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技能笔记第二章整理

心理咨询技能笔记第二章整理
心理咨询技能笔记第二章整理

心理咨询技能笔记

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

第二节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第一单元商定咨询目标

1、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

答:1、全面深入了解求助者:建立在心理

诊断阶段忆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着重从以下

七个问题进行:

1)Who:他是谁?尽可能详细了解求助者,如年

龄、职业、文化程度、状况等。尤其是要掌

握求助者的基本性格特征;了解求助者的成

长过程、兴趣爱好、能力等,了解求助者通

常对自己、对别人和现实生活所持的态度及

相应的习惯做法

2)What:发生了什么事,要了解事情发生的细

3)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知道事情发生的时

间、以前是否发生过,次数有多少?情况如

何?

4)Where:在哪里发生的?事情发生的地点,在

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

5)Why:为什么会发生?原因何在?有什么直接

原因和间接原因?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是什

么?

6)Which:与哪些人有关?他们与求助者关系如

何?

7)How:事情是如何演变的?事情发生后,求助

者的认识、情绪、行为的反应,有无外界支

持与帮助?事情发生至今有怎样的变化?

2、全面深入了解求助者要有哪些针

对性?

答:需要针对求助者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问题特征和文化特征。

3、深入了解求助者时深入了解求助

者时的思路

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一个问句中不

宜出现几个问题,可一个一个循序地问。需

要咨询师边倾听边思考,掌握问题核心

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

实想法

4)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咨询师重

要且非常关键的一步) 4、如何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

答:类型:分正常、不正常两类型;

正常包括: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不正常心理包括: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和躯体形式障碍)、重性精神障碍、其它精神障碍。

5、有效咨询目标的特点(记住,每年都考)1)属于心理学性质:主要涉及心理障碍、心理

适应、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在;

2)积极:符合人们发展需要

3)具体或量化的:受终极目标指引的具体小目

4)可行的:符合求助者的能力水平

5)可以评估:无法评估的不能作为目标

6)双方可以接受:咨询双方共同商定、协调一

7)多层次统一:有效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目标的

协调统一

6、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答:1、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2、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续;3、双方商定咨询目标。

7、咨询目标如何整合?

答:咨询师应把咨询目标视为从一般、普遍、宏观、远期的目标到特殊、具体、微观和近期目标这样一个连续体。(所谓大目标即终极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8、商定咨询目标的注意事项?

答:1、求助者并不都能提供有效的咨询目标,需要通过一系列开放式询问促进求助者思考想要实现的咨询目标;2、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可能存在错误观念;3、不同的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

9、咨询师对咨询目标的错误观念有哪些?

答:(1)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

(2)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3)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

10、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哪些不同的目

标?

第二单元商定咨询方案

1、咨询阶段如何划分?

- 1 -

答:基本咨询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

澄清问题、确立目标、制订方案、实施行动、检查反馈、结束巩固等;

根据咨询实践,把咨询阶段分为诊断阶段(第一阶段)初期;咨询阶段(第二阶段)中期;巩固阶段(第三阶段)后期。

2、咨询方案包括哪七个方面的内容?

1)咨询目标;

2)咨询的具体的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

程;

3)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4)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5)咨询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6)咨询相关费用;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3、求助者、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分别

是什么?

答:求助者的:

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

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第三节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第一单元实施咨询方案的策略与框架

1、实施咨询方案的策略有哪些?

1)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

2)对求助者启发、引导,支持和鼓励。启发引

导求助者认识并解决自身的问题,启发引导

求助者探讨解决自身问题,而不是咨询师自

己动手解决;支持、鼓励,可以起到推动求

助者向着咨询目标前进。

3)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2、根据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心理咨询的临床

实践等,对求助者启发引导主要可以归纳为

哪九个方面?

1)启发引导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深化自我认识,认识自己的内部、外部世界;

3)认识、领悟和解决内部冲突;

4)矫正错误认识;

5)学会接纳现实;

6)增加心理自由度;

7)构建新行为、新的行为模式;

8)塑造良好的个性特征;

9)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与技巧

3、咨询师对求助者进行支持与鼓励主要可以

起到哪五个方面的作用?

1)提升信心:提升求助者解决自身问题的信心;

2)激发力量;激发求助者改变自我的内在力量;

3)强化动机:可以强化求助者的咨询动机,使

求助者更加愿意咨询,解决自身问题;

4)促使探索:促使求助者向着咨询目标不断探

索、实践,最终实现咨询目标;

5)克服困难:促使求助者具有了克服困难的信

心和勇气,敢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克服

阻碍咨询的不利因素。

第二单元参与性技术

1、参与性技术主要包括哪几类?

1)倾听技术;

2)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技术;

3)鼓励技术与重复技术;

4)内容反应技术;

5)情感反应技术;

6)具体化技术;

7)参与性概述;

8)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2、倾听技术的含义?

倾听是在接纳的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

- 2 -

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

3、倾听的重要作用?

答: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倾听既是咨询师职业理念的体现,也是咨询师咨询技术的展现,是咨询师的基本功,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既可表达对求助者的尊重,同时也能促进求助者的表达,使之在宽松的氛围下诉说问题和宣泄情绪,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我发展与成长。

4、如何正确倾听?

1)倾听需要以接纳为基础,只有无条件地接纳

求助者才能很好的倾听。

2)倾听是一种积极地听;

3)倾听是一种认真的听;

4)倾听是一种关注的听;

5)倾听还要有适当的参与;

6)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听,而是要用心听;

7)倾听要求咨询师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

求助者的感受中去,细心体会求助者言行,

注意对方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与他

人关系,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等

5、不正确的倾听表现有哪些?

