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鼓风机厂ASN系列动叶可调轴流风机通用说明书

沈阳鼓风机厂ASN系列动叶可调轴流风机通用说明书
沈阳鼓风机厂ASN系列动叶可调轴流风机通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ASN系列送风机通用部分)

产品型号:

产品代号:

文件编号: 144-1 SY

产品出厂编号:

产品出厂日期: 年月

沈阳鼓风机厂

目录

1用途

2风机结构简介

2.1 转子总装

2.2 轴承组

2.3 定子部件

2.4 自控调节系统

2.5 挠性联接

3风机的安装

3.1 基础

3.2 安装和检修时需要的起吊设备

3.3 平台和扶梯

3.4 定子部件的安装

3.5 轴承组的安装

3.6 轮毂部的安装

3.7 叶片的安装

3.8 叶片顶部与主体风筒内表面之间间隙的限值与调整3.9 液压调节部分的安装

3.10 伺服马达的安装

3.11 叶片角度的调整

3.12 挠性联接的安装

3.13 联轴器的安装

3.14 仪表的安装

3.15 对管网调节风门的要求

4风机的试运转

4.1 试运转前的检查项目

4.2 启动

4.3 试运转期间的测量项目

4.4 停机

5风机的运行

5.1 风机的启动及停机程序

5.2 运行中的报警

5.3 风机并联运行注意事项

5.4 风机的润滑

5.5 液压系统的液压油

5.6 液压调节机构的运行

6常见故障与分析

7风机的检修

7.1 液压调节部分7.2 轮毂及叶片

7.3 调节驱动装置7.4 主轴承及油管路8说明书附图

1用途

本产品系沈阳鼓风机厂按引进丹麦NOVENCO公司V ARIAX大型轴流风机专有技术制造的动叶可调轴流通风机系列产品之一。适用于大型电站锅炉送风系统。该产品技术先进,具有运转中可调节叶轮叶片角度和风机效率高的特点。同时由于高效率区域宽广,变工况下运行经济、节能显著。另外,结构设计合理,运行时噪音低,安全可靠。

2风机结构简介

风机主要由转子总装、轴承组、进气箱、主体风筒、扩散器、液压调节管路、自控调节系统、联轴器、挠性联接和底座等组成。另外,为了进行噪声控制,风机成套供应消声器。

2.1 转子总装

2.2.1转子总装部分包括轮毂部、叶片、液压调节机构、调节拉叉和调

节驱动装置。

2.2.2轮毂部和叶片组成叶轮。轮毂部内设有叶片调节机构与液压调节

机构相连。调节叶片角度时,由风机外部的伺服马达带动调节驱动装置,经调节拉叉液压机构动作,推动轮毂部的调节机构转动叶片,叶片与轮毂的连接采用4个或6个高强度螺钉将叶片固定在轮毂内的叶片轴上。叶片轴上装有推力轴承,使得调节灵活。

2.2.3液压调节机构设计成液压随动系统,动作平稳,滞后小。液压缸

的最大轴向推力见说明书专用部分叶片角度调节速度表。液压缸由液压调节油站供油。调节拉叉装有关节轴承,调节时不会卡死。

调节驱动装置中设有调节限位螺钉和调节角度显示盘,叶片角度的调节范围为45°。

2.3轴承组

轴承箱为碳钢型材焊接结构,具有足够的刚性,并便于安装找正。主轴采用滚动轴承支撑,稀油润滑或脂润滑。轮毂侧为支承轴承,联轴器侧为支承推力轴承。

2. 3 定子部件

定子部件主要由导轨、进气箱、主体风筒、扩散器等组成。主要采用型材焊接结构。主体风筒的内表面经过机械加工,可以保证叶片顶部与壳体有准确的间隙。在主体风筒上还设有检测门。扩散器的支腿上装有滑动支座,可以使扩散器沿底座轨道滑动,给风机的安装和检修带来很大方便。扩散器上还设有人孔,检修人员可以通过人孔进入风机。进气箱、主体风筒和扩散器的连接处设有导柱销,安装和检修时便于找正。

2. 4 自控调节系统

自控调节系统包括风机仪表和液压调节油站。仪表主要有用于对轴承温度进行测量及连锁保护的铂热电阻或温度控制器,测量风机进口流量的差压变送器,用于调节过载保护的行程开关,用于风机失速保护的失速探针以及监测轴承振动的测振仪表等,仪表的配置具体见随机提供的热工测点布置图。油站的结构见油站使用说明书。

2. 5 挠性连接

使用挠性连接是为了防止风机与风道之间有金属与金属的之间接触,同时还能吸收风机和附近风道的热膨胀,允许设备安装时产生的少量偏差。

3 风机的安装(组装发运时,风机安装见“组装发运说明”)

组装发运说明:在运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尽可能减少现场安装工作的原则,产品出厂时把进气箱、主体风筒、轴承组,轮毂部、叶片、液压调节机构、导销部组装在一起作为一个发运件,把密封盘、液压调节管路中三根钢管、管接头、垫圈、调节驱动装置安装到扩散器上,作为一个发运件。具体内容可见装箱单。

由于组装件的存在,使得风机现场安装过程的步骤减少了,但是具体的技术要求不变,轴承组中心线的水平公差0.2㎜/m。叶片与主体风筒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见说明书专用部分叶轮装配间隙表。带有组装件的风机现场安装应遵照“3风机的安装”

3. 1 基础(水泥基础要求二次灌浆)

3. 1. 1 风机及电机基础的固有频率必须位于下列范围以外:

0.8n~1.2n

1.8n~

2.2n

2.8n~

3.2n

3.8n~

4.2n

n—风机的工作转速。

3. 1. 2 安装前应将基础凿平,其平面度为5mm/m。

3. 2 安装和检修风机时需要的起吊设备

为了在安装和检修时能够达到方便安装和拆卸起见,推荐在风机主电机和风机转动部分的上方装设带有滑行装置的吊车。如(图1)所示。用户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满足要求的起吊设备。

3. 3 平台和扶梯

由于风机在安装时,往往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安装位置,所以按正常规定不供应连接基础的防护平台,亦不供应扶梯。由于风机需要周期性的检查,因此对于用户装设诸如平台、过道和扶梯是非常有用的。对接近风机将带来方便。

按常规通道要达到的地方如下:

进气箱清扫门

主体风筒的检测门

扩散器的人孔门

伺服马达

风机的进出口

电机润滑系统

3. 4 定子部件的安装

在安装之前,应按照风机总图仔细核对好基础的水平和标高,核对基础上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尺寸和大小,以保证风机能在与中心线相对的各个方向上水平地进行调节。

3. 4. 1安装进气箱,将轴承组装在进气箱的支座上(关于轴承组安装的详细步骤见3.5)。

3. 4. 2 在进气箱上安装导销部。

3. 4. 3 将主体风筒安装在进气箱上。利用轴承组检查主体风筒内表面的跳动值是否符合图纸规定。

3. 4. 4 再次核对风机安装的基准线。首先将轴承组进行水平找正,轴承组中心线的水平度公差0.2㎜/m,然后用轴承组中心线来定位。3. 4. 5 浇灌进气箱支座的地脚螺栓。混凝土凝固后,锁紧地脚螺栓,并复查轴承组中心线的水平度。

