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邛海湖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西昌邛海湖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西昌邛海湖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西昌市邛海湖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一、工程区简况

1、邛海湖简况:

邛海位于西昌市东南约5公里,其流域范围位于四川凉山州境内,跨西昌、昭觉、喜德三市县。其中西昌市所辖的范围占流域面积的70%。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南北长10.3公里,东西最宽处 5.6公里,平均湖宽 3.8公里,周长37.2公里。按湖泊水位1510.3M计,湖面面积27.8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8.32M。湖泊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与西昌市区相连。邛海属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安宁河支流海河的源头淡水湖泊。多年平均湖面降水量2650×104m3,湖泊补给系数9.97,多年平均径流深760㎜,多年平均径流量1.2亿m3,湖水滞留时间834天。邛海被誉为西昌市的“母亲湖”,已被四川省列为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作为一个重要的高原湖泊,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科学、美学和娱乐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邛海湖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给邛海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水、土资源的竞争性开发利用,农业耕地和城乡发展用地对源湖滨带的侵蚀,环境污染等,都影响到了湖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湖泊质量下降。湖泊生态系统的高度开放性,决定了其无选择地被动接纳四面八方来水。随着沿湖地区经济发展,特别随着邛海—泸山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实施及完善,当地的旅游资源将进一步得到开发。排入湖中污染物的数量和所占比重提高,不可避免会使湖水水质和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对当地的社会和经济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规划和治理邛海周边的环境刻不容缓。必须下决心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遏制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保证当地社会和经济的良好运行和持续发展。

2、邛海流域社会经济情况

邛海流域辖西昌市的西郊乡(部分)、大箐乡、海南乡、大兴乡、川兴镇、高枧乡5乡1镇及昭觉县的普诗乡和玛增依乌乡、喜德县的东河乡的部分地区。2001年流域总人口为84153人,其中农业人口67747人,占总人口的80.5%。其中属于西昌市的人口总数为78962人,占流域总人口的93.8%。流域人口分布的特点为农业人口多,所占比例大。除新村派出所统计范围均为非农业人口外,流域其他乡镇农业人口均占据绝对优势比例,其中,海南乡、大箐乡、大兴乡、川兴镇四乡镇农业人口比例达到90%以上,高枧乡、东河乡及昭觉县2乡镇则为100%农业人口。

3、邛海流域地理位置

邛海流域地处我国西南热带高原山区,即青藏高原东南之缘,横断山纵谷区,处于印度洋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上。流域规划面积306.67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其地理坐标范围大致为27°47′~28°01′N,102°07′~102°23′E。

4、邛海流域地形地貌

邛海流域以山地为主,谷坝次之,形成“八分山地、二分坝”和坝内“八分山地、二分水”的比例状态。流域地貌形态除周围的中、高山外,中间主要是邛海湖盆区。

5、邛海流域气候气象

西昌市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受西南季风及东南内陆干旱季风交替的影响,具有中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冬暖夏凉、干湿季分明。具体气候气象特征如下: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暖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年降雨量为1004.3㎜,平均年蒸发量1945㎜,年平均无霜期280天集中于5~10月,占全年的76.7%,年湿差小,日温差大,年温差13.1℃。年效积温5329.9℃。具有垂直差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每升高100M温度下降0.59℃。降雨量增加30㎜。

6、邛海水文水系

邛海流域溪沟密布,河沟比降大,多年平均年径流深478.8㎜,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2亿m3,年径流量集中于6~10月的洪水期,暴雨形成洪峰较快,洪水持续过程多在6~12小时内,洪水含沙量高,洪水陡涨陡落,多呈单峰。邛海汇入河流北有高沧河,东有官坝河,南有鹅掌河,次一级的河流有青河、干沟河、踏沟河、龙沟河等。以上河流汇入邛海后,由海河排泄,海河自邛海西北角流出后,在西昌城东和城西纳入东河、西河后转向西南注入安宁河。流域内支沟、冲沟密布,长度大于1公里的支沟众多,水系密度达0.68条/平方公里。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邛海—泸山风景区是四川省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凉山州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昌市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是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之一。邛海历经五十多年的沧桑,已呈现湖面面积缩小,水量减少,湖泊淤积等环境问题。邛海水质逐年恶化,水色逐渐变黑变黄,湖底湖周泥沙淤积,湖面面积缩小,蓄水量下降;湖滨带湿地退化,珍稀鱼类及禽类数量骤减;流域上游水系植被严重破坏,土地荒漠化开始出现。泥石流泛滥成灾,生态功能脆弱,保护生态环境不容缓。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上升,富营养化较为明显。随着邛海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邛海所承担的TP、TN负荷将有增无减,若水体得不到有效保护,富营养化进程则会加快,水环境容量将大幅度缩减,水域功能将无法保护。邛海湖滨带受到严重破坏,由于靠近湖边易于获得水资源的补给以及土壤肥沃,邛海湖滨带被开发成农田、鱼塘、住房、旅游接待设施等,不仅使保护湖泊的最后一道防线—湖滨带—遭到严重破坏,还使大量的农业、渔业及生活污染物直接排入湖泊,污染邛海水质。大量植被遭到破坏,尤其是流域上游水系的天然林。天然林是自然界中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贮碳库和能量库,具有调节、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邛海流域的植被主要以飞播云南松纯林为主,其构成树木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比较接近,十分密集,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表植被。表面上看植被覆盖率在上升,但实质上确是连成片的“绿色沙漠”。邛海流域坡耕地面积较大,再加上该地区紫色松软土质条件,每逢雨季,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剥去了耕地表面约1厘M的肥土层,岩石裸露,易形成

荒漠化。泥石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极为严重,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短期内又难以恢复,不能起到减缓与控制危害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泥石流—生态破坏—更频繁更大破坏泥石流”的恶性循环,导致环境破坏化、耕地贫瘠化、区域贫困化、经济发展滞后化等一系列环境、社会、经济问题。

