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试管理——从样品到量产-最新

产品中试管理——从样品到量产-最新
产品中试管理——从样品到量产-最新

产品中试管理——从样品到量产

2012年4月19-20日北京 | 2012年4月23-24日上海 | 2012年4月26-27日深圳

我们在为企业提供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从样机到量产的过程中(产品化过程)存在着共同的问题:

1、新品没有经过中试或中试的时间很短,制造部门戏称研发的新品是“三无”产品,没有生产文件、没有工装、生产现场出了问题没人管;

2、转产没有标准,研发想快点转产,生产对有问题的产品又不愿接收,希望研发把问题都解决了才转过来,而市场又催得急,经常被迫接收,长此以往,导致研发与生产的矛盾激化;

3、有些企业开始成立中试部门,希望在中试阶段把产品质量问题解决掉,但中试的定位与运作也很困惑,发生质量与进度的冲突时,如何取舍与平衡,以前研发与制造的矛盾转化为研发与中试、中试与生产的矛盾,中试成了矛盾集散中心;

4、市场的压力并不因中试的产生而减少,中试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进度的要求?中试的业务是面向研发还是面向制造,还是兼而有之?

5、量产后才发现产品可制造性差、成品率低、经常返工,影响发货;

6、产品到了生产后还发生大量的设计变更;

7、产品到了客户手中还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致要研发人员到处去“救火”。。。。。。

本课程将基于多年的实践、长期的研发咨询积累,总结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操作的方法,配以大量实际案例,以指导研发/试产/制造部门主管如何高效的实现产品从样品走向量产。

培训方式:案例分享、实务分析、互动讨论、项目模拟、培训游戏

培训收益

1、了解业界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中试管理模式与实践

2、掌握面向制造系统的产品设计(DFM)的方法与实施过程

3、掌握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DFT)的方法与实施过程

4、掌握面向制造系统的新产品验证的过程与方法

5、掌握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缩短产品试制周期的方法和技巧

6、了解如何建立从样品到量产的管理机制

课程内容

一、案例研讨

二、从样品到量产概述

1、企业在追求什么:技术?样品?产品?商品?

2、研发与制造的矛盾:

1)制造系统如何面对研发的三无产品?

2)研发如何面对制造系统越来越高的门槛?

3、研发与制造矛盾的激化:中试的产生成为必然

4、中试的定位与发展:

1)研发(RD)中试(D&P)生产(P)的关系

2)中试的使命是什么?

3)中试如何定位?

4)中试的发展问题:

◇大而全?

◇专业化分工?

◇产品线划分与共享平台

◇中试人员的发展定位:广度与深度问题

5、中试的业务范围

1)中试业务:新产品导入(NPI)

2)承上:如何面向产品的研发?

3)启下:如何面向产品的制造?

4)桥梁:中试作为连接研发与制造的桥梁,独木桥还是阳关道?

6、演练与问题讨论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需要建立并发展中试的职能?

三、新产品导入团队

1、新产品导入团队的构成

1)工艺工程

2)设备工程

3)测试工程

4)工业工程

5)产品验证

6)试生产(计划、生产、质量)

2、新产品导入团队的职责

3、新产品导入团队与产品开发团队的关系

1)开发模式的演变:串行变并行

2)并行工程在产品开发中如何体现?

3)新产品导入团队如何提前介入研发?

◇为什么要提前介入?

◇提前到什么时候介入?

◇提前介入做什么?

4)新产品导入团队的管理

◇新产品导入团队与产品开发团队、职能部门的沟通

◇新产品导入团队成员的汇报、考核和管理机制

4、演练与问题讨论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研讨建立新产品导入团队的时机

四、面向制造系统的产品设计(DFM)

1、如何在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进行可制造性设计

1)从制造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

2)工艺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切入点:从立项就开始

3)工艺管理的三个阶段:工艺设计、工艺调制与验证、工艺管制4)工艺设计:

◇如何提出可制造性需求?

◇需要哪些典型的工艺规范?

◇可制造性需求如何落实到产品设计方案中?

◇工艺设计与产品设计如何并行?

◇产品工艺流程设计

◇电装、整装、包装与物流的可制造性设计分析

◇如何确保可制造性需求在产品开发中已被实现?

◇工艺评审如何操作?

◇什么时候考虑工装?

◇如何在开发过程中同步输出工艺文件与生产操作指导文件5)工艺调制与验证

◇工艺验证的时机

◇工艺验证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实施工艺验证?

◇工艺验证报告的内容

◇如何推动工艺验证的问题解决?

◇研发人员如何配合新产品的工艺验证?

◇制造外包模式下的工艺如何验证?

6)工艺管制

◇工艺管制的困惑:救火何时是尽头?

◇工艺转产评审(标准、流程、责任)

◇量产过程中的例行监控与异常管理

2、演练与问题讨论

1)分析学员企业的工艺管理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差距?

3、工艺管理平台建设

1)谁负责工艺平台的建设?

2)工艺委员会的产生:责任与运作模式

3)如何进行工艺规划?

4)基础工艺研究与应用

5)支撑工艺管理平台的四大规范:

◇品质规范

◇设备规范

◇工艺规范

◇设计规划

6)工艺管理部门如何推动DFM业务的开展?

7)工艺体系的组织构成、发展与演变

8)工艺人员的培养与技能提升

4、演练与问题讨论

1)分析学员企业的工艺平台建设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改进?

五、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DFT)

1、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测试策略

1)研发测试(Alpha)试验局测试(Beta)生产测试

2、研发测试(Alpha)与BETA测试

1)测试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时机(提可测试性需求的时机)

2)可测试性需求需要考虑的内容(示例)

3)单元测试、模块测试、系统集成测试、专业化测试、BETA测试的重点分析

4)产品开发过程中测试业务流程分析

5)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何开展测试的相关工作(短平快的项目测试工作如何开展)3、面向生产测试业务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1)生产测试业务流程分析

2)典型的部品测试、整机测试方法介绍

3)开发专门的生产测试工装的条件分析

4)生产测试工装的开发管理

5)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实施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

◇如何提出可测试性需求?

◇可测试性需求如何落实到产品设计方案中?

◇研发面对众多的需求如何取舍?可测试性需求的优先级分析

◇如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同步开发生产测试工装?

◇如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同步输出生产测试所需的操作指导文件?

◇如何进行测试工装的验证?

◇如何推动测试验证问题的解决?

6)如何推动可测试性设计(DFT)业务的开展

7)如何进行测试平台的建设?

