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血管脂肪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

体表血管脂肪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
体表血管脂肪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

体表血管脂肪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

发表时间:2015-12-28T13:46:55.7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9期供稿作者:吴利永张莉(通讯作者) 韩璇宋培军[导读] 徽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发病呈现多发性,在患者成年早期比较多见,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较高。

吴利永张莉(通讯作者) 韩璇宋培军(安徽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体表血管脂肪瘤治疗中使用手术治疗的相关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就诊于我院的体表血管脂肪瘤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时期的不同进行随机的分组:常规组61例,干预组61例,常规组为晚期手术组,干预组为早期手术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要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显著少于常规组

(P<0.05)。结论:在临床体表血管脂肪瘤治疗中使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上显示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在发病早期进行手术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在发病晚期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仅如此,使用手术方法对体表血管脂肪瘤进行治疗的复发率较低,而且具有耐受性好的优点,在临床治疗体表血管脂肪瘤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应用。【关键词】体表血管脂肪瘤;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085-02 血管脂肪瘤[1]又称为血管性脂肪瘤、血管纤维脂肪瘤等,其指的是一种脂肪细胞和壁薄的小血管相交织后在皮下形成的一种结节,在这种小血管中常常会有纤维性血栓的存在。血管脂肪瘤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病变[2],并且具有家族遗传史,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发病呈现多发性,在患者成年早期比较多见,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较高。血管脂肪瘤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3],一般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停止生长,在临床上,部分患者存在局部的压痛,因此,对该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在体表血管脂肪瘤治疗中使用手术治疗的相关方法及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选择2014.1—2015.7期间就诊于我院的体表血管脂肪瘤患者122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37例,年龄在31~55岁之间,平均年龄(41.83±5.16)岁。根据手术治疗时期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每组分别61例患者。其中血管脂肪瘤的发生部位为四肢65例,躯干部位45例,颜面部位12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年龄、性别、病程)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在发病的晚期进行手术治疗,干预组在发病的早期进行治疗。根据患者体表血管脂肪瘤的部位,对其可能的浸润深度、面积大小进行估计,发生在躯干和颜面的选择静脉麻醉或者浸润麻醉,发生在四肢部位的选择硬膜外麻醉或者臂丛麻醉。手术进行时按照外科整形手术的切口原则进行手术切口的选择,对瘤体进行最大程度的切除,并不产生太多的表面瘢痕,不对肢体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在对四肢体表血管瘤进行手术时可以选择止血带进行止血的方式进行,以此便于手术视野的暴露。术前如果估计肿瘤的浸润面积较大或出血较多,则在必要的时候使用介入法进行血管的栓塞,在瘤体的切除过程中要仔细的对每条血管进行结扎,争取一次性将肿瘤全部切除。对体表血管脂肪瘤进行切除后皮肤的缝合可以直接选择拉拢缝合,但如果皮肤的张力比较高,则进行植皮或者皮瓣转移的方式进行创面的修复,手术后要在切口内放置引流条,在二十四小时后拔除引流条,对局部进行适当的加压包扎。

1.3 观察项目[4] 通过对常规组及干预组实施不同的手术时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对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使用SPSS17.0软件,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2.结果

对常规组及干预组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时期治疗后,常规组治愈53例,治愈率为86.89%;干预组治愈60例,治愈率为98.36%;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要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复发8例,复发率为13.11%,干预组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为1.64%,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具体结果如下。表1 常规组与干预组临床效果以及复发情况比较(n/%) 项目 n 临床治愈情况复发情况干预组 61 60(98.36) * 1 (1.64) * 常规组 61 53(86.89) 8(13.11) 与常规组相比,*P<0.05 3.讨论

体表血管脂肪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良性疾病,其是在血管瘤的间质内充满了脂肪,是一种良性的错构瘤[5],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血管的增生及扩张,脂肪组织形成了支持或者间隙结构。该种血管脂肪瘤会不断的生长,所以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在本研究中探讨在体表血管脂肪瘤治疗中使用手术治疗的相关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常规组治愈53例,治愈率为86.89%;干预组治愈60例,治愈率为98.36%;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要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复发8例,复发率为13.11%,干预组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为1.64%,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手术治疗在体表血管脂肪瘤中显示了较好的效果,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对血管脂肪瘤及脂肪瘤进行区分,避免因区分不到位造成的不必要的神经及血管的损伤,并且在手术过程中要谨慎的对血管进行相应的分离,同时注意颜面部病变患者的美观度。综上所述,在临床体表血管脂肪瘤治疗中使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上显示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在发病早期进行手术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发病晚期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仅如此,使用手术方法对体表血管脂肪瘤进行治疗的复发率较低,而且具有耐受性好的优点,在临床治疗体表血管脂肪瘤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应用。【参考文献】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什么病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什么病 *导读: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什么病?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肾良性肿瘤疾病,是一种具有遗传特征的家族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胃部不适、智力减退、高血压、肾盂肾炎等。……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什么病?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肾良性肿瘤疾病,是一种具有遗传特征的家族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胃部不适、智力减退、高血压、肾盂肾炎等。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什么病?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 种易诊断的疾病,诊断方法有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CT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主要进行尿液检查,查看患者尿液中是否有血丝;B超检查主要查看患者脂肪及血管部分有无均匀的高回声区;X线检查主要查看患者肾轮廓是否不清,肾区有无钙化、腰大肌影是否消失、肾盂、肾盏有无被侵蚀。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什么病?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 种可治疗的疾病,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单侧较大肿瘤须行患肾切除术;2.位于肾两极的较小肿瘤可行肾部分切除术;3.两侧肿瘤则尽可能地保留肾组织而施行肿瘤切除术。这种疾病治愈的标准是临床症状消失,伤口愈合;未愈的标准是症状更明显、体征没有明显改善;好转的标准是肿瘤残存、肾功能欠佳。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什么病?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因此大家要采取适当的饮食保健方法进行预防及治疗。由于患者症状不同,因此饮食保健方法也不一样,患者可自行咨询各专业医院的医生或者各门诊的中医,他们会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标准。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什么病?如果大家看完上述介绍还是不了解这是什么病,可以自行去图书馆找相关书籍查看或者到各专业医院询问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这样才能及早治愈疾病,早日恢复健康。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一例_胡富碧