近年来西昌市虽然投入了相当的资金、人力进行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环境污染、资源开发不合理的形势仍然严峻。邛海流域周边水环境恶化趋势明显。

2、工程建设的意义

综上所述,治理和保护邛海是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我市以西部开发为契机,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邛海水质保护为核心,提出为实现水质保护各个领域的相关技术。以源头治污,强化循环、防止流失、系统控制、削减总量、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并重,通过实施“绿山、洁村、净土、清水”的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强化流域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按照统一规划、目标导向、总量控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强化管理的方针,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在保证邛海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建设合理的、功能协调的流域生态系统,达到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邛海流域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平衡、发展与环境平衡、开发与保护平衡的目的,确实执行西昌市政府提出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持续地改善和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健康发展,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促进流域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昌市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将邛海—泸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支柱产业。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周边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推动经济进步。对体现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带动凉山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三、工程实施方案编制依据、原则和任务

(一)编制依据

1、《凉山彝族自治州邛海保护条例》

2、《西昌市人民政府凉山彝族自治州邛海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3、《邛海流域环境规划总报告》

4、《邛海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西昌市山溪河灾害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二)编制原则 1、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以邛海水污染防治为核心,修复湖泊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系统整合流域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环境建设与流域产业的保护和开发相结合,污染防治与湖滨带景观改善、加强管理相结合。

2、重点防治邛海周边乡镇环境污染,加大农村综合治理力度的原则

以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为指导,根据乡镇环境污染特征,进行合理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实施减污、减耗、增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综合规划区域和乡镇环境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布局,综合解决乡镇的农业污染问题。

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管理的原则

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符合法发客观情况的环境目标要求,编制合理的治理方案及保护措施,强化近期中期工程,结合远期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步推

进、加强管理。

4、坚持规划的指导性、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制定的规划措施不仅有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也要有经济性,注重规划目标可达性,措施可实施性,强化整个规划的可操作性。

5、流域环境规划综合协调性的原则

邛海流域环境规划与其它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三)编制任务

治理期分为近中期和远期,其中近期为2004年至2006年,中期为2005年至2010年,远期为2011年至2015年。力争3-5内完成邛海湖滨带生态修复治理工程。9-12年内完成工程规划的所有治理内容。

四、工程建设规模及内容

近期内(2004-2006年)实施的工程:

1、环湖截污工程一期。在西岸实施环湖截污工程19.8KM,铺设污水收集支管管路,对于标高较低的管路需要加压提升设备。阻断来自湖岸的入湖污染物,有效削减TN、TP 的入湖污染负荷量。同时加大干沟河流域、湖西岸泸山脚一带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对邛海的影响。

2、环湖绿色廊道建设。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与改善生态质量相结合,围绕邛海湖周围道路交通、水系河流进行绿色廊道体系建设,做到草花藤科学搭配,针阔叶混交,削减地表污染、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减弱噪声。

3、湖堤改造工程。目前邛海湖周边建有大量的工人硬质湖堤,完全束缚了湖水在湖滩地带的自由运动,阻隔了堤内外生态上的连续性完整性,破坏了湖滨湿地大量消除营养物、净化水质的自然功能,从生态学上加重了水体污染,也增加了人工治理水污染的难度。因此,应尽可能地拆除工人硬质湖堤和实施退田退塘、还湖还湿地、重建湿地植被、营造防护林,进而恢复湖泊湿地生态平衡,提升其水处理功能。

4、天然湿地恢复工程。拆除人工硬质湖堤和实现退田退塘、还湖还湿地、重建湿地植被、营造防护林,进而恢复湖泊湿地生态平衡,提升其水处理功能。

5、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工程。以东岸小流域和干沟河流域、官坝河流域、鹅掌河流域等上游区域为重点,实施生态移民、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更换树种,加大干沟河、官坝河、鹅掌河上游区域的森林植被覆盖率,含养水源,保持水土,削减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污染物贡献量。

6、官坝河工程治理工程。流域面积84平方公里,治理长度3950M,治理方案为裁弯取直、扩河护岸组成。其中0+000~1+000左右岸为裁弯取直段,长度1000M,1+000~3+050为扩河护岸段,长度2050M,3+050~3+950护岸长900M。设计洪水为20年、30年一遇。

7、邛海—泸山开发性详规编制。详规编制涉及面积58平方公里。

中远期(2005—2015年)拟实施的工程:

(一)、邛海湖滨带建设工程。包括湖滨陆地水质净化林工程、湖滨陆地景观林工程、退塘还湖天然湿地工程、水生植物恢复工程、人工湿地工程、东岸防护林工程、东岸截污工程。

(二)、邛海流域生态农业保护和建设工程。建设邛海流域高效农业科技生产基地及农村社区人民生态环境保护及垃圾处置,其中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工程1900h㎡,建立化肥农肥监测点50个,建设20m3/d规模有机肥产业化基地5座,农户型堆沤系统处置5×2型堆沤系统1300座,3×2型堆沤系统4330座,建设农村沼气池8500户。

(三)、邛海流域森林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工程。保护好泸山片区现有森林并建立示范工程区,在邛海南岸和东北岸湖滨第一层退耕还林地及宜林荒山荒地中造林440h㎡及山地林业生态保护、退耕还林、流域上游山区移民,流域水土保持及泥石流防治等。

(四)、流域乡镇综合治理工程。近中期完成环邛海湖滨乡镇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逐步搬迁位于湖岸边,无污水处理设施的餐饮、农家乐及居民。

(五)、邛海底泥疏浚及处置工程。自2005年到2015年,每两年安排一期疏浚工程,每期工程量为400万m3及一次性购2-3艘挖泥船。

(六)、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工程工程主要为节水工程、湖堤工程、河道防洪工程等。

