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教育活动已经从传统的知识型学习逐步的转向以学生获得智慧为目的的课堂教育。为了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优秀型人才,教师正逐步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来从小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以及创造潜能。

作为一种已经普遍运用于校园的智慧课堂教学手段是一种利用多媒体信息通过文字、图像、声音或者实物等向学生传递信息,通过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打造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充分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掌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灵活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可以创新教学方法与课堂模式,通过教具课件,投影录像等方式的结合运用,打造一个全新的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与记忆知识,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效得到提高。

所谓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信息技术手段为载体,把传统教育资源以及网络教育资源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一股合力,为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有效保障。通过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克服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死板的缺点,在课堂上实现一对一学习,拍照提交,语音提交等科技手段可以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二、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智慧课堂的研究

2.1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注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学”与教师“教”提供了有效的条件与基础。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来增加互动与交流的次数,使“教”与“学”充分融合一体。因此,在设计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使用结构时,要从整体角度来思考“教”与“学”的关系。在智慧课堂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指导的作用,可以说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终出发点。因此在新课改方案下,语文教学在智慧课堂中首先也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要遵循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三维目标基本要素要求。教师要充分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阶段特点,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来确定教学目标。

智慧课堂为教师提供一个方便的信息技术平台便于教师在学情分析上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工作难度大,效率低,不利于统计分析的缺点。智慧课堂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情况以及身心特点,在语文智慧课堂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确保设定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够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对知识的接收水平。教师可利用智慧课堂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以便作为教学活动的参考,从而不断完善教学环节。

2、2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基于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平台,高中语文的智慧教学课堂中,可以采用视听结合以及图文

并茂等多种教学手段,现在的语文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学生也要多多感悟生活,走出课堂。而智慧课堂就可以很好的满足学生向现实生活实践的需求,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课堂后台进行交流和学习。在智慧课堂后台中,学生除了可以向老师互动,还可以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学习。这种有趣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智慧课堂教学的意义

3.1推动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课堂主要是以课件或粉笔板书为辅助工具。智慧课堂完美的结合传统教学与智慧黑板教学模式,教师可将自己先前制作好的课件传入智慧课堂,学生可自由灵活地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平台可以看到学生的点击率,正确率以及完成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现代化信息设备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3.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智慧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利用声音、视频、微课等资源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让学生乐于学习,逐步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

3.3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智慧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克服时间或地域限制的因素,使学生和老师之间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对于一些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同学,也可通过平台的方式来向老师请教问题或表现自己,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双方相互配合,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慧课堂的出现,对于传统课堂而言,是一种技术与思想的进步,但是任何事物总是有积极和消极的一方,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应对处理。在现代技术的智慧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熟练运用智慧课堂的相关操作,提高应用技术能力,同时也要探究如何运用的最好。智慧课堂的引入是传统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大背景下,学生不仅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日常消遣还可以应用于学习之中,使我们切身感受到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优势及思考潘贞《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04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4123369.html,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谢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4年第03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通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对作品作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如何立足教材特点,立足学生认知水平,构建高效的课堂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结合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构建高效教学模式的实践做法。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忽视学生的自主阅读感悟。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意识到语文能力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高考指挥棒无形中还是会影响着阅读教学,毕竟每个学生都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于是,语文阅读教学时,不少教师都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以经验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自主阅读思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教师思想的影响,主自感悟的时间少,导致学生围绕一些解题展开阅读感悟,这样非常不利于语文能力的发展。 2、忽视学生探究式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但这样的课堂模式是最难构建的,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流程,学生的思维理解随机性较强。许多教师为了能完成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课堂干预太多,忽视了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于是,阅读课堂上,教师主宰课堂,学生成为被动学习者,或者是学生的主动思考也是在教师的预设下。教师苦心设计,课上得非常累,学生疲于应付教师预设的问题引导,导致自主探究的东西少。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哪能与作者心灵对话?为了让学生在高考取得好成绩,学生的阅读时间被大量习题练习挤占了,探究阅读流于形式。 二.对症下药,构建高效阅读课堂模式 1、感悟式阅读。高中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感悟能力,教师可以将课堂的主动权适时交给学生,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感悟作品强大的意蕴。由于每个学生生活体验、知识水平的不同,对作者独具匠心的作品语言感悟会不一样,让学生自主感悟,有助于建构多元化的课堂模式,在讨论时,会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在交流中获得对作品相对完整的理解。 如在教学张洁《拣麦穗》一文时,我没有过多干预,也没有将自己的阅读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放手让学生反复阅读,通过阅读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我以整体感悟——研读赏析——深入探究为三个大的教学环节,在整体感悟时,我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并结合课文思考:谁在拣麦穗?她们在拣麦穗时,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两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这是学生第一次自主感

