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中国人财富观之变迁

30年中国人财富观之变迁
30年中国人财富观之变迁

30年中国人财富观之变迁

2011年12月14日11:42

来源:大众理财顾问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7月的一个周末,陈婕带着父母、孩子一起从北京驱车300多公里到南戴河度假。京沈高速上车流不少,都是像他们一样去海边度周末的家庭。

在酒店门前的广场上停好车后,陈婕从后备箱里往外拿东西,她边拿边问母亲:"这样的生活,你们

年轻的那会儿根本就想不到吧?"

"那当然,做梦都想不到。"母亲回答。

陈婕的母亲生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过最为困苦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历过最为狂躁的文革时代,也经历过那令人惴惴不安又兴奋不已的改革开放浪潮,但不管在哪个时期,她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家用轿车的主人,会开着车去超市把大把的生活用品从货架上搬到后备箱,会开着车去邻近的海边度周末

--这些都是曾经电影里西方人的生活,那么遥不可及,怎么突然之间就到了眼前?

80年代:拒谈财富远离"罪恶"

在改革开放之前,也就是陈婕的母亲还年轻的时代,中国社会流行的三大件是手表、缝纫机和自行车。谁家要是有了这三样东西,套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儿,那可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这三大件,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名牌"。手表是梅花牌的,小伙子们都以手腕上能戴上梅花表而骄傲,那也是他们送给未婚妻最好的礼物;缝纫机是飞人牌的,姑娘们都希望结婚时获得这样一份嫁妆,那是很荣耀的陪嫁;自行车则是天津飞鸽牌最为有名,一个家庭要是能买上一辆自行车,那可得像对待宝贝一样,天天扛到卧室放着,每次用之前还要用抹布擦得蹭蹭亮。

林璐是一个80后的孩子。有一年暑假她要去上

补习班,但因为没有手表而经常迟到。父亲从抽屉里找出好几块手表,但她不是嫌这个表盘太大,就是那个表链太土气。父亲叹口气说:"时代真是不同了,

我们那会儿有块表就高兴得不得了。"

父亲林杰华当年上学的时候,全校唯一的一块钟表挂在传达室,全体师生上下课的时间都由传达室大爷敲钟的声音决定。林杰华参加高考那年,林璐的奶奶找同事借了块手表让儿子戴上,结果让林杰华激动得一夜未睡好。

林璐家的阳台上,至今还放着一台旧式缝纫机,一方粗布盖在上面,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台缝纫机是当年林璐的奶奶从上海寄来的,千里迢迢运到济南费尽了周折。那时全国的物质供应都很紧张,林杰华在济南想尽办法也买不到一台缝纫机,只好请在上海的父母帮忙。缝纫机好不容易买到了,运送成了难题,因为上海规定缝纫机一律不准带出。林璐奶奶想了个办法,找了个木箱子,把缝纫机拆开塞到木箱子里,外面用布包裹得严严实实。但没想到在火车站托运处过磅时还是被发现了,林璐奶奶只好上去说了一大堆好话,最终缝纫机才被"放行"。

如今这台缝纫机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很难再有用得上的时候。但林璐的父母舍不得丢弃它,在阳台上给它找了个安置的位置。那是一段岁月的印证。

那个年代的人们,不仅丝毫没有"理财"的概念,财富对于他们来说也犹如"洪水猛兽"。中国传统文化

中自古有着"财富原罪说"的影子--为富者一般"不仁"。这种观念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文革岁月里登峰造极--"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其实,在那时大家都没什么财富,工资差别不大,谁也不会比谁多几个钱。中国人都在九级工资的体系下过着成色单一的生活,房子单位分、看病单位管,条件好一点的能买"三大件",条件差一点的只能吃饱饭,但差别也仅仅如此。股票、基金是听都没听过的词儿,即便知道,也没人敢拿真金白银尝试,那会儿连把钱存银行,看着钞票变成纸上的白底黑字都不放心呢,还谈什么投资呢?

90年代:追求财富半遮半掩

陈婕生于20世纪70年代,没吃过太多苦头,但她在七八十年代度过了童年时期,在八九十年代度过了青少年时期,而后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亦是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时代变迁的亲历者。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巨变是史无前例的,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曾撰文表示,是改革开放让国人树立了现代财富观。

如果说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印记,那么,在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社会财富的象征是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这是"新三大件"。

陈婕家的第一个电视机是她懂电子技术的父亲

组装的一台9寸的黑白电视。那时大概是1980年,即便是比书大不了多少的电视机也是新鲜玩意儿,一到晚上,邻居们都搬着小凳子来陈婕家,电视机以及美剧《大西洋[2.80% 资金研报]底来的人》如同一块强力磁铁吸引着人们。另一种生活是什么样?这时刚刚打开了一扇窗。

后来,陈婕家换了一部尺寸大一点的电视,依然是黑白的。那时,很多城市家庭都能拥有这样一部"小黑白"了,因此,邻居搬着小凳子围坐在电视机前的情形不再常有。1983年夏,电视台正在热播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一吃过晚饭,陈婕的母亲就赶紧收拾碗筷,然后在阳台上架起竹床,把电视机转到面朝阳台,一家人坐在竹床上看射雕。陈婕母亲种的茉莉花开得正好,清香飘过,那是宁静而心有期待的夜晚。

等到陈婕七八岁时候,家里才购置了一台冰箱,雪花牌的。这让陈婕很兴奋,以前都是拿着保温瓶去父亲单位小卖部打冰汽水,如今在自己家里打开冰箱就能喝到了,还能自己在家做冰棍!