3. 4. 6 安装并找正支撑扩散器的底座。

3. 4. 7 起吊扩散器使之就位,同时将滑动支座安装于扩散器支腿处,并使用调整垫调整好扩散器的位置。将扩散器与主体风筒把紧。

3. 4. 8 核对所有的中心线和把紧所有的地脚螺栓。

3. 4. 9 将扩散器沿底座轨道向后推入约0.9m,以便安装转子部件。

3. 5 轴承组的安装

3. 5. 1 首先要连接好轴承箱油管路,同时装好轴承测温仪表及速度传感器导线,方能将轴承组在支座上就位。

3. 5. 2 在轴承箱支座处配好垫片,垫片是对号入座的,然后利用定位销钉将轴承组就位固定。

3. 5. 3 装好密封盘,密封的间隙应符合图纸规定。

3. 6 轮毂部的安装

注意:所有轮毂部内的零件已在制造厂内做互相搭配的标记。

3. 6. 1 先将起吊环装在叶片轴上,然后将轮毂吊起至轴承箱主轴的水平高度上。

注意:必须使用制造厂提供的专用吊环或按图(903.202H或903.203H)制造的吊环吊装轮毂。

3. 6. 2 检查键是否装入主轴键槽中。当第一次往主轴上装轮毂的时候稍稍修整一下键是十分必要的。

3. 6. 3 在轴端擦上防咬混合剂。

3. 6. 4 然后将轮毂套在轴上并与主轴的凸肩上紧。接着把螺母安装在主轴上,弯曲锁紧垫圈对螺母进行保险。

3. 6. 5 装配轮毂时,把轮毂均匀加热到50~70℃,这将对轮毂的套装工作带来很大方便。

3. 7 叶片的安装

注意:叶片在轮毂上的安装位置是经计算机程序分布的,请严格按照分布顺序对照叶片与叶片轴标记进行安装。

3. 7. 1 清理轮毂上的凹槽,将聚四氟乙烯密封环放入槽中,检查并保证使环在槽中能自由活动,注意环的开口在叶轮出口侧。

3. 7. 2 将叶片对号装在叶片轴上,然后在固定叶片螺钉上涂少许石墨油拧紧叶片螺钉。叶片螺钉的拧紧力矩规定为45N·m,其他螺纹拧紧力矩参考表1。

3. 8 叶片顶部与主体风筒内表面之间间隙的限值与调整。

3. 8. 1 在测量叶片与主体风筒之间的间隙之前,应将主体风筒用螺栓和进气箱连接起来。

3. 8. 2 转动叶轮按照记录卡1中项目记录测得的间隙值。

表 1

上表中所给出的力矩数据是供在钢结构上使用且已经紧定的螺栓、定位螺栓、六角螺钉所使用。在螺纹上应涂上防咬混合剂。

3. 8. 3 叶片与主体风筒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值应是风机转子在冷态

不动的情况下,用楔形硬木块塞在叶片根部与轮毂之间而量得的(注意:测量完间隙后,应将木楔清除)。叶片与主体风筒内表面之间最小间隙值为,当最长叶片在主体风筒内转动时,由于主体风筒形状公差影响而产生的间隙变化值;最大间隙值是当最短叶片转动到主体风筒最大间隙处时的间隙值;平均间隙是最长和最短叶片在8个测量点上测得的间隙平均值。见说明书专用部分叶轮装配间隙表。

3. 8. 4 为了达到3.8.3所述要求,可以调整叶片轴上的螺母。但调整后叶片轴与轮毂的径向间隙最应在0.5㎜~1㎜之间。最大不得使叶片底部在轮毂表面的凸出量超过0.8㎜。

3. 8. 5 叶片与主体风筒间隙经调整后可能会对转子的平衡产生影响,必要时应重新对转子进行平衡。

3. 8. 6 现场重新找平衡往轮毂上加平衡块时,为防止平衡块脱落,应在后加平衡块上钻孔,平衡位置确定后,在

轮毂上配作螺孔,用螺钉将平衡块加强并固

定,螺钉为GB70 M5×20。现场装平衡块时,

把螺钉冲死。平衡块钻孔如图:

注意:当进气箱、主体风筒、扩散器最终连接之

后,必须对叶片顶部与主体风筒表面之间的间隙

进行复查。这时,只需检验最长叶片的最小间隙。

记录卡1

从进气端所见测点图示

3. 9 液压调节装置的安装(图2)

3. 9. 1 用螺钉(21)把油缸(11)固定到支撑轴部上。

3. 9. 2 把支撑盖(17)固定到轮毂盖上,然后转动轮毂使支撑盖(17)上的装螺钉(18)的孔和液压缸上的装螺钉(18)的孔对准,并拧紧

螺钉(18)。

3. 9. 3 打表找正调整液压缸的中心,把千分表支架固定在主体风筒端部,然后把千分表对准调节阀箱左端外圆测量跳动值,同时找正支撑盖(17)。打表找正时液压缸的圆跳动值公差0.05mm,拧紧螺钉后,要再重复查一次。

3. 9. 4 仔细地把调节阀(05)按压入调节阀箱内。检查弹簧(09)安装位置应正确。装入铜的密封垫(04),装前必须将密封垫加热。然后用螺钉(16)装好旋转油密封。

注意:旋转油密封和调节阀法兰上所作的标记必须相互对准,仔细地拧紧螺钉(16),并用塞尺在旋转油密封和调节阀法兰接触面上检查螺钉是否紧得均匀,其间隙差不得超过0.1mm。

3. 9. 5 打表找正旋转油密封,千分表应尽可能设在靠近旋转油密封端盖处。打表找正时跳动值公差0.05mm。

3. 9. 6 安装扩散器内筒与轮毂部支撑盖之间的密封盘。首先要配点焊上螺母,然后调整密封的径向间隙,其间隙差不应超过0.4mm。调好间隙后,将密封盘固定。

3. 9. 7 把调节拉叉(01)装在旋转油密封(02)上,拉叉的另一端装在调节驱动装置中的曲柄上。

3. 9. 8 安装液压调节油管路。首先将每根软管及扩散器上的三根钢管进行清洗,然后先连接液压调节油站与扩散器之间的软管,在连接旋转油密封油管之前,先将挠性管与油站之间连成闭合回路,启动油站对管路系统进行清洗一小时。其间应检查管路各接头处是否有渗漏,如果发现应对接头加以紧固,必要时更换新接头。

3. 9. 9 液压调节油站的试运转。安装好也要调节油管路之后,应对油站进行试运转,试转步骤如下:

3. 9. 9. 1 启动一号油泵及油冷却器一号风机,检查其是否正常。3. 9. 9. 2 启动备用油泵及油冷却器备用风机,检查其是否正常。3. 9. 9. 3 切换油泵及油冷却器风机,检查切换是否正常。

3. 10 伺服马达的安装

风机可以使用电气或液压伺服系统,(执行器的型式及是否成套供货按风机技术协议)调节力矩为50N·m。调节速度不应过快,一般叶片角度的调节速度见说明书专用部分叶片角度调节速度表。

伺服马达安装在水平基础上的座架上,伺服马达用连杆与调节驱动装置中的调节臂连接,连杆的长度和调节臂连接的位置与伺服马达的安装位置有关,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满足(图3)的要求,或(成套供货时见伺服驱动装置图纸)

3. 11 叶片角度的调整(参考图号:903.201H)。

3. 11. 1 先拆下一片叶片,在叶片轴上安装叶片角度调节盘。

01 调节拉叉

02 旋转油密封

03 接头

04 紫铜密封垫

05 调节阀

06 调节臂部

07 切口通道

08 切口通道

09 弹簧

10 差动活塞

11 油缸

12 节流喷嘴

13 支承轴部

14 调节盘

15 导杆

16 螺栓4-M8X20

17 支承盖

18 螺钉

8-M10X35 19 调节阀箱关闭

打开

图2 液压调节装置安装图

3. 11. 2 启动液压调节油站后,利用伺服马达手动或电动机构调节叶片角度使得叶片角度调节盘上测得的角度为32.5°,利用调整关节轴承与拉叉的相对的螺纹拧紧位置,将调节驱动装置中的曲柄调至垂

直位置,并将拉叉长度固定,在调节外部的角度显示盘至相同角度,然后,再将叶片角度调至10°及55°,检查外部叶片角度显示盘与叶片角度调节盘是否同步。 3. 12 挠性联接的安装

安装软联接应尽可能晚些,以减少损坏可能。安装卡紧环之前,要先安装好挠性联接。不要把卡紧环装在套环之外,但要注意卡紧环配合的紧度是要一致的。在每块卡紧环上有一只螺钉,所有螺钉必须紧的均匀。请注意卡紧环的自由端不要损伤挠性联接。如果挠性联接的暴露处在机械影响而产生的危险中时,请如焊接过程中飞溅的焊渣。那么,挠性联接必须用适当的材料包覆起来,直至机组启动时才拿开。 挠性联结组装时要保持最小搭接尺寸200mm ,并用随机提供的粘接剂粘牢。

3. 13 电机找正及联轴器的安装

安装联轴器前,应按风机轴承组中心线大致找好电机的安装位置。然后以风机端联轴器为基准打表找正联轴器中间管和电机端联轴器,风机与电机轴线同轴度公差0.025㎜。两半联轴器端面之间间隙应均匀,间隙偏差不得超过0.10㎜。 3. 14 仪表的安装 3. 14. 1 轴承测温仪表

风机供应的铂热电阻或温度控制器,与二次仪表相连接可用于温度显示和连锁保护。支撑轴承和止推轴承使用铂热电阻和温度控制器的数量见热工测点布置图。安装温度控制器时要注意:由于温度控制器长度为标准尺寸大于轴承温度测孔的深度,因此,必须使用随机供应的接管。

注意:铂热电阻温度计及温度控制器应在轴承箱就位前安装完毕。 3. 14. 2 流量测孔

风机进气箱上开有文丘里测量流量的测孔接头,将其与差压变送器想连并经过信号转换可测量风机进口容积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1

12ρPs

Q △=

K (m 3/s )

△ Ps ——文丘里管测得的差压(Pa ) ρ1——介质进口密度(Kg/m 3)

K ——测量系数(m 2)本风机K 见说明书专用部分流量系数表。 3. 14. 3 失速探针及差压开关

为保证风机的运行安全,在风机主体风筒叶轮进口侧安装失速探针。失速探针的安装位置见图4和说明书专用部分失速探针安装位置图。安装前,需在现场配钻安装螺孔,螺孔的位置必须符合图示尺寸。另外,要将探针孔清理干净,以免探针孔堵塞影响测量精度。装好失速