4、演练与问题讨论

1)分析学员企业的DFT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改进?

六、产品试制验证管理

1、影响产品试制周期的因素分析

2、研发人员对试制准备提供的支持

3、试制团队的构成、职责与定位(设置试制部门的时机与优缺点分析)

4、试制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时机

1)如何进行试制准备(准备要素示例)

5、面向制造系统的验证

1)研发人员如何在试制过程中进行产品设计的优化

2)制造系统的验证策略与计划

3)制造系统的验证方案

4)如何实施制造系统的验证:

◇工艺验证(工艺流程、工艺路线、单板工艺、整机工艺、包装工艺、物流工艺)

◇工装验证(装配工装、测试工装、生产设备)

◇结构验证

◇产品数据验证(BOM验证、制造文档验证)

◇产品试制验证(质量、效率、成本)

5)批次验证报告,验证多少批才合适?

6)如何推动验证问题的解决?

6、转产评审

1)研发人员如何支持新产品的转产工作

2)转产评审的评审组织如何构成?

3)评审标准是什么?

4)如何判定是否转产?

5)评审流程与运作机制

7、产品转产后的管理

1)新产品的试制效果评价

2)新产品的质量目标达成情况

3)工程变更管理

4)缺陷与问题管理

5)质量审计

8、演练与问题讨论

1)分析学员企业的产品试制验证过程,分析差距,提出改进建议。

七、总结

讲师资质曹老师

Charles 研发咨询资深顾问国家发改委创新管理培训中心特邀讲师、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特邀讲师

■专业背景:

16年的高科技企业从业背景,具有丰富的产品策划、产品研发、产品中试、产品服务等领域的实践与管理经验。从事过产品设计与开发、NPI、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研发管理部经理、企业管理顾问等职务;

曾在国内某著名通信设备公司工作过7年(97~04),期间与国际顶尖咨询顾问一起工作,作为核心成员全程参与推动该公司研发管理体系的变革工作,并作为产品经理主导了某产品线多个大型项目的产品设计、开发、中试、转产与上市工作。

■研发管理咨询经验

7年的研发管理咨询经验,主导了20多个研发管理咨询项目,项目范围涉及到市场需求、产品规划、产品开发、产品决策、技术评审、技术开发、研发组织、研发绩效、技术任职资格、项目管理、变更管理、知识管理、研发IT规划等领域。典型客户如下:

1)科达通信

2)OPPO

3)TCL家网事业部

4)苏州金龙

5)宇通重工

6)京信集团

7)福建敏讯

8)中电集团某军品研究所

■研发管理培训经验:

曾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南瑞科技、TCL集团、长虹集团、OPPO、同方威视、宝钢集团、中国移动、大唐电信、上海电信、陕鼓集团、科达通信、中电集团、威创科技、和记奥普泰、国人通信、京信科技、天碁科技、格林威尔、兴大豪科技、星星集团、山特电子、富港电子、宇龙通信、聚光科技、绿盟科技、天津内燃机研究所、中集集团、高斯贝尔、星网锐捷、特变电工、思源电器、美的集团、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普天集团、福建敏讯、国光电子、苏州金龙、宇通重工、雷沃重汽、上汽五凌、东风汽车、威科姆、同洲电子、科立讯、新北洋、光迅科技、沈阳机床、瑞斯康达、佳讯飞鸿、浪潮集团、威胜电子、京城控股、联想集团、迈瑞医疗、华大电子、上海华虹、联芯科技、旋极科技、畅通科技、长城软件、九院、天地奔牛、阳天电子、清华机械、方正集团、研祥智能、烟台万华、东方电子、东方通信、美菱、科大讯飞、万峰石材、万家乐、泛仕达、远光软件、优特等近500家企业提供了专业的研发管理培训。

【参加对象】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测试部经理、中试/试产部经理、制造部经理、工艺/工程部经理、质量部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高级制造工程师等

【费用】 2600元/人现报名可享受捆绑价4000元/两位(含两天中餐、指定教材、证书、茶点)

【全国热线】 4OO-O33-4O33

【网址链接】《产品中试管理——从样品到量产》(曹老师)

★ 本课程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内训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样品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样品的管理操作,确保样品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技术,生产和检验有据可依,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样品的采集、制作、管理及使用全过程。 3 定义 样品:由客户提供或由公司授权人员签发的,用于技术,生产或检验人员检验时作为参照使用的某种产品的认可实物。 4职责 4.1技术部 4.1.1负责供应商样品的确认、承认、测试测量和签署。 4.1.2负责提交客户样品的制作,试模样品,材料的内部评估、承认和签署。 4.1.3负责客户签署样件要求的信息获取,样品的验证确认。 4.1.4负责样品结构,性能,外观及颜色的确认。 4.1.5负责生产样品,限度样品的样品签署。 4.1.6负责技术样品档案的建立,保存管理。 4.1.7负责客户签署样品接受的登记,样品复稿的封存保护。 4.2品质管理部 4.2.1负责协助技术部对供应商样品的确认、承认、测试测量和签署。 4.2.2负责协助技术部向客户提交样品,材料的测试和检验。 4.2.3负责样品的使用,归还和有效周期的管理。 4.2.4负责质量样品档案的建立,保存管理。 4.3销售部 4.3.1负责样品提交客户的确认,客户产品的信息沟通,获取。 4.3.2负责客户签署样品接受的登记,样品原稿的封存保护。 4.4采购部 4.4.1负责供应商提交样品信息要求的沟通,获取。 4.4.2负责向相关部门(技术部/品管部等)送交供应商的提交样品,协助技术部和品管部建立供应商提交样品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5、样品管理控制程序

