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模式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模式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模式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模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模式

学生团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团组织,它肩负着联系青年、团结青年、教育青年、帮助青年的使命,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的学生团支部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将班委会和团支委进行优化整合,让他们能够协同工作,密切配合,形成“班团一体化”工作机制,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提升班团工作成效,值得思考。

高校学生团支部建立在班级上。随着共青团的不断发展,团员人数不断增加,高中毕业时非团员比例极低,因此进入大学后,班上几乎所有同学既是班级成员,又是团支部成员。班级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思想意识培养方面一直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相比较负责具体事务的班委会而言,团支部就显得功能弱化,地位尴尬。因此,如何将班级和团支部进行一体化整合,协同工作,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校班团工作存在的问题

团员思想意识不到位,团员身份不明确。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员是一群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年,他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光荣使命,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中学时期学业压力巨大,团员入团后很少上团课,很少过团组织生活,几乎不进行民主评议,导致广大团员的思想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自己的身份,也没有将自己与普通群众区分开来。进入大学后,出于加强团员教育的目的,虽然各级团委对学生团支部活动进行了规范性要求,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团员的错误认识。

基层团干工作职责不明,缺乏责任担当。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学生团支部的标配是设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志愿工作委员、素质拓展委员各1名。以上设置均是出于与学院分团委、学校团委设置对应,方便开展各项工作的目的,因此团干部更多的只是机械地执行上级组织布置的任务,并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言。就像团支部书记只有在主持团组织生活时才有存在感一样,组织委员、志愿工作委员和素质拓展委员就仅仅是分别在团费收缴、志愿服务时间认定和素质拓展学分认定方面发挥作用。

团支部活动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团员共鸣。高校学生团支部活动团员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率低,能够积极主动参加团组织生活的团员青年较少,更多的主要是辅导员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大家参加,并通过现场点名签到的形式考勤,对团员进行约束。笔者曾对所在学院的团员干部和普通团员青年进行过座谈与个别访谈,从对话中了解到,团员青年不愿意参加团组织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团支部活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无法引起团员共鸣、激发团员兴趣,对班级凝聚力的提升也并无多大裨益。甚至很多活动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召集团员拍个照便草草结束,在团员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班团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班团一体化”是“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的简称,是为“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改进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增强团员先进性光荣感,严格入团程序,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围绕全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改革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而应运而生的。

“班团一体化”有助于激发团员热情。普通团员不愿意参加团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并未将自己真正融入到班级团支部这样一个集体中,缺乏对团支部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行“班团一体化”,有助于扩大基层民主,

让普通团员青年也能认识到自己是团支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他们愿意在组织中学习、工作,参与团支部和班级事务的管理,愿意为组织的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让他们将班级事务和团支部工作当作与自己密不可分的事情,激发热情,主动参与。

“班团一体化”有助于提升支部活力。在以往的班级管理模式中,人为地将班委会与团支部割裂开来,各自为战,缺乏统筹,造成班委会与团支部发展不均衡,团支部活力下降。“班团一体化”能够优化班级管理,明确团支部工作职责,发动更多人参与团支部的建设与活动的开展,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优化工作流程,凸显工作成效,提升支部活力,让支部活动更加贴近团员青年,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达到团结青年、教育青年、发展青年的目的。

“班团一体化”有助于促进工作开展。班长及其领导的班委会主要负责与团员青年眼前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务,受关注程度较高,而团支部更多的主要是一些意识形态类的工作,容易被轻视甚至忽略,这就导致了团支部功能的弱化,团干部工作积极性的下降,共青团工作开展的难度加大。“班团一体化”通过改进团支部工作制度,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明确团员的权利义务,消除团支部工作开中的障碍,调动团学干部工作热情,促进团支部工作开展。

“班团一体化”新模式探索

要治愈高校学生团支部存在的顽疾,“班团一体化”是一剂良药。但是要运行“班团一体化”机制,发挥其作用,必须要各级党组织、团组织的高度重视,上下一心,在各方面密切配合,锐意改革。

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要想让团员青年自觉、主动加入到“班团一体化”建设和团支部活动中去,首先要在思想意识层面让团员青年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让团员青年搞清楚高校教育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让他们始终保有共产主义信念,认同共青团员身份,明确自身职责和使命,不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能凸显团员青年的政治性和先进性。

增加对团支部建设的经费投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费保障,要大力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团支部活动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各级党政需加大对团支部建设的经费投入,确保团支部活动能顺利进行。而要增加投入,又离不开党政领导对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的重视。