探针待失速信号整定值确定后,将探针与差压开关连接。

3. 1

4. 4 行程开关

当叶片角度调整完毕后,可在风机外部的调节臂上安装行程开关,安装位置见图5。

3. 1

4. 5 测振仪表的安装

把测振仪表按轴承箱上测振座的具体结构安装好。

3. 15 对管网调节风门的要求

虽然我厂不提供管网调节风门,但提出风机上下游管道调节风门设置要求供用户和设计院参考。

3. 15. 1 对于送风机,只在下游管道设置调节风门就够了,尤其是两台送风机并联工作时。如果两台风机有一个共用管道,最好在风机上游管道也安装调节风门。

4风机的试运转

当所有零件已安装就绪其安装尺寸经检验合格,风机及电机基础完成二次灌浆并将地脚螺栓锁紧之后,应对风机进行8~10小时的试运转,以查明并确认风机各部分的试运转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4. 1 试运转前的检查项目

4. 1. 1 风机的进出口风道应予彻底清理,确保内部完全清洁,绝对不许有诸如建筑材料、钢板边角料、废弃螺栓、螺母等,此类容易被风机吸进去的东西。否则,将对风机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危险。

4. 1. 2 运行现场必须设有紧急停车开关。

4. 1. 3 检查主轴承是否正常并查看润滑脂是否符合要求。

4. 1. 4 液压调节油站已经过试转合格。

4. 1. 5 主电机经过试转合格,旋向与要求一致。

4. 2 启动

4. 2. 1 风机启动前要检查下列项目:

4. 2. 1. 1 风机叶片角度应在关闭位置(10°)。

4. 2. 1. 2 进出口调节风门应在全关位置。

4. 2. 2 启动液压调节油站并要求以下设备反馈信号:

4. 2. 2. 1 油泵电机

4. 2. 2. 2 冷却器风机电机

4. 2. 3 启动主电机并检查其转向是否正确,如反向应停车校正。如转向正确可继续运转至工作转速。并打开进出口风门。

4. 2. 4 通过伺服马达调节叶片至要求角度。

4. 3 试运转期间的测量项目:

4. 3. 1 主轴承温度。每隔半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轴承温度不得超过90℃。

4. 3. 2 主轴承箱振动值(当测量主轴承箱振动有困难时,可测量风机的主体风筒)。振动值包括垂直、水平、轴向三个方向的数据,振动速度有效值按热工测点布置图明细设定(图号为902.XX)。

4. 4 停机

4. 4. 1 将风机的叶片调节到关闭位置(10°)。

4. 4. 2 关闭风机进出口调节风门。

4. 4. 3 切断主电机电源。

4. 4. 4 关闭液压调节油站的油泵及油冷却器风机。

5风机的运行

5. 1 风机的启动及停机程序

风机经试运转合格后才能投入正式运行。风机的启动及停机程序与试运转相同(4.2、4.4)。

5. 2 运行中的报警

5. 2. 1 具体值见报警连锁逻辑图。

5. 2. 2 失速

失速探针测得压差大于规定值时通过差压开关报警。差压开关的整定值通过试验方法获得。做法是:以叶片角度(通常选择风机最大连续运行点)作为失速报警角度,然后将失速探针与一个“U”管连接,启动风机,慢慢关闭风机入口或出口风门,当风机进入不稳定状态时记录“U”型管压差,同时迅速打开风门并下调叶片角度使风机恢复正常并停机。记录的“U”管差压即为差压开关的整定值。将高压侧孔接到差压开关的高压侧(H1—PR)而将低压侧孔接到低压侧(L0—PR)。运行时如发生失速报警,应迅速下调叶片角度,查明失速原因予以消除并将叶片角度恢复至所需值,如果报警持续100s仍未解除必须停机。在风机性能曲线上,如果某角度下性能曲线的延长线和喘振界限重合,那么该角度及其以下角度发生报警应予以自动解除。

5. 2. 3 调节力

调节力过载时有行程开关报警。

5. 2. 4 振动

风机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参照产品的热工测点布置图明细,并按照要求予以报警或停机。

5. 3 风机并联运行注意事项:

5. 3. 1 两台风机同时启动

两台风机均应在动叶关闭的情况下启动,达到额定转速后,两台风机的出口风门同时打开并同时向上调节风机动叶角度至额定工况,调节时就注意两台风机的负荷均匀,这种情况下,风机的运行是稳定的。

5. 3. 2 一台风机运行时另一台风机启动

如果由于机组负荷的变化两台风机一台运行需要启动另一台时,请按下面的程序启动及调节风机。

风机应在叶片关闭的情况下启动,启动前,出口风门处于关闭状态。风机达到额定转速后,打开出口风门,并向上调节风机动叶角度,同时将第一台风机动叶角度下调,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上调与下调幅度相匹配,以保证系统负荷不变,直至两台风机负荷相同时,再根据需要同步调节两台风机动叶角度。

5. 3. 3 为确保风机并联运行的效果,在系统设计中可采用在每台风机出口处加回流(或放空)阀的办法。这样,当一台风机运行时,可很容易地启动另一台风机。启动风机时,将回流(或放空)阀打开,在风机处于很小阻力情况下,迅速调节风机动叶角度使之与第一台风机相同。然后逐渐关闭回流(或放空)阀,同时逐渐打开风机出口风门,调至回流(或放空)阀全关,出口风门全开两台风机负荷相同后再进行同步调节。

5. 4 风机的润滑

5. 4. 1 叶片轴推力轴承的润滑采用油脂润滑,润滑脂可采用2号二硫化钼复合钙基润滑脂或相应性能的润滑脂。

5. 4. 2 主轴承润滑

5. 4. 2. 1 主轴承采用油脂润滑时润滑脂采用2号通用锂基润滑脂或2号航空润滑脂。

5. 4. 2. 2 主轴承采用油池润滑时,润滑油物性参数如下:

在温度20℃时油的粘度最大不超过14E,以低为宜。

在温度50℃时油的粘度最好在3.2E左右,最低不低于2.8E。

在温度100℃时油的粘度最小不低于1.4E。(这是最重要的指标必须保证)。

粘度指数VI最小不低于80。

凝固点应低于零下25℃。

闪点应在170℃以上。

加入抗氧化、防磨损、防锈、防腐和消除泡沫的添加剂。

润滑油的吸水性和油中含水量尽可能低一些,油与水的分离性要好。推荐使用YB-N46(原30#透平油)。

5.4.2.3 主轴承润滑质更换:

应经常检查油位指示器,当油位下降至最低标志线时,应补充润滑油。所有轴承组均在制造厂内进行过试运转,试运转后油应放尽。在现场试运转时应重新加入润滑油,在试运转后润滑油必须更换。以后在运行时隔1~2年的每次大修后,应与更换新油。更换新的轴承后,在运行1小时后即应更换润滑油。以后更换按上述规定执行。

5. 4. 3 调节驱动装置中调节轴轴承采用油脂润滑,润滑脂采用2号通用锂基润滑脂或2号航空润滑脂。

5. 4. 4 润滑脂的添加与更换

5. 4. 4. 1 叶片推力轴承润滑脂,每次检修时均应更换。一般最长不超过16000小时更换一次。

5. 4. 4. 2 油脂润滑时轴承箱润滑脂的添加与更换

支撑轴承(轮毂侧)添加润滑脂的量和时间间隔、止推轴承(联轴器侧)添加润滑脂的量和时间间隔见说明书专用部分第5页滑脂表。用油枪从固定在进气箱内筒上的轴承加油管向轴承添加。

5. 4. 4. 3 调节驱动装置中调节轴轴承润滑脂,每次检修时均应更换,一般最长不超过16000小时更换一次。

5. 5 液压系统的液压油

5. 5. 1 液压系统使用的液压油物性参数如下:

在温度20℃时油的粘度最大不超过18E。

在温度50℃时油的粘度最好在3.5E左右。

在温度100℃时油的粘度最小不低于1.4E。

粘度指数VI最小不低于95。

凝固点应低于零下25℃。

闪点应高于170℃。

加入抗氧化、防磨损、防锈、防腐和消除泡沫的添加剂。

加入EP极压抗磨剂。

油的吸水性和含水量尽可能低一些。

推荐使用YB—N46液压油(30#透平油)。

5. 5. 2 液压调节油的更换

一般液压调节油可一年更换一次。

5. 6 液压调节机构的运行(参看图2)

