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形象分析

于连形象分析
于连形象分析

于连形象浅析

摘要:长期以来,法国作家司汤达及其代表作《红与黑》一直受到我国读者与文学界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小说主人公于连这一人物的命运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故分析其形象、探析其性格奥秘的专著论文是五花八门、不可计数。但这些文章大多是从时代、环境等外部因素来探讨这一人物形象,而很少深入人物的主体世界来解读于连的悲剧。本文试从精神的分裂与冲突的角度来展现于连丰富的内心世界,探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司汤达高超的心理分析与心理描写给我们的这种尝试提供了可能。

一、性格的形成及其分裂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性格的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他的童年。因而我们探析于连性格的形成,也应把目光投注到于连生活的早期,即他的家庭生活(《红与黑》1-5章)。虽然作者对这段生活的描述较为简单、概括,但我们仍可以从其叙述中看到于连在其以后生活中显现出来的性格的全部。

于连出生平民,是个瘦小的年轻人。他体质羸弱,相貌英俊,因使斧子的本领比不上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所以受到他们的蔑视,还经常挨打。他有幸得到一位老外科军医的赏识,并从他那里受到了教育,能够读书写字。卢梭的《忏悔录》和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回忆录》是他最喜爱的书。于连身属被压迫的阶层,且深受十八世纪启蒙思想的浸染和那位老外科军医无私的爱的熏陶,这形成了他性格中的真诚、善良、渴求真爱等美好的一面。然而于连面对的环境是恶劣的,他在家庭中是以一个"异类"的身份出现并受到他们的歧视。"家里人

谁都鄙视他……他总是挨打,""他像一个弱者那样受到人们的鄙视。"在这样一个以体力论强弱的家庭里,他是没有出路的。这一切都将使自卑如影随形地缠住他,使他溺于自卑之中而无法自拔。自卑成了他性格的核心。但也正是这自卑产生了日后驱动他孤身奋战于上流社会的动力,促使他那"巨大的野心"的形成。因为"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人类正是通过思维而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由于自卑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的动作必然出现。于连为解除自卑心理给他带来的紧张,必须争取"优越感"作为补偿。这时,拿破仑─这个用剑使自己成为世界主人的强者形象给"非常不幸的他带来安慰",同时也点燃了他勃勃的野心之火"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不可动摇的决心"。

另外,自卑也衍生出了诸如胆怯、妥协和反抗、勇敢等性格元素。"在性格结构中,性格元素首先形成表象,而在众多的性格元素中又总是有一种性格元素发展成为代表性的性格元素,这种性格元素便形成性格的核心,并表现出性格的基本特征。性格的组合过程,就是性格的各种元素围绕着性格基本特征所进行的一种模糊集合过程,各种性格元素与性格核心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方式,这就是中介,使杂多的性格元素与比较单纯的性格核心联系起来,构成有机统一体。"至此,我们可以对于连的性格做出描述:自卑构成了于连性格的核心,围绕着这一核心,各种性格元素诸如真诚与虚伪、坚强与胆怯、反抗与妥协等通过某种中介联系起来,进行了模糊地集合过程,形成了于连的主体世界。

正如于连自己所说:"如果生在拿破仑时代,我可以在三十岁当上将军。"但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生存的时代,命运把他抛向王政复辟时期的法国,那是一个倒退的时代。封建贵族势力在垂死挣扎,大

资产阶级向保王党频频发动进攻。同时又和复辟王朝沆瀣一气,一同构成对下层社会的压迫。复辟的贵族从拿破仑身上获得教训,堵死了想步拿破仑后尘的平民青年的晋身之道,平民青年空有一腔热血,却无从实现自己的理想。于连正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满腔热忱但却没有出路的平民青年。但于连出人头地的欲恋终难遏止,他决意要凭借一己之勇,在险恶的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少年时代的他就看到一个正直年老的治安法官却被一个年轻的神甫所击败,于是他决定抛弃将军的红色军服,转向身穿黑色教服,年薪十万的大主教的宝座攀缘。他决定当教士,但当一名教士又与心灵的愿望相冲突,因为他是个狂热的拿破仑崇拜者,根本就不相信宗教。这样他的理想就与他的内心的需求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矛盾最终导致了他精神上的分裂。这种分裂来自于外部异己力量的压制。因为"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外部社会力量的压制,在外部异己力量的压制下,在人性异化的社会中,人不得不扭曲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与自己在社会中的外部表现相矛盾。这样人的内心世界就发生了分裂,产生的二级力量互相碰击,互相制约……"。

为了实现他那巨大的野心,他的言行必须要听从于理智的指使,心灵必须服从于头脑。而心灵的需求则是自我真实的表达。理智与情感因社会异己力量的压制而产生深刻的矛盾。这样,于连的内心世界分裂成为对立的两部分,理智的那部分是其实现理想所必须,包括勇敢、虚伪、高傲等性格元素,这是他人格中头脑里的自我;而自卑、胆怯、真诚等又是他心灵的真实表达,这是心灵里的自我。即于连的精神分裂成为"心灵的自我"和"头脑的自我"两部分。于连在其后的生活中的心理流程,就是这两种自我的力量互相冲突、互相制约过程的形象展示。

二、两种自我的对立与冲撞

左拉说:"司汤达首先是个心理学家",泰纳说:"司汤达是这个时代和任何时代里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作为这样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司汤达在《红与黑》中真实地展现了个人奋斗者于连的心理演变历史。于连从当家庭教师到被送上断头台这短暂的生活历程,实际上是他人格中两种自我的力量不断的相互压制与抗争的过程。