1)打断求助者,作道德或正确性判断;

2)急于下结论;

3)轻视求助者问题;

4)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5)不恰当地运用咨询技巧:(许多过多;概述过

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6、倾听时怎样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

答: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对求助者的倾诉做出反应,如“噢”、“嗯”、“是的”、“然后呢”,以及点头、目光注视、微笑等。最常用、最简便的动作是点头。

7、什么是开放式提问技术与封闭式提问技

术,各自功能及常用词语是什么?

答:开放式提问技术就是咨询师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答案,求助者也不能简单用一两个安回答。功能: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信息。常用词语:“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何时”或“谁”。

带“什么”的询问往往能获得一些事实、资料;带“如何”的询问往往牵涉到某一事的过程、次序或情绪性的事物;“为什么”可引出一些对原因的探讨;“能不能”、“愿不愿”以促进求助者做自我剖析。

封闭式提问技术是指咨询师提出的问题带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的回答不需要展开,从而使咨询可以明确某些问题。功能: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当求助者的叙述偏离正题时,用来适当地中止其叙述,并避免会谈过分个人化。

常用句式:“哪一个”、“……吗”、“是……”等句式以及“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

8、鼓励技术的含义、常用词语、功能?

鼓励技术是指咨询师通过语言等对求助者进行鼓励,鼓励其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常用词语:“嗯”、“讲下去”、“还有吗”等;功能:促进会谈,促进求助者的表达和探索;通过对求助者所述内容的某一点、某一方面作选择性关注,引导求助者向着某一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的探索。

9、重复技术的含义、功能及使用注意事项?重复技术是指咨询师直接重复求助者刚刚所陈述的某句话,引起求助者对自己某句话的重视或注意,以明确要表达的内容。

功能:澄清某些事实。

注意事项:只在求助者的表达出现了疑问、不合理、与常理不符等情况下使用。

10、内容反应技术的含义及功能?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技术”、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功能:加强理解,促进沟通;使用求助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难,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会谈的内容;帮助求助者更清晰地做出决定。

11、情感反应技术的含义、最有效方式及最

大作用是什么?

情感反应技术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所陈述的有关情绪、情感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对求助者情绪、情感的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最有效的方式是针对求助者现在而不是过去的情感。

最大的作用是捕捉求助者瞬间的情感受。

12、具体化技术的含义及分类?

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

具体化技术分类:针对求助者问题模糊使用具体化技术;针对求助者过分概括使用具体化技术;针对求助者概念不清使用具体化技术。

13、参与性概述的含义、功能?

参与怀概述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等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求

- 3 -

助者表达出来,相当于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的整合。

功能:使求助者再次回顾自己的所述,并使咨询面谈有一个暂停调整的机会。

14、如何理解和把握非言语行为的?

1)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含义:非言语行为能提供许多言语不能提供的信息,甚至是求助者想要回避、隐藏、作假的信息。

2)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

3)如何正确看待求助者言语和非言语内容的不一致。着重抓住求助者言语和非言语的不一致,有时会发现心理问题的根源。

第三单元影响性技术

1、影响性技术主要有哪些?

1)面质技术;

2)解释技术;

3)指导技术;

4)情感表达技术;

5)内容表达技术;

6)自我开放技术;

7)影响性概述;

8)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2、面质技术的含义及咨询师针对求助者哪些

矛盾进行面质?

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求助者常出现以下矛盾:

1)理想与现实不一致;

2)言行不一致;

3)前后言语不一致;

4)求助者、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

3、咨询师使用面质技术的目的?

1)协助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

处境况的深入了解。

2)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的意无意的防卫心理、

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并由此产

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3)促使求助者实现言语和行动的统一、理想自

我和现实自我的一致;

4)使求助者明确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

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5)通过咨询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

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自己有能力去对他人

或者自己作面质,而这是求助者心理成长的

重要部分,也是健康人生所需要学习的课题。

4、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

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攻击;

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5、解释技术的含义、如何应用解释技术?

解释技术指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过程等进行解释。

1)应用解释技术不能简单套用心理学理论,需

要灵活掌握、灵活运用心理学理论;

2)进行解释时,应深入了解情况,准确把握问

题实质;

3)克服过于表面化、或叙述不清,或缺少说服

力;

4)不能把解释强加给求助者。

6、指导技术的含义、分类?

指导技术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指导技术是对求助者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咨询技术。

分类:

1)心理分析学派指导求助者进行自由联想以寻

找问题根源;

2)行为主义学派指导求助者做各种训练;如系

统脱敏、满灌疗法、放松训练和自信训练等;

3)人本主义中的完形习惯于做角色扮演指导,

使求助者体验不同角色下的思想、情感和行

为;

4)理性情绪学派针对求助者的各种不合理信念

予以指导,用合理的观念代替不合理的观念。

7、情感表态技术的含义及使用目的?

情感表达技术就是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

使用目的:通过情感的表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和改变,促使咨询顺利进行。

8、内容表达技术的含义?

内容表达技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咨询过程中,各种影响技术都属于内容表达,都是通过内容表达技术起作用的。)

9、自我开放技术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

- 4 -

开放与自己的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自我开放技术与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十分相似,是二者的一种特殊组合。)

表现形式:

1)咨询师把自己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

者;

2)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

验。

自我开放应以有助于促进咨询关系、促进求助者进一步自我开放和深入地了解自己、加强咨询效果为准则。

10、影响性概述瓣含义?

