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面爆破主要参数设计的问题探讨

光面爆破主要参数设计的问题探讨
光面爆破主要参数设计的问题探讨

层单位的组赋予时代概念,如石千峰组为P32(按二叠三分),而骆驼脖子砂岩及大占砂岩看作P12和P21的分界等等,既然岩石地层单位不考虑年代,在对照表中应该去掉时代一栏为宜。

3 多重地层划分的意义

3.1 多重地层划分概念丰富了对比的含义。多重地层划分概念认为在地层学的意义上,“对比”根据所强调的特征有不同种类。如岩石地层对比、生物地层对比、年代地层对比。而统一地层划分概念只要一提到“对比”二字,就意味着地质年代的等同,可有效避免地层学述语中的混乱和争论。

3.2 多重地层划分概念加深了组、带、阶三种基本地层单位的实质性和概念的理论研究,和这些单位间的彼此关系的研究。分别强调组的穿时性,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阶的等时性。组的形成取决于沉积环境而不是时间。生物带的深入研究和分类赋予生物地层以丰富的内容,从而纠正了以往简单的生物地层即地层学的片面倾向。

3.3 多重地层划分概念赋予地层学以新含义。多重地层划分概念促进了地层的物理特征划分的研究,如地磁地层划分和对比理论的形成,地震波等速面地层年表的初步建立等等。

3.4 运用现代地层学原理,可以改革我国地质制图方法,如以岩石地层单位组作为制图单位绘制组,因组以岩相、岩性特征为基础,不但在野外据以制图极其方便,还可以在空中据以进行遥感制图,而且成图后的图面内容不因研究程度的进展而改变。

4 制订新的中国地层规范的必要性

建立了在统一地层划分理论下的《中国地层规范

草案说明书》自制订至今近40年来,没能根据地层学的发展得到必要的、及时的修订,以至于出现了地层学理论与地层学实践间不适应的状况。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基础的《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1980)仅仅是“建议性的”的、“允许有选择地使用”、“可供××参考”,使其没有强制性、规范性。作为世界上一个大国,为了能使地层学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地层学实践,以现代地层学理论制订新的中国地层规范,应该立刻提到日程上来。

参 考 文 献

1 尹赞勋,陈锦石,张守信.中国地层典(七、石炭系).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 张守信.华北月门沟群的重新解释.科学通报.

1980.(12)

3 全国地层委员会编.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4 吴瑞棠等编.现代地层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5 汪曾荫等.华北地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多重划分.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6

6 尚冠雄等.华北晚古生代煤地质学研究.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唐德林 198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现任中煤第一勘探局光华地球物理研究所仪器室主任。地址:河北邢台,邮编:054000。

(编辑 刘阐词)

光面爆破主要参数设计的问题探讨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王汉军

摘要 通过对光面爆破原理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实践经验,给出了相应的光面爆破参数计算方法和经验值。

关键词 光面爆破 不偶合装药 密集系数

光面爆破技术的目的是使爆破后留下的围岩具有光滑表面,并不破坏围岩的强度和稳定性。该技术起源于瑞典,我国从60年代末特别是70年代初开始应用和研究。由于该技术与普通爆破法相比,具有快速、优质、安全、高效、低耗的优点,在井巷掘进中,光面爆破技术已全面推广,并成为一种标准的施工方法。此外,在花岗岩等石材的开采方面,这项技术也被广泛采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岩石的组成、结构、构造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以及炸药、孔径的不同,给光面爆破参数的设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设计不当会造成周边眼的超欠挖,甚至破坏围岩的稳定性,增加支护工作的难度和消耗。现就光面爆破主要参数

31

 1999年第4期 河北煤炭 

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

1 光面爆破的原理和降低围岩破坏的措施1.1 光面爆破的基本原理

一般情况下,炸药爆炸时,药包表面的冲击波压力

峰值可达数百万千帕(kPa ),这个数值已远远超过了岩石的抗压强度。因此,药包周围的岩体被压碎成粉状,形成一个粉碎区。而光面爆破的原理就是降低炮孔壁上的压力峰值,使装药爆炸后,孔壁上产生的冲击压力低于处于体积应力状态下的岩石抗压强度,而由此产生的切向拉应力要超过岩体的抗拉强度。这样,当周边眼同时起爆时,在炮眼连线上,由于应力波的叠加和爆生气体准静压力的作用,炮眼连线上切向拉应力超过岩石抗拉强度而首先产生裂缝并贯通,同时也抑制了孔壁上其它方向裂缝的产生从而达到不破坏围岩的目的。

1.2 降低孔壁上冲击压力峰值的措施

(1)采用光爆专用炸药。低爆速,低威力,传爆性

能好的光爆专用炸药产生的爆轰压力较低,相应地减

少了对围岩的破坏。目前日本采用一种TN 炸药,瑞典采用古力特炸药,我国庆阳化工厂研制的光爆2号炸药具有低猛度,低爆速,低密度,传爆性能好,药卷直径小等优点,使用效果良好。

(2)不偶合连续装药。采用装药直径小于炮眼直径的不偶合装药,利用孔内环向空气间隙,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控制冲击压力的破坏作用,利用爆生气体的准静态压力来实现炮眼连线上裂缝的扩展贯通。在这种条件下,炮孔壁上产生的冲击压力峰值P 2可按下式计算:

P 2=ρ0D

28[d c d b

]6.n (1)

当P 2≤K b S c 时,岩石只产生切向拉伸破坏。式中ρ0为装药密度;D 为爆速;D c 为药卷直径;D b 为炮眼直

径;n 为压力增大倍数,8~11;K b 为体积应力状态下岩石抗压强度增大系数;S c 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3)空气间隔装药。当采用通常标准直径药卷时,为了克服因不偶合装药带来的钻眼直径过大、钻眼速度慢的问题,可利用在炮泥和装药间留出空气柱的空气间隔装药来降低孔壁上的冲击压力峰值,并相应地增加了应力波的作用时间和应力波传递给岩石的冲量。设L c 为装药长度,L b 为炮眼长度,作用在孔壁上的冲击压力峰值为:

P 2=ρ0D

28[d c d b ]6.[L c L b

].n (2)

2 光面爆破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2.1 不偶合系数

(1)环向不偶合系数K c 的值可按公式(1)确定,即

K c =

d b d c ≥[n ρ0D

2

8K b S c

]16 对于硝铵类炸药,一般取K c =1.5~3.0,这个数值正是硝铵类炸药产生沟槽效应的范

围,对深孔光爆,应改进起爆方法或选用专用光爆炸药。

(2)装药集中度q L ,又称线装药密度,是指每米炮眼内的装药量。采用空气间隔装药时,按公式(2)并令P 2≤K b S c ,可求得每米炮眼内的装药长度L c :