初出茅庐的于连胆怯、敏感、腼腆,但却怀着"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出人头地"的雄心,他不能忍受自己有任何懦弱的表现。为了确立一个理想的自我,演好他自我设计的角色,即想象中自我的实现,他调动一切心理力量对心灵中流露出来的胆怯、真诚、自卑等进行战斗、压制。而心灵真实的需求(即心灵的自我)又不屈不挠与之抗争。这两种心理力量的冲突在他的内心世界掀起了狂风暴雨,使他经常的心力憔悴、精疲力竭。如《乡间一夜》中,于连为了履行自己所谓的职责、考验自己的勇气,决心要抓住德雷纳尔夫人的手臂。这时发自心灵的胆怯阻碍着他的行动,他不得不调动理智的力量来压制。"职责在和胆怯进行的这场可怕的斗争太痛苦……在十点的钟声敲响的

时刻,我要做我在整个白天一向自己保证在今晚上做的事。否则,我就上楼回到自己屋里去开枪自杀。"于连最终用头脑的自我战胜了心灵的自我,抓住了德雷纳尔夫人的手臂。可是,当他回到屋里后,"于连睡得很熟,胆怯和自尊心在他心里斗争了整整一天,已经把他折磨得疲惫不堪。"

在瓦尔诺先生的家宴里,于连用虚伪与卖弄才华大出风头,受到众人的赞扬。他在离开前,有四、五个人对他发出邀请,可以说,头脑里的自我又获得巨大的胜利。但瓦尔诺禁止那些被收容者唱歌的行为却引起了于连强烈的情绪反应,"这句话对于连来说太过分了,他

已经有了适应他的职业的风度,却还没有适应他的职业的心肠。尽管他的伪善态度经常不断得到锻炼,他还是感到一颗很大的泪珠沿着他的脸颊滚下来。"这颗泪珠正是心灵自我的挣扎与抗议的表现,是发自心灵的真诚、正直与来自头脑里的虚伪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使得于连在巨大的社会成功面前毫无幸福可言。

巴黎,这个被作者称之为阴谋和伪善的中心的地方,同时又是奢华的。巴黎人,特别是德拉莫尔侯爵府里的人都是那么的高傲,他们用一种彬彬有礼的高傲来藐视于连,这无疑加重了这个敏感、不幸的年轻人的自卑心理。他有时甚至抛弃了他对上流贵族的仇视,对诺贝尔男爵和拉莫尔小姐流露出了倾慕之情。但如前所述,自卑感越强,就越要追求"优越感"来作为补偿。这种补偿除了表现在他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外,还表现在他那高傲的姿态上。因为高傲正是他对内心自卑的一种反抗,是维护自尊、确立自我的外在表现,是用头脑里想象的高傲姿态来压制发自心灵的自卑。他用征服德拉莫尔小姐来实现他的野心,用头脑里的坚强、虚伪来压制发自内心的软弱与真诚。最终,他用头脑赢得了爱情,在社会上取得重大的成功。

正当于连踌躇满志、青云直上之时,一封来自德雷纳尔夫人的信"毁了"他辉煌的前程,怒不可遏的于连朝着这个女人开了两枪。对此,英国作家毛姆认为"于连的行动完全背离了他的性格"因为"于连性格的力量恰恰在于他有极强的自我克制能力。"而且对于连这一行为的动机,"司汤达没做任何解释"。毛姆因此认为"司汤达犯了个错误,一个大大的错误。"但是或许于连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这一恶行。这就透露出此时的于连在精神上已经有了某种病态的征象。即在他的主体世界中,因头脑的自我和心灵的自我长期分裂、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病态的人格,产生了精神病征象的"二重人格"。

"二重人格是一种心理病态,一种丧失自我调节、自我综合能力的意识分裂。具体地说:人的意识所感受的经验原来是一盘散沙,因为自我把他们综合起来,他们才连贯成一个完整的人格,而“二冲人格者”却丧失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和综合能力。调节作用和综合作用需要心力去维持,如果心力亏弱或者在后天因情感撼动而疲竭,综合作用便会削弱或丧失,意识便会呈现出分裂现象,原来的整一性的精神有机体就变成病态的断裂体。"于连在情感与理智、心灵与头脑的长期激烈地冲突中,已精疲力竭、心力憔悴,自我的调节和综合作用已经严重削弱,意识出现分裂。于连对一切阻碍他野心得以实现的事物都加以仇视,这种仇视已经深入到了他的潜意识之中。当德雷纳尔夫人的信"毁了"他前程的时候,他立刻给以报复,朝德雷纳尔夫人开了两枪。于连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作出这一恶行的。因为"从心理学上看,这两个自我或两重人格均属潜意识活动,受潜意识支配,是意识完全丧失的状态……"正是因为如此,司汤达才在那一关键的时刻,一反常态,完全抛弃了他惯用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对于连的行为只作客观的描述。从这个意义上看,司汤达正是用这个"大大的错误"来显示他作为"伟大心理学家"的伟大。他把笔深入到人的潜意识中,这表明司汤达的现实主义巨著《红与黑》已头出了现代主义的些许微光。于连的行为并没有"背离他的性格",而是精神的分裂与冲突造成的结果。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于连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是人的复杂的心理机制在异化的环境中造成的。

