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技术发展概况

渔业技术发展概况
渔业技术发展概况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

当今世界的渔业在高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形势下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世界渔业发展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各个经济时代的主要区别不是生产什么,而是怎样生产”。在新技术革命时代,渔业生产的对象没有变,仍然是仍然是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等,但科学技术对怎样捕捞、怎样养殖、怎样加工、怎样销售、怎样管理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尽管世界渔业的资源量在衰退,而渔获量却在增加,养殖产量在大幅度地增长,水产品主要来自捕捞的比例正在改变,这主要利益于科学技术的推进。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资源危机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社会飞速地发展,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也带来了危机,而最终摆脱危机的办法还得依靠科学技术,这就是高科技时代发展的辩证。

一、世界渔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1、渔业正成为人类食物生产的重要领域

今天,世界人口每年以8700万的速度增加,而耕地则从1961年的人均0.44公顷降到目前的0.26公顷。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到0.15公顷,土地将出现严重短缺的局面。然而,今天人类食物的90%是在耕地和牧场上生产的,只有10%来自地球的水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人增地减粮食紧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而是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世界经济要持续发展将更多地依靠海洋,如何开发海洋和内陆水域,如何开发新的食物来源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一场全球性的“蓝色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人们曾把本世纪60年代通过矮化基因育成的稻麦高产品种,称之为“绿色革命”,后来又把畜牧业上的重大技术变革的成就称之为“白色革命”,把向水域索取食物的重大技术变革称之为“蓝色革命”,把耕海牧渔看作是节粮、节水、节地型立体农业的一部分。水产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各国渔业部长级会议和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都特别强调了发展渔业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6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主要渔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建设海洋农牧场,用农牧化的手段增殖水产生物,成倍地增加资源量。从海藻中提取食物的技术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展现了光明的前景。尽管目前从海藻中提取的食物还很有限,但科学家们预测说,假如使太阳能转换成海藻化合物储能的转换率为2%,从海藻中提取人类食物的提取率为5%,地球上海洋可栽培面积总数约有200亿公顷,这就是说,将来海洋牧场规模化发展起来后,足够维持相当于200亿人口的生活所需。

2、水产增养殖业异军突起

自60年代日本、美国和苏联等国家提出海洋“栽培渔业”的设想后,世界水产增养殖业得到很大发展。增养殖的种类向多元化发展,人工培育苗种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一些优良增养殖品种如牡蛎、扇贝、鲍、海带、紫菜、裙带菜、鲑鳟类、鲆鲽类、鲷类、鲈鱼类等种类突破了工厂化苗种生产难关,养殖技术不断完善,网箱、拦网、筏式和延绳垂下式养殖、开放海域网箱养殖系统普遍得到采用,达到很高的产业化水平。自7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海水增养殖业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发展很快,不少种类育苗实现了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人工饵料专业化高效率生产,外海网箱养殖系统被普遍采用,使生产由近岸性向外海性

养殖发展。日本在濑户内海建立第一个栽培渔业中心后,把多种技术的应用与海洋牧场结合起来,在苗种生产、养殖技术、放流技术、饵料生产和病害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欧洲国家的筏式、网箱养殖技术,美国的工厂化养殖系统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从80年代开始,粮农组织的专家就根据当时的资源状况和捕捞状况指出:将来渔业生产和水产品供应将会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到2000年时,世界渔获量不会有大幅度增长,人类要解决水产品供需的尖锐矛盾,只有积极发展海淡水增养殖业。国际农业研究顾问小组主席萨拉杰丁指出:在人类营养的其他每个方面,我们都是种植者,唯独在海产食物方面,我们曾长期一味地搜寻捕捞,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好在这种局面已经得到了扭转。我们看到,水产增养殖业正在成为人类食物生产的新领域。目前,世界水产养殖的产量约占世界总渔业获量的30%以上。世界银行1993年估计,如各国政府现在对水产养殖技术进行适当投资的话,那么15年内就能满足人类对水产品需求量的约40%。

3、远洋渔业方兴未艾

尽管当前世界渔业产业结构中仍以近海捕捞为主,但许多已开发多年的老渔场越来越拥挤,资源日益枯竭。不少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资源少,渔业发展陷入鱼越捕越少、越少越限制、越限制越穷的恶性循环中,因此不得不寻找新的渔场。另一方面,那些发达国家,即使本国近海的渔业资源仍较丰富,其资源量也能保证捕捞业较长时期持续利用,但为了保护了本国资源,也纷纷转向了远洋渔业,利用它国资源和公海、大洋资源。

90年代以来,出于保护本国的利益,各国法规越来越严格,远洋渔业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渔场。其中,太平洋岛国的金枪鱼渔业正在引起世界远洋渔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到该地区从事金枪鱼捕捞的船队越来越多,此外,还有地处太平洋西部的帛琉岛远洋渔业和地处南美洲的极地群岛、福克兰群岛远洋渔业。1994年200条外国渔船在福克兰群岛水域渔获了近20万吨鱼,福克兰群岛的阿里克斯鱿鱼鱼汛一般连续6个星期。200海里以外的外海,深海和公海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和优质水产品。南极磷虾的丰富资源也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

4、世界渔业资源争夺激烈

进入90年代以后,全世界17个重点渔区中已有13个渔区处于鱼群枯竭或产量急剧下降状态,这迫使许多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制定极其严厉的捕捞措施甚至关闭渔场,休渔禁捕。加拿大东海岸的纽芬兰渔场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渔场盛产鳕、鲑、大比目鱼、鲱等,但由于世界各国的渔船队常年在这里酷渔滥捕,1995年8月渔汛期间纽芬兰渔场产量基本绝收。尽管如此,许多国家的渔船队并未因此而收敛。由于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众多国家的渔民都为一种经济上的疯狂行为所驱动,众多国家的渔民都为一种经济上的疯狂行为所驱动,因此导致了各国争夺渔业资源的纠纷四起,冲突不断。

塞内加尔的渔民为了争夺渔业资源敢于冒险在近海水域通宵作业,常常发生木船与欧洲拖网渔船相撞的事故。日本渔船一旦进入俄罗斯方面认定的领海,俄罗斯警备队的直升飞机就开枪扫射。俄罗斯边防军开枪打死打伤日本渔民和中国渔民的事情发生过多起。这些渔业纠纷和冲突概括起来说,可以分为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1994年欧盟成员国争夺金枪鱼之战和1995年的欧加渔事纠纷。

5、全球海洋渔业进入全面科学管理时代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海洋生物资源再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了。科学家们对未加管理的渔业总结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即:未开发阶段→增长阶段→充分开发阶段→过度开发阶段→最终崩溃阶段。渔业一旦离开未开发阶段以后,总有发展到崩溃阶段的危险,但是,只要管理得当,这种危险性就会变小,即使将要崩溃,管理也有助于进入恢复阶段。国际社会已普遍认识到,只有通过各国达成协议的严格的国际管理,才能制止人类无休无止的酷渔滥捕。

目前,国际海洋渔业管理正向区域化发展和加强。根据国家管辖范围内和外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海域,海洋渔业管理区域化的主要趋势是:

(1)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主要是指专属经济区,有关国家对其专属经济区的渔业管理不断完善和不断加强。对外国渔船的入渔要求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严格,并有计

划地采取区域性管理措施或渔业管理区域化。

(2)国家管辖范围外的公海渔业主要趋向于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和协议,加强区域性管理或建立区域性渔业组织,实施公海渔业的资源养护和捕鱼活动全过程的管理以及争

端的解决。

全球渔业正从捕捞开发型向科学管理型过渡,各种渔业法规也正在不断的调整中趋向合理。竭泽而渔,然后无渔可捕的恶果已经使人类认识到,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将予取之,必先予之,在不断调整和保护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取得最大的效益,人类只有遵循科学规律,科学才能不断地造福人类。

6、越来越重视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快速发展和沿海、沿江人口的增加, 水域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严重制约了以水为田的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内陆, 部分湖泊河流水质恶化, 富营养化严重, 水华泛滥, 造成了严重的养殖鱼类死亡事件时有发生;一些无序的围垦、填湖、筑坝行为使天然渔场及洄游通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传统的产卵场、育肥场功能萎缩或消失。在沿海, 河口、浅滩和内湾已不同程度地变成了纳污场, 底质变劣, 水体环境质量恶化, 赤潮发生频率和发生面积继续扩大, 使传统的鱼虾产卵场不复存在;近海的石油开发使索饵场、育肥场生态遭到破坏, 饵料减少或种类改变, 天然渔业资源得不到有效补充;养殖生产者缺乏必要的生态资源持续利用观念, 养殖技术原始粗放, 环境保护措施滞后, 过量投饵, 超额放苗, 使养殖生态系统污染严重、功能退化, 造成鱼虾病害蔓延, 产量下降甚至绝产。因此,各国的渔业发展都面临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是如何恢复天然渔业资源。一些国家,除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执法部门继续从过度捕捞角度限制捕捞力量, 执行禁渔期、禁渔区,限制破坏性的捕捞活动外, 还加强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的环境保护研究,以有效的保证鱼虾幼体的自然成活率, 使渔业资源真正得到补充; 同时,开展增殖技术的研究, 使渔业资源得到有效增加。

二是如何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少国家,除继续开展养殖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 病害防治研究外, 还加强滩涂养殖环境的恢复途径、污染控制及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水域生态养殖, 使养殖品种互补, 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开展未来污染对海洋生物毒性毒理的研究, 以制定渔业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 及时开展新的污染物的毒性毒理研究, 适时提出防范措施。

7、现代化技术不断应用于渔业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国,尽管其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也有差异,但他们的共同之点都是依仗工业现代化的强大基础来发展渔业。例如,美国是1910年成为工业化国家,从此开始注重用工业的设备来装备农(渔)业。首先是侧重发展(农)渔业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据统计1910年-1940年重工业为(农)渔业提供4000万吨钢,用于(农)渔业的钢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5.5-9.5%。到1940年美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到1977年美国全盘实现机械化。许多在发展中国家看来不易实现机械化的作业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因此整个农、渔业生产很少使用辅助劳动力。法国和德国利用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为农、渔业的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日本虽然在50年代初,处于战败国的地位,但它借鉴和引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装备武装工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在实现工业后,很快把工业技术运用于与农业同等重要的、对立国、建国起过重要作用的水产业,特别是海洋捕捞业上,促进了日本远洋渔业的发展,使日本海洋捕捞很快实现

了机械化,为日本水产业实现工业捕鱼奠定了基础。

渔业发达国家很注重对农、渔用工业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例如,在渔机产品方面注重采用新材料(如复合材料、工业塑料、粉沫冶金)、新工艺,以提高渔机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在渔业机械中配置更先进的自动驱动系统和电子监视器,使农、渔民在作业中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或者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使农、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此外,生物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也已广泛地应用于育种和渔业资源管理等方面。

8、社会化大生产赋予现代化渔业发展强大的生命力

现代化生产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这种生产社会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必须走提高效率和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道路,否则就难以发展。

如美国水产养殖业,尽管形成时间短,但发展很快。在美国2.6亿人口中只有1.5%的人口从事农业,从事渔业的人口就更少。因此渔业生产现代化的形成主要依赖工业现代化、社会化服务的支撑。美国的水产养殖业生产环节是比较明确的,主要由养殖、饲料、加工三大行业构成,专业分工明显。养殖场是主导企业,负责鱼苗孵化、鱼种培育、成鱼养殖;饲料厂主要负责饲料生产和运销,为养殖企业服务;鱼品加工厂则负责产品收购和加工。不同企业各自形成系列化、专业化。整体上是在区域化、社会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基础上的一体化,产供销加各有侧重,化解了生产企业,特别是养殖企业的产前产后的其他事务。为养殖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生存基础。由于产业格局有利于经济发展,也为社会提供了质高价廉的水产品,使许多养殖企业获利丰厚并步入了大规模生产、高度机械化的阶段,大量的工作实现了机械化。例如,鱼卵孵化过程中的氧气、水温、进排水都是自动化控制。日常投饲,有饲料投喂机完成。水质管理是通过自动溶氧监测器来控制增氧机的开关。捕捞是通过拖拉机或其他动力和绞网机替代人工捕捞,并利用起重机或吸鱼泵将鱼从网中送入活鱼运输车。

又如,日本是一个水产养殖发展较早、速度快、养殖水平最高的国家,其渔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在许多方面和美国类似,如工业化程度高,资金雄厚且自有化,生产专业化、社会化,产供销加分工明确。加之政府高度重视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栽培渔业,从而使日本在远洋渔业受挫后,能够很快走上更具发展前景的养殖之路。

二、国内外渔业科技主要领域技术发展水平对比

我国同发达国家渔业发展道路比较,最为明显的不同是,发达国家以发展海洋捕捞业为主,水产养殖业为辅,而我国养殖业的比重多年来则一直超过了捕捞业。我国当前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基本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和发展方向,主要特点是,规模大,但仍以池塘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养殖方式居多。而发达国家的水产养殖则多采用精养高产,人工或半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工业化技术。

虽然我国渔业近十几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的进步,但目前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渔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我国渔业科技水平比起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来,仍有不少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水产增养殖

1、水产养殖良种选育

良种对于养殖产量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增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关专家指出: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品种问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优良的品种可增加产量20-30%。

在淡水养殖方面,我国在60年代突破了“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后,打破了年年捞天然鱼的局面,池塘养殖品种也由养殖“四大家鱼”和鲤、鲫鱼,增加了新的养殖品种,池塘单产由过去的300-400斤增加到500-600斤;70年代末到80年代,我国进入了鱼类育种新