完善团支部工作机制,规范团组织生活。高校团委要根据《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的具体要求,从巩固和优化基层团支部建设出发,结合学校共青团工作实际,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基层团支部建设方案。各学院分团委、团总支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文件,并指导团支部完善工作机制,编订工作手册。此外,还应该对各团支部的团组织生活进行规范,制定考核细则,建立奖惩机制,逐步实现高校基层团组织各项活动能够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找到团员青年特点,有的放矢开展工作。共青团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联系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的使命,要使共青团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更精准地为团员青年服务,首先必须了解当代团员青年。高校各级团组织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对95后大学生团员进行深入了解,找到他们地特点,搞清他们的兴趣爱好,在开展各类活动时有针对性地迎合团员青年需求,充分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团员青年的参与度。还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密切班委会团支部关系,提升班团工作成效。首先,要明确团支部和班委会的职责。根据团支部和班委会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分工,团支部主要负责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对团员的思想引领,充当的是思想引领者的角色;班委会主要负责班级日常的具体事务,充当的是工作执行者的角色。二者的工作看似独立,互不相关,实则却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班委作为学生的自我管理机构,要在自觉接受团支部监督指导的前提下开展各项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班委会应该同团支部协同工作,密切配合。部分高校在班团一体化建设工作试点中采用团支书兼任班长或者由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的做法。事实证明,此举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极大调动团支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应将“五四”评优、推优入党等权利下放给基层团支部,让包括团支书在内的团支委有充分的发言权和主动权,改变以往由学生会主席团甚至辅导员个人就确定名额的情况。

建立健全班团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班委和团支委的指导与监督。学院分团委或团总支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健全对基层团支部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班委团支委能上能下制度,落实奖惩办法,切实提升班级活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学院要成立各级监督体系,多角度全方面对班团工作进行监督,并定期举行相关培训和业务学习,指导班委会和团支部开展工作,指导内容除工作方式与工作内容外,还应该包括内部分工与协调。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2018学院委员会“班团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2018学院委员会“班团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共青团改革方案要求,深入推进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团省委“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试点工作,增强团组织工作有效覆盖和吸引凝聚青年能力,着力破解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工作水平和创新活力,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施范围 全校各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包含2017级新生班级团支部) 二、工作原则 1.强化问题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着力解决团支部功能虚化弱化,凝聚力、影响力不高,团员教育管理的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2.强化改革思维。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团员学生思想行为新特点等对于共青团工作理念、内容、方式带来的影响,谋划和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 3.强化实施路径。将激发团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作为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源泉,组织支部活动请团员学生一

起设计、动议支部大事请团员学生一起决定、开展支部工作请团员学生一起参与,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团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基本目标 1.提升组织的运行活力。通过加强和改进团支部的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和必要的制度建设,促进团支部的组织运转更加规范、顺畅。 2.提升工作的开展活力。通过明确团支部和班委会的工作职责和功能内涵,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促进团支部的工作开展更富针对性、实效性。 3.提升团员的参与活力。通过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创新团支部的设置方式、成员配备,促进更多团员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团支部的工作和建设。 四、组织设置 1.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或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运行、协同工作。推进“四同”工作制度模式,实现“计划同定、活动同办、工作同商和难题同研”,通过协同运作,使团的工作有效融入、全程体现于班级工作中,增强团工作的活跃度、显示度和认可度。 2.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需要,可以改革支部成员构成。与班委会成员一体化统筹设置,允许适当增加权益委员、实践委员、网络委员等委员设置,也可面向创新创业、

班团一体化实施方案(试行)-辽宁科技大学

科大学团联发[2018]1号 辽宁科技大学 “班团一体化”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要求,围绕全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积极稳妥地推进辽宁科技大学共青团工作创新开展,巩固和优化班级团支部、班委会一体化机制建设,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全校学生团支部 二、实施原则 1.坚持党建带团建。团支部建设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要及时向各级党组织汇报,争取党组织重视;将团支部活力提升作为党建带团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2.强化问题导向。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团支部功能虚化弱化,凝聚力、影响力不高,团员意识不强,团员管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3.尊重团员主体。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鼓励众创众筹众评众议,邀请团员青年设计支部活动,决定支部决议,评价支部活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提升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实施目标 1.提升组织的运行活力。通过加强和改进团支部的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和必要的制度建设,促进团支部的组织运转更加规范、顺畅。 2.提升工作的开展活力。通过明确团支部的工作职责和功能内涵,促进团支部的工作开展更富针对性、实效性。 3.提升团员的参与活力。通过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创新团支部的设置方式、成员配备,促进更多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推动团支部的工作和建设。 四、团支部组织设置 1.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团支部书记兼任副班长,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 2.支委会设置。根据团章规定,各支部成立支部委员会,设立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一人。原则上,支委每年换届选举一次。

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

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 “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 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联发〔xx〕18号)精神,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推进“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工作,突出以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明确班级团支部的组织设置和工作职责,强基固本,上下联动,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 二、组织设置, 1、强化班级团支部建设,成立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各1人,每学年换届选举1次。 2、实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如团支部书记和班长由两人分别担任,班长须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其他委员也可在支委会和班委会兼任。 3、理顺团支部与班委会关系,突出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引领作用及模范带头作用;完善班团工作决策机制。 三、相关要求,

