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过程及模型计算

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过程及模型计算
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过程及模型计算

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过程及模型计算

摘要: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项发展很快、应用很广的实用性新技术。传统的提取物质中有效成份的方法,如水蒸汽蒸馏法、减压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等,其工艺复杂、产品纯度不高,而且易残留有害物质。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流体在超临界状态时具有密度大、粘度小、扩散系数大等优良的传质特性而成功开发的。它具有提取率高、产品纯度好、流程简单、能耗低等优点。本文叙述了,超临界萃取工艺的发展历程,工艺流程及模型计算。

关键词:超临界萃取工艺流程模型计算

前言:超临界流体是处于临界温度(T c) 和临界压力(P c) 以上[1], 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由于它兼有气体、液体的双重特性, 即密度接近液体, 粘度又与气体相似, 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100 倍, 因而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和良好的流动及传递性能。在临界点附近, 温度和压力的微小改变都可导致超临界流体上述性质的显著变化。正是基于这些特性, 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进行物料萃取的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技术成为超临界流体技术提出以来应用最早的领域之一。由于萃取过程易于调节、萃取效率高、能耗低、产物易与溶剂分离, 使得该技术优于传统分离方法。通过选择适当溶剂, SFE 技术尤其适用于提取和精制难挥发及热敏性物质。因此SFE 在食品、医药、生物工程、化工、环保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超临界萃取的发展历程

1869年Andrews首先发现物质具有临界现象[2]。1879年测量了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发现了SFE对液态和固态物质有显著的溶解能力。1978年联邦德国建成了咖啡豆脱除咖啡因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工业化装置,是现代SFE 技术开发的里程碑。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SFE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香料的提取。进入90年代后,开始用于中草药的提取是一种绿色工艺。在近30年取得进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

2.超临界萃取的原理及特点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分离过程[3]的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的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超临界流体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在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组合而成的。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4],当饱含溶解物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流经分离器时,由于压力下降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气液分离)

而立即分开,不存在物料的相变过程,不需回收溶剂, 操作方便;不仅萃取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节约成本。压力和温度都可以成为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临界点附近,温度压力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CO2密度显著变化,从而引起待萃物的溶解度发生变化,可通过控制温度或压力的方法达到萃取目的。压力固定,改变温度可将物质分离;反之温度固定,降低压力使萃取物分离;因此工艺流程短、耗时少。对环境无污染,萃取流体可循环使用,真正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萃取温度低, CO2的临界温度为31.265℃ ,临界压力为7.18MPa, 可以有效地防止热敏性成分的氧化和逸散,完整保留生物活性,而且能把高沸点,低挥发渡、易热解的物质在其沸点温度以下萃取出来。临界CO2 流体常态下是气体, 无毒, 与萃取成分分离后, 完全没有溶剂的残留, 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提取条件下溶剂毒性的残留。同时也防止了提取过程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100%的纯天然。超临界流体的极性可以改变, 一定温度条件下, 只要改变压力或加入适宜的夹带剂即可提取不同极性的物质, 可选择范围广。

3. 超临界流体(SCF)的选取

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溶剂的密度呈正相关[5],SCF也与此类似。因此,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改变SCF的密度,便能溶解许多不同类型的物质,达到选择性地提取各种类型化合物的目的。可作为SCF的物质很多,如二氧化碳、一氧化亚氮、六氟化硫、乙烷、甲醇、氨和水等。其中二氧化碳因其临界温度低(Tc =31.3℃),接近室温;临界压力小(Pv=7.15MPa),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惊人的溶解能力。且无色、无味、无毒、不易燃、化学惰性、低膨胀性、价廉、易制得高纯气体等特点,现在应用最为广泛。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溶解作用[6]:在超临界状态下,CO2对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差别很大,这与溶质的极性、沸点和分子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有以下规律:亲脂性、低沸点成分可在104KPa以下萃取,如挥发油、烃、酯、内酯、醚、环氧化合物等,像天然植物和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如桉树脑、麝香草酚、酒花中的低沸点酯类等;化合物的极性基团( 如-OH、-COOH等)愈多,则愈难萃取。强极性物质如糖、氨基酸的萃取压力则要在4×104KPa以上;化合物的分子量愈大,愈难萃取。分子量在200~400范围内的组分容易萃取,有些低分子量、易挥发成分甚至可直接用CO2液体提取;高分子量物质(如蛋白质、树胶和蜡等)则很难萃取。

4.超临界萃取工艺

超临界萃取是以超临界CO2为溶剂[7], 萃取所需组分, 然后通过改变温度, 压力和吸附等手段将CO2与萃取的组分分离。这一过程利用溶质蒸汽压和溶解度两方面的差异进行精馏和萃取两种分离作用。超临界萃取工艺主要由超临界CO2萃取溶质以及被萃取的溶质与超临界CO2分离两部分组成。虽然因萃取对象、萃取目的的不同, 萃取流程会有不同。但目前的一般常用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从CO 2源(1)经液化槽(2)进入高压液体注射泵(3)然后经预热器(5)泵入萃取罐(6)致预定压力,或不经液化直接由气体压缩机(4)经预热器(5)泵入萃取罐(6)致预定压力, 同时将萃取罐(6)加热到预定温度。这时, 超临界CO 2流体与原料在萃取罐中混合进行萃取, 原料中所需溶质将溶于超临界CO 2流体中, 从而与萃取残渣分开。溶于CO 2流体中的溶质,在分离器(7)中通过降压或升温,降温或吸附与CO 2流体分离。CO 2通过流量计(8)计量后放空或者经气体压缩机以后循环使用。

上图所示流程包括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工艺流程。它们各有特点如使用压缩机时,可不需制冷系统,使用方便。但投资成本大, 若萃取对象需用调节剂时,可在系统中配制高压泵(10)或 调节剂贮槽(9)。萃取罐和分离器根据需要可选择2个或2个以上。一般对实验室设备CO 2不需循环而放空。但常配有调节剂系统。但对生产型设备,CO 2必需循环使用。目前CO 2的循环方法主要通过压缩机或增加制冷系统来实现。

5. 超临界萃取的机理及动力学模型

5.1分子聚集理论模型[8]

