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类裂解的工艺流程

烃类裂解的工艺流程
烃类裂解的工艺流程

石油烃热裂解的工艺流程

一、管式炉的基本结构和炉型

由上节知,裂解条件需要高温、短停留时间,所以裂解反应的设备,必须是一个能够获得相当高温度的裂解炉,裂解原料在裂解管内迅速升温并在高温下进行裂解,产生裂解气。管式炉裂解工艺是目前较成熟的生产乙烯工艺技术,我国近年来引进的裂解装置都是管式裂解炉。管式炉炉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便于控制和能连续生产,乙烯、丙烯收率较高,动力消耗少,热效率高,裂解气和烟道气的余热大部分可以回收。

管式炉裂解技术的反应设备是裂解炉,它既是乙烯装置的核心,又是挖掘节能潜力的关键设备。

(一)管式炉的基本结构

为了提高乙烯收率和降低原料和能量消耗,多年来管式炉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并不断开发出各种新炉型。尽管管式炉有不同型式,但从结构上看,总是包括对流段(或称对流室)和辐射段(或称辐射室)组成的炉体、炉体内适当布置的由耐高温合金钢制成的炉管、燃料燃烧器等三个主要部分。管式炉的基本结构如图1-3 所示。

1.炉体由两部分组成,即对流段和辐射段。对流段内设有数组水平放置的换热管用来预热原料、工艺稀释水蒸汽、急冷锅炉进水和过热的高压蒸汽等;辐射段由耐火砖(里层)和隔热砖(外层)砌成,在辐射段炉墙或底部的一定部位安装有一定数量的燃烧器,所以辐射段又称为燃烧室或炉膛,裂解炉管垂直放置在辐射室中央。为放置炉管,还有一些附件如管架、吊钩等。

2.炉管炉管前一部分安置在对流段的称为对流管,对流管内物料被管外的高温烟道气以对流方式进行加热并气化,达到裂解反应温度后进入辐射管,故对流管又称为预热管。炉管后一部分安置在辐射段的称为辐射管,通过燃料燃烧的高温火焰、产生的烟道气、炉墙辐射加热将热量经辐射管管壁传给物料,裂解反应在该管内进行,故辐射管又称为反应管。

图1-3裂解炉基本结构l-辐射段;2-垂直辐射管;3-侧壁燃烧器;4-底部燃烧器﹔5-对流段;6-对流管

在管式炉运行时,裂解原料的流向是先进入对流管,再进入辐射管,反应后的裂解产物离开裂解炉经急冷段给于急冷。燃料在燃烧器燃烧后,则先在辐射段生成高温烟道气并向辐射管提供大部分反应所需热量。然后,烟道气再进入对流段,把余热提供给刚进入对流管内的物料,然后经烟道从烟囱排放。烟道气和物料是逆向流动的,这样热量利用更为合理。

3.燃烧器燃烧器又称为烧嘴,它是管式炉的重要部件之一。管式炉所需的热量是通过燃料在燃烧器中燃烧得到的。性能优良的烧嘴不仅对炉子的热效率、炉管热强度和加热均匀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使炉体外形尺寸缩小,结构紧凑、燃料消耗低,烟气中NO X 等有害气体含量低。烧嘴因其所安装的位置不同分为底部烧嘴和侧壁烧嘴。管式裂解炉的烧嘴设置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全部由底部烧嘴供热;二是全部由侧壁烧嘴供热;三是由底部和侧壁烧嘴联合供热。按所用燃料不同,又分为气体燃烧器、液体(油)燃烧器和气油联合燃烧器。

(二)管式裂解炉的炉型

由于裂解炉管构型及布置方式和烧嘴安装位置及燃烧方式的不同,管式裂解炉的炉型有多种,现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炉型。

1.鲁姆斯裂解炉

SRT型裂解炉即短停留时间炉,是美国鲁姆斯(Lummus)公司于1963年开发,1965年工业化,以后又不断地改进了炉管的炉型及炉子的结构,先后推出了SRT-Ⅰ~Ⅵ型裂解炉,该炉型的不断改进,是为了进一步缩短停留时间,改善裂解选择性,提高乙烯的收率,对不同的裂解原料有较大的灵活性。

SRT 型炉是目前世界上大型乙烯装置中应用最多的炉型。中国的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扬子石油化工公司和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的乙烯生产装置均采用此种裂解炉。

2.凯洛格毫秒裂解炉

超短停留时间裂解炉简称USRT炉,是美国凯洛格(Kellogg)公司在6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的一种炉型。1978年开发成功,在高裂解温度下,使物料在炉管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到0.05~0.1秒(50~100毫秒),所以也称为毫秒裂解炉。

毫秒炉由于管径较小,所需炉管数量多,致使裂解炉结构复杂,投资相对较高。因裂解管是一程,没有弯头,阻力降小,烃分压低,因此乙烯收率比其它炉型高。我国兰州石化公司采用此技术。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0615027.html,C裂解炉

超选择性裂解炉简称USC炉。它是美国斯通-韦伯斯特(Stone & Webster)公司在70 年代开发的一种炉型,USC裂解技术是根据停留时间、裂解温度和烃分压条件的选择,使生

成的产品中乙烷等副产品较少,乙烯收率较高而命名的。

短的停留时间和低的烃分压使裂解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中国大庆石油化工总厂以及世界上很多石油化工厂都采用它来生产乙烯及其联产品。

目前,工业装置中所采用的管式炉裂解技术有十几种,除以上介绍的外,还有KTI公司的GK裂解炉,Linde公司的 LSCC型裂解炉等。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兰州化工机械研究院等单位对裂解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消化吸收,相继开发了多种具有同期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选择性CBL裂解炉,并在辽化、齐鲁石化、吉化、抚顺石化、燕化、天津乙烯和中原乙烯建成投产了9台CBL-Ⅰ、CBL-Ⅱ、CBL-Ⅲ和CBL-Ⅳ型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同期国际水平相当。

近年来,中国石化与Lummus公司合作开发了SL-Ⅰ和SL-Ⅱ型两种大型裂解炉技术,并已投产,目前正在合作开发SL-Ⅲ型裂解炉技术。

(三)裂解过程对管式炉的要求

对一个性能良好的管式炉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适应多种原料的灵活性所谓灵活性是指同一台裂解炉可以裂解多种石油烃原料。

2、炉管热强度高,炉子热效率高由于原料升温,转化率增长快,需要大量吸热,所以要求热强度大,管径小可使比表面积增大,可满足要求;燃料燃烧除提供裂解反应所需的有效总热负荷外,还有散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排烟损失等,损失越少,则炉子热效率越高。

3、炉膛温度分布均匀其目的是消除炉管局部过热所导致的局部结焦,达到操作可靠、运转连续、延长炉管寿命。

4、生产能力大裂解炉的生产能力一般以每台裂解炉每年生产的乙烯量来表示。为了适应乙烯装置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各乙烯技术专利商纷纷推出大型裂解炉。裂解炉大型化减少了各裂解装置所需的炉子数量,一方面降低了单位乙烯投资费用,减少了占地面积;另一方面,裂解炉台数减少,使散热损失下降,节约了能量,方便了设备操作、管理,降低了乙烯的生产成本、维修等费用。目前运行的单台气体裂解炉最大生产能力已达到21万吨,单台液体裂解炉最大生产能力达到18~20万吨。

5、运转周期长裂解反应不可避免地总有一定数量的焦炭沉积在炉管管壁和急冷设备管壁上。当炉内管壁温度和压力降达到允许的极限范围值时,必须停炉进行清焦。裂解炉投料后,其连续运转操作时间,称为运转周期,一般以天数表示。所以,减缓结焦速度,延长炉子运转周期,同样是考核一台裂解炉性能的主要指标。