1、做好基础团务。班级团支部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规范做好团员发展、团费收缴、团情统计等基础团务工作;积极开展团员教育管理,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积极协助党组织开展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和推优入党等工作。 2、健全组织生活。班级团支部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试行)》(中青发〔xx〕5号)规定,规范开展组织生活。定期召开团支部团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团小组会议;实施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定期组织团员上好团课,创新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提高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3、加强组织管理。各系团总支要依照“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强对班级团支部的管理、引导、联系和服务,努力实现共青团组织的科学层级化和有效扁平化,推进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团建工作格局。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xx院校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xxx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是2016年团中央学校部在xx重点推进团学组织创新和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的五项内容之一,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工作情况,根据团支部和班委会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团带队以队促团实现团队一体化建设目标

以团带队以队促团实现团队一体化建设目标 团队衔接工作是团市委、市少工委2003年提出的重点工作,也是团队组织“科研兴队”的重要内容。怀柔区作为首批实验区,对此项工作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我区的具体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团队衔接工作是团队系统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特别是团中央十五大报告,新团章都把团队衔接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我们团组织也应坚持全团带队、强队兴团,推进团队一体化进程。我区中少合一(团教工委、少工委办公室合署办公)的体制无疑给这项工作带来便利,我们抓住这一有利优势,得到教育部门领导和团区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区教育系统团队组织中开展团队衔接工作。我们首先确定我区两所基础较好的怀柔五中、怀柔镇中心小学做为首批实验校,两所学校于2003年8月份制定出研究方案,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组成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研究,同时我区团教工委也把团队衔接工作列为专题开展研究。 二、实施工作方案,边实践、边总结 我们从分析工作现状入手,将我区中小学推优工作以及加强初一少先队组织建设与团队衔接工作紧密结合,找到开展此项工作的结合点。在10月13日少先队队庆日,少工委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在两所实验校举行了“我为队旗添光彩主题大队会”和初一少先大队建队仪式及团队衔接现场推进会,全区60多名团队干部参加了大会。利用这一教育契机,精心设计了主题活动。为加强队员们对党、团知识的了解,我们从队会主题,到活动程序以及场景设计都做了精心安排。为使队员对团队衔接工作有一个感性认识,我们在会场中间悬挂党旗,左边是队旗,右边是团旗。给队员一种直观的感受,少先队的创立者是中国共产党,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我们队,少先队和共青团紧密围绕在党周围。在队会过程中,我们请在“寻找身边的共青团员”活动中寻找回来的从怀柔镇中心小学毕业升入怀柔五中的学校团支部书记张英竹谈自己如何为队旗增辉,为团旗添色的事迹,请怀柔一中高一同学王磊做《党旗在向我召唤》的演讲。六年级队员们在唱完团歌后,怀柔区第一所雏鹰少年团校正式成立了。这一切让队员们切实感受到少先队与共青团、共产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这些周密安排,从视觉、

完整word版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模式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模式 学生团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团组织,它肩负着联系青年、团结青年、教育青年、帮助青年的使命,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的学生团支部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将班委会和团支委进行优化整合,让他们能够协同工作,密切配合,形成“班团一体化”工作机制,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提升班团工作成效,值得思考。 高校学生团支部建立在班级上。随着共青团的不断发展,团员人数不断增加,高中毕业时非团员比例极低,因此进入大学后,班上几乎所有同学既是班级成员,又是团支部成员。班级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思想意识培养方面一直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相比较负责具体事务的班委会而言,团支部就显得功能弱化,地位尴尬。因此,如何将班级和团支部进行一体化整合,协同工作,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校班团工作存在的问题 团员思想意识不到位,团员身份不明确。共青团是共产党

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员是一群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年,他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光荣使命,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中学时期学业压力巨大,团员入团后很少上团课,很少过团组织生活,几乎不进行民主评议,导致广大团员的思想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自己的身份,也没有将自己与普通群众区分开来。进入大学后,出于加强团员教育的目的,虽然各级团委对学生团支部活动进行了规范性要求,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团员的错误认识。 基层团干工作职责不明,缺乏责任担当。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学生团支部的标配是设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志愿工作委员、素质拓展委员各1名。以上设置均是出于与学院分团委、学校团委设置对应,方便开展各项工作的目的,因此团干部更多的只是机械地执行上级组织布置的任务,并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言。就像团支部书记只有在主持团组织生活时才有存在感一样,组织委员、志愿工作委员和素质拓展委员就仅仅是分别在团费收缴、志愿服务时间认定和素质拓展学分认定方面发挥作用。 团支部活动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团员共鸣。高校学生团支部活动团员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率低,能够积极主动参加团组织生活的团员青年较少,更多的主要是辅导员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大家参加,并通过现场点名签到的形式考勤,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 设的实施方案 各团总支、团支部: 为深入推进我校共青团改革,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推动我校团的各项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夯实我校共青团工作的组织基础,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更好地动员、组织、激励广大团员青年成长成才,为学校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团委经研究决定,将结合《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选举规则(暂行)》、《“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 一、目的意义 加强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是我校团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团的组织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团组织的基础工作和工作程序的规范化,能够使团组织的工作有序开展、职责分明、管理健全,促进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等,从而更好地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广大团员青年,促进全校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内容