对于中国人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闯荡的岁月。他们从"均贫"的日子里惊醒,开始意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生活,那种新生活他们之前根本无可想象。人们心里沉睡的对财富的渴望苏醒了,一些先行者勇敢地追寻它。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那一年,从全国各地涌来无数闯荡者,人数超过了10万,到1990年人才大潮消退之前,海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库存人才档案达18万份之多。王建平是其中的一位,他现在是海口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当初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从吉林来到海南,20多年后,经历过财富激增与坍塌的他回忆初上海岛的日子,用"每天睁开眼睛都兴奋"来形容。

不过,在那个年代,对财富的追寻依然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社会开始接纳追求财富的行为,但经过那么多年的压制,多少有些畏缩。1984年,柳传志创办联想集团[2.46%]的前身,公司赚了一些钱后柳传志在年底给每个员工发了几十元的奖金。他告诫得到奖金的员工"不要告诉其他人",也就是说,"发奖金"在当时还是一件不太摆得上台面的事情。

股票作为新鲜的投资产品,在这段时间里进入中国人的视野。1983年新中国第一支股票面世,由深圳

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次年,联合投资公司获纯利17万元,购买股票者首次分得红利;1987年9月,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的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正式成立,它位于园岭新村的旧址见证过当年股民的疯狂,三四十平方米的市场部根本挤不下那么多人,外面的草地上都是人山人海,证券公司不得已只能晚上加开夜市以应付局面。

随着手头财富的越积越多,人们生活的变化也越来越大。陈婕家里在添置完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初装上了固定电话。在同学中,陈婕家属于装电话比较早的一批,这让她觉得很自豪。那时有电话的家庭还不常见,很多亲戚来了后都喜欢拿起话筒,假装在打电话的样子,然后拍一张照片。

之后,这个家庭还买了一台空调,那是因为陈婕的母亲伤了腿,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只能卧床休息,陈婕的父亲怕妻子太热,执意买一台空调。陈婕的母亲起初不同意,觉得太奢侈了,后来拗不过,买了回来。

00年代:乐享财富品质生活

进入21世纪之后,陈婕大学毕业,结婚生子。

孩子出生在一个绝然不同的时代。陈婕的婴儿时期,每次出行都是被绑父亲的背上,父亲骑着自行车;再长大一点,父亲在自行车后架上安装了一个座椅,陈婕坐在上面,唱着"我有一个好爸爸……",前面的父亲就会骑得更带劲。

陈婕的孩子不会有这样的记忆。他出生时,陈婕已经购置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以及一辆私家车。孩子出生前,陈婕与丈夫商量的是买什么样的儿童安全座椅最安全。中国已经敲开了汽车时代的大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拥有一辆车不再是一件新鲜的事儿,有些富裕一点的家庭甚至会有两辆:一辆轿车用于城区代步,一辆越野用于假日出游。2010年,北京的机动车已经逼近500万辆,为了治理日益拥堵的交通,北京交管局不得不出台从"限行"到"限购"的管制型

措施,但即便如此,也挡不住城市家庭购买私家轿车的热情。

住房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婕小时候住的房子是她父亲单位分的,他们只需要象征性地交一点点房租;1998年国家启动住房货币化的改革,他们花2万元把房子的所有权买了下来,这是当时很多家庭的购房路径。等到陈婕结婚成家时,已全然变成

商品房时代。陈婕还算幸运,赶在北京房价飙升之前买下了房子,若是等到现在,动辄两三万/平方米的

房价只能让她"望房兴叹"。当缝纫机和自行车已经被很多家庭抛弃,而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成为普通"标配"时,住房和汽车成了新时代"三大件"中最重要的两项。另外一项是保险。随着财富观的进步,也随着对未来风险意识的增强,买保险成为很多家庭的理财方式。

陈婕的朋友易芳,在30岁时给自己买了一份大

病保险。易芳是典型的城市白领、大龄剩女,她说这份保险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在没嫁出去的时候,有能力为自己买一份保障,何乐而不为?

她的另一个朋友魏平,最近刚刚给新生的儿子买了份保险,是一种分红型的教育险。"如今教育花销

太大,不买保险吧,要不钱就被花掉了,要不就贬值掉了,不划算。"魏平说。

陈婕自己现在买了一份基金定投。她的想法和魏平差不多。在孩子出生后她开始有了一些理财的意识,基金、股票、短期理财产品,她都买了一些。在她看来,不管如何,都比存银行活期要强。

跟上时代的并不止陈婕这些年轻人。他们的父辈甚至祖辈,如今也热衷于这些新时代理财方法。2006年、2007年基金火热的年份,陈婕发觉去银行取钱等候的时间长了很多,前面都是老头老太太在排队,做什么?买基金!

在新时代里,储蓄、保险和股票是中国城市居民的三大投资工具。92.0%的被访者进行了储蓄投资,41.4%的被访者购买了保险,32.1%的被访者进行了股票投资。

不过,调查的结果也显示,高收入人群仍然更重视投资;70后、80后相比于前辈,投资的比例也明显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储蓄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观念较为保守、不愿意借钱消费的中国人,如今开始普遍具有借钱消费的意识。在购买大件生活用品或者进行创业投资时,相当大比例的人群会考虑贷款的方式,并且认为“即便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也很划算”。在此次调查中,有41.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持有信用卡,一些受访者是在现金不够或者金额比较大时刷卡,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习惯性刷卡,即便只是在超市买几样小东西。

《中国平安国人财商指数报告(2011)》指出,中国人的财商从目前来看并不高,刚

过60分的及格线。其表现为,对财富知识的

掌握薄弱、尤其是针对外界经济资讯和知识的关心少,对债务的态度仍然比较保守。比如,六成受访者认为,在一定的资金基础上才能赚钱投资。另外,在日常支出的使用、贷款的意识和使用上表现也不佳。