五、工程总投资及筹措

工程总投资11.29亿元(所泛及投资均为静态投资),其中近期内投入15759.26万元(包括官坝河治理1634.4万元,绿色走廊建设、退湖还耕、退耕还林、截污干管工程9307万元,湖滨带生态修复二期工程为3087.86万元,邛海—泸山开发性详规编制经费1730万元)。中期投资58083万元(其中邛海湖滨带建设工程中期投入12339万元,生态农业保护和建设工程中期投入5665.5万元,流域乡镇综合治理工程中期投入7038.90万元,邛海底泥疏浚及处置工程年均投入1240.8万元,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近中期投入11946万元)。远期投资42358万元(其中邛海湖滨带建设工程远期投入13238万元,生态农业保护和建设工程远期投入7472.5万元,流域乡镇综合治理工程远期投入6045.2万元,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远期投入9352万元)。资金筹措采用申请国家和省补助、州市政府筹措、开发行贷款、招商引资等方式解决。

六、工程组织管理

为加快邛海治理工作,全面完成邛海流域整治,强化邛海流域环境的管理和生态保护,争取邛海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资金,提高政府各部门对邛海流域治理工作的责任,治理、宣传、开发、利用好邛海泸山,西昌市特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郑康为指挥长的包括市邛管局、发展计划局、财政局、建设局、环保局、林业局、国土局、交通局、农业局、畜牧局及相关乡镇为成员的“邛海—泸山综合整治开发建设指挥部”。

七、工程实施责任单位

由西昌市农业局、农能办、水利局、林业局、邛管局、建设局、交通局、国土局、畜牧局、环保局根据各自职能范围分项实施相应的子工程。

八、工程进度安排

近期安排工程进度为:2004年10月至12月完成初步设计及审查,2005年元月至4月

完成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完成施工、设备安装、系统调试及竣工验收;湖滨带修复工程第二期拟在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完成;官坝河治理工程拟在2004年至2006年底完成;邛海—泸山开发性详规拟在2006年底前完成。中期工程实施年限为2005年至2010年。远期工程实施年限为2010年至2015年。

九、工程效益分析

由于该工程主要为公益性,工程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通过上述工程分年实施后,能有效地遏制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保证当地社会和经济的良好运行和持续发展。力争化社会环境效益于地区经济效益,最大限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XX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

[XX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的主要任务 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努力改善我县生态环境质量,大力推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按照全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纲要和县"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生态环境建设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保护和建设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深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眼前与长

远、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以自然生态保护、生态安全为中心,以生态建设工程为先导,实施生态战略,推进全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全县人民群众尽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促进全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质量要求,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布局,分类指导,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2、坚持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实行农艺、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封山育林与发展农村新能源相结合,退耕还林与发展养殖相结合,重点推广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实用技术。 3、坚持治理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建设与管护并重的原则。在合理开发利用各类自然资源,科学安排整治措施和建设内容的同时,依法对资源和建设工程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确保建设一片,成功一片。 5、坚持发挥科技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行业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大力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和技术,不断提高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含量的技术水平。

四川省邛海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方案

四川省邛海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方案 (2019年6月) 1、基本概况 邛海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东缘,四川省西昌市东南部。邛海属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是完全隶属四川省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流域面积共307.6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及湿地面积34平方公里,蓄水量3.2亿方。随着西昌市城市不断扩展和社会经济迅速,邛海流域水污染风险显现,水生态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水环境质量有所下降,水管理需要及时提升。地方政府积极开展了多项邛海生态保护及治理工作,减少了邛海流域的水土流失,使得入湖泥沙得到基本控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入湖污染问题。但问题并未根本消除,邛海水生态及水环境仍存在恶化的可能,需采取进一步防治措施解决。 邛海流域修复治理方案范围涉及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的8乡1镇等地区,以“一湖三带多区”进行空间布局,通过生态水文过程恢复、河湖地貌形态保护与修复、水质维护与改善等措施,分别从源头、廊道、湖泊入手,逐步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水生态修复与治理体系。规划实施项目8个,投资7.64亿元(表5-1)。 2、主要问题 (1)水污染风险显现,部分入湖河流水质堪忧,部分地区存在农业面源污染,污染负荷加大。流域内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有所下降,上游受砍伐薪柴、开荒种植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流域源头区水源涵养林大面积萎缩,流域水生态遭到破坏。

(2)水环境质量下降。入湖泥沙逐渐淤积,湖泊自然岸线改变。由于邛海流域的水土流失,泥沙随水流流向邛海,在入湖河口区域形成沉积,长久以往改变水域岸线,侵占湖区,破坏邛海原有的自然湖岸线。 (3)部分入(出)湖河流河道岸线遭到破坏。邛海流域内部分入湖河流(如高仓河、干沟河、鹅掌河等)水土流失防治及防洪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标准低。 (4)泥沙大量淤积,影响邛海水功能发挥。随着底泥淤积的逐年加深,邛海蓄水量将逐年减少,严重影响邛海水体多种功能的正常发挥。 (5)水管理支撑体系较为薄弱,信息化程度不高。 3、治理目标 结合流域生态特点,全面开展生态水文过程恢复、河湖地貌形态保护与修复、水质维护与改善等方面工作,多部门协作,消除流域水生态环境潜存的问题与隐患,共同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良好发展。 到2030年,邛海流域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转变,用水效率全面提升,面源污染大幅降低,河湖空间管控、水土流失治理、水环境质量、水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初步构建起统筹可控的水安全保障体系、规范协调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健康完整的水生态系统、特色鲜明的水文化景观体系和现代精准的水管理服务体系。 4、治理思路