L c =

8K b S c n ρ0D

2(d b d c )6

装药集中度计算式为:q L =

1

4

πd c 2ρ02.2 炮眼间距

相邻周边眼之间的裂缝贯通是各个装药爆炸激起

的应力波在各自炮孔壁上产生初始径向裂缝,然后在爆生气体静压作用下,沿周边眼连线方向形成贯通的裂缝。满足该条件的炮眼间距a 可按下列平衡表示

2r b P b =(a -2r k )S t (3) 式中:r k 为每个炮眼产生的裂缝长度;P b 为爆炸气体充满炮眼时的静压值;S t 为岩石抗拉强度。由此可见,炮眼间距与岩石强度、装药性能、不偶合系数有关。2.3 最小抵抗线和炮眼密集系数 光面爆破最小抵抗线W 值的确定,是根据自由面的反射拉伸波到达周边眼连线前,已形成周边眼的贯通裂缝,从而起到隔离作用,防止反射应力波对围岩的破坏而确定的。按该原理计算,应力波从炮眼到达自由面再以拉伸波返回炮眼连线的时间应等于裂缝贯通所用的时间。已知裂缝扩展速度为瑞利波波速C R ,应力被传速度为C p 且C R ≈0.4Cp ,则

a C R =2W C P (4)

m =a/W =0.8,密集系数m 表示周边眼间距和最小抵抗线之比,是一个相对参数,可根据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开挖条件的不同而调整,一般取0.8~1.0。2.4 起爆时差与空眼效应 对于光面爆破,周边眼同时起爆时,炮眼间的贯通裂缝就形成得较早,爆破形成的壁面也较平整。若周边眼起爆时差超过0.1s ,各炮眼就同单独起爆一样,炮眼周围将产生较多的裂逢,并形成凹凸不平的壁面。

41 河北煤炭 1999年第4期 

因此,在光面爆破中,应尽可能减小周边眼的起爆时差,一般使用同段别的雷管。

在装药眼附近钻有空眼,由于产生的应力集中,增大了装药眼与空眼连线上的拉应力,该方向就会首先形成贯通裂缝,试验表明,在2个装药眼间布置空眼时,应使它靠近其中一个装药眼,才能起到裂缝扩展的导向作用。

3 常用光面爆破参数和爆效评定指标

3.1 光面爆破常用参数列于表1。

表1 常 用 光 面 爆 破 参 数

围岩条件巷道硐室

宽度/m

周 边 眼 爆 破 参 数

孔径/mm孔间距/mm光面层厚度/mm密集系数线装药密度/(kg?m-1)

稳定性好的中硬和坚硬岩石拱 <535~45600~700500~700 1.0~1.10.20~0.30部 >535~45700~800700~9000.9~1.00.20~0.25侧 墙35~45600~700600~7000.9~1.00.20~0.25

稳定性一般的中硬和坚硬岩石拱 <535~45600~700600~8000.9~1.00.20~0.25部 >535~45700~800800~10000.8~0.90.15~0.20侧 墙35~45600~700700~8000.8~0.90.20~0.25

稳定性差裂缝发育的松软岩石拱 <535~45400~600700~9000.6~0.80.12~0.18部 >535~45500~700800~10000.5~0.70.12~0.181侧 墙35~45500~700700~9000.7~0.80.15~0.20

3.2 评定光面爆破效果优劣的主要指标

(1)开挖轮廓成形规则,岩面平整,符合设计要求,超欠挖量没有突破规定指标。

(2)岩面上半孔率达到预定的要求。

(3)在周边眼的装药部位,肉眼观察不到明显的爆破裂隙。

(4)爆破后,围岩中无危石。

4 存在问题和建议

(1)对于深孔光面爆破,应注意克服装药的沟槽效应。

(2)周边孔内有水时,应使用抗水炸药并按有偶合装药确定装药量。

(3)对于节理发育,裂缝方向不易控制的岩石,应减小孔间距和密集系数。

参 考 文 献

1 王文龙.钻眼爆破.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

2 龙维祺.爆破工程.冶金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王汉军 男,1963年生,1992年毕业于中国矿大北京研究生部矿建专业,讲师。曾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地址:河北邯郸,邮编056038。

(编辑 张鸣靖)

应用水平仪测量机床导轨直线度误差

邯郸矿务局机械总厂 齐会昌

机床导轨直线度误差是被测导轨实际线对其理想直线的变动量,对给定平面内导轨直线度误差常用水平仪、自准直仪、读数显微镜与弦线配合等方法进行测量。由于水平仪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因此广泛应用于机床导轨安装调试、修理刮研时测量直线度误差。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测量参数如何选择,测量误差能否满足测量要求,决定了能否采用该测量方法,因此当测量仪器及参数确定后,计算出测量方法误差是非常必要的。

1 误差的测量

1.1 仪器及参数的选择

根据机床导轨直线度误差的精度要求,选择相应精度值的水平仪,根据导轨的测量长度,选择合适步距

51

 1999年第4期 河北煤炭 

爆破设计说明书

A、爆破设计说明书 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1)建筑设计说明及相关图纸与资料 2) 现场调查资料 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 4)《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5)《深圳市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6)《深圳市经济特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7)政府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规定 8)爆破施工合同 1.2爆破施工原则 1)依据石方爆破有关规范、规程及爆破技术要求; 2)爆破有害效应控制在《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范围内 3)根据爆破区域到保护物的不同距离,严格控制爆破单位炸药消耗量、单响最大药量和一次爆破规模,采用微差起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破震动对周边环境胡影响; 4)爆破安全防护措施采用可靠得当胡覆盖防护法; 5)爆破时必须实施严格的安全警戒。 2 工程概况 南山区清华信息港科研楼项目由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位于深圳市高新区北区科苑立交清华信息港内。由于施

工将会遇到致密坚硬的微风化花岗岩,现委托深圳市鹏润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施工。该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桩井、承台等基础石方爆破。预计桩井方量约3500方,基坑、承台方量约2000方,石方工程总量约5500方。待开挖基坑约4M深,基坑东侧紧邻朗山路,东侧有一环胜电子厂办公楼,距离约48M;东北侧有一冷却塔,距离约20M;南侧紧邻北环大道辅道,距离约13M;西侧紧邻清华信息港办公楼和项目板房,有一清华信息港大楼,距离约15M;北侧有一紫光信息港办公楼,距离约35M。爆区周围环境复杂,具体环境示意如图1所示。 3爆破方案设计 3.1设计原则 根据工程特点和周围环境,拟采用如下总体设计原则: 1、采用微差爆破和严格控制装药药量,降低爆破振动,保证爆破安全 2、采用严密的防护措施,将爆破飞石等危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加强警戒,非作业人员禁止进入爆破作业区,放炮前应在设计要求的安全距离处设立警戒线。 3.2方案设计 根据以往同类施工经验及本爆破工程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爆区环境、地形条件、结合现有设备和施工技术条件,基坑、桩井及承台等基础石方爆破采用∮42浅孔爆破法。因施工环境复杂,孤石和大

全断面爆破设计优化.doc

新天心山隧道进口全断面开挖钻爆设计优化方案 一、工程概况 新天心山隧道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及小池镇境内,进口位于大池镇大东坑村,出口位于小池镇南山村,起点里程 DK253+840,终点里程 DK258+348,全长 4508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洞身最浅埋深为。隧道进出口均有乡间便道,交通较为方便。通过地层岩性为全 风化~弱风化粉砂岩夹页岩、片麻状花岗岩,Ⅱ级围岩占 37%,Ⅲ级围 岩占 49%,Ⅳ级围岩占 5%,Ⅴ级围岩占 9%。 目前掌子面围岩均为Ⅱ级,围岩为弱风化花岗岩,围岩整体性 好,地下水弱发育,围岩硬度高,抗扰动能力强,本次优化基于以上围 岩特性。 二、施工方法与机具 1、施工方法 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降低爆破振动强度,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掏槽眼及底板眼按抛掷爆破设计,其他炮眼采用深孔微振动控制爆破。采用微差爆破技术,严格控制最大装药量钻爆法施工。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设移动台架,人工风钻打眼。 2、施工机具 采用 YT28型天水产手持风钻,钻头直径 42mm,钻爆台车分四 层。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高压风、水管路用软管通过左侧边墙预 先打设好的锚杆挂牵到掌子面。 3、进尺选择 周边眼采用 4m长钻杆钻孔,考虑钻杆与钻机搭接 20cm,考虑掌 子面整齐度 20cm,成孔平均长度一般在,即设计进尺为。掏槽眼采用 大面积深孔楔形掏槽,掏槽眼钻眼采用 5m钻杆,成孔深度最大达。 三、钻爆设计 1、掏槽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及前期Ⅱ级围岩开挖积累经验,掏槽仍采用大面积 深孔楔形掏槽。根据围岩硬度、整体性、抗扰动能力,爆破后岩石块状 情况,以及前期积累的爆破开挖经验,特别是掏槽部分爆出岩石块状 较大,因此在掏槽眼中间加设 4 个解炮眼,另外适当加密两侧拱脚部分 炮眼,具体见炮眼布置图。 2、爆破器材的选定

