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建设方案

楼宇智能化建设方案
楼宇智能化建设方案

政府办公楼智能化系统

设计文件

2012年5月

目录

第一篇总体设计 (1)

1.工程概况 (2)

2.设计目标 (2)

3.建设原则 (2)

4.建设依据 (4)

5.技术特点 (4)

6.设计内容 (5)

第二篇技术方案 (6)

1.安全防范系统 (7)

1.1 项目概况 (7)

1.2 系统设计说明 (7)

1.3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8)

1.4 入侵报警系统 (14)

1.5 电子巡查系统 (16)

2.综合布线系统 (20)

2.1 系统概述 (20)

2.2设计原则 (21)

2.3 设计方案 (21)

3.计算机网络系统 (29)

3.1需求分析 (29)

3.2有线网络设计 (29)

3.3无线网络设计 (32)

3.4网络安全建设规划设计 (39)

4.一卡通系统 (57)

4.1系统概述 (57)

4.2需求分析 (57)

4.4 考勤管理系统 (61)

4.5 消费管理系统 (63)

4.6 停车场管理系统 (65)

5.多媒体会议系统 (71)

5.1 需求分析 (71)

5.2 系统设计 (71)

6.有线电视系统 (76)

6.1系统概述 (76)

6.2系统功能 (77)

6.3系统设计 (77)

6.4土建与环境要求 (80)

7.公共广播系统 (82)

7.1系统概述 (82)

7.2设计目标 (83)

7.3 需求分析 (83)

7.4 系统设计 (85)

7.5系统特点 (85)

7.6 系统优势 (86)

7.7 系统组成 (87)

7.8 系统功能 (91)

8.LED显示屏(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92)

8.1系统概述 (92)

8.2设计思路 (92)

8.3设计原则 (92)

8.4需求分析 (93)

8.5设计方案 (93)

9机房工程 (96)

9.1设计方案总体概况 (96)

9.3机房电气系统 (98)

9.4机房防高频干扰系统 (100)

9.5机房弱电接地及防雷系统 (101)

9.6不间断电源系统 (104)

9.7机房精密空调系统 (108)

9.8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110)

9.9机房KVM系统 (114)

9.10机房接地系统 (115)

10楼宇自控系统 (116)

10.1系统概述 (116)

10.2系统设计规范与依据 (116)

10.3 用户需求分析 (116)

10.4 系统结构及软件特点 (118)

10.5 系统功能设计及节能措施说明 (120)

10.5 照明控制系统概述 (127)

10.6 FULL2WAY照明控制系统简介 (127)

10.7 照明控制系统初步规划设计 (129)

第一篇总体设计

1.工程概况

2.设计目标

本智能化工程设计从体现以人为本、功能实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经济合理、施工维修方便、可扩展等各方面考虑,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并结合大楼智能化建设总体规划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安全可靠、资源共享的原则,使大楼智能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合理控制投资成本,从而将大楼建设成为基于智能化基础平台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办公楼。

现代化——采用现代工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措施,利用高新科技的发展产品,设计建设大楼的智能化系统。

生态化——遵循“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智能化的控制措施,高效地利用能源。

网络化——是在智能化工程的建设中,建立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和业务服务。同时,综合网络系统可实现对大楼内环境和设备的监控管理。

信息化——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处理,实现社会资源、政府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促进电子服务发展。

数字化——数字化是信息化的技术体现,数字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大楼智能化的网络平台,建设统一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全面进行网上办公。

3.建设原则

为了保证本智能化系统工程在运行过程中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及时采集,高效处理、科学分析和综合管理,本系统的建设将遵循以下原则:

系统的先进性——依据高起点、高标准要求、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及管理技术,并选择目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成熟的商品化产品,满足应用需求。在技术上有适度超前,便于扩展和升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先进性。保证在一定的时期内,产品满足系统升级和更新的需求。

在产品上采用一些技术领先、成熟可靠的产品。

系统的实用性——本系统是一个全实时的管理系统,具有高速响应,能及时处理楼内的机电设备各种突发情况的特点,能有效预防各种设备、人身、财产等事故的发生,减少各种直接和间接损失,同时对以上情况做出记录,以备查询。保证系统的综合性能的同时,建成的系统具有较高的应用效益。

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化——为保证各供应商产品的协同运行,同时考虑到投资的长期效应,必须以开放性为系统集成的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国际标准实施。使系统的建设能得到更多厂商的支持,保证系统的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

系统的可扩充性——具有在系统结构、产品系列、系统容量与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扩充与产品的升级换代的可能,系统尽可能地选用模块化的系列产品,使今后的扩充不仅能充分保护原有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增加系统的扩充性和灵活性。系统具有随着办公区开发,可分布实施、扩展系统。

系统的可靠性——系统必须可靠地连续运行,在系统中的设计和实施中,在系统中单个设备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下,着重考虑系统集成中的容错设计和稳定可靠措施,从而保证全系统的可靠运行。在本地环境条件下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不小于10000小时;保证系统全天候、24小时的不间断运行。因此必须选用性能可靠并且经过大量实际工程的实践与考验的成熟产品,才能在使用中满足具体应用需求。

系统的安全性——系统设计应严格按照用户需求提供多种安全措施及手段,防止各种形式与途径的非法侵入和机密信息的泄露。

系统的易用性及可维护性——为使本工程的智能化系统建成后,能方便地使用与管理,设计中坚持易用性为其设计时的重要目标,即应是使用方便、简明易学、便于维护,对系统中关键设备应具有自检和自动恢复、断电保护、故障自动报警或隔离等功能。在系统中,系统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今后的维护工作。同时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具有中文界面,也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使用。本系统具备多层次、全方位的措施,并且具有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做到人管和物管的双重管理。各个系统融为一体,互相补充,交互联动,有机协调。

系统的集成性与经济性——通过设备的合理规划,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投资成本,并且要求系统具有可扩展性,满足以后的扩容,避免重复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