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的特点

南京云锦的特点
南京云锦的特点

南京云锦的特点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历史悠久,绚丽华美,技艺精湛,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南京云锦集历代织绵之大成,在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本文从南京云锦的名称由来及其发展沿革入手,叙述了南京云锦的艺术特征,分析总结了南京云锦的独特艺术风格,最后就其发展与探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有关看法。

Due to its long history, floweriness, gaudiness and exquisite workmanship, Nanjing Y un Brocade is the eminent representative of our nation's promin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one of the rarest historical cultural legacies of China and the whole world. Nanjing Y un Brocade has absorbed almost every advantag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abrics. It used to be tributes to the loyal families in the three dynasties of Y uan, Ming and Qing. Begin with the history of Nanjing Y un Brocade, the author then moves to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it,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its unique artistic aspects. In the end, the author writes about the developments of Nanjing Y un Brocade and brings forward her ideas as well.(英文翻译)

壹、前言

吴梅村有诗云:"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灿,冰蚕吐凤雾消空,新样小团龙。"这描述的是南京云锦。南京云锦因其灿若云霞、美若绮云而得名,是我国丝织工艺中具有优秀艺术传统、鲜明地方特色和独特艺术风格的织锦。南京丝织生产的开端,最早追溯到南朝,而"云锦"的形成和发展则是在元、明、清三代。直至今日,南京云锦作为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产品在海内外均享有盛名。

贰、南京云锦概述

一、南京云锦的名称由来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玉皇大帝为了装饰天宫,便命令织女们日夜织锦,朝为锦云,暮为绮霞,不得停歇。当人们仰望那满天的霞光异彩时,无不为织女们的心灵手巧而赞叹不已。于是,织女们开始向人们传授织云铺霞的神奇技艺。后来,世人便称这种富丽堂皇、瑰丽华美、如彩云般绚烂多姿的的织锦为云锦。

二、南京云锦的历史沿革

南京云锦"始于元,而盛于明清",前后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江南不可比拟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蚕桑资源以及卓越的工匠技艺等因素促使了南京成为云锦的故乡。云锦自诞生之始,即被封建统治者作为"章贵贱,别尊威"的象征,成为御用的供品。到了元代,南京云锦已有相当的规模,发展到明代已十分发达,清代继续发展,然而清末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民国时期,又进一步衰落了(见表1)。

表1

三、南京云锦的艺术特征

㈠、南京云锦的图案纹样

无论是哪种形态的艺术都有其历史渊源,继承之并受其影响。而云锦图案也不例外地吸收了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精华,不断再进行创造并成熟发展起来的。如表2可以看出南京云锦图案的取材内容大体上和中国传统图案是一致的。

表2南京云锦图案题材分类

在云锦图案中,大量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抽象纹样和描绘自然现实的具象纹样常常结合使用,成为浑然一体的装饰纹样,并蕴有吉祥的含义。由于云锦作为供品的特殊属性,其图案多与"龙"、"凤"有关。如"龙凤呈祥"、"凤戏牡丹"等。又如在云锦妆花织物中,有一种气魄雄浑、色彩浓丽强烈的彻福"大云龙","大凤莲"的整匹缎料。既显示出宫廷装饰的豪华气派,又渲染了专制制度不可亵渎的威严气氛。

此外,云锦艺人或谐音,或取义,把一些素材组合起来,赋予一定的祥瑞主题,以表达吉祥、喜庆、吉利、顺遂的美好愿望。这些吉祥图案或直接表达,或间接含蓄地反映着封建统治者的心理和思想感情。同时也深深地寄托了云锦艺人对生活的美好希望。例如,"年年有余"、"事事如意"等。

而佛教和道教对我国古代美术创作和装饰产生的影响,反映在云锦图案中即大量采用了宝相花、暗八仙、八吉祥、八宝、八音等纹样。南京云锦一直都是蒙藏等兄弟民族装饰宫殿神堂,制作祭垫、神袍、伞盖等材料,深受其喜爱。

其次,云锦图案的格局十分严谨,注重章法,这与民间织锦自由活泼的布局很不同。无论是哪一品种,都紧密结合实用要求,物质材料,制作条件和织成效果等因素。云锦图案常常用的图案格式有"团花"、"散花"、"满花"、"缠枝"、"串枝"、"折枝"、"锦群"等八种。每一种图案格式又有不同的组合方法,例如"团花"的组合方法主要有"车转法","二合法","四合法"。这些组合方法的基本原理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现代图案设计的基本法则。

再者,云锦图案纹样变化概括性强,在设计上十分注花纹造型和布局的处理。在一幅纹样中包含多少素材,艺人们都能将其设计变化的繁而不乱,疏而不凋,层次分明,主体突出。

总的来说,南京云锦产生于封建社会,长期为皇族宫廷享用,因而其图案纹样设计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这对于南京云锦来说,既是利又是弊。虽然云锦艺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流传下来大量的口诀,努力拉近自然、艺术、现实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南京云锦看起来不至于那么不亲近。但无论如何,南京云锦的品质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俗品,就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需有很高的发展定位。

㈡、南京云锦的配色及装饰方法

构成南京云锦华贵的最重要因素,除了优美的图案纹样外,还有瑰丽华美的色彩装饰。

我国在色彩装饰方面以红、黑、蓝、黄、绿、金、银、紫、白等为大宗,向来喜好温暖、明快、鲜艳和强烈的颜色。对于弱色和间色运用较少。南京云锦也不例外。在配色方面,则依各历史阶段崇尚的艺术风气不同而各有千秋。总的来说,无论是明代配色的雄浑壮丽,还是清代配色的清雅秀丽,都是和宫殿建筑的彩绘装饰艺术一脉相承,协调于宫廷里辉煌豪华、庄严肃穆的气氛(见表3)。

表3. 南京云锦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配色风格

其实,云锦配色之所以富丽明快,秀美和谐,浓而不重,重而不艳还与它所运用的配色方法分不开。常见的装饰方法和处理技巧有"色晕","片金绞边"和"大白相间"。"色晕"就是"色彩的浓淡,层次和节奏的表现"。主要运用在图案主体花纹的装饰上,既减弱了色彩的对比产生的刺激,有突出了主题花纹的生动性,增加了的色彩的韵律感(见图1)。"片金绞边",指花纹的轮廓用扁金线织出,这样做亦是为了突出花形(见图2)。"大白相间","大白"是指白色的运用,如主体花纹的"外晕",多用白色的块面表现(见图3)。此外,上述三种方法经常综合应用于一块锦缎的设计中(见图4)。

叁、南京云锦的独特艺术风格

就南京云锦在中国历史上所处的特殊地位来看,无论从图案布局、配色或是材料选择上都与一般民间织物大不相同。最根本的原因是云锦是一种政府、官营织造的结果,它的根本属性是官方艺术或皇家艺术。虽然各个历史阶段,皇家装饰风格大相径庭,总的说来,云锦有着雄浑大气、壮丽富贵、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

一方面,南京云锦有着普通民间织造不可比拟的独特气质。和一般普通民间织锦所流露的脉脉温情不一样,南京云锦所显示的是王者气派,它所营造的是肃穆威严的气氛。就反映的生活题材来看,南京云锦更多地是突出一些尊贵祥瑞的主题。而民间织锦则更多地歌颂爱情、友情和亲情。例如土家族的织锦--西兰卡普。它所反映的题材都是与土家族人的生活习俗密不可分的,土家族人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成了西兰卡普的题材范围。如"鸳鸯戏水"是歌颂美好爱情的,"老鼠嫁女"是描绘土家族传说的,"彩蝶恋花"是反映自然情趣的。