光面爆破参数

光面爆破设计 1.光爆标准:眼痕率不少于70%;超挖尺寸不得大于150mm,欠挖尺寸不得超过质量标准要求;岩面上不应有明显的炮震裂隙。 2.光面爆破的起爆顺序。起爆顺序:掏槽炮→辅助炮→周边炮→底板炮→底角炮。 3.光面爆破参数的确定 (1)周边孔间距E。周边眼通常布置在距开挖断面边缘0.1m至0.2m处,光爆孔的孔底的孔底朝隧道开挖轮廓线方向倾斜3~5°。当爆孔孔径D为42mm时,周边孔间距E =(10~14)D,即0.42mm~0.59mm;Ⅱ、Ⅲ级围岩周边眼的间距为0.55m,Ⅳ级围岩约为0.50m比较合适。 (2)光爆层厚度W。光爆层厚度就是周边眼最小抵抗线,它与开挖的隧道断面大小有关。断面大,光爆眼所受到的夹制作用小,岩石比较容易崩落,可以大些;断面小,光爆眼受到的夹制力大,光爆层厚度相对要小些。同时,光爆层厚度与岩石的性质和地质构造有关,坚硬岩石光爆层可小些,松软破碎的岩石光爆层可大些。 (3)密集系数K。周边眼密度系数是周边眼间距E与光爆层厚度W的比值,是影响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 K=E/W(K取值0.8) (4)孔深L。围岩循环进尺:L=0.5×B×90%=0.5×6.0×90%=2.70m(隧道宽度B=6.0m)。除掏槽眼和底角眼取值3.2m外,其余各眼炮孔深度取3.0m。在实际操作中应视掌子面的凹凸情况,调整各炮眼钻孔长度,使所有炮眼眼底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5)装药量Q。一是确定炸药单耗量q,炸药单耗量对装药效率、炮孔利用率、开挖壁面的平整程度和围岩的稳定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它取决于岩性、断面积、炮孔直径和炮孔深度等多种因素。q取值1.2kg/m3。二是装药集中度Q。光面爆破装药量的计算,主要是确定周边眼光爆层炮眼装药集中度,即Q=qEW Q确定为0.11~0.30kg/m。 (6)炮孔数量N。炮孔数量取决于掘进断面积、岩石性能和炸药性能。孔数过少将造成大块增多,周壁不平整,甚至会出现炸不开的情况;相反,孔数过多将使凿岩工作量增大。 N=0.0012qS/ad2 式中N—炮孔数量,个;q—单位炸药消耗量, 取1.2kg/m3;S—开挖断面面积,(Ⅳ级围岩S=52m2 ,Ⅱ、Ⅲ级围岩S=42m2)a—炮眼装填系数,取0.62;d—炸药直径,硝铵炸药为32mm。Ⅱ、Ⅲ级围岩炮孔数量N=95个,Ⅳ级围岩炮孔数量N=118个。 4.装药结构。周边眼装药采用径向不偶合间隔装药结构,不偶合系数为1.5~2.0。所有爆眼统一装φ32标准药卷,周边眼间隔装药,岩石炸药与乳化炸药混装,周边眼药卷不需绑在竹片上,直接装入,孔口用炮泥堵塞。光面爆破装药过程中,如果只注意控制周边眼用药量而忽视内圈辅助眼的药量控制,很难达到理

矿山爆破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况 1.1工程情况 某石灰石矿主要生产石灰石,设计年产量为1.2万吨。该矿现配备的主要设备为空气压缩机及凿岩机。 1.2 爆破施工环境 该矿为井工开采,从地表有一直径φ5m 的立井通至地下45m ,然后向两侧布置工作面推进,主采矿区位于地表45m 以下,表土厚8.0m ,表土下为37m 厚的保护岩层,开采区地表有民房,输电线等构筑物,见图1。 2、爆破方案 2.1 方案选择 本工程的作业环境较好,考虑到爆破作业区域的实际条件、岩石的构造、新 井 老 井 民房 民房 输 电 线 输 电 线 公 路 图1 矿位置示意图

以及爆破进度、施工队伍装备等方面的要求。决定采用浅眼钻孔松动台阶爆破方案。 2.2 爆破施工顺序安排 先水平掘进导洞,刷大断面后,改用垂直孔崩落大量矿石。为保证稳定和作业人员、设备的安全,今后的开采要逐渐改变为台阶作业,为充分发挥凿岩机的效率,台阶高度取4.5m。 3 孔网参数设计 3.1 水平导硐掘进爆破参数设计 (1)掏槽方式的选择 隧道掘进的关键技术在于掏槽,掏槽眼爆破后能否形成槽腔以及槽腔内碎块的抛出率对爆破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隧道掘进的钻爆设计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高效的掏槽孔布置方式。导峒断面小,宽度只有1.2m,水平方向的倾斜掏槽的钻孔施工难度大,因此考虑直眼掏槽有利于提高进尺。 直眼掏槽中第一段起爆的炮孔爆破时,只有工作面方向上的一个自由面,要求在第一段起爆的炮孔周围布置一定数量的空孔,为掏槽孔的起爆提供扩容膨胀空间。空孔的直径越大越有利于掏槽孔爆破槽腔的形成。考虑到2号引水峒遇到的岩石为较坚硬的石灰岩,为提高掏槽效率,决定采用直眼空孔掏槽,为适当减少炮眼数,对部分空孔的底部进行扩孔,以保证掏槽孔爆破时,岩石介质的破碎有足够的扩容空间。 (2)工作面炮孔布置 工作面的炮孔分为三大类,即掏槽孔、辅助孔,周边孔。炮孔的布置形式如图2,周边孔与工作面的角度为80°,向外倾斜,以保证爆破后形成断面尺寸足够。