两声枪响,唤回了于连真实的自我,"我将死去这句伟大的话大概已经把那些生自野心的希望一个个从他的心中拔去了。"在死牢里,由于直面死亡,于连看清了自己的一生的不幸,也看清了自己的灵魂。他对英雄主义已感到厌倦。正是在他头脑的自我的力量开始消解,变

得脆弱的时候,德雷纳尔夫人发自心灵的真挚的爱情完全唤醒了他心灵的自我。于连对自己的软弱坦然面对。对爱的渴求,并让这一切毫不掩饰地袒露出来。心灵的自我完全战胜了头脑的自我,那两种自我的激烈冲突带来的痛苦也随之烟消云散。此时的于连享受到了平静的幸福。

三、冲突显现出的意义

为了便于透过复杂多绪的生活表象去发现于连这一人物形象的本质和意义,我们不妨先"向后站",同作品拉开一点距离来看于连在其生活的四个主要场景中的感受。

在德雷纳尔市长家,两种自我的冲突掀起的情感风暴使得于连痛苦不堪。但他也有感到幸福的时刻,那是他忘记了他的野心,他的职责,与德雷纳尔夫人相处的时光。德雷纳尔夫人天使般的性情、真挚的爱情唤起了他心灵自我的力量,使他不时的感到幸福。在神学院,于连的正直与虚伪的环境发生激烈地冲突,他的生活毫无幸福可言。在巴黎,因人与人之间普遍的敌视与虚伪,于连的两种自我冲突更加激烈。此时的于连只能感受到野心得以满足后的狂喜,而真正的幸福的感觉则离他越来越远了。他的不幸达到了顶点,最终出现了病态的人格。但监狱里的于连却获得了幸福,那是心灵的自我击败了头脑的自我后,心灵世界真实的袒露。

从上述宏观粗放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司汤达写作《红与黑》的真正目的,那就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怎样才能得到它。在《红与黑》的总目录下,司汤达用英文写了一句题词:"献给少数幸福者"。这可以理解为这本书是为"少数幸福者"而写。那么谁是这"少数幸福者"呢?至少,狱中的于连是其中一个。司汤达所谓的幸福是什么?郭宏安先生在《红与黑序》(译林出版社)中说:"人

还是要在社会关系中求得幸福,那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反求诸己,追求精神价值;一是承认并享受平常的幸福。于是就有贺拉斯平凡的幸福、就有司汤达的生活在巴黎,年金一百路易,读书、写字。"由此可见,司汤达是个追求平凡幸福的人。他把这种幸福观投射到于连入狱后的体验中去。监狱里,于连空前的平静,他睡得着觉,还有心欣赏监狱里建筑的优美和"令人心醉的轻盈",注意到"很深的院子的一边从两堵墙之间的狭窄的空隙出去有一片美丽无比的景致。"这与他以前紧张、痛苦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他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不再有野心,往日的奋斗、成功以及为自己设计的各种角色统统失去了迷人地光彩。他认识到"两三千法郎的年金收入,平平静静地生活在一个像维尔吉那样的山区里"是幸福的。他希望让蜉蝣延长五个钟头的生命,让它"看见并理解什么是夜",希望自己再获得五年的生命,让他和德雷纳尔夫人生活在一起。他看清了这个社会,看清了自己不幸的根源。死亡让他卸去一切伪装和面具,露出一个真实、美好的自己。因为迎合了自己心灵的需求,于连获得了平静,同时享受到了真正的幸福。

可是为什么"幸福者"是少数?是什么阻碍了大多数的人们获得

幸福呢?司汤达用于连的悲剧深刻地指出:阻碍人们获得真正的幸福的罪魁祸首乃是对名誉、金钱、地位的贪欲。为了得到这些外在所谓的成功,人们不惜掷内在心灵的真实呼唤于不顾,不择手段地去获取,而结果只会使人们远离幸福,甚至造成人生的悲剧。"众所周知,司汤达非常痛恨对金钱、荣誉、头衔、权力等的贪欲。在他看来,这种贪欲是令人消沉的偶像,大多数的男人把他们束缚在利益上。空谈家、头等人物、资产者、丈夫--所有的都压抑自己,不再追求生命及生活的生气。"司汤达在《红与黑》里正是借于连的悲剧来抨击这种为外

在牺牲内在,以及为了光彩的地位、壮观、头衔和荣誉而付出了"真正幸福"的不智行为。

于连曾经是这一"不智行为"的执行者,他为了获得社会所公认的成功,不惜压制来自内心真正的情感的需求,用虚伪、计谋等手段混迹于上流社会。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和他内心的呼唤本质上相矛盾,所以他始终处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紧张状态。虽然他实际上确是马到成功、步步高升,但却未曾尝到片刻的快乐。他的社会成功不但未给他带来幸福,反而淹没了他真实的自我。因此,惟有丢弃那种世俗的关于幸福的标准,响应来自心灵的真实的呼唤,才有可能最终获得真正的幸福,否则,就永远只能徘徊于幸福的大门之外了。

司汤达正是用于连精神的分裂与冲突来展示这一人物无限丰富

的内心世界,使于连这一人物形象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同时,也用精神冲突的结果显示了作品的主题,即"人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参考文献:

1.《性格组合论》刘再复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

2.3

2.《自卑与超越》阿德勒华龄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5

3.《红与黑〃序》郭宏安译林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12

4.《毛姆读书随笔》毛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5

5.《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娃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4