5.1样品收集: 5.1.1由客户或技术部/销售部提供样品需求及样品的具体技术参数,由采购部进行样品收集。 5.1.2技术部和品质部收到样品后,经技术部主管和品管部主管确认,然后进行封样。 5.1.3由公司授权人签发的特殊情况下的让步接受,暂收样品。 5.2样品的分类: 5.2.1供应商样品:指由供应商制作提供,由我公司确认签发的样品,供应商生产,检验和本公司技术、质量检验和追溯时 的参考依据。 5.2.2客户样品:指经由客户确认签发的,用于指导本公司技术设计开发,生产及验收参考标准的样品。 (也称外来样品) 5.2.3 自制样品:指由本公司技术部、品管部确认签发的样品,供生产,检验参考使用(也称生产样品)。 5.2.4临时样品:因生产异常时与客户样品存在差异时,经客户认可暂时接收,或由技术部,品质部认可可让步接收的样品。 5.3 样品管理: 5.3.1 供应商样品 5.3.11 采购部按客户或技术部/销售部的要求及相关技术参数要求相关供应商提供样品,样品收到后由采购部按产品的组别编制供应商编号后入库,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产品验证。 5.3.12.当采购部开发新的供应商或供应商材料、生产工艺变更时,由采购部要求供应商附《自检报告》,《材质证明》送样进行确认。 5.3.13.采购部接到上述供应商的报告,材料样品时,转给技术部进行确认。技术部进行样品(5PCS以上)检测,包括材料的适配动作,适时安排由生产制造部门进行试用,合格后技术部进行样品确认。 5.3.14. 技术部应把对样品的确认与测试记录在《样品确认单》上,技术部确认OK的话,须完成供应商《样品确认单》的制作,并将《样品确认单》转给采购,若确认NG,技术部将该供应商提供的所有资料和样品退还给采购部,经确认变更影响客户产品特性或客户有要求材料变更时由技术部依据《技术更改通知单》交客户承认。 5.3.15.若供应商材料样品经检验测试合格,技术部将《样品确认单》原件发回供应商,副本两份,一份给采购部,一份给品质部。技术部与品质部依据要求建立《供应商样品清单》进行管理。若不合格,则将相关结果告之供应商并给予说明,若供应商要求样品全部退回,那么技术部应将所有供应商送样品资料与样品进行全部退回。 5.3.1 6.品质管理部接到技术部转来的上述供应商样品测试报告,内容包括供应商编号、物料名称、物料编号、测试日期、测试机构、报告编号、报告有效周期、测试项目、报告测试结果等作为以后供应商送货的依据.

样品管理控制流程

目的 规范样品的管理操作,确保样品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确保工程,生产和检验有据可依。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样品的采集、制作、管理及使用全过程。 2定义 样品:由客户提供或由公司授权人员签发的,用于工程,生产或检验人员检验时作为参照使用的某种产品的认可实物。 3职责 3.1工程部 3.1.1负责供应商样品的确认、承认、测试测量和签署。 3.1.2负责提交客户样品的制作,试模样品,材料的内部评估、承认和签署。 3.1.3负责客户签署样件要求的信息获取,样品的验证确认。 3.1.4负责样品结构,性能,外观及颜色的确认。 3.1.5负责生产样品,限度样品的样品签署。 3.1.6负责工程样品档案的建立,保存管理。 3.1.7负责客户签署样品接受的登记,样品复稿的封存保护。 3.2质量部 3.2.1负责协助工程部对供应商样品的确认、承认、测试测量和签署。 3.2.2负责协助工程部向客户提交样品,材料的测试和检验。 3.2.3负责样品的使用,归还和有效周期的管理。 3.2.4负责质量样品档案的建立,保存管理。 3.3市场部 3.3.1负责样品提交客户的确认,客户产品的信息沟通,获取。 3.3.2负责客户签署样品接受的登记,样品原稿的封存保护。 3.4采购部 3.4.1负责供应商提交样品信息要求的沟通,获取。 3.4.2负责向相关部门(工程部/质量部等)送交供应商的提交样品,协助工程部和质量部建立 供应商提交样品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5、作业程序内容 5.1样品收集: 5.1.1 由客户或工程部/市场部提供样品来源。 5.1.2 工程部和品质部收到样品后,经工程部主管和质量部主管确认,然后进行封样。 5.1.3 由公司授权人签发的特殊情况下的让步接受,暂收样品。 5.2样品的分类: 5.2.1 供应商样品:指由供应商制作提供,由我公司确认签发的样品,供供应商生产,检验和本公司工 程、质量检验和追溯时的参考依据。 5.2.2 客户样品:指经由客户确认签发的,用于指导本公司工程设计开发,生产及验收参考标准的样品。 包括:色板,结构,电路,功能等。(也称外来样品) 5.2.3 自制样品:指由本公司工程部、质量部确认签发的样品,供生产,检验参考使用(也称生产样品)。 5.2.4 临时样品:因生产异常时与客户样品存在差异时,经客户认可暂时接收,或由工程部,品质部认 可可让步接收的样品。 5.3 样品管理: 5.3.1 供应商样品 a. 当采购部开发新的供应商或供应商材料、生产工艺变更时,由采购部要求供应商附《自检报 告》,《材质证明》送样进行确认。 b. 采购部接到上述供应商的报告,材料样品时,转给工程部进行确认。工程部进行样品(5PCS 以上)检测,包括材料的适配动作,适时安排由生产制造部门进行试用,合格后工程部进行样品确认。 c. 工程部应把对样品的确认与测试记录在《样品确认单》上,工程部确认OK的话,须完成供应 商《样品确认单》的制作,并将《样品确认单》转给采购,若确认NG,工程部将该供应商提供的所有资料和样品退还给采购部,经确认变更影响客户产品特性或客户有要求材料变更时由工程部依据《工程更改通知单》交客户承认。 d. 若供应商材料样品经检验测试合格,工程部将《样品确认单》原件发回供应商,副本两份, 一份给采购部,一份给质量部。工程部与质量部依据要求建立《供应商样品清单》进行管理。若不合格,则将相关结果告之供应商并给予说明,若供应商要求样品全部退回,那么工程部应将所有供应商送样品资料与样品进行全部退回。 e. 质量部接到采购部转来的上述供应商的报告,环保资料应登记到《环保测试信息清单》,内 容包括供应商名称、物料名称、物料编号、测试日期、测试机构、报告编号、报告有效周期、报告有效期、测试项目、报告有效测试结果、下次索要报告时间、MSDS(化工品)、结合《供应商样品清单》,作为以后供应商送货的依据。