任何物质在气态和液态时均存在分子聚集现象[9]。这是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作用所致,任何物质体系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分子聚集体所形成物质分子的聚集程度不仅与分子大小、形状及结构特性有关, 而且随物质体系所处的状态、温度、压力、组成和外力场等而变化[10]。

最终得,范德瓦尔斯状态方程, 可表示为

)()(22b c V V ab B C V V a b c V RT V a b V jRT P -++-+--+=--=

上述方程称为分子聚集型状态方程, 可用来计算萃取液态物料[11]过程中的一些热力学性质。

5.2 收缩核模型

该模型适用于[12],萃取固态物料的超临界萃取的工艺流程的计算。在临界区附近,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溶剂分子会在溶质分子的周围集聚,这一现象称为超临界溶剂的集聚现象。该现象可用实验观察到的溶质在超临界流体溶剂中的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是一个极大的负值而获得证明[13] 。有学者认为,超临界流体对固态物料的萃取作用是这一微观集聚现象的宏观表现 。当超临界流体与固态物料接触时,超临界流体的分子就会在萃取物分子周围集聚,于是萃取物分子就被超临界流体分子层层包裹,两者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此,特别将“携带有萃取物

的超临界流体”称为超临界流体F,而将原先作为溶剂使用的超临界流体称为超临界流体A。当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操作状态偏离超临界区域时,集聚现象也就不复存在。相应地,超临界流体F 被“分解”为超临界流体A 和萃取物,也即超临界流体已解析出其所携带的萃取物。

根据前述的萃取机理分析,萃取界面上所发生的萃取过程可用下式来表示:

A(流) + l B(固)——m F(流) + n S(固) (1)

式中,A 、B、F 和S 分别表示超临界流体、固态萃取物料、携带有萃取物的超临界流体和固态萃余物, l 、m 和n 为计量系数。

最终得下式

根据上式,可以估算出对固态萃取物料颗粒完全[14]萃取所需的时间,即Rc = 0时所需的时间。可以看出,收缩核模型的实质是:在物料颗粒为球形颗粒和所有颗粒都处于相同的萃取状态的假设下,应用传质方程求出不同时刻颗粒内部浓度的剖面曲线,从而模拟求解整个萃取过程与状态。

6. 结束语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依旧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寻找最佳操作条件,合理设计实验装置,必须建立合理的模型来模拟计算超临界流体萃取的过程。本文给出了两个个有关超临界流体萃取液体、固体物料的动力学模型:分子聚集理论模型、收缩核模型。借助上述模型,可以模拟超临界萃取的过程,并进一步来优化工艺参数,进而降低操作成本,扩展应用范围,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虹张承红,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应用进展[J].化学进展,1999,33(1):228-238

[2].方杰.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姜油的工艺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03(1):162-165

[3].许国,赵亚平.超临界CO2流体循环萃取工艺的改进[J],贵州大学学报,2000,4(1):242-245

[4].刘欣,银建中丁信伟.超临界萃取工艺流程与设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化工装备技术,2002,23(2):14-18

[5]丁彩梅,丘泰球,罗登林.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数学模型及机理[J],华南理

工大学学报,2005,33(4):84-86

[6] 银建中,原华山,李志义,丁信伟.超临界流体萃取固态物料的动力学模型(J)化

学工业与工程技术[J].化学工程,2011,22(5):14-18.

[7] Bhupesh C R. Ind. Eng. Chem. Res. ,1996 ,35 (2) : 607- 612

[8] 万强,许志杰,杨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金银花的工艺研究[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1,10 (5):19-21

[9] 秦正龙,梁燕波,吴俊明.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工艺探讨[J].徐州师范学

院学报,1996,14(6):39-41.

[10 ] Perrut M ,et al. Ind. Eng. Chem. Res. ,1997 ,36 :430 -435.

[11] 许家鸾, 蒋剑平.正交设计法优选椒目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J].中华中医药学,2010,28(2):34-38.

[12] Reverchon E. ,et al. Ind. Eng. Chem. Res. ,1999 ,38 :3069 - 3075.

[13] 雷小刚,梁意红等.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与装置的研究和开发[J].化工机械,

1995,26(10):19-21

[14] 俞忠明,章建民,丁香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

2006,41(21):724-725

超临界co2流体的应用

超临界CO2流体的应用 随着环境的温度和压力变化,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三种相态-气相,液相,固相,三相成平衡态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液,气两相成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不同的物质其临界点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超临界流体(Super Critical fluid,简称SCF)是指温度和压力均高于其临界点的流体,常用来制备成的超临界流体有二氧化碳,氨,乙烯,丙烷,丙烯,水等.物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由于气液两相性质非常相近,以致无法清楚分别,所以称之为「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气体的扩散性及液体的溶解能力,同时兼具低黏度,低表面张力的特性,如表1所示,使得超临界流体能够迅速渗透进入微孔隙的物质.因此用于萃取时萃取速率比液体快速而有效,尤其是溶解能力可随温度,压力和极性而变化.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当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成为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单一相态,具有和液体相近的密度,黏度虽高于气体但明显低于液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100倍,因此对物料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能够将物料中某些成分提取出来. 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依次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萃取出来.同时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极性和介电常数随着密闭体系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利用预定程序的升压可将不同极性的成分进行分步提取.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通过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降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或液体,被萃取物质则自动完全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并将萃取与分离两过程合为一体,这就是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关于CO2超临界体 二氧化碳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Tc=31.26℃,压力高于临界压力Pc=72.9atm的状态下,性质会发生变化,其密度近于液体,粘度近于气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惊人的溶解能力.用它可溶解多种物质,然后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流体之一,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CO2临界温度为31.26℃,临界压力为72.9atm,临界条件容易达到. (2)CO2化学性质不活泼,无色无味无毒,安全性好. (3)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获得. 所谓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是将已经压温加压成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作为溶剂,以其极高的溶解力萃取平时不易萃取的物质,以下有几项关于萃取的说明: (1)溶解作用 在超临界状态下,CO2对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差别很大,这与溶质的极性,沸点和分子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有以下规律:亲脂性,低沸点成分可在104KPa(约1大气压)以下萃取,如挥发油,烃,酯,醚,环氧化合物,以及天然植物和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如桉树脑,麝香草酚,酒花中的低沸点酯类等;化合物的极性基团( 如-OH,-COOH等)愈多,则愈难萃取.强极性物质如糖,氨基酸的萃取压力则要在4×104KPa以上.另外化合物的分子量愈大,愈难萃取;分子量在200~400范围内的成分容易萃取,有些低分子量,易挥发成分甚至可直接用CO2液体提取;高分子量物质(如蛋白质,树胶和蜡等)则很难以二氧化碳萃取. (2)特点 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大量地拿来做萃取之用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萃取技术上的特点 A.超临界CO2流体常态下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与萃取成分分离后,完 分子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密度分子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密度 完全没有溶剂的残留,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溶剂萃取条件下溶剂毒性的残留.同时也防止了提取过程对人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天然且环保的萃取技术.