6.《红与黑》司汤达译林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8

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特征与现代启示意义司汤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十九世纪法国复辟时期复杂的阶级矛盾,他在艺术上注重刻划人物内心的变化,擅长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时代的本质特征。司汤达的《红与黑》作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红与黑》之所以能不断引起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共鸣,主要在于司汤达塑造了一个永恒的形象———于连,一个充满激情、处心积虑地为自己的人生筹划的、渴望在险恶的社会环境里获得成功的青年。对于于连形象的分析,文学理论界始终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他虚伪、阴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阴谋家、野心家;也有人认为他是当时反对封建权贵的勇士,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更有人认为他是拿破仑时代的悲剧英雄。于连的确是个具有复杂性格的形象,他既有理想抱负、尊严,但也有妥协的一面,内心充满着矛盾。正因为如此,于连这一形象才超越了时空,具有了普遍性,成为一个存活到今天的丰满的艺术形象,也因此给我们现代年轻人留下深深的启示。本文将从于连的性格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于连形象的现代启示意义。 一、于连的性格特征 于连是王政复辟时代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一生的遭遇,反映了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命运。于连是个人奋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有着复杂的心理特征,体现在他野心勃勃地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这个过程表现为反抗- 妥协- 反抗的曲线。虽然为追逐名利他以虚伪为信条,但同时也有真诚善良的一面,他的内心总是矛盾的,每当他在功利的道路上前进时,他的心又总是在谴责他的虚伪,使他始终无法与上流社会的人苟合,这就决定了他要反抗。一定程度来说也就是这种个性最终铸成他的毁灭。最后,他在狱中彻底的反思,明白了自己一直追求的原来毫无意义,也彻底看清了上等人的真实面目,最终他拒绝了玛特儿小姐的搭救,以死宣布和这个虚伪,罪恶的社会决裂。在于连的性格中,有理想、追求、信念、正直、善良,更有野心、贪欲、虚伪,既有勇敢、进取又有怯懦、妥协。这些性格特征在于连心中激烈冲突又矛盾统一,使他有时像一个无的勇士,毫无畏惧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有时又像是怯懦的懦夫,自暴自弃。但于连终究不是一个庸人,他丢不掉他的激情与尊严,也只有这样的于连,才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正如高尔基曾经说过:“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始祖’。”于连是十九世纪前期法国社会中具有反抗精神的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带有个人奋斗者那种维护自我、追求人格尊严的特点。于连瘦弱,脸色苍白,从小受父兄的谩骂毒打,造就了他的反叛性格,更主要的是受老外科军医的影响,跟随拿破仑参加过多战役的老外科军医的言传身教,使于连很小就喜欢读有关拿破仑的书籍,他崇拜拿破仑,头脑中有着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老军医临终时把他的荣誉团十字勋章,半饷的欠款和三四十本书留给于连。于连酷爱当中的《忏悔录》、《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和大军公报,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可兰经》。这些书籍和身处环境铸就了于连的性格,他向往拿破仑,渴望拿破仑时代,渴当一个士兵,年纪轻轻当上拿破仑的副官,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改变这不平等的世界。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于连形成敏感、细腻和倔强的个,同时于连又拥有超群的记忆力,是一个意志坚强、精力充沛、聪明能干的青年。但是时代不同了,拿破仑已烟消云散,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复辟势力,在拿破仑时代,泥瓦匠可以当将军。波拿巴,一个默默无闻又没有财产的中尉,靠他的剑做了世界的主人。在复辟的波旁王朝,贵族就是贵族,平民就是平民,以出身排地位、定荣辱,界线分明,等级森严,占统治地位的是教会和贵族。怎样才能呼风唤雨,一展雄才呢? 于连看到教会在社会具有非凡的权势,炙手可热,于是他就梦寐以求地想当教士,以期到达胜利的彼岸。但于连有着极其敏锐的平民阶级意识,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是