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并发症有结石残留、发热、出血性并发症、心脏并发症、远期并发症、肾功能损害。其中对肾脏的急性损伤包括严重血尿、肾包膜下血肿、肾周血肿、肾挫裂伤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导致尿外渗的报道非常少见。该患者之所以会因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导致肾周尿外渗,笔者认为有多方面的因素:①术前没有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反复多次的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肾脏的损伤叠加;②术中操作不适当也可能导致肾脏损伤的加重;③术后观察不严密,对肾脏损伤没有及时及早发现并进行积极的处理;④针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健康教育不到位,使患者认识不足,术中、术后出现的症状没有及时向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反应,也是造成术中、术后观察和判 断不利的因素;⑤输尿管下段结石没有及时处理也是该患者肾周尿外渗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术前应明确患者整个疾病的诊断,严格掌握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至关重要,术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参考文献: [1] 敬秋华,石景芳,张爱红.肾周尿囊肿4例超声误诊分析[J ].中华 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1):52-53. [2] 曹殿波,常健,刘伟,等.尿外渗性肾周积液或囊肿的多排螺旋CT 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2):138-139. (收稿日期:2011-01-17 修回日期:2011-02-15) 作者单位:637000 四川,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作者简介:胡富碧(1985-),男,四川高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腹部影像学研究及C T 介入治疗工作。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一例 ·病例报道· 胡富碧,杜勇,杨汉丰,陈耀康,邓绍强 【中图分类号】R739.42;R445.2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0-0313(2011)05-0575- 01 图1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a )矢状面T 1W I 示病灶呈等信号,病灶长轴与脊髓长轴平行,两端呈尖细改变(箭);b )矢状面T 2W I 示病灶呈高信号(箭);c )抑脂序列示病灶呈高信号;d )轴面T 2WI 示脊髓受压,患侧蛛网膜下腔变窄(箭)。 病例资料 患者,男,63岁,双下肢麻木1年余,小便困难半年,双下肢乏力1月余。入院前1年,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右下肢感觉异常,麻木,之后左下肢麻木,并由足向上发展,半年前出现小便困难,并感觉障碍延及大腿,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乏力,以右侧明显,并出现胸背部麻木,有紧张感。专科体检:T h 5平面以下前感觉减退,T h 6平面以下痛觉消失,左下肢静脉曲张,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Ⅲ级,双下肢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阴性。胸椎M RI 扫描可见T h 2~T h 3节段椎管内梭形异常信号影,T 1WI 呈等信号,T 2W I 呈稍高信号,抑脂序列病灶亦呈高信号,边界尚清楚,两端尖细,病灶长轴与脊髓长轴平行,邻近脊髓受压移位,患侧蛛网膜下腔变窄(图1)。手术所见:肿瘤位于T h 2~T h 3椎管内硬脊膜外,大小约4.7cm ×1.0cm ×1cm ,呈肉红色,质韧,边界不清,血供丰富。术后病理诊断:Th 2~T h 3硬膜外血管脂肪瘤。 讨论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其发 病率约占所有椎管肿瘤的0.14%~0.80%,占硬膜外肿瘤的2.0%~2.2%[1]。其病因尚不清楚。肿瘤呈暗红色,质地柔软,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肿瘤在椎管内纵行生长,呈典型的梭形,中央部膨大。少数可向椎间孔外生长,呈哑铃状。组织学上瘤体主要由脂肪和血管构成,脂肪成分与一般脂肪组织相同,而血管成分有毛细血管,血窦,薄壁血管或含平滑肌的厚壁血管,偶见发育良好的小动脉。 椎管内血管脂肪瘤发好于40~60岁女性,大多数发生于胸段,特别是T h 8附近。90%肿瘤位于脊髓背侧。临床表现主要是肿瘤压迫症状,受累平面以下肢体麻木,无力,疼痛以及感觉障碍等。往往以双足感觉异常起病,呈进行性加重,发展到下肢无力和僵直,晚期可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2]。本病典型的M RI 表现为矢状面上肿瘤呈梭形,两端尖细,呈钢笔尖样改变;T 2WI 表现为病灶与脊髓之间可见硬膜呈裂缝样低信号影;患侧蛛网膜下腔变窄,脊髓受压移位;肿瘤信号特点与血管与脂肪成分比例密切相关,有时可见出血征象。椎管内硬膜外血管 脂肪瘤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当病灶血管成分较少时易与硬膜外脂肪瘤病相混淆,但后者多与体内内源性和外源性肾上腺皮质素有关;如血管脂肪瘤引起邻近骨质破坏,需与硬膜外转移瘤相鉴别,后者为硬膜外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表现为硬膜外不规则软组织影,常伴有邻近骨质破坏,尤其椎弓根溶骨性破坏最为常见[3]。参考文献: [1] H addad FS ,Ab la A ,Allam C K .Extradu ral spinal angiolipom a [J ]. Su rg Neurol ,1986,26(5):473-486. [2] Preu l M C ,Leblanc R ,T ampieri D ,et al .S pinal angiolipomas :re -port of th ree cases [J ].J Neurosu rg ,1993,78(2):280-286.[3] 耿道颖.脊柱与脊髓影像诊断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132-140. (收稿日期:2010-04-29) 575 放射学实践2011年5月第26卷第5期 Radiol Practice ,M ay 2011,Vol 26,No .5 DOI :10.13609/j .cn ki .1000-0313.2011.05.030

如何消除皮下脂肪瘤

如何消除皮下脂肪瘤 皮下脂肪瘤是人们非常苦恼的一个疾病,如何去除它成为很多患者多年来的梦想。皮下脂肪瘤是个很常见的疾病,不仅不美观,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让他们随时都有可能生命危险。这个疾病天天困挠着患者,让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兴趣。因此,他们急需一些治疗方法来让他们对生活重拾信心,那么如何才能消除皮下脂肪瘤呢? 脂肪瘤是很常见的疾病,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脂肪瘤的发生,对于人们来说一直困扰着人们。脂肪瘤是一种严重危害到患者们身体健康的疾病,脂肪瘤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因此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对脂肪瘤这个疾病引起重视,那么注射脂肪瘤要怎样相处呢?下面让我 和他在一起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皮下脂肪瘤怎样消除 步骤/方法: 1.脂肪瘤是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的良性肿瘤,虽然不会危害生命,但是有时候也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比如说长在胳