浅谈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9-03-01T11:27:40.2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4月总第298期作者:姚杨[导读] 我们希望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育其创作力,进而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不过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语文教育逐渐走向应试。 江西省靖安中学300060 摘要:文学可以很好地表达情感。我们在学习文学的时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体悟,进而居于世俗而不世俗。一些优秀文学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质。所以,高中语文中的文学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谓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本文笔者将从一名语文教师的视角入手,简要分析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现状对策 我们都知道,文化当中的精髓便是文学,学习文学既可以传承文明,又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不过当下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许多人觉得语文不过是母语,认字就足够了,并没有意识到语文及文学的重要程度。此外,当前的语文教育鲜有外国文学的内容,这一点急需改变。接下来,笔者将从文学教育的现状入手,具体讨论相关问题。 一、高中语文文学教育现状 整体来说,语文教育中的文学部分占较大比例。如高中语文教材的2004版本里,入选作品中的一半以上均是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界对文学作品的重视。我们希望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育其创作力,进而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不过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语文教育逐渐走向应试。 1.用解题的方法解读文学。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中的文字饱含生命力,只有深入品读后才会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体味作者所处的时代。不过当我们过于看重文学作品中的题解,忽略审美过程,把寻求答案当作唯一目标,这个过程虽会深度剖析相关内容,但一定程度上毁掉了文学作品的美感。长久下来,学生慢慢便丧失了对美感的体会,只觉得文学解读枯燥乏味,他们的想象力也会被固定答案锁死。 2.运用文学阐释解读文学。优秀的文学作品均有其深刻内涵,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作者本人对世事的看法,不过我们只有用心思考以后,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明晰作者意图,并获得启示。从当前的文学教育来说,我们创建了一个阐释解读的方法论,运用稍显教条的方法分割学生与文学,这样学生便很难从作品中的主人公出发,了解作者的想法。慢慢地,高中生在这种教条的阐释中逐渐丧失了思考与探索的想法。 3.运用赏析的方式解读文章。从当前情况看来,高考特别要求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也因此教师更为重视这一块的内容,不过学生大多在平时缺少感受与积累,因此无法在反复做题的过程中学会鉴赏,只好用模板的方式鉴赏诗歌,这样很难品读作者的真正情感。同样地,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更会让学生对文学丧失兴趣。 二、怎样面对文学教育中的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走进语文课本的过程颇为坎坷,我们需要承认,许多外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的眼界,更帮他们充实了外国的文化知识,学习到了表达外国文学的严密逻辑。以人教版高中语文为例,必修一第四单元中罗森塔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必修二第四单元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以及必修三中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均为高中生提供了优秀的阅读作品。我们需要科学理性地看待外国文学,运用它们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怎样改变文学教育的现状 1.围绕教材,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教师需要从教材出发,推荐学生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并鼓励他们在思考后发表感言。以人教版高中语文为例,如学生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我们可以推荐海明威的其它作品,其中《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均是不错的选择。在笔者看来,只有学生多多接触教材以外的文学作品,才可以深刻了解作者乃至不同年代的整体情感。我们可以举办阅读经典等活动调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并鼓励其发表读后感。 2.引导学生贴近自然。我们都知道,高中语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如必修二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故都的秋》等。学生只有真正切身感受大自然,才能够学会怎样描写美景。以笔者自身为例,在教授学生《荷塘月色》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前走进公园,让他们在亲眼看到荷花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相关描写,如日光为刚出浴的美人、荷花为袅娜的开着等。在正式上课时笔者发现,学生在亲身体会后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描写,也在这过程中不自觉地学习了如何描写。 3.少一些理性分析,多一些情感体验。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对当中的情感深切体会,才有可能和作者共鸣情感,事半功倍地理解文学作品。例如,笔者在教授学生《哈姆雷特》这一课时,向学生问了这样的问题:“读一下这篇文章,告诉老师你对文章中的谁印象深刻?能描述下角色间的关系吗?”在这样的问题导向里,学生会不自然地体会文章情感,课堂也变得高效许多。要想在高中语文中高效展开文学教育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相信我们能够在提升学生阅读量、引导其贴近自然等方法中不断完善相关内容。总而言之,文学教育对学生成长十分重要,笔者所列举的方法只是仓海一粟,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起文学教育,提出更多的方法,最终在提升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同时提高其文学素质,为社会培育具备文学素养的优秀人才。参考文献 [1]付涛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153。 [2]张冰基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教师的教学智慧如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智慧如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学智慧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判断力、洞察力。教师用灵敏的耳朵聆听、用敏锐的眼睛洞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言行并快速地做出判断,并通过巧妙的点拨、睿智的启发、风趣的讲解,最大限度的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某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能力。教学智慧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历练和用心领悟、沉淀才能形成,它需要教师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 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测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随机调控,展现自己的教学智慧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小结,供大家参考。 一、保护孩子的心灵,巧用激励 灵活运用激励,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感受到信心十足,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奋斗。如:你的想法真好,你真棒,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你给大家开了一个好头,假如再把声音放大些会更好……如在课前三分钟的古诗词诵读之后、在课堂朗读课文之后,我总是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再由我做总结性归纳补充。