样品管理办法

样品管理办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样品管理办法 1.目的 为防止发生质量争议、混淆,做到质量标准统一,提供被批准生产品的质量标准对照样品,使质量得以维持.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有必要依据标准样品来判断其质量状况的产品. 3.定义 3.1合格标准样品:依据图样和客户的要求,由客户或本司最高质量主管及指定人员确认合格的标准样品. 3.2 不合格标准样品: 存在某种缺陷,用来验证防错措施的标准样品,一般由本司最高质量主管确认. 3.3限度样品:用来表示制品的某种缺陷极限状态的标准样品,用来区分合格于不合格, 由客户或本司最高质量主管确认合格的标准样品. 4.职责 4.1生技部生产办负责协助品管部收集、制作样品,及标准样品使用、保管及异常时的提报. 4.2 品管部负责标准样品的制作、确认、标识、异常的处理并做定期确认及管理. 5.工作程序 5.1 样品的制作 5.1.1 合格标准样品的制作 a.新产品由相关技术部门提供样品,品管部检测确认,将检测报告及样品交至质量主管批准认可. b.质量主管批准后,由相关部门人员在产品上贴《合格标准样品》标签,交由业务送至客户处承认. c.客户确认的样品为合格标准样品.如客户无签样,则由本公司自制,质量主管批准认可 d.生产中的合格样品,由生产部提供品管部检测确认并标识. 5.1.2 不合格标准样品的制作:由品管部收集认为较易出错的不合格样品,质量主管签字认可. 5.1.3 限度样品的制作:由品管部及相关技术部门根据与客户讨论的结果制作,并贴上《限度样品》标签. 5.2样品的管理 5.2.1 样品的登录 所有样品制作完毕后,品管部须将样品分别登录在《标准样品清单》,《限度样品清单》上. 5.2.2 样品的存放 样品须保持清洁,维持制作时的原貌,且须便于拿取. 5.2.3 样品领用、使用及维护 a.由领用人向样品保管人提出领用要求,并在《样品领用登表记》签上领用者姓名及领用时间、领用部门.

新产品试产作业指导书精编版

新产品试产作业指导书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新产品试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规范产品试制、试产的管理,保证新产品顺利放产及提升原有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及原有产品重大设计更改的试制、试产全过程的管理。 3、定义 试制范围:新产品在投入试产前,主要为验证装配工艺(包括工艺方案、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特殊工艺检测手段和控制方式等)能否适应批量稳定合格生产的要求而进行的样品试装配;或开发部门、工程部PIE等对产品进行重大设计更改或对产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部件等改进后,为验证能否适应批量稳定合格生产的要求而进行的样品试装配 试产范围:开发部门完成新产品技术设计并编制必要的技术文件(如总装图、图纸等)后,主要为验证生产全过程(包括工艺方案、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特殊工艺检测手段和控制方式、生产组织、物料供应等)的试产活动;或开发部门、工程部PIE等对原有产品进行了重大设计更改,为验证生产全过程而进行的试产活动。 试产频次:常规(含派生)产品试产次数不多于2次;较复杂项目试产次数不多于3次。 试产数量:每次试产数量不少于20PCS/次(如属系列产品,试产的每款产品试产数量均不少于20PCS/次)。

4、职责 项目负责人在试制、试产过程中主要职责如下: a、填写《样品制作申请单》,注明各项要求,并提供必要协 助,使样品顺利试装; b、根据项目开发进度负责提前十天编制《试产通知单》; c、负责落实试产文件提前十五天下发至相关部门,承担因试产 文件下发不及时或不齐全而导致试产不能如期进行的责任; d、负责新开发塑料件及五金件试产物料的确认及跟进,负责对 试产BOM进行最终确认; e、负责带领项目组成员从样品试制、试产到试产总结等各环节 全过程的组织和跟进,包括提请工装夹具制作、生产性辅料、检 验测试设备的准备等; f、负责组织试产总结会议及试产整改会议; g、委托品质部门对试制、试产样品进行综合测试; h、试制、试产后多余物料及试产样品的处理。 项目组成员包括结构工程师、包装工程师、电子工程师及相关PE工程师等。项目组成员在试制、试产过程中主要职责如下: a、编制个人所负责部分的技术图纸及文件,并跟进文件的发 放; b、现场指导试产工作,对试产过程中发现的技术、工艺、测 试、设备工装、质量和文件等方面的问题作好记录; c、PE工程师根据试产过程中发现的试产结构等方面的问题编 制《试产报告》,供试产总结会议分析讨论;

(完整版)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制度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制度 1.目的和作用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统筹规划部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2.2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的设计、试制、鉴定、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2.3物控部、生产部、质管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3.新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分析工作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 调查研究: 3.1.1 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3.1.2 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3.1.3 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3.2 可行性分析: 3.2.1 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3.2.2 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2.3 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等)。 3.2.4 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3.2.5 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4.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时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 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循"三 段设计"程序. 4.1 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市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提出的 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存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的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规则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现对其编写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4.1.1 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a. 国内外技术情报:在市场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在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样品留样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样品留样管理制度 起草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执行日 期: 受控部门:生产管理部、质量保证部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 1.目的 提供和规范本公司留样样品管理方法。 2.范围 本公司留样样品的使用和管理。 质量保证部负责人、检定人员、留样观察样品管理人员。 3.内容 3.1质量保证部设置产品留样观察室,室内有必要的样品存放条件和温湿度测试设 施。指派专人负责留样观察工作。 3.2留样观察人员接收样品时,检查封口是否完好、外标签是否完好、清楚,合格 后双方填写《留样样品接收台帐》,包括名称、日期、批号、规格、数量、厂家、 送样人、收样人。 3.3留样数量: 3.3.1物料(主要物料):全检量的3倍; 3.3.2中间产品:全检量的2倍; 3.3.3成品:全检量的8倍; 3.3.4稳定性试验考察:全检量的2倍。 3.4留样包装应与市售一致,贮存场所的环境温度、湿度与产品标签所述一致。 3.5每批留样均应贴上留样证,注明:品名、规格、留样数量、批号、留样日期、 抽样人等。 3.6样品管理人员将留样观察的样品按要求分类、整齐存放于指定条件的地点。 3.7样品存放间温湿度应符合要求,温度应不高于30℃,湿度应保持在45%~65%, 且有温、湿度计与照明、排风设施。 3.8所有样品均应保存至规定的留样期限,一般药品留样保存期限为有效期后一 年,如未制定效期,则保存期限为四年。 3.8.1原辅料留样时间至有效期后一年; 3.8.2包材留样时间至版本更换后最后一批包材有效期后一年; 3.8.3中间产品留样时间至产品放行; 3.8.4成品留样时间至产品的有效期后一年。

