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9, 1481–148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

罗鸣春1, 2黄希庭1苏丹1

(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 400715) (2云南民族大学, 昆明 650031)

摘要心理健康服务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导来维护与促进人们心理健康的活动。它与个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必然联系,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它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而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它在中国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具有表征、构建、指导、唤起功能; 对心理健康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人格、应对方式以及服务态度和行为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与儒家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心理健康服务与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构建适合中国文化土壤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需要研究儒家文化传统对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观念、理论及实践操作层面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儒家文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服务; 文化实体

分类号 R395

1 前言

文化(culture)是社会里一群人共同遵循的特殊生活方式, 表现在其传统思维、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 经由世代相传而保留, 也是群体人们所遵照的行为准绳(曾文星, 2002a, p.2)。文化的中心意思是表征不同历史的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工具、符号、习俗和信仰等。Singer (1988, p.5)指出, 一种文化是由习俗、传统、理想与价值观念组成的相关网络。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指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学的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其核心是“仁”。儒学的发展和传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 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故一般说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冯大彪, 孟繁义, 庞毅, 等, 1998, p.2)。鉴于文化的传承性和对心理健康作用的必然性, 本文尝试从文化(文中的东方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主要指儒家文化)与心理健康服务的关系角度, 探讨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

收稿日期: 2009-11-30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05JZD00031)”; 西南大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课题“时间与人格的多取向整合研究(NSKD08001)”。

通讯作者: 黄希庭, E-mail: xthuang@https://www.360docs.net/doc/bd14972503.html, 健康服务实践的作用和影响。

广义心理健康服务(mental health services)指利用一定的原则、手段和方法解决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罗鸣春, 苏丹, 孟景, 2009)。狭义的心理健康服务指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导来维护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的活动。心理健康服务与个人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必然联系, 文化既是心理健康服务的中介变量也是背景变量,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它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正如Cross (2003) 所言: “文化是理解人类行为、社会支持、问题解决、积极情感、身体健康和精神幸福的源泉”。可见, 文化是构成心理健康(文中精神卫生、心理卫生、精神健康等同于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机因素。

2 儒家文化的功能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的

关系

Kleinman等认为心理病感(mental illness)是患者感到不适的一种主观体验, 包括经历症状、痛苦、求助、治疗的部分效果, 社会污名, 致病原因的解释, 诊断预后以及在职业和家庭生活中的个体地位。心理疾病(mental disease)是治疗者对患者问题的界定和诊断, 他们根据自己在接受专业训练时所掌握的疾病模式将患者的问题诊断为某种具体的疾病(Kleinman, Eisenberg, & Good, 1978)。也就是说, 心理问题患者以某种方

-1482-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式构建、表征他们的心理不适的经验和体验; 心理健康服务者则根据自己的一套文化机制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构建。这种区别的产生源于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所掌握的不同文化。由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是在特定的中国文化情境中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互动过程, 作为中国社会主流的儒家文化体系, 它所具有的文化表征、构建、指导和情绪唤起功能, 必然会在中国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

2.1 儒家文化的表征功能

文化的表征功能(representational function)指文化使文化群体像社会组织那样运作, 使身处其中的个体能够认识和表征外部世界并与群体成员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人们使用具体的文化符号来进行互动, 只有先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文化, 才能理解符号所代表的心理问题的意义。儒家文化强调天、地、人、己(甚至包括鬼神、魂魄等)四纬同构, 即“天人合一”, 在心身关系上体现为“身心一体”或“形神合一”; 而且心身问题只是这四纬同构的宇宙整体中的一部分。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对中国人表征心理问题产生了很大影响。浸濡在儒家文化里的中国人自然而然地用儒家文化符号来表征其心理过程, 所以中国人的心身是一个无法截然分离的统一体。也因为如此, 中国人常把心理问题诉诸于生理问题, 把神经官能症表征为神经衰弱, 把心理困扰描述为心慌、心悸或偏头痛等生理反应。

2.2 儒家文化的构建功能

人们利用文化的符号系统将世界描述给自己和他人以及进行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 所以构建了文化实体(culture entities)。一个文化实体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社会一致性(social agreement)构建出来的事物; 由此可以说是文化意义体系即文化实体构建了个体意识中的事物, 否则这一事物就不会在个体的观念层次上存在, 这就是文化的构建功能(constructive function)。如美国DSM-IV 中的心理障碍分类标准和体系就是专家集体一致同意的结果: 即若干专家小组互相交流, 然后集体决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特定障碍的出现(Spitzer, 1991)。可见DSM-IV具有构建规则的功能, 它构建出一套文化意义体系作为个体构建和表征心理问题的依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社会最庞大的文化实体, 它提供的立身处世的理论和规范同样为中国人的心理构建提供材料和依据。儒家文化虽然没有构建出具体的心理问题分类体系, 却建构了以伦理纲常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 构建了“仁、义、礼、智、信”的行为准则; 构建了“圣人”、“君子”的理想人格, 也建构了“小人”人格。

2.3 儒家文化的指导功能

不同的群体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同的文化实体, 这些文化实体又成为文化意义体系的一部分, 对浸濡其中的人们产生影响并且指导着他们的行为, 这就是文化的指导功能(directive function)。举例来说, 如果某个人被诊断为HIV携带者, 则特定的社会文化体制不仅要求医生要确定一个针对HIV携带者的恰当的治疗方案, 而且还指导着社会情境之中的其他人对患者应该采取的态度: 帮助他, 理解他, 蔑视他, 厌恶他还是逃避他?人们对待患者的态度和行为反过来又影响患者的就医态度和行为。可见文化指导着社会情境中心理健康服务者、被服务者和其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儒家文化意义体系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构建的文化实体, 它影响并指导着中国心理健康服务者和被服务者及周围人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中国的心理健康服务实践不可能脱离其自身的文化过程和背景, 只有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文化情境才能够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评价, 制定出对症方案, 实施有效干预。

2.4 儒家文化的唤起功能

唤起功能(evocative function)指文化实体不仅指导着个体的行为, 并且会唤起个体的某种情绪。在中国社会中,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被认为是人生的三大乐事, 它反映了儒家文化价值体系中对功名、家庭、人际关系的重视; 同时唤起人们追求功名利禄、渴望美好家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情感。儒家文化意义体系规定着中国人应该怎样去感觉、怎样来表达, 因为它限定了中国社会中特定情境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提供了中国人生活中最具有情感意义的时刻, 并唤起人们的某种情绪。

3 儒家文化对中国心理健康服务过程的

影响

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儒家文化提供了中国社会各阶层长期尊为“正统”的文化意义体