流体力学-第五章-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第五章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主要内容 长管水力计算 短管水力计算 串并联管路和分支管路 孔口和管嘴出流 基本概念: 1、压力管路:在一定压差下,液流充满全管的流动管路。(管路中的压强可以大于大气压,也可以小于大气压) 注:输送气体的管路都是压力管路。 2、分类: 按管路的结构特点,分为 简单管路:等径无分支 复杂管路:串联、并联、分支 按能量比例大小,分为 长管:和沿程水头损失相比,流速水头和局部水头损失可以忽略的流动管路。 短管:流速水头和局部水头损失不能忽略的流动管路。 第一节管路的特性曲线 一、定义:水头损失与流量的关系曲线称为管路的特性曲线。 二、特性曲线

l l L g V d L g V d l l g V d l d l g V d l g V h h h f j w + = = + = ?? ? ? ? ? + = + = + = 当 当 当 其中, 2 2 2 2 2 2 2 2 2 2 λ λ λ λ λ ζ (1) 把2 4 d Q A Q V π = = 代入上式得: 2 2 5 2 2 2 28 4 2 1 2 Q Q d g L d Q g d L g V d L h w α π λ π λ λ= = ? ? ? ? ? = = (2) 把上式绘成曲线得图。 第二节长管的水力计算 一、简单长管 1、定义:由许多管径相同的管子组成的长输管路,且沿程损失较大、局部损失较小,计算时 可忽略局部损失和流速水头。 2、计算公式:简单长管一般计算涉及公式 2 2 1 1 A V A V=(3) f h p z p z+ + + γ γ 2 2 1 1 = (4) g V D L h f2 2 λ = (5) 说明:有时为了计算方便,h f的计算采用如下形式: m m m f d L Q h - - = 5 2ν β (6) 其中,β、m值如下 流态βm 层流 4.15 1 (a) 水力光滑0.02460.25 (b)

超临界萃取原理

超临界萃取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物理分离技术。 常见的临界流体中,由于CO2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害和无腐蚀性,不易燃和不爆炸,临界状态容易实现,而且其临界温度(31.1℃)接近常温,在食品及医药中香气成分,生理活性物质、酶及蛋白质等热敏物质无破坏作用,因而常用CO2作为作为萃取剂进行超临界萃取。 一、超临界CO2 纯CO2的临界压力是7.3MPa和31.1℃时,此状态CO2被称为超临界CO2。在超临界状态下,CO2流体是一种可压缩的高密度流体,成为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单一状态,兼有气液两相的双重特点:它的密度接近液体,粘度是液体的1%,自扩散系数是液体的100倍,因而它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扩散系数和低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某些物质很强的溶解能力,可以说超临界CO2对某些物质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溶解能力。 二、超临界CO2萃取过程 超临界CO2密度对对温度和压力变化十分敏感,所以调节正在使用的CO2的压力和密度,就可以通过调节CO2密度来调整该CO2对欲提取物质的溶解能力;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的萃取物不是单一的,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与被萃取物质完全或部分分开,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三、超临界CO2溶解选择性 超临界状态下的CO2具有选择性溶解,对低分子、弱极性、脂溶性、低沸点的成分如挥发油、烃、酯、内脂、醚、环氧化合物等表现出优异的溶解性,而对具有极性集团(-OH、-COOH等)的化合物,极性基团愈多,就愈难萃取,故多元醇、多元酸及多羟基的芳香物质均难溶于超临界CO2。对于分子量大的化合物,分子量越大,越难萃取,分子量超过500的高分子化合物几乎不溶,因而对这类物质的萃取,就需加大萃取压力或者向有效成分和超临界CO2组成的二元体系中加入具有改变溶质溶解度的第三组成粉(即夹带剂),来改变原来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一般来说,具有很好性能的溶剂,也往往是很好的夹带剂,如甲