不同的乙烯生产技术对裂解炉要求不同,因而有各种不同炉型的裂解炉以适应并满足其要求。

二、裂解气急冷

1.裂解气的急冷

从裂解炉出来的裂解气是富含烯烃的气体和大量的水蒸汽,温度727~927℃,烯烃反应性很强,若任它们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仍会发生二次反应,引起结焦、烯烃收率下降及生成经济价值不高的副产物,因此需要将裂解炉出口高温裂解气尽快冷却,以终止其裂解反应。

急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急冷,另一种是间接急冷。直接急冷用急冷剂与裂解气直接接触,急冷剂用油或水,急冷下来的油水密度相差不大,分离困难,污水量大,不能回收高品位的热量。采用间接急冷的目的是回收高品位的热量,产生高压水蒸汽作动力能源以驱动裂解气、乙烯、丙烯的压缩机、汽轮机发电及高压水泵等机械,同时终止二次反应。

生产中一般都先采用间接急冷,即裂解产物先进急冷换热器,取走热量,然后采用直接急冷,即油洗和水洗来降温。

裂解原料的不同,急冷方式有所不同,如裂解原料为气体,则适合的急冷方式为“水急冷”

2.急冷设备

间接急冷的关键设备是急冷换热器(常以TLE 或TLX 表示)。急冷换热器与汽包所构成的水蒸汽发生系统称为急冷废热锅炉。一般急冷换热器管内走高温裂解气,裂解气的压力约低于0.1MPa ,温度高达800~900℃,进入急冷换热器后要在极短的时间(一般在0.1秒以下)下降到350~600℃,传热强度约达418.7MJ/(m 2

.h)左右。管外走高压热水,压力约为11~12MPa ,在此产生高压水蒸汽,出口温度为320~326℃。因此急冷换热器具有热强度高,操作条件极为苛刻、管内外必须同时承受较高的温度差和压力差的特点;同时在运行过程中还有结焦问题,所以生产中使用的不同类型的急冷锅炉都是考虑这些特点来研究和开发的,而与普通的换热器不同。

裂解气经过急冷换热器后,进入油洗和水洗。油洗的作用一是将裂解气继续冷却,并回收其热量;二是使裂解气中的重质油和轻质油冷凝洗涤下来回收,然后送去水洗。水洗的作用一是将裂解气继续降温到40℃左右,二是将裂解气中所含的稀释蒸汽冷凝下来,并将油洗时没有冷凝下来的一部分轻质油也冷凝下来,同时也可回收部分热量。

三、裂解炉和急冷锅炉的结焦与清焦

1.裂解炉和急冷锅炉的结焦

在裂解和急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二次反应,最终会结焦,积附在裂解炉管的内壁上和急冷锅炉换热管的内壁上。

随着裂解炉运行时间的延长,焦的积累量不断地增加,有时结成坚硬的环状焦层,使炉管内径变小,阻力增大,使进料压力增加;另外由于焦层导热系数比合金钢低,有焦层的地方局部热阻大,导致反应管外壁温度升高,一是增加了燃料消耗,二是影响反应管的寿命,同时破坏了裂解的最佳工况,故在炉管结焦到一定程度时即应及时清焦。

当急冷锅炉出现结焦时,除阻力较大外,还引起急冷锅炉出口裂解气温度上升,以致减少副产高压蒸汽的回收,并加大急冷油系统的负荷。

2.裂解炉和急冷锅炉的清焦

当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应进行清焦:

(1)裂解炉管管壁温度超过设计规定值。

(2)裂解炉辐射段入口压力增加值超过设计值。

(3)废热锅炉出口温度超过设计允许值,或废热锅炉进出口压差超过设计允许值。

清焦方法有停炉清焦和不停炉清焦法(也称在线清焦)。停炉清焦法是将进料及出口裂解气切断(离线)后,将裂解炉和急冷锅炉停车拆开,分别进行除焦,用惰性气体和水蒸汽清扫管线,逐渐降低炉温,然后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烧焦。其化学反应为:

C+O2→CO2

C+H2O→CO+H2

CO+H2O→CO2+H2

由于氧化(燃烧)反应是强放热反应,故需加入水蒸汽以稀释空气中的氧的浓度,以减慢燃烧速度。烧焦期间,不断检查出口尾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当二氧化碳浓度降至0.2%以下时,可以认为在此温度下烧焦结束。在烧焦过程中裂解管出口温度必须严格控制,不能超过750℃,以防烧坏炉管。

停炉清焦需3~4天时间,这样会减少全年的运转日数,设备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不停炉清焦是一个改进。它有交替裂解法、水蒸汽法、氢气清焦法等。交替裂解法是使用重质原料(如轻柴油等)裂解一段时间后有较多的焦生成,需要清焦时切换轻质原料(如乙烷)去裂解,并加入大量的水蒸汽,这样可以起到裂解和清焦的作用。当压降减少后(焦已大部分被清除),再切换为原来的裂解原料。水蒸汽、氢气清焦是定期将原料切换成水蒸汽、氢

气,方法同上,也能达到不停炉清焦的目的。对整个裂解炉系统,可以将炉管组轮流进行清

焦操作。不停炉清焦时间一般在24小时之内,这样裂解炉运转周期大为增加。

在裂解炉进行清焦操作时,废热锅炉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清理部分焦垢,管内焦炭不能完全用燃烧方法清除,所以一般需要在裂解炉1~2次清焦周期内对废热锅炉进行水力清焦或机械清焦。

四、裂解工艺流程

裂解工艺流程包括原料供给和预热系统、裂解和高压水蒸汽系统、急冷油和燃料油系统、

急冷水和稀释水蒸汽系统。图1-4所示是轻柴油裂解工艺流程。

1.原料油供给和预热系统

原料油从贮罐(1)经换热器(3)和(4)与过热的急冷水和急冷油热交换后进入裂解

炉的预热段。原料油供给必须保持连续、稳定,否则直接影响裂解操作的稳定性,甚至有损

毁炉管的危险。因此原料油泵须有备用泵及自动切换装置。

2.裂解和高压蒸汽系统

预热过的原料油入对流段初步预热后与稀释蒸汽混合,再进入裂解炉的第二预热段预热

到一定温度,然后进入裂解炉辐射段(5)进行裂解。炉管出口的高温裂解气迅速进入急冷

换热器(6)中,使裂解反应很快终止。

急冷换热器的给水先在对流段预热并局部汽化后送入高压汽包(7),靠自然对流流入急

冷换热器(6)中,产生11MPa的高压水蒸汽,从汽包送出的高压水蒸汽进入裂解炉预热段

过热,过热至470℃后供压缩机的蒸汽透平使用。

3.急冷油和燃料油系统

从急冷换热器(6)出来的裂解气再去油急冷器(8)中用急冷油直接喷淋冷却,然后与

急冷油一起进入油洗塔(9),塔顶出来的气体为氢、气态烃和裂解汽油以及稀释水蒸汽和酸

性气体。

裂解轻柴油从油洗塔(9)的侧线采出,经汽提塔(13)汽提其中的轻组分后,作为裂

解轻柴油产品。裂解轻柴油含有大量的烷基萘,是制萘的好原料,常称为制萘馏份。塔釜采出重质燃料油。自油洗塔釜采出的重质燃料油,一部分经汽提塔(12)汽提出其中的轻组分后,作为重质燃料油产品送出,大部分则作为循环急冷油使用。循环急冷油分两股进行冷却,一股用来预热原料轻柴油之后,返回油洗塔作为塔的中段回流,另一股用来发生低压稀释蒸汽(31),急冷油本身被冷却后循环送至急冷器作为急冷介质,对裂解气进行冷却。