另一方面,南京云锦的独特气质也造成了其发展的局限。南京云锦若放弃大花大朵的特色,转而走"低俗路线",则会弄巧成拙、不伦不类。这也就造成了南京云锦发展的困难。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丰富多样,变化很快,而高雅一直都是高端商品的标志性代名词,南京云锦如何赢得高端消费者的青睐,又不丧失其大气的风格,确实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一、寸锦寸金--南京云锦所运用的独特材料

南京云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量用金。从元代起,南京云锦就开始大量使用金、银线作材质、装饰锦面。其花纹或全部织金、或部分加金、或大面积地应用各种金(捻金、缕金;捻金又有紫赤圆金和淡圆金之分)、银(捻银、缕银线),交织于一件彩锦中。例如,南京云锦的特有品种--"金宝地"(见图5)。"金宝地"是用圆金线织地,并在金地上织上五彩状花,整个织品看起来极为金碧辉煌、瑰丽灿烂。用圆金线织的满金地,色泽含蓄、沉着,绞边的扁金和用扁金银线装饰锦的花纹,光泽闪耀明亮,形成了不同的金色色调和不同的光泽效果。这种大量的织金,被运用在五彩斑斓的彩花中,起着调和统一全局色彩的作用,使得整个织品金彩交辉,具有一种辉煌典雅、华丽高贵的气派。

又如,为了使云锦看起来富丽堂皇而又不乏变化,云锦艺人们创造了"三色金"的材料。"三色金"(见图6)是用含金98%的赤金线,88%的青金线,以及纯银线来构成纹样。云锦艺人们巧妙地运用它们色光上的差异,使纹样层次分明,富于变化。特别是根据银线会氧化变黑的特性,云锦艺人们用它来代替黑色勾勒问样的边缘,使文理更加清晰,同时又不失金属的光泽,显现出云锦织金的超然魅力。也正是因为云锦大量用金的特点和其制造工序烦琐,一个云锦艺人一两天仅能织出几寸的锦缎,故而南京云锦一直都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此外,云锦艺人们还尝试使用某些特殊的材料。例如,孔雀羽绒。孔雀羽绒是用孔雀尾羽上的翠绒精心加工而成的。例如,妆花纱团龙袍料(见图7)。熟读《红楼梦》的人一定记得晴雯补裘的一段。那时晴雯用的就是漂亮的孔雀羽绒。孔雀羽绒和织金配合使用,可以使云锦金翠交辉、闪烁着宝石般的七彩奇泽。当变换位置时,孔雀羽绒还能显现棕、紫、蓝、绿、黑等不同色彩。这是因为孔雀羽毛在加工时,羽毛上的翠绒经过搓捻,会成螺旋状竖立起来,形成立体的具有浮雕效果的立绒,而这金翠交辉的立绒在不同光线下看,会产生神奇的"转眼看花花不定"的色彩变换。

二、逐花异色--南京云锦生产制作的独特工艺

南京云锦的又一独特之处在于其生产设备--大花楼提花织机。大花楼提花织机机型庞大,长5.6米,宽1.4米,高4米。每台织机由两个人操作,楼上一人负责按程序提起经线,以形成花纹开口。楼下一人负责织花抛梭,即把各种彩色花纬线织进去,这就要求织工把合并简化了的提花程序,重新演绎出来,并按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新的组合,自由变化下色。配色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织工要运用对比调和的配色法则,"荤素搭配"、"冷暖相间",从而达到"逐花异色"的效果。因而有"千人千面"的说法--同一织工织造的两块相同纹样的锦料,配色绝对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如图8、9)

肆、南京云锦的发展与探索

一、对于传统和创新的认识

传统和创新不是事物相对立的两个端点,而是一脉相承,互为基础,相互转化的关系。传统一定要合时宜,不合时宜的传统就没有生命力。但如果创新不以传统为基础,也只是无本之源,无土之花。

传统与创新应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应局限于某种工艺的本身或是推广开拓该种工艺的市场。而应关注某种工艺背后的传统与创新是否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启迪。正如一般传统工艺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一样,云锦也不例外。可以说,它使用了最民族化的色彩与构图、内容与形式,最传统化的制作方法与技法,最朴素的设计理念等等。对于设计艺术者来说,学习云锦艺术,吸取这些知识和经验,会增加自己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增强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加深自己对民族产品用物、爱物、惜物的美德,这些都会为今后的创新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社会来说,云锦这种民族工艺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人共有的文化遗产。如何在今日民族风兴起的时候,认真进行云锦的创新设计、云锦制品的策划与宣传,是艺术设计工作者、政府有关部门的一大重任。如果全社会都来关心云锦,爱惜云锦,我们相信,云锦艺术一定能够发扬光大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这样来看,传统与创新都离不开国家、社会和设计者的努力。另外,"

洋为中用,西学东渐"应该是南京云锦考虑的新课题。

目前对于南京云锦来说,应该普及广大群众对它的认识,尽管学术界、教育界、美术界已对它已研究多年。我认为,倡导文化艺术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而应重视推广教育。可以这样说,南京云锦的推广教育情况不太理想。来宁游玩的鲜有人去南京云锦研究所、南京博物院参观,就算南京本地人也并不都很清楚云锦是怎么回事。因而,有必要加强对云锦这种传统艺术的推广普及。例如,可以在导游手册中加入云锦的介绍,著有更多的云锦独立书籍和宣传集面市,以吸引人们的关心和注意。再者,还可以开发电脑游戏软件,来虚拟织工的人生,让玩家真正体验整个织造过程的艰辛。此外,还应举办各种关于云锦的展览会和云锦产品的销售会等等,以拉近云锦和人们的距离。

二、南京云锦的发展思考

㈠南京云锦自身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在图案纹样及色彩装饰方面,南京云锦的特点在于大花大朵,设色浓艳,和一般普通织品相比较,更具有王者气派。然而,云锦作为一种面料始终要服务于一定的环境、一定的对象。现今人们对于衣饰的喜好,对居室风格的追求已经达到更为简洁雅致、朴素自然、不喜铺张的境界。这与传统云锦美艳的气质有所冲突。如果局部改善云锦纹样的布局和素材构成,改变传统浓艳的配色,或单独使用一种材料,可能会达到静娴雅致的效果。但是,若将传统云锦的大花大朵改成小家碧玉似的妆花,实在有违它的皇族血统。

其次,在生产工艺方面,云锦是不可能由大工业、大批量生产制造的。因此,只能被介定在传统手工艺品而不是工业商品的范畴。以前,云锦也曾尝试过机械化生产,但未能完全保留其特色,例如,不能达到逐花异色的效果。而且,机械化的结果可能会使云锦失去寸锦寸金的美誉。当然,为了满足一定的低端市场,是可以根据云锦的传统图案纹样或大量用金的特色,采用其它材质来替代,在小范围内机械化生产。