新产品开发与管理手册

新产品开发与管理手册 主办:上海普瑞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29—30日北京11月25—时间: 2010年10月28—29日深圳 10月25—26日杭州? 26日上海 2010年12月30—31日北京12月27—28日深圳 价格:¥2200 /人(包括授课费、资料费、会务费、证书、午餐等) 【培训对象】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产品线总监、产品经理/项目经理、PMO(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市场总监、技术支持总监等。 【课程背景】 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大量的工业企业倒闭关门,大批员工失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企业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更加高速成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构建了成功的产品管理体系,培养了优秀的产品经理,能够组织团队开发出具有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公司在冬天更应该加强自己内功的修炼来应对危机,同时迎接春天的到来。 当一个企业从单一产品线向多产品线跨越的时候,必须突破的一个瓶颈就是公司产品经理的培养,因为产品经理是公司价值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直接面向客户、带领团队创造价值的领军人物,因此产品经理个人及其所率领的团队的能力往往决定了该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业界大量公司在构建产品管理体系和培养产品经理的过程中常见如下困惑的问题: 1.产品经理该如何定位?究竟定位于研发还是定位于市场? 2.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有什么区别?如何作好分工??3.产品经理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模型?谁来承担 比较合适? 4.产品经理如何参与产品的市场管理流程?如何从源头来规划产品??5.如何推动产品开发全流程的工作??6.如何协调产品的市场管理、开发管理、财经管理之间的关系? 7.产品经理如何管理产品团队? 8.公司如何建立产品经理的培养体系以成批培养产品经理? 本课程在过去4年讲授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的更新,结合业界成功公司在产品经理培养和管理上的一些教训和经验,针对以上难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并总结出如何建立公司的产品经理资源池来批量培养成功的产品经理,实现公司规模化的扩张。 ?≡≡≡≡≡≡≡≡≡≡≡≡≡≡≡≡≡≡≡≡≡≡≡≡≡≡≡≡≡≡≡≡≡≡≡≡≡≡ 【课程收益】 1.分享讲师数百场研发管理培训的专业经验,通过现场的互动帮助学员理清适合自己企业的产品管理的思路和产品经理的培养方案 2.分析业界公司在产品经理培养和管理中的误区,并分享成功经验?3.了解产品经理的定位、职责、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标准 4.理解新产品市场管理、路标规划、需求管理的流程及支撑体系 5.掌握新产品开发的过程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6.掌握新产品上市管理的技巧和方法,总结保证产品商业成功的关键? 7.学会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产品团队,如何管理产品团队的绩效和冲突处理 8.学会如何建立产品经理的培养体系――资源池

产品研发管理制度

产品研发管理 第一节 产品研发岗位职责 一、研发经理岗位职责 产品研发经理的主要职责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其具体职责如表4-1所示。 表4-1 研发经理岗位职责 1.工作规划 (1)负责制定与企业产品研发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经领导审批后执行 (2)根据企业总体规划和生产经营需要,制订新产品研发计划 (3)根据企业发展计划以及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确定新产品研发方向 2.研发过程管理 (1)研究新产品技术方向,组织新产品设计、试制、改进等系列工作 (2)对新产品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研发立项申请 (3)制定产品研发费用预算及实施成本控制 (4)根据研发计划合理分配任务 3.研发结果评估 (1)组织产品研发成果的鉴定和评审 (2)分析总结研发过程的经验与教训,制订并执行工作改进计划 4.其他工作 (1)指导、监督、培训、考核下属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绩效 (2)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新品研发组长岗位职责 新品研发组长在研发部研发经理的指导下,协助制订产品研发计划,开展产品研发工作。其具体职责如表4-2所示。 表4-2 新品研发组长岗位职责 1.基本职责 (1)严格执行与研发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 (2)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工作大项 工作细化 工作大项 工作细化

2.参与产品研发(1)了解行业市场信息,做好新产品的可行性论证和立项准备(2)参与新产品的试制,做好试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指导、帮助生产人员进行新产品生产 (4)参与新产品的上市推广工作,协助推广新产品 (5)参与新产品的评审工作 3.编制报告 (1)编写新产品研发和老产品改进工作报告 (2)定期向产品研发经理提供新产品开发报告和完整的新产品技术资料三、产品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 产品设计工程师主要负责产品设计规划工作,并对设计进行全程管理与控制,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其具体职责如表4-3所示。 表4-3 产品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 1.制定设计规范及规划(1)负责研究和优化所管理业务的工作流程,编制相关的工作标准(2)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编制设计技术任务书等设计文件 (3)负责相关产品或项目的设计规划工作,经批准后监督执行 2.设计过程控制(1)编制并实施设计进度计划,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2)参与设计图纸的校核、评审及审批,并提供专业意见 (3)控制设计过程中的质量与成本,确保设计工作并能按计划圆满完成(4)指导相关人员的设计工作,明确设计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组织召开设计专业例会,解决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设计人员培训负责所辖设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4.其他职责 (1)协助有关人员将设计转变为产品的工作,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意见 (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工作大项工作细化

新产品开发和管理流程

制定:*** 审核:*** 批准:*** 设计和开发管理程序 1 目的范围 对各类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法律法规的要求。 适用于新产品开发,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方面。 2 职责 2.1技术部负责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产品提出《项目建议书》。 2.2销售部负责根据对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市场信息以及顾客的要求、合同的要求提出《项目建议书》 2.3《项目建议书》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审核批准。 2.4销售部负责依据项目建议书下达《设计任务书》 2.5技术部负责依据产品的《设计任务书》制定《设计开发方案》,由公司总经理审核,批准后具体实施。 2.6技术部负责本公司范围内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策划、确定设计、开发的组织和技术的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2.7技术部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向总经理汇报。 2.8技术部负责对新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并填写《中试记录表》 2.9生产部负责整个公司内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协调、资源支持等工作。 2.10销售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食用新产品后的《顾客食用报告》 2.11总经理负责批准项目建议书、设计开发方案。 2.12采购部负责所需原辅料的采购和供应以及包装印刷。 2.13生产部负责新产品中试的安排。 2.14设计室负责新产品包装设计。 2.2 生产部 2.2.1负责新产品的试产和生产。 2.2.2负责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方面项目的提供。 2.3 品管部检验部负责新产品的检验。 2.4 品管部负责定型产品技术改进项目的提供。 3 工作程序 3.1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3.1.1 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来源 a.销售部与顾客签订的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由销售部填写《产品要求评审表》经相关人员评审通过后,由销售部提出《项目立项建议书》报公司总经理审核批准后,由销售部负责人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并将相关背景资料转交相应的技术部。 b.销售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出《项目立项建议书》,报公司总经理审核批准后,销售部负责人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并将相关背景资料送交技术部。 c.技术部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其它各方面信息,提交《项目立项建议书》报销售部负责人和公司总经理审核批准后,由销售部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交技术部实施。 d.生产部根据技术革新需要,提交《项目立项建议书》,总经理审核批准后实施。 3.1.2技术部经理根据上述项目来源,确定项目负责人将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或《设计开发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 a.确认划分设计开发过程的阶段,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产品样品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规范样品制作,确保对外提供适宜的样品,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对外提供的样品和公司样品室的样品。 3职责 3.1销售部及需要对外提供样品的部门提出样品制作申请,经主管副总同意后,报总工程师审批。补偿器类、公司专利产品还需报总经理批准。 3.2研发部依据样品制作申请设计样品,下达《样品生产通知单》,并监督、指导、跟踪样品的制作,负责样品最终合格与否的判定。内部展示样品的制作计划由研发部提出。 3.3生产部依据研发部下达的样品生产通知单组织样品的制作、包装和托运。3.4质检部负责样品制作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3.5采购部负责样品材料采购。 3.6财务部负责样品材料入库和发放。 4定义 无 5工作程序 5.1样品生产计划 5.1.1销售部及需要对外提供样品的部门,根据需要以《信息联络单》的方式提出样品制作申请,经主管副总审核,按3.1要求报批。 5.1.2销售部下达制作申请需写明样品需求的单位、用途、样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收货地点及收货人和电话、项目负责人和电话、制单、审核、批准、是否返还、是否收费等相关信息。 5.1.3研发部根据审批的样品制作申请,编制样品生产通知单。 5.1.4样品生产通知单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后交生产部执行。 5.1.5生产部依据批准的样品生产通知单编制样品生产计划、物料采购计划,并组织生产。 5.2样品设计 5.2.1样品设计应根据实际用途及相关要求、标准设计,编制工艺,满足使用要求。展示用样品应方便了解产品特性,注重精美。订货对照用样品,应按订货要求设计制作,样品应与将来实际提供的货物基本一致。 5.2.2样品图纸的发放、存档、登记、收回和销毁,按《技术文件管理规定》执