红与黑于连的人物分析

于连的人物分析 曾经看过许多的电影,这是第一次看《红与黑》这部电影。 曾经认识过许多电影的主角,于连是第一个让我为之感叹、纠结、而深省不已的。 曾经赞同过许多名人写过的影评,这是最深的一次折服:歌德说《红与黑》是司汤达“最好的作品”,于连是司汤达写《红与黑》中通过“周密的观察和对心理方面的深刻见解”为造就的,歌德说的好透彻。 毋庸置疑,司汤达对于于连的性格刻画和对于连内心那惊涛骇浪般矛盾斗争的描写的强大力度和烈火炙烤般的灵魂折磨,使得小说震撼人心之处。司汤达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使小说主人公的心理矛盾和抗争,复杂的内心世界,在读者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红与黑》不愧为一部心理描写小说的典范。 于连出生于法国北部一个闭塞的小城维里业市某锯木厂主的家庭里,他是一个自小没有母亲的孩子,缺少母亲温柔的关爱,相反,他的父亲老索雷尔却是粗暴蛮横的,在身体强壮的哥哥面前,身体瘦弱无用的他被视为累赘,在父兄的拳脚相加中度过辛酸,孤独,卑怯的童年,这种生活环境潜移默化为支配个体无意识的自卑情结,这种自卑感作为深层的动机,于连时时生怕被蔑视,有着强烈的渴求平等的欲望,希望被贵族阶级和上流社会认同,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抵制自卑的更强烈自尊和征服欲。这时,他遇到了一位经历了拿破仑时代的老军医的爱护。老军医在无微不至地关心他的生活和教育的同时,还灌输给于连对于拿破仑和战争时代的崇拜,使于连从小就追念拿破仑,崇拜拿破仑,因为拿破仑的时代是属于于连的,是他所向往的时代,因为那个时代能够给予于连展示才华的天地,这个时代,是一个门阀地位决定一切的时代,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于连,他没有资格投身行伍,建功立业,于连处于的是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它生长在一个英雄的时代却不得不在门第和金钱主宰的时代里生活。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可怜虫”,“没有保护人,也没有钱。”。在这种社会面前,于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屈从退避,要么勇敢反抗。于连的天资和股子里的不服输的气质,他拒绝过一种平庸的碌碌无为的生活,他追求的是他青年时代的所有英雄的梦想。 于连股子里有一种坚毅,有一种为实现雄心与理想而能坚强地承受孤独与心理压力的坚忍和毅力。为了能够通过教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根本不信仰宗教,却通过刻苦地学习将拉丁文的《圣经》倒背如流,明明不信仰神却在贝桑松神学院立下吃得苦中苦的决心,通过长时间的苦修苦炼,在神学院中出类拔萃,心里明明无比崇拜拿破仑,却当众辱骂他,使人不禁对他心生几分敬佩和叹服。钦佩于他的那刚强而坚毅的性格,为实现目的而委曲求全的坚忍。也许有人会认为于连是自私的,虚伪的,伪善的,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否是出于一种无奈呢,一种社会迫使他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迫于他的出身局限他的才华,他不得不去适应这个本不属于他的本性的社会,这个充满利益,金钱,尔虞我诈的阶级中,他要生存,他要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不得不变得自私,虚伪来保护自己,这也是人类自保的天性使然,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只能戴上虚伪的面具而生存下去,这种不得已的虚伪正是他与上流社会斗争的有力武器。 对于于连来说:爱情是手段,飞黄腾达、社会成功是目的;然而于连毕竟是善良的,他不能在爱情中始终藏着心计,反而极易动真情。在狱中,他真诚地对

论 文 题 目:《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学生姓名刘凤兰 学号 11117403553003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层次本科 指导教师骆晓倩 日期 2013年3月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极负盛名。不说作品的整体价值,单就其成功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已经具备了深刻的借鉴和思考价值。其中,而唐僧则是兼圣僧和凡人形象为一体。一方面表现出意志坚定、仁爱、谦怀;另一方面却呈现骄矜、迂腐、以及是非不明的反面形象。孙悟空机灵敏捷、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为民除害、率性而为,桀骜不驯;又是一个蔑视皇权和追求高官的矛盾体;且最让人回味的是其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怯懦与勇敢、迂腐与变通、出世与入世、盲目相信与不信任。猪八戒是猪、人、神的统一,他有猪的外形,猪的习性,身上的毛病多,恨不能浑身净优点。因而有了猪八戒的妙趣横生,也少不了呆子气。沙和尚身上有着传统美德,勤劳稳重,任劳任怨,却也存在着人性的特点,精明世故,逆来顺受,他的存在调和了集团内部矛盾,保证了取经的顺利进行。 关键字:唐僧,孙悟空,猪八,沙僧,形象

目录 摘要………………………………………………………………………I 一、绪论 (4)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5) 三、唐僧形象分析 (6) (一)意志坚定、仁爱谦怀的圣僧形象… (二)骄矜、迂腐和是非不明的凡人形象 (三)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 四、孙悟空形象分析 (9) (一)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和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 (二)率性而为、桀骜不驯的自由个性形象 (三)蔑视皇权和追求高官的矛盾体 五、猪八戒形象分析 (13) (一)、猪八戒是个贪婪的人 (二)、猪八戒是个既懒又勤的人 (三)、猪八戒是个愚笨又聪明的人 六、沙僧形象分析 (18) (一)稳重踏实, 细心周全 (二)精明世故, 逆来顺受 (三)、奴性人格 七、结论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致谢 (26)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分析