阶段,全国组织了100余个鱼类杂交组合,探索了鱼类杂交优势利用和新种质的培育,其中鲤鱼的种内杂交和新品种的选育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一些鲤鱼杂交组合如兴国红鲤与散鳞镜鲤的杂种F1(丰鲤)、荷包红鲤与元江鲤的杂种F1(荷元鲤)、荷包红鲤与湘江野鲤的杂种F1(岳鲤)、散鳞镜鲤与鲤、鲫移核鱼的杂种F1(颖鲤)、荷元鲤F1与散鳞镜鲤的三杂交鲤等,都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一般可增产10-30%;同时,采用常规育种与雌核发育技术相结合,育成了二个鲤鱼新品种一建鲤和松浦鲤,其增产效果在30%以上。建国后,我国从国外先后引进了鳞鲤、镜鲤(包括德国镜鲤)、虹鳟、罗非鱼、胡子鲶、斑点叉尾鮰、欧洲六须鲶、大眼鰤鲈、加州鲈、条纹鲈、美国胭脂鱼等几个品种;同时由我国自然水域中开发养殖了东北银鲫、团头鲂、彭泽鲫、鳜鱼、乌鳢、甲鱼、河蟹、青虾等野生种。由于国内、国外品种的引进、开发、培育和推广,结合机械增养技术、颗粒饲料的应用和驯化养鱼等新技术的创新和使用,使我国池塘养殖的单产由500-600斤,飞跃到1000斤、1500斤,最高达到5000-7000斤,继续领先于世界养殖的单产水平。

欧洲从古至今,池塘养殖一直以养鲤为主,因此,在鲤鱼育种上颇有成就。本世纪初,欧洲从野鲤鳞被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四种镜鲤型鲤鱼,育成了一个叫“加时逶基”的镜鲤品种,乌克兰育种家以此鲤为基础于40年代育成了闻名世界的高产的乌克兰镜鲤和乌克兰鳞鲤。从40年代起,前苏联进行了全国性的鲤鱼育种工作,其中最成功的突破性成果是罗普莎鲤的选育。在此以前,苏联的养鲤业主要在欧洲地区,他们为了培育又一个适应北方寒冷地区养殖品种,从40年代至60年代用抗寒的黑龙江野鲤和欧洲镜鲤杂交,再与黑龙江野鲤回交,并对回交系统选育到F6、F7,育成了一个生长快、抗寒能力强的全鳞型鲤鱼,定名为罗普莎鲤,从此该国的养鲤业向北推移了10个纬度,发展到西伯利亚地区,取得了十分显著经济效益,产生了质的飞跃。此后,各加盟共和国相继以罗普莎鲤、乌克兰鲤和当地鲤杂交,育成了适合各地养殖的鲤鱼品种,如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鲤,克拉斯诺达尔鲤,萨尔巴鲤,形成了各自的鲤鱼养殖品种。同时,该国对鱼类的引种驯化的十分重视,从全世界经进了100余个品种,但真的对该国养殖生产起重大作用的是60年代从我国引进“四大家鱼”中的鲢、鳙、草鱼,他们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繁育基地,利用其温流水优势进行了苗种的早繁早育,使全国池塘养殖生产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由过去单养鲤鱼改为鲢、鳙、草和鲤鱼混养,亩单产由过去的200-300斤提高到600-700斤。他们十分重视鱼类杂交育种工作,在鲑鳟鱼类和鲟科鱼类的杂交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较成功并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是鲟、鳇鱼的属间杂交,获得了具有杂交优势的欧洲鳇和小体鲟的杂交种,它兼有欧洲鳇生长快和小体鲟能在淡水中生活的优点,可在池塘养殖,且该杂种雌、雄都可育。欧、美水产良种选育,主要在虹、鳟鱼类上,最成功的是虹鳟的选育。虹鳟原生长在美国山麓的溪流中,后引入池塘养殖,并移植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海、淡水都可养殖的重要鱼类。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道纳尔逊氏,从1949年开始对野生虹鳟进行了23年的系统选育,育成了生长快、早产、怀卵量大的“超级虹鳟”,这是鱼类由野生种选育成家养品种的典范,对世界水产养殖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世界养殖生产有重大作用的还有原生长在非洲湖泊中的十几种罗非鱼,它已成为世界的养殖种。欧、美的鱼类杂交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无重大突破。最近,美国向世界推出了一个由白鲈和黑鲈杂交获得的一个不育杂交种---条纹鲈,他们只卖杂交种不卖亲本,以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其他国家的良种选育,以日本和以色列较为突出。以色列对鲤鱼良种选育做了不少基础性研究,他们对几个国家的引进种及其杂种的经济性状做了详细的比较,但他们的工作进停留在种内杂交优势利用上;他们采用二项选择技术由欧洲镜鲤育成了“Dor-70"品系,成为池塘的主养品种。日本对鲑鳟鱼类的良种选育和杂交育种,从本世纪初就开始,通过对十几种鲑鳟鱼的种内、种间杂交,得到了一些有杂交优势如抗病,后代成活率高的杂种,但无生产性突破成果。日本对鲤鱼的良种选育十分重视,70年代从欧洲和我国台湾引进了几个鲤鱼品种,对本地鲤进行了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但无突出成

果。

在海水养殖方面,我国已经或正在开发养殖的海水动植物种类有数十种,虽然多数种类的苗种培育技术已经解决,可以向养殖生产提供所需的苗种。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良种培育支持体系,除对海带和紫菜曾经做过比较系统的人工选育和遗传育种外,其它主要养殖动物,如栉孔扇贝、中国对虾、牡蛎、蛤仔、蚶类、鱼类等,种源主要依赖于自然野生种,其育种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或刚刚起步。特别是经过累代养殖,出现了杂合度降低、遗传力减弱,抗逆性差、性状退化严重等问题。曾是我国海水养殖品种选育工作做的较好的海带,因为近20年来未能将品种选育工作延续下来,亦出现了抗逆性差、性状退化严重等问题。这与农业和畜牧业中产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品种的更新和改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70年代末较早突破工厂化育苗技术的贝类、虾类,目前仍存在诸如贝类幼虫面盘解体、孵化率低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鱼类等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增养殖品种的苗种培育,存在的问题则更多。有些名特优品种如鲥鱼、鲻鱼、舌鳎等苗种培育技术目前尚未突破技术难关,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严重制约了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发展。有些重要养殖对象,如鳗鲡的人工育苗技术至今没有突破,苗种来源主要依靠捕捞天然的野生苗,既不利于保护自然资源,也无法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

目前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海水养殖生产中占主要地位的品种,都是经过选育的优良品种。有些国家通过建立良种选育中心来加快良种选育的进程。如日本对真鲷连续进行了5代人工选育,生长速度快了近1倍。挪威从70年代末开始对大西洋鲑鱼进行选择育种,同时在养殖工程设施、营养饲料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经过连续5代以上的选择,生长速度明显提高。过去要养殖4-5年才能达到商品规格(体重5公斤),现在只需2年即可达到5公斤。饵料系数也从70年代的3.5缩减为90年代的1左右。美国对虹鳟进行20多年选育,2龄鱼比原来4龄鱼的体长增加了70%,体重增加了2倍,产卵量多8倍。欧洲法国、英国等国家,对海水养殖良种繁育,特别对海水养殖鱼类的良种繁育更加重视,经过选育的优良海水鱼品种,在海水养殖鱼类中占了主导地位。日本、美国在养殖贝类良种选育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90年代中期,美国在西海岸的OREGON成立了美国西海岸贝类良种研究中心,开展了重要贝类良种选育和培育工作。

由上可见,鱼类良种选育,各国都十分重视,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促进了世界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但水产良种的选育工作与农作物比较,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1)水产育成的良种很少:从世界范围算只有几十个,其中鲤二十余个,鲑鳟鱼类等十余个(包括杂交种),我国育成的鲤鱼新品种2个(不包括兴国红鲤、荷包红鲤、团鲤)、杂交种5-6个;而农作物,仅我国建国后40年中,就育成新品种5000多个。

(2)水产良种更新率低:从世界范围算,欧洲和前苏联鲤鱼品种更换了1-2代,罗非鱼等基本上没有更换;我国鲤鱼品种建国后更换了一代,其它鱼类没有更换,大部分都是野种,而我国农作物建国后已更换了4-5次。造成上述差距的原因,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水产鱼、虾类野生种的高经济性状,如“四大家鱼”、鲤、鲫鱼等野生种生长快、适应性强,从自然水域引入到池塘即可养殖,这是上帝给的;而农作物、畜禽类的野生种则经济性很差,不能拿来就种(养),必须通过大量的选育工作,育成在产量、品质等野生种有巨大差别的栽培(养殖)品种,方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水域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水环境不论在热带、寒带其水温总是稳定在0℃以上至40℃以下,其它氧量、PH等的变化也不大,这样造成了鱼类种类分化低,南、北方都是一个种如“四大家鱼”,区域性限制不大,这在客观上降低了良种选育的必要性;而陆地则不同,环境变化剧烈,温度可以正负几十度,土壤结构极大不同,气象差异极大(如光照、雨量等,从而造成了农作物品种的急剧分化和多样性,区域性限制大,如湖南的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在东北种不了,东北的水稻是长日照作物在湖南也种不了,因此,各地必须选育自己的品种。

--水产育种工作的薄弱性。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水产良种选育周期长,风险性大,如白鲢、鲤鱼要3-4年性成熟,选育6代要20年左右;而农作物一年一代,选育6代,只须6年;二是管理部门对水产良种选育工作不够重视,这是由于前一个原因引起的,由于周期长、风险大,管理者下不了决心,不能加大投资力度,因此愿意抓“短、平、快”项目,造成引进品种多,开发野生种多,良种选育少的局;三是缺乏一支高素质的育种队伍和人才。

因此,为加快鱼类良种种选育速度,必须改良目前局面,一是要强化育种的区域化概念;二是要根据珠江、长江和北方三大区域形成各自品种选育和养殖的格局,各地要培育自己的当家品种;三是水产良种选育要形成政府行为,从中央到地方把水产良种选育作为水产增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

2、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我国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始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以前,主要是研究各种寄生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等寄生虫疾病,“六五”以来,国家开始对几种主要的水产动物病害开展了较系统的攻关立项研究。在淡水渔业方面,80年代主要针对草鱼出血病,90年代主要针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淡水鱼类暴发病等进行了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在海水渔业方面,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主要针对对虾常见的细菌性疾病。1993年以来主要针对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等进行了病原学及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

草鱼出血病方面,已分离鉴定了草鱼呼肠孤病毒,建立了多株草鱼细胞系,研制了组织浆灭活疫苗和细胞灭活疫苗,解决了病毒疫苗的大规模制备技术,草鱼出血病的防治基本得到了解决。淡水鱼细菌出血性败血病和对虾常见细菌性疾病防治方面,从病原、致病机理、流行规律、治疗药物、免疫、环境与生态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查出了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河弧菌生物变种III、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等多种革兰氏阴性细菌病原,建立了疫苗防治技术及综合预防措施,使上述细菌性疾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对虾暴发性流行病方面,分离鉴定了病原,掌握了病理,开展流行病学研究,了解了病原传播途径,免疫酶技术、荧光抗体技术、凝集试验等免疫诊断技术得到了应用,核酸探针、PCR等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已初步实现了商品化,综合防治示范项目在健康养殖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培养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省市水产研究单位一大批从事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研究的技术力量,并相继建立了一批设备比较先进的实验室,使我们对渔业动植物病虫害研究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此外,还建立了水产病害防治网络,在经验交流、病情通报、技术咨询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为我国渔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国外对水产动植物病害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多集中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理论等方面,如病原生物学,免疫生物学,组织病理学等,而对应用研究与产业化方面的研究较为鲜见。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有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解决一些重大性疾病的危害,特别是某些病毒性疾病,如传染性胰脏坏死症(IPN),传染病性造血器官坏死症(IHN)等,对疫苗的研究特别火热,目前已有IPNV、IHNV的基因工程疫苗使用;对于对虾杆状病毒病这个世界难题,国外专家也从DNA基因组的大规模测序,外显子的捕获,基因分离等方面,揭示其感染途径和发展机理,为预防和治疗这种病毒病进行着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国内外各类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研究的进展状况比较如下。

(1)水产动物病毒病研究

国外对鱼类病毒病的研究历史较早,层次较深入,很多研究都达到了分子生物学水平,如病原结构的分子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分子毒理学、分子免疫学及基因工程疫苗等,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对病毒基因组的研究深入到了各基因片断编码的蛋白的鉴定、体内转录、糖蛋白肽的结构和免疫试验、不同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组和蛋白多肽

的差异,病毒各基因组片断的克隆、测序和表达,进而进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等。在疾病流行病学方面,通过对全国范围内鱼类种群中病毒感染的测算来预测流行规律,从而制定当年的控制对策;运用频率分布来描述鱼类寄生虫在寄主种群中的分布,并从其动态中来了解疾病发生的可能。

甲壳类病害研究在水产无脊椎动物中进展最快.在病毒方面,国际上已发现了15—16种对虾病毒、5—6种蟹类病毒,包括杆状病毒属、细小病毒属、虹彩病毒属、呼肠孤病毒、小RNA病毒属、披盖病毒、弹状病毒属等的成员,其中对虾杆状病毒(BP)已得到了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认可。主要的工作在病毒的发现、组织病理学、分离纯化、形态学研究、核酸和多肽特性、病毒的理化因子敏感性、病毒流行病学、病毒感染特性及病症、环境因子对发病的影响等方面,在分子生物学方面有5—6种病毒的基因组得到了部分克隆和测序,有力促进了其疾病诊断和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相对与鱼类或昆虫类的病毒学研究来说,由于缺乏甲壳类传代细胞株和标准实验动物,其病毒学的研究进展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研究层次和深度显得较为肤浅。

我国的鱼类病毒病重点在草鱼出血病的研究,已经在其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检测方法、基因组结构、免疫学、细胞培养灭活疫苗、防治方法等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草鱼出血病病毒的组织培养、分类鉴定、基因组和多肽结构、病毒RNA的转录酶活性、病毒糖蛋白结构多肽的抗原型、病毒多肽及基因组的体外翻译和病毒基因组的体内转录、疾病与环境的关系等。国内也报道了鲤痘疮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淋巴囊肿病、鳜鱼病毒病、月鳢病毒病、真鲷病毒病等鱼类病毒性疾病。此外,在两栖类和爬行类中还报道了牛蛙病毒病、乌龟病毒病、中华鳖病毒病等,但我国的水产脊椎动物病毒病绝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疾病的描述、病原的分离和初步鉴定、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等方面。