初中高爆破工程技术人员考试爆破设计相关参数计算方法.pdf

一、装药密度(克每立方厘米):2号岩石乳化0.95-1.3、粉状乳化0.85-1.05、1号粉状铵油0.9-1.0、多孔粒状铵油0.8-0.9、岩石改性铵油0.9-1.1、岩石膨化铵油0.8-1.0、重铵油0.85-1.3 线装药密度(千克每米):圆周率*(d的平方)*装药密度/4000 二、钻机直径(多孔铵油炸药时取装药密度0.85克每立方厘米)对应的线装药主要有:40mm-1.07千克每米、50-1.67千克每米、65-2.82千克每米、70-3.27千克每米、76-3.85千克每米、90-5.41千克每米、100-6.67千克每米、110-8.07千克每米、120-9.6千克每米 三、常用药卷(2号岩石乳化炸药)型号:1、直径32mm 长度20cm药量150g;2、直径35mm长度20cm药量200g 四、各个爆破单耗(千克每立方米):光面线装药密度 0.15-0.2、预裂线装药密度为0.25-0.4、台阶(深)0.4-0.6、台阶(浅)0.5-1.2、基坑0.3-0.35、沟槽一般取0.5、井巷掘进1.2-2.4(一般取1)、隧道同井巷一般取1左右、拆除砖混1-1.5、拆除混凝土1.5-2、混泥土基础一般取1、桩井2-3、立井2-4、水下钻孔(0.45+(0.05-0.15)H)五、台阶(深孔)爆破:H台阶高度已知,钻机直径D 一般取H/100,底盘抵抗线W=KD其中K取(30-40),超深h=(8-12)D,孔距a=mW其中m取(1-1.25),排距b=(0.6-1.0)W,若三角形布孔则b=asin60,孔深L=(H+h)/sin,堵塞长度L2=(20-30)D,单耗q(0.4-0.6)一般取0.5左右,q1线装药密度根据公式核算具体见第一项,根据线装药算出单孔装药量与根据单耗算出的单孔装药量(Q=qHaW)对比,调整a或者b或者q单耗,

光面爆破施工方案

石方光面爆破 爆破方案 设计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设计单位: 设计时间:2014年11月14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施工要求 (4) 三、爆破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 (4) 四、爆破设计方案 (4) ⑼装药不偶合系数δ (9) 五、炮孔布置 (11) 六、装药填塞 (12) 七、起爆网路 (13) 八、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15) 九、试验炮 (16)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 (18) 一、施工准备 (18) 二、人员职责 (18) 三、边坡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20) 3.1施工工艺流程图 (20) 20 3.2孔位测量放样 (21) 根据原地面标高数据及设计图纸,测量放样边坡台阶的坡脚前沿线,并用竹桩拉线

标记,孔位沿台阶的坡脚前沿线布置,根据已确定光面爆破参数,确定的孔距进行孔位测设,每一个孔位打竹桩标记,并标明炮孔编号及孔深。 (21) 在进行具体的孔位放样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孔距等参数要求外,炮位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岩石的产状、类别、节理发育程度、溶蚀情况等,避免在两种岩石硬度相差很大的交界面处设置炮孔,边坡大于2级台阶时,应自上而下进行爆破。 (21) 3.3钻孔 (21) 钻孔采用KQJ—100B型潜孔钻机钻孔,根据边坡爆破钻孔孔位测设成果选取孔位,钻机架设角度与边坡角度一致,采用钢管搭设与设计坡比相同的架子,调整潜孔钻机的倾斜角度,确保钻孔倾斜角度与设计要求一致,同时采用水平尺进行调整。 (21) 填土层采用粘土护壁,使钻机可以顺利钻进成孔,钻机钻杆每节1m,钻进快到底标高时,应严格控制钻孔深度,以免造成抵抗线过小或过大,影响爆破质量。 (21) 3.4爆破装药 (21) (1)装药结构 (21) 堵塞段:堵塞段的作用是延长爆破产生气体的作用时间,且保证孔口段只产生裂缝而不出现爆破漏斗,根据上述已确定的参数,本工程选堵塞段长度为1.5m。 (21) 均匀装药段:该段一般为轴向间隔不偶合装药,并要求沿孔轴线方向均匀分布。轴向间隔装药须用导爆索串联各药卷起爆。根据上述选定的参数及乳化炸药规格,均匀装药段每米绑扎3个药卷。 (22) 孔底加强段:加强段长度大体等于堵塞段,取1m。由于孔底受岩石夹持作用,故需用较大的线装药密度。根据上述选定的参数及乳化炸药规格,孔底加强段共绑扎5个药卷。 (22) (2)装药及堵塞 (22) 装药前应清除炮眼内的石粉和泥浆等物,对于积水,用空压机吹孔清理,为防止炸药受潮,还应垫上油纸。 (22) 第一、二、三级台阶炸药装药采用轴向间隔装药,必须采用导爆索起爆,用导爆索串联各药卷起爆,要求导爆索爆速不小于6000m/s,导爆索之间的相互连接采用线绳或胶带紧紧捆扎在一起,捆扎长度不应小于150mm。 (22) 为保证孔壁不被粉碎,药卷应尽量置于孔的中心。本工程装药定位采用将药卷及导爆索绑于竹片进行药卷定位。 (22) 起爆导爆索所用雷管采用线绳或胶带牢固的与导爆索捆扎在一起,起爆点放在中间,为防止盲炮,一般设置两个起爆点。在装药过程中随时用卷尺测量孔深。 (22) 炮眼的堵塞材料,一般为干细砂土、砂、粘土等,最好以一份粘土、三份砂(粗砂)在最佳含水量下混合而成的堵塞料。堵塞时对紧贴起爆药卷的堵塞物不要捣压,以防振动雷管引起爆炸,其余的堵塞物要轻轻捣实,但要注意防止捣坏导火线或雷管脚线。 (22)

隧道光面爆破总结

光面爆破总结 通过最近二衬混凝土浇筑方量的超方情况,前期的隧道爆破效果不是很理想;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控制隧道超欠挖,节约工程成本,经项目部领导和工程部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决定制定以下光爆质量控制及奖罚措施: 一、成立隧道光面爆破质量控制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技术控制 1、钻爆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爆破材料和出碴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2、爆破开挖一次进尺根据围岩条件确定,开挖软弱围岩时应控制在1~2m 之内,开挖坚硬完整的围岩时根据周边眼的外插角及允许超挖量确定。硬岩隧道全断面开挖,眼深为3~3.5 m的深眼爆破时,单位体积岩石的耗药量可取0.9~2.0kg/m3;采用半断面或台阶法开挖,眼深为1.0~3.0m的浅眼爆破时,单位耗药量可取0.4~0.8kg/m3. 3、周边眼参数的选用应遵守下列原则: 1)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在曲线、折线处开挖成形要求高时,周边眼间距E应取较小值; 2)抵抗线W应大于周边眼间距.软岩在取较小的周边眼间距的同时,抵抗线应适当增大; 3)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最小抵抗线。围岩软弱、破碎,周边眼间距取小值,E/W取小值。 4、严格控制周边眼装药量,并使药量沿炮孔长度合理分布。周边眼宜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爆速炸药,可借助传爆线实现空气间隔装药。开挖断面一次起爆时,如毫秒雷管的间隔时间小,周边眼雷管应与内圈眼雷管跳段使用,二段炮眼之间起爆时差可取50~100ms。 5、炮眼的深度、角度间距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精度要求: 1)掏眼槽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