当然,激励性评价也要适时、适度: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时,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时,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发展。 二、利用自己的错误,巧妙施教 每个人都会犯错,教师也不例外。如果课堂上一旦出现失误,教师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千万不能自乱阵脚。恰当利用自己的错误,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一节语文课上,我不小心把“高粱”的“粱”写成了“梁”。一位学生发现了并大声地说:“老师你错了,‘高粱’的‘粱’下面是‘米’。”这时我看了一眼自己写的字,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当时心里在打鼓,觉得很尴尬,但我表面上依然面带微笑地说:“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以往老师在教授这个字时,有不少同学会犯同样的错误。老师故意把‘高粱’的‘粱’写成‘梁’,试探你们在课堂上够不够认真,能不能发现。”接着我又问:“你们知道‘高粱’的‘粱’字为什么下面是‘米’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高粱’是粮食,所以是‘米’。”接着,我强调:“对,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高粱’是粮食的一种,所以下面是‘米’字,而这个‘梁’是栋梁,是一栋房子最重要的支撑点,以前房子的梁是用木头做的,所以下面是‘木’字,大家记住了吗以后可不要再犯和老师同样的错误哦!” 三、承认自身不足,以诚感人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常规

高中语文规范课堂之我见 我们常说,教师的生命在于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心所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小组通过相互听课、课后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主要因素有五个:目标达成、主体参与、知识建构、师生互动和学生发展。基于对这五个因素的思考,结合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始终觉得一方面要加强集体备课,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思考结合起来,将备课组教学的统一性与个人教学特色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注意进行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三种策略的探究,从整体上完善课堂教学的规范性。 一、课前:力求备课的实际而准确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注重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将学习的自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思路设计、内容设置、教法选择、活动安排,评估调控等都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现状,体现自己的教学特长风格,凸现“以学定教”的备课宗旨,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教案是备课活动的载体和结晶,教案一般的格式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具体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得失、疑难和创新)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目标再构) (1)注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与均衡性。在关注学生知识输入的实践过程和能力形成的体验过程中,将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目标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注意学习目标的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必须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所设定的学习内容的摄入量和学习技能的达成度不仅要以学段目标为依据,而且要视学生实际提出分层要求。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要体现四个关注:(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2)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内容趣味化(3)关注学生的社会环境,注重教学内容时代化(4)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注重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2、科学处理教学内容(内容再构)