急冷油系统常会出现结焦堵塞而危及装置的稳定运转,结焦产生原因有二:一是急冷油与裂解气接触后超过300℃时不稳定,会逐步缩聚成易于结焦的聚合物,二是不可避免地由裂解管、急冷换热器带来的焦粒。因此在急冷油系统内设置6mm滤网的过滤器(10),并在急冷器油喷嘴前设较大孔径的滤网和燃料油过滤器(16)

图1-4轻柴油裂解工艺流程

1-原料油贮罐;2-原料油泵;3,4-原料油预热器;5-裂解炉;6-急冷换热器;7-气包;8-急冷器;

9-油洗塔;10-急冷油过滤器;11-急冷油循环泵;12-燃料油汽提塔;13-裂解轻柴油汽提塔;14-

燃料油输送泵;15-裂解轻柴油输送泵;16-燃料油过滤器; 17-水洗塔;18-油水分离器;19-急冷

水循环泵;20-汽油回流泵; 21-工艺水泵;22-工艺水过滤器;23-工艺水汽提塔;24-再沸器;25

-稀释蒸汽发生器给水泵;26,27-预热器;28-稀释蒸汽发生器汽包;29-分离器;30-中压蒸汽加热

器;31-急冷油换热器;32-排污水冷却器;33,34-急冷水冷却器

QW-急冷水;CW-冷却水;MS一中压水蒸气; LS-低压水蒸气;QO-急冷油;BW-锅炉给水;GO-轻柴

油;FO-燃料油

4.急冷水和稀释水蒸汽系统

裂解气在油洗塔(9)中脱除重质燃料油和裂解轻柴油后,由塔顶采出进入水洗塔(17),

此塔的塔顶和中段用急冷水喷淋,使裂解气冷却,其中一部分的稀释水蒸汽和裂解汽油就冷凝下来。冷凝下来的油水混合物由塔釜引至油水分离器(18),分离出的水一部分供工艺加热用,冷却后的水再经急冷水换热器(33)和(34)冷却后,分别作为水洗塔(17)的塔顶和中段回流,此部分的水称为急冷循环水,另一部分相当于稀释水蒸汽的水量,由工艺水泵(21)经过滤器(22)送入汽提塔(23),将工艺水中的轻烃汽提回水洗塔(17),保证塔釜中含油少于100ppm。此工艺水由稀释水蒸汽发生器给水泵(25)送入稀释水蒸汽发生器汽包(28),再分别由中压水蒸汽加热器(30)和急冷油换热器(31)加热汽化产生稀释水蒸汽,经气液分离器(29)分离后再送入裂解炉。这种稀释水蒸汽循环使用系统,节约了新鲜的锅炉给水,也减少了污水的排放量。

油水分离槽(18)分离出的汽油,一部分由泵(20)送至油洗塔(9)作为塔顶回流而循环使用,另一部分从裂解中分离出的裂解汽油作为产品送出。

经脱除绝大部分水蒸汽和裂解汽油的裂解气,温度约为40℃送至裂解气压缩系统。

石油裂解

石油裂化和裂解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里,常用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作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800C,有时甚至高达1000C以上),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以提供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把这种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所以说裂解就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石油裂解的化学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生成的裂解气是一种复杂的混合气体,它除了主要含有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外,还含有甲烷、乙烷、氢气、硫化氢等。裂解气里烯烃含量比较高。因此,常把乙烯的产量作为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把裂解产物进行分离,就可以得到所需的多种原料。这些原料在合成纤维工业、塑料工业、橡胶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定义:裂化 (cracking )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单靠热的作用发生的裂化反应称为热裂化,在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裂化,叫做 催化裂化。 裂解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r?800r,有时甚至高达i000r以上),使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 裂解(pyrolysis )是一种更深度的裂化。石油裂解的化学过程比较复杂,生成的裂解气是成分复杂的混合气体,除主要产品乙烯外,还有丙烯、异丁烯及甲烷、乙烷、丁烷、炔烃、硫化氢和碳的氧化物等。裂解气经净化和分离,就可以得到所需纯度的乙烯、丙烯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目前,石油裂解已成为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 裂化分类:(1)热裂化:热裂化是在热的作用下(不用催化剂)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炼厂气的一种)、汽油、柴油的过程。热裂化原料通常为原油蒸馏过程得到的重质馏分油或渣油,或其他石油炼制过程副产的重质油[1]。在400?600C,大分子烷烃分裂为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环烷烃分裂为小分子或脱氢转化成芳烃,其侧链较易断裂;芳烃的环很难分裂,主要发生侧链断裂。热裂化气体的特点是甲烷、乙烷-乙烯组分较多;而催化裂化气体中丙烷-丙烯组分、丁烷-丁烯组分较多。

石油烃类裂解技术发展

石油烃类裂解技术发展 摘要介绍了裂解制乙烯技术的发展趋势,着重按介绍石油烃类裂解技术的发展,以及烃类裂解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及国内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裂解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烃类裂解技术发展 引言石油化工是推动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乙烯、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乙烯、丙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制取乙烯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烃类裂解。烃类裂解是指石油烃类(如乙烷、石脑油、瓦斯油等石油化工原料)在高温(750摄氏度以上)作用下分子发生断裂、脱氢、聚合、缩合等反应,生成低分子烷烃、烯烃、炔烃、芳烃以及少量大分子产物的化学过程。因此它是石油化工的基础。。烃类裂解的主要的是制取乙烯,同时可得丙烯、丁二烯和苯、甲苯等产品。20世纪50年代开始,烃类裂解已成为制取乙烯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大型乙烯生产装置都是建立在烃类裂解技术上的。70年代,一套单系列设备的乙烯生产装置的规模最大已达每年700kt,通常则为每年300~600kt。自从烃类裂解制乙烯的大型工业装置诞生后,石油化工即从依附于石油炼制工业的从属地位,上升为独立的新兴工业,并迅速在化学工业中占主导地位。 正文自50年代以来,有关烃类裂解生产技术开发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何扩大裂解原料(如采用价格较廉的重质烃原料),以及获得最大的乙烯产率和付出最少的能量。前者需要有效的除焦方法,后者则应具备先进的供热和热能回收手段。近40年来,先后开发出多种裂解新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类方法:①管式炉裂解;②蓄热炉裂解;③流化床裂解。后者是以小颗粒固体如金属氧化物、砂子、焦炭为载热体,由气化的烃原料和水蒸气使之流态化并进行裂解反应。一般载热体温度在 800°C以上,经反应降温后可靠外加热(烧焦除去积炭)重新升温蓄热并进行循环。属于此类方法的主要工艺有联邦德国鲁奇公司的沙子炉裂解法、巴斯夫公司的焦炭流化床法和美国海湾石油公司的TRC法。 一、早期的蒸汽裂解 工业上蒸汽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制取乙烯、副产品丙烯、丁二烯等低分子烯烃,以及苯、甲苯、二甲苯等轻质芳烃,另外还生成少量重质芳烃。蒸汽裂解是吸热反应,通常在管式加热炉内进行:原料和水蒸气经预热后入加热炉炉管,被加热至750~900℃,发生裂解,进入急冷锅炉,迅速降温,再去急冷器,和深冷分离装置(-100℃以下),先后获得各种裂解产品。 蒸汽裂解是生产乙烯、丙烯等低分子烯烃的主要方法,是强大的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石油烃裂解装置最初采用天然气中回收的乙烷,丙烷为原料.以乙烷为裂解原料时,可得到大约相当于原料量80%的乙烯产品,其余20%则以副产甲烷,氢气为主,而副产丙烯,碳四及芳烃量甚微.以丙烷为裂解原料时,乙烯收率约降低 50%丙烯收率大幅增加,碳四和芳烃收率也明显上升,故需考虑丙烯和碳四回收利用,但芳烃产量仍较小,一般不具回收利用的价值. 随着烯烃需求的增大,仅以乙烯和丙烷为裂解原料远不能满足市场对烯烃的需求,裂解原料 开始向重质化发展.除使用轻质烷烃之外,到20世纪60年代初逐步发展到大量使用石脑油,70年代又将裂解原料扩大到煤油,轻柴油以及重柴油,90年代又扩展到加氢尾油.60年代着手研究开发的重油裂解技术,目前也逐渐走向工业化.随着原料的重质化,乙烯收率相应降