膊上的脂肪瘤,在现在炎热的夏天,脂肪瘤患者就不愿意穿短袖。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疗脂肪瘤。 2.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脂肪瘤患者极其重要如果不吃早餐 可刺激脂肪瘤或使原来的瘤体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 物油的食品。拥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被疾病的康复有很大的作用。 3.患者在平时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不要总是生气。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疾病来说非常的重要。同时不要吃油腻煎炸的食品,不要抽烟也不要喝酒。你是一定要做到清淡有营养,这些非常的重要。 注意事项: 皮下脂肪瘤就不应该去付出一些其他的致癌的物质i,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对于脂肪瘤,预防重于治疗,只有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才能疾病真正地远离宝宝,远离我们。 通过上文对如何消除皮下脂肪瘤的一些治疗方法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脂肪瘤对于患者的危害还是很大的,它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但我们可以通过规律的饮食,健康的锻炼,保持愉快

中医怎样治疗脂肪瘤

中医怎样治疗脂肪瘤 一般来讲,中医对于脂肪瘤这种病症的分类是分为气虚型和气滞型的,而这两种分类在临床上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也是有着不同之处的,因此,在用中医方法对脂肪瘤病症医治时,显然需要患者提前弄清楚自己的患病类型。 中医认为,疾病都是有一定归经的。无论是何种疾病,都应归属于某个脏腑或某个经络。在治疗上,应针对疾病所隶属的脏腑及经络进行治疗祖国医学在治疗疾病的长期探索中,发现某些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症能选择性起到主导治疗作用,中医称这些药为引经药。 肪瘤多因脾虚不运,湿痰内生,气血郁滞所致。郁结伤脾,复被外邪所搏,脾主肌肉,忧思过度,伤及脾气,脾虚则运化失常,肌肉失养,又受外邪,正邪相搏,逆于肉理而结成肿块。 中医治疗脂肪瘤 一、气虚型宜健脾益气,化痰散结 药用:黄芪30克,人参、当归各15克,茯苓、白术、远志各12克,乌药、香附、木香、贝母、陈皮、川芎各10克,甘草6克,大枣7枚。 二、气滞型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1、药用:当归15克,陈皮、赤芍、白芍各12克,乌药、川芎、香附、青皮、木香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 2、成药可用:(1)二陈丸,每次3克,日2次。(2)小金片,每次4片,日3次。外敷可用消瘤膏(硼砂、阿魏各等分,麝香少许,研细后,用大蒜捣烂成膏),醋或姜汁调敷。亦可以生南星、贝母共研细末,鸡蛋清和米醋调敷。尚应注意避免过劳,心情愉快,睡眠充足;生活规律,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严格限制肥甘厚味,戒烟酒。 三、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1、白术10 云苓15 浙贝12 桔梗12 夏枯草18 昆布15 2、陈皮6 枇杷叶12 当归10 黄芪18 党参15 淮山18 薏苡仁18 [加减]: 1、全身浮肿者,加猪苓15 泽泻12 2、肿瘤坚硬,加山慈菇18 莪术12 山甲12 3、大便溏泄者,加肉豆蔻12 神曲15 广藿香10。 如果脂肪瘤比较大,而且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的话,那么就需要进行手术的切除,这时候大多数的都是采用激光手术位置,那么这时候要根据患者的肿瘤的大小再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多发性脂肪瘤中医如何治疗配用药处方(转载) 发表者:张徽声1577人已读 脂肪瘤一般不用治疗,但较大而且妨碍身体其它功能、有自觉症状者,可先采用中医保守治疗的方法,能取得一定效果。具体治则可以健脾益气、理气化痰为主,方用二陈汤加减。党参、姜半夏、云苓、姜汁炒 竹茄各12g,陈皮、炒白术、炒白芥子、皂刺、制香附各10g,丝瓜络、山慈菇、胆南星、炒二丑各6g,水煎,日服1剂,分3次服。加减:肿块难消加黄芪、白药子、土贝母、陈皮;皮疹在肩背加羌活;在躯干加郁金、柴胡;在腰骶加炒杜仲、牛膝.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含脂肪组织的肝脏良性肿瘤,包括平滑肌、血管及成熟型脂肪细胞三种组织学成分。临床无明显症状。 二病因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脏较为常见,而发生于肝脏则少见,然而这两者之间又密切相关。 三临床表现男女均可发病,一般病史较长,临床上可无任何不适,肿瘤增大后可表现出右上腹部不适、疼痛等。 四检查主要依靠CT、动脉造影及B超等辅助检查手段。 1.CT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平扫时,表现为境界清楚边缘完整的不均质性占位病变。在低密度肿块内含有CT值小于-30Hu的较低密度区,强化后,较低密度区无增强效应。同时CT亦可测定肿块的大小,部位。 2.肝动脉造影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肝动脉造影时表现为肝内多血管性的占位性肿块,肿瘤新生血管丰富,伴有或不伴有动静脉分流。实质期有肿瘤染色、境界显示清楚,碘油肝动脉造影栓塞时肿块内无碘油积聚。 3.B超声 B超下可见境界清楚、强回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的肿块,肿块内回声强弱不均。超声检查无特异性。 五诊断由于血管、平滑肌及脂肪3种成分分布比例不同,影像表现也多种多样,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术前诊断主要依赖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超声主要表现为高回声或强回声光团。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肿瘤血供丰富,主要是动脉频谱。CT对脂肪和血管的定性具有优势,HAML的CT平扫多为低密度灶,典型者低密度灶内可见脂肪密度呈片状或粗点状分布,也可见平滑肌密度,发现脂肪是提示HAML的关键。MRI平扫肿瘤内有时可见流空的血管影像。增强扫描常可见强化的粗大血管,是HAML的又一特征性影像表现。 尽管超声、CT、MRI每种影像都能表现出HAML的某些特征,但单一的影像学检查不易正确诊断本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特征