智慧教师教育教学成果

结合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内容提要: 高中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学习,是经后步入高等教 育学习,步入社会生产实际的入门,是将理论应 用到实践的初步尝试,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敲门砖。 因此对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训是必要的,结合 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是必要 的。 主题词:高中生,科学素养,探索,实践 作者姓名:潘之浩 高中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学习,是经后步入高等教育学习,步入社会生产实际的入门,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初步尝试,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敲门砖。因此对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训是必要的,结合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是必要的。作为技术学科教师,我想就通过课程平台、活动平台以及课程平台与活动平台的整合提高高中学生科学素养浅谈一下个人感悟。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作为科技方面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做到首先应该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世界上对此的定义有很多,具有权威的,代表性的大约也有十几种,我在这里主要参照的是美国“2061计划”对科学素养的定义。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发起的“2061计划”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是:“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并认识到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科学素养可以增加人们敏锐地观察事件的能力、全面思考的能力、以及领会人们对事物所作出的各种解释的能力。此外,这种内在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构成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基础。” 之所以参照该定义,我认为此定义中具备适合高中学生培养的几方面能力。一方面是广泛地认识、理解科学,即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二方面是学习科学知识,即学习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三方面是构建科学思维体系,即培养逻辑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四方面是做科学,即参与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问题,并培养相关的技能。

浅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

浅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 关于高中语文教材的基本特色,行家们作了许多见仁见智的归纳。这些归纳虽然给了语文教学以太多的启发,但总感觉到言未尽意。综观这套教材,我认为其基本特色似乎有下述五个方面。 1.教学要求——阶段性 所谓阶段,就是在事物发展进程中所划分的段落。高中教学大纲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和“基础知识”以及“思想教育”诸方面对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作了较为具体的描述。这些要求通过教材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成为总揽高中语文教学的依据。从全套教材的总体构思来看、”阶段性”这一特色是十分突出的。 2.单元构建——综合性 所谓综合,就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特色的主要凸现是: 基本训练的统筹安排。就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基本训练是主体。第一阶段侧重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和把握一般的语文能力。第二阶段着重训练记叙、说明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使第一阶段的训练得到提高和加深。第三阶段着重进行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训练,落脚点在实际运用上。这种“总——分——合”的统筹安排基本上展示了它综合性特色的基本轮廓。 3.素质教育——全面性 高中教育是以培养”四有”公民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对教材的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基本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而具有国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在整个义务教育中,语文是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方面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而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在这套教材中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所谓全面,就是各个方面的总和。 4.语言训练——科学性 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一任务的基本点就是理解和运用语言。其科学性主要在于: 4.1 语言基础知识 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语体以及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等。这套教材传授语言基础知识的渠道是多向的;有在教读课文之后

浅谈高中语文新教材特点及教学处理

浅谈高中语文新教材特点及教学处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该如何去达到这一目的要求呢?下面就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为例,就语文新教材特点和语文课堂教学处理以陈管见。 一、二00四年版新教材编排特点 为了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理念,推进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而编写了现行的新教材。 教材还是分必修(5册)和选修(16册)两大部分。在必修的五册书里,每册书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阅读鉴赏部分分四个单元,单元前面有学习重点及要求;每个单元4篇文章,所选文章都是名篇和贴近现实生活的文章,4篇文章中又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课文后面设有“研讨与练习”,练习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另外还有相关的知识连接,科学有效地训练学生阅读鉴赏。表达交流部分,分五个单元,每单元训练一个重点,每个训练重点由“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等内容组成,正确引导学生写作。梳理探究部分,设置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重点内容,主要是介绍基础知识、文化演变等内容,并设计了课外延伸训练,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名著导读部分,每册安排两部名著,由“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等组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样的编排,正确地处理好了以下几种关系:一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关系,二是学科逻辑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关系,三是接受性学习与个性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四是学科的独立性与多元性、关联性的关系,五是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发达地区与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关系,展现了新教材适应实效功能。目的是使中学语文教育更加适合时代要求和更加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公开课中的十个怎么办(教学智慧)

【转】公开课中的十个怎么办? ——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智慧 教育智慧指的是教师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的教学技能。课堂应变能力通常指教师正确处理课堂上随机发生的教学事件的能力。教学智慧是整个教学的一个有机部分,智慧表现为“润物细无声”,智慧表现为对无法预见的情境进行出乎意料的塑造,智慧表现为临场的随机应变。 1、上课前老师和学生都会紧张怎么办? 对于刚开始讲公开课的青年老师来讲,紧张是很正常的。对于讲课老师来说克服紧张的方法很多,比如:自我暗示法、深呼吸法、课前与学生谈话分心法等等。对于学生来讲,克服紧张的方法也很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课前跟学生有一个简短的谈话,谈话内容可以是与本节课教学有关的,也可以是无关的。比如:猜老师的年龄、做相反的游戏、向老师提问题、进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问学生“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给你们上课?”“你们猜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等等。 2、老师要讲的,个别学生已经知道了怎么办? 从教学角度说,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上公开课,老师们最希望出现的场景就是老师引导学生由不会到会,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出现老师课前预设的情况。