新产品小批试装及试生产管理程序(含记录)

新产品小批试装及试生产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 ISO9001:2015) 1.0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开发新产品工装样件的小批量上线试装流程,对批量试产前首批工装样件进行质量稳定性验证和设计确认,并进行新产品转入批量试产的技术准备进行评审确认。 1.2本标准适用于在整车或系统零部件新产品开发中已完成设计定型的工装样件的验证。 2.0术语 2.1工装样件:是配套协作厂按规定图样、技术文件和正式工艺文件生产、能满足批量化生产的汽车零部件。 2.2小批量试装:为验证新开发汽车零部件工装样件的工艺可行性、产品质量,进行3-5套的新产品上线生产装配。 3.0职责 3.1产品研发部:负责新产品的图纸、技术标准等相关技术文件的制定和发放,负责新产品小批试装的组织、协调及验证跟踪和设计更改;负责新产品样件及小批试装件的采购、负责新产品的资料及档案管理。 3.2技术部:负责新产品投产前的工艺文件编制、工艺验证和工装保证。 3.3生产部:负责新产品上线试装的生产组织和调度。 3.4质量部:负责新产品上线试装装配质量的验证和检验文件的编制。 3.5生产厂:负责新产品上线试装。 3.6信息部负责物料代码的编制和调整。

3.7配套供应部负责小批采购中大件采购的价格商务谈判和价格确定。 4.0小批试装工作流程 4.1 小批试装工作流程见《新产品小批试装工作流程图》。 4.1.1 小批采购中大件采购的价格由配套供应部商定,并通知产品研发部。4.1.2 产品研发部项目负责人负责进行首批专用件的采购和技术文件的准备,专用件采购数量最多不得超过5台套,试装数量和次数由部门主管酌情指定。 4.1.3 项目负责人发布经审核的《小批试装通知书》(GA/QG(研)7.3-1),由生产部承认,报总经理或主管副总批准,并按设计输出清单将盖红色“试制用图”技术文件一起发放至各相关部门。 4.1.4 技术部及时按产品技术文件编制试装车型通用件投料表。 4.1.5 生产部按通知要求,安排自制件的生产,试装自制小件入研发库。并根据各部门的准备情况确定上线试装时间。 4.1.6 仓度按试装车型通用件投料表投料,专用件(包括自制小件)投料由研发仓库发料上线。 4.1.7 在试装过程中各责任单位指定专人,对试装过程中出现的装配问题、工艺问题、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收集,并进行原因初步分析和对策建议制定,以《产品质量投诉联络兼对策报告书》((研)7.3-1-2)形式进行记录,各部门记录在试装结束后交产品研发部汇总分析。 4.1.8产品研发部项目负责人负责对产品质量缺陷进行分析汇总,按工艺缺陷、需让步接受设计缺陷、需进行改进设计缺陷进行分类,编制《产品质量改进计划表》((研)7.3-1-4)。 4.1.9试装完工后由产品研发部提出申请并组织各相关部门参加评审,评审由

新产品开发流程与研发项目管理操作方法

新产品开发流程和研发项目管理操作方法 课程背景 当今的研发已成为企业竞争的主战场,研发项目管理是极具挑战性的一项工作:研发面临市场、客户的压力,需要与内外部的各大部门协调,这些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组成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发项目经理的工作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产品开发工作,而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甚至更多是管理工作,项目经理的任务将不再是个人英雄般地拼命完成个体任务就行了,而应该是率领团队(项目组)完成整个团队(项目组)的任务。科技型企业在新产品/新服务的研发和项目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如下一些长期困惑的问题: 1.如何平衡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客户多变的需求,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 2.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组织体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产品开发的过程中研发如何与市场、财务、生产、采购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工作; 4.研发资源管理中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一个人做多个项目资源冲突、公司优先级高的项目在每个部门却无法保证资源优先、开始了很多项目却总是不能上市、立项评审会上为何总是问题不断 5.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又要降低产品的研发费用和设计成本; 6.如何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积累技术和管理的经验,从制度上保证公司的成功; 课程在总结大量中国企业从“作坊式”的研发模式向“产业化”研发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有竞争力的科学的研发管理体系,同时分享业界企业在研发管理变革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风险,确保企业的研发管理变革能够真正落地实施。 培训收益 ★. 了解如何正确地制定新产品研发战略; ★. 学习选择正确的新产品项目的技术和方法; ★. 探讨新产品研发项目的资本运作和风险投资方式; ★. 学习如何建立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体系; ★. 掌握建立和应用正确的新产品开发的流程; ★. 学习新产品研发的风险控制和管理的要旨; ★. 学会评价和改善新产品开发项目绩效的途径; ★. 新产品研发的项目模板与工具介绍; ★. 分享讲师上百场研发管理培训的专业经验,通过现场互动帮助学员理清适合自己企业的研发管理思路;★. 掌握业界最佳的研发管理模式与实践,并总结如何与公司的规模相适应来建立研发管理体系; ★. 掌握研发管理的决策体系、组织体系、流程体系、项目管理体系等关键构成要素; ★. 掌握科学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和研发项目管理操作方法; ★. 分享中国企业推行研发管理体系建设、优化、变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 分享讲师团队数十个研发管理咨询项目的案例资料(模板、表格、样例……),帮助学员制定Action Plan,使得学员参训后回到自己的公司能够很好实施研发管理体系的优化。 课程大纲 一、研发管理业界最佳模式及案例分析 1. “微笑曲线”的含义 2. 做正确的事情(市场管理体系)