㈡南京云锦制品思考

目前,南京云锦的销售对象主要是面向国外友人,在国内销售不如对外销售利润大,定单数量多。盖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人们生活形态及生活空间逐渐改变,西化影响已见端倪。无论在衣、食、住,还是在游乐兴趣、教育等领域,大工业产品早以其价廉物美的特质占据市场。此外,人们也不再对这些物品保持永久兴趣,倾向于使用实惠便宜的物品。有时,尚在东西未坏而兴趣消失时就已丢弃。而云锦因艺术价值高,价格不菲,在现阶段不可能走进千家万户,只能作为一种"奢侈的装饰品",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2)无论是工业产品以其大批量生产方式提供优良且便宜的生活用品,还是进口商品削价后普遍抬头,南京云锦在中、低端市场都临着巨大的挑战。南京云锦是面向大众,还是面向特众,确实很难定夺。例如,南京有家服饰公司正在着手开发云锦女性饰品和衣物,做着可贵的市场尝试。诚然,让云锦走向大众可以让其再次焕发生机。但云锦寸锦寸金,仅生产成本高,而且产量还很有限。这就决定其难以成为大众消费品。就云锦服装本身而言,也是观赏性大于实用性,故而,现阶段只能作为高档礼服开发。如轰动一时的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服装。另外,室内装饰的火热风行,也能给云锦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南京云锦的发展首先是产品定位的问题。过去人们认为,南京云锦只是一种艺术。用发展的眼光看,南京云锦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因而,不可简单地被介定为织锦商品,而应视其为文化产品。既是一种文化产品,就应积极地去反映或彰显其所蕴涵的文化历史与积淀,而不是一味地根据市场需求制作,盲目地追求销量。所以,世俗产品应当适可而止。当然,文化产品也不是被束之高阁的工艺品,它自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就云锦本身而言,作为一种华贵的面料,它的使用范围还是很多的。从现实生活角度看,南京云锦除了继续开展丝织文物复制和修复工作外,还应按照新需求生产新商品,可着重发展以下三类制品:

(1)服饰面料

南京云锦在今日除了可以作为戏剧、影视等表演艺术的戏服外,还可以和流行潮流相结合,走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可以看到,已经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正在尝试着将云锦这一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并且也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四位主持人身着的美伦美焕的礼服(见图10、11)就是用云锦制作的。这些礼服不仅仅以云锦为材料,还在款式、装饰上也采用了地道的云锦纹样和织造方法,是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图10. 云锦酱地金字纹织金绸王袍料

图11. 绘有酱地金字纹织金绸王袍料的云锦礼服

此外,南京云锦一直深受国外友人的喜爱。近年来,他们用定制的方式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等进行设计制作。创造了一批具有各国特色服饰面料

(2) 日用工艺品

这是南京云锦和日常生活结合最为密切的地方,也是南京云锦这种宫廷艺术转换角色的切入点。浑厚大气、富丽堂皇的宫廷艺术如何和民间实用品相联系,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课题。现今"民族风"渐长,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完全可以拿古老的云锦去进行生搬硬套。我们需要对它进行重新认识,重新设计。尤其是日用工艺品是一个尚未开发、有着广泛市场需求的部分。南京云锦研究所及其他机构的设计人员在这一方面进行

了可贵的探索与尝试,设计制作完成了云锦提包(见图12)、手机袋(见图13)、钱包(见图14)、纸巾盒(见图15)、背包(见图16)等实用品。

图12 云锦提包

图13 云锦手机袋

图14 云锦钱包

图15 云锦纸巾盒

相关资料参考

中国云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e8417733.html,/南京特产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e8417733.html,/

图16 云锦背包

但是,这些设计虽然有着美丽的民族形式,但在设计上略显粗糙,并且在实用功能设计方面还欠考虑。特别是和其他丝织日用工艺品的设计未能拉开差距,这就需要介入产品设计者一同进行开发,相信一定可以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设计来。

(3)起居陈设品

在这一方面,云锦主要作为家居饰品的面料,例如可作为靠垫、被面等。更因其美丽精致的纹样而常常被制成漂亮的装饰画、壁挂、屏风等。我们惊喜地发现,在已经投入市场的云锦装饰画产品中,有的可以完全模仿传统中国画的效果,完全摒弃了其浓艳的配色。让观者感受到一种清净致远、天人合一的境界。

此外,云锦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观光游览。而云锦是南京的特色产品。南京云锦的独特性在于它代表着南京的地域特色,反映着南京的历史变迁。因此,我们可以开发众多云锦制品作为旅游纪念品或者城市形象纪念品。并且,这类云锦制品还可以和其他云锦制品相交叉设计,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现在已经投入市场的南京云锦旅游纪念品品种比较单一,以下图所示的装饰画(见图17、18)为主。以旅游纪念品为突破口,设计、生产南京云锦制品可以作为现阶段推广南京云锦的捷径。

伍、结语

南京云锦图案精美、锦纹瑰丽多姿、艳如天上的彩云。南京云锦是我国古代丝织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是我国锦缎之最。南京云锦集中了绫罗绸缎纱的精妙之处,技艺精湛,逐花异彩,寸锦寸金。而南京云锦作为文化产品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快改革创新,在保留其特色的基础上,融汇设计创意、革新技艺于其制品中,使其重新大放光彩,是每一个热爱南京云锦的人都需努力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徐仲杰(2002),《南京云锦》,南京,南京出版社。

2.金文(1993),《江南丝绸史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

3.金文(1998-1999),"南京云锦漫话(一)--(五)",江苏纺织,九八年第九-十二期、九九年第一期,页44-45、41-42、41-42、42-43、46-47。

4.潘熔(1980),"云锦意匠特点",南京工艺美术,第一期,页25-26。

5.王道惠(1980),"云锦挑花结本技艺",南京工艺美术,第一期,页23-24。

6.鲁愚(1980),"诗与锦",南京工艺美术,第一期,页22。

7.石川(1980),"浅谈云锦的艺术成就",南京工艺美术,第一期,页19-21。

8.徐仲杰(1980),"云锦发展初探",南京工艺美术,第一期,页10-12。

南京云锦作文7篇_0

南京云锦作文7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南京云锦传统织锦之一。明、清时为宫廷织品。有多处官办织造局生产,用于宫廷服饰、赏赐等。晚清以来始有商品生产,行业中才产生“云锦”的名称,凤其富丽华贵,绚烂如云霞而得名。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现代云锦继承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格而有所发展,传统品种有妆花、库锦、库缎等几大类(见“妆花”、“库锦”、“库缎”),库金、库锦等等以清代织成后输入内务府“缎匹库”而得名,沿用至今。妆花类织物是代表云锦技艺特色和风格的品种,图案布局严谨庄重,纹样造型简练概括,多为大型饱满花纹作四方连续排列,亦有彻幅通匹为一单独、适合纹样的大型妆花织物(如明、清时龙袍、炕褥毯垫等)用色浓艳对比,常以金线

勾边或金、银线装饰花纹,经白色相间或色晕过渡,以纬管小梭挖花装彩,织品典丽浑厚,金彩辉映,是云锦区别于蜀锦、宋锦等其他织锦的重要特点。建国后,在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创新品种,如雨花锦、敦煌锦、金银妆、菱锦、装饰锦及台毯、靠垫等,供应蒙、藏兄弟族服饰和书画装裱、旅游纪念品、外贸等的需要。南京云锦是一种提花丝织工艺品,为南京工艺”三宝”之首,与苏州缂丝并誉为”二大名锦”。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云锦过去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现除少数民族做衣饰外,还出口国外做高档服装面料。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云锦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