03-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中国生态经济网来源:南宁市环保局网站 前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南宁市生态环境,是改善投资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我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确保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完成,需要有一个具有长期指导作用并能广泛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为此,我们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广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广西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指导下,制定本规划,并纳入南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这对于作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府南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南宁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制定。 本规划确定规划期为3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从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本规划对全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规划,主要包括: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石漠化,防治酸雨,机动车尾气治理,噪声达标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土地、天然林、珍稀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保护,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水资源保护等。 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概况 南宁市地处南亚热带,广西南部偏西,在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2′~23°32′之间,属南亚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约1246毫米,常年平均气温21度左右。全市面积10029平方公里,辖兴宁、新城、永新、城北、江南五个城区以及郊区、邕宁县、武鸣县。1999年全市总人口281万,壮族占63%,市区人口为128万。

西昌邛海

西昌邛海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009级2班 何滔滔(2009100209) 一、邛海风景区简介 邛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古称邛池,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至今约180万年。其形状如蜗牛,南北长11.5公里,东西宽5.5公里,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34米;水面标高为1507.14—1509.28米;水位变幅小,集水面积约30平方公里。 邛海如同我国一些高源湖景一样,以恬静著称,景色四季各异,春日天光水钯,上下一碧,一片浩翰波光闪耀在苍山碧野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岸边柳眉桃腮,燕语呢喃。夏日湖水盈盈,彩霞耀眼,山寺渔村,相映生辉。秋日天高气爽,落霞孤鹜,秋水天长,使人留连忘返。冬季天净水明,红枫翠柏,倒映湖面。午后起风,海浪奔涌,似白鹅嫱戏于波涛上。 诱人的邛海景色,与西昌晚间皎洁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多诗意情怀。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浏览邛海后对其景色大加赞叹,兴奋不已,并在其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 再如原中央大学教授朱契游邛海后也写道:“我曾泛舟西湖、鼓棹洞庭、横绝太湖、登临鄱阳,觉得洞庭雄阔,鄱阳奇伟,太湖深秀,西子浓妆,邛池淡抹,各有千秋,邛池尤以恬静见胜。”邛海景色由此可见一般。 邛海不仅景色秀美,还有许多美妙的民间传说,更烘托出它的神秘和美丽,如李膺《盖州记》和《太平御览》等著述中均有记载。邛海湖内有40多种鱼类,其中有特有的白鱼、鲤鱼、大虾、螃蟹等,秋末冬初有19种候鸟携家眷来此过冬。湖畔现有邛海公园、邛海宾馆、新沙滩渔村、莲池、月亮湾、阳光度假村、萝莎玫瑰园、青龙寺、老海亭遗址、核桃村观赏园和省体委水上运动学校等景点。 二、邛海风景区旅游资源分析 (一)邛海的地理位置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卧于泸山东北麓,螺髻山北侧,山光云影,一碧千顷,是四川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邛海水质清澈透明,面积约31平方公里。峨眉山保存了从前寒武纪以来比较完整的沉积地层,为研究地壳及生物演进历史提

西昌市邛海湿地恢复建设工程介绍

西昌市邛海湿地恢复建设工程介绍 邛海湿地位于四川省西昌市邛海四岸,经天然淡水湖开发建设而成,是四川省首个具备国际重要湿地申报条件的湿地,目前正在申报国际重要湿地。邛海湿地总占地2万亩,2010年开建,分六期建设,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为一至四期,2013年五、六期动工,预计2020年全部完工。一至四期湿地的恢复建设,累计投资16亿元,使得邛海水域及湿地面积恢复至31平方公里,邛海湿地旅游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待五期、六期湿地建成后,邛海水域面积将恢复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42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将达到2万亩,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届时,邛海将更加美丽富饶,必将为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邛海湿地一期恢复工程——观鸟岛湿地 一期恢复工程位于邛海西岸北端,总投资0.55亿元,占地面积112200平方米,其中原建钓鱼台18000平方米,映月潭9000平方米,绿地面积54100平方米,仿木栈道2700平方米,退塘还湖28400平方米,驳岸2100米,共有5个雕塑,1个广场,2座小桥,3个亭子,25种水生植物,4个生态厕所,50亩菱角。工程主要由“亚热带风情区、海门桥渔人海湾区、生命之源区、祈福灵核心区、柳荫垂纶观鸟区”等5大主题游览区项目组成,湿地是白鹭、灰鹤、海鸥等野生鸟类理想的栖息地,体现了“自然、生态、和谐”的主题。 邛海湿地二期恢复工程——梦里水乡湿地 二期恢复工程位于邛海北侧,南起湿地一期的小海,北达新海河出口,东临邛海岸线,西至 滨海路人行健身步道,项目 总投资1.65亿元,其中征地 拆迁资金1.35亿元,湿地恢 复建设工程资金3000万元。 项目占地2600亩,其中陆地 绿化面积为270亩,水生植 物285亩,水面面积2045亩, 共有81个小岛。

精选5篇四川西昌邛海导游词.doc

精选5篇四川西昌邛海导游词 邛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古称邛池,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其形状如蜗牛,南北长11.5公里,东西宽5.5公里,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34米;水面标高为1507.14—1509.28米;水位变幅小,集水面积约27平方公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四川西昌邛海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四川西昌邛海导游词(一)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卧于泸山东北麓,螺髻山北侧,山光云影,一碧千倾,是四川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邛海水质清澈透明,面积约31平方公里。 邛海如同我国一些高源湖景一样,以恬静著称,景色四季各异,春日天光水钯,上下一碧,一片浩翰波光闪耀在苍山碧野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岸边柳眉桃腮,燕语呢喃。夏日湖水盈盈,彩霞耀眼,山寺渔村,相映生辉。秋日天高气爽,落霞孤鹜,秋水天长,使人留连忘返。冬季天净水明,红枫翠柏,倒映湖面。午后起风,海浪奔涌,似白鹅嫱戏于波涛上。诱人的邛海景色,与西昌晚间皎洁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多诗意情怀。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浏览邛海后对其景色大加赞叹,兴奋不已,并在其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再如原中央大学教授朱契游邛海后也写道:"我曾泛舟西湖、鼓棹