进一步加强全校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着重要做到“四个规范”。 (一)规范团的组织建设 1.组织设置。有团员3名以上的专业班级、实验室等,经团总支批准可建立团支部,鼓励各单位以实际情况设立团支部等多种方式的建团方式。 2。团支部成立。由单位向团总支提出筹建团支部申请,团总支批复同意后,正式成立团支部。 3。民主选举。由团支部向团总支请示要求召开团员大会,并报书记、副书记、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经团总支批复同意后,召开全体团员大会,民主选举程序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确定所有委员人数及名单,大会之后召开全体委员会议,选举支部书记,明确工作分工。并及时向团总支递交关于选举结果的报告,报告相关工作内容。 4.班子建设。严格规范团支部的换届选举程序,加强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推进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探索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把团支部建设成为班级核心, 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发挥团支部委员会和委员的工作职责。 5。按期换届。团支部和支部委员会的换届一般应于每学年的第一个学期的第一个月内完成。团支部和支部委员会

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制度

攀枝花市第十初级中学校 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共青团攀枝花市委对共青团改革工作的要求,深入把握群 团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共青团改革,进一步推动实施学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推进“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工作,落实、巩固与创新攀枝花市第十初级中学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全校学生团支部 二、目标任务 1、紧紧围绕保持与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班级团支部的组织设置与工作职责,推动建设权责明晰、组织明确与工作高效的班级团支部。 2、推动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上下联动、有效沟通、工作交融、共同进步,在稳定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有力工作的同时提高联动的灵活性与一体化,实现“班团一体化”发展提升。 3、在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发展进程中提高二者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能力,同时注重二者一体结合运行的高效、有力,强基固本,建设更加充满活力、坚强有力的基层团组织与班委会。 4、探索出符合攀枝花市第十初级中学校实际情况的、具有灵活性与生命力的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方案,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提供“班团一体化”运行的机制与模式。 三、实施方案 1、进一步明确细化组织设置,推动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进程中,组织架构合理完善。每个班级团支部内足额设置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组织委员、

宣传委员、安全与心理健康委员、纪检委员、生活委员各一名(视各年级情况而定,可增设团支部副书记等),班主任兼任团支部辅导员。明晰班委会设置及分工,明确班委会成员的岗位职责。量体裁衣,明确职责,建立适合新时期班集体工作开展的班团一体化干部队伍。在“团支部主导思想与服务,班委会执行管理与监督”的大框架下创新队伍建制。如结合宣传委员与班级文艺委员工作,共同推动宣传工作开展等。 2、选举换届结合运行、推动选举换届的模式一体化。团支部、班委会人员一年选举换届一次。为更好推动班团一体化进程,应同时、联合进行选举换届。班级团支部、班委会同时进行群众选举,并形成结合度高、一体化强的团体,及时沟通、开展工作。 3、规范兼任制度,提高班团一体化程度。建立规范合理的班级团支部及班委会兼任制度,规定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其余兼任情况可视实际执行,如团支部 书记可兼任班长、团支部副书记可同时兼任学习委员等(任期与选举方式不变),推动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更好融合统一,实现工作上的一体化、人员上的一体化,有效推进人员沟通往来,增进对岗位职责的交流与了解。 4、建设联络平台与联动体系,提升体系自主性。根据各班级团支部及班委会实际情况,建立快捷、高效的信息联络平台,为班团一体化提供基本的联络与交流保障,如各班级团支部及班委会可建立微信群组,及时沟通消息与工作交流。各班级团支部、班委会在建设联动体系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性,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与各成员商议决定联动体系细节,最后将沟通平台与设立的联动体系上报。 5、理顺团支部与班委会关系。突出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引领作用及模范带头作用,完善班团工作决策机制。定期组织各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进行工作交流会及建设活动、素质拓展活动等,紧密班团关系,推动班团人员交流沟通,增强集体性与一体化。工作交流会及其她活动应视情况进行次数规定,并将活动记录定期总结提交。

班、团、队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班、团、队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试行)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及《少先队改革方案》的要求,探索班级团支部、中队委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彰显少先队组织的教育职能,增加团队组织工作有效覆盖和吸引凝聚青少年的能力,破解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中队委身份不鲜明的问题,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问题为导向,深化共青团、少先队改革,通过组织设置和制度设计,强化团支部、中队委的政治核心职能,理顺班级与团支部、中队委的工作机制,解决团支部功能虚化弱化,凝聚力、影响力不高,团支部、中队委与班委会关系界定不清、运行不协调等问题,推进工作目标、干部队伍、工作运行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力,提升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二、组织设置 1、六、七年级中队长兼任班长或班长兼任副中队长,八、九年级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或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 2、团支部委员、中队委成员兼任班委会委员。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团支部、中队委可增设权益委员、外联委员等。 三、制度设计 1、完善班团、班队工作决策机制,强化团支部、中队委的政治