石油的裂解

热裂解 石油热裂解就是以石油烃为原料,利用石油烃在高温下不稳定、易分解的性质,在隔绝空气和高温条件下,使大分子的烃类发生断链和脱氢等反应,以制取低级烯烃的过程。裂解是一种更深度的裂化。石油裂解的化学过程比较复杂,它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8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使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 目前主要用石脑油、煤油、柴油为原料并向重油发展。在裂解过程中,同时伴随缩合、环化和脱氢等反应。由于所发生的反应很复杂,通常把反应分成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原料变成的目的产物为乙烯、丙烯,这种反应称为一次反应。在第二阶段,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继续反应转化为炔烃、二烯烃、芳烃、环烷烃,甚至最终转化为氢气和焦炭,这种反应称为二次反应。所以裂解产物往往是多种组分的混合物。 影响裂解的基本因素首先是温度和反应的持续时间,还有是烃原料的种类。化工生产中用热裂解的方法,在裂解炉(管式炉或蓄热炉)中,把石油烃变成小分子的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如乙烯、丙烯、丁二烯、乙炔、苯和甲苯等。 裂解,或称热解、热裂、热裂解、高温裂解,指无氧气存在下,有机物质的高温分解反应。此类反应常用于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如利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裂解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无水裂解:在古代时无水裂解用于将木材转化为木炭,现在可用该法从生物质能或塑料制取液体燃料。 含水热解:如油的蒸汽裂化及由有机废料的热解聚制取轻质原油。真空裂解此外,由于着火时氧气供应通常较少,因而火灾时发生的反应与裂解反应类似。这也是目前研究裂解反应机理和性质的重要原因。

第七章 烃类热裂解

第七章烃类热裂解 一、填空题 1、烃类热裂解是典型的高温气相反应,是石油烃在高温下裂解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 烃和其他烃类产品的过程。 2、烃类热裂解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已知的反应有脱氢、断链、二烯合成、异构化、 脱氢环化、脱烷基、叠合、歧化、聚合、脱氢交联和焦化等,裂解产物多达数十种乃至数百种。 3、烃类热裂解的化学反应,按反应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一次反应指 原料的烃分子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产物的反应。二次反应指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生成碳和焦的反应。 4、烃类热裂解的主要工艺因素是裂解温度、停留时间、裂解压力和原料烃组成。 5、烃类热裂解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油供给和预热系统、裂解和高压水蒸气系统、急冷油和 燃料油系统、急冷水和稀释水蒸气系统。 6、烃类热裂解工艺流程包括烃的热裂解、裂解气预处理和分离。 7、裂解供热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广泛采用的是间接供热的管式炉法。 8、管式裂解炉是烃类裂解最重要的装置,由炉体和裂解反应管组成。炉体分为辐射室和对 流室,用钢构件和耐火材料砌筑。 9、裂解气分离的方法有多种,工业上主要采用深冷分离法和油吸收精馏分离法。 10、裂解气在分离前必须净化。净化过程包括:裂解气的压缩、酸性气体的脱除、脱炔、 脱一氧化碳、脱除水分等。 11、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 12、酸性气体的脱除,一般采用吸收法,常用吸收剂有氢氧化钠和乙醇胺。 13、裂解气中的水分是由急冷和碱洗时带入的。脱除水的方法有多种,广泛采用的固体 吸附法是以分子筛为吸附剂。 14、脱除乙炔的方法,有选择性催化加氢法和溶剂吸收法,工业上多采用催化加氢法脱 炔。 15、除去一氧化碳,工业上主要采用甲烷化法,即催化加氢使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 16、深冷分离流程包括气体净化系统、压缩和深冷系统、精馏分离系统等部分。 17、脱甲烷过程由脱甲烷塔和冷箱组成,任务是将裂解气中比乙烯烃的组分分离出去。 18、冷箱是将高效板式换热器和汽液分离器等集中放置并用绝热材料保存,在 —100---160℃低温下操作的箱式设备。 19、乙烯的回收和富氢的提取与提纯,根据冷箱所处位置,分为前冷流程和后冷流程。 20、前冷分离工艺特点:裂解气进脱甲烷塔前预分离,减轻了脱甲烷塔的负荷;利用冷 箱由高温到低温,逐级、依次冷凝重组分和轻组分,节省低温级别的冷剂;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富氢;可提高乙烯收率。 二、判断题 1、烃类热裂解是典型的高温气相反应,是石油烃在高温下裂解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 烃和其他烃类产品的过程。 2、烃类热裂解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已知的反应有脱氢、断链、二烯合成、异构化、 脱氢环化、脱烷基、叠合、歧化、聚合、脱氢交联和焦化等,裂解产物多达数十种乃至数百种。 3、烃类热裂解的化学反应,按反应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一次反应指 原料的烃分子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产物的反应。二次反应指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生成碳和焦的反应。

烃类裂解制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08化工一班学号 08206040118 姓名李海生 烃类裂解制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烃类裂解制乙烯的生产主要采用蒸汽裂解法和烃类裂解制乙烯酸性催化剂研究,介绍了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类催化剂以及引用较多L酸中心的酸性分子筛催化剂,同时给出了各种催化剂所达到的收率、选择性、反应温度及其它工艺条件.讨论了烃类催化裂解制乙烯的反应机理和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高温、蒸汽和有较多L酸中心的酸性分子筛催化剂对乙烯收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关键词:烃类裂解乙烯催化剂 裂解反应规律: 按反应进行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反应划分为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是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碳的反应。显然,二次反应不仅降低低级烯烃的收率,而且生成的碳和焦会堵塞管道和设备,是不希望发生的反应。 烃类裂解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1)链引发——这是裂解反应的开始,烷烃引发主要是断裂C-C键,而对C-H键的引发较小。 (2)链的增长反应一一可分为两种反应,即自由基的分解反应和自由基的夺氢反应。(3)链终止反应—一自由基与自由基结合成分子的反应。 乙烯的生产主要采用蒸汽裂解法,其产量超过总产量的90%,因而,对其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新材料的应用、过程的优化配置等方面倍受关注,不断推出原料适应性强、乙烯收率和热效率高的新型蒸汽裂解炉。目前,石脑油裂解温度已提高到840~860℃,单程小直径炉管裂解温度巳提高到900℃,石脑油裂解单程乙烯收率提高到28%~35%。由于蒸汽裂解法技术已日臻完善,可改进的余地并不大,加上该法反应温度高、所用耐高温合金材料昂贵、耗能高、易结焦、以及原料要求苛刻(轻质原料油),所以近年来,催化工作者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用其他新技术生产乙烯的研究,包括催化裂解制乙烯技术、甲烷氧化偶联技术、乙烷氧化脱氢技术、炼厂干气选择氧化技术、天然气经甲醇或二甲醚制低碳烯烃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目的在于优化乙烯原料资源配置,从天然气到重油(渣油)各种烃类都得到充分利用,并节能降耗,降低乙烯成本,提高乙烯收率。