洞庭、横绝太湖、登临鄱阳,觉得洞庭雄阔,鄱阳奇伟,太湖深秀,西子浓妆,邛池淡抹,各有千秋,邛池尤以恬静见胜。"邛海景色由此可见一般。 邛海不仅景色秀美,还有许多美妙的民间传说,更烘托出它的神秘和美丽,如李膺《盖州记》和《太平御览》等著述中均有记载。 邛海湖内有40多种鱼类,其中有特有的白鱼、鲤鱼、大虾、螃蟹等,秋末冬初有19种候鸟携家眷来此过冬。湖畔现有邛海公园、邛海宾馆、新沙滩渔村、莲池、月亮湾、阳光度假村、萝莎玫瑰园、青龙寺、老海亭遗址、核桃村观赏园和省体委水上运动学校等景点。 精选5篇四川西昌邛海导游词(二) 各位贵宾,大家好!欢迎来到西昌。说起西昌,很多人都会浮想联翩,航天城、月城、小春城等一个个名字就会闪现出来。好,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西昌之旅,去认识这座美丽的城市。 在四川省西南攀西大裂谷,有一座青山环绕,冬暖夏凉,惠风和畅的美丽城市。一枚枚运载火箭从这方神奇的土地升腾,象划破苍穹的利剑把一颗颗卫星送向太空。这就是有着二千六百五十一平方公里幅员面积,54万人口,海拔1500米,蜚声中外的中国航天城西昌。 西昌市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首府。据史载,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她便是祖国西南边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朝时,这里叫邛都,公元862年,南诏征服这里后,把它改名为建昌。 1720xx年,清朝雍正年间,因其位于四川西部,朝廷又希望它繁荣昌盛,故改名为西昌,并沿用至今。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在悠悠岁月中,曾演绎过司马相如的开疆拓荒,

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190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海洋局会同农业部,中央编办,环境保护部办理 提案人:致公党中央 主题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高度重视沿海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明确指出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的生命线,先后制定完善了海洋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和生态建设规划,为沿海开发划定了“红线”。但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生物资源衰退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扭转,海洋沙漠化发展的趋势没有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海洋法制意识、生态意识不强。各地、各级政府为了片面地追求发展速度,忽略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顾海域审批程序、不顾海洋使用论证、不顾海洋环境评价,在没有取得海域使用权的情况下,违法用海的现象常有发生,更不谈其对海洋生态环境应负的责任。 2.对海洋的过度无序开发。各地掀起的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区建设、化工园区和滩涂围垦等热潮,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和不同程度的破坏。沿海很多地方都在建港口或规划建港口,化工园区更是遍布沿海各地,其对海洋生态影响巨大。更有甚者,一些化工企业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对排放的工业污水不予深入处理、净化,甚至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大面积的围垦,使沿海滩涂湿地迅速缩减,而消失的滩涂湿地,使绝大部分的鱼、虾、蟹等的幼体无法生长发育,成长为成鱼。加之工业的污染,近海沙漠化已不可避免。 3.海洋生态异象频发。山东青岛连续多年浒苔大面积爆发,去年江苏海域的水母爆发、以及一年胜似一年赤潮等。无不警示我们,海洋生态环境已经脆弱到多么严重的程度。甚至连今年的梭子蟹、鮸鱼“丰收”都不一定是好现象,它是海洋渔业资源剧烈动荡的象征。生态异象不仅会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危及到沿海地区人们的生存状态。 4.沿岸径流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有关报道,长江、淮河等大小河流的径流对海洋的污染占海洋总污染的70%以上,而这部分的污染目前还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制造业大国”给我们的海洋经济带来的“恩惠”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5.渔业生产与管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沿海渔民急功近利式的捕捞方式也是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失衡的直接推手,加之渔业管理方式陈旧,任何渔业资源的兴起都经不住如此巨大的生产能力,由此形成了渔业资源的此起彼伏,动荡不定。 6.跨界、跨流域污染成了治理难点。在苏鲁交界处的海州湾沿岸,兴建许多的化工、冶炼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部分是重污染企业,平时看不到什么污水排放,但一到雨水季节,大量的带有重金属污染的污水就随洪水顺流而下,在苏北沿岸流的带动下严重地污染了

邛海湿地公园的调查

琼海湿地公园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范丽丽,杨丹,贺梅,刘丹,叶言娟,李锐

一、环境调查 (一)自然环境调查 1.琼海景区的概况: 邛海(qióng hǎi),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古称邛池,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至今约180万年。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卧于泸山东北麓,螺髻山北侧,山光云影,一碧千顷,是四川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邛海水质清澈透明,面积约31平方公里。其形状如蜗牛,南北长11.5公里,东西宽5.5公里,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34米;水面标高为1507.14—1509.28米;水位变幅小,集水面积约30平方公里。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邛海美景如图所示 2.生态特征: 邛海处于中营养水平,2009至2011年已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污染元素的泥沙、氮、磷;年均水温17.8℃。邛海湖内有40多种鱼类,其中有特有的白鱼、鲤鱼、大虾、螃蟹等。秋末冬初有19种候鸟携家眷来此过冬。虽然地处高原,