第18卷第9期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 -1483-

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是内发生长的, 绵延几千年, 从未间断。时间上涵盖了中国人人格心理特质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 空间上与中国人的传统和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罗鸣春, 苏丹, 孟景, 2009)。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1 儒家文化形塑着心理健康服务者和被服务者

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 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 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 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黄希庭, 2002, p.8)。由于人格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产物, 文化的作用尤其重要(王登峰, 佐斌, 2008, p.216)。文化影响人格, 反过来, 文化又受到人格制约, 文化塑造了行为和人格, 而植根于个体人格之上的行为又导致文化变迁——从小到大, 从细微的渐进到显著的突变。并非每个人影响文化变迁的力量都一样, 但每个人确实都参与了这个过程(Marsella, Tharp, & Ciborowski, 1979)。儒家文化传统形塑着中国心理健康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人格特征。

Bond (2008) 对儒家经典进行研究, 发现在《大学》中, 有三种态度与心理健康有关: 谦恭、妒忌、反常。在《中庸》中, 保持心理健康的原则包括: “慎独”、“致中和”、“素位而行”、“存忠恕”、“行三达德——智、仁、勇”。心理健康的标准可归结为: “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中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对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及其特点进行研究, 较为一致的结论是: 中国人的人格特征深深地烙上了儒家文化的印迹。正如黄希庭(2004)所言: “中国人的人格动力是把个人的发展与群体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 在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实现自我的价值”。王登峰和崔红(2007; 2008a; 2008b)认为东西方人格结构差异的根源在于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这一差异的深层原因之一可能是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儒家文化主流是“人性本善”, 如果中国人在言行中表露出“恶”的一面, 由于人性本善, 他们必须说明自己的这个“恶”并非本意, 这样才能维持自尊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因此对行为的防御会更强烈。“性善论”导致了防御压力, 并因此造成了中国人难以客观接受自己的一切言行的倾向。而西方文化主流是“人性本恶”, 如果西方人在言行中表露出“恶”的一面, 由于人性本恶, 他们的防御也会比较少; “性恶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体的防御压力, 并因此形成了西方人注重客观现象本身以及在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之间更大的一致性。Peng和Nisbett 等则通过一系列研究揭示了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Choi & Nisbett, 2000; Nisbett & Peng, 2001; Peng & Nisbett, 1999; Peng, Ames, & Knowles, 2001)。

虽然儒家文化的影响导致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独特性(emic); 实际上, 东西方人格结构也有许多共同性(etic)。这提示我们在构建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时, 那些基于人格共同性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应该是东西方通用的, 可以合理移植; 而基于人格差异性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实施程序则需要考虑文化差异。

3.2 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的健康应对方式

景怀斌(2006)认为儒家式应对思想集中体现在《孟子》的一段论述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轲, 2007, p.287《孟子.告子下》) 。他把儒家应对思想总结为: 挫折等困苦(通称压力)是存在的。它们是由个体不能左右的随机原因造成的, 个人不应为困苦的结果负责。困苦可以磨练人, 能经受住困苦磨练的人才能成就事业。因此, 面对困苦, 接受它, 但不要自我放弃, 要借机培养自己的品性, 锻炼自己的意志, 提升自己的能力, 为将来的机会做准备。他认为儒家式应对把挫折等压力事件作为成就自己理想人格的方式或途径, 具有信念性、整体性、亲挫折性、发展性、认知转化性。困苦能够成就人, 这是一种信念而不是具体的应对技能。在儒家文化意义体系中, 困苦起着锻炼意志、促进成长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观念, 有人甚至会主动寻找困苦来磨练和提高自己。儒家式应对目的不是直接消除压

-1484-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力源, 也不是消除心理上的压力感, 而强调通过该应对方式, 积累经验, 发展能力, 培养意志, 提升认识、能力、境界, 为将来取得更大成就做准备, 故具有发展性。逆境阻碍人的意图, 不利于个人实现目标, 本身是负面的; 而儒家把挫折等逆境性压力事件作为成长的机会, 是对逆境本身的含义进行了心理意义上的转换, 即对挫折进行再评价或再定义(景怀斌, 2006)。

应对具有文化属性。从应对方式看, Lazarus (1993)认为, 西方文化价值中更认同、尊崇问题为中心的应对而不是情绪为中心的应对。儒家式应对注重“合理”, 也兼顾“合情”; 是问题中心和情绪中心的辩证统一。从应对的结果看, 西方心理学认为压力导致人的痛苦感或紧张感, 通过应对可以消除这种异己的、消极的力量(Lazarus, 1993); 虽然西方心理学文献中也认同从逆境中发现意义( finding benefits in adversity)的价值, 但它主要是作为具体情境性的应对技术, 对挫折并不持欣赏态度。儒家式应对, 亲挫折是主流, 是基本的原则或信仰; 它强调个人从内心顺应、接受困苦、安贫乐道。儒家运用困苦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培养人的品性, 提高人的能力, 以及困苦也蕴涵着发展的新机会等观点, 从积极角度重新解释了个体遇到的困苦境遇, 消除了困苦原本的消极意义; 使个体在心理上接受, 而不是排斥困苦事件; 从而化解了个体因挫折等困苦事件产生的心理冲突和压力感, 也减轻了沮丧、压抑等身心反应。同时, 儒家式应对一方面认为挫折是暂时的, 另一方面对将来持乐观的态度, 这也起到了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景怀斌, 2006)。从认知评价方式看, 西方从挫折中发现意义是为了消除由挫折等消极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痛苦感; 而儒家式应对非但不将其视为引发痛苦的消极刺激, 反而将其视为促进个人成长的动力和机遇, 这使个体既维护了心理健康, 又促进了自身发展。这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 也是一种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潘伟刚, 黄希庭, 鲁小周, 2010)。

3.3 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和

行为

一个民族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保健制度是由文化决定的(曾文星, 1997)。特定文化影响其社会成员的性格形成、心理机制、精神病理、特有心理问题、临床表现、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求助行为与心理治疗方式。有研究者(冉茂盛, 向孟泽, 侯再君, 唐牟尼, 毛文君, 李洁, 1999)调查了具有母系氏族社会特征的摩梭人对喇嘛治病与求医行为的认识。发现摩梭人的宗教信仰与其特殊的身心保健方式有密切的关联。