但无论如何,中国人的财富观和处理财富的能力都在进步。伴随着“三大件”从百元等级向百万元等级的演变,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一过程,也应该相信,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伴随着当下中国人追求财富的机会与渠道的

变多变宽,中国人的财商指数也会获得提高。

总体来说,我国城市普通居民财商得分为60.1分(按百分制计算);城市大学生群体的财商为61.9分,城市高收入人群的财商得分

为64.2分。

居民对财富的追求意向表现的公开、显著。

75.1%的我国城市居民认为“追求金钱是一件

天经地义的事情”。61.8%的我国城市居民认

为“只要能赚钱的活动我就会参加”。表明中国人在追求财富的时候态度更加积极,并且崇尚主动追求财富。

中国人在财富获取和管理方面的特点

投资项目较单调、倾向于保守投资、消费多计划少规划少、商业保险的需求需开发。

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内容提要】在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的风尚习俗也在不断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消费习俗的演变十分突出,并且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众所周知,近代中国的社会风俗之所以会发生变化,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许多方面的内外因素中探寻原因,而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以及近代商业文化的影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在近代经济发展影响之下消费习俗与消费观念的发展演变,借以了解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社会风尚的嬗变轨迹。【关键词】商业发展/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正文】一、商业发展与消费方式的变革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消费方式往往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换言之,消费方式的变化,也是经济与时代发展变迁的具体表现之一。美国学者罗斯托在其《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甚至将消费模式作为划分时代的一个基本标记。在不同的社会与时代中,消费方式的变化又呈现出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在近代中国,消费方式的变革与过去相比较,即表现出涉及面广、变化大、影响深的显著特点,称得上是消费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一场革命。在近代之所以出现消费方式的重大变革,无疑是缘于新型经济也即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推动,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进而直接导致了消费革命的出现。鸦片战争之后,洋货大量涌入中国,即逐渐对中国传统的消费方式产生了某些影响。例如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社会风气中已开始出现某种崇洋的倾向。“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衣有洋绉,帽有洋筒,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佳者亦名洋酱油,颜料之鲜明者亦呼洋红洋绿。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注:陈作霖:《炳烛里谈》,转引自陈登原《中国文化史》下册,第300页。)。不过,最初的这种变化主要还只是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尚不普遍。到19世纪末,中国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已增至70余个,清朝政府自开的口岸也有20多个。于是,洋货在中国的倾销更加畅通无阻,已深入到广大的中小城镇,甚至在某些乡村也不难见到洋货。例如在直隶的玉田,人们消费的洋货已“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矣”(注:姚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第1106页。);即使是在云南昭通偏避之区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包括各种哈刺呢、哔叽、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一应俱全,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注:姚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第1106-1107页。),因而能够为普通民众所接受。除进口洋货日益增加之外,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各国又通过逼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攫取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设厂权,从而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就地生产和销售各种商品。在此之前,洋商虽已在中国的某些通商口岸建厂,但为数较少,也未取得合法权利;甲午战争后则不仅获取条约的认可,而且建厂数量急剧增加。于是,在中国本土制造的各种洋货更加充斥市场。由于其价格较诸进口洋货更低,所以也更易深入中国普通民众的家庭,以至于“人置家备,弃旧翻新,耗我赀财,何可悉数”(注: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三联书店1957年,第239页。)。洋货的日趋普及,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人消费方式的变革。[!--empirenews.page--] 不仅如此,洋商还将西方的生活与消费方式也直接引入到中国。包括在租界建西式洋楼和西式马路,参与赛马、赛船、网球、足球、业余剧社、公园或室内的音乐会等。同时,洋商还在中国创设许多与新生活与新消费方式直接相关的公用事业。例如在上海租界,1862年即出现了第一条西式马路——静安寺路;1865年首次安装了煤气路灯,并建立了第一条陆路电报线;1874年法国商人米拉从日本引进第一批人力车;1882年英国商人创办的上海电光公司开始设置路灯;次年又架设自来水管首次放水;1908年有轨电车通车,1914年无轨电车也开通。所有这些,最初虽主要是服务于租界的外国侨民,但也无不影响到中国人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的改变。不久之后,在上海南市的华界也相继出现了电灯、电话、汽车、自来水,并仿照租界改建和新建了多条马路。如徐家汇一带“市面大兴,既而电车行驶矣,邮政设局矣,电灯、路灯、

论世界银行提出的新国家财富指标

论世界银行提出的新国家财富指标 世界银行颁布了一项衡量国家(地区)财富的新标准,不仅考虑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人均收入等传统因素,还非常重视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环境损害规模、劳动力价值等,归纳为计算国家财富的4项标准: 1、自然资本——包括土地、水、木材以及地下资源的经济价值; 2、生产资料——机器、工厂及工业设施; 3、人力资源——国民生产能力所代表的价值; 4、社会资本——非个人所代表,但隐含于集体之中的人类组织机构(诸如家庭和社会组织)的生产价值。 这些指标的设置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评价的结果更能实现评价的目的。财富的真正含义是指国家生产出来的财富,减去国民消费,再减去产品资产的折旧和消耗掉的自然资源。该方法纳入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特别是纳入了资源和环境核算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的修正,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去阐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并通过货币化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资本存量(或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化,以此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 一、国家财富计算方法的革新 国家财富是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富有程度的代名词,是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综合指标。过去,国际社会常用“国民财富”或“国民收入”,作为衡量一国(地区)整体实力的统计指标。后来,国民核算统计中改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代表一国(地区)的经济规模,用人均GNP或人均GDP代表一国(地区)的经济水平(或收入水平),国家经济实力强弱,一般取决于两者的综合水准。近几年来,适应世界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国际比较方法在不断革新,实践表明,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国的经济规模或水平是不够的,从而,国际上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评估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的统计方法。但值得指出的是,尽管人们在进行宏观经济总量比较时,经常使用“经济实力”这个词,迄今为止,尚未有一个将经济实力进行量化得十分完美的综合指标,世行推出的把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评估财富的新方法,应该说是目前对一国经济实力进行量化评估的较好方法。这种方法在决定各国经济发