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

一、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过程组合而成的。 超临界CO2是指处于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称为临界点)以上状态的一种可压缩的高密度流体,是通常所说的气、液、固三态以外的第四态,其分子间力很小,类似于气体,而密度却很大,接近于液体,因此具有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气液两重性质,同时具有液体较高的溶解性和气体较高的流动性,比普通液体溶剂传质速率高,并且扩散系数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而且没有相际效应,因此有助于提高萃取效率,并可大幅度节能。 超临界CO2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在非临界状态的液体和气体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密度是溶解能力、粘度是流体阻力、扩散系数是传质速率高低的主要参数,因此超临界CO2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具有一系列的重要特点。超临界CO2的粘度是液体的百分之一,自扩散系数是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良好的传质特性,可大大缩短相平衡所需时间,是高效传质的理想介质;具有比液体快得多的溶解溶质的速率,有比气体大得多的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和携带能力;具有不同寻常的巨大压缩性,在临界点附件,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会引起CO2的密度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可通过简单的变化体系的温度或压力来调节CO2 的溶解能力,提高萃取的选择性;通过降低体系的压力来分离CO2和所溶解的产品,省去消除溶剂的工序。 在传统的分离方法中,溶剂萃取是利用溶剂和各溶质间的亲和性(表现在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蒸馏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蒸汽压)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的。而超临界CO2萃取则是通过调节CO2的压力和温度来控制溶解度和蒸汽压这2个参数进行分离的,故超临界CO2萃取综合了溶剂萃取和蒸馏的2种功能和特点,进而决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具有传统普通流体萃取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而方便地改变溶剂的性质,控制其选择性;适当地选择提取条件和溶剂,能在接近常温下操作,对热敏性物质可适用;因粘度小、扩散系数大,提取速度较快;溶质和溶剂的分离彻底而且容易。从它的特性和完整性来看,相当于一个新的单元操作,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二、超临界萃取的特点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摘要: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简单说明了该技术在香料、医药、食品等工业上的应用。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离技术基本原理 前言 超临界流体萃取,又称超临界萃取、压力流体萃取、超临界气体萃取。它是以高压、高密度的超临界状态流体为溶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所需要的组分,然后采用升温、降压或二者兼用和吸收(吸附)等手段将溶剂与所萃取的组分分离。 早在1897年,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超临界萃取这一概念。当时发现超临界状态的压缩气体对于固体具有特殊的溶解作用。例如再高于临界点的条件下,金属卤化物可以溶解再在乙醇或四氯化碳中,当压力降低后又可以析出。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了其工业应用的研究。目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已成为一种新型萃取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能源、香精香料的工业的生产部门。 1 超临界萃取的原理 当液体的温度和压力处于它的临界状态。 如图1是纯流体的典型压力—温度图。图中, AT表示气—固平衡的升华曲线,BT表示液— 固平衡的熔融曲线,CT表示气-液平衡的饱 和液体的蒸汽压曲线,点T是气-液-固三相 共存的三相点。按照相率,当纯物的气-液- 固三相共存时,确定系统状态的自由度为零, 即每个纯物质都有自己确定的三相点。将纯物 质沿气-液饱和线升温,当达到图中的C时, 气-液的分界面消失,体系的性质变得均一, 不再分为气体和液体,称点C为临界点。与该点相对应的临界温度和压力分别称 为临界温度T 0和临界压力P 。图中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有影阴的区域属 于超临界流体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它既不完全与一般气相相同,又不是液相,故称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有气、液相的特点,它既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渗透力和低粘度,又兼有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优良的溶解能力。这种溶解能力能随体系参数的变化而连续的改变,因而可以通过改变体系的温度和压力,方便的调节组分的溶解度和萃取的选择性。利用上述特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原理流程即恒温降压流程和恒压升温流程。前者萃取相经减压,后者萃取相经升温。

超临界流体萃取作业参考答案

第6章超临界流体萃取 一名词解释 1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SF)是指某种气体(液体)或气体(液体)混合物在操作压力和温度均高于临界点时,使其密度接近液体,而其扩散系数和黏度均接近气体,其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技术就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为溶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些有效组分,并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 3 拖带剂:在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是非极性物质,比较适合于脂溶性物质的萃取,但对极性较强的物质来说,其溶解能力明显不足,此时,为增加二氧化碳流体的溶解性能,通常在其中加入少量极性溶剂,以增加其溶解能力,这种溶剂称为拖带剂或提携剂(entrainer),也称夹带剂或修饰剂(cosolvent,modifier)。 二简答题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有哪些特点 答: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萃取和精馏过程中,作为常规分离方法的替代,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其优势特点是: 1)超临界萃取可以在接近室温(35~40℃)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因此,在萃取物中保持着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而且能把高沸点、低挥发性、易热解的物质在远低于其沸点温度下萃取出来; 2)使用SFE是最干净的提取方法,由于全过程不用有机溶剂,因此萃取物绝无残留的溶剂物质,从而防止了提取过程中对人体有害物的存在和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100%的纯天然性; 3)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当饱和的溶解物的CO2流体进入分离器时,由于压力的下降或温度的变化,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气液分离)而立即分开,不仅萃取的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费用成本; 4)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不燃性气体,无味、无臭、无毒、安全性非常好; 5)CO2气体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制取,且在生产中可以重复循环使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6)压力和温度都可以成为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达到萃取的目的,压力固定通过改变温度也同样可以将物质分离开来;反之,将温度固定,通过降低压力使萃取物分离,因此工艺简单容易掌握,而且萃取的速度快。 可作超临界流体的气体很多,如二氧化碳、乙烯、氨、氧化亚氮、二氯二氟甲烷等,通常使用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萃取剂。应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作溶剂,具有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低、化学惰性等特点,适合于提取分离挥发性物质及含热敏性组分的物质。但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也有其局限性,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较适合于亲脂性、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物质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设备属高压设备,投资较大。 二论述题 1 超临界流体萃取-CO2萃取剂优点有哪些 答:用超临界萃取方法提取天然产物时,一般用CO2作萃取剂。这是因为: 1)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低(Tc=31.1℃,Pc=,操作条件温和,对有效成分的破坏少,因此特别适合于处理高沸点热敏性物质,如香精、香料、油脂、维生素等;