矿山爆破学习笔记

1、起爆方法 (1)电雷管应使用电力起爆器、动力电、照明电、发电机、蓄电池和干电池起爆; (2)电子雷管应使用配套的专用起爆器起爆; (3)导爆管雷管应使用专用起爆器、雷管或导爆索起爆;用雷管起爆导爆管采用反向起爆方式; (4)导爆索应使用雷管正向起爆; (5)不用使用炸药起爆导爆索和导爆管 2、一般爆破,交流电不小于2.5A,直流电不小于2A;硐室爆破,交流电不小于4A,直流电不小于2.5A 3、起爆导爆管的雷管与导爆管捆扎端端头的距离不小于15cm 4、预裂孔通常采用斜孔,与台阶坡面角一致,一般为60-65゜,孔径为150mm,药卷直径为35-45mm,不耦合系数达3.3-4.3,孔间距1.0-2.0m 5、剥采比:剥离的岩石量与采出的矿石量之比。m3/ m3,t/t 6、炮孔邻近系数m,又称为密集系数,是孔距与抵抗线的距离之比,其影响群药包在岩体空间爆炸的相互作用。m=a/Wx 目前,我国中深孔爆破一般取m=0.9-1.5,大孔距爆破时m值可达4-8.当m<0.6时,将大大恶化破碎质量,爆破后经常出现“留墙”的现象 7、炮泥:用来封闭炮眼的惰性材料,分为水炮泥和粘土炮泥。炮泥作用:(1)保证炸药充分反映,使之放出最大热量和减少有毒气体生成; (2)降低爆生气体逸出自由面的温度和压力,使更多的热量转变为机械能,提高爆破效果; (3)组织炽热固体颗粒从炮眼中直接飞出; (4)延缓爆生气体与瓦斯、煤尘直接接触; (5)水炮泥的作用,爆炸后形成水幕,消焰降温,吸收有害气体,降尘。 8、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不得装药、爆破;在特殊条件下,如挖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小于0.6m,但必须封满炮泥;

隧道常用爆破全参数及爆破设计

一、单位耗药量 单位耗药量(一) 按岩石坚固系数选定单位耗药量 岩石名称岩体特征坚固系 数f K值(kg/m3) 抛掷松动 各种土较松软 坚实的 <1 1~2 1~1.1 1.1~ 1.2 0.3~ 0.4 0.4~ 0.5 土夹石密实的1~4 1.2~ 1.4 0.4~ 0.6 页岩、千枚岩风化、破碎 完整的 2~6 4~6 1~1.2 1.2~ 1.4 0.4~ 0.5 0.5~ 0.6 板岩、泥灰岩较破碎面层、面层张开、泥质、薄层 较完整、层面闭合 3~5 5~8 1.1~ 1.3 1.2~ 1.4 0.4~ 0.6 0.5~ 0.7 砂岩 泥质胶结、中薄层、风化、破碎 钙质胶结、中厚层、中细粒结构、缝隙不甚发育 硅质胶结、石英质砂岩、厚层、缝隙不发育 4~6 7~8 9~14 1.1~ 1.2 1.3~ 1.4 1.4~ 1.7 0.4~ 0.5 0.5~ 0.6 0.6~ 0.7 砾岩 胶结较差、以砂为主 胶结较好、以砾石为主 5~8 9~12 1.2~ 1.4 1.4~ 1.6 0.5~ 0.6 0.6~ 0.7 白云岩、大理岩较破碎、裂隙频率>4条/ m 完整、原岩 5~8 9~12 1.2~ 1.4 1.4~ 1.6 0.5~ 0.6 0.6~ 0.7 石灰岩中薄层、含泥质、裂隙较发育厚层 完整、含硅质、致密状 6~8 9~15 1.2~ 1.4 1.4~ 1.6 0.5~ 0.6 0.6~ 0.7

花岗岩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很发育多组交割、裂隙频率>5条/ m 风化较轻、节理不甚发育、伟晶结构 未风化、完整、细粒结构、致密岩体 4~6 7~12 12~20 1.1~ 1.3 1.3~ 1.6 1.6~ 1.8 0.4~ 0.6 0.6~ 0.7 0.7~ 0.8 流纹岩、粗面岩、蛇纹岩较破碎的 完整的 6~8 9~12 1.2~ 1.4 1.5~ 1.7 0.5~ 0.7 0.7~ 0.8 片麻岩片理或节理裂隙结构发育的 完整、坚硬、密致 5~8 9~14 1.2~ 1.4 1.4~ 1.7 0.5~ 0.7 0.7~ 0.8 正长岩、闪长岩 较风化、整体性较差的 未风化、完整致密的 风化、裂隙频率>5条/ m 8~12 12~18 5~7 1.3~ 1.5 1.5~ 1.8 1.1~ 1.3 0.5~ 0.7 0.7~ 0.8 0.5~ 0.6 石英岩石风化破碎、裂隙频率>5条/ m 中等坚硬、较完整的 很坚硬、完整致密的 5~7 8~14 5~7 1.1~ 1.3 1.4~ 1.6 1.7~ 2.0 0.5~ 0.6 0.6~ 0.7 0.7~ 0.8 安山岩、玄武岩裂隙、节理较发育 完整、致密的 7~12 12~20 1.3~ 1.5 1.6~ 2.0 0.6~ 0.7 0.7~ 0.8 辉长岩、辉绿岩、橄榄岩 裂隙、节理较发育 完整、致密的 8~14 14~25 1.4~ 1.7 1.8~ 2.1 0.6~ 0.7 0.8~ 0.9 单位耗药量(二) 按岩石密度选定单位耗药量(kg /m3) 岩石名称 岩石密度 (kg /m3) K值(kg/m3) 拋掷松动

采场爆破设计说明书

采场爆破设计说明书 编制人: 安全员审核: 车间主任审批: 矿山车间 二零零九年

采场爆破设计说明书 一、采场概况、环境及技术要求 元宝山石灰石矿床随着70年的开采延深,采场由上部山坡露天矿已转为深凹露天矿。采准工作面由矿体中间沿走向南北推进,周边村庄均在警戒范围以外。但在采场南端爆破作业时可能涉及与周边村民的纠纷问题。所以采场爆破主要将爆破产生的震动效应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而且有害烟尘、冲击波、飞石等不能对周边村民的利益构成危害。 二、矿床地质条件 矿区出露于上古生物界石灰系中统磨盘山组上、下段及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下段为浅海相陆源碎屑岩,上段为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一套海相沉积序列。矿体中喀斯特较为发育,其大小一般为1—3m,均被紫色粘土充填,灰岩中总喀斯特率为2.45%,对穿孔、装药极其不利。矿体中断裂构造发育,断层F1、F2、F4将对开采时产生不利影响。 三、爆破方案选择 为了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冲击波和飞石造成的危害,采用潜孔钻打75度钻孔,多排孔微差爆破技术,有利于确保爆破作业安全。 四、爆破参数选择及装药量计算 1、爆破用炸药:多孔粒状铵油炸药。 2、起爆药包:岩石改性铵油炸药。

3、导爆管:毫秒延时导爆管6—9段。 4、炮孔布置:如下图所示。 一排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二排①②③④⑤⑥⑦…… 三排①②③④⑤⑥…… 5、孔网参数: (1)、孔径d=165mm (2)、台阶高度H=13m (3)、抵抗线的确定:W= H ctgα+C 式中W ——底盘抵抗线,米; H ——台阶高度,米; α——台阶坡面角,度; C ——炮孔中心至台阶坡顶线的安全距 离,C = 2 -3 米. W=13×ctg75+C W ∈(5.4—6.4) 根据采场实际,W取5--5.5M (4)、孔距a= (0.6—1.4)W 根据采场实际,a取5M (5)、列间距b=a×sin60°=5.5×0.866=4.763米; 根据采场实际,b取4.5—4.8m(由于采用梅花型布孔,即:三点成为等腰三角形) (6)、钻孔超深值为钻孔直径的5-20倍,L p∈