中国人对心理健康服务所持的态度以及遭遇心理健康问题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与美国人有明显的区别, 这可以作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影响心理健康服务的佐证。美国人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一般会寻求专家和服务机构的帮助, “看心理医生”对于他们而言习以为常; 而大多数华裔却不习惯。从报道的数据来看, 华裔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利用率一直很低, 而且这一事实的存在由来已久(梁茂春, 2005)。1993~1994年洛杉矶的调查则发现, 华人在面对精神健康问题时, 更多地求助于其他对象, 如有20.4%的人向亲戚朋友寻求帮助, 8.0%的人采取其他应对方式, 如求助于中医和牧师等(Kung, 2003)。而几乎在同一时期ECA (the epidemiological catchments area study)对约2万个样本的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 欧洲裔白人向亲戚朋友求助的比例为16.1%, 向宗教人士(包括牧师、教士等)求助的则有6.2% (Snowden, 1998)。可见, 相对于正式的求助渠道(主要是向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专家求助), 华人更偏爱非正式的求助渠道(主要是中医和牧师、算命先生等)和向自己的亲戚朋友诉说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尽管如此, 与白人相比, 包括华人在内的亚裔美国人在遭遇精神健康问题困扰时更倾向于保持沉默(Zhang & Snowden, 1998)。

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1986年对全美所有心理健康组织和医院的精神健康服务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 全美亚裔人口使用心理健康服务的比例占其总人口的0.41%, 仅为欧洲裔白人相应比例(1.24%)的三分之一(Matsuoka, 1997)。20世纪80年代洛杉矶地区的抽样调查表明, 25.66%的美国白人因为心理健康问题求助于精神健康专家或医生, 而亚裔美国人的这一比例仅 3.76% (Zhang, 1998)。美国华人接受心理健康机构服务和治疗的比例远远低于欧洲裔白人的比例。仅为欧洲裔白人相应比例的1/3左右。那些已经患有明显精神失调症状的美国华人曾经接受精神健康专家或机构服务的比例也比较低, 如1993~1994年洛杉矶的调查发现这一比例仅占

第18卷第9期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 -1485-

15%; 比患有明显精神失调症状的美国人的相应比例(25%)低10个百分点。这些差距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Kung, 2003)。总之, 华人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较少采用美国主流文化群体惯用的方式, 即接受心理健康机构或专家的服务(Sue & Mckinney, 1980)。有研究者指出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和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社会关系取向、文化适应可以作为华裔寻求专业心理服务的预测因子(Tata & Leong, 1994)。

余德慧(2008, p.892-893)研究发现, 一般社会的普通民众并不接受机构化、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或治疗, 即使是现代的台湾社会, 对由西方传入的心理治疗也缺乏兴趣。原因在于: (1)西方的心理治疗并不能赋予大多数中国人能够接受并理解的文化表征系统, 所以心无感应; (2)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大多数人的生活经验相脱离; (3)不能有效解决中国人在生活中面临的急迫的现实问题。

随着中国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中国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逐年增强, 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和行为也有了较大变化。Chen和Mak (2008) 对欧裔、亚裔美国大学生和香港、大陆大学生4个群体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 中国内地大学生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比例有所增加, 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效果初步显现。

4 儒家文化对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

影响

西方心理健康服务受实证主义影响, 追求客观性和标准化, 试图在一般性的、抽象的、普遍的心理规律基础上建立起适合各种文化背景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这对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的科学化和操作的规范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但由于它忽略了文化因素与心理健康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面临多元文化情境中的心理障碍时就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力(Gergen, 2001)。中国当前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模式多数是西方移植过来的, 较少考虑与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体系的拟合性。这导致中国当前的心理健康服务实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衔接出现断裂。对我国2000年以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现状研究得到的45类方法中, 绝大多数是国外的方法, 本土化及本土方法极少(尹可丽, 黄希庭, 付艳芬, 2009)。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如何处理与儒家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此处参照“文化与心理治疗”的观点(曾文星, 2002b; 付翠, 汪新建, 2006; 李炳全, 2007; 2008), 从观念、理论、实践三个层面讨论儒家文化对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影响。

4.1 观念层次

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不止在实践性的服务技巧和理论层面, 更在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观念及原则上。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健康观, 把人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认为人的心身受自然宇宙运动的基本原则支配。“阴阳协调”的平衡观强调各种因素和元气要相互配合与平衡, 失配或失衡则会引起身心病变。“身心合一”的整体健康观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共变关系, 这与当前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相一致。西方对心身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心身一体”到“心身二元”, 然后“心身交互”, 再到现在生理-心理-环境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过程。心理健康研究范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到心身医学模式, 发展到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生态学模式, 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合、地合、人合、己合”的和谐健康观不谋而合(罗鸣春, 苏丹, 孟景, 2009)。健康观的发展要求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以预防为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环境的健康促进模式。这既是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东西方心理健康思想发展与融合的结果(罗鸣春, 苏丹, 2008)。

4.2 理论和方法层次

当代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和方法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必然要与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体系产生碰撞及交流和融合, 这是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本土化必然经历的过程。如何处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本土化与西方化问题?杨国枢(1997)认为这是一个从“外源性本土化”或“进口式本土化”到“内源性本土化”或“原生性本土化”的过程。钱铭怡和杨寅(2008, p. 328-329)认为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本土化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将东方思想观点结合应用于心理服务体系的框架之中; 第二个层次是将西方成功的心理健康服务的技术方法运用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型之中; 第三个层次是基于中国文化的思想提出并发展自己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型和理论。这一发展需要根

-1486-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据实际情况对国外引进的方法进行调整和改造, 在实践中必然会创生出一些新的、适合我国大众的做法, 这是对国外方法、技术的一种本土化。没有对这些低层“本土化”方法的反思、总结和提升, 以及对影响当前中国人心理健康的深层社会文化的研究, 真正具有影响力和实效性的本土方法是不可能出现的(尹可丽, 黄希庭, 付艳芬, 2009)。当代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传入中国不过几十年, 服务对象也限于大中城市少部分人群。大多数中国人是怎样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的?中国人真的没有自己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世俗理论吗?如果有, 这些世俗理论的内容、特征是什么?发挥着什么作用?我国心理学家需要研究和思考这些根本问题, 才有可能以此为根基创生出中国自己的心理健康服务理论和模式(尹可丽, 秦旻, 黄希庭, 2009)。

4.3 实践操作层次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与儒家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心理健康服务与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在实践层面通常会遇到下列情形: 其一, 有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具有普遍性, 为东西方文化所共有; 有些异常具有文化特殊性, 为某一文化所特有。某些心理和行为在东西文化中都被视为异常, 对它们的界定不因文化不同而差异; 也有一些心理和行为在某一文化中被视为异常,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却被视为正常, 它们因界定的文化不同而异。这表明心理和行为正常与否具有文化双重属性, 使得心理健康服务也具有了文化的双重属性。因此, 处理那些具有普遍性心理异常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普遍性; 而处理那些带有文化特殊性心理异常的理论和方法则不具普适性。