艺术与审美答案。

1 【单选题】(2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A.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B.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 C.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D.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 2 【单选题】(2分)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A. 不仅智育是在理智的、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美育亦是; B.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美育。

C. 美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造性; D. 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而这正是“创造”的本质; 3 【单选题】(2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人的精神境界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 A. 胸襟 B. 怀抱 C. 胸次 D. 格局 4 【单选题】(2分)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的启示是? A. 商品必须有醒目的设计风格,否则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B.

最简洁的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产品设计。 C. 只有多学科教育背景的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的产品; D. 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 5 【单选题】(2分) 《艺术与错觉》一书的作者是()。 A. 阿瑟·丹托 B. 恩斯特·贡布里希 C. 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 D. 克莱夫·贝尔 6 【单选题】(2分) 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 A. 妙格、逸格、能格、神格 B.

中国传统服饰变迁 啊

一、传统服饰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璀璨华美,丰富多彩。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同时也具有美化的功能。 服饰,即平时所说的“衣”有着广狭两义,狭义的衣仅指身上所穿的,而广义的衣则指的是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衣、足衣等。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中国古代的先民从服饰起源之始,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融于日常生活的服饰穿戴之中,构成了服饰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内涵,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璀璨华美,丰富多彩的。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是一个时期的审美倾向、审美意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产生于特定的时代的。 首先,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其次是“等级性”。这是阶级社会的标志,它对古人的服装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这种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历史上“白衣”、“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第三,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影响到了服装的审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七雄争霸,各自为政,造成了百家争鸣学术论战,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产生了多种的审美主张。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

中国古代服饰得变迁 服饰就是人类特有得文化现象。中华民族得服饰文化就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丰富积淀﹑绚丽多彩得艺术宝库。中国服饰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华夏先民得以生存得条件之一,在人类发展得历史长河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曾经就是享誉世界得衣冠大国,在漫长而浩瀚无垠得世界服饰文化长河中,它也曾经辉煌过,它所闪亮得光辉,曾经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因此,中国古代服饰得变迁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不可或缺得重要一页。 遥远得古代,人类穴居野处,过着原始生活。那时,人们只知道用树叶草葛遮挡烈日,防止虫蛇得啃咬,风雨得侵袭,保护身体。或者就是为了猎获野兽,把自己伪装成猎物得模样,提高狩猎效果。 约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得母系氏族步入繁荣阶段,原始得农业与手工业开始形成。麻衣得出现就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得开端,也就是人类社会进步得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发明饲养蚕与纺织丝绸就是相当早得。到了殷商时期,人们已熟练掌握了丝织技术。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我国服饰同社会得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审美观念等得关系越来越密切。它得发展与变迁,总要受到各种社会条件得影响与制约。 中国得冠服制度,大约在夏商时期初步确立,至周代趋于完善。夏商周时期,冠服制度已成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分别等级尊卑得东西,标志着权力与等级得冕服与官服以及各种饰品逐渐成为服饰发展得主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冠服制度进一步纳入“礼治”范围,成为礼仪得表现形式,充分反映着封建得等级制度。 战国时期,穿着胡服一时相沿成风,以致形成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第一次得大变革。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个各项制度,其中包括衣冠制度。汉代秦之初,大体上沿袭了秦制,但现成了佩绶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理念与心理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理念与心理的演变 摘要:社会消费理念和消费心理的演变既是人民自身心理历程的反映,更是社会变迁的折射。从1978开始,从农村开始的改革迅速席卷到全国各行各业中去了。依据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状况的变化,我国人民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也随之发生着重大变化。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消费理念和心理为依据,将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划分为较为清晰的三个时代,这三十余年经历了从1978年到80年代末的节俭型消费观变迁到90年代的消费主义出现,再到如今的消费主义和理性消费并存的局面,并分析了造成这种消费观念的经济、社会、文化原因,同时提出了树立健康消费观念的建议。 关键词:改革开放;消费理念;消费心理;演变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since its Reform and Opening-up Abstract: The evolution of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mirrored both people’s mental processes and social change. Reform which first took place in farming occurred in all walks of life since 1978. As economic condition and state of development got change, people’s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were likely to change. This paper divided the thirty years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into three ages with the time clue and the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basis. From 1978 to 1990s, people held frugal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transformed to consumerism in 1990s. From 2000s on, rational consumption concept appeared and coexist with consumerism. This paper also analyzed reason caused the evolution from aspect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of erecting healthy consumption concept Keyword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onsumption concept; consumer psychology; evolution