南京云锦

南京雲錦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因其絢麗多姿,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帄的織物。而南京雲錦則集歷代織綿工藝藝術之大戊,位于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禦用品貢品,因其豐富的文化和科技內涵,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裏程碑,公認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亦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海南黎族織機←-- 作為中國最高貴的織錦,中國絲綢最高技藝標志的南京雲錦,鼎盛時曾擁有3萬多臺織機,近三十萬人以此和相關產業為生,是當時南京最大的手工產業,在中國的歷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社會影響,雲錦不傴是南京人的驕傲,也是全人類文明的驕傲。 被古人稱作“寸錦寸金”的雲錦,是用5.6米長、4米高、1.4米寬的大花樓木質提花機,由上、下兩人配合操作生產出來的。它的生產工序用目前流行的電腦語言來解釋較為形象,充分體現了我們祖先的職明才智。“挑花結本”,相當于軟件設計,它用古老的繩索繩記事的方法,把花紋圖案色彩轉變成程序語言,再上機進行織造。此工藝技術要求很高,實際上是一種以線為材料,進行儲存紋樣程序的創作設計過程。他不傴要把紋樣按織物的具體規格要求,計算“分寸秒忽”,將紋樣在每一根線上的細膩變化表現出來,還要按紋樣圖案的規律,把繁雜的色彩進行最大限的同類合並,編結成一本能上機織造,讓織手讀懂的程序語言花本。 機上坐著的人,稱作“拽花工”,只要按過線順序提拽即可,相當于在敲電腦鍵盤。機下坐著的人,稱“織手”,他使用“通經斷緯”的技術(緯線由不定數的彩絨段拼接而成),挖花盤織,粧金敷彩,就能織出五彩繽紛的雲錦來,他面前的織造面即相當于電腦顯示屏,這種工藝,至今尚不

南京云锦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e8417733.html, 南京云锦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刘璐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年第01期 摘要:居室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多样化,南京云锦其独特性十分符合现代居室设计追求个 性化的口味,既能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碰撞,也使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传的继承与发扬树立正确的观念。南京云锦介入室内设计的社会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居室空间是人们生活的地方,把云锦艺术在这样的环境中利用起来,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关键词:云锦艺术;室内设计;装饰 中图分类号:TU238.2;J5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3-0189-01 一、研究背景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艺术品,至今约1600年历史,有“寸锦寸金”之称,被联合国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色泽艳丽灿烂,美如云霞,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它是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代表了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的最高级成就。云锦用料十分考究,织造精致细腻、图案华丽精美、锦纹绚丽多彩,是丝织工艺的艺术巅峰。然而,对于南京云锦,我们现在还停留在对它的保护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今后的传承和发扬,比简单的保护更为重要。伴随着近些年来室内设计的不断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各种手工艺品在室内设计中得到了运用。因此,把云锦艺术运用于室内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南京云锦艺术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南京云锦由宋代的彩锦演变而来,到了元代,蒙古统治者崇尚用真金妆点官服,而云锦上含有金丝等装饰,因此,南京云锦脱颖而出,得到了封建君主和豪门贵族的宠爱。在元、明、清三个时期,统治阶层纷纷指定云锦作为皇室的御用贡品,在客观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云锦艺术的发展。在南京云锦生产达到鼎盛时期的清朝,南京城内拥有织机多达三万多台,南京的秦淮河畔机户云集,彻夜不眠。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器产业早已取代了人工生产,在纺织上,先进的机器设备可生产出千万种丝绸等布艺精品,在这样的形势下,南京云锦艺术的发展渐渐退化;此外,从清代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着装也都逐步形成了现代的风格,过于繁琐和华丽的装饰,渐渐被淘汰。多种原因,都阻碍了云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当今,南京云锦艺术的发展已经停滞,在南京的云锦博物馆中,保存了大量的云锦艺术珍品,南京云锦博物馆中的云锦织制机器,都陈列在博物馆中,极少用来织造云锦。我们对于云锦艺术仅仅是做到了相应的保护,再无继承。 三、南京云锦的独特艺术价值

南京云锦

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工艺独特,织造云锦的操作难度和技术要求都很高,织制云锦需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故而有“寸金寸锦”之说。 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 织造材料 丝织物品总是要通过对材料的加工来实现的,因此材料是丝织工艺成型的媒介,没有材料就没有其艺术的特点和风格。材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丝织工艺的第一要素,是云锦产生的前提。不同材质和工艺技法的运用,体现出的美感和效果是不同的,中国丝织工艺的材料运用,以其丰富的种类,不同的肌理特征和多样的结构形态,构成了千姿万态的视觉形象,使人感受到材料中传达出的久远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传承了浓重的民族色彩和情感。[19] 云锦是用金线、银线、铜线及蚕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用来织造的,使得丝织物的效果更加华丽、独特、美轮美奂,比如皇家云锦绣品上的绿色是用孔雀羽毛织就的,每个云锦的纹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金银在织物中大量运用是云锦的一大特色,金银使得云锦更显得富丽堂皇。尤其是“三色金”的使用,使得云锦的色彩更富于变化。 真丝则是云锦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用材,它良好的吸色性在各种纺织材料中名列前茅,是云锦色彩表现的重要保证。 云锦中用到的特殊材料,即鸟兽的羽毛。如孔雀羽也会被织进云锦。因为孔雀羽毛的色彩斑斓,在光线的照射下,用孔雀羽织出的云锦会折射出变化多端的色彩,异常华丽。 工艺过程 云锦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繁杂,工序极多,每道工序的工艺都有很多谜一样的诀窍。其工序概况起来,主要有五大部分,即纹样设计、挑花结本、原料准备、造机和织造 第一道工序是进行纹样设计,创作云锦纹样图案,当设计人员将纹样、组织、规格等设计好之后,就要根据小样填绘意匠图。意匠纸是特制的,上面有纵横小格,它的纵横小格是代表经纬线的,小格的纵横比例是代表经纬密度的。 第二道工序是挑花结本,即通经断纬,用丝线俗称“脚子丝”作经线,用棉线俗称“耳子线”做纬线,对照绘本制好的意匠图,经线对应意匠图上的纵格,纬线对应意匠图上的横格,挑制成花纹样板。上机织造时,使每根脚子线与织锦上的每一根经丝一一通过织机大纤相联接,织造时,通过耳子线提起应该起花的部分,织入彩纬或会、银线,美丽的云锦就指织出来了。挑花结本是云锦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是纹样由图纸过渡到织物上的桥梁。 第三道工序是做好原材料准备,主要原料是蚕丝,还有金线、银线、孔雀羽线。蚕丝需经过拼股、染色、锤炼、上油、绷光等数十道工序,按照不同品种的要求加工成一定规格、颜色的经、纬原料,供上机织造。云锦属于熟织提花丝织物,即织成后不需染色、印花。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料—蚕丝织前均需经过炼制染色,按照不同品种的要求加工成一定规格、颜色的经纬原料,供上机织造。 第四道工序是造机,造机就是根据所织云锦的品种、规格,把织造云锦所需的经丝,按地部组织、纹部组织的不同要求分辨安装到位,使其符合织造的需要。 第五道工序是织造,具不同类型的云锦又有不同的织造方式。 妆花到的典型 《天水冰山录》中“青妆花过肩遍地金蟒缎”、苏州王锡爵墓出土的“黄织金妆花斗中方补纱”,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翘鼻子】蕲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子【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菊花心】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车轮纹】指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等。【云锦花纹】何首乌横切面皮部环列4~11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金井玉栏】又称金心玉栏。指根类药材的横断面外围白,内心黄,中间有一棕色的形成层环,俗称金井玉栏,如黄芪。【芦碗】指草本植物药材根茎部分每年地上茎枯死后留下的凹窝状茎痕,因中心凹陷似碗形而习称芦碗,如山参。【油头】指川木香药材根头部黑色发粘的胶状物。【怀中抱月】指松贝的外层鳞叶 2 瓣,大瓣紧抱小瓣,未抱合的部分呈月形习称怀中抱月。【狮子盘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孢,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蚯蚓头】指药材的根头部由叶柄脱落后留下的明显密集的横向环纹,因似虹蝴的头颈部而习称虹划头,如防风等。【吐脂(起霜)】指苍术饮片暴露稍久后,析出的结晶,因呈毛状,色白如脂霜,而称吐脂或起霜。【星点】指大黄根茎横切面中髓部具有的异形维管束,其内侧为韧皮部,外侧为木质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鹦哥嘴】天麻(冬麻)顶端具红棕色芽苞,习称“鹦哥嘴”。【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段常有细长圆柱状的节间,光滑,习称“过桥杆”。【金包头】药材根头部一端残留淡黄色的叶基,习称“金包头”如知母。【钉角】生川乌顶端周围有锥状隆起的支根,习称“钉角”。【罗盘纹】特指商陆根横切面由于三生构造形成的同心性多环维管束,干燥后木质部隆起,韧皮部凹馅,呈多个凹凸不平的环层,形似罗盘。【竹节环纹】天麻表面有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鸡肠风】巴戟天药材外皮横向断裂而露出木心具形似病鸡之肠。【过桥】指黄连根茎部分细长的节间,如桥悬两岸,又称“过江枝”、“蚂蜂腰”。【凹肚脐(肚脐眼)】指天麻底部圆脐状的凹疤痕,是自

