚出生的幼猴与母亲分开,分别制作了两个人造母亲,一只用铁丝制作,上面有食物,另一只用绒布制作,结果发现幼猴大部分时间和绒布母亲在一起,偶尔会去铁丝母亲那里去取食物,当幼猴遭遇惊吓、恐惧时,幼猴会到绒布母亲那里寻求安慰。当有新刺激物出现时,幼猴则把绒布母亲作为行动基地,此后才会去探索新事物。[1] Harry的研究证明食物并非依恋形成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婴儿并不像一些动物那样存在印刻现象,更多的是在与母亲的不断交流中获得依恋。 关于人类依恋的研究——依恋理论,最早是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提出的,在1969年关于依恋的第一部著作问世,他阐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依恋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即他们天生具有躲避攻击者的动机[1],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存在于整个生命过程,但在儿童早期最为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的环境,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着的亲近,这无助的婴儿生命面临的就是死亡。[8] 人类依恋的发展不是突然的,它并不像印刻现象有明显的关键期,它是逐渐形成的Bowlby将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前依恋阶段(0-2个月)婴儿表现哭、笑等情绪反应,尚不能对人际关系加以具体区分,对不同人有泛化的反应。二是依恋关系建立阶段(2-7个月)婴儿仍然对不同人有无分别的依恋,但对熟人更易产生依恋反应。三是依恋关系明朗化阶段(7-24个月)婴儿对熟人产生依恋,并表现出分离焦虑。四是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阶段(24个月以后)儿童较少以自我为中心,能理解母亲的动机和行为,依恋变得较少依赖性。[3、5、7] 二、依恋的类型 依恋类型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更是依恋研究的重大进展,其中以发展心理学家Marry Ainsworth的工作最具经典意义。她在Bowlby的理论基础上发明了一个广泛用于依恋测量的实验技术——陌生情境试验:由一系列阶段性的情景构成,用以阐明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恋程度。“陌生情境”遵循下列八个步骤的模式:(1)母亲和儿童进入一个不熟悉的房间。(2)母亲坐下来,让儿童自由的探索。(3)一个成年陌生人进入房间先和母亲说话,再和婴儿说话。(4)母亲离开房间。(5)母亲回来和儿童打招呼并安慰儿童,陌生人离开。(6)母亲再此离开,留下儿童独自一人。(7)陌生人回来。(8)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