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技术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 SCF), 是一种在温度和压力处于其临界点以上时兼具液体和气体双重物性的流体。超临界流体技术就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这种特性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因其清洁、安全、高质、高效等显著优势超越传统技术, 被誉为“超级绿色”技术。 1超临界流体中的化学反应 1.1 超临界CO2聚合反应 超临界CO2(SC-CO2)用于聚合反应,是基于其惰性不会引起链转移,通过减压即可实现反应-分离一体化。目前在SC-CO2中进行的的聚合反应大多为非均相聚合,主要有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分散聚合和沉淀聚合,前3 种都需要合成能溶于SC-CO2的特殊表面活性剂,而且聚合物很难与这些表面活性剂分离纯化,所以研究在SC-CO2中的沉淀聚合反应更具有实用意义。 SC- CO2具有双极性, 其极性与烃类相近。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其既可溶解非极性物质, 又可溶解极性物质, 还能溶解许多有机固体。对气体如H2、O2等也具有很高的溶解性, 有利于诸如催化加氢、催化氧化等反应的进行。在不对称的催化加氢反应、Diels-Alder反应、氢甲酰化反应、烯烯键易位反应、烯环化反应等方面都有应用研究。如, Burk[1]小组以SC-CO2为溶剂极大地提高了烯烃衍生物不对称氢化的对映性选择(99.5%,ee), 这无疑是一个完美的绿色合成反应。 陈坚等[2]在超临界CO2中进行氯乙烯(VC)自由基聚合,对聚合过程和树脂颗粒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聚合存在诱导期和自动加速效应,聚合初期一次加入引发剂、提高聚合压力和搅拌都会使转化率降低。压力提高使得凝胶效应减弱,导致聚合转化率降低;聚合过程中部分自由基和活性聚合物链被聚合物包埋、金属釜壁面对自由基和活性聚合物链的终止作用也导致聚合转化率降低。聚合成粒过程有别于传统氯乙烯悬浮聚合,树脂由初级粒子聚集而成,且多孔疏松、无皮膜。 1.2超临界水氧化的应用 超临界水氧化是一种对有机物废料处理的新技术[3,4],它的优点是被处理的有机物和氧在超临界水中可以完全混溶, 即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成单一流体相; 并且在温度足够高( 400~ 600℃ ) 时, 氧化速度非常快, 可以在几分钟内将有机物完全转化为CO2和水。由于这项技术具有工业化前景,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中试装置, 可以处理的有机物包括: 酚类化合物、氯烃类化合物、含氮类化合物、有机氧化物、军用材料等。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 2.1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Ext reaction, SFE) 是应用较早的超临界流体技术, 它是以超临界流体为提取剂, 在接近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状态下, 从液体或固体物料中提取出待分离的组分, 又称为超临界溶剂提取、压力流体提取等。 许延等[5]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的基础上,用连续式溶剂脱沥青装置将加氢尾油进行梯级分离,得到轻脱油、重脱油和脱油沥青。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脱沥青油收率及性质的影响,计算了杂质的脱除率,提出了用超临界萃取分馏结果预测连续式脱沥青油残炭及镍含量的关联式。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式溶剂脱沥青工艺,在轻脱油收率为52.2%、总脱沥青油收率为84.7%时,金属的脱除率达到99.5%,残炭脱除率达60.0%;轻脱油总金属含量仅为8.7μg/g,残炭为4.49%。轻

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亦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溶剂化能力接近液体,粘度和扩散系数接近气体,在临界点附近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极其敏感, 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条件下,即可通过压力调节流体的性质。 特性 总体而言,超临界流体的属性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在表1中,显示一些常用作超临界流体的化合物之临界性质。

乙烷(C2H6)30.07 305.3 4.87 (48.1) 0.203 丙烷(C3H8)44.09 369.8 4.25 (41.9) 0.217 乙烯(C2H4)28.05 282.4 5.04 (49.7) 0.215 丙烯(C3H6)42.08 364.9 4.60 (45.4) 0.232 甲醇(CH3OH)32.04 512.6 8.09 (79.8) 0.272 乙醇(C2H5OH)46.07 513.9 6.14 (60.6) 0.276 丙酮(C3H6O)58.08 508.1 4.70 (46.4) 0.278 在超临界流体中没有液体及气体之间的相界限,因此不存在表面张力,借由改变流体的压力和温度,可以微调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使其更类似液体或是气体。物质在流体中的溶解度即为重要特性之一,在固定温度条件下,溶解度会随流体密度增加而增加。由于密度也是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压力增加时,溶解度也会增加。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比较复杂,在固定密度条件下,溶解度会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但靠近临界点时,温度轻微的增加会造成密度的大幅下降。因此靠近临界点时,随着温度上升,溶解度会先下降,然后再上升[2]。 二种以上的超临界流体,只要温度及压力超过其临界点,二者均可以混溶,形成单一相的混合物。二元混合物的临界点可以用二超临界流体的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再配合加权平均求得: T c(mix) = (A的莫耳分率)x A的T c + (B的莫耳分率)x B的T c 若要有更高的准确度,临界点可以用像是彭-罗宾逊物态方程式之类的状态方程求得,或是用基团贡献(group contribution)法求得,像密度之类的其他性质,也可以用状态方程来计算[3]。 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及其特点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概念 任何物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都会相应的呈现为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状态,称为物质的三态。三态之间互相转化的温度和压力值叫做三相点,每种分子量不太大的稳定的物质都具有一个固有的临界点,严格意义上,临界点由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密度构成。在临界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加压,气态物质绝不会被液化。当温度和压力超过了临界点时,该物质就进入了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下的物质既非气体又非液体的状态,叫做超临界流体[11],SCF是气体和液体状态以外的第三流体。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及其特点 所谓超临界流体萃取[12],是指利用超临界条件下的流体作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特定成分,以达到某种分离目的。SCF的密度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很敏感,而其溶解能力在一定压力范围内与其密度成比例,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来改变物质在SCF中的溶解度,特别是在临界点附近,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可导致溶质溶解度发生几个数量级的突变,这就是SFE的依据。 与其它常规分离方法相比,SFE具有以下特点[13]: 1) 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全部或选择性地提取有效成分或脱除有害物质; 可在较低温度和无氧环境下操作,分离、精制热敏 2)选择适宜的溶剂如CO 2 性物质和易氧化物质; 3)临界流体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溶解性,能从固体或粘稠的原料中快速提 取有效成分; 4)降低超临界相的密度,很容易使溶剂从产品中分离,无溶剂污染,且回 收溶剂无相变过程,能耗低; 5)兼有蒸馏和萃取双重功能,可用于有机物的分离、精制。 SFE存在的不足有[14]: 1) 高压下萃取,相平衡较复杂,物性数据缺乏; 2) 高压装置与高压操作,投资费用高,安全要求亦高; 3) 超临界流体中溶质浓度相对还是较低,故需大量溶剂循环; 4)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固体物料居多,连续化生产较困难。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