【摘要】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的影像学特点,减少对该肿瘤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学表现,按不同病理类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脂瘤型2例,血管瘤型1例,肌瘤型1例,混合型3例。脂瘤型以脂肪成分为主,ct显示脂肪密度。血管瘤型以血管成分为主,ct增强可见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密度仍高于同期肝实质。肌瘤型主要是由平滑肌成分为主,脂肪成分很少,混合型三种成分含量相似,ct平扫为较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ct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仍有强化。结论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表现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肿瘤所含的主要组织学成分。了解肿瘤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与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 【关键词】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angiomyolipomahaml)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它由不同含量的脂肪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畸形血管组成,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haml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为肝癌、肝脏血管瘤等。笔者搜集经过病理证实的7例haml 病例,总结分析其ct 1作者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aml共7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2:5,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39.9岁。因上腹部不适,行b超检查发现2例。体检时偶然发现4例。上腹部包块1例。hbsag(+)1例。所有病例肿瘤标记物afp、cea、ca125、ca199 7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扫描5例使用somatomspirit双排螺旋ct机、2例在外院使用toshibaaquilion16多排螺旋ct机,扫描矩阵均为512×512,视野20cm×20cm,层厚1~10mm,层间距0~5mm。增强扫描5例使用32%碘佛醇。2例使用60%碘海 2按tsui7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病理分型,其中脂瘤型2例,血管瘤型1例,肌瘤型1例,混合型3 在2例脂瘤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脂肪含量较多。ct密度与皮下脂肪相似,其中可见条索状、斑片状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脂肪部分未见强化,软组织密度部分强化较明显。在1例血管瘤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病理上以畸形血管为主。ct平扫呈低密度,其内可见点条状钙化,增强扫描呈动脉明显较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密度仍高于同期正常肝实质。在1例肌瘤型和3例混合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其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混合型有1例肿瘤内可见到灶性脂肪密度,1例虽然脂肪含量约30%,但不呈灶性,为弥漫存在,在ct上未能显示,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仍有强化,1例肌瘤型、1例混合型呈稍低于同期肝实质密度,1例混合型呈等于同期肝实质密度,1所有7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有3例病灶增强扫描肿瘤内或边缘可见粗大血管显影。1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患者,在ct检查发现同时在肝脏、肾脏、后腹膜及后纵隔患有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为haml有4例,1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1例诊断为脂肪瘤,1 3 3.1临床病理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肾脏,发生在肝脏及其他脏器者罕见。自ishak 1976年首次报道发生于肝脏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至今国内外仅有百多例报道,并以ct haml多见于青年女性,可与多发性结节硬化、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存,fricke62例结节性硬化患者中有8例合并多发haml。临床上,haml常无自觉症状,部分表现为肝区隐痛或右上腹不适。病理上,haml按血管、平滑肌及脂肪在肿瘤中的分布所占比例不同分为是4个型:脂瘤型、血管瘤型、肌瘤型和混合型。不同病理学 3.2ct 3.2.1脂瘤型主要是由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肿瘤周边或其间可见少量畸形厚壁血管和梭形平滑肌细胞。因而在ct 平扫示肿瘤组织密度与脂肪相似,并可见条索状、斑片状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脂肪成分无 3.2.2

脂肪瘤禁忌

禁忌的食物 1.酒精和含酒精类的饮料。 2.规律饮食,早餐按时吃,吃好。 3.低胆固醇饮食。 4.不吃动物内脏。 宜吃的食物 1.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2.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 3.低胆固醇食品有香菇,木耳,芹菜。 4.日常选用的油要多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5.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类辛辣食品。 6.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7.多饮水、多活动。 8.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日常护理 1.脂肪瘤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一定不能大怒暴怒,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进食的时候不宜过饱,七八分饱最合适,少吃牛、羊、猪、狗肉,不可吃油腻厚味、烈性酒及辛辣煎炸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这是脂肪瘤日常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2.患者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情,治病需要先调心,这是很多医学工作者都会提出来的一个道理。 3.所以在临床护理上,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忧虑、紧张的情绪,使病人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脂肪瘤患者大多脾胃运化较差,食物宜新鲜,清淡可口而富于营养,注意休息。 饮食护理 1.鸡蛋、鸭蛋的蛋清,每周可以吃3-4个,而蛋黄应属少吃食物。 2.每日可喝250g的牛奶,但全脂奶粉、乳酪等奶制品应尽量避免服用。

3.食用油每日限用20g,品种:花生油、菜子油、豆油、葵花子油、色拉油、调和油、香油、芝麻油,避免食用:棕榈油、猪(牛羊)油、奶油、鸡(鸭)油和黄油。 4.蔬菜和新鲜水果不需要加以限制。不可多吃加工的果汁和加糖果味的饮料。 5.主食限于每日500g左右(肥胖者应酌情减少),并以米、面、杂粮为宜,还可吃些豆类,但限于每日30g(或豆腐150g或豆腐干45g),应避免常吃油豆腐、豆腐泡、素什锦等。 6.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7.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脂肪瘤形成及或使原来的瘤体增长、变大,增加脂肪瘤的癌变系数。 8.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 9.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脂肪瘤患者极其重要。如果不吃早餐,可刺激脂肪瘤或使原来的瘤体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病因 从发病机理上并结合现代生物分子学理论,终于总结出各种类型脂肪瘤形成的根本原因,“脂肪瘤致瘤因子”在患者体细胞内也存在一种致瘤因子,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致瘤因子处于一种失活状态(无活性状态),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病,但在各种内外环境的诱因影响作用下,这种脂肪瘤致瘤因子的活性处于活跃状态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瘤因子的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体内的内环境改变,慢性炎症的刺激、全身脂肪代谢异常的诱因条件下,脂肪瘤致瘤因子活性进一步增强与机体的正常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断结合,形成基因异常突变,使正常的脂肪细 脂肪瘤 胞与周围的组织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导致脂肪组织沉积有关,并向体表或各个内脏器官突出的肿块,称之脂肪瘤。一、过度饮酒,经常进食肥肉、动物内脏、无鳞鱼或蛋黄等人群。因为进食过多肥腻之品,高胆固醇食物,可造成脾胃湿热,痰湿内生,运化失调,即新生脂肪组织过多,使体内过多的脂肪细胞异聚,变硬。治疗原则是:解热除湿,健脾和胃,软坚散结。 二、工作压力过大,心情烦躁,经常生气的人。因为肝气郁结,气血不畅,经脉不通,可造成正常的脂肪组织和淤血交织在一起,长时间可形成结缔组织包裹脂肪细