但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不同,再加上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家长普遍重视家庭教育,课堂上“老师还没有讲,学生就已经会了”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重新考虑教学的起点。 3、教材上的内容,全班学生课前已经预习了怎么办? 预习是指教师在进行新课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从理论上分析,组织学生预习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从形式上看,预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的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学习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此时学生是作为活动的独立主体,自由地探索新内容,学生能边看书边思考。二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从功能上看,预习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预习使学生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分析,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经常预习会使自学能力明显增强,使学习主动、高效。三是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后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预习后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以学定教”。学生作为学习个体,本身就存在着差异,预习后的课堂面临学习差异可能更大。预习后的课堂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交流学生的预习成果,反映学生预习后的真实现状,切实把握教学起点。 4、课上要用的知识学生还没有学怎么办?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运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四节的内容。这节课内容实用,是对学生以往零散学习熟语的总结,并且与高考有关联。因此,以“有效有用”为教学设计原则,借助TEAM MODEL智慧教室平台,强调师生的互动,整合知识,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利用大数据制定个性化的学生学习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明确熟语的概念,了解熟语的类型和特点。 2、能够正确地辨析和使用熟语。 过程与方法:1、通过微课熟语的相关知识,借助TEAM MODEL智慧教室检测学生自学效果,并做知识点突破。 2、通过情景模拟找出成语使用的误区,并通过挑战赛检测学习效果。 3、通过文段修改对比,提升运用成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累熟语的兴趣,激发学生使用熟语的热情,提升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1、高二学生对熟语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感性认识,学习热情高,但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还有不足之处。

2、结合月考和半期考的统计数据发现学生对成语的辨析存在薄弱之处。 3、我班于2014年安装了TEAM MODEL智慧教室软件,学生对于智慧教室互动教学模式及IRS的使用较熟练。 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熟语的类型及特征,掌握正确辨析、运用成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辨析及运用成语。 解决措施:借助微课自学,通过课堂检测发现学习的薄弱点,通过讨论分析掌握辨析、运用成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课前预习: 环节目标:利用微课解决课内基础知识的初步掌握。 布置预习任务:制作有关熟语的微课,布置学生观看微课,并完成课前预习作业。 学生活动:在家或学校自主学习微课,初步掌握相关知识。完成预习作业。 媒体作用及分析:利用视频,在课前对本课的基本知识做初步了解。 课堂导入

浅谈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智慧(一)