其二, 有些心理和行为异常在本质上具有普遍性, 而在其内容或表现形式上具有文化特殊性。一些心理健康模式是诸多文化中都存在的, 但它们的发生率与治疗的效果则具有文化差异性。比如在有些文化中它们发病率高, 难以治愈; 在有些文化中则发病率低, 较容易治疗。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文化造就的不同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与人的关系等对心理和行为治疗模式产生影响。

其三, 心理健康服务的理论基础或基本假设都来自于特定的文化, 理论与方法在其根源上有文化差异, 但在其具体运用上则具有普适性。一些理论和方法程序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有效解决不同文化中的心理问题。

其四, 许多文化中存在心理健康服务的文化模式, 这些模式借助于民间文学、风俗习惯、记载、仪式、闲聊或口口相传而被一代接一代传递和承接, 从而使该文化中的人表现出与其他文化不同的变态及治疗特色(孙秋云, 2004, p.130)。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普适性与特殊性与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关联。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 其观念、理论、方法与技术等既有文化特殊性也有文化普适性, 导致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也具有文化双重属性; 但它们是互补关系而非对立关系, 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 加强东西方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 可以发挥不同文化乃至同一文化中的不同理论与方法的积极作用。事实上东西方心理健康服务目标和主要原则也是殊途同归, 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类健康与发展。曾文星(2002a, p.224-225)把东西方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中餐和西餐模式: 这好比中餐跟西餐都是为了进食而存在, 是供给营养而满足食欲的操作, 并不存在天差地别; 可是谈到如何选择材料, 如何烹饪, 如何调味, 如何食用, 可就大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心理健康服务亦如此, 都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维护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可是如何去进行, 如何操作, 采用何种学理, 从何种哲学态度出发, 并且如何配合现实的社会文化而进行等等, 却有东西南北的变异。本文仅从文化与心理健康服务关系的角度初步梳理了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的作用和影响。后续研究应该进一步准确区分儒家文化中合理的、可以作为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继承和发扬的精华, 去除其落后的、封建的、束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糟粕, 使儒家文化中灿烂的人文精神成为建设富有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冯大彪, 孟繁义, 庞毅等. (1998). 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

见史仲文, 胡晓林(编). 文化精萃分类.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付翠, 汪新建. (2006). 心理障碍的文化建构—健康心理学发展中的新趋向. 心理学探新, 26, 25–29.

第18卷第9期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 -1487-

黄希庭. (2002). 人格心理学.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黄希庭. (2004). 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0(6), 5–9.

景怀斌. (2006). 儒家式应对思想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报, 38, 126–134.

李炳全. (2007). 文化与心理治疗.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8(2), 53–55.

李炳全. (2008). 中医学传统心理治疗思想与理念探析.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9(6), 47–48, 53.

梁茂春. (2005). 从精神健康看美国华人的文化适应.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4), 34–43.

罗鸣春, 苏丹, 孟景. (2009). 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传承的四个途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5(3),7–12.

罗鸣春, 苏丹. (2008). 国外健康促进政策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4(5), 48–53.

孟轲. (2007). 孟子. 见冀昀(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北京: 线装书局.

潘伟刚, 黄希庭, 鲁小周. (2010). 消极生活事件的积极效应: 意义发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6(2), 8–13. 钱铭怡, 杨寅. (2008). 第九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

见黄希庭(主编).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心理学(pp315–338).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冉茂盛, 向孟泽, 侯再君, 唐牟尼, 毛文君, 李洁. (1999).

四川省摩梭(蒙古族)对喇嘛治病与求医行为的跨文化认识.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3(1), 46–47.

孙秋云. (2004). 文化人类学教程. 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登峰, 崔红. (2007). 人格结构的中西方差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点. 心理科学进展, 15, 196–202.

王登峰, 崔红. (2008a). 中西方人格结构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和西方五因素人格量表(NEO PI-R)为例. 心理学报,40, 327–338.

王登峰, 崔红. (2008b). 心理社会行为的中西方差异: “性善-性恶文化”假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4(1), 1–7.

王登峰, 佐斌. (2008). 第五章人格心理学研究. 见黄希庭(主编).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心理学(pp.198–217).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国枢. (1997). 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

本土心理学研究, (8), 96–97.

尹可丽, 黄希庭, 付艳芬. (2009). 从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看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现状. 心理科学, 32, 783–787.

尹可丽, 秦旻, 黄希庭. (2009). 心理治疗的循证实践与循效施治. 心理科学进展, 17, 1327–1335.

余德慧. (2008). 本土化的心理疗法. 见杨国枢, 黄光国, 杨中芳(编). 华人本土心理学(下册, pp.873–906).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曾文星. (1997). 华人的心理与治疗.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曾文星. (2002a).文化与心理治疗.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大学出版社.

曾文星. (2002b). 心与身的关系与治疗.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大学出版社.

Bond, M. H. (2008).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People.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Chen, S. X., & Mak, W. W. S. (2008). Seeking professional help: Etiology beliefs about mental illness across cultur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5(4), 442–450.

Choi, I., & Nisbett, R. E. (2000). Cultural Psychology of Surprise: Holistic Theories and Recognition of Contradi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6), 890–905.

Cross, T. L. (2003). Culture as a resource for mental health.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9(4), 354–359.

Gergen, K. J. (2001).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a postmodern contex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10), 803–813. Kleinman, A., Eisenberg, L., & Good, B. (1978). Culture, illness, and care: Clinical lessons from anthropologic and cross - culture research.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88, 251–258.

Kung, W. W. (2003). Chinese Americans’ help seeking for emotional distress. Social Service Review, 77, 114–134. Lazarus, R S. (1993). Coping theory and researc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sychosomatic Medicine,55 (3), 234–247.

Marsella, A. J., Tharp, R. G., & Ciborowski, T. J. (1979). Perspectives o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atsuoka, J. K., Breaux, C., & Ryujin, D. H. (1997). National uti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by Asian Americans pacific islander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5(2), 141–145.

Nisbett, R. E., Peng, K., Choi, I., & Norenzayan, A. (2001). Culture and systems of thought: Holistic versus analytic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08(2), 291–310.

Peng, K., Ames, D. R., & Knowles, E. D. (2001). Culture and human inference: Perspectives from three tradition. In D. Matsumoto (Ed.).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 psych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ng, K., & Nisbett, R. E. (1999). Culture, dialectics, and reasoning about contradi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54, 741–754.