影响性概述是指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相当于内容较多的内容表达。

(影响性概述既可在面谈中间使用,也可在结束时使用,有时常和参与性概述一起使用。)

11、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有哪些?

1)加强言语;

2)配合言语;

3)实现反馈;

4)传达情感;

12、非言语行为的分类有哪些?

1)目光注视;

2)面部表情;

3)身体语言;

4)声音特质;

5)空间距离;

6)衣着及步态。

第四单元放松训练

1、放松疗法的由来及原理?

放松训练是行为疗法中使用最广的技术之一,是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咨询和治疗方法。行为疗法的最大特点是将咨询的着眼点放在可观察的外在行为的改变上。

原理: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包含主观体验、生理反应和表达三部分。经由人的意识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使主观体验松弛下来,建立轻松的心理状态。

2、放松疗法的操作步骤及实施过程?

1)咨询师介绍原理;

2)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

3)强化求助者的练习:

①呼吸放松法(包括鼻腔呼吸放松法、腹式呼吸放松法和控制呼吸放松法);

②肌肉放松法;

③想象放松法。

3、放松训练的使用注意事项?

1)第一次放松训练,咨询师应给求助者示范,

减轻求助者的焦虑,并能提供模仿信息;2)放松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但一般以一两种为宜;

3)放松疗法的关键是放松,强调精神、心理的

放松;

4)练习放松时应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避

免各种干扰;

5)放松的引导语有录音和口头两种;

6)放松疗法对想像力强、容易受暗示的求助者

效果好;

7)放松的目的是促使求助者随时可以做到放

松,促进领悟。

第五单元简易行为矫治

—阳性强化法

1、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答:基本原理:

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这种方法就叫做阳性强化法。

操作步骤:

1)明确治疗的目标行为;

2)监控目标行为;

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

4)实施强化;

5)追踪评估。

2、使用阳性强化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目标行为单一具体;

2)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对目标行为的阳

性强化,应该在行为出现时进行,不可提前

或错后;

3)随时间进行,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

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

以撤销强化物地。

3、行为疗法基础理论是什么?

4、行为矫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增强法:正强化,负强化;

2)惩罚法:一般性惩罚包括给予批评、罚款、

- 5 -

劳动改造等;特殊性惩罚包括束缚身体、隔

离、厌恶疗法、饱和策略等级;

3)消退法;

4)代币管理法。

5、建立新行为的常用技术有哪些?

1)行为塑造技术:通过强化手段,矫正人的行

为,使之逐步接近某种适应性行为模式的强

化治疗技术。多采用正强化。

2)行为渐隐技术:先利用明显线索,帮助形成

正确的反应,然后逐步消退这些线索,使他

们达到与自然环境相同的水平,再让行为者

利用这些自然线索,做出正确的反应。

6、使用行为塑造技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可利用的反应类型和持续时间等变量;

2)根据观察到的资料,考虑需要塑造的最终目

标行为是否能从已有的行为中衍生出来,如

果可行,便要考虑朝向最终目标的第一步应

该是什么。

3)确定达到第一步的评估标准;

4)改变环境条件,造成求助者有表现被期望的

反应的最大可能性;

5)使用对求助者而言最强有力的刺激物;

6)不断改变中间过程的行为目标,使其接近最

终的行为目标;

7)在行为塑造过程中应重视使用言语、体态和

手势等进行指导。

7、阳性强化法主要应用有哪些?

可用于矫正神经性厌食、偏食、降低焦虑、治疗性变态,矫正儿童的多云、遗尿、孤独和学习困难等及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等。

第六单元合理(理性)情绪疗法

1、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合理情绪疗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

基本原理: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不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识,通过改变认识,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 理论。

2、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过程主要有哪些?1)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咨询师

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

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与求助者交谈,

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

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

两者之间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这实

际上一个寻找求助者问题ABC的过程。在诊

断阶段,咨询师应注意求助者症状的存在。

2)领悟阶段: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原

理,使求助者认识到:引起情绪困扰的是他

对事件的看法、态度和评价等认知内容,是

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要改变情绪困

扰应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帮助求助者

领悟,引起情绪困扰的认知恰恰是求助者自

己的认知,因此他们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反应负有责任。这一阶段有两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在确定不

合理信念时,咨询师应注意把它同求助者对

问题的表面看法区分开来;

3)修通阶段(合理情绪疗法中最主要的阶段,

修通是指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

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合理的

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修

通阶段,咨询师常用的方法:○1与不合理信

念辩论;○2合理情绪想像技术;○3家庭作

业;○4其它方法。

4)再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前

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了的效果,帮助求助者

进一步摆脱原有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

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

束后仍能应对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更好地

适应生活。

3、

- 6 -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整理笔记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 基础学科。 3.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4.心理现象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个体心理分为: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 心理学)等;社会制约和影响分为:社会心理学;神经机制分为:生理心理学;运用分为应用心理学的多个分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等 5.