摘要:《红与黑》是19世纪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为背景,以平民知识分子于连与贵族资产阶级上层社会顽强曲折的斗争为主线,着重描写他的个人奋斗历程和悲剧命运。在于连身上充满着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让于连这个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更耐人寻味。于连讨厌不学无术、腐朽堕落的贵族社会,却又羡慕他们优越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并千方百计要挤进去。为了实现自己跻身上流社会的梦想,于连甚至牺牲自己圣洁的爱情。本文主要从于连言行上的矛盾以及处理“心坎里的爱情”和“头脑里的爱情”的矛盾和他的社会意义来探讨于连这个人物形象。 关键词:《红与黑》;于连;形象;爱情 引言 小说原取名《于连》,出版时改为更具象征意义的《红与黑》,这本身就是一组矛盾。一般认为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从整体构思上看,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作者旨在“细心的描绘”“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头上的历届政府给法国人带来的社风气”①。可以说,“红”象征着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血,和丰功伟绩;“黑”意味着复辟时期的王朝和教会的黑暗统治。第二,从于连的生活道路来看。实际上于连一生走过了“之”字形的道路:作为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贫民青年,他曾想过通过“红”走上社会;但是正如法国作家阿拉贡所说,在复辟时期,贫民子弟三十而立功于战场,跃升将军的梦想已无法实现。而同时于连又目睹了圣职人员的荣耀,萌发了披上道袍跻身上层社会的念头,并身体力行地为之奋斗。但于连的本质是纯真、善良的,所以他没有一直堕落下去,而是在经过了风雨之后,悬崖勒马,回到了最初的“红”上来。如果说,于连最初“红”的理想还带有青年人的浪漫色彩的话,那么在他短暂人生的最后时刻对“红”的认识有了升华。第三,也可以从小说的“预言性”场景来看。于连到德·雷纳尔家当家庭教师前在教堂里看到了溅在地上圣水的颜色,以及后来在他之前坐过的地方枪杀夫人;小姐在每年4月30日披黑;于连在监狱里关于猎人的黑靴子踢翻蚂蚁窝是发出的“火光”思考等,都带有“红”与“黑”的描写,并富于寓意和哲理。① 一、于连的伪善性格 小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在这样一个历史交替过程,出生农民的知识分子于连希望凭着个人的奋斗跻身社会上流位置。他没有封建阶级与生俱来的高贵地位,也没有大资产阶级的丰富财产,有的只是出生农民的低微身份,备受侮辱和歧视产生出的强烈自尊心。 作为一个社会典型,于连属于法国大革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青年,在王政复辟时期,是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中小资产阶级“才智之士”的代表。这类人大都受过资产阶级革命的熏陶,为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所鼓舞,早在心目中粉碎了封建等级的权威,而将个人才智视为分配社会权力的唯一合理依据。他们大都雄心勃勃,精力旺盛,在智力与毅力上大大优于在堕怠、虚荣的环境中长大的贵族青年,只是由于出身低微,便处在受人轻视的仆役地位。对自身地位的不满,激起这个阶层对社会的憎恨,对荣誉和财富的渴望,又引诱他们投入上流社会的角斗场。他们是矛盾的结合体,既有他们这个阶级同贵族的矛盾,也有他们不甘于现状,试图挤入这个让他们憎恨的上层社会的矛盾。而且上天赋予出生平民的于连过人的天资,他聪敏好学,记忆力超凡。在启蒙思想家自由平等的观念影响下,他幻想走入拿破仑那条红色的道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建功立业。可是复辟的现实使平民可以靠能力才干实现生命

(完整版)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毕业设计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子形象的塑造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2) 二、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 造 (3) 三、鲁迅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 义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鲁迅的小说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类型人物形象,一类是以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或惨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或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亦或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抨击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另一类是以阿Q、闰土、祥林嫂、杨二嫂等为代表的农民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苦难的旧中国农民,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枷锁。可以说他的小说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更有

于连的形象分析

于连的形象分析: 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1 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 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爱读书身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崇拜拿破仑,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封建等级制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投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 2 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的精神。 在贝尚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院长的宠儿。在这里具有对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 在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衔。 3 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 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谴责和对社会的抗议,也是他反抗精神的爆发和悲剧命运的总结。 4人物形象的局限性。 他的行动是个人盲目的,他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满足后就妥协投降。论述《红与黑》的艺术成就。 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1 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来反映时代特征。 小说通过了3个典型环境(维立叶尔、贝尚松神学院、巴黎)中个人奋斗的悲剧过程,揭露了复辟时期大革命的深刻影响,资产阶级的压迫、平民的反抗、贵族和社会的腐败统治等时代特征;又说明了个人奋斗在专制特权社会中失败的客观真理 2 特别善于把握和分析人物心理。 于连收到玛特儿小姐约他半夜来的信时的心理活动。他即高兴又怀疑,即犹豫又自责心理活动互相冲突,揭示了他内心的冲突和感情的瞬间变化,突出了他的性格。(“要准备战斗”)3 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以于连的个人奋斗史为“经”,以他和德·瑞娜市长夫人、玛特儿小姐恋爱生活为“纬”。经纬交织、条理明晰。三个典型环境的转换衔接自然顺畅,出场的人物都与主人公有关。人物、情节和环境都显得严整清晰,井井有条,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于连的爱情是迷人的,但都带着政治的色彩!他的敏感和细腻、倔强是天生的,他还拥有着超群的记忆力,而他的高傲和自尊、崇拜权势则是后天环境的赋予。于连是十分自我的,在他的心目中,尊严被提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可以放弃轻而易举就能到手的钱财,因为他需要的是别人的尊重。但他对于“自尊”的理想和追求又最终把他引向了歧途。 之所以说《红与黑》带着政治的色彩,因为小说发表后,在当时的社会就开始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本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 越是禁的,越是有魅力的! 司汤达这部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