5. 6. 1 液压调节机构的原理

液压调节机构通过固定的差动活塞(10)、支撑轴承(13)、调节盘(14)将位移传送至叶片。液压油缸(11)的另一端构成调节阀(05)的外

壳。而调节阀和喷嘴(12)以及切口通道(07)在一起将油泵的出口油压节流到大气压力。

a.如果外部调节臂(06)和调节阀(05)保证处在一个给定位置上,液压油缸(11)将自动位于没有摆动的平衡状态。所以活塞(10)的两个侧面上压力×面积是相等的。

b.如果动叶片要打开,则外部调节臂(0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带动调节阀(05)向左移动。这时切口通道(07)增加。结果在活塞(10)尺寸较大的一侧油压下降(黄色腔),液压油缸(11)将朝“左”方向移动叶片角度随之打开,直至a条所诉的平衡状态重新建立时,才停止不动。

c.如果动叶片要关小到某一角度,其动作过程如下:当调节阀(05)是朝“右”方向移动时,切口通道(07)将关闭,(08)接通,此时,活塞(10)两侧的油压是相等的。由于活塞两侧的面积不相等,油缸(11)将朝“右”方向移动,直至达到a条所诉的平衡状态才停止。也就是说,直到油缸(11)与调节阀(05)移动了同样的距离。

5. 6. 2 液压缸的中性压力

当液压缸处于平衡位置时,调节油站的油压一般在2Mpa左右,但由于油的粘度影响(油的牌号或环境温度的影响)及液压缸密封件磨损等原因,以及叶片角度调节时,油压可能发生变化。但只要油压低于安全阀压力(一般定为7~8Mpa),同时,高于低压报警压力(一般为0.8Mpa)均属正常情况。

5. 6. 3 安全阀(溢流阀)的整定值确定方法

将安全阀全开,堵死油站出口,启动油泵,将安全阀逐渐关紧,调至油站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为8Mpa,将安全阀锁死,再将油站与液压调节机构连接,此时安全阀的整定值即为8Mpa。注意:不能靠调节安全阀来改变液压缸的中性压力。

动叶调节原理..

动叶调节原理 目前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动叶调节轴流风机厂商有:豪顿华工程公 司、沈阳鼓风机厂、上海鼓风机厂、成都电力设备总厂;豪顿华工程 公司和沈阳鼓风机厂是使用同一种调节技术,其技术主要是来自丹 麦,且目前的专利是属于英国豪顿公司,上海鼓风机厂的技术主要是 来自德国TLT公司,成都电力设备总厂的技术主要是来自德国KKK公 司,三种形式的调节机构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下面详细介绍三 种调节形式的油路走向以及调节原理。 豪顿华、沈鼓液压调节机构 (一次风机、送风机液压缸): 1-拉叉 2-旋转油封 3-拉叉接头 4-限位螺栓 5-调节阀阀芯 6-调节臂部 7-错油孔 8-错油孔 9-弹簧 10-活塞 11-液压缸缸体 12-詛油孔 13-液压缸连接盘

14-调节盘 15-滑动衬套 16-旋转油封连接螺栓 17-端盖 18-连接螺栓 19-调节 阀阀体 20-风机机壳 21-连接螺栓 (增压风机、引风机液压缸): 此液压缸分为三部分:旋转油封、调节阀芯、主缸体,其功能主要如下: 旋转油封:其作用是将高压油(P)、回油(O)、润滑油(T)引出或引入高速旋转的缸体,由一高速旋转的轴心和固定不动的壳体在滚动轴承的支撑下组成的,其精度很高,内泄不能太大,长期运行温度不能超过滚动轴承的承受温度。国产的旋转油封使用寿命大概在2~3年左右,豪顿进口的旋转油封,其内部有W 形弹簧垫片,可以保证旋转油封的轴向串动,此弹簧垫为豪顿专利,目前国内无法生产,只有豪顿公司可以生产,而且弹簧垫可以提高旋转油封的寿命,故进口的旋转油封价格高于国产旋转油封的10倍以上。

调节阀芯:它是一负遮盖换向阀。在正常状态下(动叶不动),进油路(P)常开而回油路(O)常闭,润滑油路(T)常开;负遮盖方式使回油路有一很小的开口量,因而有一定的回油量来循环冷却缸体,此开口量的大小决定了在平衡状态下,液压油的油压;目前国产液压缸,由于加工精度的原因,无法在加工上实现,所以基本是在加工好液压缸后,通过使用来决定开口的大小,以保证工作油压;而豪顿生产的液压缸,其加工精度可以实现在机械加工上直接开口,此即为国产缸与进口缸直接的区别,在国产缸的调阀第二道槽的上边缘有一个小开口,为后期磨出来的,如果大家看到了,不要以为是加工缺陷或者磨损掉的,那个开口是 故意留出来的,进口缸就不存在。 主缸体:主缸体是一个上下腔面积不等的差动缸,送风机、一次风机液压缸上下腔面积比为1:2,引风机、增压风机液压缸上下腔面积比为2:1,其这两种缸的形式不一样,后面会详细解释。当上下腔同时进油的时候,由于压力一样,面积不一样,所以大腔收到的力大,膨胀,小腔的油通过詛油孔进入大腔,加剧了大腔的膨胀,这个时候,大腔为缸腔而小腔为泵功能向大腔供油,但大腔回油的时候,小腔有变为缸功能,这一特征使得双向运动的时间及对外作用力一致。 液压缸工作原理: (送风机、一次风机液压缸,特点:活塞固定,缸体动作,叶片的动作是通过缸体的移动来调节的,缺点:油缸的功率受到轮毂大小和工作油压大小的影响,功率受到限制;优点:相对移动的密封面只有活塞与缸体内壁、调节阀体和活塞两 个地方,泄漏点较少,密封性好.) 正常状体(平衡状态):叶片无调节,此时阀芯的位置使进油口(P)与小腔接通,回油口(O)关闭,但与大腔有个小切口,以保证循环冷却和较低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动叶调节基本知识图

改变动叶安装角是通过动叶调节机构来执行的,它包括液压调节装置和传动机 构。液压缸内的活塞由轴套及活塞轴的凸肩被轴向定位的,液压缸可以在活塞 上左右移动,但活塞不能产生轴向移动。为了防止液压缸在左、右移动时通过 活塞与液压缸间隙的泄漏,活塞上还装置有两列带槽密封圈。当叶轮旋转时, 液压 缸与叶轮同步旋转,而活塞由于护罩与活塞轴的旋转亦作旋转运动。所以 风机稳定在某工况下工作时,活塞与液压缸无相对运动。活塞轴的另一端装有 控制轴,叶轮旋转时控制轴静止不动,但当液压缸左右移动时会带动控制轴一 起移动。控制头等零件是静止并不作旋转运动的。叶片装在叶柄的外端,每个 叶片用6个螺栓固定在叶柄上,叶柄由叶柄轴承支撑,平衡块与叶片成一规定 的角度装设,二者位移量不同,平衡块用于平衡离心力,使叶片在运转中成为 可调。动叶调节机构被叶轮及护罩所包围,这样工作安全,避免脏物落入调节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动叶调节原理图 W 片 13.21 | 18.14 | U. SI j ? * 1 / %J3L At -— 23. IQ 18.? 1 \ 23.S0 i \ ----

机构,使之动作灵活或不卡涩。当轴流送风机在某工况下稳定工作时,动叶片也在相应某一安装角下运转,那么伺服阀将油道①与②的油孔堵住,活塞左右两侧的工作油压不变,动叶安装角自然固定不变。当锅炉工况变化需要减小调节风量时,电信号传至伺服马达使控制轴发生旋转,控制轴的旋转带动拉杆向右移动。此时由于液压缸只随叶轮作旋转运动,而调节杆(定位轴)及与之相连的齿条是静止不动的。于是齿套是以 B 点为支点,带动与伺服阀相连的齿条往右移动,使压力油口与油道②接通,回油口与油道①接通。压力油从油道②不断进入活塞右侧的液压缸容积内,使液压缸不断向右移动。与此同时活塞左侧的液压缸容积内的工作油从油道①通过回油孔返回油箱。由于液压缸与叶轮上每个动叶片的调节杆相连,当液压缸向右移动时,动叶的安装角减小,轴流送风机输送风量和压头也随之降低。当液压缸向右移动时,调节杆(定位轴)亦一起往右移动,但由于控制轴拉杆不动,所以齿套以 A 为支点,使伺服阀上齿条往左移动,从而使伺服阀将油道①与②的油孔堵住,则液压缸处在新工作位置下(即调节后动叶角度)不再移动,动叶片处在关小的新状态下工作。这就是反馈过程。在反馈过程中,定位轴带动指示轴旋转,使它将动叶关小的角度显示出来。若锅炉的负荷增大,需要增大动叶角度,伺服马达使控制轴发生旋转,于是控制轴上拉杆以定位轴上齿条为支点,将齿套向左移动,与之啮合齿条(伺服阀上齿条)也向左移动,使压力油口与油道①接通,回油口与油道②接通。压力油从油道①进入活塞的左侧的液压缸容积内,使液压缸不断向左移动,而与此同时活塞右侧的液压缸容积内的工作油从油道②通过回油孔返回油箱。此时动叶片安装角增大、锅炉通风量和压头也随之增大。当液压缸向左移动时,定位轴也一起往左移动。以齿套中A 为支点,使伺服阀的齿条往右移动,直至伺服阀将油道①与②的油孔堵住为止,动叶在新的安装角下稳定工作。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动叶调节基本知识图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动叶调节原理图 改变动叶安装角是通过动叶调节机构来执行的,它包括液压调节装置和传动机构。液压缸内的活塞由轴套及活塞轴的凸肩被轴向定位的,液压缸可以在活塞上左右移动,但活塞不能产生轴向移动。为了防止液压缸在左、右移动时通过活塞与液压缸间隙的泄漏,活塞上还装置有两列带槽密封圈。当叶轮旋转时,液压缸与叶轮同步旋转,而活塞由于护罩与活塞轴的旋转亦作旋转运动。所以风机稳定在某工况下工作时,活塞与液压缸无相对运动。活塞轴的另一端装有控制轴,叶轮旋转时控制轴静止不动,但当液压缸左右移动时会带动控制轴一起移动。控制头等零件是静止并不作旋转运动的。叶片装在叶柄的外端,每个叶片用6个螺栓固定在叶柄上,叶柄由叶柄轴承支撑,平衡块与叶片成一规定的角度装设,二者位移量不同,平衡块用于平衡离心力,使叶片在运转中成为