光面爆破施工方案

石方光面爆破爆破方案 设计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设计单位: 设计时间:2014年11月14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施工要求 (4) 三、爆破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 (4) 四、爆破设计方案 (4) ⑼装药不偶合系数δ (9) 五、炮孔布置 (11) 六、装药填塞 (12) 七、起爆网路 (13) 八、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15) 九、试验炮 (16)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 (18) 一、施工准备 (18) 二、人员职责 (18) 三、边坡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20) 20 20 3.2孔位测量放样 (21) 根据原地面标高数据及设计图纸,测量放样边坡台阶的坡脚前沿线,并用竹桩拉线标记,孔位沿台阶的坡脚前沿线布置,根据已确定光面爆破参数,确定的孔距进行孔位测设,每一个孔位打竹桩标记,并标明炮孔编号及孔深。 (21) 在进行具体的孔位放样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孔距等参数要求外,炮位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岩石的产状、类别、节理发育程度、溶蚀情况等,避免在两种岩石硬度相差很大的交界面处设置炮孔,边坡大于2级台阶时,应自上而下进行爆破。 (21) 3.3钻孔 (21)

钻孔采用KQJ—100B型潜孔钻机钻孔,根据边坡爆破钻孔孔位测设成果选取孔位,钻机架设角度与边坡角度一致,采用钢管搭设与设计坡比相同的架子,调整潜孔钻机的倾斜角度,确保钻孔倾斜角度与设计要求一致,同时采用水平尺进行调整。 (21) 填土层采用粘土护壁,使钻机可以顺利钻进成孔,钻机钻杆每节1m,钻进快到底标高时,应严格控制钻孔深度,以免造成抵抗线过小或过大,影响爆破质量。 (21) 3.4爆破装药 (21) (1)装药结构 (21) 堵塞段:堵塞段的作用是延长爆破产生气体的作用时间,且保证孔口段只产生裂缝而不出现爆破漏斗,根据上述已确定的参数,本工程选堵塞段长度为1.5m。 (21) 均匀装药段:该段一般为轴向间隔不偶合装药,并要求沿孔轴线方向均匀分布。轴向间隔装药须用导爆索串联各药卷起爆。根据上述选定的参数及乳化炸药规格,均匀装药段每米绑扎3个药卷。 (22) 孔底加强段:加强段长度大体等于堵塞段,取1m。由于孔底受岩石夹持作用,故需用较大的线装药密度。根据上述选定的参数及乳化炸药规格,孔底加强段共绑扎5个药卷。 (22) (2)装药及堵塞 (22) 装药前应清除炮眼内的石粉和泥浆等物,对于积水,用空压机吹孔清理,为防止炸药受潮,还应垫上油纸。 (22) 第一、二、三级台阶炸药装药采用轴向间隔装药,必须采用导爆索起爆,用导爆索串联各药卷起爆,要求导爆索爆速不小于6000m/s,导爆索之间的相互连接采用线绳或胶带紧紧捆扎在一起,捆扎长度不应小于150mm。 (22) 为保证孔壁不被粉碎,药卷应尽量置于孔的中心。本工程装药定位采用将药卷及导爆索绑于竹片进行药卷定位。 (22) 起爆导爆索所用雷管采用线绳或胶带牢固的与导爆索捆扎在一起,起爆点放在中间,为防止盲炮,一般设置两个起爆点。在装药过程中随时用卷尺测量孔深。 (22) 炮眼的堵塞材料,一般为干细砂土、砂、粘土等,最好以一份粘土、三份砂(粗砂)在最佳含水量下混合而成的堵塞料。堵塞时对紧贴起爆药卷的堵塞物不要捣压,以防振动雷管引起爆炸,其余的堵塞物要轻轻捣实,但要注意防止捣坏导火线或雷管脚线。 . 22 四、主要机具材料表 (23) 五、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 (23) 六、爆破警戒范围和任务 (26)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7) 八、安全警戒 (31) 九、应急预案 (31) 第一章爆破技术设计 一、工程概况 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山体需要光面爆破,需要爆破的最大深度超过16m,爆破区域长度130左右m,按照设计要求,靠近山体一侧需要进行光面爆破。整个爆破工程量约计4.6万m3。

巷道断面设计、爆破说明书及爆破图表编制

巷道断面设计、爆破说明书及爆破图表编制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课程: 指导教师: 2014年 5 月30 日

《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某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90万t吨,为瓦斯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井下最大涌水量为450m3/h. 第二水平东运输大巷长度1600m,服务年限为25年;通过的流水量为 220 m3/h ,风量为 34m3/s ;采用XK8-9/132A蓄电池式电机车,牵引3.0 t矿车运输。巷道内铺设一趟直径Φ为200mm的压气管和一趟直径Φ为100mm的供水管。设计的大巷穿过中等稳定岩层,岩石坚固性系数f=4~6。该矿实行“三八”工作制,计划月进尺140m,每月实际工作30d,掘支平行作业,每一掘进班完成一个循环。预计正规循环率为0.9,炮眼利用率为0.9。 设计内容: 1、选择合适的巷道断面形状。 2、设计双轨直线段的巷道断面。确定巷道净宽、拱高、墙高、净断面面积、净周长,并进行风速校核。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确定支护参数。最后确定巷道的掘进断面尺寸。 3、布置巷道内水沟和管线。 4、计算巷道掘进工程量和材料消耗量。 5、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编制巷道特征表和每米巷道掘进工程量和材料消耗表。 6、根据设计的断面图,编制爆破作业图表。包括爆破原始条件,三个方向的炮眼布置图、装药量及起爆顺序、预期爆破效果表。 设计要求: 1、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独立地完成计算、绘图、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作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2、要通过计算确定的,必须有必要的计算步骤和过程。要参照有关规范和经验确定的,请说明确定理由。设计参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煤矿矿井采矿设计手册》、《井巷工程》东兆星等. 3、说明书用稿纸手写(或打印),要求字迹工整,内容完整,表格要用统一编号和表头。图纸绘制用CAD,绘图比例用1:50,纸型为A4。图纸格式要求按示例一,示例二;线型、线宽及图例,参照采矿设计手册采矿制图部分要求。 4、提交的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及有关图纸(巷道断面施工图,炮眼布置图)

爆破参数计算

6.4中深孔爆破参数的选择和装药量计算 (1)台阶高度:5-15m 。 (2)孔径D :90mm 。 (3)单位炸药消耗量q 与岩石坚硬程度的关系列于下表(本矿体普氏硬度为10~12) 取q=0.45kg/m 3 (4)底盘抵抗线 采用过大的底盘抵抗线会造成根底多,大块率高,后冲作用大;过小则不仅浪费炸药,增大钻孔工作量,而且岩块易抛散和产生飞石危害。底盘抵抗线的大小与钻孔直径、炸药威力、岩石可爆性、台阶高度和坡面角等因素有关,在设计中可用类似条件下的经验公式来计算。 ① 根据钻孔作业的安全条件 B Hctga W +≥1 式中: W1—底盘抵抗线,m 。 H —台阶高度,m ; α—台阶坡面角; B —从钻孔中心到坡顶线的安全距离,一般B=2.5~3m 。 ② 按每孔的装药条件 mq W τ??=78.0D 1 式中:D —孔径,dm ; ?—装药密度,g/ml ; τ—装药系数,一般为0.6~0.8; m —炮孔密集系数,一般为0.8~1.3; q —炸药单耗(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择); ③按炮孔直径确定 d W )45~25(1= 取W 1=4m (优化取值) (5)超深h 超深h (m)是指钻孔超过台阶底盘水平的深度。若超深过大,将造成钻机和炸药的浪费。同时还将增加爆破动强度和底盘的破坏。根据经验,超深可按下式确定:

1)35.0~15.0(W h = 或 H h )2.0~1.0(= 式中:1W —底盘抵抗线,m 。 当岩石松软时取小值,岩石坚硬时取大值。对于要求特别保护的底板,应将超深取负值。 (6)孔距a 孔距按下式计算: a =m ×W1 m 为炮孔密集系数,一般为0.8~1.3 取a=3.5~4m (7)排距b b =(0.8~1)×a 取b=2.5~3m (8)孔深L 垂直孔: L =H +h , 倾斜孔: L =(H +h )/Sin α α为炮孔倾角; (9) 填塞长度LT 堵塞长度LT (m)是指装药后炮孔的剩余部分作为填塞物充填的长度。合理的堵塞长度应从降低爆炸气体能量损失和尽可能增加钻孔装药量两个方面考虑。堵塞长度过长将会降低延米爆破量,增加钻孔费用,并造成台阶上部岩石破碎不佳;堵塞长度过短,则炸药能量损失大,将产生较强的空气冲击波、噪声和个别飞石的危害,并影响钻孔下部破碎效果,常用的经验公式为 ???=≥(倾斜孔)垂直孔或11T T )0.1~9.0()()8.0~7.0(L L W W W 或 LT =(20-40)D (m ) (10)单孔药量Q : 单排孔爆破或多排孔爆破的第一排孔的单孔装药量按下式计算: H qaW Q 1= 多排孔爆破时,从第二排孔起,以后各排孔的单孔装药量按下式计算: kqabH Q = 式中:K — 考虑受到前面多排孔的矿岩阻力作用的增加系数k ,一般取1.1~1.2;

爆破说明书

爆破说明书 一、巷道开口施工方法: 1、由于该巷是从山脚处开口,先由技术人员选定开口位置,标定巷道中、腰线,施工队严格按线掘进。 2、开口前,必须先清理杂物杂草,平整施工处土地后才能作业。 3、开口前,机电科、通风工必须提前按设计要求,安设好绞车、局部通风机,接好风筒,安全员跟班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二、正常施工方法:采用钻爆法破岩,人工装渣,绞车提升运输。 三、爆破及凿岩方式 1、采用钻爆法破落煤岩。 2、钻眼机具:采用7655气腿式凿岩机钻眼。 3、装载、运输:煤岩用人工装上矿车,然后用绞车提升运输出井口。 4、降尘方法:必须湿式打眼、装药后用水泡泥和粘土封眼、爆破后及出渣过程中洒水。 四、爆破作业 掏槽方式为直眼掏槽法。 1、炸药、雷管:使用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及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延期时间为100毫秒,每段间隔延期时间为25毫秒。 2、装药结构:正向装药结构,由里向外:炸药→起爆炸药→黄泥→水炮泥→黄泥。 3、起爆及联线方式:使用MFB-100型发爆器起爆,¢6mm两芯胶质专用放炮电缆作放炮母线,采用一次打眼、一次装药、一次全断面起爆;起爆线

路联线方式为大串联。 4、炮眼布置和装药参数见《回风斜井巷炮眼布置三视图》 回风斜井巷炮眼参数表 炮眼名称个 数 炮眼 角度 单孔 深(m) 眼号单孔装 药量 (kg) 合计雷 管 段 数 起爆 顺序 封泥长 度(m)垂直水平 槽眼 5 0°0° 2.0 1—5 1.6 9.0 1 I 1.00 辅助 眼 8 0°0° 2.0 6-13 1.6 12.8 2 Ⅱ1.00 周边 眼 11 0°0° 1.8 14-24 1.4 15.4 3 Ⅲ0.8 底眼 6 -9°0° 1.8 22-26 1.4 8.4 4 Ⅳ0.8 合计30 45.6 备注采用分段起爆、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眼各作为一段起爆,且各段炮眼均采用串联。

谈光面爆破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相应措施

350谈光面爆破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相应措施 隋东 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光面爆破是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爆破后起爆,以形成平整轮廓面的爆破施工技术。目前,光面爆破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类掘进施工及边坡防护中,对光面爆破施工中的技术性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展进行分析与探究,对提高施工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光面爆破;施工技术;控制爆破;措施 1 光面爆破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光面爆破施工所谓的关键技术与其爆破施工参数的选择有关联。一般地,光面爆破在实际作业中施工参数的确定与现场施工地质环境、炸药的品种、性能以及隧道断面开挖设计轮廓的形状、大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光面爆破最大的好处在于开挖轮廓内表面呈光滑平顺,基本上以肉眼是观察不到爆破裂纹的,在技术措施上避免了超、欠挖过大的情况发生,且最大化地降低了爆破施工对围岩结构的扰动,确保开挖施工的安全性和作业顺利。 1.1 工作机理 光面爆破施工是沿着设计开挖轮廓线布置一系列间距较小的平行钻孔,完成钻孔和清孔的作业之后即可在这些钻孔中进行不耦合装药,在主爆区爆破后起爆。炸药起爆时,对岩体产生两种效应:一是药包爆破瞬时高温高气压形成的冲击效应;二是爆炸气体膨胀做功所起的作用。光面爆破是周边眼同时起爆,各炮眼的冲击波向其四周作径向传播,相邻炮眼的冲击相遇,则产生应力波的叠加,并产生切向拉力,拉力的最大值发生在相邻炮眼中心连线的中点,当岩体的极限抗拉强度小于此拉力时,岩体便被拉裂,在炮眼中心连线上形成裂缝,随后,爆炸气的膨胀合裂缝进一步扩展,从而形成平整的爆裂面。 1.2 参数选择 光面爆破施工也是一项极为困难的工艺,鉴于此工艺要针对详细爆破参数的选择和确定,就必须要面对无法达到理想爆破效果的情况产生。笔者认为,光面爆破施工参数的关键在确保光面爆破在隧道开挖断面轮廓线形成平整的爆裂面。 (1)钻眼的直径(db)。对于隧道开挖断面一般钻进的炮眼直径宜在35 ~45 mm范围以内; (2)平行钻眼的平均间距。平行钻眼的平均间距和最小抵抗线是两个极为重要的爆破参数。隧道跨度较小时,平行钻眼之间的平均间距应适当调整。隧道开挖断面光面爆破可确定平行钻眼平均间距间距a: a = (12 ~ 20) db 隧道开挖断面的光面爆破可取的平行钻眼平均间距约为600 ~ 700mm,如果实际开挖的表面曲率非常大,那么岩石爆破就会产生一种强劲的作用力,平行钻眼的平均间距宜调整减少至450 ~ 500mm,而导向空眼与装药钻眼之间的间距则不得少于400mm为宜; (3)最小抵抗线(W’)。最小抵抗线和光滑层厚度将直接影响光面爆破的质量效果,除了受影响于平行钻眼的平均间距和周边的装药眼及结构参数,最为主要的影响还是最小抵抗线因素和光滑层厚度。因此,设计合理的光滑层厚度参数将对光面爆破施工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光滑层厚度W’可以用于确定以下公式: W’ = =Q/(Cq ·a·L) 上式中Q 为光面炮眼的装药量; a为炮眼间距; L 为炮眼深度; Cq为爆破系数,相当于单位耗药量,对于f = 4~10的岩层,Cq 值变化范围为0. 2~0. 5 kg/m3。 经验表明,对于大跨度隧道一般采取W’=700– 800mm,拱顶的厚度应该增加部分应与增加的跨度相对应。其他最小抵抗线和岩石性质和地质结构、硬摇滚可取的从500~600mm,软岩在800 ~ 900mm,对于小跨度隧道可以减少到600 ~700毫米; (4)炮眼密集系数m。炮眼密集系数也称炮眼邻近系数,即炮眼间距a与最小抵抗线W’之间的比值(m = a / W’),是光面爆破参数确定中的一个关键值。目前,在工程施工中,光面层厚度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周边眼间距a与光面层厚度W’的比值为 m =a/ W’ = 0. 8 ~ 1. 0 通常,光面爆破应当符合下列技术要求:根据岩石的特点,合理选择炮孔间距和最小抵抗线;严格控制线装药密度;钻孔倾斜误差小于1°;光爆网络宜采用导爆索连接,组成同时起爆或多组接力分段起爆网络于主爆区起爆后起爆。 2 光面爆破施工技术问题的对策 可用于光面爆破开挖的施工方法有两种,一个是全断面法。对于IV级和V级围岩完整性好的可用全断面法,控制延期时间及光爆孔间距,主爆区使用普通爆破设计,光爆孔和辅助孔按照光面爆破技术要求设计。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或者非电毫秒延期起爆系统,光爆孔延迟主爆孔(150~200ms)起爆。光爆孔注意减少炸药用量,根据爆破设计控制线装药密度。另一种是保留平滑层方法。这种方法在其保留平滑区域内具有显著的特征,在光爆孔周围可以根据情况调整的爆破参数或修改,优化设计爆破方案即可达到更好的光面爆破效果。(1)影响开挖断面形成裂缝的原因。影响开挖断面产生裂缝的因素比较多,笔者认为在光面爆破施工当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装药量过大、装药结构设计不科学、最小抵抗 (下转第352页)