社会实践报告——南京云锦

社会实践报告——南京云锦我在大学里学习的艺术设计中的纺织艺术设计,这是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的一项工艺。我想参加社会实践,就是冲着有纺织的方面去的,我知道,目前有很多的情况值得我们去了解。我也不熟悉其中的主要关窍,所以我只能去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戊,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中国最高贵的织锦,中国丝绸最高技艺标志的南京云锦,鼎盛时曾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三十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云锦不仅是南京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文明的骄傲。 时至今日,我厂(贡锦云锦研究所)的云锦仍是用米长、4米高、米宽的大花楼木质提花机,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生

产出来的。它的生产工序用目前流行的电脑语言来解释较为形象,充分体现了我们云锦研究所前辈的职明才智。 “挑花结本”,相当于软件设计,它用古老的绳索绳记事的方法,把花纹图案色彩转变成程序语言,再上机进行织造。此工艺技术要求很高,实际上是一种以线为材料,进行储存纹样程序的创作设计过程。他不仅要把纹样按织物的具体规格要求,计算“分寸秒忽”,将纹样在每一根线上的细腻变化表现出来,还要按纹样图案的规律,把繁杂的色彩进行最大限的同类合并,编结成一本能上机织造,让织手读懂的程序语言花本。 机上坐着的人,称作“拽花工”,只要按过线顺序提拽即可,相当于在敲电脑键盘。机下坐着的人,称“织手”,他使用“通经断纬”的技术(纬线由不定数的彩绒段拼接而成),挖花盘织,妆金敷彩,就能织出五彩缤纷的云锦来,他面前的织造面即相当于电脑显示屏,这种工艺,至今尚不能被机器所替代。 云锦的织造工艺高超精细,除前面介绍的“挑花结本”、“通经继纬”以外,夹金织银也是云锦的一大特点。织物显得雍容华贵,金碧辉煌,满足了皇家御用品的需要。正因为长期是宫廷用品,一味法语精,在制作中不异工本代价,才

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带记忆技巧)

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带记忆技巧) 总共203味中药一、根及根茎类双子叶和单子叶双子叶:有栓皮,形成层,木部射线明显单子叶:有内皮层,维管束散在,无射线单子叶根:有髓部单子叶根茎:无髓部双子叶根:无髓部双子叶根茎:有髓部记忆:单跟随块根入药:太子参,麦冬,何首乌,草乌,百部,天冬,地黄,郁金记忆:太子花百黄金吃二乌冬块茎入药:延胡索、白及、半夏、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记忆:唬几下,两天三泻,快禁。金毛狗脊:蚌壳蕨科特征:金黄色绒毛,近边缘1~4mm处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特征: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细辛:马兜铃科大黄:蓼科特征: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嚼之黏牙,有砂粒感虎杖:蓼科特征:皮部和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何首乌:蓼科,块根入药特征: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性维管束,形成云锦花纹;怀牛膝:苋科,主产河南特征:外周散有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川牛膝:苋科,主产四川。特征: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状。商陆:商陆科特征: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罗盘纹太子参:石竹科,块根入药威灵仙:毛茛科川乌:毛茛科草乌:毛茛科,块根入药特征:钉角附子:毛茛科常有加工品:黑顺片、盐

附子、白附片白芍:毛茛科,主产浙江特征: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断面射线放射状,不易折断赤芍:毛茛科,多野生特征:表面棕褐色,粗糙,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易折断黄连:毛茛科特征:鸡爪状,有过桥鸡爪状——味连(鸡爪味道好)过桥长——雅连(长的看起来优雅)过桥短——云连黄连:味连,形如鸡爪,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升麻:毛茛科防己:防己科特征:断面粉性,有排列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延胡索:罂粟科,块茎入药板蓝根:十字花科菘蓝(大青叶同一来源植物)特征:根头略膨大,味微甜后苦涩,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地榆:蔷薇科苦参:豆科特征: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味极苦。葛根:豆科特征:纤维性强,味微甜。甘草:豆科特征:射线放射状,至皮部偏弯,有裂隙,显菊花心。味甜而特殊。黄芪:豆科特征: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显菊花心。嚼之微有豆腥味。远志:远志科人参:五加科,主产东北特征: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芦头:根茎芦碗:茎痕艼:不定根籽海(林下山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园参——园子里束缚的栽培人参,栽培的叫园参。西洋参:五加科三七:五加科,主产云南主根:“三七”,支根:“筋条”,根茎:“剪口”,须根:“绒根”特

_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9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1页,总18页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9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注意 事项: 1、 填 写 答 题 卡 的 内 容 用 2B 铅 笔 填 写 2、提前 15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共3题) 1. 请给语段中的加下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个地方,最好从博物馆开始。博物馆承载 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灿烂文明。我们在博物馆里仿若乘坐一叶扁 舟,追sù 时间长河,穿越空间阻隔,观览历史变迁,这是多么有趣啊! 2019年5月18日是第三十四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shū 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同学们,让我们来一次奇妙的博物馆之旅吧。 2. 小宇发现陶俑的介绍词中有很多 (填短语类型)短语:“双目远瞩”、“两唇略张”、“嘴角上翘”等,简洁形象地描摹出陶俑的形象。 3. 小宇不认识展品介绍中的“幞”字,回家后使用《现代汉语词典》查询,他可以使用哪种检字法? A.音序检字法;B.部首检字法;C.数笔画检字法。“幞”在词典里的解释有:①幞头,古代男子用的头巾。②同“袱”。请你写出“幞”字的读音 二、语言表达(共3题) ①周末,小宇去参观南京博物院。②在博物院里,小宇看到了一个南唐男舞陶俑。③陶俑的介绍如下:舞俑双目远瞩,两唇略张,嘴角上翘,洋溢喜悦之情。④头戴幞头,身着长袍,腰束锦带;足穿长筒乌衣靴,作扬手扭腰踏足舞蹈状。 5. 仿照南唐男舞陶俑的展品介绍,请你为击鼓说唱陶俑写一个展品简介。