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操作规范

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使用指南 (一). 超临界流体定义 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三种相态-气相、液相、固相。三相成平衡态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液、气两相成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压力。不同的物质其临界点所要求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技术中的SCF是指温度和压力均高于临界点的流体,如二氧化碳、氨、乙烯、丙烷、丙烯、水等。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而接近临界点的状态称为超临界状态。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相近,以至无法分别,所以称之为SCF。 目前研究较多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因其具有无毒、不燃烧、对大部分物质不反应、价廉等优点,最为常用。在超临界状态下,CO2流体兼有气液两相的双重特点,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扩散系数和低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其密度对温度和压力变化十分敏感,且与溶解能力在一定压力范围内成比例,所以可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改变物质的溶解度。 (二).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当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 成为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单一相态, 具有和液体相近的密度, 粘度虽高于气体但明显低于液体, 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100倍; 因此对物料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 能够将物料中某些成分提取出来。 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依次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萃取出来。并且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介电常数随着密闭体系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极性增大, 利用程序升压可将不同极性的成分进行分步提取。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通过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自动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并将萃取分离两过程合为一体,这就是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三)超临界CO2的溶解能力 超临界状态下,CO2对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差别很大,这与溶质的极性、沸点和分子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由一下规律: 1.亲脂性、低沸点成分可在低压萃取(104Pa), 如挥发油、烃、酯等。 2.化合物的极性基团越多,就越难萃取。 3.化合物的分子量越高,越难萃取。 超临界CO2成为目前最常用的萃取剂,它具有以下特点: 1.CO2临界温度为31.1℃,临界压力为7.2MPa,临界条件容易达到。 2.CO2化学性质不活波,无色无味无毒,安全性好。 3.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获得。 因此,CO2特别适合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四)超临界萃取装置原理及概况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现代化工分离中出现的最新学科,是目前国际上兴起的一种先进的分离工艺。超临界萃取即高压下、合适温度下在萃取缸中溶剂与被萃取物接触,溶质扩散到溶剂中,再在分离器中改变操作条件,使溶解物质析出以达到分离目的[2] 。近几年来,超临界苯取技术的国内外得到迅猛发展,先后在啤酒花、香料、中草药、油脂、石油化工、食品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及其特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2.1.1超临界流体概念 任何物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都会相应的呈现为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状态,称为物质的三态。三态之间互相转化的温度和压力值叫做三相点,每种分子量不太大的稳定的物质都具有一个固有的临界点,严格意义上,临界点由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密度构成。在临界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加压,气态物质绝不会被液化。当温度和压力超过了临界点时,该物质就进入了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下的物质既非气体又非液体的状态,叫做超临界流体[11],SCF是气体和液体状态以外的第三流体。 2.1.2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及其特点 所谓超临界流体萃取[12],是指利用超临界条件下的流体作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特定成分,以达到某种分离目的。SCF的密度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很敏感,而其溶解能力在一定压力范围内与其密度成比例,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来改变物质在SCF中的溶解度,特别是在临界点附近,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可导致溶质溶解度发生几个数量级的突变,这就是SFE的依据。 与其它常规分离方法相比,SFE具有以下特点[13]: 1) 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全部或选择性地提取有效成分或脱除有害物质; 2) 选择适宜的溶剂如CO2可在较低温度和无氧环境下操作,分 离、精制热敏性物质和易氧化物质; 3) 临界流体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溶解性,能从固体或粘稠的原料 中快速提取有效成分;

4) 降低超临界相的密度,很容易使溶剂从产品中分离,无溶剂污 染,且回收溶剂无相变过程,能耗低; 5) 兼有蒸馏和萃取双重功能,可用于有机物的分离、精制。 SFE存在的不足有[14]: 1) 高压下萃取,相平衡较复杂,物性数据缺乏; 2) 高压装置与高压操作,投资费用高,安全要求亦高; 3) 超临界流体中溶质浓度相对还是较低,故需大量溶剂循环; 4)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固体物料居多,连续化生产较困难。 2.1.3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 可用作SFE的溶剂很多,不同的溶剂其临界性质各不相同,而不同的萃取过程要求采用不同的溶剂。可用作超临界萃取剂的流体主要有乙烷、乙烯、丙稀、二氧化碳等。采用SFE技术提取天然物质,CO2是人们首选的溶剂,因为CO2作为一种溶剂,具有如下的主要优点[15]: 1) CO2与大多数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互溶性,而CO2液体与萃出 物相比,具有更大的挥发度,从而使萃取剂与萃出物的分离更容 易; 2) 选择性好,超临界CO2对低分子量的脂肪烃,低极性的亲脂性化合 物,如酯、醚、内脂等表现出优异的溶解性能; 3) 临界温度(31.1℃)低,汽化焓低,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4) 临界压力(7.38MPa)低,较易达到; 5) 化学惰性,无燃烧爆炸危险,无毒性,无腐蚀性,对设备不构 成侵蚀,不会对产品及环境造成污染;且价格便宜,较高纯度 的CO2容易获得; 6) 在萃取体系中,高浓度的CO2对产品具有杀菌、防氧化的作 用。 2.1.4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国外研究进展 早在100多年前英国的Thomas Andrews[16]就发现超临界现象。1879年Hannay[17]等人发现了SCF与液体一样,可以用来溶解高沸点的固体物

超临界流体

1 超临界流体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 胡 英 1.1 引 言 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它们之间并无严格分界,一些约定俗成的 术语,可参阅图1-1。通常将低于临界温度T c 的分别称为蒸气和液体,前者可通过压缩变为液体。当温度高 于T c ,则将压力比临界压力p c 低的称 为气体,它不能仅通过增压变为液体。 对于温度高于T c 、压力大于p c 的那部 分,难以区分为气体或液体,只能称 为流体;其中接近临界点c 的称为超 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SCF);也 可以将所有T >T c 、p >p c 的都称为超临 界流体。 第一次报道SCF 有特殊性质是在1879年,Hanny J B 和Hogarth J 发现 SCF 乙醇有溶解固体无机盐类的能力,当T >T c (516.3 K)时,增压能使氯化钴、碘化钾、溴化钾等溶解,减压后又能像雪花一样析出。那时,虽然安德鲁斯(1869)已进行了CO 2液化和临界点的研究,但由于临界现象并未被完全理解和接受,这一重要发现还在学术界引起很大争议,例如Ramsay W 认为,它只是普通的固体在热的液体中溶解而已。此后,由 于Villard P(1896),G E chner u B &&(1906)和Prins A(1915)等的工作,特别是发现萘能够在SCF CO 2和SCF 乙烷中溶解,SCF 的特性逐渐得到公认。1940年代后期开始,Delf 大学的Scheffer F E C 和他的同事们对萘在SCF 中溶解的相行为进行了系统的测定。从那时起,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大量的二元、三元高压相图和溶解度数据出现在文献上,SCF 的传递性质也有相当数量的报道。 在工业应用方面,虽然常常提到1930年代的丙烷脱沥青,和1970 年代的丁烷或戊烷脱沥青,后者称为ROSE 过程 (residuum oil 图1-1 超临界流体(SCF)