Singer, M. G. (1988). American Philosoph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nowden, L. R. (1998). Racial differences in informal help seeking fo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Journal of Community

-1488-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Psychology, 26(5), 429–438.

Spitzer, R. L. (1991). An outsider-insider’s views about revising the DSM.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0, 294–296.

Sue, S., & Mckinney, H. (1980). Asian Americans in the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are System, In R. Endo, S. Sue & N. N. Wagner ( Eds. ), Asian Americans: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II (pp. 223–230). New York: Science and Behaviors. Tata, S. P., & Leong, F. T. L. (1994). Individualism- collectivism, social-network orientation, and acculturation as predictors of 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among Chinese America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1(3), 280–287.

Zhang, A. Y., Snowden, L. R. & Sue, S. (1998). Differences between Asian and White Americans’ help seeking and utilization patterns in the Los Angeles area.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6(4), 317–326.

The Impact of the Confucian Culture to Present Mental Health

Services of Chinese

LUO Ming-Chun1, 2 HUANG Xi-Ting1SU Dan1

(1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Kunming 650031, China)

Abstracts: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MHS) refers to activities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promotion of one’s mental health dominated by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 It has a fatal connection among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social-cultural factors. Chinese MHS is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is itself the product of it. Confucian culture is the main stream in Chinese culture; it has representational, constructive, directive, and evoked emotions fun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HS. And has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s on personality, coping styles, and seeking-help toward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Chinese MHS’ counselors and cli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MHS models and the Confucian culture tradition are in fact related to etic and emic problem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MHS. To construct a fitful public Chinese MHS system must consider the role and impact of Confucian culture to MHS’ idea, theories and practices.

Key words: Confucian culture; mental health; mental health services; cultural entities

儒家思想对现今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儒家思想对现今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儒家思想自北宋经朱熹的推崇而发展成为中国正统思想之日起到我们生活的今天已经过了几千个年头了,但是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并没有逐渐的淡出公众的视野反而对于今天的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不论是在思想文化上还是伦理道德层面上,儒家思想都给予现代社会深刻的启发。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的一些思想在当今社会被奉为一种准则,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修身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求实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等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儒家思想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主张“自然的和谐”“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主张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法则,强调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从而达到生态平衡,这种思想对于现在社会的资源保护、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借鉴意义。 现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中“仁政”“民本”“人与自然和谐”“五义”等观点为基础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八荣八耻观”“科学发展观”等无不凝结着儒家思想的精华。儒家思想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大作用。 2、儒家思想对促进统一、和平有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充满了统一、和平理念。孔子在那个时代就提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崩乐坏。”今天,“大一统”思想逐渐演化成一种民族的心理定势,那就是国家的统一才能保障社会的安定。而正是这种牢固的心理定势使我们在历史上多次战胜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张在当今社会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中国现时期的外交政策都可溯及到儒家思想中的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儒家文化的这种思想对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国家的暂时分裂或分离会实现统一,和谐与发展的国际社会一定能够实现。 3、儒家思想对选拔人才的影响 儒出身于“士”,在儒家看来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的条件和责任就是:

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武侠小说是中国的国粹,它立足于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和中华武功,它最能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武侠小说以其通俗的语言,精彩的格斗场面,深刻的哲理性,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更主要的是,它与中国文化有着—脉相承的关系。能从各方面解读武侠小说,能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提起武侠小说,人们大多认为那只不过是一些虚构的故事罢了,娱乐尚可,没有什么深层的意义。但人们也不会否认,一些经典之作不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将主人公的人生轨迹与基本真实的历史大背景融合,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宣扬正义与光明。在让人读完之后,不禁畅想:历史中是否真的会有这类人呢?小说的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构建了一个看似极为真实的虚幻世界。通过对大量武侠著作的阅读,我想谈一下小说中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人的思维方式。 说武侠,当然不能不说其中的武功。所有的武侠著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点:掌门人的功夫总高于手下所有徒弟,而且以被徒弟超越为耻。当然,这一点对小说主人公往往不成立。古代的老师总认为被学生超越是一种耻辱,在教授武功时,都下意识地留了一手。其实从武侠上看来,那些最神奇的武功的精髓往往并不是表面的一招一式,而是对武学的理解。师父在教徒弟武功时,往往有意识地保留了自己通过江湖经验得来的这些精髓,而只传授招式。这样就造成只有那些天