中国文学的审美观

中国文学的审美观 1.审美观定义 审美观: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感、经验、观点和理想等。 文学审美观:中国传统的美是由作品、作者及客观环境构成的。 2.中国人主要思维方式 ⑴整体性受儒家、道家以及佛教影响,讲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因而中 国人思维方式为中庸,兼顾,联系,和谐和统一。 ⑵模糊性混沌状态,尤其是中国古代。与西方不同,西方认为非美即丑, 非丑即美。 ⑶直觉性注重经验,整体思考。讲究感觉、灵感、内省和内心体验。 ⑷求同性思想一元化,统一化。 3.中国文学的美学智慧 主要受儒家,道家和佛教影响 ⑴中国文学的一大特点——抒情。创造意境或者意象,其中意境分为物镜 和情境。 a.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主要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并兼容了道家道 通为一,及佛教人与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因此,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密不可分。举例,北雁南飞,代表送别,好友分离;“举头望明月”,意味思乡,思念某人。 b.虚实相生以道家有无相生的思想为基础,并兼容了儒家言近旨远尤其佛 教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思想。举例,唐代诗人张继。 当然,中国文学作品还是注重真实。文学作品反应作者的品格和志趣,“文如其人”。举例,王维,鲁迅。 c.韵味无穷显然以禅宗不立文字作为基础,并兼容了儒家、道家言不尽意 的思想。举例,晚唐诗人,李商隐,《锦瑟》。 ⑵君子人格重视仁义礼智,这些道德标准也影响到文学的评鉴。举例,诗 圣杜甫,心系朝廷,百姓疾苦;南宋诗人陆游,年迈还担心如何收复中原。 反例,元代诗人杨维桢,诗词写得不错,影响力较大,但论者对其评价却

抑多扬少,或许是因为他个人行为放浪。 4.唐诗的审美观 唐诗以实用为目的,以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为原则,追求自然的审美情趣和含蓄蕴籍的风格,这就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倾向。 ⑴揭露政治的黑暗和批判统治阶级腐败现象的诗歌。这类诗有《丽人行》、 《车行》等数篇。 ⑵忧国伤时之作。安史之乱时期,杜甫感念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流离漂泊, 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如名篇《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⑶以诗言志,也是中国的传统,往往诗人作诗的目的并不在于玩赏词句,而 是借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言明志向。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 炬成灰泪始干”, 还有白居易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 (2)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 服饰就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就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丰富积淀﹑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中国服饰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华夏先民得以生存的条件之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曾经就是享誉世界的衣冠大国,在漫长而浩瀚无垠的世界服饰文化长河中,它也曾经辉煌过,它所闪亮的光辉,曾经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因此,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页。 遥远的古代,人类穴居野处,过着原始生活。那时,人们只知道用树叶草葛遮挡烈日,防止虫蛇的啃咬,风雨的侵袭,保护身体。或者就是为了猎获野兽,把自己伪装成猎物的模样,提高狩猎效果。 约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步入繁荣阶段,原始的农业与手工业开始形成。麻衣的出现就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开端,也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发明饲养蚕与纺织丝绸就是相当早的。到了殷商时期,人们已熟练掌握了丝织技术。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我国服饰同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审美观念等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的发展与变迁,总要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中国的冠服制度,大约在夏商时期初步确立,至周代趋于完善。夏商周时期,冠服制度已成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分别等级尊卑的东西,标志着权力与等级的冕服与官服以及各种饰品逐渐成为服饰发展的主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冠服制度进一步纳入“礼治”范围,成为礼仪的表现形式,充分反映着封建的等级制度。 战国时期,穿着胡服一时相沿成风,以致形成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第一次的大变革。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个各项制度,其中包括衣冠制度。汉代秦之初,大体上沿袭了秦制,但现成了佩绶制度。

国家财富心得体会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心得体会 我读完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有的还没有完全读懂,但是有段话给我印象很深,文中写道“教育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中都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它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打开一个可以万事如意的理想世界之门的神奇魔方。但是它是促成更深刻、更和谐的人类发展并藉以减少贫困、排斥、愚昧、压迫和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教育是始终伴随着人类诞生、发展的社会现象。时代更是赋予教师以巨大职责!如今,我们提出人文精神,就是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人的素质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学会生存》报告(1972年)在序言中对世界因技术发展而非人化表示担心。从那时起,社会发生的一切变革,特别是传播媒介能力的巨大发展,加剧了上述担心,并使源于这种担心的必不可少的做法更加合法。21世纪有可能使这些现象在更广的范围出现。到那时候,问题就不再是培养儿童为某一特定的社会作好准备,即不再是不断地向他们每个人提供有助于其理解周围世界并成为有责任感的和公正的参与者的力量和知识方面的标准。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教育的卓越在于:为人才而投资”。我很赞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这个观点。国家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付各种挑战。需要一些经受过培养和锻炼、能够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管理者、经营者、甚至是领导人。那些“未来的人才”,在教育方面会有着各种特殊的需要,要满足这种需要,就意味着新时期,对教师期待更高、要求更严!社会发展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育学生不仅满怀信心去迎接未来,而且以坚定和负责任的方式亲自建设未来方面。如同一枚价值高昂的金币,用他渊博的学识和教学智慧,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自主能力,鼓励学生思考的严谨性,为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成功创造必要的条件。时间就像“试金石”,只有那些“金币”式的具有人文素养的教师,才能通过时代的考验和挑选。 在《学会生存》报告提出的原则:“发展的目的在与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人的这种发展从生到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认识自己开始,然后打开与他人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首先是一个内心的旅程,它的各个阶段与人格的不断成熟的各个阶段是一致的。因此,教育作为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活的一种手段,是一个非常个人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建设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的过程。 “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是啊,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知识的更新也随着加快,还有现在风风火火的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一大堆新课程的理念,还有待于我细细地琢磨、实践、运用、总结。远远觉得我的知识真的还不够,不!是很不够。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真如书中所说的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为了与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识,既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当然,这四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个整体,因为它们之间有许多连接、交叉和交流点。”