6.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7.心理现象是动物适应环境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动物心理发展:单细胞动物(变形虫) 有感应性,没有心理现象。 8.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通过大脑变成映像,产生了心理,因此,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 物质产品,而是主管映像,是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是主观的。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能动的反映,支配行为,因此可通过观察分析行为来研究。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9.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同期研究结果有韦伯定律(差别感觉阈限),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艾宾浩斯记忆。 10.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科心以前是思辨和总结经验)2.辩证发展的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 的原则 11.研究方法:1、观察法:自然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系统2、调查法:口头(访谈法)或书面

心理咨询技能

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 第一课 主要内容 建立咨询关系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第一节 建立咨询关系 主要内容 咨询关系的重要性 影响因素 ?尊重 ?热情 ?真诚 ?共情 ?积极关注 咨询关系的重要性 咨询关系 n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n在咨询中具有重要意义。 n第一,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n第二,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效果的先决条件。 咨询关系受双方影响 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对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有重要作用。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水平、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 方式以及对心理咨询师的反应也会起到影响。 此外,咨询师的尊重、温暖、真诚、积极关注、共情等是建立良好咨访关系 的必要条件。 第一单元尊重 (一)尊重含义 ?尊重,意味着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 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 ?尊重,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 关注和爱护。 ?尊重求助者,不仅是咨询师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也是助人的基 础条件。 ?罗杰斯提出了著名的观点“无条件的尊重” (二)尊重的意义 ?是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重要条件,是有效助人的基础。

?可以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从而最大程度地表达 自己。 ?可使求助者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 ?对某些人具有帮助价值。 (三)如何正确使用尊重 ?1、尊重意味着对来访者无条件接纳。 ?2、尊重意味着平等。 ?3、尊重意味着礼貌。 ?4、尊重意味着信任。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6、尊重意味着真诚。 1、尊重意味着对来访者无条件接纳 尊重的本质是无条件接纳,接纳赞同、喜欢的一面,也接纳厌恶、反对的一面从态度上讲,接纳是中性的,既不是欣赏和喜欢,也不是讨厌或仇恨接纳是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研究,也是心里咨询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 2、尊重意味着平等 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是平等的。 咨询师应主动忽略双方在价值观、信仰、民族、职业、地位、文化程度、金钱、个性、健康等各方面的差异 不批评、不指责、不奉承、不厚此薄彼 3、尊重意味着礼貌 礼貌有助于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 即时对于无礼或失礼的来访者,咨询师也应以礼相待。 4、尊重意味着信任 首先应相信求助者有解决心理问题、改变自我的主观愿望其次应相信求助者需要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但由于其心理能力等原因,可能出现矛盾和不一致,也可能出现一些阻碍因素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咨询师还要对来访者的信息以及求助内容予以保护对于来访者不愿意透露隐私的情形,应通过承诺保密等方式打消顾虑,而不应强行逼问 6、尊重意味着真诚 尊重不是一味的迁就 应怀着真诚的态度,根据关系建立的情况,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意见等第二课 第二单元热情 热情与尊重的区别: ?尊重更多点平等、礼貌,想保持距离,偏理性成分。 ?热情更多点友好、热情,想减少距离,偏感性成分 ?只有尊重,显得有点客气,甚至公事公办。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详细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研究:①动物的心理现象;②儿童的心理现象;③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总结的心理活动规律是:①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②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认知;(二)需要和动机;(三)情绪、情感和意志;(四)能力、气质和性格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①心理过程和人格;②知、情、意和个性。 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人的心理是:①脑的机能;②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①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的证明;②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 ③临床事实的证明;④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能动性和主观性。心理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①事物的形象;②概念;③体验;④活动。 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①心理支配人的行为;②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但心理和行为不能划等号,不能说“心理就是行为”,“行为就是心理”。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①心理学是自然科学;②心理学是社会科学;③心理学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艾宾浩斯:“心理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罗马盖伦提出气质这个概念; 19世纪中叶,心理学成为实证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韦伯,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 德国费希纳于1860年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冯特用内省法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心理现象,提出了统觉学说和情感三维说,还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

心理咨询师二级模拟试题含复习资料心理咨询技能测验技能

心理咨询技能、测验技能 一、不定项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1. 某女病人对雷雨天气感到恐惧,每逢雷雨则逃至楼下角落里藏匿。她与医生共同设计一个恐怖等级表,雷电交加、暴雨倾盆最感恐惧,大雨次之,阴天最轻。在教会放松技术后,她先想像阴天,当已无紧张时再升级想像下雨,如有紧张感,则要她重复放松,直至想像通过全部恐怖等级。然后进行实景暴露,消除对雷雨的回避行为。这种治疗方法是( )。 A 系统脱敏疗法 B 交互抑制法 C 满灌疗法 D 厌恶疗法 答案:A [解析] 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系统脱敏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 2. 某求助者抱有厌恶人类的态度,早年在学校的时候就有问题行为,反社会行为,喜欢古怪的犯罪举动,认为早就应该废除法律,该求助者可能在( )上得分高。 A 愤世嫉俗量表 B 自我低估量表 C 逆反社会量表 D 家庭问题量表 答案:C [解析] 逆反社会量表高分者认同了相当数量的涉及反社会问题行为的条目。他(她)们抱有厌恶人类的态度,在校早年就有问题行为,反社会的行为(如盗窃,在商店行窃,以及其他涉及法律的问题),他(她)们喜欢古怪的犯罪举动,认为早就应该废除法律。 3. 某求助者有高度努力工作动机,喜欢快速运动和工作。常常缺乏耐心,容易激惹,脾气暴躁,该求助者可能在( )上得分较高。 A A型行为量表 B B型行为量表