我国甲壳类病毒病的发展主要也是对虾方面,在80年代中期就发现了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93年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促使对虾病毒学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目前在我国已有可靠报道的对虾病毒约4—5种,在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或称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及肝胰腺细小病毒(HPV)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与国际上甲壳类病毒研究的特点类似,我国对虾病毒也在组织病理学、分离纯化、形态学研究、核酸和多肽特性、病毒的流行病学、感染特性及病症、环境因子对发病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有较多的报道,有特色的研究在对虾病毒的传播途径及病毒生态学方面,WSSV的基因组测序的进展也较为显著,其诊断和检测技术与国际上的发展一致。在蟹类病毒研究方面,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毒有初步的研究结果。

国外在贝类病毒病方面发现了约4—5种病毒,我国目前至少报道了两种病毒:三角帆蚌瘟病和皱纹盘鲍病毒病,研究的水平都不算深入。

(2)水产动物细菌病研究

国外在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研究主要集中在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鲁氏耶尔森氏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等细菌病原的快速鉴定系统、选择性培养基、血清学快速检测技术、细菌性疾病的病理学、细菌的致病因子的致病机理及其基因结构和表达、亚单位细菌疫苗、细胞壁多糖的免疫活性等的研究,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从鱼类病原菌各种耐药性的发生、发展到其机理研究均已逐步深入,分离并深入分析了耐药性的遗传因子:抗性质粒的基因结构、抗性谱等方面。此外,细菌的鉴定除快速鉴定系统外,还在16SrRNA、质粒等方面发展了一系列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

我国对水产动物大多数细菌性疾病都有研究的报道,其中以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出血性败血症研究的最为系统和深入,其特色的研究是其分子毒素的结构和致病机理;也报道了细菌性疾病病原的快速检测方法和防治方法,建立了鱼类出血性败血症细菌疫苗的生产工艺流

程,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和推广应用;也对鱼类细菌的个别质粒的提取、分子结构、抗性机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3)水产动物寄生虫病研究

近些年国外有学者在水产动物寄生虫的离体培养和疫苗研制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特

别是利用重组DNA技术研究寄生虫病的基因工程疫苗显示出了较大的潜力。开始了对小瓜虫膜蛋白的纯化及特性研究,进一步探讨这种抗原作为免疫原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建立了鲑虱肠道蛋白抗原的基因文库并进行了表达,研究了该蛋白的免疫原性,在鲑虱肠道蛋白重组疫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通过抗体破坏虱肠道功能,达到控制鲑虱病的目的。

国内在水产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的形态描述、分类地位确定、生活史及微生态学、流行病学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我国在鱼类单吸虫等抗原及基因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比较深入,确定了抗原蛋白及其定位,构建了部分基因文库,研究了PCR和核酸探针检测方法,为检测和免疫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技术。

(4)水产动物疾病诊断技术的研究

水产动物疾病诊断技术的发展与相应的病原研究的深入程度密切相关,近20年来,现代生物学技术检测病毒、细菌性病害的发展非常迅速,主要有荧光抗体技术、免疫酶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等。由于上述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实用性好等特点,在国外已成为多种水产动物病毒、细菌等病害的常规诊断方法。对鲑鳟鱼、对虾的主要病毒和细菌病原的相应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病原检测技术多数都开发成了商品化的试剂盒。

我国对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草鱼出血病病毒、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肝胰腺细小病毒、嗜水气单胞菌毒素等进行了单克隆抗体研制和相应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乳胶凝集实验等快速检测技术。对鱼虾贝类的一些病原细菌也建立了ELISA、荧光抗体、SPA协同凝集等检测技术。对虾病毒WSSV的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及PCR检测技术已形成了商品化的检测试剂盒。

(5)水产动物免疫学研究

在鱼类免疫学研究领域,近些年来国外的研究十分活跃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特别是在抗原分子结构(包括病毒抗原、细菌抗原和寄生虫抗原等)、免疫应答机理、细胞免疫活性以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国外在鱼虾类免疫刺激剂及营养因素对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方面也做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在40年代,国外就开始应用杀鲑气单胞菌菌苗预防鱼病,1975年疖疮病疫苗首次在美国获准进入商品化生产,近年来国外鱼类疫苗发展十分迅速,日本研制了虹彩病毒的特效疫苗,美国成功研制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基因工程疫苗,弧菌疫苗、疖疮病菌苗、腐皮病菌苗、香鱼假单胞菌疫苗、多子小瓜虫病疫苗等等均已商品化。到目前为止,国外已批准上市的鱼类疫苗有近30种,在鱼类病害的防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国内60年代便开展了免疫学技术在水产方面的研究。自1969年珠江所首次研制出灭活组织浆疫苗注射免疫草鱼三大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获得成功以来,我国鱼类免疫防治在这近30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陆续开展了草鱼呼肠孤病毒、嗜水气单胞菌、柱状曲挠杆菌等病原体免疫学特性的研究,研制了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草鱼出血病、鳜鱼烂鳃病、甲鱼红脖子病等的疫苗,并进行了生产性防病试验,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全菌苗、菌细胞苗、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亚单位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等多种类型得到不断深入的研究。除疫苗开发外,免疫途径、免疫复活剂、营养与免疫的关系、抗病毒干扰素的诱生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也有报道。目前已进行草鱼出血病病毒灭活细胞疫苗和减毒细胞疫苗的工厂化生产,免疫草鱼成活率达85%以上,免疫力保持13个月以上,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无脊椎动物免疫学研究方面,虾贝类的免疫学研究较为突出,目前公认虾贝类无特

异性免疫机制。国外报道的虾贝类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包括血淋巴凝结、黑化、细胞粘附、抗菌作用、活性氧形成、细胞吞噬作用等,体液的免疫因子报道的有酚氧化酶、溶菌酶等多种酶活力及凝集素、抗菌肽等,细胞免疫方面包括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的发生和作用等,同时在免疫器官方面,对虾淋巴器官的作用已逐步揭示,最新的研究观察到了淋巴器官在TSV慢性感染过程中对病毒的消除作用。利用免疫促进剂,如葡聚糖、肽聚糖等激活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起到疾病预防的作用已在生产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国内对虾贝类生物抗病力研究开展得较晚,最早在1990年黄海所对对虾弧菌进行了初步的疫苗研制和免疫研究,观察到一定的免疫增强效果。近年来,我国研究者已初步明确了对虾免疫的机制,掌握了血液中酚氧化酶、溶菌酶等的活力、血细胞吞噬活力等几种非特异性免疫生理指标。还开展了多糖类免疫活性物质的研究,观察到了一定的免疫促进作用,其中几种多糖类产品作为免疫增强剂已初步推向市场。此外,在对虾健康生理与环境因子关系、干扰素或干扰素诱生剂与对虾病毒感染关系等方面也开展了初步的探讨。

(6)水产动物病害综合防治研究

水产养殖病害的综合防治对于疾病控制极为重要,北欧的鲑鳟鱼养殖的发展历史较早,其疾病的防治工作进行的较为彻底,不但从苗种、免疫等角度加强鱼体的抗病力,从养殖环境的改良、水质调控、优质饵料、病原监控方面均开展了综合的健康管理工作。泰国在对虾的病害方面进行的综合防治也颇具特色,形成了一套围绕提高对虾健康状况、减少病原入侵机会、保证养殖环境清洁稳定等开展工作的健康管理技术,使泰国的对虾养殖未受到病毒病的干扰,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当前,多种用于水质、环境改良的微生物制剂已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流行,国外水产养殖在起到疾病综合防治作用的池塘改造和养殖设施等方面的固定资产投入已成为扩大生产的首要部分之一。

我国养殖鱼类和对虾病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展。经过4—5年的攻关研究,在我国对虾病毒病暴发依然猖獗的地区,采用水车式增氧机、高位水池蓄水式养殖在现阶段对虾养殖中取得了一定的预防疾病和实现产值的效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重点注重通过应用免疫技术、优质饲料、生态环境优化和稳定技术提高宿主的抗病能力,同时在苗种、病原、环境等方面加强病原控制以减少感染机会达到对病害的防治目的。

(7)水生生物病害研究的实验模型

病害研究的实验模型对于学科和技术的发展极为重要,医学和陆生动植物已建立了包括动物实验、组织培养和病原保藏中心等在内的数百种标准实验模型,这有力地促进了医学和陆生动植物病害研究的发展,而水生生物标准的实验模型包括组织培养模型、实验动物模型和病原库相对来说为数极少。国外建立了60余株鱼类细胞系,有近40种病毒采用细胞培养分离成功,多数水生生物的病原细菌也有标准培养物得到保存,已有近交超过50代的纯系鱼。而甲壳类等没有传代细胞系或标准实验模式动物建立,对虾的病毒病原在国外某些权威实验室有较为全面的保存。

我国长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水产研究所等研究单位在草鱼的组织培养方面已先后建立了ZC-7901、CIK、CP88、PSF等对草鱼出血病病毒敏感的细胞株,鱼类实验模式动物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珠江水产研究所已将剑尾鱼纯化培育到第18代,对虾组织培养的研究也经历了近十年的努力,但其传代细胞系仍未成功建立。

(8)渔用药物的研究

国外一些国家在水产养殖中均使用抗菌素、消毒剂等类药物,常见的有土霉素、氯霉素、呋喃类、甲醛、孔雀绿、口恶喹酸(Oxolinic Acid)、氟乐灵(trifluralin)、络铜剂(Cutrine-Plus)、氧化钙、次氯酸钙、次氯酸钠等。以上药物虽被普遍使用,而在美国被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及环境保护局(EPA)所正式批准的药物仅限于络铜剂、碳酸氢钠、乙酸、氧化钙、次氯酸钙等,有可能批准的药物有福尔马林、土霉素、氟乐灵等。而孔雀绿、硝基

呋喃和氯霉素等药是被禁止使用的。尽管这几种药物的抗真菌或抗细菌能力很强,但它们对使用者和接受者均有较大的潜在性危害,因此必须研究它们的替代产品。国外已应用的渔药在研制阶段均经过了大量的基础研究,通过长时间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以及安全性试验,并且利用高新技术对药物的生产、使用进行不断改进,从而得到比较稳定、有效的病害防治效果。

我国渔用药物的应用和研究开始于50年代,在进行淡水鱼类养殖的过程中,应用生石灰、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孔雀绿、漂白粉等防治病害。渔药的大量使用始于80年代水产养殖大规模兴起以后,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病害种类的增多和危害性的日趋严重,为了控制疾病的蔓延,减轻病害所造成的损失,养殖者从化学药品及医药和兽药中选择了部分药物用于生产,同时开始进行水产药物的开发和研制。国内目前渔用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对某种病原菌的杀灭效果或对某种疾病的防治效果,缺乏药理、毒理、临床试验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以上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渔用药物深入研究、开发的瓶颈。

目前我国生产上现使用药物大部分由兽药移植来的,缺乏适合水生动物特点的专用渔药。存在主要问题是:渔药总体研究水平较低,缺少高新技术的应用;药物效果评价多靠经验,缺乏严格科学验证,药物筛选方法、手段落后,跟不上实际需要,缺少新的实验方法和药理模型;药物制剂的研究成为限制药效发挥的重要因素,处方单调、品种少,影响了药物的大量使用;药物的安全问题未受到普遍重视,药物使用过程中渔农为了挽回损失盲目用药,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药物残留对食用者产生潜在危害(如重金属盐类、消毒剂对养殖生态中的有益生物产生的伤害作用,重金属离子、杀虫剂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富集作用等),对水产品的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果再不予以重视,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养殖病害的危害,那么其恶果将会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另外一些毒副作用明显的药物如孔雀绿、汞盐等在生产中仍然使用,缺乏有效替代药物;由于药物使用不规范,生产上各地均存在滥用药物现象,为了防病多种药物大剂量重复使用,结果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或转移,使部分病原生物产生抗药性。如鳗鲡的赤鳍病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对药物的平均耐药率为69.4%。人工分离的大西洋鲑疖疮病病原菌杀鲑气单胞菌55%的菌株对土霉素有抗性,37%的菌株对口恶喹酸有抗药性;药物的临床试验不严格,药物代谢动力学内容研究几乎是空白,严重影响了药物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近年来欧盟、日本等对我国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相当重视,尤其是对己烯雌酚、类固醇类、氯霉素、磺胺类、抗生素、四环素族、口奎啉类和重金属等含量十分敏感,控制很严。比如美国已宣布世界各地进入美国的水产品必须符合美国食品与药物检验局(FDA)颁布的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规定,否则不准进口。欧盟和日本多次在我国进口水产品中发现药物残留超过标准,也采取了一些制裁、索赔行动,严重影响了我国水产品的信誉。今后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和对食品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工养殖过程中的药物安全使用问题将日益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水产病害研究的发展趋势

目前水产动物疾病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

(1) 水产动物病原生物学研究

病毒学研究将成为水产动物病原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在许多鱼虾贝藻的疾病中,更多的病毒种类将被发现和认识,除了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病原性、传播途径、核酸组成以及体外培养等方面开展研究外,深入的研究工作如病毒的感染机理、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功能等将成为学科的前沿发展领域;此外在病原微生物学致病因子的分离、克隆与表达、致病机理、致病因子产生的外在与内在条件研究等方面,在病原微生物耐药质粒的分离克隆、流行规律研究、质粒消除剂或质粒转移抑制剂开发等也将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生物的分类鉴定方面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2) 疾病的检疫与病原的快速检测

国际上正在着手建立水产病害检疫网络和规范,其相关的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将得到不断完善并规范化。现代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高新生物技术,如核酸探针、PCR、荧光抗体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技术等在疾病诊断和病原生物检测中将得到广泛应用,技术的商品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对病原生物核酸序列的掌握为核酸探针和PCR引物的人工合成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基因工程抗体库在水生生物病原的免疫学技术方面的应用也将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借助上述手段,检测技术将能精细到对病原分类分型鉴定和致病因子的测定。