但其鱼类区系都是由中国江河平原区鱼类组成,与青藏高原特有的裂腹鱼类和条鳅组成的鱼类区系相异,与同属金沙江水系的程海鱼类区系相似,现有鱼类中红尾副鳅、短尾高原鳅、中华倒刺鲃、云南光唇鱼、岩原鲤和白缘“鱼央”等为广泛分布于长江上游的种类,鲤、鲫、西昌白鱼和中华倒刺鲃等,13种在云南的程海都有分布,泥鳅和宽鳍“鱼昔”等17种为广泛分布于长汀中、下游的种类在邛海鱼类中仅有白鱼,鲤和红鲌等几种鱼类在形态特征上具有明 3地质地貌条件: 邛海湖形似蜗牛,头在西北的海河出湖口—带,湖长11.5公里,最宽5.5 公里,平均宽度2.7公里,湖岸线长35公里,湖盆为锅底形,湖岸到湖心深度变化很大,大多数水深在15米以上,湖泊最大面积3lkm2,(水面标高1509.28m),最低水位时面积为28.5km2(水面标高1507.14m),流域集水面积为309km2,容积为3.2亿立方米;湖底泥是由暴雨径流冲刷地表土入湖沉积所致,为红棕色细泥;较大的河流有邛河、官坝河和鹅掌河,其中官坝河集水面积较大,能维持终年有水。 邛海地形地貌如图所示 4.形成原因: 邛海是怎么形成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诸如牛轭湖说、古弯曲湖残余说、安宁河东南流的古河道说、堰塞湖说;不过,影响最大的算是邛海地震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技术指南(导则)》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技术指南(导则)》 (征求意见稿)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促进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融合,制定本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明确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编制的任务、程序、内容和成果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市级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编制。 2 术语和定义 2.1三区三线 “三区”指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三线”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1。 2.1.1城镇空间 城镇空间是重点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城镇经济的地域,包括已经形成的城镇建成区和规划的城镇建设区以及一定规模的开发园区2。 2.1.2农业空间 农业空间是主要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地域,以田园风光为主,分布着一定数量的村庄。农业空间包括耕地、基本农田、园地、畜牧与渔业养殖等农业生产空间,以及农村居民点等生活空间3。 2.1.3生态空间 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4。 1《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厅字[2016]51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4]2477号)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4]2477号)

2.1.4城镇开发边界 是指为防止城镇无序扩张和无序蔓延、优化城镇布局形态和功能结构、提升城镇人居环境品质,划定的一定时期内可以进行城镇集中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空间边界5。 2.1.5永久基本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永久特殊保护的耕地6。 2.1.6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7。 2.2资源承载力 指在可以预见到的期间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8。 2.3环境承载力 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9。 2.4生态安全格局 指由事关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性保护地构成的结构完整、功能完备、分布连续的生态空间布局10。 2.5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5《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2019年6月稿) 6《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2019年6月稿) 7《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环办生态〔2017〕48号)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9王金南,蒋洪强等. 环境规划学[M].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4.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_初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这个蓝色星空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人类可持续利用的财富,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内向拓展,是拥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新兴领域。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溃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挑战。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面积有354万km2,跨越了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水体营养丰富,有利生物资源的开发,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及能力,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来维护海洋资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的永续发展。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含3个特征:(1)持续性。在海洋生态过程的可持续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两个方面。海洋生态过程的可持续建立在海洋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之上,要求海洋生态系统构造完整和功能齐全。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无限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都直接关系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正确解决资源质量、可利用量及其潜在影响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资源种群多多样性;(2)协调性。海洋资源的利用应与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保持协调与和谐,以维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公平性。即当代人之间与世代人之间对海洋环境资源选择机会的公平性。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要求任何海洋开发活动不应带来或造成环境资源破坏,不应对后代人对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造成不良影响。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达到以下目标:(1)在保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强化开发深度和广度,提高开发的科技含量;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新技术发现新资源,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海洋是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多地对其进行利用,又要保持生态系统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和维持其持续再生产能力;(3)海陆一体化开发,统筹制定沿海陆地区域和海洋区域的国土开发规划,逐步形成临海经济带和海洋经济区,推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4)开发与保护协调。制定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执法管理;(5)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制定协调的海洋开发政策,建立有利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法规。

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王诗成

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王诗成

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王诗成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为加强海洋资源节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培育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 一、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必须倡导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发展至今,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严重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

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由内而外地体现在人类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教育、法律、制度、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行为方式中。 众所周知,尽管我国幅员辽阔、物藏丰富,但我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拥有耕地、草原、淡水、森林等资源数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1/3、1/4、1/8。目前我国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左右,海洋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美国、英国以及相邻的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海洋如何定位,已显得十分关键。这就要求在发展海洋事业的过程中,要积极倡导海洋生态文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周密策划,统筹兼顾海洋环保工作。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海洋生态优先的理念,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以节能减排为重点,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所需资料清单

xxx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5-2030) 资料清单 环保局: 收集近5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SO2、NO2、PM10、PM2.5、CO、O3),大气监测站位图;水环境质量;地表水地下水的监测资料,监测图;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站位图;区域环境噪声(工业区噪声、居住区噪声、商业区噪声、文教区噪声)及交通干线噪声监测资料;近5年的xxx环境质量报告书。 xxx主要污染源分布现状,各污染源的分布图;主要工矿企业的排污资料;各单位危险固废产生量、处理量;工业固废排放总量年度计划,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统计;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年度计划(SO2,烟尘,粉尘,COD,氨氮);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削减目标责任书,主要污染物削减途径(总量控制与减排计划);xxx环境功能区划;xxx生态功能区划。 大型项目的环评资料(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工程和环评报告);各企业环评执行情况及环保验收情况;环评审批情况。 自然保护区规划报告(现有的及规划建设的)及图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及控制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大气、水、噪声、固废);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报告;xxx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近五年的环保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环境宣传教育材料及工作实施方案;群众来信来访、热线电话情况,人大代表建议、政

协委员提案的受理、登记、督办和反馈情况。 计划取缔关停企业名录;环境管理队伍建设情况;近五年来xxx 企业监管情况总结;12369环保热线日常管理情况;排污费的征收情况;污染防治设施的现场监督情况;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环境检测网络标准化建设规划。 关于法规方面的制定或执行情况总结;未来的计划安排。 园区近5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园区近5年的xxx环境质量报告书;园区主要污染源统计资料;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报告;园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及“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削减目标责任书,主要污染物削减途径(总量控制与减排计划)。 节能、环保、生态保护、工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十二五、十三五)。 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或建设规划(十二五、十三五)。 各园区年、项目验收报告产审核工作的报告。 城区内重点企业的环评、环保规划、清洁生产报告、项目验收报告。 热电厂(能源梯级利用;炉灰、炉渣制建材项目;生物质热电余热大棚;蒸汽管网铺设等)相关项目等项目立项书、科研、初设、实施方案、项目验收报告等。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涉及指标:(规划基准年2014年)空气污染指数<100的天数超过275天;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