C 工作障碍量表 D 愤怒失控量表 答案:A [解析] A型行为量表高分者认同了相当数量的涉及A型行为的条目。这种人有高度努力工作的动机,喜欢快速运动和工作。常常缺乏耐心,容易受激惹,脾气暴躁。不喜欢等待,在任务面前喜欢不间断地工作。他(她)们经常感到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在人际关系上喜欢直接和更多地承担责任。 4. 某求助者对内科和精神卫生的治疗抱消极态度,感到自己不可能得到理解和帮助,该求助者可能在( )上得分较高。 A 负面治疗量表 B 行为异常量表 C 恐惧担心量表 D 家庭问题量表 答案:A [解析] 负面治疗量表的高分者认同了相当数量涉及对精神卫生的治疗方面抱有消极态度的条目。他(她)们对内科和精神卫生的治疗抱消极态度,感到自己不可能得到理解和帮助。他(她)们有很多问题,但是不适合与任何人进行讨论。他(她)们不想改变生活中的一切,并且认为这些也不可能得到改变。他(她)们面对困难和问题,宁愿放弃而不是抓住机遇寻求解决。 5. 某被试在MMPI测验中,其测试结果剖析图呈12/21组合,其可能的诊断有( )。 A 被试常有躯体不适,并伴有抑郁情绪 B 可诊断为疑病症或抑郁性神经症 C 若其Pt(量表7)也为高分,可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 D 该组合可做出典型转换性癔症的诊断 答案:A,B [解析] MMPI量表的12/21剖面图的患者常有躯体不适,并伴有抑郁情绪。这组高分者可诊断为疑病症或轻性抑郁症。如为1、2、7剖面图则可诊断为焦虑症;如为1、2、8剖面图并伴有F量表高分者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未分化型。 6. 一位小学四年级的求助者说:“我要么不要考试,要考就要考第一;我要么不上大学,要上就要上北大。”这表明求助者可能存在( )类型的认知曲解。 A 极端思维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1908 年,美国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学科母体:社会学和心理学(还有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F.H. 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 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主张实验研究方法。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 :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和情境的函数。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一个相互以来的因素群。 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 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群体层面: 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社会层面: 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 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1. 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 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 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性善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卢梭 (性恶论)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霍布斯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908 年,美国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 立学科的诞生。 1. 时间: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2. 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3. 要点: 达尔文的进化论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1. 时间:20 世纪20 年代开始 2. 特点:(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 要点:(1)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德国的莫德

第二章二级心理咨询技能习地的题目

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面关于系统脱敏法基本原理的前后衔接描述中,错误的是()。A.让一个原可引起强烈焦虑的刺激 2.系统脱敏法起源于()。C.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 3.系统脱敏法的创始人是()。B.沃尔普 4.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步骤中不包括()。B.签订咨询协议5.建构焦虑等级时,应当避免的是()。D.咨询师给事件或情境指定焦虑分数 6.建构理想的焦虑等级,应当注意做到的是()。D.以上三点7.在逐级实施系统脱敏训练时,每次放松后的焦虑分数必须低于()分,才能进行下一级的训练。 B.25 8.关于系统脱敏训练,应当注意的是()。C.当焦虑分数开始超过50分,表明焦虑等级设计的不合理 9.冲击疗法的另一名称是()。A.满灌疗法 10.现实冲击疗法最主要的特点是()。B.让求助者暴露在实际的恐惧刺激中 11.想象冲击疗法优于现实冲击疗法之处是()。C.治疗时对产生焦虑情境的性质无限制 12.冲击疗法的对象应当是()。B.预先接受体格检查的求助者13.冲击疗法治疗协议的基本内容并不涉及()。D.收费问题14.冲击疗法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是()。B.确定刺激物

15.实施冲击疗法,每次的极限水平的标志是()。D.冲击过后情绪逆转 16.冲击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在原理上有所不同,前者的原理是()。C.消退性抑制 17.冲击疗法中止治疗的条件包括()。B.求助者出现通气过度综合征 18.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A.经典性条件反射19.Cautela在1966年建议使用的改良的厌恶疗法是()。B.内隐致敏法 20.厌恶疗法的基本程序包括()。A.确定靶症状 21.厌恶疗法的厌恶刺激必须是()。C.强烈的 22.实施厌恶疗法时,应注意使厌恶体验出现在不良行为()。C.同时 23.厌恶疗法对靶症状的要求是()。B.单一,而具体 24.模仿法,亦可称作()。C.示范法 25.模仿法的基本操作程序中最重要的步骤是()。D.及时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26.模仿法的五种具体形式中不包括()。D.间接示范 27.模仿法中()。A.示范者与模仿者共同之处越多越好28.以下最适合运用模仿法的对象是()。B.儿童 29.生物反馈法源于()。B.动物内脏条件反射实验 30.动物内脏条件反射的最早发现者是()。D.巴甫洛 夫

心理咨询技能二级(问答题)