(3) 绿色生物渔药及免疫防治的研究

基于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和宿主健康状况的绿色生物渔药或生物制剂在水产中的开发和应用将逐步取代目前药物滥用的局面,为水生生物病害防治提供重要的关键技术及产品,这类新型渔药将主要包括有益微生物制剂、免疫促进剂、疫苗、干扰素、抗菌肽、抗病毒多肽、中草药制剂等等。对水生生物的免疫机制、抗感染机制、健康生理,病原抗原决定簇基因结构以及有益微生物区系等的研究为上述新型渔药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上述产品的实用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托。藻类、饵料生物、有益微生物、病毒等的转基因技术可能将为药物使用提供一条崭新的给药途径。

(4) 抗病苗种研究

提高品种的抗病力将是品种的选育和驯化工作的关键目标之一。家系保存、常规育种、数量性状遗传选育、病原检测、抗病力检验、遗传标记、遗传多样性检验等技术是围绕上述目标的品种选育和驯化工作的技术基础。转基因技术在水生植物遗传育种方面可能实现实用化,转基因技术在水生动物抗病育种的应用研究也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5) 健康管理技术研究

在提高苗种健康质量和加强对病害的监测预警的同时,着重对优化养殖系统结构、保护养殖生态环境、提高饵料质量及其利用率、合理使用新型渔药和疫苗等进行深入研究,是可持续水产养殖业健康管理技术的核心内容,也是水产病害防治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3、水产养殖种类营养和饲料研究

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水产动物的营养与饲料的研究水平与开发技术还远远落后于畜禽的水平。

80年代对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的营养与饲料已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与开发,例如,鲤鱼、草鱼、罗非鱼、青鱼、团头鲂、鳗鲡、中国对虾、罗氏沼虾、鳖、鲍鱼等等。加上国外研究成果、水产饲料加工技术与设备的引进消化,对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鲤鱼、草鱼、罗非鱼、鳗鲡、对虾、罗氏沼虾和鳖的商品饲料的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平均水平,饲料系数已达到2.0以下。

总的来说,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起步晚,渔用饲料的开发利用技术仍比较落后。养殖生产中,多数主要依赖于天然动物性饵料,而高效人工配合饲料太少,特别是适宜于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配套系列饲料多数是依靠进口。在鱼虾营养生理和营养参数等应用基础研究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好的鱼虾商品饲料的饲料系数可以达到1.3-2.0的水平。估计这部分饲料占我国300万吨渔用饲料的60%,而其余部分的饲料系数估计在2.1-4.0之间不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主要集中于蛋白质、脂肪与大量营养指标的研究与配方的筛选。对维生素、矿物元素等微量营养元素的营养作用及其需要量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广撒网的筛选配方方式,急功近利,忽视应用基础研究。实验设计欠规范、欠周密,不符合统计学要求和实验周期太短难以获得十分可靠的可比较的研

究结果,使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受到很大的影响。

(3)添加剂开发研究热中于"促长剂"之类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产品,而对真正营养性添加剂的研究不够重视,我国饲料添加剂研究与开发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状况未能改变。

(4)对饲料原料的开发与质量控制不够重视。

(5)对适用于水产饲料成套加工设备的研究与生产未有足够重视,主要依赖进口主机的被动局面未能改变。

国外把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研究作为水产养殖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这一领域的科技进步是推进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研究鱼类营养到现在,世界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的发展已经历三个阶段。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完成对鱼类人工配合饲料的制造工艺和颗粒饲料在养鱼生产中开始应用,到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鱼类营养基础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多种鱼的营养需要量与缺乏症得到研究,并由研究淡水鱼类扩展到海水养殖鱼类。各种实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工业化生产,饲料工业成为水产养殖业发达国家的重要产业。从八十年代后期到本世纪的最后几年,随着养殖技术进步与人们对食品多样化和保健要求的提高,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多种水产动物作为名、特水产品成为新养殖对象,且种类不断更新。名、特水产品养殖给水产饲料加工企业带来的丰厚利润,加快了渔用饲料行业形成和大发展,同时带来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饲料产业本身在推动、资助或直接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从饲料开发水平来看,国外鲑、鳟、回、和鲤鱼饲料的饲料系数已达1.0-1.3的水平,而其他鱼类甲壳类的饲料系数达到1.5-1.8之间。世界较大的生产饲料添加剂的公司,近几年都直接打进中国饲料市场,为他们的公司获取高额的利润。日本饲料工业很发达,虽然总产量受进口原料限制,居世界第三位,但以全价饲料为主,稳定性、诱食性、吸收性等都很好,饲料系数在2左右。

近年来一些饲料工业先进的国家,并不满足于现状,科技人员仍在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疾病,提高饲料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国外主要发展方向:仍以研究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养殖品种的营养需要(营养参数)为主,进一步深入开展水产动物的营养生理、代谢,特别是微量营养素的功能等的研究,为重新评定营养需要量和配制各种低成本高效实用饲料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1)新蛋白源的开发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开发利用各种潜在饲料资源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研究,解决世界性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源紧缺问题。

(2)从环境营养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环境条件对鱼虾营养需要的影响,以及天然生产力对养殖产量及饲料效率的贡献。

(3)在“健康养殖”新概念理论指导下,研究低污染饲料,减轻水体环境污染,防止暴发性疾病发生。

(4)开展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抗病力与营养素及添加剂的关系研究,以开发提高抗病添加剂和免疫增强剂。

(5)开展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的研究,促进饲料加工工艺技术,减少饲料溶失,提高饲料利用率。

(6)开展水产养殖产品保持野生天然肉质和风味以及作为功能食品,以提高养殖产品市场价格的营养饲料学研究。

4、海淡水增、养殖技术

(1)淡水湖泊水库增养殖技术

我国湖泊渔业在五十年代前主要是天然捕捞。五十年代初期,在一些大中型湖泊进行了人工放流,其经济效益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从六、七十年代起,在一些中小型湖泊,放养鱼类的数量逐步增加,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水体天然生物饵料资源,提高渔产量,往往养殖

产量超过捕捞产量,如江浙一带的外荡养鱼。由于这种放养方式在放养量、饵料的利用等方面不易控制,往往造成一些湖泊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湖泊生物多样性丧失,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如武汉东湖及江浙一带的一些小型湖泊。八十年代初,我国大中型湖泊网围养鱼技术研究取得成功,并迅速在全国得以推广,打破了我国湖泊渔业生产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形成了湖泊增养殖相结合的新格局,使湖泊渔业生产快速稳步发展,从1986年起,江苏的氵鬲湖、湖北的保安源及安徽的花园湖列入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使湖泊渔业综合开发技术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重要突破。“八五”期间,滆湖、保安湖和太湖均被列入国家攻关计划,分别进行了小型、中型草型湖泊和大型湖泊草湾的渔业高产试验,对网围养殖区、繁殖保护区、资源增殖区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三大生态区的相互关系及合理配比,同时还对水草等天然饵料的合理利用,经济鱼类繁衍、生长及环境、饵料生物之间的关系及水草群落调控、改造和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上初步阐明了浅水草型湖泊的生态结构和功能,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湖泊渔业的迅速发展。从1996年起,过水性湖泊、湖群、浅水草型湖泊的规模化养殖技术被列入国家重点攻关计划。

与我国悠久的池塘养鱼业相比,大水面养鱼业起步较晚,而水库养鱼业则更加年轻。50年代以前,我国水库主要以捕捞天然鱼类为主,而且现在一些大中型水库仍然沿用这种方式。为合理开发利用水库天然鱼类资源,相继开展了鱼类自然资源调控措施的研究,创造有利于水库自然资源增殖的条件,如灌江纳苗、设立繁殖保护区、实施禁渔期、规定起捕规格等。这些措施对推动我国早期水库渔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自50年代起,放养人工鱼种就成为水库渔业的一种主要方式。放养的鱼种包括浮游生物食性鱼类,如鲢、鳙;草食性鱼类,如草鱼、三角鲂、团头鲂;和底栖杂食性鱼类,如鲤、鲫。人工放养苗种在水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获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浮桥河水库,面积2.3万亩,通过放养人工苗种,使产量由放养前的3万公斤,提高到现在的30万公斤,放养鱼类的产量占水库总产量的95%以上,而且养鱼还安置了近百名职工。“七五”期间,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结合国家“七五”攻关专题“水库养鱼高产技术研究”,在湖北省三湖连江水库通过研究水库养鱼高产的生态学原理,示范和推广了适于水库养殖的一些名特水产品的养殖技术,利用电赶电拦设备的水库鱼类防逃技术、网箱养鱼技术、微流水养鱼技术、鱼类蛋白源利用技术和库叉养鱼技术。“七五”期间,还完成了湖北、广东、福建三省100多个水库和长江流域水库渔业资源及水库生产性能的系统调查和渔业规划。这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水库渔业初步走上了科学养鱼的道路。我国水库鱼产量也由1985年的20.6万吨,上升到1990年的36.0万吨。“八五”期间,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结合国家“八五”攻关专题“大型多功能水库渔业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和水利部、农业部重点基金课题,重点研究了大型多功能水库的湖沼学特征,大型水库鱼产力及其种群动态的研究、渔业增养殖与综合开发技术研究、水库网箱养鱼优化技术研究,开始注意到水库渔业利用和水库其它功能利用之间的平衡,水库渔业利用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攻关水库-四川省黑龙滩水库的鱼产量由原来的8公斤/亩提高到50公斤/亩。“八五”期间我国水库鱼产量也由1990年的36.0万吨提高到1996年的95万吨。

我国湖泊、水库众多,多年来的开发利用,虽然使渔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但也暴露和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国的湖泊、水库渔业,天然捕捞的比例已很小。各种养殖方式,均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一是产值偏低,二是渔业增产与水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就必须对现有的渔业结构作较大的调整。这就对我国湖泊、水库渔业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的湖泊、水库渔业研究应包括三个方面:

--现有养殖技术的完善、改进;

--新的养殖技术的建立,包括新的养殖对象及新的养殖模式,以获得更高的效益、降低对水环境的污染;

--为了同时满足提高产量和保护水环境的需求,需要对不同养殖技术进行合理配置,对同一湖泊或湖泊群采用分区管理。21世纪的湖泊、水库渔业,应是高效、高产、低污染的渔业。

世界各国对湖泊的利用,因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等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维持和发展游钓渔业是发达国家湖泊渔业的特点。同时,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使之不遭受破坏是这些国家重点强调的问题。在北美大湖区,针对湖鳟等鲑科鱼类有一定规模的渔业。渔业管理的主要措施为:

--采用生物能量学模型为中心的渔业管理模型,对不同湖区的捕捞量确定份额;

--补充投放湖鳟等经济鱼类鱼种;

--控制七鳃鳗等寄生性鱼类。

北美大湖渔业的管理理论的显著特征是以建立在生理生态学数据基础上的鱼类生物能量学模型为轴心,定量预测鱼类的摄食、生长及与饵料生物的关系,结合种群动态模型,建立渔业管理模型。

近年来,国外湖泊渔业生态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实验湖沼学的快速发展,以湖泊为实验对象,在全湖水平(生态系统水平)开展实验性研究。60年代加拿大政府为了解湖泊富营养化及酸雨机理而建立的、有20多个天然湖泊组成的实验湖区研究在80年代获得较大的进展。

湖泊生态研究的另一重要进展鱼类对湖泊生态系统下行效应(top-down effects)的研究。这一研究表明,通过改变鱼类群落结构,如放养食鱼性鱼类,可减少食浮游动物鱼类生物量,进而引起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浮游动物又通过摄食造成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从而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这一原理已被用于许多水体,以控制富营养化,改善水质。这一改善水质的方法被称为生物操纵(biomanipulation)。

在水库增养殖方面,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所做的研究工作要多。原苏联是世界上水库最多的国家,水库水面约1亿多亩,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水库鱼类的移植驯化和水产资源的保护方面。印度水库水面4300多万亩,在大型水库投放管理、渔业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小型水库鱼产潜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亚洲其它国家如斯里兰卡、尼泊尔、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在国际有关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水库渔业增产技术的推广上也取得一些成果。鉴于大水面渔业发展和水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发达国家一般不主张在水库中发展生产性渔业。美国的水库水面为6900万亩,重点发展的是游钓渔业,非常重视水库湖沼学和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方面的研究。在名特水产品的增养殖方面也有一些尝试。如利用大型水库粗放匙吻鲟,在明尼苏达州和肯达基州一些大型水库建立了匙吻鲟的水库牧场(reservoir ranching),不仅在保护、增殖这种濒危物种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2)海水养殖

自60年代日本、美国和苏联等国家提出海洋“栽培渔业”的设想后,世界海洋水产增养殖业得到很大发展。增养殖的种类向多元化发展,人工培育苗种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一些优良增养殖品种如牡蛎、扇贝、鲍、海带、紫菜、裙带菜、鲑鳟类、鲆鲽类、鲷类、鲈鱼类等种类突破了工厂化苗种生产难关,养殖技术不断完善,网箱、拦网、筏式和延绳垂下式养殖、开放海域网箱养殖系统普遍得到采用,达到很高的产业化水平。自7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海水增养殖业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发展很快,不少种类育苗实现了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人工饵料专业化高效率生产,外海网箱养殖系统被普遍采用,使生产由近岸性向外海性养殖发展。日本在濑户内海建立第一个栽培渔业中心后,把多种技术的应用与海洋牧场结合起来,在苗种生产、养殖技术、放流技术、饵料生产和病害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欧洲国家的筏式、网箱养殖技术,美国的工厂化养殖系统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我国的海水养殖经历三次大发展,被称之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以藻类养殖为代表,

第二次浪潮是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第三次浪潮是以扇贝养殖为代表,近几年海水鱼类养殖的发展迅速,以海水鱼类养殖为代表的第四次浪潮即将来临。我国的海水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为我国的食物安全保障和食物结构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养殖技术的同时,根据不同种类特点,采取了多种的养殖方式和模式。海带年产量已达60

万吨(干品),紫菜32万吨,产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对虾在暴发性流行病以前,养殖规模达220万亩,年产量最高达22万吨,居世界首位。暴发性流行病后,对虾养殖严重滑坡,年产量最低只有5万吨,经过“八五”以来的科技攻关,在对虾病害检测和综合防治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使得对虾养殖有了转机,1998年海水养殖对虾产量恢复到约10万吨。1997年贝类养殖年产量达到650万吨,其中扇贝养殖总面积达40多万亩,年产量约100万吨,规模、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海水鱼类养殖年产量达25万吨。鲍鱼、海参、海胆等海珍品的养殖在一些区域也形成一定规模。