使用HYSYS辅助计算超临界流体泄放

使用HYSYS辅助计算超临界流体泄放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超临界流体火灾工况下超压泄放流率的计算方法,并使用HYSYS 辅助计算了一个示例。 关键字:超临界流体、超压泄放流率、HYSYS 安全阀是一种安全保护用阀,主要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上,控制其压力不超过规定值,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起重要保护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石油化工生产操作温度操作压力越来越高,从而使安全阀的泄放压力超过临界条件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对于纯净物质,根据温度和压力的不同会呈现出液体、气体、固体等状态变化。在温度高于某一数值时,任何大的压力均不能使该纯物质由气相转化为液相,此时的温度即被称之为临界温度Tc;而在临界温度下,气体能被液化的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Pc。当物质所处的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该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温度及压力均处于临界点以上的流体叫超临界流体。 在超临界状态下,液体与气体分界面消失,汽化潜热接近于零,如按照通常的安全阀火灾工况泄放量计算方法,泄放量=热量/汽化潜热,由于此时汽化潜热接近于零,安全阀的泄放量将非常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超临界流体由于气液不分,会充满整个容器,在火灾工况下,随着热量的输入容器中超临界流体温度(泄放温度)不断升高,压力基本恒定(为泄放压力),受热膨胀,安全阀的泄放量应为超临界流体的体积膨胀量。这一点和安全阀的热膨胀工况相似。 随着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方法得到迅猛发展,应用到化工过程上,形成了化工模拟软件。而HYSYS由于它的编写语言的优势,可以实时进行模拟,也就是修改了某一数据,HYSYS可以实时模拟给出新的物性,使其在这一方面,与其他模拟软件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本文主要介绍超临界流体火灾工况下安全阀的泄放量计算方法,以及如何使用HYSYS使计算变得方便简洁。 一、超临界流体火灾工况安全阀泄放速率公式推导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及其特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概念 任何物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都会相应的呈现为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状态,称为物质的三态。三态之间互相转化的温度和压力值叫做三相点,每种分子量不太大的稳定的物质都具有一个固有的临界点,严格意义上,临界点由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密度构成。在临界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加压,气态物质绝不会被液化。当温度和压力超过了临界点时,该物质就进入了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下的物质既非气体又非液体的状态,叫做超临界流体[11],SCF是气体和液体状态以外的第三流体。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及其特点 所谓超临界流体萃取[12],是指利用超临界条件下的流体作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特定成分,以达到某种分离目的。SCF的密度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很敏感,而其溶解能力在一定压力范围内与其密度成比例,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来改变物质在SCF中的溶解度,特别是在临界点附近,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可导致溶质溶解度发生几个数量级的突变,这就是SFE的依据。 与其它常规分离方法相比,SFE具有以下特点[13]: 1) 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全部或选择性地提取有效成分或脱除有害物质; 2)选择适宜的溶剂如CO2可在较低温度和无氧环境下操作,分离、精制热 敏性物质和易氧化物质; 3)临界流体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溶解性,能从固体或粘稠的原料中快速提 取有效成分; 4)降低超临界相的密度,很容易使溶剂从产品中分离,无溶剂污染,且回 收溶剂无相变过程,能耗低; 5)兼有蒸馏和萃取双重功能,可用于有机物的分离、精制。 SFE存在的不足有[14]: 1) 高压下萃取,相平衡较复杂,物性数据缺乏; 2) 高压装置与高压操作,投资费用高,安全要求亦高;

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及应用

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物体处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的状态。这种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优点,密度大,粘稠度低,表面张力小,有极高的溶解能力,能深入到提取材料的基质中,发挥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而且这种溶解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急剧增大。这些特性使得超临界流体成为一种好的萃取剂。而超临界流体萃取,就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这一强溶解能力特性,从动、植物中提取各种有效成份,再通过减压将其释放出来的过程。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物理分离和纯化方法,它是以CO2为萃取剂,在超临界状态下,加压后使其溶解度增大。将物质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减压又将其释放出来。该过程中CO2循环使用。在压力为8--40MPa时的超临界CO2足以溶解任何非极性、中极性化合物,在加入改性剂后则可溶解极化物。 一、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过程组合而成的。 超临界CO2是指处于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称为临界点)以上状态的一种可压缩的高密度流体,是通常所说的气、液、固三态以外的第四态,其分子间力很小,类似于气体,而密度却很大,接近于液体,因此具有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气液两重性质,同时具有液体较高的溶解性和气体较高的流动性,比普通液体溶剂传质速率高,并且扩散系数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而且没有相际效应,因此有助于提高萃取效率,并可大幅度节能。 超临界CO2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在非临界状态的液体和气体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密度是溶解能力、粘度是流体阻力、扩散系数是传质速率高低的主要参数,因此超临界CO2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具有一系列的重要特点。超临界CO2的粘度是液体的百分之一,自扩散系数是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良好的传质特性,可大大缩短相平衡所需时间,是高效传质的理想介质;具有比液体快得多的溶解溶质的速率,有比气体大得多的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和携带能力;具有不同寻常的巨大压缩性,在临界点附件,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会引起CO2的密度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可通过简单的变化体系的温度或压力来调节CO2的溶解能力,提高萃取的选择性;通过降低体系的压力来分离CO2和所溶解的产品,省去消除溶剂的工序。在传统的分离方法中,溶剂萃取是利用溶剂和各溶质间的亲和性(表现在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蒸馏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蒸汽压)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的。而超临界CO2萃取则是通过调节CO2的压力和温度来控制溶解度和蒸汽压这2个参数进行分离的,故超临界CO2萃取综合了溶剂萃取和蒸馏的2种功能和特点,进而决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具有传统普通流体萃取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而方便地改变溶剂的性质,控制其选择性;适当地选择提取条件和溶剂,能在接近常温下操作,对热敏性物质可适用;因粘度小、扩散系数大,提取速度较快;溶质和溶剂的分离彻底而且容易。从它的特性和完整性来看,相当于一个新的单元操作,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二、超临界萃取的特点 1、超临界萃取可以在接近室温(35~40℃)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因此,在萃取物中保持着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而且能把高沸点、低挥发性、易热解的物质在远低于其沸点温度下萃取出来; 2、使用SFE是最干净的提取方法,由于全过程不用有机溶剂,因此萃取物绝无残留的溶剂物质,从而防止了提取过程中对人体有害物的存在和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100%的纯天然性; 3、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当饱和的溶解物的CO2流体进入分离器时,由于压力的下降或温度的变化,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气液分离)而立即分开,不仅萃取的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费用成本; 4、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不燃性气体,无味、无臭、无毒、安全性非常好; 5、CO2气体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制取,且在生产中可以重复循环使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6、压力和温度都可以成为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达到萃取的目的,压力固定通过改变温度也同样可以将物质分离开来;反之,将温度固定,通过降低压力使萃取物分离,因此工艺简单容易掌握,而且萃取的速度快。 4、在化学工业中,混合物的分离。许多碳氢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CO2,只能采用非均相聚合(如分散聚合、沉淀聚合、乳化聚合等);而无定型的碳氟高聚物和硅酮高聚物能溶解于CO2,则可采用均相聚合。在液体或超临界CO2体系中进行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加工,其优点在于:不使用有机溶剂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省去了脱溶及回收溶剂的工艺;可改进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加工性能;可按分子量的大小对产品进行分离;可回收未进行反应的单体并可去除次反应物及过反应物杂质;