烃类热裂解气的分离方法综述

烃类热裂解气的分离方法综述 徐俊忠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本文综述了裂解气的分离的技术进展,重点介绍了深冷分离法、分凝分离法、油精馏吸收分离法、络合物分离法等在裂解气分离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了未来分离方法发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节能降耗,增强设备性能,提高裂解气的回收率等方面。 关键词:裂解气,分离方法 T hermal cracking gas of h ydrocarbon separation method were reviewed Xu Junzho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separation of cracking gas technology progress,the applications of cryogenic separation,points separation,oil distillation absorption separation,complex separation in the cracking gas separation process are introduced mainly.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separation methods mainly focus on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increase equipment performance and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cracking gas,etc. Key words:Cracking gas,Separation method 1引言 烃类裂解气的分离一直是石油化工行业中最重要和高耗能的过程。[1]因此,长期以来世界各国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率都在致力于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的裂解气分离技术,以降低能耗、成本并提高分离效率。 裂解气中含有的少量硫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乙炔、丁炔以及水等杂质,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和硫化氢(H2S)。另外还有少量的有机硫化物。这些酸性气体含量过多时,对分离过程会带来如下的危害:硫化氢能腐蚀设备管道,并能使干燥用的分子筛寿命缩短,还能使加氢脱炔用的催化剂中毒;二氧化碳能在深冷的操作中结成干冰,堵塞设备和管道,影响正常生产。工业上常用化学吸收法,来洗涤裂解气。对于吸收剂的要求是:对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大,反应性能强,而对于裂解气中的乙烯,丙烯的溶解

烃类热裂解原理

二、烃类热裂解原理 1. 烃类的热裂解反应 裂解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及其变化可以用图 5-1-01作一概括说明。按反应进行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图5-1-01所示的反应划分为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二次反应主要是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 图5-1-01 烃类裂解过程中一些主要产物变化示意图 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碳的反应。二次反应不仅降低了低级烯烃的收率,而且还会因生成的焦或碳堵塞管路及设备,破坏裂解操

作的正常进行,因此二次反应在烃类热裂解中应设法加以控制。 现将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分述如下。 (1)烷烃热裂解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 ①脱氢反应: R-CH2-CH3<==>R-CH=CH2+H2 ②断链反应: R-CH2-CH2-R’→R-CH=CH2 +R’H 不同烷烃脱氢和断链的难易,可以从分子结构中键能数值的大小来判断。一般规律是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故断链比脱氢容易;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而降低。因此,分子量大的烷烃比分子量小的容易裂解,所需的裂解温度也就比较低;脱氢难易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仲氢次之,伯氢最难;带支的C-C键或C-H键,较直链的键能小,因此支链烃容易断链或脱氢;裂解是一个吸热反应,脱氢比断链需供给更多的热量;脱氢为一可逆反应,为使脱氢反应达到较高的平衡转化率,必须采用较高的温度;低分子烷烃的C-C键在分子两端断裂比在分子链中央断裂容易,较大分子量的烷烃则在中央断裂的可能性比在两端断裂的大。

(2)环烷烃热裂解环烷烃热裂解时,发生断链和脱氢反应,生成乙烯、丁烯、丁二烯和芳烃等烃类;带有侧链的环烷烃,首先进行脱烷基反应,长侧链先在 侧链中央的C-C链断裂一直进行到侧链全部与环断裂为止,然后残存的环再进一步裂解,裂解产物可以是 烷烃,也可以是烯烃;五碳环比六碳环稳定,较难断裂;由于拌有脱氢反应,有些碳环,部分转化为芳烃;因此,当裂解原料中环烷烃含量增加时,乙烯收率会下降, 丁二烯、芳烃的收率则会有所增加。 (3)芳烃热裂解芳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芳烃开环反应,但能进行芳烃脱氢缩合、脱氢烷基化和脱氢反应: 脱氢缩合:如: 继续脱氢缩合生成焦油直至结焦。 断侧链反应,如:

第四节 裂解气深冷分离流程

返回目录 第四节裂解气深冷分离流程 思考题: 1.简述三种深冷分离流程并画简图,三种深冷分离流程有什么不同点和不同点?脱丙塔塔底温度为什不能超过100℃? 2.什么叫“前冷”流程,什么叫“后冷”流程?前冷流程有什么优缺点? 3.脱甲烷塔在深冷分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脱甲烷塔的特点是什么? 4.脱甲烷过程有哪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乙烯塔在深冷分离中的地位是什么?乙烯塔应当怎样改进? 5.简述影响乙烯回收的诸因素。 一、深冷分离流程 生产流程的确定要考虑基建投资、能量消耗、运转周期、生产能力、产品成本以及安全生产等各方面的因素。有了工艺以后,怎样实现工艺问题就属于工程上的问题。 1、三种深冷分离流程(思考题1) 典型的深冷分离流程,主要有顺序分离流程、前脱乙烷流程和前脱丙烷流程三种,以下分别介绍这三种流程。 (1)顺序分离流程 顺序分离流程见图1-34(P73)。

裂解气的预处理包括碱洗、压缩和脱水过程。 经预处理的裂解气在前冷箱中分离出富氢气体和馏分,富氢气体甲烷化作为加氢氢气;馏分经脱甲烷塔和脱乙烷塔分别脱去甲烷和C2馏分。 从脱乙烷塔塔顶出来的C2馏分经过气相加氢脱乙炔气,脱乙炔以后的气体进入乙烯塔,实现乙烷与乙炔的分离。 脱乙烷塔塔底的液体进入脱丙烷塔,在塔顶分出C3馏分,塔底的液体为C4以上馏分,液体里面含有二烯烃,二烯烃容易聚合结焦,所以脱丙烷塔塔底温度不宜超过100℃,并且必须加入阻聚剂。为了防止结焦堵塞,脱丙烷塔一般有两个再沸器,以便轮换检修使用。(思考题1) 脱丙烷塔塔顶蒸出的C3馏分,加氢脱除丙炔和丙二烯,再进入丙烯塔进行精馏。脱丙烷塔的塔底液体脱丁烷及进行后续工作。 顺序分离流程的特点: 1)以轻油(60~200℃的馏分)为裂解原料,常用顺序分离流程法; 2)技术成熟,运转平稳可靠,产品质量好,对各种原料有比 较强的适应性,流程比较长,分馏塔比较多,深冷塔(脱甲烷

烃类管式炉裂解制乙稀-第一章 烃类热裂解

第一章烃类热裂解 第二节烃类管式炉裂解制乙稀 特点:强吸热反应;高温;低烃分压 短停留时间 供热方式:间接供热——管式炉裂解 直接供热——蓄热炉裂解 砂子炉裂解 一.烃类原料对裂解结果的影响 问题1:烃类的四个指标是什么? (一)原料烃: 1.族组成(PONA值) ◆定义:是指原料中所含各族烃的质量百分比。 P—烷族烃 N—环烷族烃 O—稀族烃 A—芳香族烃 在管式裂解炉的裂解条件下,原料愈轻,乙稀收率愈高。随着烃分子量增大,N+A含量增加,乙稀收率下降,液态裂解产物收率逐渐增加。 2.原料含氢量:

◆定义:是指原料烃分子中氢原子的质量百分 比;不包含溶解的H2。 相同碳原子时,含氢量: 烷烃> 环烷烃> 芳烃 含氢量高的原料,裂解深度可深一些,产物中乙稀收率也高。 表1-9各种烃和焦的含氢量