尽管如此,与发达渔业国家的海水养殖业相比,我国目前海水增养殖水域开发利用方面存在两个大问题,一是内湾近岸水域增养殖资源开发过度,二是10-50米等深线以内水域增养殖资源利用不足,布局不合理。我国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海岸线较长,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大约为700万公顷,利用率不到10%。10-5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开发利用率则更低。滩涂约200万公顷,可利用面积80万公顷,利用率约50%。港湾利用率最高,达90%以上。由于交通条件优越,便于管理,海水养殖大部分分布在近岸水域,特别是集中在港湾内,而20-50米等深线以内开发利用率几乎为空白。海湾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水养殖区域,,大部分海湾初级生产力水平都比较高、同时具有交通方便,便于管理,风浪较小,安全系数高等特点,是进行海水养殖的良好水域。但是由于片面追求高产量高产值,忽视了长远生态和环境效益,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养殖布局严重不合理,致使局部海区开发过度、养殖量严重超出其养殖容纳量,导致了部分海湾的海水养殖出现了养殖品种个体小型化,死亡率升高,产品质量下降,病害频繁发生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如1997、1998年发生的扇贝大面积死亡,仅山东省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多亿元。

当前我国海水养殖的技术水平总体上讲还比较落后,养殖产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养殖规模的扩大和人、物力的大量投入,而利用传统的养殖技术也很难在提高单产方面有重大突破。在海湾及近海水产养殖资源出现开发过度的同时,由于养殖器材和交通运输能力的限制,我国10-50米,特别是20-50米水深等深线以内的海水增养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远远落后于海水养殖先进国家,与日本、欧美等渔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日本的筏式、网箱养殖已发展到100米水深水域,欧美国家的网箱已达到抗8级风力的能力。而我国的浅海养殖大多数则仅仅局限于10米以内的近海水域,20-50米水域养殖资源开发几乎是空白。在该区域内,由于离海岸较远,工农业污染和其它人类活动行为对其影响和干预较小,加之该区域海水交换条件好,弥补了初级生产力较低的缺陷,可以生产出质量较高的水产品。现在,由于许多新型养殖器材的应用,我国在以上水域进行海水规模化养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如果通过研究解决某些关键技术如网箱、筏绳抗风浪能力、网箱抗风浪能力以及地播生物放养采捕技术等,10-50米等深线以内水域将成为我国海水增养殖发展的主要方向。

(3)水产养殖容纳量和环境保护的研究

《联合国21世纪日程》强调指出,容纳量的研究将成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基本内容。只有对海洋生产力及其潜力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才能使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趋于合理。加拿大、欧美及日本对海湾容纳量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最初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对养殖对象的支持能力。目前的研究重点,已扩大到养殖对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营养动力学与营养循环以及海湾生态模型的建立等。他们十分重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环境容纳量、最大允许放流量、放流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养殖自身污染、生态入侵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方面的研究,制定滩涂浅海开发决策,以保持清洁生产

和可持续发展。日本通过容纳量对海水贝类养殖量影响的研究,对扇贝养殖采取了合理的养殖密度和养殖量,达到保持产量稳定、减少病害和死亡的效果。80年代,北美和西欧的一些科学家从营养动力学和水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养殖容纳量,并根据水域的能量收支和个体营养需求,建立模型,估算一个特定水域,某个养殖品种的容纳量,如估算牡蛎和贻贝的养殖容量,并据此进行滩涂浅海开发。加拿大科学家在90年代初期,通过测定有机悬浮物浓度、有机物含量及养殖贝类新陈代谢,来预测某一海区的养殖容量。此外,日本从80年代末开始,开展了个体或群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实施滩涂浅海开发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协调、高效发展的管理技术(Bio-Cosmos计划)。这一综合研究包括了象“海带科植物群落中的动态稳定性结构”等多个研究课题。

水产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是目前世界上非常关心的问题。日本是世界上海水养殖发展较早的国家,因此也较早遇到养殖的环境问题。他们针对养殖环境开展的研究工作较多,也较深入。如日本学者久保敏等研究了网箱对水环境和底质环境的影响,并根据海域的地形和海流特征将养殖场划分为封闭型深水、封闭型浅水、开放型深水和开放型浅水不同类型,研究污染物迁移和归宿。提出利用温跃层、内部潮汐、改造地形等措施加速污染物扩散,减少积累; 还提出了海胆、鲍鱼等增殖生态学调控措施来降低污染程度。玉井恭一等研究了网箱养殖场的富营养化原因,提出通过疏浚、覆沙、海底耕耘以及通过增殖底栖生物来摄用等措施改善底质环境。

目前世界上环保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作为一种综合技术,环保技术吸收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生物技术在环保科学上的应用虽然还不普遍,但具有广阔前景。例如英国用含氰化水合酶的真菌处理氰化物;美国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消除废水中的酚和胺。在渔业环保与监测技术方面,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卫星遥感、航测、受控实验生态系统,计算机技术和吉类新型、精密和先进的监测分析仪器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广度和精度大为提高轻声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尤其是列入黑名单的优先污染物进行重点、长期、连续和深入监测和研究,研究的重点已从污染物的急性毒性疚转变到亚致死浓度的污染物对水生生态长期、慢性影响研究方面;对水生生态及生物资源影响的评价已逐步推进到半定量或定量描述的水平;微观影响效果,已深入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或超微水平。

随着我国高密度养殖技术的发展,在一些海水重点养殖水域出现了养殖品种生长慢、产品质量下降、死亡率升高等问题。根据水域的生态容纳量进行养殖布局、技术优化组合,人为调控生态环境,以较低生产成本,改进和完善增养殖技术,已成为当前海水规模化养殖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我国海湾容纳量的研究以“桑沟湾养殖容纳量的研究”为代表,始于90年代初期,其研究内容以生态系统对养殖对象支持能力为重点。“九五”期间,海湾养殖容量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生态系统对养殖对象支持能力,同时紧跟国际最新动态,开展了养殖对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海湾营养动力学与营养循环以及生态优化技术等研究。

目前我国的养殖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对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虾养殖池的老化,我国对虾养殖池大多数已有15年以上池龄,池底有机物大量沉积。传统的机械清池,仅将淤泥推到池坝上,海水及雨水冲击又回到了池底,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滩涂贝类的养殖负荷过大,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大面积死亡时有发生,渤海区的莱州湾曾发生过大批文蛤死亡,黄海区的乳山湾曾发生过大批杂色蛤死亡。海水网箱养殖起步较晚,从试验到发展不足二十年时间,但南方网箱养殖海域已不同程度形成了局部有机污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多数贝类养殖区环境污染较严重,而我国的贝类养殖生产的环境卫生管理并未纳入正规,贝类生产存在诸多隐患,1997年由于未通过欧盟对我国大连、青岛等地贝类环境监测及管理的考察,对欧盟的贝类出口已被禁止。

我国渔业环保与监测技术研究起步晚,投入少,研究设备和手段落后,技术力量不足。

宏观研究和监测缺乏全面、系统和连续性,对生态环境长期、慢性影响效应和变化趋势缺乏研究和了解;在微观影响效应研究方面十分薄弱,大体还处于生物学水平。

(4)近海渔业资源增殖

近海渔业资源增殖和移植,世界上不乏有诸多成功的先例。近40年来前苏联、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先后进行了长距离洄游的大麻哈鱼类的种苗放流,放流数量每年高达30余亿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回捕率高达20%,人工放流群体在捕捞群体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一些种类高达80%。日本开展近海渔业资源放流增殖试验始于1964年, 70年代中期就开展了日本对虾、梭子蟹、真鲷、岩礁鱼类的生产性放流以及经济贝类的底播放流增殖,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我国以中国对虾种苗增殖为代表的近海资源增殖试验起步80年代初,收到了一定效果。而后,进行鲍鱼种苗放流实验,1年半后的回捕率达30%,接近70年代日本在濑户内海进行的鲍鱼种苗放流的回捕率。刺参种苗在水深2~3米投石的海区放流的回捕率达40%。放流的魁蚶种苗的回捕率为20~25%。海洋岛虾夷扇贝底播面积达到1万公顷,回捕率高达30%,最高年产量达到4000~5000吨。80年代以来,先后在渤、黄、东海开展了大规模的海蜇放流,回捕率分别达到0.07~2.56%。此外,开展了梭鱼、真鲷和黄盖鲽的种苗放流试验,其中梭鱼种苗培育的成活率由30%增至80%,资源数量明显增加。但是,我国有关资源增殖的基础研究工作仍然明显滞后,这期间开展的对虾、海蜇等大规模生产性种苗放流缺乏科学指导,在某种意义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对虾种苗生产性放流 80年代的回捕率高达10%左右, 90年代初降为不足5%, 1993年以后又进一步降为不足3%的水平,1995年。海蜇种苗放流的回捕率,在不同年份、不同放流海区的差异更为悬殊,对回捕率的悬殊变化无法作出科学解释。放流增殖效益与回捕率密切相关,加强放流增殖技术的基础研究是近海渔业资源放流增殖安全、健康和稳定的发展的重要基础。

5、设施渔业

(1)工厂化养殖技术

工厂化养鱼始于工厂化育苗,创造人工控制的良好条件来实现苗种生产。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很多海淡水的鱼、虾、贝、藻的苗种基本上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以满足各类养殖生产的需要。这在世界渔业发展史上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飞跃。目前全世界仅对虾育苗场就有3500座,其中我国也有数百座。工厂化养鱼是60年代才开始发展的,最初是一种尝试,同时也看到了它具有省地、节水的优势。为了给鱼类的繁育和生长创造优越的环境,工业化国家运用工程、机电、材料、仪表、自动化和生物工程等现代化技术和装备来武装高密度养鱼生产,提供适宜的水流、水温、盐度、溶氧、光照等条件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厂房设施,运用精养高产的养殖技术,人工喂养,防治病害,科学管理。在集约化高密度养鱼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设施设备也日趋现代化,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强化增氧设备,消毒与杀菌,水质自动检测与控制,分选、投饵、起捕的人工控制,风能、太阳能和热泵的利用,生产管理的自动化,旅游、观赏同养殖功能的一体化等综合技术,将工厂化养鱼很快发展成了现代渔业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项高新技术,其产量和效益均达到了新的水平。

当前发达国家正在进一步推进工厂化养鱼的发展,因为他们认为这项产业可节省昂贵的土地费用,节省紧缺的水资源,优化环境,并且为社会提供优质的高蛋白食品,有的国家还将发展工厂化养鱼定为一项国家的政策并从立法、财政、金融、经济等领域给予支持。

工厂化养鱼的型式最初以流水、温流水养鱼为主,因其效益显著,发展很快。其后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同养鱼生产相结合,工厂化养鱼这一新兴产业的优越性被人们逐渐认识。在市场的需求、鱼价的吸引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也发展了起来。养鱼生产向着稳产高产、科学化、产业化方向迈进。工厂化养鱼的品种主要是优质鱼虾和贝类,如鲑、鳟、鲆、鲷、鳗、鲈、鲶、鲟、鲍、虾、甲鱼等不下数十种。

工厂化养鱼以北欧国家为代表,其中丹麦的研究创新最为显著。全国500万人口就有50家养鱼工厂,平均单产达到100—300公斤/米3。一个年产250吨的养鱼场,只需一人,说明其自动化的程度相当高。

北欧的瑞典、挪威工厂化养鱼也很发达。德国工厂化养鱼厂有70多个,温流水养鱼和冷流水养虹鳟的比较多。封闭式养鱼方式中施特克马蒂克养鱼工厂以高效水处理系统享誉国际,还在我国建了三个工厂。德国沿海与内陆渔业研究所用碳黑厂冷却水在8只直径3.2米、高4.2米的圆筒中养鲶鱼,鱼种20克,一年长成2公斤,年产30—40吨,称为圆筒式工厂化养鱼。

法国工厂化养鱼是水产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家作为后盾开发投资,进行重点研究。他们重视并证实了增氧是增产的重要手段。在大规模的流水养鱼厂中,鱼池布置了上百台增氧机,从而使养鱼密度增加了一倍。法国一般10万吨级养殖工船年产鲑鱼3000吨,约占全国年进口量的15%。

美国已将工厂化养鱼列为“十大最佳投资项目”。鱼菜共生工厂化养鱼系统已进入家庭农场,且获得了较好的效益。预言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鱼菜共生系统是21世纪的产业。养鱼对水体的污染,恰是水载蔬菜的营养源,变废为利,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系统。

日本60年代初发展电场温流水养鱼,流水养鲤、鳗、甲鱼、鲍等都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全国有30万平方米养甲鱼温室,年产600余吨,工厂化养鲍年产5400吨,工厂化养殖各种鱼虾等活海产年总产达19万吨。技术成熟,产量稳定,效益显著。现代化养鱼工厂既是生产点,又是旅游点、游乐场,内设水族馆、观鱼池、钓鱼池、游泳潜水池,有的场一年可接待20万人次,收入6000万日元。

在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工厂化养鱼不断从原有的模式中获得创新和发展,除以上所提出的鱼菜共生、养鱼工船、同旅游业相结合外,在新能源的利用上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如美国夏威夷考那的自然能源试验厂,利用海洋表层水(20米,26 ℃)和深层水(600米,6℃)温差发电,为养鲍工厂提供热源,保持15℃适温,使鱼的生长速度较以前快了一倍,1991年产鲍100万头。美国密西西比州海水养殖研究所的太阳能循环养殖系统,冬天供给足够的热量,使水温保持在20℃以上,保证了鱼类生长的需要。

我国工厂化养鱼始于70年代,几家热电厂利用电厂温排水养鱼,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搞起了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最初鱼价过低,效益不明显。80年代后随着鱼价升高,各省市的电厂养鱼、冷流水养虹鳟鱼迅速发展起来,仅热电厂养鱼就到了109家。以后出现了一些封闭式循环水养鱼的厂家,规模和技术水平较高的有中原油田等厂。经过长期实践,养鱼水平不断提高,一般单产在每平方米50公斤以上。80年代后期,全国出现了养甲鱼热,很快建起了数百处养甲鱼场。