治疗脂肪瘤小偏方

治疗脂肪瘤小偏方 其症状的缓解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常见的偏方有以下几种: 一用冰块在脂肪瘤的地方不停抹搽用不了多久脂肪瘤就会消失。 二用磁灸或磁铁贴在脂肪瘤处。 三用七个还未成熟的核桃,就是刚结果的那种青核桃,切成薄片泡入两斤蜂蜜中(因为青核桃的核桃皮里含有很多的单啉,此物质就有消除包块的作用),泡了七天之后,就每天喝两次这种蜂糖冲水,坚持下去,就能把身上的脂肪瘤消除。 脂肪瘤是体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正常脂肪细胞集积而成,占软组织良性肿瘤的80%左右。无明显特殊病因。常发于皮下,也可以发生在内脏等深部组织。脂肪瘤常呈局限性,有一层极薄的结缔组织包膜,内中即为脂肪细胞。脂肪细胞被结缔组织间隔分开,常呈分叶状。 脂肪瘤有单发和多发性的,常见于四肢、胸、腹部皮下,呈多个较小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也有较大的,较一般脂肪瘤略硬,压之有轻度酸胀感或轻度疼痛,称之为痛性脂肪瘤。此外,尚有一种为对称性脂肪瘤,表现为双侧对称的特点,好发于颈、肩、肘、臂处。颈部体积较大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肘和臂处脂肪瘤当写作和坐位时有被动的挤压疼痛等。脂肪瘤诊断并无困难。但应与血管病、淋巴管病、神经纤维瘤等相鉴别。 在治疗上惟一有效方法是手术切除。对于多发者(有的患者可达百余个),也只能先选择影响大的、较疼痛的进行切除。尚无法根治。近年来,有的采用吸脂术,在皮肤上作小切口,插入吸管,去除较大脂肪瘤或局部脂肪过多症,不留显著瘢痕。当然,这也是局部治疗。 中医称为“肉瘤”,认为发病与脾脏有关。因脾的生理功能主肌肉,思虑过度,饮食劳倦,郁结伤脾,脾气不行,津液聚而为痰,痰气郁结而为肿;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致伤脾气,脾失健运之职,痰湿内生,聚结于肌肉消薄之处而发病。 治疗:气虚型宜健脾益气,化痰散结。药用:黄芪30克,人参、当归各15克,茯苓、白术、远志各12克,乌药、香附、木香、贝母、陈皮、川芎各10克,甘草6克,大枣7枚。 气滞型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药用:当归15克,陈皮、赤芍、白芍各12克,乌药、川芎、香附、青皮、木香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 3、白术10克、云苓15克、浙贝12克、桔梗12克、夏枯草18克、昆布15克、陈皮6克、枇杷叶12克、当归10克、黄芪18克、党参15克、淮山18克、薏苡仁18克功能主治: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加减: (1)全身浮肿者,加猪苓15泽泻12 (2)肿瘤坚硬,加山慈菇18莪术12山甲12 (3)大便溏泄者,加肉豆蔻12神曲15广藿香10 成药可用:(1)二陈丸,每次3克,日2次。(2)小金片,每次4片,日3次。外敷可用消瘤膏(硼砂、阿魏各等分,麝香少许,研细后,用大蒜捣烂成膏),醋或姜汁调敷。亦可以生南星、贝母共研细末,鸡蛋清和米醋调敷。尚应注意避免过劳,心情愉快,睡眠充足;生活规律,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严格限制肥甘厚味,戒烟酒。 对于脂肪瘤的治疗不建议采用手术疗法,手术治疗会出现越切越多的局面,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另外除了积极的治疗以外,还可以采用偏方进行辅助治疗。 虽然有的医院说用药物也可以治疗,但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会对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伤害,而且,到现在为止,没有那种药物可以彻底的治疗,还是到好点的医院检查清楚后动一下手术,这样根治后也不用在担心。

皮下脂肪瘤介绍及治疗方法(含民间偏方)

螃【精编】皮下脂肪瘤介绍及治疗方法(含民间偏方) 膀1 皮下脂肪瘤皮下脂肪瘤在中医称为痰核。“肉瘤”之名出《干金要方》。多因郁滞伤脾,痰气凝结所致。以皮下肉中生肿块,大如桃、拳,按之稍软,无痛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最常见的好发部位为颈,肩,背,臀和乳房是起源于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所构成。 蒀 1 疾病简介皮下脂肪瘤(lipoma)是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所构成,凡体内有脂肪存在的部位均可发生。脂肪瘤有一层薄的纤维内膜,内有很多纤维索,纵横形成很多间隔,最常见于颈、肩、背、臀和乳房及肢体的皮下组织,面部、头皮、阴囊和阴唇,其次为腹膜后及胃肠壁等处;极少数可出现于原来无脂肪组织的部位。如果肿瘤中纤维组织所占比例较多,则称纤维脂肪瘤。 薈2 疾病分类根据脂肪瘤的可数目可分为有孤立性脂肪瘤及多发性脂肪瘤二类。此类肿瘤好发于肩、背、臀部、四肢、腰、腹部皮下及大腿内侧,头部发病也常见。位于皮下组织内的脂肪瘤大小不一,大多呈扁圆形或分叶,分界清楚;边界分不清者要提防恶性脂肪瘤的可能。单个称为孤立行型脂肪瘤。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称为多发性脂肪瘤。

膄按部位不同可分为皮下脂肪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错钩瘤)。根据脂肪瘤发生的部位皮下脂肪瘤为扁平或分叶状、质软,边界清楚的皮下限局性肿物。质软,可推动,表面皮肤正常,发展慢,数目多达数百个,常在皮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错钩瘤多发生于各个器官(肾脏,肝脏较为多见)的毛细血管的平滑肌组织之间的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肝错钩瘤)。 袂 3 发病原因皮下脂肪瘤指“脂肪瘤致瘤因子”在患者体细胞内也存在一种致瘤因子,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致瘤因子处于一种失活状态(无活性状态),皮下脂肪瘤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病,但在各种内外环境的诱因影响作用下,这种脂肪瘤致瘤因子的活性处于活跃状态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瘤因子的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体内的内环境改变,慢性炎症的刺激、全身脂肪代谢异常的诱因条件下,脂肪瘤致瘤因子活性进一步增强与机体的正常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断结合,形成基因异常突变,使正常的脂肪细胞与周围的组织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导致脂肪组织沉积有关,并向体表或各个内脏器官突出的肿块,称之脂肪瘤。[1] 腿4 发病机制皮下脂肪瘤是相当常见的皮肤病灶,由正常脂肪细胞集积而成,占软组织良性肿瘤的 80%左右,无明显特殊病因,常发于