浅谈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智慧(一) 作者:刘红玲王爱英祝建波张煜星 【摘要】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工作者十分注重智慧性的开展教学工作。高校教师相比之下则较少探讨教育智慧,对教育智慧的重视不够。但是高校教师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要提倡和引导教师注重教育智慧;第二课堂的开展要求高校教师具备灵动的教育智慧。要想成为智慧型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灵活应用本专业知识的能力,必须对正确理解高等教育职业的性质,必须对学生有真诚的爱心,必须善于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高校教育智慧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国内深入展开,使得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更多地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也使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开始认真的反思“教育”与“教书”的区别,更有不少基础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教育过程中倡导“教育智慧”的重要性。“教育是智者的事业”1],“教育呼唤智慧和幸福的回归”2],我们可喜的看到,在各大杂志上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实践中教育智慧的见解颇丰,可见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的理解日趋成熟。2009年11月21日——22日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召开了“石河子大学——新疆中小学教育联盟”协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报告为“凝聚校长智慧,共创教育未来”,来自新疆各大中小学的校长与来自国内和新疆省的教育专家共同探讨了目前基础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把教育实践中“教育智慧”的重要性进行了多方探讨。天津师范大学张连生教授还做了题为“经验分享:教育实践中的教育智慧”的专题讲座。给广大中小学校长及教师代表以极大的启发。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参加完这次协作会议不禁深有感触: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可以这样重视教育智慧,理解教育的内涵,难道高等教育就可以轻视教育智慧吗?为什么我们在杂志上很少甚至几乎没有看到高校教师对于教育智慧的理解和探讨?是什么原因限制了高等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反思? “智”乃日有所知,即每天都要有新的知识,新的想法;“慧”乃每日打扫心灵之尘埃,即每天都要反思自己的言行。这是“智慧”的字面含义。教育不仅需要学识辅佐,而且更需要智慧灼照;不仅需要勤奋支持,而且更需要以智慧统领。因此,毋庸置疑,高等教育同样也离不开教育智慧。然而,由于组织和管理模式的不同,高等教育的授课老师不需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不需要关注学生的言行,往往下课就离开课堂,真个教学过程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而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是交给辅导员老师或者班主任去负责的,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教师对于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的重视不够,更谈不上注重教育中的智慧。教育因是思想启迪思想,智慧启迪智慧,所以,要想绽放文明之花就得有文明的藤蔓,要想结出智慧之果就得有智慧的树枝。本文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探讨高等教育中教育智慧的必要性及具体体现。 1高等教育倡导教育智慧的必要性 1.1高效教师的结构特点决定了需要提倡和引导教师注重教育智慧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教师队伍强调高学历,高科研水平,而忽略了教师是否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很过教师虽然有博士、硕士甚至双博士学历,但是他们很多是专业的文科或者理科出身,并没有师范专业教育的背景,这就使得他们知识根底深厚但是教育技巧缺乏,对于教育的理解认识不够,很多高校教师仅仅把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知识的阵地,而忽略了育人的环节。知识是人类几千年认知活动的成果,它纵向跨越时空,横向穿越认知活动的各个领域,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把知识传递下去,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的繁衍生息。从这一点看,知识是既存的有待认识的客观真理,与个人无关,更与生命无关,它是价值中立的。现代教育奉行的就是这种知识观,可是,当知识进入教育过程,就必然与人发生联系,中国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历程中,儒家文化一直是教育发展的主流.儒家文化所提倡的教师权威根深蒂固,“师道尊严”、“贵师重傅”、“天地君亲师”等提倡教师绝对权威的概念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不利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在教学方法上,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授课的基本技能技巧,单纯采用讲授法,课堂上没有互动,课下没有交流,造