论林语堂的审美观

论林语堂的审美观 摘要:林语堂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以其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与自身的修养,阐释了中国文化与美学的重要问题。他的美学观重在对生活艺术的探讨,以及倡导感性至上的审美价值观,其中既有西方美学的影子,更有中国传统美学与文化的精髓,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越能体现其价值。 关键词:林语堂审美观审美人生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一位颇具个性的文人与学者,也是一位倍受争议的文化人物。他在沟通中西文化上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尤以《中国人》、《吾国吾民》、《京华烟云》等著作而闻名。林语堂最得意的一副对联便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以其深湛的文化素养与人生体验,以及他对于中西文化长短互相比较后的体会,对美学问题提出了他独特的观点。他的美学思想以人生观的构建为支点,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具有浓郁的文化品味,是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上值得关注的亮点之一。 一、林语堂审美观的形成 林语堂被誉为“幽默大师”,然而幽默不是一种创作手法,而是一种美学风格,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人生态度,是渊源学识的无意识体现,是人生智慧的重要载体,是超然心境的自然流露。林语堂提倡快乐人生,并不表明他缺乏生命意识。相反,林语堂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特别是死亡意识或者悲剧意识。他说:“人生真

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个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的旅客上船。”[1]这个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而又无法回避的哲学命题,被林语堂轻描淡写地阐述出来:用旅客的“上船”、“上岸”,来比喻人类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是多么寓于诗意的人生哲学和思想境界。 林语堂认为“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绝不是智慧的,善于悠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2],这是因为享受悠闲生活需要的是享受者有一个恬静的心态,乐天旷达地尽情玩赏大自然的胸怀。消费悠闲并非是富有者和权势者的专利,它需要心灵丰富、爱好简朴、淡泊名利,而那些整天钻营、追名逐利的人与悠闲生活是不可能有缘的,悠闲对于快乐生活十分重要。林语堂认为,世间万物都在悠闲中过日子,只有人类为生活而工作着,这是因为人类生活“太过文明”,获取食物的工作太辛苦。为了生活而劳苦的工作,从青年到老年,从黑发到白发,这是人类为现代文明不得不付出的巨大代价。 林语堂旷达洒脱的快乐人生观正是大智慧的体现,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大智慧,他能够消解悲剧,反抗绝望,善处人生,诗化生活。林语堂的这种人生观无疑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幼年的家庭环境可以说是林语堂审美观得以形成的丰厚的营养基础。他的童年启蒙奠定了他的人生根基。“山地的孩子”和“牧师之子”是其中的两块基石,他在《自传》中宣称“如果我有些健全的观念和

改革开放与中国人观念的变迁

改革开放与中国人观念的变迁 2008年10月25日 00:00:34 来源:政工研究动态 中国人从遵从权威向平权开放的过渡,真正体现了改革开放在思想观念上的成果。 □ 文 / 侯玉波 “社会变革和技术革新的加速发展,使社会上所有的个人和组织都越来越窘于应付,处理不当,将引起适应力的大崩溃。”这是阿尔温·托夫勒 在《未来的震荡》这本书中对社会变革与人的关系的阐述。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变化,是人的观念的变化,这种观念的变化所带来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具体到心理学术语上,就是从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这样的转变不仅是思想启蒙的结果,而且也代表了人的社会适应性的增强。 ◎从“遵从权威”向“平权开放” 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把中国人塑造成了遵从权威的典型。杨国枢先生在谈到中国人的权威取向时,对这一点做了生动的描述。他指出,中国人崇拜权威采取绝对化的倾向,这种绝对化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们常常是无条件地崇拜,而且不加批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权威是不会犯错的,或犯错是无所谓的,甚至是应该的,人们常常用“圣人也是人”来为权威的过错开脱。其次,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范围很广,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权威,那么在其它方面也会变成权威。这种权威泛化很容易形成“全能权威”的观念。最后,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在时间上也有绝对化的现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权威并无时间上的限制,家长永远是家长,老师永远是老师,“一日权威,一世权威”。改革开放前,人们对毛主席的态度就是遵从权威的典范。30年过去了,看看现在的人,平等的思想已经成为每个人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小平同志带头执行的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就是这种平权思想的体现。看看现在的报纸和电视,老百姓对政府批评,学生对老师挑战,每个人都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放在30年前,是你想都不敢想的。因此,中国人从遵从权威向平权开放的过渡,真正体现了改革开放在思想观念上的成果。 ◎从“孝亲敬祖”向“独立自主” 强调对父母的尊重、孝顺、增光、赡养、继承志业、侍奉在侧等一直是中国传统孝道的要求。中国人有“父母在,不远行”之说,尊老、养老、敬老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为了强化这种孝亲敬祖的观念,中国人一直把孝看成是一个人人品好坏的标准之一。一个缺乏孝道的人在传统中国社会里是会被人嘲笑的。中国的家族主义就是以这样的传统组合起来的。作为一种心理与行为倾向,中国人的家族主义体现在对家族的认识、情感和意愿三个方面:从认知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强调家族延续、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家族富足以及家族荣耀;从情感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则包含一体感、归属感、荣辱感、责任感及安全感;在对家族的意愿方面,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则包含繁衍子孙、崇拜祖先、相互依赖、忍耐、顺从、为家奋斗、长幼有序以及内外有别等。正是在此基础上,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在运作上处处以家族为主,家族的荣辱重于个人的荣辱,家族的团结重于个人的自主,家族的目标重于个人的目标。在这里,家族主义所强调的个人服从团体的原则主要限于自己的家族,因而是一种家族集体主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家族式的集体主义逐渐被强调个人独立自主的观念所取代。改革开放所造成的人口大流动,不仅是产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观念变化的结果。在新一代中国人的眼里,地域、家乡、宗族等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而靠自己奋斗,不必在乎他人怎么看的观点则越来越清晰,现在的人们知道,只要自己的行为不违背法律的规定,别人就无权指责。从我们所谓的80后、90后以及“非主流”身上,更容易看到这种转变。 ◎从“安份守成”向“积极进取” 传统的中国人相信宿命,所以强调自守本分,与人无争、逆来顺受、不求进取和依赖亲友。这种宿命观是几千年来封建统治的基础,只有相信自己的命运是上天决定的,现实中的人才不会有非分之想。从陈胜吴