脂肪瘤病历模板

诉:发现右侧腰部包块1年,明显增大半年。 现病史:患者缘于1年前在无意中发现右侧腰部有一乒乓球大小得包块,质软,边界清,可活动,因忙于劳作,未作彻底治疗,近半年来发现包块明显增大,为求手术治疗,今日来我院就诊,故门诊拟”右侧腰部脂肪瘤"收住入科。病程中无畏寒、有发热,无咳嗽、咳痰。饮食、睡眠及大小便如常。体重无减轻。 仍需治疗得合并疾病情况:无。 既往史: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一般□差药物过敏史:■无□有: 输血史:■无□有,血型:/ 外伤手术史:无。 传染病史:无。 预防接种史:不详、 其她:/ 个人史:到过传染病流行区:■否□就是: 饮酒:■无□有:平均/两/天,时间/年; 吸烟:■无□有:量/支/天,时间/年 月经史:/ 婚育史:结婚年龄:23岁配偶健康状况:良好、 家族史:亲属患肿瘤史:/ 称呼: /肿瘤名称:/ 其她:/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T36.7 ℃,P72 次/分, R 20 次/分, BP117/76mm Hg 体重69kg;发育(■正常□不良) 营养(■良好□中等□不良) 体位自主神志清楚 皮肤:弹性好水肿无黄疸无肝掌无蜘蛛痣无皮疹无淤血无其她:/ 浅表淋巴结肿大:■无□有: 头颈:巩膜黄染:■无□轻□中□重 瞳孔:■等大等圆□不等(左2.5mm,右2.5mm)、对光反射:灵敏 口唇发绀:■无□有颈静脉怒张:■无□有气管:■居中□偏移(□左□右) 甲状腺:■正常□异常: 其她:/ 胸部:胸廓对称呼吸运动正常两肺呼吸音清 心律:■齐□不齐心率72次/分病理性杂音未闻及

乳腺:■正常□异常: 其她:/ 腹部:视诊:外形:■正常□膨隆□蛙状□舟状腹式呼吸:■存在□消失胃(肠)型:■无□有蠕动波:■无□有 腹壁静脉(■无显露□显露□曲张,方向: ) 手术瘢痕:■无□有,部位 其她:/ 触诊:腹肌紧张度(■软□紧张□板样),压痛(■无□有,部位:/ ) 反跳痛(■无□有,部位: ) 肝脏:肋下未触及 胆囊: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 脾脏:肋下未触及 腹内(壁)肿块:位置/ ,大小/cm×/cm, 质地/,活动度/, 搏动/,压痛/ 其她:/ 叩诊:肝浊音界:■存在□缩小□消失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肝区叩痛(■无□有)脾区叩痛(■无□有) 肾区叩痛(■无□有) 移动性浊音:■阴性□阳性其她:/ 听诊:肠鸣音:3—5 次/分□亢进□减弱□消失气过水声(■无□有) 血管杂音(■无□有,部位) 脊柱四肢:脊柱:■正常□畸形: 压痛(■无□有), 部位: 四肢:杵状指(趾)无肢体畸形:无关节:■正常□异常( ) 下肢静脉曲张:无下肢水肿:无下肢溃疡:无下肢坏疽:无直肠肛门:未检。 外生殖器:未检。 神经系统: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引出。 其她:/ 专科情况 右侧腰部内侧可见一大小约4。0×4.0cm包块,边界清,可滑动,周围无红肿,无压痛,无波动感、 辅助检查 右侧腰部包块彩超检查(2012—02-05我院)提示:右侧腰部包块(考虑为脂肪瘤) 初步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怕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d16605421.html,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怕吗 作者:谭思琦 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9年第08期 近年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慢慢接触并了解它。但不管如何,人们对病名中含有“瘤”字的病症还是感到恐惧。那么,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也称肾错构瘤)真的可怕吗? 不是癌症,不可怕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良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约占肾肿瘤的3%,是由异常增生的血管、平滑肌及肿瘤组织按照不同比例构成。该瘤常常发生在肾脏、脑、眼、心、肺、骨等部位。发生在肾脏部位的平滑肌脂肪瘤被称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过去,人们认为该瘤是很少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重视,其检出率逐渐增高。医学统计发现,该病通常有家族遗传性。 不过,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不是癌症,而是一种良性肿瘤。该病病因尚不清楚,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可分为两种类型:①不伴有结节性硬化症者,约80%患者属于此类型。肿瘤多单侧单发肾,瘤体不大。②结节硬化症伴发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约占该病患者的20%。肿瘤多为双侧,且多发,瘤体大小不等。 瘤体大或出血者需治疗 绝大多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通过B超、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良性生长的肿瘤,其临床表现与肿瘤的大小、部位及有无破裂出血相关。中、晚期患者因瘤体较大,会因压迫十二指肠、胃等器官而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或因其组织血管丰富、血管壁结构异常,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破裂出血。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突然破裂时会导致腰腹疼痛和血尿等症状,病情严重的大出血患者可以在腹部触及包块。 治疗方法分情况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肿瘤若小于4厘米则可以暂不治疗,半年后复查CT,观察瘤体是否增长或有其他症状即可。因肿瘤导致动脉栓塞甚至出血的患者,抑制出血,并考慮选择肾动脉分支栓塞,保护部分肾功能。肿瘤小于5厘米的患者可行剜除术,尤其是在肾脏边缘的肿瘤,可行保留肾单位切除术。巨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行肾切除术。若患者两侧肾都有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不建议行肾切除术,应尽可能保存肾功能和防止自发破裂出血。若少数患者出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恶性表现,应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以免肿瘤扩散及转移。

中医治疗脂肪瘤

中医治疗脂肪瘤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疾病危害我们的健康,大家知道 什么是脂肪瘤吗,接下来我们就要讲关于脂肪瘤的一些内容,同 时脂肪瘤应该怎么治疗,以及中医是怎么治疗脂肪瘤的,请看下 文详细说明。 脂肪瘤是体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正常脂肪细胞集积而成,占软组织良性肿瘤的80%左右。无明显特殊病因。常发于皮下,也可以发生在内脏等深部组织。脂肪瘤常呈局限性,有一层极薄的结缔组织包膜,内中即为脂肪细胞。脂肪瘤极少癌变,一般无需治疗;若瘤体较大,影响活动,或近期内突然增大或 发生破溃,则应手术切除.