红与黑 于连形象分析

于连的悲剧人生 ——《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 《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奠基人司汤达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内涵和思想意义的作品。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调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于连这个形象,这个个人奋斗者是世界文学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他不仅反映着当时社会关系的两极对立、矛盾冲突,而且显示着真与假、美与丑的性格二重结构。于连究竟是个人主义野心家,还是一个反抗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英雄,是人们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于连的性格是多元多层次的,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既有突出的坚定性,又有复杂的矛盾性,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坚定的个人反抗精神 于连是一个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艺术形象,出生于家境贫穷、生活困苦的小锯木厂主家庭。他聪明、干练、敏感、倔强,具有火一般炽热的性格和强烈的自尊心。他极端不满自己现实的处境,热烈追求个人的自由、平等。他狂热地崇拜拿破仑,想凭自己的才干,成为拿破仑式的英雄。他充满激情地说:“一个富有热情的心灵,应该有所发明和建树。”他身上强烈地表现出平民的反抗意识和小资产阶级个人进取的野心。于连个性刚强,充满激情,富有毅力。他虽然表面长得文弱,但是“心里竟藏着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外表和内心的强烈反差,是于连形象的一大特点。他有毅力,敢于行动,这是其主导方面,犹豫不决是暂时的,最终要被他的决心所克服。于连的两次恋爱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是对封建门阀制度的有力冲击,对平等自由的恋爱和婚姻的大胆肯定,是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热情讴歌。在于连的一系列性格冲突中始终贯穿着一根追求个人自由发展的性格坚定性的红线。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他性格中的核心成分,而自我意识在环境的作用下,产生出平等观念、反抗意识和个人野心。 二、双重的、矛盾的性格 于连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两重性元素主要有: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等。这种双重性构成了于连思想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他的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德·雷纳尔市长家里;正直与虚伪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神学院中;雄心与野心、反抗与妥协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德·拉莫尔侯爵府中。于连的内心是自卑的,然而他又不能忍受这种自卑。不堪受辱的内心,受人歧视的社会地位形成了于连自尊、怀疑、敏感和积极反抗的性格。在德·雷纳尔市长家,他最初对德·雷纳尔夫人示爱并非真心,而是为了维持自尊这一“职责”。“想到这个职责如果不履行,他就会成为笑柄,或者不如说,会产生自卑感”。用爱情来衡量自己价值的心理,使他本来就极强的自尊心变得更为敏感。在于连和德·雷

哲学毕业论文人物形象分析与小说读解

人物形象分析与小说读解 (一)人论观念 十九世纪后期,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的某些观点 在现代主义小说及其理论中都有明显的投影,一些现实主义小说 家和小说论者,还有处于临界点的小说家和小说论者的小说理论 与创作,也在一些方面对现代主义产生影响。如福楼拜强调“取 消私人性格主义”,主张不偏不倚地再现生活,要求小说家与其 小说主人公保持一定的距离。陀斯妥耶夫斯基联系客观现实描写 人物内心的同时,主张通过梦幻、意识流等手法,开阔人的深层 意识,表现人物的变态、双重人格;他创作的“复调小说”的主 人公具有独立意识,独立性,被看作是一个自身的充分思想观念 的创造者,已经“不是作者言论的客体”,“也不是作者意识的 传声筒”,与作者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契科夫淡 化情节。康拉德在小说中追求风格的完美,着力从心理深度上刻 画人物,他时而让小说中的人物担任叙述者,与“我”对话,时 而又由几个人充当叙述者,而且他认为展示人物,不应按时间先 后平铺直叙,打破叙述时间的顺序。这些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的 衍化、发展,进一步表现从外部世界遁入内心世界的“心理真实”,小说家退出小说等理论观点。这种情况,在十九世纪末至 二十世纪初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结 构分析兴起来后,对人物的理解就形成了两种意见:“纯粹派” 的论点——如今在批评家中占优势——指出,人物只是作为使他 们得以产生并使他们的行动作为各种形象和事件的一部分而存在,除此之外,他们根本就不存在。倘若费尽心机想把他们从特定的 上下文中抽取出来,把他们当作真实的人加以导轮,那就是感情 用事地误解了的性质。各种现实主义的观点倾向于在某种“还原

红与黑于连人物分析

案例:(《红与黑》中关于于连的心理描写)“我家叫我于连·索莱尔,夫人。我生平第一 次进入陌生人的家,心里害怕,我需要您的保护,开头几天有好多事情您得多加原谅。我从未进过学校,我太穷了;除了我的表亲外科军医,他是荣誉团成员,和谢朗神甫先生之外,我没跟任何人说过话。神甫先生可以向您证明我的人品。我的哥哥们经常打我,如果他们跟您说我的坏话,您不要相信,如果我做错了事,请您原谅,夫人,我绝不会有不好的意图。” 这段话很长,他说着说着心里就有了底,他在仔细观察德·莱纳夫人。这就是完美的风度的效果,当风度乃本性天成的时候,尤其是有风度的人没有想到有风度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效果,于连对女性美是个内行,这个时候他会发誓说她只有二十岁。他突然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要吻她的手。他很快就害怕了,过了一会儿,他心想:“一个可能对我有用的行动,一个可能减少这位美丽的太太多半会对一个刚刚离开锯木厂的可怜工人所怀有的轻蔑的行动,我若不去完成,那我就是个懦夫。”于连也许多少受到“漂亮小伙子”这个词的鼓舞,近半年来,他每礼拜日都听见一些女孩子这样说他。他的内心斗争不已,德·莱纳夫人跟他说了二、三句话,告诉他开始时如何对待这些孩子。于连极力克制,脸色又变得苍白,很不自然地说道: “夫人,我绝不会打您的孩子,我在天主面前发誓。” 他一边说,一边大着胆子抓住德·莱纳夫人的手,拉到唇边。她对这举动吃了一惊,想了想,又觉得受到了冒犯。天气很热,她的胳膊光光的,只盖着披肩,于连把她的手拉到唇边的动作使她的胳膊完全暴露出来,过了一会儿,她责备起自己来了,她觉得她的气愤来得不够快。 分析: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于连是一个自卑感和自尊心很强的的人。他和德·瑞那夫人 的爱情可以说首先是出于自卑。初出茅庐的于连凭借着把一本拉丁文的《圣经》背得滚瓜烂熟的本领, 成为维立埃尔市市长家的家庭教师, 当他胳膊下夹着一件叠好的绝布短衣, 战战兢兢站在市长家的大门前, 由于自卑竟然不敢伸手按门铃的胆怯样子恰好被德·瑞那夫人看到时, 于连内心产生出的情感不是一见钟情, 而是莫大的耻辱。于连在第一次吻德·瑞那夫人的手时, 心里想的是, “ 也许这个举动可以使这位美丽的夫人心中减少对我的轻蔑”。后来全家乘凉时, 于连无意中碰到了夫人的胳臂, 夫人立即把胳臂缩了回去。这个动作, 也许出于一个贵夫人的教养, 也许出于某种暖昧的潜意识, 但过分敏感的于连认为, 这是贵夫人对他的蔑视, 他心中立即升起这样一个念头“ 我必须抓住这只手” , 他把这个举动作为对自私卑鄙的市长的报复。, 也就是说, 于连对德·瑞那夫人的追求, 主要不是出于爱, 而是出于自卑情感的伤痛, 出于自尊的反抗,他感到幸福是为了雪耻, 而不是为了爱情。 于连这种心理模式在他和玛特尔的关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和德·瑞那夫人的恋情暴露后,于连被迫离开维立埃尔市, 到省会贝尚松神学院学习。在这个人间地狱里, 尽管于连为了向上爬拼命掩藏起自己的真实想法, 以达尔杜弗为老师, 选择“ 一连串的虚伪… 作为? 唯一的武器” ,但在复杂的教派倾轧中他还是被逐出了神学院。由于得到彼拉院长的推荐, 于连又来到首都巴黎, 成了木尔侯爵府里的私人秘书。为了能够混迹于上流社会之中, 于连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 一心只想着功名富贵。因此, 自卑心理使他丝毫没有想到侯爵的女儿、上流社会的宠儿、漂亮的玛特尔小姐会看上他。当于连接到玛特尔约他幽会的情书时, 作 者用了三千多字的篇幅, 详细地描写了于连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他先是感到欢乐、自豪, 叫道“我己经战胜了柯西依斯侯爵。” 接下来他又陷入自卑之中, 认为自己勾引侯爵的女儿对不起自己的恩人, 继而于连又为自己感到羞愧“ 我是一个多么好心的笨蛋竟然怜悯起这种地位的家庭来了” 于是他又自傲起来, “ 我们两个的优势己经比较过了, 结果是来自朱拉山的穷木匠胜过了侯爵” 。