结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谈谈中国建筑美的取向

结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谈谈中国建筑美的取向 建筑美的原则——人们探索美,并努力地创造美,但是“美是难的”,有没有建筑的永恒之道来阐述美的原则呢?如果研究建筑美的形态,那么有造型美、空间美、环境美;如果研究美的机制,可以从美感心理、审美中介、理情寓合等因素来探讨;如果研究美的客观规律,甚至可以追溯到自然界最基本的存在法则。这些多方位的阐述无非是在寻求一种美的普遍规律。且看,为什么帕提农神庙、泰姬玛哈陵、天坛祈年殿等等这些不朽的建筑随着斗转星移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仍然能够作为建筑史上的艺术瑰宝,被推崇为美的象征呢?这是因为它们在符合美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所处的地域环境,又创造出自身的艺术感染力。人类文明开始以来,人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无数次的生产劳动,有意无意地总结出一些共同经验,这些共同经验演变成为群体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在人的内心深处沉淀成衡量美的原型标准,符合这种标准的建筑激发出读者隐藏的潜在心理本能,得到群体的共鸣,于是被公认为是真正美的建筑。 建筑美学是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 筑美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各种美学元素中,概括起来大致有:主题、重点、比例、尺度、韵律、和谐、对比、衬托、对称、均衡、隐喻、虚实、质感,等等。这些抽象的美学元素如果使用得当,就有可能创造出令人欣赏的优美建筑。 平衡对称不对称放射 所有没的事物之所以能感动人,必须先透过我们的视觉系统,对物体做一番打量,我们才能有下一个阶段心灵上的感受。因此这些美感的要素就是为了满足大部分人的视觉系统。这样的特性反映在建筑美感因素上就是视觉上的平衡。 追求平衡的形式,一直出现在建筑历史之中,不论从埃及,希腊,罗马以来的建筑发展,以及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建筑——故宫建筑群,这些建筑形式大都遵循对称的平衡,历代的建筑理论家经常以人体的对称性,来类比建筑物应具有的庄严而优雅的对称美。 追求视觉上的平衡,虽然大部分是以对称的形式而达成的,但有时候就像跷跷板一样,不同重量的两边,可以因距支点的距离不同而达到平衡的关系。我们可称这种关系为不对称均衡。例如柯布西耶在巴黎郊区的萨瓦耶别墅,惊鸿一瞥,具有左右对称的平衡,然而左上方几个

藏介:国家财富记忆传承

国家财富记忆传承 该藏品为《国家财富记忆传承》,是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收录的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的有价票证大全。其中包括外汇兑换券壹圆一张、伍角连号券五张、壹角连号券五张,国库券壹圆一张、拾圆两张、伍圆三张,全国各省份粮票三十三张,共计有价票券五 十张。该藏品保存极佳,有完备的收藏证书和鉴定证书,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定 的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经济,价值珍贵。 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揭开了 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启动了一场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宏伟目标的新的伟大长征。 改革开放的历程波澜壮阔、改革开放的成就令人鼓舞,改革开放的经验极其宝贵。在 那个时期,我国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凭证,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 外汇券、国库券、粮票均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见证。随着时间流逝那个年代已经离 我们远去,但当时的一些金融凭证成为我们对过去岁月的美好寄托,成为一种历史印

记,这些金融凭证总会在不经意间勾起人们对尘封往事的追忆,勾起一段段流金岁月 的美丽故事,勾起人们无限感慨与怀旧情绪 从这些有价票证的特点和属性看,外汇券、国库券、粮票都有着与其第一、二、三版 纸币相同的集藏价值,而其发行机构是具有极高权威性的国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和中国银行。这些有价票证存世稀少,未来上升空间很大。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中国最 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应用的有价证券, 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其实凭票供应不是我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 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 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 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现在还有一些国 家仍然采用凭票供应方式,如朝鲜、越南等一些国家。 其实凭票供应不是中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因为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 1916年的鞋票。 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 粮票性质的票证。中国取消粮票后还有一些国家仍然采用凭票供应方式,如朝鲜、越 南等一些国家。 中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 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 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 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 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另外,有些发行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公粮票,是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军队在人民群众支持 下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票证经济"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老百姓的生活,那是一段凭票吃粮喝汤的年代,也是靠 粮票、布票等票、证过日子的计划经济时代。 最早实行凭票证供应的就是粮食。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 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3 年, 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粮食计划供应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 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 暂行办法》,紧接着,国家粮食部向全国发布这一暂行办法,很快,各种粮食票证便 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 1960 年,国家进入了节粮度荒时期,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量进行压缩,副食品供应严重 不足。以前曾经凭票供应的商品,也无货供应。到1961 年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达到了156 种。在那个时期,吃饭要粮票,吸烟要烟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连一分钱买 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中国消费模式变化

中国消费模式变化 2010年10月28日 鼓励消费政策 过去的20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数中国人摆脱了过去的贫困,但是,就像美国信用危机一夜之间将经济繁荣化为泡影一样,中国国家领导人也开始发现,以国家主导型投资为支撑的长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达到了界限。