咨询二级技能 一、系统脱敏法 第一步学习放松技巧 第二步构建焦虑等级脱敏表 第三步脱敏 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是交互抑制,即让一个原来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1、可针对不同焦虑情景,分别设立焦虑等级表。 2、系统脱敏时的想象次数,随个体情况而定。 3、第一级的焦虑如果超过50,仅靠放松很难解决,应重新划分等级。 4、求助者如不能放松,则应考虑其他方法。 二、冲击疗法 焦虑,咨询师任其自然,迫 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反转乃至消失,即所谓消退性抑制。 确定主要治疗目标,准确把握求助者的敏感对象。 排除下列情况: (1)严重心血管病;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4)内分泌疾患; (5)各种精神病性障碍。 —60分钟/次、1次/日、或1次/隔日、共实施治疗2—4次不等。 1.筛选确定治疗对象 2.签订治疗协议 3.治疗工作准备 4.实施冲击治疗 (1)从伦理角度来说,让求助者了解治疗过程,并同意,签订协议,方可实施治疗。 (2)求助者出现无法忍受是正常现象,不能有求必应。但求助者及家属如执意要求中止治疗,经劝说无效,可中止治疗,不必遵从协议。 (3)治疗中,求助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必须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 一是,通气过度综合症(换气过度综合症) 二是,晕厥或休克 冲击疗法是在任何一种其他方法都失败后才考虑使用的方法!(痛苦大、实施难) 三、厌恶疗法 (一)、确定靶行为(打算弃除什么行为) 要了解求助者现有问题行为及其原因: 首先确定打算弃除的是什么行为,即确定靶症状; 不良行为或习惯不止一种时,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

《综合素质》重点笔记(打印)资料

《综合素质》重点笔 记(打印)

《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4)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有:(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 (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 方法有:(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 (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 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观 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人的劳动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的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 (1)学生是完整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需要尊重 (4)学生都有潜力 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从身心健康发展,主体性发展,中学生社会文化发展三个方面 身心健康发展:生理心理健康的成长,生理心理健康得到社会的实现 主体性发展: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需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主体性发展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社会文化发展:主要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

心理咨询师三级--各种疗法总结

心理咨询师三级 各种疗法总结咨询技能笔记 1、系统脱敏疗法(交互抑制) 系统脱敏疗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训练。 基本原理:让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注意事项:对焦虑情境施行逐个脱敏;想象的次数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焦虑等级隔不要太大;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的,应考虑其他方法。 2、冲击疗法(消退抑制) 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地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冲击疗法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让恐惧自行 基本程序:筛选治疗对象;鉴定治疗协议;治疗准备工作(确定刺激物);实施冲击治疗(4次,每天或隔天1次) 基本原理: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者恐惧反应,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

给以任何强化,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乃至消除,即所谓消退抑制。 注意事项:让求助者对此方法有足够的了解,协商后可采用;无法忍受时可中止;求助者出综合症、头晕或休克时应停止治疗。 3、厌恶疗法(经典条件反射) 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反应。可用于治疗强迫症、各种性变态行为以及精神分裂症等适应不良行为。 基本程序:确定靶症状;选择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如电刺激、药物刺激、想或其他刺激);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基本原理:经典条件反射。反复实施厌恶刺激,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刺激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良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不得不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 注意事项:不具备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能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和咨询师一定要鉴定知;靶症状要单一而具体。 4、模仿法(社会学习理论) 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治疗适应症等。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笔记新颖整理2018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教育学与教师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分三类: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二)“教育”的词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三乐也”(最早使用“教育”一词);《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长善救失原则的出处) (三)“教育”的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学习者学习实践的对象主体 2、受教育者:即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以学习为主要职责的人,是教育过程中学习实践的主体和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是教育容和教育形式的统一。 三、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 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代表人物:朱熹、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 法国教育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生物起源论 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产生的社会现象。 3、心理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贤江。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

心理咨询师学习笔记之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第一节概述 不管此刻多么黑暗,爱和希望总在前方。 ——乔治·查克里斯第一单元心理咨询学的简史与现状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 1、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 2、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 重要性指数:☆ 01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 心理咨询学的产生既有学术背景也有社会需求背景。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韦特默不仅提出了临床心理学概念,而且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02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 咨询心理学诞生以后,促使它大步发展的外在因素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内部关键因素是该学科自身方法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在面临职业规划,恋爱交友,亲密关系,亲子教育等困惑和压力时,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一起解决心中的疑虑,获得内心的自由和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 1、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2、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重要性指数:☆☆

01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通过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只帮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02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罗杰斯解释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威廉森等认为,A,B两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做为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B是求助者。 陈仲庚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结合以上观点,教材给出的定义是: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 1、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 2、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 重要性指数:☆☆☆ 01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_全书笔记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中外教育名言 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4.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 5.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 2:教育的概念 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 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 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教育的产生 1.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2.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序校 3.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4.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5.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术)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 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②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容 ③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7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的条件表现: ①经济上,由于铁质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②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③文化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8.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①教育的非独立性②教育的原始性③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型 9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学校轻视体力劳动轻视生产经验的传授 ②学校教育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是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③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治疗》学习笔记(11)汇总

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治疗》学习笔记(11) 八条原则和实施要领: 1发展相互卷入的咨访关系 2探讨当前行为 3帮助来访者评价自己的行为 4帮助来访者选择、设计负责任的行为 5帮助来访者承诺履行行为计划 6当来访者未能履行计划时,不接受任何借口和开脱 7不使用惩罚手段,但要求来访者承担行为后果 8决不放弃 第二节折衷的咨询和治疗 折衷主义(索恩):兼采各家理论和方法体系中的某些成分,集合成一个综合性的体系,这种取向被笼统地称之为折衷主义 折衷主义者惟一共同的信念:在方法论主张折衷或整合 诺克罗斯的三种折衷类型: 1技术的折衷主义 2综合的折衷主义 3非理论的折衷主义 拉扎勒斯的多功能治疗 7个方面:行为、情感、感觉、意象、认知、人际关系和生理机能 多功能治疗的过程: 一般特点: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和采取多方面干预的策略,不局限于一个方面 咨访关系:亲密的、坦诚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基本治疗阶段 1初始阶段会谈的集中力量建立密切的治疗关系,进行问题评估和探索2明确问题以后,重心就转到探讨合适的治疗途径上来,设法找出对此一位来访者最有帮助的治疗形式,看看这位来访者需要哪样一些具体治疗32然后转入正式治疗阶段,依据问题检查表和治疗计划,对BASIC ID每一方面的主要问题逐一予以解决,直至终止 治疗策略和技术 技术分为3类:行为技术认知技术非行为非认知技术 还包括:时间投射技术荒岛幻想技术 第三节森田疗法(日本森田正马) 治疗原则:顺其自然 森田的神经质理论: 1疑病素质──神经质的素质基础 2精神交互作用 3注意与痛苦感受的固着 治疗过程: 形式:住院治疗门诊治疗 住院的生活规定分为4期: 1绝对卧床期2轻微工作期