气虚型脂肪瘤: 宜健脾益气,化痰散结。药用:黄芪30克,人参、当归各15克,茯苓、白术、远志各12克,乌药、香附、木香、贝母、陈皮、川芎各10克,甘草6克,大枣7枚。 气滞型脂肪瘤: 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药用:当归15克,陈皮、赤芍、白芍各12克,乌药、川芎、香附、青皮、木香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 成药可用:(1)二陈丸,每次3克,日2次。(2)小金片,每次4片,日3次。外敷可用消瘤膏(硼砂、阿魏各等分,麝香少许,研细后,用大蒜捣烂成膏),醋或姜汁调敷。亦可以生南星、贝母共研细末,鸡蛋清和米醋调敷。

脂肪瘤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劳,心情愉快,睡眠充足;生活规律,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严格限制肥甘厚味,戒烟酒。 脂肪瘤的食疗: 生薏米对多发性脂肪瘤有一定治疗作用。患者可服用薏米粥治疗。具体方法如下:生薏米100-120克,每日煮粥一次,1-2次吃完,30天一个疗程。本品有滑胎作用,孕妇禁服。 另外脂肪瘤患者禁酒及含酒精类饮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脂肪瘤患者极其重要如果不吃早餐可刺激脂肪瘤或使原来的瘤体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脂肪瘤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肉类食品

(完整版)皮下脂肪瘤介绍及治疗方法(含民间偏方)

【精编】皮下脂肪瘤介绍及治疗方法(含民间偏方) 1 皮下脂肪瘤皮下脂肪瘤在中医称为痰核。“肉瘤”之名出《干金要方》。多因郁滞伤脾,痰气凝结所致。以皮下肉中生肿块,大如桃、拳,按之稍软,无痛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最常见的好发部位为颈,肩,背,臀和乳房是起源于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所构成。 1 疾病简介皮下脂肪瘤(lipoma)是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所构成,凡体内有脂肪存在的部位均可发生。脂肪瘤有一层薄的纤维内膜,内有很多纤维索,纵横形成很多间隔,最常见于颈、肩、背、臀和乳房及肢体的皮下组织,面部、头皮、阴囊和阴唇,其次为腹膜后及胃肠壁等处;极少数可出现于原来无脂肪组织的部位。如果肿瘤中纤维组织所占比例较多,则称纤维脂肪瘤。 2 疾病分类根据脂肪瘤的可数目可分为有孤立性脂肪瘤及多发性脂肪瘤二类。此类肿瘤好发于肩、背、臀部、四肢、腰、腹部皮下及大腿内侧,头部发病也常见。位于皮下组织内的脂肪瘤大小不一,大多呈扁圆形或分叶,分界清楚;边界分不清者要提防恶性脂肪瘤的可能。单个称为孤立行型脂肪瘤。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称为多发性脂肪瘤。 按部位不同可分为皮下脂肪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错钩瘤)。根据脂肪瘤发生的部位皮下脂肪瘤为扁平或分叶状、质软,边界清楚的皮下限局性肿物。质软,可推动,表面皮肤正常,发展慢,数目多达数百个,常在皮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错钩瘤多发生于各个器

官(肾脏,肝脏较为多见)的毛细血管的平滑肌组织之间的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肝错钩瘤)。 3 发病原因皮下脂肪瘤指“脂肪瘤致瘤因子”在患者体细胞内也存在一种致瘤因子,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致瘤因子处于一种失活状态(无活性状态),皮下脂肪瘤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病,但在各种内外环境的诱因影响作用下,这种脂肪瘤致瘤因子的活性处于活跃状态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瘤因子的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体内的内环境改变,慢性炎症的刺激、全身脂肪代谢异常的诱因条件下,脂肪瘤致瘤因子活性进一步增强与机体的正常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断结合,形成基因异常突变,使正常的脂肪细胞与周围的组织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导致脂肪组织沉积有关,并向体表或各个内脏器官突出的肿块,称之脂肪瘤。[1] 4 发病机制皮下脂肪瘤是相当常见的皮肤病灶,由正常脂肪细胞集积而成,占软组织良性肿瘤的 80%左右,无明显特殊病因,常发于皮下,也可以发生在内脏等深部组织。成熟的脂肪细胞成群排列,大部分均有一纤维外膜包围。然而,有时候也会有边缘不规则的脂肪组织散在地浸润在肌肉组织中。一般脂肪瘤常见于头部、颈部、肩部以及背部的皮下脂肪层。可以是多发性的,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最常被发现于40――60 岁。病灶通常长的很慢,摸起来是圆形,柔软,可移动的,而且不会痛。 发病率逐年增高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磁共振表现_6例报道及文献复习_戚荣丰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磁共振表现(6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MRI of spinal epidural angiolipomas(six cases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戚荣丰,张宗军,卢光明,张龙江,朱宗明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影像科,江苏南京 210002) QI Rong-feng,ZHANG Zong-jun,LU Guang-ming,ZHANG Long-jiang,ZHU Zong-ming (Clinical College of Medical School,Nanjing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PLA,Nanjing 210002,China) [关键词] 血管脂瘤;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 730.262;R 44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062(2009)10-0791-03 [收稿日期]2009-03-09;[修回日期]2009-04-08 [ 作者简介]戚荣丰(1984-),男,江苏兴化人,在读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张宗军,南京军区总医院影像科,210002。 血管脂肪瘤是由血管及脂肪组织构成的常见的良性肿瘤[1],常发生于躯干及肢体皮下组织,发生于椎管内的比较罕见,国外报道占所有椎管内肿瘤的0.04%~1.2%,占所有椎管内硬膜外肿瘤的2%~3%[2-5]。本病由Berenbruch 于1890年首次报道,截至目前,国外报道约100例[6-7],国内报道不足40例,文献报道以个案为主[8]。该病分为两种亚型:非浸润型和浸润型,前者占绝大多数,常局限于硬膜外,后者常浸润周围组织,尤其是椎体骨组织[9-10]。本文收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6例患者,对该肿瘤MRI 表现进行分析,并回顾国内外文献,以期提高正确诊断能力。 1资料与方法 收集1998~2008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 为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患者6例。其中男、女各3例,年龄8~58岁,平均45岁。病程1d ~10年,平均776d ,临床表现以肢体麻木、肌力下降为主,其中1例于外伤后出现症状。 6例患者都行MRI 检查,1例采用Siemens 1.0T 超导磁 共振扫描仪,其余5例患者均采用GE Signal 1.5T 超导磁共振成像仪,采用脊柱表面线圈,行常规MRI 平扫及增强扫描。 常规MRI 采用自旋回波(SE )及快速自旋回波(FSE )行矢、轴、冠状面扫描,扫描参数:T 1WI (TR/TE=500ms/10ms )序列, T 2WI (TR/TE=3500ms/100ms )序列。层厚3~5mm ,层间距1mm 。3例加做矢状面脂肪抑制成像(化学饱和法)。4例行增 强扫描,对比剂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 )注射液,以2~ 3ml/s 的速率经肘前静脉注射12ml ,行SE 序列T 1WI 轴位、矢 状位和冠状成像。 2结果2.1 病变部位 4例位于胸段(图1,2)、颈段1例且延伸到T 1水平(C 4~T 1)、腰段1例(图3);肿块多呈长条形,最大生长范围约5个 椎体高度,最短约1个椎体高度,平均约2.3个椎体高度。 2.2影像学表现 6例肿块都位于脊髓后方的硬膜外间隙,邻近蛛网膜下 腔受压变窄,脊髓受压,对邻近椎体及软组织未见有侵犯征象,都呈非浸润型,除1例因外伤合并T 5椎体压缩性骨折外,都未见伴发脊柱发育畸形等异常征象。肿块T 1WI 多呈高低不均匀的混杂信号,高低信号比例不一(图1b ,2c ,3b ),T 2WI