产品中试管理-从样品到量产

产品中试管理-从样品到量产 主讲:Charles(研发管理咨询资深顾问、国家发改委创新管理培训中心特邀讲师、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特邀讲师) 课程对象: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测试部经理、中试/试产部经理、制造部经理、工艺/工程部经理、质量部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高级制造工程师等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 + 视频演绎 + 案例研讨 +角色扮演 + 讲师点评 【课程背景】 我们在为企业提供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从样机到量产的过程中(产品化过程)存在着共同的问题: 1、新品没有经过中试或中试的时间很短,制造部门戏称研发的新品是“三无”产品,没有生产文件、没有工装、生产现场出了问题没人管; 2、转产没有标准,研发想快点转产,生产对有问题的产品又不愿接收,希望研发把问题都解决了才转过来,而市场又催得急,经常被迫接收,长此以往,导致研发与生产的矛盾激化; 3、有些企业开始成立中试部门,希望在中试阶段把产品质量问题解决掉,但中试的定位与运作也很困惑,发生质量与进度的冲突时,如何取舍与平衡,以前研发与制造的矛盾转化为研发与中试、中试与生产的矛盾,中试成了矛盾集散中心; 4、市场的压力并不因中试的产生而减少,中试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进度的要求?中试的业务是面向研发还是面向制造,还是兼而有之? 5、量产后才发现产品可制造性差、成品率低、经常返工,影响发货; 6、产品到了生产后还发生大量的设计变更; 7、产品到了客户手中还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致要研发人员到处去“救火”。。。。。。 本课程将基于多年的实践、长期的研发咨询积累,总结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操作的方法,配以大量实际案例,以指导研发/试产/制造部门主管如何高效的实现产品从样品走向量产。

样品管理制度27207

一、目的 对公司的样品进行统一管理,避免混乱,减少浪费。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的样品,包括供方的样品、顾客提供的样品、生产或检验参照的样品、顾客签封的样品、新开发产品的样品等。 三、职责 1、技术工程部负责公司样品的管理,建立台帐、定期盘点、定期清理无保留价值的样品。 2、行政后勤部负责报废样品的处理。 四、内容 (一)供方样品的管理 1、经装配后富余的样件(由技术部申请的零部件样品)由技术部门登记《零件样品库存帐》,入库、出库时要进行登记。定期进行盘点掌握库存情况,有需要时可以随时查找,避免重复采购。 2、不合格的零部件样品由采购部门退回厂商或销毁,避免与合格材料混淆。 3、库存的零部件样品技术部门每半年清理一次,清理出过期的、无保留价值的样品列出清单,由技术部门经理确认后交行政部进行报废处理。 4、新产品试生产的料件由技术部单独存放,避免与生产混料。试产通过后,技术部门将储存的该产品所用的合格材料及零部件转交库房,库房填写红字《工装、工具、材料、半成品领料单》冲账。 (二)顾客提供样品的管理 1、从顾客处取得的样品,技术部门根据产品型号,样品获得的时间,进行统一标识后填写《外来样品登记表》将用途及主要参数(测试、测绘、对比试验等)登记表中。 2、顾客样品每半年清理一次,将顾客样品的状态,处理办法填入《外来样品登记表》。失效、无保留价值的顾客样品列出清单,交行政部进行报废处理。 (三)新开发样品的管理 1、技术部门按《新产品设计任务书》要求开发的样品要填写《开发样品登记表》。取走样品时,市场人员要在《开发样品登记表》上签字。剩余样品要做好标识,注明型号、生产日期、数量保存于样品柜中,同时在样品目录清单上记录。 2、经顾客确认签封的样品,作为试生产和检验依据的标准,产品开发阶段由技术部门负责保管,正式生产后由技术部门转给品质部保管。 3、新开发的样品由技术部门每半年清理一次,失效的、无保留价值的样品列出清单,由部门经理确认后交行政后勤部进行报废处理。

样品管理控制流程

样品管理控制流程

目的 规范样品的管理操作,确保样品得到有效的控 制,从而确保工程,生产和检验有据可依。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样品的采集、制作、管理及使用全过程。 2定义 样品:由客户提供或由公司授权人员签发的,用于工程,生产或检验人员检验时作为参照使用的某种产品的认可实物。 3职责 3.1工程部 3.1.1负责供应商样品的确认、承认、测试测量和签 署。 3.1.2负责提交客户样品的制作,试模样品,材料的 内部评估、承认和签署。 3.1.3负责客户签署样件要求的信息获取,样品的验 证确认。 3.1.4负责样品结构,性能,外观及颜色的确认。3.1.5负责生产样品,限度样品的样品签署。 3.1.6负责工程样品档案的建立,保存管理。 3.1.7负责客户签署样品接受的登记,样品复稿的封 存保护。 3.2质量部 3.2.1负责协助工程部对供应商样品的确认、承认、 测试测量和签署。 3.2.2负责协助工程部向客户提交样品,材料的测试 和检验。 3.2.3负责样品的使用,归还和有效周期的管理。3.2.4负责质量样品档案的建立,保存管理。 3.3市场部 3.3.1负责样品提交客户的确认,客户产品的信息沟 通,获取。