超临界流体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精选.)

“超临界流体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院选课读书报告 (2012~2013下学期) 题目:SC—CO2流体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前景 系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SC—CO2流体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前景 摘要 超临界流体是指物质处于极其临界的温度和压强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流体,它的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并且兼具二者的有点。现研究较多的流体包括:二氧化碳等。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一种液态的二氧化碳,在一定的条件,如果达到临界点或者以上,会形成一种新的状态,兼顾气态和液态的部分性质,而且拥有新的性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是采用CO2作为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的CO2流体密度和介电常数较大,对物质溶解度很大,并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急剧变化,因此,不仅对某些物质的溶解度有选择性,且溶剂和萃取物非常容易分离。超临界CO2萃取特别适用于脂溶性,高沸点,热敏性物质的提取,同时也适用于不同组分的精细分离,即超临界精镏。超流体流体应用前景目前应用十分的广泛,目前已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香料工业、医药工业、化工工业等方面,超临界流体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于各个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超临界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临界流体应用前景” 一、SC—CO2流体技术基本原理 (一)SC—CO2超流体技术的基本原理概述 超临界流体(SCF)是指处于临界温度和压强的情况下,它的物理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⑴这种流体同时据有气态和液态的特点,它既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其优良的溶解性。溶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溶剂的密度相关,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也与其类似。因此,通过改变超临界流体的压强和温度,改变其密度,便可以溶解许多不同类型的物质。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力和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强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其拥有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第46卷第2期2018年1月广 州 化 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46No.2Jan.2018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吴 芳,李雄山,陈乐斌 (广东巴松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443) 摘 要:超临界流体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特性和热力学性质的绿色溶剂,可表现出液体与气体的性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 术是一种新型二清洁二高效的绿色分离二提取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三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二发展过程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二制药工业二天然香料领域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三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Q0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677(2018)02-0019-03 第一作者:吴芳(1989-),男,硕士,主要从事天然成分提取三 Appl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WU Fang ,LI Xiong -shan ,CHEN Le -bin (Guangdong Basonnia Biotechnology Co.,Ltd.,Guangdong Dongguan 523443,China) Abstract :With similar properties to liquids and gas,supercritical fluid is a green solvent.It has uniqu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is a new kind of clean and efficient green separation method with green technology,which is a research hotspot at home and abroad.The basic principle,developing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were reviewed,and the appl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in food industry,pharmaceutical industry,natural-spices field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were also summarized,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data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 :supercritical fluid;extraction technology;application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即SCF)是指温度和压力都处于临界点以上的流体,可同时表现出液体与气体的特点,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性质[1]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即SFE)正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的该特殊性质进行萃取的高效二清洁的新兴分离二提取手段三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溶质与溶剂分离过程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2]三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具有很高的渗透能力和溶解能力,在较高压力条件下,将溶质溶解在流体中;当流体的压力降低或者温度升高时,流体的密度变小二溶解能力减弱,导致流体中的溶质析出,从而实现萃取的目的三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过程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型研究在近些年才初有成效,但其学术研究起步比较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三1822年,Cagniard 首次报道了物质的临界现象三1850年,英国女王学院的Thomas Andrews 博士首先对CO 2的超临界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在1869年的英国皇家学术会议上发表了超临界实验装置和超临界现象观察的论文三1879年,Hanny 和Hogarth [3]就发现了超临界状态 下的流体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这为超临界流体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三但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超临界流体的研究进展缓慢三一直到1955年,Todd 和Elgin 首次指出了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对类似于固体的不挥发性物质的溶解特性,这为超临界流体用于分离过程提供了可行性三20世纪70年代初,Zosel 等[3]成功利用超临界CO 2萃取咖啡豆中的咖啡因,自此超临界流体的发展及其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1979年联邦德国的HAG 公司首先建成了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除去咖啡中咖啡碱的生产线三日本开发的一种耐高压的螺旋进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固相原料的进料问题以及固相残渣的出料问题,从而实现了固相物料的连续萃取[4-5]三虽然国内对超临界流体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有一部分技术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三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特点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粘度却接近于普通气体,而扩散能力又比液体大100~1000倍,因此超临界流体具有很高的溶解能力和很好的流动性以及传质性能[4]三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剂的密度直接相关三研究人员可通过调节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和压力来快速调整流体的密度,进而调整其对目标提取物的溶解度,实现选择性地提取目标成份三 CO 2是大自然里最常见的气体之一,不仅不可燃二安全无毒二来源丰富,而且其临界温度较低,接近常温,因此可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