机构,使之动作灵活或不卡涩。当轴流送风机在某工况下稳定工作时,动叶片也在相应某一安装角下运转,那么伺服阀将油道①与②的油孔堵住,活塞左右两侧的工作油压不变,动叶安装角自然固定不变。当锅炉工况变化需要减小调节风量时,电信号传至伺服马达使控制轴发生旋转,控制轴的旋转带动拉杆向右移动。此时由于液压缸只随叶轮作旋转运动,而调节杆(定位轴)及与之相连的齿条是静止不动的。于是齿套是以B点为支点,带动与伺服阀相连的齿条往右移动,使压力油口与油道②接通,回油口与油道①接通。压力油从油道②不断进入活塞右侧的液压缸容积内,使液压缸不断向右移动。与此同时活塞左侧的液压缸容积内的工作油从油道①通过回油孔返回油箱。由于液压缸与叶轮上每个动叶片的调节杆相连,当液压缸向右移动时,动叶的安装角减小,轴流送风机输送风量和压头也随之降低。当液压缸向右移动时,调节杆(定位轴)亦一起往右移动,但由于控制轴拉杆不动,所以齿套以A为支点,使伺服阀上齿条往左移动,从而使伺服阀将油道①与②的油孔堵住,则液压缸处在新工作位置下(即调节后动叶角度)不再移动,动叶片处在关小的新状态下工作。这就是反馈过程。在反馈过程中,定位轴带动指示轴旋转,使它将动叶关小的角度显示出来。若锅炉的负荷增大,需要增大动叶角度,伺服马达使控制轴发生旋转,于是控制轴上拉杆以定位轴上齿条为支点,将齿套向左移动,与之啮合齿条(伺服阀上齿条)也向左移动,使压力油口与油道①接通,回油口与油道②接通。压力油从油道①进入活塞的左侧的液压缸容积内,使液压缸不断向左移动,而与此同时活塞右侧的液压缸容积内的工作油从油道②通过回油孔返回油箱。此时动叶片安装角增大、锅炉通风量和压头也随之增大。当液压缸向左移动时,定位轴也一起往左移动。以齿套中A为支点,使伺服阀的齿条往右移动,直至伺服阀将油道①与②的油孔堵住为止,动叶在新的安装角下稳定工作。

AV系列静叶可调式轴流风机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AV系列主风机组维护检修规程 3 一般规定 3.1 检修前的检查 3.1.1 检查机组与外部系统水、电、汽,风、介质的吹扫、排凝、隔断情况,应安全可靠。 3.1.2 检修现场应符合HSE标准,检修前应办好作业票。 3.2 拆卸 3.2.1 机组拆卸应按拆卸程序进行。 3.2.2 拆卸时使用的工具应不会对零部件产生损伤,严禁用硬质工具直接在零件的工作表面上敲击。 3.2.3 对锈死的零件或组合件应用松动剂浸透,再行拆卸。对过盈配合的零部件应使用专用工具。 3.2.4 零部件拆装前应作好标记。 3.3 吊装 3.3.1 起吊前,检查吊耳、绳索应符合要求。 3.3.2 吊装时,不应将钢丝绳、索具直接绑扎在加工面上,绑扎部位应有衬垫或将绳索用软材料包裹。 3.3.3 起吊转子时,必须使用专用吊具。起吊过程中,要保持转子的轴向水平,严禁发生晃动、摩擦及撞击。 3.3.4 吊装作业执行SH/T 3515—1990《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3.4 吹扫和清洗

零部件应用煤油清洗,并用压缩风吹干,清扫后的零部件表面应清洁、无锈垢、无杂物粘附。 3.5 零部件保管 对零部件应分类成套保管,防止丢失。对重要零部件的加工面和大部件应有防锈蚀、防止碰伤的措施,对转子应有防止变形的措施。 3.6 组装 3.6.1 机器组装应按组装程序进行。 3.6.2 机器在封闭前必须仔细检查和清理,其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3.7 记录 应使用规定的记录表,按要求认真填写拆检值和组装值,做到数据齐全,准确、字迹工整。记录各零部件的检查、修复和更换情况。 4 变速器检修 4.1 拆装程序 拆卸程序见图1,组装程序与图1相反。 4.2 检查项目、容和质量要求 4.2.1 转子 4.2.1.1 检查转子应无锈蚀、损伤和裂纹。 4.2.1.2 轴颈圆度、圆柱度允许偏差为0.02mm,根据轴颈磨损情况,酌情考虑采用适当方法进行修复。

动叶可调轴流引风机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引风机 一引风机的结构特点 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一般包括:进口消音器、进口膨胀节、进口风箱、机壳、转子、扩压器、联轴器及其保护罩、调节装置及执行机构、液压及润滑供油装置和测量仪表、风机出口膨胀节、进、出口配对法兰。电动机通过中间轴传动风机主轴。 1 进气箱、扩压器 进气箱和进气管道,扩压器和排气管道分别通过挠性进气膨胀节和排气膨胀节连接;进气箱和机壳、机壳与扩压器间用挠性围带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防止振动的传递和补偿安装误差和热胀冷缩引起的偏差。 进气箱中心线以下为成弧形结构,减小进气箱进气损失,并相对减小了气流的脉动,有利于提高风机转子的做功效率。 进气箱、扩压器、机壳保证相对轴向尺寸,形成较长的轴向直管流道,使风机气流流动平稳,减少了流动损失,提高了抗不稳定性能,保证了风机装置效率。 进气箱和扩压器均设有人孔门,便于检修。进气箱有疏水管。 2 机壳 机壳具有的水平中分面以及机壳前后的挠性围带连接,很容易拆卸机壳上半,便于安装和检修转子部。 3 转子 转子由叶轮、轴承箱、中间轴、液压调节装置等组成。 轴承箱为整体结构,借助两个与主轴同心的由圆柱面内置于机壳内筒中的下半法兰上,轴承箱两个法兰的下半部分与机壳内圆筒的相应法兰用螺栓固定。机壳上半内筒的法兰紧压轴承箱相应法兰。 在主轴的两端各装一个滚柱轴承用以承受径向力,为了承受轴向力,在近联轴器端装有一个向心推力球轴承,承担逆气流方向的轴向力。轴承外侧装有氟橡胶制的径向轴密封,防止漏油。 轴承的润滑和冷却借助于轴承箱体内的油池和外置的液压润滑联合油站。为防止烟气温度的影响,对主轴承箱外表面及油管进行附加冷却,在风机一侧装有冷却(密封风机)。 置于整体式轴承箱中的主轴承为油池强制循环润滑。当轴承箱油位超过最高油位时,润滑油将通过回油管流回油站。 润滑油和液压油均由25 l/min的公用油站供油。 叶轮 叶轮轮壳采用低碳合金钢(后盘及承载环为锻件)通过多次焊接后成型,强度、刚度高,叶轮悬臂装在轴承箱的轴端。

FAF28-14-1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产品安装和使用说明书(A本)

FAF28-14-1 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产品安装和使用说明书 (A本) SBW工程号2008-30 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 二○○八年三月

1 风机技术参数 1.1 一般资料 风机型号FAF28-14-1 工程号2006-30 合同号电06/06-024 建造年份2006年 风机性能参数: 1.2 机械参数 风机内径φ2818 叶轮直径φ1412 叶轮级数 1 叶型DA16 叶片数16 叶片和叶柄的连接高强度螺栓 液压缸径和行程φ336/H100MET 叶片调节范围-40~+10o 风机机壳内径和叶片外径间的间隙应符合JB/T4362-1999 标准要求:为转子直径的0.001~0.002倍(对本风机来讲为2.8~5.66mm)(叶片在关闭位置)

1.3 风机起动力矩 风机转速n =990 r/min 飞轮力矩J = 0.25GD2 =580Kgm2 电机轴端径向力F R = 3200 N 电机轴端轴向力F A = 1850N 电机功率Ne = 2850kw 从电机轴伸端看电机转向为顺时针旋转,风机转向为逆时针。 1.4 风机特性曲线