3.3.2负责客户签署样品接受的登记,样品原稿的封 存保护。 3.4采购部 3.4.1负责供应商提交样品信息要求的沟通,获取。 3.4.2负责向相关部门(工程部/质量部等)送交供应 商的提交样品,协助工程部和质量部建立供应商提交样品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5、作业程序内容 5.1 样品收集: 5.1.1 由客户或工程部/市场部提供样品来源。 5.1.2 工程部和品质部收到样品后,经工程部主管和 质量部主管确认,然后进行封样。 5.1.3 由公司授权人签发的特殊情况下的让步接受, 暂收样品。 5.2 样品的分类: 5.2.1 供应商样品:指由供应商制作提供,由我公司 确认签发的样品,供供应商生产,检验和本公司工程、质量检验和追溯时的参考依据。 5.2.2 客户样品:指经由客户确认签发的,用于指导 本公司工程设计开发,生产及验收参考标准的样 品。包括:色板,结构,电路,功能等。(也称外 来样品) 5.2.3 自制样品:指由本公司工程部、质量部确认签发的样品,供生产,检验参考使用(也称生产样品)。 5.2.4 临时样品:因生产异常时与客户样品存在差异 时,经客户认可暂时接收,或由工程部,品质部认可可让步接收的样品。 5.3 样品管理: 5.3.1 供应商样品 a. 当采购部开发新的供应商或供应商材料、 生产工艺变更时,由采购部要求供应商附《自 检报告》,《材质证明》送样进行确认。 b. 采购部接到上述供应商的报告,材料样品 时,转给工程部进行确认。工程部进行样品 (5PCS以上)检测,包括材料的适配动作,适 时安排由生产制造部门进行试用,合格后工程 部进行样品确认。

样品管理制度91602

样品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管理,使产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得以实现,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检测样品、原辅料和产品留样、研发样品的管理。 3 职责: 3.1 品管部实验室负责样品的取样、标识、保存、管理。 3.2 相关部门配合品管部的取样工作。 4 制度 4.1 样品种类: 样品种类分检测样品和留存样品两类,其中留存样品包括研发样品。 4.2 取样, 品管部实验室根据检测对象的类别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取样,样品要有代表性。取样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或合适的操作方法,以避免污染、破坏、改变样品和取样对象的性质。 4.3 标识 取样后立即进行标识,内容至少包括样品名称、批次、检测项目、取样日期等。根据样品的不同,标识内容适当增加。委托检验的样品,按照安全监控计划的编码方法进行标识。 4.4 取样数量 4.3.1 检测样品根据检测对象,检测项目等要求确定其取样数量。 4.3.2 留存样品: 纸箱、标签、空罐每批留存一个样品。 研发样品全部留样。 成品留样,15173号罐和15153号罐每批留1-2个,9121和9116号罐每批留2-3个,1000ml以下玻璃瓶每批留2-3个。 4.4 样品保存: 4.4.1 检测样品 取样后应立即检测或送检。确实需要暂时保存的,应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不应相互污染,也不应受到其他物品的污染。生鲜样品还应保存于冰箱中防止变2015年2月编制

质。 4.4.2 留存样品 留存样品存放于样品室,并做好样品留存记录,成品做《成品留样记录表》,内容应包括样品名称、批号、收存日期等。 样品室内样品的摆放应便于查找。 样品室内保持清洁干燥,有防虫鼠设施。 留存样品的保存期限应至少延迟的该批产品或包含该批物料的产品的保质期。研发样品的保存期应延长,以便于必要时调整保质期。 对于留存的产品,在其留存期内应经常观察其质量情况,如有不正产的变化,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该批产品进行处理或调整产品的保存期。 4.5 样品的传递: 4.5.1 样品由取样人送交实验室应保证样品标识清晰完整。 4.5.2 委托检验的样品由实验室填写《样品送检记录》,记明样品名称、编号、批号、检测项目等内容。 4.6 不合格样品的处理 4.6.1 检查是否检测设备或检测过程产生的偏差,如是,应把设备调整至正常状态,重新检测。如不是,按4.6.2处理。 4.6.2 检测阳性及超标的样品,应及时将检测报告送交相关部门和人员(必要时可口头通知),对该批产品(或原辅料)进行相应处理,如退换货、返工、报废等。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6.3 检测合格的样品,样品可随之进行处置;检测阳性或超标的样品,在检测报告发出之后1天方能处理样品,微生物超标的在发出检测报告3天后方能处理样品。 4.6.4 每周将阳性和超标结果上报检验检疫局。 5 相关记录 《成品留样记录表》 《送检记录》 2015年2月编制 2015年5月实施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说起产品开发的管理问题,是许多自主产品开发的公司最为头痛的事,在公司内可能不缺乏技术专家,但缺乏能带领一支技术队伍的管理人才,中国的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往往是“T”型,即只懂技术,而最有价值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应为“╥”型,即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人才。但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中要找到这样的合适人才是非常困难的。本文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提供一套实用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供在实际工作中的产品开发项目经理参考。 在美国一个完整产品的开发周期一般为6-8个月。而在中国企业,就算工作效率较高的民营企业,一个完整产品的开发周期一般为1年到1年半,恰恰为国际先进企业一倍以上。可以说在中国企业中没有产品开发的项目管理,而只有项目跟踪。我们来分析一下项目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1. 无效的项目计划导致项目执行混乱 这首先要从我们中国人的行为习惯来看,我们往往认为过多的时间花在计划上,那是浪费,如果你总是在讨论计划,公司老板可能也会认为你只说不练,怎么总是没有行动。而项目经理的习惯也是先行动,不行了再改。由于在项目开始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对人员的需求、元材料的需求、部门配合的需求、技术研究的需求,开始时往往对项目的进度过于乐观,因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往往想不起当初的项目计划是什么,只能是被动应战,今天缺人就去找人,明天缺器件就去买器件,而且产品开发的各功能块开发进度在时间上不能很好吻合。因此,相当一部分时间处于等待状态,大家经常说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就是项目无管理的后果。 2. 没有共享其它项目的经验 由于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没有有效的规划、没有过程记录、没有功能模块的标准化,甚至于没有完整的项目成果资料,项目一结束人一走,其他人就很难弄清楚详细的设计资料,尤其是软件,很少有人能弄清楚别人编的软件。由于这种状况,每次开发一个新产品什么都得重新开发,几乎不可能共享其它项目的开发成果,除非是由同一个人来开发。 3. 项目经理没有管理经验 项目经理往往是由掌握产品技术最好的人担任,他们是很好的技术尖子,但往往缺乏基本的管理技巧,也不善于与人沟通,个人优秀但不能使团队变得优秀。因此有些公司尝试让MBA毕业的人来当产品项目经理,使其发挥组织与协调的作用。 如果要罗列问题还可以说很多很多,在此就不多费笔墨,我们还是来讨论一下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是什么,主要概括如下: 1. 项目计划的全面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