邛海泸山景区规划说明书

项目名称: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 委托方(甲方):西昌市人民政府 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0001083—0 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 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21001)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5 年 12月 10 日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 院主管总工:戴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主管所长:蔡立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主管主任工:刘泉高级城市规划师 编制人员名单: 项目负责人:蔡立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束晨阳高级城市规划师 专项负责人:刘冬梅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目参加人:张清华城市规划师 曹璐城市规划师 郭连起高级工程师 陶晓峰高级工程师 胡鹏工程师 李萍助理工程师 朱珊珊助理工程师 付建武助理工程师 地方配合人员: 王荣华邛海泸山管理局局长 高建虎邛海泸山管理局副局长 雷发林邛海泸山管理局国土规划科科长 黄建国邛海泸山管理局执法大队队长 李斌邛海泸山管理局国土规划科 徐茂邛海泸山管理局国土规划科 陈斌西昌市建筑勘测设计院规划师

前言 受西昌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工作,规划自2005年2月开始,2005年12月完成。具体工作阶段如下: 2005.2-3月,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2005.3.31-4.15,现场调研、走访座谈阶段。规划组一行14人,调研时间历时15天。期间除对规划范围内地区进行具体踏察外,规划组还调查了市域周边风景资源,深入凉山州腹地彝族聚居区昭觉、美姑等县实地感受彝族文化风情。调查期间,规划组召开多次规划座谈会,并分头对有关单位进行了具体走访、进一步收集资料。 2005.4.15-6.20,规划构思、方案阶段。6.14-20日,规划组向州市领导、相关单位汇报了规划方案,并进行补充调查工作。州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对规划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5.6.21-8.10,方案深入、纲要阶段。在初步方案交流之后,规划组对规划方案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调整完善和具体深化,并于7月30日、8月2日向州市领导、有关单位进行了规划纲要汇报,得到了地方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 2005.8.10-9.23,成果阶段。规划纲要之后,规划组对景区规划尤其是专项工程规划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深入完善,并于9月7日进行成果前阶段院级技术审查。经过修改完善,2005年9月23日四川省建设厅在成都组织举行了“邛海泸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成果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并以会议纪要方式提出了具体修改

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海岸带区域涉及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省(区、市)的近岸近海区,涵盖黄渤海、东海和南海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含辽东湾、黄河口及邻近海域、北黄海、苏北沿海、长江口—杭州湾、浙中南、台湾海峡、珠江口及邻近海域、北部湾、环海南岛、西沙、南沙等12个重点海洋生态区和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本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主要区域,也是保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一、自然生态状况 本区域是陆地、海洋的交互作用地带,纵贯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海水表层水温年均11—27℃,沿海潮汐类型和潮流状况复杂。区域内大陆岸线长度1.8万公里,分布1500余个大小河口、200余个海湾,滨海湿地面积约为580万公顷。本区拥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海岛、海湾、河口、上升流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区域内海洋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丰富,记录海洋生物约28000多种,约占全球海洋物种总数的13%,是我国乃至

全球海洋生物重要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是重要的候鸟迁徙路线区域。 二、主要生态问题 本区域受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影响,局部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显著退化,部分近岸海域生态功能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脆弱,风暴潮、赤潮、绿潮等海洋灾害多发频发。具体表现为,17%以上的岸段遭受侵蚀,约42%的海岸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局部地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问题较为严重,调节和防灾减灾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遭到破坏,有害生物危害严重,生物多样性损失加剧。 三、主攻方向 以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恢复和服务功能提升为导向,立足辽东湾等12个重点海洋生态区和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保护自然岸线,严格控制过度捕捞等人为威胁,重点推动入海河口、海湾、滨海湿地与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类型的系统保护和修复,综合开展岸线岸滩修复、生境保护修复、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生态灾害防治、海堤生态化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海洋保护地建设,改善近岸海域生态质量,恢复退化的典型生境,加强候鸟迁徙路径栖息地保护,促进海洋生物资

西昌湿地宣教中心方案建议

西昌湿地宣教中心方案建议作为中国西昌湿地公园“一带两区九园十八景”的点睛之作--宣教湿地管护区,占地约30公顷,主要内容为“一 园二馆三站”。“一园”即建湿地主题植物园;“二馆”即近期的湿地宣教中心和远期的湿地博物馆;“三站”即候鸟环志站、野生动物救助站、水循环试验站等“三站”。下面 重点提湿地宣教中心的建设方案: 一、主题 烟雨鹭洲、梦境江南 二、定位 打造国际重要湿地文化交流中心和西昌湿地生态文化 展示中心。 三、功能 为有别于远期湿地博物馆,宣教中心以生态科普、多 媒体展示为主,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游客能身临其境参与,在娱乐的同时接受湿地科普知识的熏陶,感受烟雨鹭洲、梦境江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画意境。用动漫、4 D电影来展示邛海湿地生物,用高科技来体验新奇。在多媒体演示厅,观众的座位模拟器会配合影片内容制造各种效果。比如画面中船儿在水中乘风破浪,模拟器就会不停摇晃,好像你就坐在船上;画面有花,观众就能闻到花香;电影里下