生的武学奇才才能达到很高的高度,以常人的智力与悟性,这一生恐怕都难窥武学之奥妙。虽然大家都深知这一点,但从来没有人著书立说,讲出习武者应当具备的思维方式。这其实和中国古代逻辑学的缺失是相同的。人们总是依靠非凡的天赋才能达到很高的高度,而这武学上的进步速度,似乎就是人类最高智力进化的速度。几乎所有人都墨守成规,遵照师父的教导,苦练招式。人们的教育成了复制前人的行动。这样就导致人类对那些精髓的理解长时间地停留在一个层次。推到高处,这或许就是国人在科技或者思想方面进步缓慢的缘由。 读过武侠的人几乎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小说中很少有提及普通百姓。我们并不是在讨论小说用多大的篇幅来描述百姓,而是说在这些书中反映出的百姓的地位。封建社会是一个极不平等的社会,百姓几乎成了被鱼肉的对象。武侠之中,某些江湖豪客往往在酒家客栈里大打出手,使得房屋家具等被严重毁坏,但小说描述的重点总是集中于这大打出手的江湖客身上。我想,这一次争斗对店家人生的影响应该远远超过那江湖人士吧。但是小说不会理会这些,因为百姓只是道具,酒家客栈也只是提供一个打架的场所而已。记得读过蒲松龄写的《促织》,一家人只因向皇帝进贡了一直强壮的促织,便从此良田百亩,牛羊成群了。这其实同武侠一样,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极度不平等,人权的严重缺失。但是,更为惊人的是,几千年中,几乎没有人为此而奋起抗争。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中庸、遵古训真是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就难怪在中国封建制度能够维持两千多年了。 武侠著作里宣扬惩恶扬善、光明磊落和诚实守信。很多著作中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稿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稿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由中国科技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挂靠单位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是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以促进心理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促进心理健康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卫生和精神健康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国际前沿信息,传播心理卫生新知识。 心理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领域。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选稿时特别欢迎以各种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论文。设置的栏目有心身医学、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临床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社区精神卫生、精神卫生政策、应激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心理卫生评估、神经心理生物学研究,以及编读往来,并刊登书评和书讯、学术活动预告、会议纪要等消息。论文形式包括论著、短篇论著、综述、述评、论坛、临床案例报道等。 1 重要声明 1.1 关于版权 作者投稿本刊,表示同意如下协议内容:论文(含各种图片等)一经刊用,该论文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即转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Publisher),包括汇编权(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网络传播权及代理许可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等,未经《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书面许可,作者不得授权其他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出版本文的任何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并征得认可。 1.2 关于文责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科学研究实践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应遵从学术道德、学术伦理规范的要求。作者应对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抄袭、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承担完全法律责任。本刊不承担因作者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连带法律责任,并保留必要时追偿损失的权利。对经查证有抄袭、剽窃、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本刊将在此后的2年或以上时间里拒绝其任何来稿,必要时刊登撤销发表等有关声明,向作者所在单位及有关期刊通报。对本刊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允许其提出书面申诉。 2 投稿方式 本刊实行互联网在线投稿,采用同行评议、三审制度刊用符合条件的学术文章。请作者登录本刊主页(https://www.360docs.net/doc/bd14972503.html,),按照提示要求注册后(一次注册,可重复投稿)进行文章电子版投稿,作者此后可随时登录投稿系统查询稿件的处理情况。 (1)投稿前请查阅本刊稿约(在“下载专区”)、投稿须知(含稿件处理流程及时间说明)、征稿启事等信息,以便您更有针对性地选择稿件投稿。 (2)来稿须交纳审稿费,每篇50元。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者每篇30元(需附会员证复印件)。应邀撰写的各类稿件(以正式约稿函为准)免收审稿费。 (3)稿件通过初审后,作者应尽快按要求填写和提交投稿介绍信(在本刊主页“下载中心”下载投稿介绍信模板)。 (4)稿件确定刊载后须按通知金额交纳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须另交纳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出后,本刊向作者支付一次性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 3 来稿要求 (1)来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和逻辑性,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对论著类论文篇幅(字数)不作限制,但务求文字精炼通顺、数据准确无误。综述(一般只接受随同论著提交的研究背景性综述,或本刊约稿)应在6000字以内,述评5000字以内,短篇论著2000字以内。 (2)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作者应说明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研究程序和内容是否符合有关伦理委员会(单位、地区或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

精神卫生工作计划

( 卫生工作计划)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W-JH-020909 精神卫生工作计划Mental health work plan

精神卫生工作计划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范围都将随着工作的深入而不断的增加和扩大。根据西安市及未央区卫生局的要求我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服务计划主要有: 一、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在例行的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活动的评估,尤其是对于重点人群,如妇女在孕产期的情绪状态,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活动等,以早期发现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等。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咨询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读物、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促进其精神健康水平。 二、继续精神疾病线索调查,建立疾病档案 在社区继续进行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社区精神疾病的建档立卡率应达到上级要求。并对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年度的免费健康检查。如果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情复发加重,紧急住院治疗,出院后其住院治疗有关情况将被及时转入社区,以便社区卫生服务站继续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坚决维护患者的隐私权。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充

分利用这些疾病资料。 三、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进行管理治疗 个案管理员,每月有电话或入户随访,并按时网络直报。每季度至少一次主动对建档立卡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进进行随访,并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病情稳定情况等,并指导家属开展家庭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以此提高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率,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四、建立应急处置机制,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不良事件包括:急性药物不良反应,自杀自伤行为和肇事肇祸行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有应急处置机制,制定有应急处置预案,将在最短的时间,最直接的渠道,以最恰当的方式做出应急处置反应,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及周围人员提供应对精神疾病突发事件的专业指导。 五、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提供无缝隙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的制度,社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不适宜社区管理治疗,将转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紧急住院治疗。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紧急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后,应及时转回社区进行管理治疗。所倡导的原则是紧急住院要果断、及时,社区康复治疗要坚持、要有耐心,要细致。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计划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范围都将随着工作的深入而不断的增加和扩大。根据西安市及未央区卫生局的要求我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服务计划主要有: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所有士子的目标。而这句话正是出自儒家的经典《礼记》。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家思想之所以一直受推崇也与它所崇尚的价值观分不开。“仁、孝、义”是儒家道德体系的主要组成。 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 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生取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作为一枝独秀,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今天,很多人仍是以这几点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说,儒家为我们确立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在古代,自汉以来的各个朝代都是以儒治国,因此儒家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危害与影响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危害与影响 儒家认为“孝亲尊师”是做人的根本.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 儒家思想之精华——仁、义、礼、智、信,此五常正是治疗现今人伦道德衰微,人情 疏离,社会冲突的一剂良药.,所以儒家文化受到中国多数人的认可和尊重. 但综观历史,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凡是儒家文化被削弱的时候,国家必 定强盛;凡是儒家文化发展到最强大的时候,国家必定蠃弱. 所以儒家文化在为中国带来利的同时也带了对中国的危害.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危害: 一,从历史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实行儒学制国,结果国家不但没有强盛,反而很快被灭.西汉武帝以前,没有实行儒学,实行了黄老学说,国家逐渐发展。到了汉武帝时期,刘彻为了对付匈奴,采用了加强集权,这个时候儒学站了出来,他们 的投机获得了君主的欣赏,从此以后,儒学更是时时刻刻的鼓吹君主,一直持 续到毛泽东的批孔。西汉的灭亡可以看做是儒家同法家斗争的结果,在整个西汉,法家是有一定地位的,所以西汉时期,国家很强大…………… 明朝,儒家学派再次加强,明朝被灭是必然的; 清朝,前期,儒家学派并不完全被满族统治者所接受,所以政治比较清明。后期统治者也把儒家当成了制国之宝,结果不用说了,灭亡。 民国,乱世,儒家自然被削弱。 新中国,儒家被毛泽东强力打压,被削弱。 二、从儒家文化的本质分析 儒家文化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君主文化,他们推行“君权神授”,皇帝为上 天之子。皇帝自然喜欢的不得了,儒家自然获得地位。可以这么说,儒家文化 一直试图通过拍君主(统治阶级)的马屁,获得君主的欣赏并接纳,同时获得 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再者可以宣扬自己的儒家道义。 儒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人治文化,他们是在维护自己文化的同时,宣扬和 其它文化共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儒家文化是一种懦弱文化,儒家学派大大的培养了背叛者,从历史来看, 往往会发现更换朝代时,新的朝代很快的被儒家文化所认同,它需要获得新的 君主的支持。 儒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安慰和精神胜利的文化,这是这种文化最大的 弊端,他们总是可以在失败中寻找到胜利的果实,至少是在精神上。 三、为什么儒家文化会获得如此的地位? 儒家文化是通过加强君主的权利,以及统治阶级的地位等等一系列道义来 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推广,并由此来获得大量的信徒---儒生,并提高这些信徒的