2021年社会实践报告——南京云锦

我在大学里学习的艺术设计中的纺织艺术设计,这是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的一项工艺。我想参加社会实践,就是冲着有纺织的方面去的,我知道,目前有很多的情况值得我们去了解。我也不熟悉其中的主要关窍,所以我只能去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戊,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中国最高贵的织锦,中国丝绸最高技艺标志的南京云锦,鼎盛时曾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三十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云锦不仅是南京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文明的骄傲。 时至今日,我厂(贡锦云锦研究所)的云锦仍是用6米长、4米高、4米宽的大花楼木质提花机,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生产出来的。它的生产工序用目前流行的电脑语言来解释较为形象,充分体现了我们云锦研究所前辈的职明才智。 “挑花结本”,相当于软件设计,它用古老的绳索绳记事的方法,把花纹图案色彩转变成程序语言,再上机进行织造。此工艺技术要求很高,实际上是一种以线为材料,进行储存纹样程序的创作设计过程。他不仅要把纹样按织物的具体规格要求,计算“分寸秒忽”,将纹样在每一根线上的细腻变化表现出来,还要按纹样图案的规律,把繁杂的色彩进行最大限的同类合并,编结成一本能上机织造,让织手读懂的程序语言花本。 机上坐着的人,称作“拽花工”,只要按过线顺序提拽即可,相当于在敲电脑键盘。机下坐着的人,称“织手”,他使用“通经断纬”的技术(纬线由不定数的彩绒段拼接而成),挖花盘织,妆金敷彩,就能织出五彩缤纷的云锦来,他面前的织造面即相当于电脑显示屏,这种工艺,至今尚不能被机器所替代。 云锦的织造工艺高超精细,除前面介绍的“挑花结本”、“通经继纬”以外,夹金织银也是云锦的一大特点。织物显得雍容华贵,金碧辉煌,满足了皇家御用品的需要。正因为长期是宫廷用品,一味法语精,在制作中不异工本代价,才使云锦后来居上,达到织锦工艺登峰造极度的地步,云锦主要有“织金”(用黄金打成箔,切成丝,捻成线织就)、“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品种,用于皇帝龙袍、皇后凤衣、霞披、嫔妃的丽装靓服、宫廷装饰及坐、褥、靠垫、枕被等实用品。云锦有时还作为朝廷礼品,馈赠外国君主和使臣以及赐大臣和有功之人。我厂的云锦研究所复制的元、明、清龙袍被故宫博物馆珍藏.云锦珍藏册被国家指定为专用礼品. 南京云锦自宋代由彩锦演变而来,到了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统治者习尚用真金妆点官服,加之当时国力扩张,黄金开采量增大,使以织金夹银为主要特征的云锦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成为最珍贵、工艺水

未鉴定过的植物

未鉴定过的植物 篇一:植物解剖与生药鉴定 植物解剖与生药鉴定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药典是(B) A.《本草纲目拾遗》 B.《新修本草》 C.《图经本草》 D.《植物名实图考》 2.药材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或者有光泽,谓之(D)。 A.“松泡” B.“粉性” C.“油润” D.“角质” 3.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是 (B)。 A.植物鉴定 B.性状鉴定 C.组织鉴定 D.成分鉴定 4.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是 (D)。 A.新修本草(唐本草)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证类本草 5.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断面的一圈环纹是 (C)。 A.外皮层 B.内皮层 C.形成层 D.木质部 6.全书最早以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药学专著是 (B)。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7.中药鉴定中留样的保存期至少为 (C)。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8.双子叶植物茎维管束类型为 (B)。 A.有限外韧型 B.无限外韧型 C.双韧型 D.周木型 9.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 (A)。

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C.中成药的鉴定 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10.“本草学”的主要含义是指 (B)。 A.研究草药的学科 B.古代的药学 C.古代收载草药的书籍 D.古今研究中药的学科 E.中药学 11.中药拉丁名称的一般组成原则是 (C)。 A.属名+种名(种加词) B.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 C.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名(第二格) D.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E.药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 12.RhizomaCoptidis的组成是 (D)。 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B.属名(名词第一格)+形容词(第二格) C.属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 E.以上都不是 13.Semen Armeniacae Amarum的组成是 (D)。 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二格) B.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C.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种

《云锦》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云锦》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①南京云锦,是以彩丝织成的色彩绚丽、花纹繁盛和技艺精湛的高级丝织品。它在丝绸多姿多彩的品类里独放奇彩,是至善至美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 ②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这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南京丝织业发端于三国时期,因为建业(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东晋末,刘裕北伐大获全胜,将长安的织锦工匠带到了当时的手工业发展中心建康(今南京),并且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锦署”来组织生产,这是云锦品种产生的标志。清代在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南京设“江宁织造署”,直接由朝廷管理丝绸生产,满足御用和官用绸缎的需求,所以云锦生产极具规模。 ③云锦工艺独特,只能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几厘米,而且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电脑编程一样复杂而艰难。 ④云锦主要特点是绣品逐花异色,即花卉的色彩会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其次,由于大量是宫廷用品,所以云锦的织造往往用料严格考究,以至不惜制造工本;织造工艺则精益求精到绝对一丝不苟,力求十全十美的地步。云锦喜用金丝、银线直至各种鸟兽羽毛绒毛用来织造,如在皇家绣品上的绿色是织入孔雀羽毛的。 ⑤南京云锦具有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蕴。无论是皇袍上的正座团龙、祥禽瑞兽、如意云霞,还是普通衣料上的飞禽走兽、花卉树木,无一例外。它们或“象形”,或“谐音”,或“寓意”,或“比况”,都寄托了深刻的含意。如“一品(鹭鸶)当朝”、“双喜(喜鹊)临门”、“岁寒三友”、“四君子”、“五福”、“三星高照”(由寿星老人、鹿、蝙蝠、蟠桃图案组成),“富贵平安”(由花瓶、牡丹花、苹果组合图案),都表达了中国吉祥文化的核心主题,表达了人们的幸福祈求与热情向往。 2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精益求精 B、川流不息 C、沤心沥血 22、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本句表明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 B、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几厘米,与这句话表述的内容也有关系。 C、由此可以理解云锦的织造复杂而艰难。 D、这是云锦永远不能用电脑控制机器来织造的原因。 23、针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 B、第③、④段划线句表明这两段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文章的说明对象是南京云锦。 D、文章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24、云锦的命运与南京的发展相关表现在(共6分) ⑴_______,_______,所以南京丝织业开始产生。 ⑵东晋末年,南京是手工业发展的中心,所以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 25、云锦的特点可概括为:(共6分) ⑴_______ ⑵_______ ⑶_______ 《云锦》现代文阅读答案(18分) 21、(2分)C 22、(2分)D 23、(2分)C 24、(6分)⑴三国时吴国建都于此⑵云锦这时产生了⑶清代南京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云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析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析 1.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2.火试:有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作为鉴别手段之一。 3.后生皮层: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 4.后生表皮:表皮死亡脱落后,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增厚并栓化,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 5.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一枚,习称“佛指甲”。 6.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 7.连珠斑:蕲蛇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 8.断口:矿物受力后不是沿一定结晶方向断裂,断裂面是不规则和不平整的,这种断裂面称为“断口”。 9.解理(面):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所裂成的平面称为“解理面”。 10.云锦花纹:何首乌皮部的异常维管束,横切面形如云朵状的花纹。 11.绿皮层:指栓内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而显绿色。 12.木类药材:指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部分入药。 13.花托:是花梗顶端稍膨大的部分,花各部分着生其上,花托形状因植物种类而异。 14.甜大芸:肉苁蓉鲜品。 15.生理灰分:植物体内的无机盐习称“生理灰分”。 16.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的菌丝组织体。 17.透明度: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称为“透明度”。 18.罗盘纹:商陆的切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纹(异常维管束),俗称“罗盘纹”。 19.同名异物:指一种中药名称下有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或动物)作相同的药物使用。 20.同物异名:是指同一药用材料在不同地区称呼不同的名字,作不同的中药使用。 21.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22.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矿)物的分类学的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准确无误。 23.性状鉴别: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法,来鉴定药材的外观性状。