核心作用。班级评奖评优、人员推荐等重要事务须经支委会、中队委研究通过,由团员大会或学生大会决定。 2、团支部、中队委与班委会一体运行、协同工作。推进“四同”工作模式,实现“计划同定、活动同办、工作同商和难题同研”,使团队的工作有效融入、全程体现于班级工作中。 3、推进班团、班队工作职能融合。将班级自我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同团支部团员教育活动,如主题团日、团员教育评议、团课及主题队会、少先队活动课有机融合,设计统一的主题、统一活动,共同实现班团、班队教育引领的职能;将班级自我管理如学风管理、班费管理同团支部、中队日常管理监督职能融合,通过团小组会、民主生活会、小队会等形式,实现管理职能的融合。 4、针对八年级班、团、队共存阶段,要凸显出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队集体建设,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与领导作用,各团支部要切实做好以团带队工作。

班团一体化

关于实施“班团一体化”的通知 各团总支: 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联发〔2016〕18号)精神,围绕全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积极推进“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工作,突出以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结合我校共青团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 全校学生团支部 二、基本目标 提升组织的运行活力。通过加强和改进团支部的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团支部的组织运转更加规范、顺畅。 提升工作的开展活力。通过明确团支部的工作职责和功能定位,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促进团支部的工作开展更富针对性、有效性。 提升团员的参与活力。通过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团支部运行机制,促进更多团员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团支部的建设。

三、组织建设 强化班级团支部建设,成立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各1人,每学年换届选举1次。 实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如团支部书记和班长由两人分别担任,班长须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其他委员也可在支委会和班委会兼任。 理顺团支部与班委会关系,突出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引领作用及模范带头作用;完善班团工作决策机制。 四、相关要求 做好基础团务。班级团支部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规范做好团员发展、团费收缴、团情统计等基础团务工作;积极开展团员教育管理,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积极协助党组织开展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和推优入党等工作。 健全组织生活。班级团支部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试行)》(中青发〔2017〕5号)规定,规范开展组织生活。定期召开团支部团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团小组会议;实施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定期组织团员上好团课,创新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提高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加强组织管理。各院系团总支要依照“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强对班级团支部的管理、引导、联系和服务,努力实现共青团组织的科学层级化和有效扁平化。