浅谈中学语文课的素质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课的素质教育 发表时间:2013-07-05T10:38:45.17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3年5月供稿作者:赵兵学 [导读]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除了思想观念要跟上外,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 赵兵学河北省宁晋县曹伍疃中学 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已势在必行。只有真正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我们的教育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关键词:中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全面冲击应试教育之际,身处第一线的教师决不能盲目趋从,决不能美其名曰搞素质教育,而忽视了对知识的讲述,忽略了学生成绩的提高,更不能放弃课堂这块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绝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课堂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搭建了坚实的平台,比如在教学中坚持抓课前3-5分钟演讲、作文教学、课堂教学的鼓励性评价等,定能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综合提高,也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陶冶了学生的个人情操,更能大大地提高学习兴趣。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 “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然而应试教育的误区就在于,一方面,施教者未能完全明白这一点,只强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学方法,是满堂灌、一家言,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接收器、盲从者,谈不上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施教者缺乏“全体”意识,注意的只是几个学习尖子。围绕尖子施教,针对好生发问,冷落了其它学生。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一改应试教育的弊端,做到如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同志所讲的那样: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创设和谐的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二、强化能力培养,提高语文素质训练。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基于此,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着重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并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让会说者更会说,并以说带动其他;让会写的越写越好,并促进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 听话能力的训练。这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训练。在听话训练过程中,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训练:听准字音、听懂意义、听记结合、听测结合、听时能快速分析综合,听后能深入联想品评等。通过训练,有的学生不仅能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而且还能听出其“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 说话能力的训练。说的作用是很大的。如:它可以唤起听者的注意,促使听者去思考;可以流露说话者的主观感情、趣味;还可以闲话聊天、交流友情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是从说准字音、把握语调、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等方面,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讲演来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时还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从看图作文、课文复述、故事简介、口头作文等即兴发言,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阅读能力的训练。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训练。首先是预习性阅读(这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基本程序),如:标出自然段、阅读全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写作线索等。其次是思考性阅读(根据不同文体提出不同阅读要求),如:阅读说明文时,考虑本文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本文说明语言上有何特点。其中有些问题,是在熟练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后才能解决的,如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等。 写作能力的训练。写作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活动,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为使学生能进入“苦中有乐”的写作实践的最佳境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写作知识讲座。我每周拿出两节课(课内或课外)的时间,一节用于学生阅读书报,以扩大信息量;另一节用于我讲授写作知识。结合现行教材,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我从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文章结构、前后照应、点明中心、炼句修改等方面教给学生以写作方法,力争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写出一篇中心明确、过程清楚、语言流畅的文章。针对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我又紧扣课文,让他们自行总结出“初中生作文常用技巧”这一心得笔记。学生取之于书,用之于作文,深感受益非浅。通过讲座,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写作文的要领,一些为写不出作文而叫苦的学生也开始提起了笔。其次,作文强化训练。作文指导使学生掌握了作文技巧。接下来,就是作文强化实战练习。我经常采用“即景写作”、“记叙文接龙”、“自由命题作文”、“互命题作文”、“作文快速训练”、“精美文仿写”等不同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写作强化训练。力求寓规范化的训练于新颖、活泼的形式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带劲地写起来。 三、强化中学语文课素质综合教育 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湖南省某市一个中学,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其中某班有位许学生,入学时他的学习成绩、听说读写素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都比较差。在教师转化差生的集中攻势下,经过两年,他的成绩跃居为全班第一,并在全校1000多"名同学中参加"十佳"竞循。这个奇迹的出现,用该校校长话来讲,就是:"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可见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采用高素质的教育行为,才会把原来的"差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除了思想观念要跟上外,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已势在必行。只有真正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我们的教育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开展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二、评选要求 1.教学理念新颖。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设计最优化。是教师备出来、上出来、赛出来的,要好用、实用、管用。 3.教学手段使用恰当。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4.教学设计环节完整。要有课后反思,同时对本教学设计提出使用建议。 5.引领与借鉴作用大。要真正发挥优秀教学设计的带动、引领作用。 6.教学设计要求详案。 三、教案基本要求 1.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高三《考试说明》)的总体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得到有效突出。 2.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选用教学模式和方法。所采用模式和方法,能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3.侧重于课堂活动和问题的设计。要突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关注活动的实际效果。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深度,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要精心制作课件、教具,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利用网络、图书报刊资料和各种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5.教学流程要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渐进性,环节过渡自然;教学指导语准确、简练、流畅,教学指令清晰。 6.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兴趣、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教案要素结构 1.教学内容:课题、课时、课型、目标。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等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化的描述。 3.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简要描述。 4.教学过程:对任务设计、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对课堂教学用语,如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讲解语、总结语要有清晰的表述。 5.随堂训练和拓展性素材:要有为达成教学目标所设计(或采用)的巩固性训练题(组)、阅读材料等课堂教学资源。 6.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作业数量要适当,课时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 7.教学反思:根据实施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评选办法 1.本次征集、评选活动,面向所有全市普通高中高一、二年级全体语文任课教师。 2.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为课文详案,必须为经过实际的课堂教学验证,具有较高的课堂达成度的课时教案。 3.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必须为教师个人(或集体)独立编制、且与本人所带年级教学进度一致、随堂使用的课时教案。 4.参赛教案必须经过层层选拔产生。各高中学校要成立相应的评选组织机构,负责初评;教师个人申报的教案,不纳入评选范围。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成绩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成绩 发表时间:2011-08-19T17:58:52.78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50期作者:高国政[导读] 多年来,“语文难教,成绩难提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语文教师。 河南项城市高寺镇松源博士学校高国政 多年来,“语文难教,成绩难提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他们不知熬过多少夜晚,撒下多少汗水,费尽多少心机。然而,得到的回报却往往不如人意。可以说,语文教学效率低,差不多已成为公认的事实。更新教学方法,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成绩的关键所在。下面笔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提高学生素质和成绩的需要,改革已迫在眉睫。 1.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陈旧、繁复、效率低,已不适应形势需要。我国语文教学法领域一直沿着前苏联凯洛夫模式,教师讲授一篇课文的程序是:析题——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划分层次——归纳大意——总结写作特点——布置作业,并且还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截然分开。作文教学呢,也是几十年的老面孔:教师命题——简单讲解——学生两节课写好——教师两星期内批改完——教师一节课讲评作文。这种教学模式,结构陈旧,速度慢,效率低,运行程序繁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位置,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发育特点也要求改革现行的语文教学模式。 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人类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快,信息传播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青少年的成长发育和以前有明显不同。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信息来源广而快。他们不愿意再象上辈人那样,象机器木偶一样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象喂奶似的去灌输知识,也不愿意听老师花费很长时间才讲清楚的那个问题。只有不断变化的活动才能吸引他们的心。 3.和世界一些教育、科技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必须改革。象日本、美国等,他们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各种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活动多,发言积极,并且教师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与从不同的观点,气氛相当活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已到了不改就难以提高成绩,不改就没有出路的地步。 二、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成绩的关键是课堂和课外两个环节。因此,要想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成绩,也应在这两个环节上下功夫。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改过去少散慢差的教学模式为以大容量、紧结构、快速度、高效率为特点的新样式。课堂上要按照教学规律,遵循“三主”方针,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象全国特级教师于漪、魏书生、钱梦龙等,无不如此。目前影响较大的“双快”教学法,即快速阅读、快速作文,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教师规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节课),快速阅读课文,完成有关练习,快速讲解,快速作文,快速讲评。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三主”方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将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读,写能力(这也正是教学大纲中所着力要求的),从而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2.课外即课外活动的改革 要改过去的单一,呆板为丰富、有趣。语文是一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科学。因此,要认真抓好第二课堂,这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成绩的有效措施,其作用决不能低估。在开展活动时,一定要适合青少年特点,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语文成绩为中心。比如可以成立语文兴趣小组,举办知识讲座;可以举行作文竞赛、读书竞赛、演讲比赛;可以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关注社会发展;可以成立文学社团,创办文学社会刊、社报,发表文学作品;也可以组织学生向报刊杂志、广播电台投稿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一定能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 以上仅是笔者的一孔之见,偏颇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仁指正。