风机型号FAF28-14-1 用户新密1000MW 工程号2006-30 风机转速990r/min 介质密度 1.1990kg/m3 风机叶片16DA16 (4GD3448) 2 转子图和总图汇总的拧紧力矩

件号拧紧力矩(Nm)名称 11.551170轴承箱螺母M170X3 11.561170轴承箱螺母M175x3 11.80 454.72 轴承箱与机壳支承环连接螺钉M20×110 13.81 105.84 叶片螺钉M12×1.25×40 14.52181.1调节杆拧紧螺母M16×95 19.34 53.9 调节环与推盘连接螺钉M10×65 19.61 94.08 液压缸与调节盘连接螺钉M12×60 19.74 231.28 液压支承体与支承环连接螺钉M16×40 19.71 53.9 液压支承体与液压缸连接螺钉M10×40 26.11.05 454.72 中间轴连接螺钉M20×75 51.39.02 784 机壳中分面连接螺栓M24×120 69.01 750 机壳和整流导叶环地脚螺钉M42 69.02 750 机壳和整流导叶环双地脚螺钉M42-180 69.03 500 进气箱和扩压器地脚螺栓M30×800 69.29 1600电动机地脚螺栓M48×1250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维修施工工艺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维修施工工艺 1.概述: 为了规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维修施工作业,在合理、标准、有序、安全、环保的程序中进行,特编写本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维修施工工艺。 本工艺适用于本公司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维修施工作业活动。若与厂家说明书有出入,请参考厂家要求。 2.检修容:正常检修,部件更换: 1.动叶可调风机本体的检修 2.动叶可调风机转动部分的检修 3.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油站的检修 4.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液压传动机构检修 5.各轴承检查更换。 6.叶轮磨损情况检查。 3.施工准备: 5.1.人员:钳工:7人,起重:2人,火焊工:1人。 5.2.工具:活扳手,梅花板手,螺丝刀,布剪刀,手锤,大锤,紫铜棒,游标 卡尺,千分尺,外径千分尺,径千分尺,塞尺,百分表,磁力表座,拉码。 5.3.起重机械,起重工具,吊具等:千斤顶,手拉葫芦。 5.4.备件:轴承,轴,密封,动叶片,轮毂,联轴器,轴承箱,液压缸,出口 导叶,减压阀,油滤网,泵对轮垫,冷油器等。 5.5.备件规格、型号等与原备件一致,及时到货; 5.6.材料:材质正确,合格,充分; 5.7.质量、安全、环保等措施已具备; 5.8.施工条件具备:施工通道、施工场地、检修电源等已具备; 5.9.工作票已办理:已办理工作票。 4.质量保障措施: 6.1.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

6.2.严格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接受质管人员的管理; 6.3.根据项目编制“W、H点验收计划”,施工负责人自检合格后,及时通知质 检人员到场验收并在现场签署质检证明。不得无故跨程序施工; 6.4.施工中若发现设备问题,及时通知甲方质检人员,征得质检人员的处理方 案后再进行施工; 6.5.按照合同要求围进行施工,未经甲方同意不得任意增减工作量; 6.6.严格按照甲方审定的施工、改造方案施工; 6.7.对更新的外购设备须经甲方认可并向甲方提供设备的各种证明文件、图纸 资料,征得甲方同意后方可使用; 6.8.有完整的施工记录、备品更换记录、改造变动记录,以上记录作为向甲方 交付的资料之一; 6.9.工程完工应有自检合格报告,自检报告中各种技术数据安装数据应详细、 清晰、准确、真实。甲方依据乙方自检报告组织有关部门及人员对工程验收。 5.安全保障措施:危险源辩识与风险预控 7.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特殊工种人员应有相关书; 7.2.试验前办理“工作票”; 7.3.熟悉作业环境,做到三不伤害; 7.4.现场应有良好的照明; 7.5.施工中接受安监人员的监督; 7.6.使用电源时防止人身触电; 7.7.脚手架搭设应牢固可靠,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脚手架上作业必须系好 安全带,并要高挂低用; 7.8.上下交叉作业时,上下层之间必须采取封闭措施; 7.9.不得违章操作和越级指挥; 7.10.防止转机伤人; 7.11.防止沟、槽、孔、洞、管道等伤人; 7.12.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危险源辩识与风险预控。

轴流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常见故障及判断方法

轴流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常见故障及判断方法 文章发表于《热力发电》2013年第八期,转载请注明,谢谢。 林邦春1,余洋2 (1.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512;2.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512) 摘要:介绍丹麦诺狄斯克VARIAX动叶调节技术的调节原理,总结该动叶调节技术的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提出各种故障的判断方法,可供采用相同动叶调节技术风机的电厂技术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轴流风机;动叶调节;判断方法;防范措施 Common faults and judgment of the axial fan blades' regulatory agencies LIN Bang-chun1,YU Yang2 (Fujian Huadian Kemen Power Company Limited,Fuzhou 350512,China.) Abstract:Description the regulating principle of Denmark Nuodisike VARIAX moving blades to adjust technology, summarizes the common symptoms and causes of the technology of the moving blade adjusting mechanism, put forward various fault finding methods are available using the same rotor blades to adjust the technology fan power plant 's technical staff learn from the reference. Key words:Axial fan;Moving blade adjustment;Method to judge;Preventive measures 1 前言 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门电厂)装机容量为4×600MW,锅炉为上海锅炉厂引进美国ALSTOM技术设计,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Π型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梁悬吊结构,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单机组配备2台送风机、2台一次风机、2台引风机。一期送、一次风机采用沈阳鼓风机厂的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二期送、一次风机为豪顿华工程公司的动叶可调轴流风机。

AN系列静叶可调轴流风机成都电力机械厂

A N系列静叶可调轴流风 机成都电力机械厂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AN系列静叶可调轴流风机(成都电力机械厂) AN系列静叶可调轴流风机(以下简称AN风机),其工作原理是介质沿着叶轮子午面的流道方向急剧收敛、加速,从而获得动能,并通过下游的后导叶和扩压器,使大部分动能转换成为静压能的轴流式通风机。 AN风机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高、耐磨性好、抗高温能力强等特点。是电厂、冶金、矿山、水泥等行业风机中最理想的选择之一,目前已有超过两千台AN 风机在世界各地运行,新技术的研发始终跟随用户需求的变化持续进行。 适用范围 AN风机安装形式分卧式和立式,特别适用于含有粉尘或腐蚀性的大流量气体,可在20-200oC度的高温度下运行。 AN风机可用作于: 1.发电机组的锅炉引风机。这也同样适用于增设烟气脱硫和脱硝系统而增加压力后的合并引风机。 2.发电机组烟气脱硫(FGD)及一氧化氮净化装置(DENOX)的增压风机。 3.在钢铁冶炼行业用于脱硫增压风机。 4.在铁矿烧结和制粒装置中作冷却、排气、除尘通风机。 5.在钢厂和铸造车间可用于排尘转换装置。

6.在水泥工业中可用作排烟和除尘用通风机。 7.还可用于需要处理或控制大流量空气、工艺用气或废气的所有其他场所。 为了精确地满足顾客所需要的工况参数,按照R40的数列等级,我们可以提供叶轮外径从1300至5000mm中若干 等级的风机供顾客选择。 在工程项目中,如果知道流体流量、密度和需要的全压,就可以推断出比压能。同时可以依据的比压能和流体流量的交叉点判断运行点是否落在AN风机范围内,即选择的风机是否合适。 性能特点和控制 AN系列风机的性能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运行要求。当利用下面的图表确定叶轮直径和转速以后,将从我们的数据库中选择合理的变量组合(叶片数量、叶形、安装角,后导叶叶形及安装角等),从而保证AN风机的工作点在满负荷(100%)运行时,位于性能曲线图的最高效率区域内。 叶轮吸入流量的无级变化是通过旋转安装在叶轮上游的前导叶角度而精确实现的,这可以保证流体流量始终与不断变化的工况负荷相匹配。 大部分AN风机是在定转速下,采用前导叶进行调节的,前导叶角度调节范围非常广(-75o~30o),所以其性能足够覆盖用户所需的全部运行范围。

AN系列静叶可调轴流风机培训教材

AN系列静叶可调 轴流风机 培 训 教 材 CPMW 成都电力机械厂AN静叶可调轴流风机结构介绍

AN风机技术引进概况 AN系列静调轴流式通风机(简称:AN风机)是成都电力机械厂1987年从联邦德国KKK公司引进的专有技术、是由电力部根据我国电力工业的迫切需要向国家申报、经国家经委批准的技术引进项目,并被列为国家计委重大新产品项目。1990年成都电力机械厂用引进技术制造的AN静调轴流风机考核样机即国家重大新产品----大坝电厂300MW机组锅炉引风机投入运行,同年通过了德国专家的质量认证,在技术及制造质量上完全符合该公司的相关质量标准,并在1992年经中国电力工业部鉴定验收合格。该类型风机已被很多电厂的大型机组(特别是在引风机及增压风机上)采用,使用效果良好,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得到用户的高度赞赏,其业绩已近二千台。 AN静调轴流风机的名称、定义 A N 30 e 6 ( V 19 +4o)  安装角度  叶片数  V型叶片(等强度、固有频率高、压力系数高)  叶轮直径加6个机号得扩压器出口尺寸  德文eins(英文one)一种叶片  机号(R40系列)  非机翼型(板型no)  轴流风机(axial fan)