三级心理咨询技能教材

第二章 心理咨询技能 第一节建立咨询关系 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咨询关系在咨询中具有特不重要的意义。第一,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是两个不同的人,双方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双方关系如何,是否能够相互接纳、理解和信任等,决定了咨询关系是否能够存在。专门难想象.在双方互相排斥、敌对的情况下,咨询关系还能存在。第二,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心理咨询要关心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但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和方法,都必须建立在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体现出助人的效果。因此,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 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阻碍。首先,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等对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有至关重要的阻碍,咨询态度不仅仅是单纯的

方法,而是心理咨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其次,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的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心理咨询师的反应等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咨询关系及咨询效果。因此,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任务。 第一单元尊重 一、学习目标 理解和掌握尊重的含义以及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掌握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重以及在表达尊重时的注意事项。 二、工作程序与相关知识 尊重确实是心理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尊重既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内容。要做到尊重,首先应该

二级心理咨询师(技能)知识点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2、尊重:意味着无条件接纳、平等、真诚、礼貌、信任、保护隐私。 3、真诚: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要实事求是;表达真诚要适度;要考虑时间因素;真诚不是自我发泄;真诚也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4、共情的含义:①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求助者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 ②借助知识和经验,深刻理解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实质;③通过咨询技能将自身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 5、表达共情:①共情是从求助者角度而不是自身看待问题;②表达共情并不是要有相同经历,而是设身处地的理解;③表达共情因人而异;④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要适度;⑤表达共情要把握角色;⑥表达功能应善用肢体语言;⑦应注意求助者特点和文化差异;⑧要验证是否与求助者达到共情。 6、积极关注:①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②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的看待自己; ③避免盲目乐观;④避免过分消极;⑤立足实事求是;⑥目的是促进求助者的自我发现和潜能开发,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7、咨询目标特征:属于心理学范畴、具体、可量化、积极、可行、双方可接受、多层次统一。 8、不同流派的咨询目标:①人本主义学派:自我实现;②行为主义学派:可观察行为的改变;③精神分析学派:将潜意识意识化,重新体验早年经验;④完型学派:察觉此时此刻的经验,用内在支持对抗外在支持的依赖;⑤理性情绪学派:消除自我失败感,更理性的生活;⑥现实治疗学派:发展成功的统觉感。 9、咨询阶段:诊断——咨询(最核心、最重要)——巩固。 10、咨询方案:咨询目标;咨询的过程、方法、原理;咨询效果及评价手段;双方的责权义;咨询时间和次数;费用;其他。 11、参与性技术:倾听技术;开放式提问技术和封闭式提问技术;鼓励技术;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技术(释义)、情感反应技术、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概述;非语言行为。 12、影响性技术:面质技术,解释技术,指导技术,情感表达技术,内容表达技术,自我开放技术,影响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作用。

教资综合素质笔记整理

综合素质教资 5天:真题大题整理(上下午书(晚+上午作文(下午晚上+ 上午选择题文学常识外刷(下午晚上)7背(上下午)7文学常识(整理公务员历史文化艺术常识,两天,法律常识整理,其他来不及算了)。 加粗为常考点 一、单选(29 题,2 分/ 题) 1-5 题,考查第一章职业理念,常见设问老师的做法正确的是、不恰当的是。6-12 题考查第二 章教育法律法规,根据题干选择合乎法律的选项。13-16 题考查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涉及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常问老师行为正确的是。17-25 题考查第四章文化素养,常见某学说的提出者、诗词作者、历史地名、历史典故、艺术、正确的理解等。26-29 题考查第五章教师基 本能力,涉及word 、Excel、PowerPoint 的简单操作,逻辑关系是否一致、数学规律各设一道。下面的是常考的点,侧重应用,不背。 第一章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1、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 2、素质教育观基本内涵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素质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社会实践X) 4、素质教育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统一);促进个性发展。 5、新课改的教学观/ 更新教育理念口诀:学习过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过程、关注体验、评价多元化) 6、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X。(因为素质教育主渠道还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二、学生观——“以人为本” 1、我国现代教育观的思想渊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材料题) 选择题注意理解:(根据每个学生的作业分析,布置、批改作业属于学生主体性,而非差异性;小时跑调,长大歌唱家属于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发展潜能;学生叛逆,打扰上课,老师暗中调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补救,属于学生是发展的人,而非独特的人。)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区别): (1)顺序性(揠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 (2)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教学,不“一刀切” )