浅析民办本科高校班团一体化改革发展现状和问题

浅析民办本科高校班团一体化改革发展现状和问题 发表时间:2018-09-27T18:35:27.33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作者:梁信舅[导读]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核心是以先进、科学的思想引领青年、凝聚青年培育青年和服务青年。班级团支部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单位,直接联系着广大青年学生,其发挥作用的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成效。只有进一步加强高校班团一体化的改革进程,才能进一步提高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和育人功能,提升班级的建设和团支部的活力。 (南宁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南宁 530200) 摘要: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核心是以先进、科学的思想引领青年、凝聚青年培育青年和服务青年。班级团支部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单位,直接联系着广大青年学生,其发挥作用的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成效。只有进一步加强高校班团一体化的改革进程,才能进一步提高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和育人功能,提升班级的建设和团支部的活力。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班团一体化;现状;问题 2016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指导思想成为了高校共青团改革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方向和内容,也为高校共青团指导基层班级进行团支部建设、开展班团一体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并做出了具体指导。如何建立更为科学、完善、符合民办本科高校班团建设实际情况的、能切实服务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已成为民办本科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民办高校班团一体化改革发展现状 高校班级是大学生活动的最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共青团和学生管理部门开展思想教育和服务育人的主要活动场所。班委会和团支部一体化改革的进程直接影响着班级和团支部的活力,影响着班级班风学风建设和学校学风的提高,决定着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实效。民办本科高校整体的学生素质和自主能力水平与公办本科院校的差异,形成了民办本科高校特有的共青团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在民办本科院校的共青团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自主能动性发挥的作用很少,而共青团工作的教师队伍则肩负着引导、监督、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发挥主导作用。而民办本科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在进行班团组织建设时,大部分老师把重心放在了班委的组建和培养上,而团支部的建设很多时候是纳入班委一起培养的,没有足够重视团支部的建设和团支部的作用;同时,辅导员、班主任组织开展各项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时,也习惯性以班委作为各项工作的传达和执行人员,没有真正发挥团支部的思想引领青年、凝聚青年和教育青年的功能。班级团支部则配合班长或班委完成老师交办的各项工作,只独立完成团组织关系转接、团费收缴和团活动等少量团支部工作。且分团委也习惯以学生会的学生干部作为共青团工作开展的主要执行人员。这样缺少互动联系的团学工作队伍和工作模式,给新时代民办本科高校班团一体化改革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民办本科高校班团一体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班团一体化改革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民办本科高校班团一体化改革存在班团组织发展不均衡,团支部活动重娱乐效果轻教育目的、团支部和班级成员集体荣誉感较弱等问题。 (一)民办本科高校班团一体化意识薄弱,班团组织发展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民办本科高校对班团一体化运行的重视度不够、改革的力度不够、全校师生共参与的普及度不够、宣传的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从事共青团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老师开展班团一体化改革的意识薄弱,在工作中指导班级进行班团一体化的力度和效果薄弱。且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和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习惯性通过班长、班委来向班级同学传达各种通知并执行各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班委会的地位、弱化了团支部的功能,造成了班团组织的发展不均衡,进而影响了班委会和团支部在广大青年学生心中的形象和认知。同时,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相对较弱、做事的积极性和热情持续性不高、协作能力不够、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使得在日常班团工作中,有部分干部怕苦怕累、不愿意主动承担班级工作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班团组织的发展不均衡。 (二)班级班委会和团支部的职权不清,造成团支部核心作用弱化,班团一体化改革中协作程度低。很多民办本科院校在一定程度上都出现团学工作定位不准确,工作职权不清的现象。民办本科高校奖、助、勤、贷、就业信息、宿舍管理等工作、日常考勤等工作都是通过班委来传达和执行,而团支部仅负责团费收缴、团日活动和团组织推优等工作,内容形式和重要性与班委会的工作相差甚远,这一情况也使得很多学生认为班委会大于团支部,团支部只是服务和配合班委会开展工作的,团支部在班级中的认可度不高。班委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处于主导地位,而团支部的思想教育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明显弱化。班委会和团支部的职责、权利没有明确清楚,使得班团一体化改革在班级中推行受到一定阻碍。 (三)班团干配备不齐全,班团成员主人翁意识淡化,造成团支部工作监管力度小。班团干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中坚力量,也是高校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引导、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组织之一。学生工作(含共青团工作)会配备一名学生管理副院长或副书记、一名分团委书记、若干名辅导员等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其中,在二级学院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基本会按照学生数1:200的比例来配备,而专职从事共青团工作的教师只有分团委书记一人,且很多时候由辅导员兼职,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共青团工作的落实和研究思考严重不足,必然阻碍了班团一体化改革的推行和监管力度,学生团干部的主人翁意识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团活动内容缺乏创新,形式单一,重娱乐轻教育现象严重。民办本科院校班团活动是班团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但由于班团活动趋于传统化,往往采取说教式、上传下达式的教育模式,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不能吸引班团成员的注意力。同时,班团活动经费有限,班团干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使得班团活动质量较低,影响了班团一体化的进程。班级通过班团活动来提升班级班风学风和班级活力、凝聚力,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工作,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但民办本科高校的很多班团活动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上、在活动目标的确立上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偏差,都存在着偏重娱乐性,缺少教育意义的现场,一场主题团日活动下来,学生只记得游戏的环节和内容,忘记了活动的主题,这样的班团活动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完成任务,流于形式,缺少了正确的思想教育引领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实施方案

“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深入把握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共青团改革,进一步推动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推进“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工作,突出以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增强团组织工作有效覆盖和吸引凝聚青年能力,着力破解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工作水平和创新活力,落实、巩固和创新青岛科技大学基层团组织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全校本科学生团支部 二、工作原则 (一)强化问题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着力解决团支部功能虚化弱化,凝聚力、影响力不高,团员教育管理的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二)强化改革思维。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团员学生思想行为新特点等对于共青团工作理念、内容、方式带来的影响,谋划和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 (三)强化实施路径。将激发团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作为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源泉,组织支部活动请团员学

生一起设计、动议支部大事请团员学生一起决定、开展支部工作请团员学生一起参与,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团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基本目标 (一)提升组织的政治活力。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基本要求,突出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明确班级团支部的组织设置和工作职责,推动建设权责明晰、组织明确、工作高效、充满活力的班级团支部。 (二)提升组织的运行活力。推动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加强和改进团支部的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和必要的制度建设,双方联动、有效沟通、工作交融、共同进步,在稳步推进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工作的同时,提高联动的灵活性和一体化,实现“班团一体化”发展。 (三)提升工作的开展活力。通过明确团支部和班委会的工作职责和功能内涵,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促进团支部的工作开展更富针对性、实效性。 (四)提升团员的参与活力。通过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创新团支部的设置方式、成员配备,促进更多团员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团支部的工作和建设。 四、具体做法 (一)明确职能作用,细化组织设置,完善组织架构。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模式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模 式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模式 学生团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团组织,它肩负着联系青年、团结青年、教育青年、帮助青年的使命,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的学生团支部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将班委会和团支委进行优化整合,让他们能够协同工作,密切配合,形成“班团一体化”工作机制,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提升班团工作成效,值得思考。 高校学生团支部建立在班级上。随着共青团的不断发展,团员人数不断增加,高中毕业时非团员比例极低,因此进入大学后,班上几乎所有同学既是班级成员,又是团支部成员。班级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思想意识培养方面一直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相比较负责具体事务的班委会而言,团支部就显得功能弱化,地位尴尬。因此,如何将班级和团支部进行一体化整合,协同工作,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校班团工作存在的问题 团员思想意识不到位,团员身份不明确。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员是一群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年,他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光荣使命,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中学时期学业压力巨大,团员入团后很少上团课,很少过团组织生活,几乎不进行民主评议,导致广大团员的思想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自己的身份,也没有将自己与普通群众区分开来。进入大学后,出于加强团员教育的目的,虽然各级团委对学生团支部活动进行了规范性要求,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团员的错误认识。