光面爆破标准

光面爆破标准 1、总则 为了加强井下巷道工程光面爆破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巷道工程光面爆破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井巷工程光面爆破的施工、验收。 工程承包合同和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井巷工程的施工必须遵守基本建设程序中的有关规定,按照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进行施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本标准索引《矿业工程技术》,以及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相关条文规定。 井巷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施工作业规程 施工作业规程是针对一个具体的单位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所规定的施工条件(方案、设备及系统)下,结合单位工程具体的地质及水文资料制定的指导该单位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循环劳动组织,作业方式,岗位安排,进度指标,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工序质量检验标准及保证措施等。 光面爆破

井巷施工通过合理选择爆破参数、科学布置各类炮眼,并按一定顺序起爆,使爆破后岩体轮廓面成型规整,围岩稳定,无明显的炮震裂缝的控制爆破。(在开挖断面的设计轮廓线上布置间距较小、互相平行的炮眼,选用低密度和低爆速的炸药,采用不耦合装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以形成平整轮廓面的一种爆破技术。由于光面爆破炸药的爆炸作用刚好产生炮眼连线上的贯穿裂缝,并沿各炮眼的联线即开挖断面的轮廓线将岩石崩落下来,因此又称为轮廓爆破或周边爆破。) 眼痕率 眼痕率指光面爆破后,可见眼痕的炮眼个数与不包括底板的周边眼总数之比。大于炮眼长度的70%的炮眼眼痕长度算作一个可见的炮眼眼痕。眼痕率是检验光面爆破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平均线性超挖值为超挖横断面积与不包括洞底的设计开挖断面周长之比。 3、光面爆破施工 当用钻爆法开挖隧洞时,应采用光面爆破。当围岩松软破碎时,宜采用预留光爆层法,分次放炮。施工时必须编制爆破设计(炮孔布置、钻孔、装药、联线、爆破),按爆破图表和说明书严格施工,并根据爆破效果,及时修正有关参数。 光面爆破的参数应根据工程类比法或通过现场试炮确定.试炮用的爆破参数可按表选用 表爆破参数

光面爆破参数Word版

三、光面爆破设计 1.光面爆破的起爆顺序。起爆顺序:掏槽炮→扩槽炮→内圈炮→周边炮→底板炮→底角炮。 2.光面爆破参数的确定 (1)周边孔间距E。周边眼通常布置在距开挖断面边缘0.1m至0.2m处,光爆孔的孔底的孔底朝隧道开挖轮廓线方向倾斜3~5°。当爆孔孔径D为40mm时,周边孔间距E =(10~16)D,Ⅱ、Ⅲ级围岩周边眼的间距为0.55m,Ⅳ级围岩约为0.50m比较合适。 (2)光爆层厚度W。光爆层厚度就是周边眼最小抵抗线,它与开挖的隧道断面大小有关。断面大,光爆眼所受到的夹制作用小,岩石比较容易崩落,可以大些;断面小,光爆眼受到的夹制力大,光爆层厚度相对要小些。同时,光爆层厚度与岩石的性质和地质构造有关,坚硬岩石光爆层可小些,松软破碎的岩石光爆层可大些。凤凰山隧道光爆层厚度W=0.5m~0.8m,Ⅱ、Ⅲ级围岩W取55cm,Ⅳ级围岩W取60cm。 (3)密集系数K。周边眼密度系数是周边眼间距E与光爆层厚度W的比值,是影响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 K=E/W(K取值0.8) (4)孔深L。围岩循环进尺:L=0.5×B×90%=0.5×6.0×90%=2.70m(隧道宽度B=6.0m)。除掏槽眼和底角眼取值3.2m外,其余各眼炮孔深度取3.0m。在实际操作中应视掌子面的凹凸情况,调整各炮眼钻孔长度,使所有炮眼眼底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5)装药量Q。一是确定炸药单耗量q,炸药单耗量对装药效率、炮孔利用率、开挖壁面的平整程度和围岩的稳定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它取决于岩性、断面积、炮孔直径和炮孔深度等多种因素。q取值1.2kg/m3。二是装药集中度Q。光面爆破装药量的计算,主要是确定周边眼光爆层炮眼装药集中度,即 Q=qEW Q确定为0.11~0.30kg/m。 (6)炮孔数量N。炮孔数量取决于掘进断面积、岩石性能和炸药性能。孔数过少将造成大块增多,周壁不平整,甚至会出现炸不开的情况;相反,孔数过多将使凿岩工作量增大。 N=0.0012qS/ad2 式中N—炮孔数量,个;q—单位炸药消耗量, 取1.2kg/m3;S—开挖断面面积,(Ⅳ级围岩S=52m2 ,Ⅱ、Ⅲ级围岩S=42m2)a—炮眼装填系数,取0.62;d—炸药直径,硝铵炸药为32mm。Ⅱ、Ⅲ级围岩炮孔数量N=95个,Ⅳ级围岩炮孔数量N=118个。 3.装药结构。周边眼装药采用径向不偶合间隔装药结构,不偶合系数为1.5~2.0。所有爆眼统一装φ32标准药卷,周边眼间隔装药,岩石炸药与乳化炸药混装,周边眼药卷不需绑在竹片上,直接装入,孔口用炮泥堵塞。光面爆破装药过程中,如果只注意控制周边眼用药量而忽视内圈辅助眼的药量控制,很难达到理想的爆破效果。因此,为保证光爆效果,司钻手定岗定位,掏槽眼、底板眼、辅助眼、周边眼(又分拱部、拱墙、边墙)都实行专人负责。 4.起爆方法。隧道爆破从掏槽眼到辅助眼至周边眼,采用多段微差毫杪雷管起爆由里向外起爆,其中周边眼比辅助眼要跳2段,间隔时间为25~100毫秒,且用同一段雷管同时起爆 四、光面爆破参数的调整 光面爆破是一项能有效控制岩体开挖轮廓减少超欠挖的爆破技术,通过对隧道周边进行正确的钻孔和爆破,可以保留完整的周边轮廓及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确定合理的光爆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