对重质烃的裂解,按目前技术水平,原料含氢量控制在大于13%(质量),气态产物的含氢量控制在18%(质量),液态产物含氢量控制在稍高于7~8%(质量)为宜。因为液态产物含氢量低于7~8%(质量)时,就易结焦,堵塞炉管和急冷换热设备。 3.芳烃指数(BMCI): ◆定义:BMCI=48640/Tv+473.7*d—456.8 Tv=(T10+T30+T50+T70+T90)/5 基准:n—C6H14的BMCI=0 的BMCI=100 当BMCI<35时,才能做裂解原料。 4.特性因子K: K=1.216(T立/d15.6度)^(1/3) T立=[0.1t10^(1/3)+0.2t30^(1/3)+ 0.2t50^(1/3)+0.2t70^(1/3)+0.2t90^(1/3) +0.1t100^(1/3)]^3

烃类裂解的工艺流程

石油烃热裂解的工艺流程 一、管式炉的基本结构和炉型 由上节知,裂解条件需要高温、短停留时间,所以裂解反应的设备,必须是一个能够获得相当高温度的裂解炉,裂解原料在裂解管内迅速升温并在高温下进行裂解,产生裂解气。管式炉裂解工艺是目前较成熟的生产乙烯工艺技术,我国近年来引进的裂解装置都是管式裂解炉。管式炉炉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便于控制和能连续生产,乙烯、丙烯收率较高,动力消耗少,热效率高,裂解气和烟道气的余热大部分可以回收。 管式炉裂解技术的反应设备是裂解炉,它既是乙烯装置的核心,又是挖掘节能潜力的关键设备。 (一)管式炉的基本结构 为了提高乙烯收率和降低原料和能量消耗,多年来管式炉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并不断开发出各种新炉型。尽管管式炉有不同型式,但从结构上看,总是包括对流段(或称对流室)和辐射段(或称辐射室)组成的炉体、炉体内适当布置的由耐高温合金钢制成的炉管、燃料燃烧器等三个主要部分。管式炉的基本结构如图1-3 所示。 1.炉体由两部分组成,即对流段和辐射段。对流段内设有数组水平放置的换热管用来预热原料、工艺稀释水蒸汽、急冷锅炉进水和过热的高压蒸汽等;辐射段由耐火砖(里层)和隔热砖(外层)砌成,在辐射段炉墙或底部的一定部位安装有一定数量的燃烧器,所以辐射段又称为燃烧室或炉膛,裂解炉管垂直放置在辐射室中央。为放置炉管,还有一些附件如管架、吊钩等。 2.炉管炉管前一部分安置在对流段的称为对流管,对流管内物料被管外的高温烟道气以对流方式进行加热并气化,达到裂解反应温度后进入辐射管,故对流管又称为预热管。炉管后一部分安置在辐射段的称为辐射管,通过燃料燃烧的高温火焰、产生的烟道气、炉墙辐射加热将热量经辐射管管壁传给物料,裂解反应在该管内进行,故辐射管又称为反应管。 图1-3裂解炉基本结构l-辐射段;2-垂直辐射管;3-侧壁燃烧器;4-底部燃烧器﹔5-对流段;6-对流管

石油烃热裂解制乙烯

石油烃热裂解制乙烯 摘要:综述了石油烃热裂解制取乙烯的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提出了我国石油烃裂解制乙烯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乙烯;石油烃热裂解;生产技术;工艺流程 引言: 乙烯工业是石化工业的“龙头”,其生产规模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企业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石化工业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包括三烯和三苯,均主要产自乙烯装置,生产规模大,产品及衍生物繁多,产品链长。因此,提高乙烯生产能力是发展石油化工新技术、新产品的重要途径。2006年世界乙烯的生产能力为1.176亿t/a,2007年增加到1.196亿t/a[1]。2010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1.55亿t/a,新增3800万t/a,其中一半集中于中东[2]。我国乙烯工业经过近50a的发展,在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至2009年,国内乙烯产量达 1 178.5万t/a,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乙烯生产大国。 1.石油烃热裂解生产技术 石油烃热裂解为目前制取乙烯和丙烯的主流方法[3]。高反应温度和短停留时间有利于获得尽可能高的烯烃产率,也有利于减少副产物的生成,这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向裂解反应供给大量热量. 从传热的角度,热裂解可分为直接加热裂解和间接加热裂解,前者指热源不经传热介质将热量直接传给反应物,后者则需通过传热介质(反应管壁)向反应物传递热量。 间接加热裂解的典型代表是采用管式裂解炉的蒸汽裂解技术。目前,绝大部分乙烯都是由蒸汽裂解产出的,全世界每年采用蒸汽裂解生产的乙烯约为1.2 亿吨[4]。作为蒸汽裂解技术的核心,管式裂解炉技术经过长期的不断改进,性能已近完善。 1.1 原料构成 裂解原料种类对乙烯收率有重要影响,由于原料费用占乙烯生产70%-75%(以石脑油和轻柴油为原料),而乙烯成本又直接影响其下游产品的成本,因此如何优选原料倍受乙烯生产者的关注[5]。世界乙烯的原料结构见表1。

乙烯装置裂解技术进展及其国产化历程

乙烯装置裂解技术进展及其国产化历程 王子宗,何细藕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101) 摘要:简述了蒸汽裂解技术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以及目前的现状。介绍了目前裂解技术在与辐射炉管相关技 术、与节能环保相关技术、大型化、裂解炉改造、先进控制及优化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介绍了哪些技术效果 好、哪些技术仍然存在问题。简要回顾了中国石化北方炉(CBL)裂解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工艺国产化、设备 国产化、工程设计国产化以及大型化的情况。介绍了CBL 裂解技术在裂解炉节能改造、天津与镇海1000 kt/a 乙 烯装置中的工业应用情况、150 CBL-Ⅶ型kt/a 裂解炉的工业应用情况及200 kt/a 裂解炉的开发情况。最后指出了 蒸汽裂解技术取得突破进展所存在的瓶颈在于防止结焦,总结了CBL 技术经历30 年发展并最终进入国际市场的 过程中每个阶段所解决的问题。介绍了CBL 裂解技术特点,并指出了其与国外技术相比所占的优势。 关键词:蒸汽裂解;裂解炉;北方炉;国产化 中图分类号:TQ 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4)01–0001–09 DOI:10.3969/j.issn.1000-6613.2014.01.001 Progress of cracking technology of ethylene plant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WANG Zizong,HE Xi’ou (Sinopec Engineering Incorporation,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history,direction and current status of steam cracking technology are reviewed. The major progress of steam cracking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include the technology related to the radiant coil,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ingle furnace capacity increase,revamp of cracking furnace,advanced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in operation. Some technologies have good effect in operation,and some technologies have problems or need to make improvemen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inopec CBL steam cracking technology is reviewed,and the following aspects are included:process technology,major equipment domestic fabrication,engineering design and large-scale of cracking furnace capacity. The application of CBL cracking technology in furnace revamp,Tianjing and Zhenhai 1000 kt/a ethylene unit is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150 kt/a CBL-Ⅶcracking furna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200 kt/a CBL cracking furnace are also introduced. The bottleneck of steam cracking technology is pointed out to be the anti-coke technology,and the problems solved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during 30 years developing course are summarized,and then CBL technology finally entered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lso the technical features are introduced,and the advantages of CBL cracking furnace are also introduced.