体表血管脂肪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

体表血管脂肪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 发表时间:2015-12-28T13:46:55.7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9期供稿作者:吴利永张莉(通讯作者) 韩璇宋培军[导读] 徽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发病呈现多发性,在患者成年早期比较多见,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较高。 吴利永张莉(通讯作者) 韩璇宋培军(安徽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体表血管脂肪瘤治疗中使用手术治疗的相关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就诊于我院的体表血管脂肪瘤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时期的不同进行随机的分组:常规组61例,干预组61例,常规组为晚期手术组,干预组为早期手术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要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显著少于常规组 (P<0.05)。结论:在临床体表血管脂肪瘤治疗中使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上显示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在发病早期进行手术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在发病晚期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仅如此,使用手术方法对体表血管脂肪瘤进行治疗的复发率较低,而且具有耐受性好的优点,在临床治疗体表血管脂肪瘤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应用。【关键词】体表血管脂肪瘤;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085-02 血管脂肪瘤[1]又称为血管性脂肪瘤、血管纤维脂肪瘤等,其指的是一种脂肪细胞和壁薄的小血管相交织后在皮下形成的一种结节,在这种小血管中常常会有纤维性血栓的存在。血管脂肪瘤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病变[2],并且具有家族遗传史,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发病呈现多发性,在患者成年早期比较多见,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较高。血管脂肪瘤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3],一般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停止生长,在临床上,部分患者存在局部的压痛,因此,对该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在体表血管脂肪瘤治疗中使用手术治疗的相关方法及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选择2014.1—2015.7期间就诊于我院的体表血管脂肪瘤患者122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37例,年龄在31~55岁之间,平均年龄(41.83±5.16)岁。根据手术治疗时期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每组分别61例患者。其中血管脂肪瘤的发生部位为四肢65例,躯干部位45例,颜面部位12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年龄、性别、病程)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在发病的晚期进行手术治疗,干预组在发病的早期进行治疗。根据患者体表血管脂肪瘤的部位,对其可能的浸润深度、面积大小进行估计,发生在躯干和颜面的选择静脉麻醉或者浸润麻醉,发生在四肢部位的选择硬膜外麻醉或者臂丛麻醉。手术进行时按照外科整形手术的切口原则进行手术切口的选择,对瘤体进行最大程度的切除,并不产生太多的表面瘢痕,不对肢体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在对四肢体表血管瘤进行手术时可以选择止血带进行止血的方式进行,以此便于手术视野的暴露。术前如果估计肿瘤的浸润面积较大或出血较多,则在必要的时候使用介入法进行血管的栓塞,在瘤体的切除过程中要仔细的对每条血管进行结扎,争取一次性将肿瘤全部切除。对体表血管脂肪瘤进行切除后皮肤的缝合可以直接选择拉拢缝合,但如果皮肤的张力比较高,则进行植皮或者皮瓣转移的方式进行创面的修复,手术后要在切口内放置引流条,在二十四小时后拔除引流条,对局部进行适当的加压包扎。 1.3 观察项目[4] 通过对常规组及干预组实施不同的手术时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对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使用SPSS17.0软件,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2.结果 对常规组及干预组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时期治疗后,常规组治愈53例,治愈率为86.89%;干预组治愈60例,治愈率为98.36%;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要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复发8例,复发率为13.11%,干预组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为1.64%,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具体结果如下。表1 常规组与干预组临床效果以及复发情况比较(n/%) 项目 n 临床治愈情况复发情况干预组 61 60(98.36) * 1 (1.64) * 常规组 61 53(86.89) 8(13.11) 与常规组相比,*P<0.05 3.讨论 体表血管脂肪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良性疾病,其是在血管瘤的间质内充满了脂肪,是一种良性的错构瘤[5],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血管的增生及扩张,脂肪组织形成了支持或者间隙结构。该种血管脂肪瘤会不断的生长,所以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在本研究中探讨在体表血管脂肪瘤治疗中使用手术治疗的相关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常规组治愈53例,治愈率为86.89%;干预组治愈60例,治愈率为98.36%;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要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复发8例,复发率为13.11%,干预组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为1.64%,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手术治疗在体表血管脂肪瘤中显示了较好的效果,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对血管脂肪瘤及脂肪瘤进行区分,避免因区分不到位造成的不必要的神经及血管的损伤,并且在手术过程中要谨慎的对血管进行相应的分离,同时注意颜面部病变患者的美观度。综上所述,在临床体表血管脂肪瘤治疗中使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上显示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在发病早期进行手术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发病晚期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仅如此,使用手术方法对体表血管脂肪瘤进行治疗的复发率较低,而且具有耐受性好的优点,在临床治疗体表血管脂肪瘤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应用。【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