2021年笔记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必备二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必备 (二) 心理测验量表: 一、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 1、首先由韦克斯勒于1955年编制,这里选用龚耀先1981年修订的中文版(WAIS-RC)。 2、适用于16岁以上的被试者,分农村和城市用两式。各包括11个分测验,其中言语部分6个,操作部分5个。 3、测试时一般按先言语测验后操作测验的顺序进行。 4、量表分是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 5、优点及缺点。 优点: 1、能够较好地反映智力的全貌和测量各种智力因素,适用的年龄范围广。 2、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克服了计算成人智商的困难。 3、应用广。还可研究人格,而且可以作为神经心理学的主要测量量表。 缺点: 1、三个量表的衔接欠佳。 2、不便测量低智力者。 3、各分测验项目数不平衡。

二、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 1、问世于1943年,由明尼苏达大学哈特卫和麦金利编制。这里选用的是宋维真1989年修订的中文版。 2、 MMPI包括566个题目,实际为550题,16个为重复题。一般可只做前399题。 3、适用于年满16岁,具有小学毕业以上文化水平的人。 4、施测MMPI有两种主要形式:卡片式,手册式。卡片式适合个别施测,手册式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 5、如果566题版中,Q量表的原始分数超过30分,或者399题版中,Q量表原始分数超过22分,则答卷无效。 6、在我国,如果分量表的T分超过60分,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美国常模是70分。) 7、临床量表及效度量表的代号,以及高分意义: 三、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1、首先由卡特尔编制,我们这里选用的中文版是由戴忠恒和祝蓓里1988年修订。本测验共187个题。 2、适用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可团体施测也可个人施测。 3、 1~3分为低分,8~10分为高分。

心理咨询师真题整理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含复习资料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2010年5月 1.(单选)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A社会认知 B社会心理 C社会行为 D社会影响 2.(单选)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A角色不清 B 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3.(单选)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A哲学思辨阶段B学派阶段C实证分析阶段D经验描述阶段 4.(单选)“性别”表示() A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B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男女在社会方面的方面 5.(单选)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A近因效应 B收银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6.(单选)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的代表性理论 A新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发生认识论 D精神分析论 7.(单选)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A交换原则 B平等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原则 8.(单选)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的行成有重要影响,反映在() A光环效应 B刻板效应 C近因效应 D期待效应 9.(单选)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 A控制点 B三维 C可控制 D平衡 10.(多选)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包括() A算法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复述策略 D启发式策略 11.(多选)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A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B人脑复杂的神经网络 C良好的社会规范 D社会角色的引导 12.(多选)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行为表现的反馈 C活动的性质 D参照群体 13.(多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A情绪 B兴趣 C动机 D经验 14.(多选)态度的特点包括() A完整性 B内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

2015年5月二级心理咨询技能真题

2015年5专业技能真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5岁,未婚,公司职员一求助者自述:因感情问题 痛苦,伴有失眠,一个多月。案例介绍:求助者大学期间与一位男同学谈恋爱。毕业后求助者回到家乡工作,男友在异地读研究生,双方无法经常见面,甚感 苦恼。半年前求助者认识了一个英俊潇洒的校友,很有好感。交往中该校友对 求助者多有帮助,让她很感动,双方产生了感情并开始约会。一个多月前男友 突然来了,提出不读研究生了,要在这里找工作并准备结婚。求助者很矛盾, 两个男人自己都喜欢,放弃谁都觉得为难,不知该怎么办。有时也觉得内疚, 觉得对不起他们。有时觉得自己不道德,为此报苦恼,烦躁不安。最近半个多月,经常失眠,不想吃饭,出现心慌、出汗、噩梦等症状。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效率下降。幻想着自己要是能分身就不会再苦恼了,还曾经把两个人认错、 把名字嘁错。担心自己会得精神病,主动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出身普通工人家庭,家教严格,自幼懂 事听话,工作上认真负责,人际关系良好。希望心理咨询师帮助她明确是否出 现心理疾病,并为她做出选择。 1.【单选题】该求助者目前的主要症状是()。 A:强迫B:抑郁C:焦虑D:恐惧 2.【多选题】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了()。 A:幻觉B:知觉障碍症状C:错觉D:记忆障碍症状 3.【单选题】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A:神经症B:-般心理问题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D:严重心理问题 4.【单选题】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男友催婚B:现实冲突C:父母压力D:道德规范 5.【单选题】针对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帮助其()。A:选择哪个男友B:如何应对男友C:分析解决冲突D:端正恋爱观念 6.【多选题】对该求助者的交友行为,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包括()。 A:帮助其改变恋爱观B:解决冲突C:帮助其消除内疚感D:保护隐私 7.【多选题】该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包括请求心理咨询师()。 A:替她选择男友B:给予恋爱指导C:帮助判断病情D:帮助自己成长 8.【多选题】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A:存在动机冲突B:-定有人格障碍C:病程相对较短D:社会功能损害重 9.【多选题】针对求助者的失眠问题,心理咨询师可以()。 A:评估严重程度B:指导放松练习C:对其进行催眠D:给予药物治疗 10.【多选题】在本案例中,应该关注求助者的积极方面包括()。 A:主动来咨询B:仍坚持工作C:有自我觉察D:具有道德感 一般盗料:求助者,女性,24岁,未婚,某机关公务员。案例介绍:求助者表 情惊慌,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最……最近很害怕,心里不踏实,前段时间我们科长换人了,我 害怕原来的科长迫害我,我觉得她怀疑是我在背后搞鬼让她下台:我害怕新科 长整我,因为我和新科长有矛盾。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换科长,我从不问 这些事…. 心理咨询师:那你怎么觉得科长要害你呢? 求助者:她们两个人经常坐在一起嘀咕,有一次我去科长办公室,她们俩看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