民族服饰博物馆的考察

民族服饰博物馆数字化展示艺术初探 ——基于江浙沪地区民族服饰博物馆的考察 梁惠娥张守用贾蕾蕾 服饰博物馆属于专业博物馆的范畴,它的营建主体与办馆的宗旨及目的息息相关,是收藏和展示服装服饰的重要机构,是宣传与弘扬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平台,同时,是研究服装服饰文化与制作工艺的重要科学研究机构之一[1]。随着时代的发展,之前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传统展馆陈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审美需求,静态的展示模式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与欣赏,这是直接威胁到博物馆未来生存的首要问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出现,丰富与改变了传统服饰的展示形式,使展示形式呈现多层次、立体化的格调,就实地调研情况来看,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在服饰博物馆的运用已经普及,数字化展示技术逐步运用到服饰博物馆的展示领域之中。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服饰博物馆数字化展示领域的成功运用,为服饰博物馆展示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新的数字化展示方式提供了技术条件。因此,将民族服饰博物馆中对实物本身的数字化展示提升到展示艺术的层面来进行分析和 研究,从我国民族服饰展示艺术现状、未来技术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探讨,挖掘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潜在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有助于利用数字化技术展示与弘扬民族服饰,振兴民族服饰博物馆事业。 一民族服饰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现状

江浙沪地区的地理、文化、习俗相近,经济、科技发达,尤其是手工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2]。在这得天独厚的大环境下,这一地区服饰博物馆的藏品以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工艺精湛而著称。2014年4月中旬,笔者走访了江浙沪地区的七家民族服饰博物馆,这七家博物馆的收藏对象包括服装、饰品、服饰题材或相关文字、文献、美术作品、图片、照片、制作服饰品的工具等(表一)。

南京云锦

要忙到半夜三更才停手。一年下来,汗水淌干了,眼泪流尽了,织出来的云锦放开来好像长河一样。可是财主反过来倒说张永欠他的债更多了。有一次,财主要过生日,逼着张永赶织一块“松龄鹤寿”的云锦挂屏。张永只好拖着骨瘦如柴的身子跳下机坑抛梭子过管织云锦。可怜老人白发苍苍,哪里有力气!熬干了灯油,一夜才织出五寸半,眼看财主就要来逼货,老人急得直淌眼泪,他伸开双手,面向门外巍巍高山自言自语悲愤地叹道:“云锦娘娘呀,人家都说你是保佑我们织锦穷人的神仙,现在财主把我们穷人往死里逼,你怎能见死不救……”张永疲劳过度,话未说完就晕倒在织机旁。就在这时,高山上的彩云豁然开朗,闪出万道金光,接着浮云翩翩,阵风飒飒,张永家的门“咯吱”一声开了,走进来两个美丽的姑娘,她们把张永扶上床,自己就坐到机坑里面熟练地织起云锦来。霎时间,织机连声响,花纹现锦上。天快亮了,张永从昏迷中醒来,一看满屋子金光,一个姑娘在机坑里飞快地甩梭子织锦,另一个坐在花楼上拽花。他忙问:“你们是谁?”姑娘们指了指天边的云彩。张永顺着她们的手望去,只见彩霞万朵,回头一看,两姑娘都不见了,只留下机子上织好的云锦熠熠闪光。云锦上面的花纹好像仙境一样,青松苍郁、泉水清澈,两只栩栩如生的仙鹤丹顶血红非常耀眼!张永喜滋滋地把云锦往机子下卷,没想到这神奇的云锦犹如山上的瀑布一样拉了一幅又一幅,卷了一匹又一匹,怎么也拉不完、卷不尽。街坊邻居都跑来看稀奇。正在大家兴高采烈的时候,财主带着一帮打手前呼后拥地讨债来了。他把腰一叉,手一挥,打手们一拥而上,如狼似虎地抢这台神奇的织锦机。张永哪里肯依,死死护着织机不肯放。可狠毒的财主一脚把又老又病的张永踢倒在地,老艺人顿时口吐鲜血昏死过去。这边十几个打手七手八脚地想把织机抬走,谁知平时几十斤重的木头织锦机,此刻竟然铜铁铸的一样,动它不得。财主急了,伸手又去扯织机上的云锦,却听见“叭”地一声响,织锦的木梭子好像活了一样,跳起来狠狠地追着财主打,疼得他哭爹喊娘地乱叫。恼羞成怒的打手们气急败坏地烧起房子来,正在这时,天上“轰”地响起一声炸雷,暴雨倾盆而下,浇灭了大火,洗净了天空。财主和打手一看不好,掉头想逃。这时,云锦上的两只仙鹤突然长唳一声飞了出来,围着张永飞了两圈,翅膀扇了两下,老艺人一下子容光焕发地坐了起来。两只仙鹤又追着财主,扑到他的脸上猛啄不放,财主疼得乱叫。张永和众人赶来时,只见满天红霞,城外高山顶上的金色光轮忽隐忽现,两只美丽的仙鹤翩翩起舞。大家异口同声地叫好,只有财主鬼哭狼嚎地捂着脸,原来他的眼睛被仙鹤啄瞎了。后来人们传说,那天夜里帮张永织锦的两个美丽姑娘就是云锦娘娘身边的两个漂亮仙女,奉云锦娘娘之命,特地到人间来帮助穷人整治老财主,为了纪念云锦娘娘,人们就把张永住的这条街取名“仙鹤街”。 南京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的城市史密切相关。南京丝织业最早可追溯到三国东吴(公元222年—公元280年)时期,东晋(公元317年—公元

南京云锦的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

南京云锦的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 ——我对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与理解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05级任婳一回首——千年孕育的美丽从原始服饰起,人类使用的制衣材料主要分为麻织物,丝织物与裘皮,丝织品由于原料与技术原因产量相对较少,历来为上层贵族享用。 关于丝的发现,在考古材料中,河北正定县南杨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中,曾发现两件陶蚕蛹,经C—14鉴定,距今5400-+70年;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半个经过人工割裂过的蚕茧,该遗址所在年代约为距今5600~6080年之间。 可见早在5000年前,神话中的伏羲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开始进行家蚕驯化的工作;而这一大大改变人类生活的创造性发现只是象征性地归功于伏羲或螺祖,实际上还是无数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与不断探索的结果。 先秦时代,古老文献中就有关于桑蚕的记载,如《夏小正》中: “三月......摄桑......妾始蚕”;《管子.轻重甲》记载: “昔者桀之进,女乐三千人......无不服文绣衣裳者。 ”不仅在商代的卜辞中,桑,蚕,丝,帛等字眼时常出现,青铜器上可见身体弯曲的蚕纹,玉器中也有形态逼真的玉蚕,这都表明了蚕桑业在当时已较为发达。 据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推断,商代已普遍使用一种原始的纺织机器“距织机”,至今海南岛南部的黎族妇女仍使用这种原始机器制造黎锦。 在安阳殷墓出土的青铜器表面,发现黏附有被铜锈渗透而残留的丝绸残片,经分析研究,这是采用高级提花技术织成的菱形花纹的暗花绸,说明这时使用的织机比先前的原始织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已含有提花装置。 这种在云锦中也使用的高级提花技术算来也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不得不令人感叹一项工艺从孕育到成熟过程中深厚的历史积淀。 从西周到两汉,我国丝织业兴盛发达的地区一直在黄河流域。