尚义中学“班团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尚义中学“班团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探索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增加团组织工作有效覆盖和吸引凝聚青年能力,破解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的问题,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问题为导向,深化共青团改革,通过组织设置和制度设计,强化团支部的政治核心职能,理顺班级与团支部工作机制,解决团支部功能虚化弱化,凝聚力、影响力不高,团员教育管理方法不多、效果不明显,团支部与班委会关系界定不清、运行不协调等问题,推进工作目标、干部队伍、工作运行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力,提升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二、实施范围 全校学生团支部 三、组织设置 1. 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或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

2. 团支部委员兼任班委会委员。在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的基础上,各学院团总支可根据共青团组织创新、工作创新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指导团支部增设权益委员、素质发展委员、创新创业委员、实践委员、网络委员等。团支部委员可同时兼任心理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等班委会委员。 四、制度设计 1. 完善班团工作决策机制,强化支委会的领导作用。班级评奖评优、人员推荐等重要事务须经支委会研究通过,由团员大会或学生大会决定。 2. 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运行、协同工作。推进“四同”工作模式,实现“计划同定、活动同办、工作同商和难题同研”,使团的工作有效融入、全程体现于班级工作中。 3. 推进班团工作职能融合。将班级自我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同团支部团员教育活动,如主题团日、团员教育评议、团课有机融合,设计统一的主题、统一活动,共同实现班团教育引领的职能;将班级自我管理如学风管理、班费管理同团支部日常管理监督职能融合,通过团小组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实现管理职能的融合。 五、工作要求

团班一体化实施方案

团班一体化实施方案 时间飞逝,转眼我们已不再是初来乍到的新生,而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新生力量,变为真正的老生了。 在过去的短短一年里经过全班同学的一起努力,我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班级同学彼此间的感情也不断加深。作为团支书,我会尽我的力量为同学们服务,站好属于自己的岗位。大学的校园生活是十分丰富与美好的,只是可惜我们已马上毕业了,属于我们学前教育五班的时间没多少了,希望在这些时光里,我们班全体同学能够在一起愉快的度过,过去的点滴,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本学期的主体目标依旧以学业为主,同时加强同学们的专业,和就业意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营造有毅力的班集体核心 协调班长和其他班委团结一致,密切联系同学,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对工作要有忠诚的责任感、对班级同学要有高度负责的热情,为他们做好该做的服务,营造出为班级站好岗位的核心力量! 二、加强学习方面的工作 鉴于我们现在还不能离校去实习,还要继续上课,参加各种考试,所以学习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要与学习委员做好日常考核,并以身作则,号召大家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继续坚持班级事务公开制度 过去的时间证明了这一措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将班级有关同学信息的事情公开化,有利于加强同学们和班委之间彼此的信任,有利

于班级的团结,有利于同学们的利益,使班级里的同学们人人都可以参与到集体事务中来。同时,广泛采纳同学们对班级事务的意见,集思广益,争取使班级工作更上一层楼。 四、加强劳动、文娱、体育等的方面工作 积极配合学校和系里的工作,认真完成学校和系里分配下来的各项任务。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和班委一起做好带头作用,另外,一些其他的活动,具体的活动内容按同学们的总体意愿以及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论,希望通过举办的活动,能增进老师、同学彼此之间的感情,给大家带来快乐。 五、做好班级联系通讯录 在已建立班级飞信、QQ群的基础上,创建本班的通讯录。以使同学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联系,也给老师和班主任带来方便,可以随时考察。 在剩下的大学生活里,我会尽我所能,好好工作,同其他班委努力为同学们服务,并且做好带头模范作用,一心为班级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15学前教育五班

推进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下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8373931.html, 推进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下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作者:白丽丽李雯娟 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3期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检索,在阐述高校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原因、总结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在班团一体化建设下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对全面深化共青团改革,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班团一体化;共青团工作;思考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精神,各高校结合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班团一体化”工作方案。笔者通过L校220个团支部书记的问卷调查得知,L校基层团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基础团务工作不规范,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团支部主体地位削弱,团干部缺乏成就感。 一、高校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原因 (一)基础团务工作不规范 在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有64%的团干部或团员青年不清楚团支部机构委员设置原则等基本团务工作内容,不清楚什么是团的三会两制一课制度的团员占42%,不清楚团徽含义的团员占28%。同时,团支部活动被班级事务、班级主题班会等形式弱化,大多数同学分不清主题团日活动和主题班会的区别。 (二)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 通过调研67%的同学表示主题团日活动形式单一,是他们不愿意参与主体团日活动的主要原因。趋于形式化,没有主动探索丰富主体团日活动的形式,如采用学习座谈、宣讲交流、理论研讨、征文演讲、入团仪式、实践体验等。导致团员参与主体团日活动不主动,积极性不高。 (三)团支部主体地位削弱 有事找班长基本已经成为老师、同学们的用人习惯,久而久之,连班团干部自身对自我定位也存在疑惑。很多团支书存在自身定位不足,对团支部书记职责权限界定不清,认为自己