烃类热裂解

第三章烃类热裂解 引言: 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低级烯烃分子中具有双键,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加成、共聚或自聚等反应,生成一系列重要的产物,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工业上获得低级烯烃的主要方法是将烃类热裂解。烃类热裂解是将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石脑油、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750℃以上)、低压(无催化剂)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烃类热裂解非常复杂,具体体现在: (1)原料复杂:烃类热裂解的原料包括天然气、炼厂气、石脑油、轻油、柴油、重油甚至是原油、渣油等; (2)反应复杂:烃类热裂解的反应除了断裂或脱氢主反应外,还包括环化、异构、烷基化、脱烷基化、缩合、聚合、生焦、生碳等副反应; (3)产物复杂:即使采用最简单的原料乙烷,其产物中除了H2、CH4、C2H4、C2H6、外,还有C3、C4、等低级烷烃和C5以上的液态烃。 烃类热裂解按原料的变化可分为: 在低级不饱和烃中,以乙烯最重要,产量也最大。乙烯产量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的标志。表3-l和表3-2列举了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乙烯生产能力。 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为原料烃的热裂解和裂解产物分离。本章将分别予以讨论。

第一节热裂解过程的化学反应 1.1烃类裂解的反应规律 1.1.1烷烃的裂解反应 (1)正构烷烃正构烷烃的裂解反应主要有脱氢反应和断链反应对于C5以上的烷烃还可能发生环化脱氢反应。 脱氢反应是C-H键断裂的反应,生成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和氢,其通式为 C5以上的正构烷烃可发生环化脱氢反应生成环烷烃。如正己烷脱氢生成环己烷。 断链反应是C-C键断裂的反应,反应产物是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其通式为 相同烷烃脱氢和断链的难易,可以从分子结构中碳氢键和碳碳键的键能数值的大小来判断。表3-3给出了正、异构烷烃的键能数据。 由表3-3的数据看出如下规律: ①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H键能,断链比脱氢容易; ②随着碳链的增长,其键能数据下降,表明热稳定性下降,碳链越长裂解反应越易进行。 由热力学知道,反应标准自由焓的变化ΔG T?可作为反应进行的难易及深度的判据。

烃类热裂解过程有那些工艺特点

化工工艺学试题(1)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 目前工业上对、间二甲苯的分离方法有----------------------------、 ------------------------------和-----------------------------------三种。 2. 乙苯催化脱氢合成苯乙烯时脱氢部分常用-----------------------和-----------------------两种 类型反应器。 3、催化加氢反应所用的催化剂以催化剂的形态分有-------------------------、 -----------------------------、-----------------------------、 -------------------------------、-------------------------五种? 1、低温结晶分离法、络合分离法和模拟移动床吸附法三种。 3、金属催化剂、骨架催化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络合物。 二、简答(每题5分,共90分) 1、煤的干馏和煤的气化的定义。 答:将煤隔绝空气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有机物逐渐开始分解,其中挥发性物质呈气态逸出,残留下不挥物性产物主是焦炭或半焦,这种加工方法称煤的干馏。煤、焦或半焦在高温常压或加压条件下,与气化剂反应转化为一氧化碳、氢等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称为煤的气化。 2、什么叫烃类热裂解? 答: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它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3、烃类热裂解的原料有哪些? 答: 4、烃类热裂解过程有何特点? 答:①强吸热反应,且须在高温下进行,反应温度一般在750K以上;②存在二次反应,为了避免二次反应,停留时间很短,烃的分压要低;③反应产物是一复杂的混合物,除了气态烃和液态烃外,尚有固态焦的生成。 5、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分离过程中,裂解气为什么要进行压缩?为什么要分段压缩? 答:裂解气中许多组分在常压下都是气体,沸点很底,为了使分离温度不太底,可以适当提高分 离压力。多段压缩有如下好处:节省压缩功;段与段中间可以进行降温,避免温度太高引起二烯 烃的聚合;段与段中间也可便于进行净化和分离。 6、烃类裂解制乙烯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对裂解气进行脱酸性气体?怎样进行脱除? 答:酸性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另外还含有少量有机硫化物,这些酸性气体过多会对分离过程带来危害:例如硫化氢会腐蚀管道和设备,使加氢脱炔催化剂中毒,使干燥用的分子筛寿命缩短,二氧化碳会结成干冰,会堵塞管道,他们对产物的进一步利用也有危害,所以必须脱除。用碱洗法脱除;酸性气体量多时可以先用乙醇胺脱除,再用碱洗法彻底除去。 7、脱甲烷塔高压法和低压法有何优缺点?

裂解气的净化和分离-第一章 烃类热裂解剖析

第一章烃类热裂解 第三节裂解气的净化与分离 一、概述 (一)裂解气的组成和分离要求 问题1:什么叫裂解气? 1. 烃类经过裂解制得了裂解气,裂解气的组成是很复杂的,其中含有很有用的组份,也含有一些有害的杂质(见表1-23)。裂解气净化与分离的任务就是除去裂解气中有害的杂质,分离出单一稀烃产品或烃的馏分,为基本有机化学工业和高分子化学工业等提供原料。 表1-23 轻柴油裂解气组成

2. 需要净化与分离的裂解气,是由裂解装置送过来的。 3.裂解气的定义:它已经脱除了大部份C5以上的液态烃类,它是一个含有氢气,C1-C5的烃类和少量杂质气体的复杂气态混合物。 4.裂解气的分离要求:见表1-24,1-2 5.

表1-24 乙烯聚合级规格 表1-25 丙烯聚合极规格

(二)裂解气分离方法简介 问题2:深冷分离法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1.工业生产上采用的裂解气分离方法,主要有深冷分离法和油吸收精馏分离法两种。本章重点介绍深冷分离方法。 2.在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冷冻温度小于等于-100度的称为深度冷冻,简称“深冷”。 ♀3.分离原理就是利用裂解气中各种烃的相对挥发度不同,在低温下除了氢气和甲烷以外,把其余的烃类都冷凝下来,然后在精馏塔内精馏塔进行多组份精馏分离,利用不同的精馏塔,把各种烃逐个分离下来。其实质是冷凝精馏过程。 4.图1-24可知,深冷分离流程可以概括

成三大部份: (1)气体净化系统; (2)压缩和冷冻系统; (3)精馏分离系统. 二、酸性气体的脱除 问题3:酸性气体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危害?除去方法是什么? 1.由表1-23的数据可以看出,裂解气中含有的少量硫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乙炔、丁炔以及水等杂质。 2.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和硫化氢(H2S),另外还有有机硫化物。 3.这些酸性气体含量过多时,对分离过程会

裂解气分离

裂解气分离 工业生产上采用的裂解气分离方法,主要有深冷分离法和油吸收精馏分离法两种。本章重点介绍深冷分离方法。 裂解气分离分离原理: 在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把冷冻温度高于-50℃的称为浅度冷冻,简称“浅冷”;温度在-50~-100℃的称为中度冷冻;冷冻温度等于或低于-100℃的称为深度冷冻,简称“深冷”。因为裂解气分离方法采用了-100℃以下的冷冻系统,所以工业上称为深冷分离法。这种方法的分离原理就是利用裂解气中各种烃的相对挥发度不同,在低温下除了氢气和甲烷以外,把其余的烃类都冷凝下来,然后在精馏塔内进行多组分精馏分离,利用不同的精馏塔,把各种烃逐个分离下来。其实质是冷凝精馏过程。 深冷分离流程: 图1-24是深冷分离流程示意图: 主要设备:1碱洗塔、2干燥塔、3脱甲烷塔、4脱乙烷塔、5乙烯塔、6脱丙烷塔、7脱丁烷塔、8丙烷塔、9冷箱、10加氢脱炔反应器、11绿油塔。 就分离过程来说,可以概括成三大部份: (1)压缩和冷冻系统:使裂解气加压降温,同时脱除重组分,为分离创造条件。