运行原理 能量转换过程: 电机叶轮、后导叶、扩压器 电能机械能(流体)静压能和动能 AN系列轴流通风机是一种以叶 轮子午面的流道,沿着流动方向 急剧收敛,通过叶轮的作功,气 流速度迅速增加,从而获得动能, 并通过后导叶将烟气的螺旋运动 转化为轴向运动而进入扩压器, 并在扩压器内将烟气的大部分动 能转化成系统所需的静压能的轴 流式通风机。根据其工作原理, 通称子午加速风机。

轴流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常见故障诊断

第42卷第8期热力发电V01.42N o.8 2013年8月T H E R M A L P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A ug.2013 轴流风机动叶调节机构常见故障诊断 林邦春,余洋 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512 [摘要]以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超临界4×600M w机组锅炉风机为例,介绍了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动叶调节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国产调节机构液压系统与进口 液压系统的区别,总结了该类型风机调节机构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得出, 沈阳鼓风机厂制造的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执行机构工作时,出现动叶动作缓慢,滞后 于执行机构,且调节过程中调节臂脱落,是由于溢流阀失效、液压缸泄漏、调节油压 设置过低,导致油压较低,调节力矩不够所致。 [关键词]600M w机组;锅炉;轴流风机;动叶调节;液压系统 [中图分类号]T K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364(2013)08一0144一02 [D O I编号]10.3969/j.i ss n.1002—3364.2013.08.144 R ot at i ng bl ades r egul at i ng m echani s m i n a xi al f ans:com m on f a i l ur e di agnos i s L I N B angchun,Y U Y a ng Fuj i a n H u a di a n K em en P ow e r C om pany Li m i t ed,Fuz hou350512,F uj i a n P r ov i nc e,C h i na A bs t r a ct:T he st r uct ur e and w or ki ng pr i nci pl e of r o t at i n g bl ade s r e gul at i ng m e chani sm f or axi al f a ns w i t h adj ust a bl e bl ade s w er e pr es ent ed,and t he di f f er ence bet w e en hydr a uI i c s yst em i n dom es— t i c r e gul at i on m e chani smand t hat i n i m port ed r e gul at i on m e chani sm w a s poi nt e d out,t aki ng boi l—er f ans i n super c“t i cal4x600 M W uni t s of Fuj i a n H uadi an K em en Pow er P1a nt as t he eX a m pl e. T he m ai n pr obl em w a s t ha t,dur i ng t he ope r a t i on of ac t ua t o r i n axi al f ans w i t h adj ust a bl e bl ade s m anuf act ur ed by Sheny ang B l ow er F a ct or y,t he r o t at i n g bl ade s m ove d s l ow l y and l agge d behi nd t he ac t ua t or,and t he r e gul at i ng a r mw i l l dr op of f.T he r el i ef val ve f ai l u r e,hydr a ul i c cyl i nder l e ak—age,I ow oi I pr e ssur e r e suI t e d f r om l ow s et vaI ue of r e gul at i ng oi l pr e ssu r e,a s w el l as t he i nsuf fi—ci ent r e gul at i ng t or que w er e consi de r ed as t he m ai n r eas o ns.C om m o n r e gul at i ng f ai l ur es and t hei r c au s e s f or t hi s t ype of f ans w er e s um m ar i zed,an d t h e det e r m i na t i on m et hods f or ea c h f aul t w er e put f or w ar d. K e y w or ds:600 M W uni t;boi l er;axi al f an;r ot at i ng bl ade s r e gul at i on;hydr aul i c s yst em 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简称可门电厂)超临界4×600M W机组每台锅炉配备2台送风机、2台一次风机、2台引风机。1号、2号锅炉送风机和一次风机采用沈阳鼓风机厂生产的动叶可调轴流风机,3号、4号锅炉送风机和一次风机为豪顿华工程公司生产的动叶可调轴流风机。1号、2号机组锅炉送风机和一次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发生调节机构故障,被迫降低风机出力,严重影响了机组运行安全。为此,本文总结了动叶可调轴流风机调节机构各种故障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1动叶调节原理[卜3] 动叶调节机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机械部分和液压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执行器、调节臂 ========================================== 收稿日期:2012一08—22 作者简介:林邦春(1986一),男,福建福州人,工学学士,从事电厂锅炉制粉系统、转动机械的管理及检修。E—m ai l:l i n banl23@163.com

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使用说明书(DOC)

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产品安装和使用说明书 (A本) 工程号(2015-004) 编制: 陈爱萍 校对: 季瑛 审核:王冲强

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十二月 序号内容 1风机技术参数 1.1一般资料 1.2机械参数 1.3风机起动力矩 1.4风机特性曲线 2转子图和总图汇总的拧紧力矩 3联轴器的参数 4图样清单 5通用说明书B本“风机现场维护”补充内容6风机找正允许误差 7 整体式制动轮安装注意事项 8 包覆层

1风机技术参数 1.1 一般资料 风机型号 PAF18-12.5-2 工程号 2015-004 需方合同号 CRPGZ-LZ-WZ-2014-010 建造年份 2014年 项目名称华润电力(六枝)有限公司2X660MW新建工程一次风机风机性能参数: 1.2 机械参数 转子外径φ1778 轮毂直径φ1258 叶轮级数 2 叶型 24HB24 叶片数 48 叶片材料HF-2

叶片和叶柄的连接高强度螺钉 液压缸径和行程φ336/50 叶片调节范围 -30o ~+15o 本工程使用336/50液压缸,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油压,但不得超过最大允许油压3MPa 风机机壳内径和叶片外径间的间隙为叶片外径的0.001~0.002倍,即1.78~3.26mm。 (叶片在关闭位置) 1.3风机起动力矩 风机转速 n = 1490 r/min 转动惯量 J = 0.25GD2 = 529 kgm2 风机功率(在最大工况) N= 1514kw 风机扭矩(在最大工况) M= 9702N.m 电机轴端径向力 F R = 3800 N 电机轴端轴向力 F A =3780 N 电机功率 Ne = 1600 kw 从电机轴伸端看电机转向为顺时针旋转,风机转向为逆时针。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叶片断裂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叶片断裂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国华惠州热电分公司FAF型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曾在运行中发生叶片全部断裂的事故,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针对本次事故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造成叶片断裂的事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的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叶片断裂;分析;预防 0 引言 随着火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深度调峰的需求随之增大,越来越多的机组选择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就是利用了其低负荷区域效率较高、调节范围广、反应速度快、调节精准的优点,在一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脱硫增压风机都有使用。火电厂锅炉风烟系统的风机在机组运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其没有备用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停运,便会造成机组负荷严重受限甚至锅炉灭火、跳机的危险,所以风机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1 风机概况 国华惠州热电分公司一号炉送风机型号为FAF19-9.5-1,单级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为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从德国TLT公司引进技术后国产化,于2010年4月16日投产,风机共有14片动叶片,叶型为16NA16,叶片材料为HF-1(铸铝合金),叶片调节范围-30°~15°,风机转速n=1490 r/min。 2 事故经过 2011年8月1日20时14分,一号机组负荷330MW,11送风机动叶开度80%,12送风机动叶开度76%,突然12送风机振动大报警,电流从32A突降到25A,风机出口压力、二次风量等参数均产生较大变化,立即到就地检查发现风机实际振动大且伴有异音,随即判定12送风机发生了严重故障,立即隔离进行检修。 揭开风机大盖检查发现风机14片叶片全部在约1/2高度处断裂,其中有两片动叶片产生较严重的漂移,与其它叶片角度偏差较大,叶片根部有油迹渗出。启动润滑油站进行叶片传动发现发生漂移的两片叶片不动作,于是解体其叶柄轴承发现轴承保持架磨损破裂,且无润滑脂,处于干摩擦状态,解体所有叶柄轴承检查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润滑脂现象。更换所有叶片及叶柄轴承及密封圈后,于8月3日15时40分启动试运正常投入运行。 盖时检查发现的漏油现象,而在稀油经过叶柄轴承室时,会将叶柄轴承原有的高温润滑脂慢慢稀释、溶解掉,稀油粘度太低对叶柄轴承又起不到润滑作用,久而久之,叶柄轴承失去了有效润滑,导致叶柄轴承磨损、卡涩,此时频繁操作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安装和使用维护说明书

FAF型电站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安装和使用维护说明书 (C部分) 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