海水工厂化养鱼是由工厂化育苗发展起来的,80年代学习日本搞起了工厂化养鲍。近几年北方兴起了工厂化养殖牙鲆,全国建起了20万平方米的养鱼设施,仅山东省就达14万平方米,掀起了全国海水工厂化养鱼的新高潮。80年代以来,南方几个省从北欧引进了几处成套设备的养鳗鱼场,已停产了三处,具体原因尚需深入了解。

(2)网箱养殖技术

网箱养鱼的历史有几百年,最早进行网箱养鱼的国家是柬埔寨,媚公河下游称为国际网箱养鱼的发源地。它单独的发展为一种养鱼型式,并达到一定的规模是伴随合成纤维网线的使用于四、五十年代应运而生的。因为合成纤维网线重量轻、强度高、滤水性好,较棉线网不用经常的晒打清理,搞一个网箱应用起来比较方便自如,效果也好。

网箱养鱼最初是从淡水养鱼中开始的,用小网箱,竹木框架,放置于空塘、湖泊、水库之中,养殖品种主要是鲤鱼。之后在一些较为风平浪静的海湾中也有了网箱。最初是一、二

个,几个网箱,收到效益之后发展为十几个、几十个网箱,一家一户成了网箱养鱼专业户并发展成为网箱群、排,并在其上搭建小房,劳作与管理。五六十年代以前,网箱养鱼技术主要是探求提高产量以及饵料配比。

在摸索到一定经验之后,自七十年代以来网箱养鱼的研究范围拓宽、深度加大了,并把机电、工程、材料、生物、自动控制、海洋环境、声光、新能源等众多学科吸引了来,在为网箱养鱼现代服务之中实现了综合和交叉,科技水平和产量效益不断提高。在苗种繁育、精养高产、饵料配比、病害防治、防风抗浪、网箱大型化和外海作业、自动监控、环境改造等技术上作了长期的深入研究,从而在八九十年代大力促进了世界海水网箱养鱼的发展。

网箱养鱼包括静水网箱养鱼、流水网箱养鱼和温流水网箱养鱼几种类型。目前,在集约化养鱼中,规模、产量、效益都超过工厂化养鱼,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有着广阔的前景。

日本的网箱养鱼技术日趋完善,达到了规范化生产。网箱养鱼产量已占淡水养鱼产量的1/3。霞浦湖是日本网箱养鱼的主要湖泊。网箱框架是用角钢或钢管焊成,分排设置,一般规格是5×5×2.5米,主养鲤鱼,全湖6000多个网箱,总面积220亩,年产鲤鱼8000多吨,最高网箱单产每立方米水体288公斤。日本海水网箱养鱼相当发达,仅鰤鱼一个品种养殖就有近2000个网箱,产量达10万吨。日本内湾因可养面积有限,养殖场地污染,使养殖水域逐渐向外海扩展。当前已达100米左右水深海区,大力发展大型网箱和沉浮式网箱。大型网箱面积达到200—400平方米,网型为多边形,与此同时,自动投饵、自动加工、调节升降等技术和网箱群的生产加工、平台或母船已实用化。

美国1964年首次引进网箱养鱼技术,1975年产量达74万公斤。美国用不锈钢网衣浮式网箱养鱼每立方米产鲶150公斤,虹鳟100公斤。在江河湖泊中养美州鱼,发展很快,成效显著,单产达每立方水体217公斤。美国还积极发展海水网箱养鱼,国家海洋渔业局在普吉特海峡建立海水网箱养鱼基地,设置浮式网箱,养大麻哈鱼。

俄国到1980年网箱养鱼水面已达13.2万平方米。1964年开始于克拉松3号热电站进行网箱养鲤鱼,1968年扩大到9个热电站。库尔斯克原子能发电站温水养鱼场是个综合性养鱼企业,其中网箱养鱼的产量为500吨。切列比特渔场有一条40只网箱组成的生产线,网箱均固定在漂浮装置上,共720平方米,单产为160公斤。俄罗斯网箱养鱼主要向湖泊、大水面发展。

波兰在温流水中开展网箱养鱼较普遍,在温流水流入的湖泊江河中都设有网箱。网箱既用于培养鱼种,也用于成鱼养殖。在网箱中养殖个体平均重400克的鲤鱼(水温23—28℃,饲料蛋白含量为37—40%,昼夜饲料量为鱼重的45%),经过51天的饲养,鲤鱼重量达到1015—1212克。古巴网箱养罗非鱼,8个月单产达到每立方水体600—800公斤。泰国用网箱养殖,投喂配合饲料或米糠,10个月尾重达1公斤多,单产为每立方水体100公斤以上。

网箱养鱼系统在抗风浪、自动化、向外海发展的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日本的沉浮式和抗挠性网箱,后者面积较大,为多边形,技术和设备已向俄、美等国出口。他们还在网箱上成功的安装了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电解装置。联片网箱群的自动投饵、保护、管理与监控,不但用了电、微电波,而且应用了雷达和水下电视。英国研制了一种旋转式网箱。在网箱的各个方面安装了不同位置的充排气管,调整充排气可使网翻转,把网的任意一面露于海面,便于换网、清污。太阳能、风能、波能、潮汐能的利用和声光电诱导等技术在网箱养鱼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北欧、日本的网箱群外海作业中,建造了大型浮动养殖组合体、双体母船等,将生产、加工、管理集中在海上进行,并将网箱养鱼系统同海上工厂化养鱼结合为一体。

我国网箱养鱼起步较晚,1973年开始试验网箱养淡水鱼,很快获得成功并迅速推广了经验。到1994年全国水库、湖泊、大水面网箱养鱼已发展到15万亩。养殖品种主要是鲤鱼、罗非鱼、草鱼、鳊鱼等品种。网箱多以养成鱼为主,也养鱼种,有单养的也有混养的。如绍

生物发酵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生物发酵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2009-6-16 15:33:00 来源: 网友评论(0) “十五”期间我国发酵工业产值比“九五”末增长58.5%,产品产量增长102%,出口创汇增长67.5%。进入“十一五”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随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推进,科技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发酵产业产品空间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不断延伸,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据协会统计,2000~2008年发酵产业产品产量从260万吨增长到13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率达到22.4%,2008年主要产品出口额约34亿美元,同比增长36.6%,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味精、柠檬酸、山梨醇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淀粉糖的产量在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产品结构方面,以味精为代表的老一代发酵产品在行业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其发展速度保持在年均增长12.0%,2008年占全部发酵产品产量的14.2%;而淀粉糖(醇)则异军突起,2000年~2008年年均增长达到33.6%,其在整个发酵产品中的比例也逐年增高,2008年占全部发酵产品产量的54.3%。目前淀粉糖(醇)已不再简单地被看做是食糖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它的一些产品特性决定了其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方面发挥出更加突出的作用。这使得它的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数量迅速增长,从而为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促进以生物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酵产业的技术科技含量较高,已经形成了具有科学研究、生产设计、设备制造等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原材料消耗大幅降低,技术装备日益先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已在行业中广泛应用,与国际接轨的各种认证已经普遍采用。近年来,发酵产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十一五”期间,各行业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将各种组分充分回收和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在提高附加值的同时,减轻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观赏鱼发展前景及对策设计方案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观赏鱼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学生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 2009级2班 学生姓名<学号)20091042潘顺伟 完成时间2018年10月15日 2018 年 10月 15 日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观赏鱼的饲养已经悄悄融入许多人的生活中,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目前,一些国家,观赏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利用各自的优势发展养殖,开展贸易,使观赏鱼养殖成为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纵观近年国内和国外观赏鱼市场状况,我们看到观赏鱼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环境,观赏鱼养殖将成为富有活力的一个新兴休闲鱼业,具有广阔的发结论展前景。 关键词:观赏鱼观赏鱼养殖发展前景休闲渔业 一、观赏鱼的种类 <一)观赏鱼的分布及饲养历史 观赏鱼的种类繁多,分布较广,其中热带鱼约有2000种,是观赏鱼大家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淡水或海水中,于本世纪30年代从国外传入我国,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热带鱼养殖曾风靡一时。我国养殖观赏鱼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金鱼的故乡。金鱼的养殖自1174年的南宋开始,至今已有800多年,400年前的1500年传入日本,17世纪传入欧洲,19世纪初传入美国,现已遍及世界各地,约有200多个品种,是观赏鱼中主要家族。日本的锦鲤在世界观赏鱼中也占有一席之地。锦鲤源于1906年日本引进的无鳞“德国鲤”、“镜鲤”与本国鲤鱼进行杂交,经多年培育而成。色彩斑斓,深受人们喜爱,被日本视为“国鱼”,60年代传入我国,得以发展,现锦鲤约有百余种<二)观赏鱼的代表种类1.美丽硬尾鱼被人们称之为“金龙”、“红龙”鱼,属骨舌鱼目,骨舌鱼科。原产于印尼,为大型鱼类,体长,侧扁,口上侧位,吻端有须一对,背、臀、尾鳍相连,体呈微红、血红、橙红等色,凶猛鱼类,适宜水温27℃左右。 2.金龙鱼外形华丽富贵,在东南亚地区被视为吉祥物,在观赏鱼市场上极为昂贵。 3.银龙鱼学名为双须骨舌鱼,形似金龙,但体色为银白色,也被人们视为“风水鱼”价格昂贵。 4.神仙鱼被誉为“热带鱼中的皇后”,品种最多,形态最美,俗名天使鱼,属鲈形目,丽鱼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水系。体棱形,极侧扁,头小而尖,眼大、背、臀、尾鳍均长,腹鳍条延长呈丝状,体银白色,体侧有四条黑横纹,眼红色,尾鳍上有黄色横纹,性格温顺,喜弱酸性软水,饲养水温23~26℃,喜食动物性饲料,为自择配偶的卵生鱼类。 5.虹鳉属鳉形目、胎鳉科。体长形,有极为美丽的花尾巴,因此又称其为孔雀鱼、虹彩鱼,是小型美丽的卵胎生鱼类,性格温和,喜弱碱性水,以浮游动物为食,适宜水温在22~23℃,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观赏鱼之一。 6.唐鱼,俗名白云山鱼,属鲤形目,鲤科。原产于中国广州白云山,小型鱼类,鱼体呈长梭形,全长3~4cm,大眼,体背部褐中带蓝,腹部银白,体侧沿侧线有一条金光闪耀的金线,背鳍和尾鳍鲜红色,其余鳍透明。此鱼性情活泼温顺,食性杂,能耐低温,最适水温18~24℃。 7.条纹二须鲃俗名黄金条、五线鱼,属鲤形目,鲤科。原产于我国广东省及其附近省区,是小型鱼类,体呈纺锤形,体长5~8cm,全身金黄色,身上散布着许多棕褐色斑块,背、腹、臀、尾鳍均为砖红色,适应力强,能在17~26℃的水温中生长,吃动物性饲料,是卵生鱼类。唐鱼和条纹二须鲃都是我国特产的观赏鱼。 二、观赏鱼的疾病防治措施 观赏鱼新宠—花罗汉观赏鱼的养殖技术虽然不复杂,但由于其特别娇贵,如果管理不科学,和其他饲养鱼类一样也极易患病,造成大批死亡。因此,观赏鱼的疾病防治,应引起特别重视。 <一)水质管理观赏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严格,用水要经过选择,自来水必须除氯;禁用雨水;饲养过程中,要勤排污、除粪、换水;放养密度要适宜,以保证水的质量;在养殖过程中要认真观察

水处理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1.微生物:微生物是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特点 (1)体积大、面积大(比面积大)。 (2)种类多,目前已知的微生物种类有10万多种而且这一类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3)分布广。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和水等自然环境以及高温、高盐等极端环境。 (4)生长旺,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在几十分钟内可繁殖一代,即由一个分裂为两个。如果条件适宜,10h就可以繁殖为数亿个。 (5)适应强,易变异。这一特点使微生物较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3.水中常见微生物种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病毒。 4.原核微生物:是一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为核区的裸露的DNA,无细胞器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5.革兰氏染色:丹麦医生(革兰)于1884年发明了一类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根据此染色法,细菌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6.菌落:单个细胞在固体培养基生长繁殖时产生大量细胞排序便以此母细胞为中心而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 7.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粘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基团。 8.芽孢:某些细菌(特别是杆菌)在生活史中的一个阶段,细胞内会形成一个圆型或椭圆型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 9.酵母菌:单细胞出芽生殖的真菌总称。 10.真核微生物:是一类细胞核具有核膜与核仁分化的较高等的微生物,细胞质中有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11.硝化作用:由氨氧化成硝酸的过程。 12.生物监测:利用水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对水体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状况的一种监测方法。 13.体内积累速率=吸收速率-(体内分解速率+排泄速率) 14.余氯:氯加入水中后,一部分被能与氯结合的杂质消耗掉,剩余的部分称为余氯。 15.培养基: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混合营养物。 16.生物浓缩系数(富集因子):BCF=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 17.烈性噬菌体:大多数噬菌体感染细菌细胞后产生大量的子噬菌体并能使细菌细胞裂解。1.试述微生物在给排水工程的应用。 (1)污染水体。了解水中的致病菌并设法去除,防止传染病的蔓延使水生色或者产生气味。(2)阻塞作用。影响水厂的正常运行:冷却器、凝结器阻塞。 (3)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利用有益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4)利用微生物进行自净:自然生态系统利用细菌和藻类互生的原理让细菌分解有机污染物,即氧化塘法。