{团队建设}浅议团队一体化中以团带队的一些方法

(团队建设)浅议团队一体化中以团带队的一些方 法

浅议“团队壹体化”中“以团带队”的壹些方法 上海市和田中学李小燕1984年5月,上海市少代会收到上师大附中初二少先队员关于“改革初中少先队标志,将队龄延长至初三毕业”提案,便开始进行改革试点,到1997年4月,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教委、少先队上海市少工委联合召开上海市中学少先队工作会议,正式推出“初中少先队改革”方案止,整整经历了13个年头。改革可简称为“三个壹体化”改革,即:“初中少先队全员、全程壹体化”、“初中团队工作、活动、领导壹体化”、“初中 校队(班队)壹体化”。 团章规定“中学少先队组织能够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为构建团队壹 体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初中团队壹体化”是指于初中少先队组织和共青团组织并存 的环境中,将队员离队时间推迟到初三,让初中少先队成为初中少年全员全程性的主体组织,通过推优入团,留队带队,把初中团队建设和教育融为壹体,扩大团队组织于初中阶 段的交叉、相容,形成团队全程衔接教育的整体合力,构建“队为主体,团为核心,以团 带队,团队共兴”的中学团队工作新格局。 “以团带队”工作,是我校长期以来的重点工作之壹,有着良好的基础。本文将着重 从“团队壹体化”中的“以团带队”为切入点,谈谈于“以团带队”过程中我校的壹些做 法以及成效。 壹、“以团带队”于团队组织建设方面的壹些方法 团队组织壹体化要求于强化中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 团组织的发展对象,优秀队员入团后仍保留队籍,留队带队。于推荐优秀少先队员入团的 工作中我校制定了详尽的规章制度。 1、加强队员们的入团前教育 加强入团前教育是团员发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主要有以下四项: (1)定期组织要求入团的青少年参加团课学习 我校采取的是无限制、无门槛参加团校的方式,每到团校开班的时候,会向各中队通知,只要愿意参加团校学习的队员均能够报名。这样既普及了共青团知识,对队员也是壹 种促进。 (2)确定专人和要求入团的青少年联系,经常了解情况,加强个别教育 我校采取团员助理、团员小辅导员的以团带队方式。预备年级、初壹年级每个中队均 有团员作为小辅导员,辅导队员了解团队关联知识,开展活动,并且能够时常和参加团校 的队员联系,了解他们平时的思想和表现,做到最后考评时有的放矢。 (3)安排要求入团的青少年参加团的会议和活动,提高他们对团的认识 团支部生活、团干部会议我们均会邀请壹些于团校中表现较好的,或者积极要求向团组织靠拢的队员参加,并让他们发表意见,提高他们的认识,从少先队员角度为我校共青团工作提供建议。 (4)动员要求入团的青少年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接受教育和锻炼 我校有壹支团员志愿者队伍,团校学员能够主动要求参加志愿者队伍的活动,也能够 实现和团支部联系,参加团员活动。

班团一体化

班团一体化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关于实施“班团一体化”的通知 各团总支: 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联发〔2016〕18号)精神,围绕全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积极推进“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工作,突出以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结合我校共青团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 全校学生团支部 二、基本目标 提升组织的运行活力。通过加强和改进团支部的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团支部的组织运转更加规范、顺畅。 提升工作的开展活力。通过明确团支部的工作职责和功能定位,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促进团支部的工作开展更富针对性、有效性。 提升团员的参与活力。通过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团支部运行机制,促进更多团员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团支部的建设。 三、组织建设 强化班级团支部建设,成立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各1人,每学年换届选举1次。

实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如团支部书记和班长由两人分别担任,班长须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其他委员也可在支委会和班委会兼任。 理顺团支部与班委会关系,突出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引领作用及模范带头作用;完善班团工作决策机制。四、相关要求 做好基础团务。班级团支部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规范做好团员发展、团费收缴、团情统计等基础团务工作;积极开展团员教育管理,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积极协助党组织开展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和推优入党等工作。 健全组织生活。班级团支部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试行)》(中青发〔2017〕5号)规定,规范开展组织生活。定期召开团支部团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团小组会议;实施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定期组织团员上好团课,创新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提高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加强组织管理。各院系团总支要依照“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强对班级团支部的管理、引导、联系和服务,努力实现共青团组织的科学层级化和有效扁平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