(2)气体净化系统:包括脱除酸性气体、脱水、脱除乙炔和脱除一氧化碳(即甲烷化,用于净化氢气)。 (3)精馏分离系统:包括一系列的精馏塔,以便分离出甲烷、乙烯、丙烯、C4馏分以及C5馏分。 顺序分离流程分离步骤是: ①裂解气经过离心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碱洗塔,脱去酸性气体。减洗后的裂解气经过压缩机去干燥器脱水,干燥后的裂解气在前冷箱中分离出富氢气体,再进入脱甲烷塔,塔顶脱去甲烷馏分,塔底的液体是C2以上馏分,进入脱乙烷塔,进入脱乙烷塔的塔顶分出C2馏分,塔底的液体为C3以上馏分。 ②从脱乙烷塔塔顶出来的C2馏分经过换热升温,进行气相加氢脱乙炔气,脱乙炔以后的气体进入绿油塔,在绿油塔内用乙烯塔来的侧线馏分洗去绿油,干燥,然后送去乙烯塔。脱乙烯塔塔底的液体进入脱丙烯塔,在塔顶分出C3馏分,塔底的液体为C4馏分,液体里面含有二烯烃,易聚合结焦,所以脱丙烯塔塔底温度不适宜超过一百度,并且必须加入阻聚剂。为了防止结焦堵塞,脱丙烯塔一般有两个再沸器,以便轮换检修使用。 ③脱丙烯塔塔顶蒸出的C3馏分,里面含有丙炔和丙二烯,进入加氢脱炔反应器,加氢脱除丙炔和丙二烯,然后进入绿油塔,脱除加氢带入的甲烷、氢气,再进入丙烯塔进行精馏,丙烯塔的塔顶蒸出纯度为99.9%的丙烯产品,丙烯塔的塔底液体为丙烷馏分。 ④脱丙烷塔的塔底液体送入脱于烷塔,在脱丁烷塔内分成C4馏分和C5以上馏分,C4馏分和C5以上馏分分别送往下道工序,进一步分离和利用。

烃类裂解制乙烯的研究进展

烃类裂解制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烃类裂解制乙烯的生产主要采用蒸汽裂解法和烃类裂解制乙烯酸性催化剂研究,介绍了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类催化剂以及引用较多L酸中心的酸性分子筛催化剂,同时给出了各种催化剂所达到的收率、选择性、反应温度及其它工艺条件.讨论了烃类催化裂解制乙烯的反应机理和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高温、蒸汽和有较多L酸中心的酸性分子筛催化剂对乙烯收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关键词:烃类裂解乙烯催化剂 裂解反应规律: 按反应进行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反应划分为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是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碳的反应。显然,二次反应不仅降低低级烯烃的收率,而且生成的碳和焦会堵塞管道和设备,是不希望发生的反应。 烃类裂解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1)链引发——这是裂解反应的开始,烷烃引发主要是断裂C-C键,而对C-H键的引发较小。 (2)链的增长反应一一可分为两种反应,即自由基的分解反应和自由基的夺氢反应。(3)链终止反应—一自由基与自由基结合成分子的反应。 乙烯的生产主要采用蒸汽裂解法,其产量超过总产量的90%,因而,对其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新材料的应用、过程的优化配置等方面倍受关注,不断推出原料适应性强、乙烯收率和热效率高的新型蒸汽裂解炉。目前,石脑油裂解温度已提高到840~860℃,单程

小直径炉管裂解温度巳提高到900℃,石脑油裂解单程乙烯收率提高到28%~35%。由于蒸汽裂解法技术已日臻完善,可改进的余地并不大,加上该法反应温度高、所用耐高温合金材料昂贵、耗能高、易结焦、以及原料要求苛刻(轻质原料油),所以近年来,催化工作者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用其他新技术生产乙烯的研究,包括催化裂解制乙烯技术、甲烷氧化偶联技术、乙烷氧化脱氢技术、炼厂干气选择氧化技术、天然气经甲醇或二甲醚制低碳烯烃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目的在于优化乙烯原料资源配置,从天然气到重油(渣油)各种烃类都得到充分利用,并节能降耗,降低乙烯成本,提高乙烯收率。 催化裂解制乙烯是在高温蒸汽和酸性催化剂存在下,烃类裂解生成乙烯等低碳烯烃的技术。该过程是以自由基反应为主,伴随着碳正离子反应,因而比蒸汽裂解反应温度低。通过对固体酸催化剂的改性,可选择性地裂解生成以乙烯为主的低碳烯烃,收率在50%以上,从而突破传统的催化裂化生产液相产品为主的技术路线。 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仅有前苏联半工业化生产试验的报道,以及2000年日本工业化报道。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从80年代中期开始了重油催化裂解制丙烯技术,近年来又开始研究重油催化裂解制乙烯技术,也有相当的进展。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炼制研究所于80年代末开展了对重油直接催化裂化制乙烯工艺和催化剂的研究工作,现已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 烃类催化裂解制轻烯烃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技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发表了许多研究结果和专利,其研究的目标如下: (1)提高烯烃的选择性以减少原料消耗; (2)降低反应温度,降低烯烃生产的能耗; (3)增加裂解反应产品分布的灵活性,不但可提高乙烯收率,亦可增加丙烯收率;

烃类热裂解

第七章烃类热裂解练习题 一、填空。 1.生产制造烯烃的主要工业方法是 2.烃类热裂解的化学反应、、、、 3.烃类热裂解的主要工艺因素、、、、。 4.为避免减压操作存在的问题.采用添加、降低原料分压的措施。 5.裂解原料的组成是判断。 6.烃类热裂解工艺流程包括、、、。 7. 、必须对裂解气进行分离和提纯。 8.裂解气是气体混合物,其中有目的产物、又有副产物、、杂质、、、。 9.酸性气体脱除的方法、吸收剂、、。 10.裂解气的净化过程包括: 、、、、。 11.烃类热裂解的工艺流程包括: 、、、。 二.选择. 1.各类烃的热裂解反应的难易顺序() A.正构烷烃>环烷烃>异构烷烃>芳烃. B.异构烷烃>正构烷烃>环烷烃>芳烃. C.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 2.下列不是脱炔和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 A.选择性催化加氢法. B.乙醇胺法 C.溶剂吸收法 3.深冷分离流程不包括( ) A.裂解和高压水蒸气系统 B.气体净化系统 C.精馏分离系统. 4.裂解气分离在工业上主要采用( ) A.甲烷化法 B.深冷分离法 C.固体吸附法. 5.芳香烃反应不包括( ) A.断链 B.脱氢 C.聚合 D.缩合

三.判断. 1.断裂反应可以视为可逆反应,脱氢反应可视为不可逆反应。( ) 2.为提高乙烯的纯度和收率,应尽可能降低轻组分中乙烯的含量。( ) 3.脱甲烷塔,乙烯精馏塔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乙烯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成本,是裂解气深冷分离过程的关键。( ) 4.烃类热裂解反应是强吸热反应,是分子数增多的反应。( ) 5.根据分子结构中键能大小,可判断不同烷烃脱氢和断链反应的难易程度。( ) 6.随着环烷烃和芳烃含量的增加,乙烯收率也随之增加。( ) 7.冷箱在裂解气中的作用是回收部分冷量,并提纯氢气。( ) 8.乙烷发生脱氢反应,不发生断链反应。( ) 9.降低压力,提高烯烃收率,抑制二次反应,也提高烯烃的收率。( ) 10.裂解供热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通常用的是直接供热的管式炉法。( ) 四.简答题. 1.为什么工业上以水蒸气为稀释剂? 2.为什么要除去裂解气中的水分?广泛采用什么方法?以什么为吸附剂? 3.高温下的减压操作存在那些问题? 4.烃类热裂解反应都特点有那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