心理卫生 M.I.N.I.中文版

目录 译者著 (1) 免责声明 (1) 记录表 指导语 M.I.N.I. 中文版正文 附录: M.I.N.I. 中文版信效度研究报告 记录表

译者注 《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是由Sheehan和Lecrubier开发的一个简单、有效和可靠的定式访谈工具,主要用于筛查、诊断《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和《国际精神障碍统计分类手册(ICD-10)》中16种轴I精神疾病和一种人格障碍,包括130个问题。与《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P)》和《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IDI)》一样,M.I.N.I.中每种诊断为一题组,大部分诊断都有排除诊断的筛查问题。已经有研究进行了M.I.N.I.与SCID-P和CIDI的信度和效度比较,结果显示M.I.N.I.具有非常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评分。目前M.I.N.I.已经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性临床研究,基于此,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我们将M.I.N.I.英文版5.0.0(2004)翻译为中文版,并进行了信效度评价,结果显示M.I.N.I.中文版对抑郁发作、焦虑障碍、物质依赖、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与用SCID-P作出的诊断有很高的一致性(司天梅,等. 2009)。M.I.N.I.中文版对躁狂发作、进食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诊断的信度、效度还有待研究。 M.I.N.I.的使用确保了诊断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且可以发现潜在的精神科共病,由于访谈过程简短,问题简洁,易于被患者接受,可用在临床实践中。衷心希望该工具能为医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帮助。 由于水平有限,翻译中可能还有不足,希望在将来的使用中接受检验和修正,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精神卫生发展计划

“精神卫生发展计划”卫生工作计划 . 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初步形成,领导协调机制正在各地逐步建立,管理规范和制度陆续出台,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发展,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服务规模和内容逐步扩大与完善。但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中还存在预防和识别处理精神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力度不够、总体服务资源不足且管理分散、地区差异明显、防治机构和人员队伍缺乏、尚未建立有效的机构间工作衔接机制、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康复薄弱等问题。为顺利推进《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XX年-XX年》的实施,协调部门间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特制定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 一、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X〕71号的精神,按照“预防为

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与“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 二基本原则。 ----以预防为主,部门分工负责,依托现有力量,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队伍。 ----开展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通过改扩建和新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实施重点干预,完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 ----加强领导协调和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三工作体系建设目标。----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XX年达到50%,XX年达到80%。----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到XX年达到70%,XX 年达到85%。四工作指标与目标。----在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中,居民能够方便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到XX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60%;XX年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80%。----在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中,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到XX年达到60%,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 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还没有一种学说能动摇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地位,其深远影响辐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几乎成为政治的玩偶,时而被全盘肯定,时而被全盘否定。其实,在一种思想的继承过程中,对它消极因素的批判也极为重要,它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反面经验,走出自己在思想上的误区。下面就其中的几个方面作一下简要分析。 “仁”是儒家思想中的重量级元素,它以“爱人”为基础,儒家的伦理思想即由其发展而来,但它与封建宗法等级制是相互制约的,这就显示儒家伦理思想的二重性。儒学最初便明确了君臣、父子、夫妇等伦理关系,经汉代董仲舒“三纲”、“五常”的加强和宋明理学的进一步巩固,更上一层楼,完全迎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心意了。“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竟被视为格言警语,至今尚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对于上层阶级的制约在不断减少,长期皇权、父权、夫权思想的侵蚀,使中国始终也没有建立完整的体制去规范人的行为,人治比法治更有市场。鲁迅曾深刻的揭露出,辛亥革命后封建专制表面上没有了,单家族制还活着,封建礼教还活着。 “托古改制”是儒家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事要“托古”似乎成了中国古代多数政治家的习惯。一位外国学者曾经把中国封建社会朝代的更迭比做一个立方体的翻转,只是换个面而已,其外表与内涵还是一如既往。一个封建王朝建立后,极少有革命性的创新举动,而是效仿前人,依样画葫芦。到了近代,某些政治家的习惯还是没有改,上演了“复辟”、“称帝”的闹剧。而历代改革者也很难越过“托古改制”这条思想鸿沟。改革者或被贬官,或被罢职,或被杀头,而且以最后一种结局居多。我们说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历史上,动力不足的问题显得非常严重。这与儒家思想中的愚民政策不无关系,其主张“上智下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届朝代的改革运动,仿佛只有改革者再摇旗呐喊,而很少得下层民众的支持,这会令人想起一幅图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戊戌六君子被处以极刑,京城里的人对此事大多持观望态度:京城以外得百姓也只是把此事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这与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市警钟长鸣,巴黎市民武装起义保卫革命果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段精彩的讨论,认为培养理想的公民必须高度重视音乐与体育,音乐可以使人文雅,体育可以使人强悍。而儒家思想则提倡“文”,贬低“野”,对人才要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使人才创造力的发挥受到严重的思想束缚,轻视生产劳动本身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这一怪思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的作文3篇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的作文 3 篇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 武术作文 ,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作文篇一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其中,武术是我 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而中国武术又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 核心,几千年来代代相传,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 我从小就开始练武术,虽然学武术很苦很累,但我一直在坚持,并且乐在其 中。寒冷的冬天也要早早起来,我却在练功房里练得满头大汗,夏天就更不用说 了。但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养成了勇于拼搏、不怕吃苦 的武德精神。 记得有一次,我食物过敏扁桃体肿大,还发了烧,妈妈在头天晚上问我,第 二天去不去练武术,我毫不犹豫地说要去。那天在课上我仍然练得很认真,喊得 很起劲,徐老师说我很棒,我真高兴! 还有一次,我早上起来,看到外面雨下得很大,风也很大,我怕路上时间长 迟到了,着急地叫妈妈快走快走。我们一到外面风夹着雨扑面而来,我两只手紧 紧地握着伞, 可还是被吹得东倒西歪, 等我到教室时全身又冷又湿, 都打哆嗦了。 可我换好练功服后, 很快就练得满头大汗, 一点也不觉得冷了, 你说神奇不神奇? 不过, 练武术可不是用来打架的哦!你看!这个“武”字就是结合了“止”与 “戈”的会意字,它的意思是以止戈为目的,才是真正的武。 以后,我不光要自己好好练武术,强身健体,还要将中国的武术发扬光大, 让它走向世界,让世界知道中国很强大!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作文篇二 中华武术是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培养品 德,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 最先接触武术是在 20XX 年漯河电视台会展中心举办春节联欢会上,一群少 林寺的僧人表演的节目。只见他们有的前空翻,有的后空翻,有的舞枪,有的耍 剑……最引人注目的是四个僧手持长矛, 把一个高僧挑起来, 然后高僧腾空而起, 用脚一踢,把四根长矛踢成八段,真是武艺超群! 从此我就喜欢上了武术,暑假里,我报了一个武术班,教练教我们练武术,
1/6