高中语文智慧课堂初探

高中语文智慧课堂初探 摘要】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从基础环境建设转向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也就 是构建“互联网+”教育模式,利用技术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教育信息化开始触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创 新发展,从而带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智慧课堂 作为智慧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半学期对智慧课堂的使用,笔者对智慧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进 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3-120-01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已经从基础环境建设转向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也就是构建“互联网+”教育模式,利用技术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教育信息化开始触动教育教 学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从而带动教育教学的创新 发展,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智慧课堂作为智慧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半学期对智慧课堂的使用,笔者对智慧课堂在语 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 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特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都对教师洞悉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 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 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 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智慧课堂追求学生的人格成长完善,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的理想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学科,语文责无旁贷,更应抓住智慧课堂的机遇,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摆脱传统课堂死板无趣的桎梏。按照现代课程理念,智慧课 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由此可见,对于智慧 课堂的理解和把握,其实最根本的就是要抓住“智慧”和“课堂”两个方面:一是要抓住课堂这个出 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内容选择和环节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到课堂这一载体的可能性、现实性和 需要性;二是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创新方 法来展示智慧教育。具体到语文课堂的运用上,笔者认为智慧课堂相对传统课堂而言,在以 下方面具有优势: 1、引导自主思维 通过睿易通系统教师可事先将知识内容以资料或微课的形式发送给学生,由学生自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思 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与质疑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 力与意识。学生最初接触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时,会有一定的不适应,具体表现在不能自主 安排自学时间、不能做到有效预习等。经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学生可逐渐解决以上问题。 2、凸现针对性课堂 睿易通系统的实时提问功能提供了一个师生之间无缝连接的平台,学生可随时就学习中 的问题向老师提问,其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提问其实就是教学中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所在。相比过去传统教学阶段,教师只能凭经验向学生讲课,解决过去学生常见问题,而现在 则可以清晰把握本班学生的掌握情况和问题所在,从而更有针对性和准确性地去安排自己的 课堂。课堂上可以把学生具有代表性的见解抛出,作为课堂讨论的材料,从而实现学生自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