矿山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矿山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一定时期内采矿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机械化大规模采矿、深井采矿、 溶浸采矿和充填采矿等工艺和技术。数字化矿山与智能开采将成为未来矿山开采的自然趋势。全面实现采矿的自动化,目前尚有较大的困难。但局部装备实现遥控系统,进行遥控开采,将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关键词:采矿技术自动化趋势 前言 近些年来,全世界开采有用矿物总量约计200亿t,年递增率为4%~5%,其中硬岩约50亿t,由地下开采的矿量为10多亿t,主要是富矿和价值较高的有用矿物。从布局上看,有的矿山公司和钢铁联合企业的矿山几乎全是地下开采。总之,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在近期的矿山开采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性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内外地下采矿技术也发展很快,很多采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在地下矿山得到了应用。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采矿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采用各种采矿方法的比重和回采工艺技术装备有了很大的变化,均沿着高效率、高回采率和机械化的方向发展。采场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损失、贫化指标大幅度降低。笔者就近几年来金属矿山地下采矿开采在采矿方法、深井开采、采矿装备三个方面现状作一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点想法。 一、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方法 现阶段采矿方法仍以充填采矿法、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为主。对18个重点铁矿山统计, 崩落采矿法占94.1%,空场采矿法占5.9%。黄金矿山充填采矿法占31%,空场采矿法占65%,其它占4%。有色金属矿山空场采矿法占46.1%,充填采矿法占19.6%,崩落采矿法占34.3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铁矿地下开采仍以崩落采矿法为主,有色及黄金矿山地下开采仍以空场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为主。地下采矿技术是取得科技成果最多的一个技术领域,近十多年来,地下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法和充填工艺技术发展迅速,崩落采矿法和空场采矿法在工艺技术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创新。因而促进金属矿地下采矿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使部分 矿山的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一)充填采矿法 我国先后采用干式、分级尾砂胶结、全尾砂胶结、碎石水泥浆胶结等新工艺

淡水渔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淡水渔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淡水渔业的特点 淡水渔业主要是指在淡水水域进行捕捞、养殖以获得淡水水产品以及对这些水产品进行加工的社会生产领域。在我国,随着淡水捕捞自然资源的日益衰减,淡水捕捞业在淡水渔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减少,加之水产品加工产业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当前的淡水渔业主要是指淡水养殖业。淡水养殖主要是指利用池塘、水库、湖泊、江河以及其他内陆水域(含微咸水),饲养和繁殖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贝等)及水生经济植物的生产,是内陆水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养殖的对象主要为适应淡水水域的鱼类及虾蟹类等。 一、池塘养鱼再创辉煌 二、城市渔业方兴未艾 三、宜渔水面潜力巨大 第三节淡水渔业的发展趋势 21世纪的我国淡水渔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充分体现,世界高新技术在渔业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崇尚自然及消费观念的更新等,其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延伸其产业链。它主要体现在设施渔业、生态渔业、渔业结构调整、休闲渔业、水产品加工、渔业资源增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必然得到加强,使淡水渔业产业得以提升,其经济与社会及生态效益不断提高,并大力促进人与生物、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渔业生态系统得到良性循环。

1、设施渔业前景广阔。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并达到白热化,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高技术的大力推广与应用以及产业化升级,必将影响和带动我国设施渔业的改善和发展。欧美设施渔业如德国、美国等主要是开展工厂化流水或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水质调控达到机械化和自动化。美国高密度养殖系统程序控制采用两种自动控制系统:(1)通用控制系统,由微机输入/输出、数据 记录仪和遥控组件构成;(2)工业程序控制系统,由小型计算机和控制软件组成,该网络具16个控制器。两系统可以控制水体溶解氧、pH、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能耗、电导率、混浊度,还可控制饲料机、泵、阀门、增氧机、空气压缩机等。德国具有自动控制系统和水质理化因子监测网络,并通过增加纯氧、生物净化、沉淀、过滤、曝气、脱氮等设施改良环境,做到循环用水。日本、挪威等国的网箱养鱼技术及设施先进。相对而言,我国的设施渔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池塘高产达8 000 kg/hm2以上,工厂化养鱼、流水养鱼和三网养鱼高出池塘10多倍。机械化方面在原有机械排灌基础上,各种饲料加工机和增氧机械的研制与应用,特别是自动投饲机、挖塘机、清淤机的扩大使用并不断改进与完善,其性能与效率大为提高,也更加实用。在渔业自动化方面,利用微机自动控制增氧机的开与关已获进展,在对水环境理化与生物因子的自动监测和调控上还与国外存在显著差距。目前我国沿海一带工厂化养殖海产品发

专题19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19 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1.(2019·宁波1)“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乱丢垃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废弃的草稿纸应放入下列四个垃圾桶中的() A B C D 【答案】B 【考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与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废纸可回收利用分析。 【解答】废弃的草稿纸应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中; 故答案为:B。 2.(2019·嘉兴、舟山3)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一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千克 B. 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C. 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D. 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D 【考点】质量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水的密度会随着状态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弹簧测力计是测力的工具; (3)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反应生成铁锈,因此质量会增加; (4)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A.如果水的密度是1g/cm3 ,那么1m3的水质量是1kg;但是水的密度会发生变化,因此1m3的水质量也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而不是质量,故B错误;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增大,故C错误; 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3.(2019·衢州10)如图为小科与妈妈在牛排馆用餐的对话: 小科叙述中的“?”可能是( C ) A.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D.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 【答案】C 【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固体催化剂也叫触媒)。 【解答】由小科与妈妈的对话可知,蛋白酶能够加速蛋白质的分解,这时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是为了使氧化铜完全被还原;故A不符合;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是为了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故B不符合;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故C符合; 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是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C。 4.(2019·金华、义乌、丽水1)生活垃圾通常可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类,处置矿泉水瓶的正确方法是() A.扔进有害垃圾桶B.扔进其他垃圾桶 C.扔进可回收物垃圾桶D.看到垃圾桶就扔进去。 【答案】C 【考点】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解答】矿泉水瓶属于废旧塑料,可以重新利用,因此应该扔进可回收物垃圾桶里; 故答案为:C。 5.(2019·金华、义乌、丽水4)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有由铂铱合金制成,科学家发现其质量有微小变化。2019年5月20日,服役129年的国际千克原器退役,今后将使用普朗克常量来定义千克,以提

发酵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酵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 引言 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发酵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从事酿酒、制酱、制奶酪等生产。作为现代科学概念的微生物发酵工业,是在20世纪40年代随着抗生素工业的兴起而得到迅速发展的,而现代发酵技术又是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由于微生物发酵工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污染小、外源目的基因易在微生物菌体中高效表达等特点,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 当前,发酵工程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不同的工业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例如医药工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等,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发酵工程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一、发酵工程在各领域的发展现状 1、医药行业 微生物发酵是生物转化法之一,在中药中早有应用。真菌是发酵中药的主要功能菌。发酵时大都采用单一菌种纯种发酵法。现代中药发酵技术分为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中药发酵技术按应用方式可分为无渣式和去渣式,前者可直接用药,后者要提取和制剂用药。发展发酵中药可进一步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提高中药行业的竞争力,为中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2、食品工业 现代化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改写了食品发酵工艺的历史。据报道,由发酵工程贡献的产品可占食品工业总销售额的15%以上。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可以生产近20种氨基酸。该法较蛋白质水解和化学合成法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且全部具有光学活性。 3、能源工业 乙醇作为一种生产工艺成熟,生产原料来源广泛的替代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燃料酒精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从长远的利益和能源的可再生性来看,燃料酒精又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物能源。酒精发酵的方式有间歇式发酵、半连续式发酵和连续发酵。

水处理必备基础知识

50条水处理必备基础知识 1、什么是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受污染的河流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转化,水体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或者从最初的超过水质标准降低到等于水质标准。 2、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一般分为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 3、现在污水处理技术有哪些?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4、五个水的测量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是表示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 理论需氧量(thOD):水中某一种有机物的理论需氧量。通常是指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需氧量的理论值(即按完全氧化反应式计算出的需氧量)。 总需氧量(TOD):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 总有机碳(TOC): 是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 5、什么情况采用生化法处理? 一般认为BOD/COD值大于0.3的污水才适于采用生化法处理。 6、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什么?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物理指标:色,浑浊度,臭和味。 7、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发生在淡水中,由水体中氮、磷、钾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突然性过度增殖的一种自然现象。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二)发展特点 1、宜渔水域快速增加,渔业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1)是全县现有小型以上水库32座(其中:小一型10座、小二型22座),总面积4589.2亩,水库库容量3175万立方米; (2)是正在启动实施白安河、毛竹林等3座小一型水库和詹家湾等4座小二型水库建设,又可以增加水库面积1629亩、新增水库库容量1240万立方米; (3)是构皮滩、大花、格里桥、南江、紫江等5个电站将相继建成,5年内开阳将形成总面积32.12平方公里的淹没区,新增水面48795亩(其中:构皮滩水库—开阳库区40935亩、大花电站—开阳库区2365亩、格里桥电站—开阳库区1757亩、南江电站库区1318亩、紫江电站—开阳库区

2420亩),可新增加库容量19.48亿立方米。5.5万亩大水面为开阳渔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2、池塘、山塘、水库养殖发展步伐加快 近年来,随着渔业养殖比较效益变化,开阳渔业养殖结构逐步调整,从20xx年以前以稻田养殖为主逐步调整为以池塘、山塘、水库养殖为主的结构模式,20XX年,池塘、山塘、水库养殖面积增加到250.47公顷,水产品产量达166吨、占养殖产量的61%,总产量的53%。 3、特种养殖起步,设施渔业从无到有 20xx年,我县申请国开资金实施《开阳花梨田坝大鲵养殖小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大鲵养殖房280平方米、专用养殖池100口、配套饵料鱼养殖池塘1560平方米,饲养大鲵170尾。该小区建设标志着我县特种养殖已起步实施,设施渔业从无到有。此外,通过考察选址,冯三双山、双流三合等地有流水资源,为下一步特种水产养殖开发创造了资源条件。 4、执法力度加强,渔政管理工作有新的突破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及其应用

浅谈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应用 摘要:近十几年来半导体激光器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门激光技术。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的一些特点,使得它目前在各个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简述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和发展历史,介绍了半导体激光器的重要特征,列出了半导体激光器当前的各种应用,对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媒质、载流子、单异质结、pn结。 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发明问世以来,半导体激光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近十几年来,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更为迅速,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门激光技术。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范围覆盖了整个光电子学领域,已成为当今光电子科学的核心技术。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的体积小、结构简单、输入能量低、寿命较长、易于调制以及价格较低廉等优点,使得它目前在光电子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一、半导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是以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 结或Pin 结为工作物质的一种小型化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工作物质有几十种,目前已制成激光器的半导体材料有砷化镓、砷化铟、锑化铟、硫化镉、碲化镉、硒化铅、碲化铅、铝镓砷、铟磷砷等。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励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电注入式、光泵式和高能电子束激励式。绝大多数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励方式是电注入,即给Pn 结加正向电压,以使在结平面区域产生受激发射,也就是说是个正向偏置的二极管。因此半导体激光器又称为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对半导体来说,由于电子是在各能带之间进行跃迁,而不是在分立的能级之间跃迁,所以跃迁能量不是个确定值, 这使得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波长展布在一个很宽的范围上。它们所发出的波长在0.3~34μm之间。其波长范围决定于所用材料的能带间隙,最常见的是AlGaAs双异质结激光器,其输出波长为750~890nm。 半导体激光器制作技术经历了由扩散法到液相外延法(LPE), 气相外延法(VPE),分子束外延法(MBE),MOCVD 方法(金属有机化合物汽相淀积),化学束外延(CBE)以及它们的各种结合型等多种工艺。半导体激光器最大的缺点是:激光性能受温度影响大,光束的发散角较大(一般在几度到20度之间),所以在方向性、单色性和相干性等方面较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正向纵深方向推进,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在不断地提高。以半导体激光器为核心的半导体光电子技术在21 世纪的信息社会中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激光器是一种相干辐射光源,要使它能产生激光,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增益条件:建立起激射媒质(有源区)内载流子的反转分布,在半导体中代表电子能量的是由一系列接近于连续的能级所组成的能带,因此在半导体中要实现粒子数反转,必须在两个能带区域之间,处在高能态导带底的电子数比处在低能态价带顶的空穴数大很多,这靠给同质结或异质结加正向偏压,向有源层内注入必要的载流子来实现, 将电子从能量较低的价带激发到能量较高的导带中去。当处于粒子数反转状态的大量电子与空穴复合时,便产生受激发射作用。 2、要实际获得相干受激辐射,必须使受激辐射在光学谐振腔内得到多次反馈而形成激光振荡,激光器的谐振腔是由半导体晶体的自然解理面作为反射镜形成的,通常在不出光的那一端镀上高反多层介质膜,而出光面镀上减反膜。对F—p 腔(法布里—珀罗腔)半导体激光器可以很方便地利用晶体的与p-n结平面相垂直的自然解理面构成F-p腔。 3、为了形成稳定振荡,激光媒质必须能提供足够大的增益,以弥补谐振腔引起的光损耗及从腔

中药发酵的概况与关键技术

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际医药市场对传统药物及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正快 速增长,以传统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开发创新药物和相关健康产品 已成为当今世界药物研发的新趋势、国际医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和医药企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点。我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拥有系 统的中医药理论和极为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虽然面临着天然药 物市场强劲增长的有利形势,但国际化步伐缓慢,其根本原因在于 中药现代化水平仍较低。中药发酵技术是在继承中药炮制学发酵 法的基础上,吸取微生态学研究成果,结合现代微生物工程而形成 的高科技中药制药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古代中药发酵技术应用历史我国人民远在多年前就学会利用发酵来酿酒,此后又相继利用发酵来生产酱、醋、豆豉和臭豆腐等食品。《本草经疏》曰: “古人用曲,即造酒之曲,其气味甘温,性专消导,行脾胃滞气,散脏 腑风冷。”说明中药临床应用之曲是在酿酒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 的,曲与酒相维系。后来人们在酒曲中加入其他药物制成专供药用 的各类曲剂。《本草纲目》云:“古人用麴,多是造酒之麴。后医乃造 神麴,专以供药,力更胜之。”可见古人早已将微生物发酵应用于中 药炮制。即将药材与辅料拌和,一定温度和湿度下通过微生物的发 酵达到提高药效、改变药性、降低毒副作用等目的。直到现在,临床 仍在应用的发酵$制品%中药,如六神曲、淡豆豉、建曲、沉香曲、半 夏曲、红曲、豆黄等,均是利用炮制环境中的野生微生物$多为霉 菌、酵母、细菌等%进行多菌种固体发酵而成。 发酵技术应用历史悠久,也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重要方法 之一,一般主要是起到中药复合炮制的作用。不同的培养基经同样 的发酵处理后会产生药性的差异,可利用该特性生产不同适应证 的中药。例如,发酵淡豆豉时,以桑叶、青蒿发酵者,药性偏于寒凉, 多用于风热感冒或热病胸中烦闷之症;以麻黄、紫苏发酵者,药性 偏于辛温,多用于风寒感冒头痛之症。在清代,根据辅料中药及治 疗功能的不同,又制出了皂角曲、竹沥曲、麻油曲、牛胆曲、开郁曲、 海粉曲、覆天曲等 !# 种药曲。 " !" # 利用中药培养基发酵药用真菌 菌物界估计逾十万种,可供药用的高等真菌约 &# 余种,利用 潜力巨大。国内 &# 世纪 ’#