2011-2020年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10608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1-2020年) (2011-6-8修改稿) 精神卫生工作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预防和干预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促进全民精神健康。精神卫生与群众身心健康密切联系,是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精神卫生工作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建立了国家精神卫生工作协调制度,明确了部门职责;落实了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加强了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硬件建设;制定了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制度,逐步推进医院与社区和乡村一体化的精神卫生防治网络建设,促进了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互衔接;心理援助纳入了灾后重建工作,提高了公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意义的认识。 当前,精神卫生问题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有超过1600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抑郁症等常见精神疾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等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增长趋势仍将继续,精神疾病负担加重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制约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制度性和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精神卫生工作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精神卫生服务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需要有较大差距,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在认真总结上一个十年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实施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精神卫生发展趋势,全面分析当前精神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指导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精神卫生工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全面覆盖、依法管理”的工作方针,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突出精神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家文化的地位 儒家文化从古至今在中国一直占据很强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甚至占了统治地位。比如说,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儒家文化虽然在古代占据统治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它的统治地位是一成不变的。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统治地位被取消。五四运动虽然取消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但是在今天儒家文化仍然在我过占据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因为儒家文化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 二、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很深,涉及范围也非常广,涉及到我国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有所涉及。

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再论中国功夫的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综述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发端于战国的儒、道两大传统。中国功夫的理论也离不开于此。 儒家学说主张“济世”,倡刚健有为,以实现和谐、有序的政治理想。在维持现有秩序上,重德治与教化。到汉朝时尊儒,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铸造了中国的伦理类型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不无现实意义。 道家主张追求与“道”的冥合,介乎“出世”与“入世”之间,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并注重人与天道自然的和谐。其“天人合一” 的整体观,对于今天的生态、人口问题,不无启发意义。并形成了中国人的注重内心的体悟的思维模式,讲求智圆行方。 儒家虽为正统,但并不排斥道家,仍注意与道家相融合,在儒家, 创始人孔子就曾问礼于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以“唇齿为喻”,说明以柔胜刚的道理。唇舌虽然不如牙齿坚硬,但唇舌要比牙齿持久。中国功夫以此演化拳术,虽不能胜人,但却可自保。刚则缺乏变化,反易被人所乘。显然道家要比儒家高一筹。用于其它方面也是如此。 到汉唐时,佛教传入我国。佛教主张“出世”否定现实,后逐步与儒、道相融合,被我国人民所接受,开始了佛教的中国化。也讲尊师重道,倡导大乘佛教。并以渡己渡众生为己任,注重清净寂定的“禅” 的心境的修炼。 宋朝时,理学家完成了儒、释、道的合流工作。建立了以儒为首,兼及

佛、道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其实中国文化的根底仍在道家。 中国的人生哲学非常发达。 可总括为:“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既有苏子“唯江上清风,水中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成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陈抟的“于羲皇心地上驰骋,而不于周孔脚迹下盘桓。”的佛家的达观、超然。以离世的心境俯视人寰。又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的儒家的积极入世。 即道家的“庖丁解牛”,居于世,事虽杂而不累其心的高深修养。 修身上要求:“不为浮誉所惑,则养其力者厚;不为流俗相竟,则所以制其气者重。”的厚德载物,是要君子宽厚的品德修养可以承载天地万物。有“将军额头跑开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谓,“天为盖,地为床,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当澡盆。”的胸襟与气度的修养。 重操守、气节,坚持自己的志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做到“贫,气不改,达,志不改”。于是有周敦颐的《爱莲说》:“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而种豆南山。有“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陋室铭》。即使是“盗,亦有道。”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并能自觉肩负起社会的历史的责任与使命,而不废世。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心理学期刊汇总

心理学、教育学期刊相关信息 学术论文分为五类: 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 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下同,见附录)。 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见附录)。 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发表的论文。

CSSCI 来源期刊及其影响因子(各学科门类排序前10名) 心理学: 精神卫生: 刊名 影响因子 主办 投稿方式 版面费 中华精神科杂志 0.924 中华医学会 中华神经科杂志 0.835 中华医学会 书面稿和网投 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73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0.728 中山医科大学 网投 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33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0.32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刊名 影响因子 主办 投稿方式 版面费 心理学报 0.343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网投 有 心理学科学进展 0.207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网投 有 心理科学 0.2056 中国心理学会 书面稿和网投 有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765 北京师范大学 不详 有 心理学探新 0.1188 江西师范大学 书面稿和网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084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无 应用心理学 0.0833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 书面稿和网投 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007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不详 大众心理学 0.0055 华东师范大学 不详 不详

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20-2030年)主要指标

上海市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20-2030年) 主要指标

名词解释: 1.精神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3年5月1日实施)的相关规定,精神卫生包括心理健康促进、精神障碍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具体内容。其中,该法关于促进心理健康的工作手段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等。本规划所指的“精神卫生”采用与该法相一致的概念,从内容上涵盖了“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根据国家卫计委、中宣部等22部门2016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服务是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或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教

育、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本规划所指的“心理健康”采用了与该指导意见相一致的概念,从内容上是“精神卫生”的组成部分。本规划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均保持了一致。 指标解释: 1.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是指医师执业注册范围为精神卫生专业的执业(助理)医师。 计算公式: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上海市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常住人口数*10万 2.心理治疗师是指在上海地区经国家或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内,已取得由人事部统一印制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并在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心理治疗的工作人员。 计算公式:心理治疗师数=上海市心理治疗师人数/常住人口数*10万 3.精神专科急性(短期)治疗床位是指按照原卫生部发布的《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及其《实施细则》,平均住院日≤45天的床位。其医生护士配置比例、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均不同于慢性(长期)住院治疗以及住院康复治疗床位。 计算公式:精神专科医院按照急性(短期)治疗床单元配置的床位数/医院核定的住院治疗床位总数*100%。 4.精神医学相关科室是指开展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科室等相关服务科室。 计算公式:三级综合性医院开设精神医学相关科室并开设常规门诊比例=设立精神医学相关科室并开设常规门诊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数量/全市三级综合性医院数量*100%

儒学与中国文化

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Power of cultural forces)“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内容来自dedecms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