中药鉴定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5*2) 1、中药鉴定学: 2、中药 3、脉岛数 4、气孔指数: 5、栅表比: 6、菊花心: 7、云锦花纹: 8、蚯蚓头: 9、膨胀度: 10、性状鉴别: 11、显微鉴别: 12、理化鉴别: 13、过桥: 14、珍珠点: 15、车论纹: 16、狮子头: 17、泥鳅头: 18、菌丝: 19、菌丝体: 20、菌核: 21、子座: 22、过支合把: 23、挂甲: 24、乌金衣: 25、通天眼: 26、道地药材: 二、简答(6*7) 1、牛膝横切面图: 2、大黄横切面图:

1、薄荷横切面图: 2、冬虫夏草横切面图: 3、番泻叶横切面图: 4、大黄性状鉴别: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前两种称“北大黄”后一种称“南大黄”。 性状鉴别:药材呈类圆柱形、圆锥形。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的网状纹理。 质坚,横切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根茎髓部可见星点,环列或不规则散在。 根类药材形层层明显,具明显的放射状纹理,无星点。 气清香,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鉴别: 一、根茎横切面 ①木栓层:残留。 ②皮层:窄,有草酸钙簇晶。 ③韧皮部:射线宽一至数列细胞,含棕色物质,韧皮部有粘液腔。 ④形成层:呈环状。 ⑤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非木华。 ⑥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韧在内,木在外)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 二、根横切面无髓部其他同根茎。 三、粉末:①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多短钝。 ②导管:多网纹导管,非木化。 ③淀粉粒:单粒脐点星状,类圆形。复粒有2-7分粒组成。 理化鉴别 ①微量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与状结晶加碱结晶消失并显红色。 ②取少量粉末于履职上加1% NaOH aq 滤纸染成红色 ③荧光检查:稀醇浸出液于滤纸上,晾干----棕色至红棕色荧光。 如果是亮蓝色或紫色荧光为伪品。 5、黄连的性状鉴别: 味连:①多分枝聚集成簇,形如鸡爪,俗称“鸡爪黄连”表面黄褐色粗糙。 ②上部具有棕黄色鳞也残基,表面有须根及须根痕。 ③质地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呈红色或暗棕色 ④木质部金黄色,髓部红棕色或成空洞。 ⑤味极苦 雅连:多单枝,较粗长,微弯曲,“过桥”长,(蚕蛹状)

南京云锦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准的织物。南京云锦产生于六朝时期,距今有近1,600年的历史,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它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被古人称作“寸锦寸金”的云锦,是用5.6米长、4米高、1.4米宽的大花楼木质提花机,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生产出来的,既可以在一个服装层面上表现绢、绸、罗、缎、纱,也可以将金、银、孔雀羽织进,这些都是别的服装面料无法做到的。 云锦的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通经断纬,挖花盘织,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云锦生产工艺过程极其繁杂,工序很多,每道工序的工艺都有很多谜一样的诀窍。其工序概括起来,主要有五部分,即纹样设计、挑花结本、造机、原料准备和织造。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云锦形成了许多品种。从现有掌握的资料来看,南京云锦在元代以来八百余年发展中所形成的品种,大体可以分为“织金”、“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用于皇帝龙袍、皇后凤衣、霞披、嫔妃的丽装靓服、宫廷装饰及坐、褥、靠垫、枕被等实用品,每一大类之下又有若干品种。前三类已可用现代机器生产,惟妆花的“挖花盘织”、“逐花异色”至今仍只能用手工完成。 云锦的织造工艺高超精细,富有创造性,特点是通经断纬,挖花妆彩。云锦图案内涵、设计之精美,寓意之丰赡,色彩之繁复,用料之华贵,都是无与伦比的,凝聚着极高的艺术特色。 由于传承历史的源远流长,加之历代受到的尊崇,赋予了云锦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从设计元素以及代表的种种意义,到使用场所、尊卑区别,又到传承到今天所承载的种种价值,云锦本身就成了一部说不完的“活化石”。 封建社会结束后,南京云锦失去了以原有意义和方式继续存在的社会基础,它的创作者和受众群体、技艺、工艺、功能和传播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过,随着新中国成立,南京云锦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和改造,使南京云锦再现生机。由于各界的努力,使南京云锦成为艺术展览中获奖的艺术珍品。 2002年12月,南京市人民政府以宁政发[2002]281号文正式颁发了《南京市政府关于保护南京云锦的决定》,南京云锦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2010年5月21日,“中国?南京云锦全球高层论坛”在上海世博园联合国馆举办,拟定每年的5月10日为“世界织锦日”。 随着文化挖掘、技术研究和宣传推广的不断深入,南京云锦必定会受到愈来愈多人的喜爱、追捧和收藏,云锦的保护和传承之路必定愈走愈宽。

中药鉴定学名解

中药鉴定学 一、名字解释 1、云锦花纹:何首乌块根横切面4-11个异型维管束形成的花纹。 2、罗盘纹:商陆切面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纹。 3、钉角:草乌表面突起的支根。 4、过桥:黄连根茎的光滑节间部分。 5、车轮纹:防己等中药材断面有稀疏放射状纹理。 6、金锦玉栏:黄芪等药材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呈菊花心状。 7、芦头:人参等药材根茎;艼: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芦碗:人参等药材根茎上的茎基残留痕。 8、珍珠疙瘩:人参须根上的疣状突起。 9、蚯蚓头:防风根头部的明显密集的环纹。 10、扫帚把:南柴胡、防风等药材主根上残留的叶柄残留物。 11、风轮(风眼):防风断面皮部浅棕色、木质部浅黄色,形成的放射状纹理。 12、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圆点状,习称“狮子盘头”。 13、朱砂点:白术、苍术、木香等药材横断面皮部所具有的红棕色油点。 14、云头:白术下部两侧膨大似如意头。鹤腿:白术向下渐细或留有一段地下茎。 15、起霜:茅苍术断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 16、虎掌南星: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由主块茎及多数附着的小块茎组成,形似虎类脚掌。 17、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新月形。 18、观音合掌: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裂。

19、虎皮斑: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具棕色斑点。 20、马牙嘴:炉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端开裂而略尖。 21、鹦歌嘴(红小辫):天麻顶端的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苞。 22、肚脐眼:天麻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 23、起镜:天麻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饮片半透明,角质样。 24、金钱环:香圆枳壳花柱残基周围的圆环状突起。 25、光辉带:菟丝子等药材栅状细胞中有折光性极强的亮带。 26、不育顶端:冬虫夏草子座头部光滑部分。 27、香脂酸:存在于树脂中的芳香酸。 28、白颈:广地龙全体具环节,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 29、珍珠结构环:珍珠磨片可见同心性环状层纹。 30、珍珠虹光环:珍珠磨片可见珍珠特有彩光,一圈圈的具有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虹彩般光泽。 31、翘鼻头:蕲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 32、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型斑纹17-25个,其“V”型两上端在背中线相接。 33、连珠斑:蕲蛇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斑点。 34、佛指甲:蕲蛇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一枚。 35、龙头虎口:蕲蛇口宽头且有毒牙。 36、剑脊:乌肩蛇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 37、银皮(云皮):麝香内层皮膜不透明,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