雨了,观众头上也开始掉水滴……整个过程中,要让人体验新奇·····。 四、位置 湿地宣教中心位于海河口地势较高的人工小岛上,虽然袖珍,但位置绝佳:可远眺螺髻,赏“螺岭积雪”。中观泸山,赏“泸峰晓月”。近望邛海,品“松风水月”。内观湿地,看鸟飞鱼跃。 五、规划指标 用地面积8947平方米,建筑面积1075平方米,(面积太小,不能满足功能需要,建议扩大为3000平方米)建筑限高9米,建筑密度6%,容积率0.13,绿地率38%。 六、建筑设计 1、方案一:建筑面积1075平方米,建筑材料使用 当地 有质感的毛石,木材与通透玻璃相结合,屋顶和外立面绿色种植技术,以在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和鸟类的同时,创造一处旅行者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空间。 2、方案二: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可参考以下方 案

西昌旅游路线图

一.邛海: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海滨中路邛海公园 门票信息:免门票。进公园后,可以乘坐小船到对岸的小渔村吃烧烤游玩,费用是10元/人(淡季5元),另外可以选择机动船,费用是20元/人左右,同時也可以包船游览邛海,费用100元以上,价格不等。 景点介绍: 邛海又名邛池,位于西昌市东南5公里处,因地层断裂而形成的天然湖泊,是四川省独自拥有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湖面27.678平方公里,最深处18米,常年蓄水约3.2亿立方米。邛海是史前地质构造运动时断陷形成的。湖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湖水常年清澈,四季均宜游泳、泛舟、垂钓。邛海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御寒避暑胜地,休闲度假天堂”。沿湖有海滨公园、新沙滩、月亮湾度假村、东郊公园游览点。邛海盛产鱼虾,是有名的天然渔场和水上运动场,沿岸绿树成荫,远处群山环抱,海滨公园水榭长廊,配以时令鲜花,格外引人注目。

二.螺髻山: 地址:四川省普格县境内 开放时间:8:00-19:00 门票信息:螺髻山门票:66元(含16元观光车费用)。仙人洞门票:40元。索道价格:130元。 景点介绍 螺髻山位于西昌市东南37公里处,主峰海拔4359米,螺髻山峰体是千年前古冰川造山运动所形成的,峰体的形状有点象青螺,山峰则酷似少妇发髻,故而得此名,有“西子淡妆,峨嵋淡抹,螺髻天生”之美誉。螺髻山全境状如葫芦,是一个南北长64公里,东西宽35公里,总面积2240平方公里的山地。其中,风景旅游区为1083平方公里。古籍中将螺髻山名胜归结为十二佛洞、十八顶、二十五坪、三十二天池,七十二峰,一百单八景。五彩缤纷的冰川湖泊;雄奇壮观的冰川角峰刃脊;世界上最大的古冰川大刻槽,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幽深奇险的温泉瀑布被称为“螺髻五绝”。站在峰上,可俯瞰螺髻山东沿的片片森海。湖的出水口之下,3500米“V”谷北壁的大型冰川刻槽,横嵌岸壁,是螺髻山的绝景,槽中遗有古冰川作螺旋式推进碾磨岩壁的清晰擦痕,显示了当年冰川活动巨大的自然威力。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罕见的,巨大古冰川刻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1002张春阳2010110486 我国是海洋大国,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经济迅速增长、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程 度不断加快而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立足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和保护海洋环境,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21世纪宏伟蓝图的必由之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把海洋资源开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海洋开发利用创造了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十 二五”规划纲要更是以专章的形式就“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阐述,提出 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 理能力”,凸显了海洋在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沿海岛屿6500多个,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300万km2的管辖海域。中国的海域处在中、低纬度地带,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比较优越。沿海地区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为发达,对海岸带和海洋环境压力较大。 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封闭性特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 性脆弱性明显。2010年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监控区分别占14%、76%和10%。据初步估算,与20世纪50年代 相比,我国滨海湿地累计丧失57%,红树林面积丧失73%,珊瑚礁面积减少了80%,2/3以上海岸遭受侵蚀,沙质海岸侵蚀岸线已逾2500公里,外来物种的 入侵使得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日趋减少。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不同等级 的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大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空间分布,并包含 着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共存共生的生物与非生物组成,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从而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 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各部分、内部结构、物能运动等才能处于相互适应与 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生态系统才能达到良性循环状态。 海洋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海洋中拥有庞大的生 物体系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地球制造大量氧气,也可以供应蛋白质;海洋有 取之不尽的海洋化学和巨大的矿物资源包括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学物质和淡水 以及丰富的动力、水力和热能资源;据科学家考证,在陆地是那个已发现的矿产,海洋里几乎都有,陆地上没有的海洋也有;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使得海 洋成为一个药物王国。海洋的自净能力为地球分解大量有毒物质。海洋生态环 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很好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海洋生态环境还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 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海水的有机统一性及其 流动交换等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的有机联系,使海洋的整体性和组成要素 之间密切相关,任何海域某一要素的变化(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都不可能

邯郸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邯郸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邯郸市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历史文化悠久,地域上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海河流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必经之地,生态区位优势明显。然而,自然资源的长期开发、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仅降低了区域环境质量,而且也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制定一个长期的、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指导全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同时,本项工作也是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精神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条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严格遵守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法则,以保护自然环境、维护重要生态功能地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针对邯郸市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特点,通过科学论证、分析,提出邯郸市的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和各功能分区的控制性规划,为邯郸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条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邯郸市市域所辖的19个县(市、区),规划区域面积120.71万公顷。 规划期限为50年,其中近期:2002年—2005年;中期:2006

年—2010年;中远期:2011年—2030年;远期:2031—2050年。 第四条规划目标 到2005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区和部分县级城市环境质量实现按功能区达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到2010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60%以上的宜林荒山完成生态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26.5%,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20%以上;积极筹建武安青崖寨濒危植物自然保护区(被河北省列入2001年拟建名单)和森林公园及风景名胜景区,使邯郸市良好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得到保护;力争5个县(市、区)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建成1-2个生态示范区,2-3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6-8个省级生态农业县,基本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到2030年,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得到重建和恢复,生态农业得到普遍推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森林覆盖率达到30%。 到2050年,全市水土流失区基本得到整治,基本实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生态、社会和经济达到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