随着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世界经济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中国的这种经济模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出口量迅速下降,工厂纷纷倒闭,数百万中国外地打工者失业。北京市投入了高达600亿美元的政府资金,国家银行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虽然这种措施可能在短时间内对恢复经济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风险性的结构变化,使中国经济处于非常容易受到外来攻击的境地。 中国领导人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已经明白了,为了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不能一味地抑制消费者的消费。现在,政府的工作中心已经变成了“扩大内需,鼓励消费”。那么,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刺激措施,应该达到怎样的程度呢? 保守的中国消费者 中国政策的制定者们一直在努力使中国发展成为继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大国,而现在,他们在刺激个人消费问题上遇到了新的挑战。中国的消费水平占国家GDP的比例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只有欧洲、日本的三分之二。甚至,除了沙特以外的各主要国家中,中国的消费在GDP中的比例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事实上,自1990年以后,中国的GDP下降了近15%,受到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这一下降幅度也在进一步增加。尽管发展中国家的GDP下降属于普遍现象,

但是下降达到这样速度和规模均尚属首例。二战时期,美国消费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50%左右,表现出旺盛的个人消费趋势。日本和韩国在其产业发展最快时期,其消费水平也维持在50%以上。 中国消费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可以归咎为消费者的习惯和国家经济结构两个方面。中国家庭有一种特殊的习惯,家庭所获得的收入中,25%以上用于存款,这种存款比例相当于美国家庭的6倍、日本家庭的3倍以上。消费者朴素的生活习惯与限制消费的经济结构一起综合作用,使中国的消费比例长期处于非常低的状

在中国人的审美眼光中

在中国人的审美眼光中,所谓的鹅蛋脸应该是标准的脸型。可是,每个人的脸型都各有不同,而鹅蛋脸型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化妆的时候都需要有针对地修正自己的脸型。 修正脸型,得通过面上各个部位的化妆修饰而达到整体的效果,今天先讲一讲通过粉底来修正脸型。 用粉底修正脸型的基本原则是用几种颜色深浅不同的粉底,来制造出面部立体的阴影。 下面先说说修正脸型的过程中最基本用到的粉底的三种颜色。 肤色,也就是你皮肤本身的颜色,或是你用在脸上打底的最基本的粉底颜色。 浅色,比皮肤或是打底的粉底色浅到号的颜色,用在想要掩饰凹陷的地方时。 深色,比皮肤或是打底的粉底色深到号的颜色,用在想要掩饰凸出的地方时。 接下来我将要针对最常见的七大类脸型,分别谈谈该怎样修正脸型。 你知道自己是怎么样的脸型吗?看看下面对号入座吧。

标准脸型。 这种脸型又叫鹅蛋脸,其特征是额头比较饱满,颧骨不明显,脸型长短宽窄都适宜。由上额至下巴可以等分为三部份:() 发际下至眉头;() 眉头下至鼻头;() 鼻头下至下巴。 这种脸型修正起来最简单,只需要在面颊部稍微加上深色的粉底并在鼻粱和额头上稍微加上浅色处理,便能增加脸型的立体效果,使脸型更明显,轮廓更完美。 圆脸型。 圆脸型是中国人种最常见的一种,其在特征是下巴和发际线都呈圆形,面部给人扁平感。这种脸型太宽太圆,不具有立体感。能给人可爱的感觉,但也会显得不成熟。 这种脸型的修正重点在于腮部和额头两边。用长条形加深色粉底在这两个部位,而下巴和额头中间用浅色粉底修正,脸型呈椭圆形,使其感觉修长一些,显得有立体感。 方脸型。 方脸型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国” 字脸。这种脸型的线条较直,上额宽大,面颊也宽大,下巴却显得短小。 看起来方方正正的,缺乏温柔感不够女性化。 修正这种脸型的方法比较类似圆脸型。在宽大的腮部和上下额两边用深色粉底,额头中间和下巴加浅色粉底,修正脸型呈椭圆形,使脸型显得修长,表现出温和的一面。 长脸型。 长脸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目” 字脸型。它的特征是脸部比较狭长,上额头于下额等宽,有的表现为额头长,有的表现为下巴长。给人的感觉是宽窄不明显,不够柔和。 修正这种脸型,应该在额头和下巴部位加深色粉底,在腮部用浅色粉底,修正脸型的长度,使其变得适中,看起来会显得秀气一些。

学前教育打造国家财富

学前教育打造国家财富 2010年11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地位、作用,深入分析了学前教育的形势与问题,制定了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思路和具体政策。国务院的文件出台之后,广大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如久旱逢甘霖,备感振奋和鼓舞,大家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看到学前教育事业的美好前景。 一、发展学前教育是为国家的未来积累财富 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进一步为学前教育定位,强调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刚刚在莫斯科闭幕的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学前教育大会的主题就定位为“构筑国家财富”,其涵义就是认为学前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投资学前教育比投资任何其他阶段的教育都拥有更大的回报,“早期教育和保育是对国家财富进行的投资”,“孩子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投资于儿童就是投资于未来”。 今天的儿童就是明天国家的主人,站在国家、民族未来的高度上看待学前教育,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学前教育不仅仅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还需要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因为儿童是民族的未来。 二、学前教育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由于学前教育事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公办幼儿园数量不多;加之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企事业单位追求经济效益,把幼儿园推向社会进行“剥离”,造成大批企事业单位所办的幼儿园纷纷解体,公办幼儿园数量急剧下降,因而出现了严重的幼儿园资源短缺,造成社会上出现“入园难”的问题,一些家长为了孩子入园彻夜排队报名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而伴随着“入园难”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入园贵”,许多家长感叹“上个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贵”,形成了“孩子上得起小学,上得起中学,却上不起幼儿园”的现象。许多年轻的家长不仅是房奴,还是“孩奴”,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