我国观赏鱼养殖的现状及其产业的发展

我国观赏鱼养殖的现状及其产业的发展 XX (XX大学X学院, XX省XX市邮编)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观赏鱼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的观点。全国各地正掀起养殖观赏鱼的热潮,观赏鱼养殖已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越来越显出它的生命力。 本文将会对我国观赏鱼养殖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罗列,并讨论其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观赏鱼;养殖现状;养殖问题;产业发展对策; 观赏鱼以五光十色的色彩、优雅多姿的体态和泳姿而倍受到人们的喜爱,已成为人们非常喜欢的宠物之一。全球来看观赏鱼已成为仅次于猫和狗的第三大宠物。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观赏鱼和水族箱已逐渐成为新时期家庭消费的新时尚。为了适应观赏鱼发新形势,使我国观赏鱼养殖这一新兴的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有必要对观赏鱼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1.我国观赏鱼养殖的现状 我国观赏鱼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代末90年代初,目前已形成以东南沿海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两大观赏鱼生产基地。此外,上海市、南京市、成都市等大中城市周边地区的观赏鱼产业也都发展到相当规模,成为当地水产养殖领域拓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与就业的新途径。 1.1 我国观赏鱼养殖的恢复 1.1.1 养殖区域的恢复与发展 目前国内养殖金鱼较为发达的地区主要是上海、杭州、广州、北京、天津、扬州、徐州、福州等地,而杭州以余杭区和萧山区为主,余杭区仓前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 我国目前锦鲤养殖较为发达的是广东,其次上海、福建、江苏、四川、北京、天津等地区均有锦鲤的规模化养殖,成为出口和国内市场的生产基地。 世界上热带鱼的养殖以我国则以香港、广东等地发展较好而广州、北京、天津和上海地区的热带观赏鱼发展最快,而其他大部分地区则属起步阶段,品种较为单一,中高档品种较少,多数以转手销售为主。 1.1.2 养殖种类的恢复与发展 目前我国在观赏鱼养殖中,除了金鱼和锦鲤外,多数热带观赏鱼和海水观赏鱼是引进品种。迄今引进我国并且有繁殖生产能力或在试验繁殖所包括的观赏鱼类如下:鲤科、脂鲤类、花科、丽鱼科、攀鲈类、鲶类、其他观赏鱼。[1] 1.2 我国观赏鱼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2.1 观赏鱼种品质良莠不齐,内外市场的风评受影响。 数据显示,我国虽为世界第二大观赏鱼出口国,年出口占世界总量的1/10,但90%以上是金鱼出口。且出口产值仅为1-2%。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出口的金鱼虽然数量多,但品质良莠不齐,质次价低的普通金鱼占据了贸易额的绝大部分。在国内市场上,因为低档货的冲击,使金鱼在观赏鱼爱好者心目中水准大打折扣。[2] 1.2.2 观赏鱼养殖的观念落后,缺乏技术性支持。 我们和国外观赏鱼之间最大差距就是品质、品牌的差距。 由于受整体经济水平的限制,长期以来,我国把养殖观赏鱼作为副业,把食用鱼养殖作为水产部门长期以来重要的主业,致使我国观赏鱼养殖技术也十分落后,主要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技术含量低,产量不稳定。因此我国虽然是金鱼的故乡,但是几十年来观赏鱼养殖技术、市场开拓、产业化发展都是源于农民的摸索,虽有发展但进展不大。[1]国内一百多家水产研究所从未在这个领域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总结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总结 一、什么叫凝聚? 在废水中投加带正离子的混凝药剂,大量正离子在胶体粒子之间的存在以消除胶体粒子之间的静电排斥,从而使微粒聚结,这种通过投加正离子电解质的方法,使得胶体微粒相互聚结的过程称为凝聚。常用地凝聚剂有硫酸铝、硫酸亚铁、明矾、氯化铁等。 二、为什么废水中的胶体颗粒不易自然沉降? 废水中许多比重大于1的杂质悬浮物、大颗粒、易沉降的悬浮物都可以用自然沉降、离心等方法去除。但比重小于1的、微小的甚至肉眼无法看到的悬浮物颗粒则很难自然沉降,如胶体颗粒是10-4~10-6mm大小的微粒,在水中非常稳定,它的沉降速度极慢,沉降1m 需耕时200年。沉降慢的原因有二个:一、胶体粒子都带有负电荷,由于同性相斥的原因,从而阻止胶体微粒间的接触,不能被彼此粘合,悬浮于水中。二、胶体粒子表面还有一层分子紧紧地包围着,这层水化层也阻碍和隔绝胶体微粒之间的接触,不能被彼此粘合,悬浮于水中。 三、什么叫废水的预处理?预处理要达到哪几个目的? 生化处理前的处理一般都习惯地叫作预处理。由于生化法处理费用比较低、运行比较稳定,因此一般的工业废水都采用生化法处理,废水的治理也以生化法作为主要的处理手段。但废水中含有某些对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的有机物质,因此废水在进入生化池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预处理,目的是将废水中对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的物质尽可能地削减或去除,以保证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地运行。预处理的目的有二个:一是将废水中对微生物有抑制有毒害、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尽可能地消减和去除或转化为对微生物无害或有利的物质,以保证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运行;其二是在预处理过程中削减COD负荷,以减轻生化池的运行负担。 四、COD和BOD5之间有什么关系? 有的有机物是可以被生物氧化降解的(如葡萄糖和乙醇),有的有机物只能部分被生物氧化降解(如甲醇),而有的有机物是不能被生物氧化降解的而且还具有毒性(如银杏酚、银杏酸、某些表面活性剂)。因此,我们可以把水中的有机物分成2个部分,即可以生化降

浸出技术的发展概况

湿法炼铜技术的发展概况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浸出技术的研究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湿法炼铜的浸出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酸浸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碱浸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生物浸出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加压浸出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地下溶浸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docx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 当今世界的渔业在高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形势下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世界渔业发展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各个经济时代的主要区别不是生产什么,而是怎样生产”。在新技术革命时代,渔业生产的对象没有变,仍然是仍然是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等,但科学技术对怎样捕捞、怎样养殖、怎样加工、怎样销售、怎样管理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尽管世界渔业的资源量在衰退,而渔获量却在增加,养殖产量在大幅度地增长,水产品主要来自捕捞的比例正在改变,这主要利益于科学技术的推进。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资源危机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社会飞速地发展,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也带来了危机,而最终摆脱危机的办法还得依靠科学技术,这就是高科技时代发展的辩证。 一、世界渔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1、渔业正成为人类食物生产的重要领域 今天,世界人口每年以8700万的速度增加,而耕地则从1961年的人均0.44公顷降到目前的0.26公顷。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到0.15公顷,土地将出现严重短缺的局面。然而,今天人类食物的90%是在耕地和牧场上生产的,只有10%来自地球的水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人增地减粮食紧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而是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世界经济要持续发展将更多地依靠海洋,如何开发海洋和内陆水域,如何开发新的食物来源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一场全球性的“蓝色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人们曾把本世纪60年代通过矮化基因育成的稻麦高产品种,称之为“绿色革命”,后来又把畜牧业上的重大技术变革的成就称之为“白色革命”,把向水域索取食物的重大技术变革称之为“蓝色革命”,把耕海牧渔看作是节粮、节水、节地型立体农业的一部分。水产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各国渔业部长级会议和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都特别强调了发展渔业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6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主要渔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建设海洋农牧场,用农牧化的手段增殖水产生物,成倍地增加资源量。从海藻中提取食物的技术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展现了光明的前景。尽管目前从海藻中提取的食物还很有限,但科学家们预测说,假如使太阳能转换成海藻化合物储能的转换率为2%,从海藻中提取人类食物的提取率为5%,地球上海洋可栽培面积总数约有200亿公顷,这就是说,将来海洋牧场规模化发展起来后,足够维持相当于200亿人口的生活所需。 2、水产增养殖业异军突起 自60年代日本、美国和苏联等国家提出海洋“栽培渔业”的设想后,世界水产增养殖业得到很大发展。增养殖的种类向多元化发展,人工培育苗种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一些优良增养殖品种如牡蛎、扇贝、鲍、海带、紫菜、裙带菜、鲑鳟类、鲆鲽类、鲷类、鲈鱼类等种类突破了工厂化苗种生产难关,养殖技术不断完善,网箱、拦网、筏式和延绳垂下式养殖、开放海域网箱养殖系统普遍得到采用,达到很高的产业化水平。自7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海水增养殖业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发展很快,不少种类育苗实现了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人工饵料专业化高效率生产,外海网箱养殖系统被普遍采用,使生产由近岸性向外海性

观赏鱼产业发展概况

观赏鱼产业发展概况 观赏鱼产业是以观赏鱼水生动植物生产为基础,集观赏鱼养殖、观赏鱼饲料、水族器材、观赏鱼销售、观赏鱼文化等要素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正逐步渗入到家庭装饰、环境美化、专业竞技、科普文化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观赏鱼产业概况 近年来,全球观赏鱼业发展迅速,仅英国就有14%的家庭饲养观赏鱼,在美国有15%的家庭拥有观赏鱼水族箱,在我国各地也正掀起养殖观赏鱼的热潮。国际市场观赏鱼贸易额已超过100亿美元,并且年均递增10%以上,国内观赏鱼交易额亦达15亿元。有关专家认为,根据目前全球观赏鱼贸易额及每年以10%速度增长的情况,如果我国生产的观赏鱼在国际市场上能占到贸易额的10%-30%,每年就可解决(10-20)万人就业,并带动相关的饲料、渔药、技术服务等方面(20-30)万人就业。在当前某些常规水产养殖品种效益不甚理想的情况下,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大观赏鱼的研究开发力度,充分利用我国良好的自然条件、观赏鱼类品种多且便于引进名贵珍稀品种繁殖的优势,积极发展观赏鱼业,提高品质和扩大产量,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紧随潮流做大做强,产业化空间巨大。 国内观赏鱼产业概况 我国已成为世界观赏鱼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观赏鱼逐渐形成

新的饲养热点以及新时期家庭消费的新时尚,全国各地已经掀起养殖观赏鱼的热潮,观赏鱼养殖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越来越显出它蓬勃的生命力。 目前,我国的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北京、天津等省市的观赏鱼产业已具相当规模,并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品种和特色。其中,广东省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优势形成了东莞、顺德、南海产业带,在全国规模最大,出口最多。其水族用品、热带海、淡水观赏鱼已占全国市场的大半。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广大渔农养殖户采取多种模式大力发展观赏鱼养殖业,目前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而且由观赏鱼拉动的水族产业等相关配套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江苏、浙江、福建的中国金鱼养殖规模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京津地区由于自身市场容量较大,也形成了较大的养殖规模,产品辐射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其中北京观赏鱼养殖面积已超过了1 000 hm2,年产量达2亿尾,然后迅速向全国各地扩展。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的推动和牵引下,以广州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和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地区成了国内两大生产、贸易、消费的热点地区。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都有大小不等的观赏鱼市场和观赏鱼养殖场。达到一定市场的超过400家。 观赏鱼品种 观赏鱼品种资源丰富,全球观赏鱼品种估计约有1600多种,其中750种为淡水品种,其余为海水观赏鱼,但后者能见到的仅占总量

水处理技术工作总结

水处理技术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水处理技术工作总结 自己在领域也工作4、5年了,各种污水也见识了不少,各种工艺也都领教过了,现在倒反而迷惑了,有多少工艺是有技术含量的高,特别是在工业污水方面。也可能是自己的道行还是很浅,或是自己眼力有限,下面是自己的几个疑问,请老前辈们回答。 问题一:个人觉得活性污泥法虽然传统,但还是很有生命力的,现在的工艺五花八门,sbr,cass,baf,mbr有多少工艺是在处理能力上有明显强于其它工艺呢? 问题二:在环保工程领域,一个人的技术能力主要体现是哪方面呢?上学的时候觉得的是理论,后来觉得是设计,再后来觉得是调试,再到后来,反而觉得忽悠的本事才是技术能力的体现。 理论方面就不多说了,书本上的知识而已,有解释的通的,也有解释不通的,大家都差不多。设计方面的能力就有点差异了,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水质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工艺流程的全面把握,设计能力的高力最终体现的是能不能在形式上更加完善化,合理化。但是设计的依据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 调试方面就更加迷惑了,有很多调试经验,以及设计方

案,总体来说大同小异,技术含量是说给外行听的,能不能调出来全靠运气,再说工业污水有多少是靠真本事调试合格的。这方面的案例估计很少吧。 最后,就是一个人技术能力如何,还得看他的口才好不好,口才好的,能把事情说清楚,能把工作条理化的就是好。自己觉得自己懂很多,但就是说不清楚的人技术能力永远不会好到哪里去。 以上是自己这几年来的工作总结,想到哪说到哪,请大家批评指点。 第二篇:水处理技术知识点总结 1.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含量超过了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使得水的性质发 生变化,影响使用。 2.天然水按水源的种类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 3.天然地表水杂质特征:天然地表水体的水质和水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几乎各种污染 物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流入地表水,且向下游汇集。 4.按杂质的颗粒尺寸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质三类。 5.表征水的物理性质的指标有色度、嗅、味、混浊度、固体含量及温度等。 6.表示污水物理性质的指标有水温、嗅味、色度以及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