友情说明:本说明书适用于叶柄轴承为二轴承的电站锅炉送风机,另附有贵工程的A本说明书,需配合使用。因本说明书是按标准设计的风机编制的,可能会有少量数据和内容与贵工程不同,请以贵工程的图纸资料为准。 1送风机说明 1.1 风机的功能说明 送风机将新鲜空气自大气吸入,并送至锅炉炉膛以帮助燃烧。 本动叶可调式轴流送风机为单级,卧式布置。 风机叶片安装角可在静止状态或运行状态时用电动执行器通过一套液压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叶轮由一个整体式轴承箱支承。主轴承由轴承箱内的油池和液压润滑联合油站供油润滑。 为了使风机的振动不传递至进气和排气管路,风机机壳两端设置了挠性联接件(围带),风机的进气箱的进口和扩压器的出口分别设置了进、排气膨胀节。电动机和风机用二个刚挠性半联轴器和一个中间轴相连接。 风机的旋转方向为顺气流方向看逆时针。 1.2 风机和风机主要部件的说明 1.2.1 风机的主要部件 10.00 转子 20.00 中间轴和联轴器 30.00 供油装置 40.00 测量仪表 50.00 钢结构件 60.00 钢结构连接件 70.00 消声器和隔声装置 注意:在本安装使用说明书中括弧内的数字为图纸中的零部件号。 1.2.2 各部件说明

a、10.00 转子 风机转子由叶轮(12.11)、叶片(13.21)、整体式轴承箱(11.00)和液压调节装置(18.00)组成。 主轴承箱(11.00) 主轴(11.11)和滚动轴承同置于一球铁箱体(11.41)内,此箱体同心地安装在风机下半机壳中并用螺栓固定。 在主轴的两端各装一个滚柱轴承用以承受径向力,为了承受轴向力,在近联轴器端装有一个向心推力球轴承,承担逆气流方向的轴向力。 轴承的润滑借助于轴承箱体内的油池和外置的液压润滑联合油站。当轴承箱油位超过最高油位时,润滑油将通过回油管流回油站。 叶轮(12.11) 叶轮为焊接结构,较其它结构叶轮重量比较轻,惯性矩也小。叶片(13.21)和叶柄(14.11)等组装件的离心力通过推力球轴承传递至叶轮的承载环上。叶轮组装件在出厂前已进行多次动平衡。 液压调节装置(18.00) 风机运行时,通过液压调节装置,可调节叶片的安装角度并保持在这一角度上。 叶片安装角调节的范围表示在特性曲线图和转子图中。 叶片(13.21)装在叶柄(14.11)的外端,叶片的安装角可以通过装在叶柄末端的调节杆(14.48)和滑块(14.49)进行调节并使其保持在一定位置上。调节杆和滑块由液压调节装置通过推盘推动。 推盘由推盘(19.31)和调节环(19.32,19.33)组成并和叶片液压调节装置(18.00)用螺钉连结。 b、20.00中间轴和联轴器 风机转子通过风机侧的半联轴器a(25.21)、电机侧的半联轴器b(25.22)和中间轴(26.11)与驱动电机(29.00)连接。 c、36.00风机液压润滑联合油站 此系统有二个油泵,并联安装在油箱上,当主泵发生故障时,备用泵即通过

FAF、PAF型电站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一次风机安装和使用维护说明书B本

FAF型电站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 PAF型电站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机 安装和使用维护说明书 (B部分) 上海鼓风机厂有限公司 友情说明:本说明书适用于叶柄轴承为二轴承的电站锅炉送风机和一次风机,另附有贵工程的A本说明书,需配合使用。因本说明书是按标准设计的风机编制的,可能会有少量数据和容与贵工程不同,请以贵工程的图纸资料为准。

1送风机说明 1.1 风机的功能说明 送风机将新鲜空气自大气吸入,并送至锅炉炉膛以帮助燃烧,为锅炉提供二次风。 一次风机将新鲜空气自大气吸入,并送至锅炉炉膛以帮助燃烧,为锅炉提供一次风。 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以FAF命名,如型号为FAF26.6-14-1的送风机表示叶轮直径为2660mm,轮毂直径1412mm,单级叶轮。 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机以PAF命名,如型号为PAF19-14-2的一次风机表示叶轮直径为1884mm,轮毂直径1412mm,双级叶轮。 风机叶片安装角可在静止状态或运行状态时用电动执行器通过一套液压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叶轮由一个整体式轴承箱支承。主轴承由轴承箱的油池和液压润滑联合油站供油润滑。 为了使风机的振动不传递至进气和排气管路,风机机壳两端设置了挠性联接件(围带),风机的进气箱的进口和扩压器的出口分别设置了进、排气膨胀节。电动机和风机用二个刚挠性半联轴器和一个中间轴相连接。 风机的旋转方向为顺气流方向看逆时针。 1.2 风机和风机主要部件的说明 1.2.1 风机的主要部件 10.00 转子 20.00 中间轴和联轴器 30.00 供油装置 40.00 测量仪表 50.00 钢结构件 60.00 钢结构连接件 70.00 挠性连接、消声器和隔声装置 注意:在本安装使用说明书中括弧的数字为图纸中的零部件号。 1.2.2 10.00 转子 风机转子由叶轮(12.11)、叶片(13.21)、整体式轴承箱(11.00)和液压调节装置(18.00)组成。 1.2.3 主轴承箱(11.00)

静叶可调风机变频

摘要: 随着高压变频装置应用领域不断扩大,300MW机组轴流静叶可调引风机也开始应用。300MW机组引风机采用变频装置后,风量的调节相对原有运行方式有很大的改动,并且高压变频装置自身的可靠性也将会影响机组的正常工作。本文结合阳光电厂引风机的变频改造项目,介绍了如何根据电厂有关系统的特点,使用高压变频调速装置对引风机进行变频改造。变频调速装置不仅可以达到节能明显的目的,更主要是调节性能好,同时也改善了风机和电动机启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引风机、变频调速装置 1、引言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燃煤)设计出力为300MW,机炉配有两台AN-28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额定风量928800m3/h、全压为3196Pa,配用YKK800-8-W型电动机,额定功率2000kW、额定电压6kV、额定电流254A,电机无调速装置,靠改变风机静叶的角度来调节风量。 发电厂的发电负荷一般在50%-100%之间变化,发电机输出功率变化,锅炉处理也要相应调整,锅炉的送风量、引风量相应变化,引风机出力调整采用通过改变风机的叶片的角度来调节。通过改变风机静叶的角度来调节风量尽管比一般采用控制入口挡板开度来实现风量的调节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是节流损失仍然很大,特别是低负荷时节流损失更大。其次静叶调节动作迟缓,造成机组负荷相应迟滞。异步电动机在启动时启动电流一般达到电机额定电流的8-10倍,对厂用电形成冲击,同时强大的冲击转矩对电机和风机的使用寿命存在很大不利影响。 当风机转速发生变化时,其运行效率变化不大,其流量与转速的一次方成正比,压力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轴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当风机转速降低后,其轴功率随转速的三次

静叶可调引风机与动叶可调送风机的区别

静叶可调引风机与动叶可调送风机的区别 动叶可调与静叶可调与风机参数如风压\风量等要求有关,一般静叶可调范围较小,投资较少,能耗较大.动叶可调风机调节范围大,节能较好,但投资较大,结构 复杂可靠性差一点. 一、关于三个场合风机的型式,好象不是绝对的,如引风机也有选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的。还是要根据具体参数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选择。 这三种型式风机的特点比较大致如下: 1、最高效率:三者差不多。 2、低负荷时的效率:动叶可调式>静叶可调式>离心式 3、变工况性能及适应性:动叶可调式>静叶可调式>离心式 4、维护检修的复杂程度及工作量:动叶可调式>静叶可调式>离心式 5、价格(含电机):离心式>动叶可调式>静叶可调式 6、电耗:离心式>静叶可调式>动叶可调式 7、叶片耐磨性:离心式>静叶可调式>动叶可调式 耐磨性是引风机选择的关键。静叶调节轴流风机的动叶片可以在同一个轮毂上通过简单的方法更换4~5次,叶轮组的使用寿命也很长。另外,由于静叶调节轴流风机的所有部件中,最容易磨损的是后导叶(不是动叶),而后导叶又设计成可拆卸式的,用螺栓联接在扩散器上,如果发现磨损,即使在运行中也可以抽出来检查或 更换,因而非常适合于使用条件恶劣的锅炉引风机上。 二、关于动叶可调与静叶可调: 1、两者的目的相同:都是调节风机特性(风量、风压)使之适应负荷变化的要求 2、调节方式不同: 静叶可调:改变入口导流叶片的方向,似的使出口气流方向改变,从而实现风量、风压的调节。 动叶可调:改变动叶的安装角,实现风量、风压的调节。机构相对要复杂:它是通过液压调节油站、调节臂、液压缸及叶片调节机构等带动动叶转动的。 这两种风机的简单概括的区别的地方: 动叶可调式风机与静叶可调式风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可以起调节风机工况作用的叶片是可以随传动轴转动与不转动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