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焦仲卿,《孔雀东南飞》中一个性格鲜明、内涵丰富、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庐江小吏,与刘兰芝一同殉情而死。下面是给大家的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仲卿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自己和兰芝的幸福生活,面对封建宗法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制度的迫害,一直在勇敢地、一步一步地反抗着。只因为他是一个从小就知书达礼、受过良好的儒家文化教育,成年后又在仕途上进取的封建士子,也因为他还是一个寡母家长哺育大的儿子,他的这种身份和经历,使他的反抗形式与刘兰芝不同罢了。 在故事的开始,他从郡府还家小住。当兰芝向他述说婆媳二人矛盾的缘由及自己遭婆母逼迫的悲苦,并要他为俩人的婚姻爱情做出选择时,我们看到,仲卿并没有像一般懦弱的男子那样,在婆媳矛盾冲突中,采取沉默不作为、或是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的和事佬方式,而是毫不犹豫地为保护兰芝、为维护俩人的婚姻爱情前去劝谏母亲、阻止母亲对兰芝的伤害。他对母亲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段话,他用心理智,方式得体。他先说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大富大贵之人,而只是一个贫寒的士子,能够娶到刘兰芝这样美丽贤惠、勤劳持家的妻子已是侥幸了;然后又讲他和兰芝情投意合,感情深厚,要一生相伴相随;最后竟反守为攻,指责母亲为什么在兰芝品行无偏斜的情况下,刻薄地对待她?这是多么明确的态度,多么

鲜明的情感倾向,又是对专制家长多么有理有节有力的反抗方式?接下去,当焦母粗暴严厉地拒绝他的要求,并用为他再娶美女的条件进行怀柔时,焦仲卿非但没有在焦母的威吓利诱下退缩,反而更进一步抗争到:“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焦仲卿以终身不娶反抗母亲的家长专制,在封建礼教控制下的社会是不“尊亲事孝”的行为,是让自己背上了有违人伦道德的罪名的,也是他在血亲关系中,以个体形式反抗焦母这个专制家长最强有力的手段。这难道不是最直接的,也是极有勇气的反抗吗?我们不能要求生活在东汉末年、读的是“四书”“五经”的焦仲卿,为了维护他和刘兰芝的婚姻爱情,能够采取去诉诸法律的方式,抑或带着兰芝脱离母亲去独立生活。焦仲卿在反抗封建家长破坏他的婚姻爱情时,以个体的、和平理性的方式所能够做的,也只能是直言劝谏、据理力争,直至以终身不娶反击。 当专制、冷漠的焦母失去理智,一意孤行时,焦仲卿转而希望通过暂时的妥协淡化婆媳二人的矛盾:他劝慰兰芝暂且回娘家住一段儿时间,目的是通过分离消除焦母对兰芝的敌视,在没有矛盾冲突的时间延续中使焦母回心转意。焦仲卿的妥协,不是软弱和怯懦,而是为守护俩人婚姻爱情所采取的、既主动又理智现实的行动。 但仲卿、兰芝二人的爱情,不只受到焦母这个专制家长的摧残,继而还受到了同样是专制家长的刘兰芝哥哥的破坏。焦仲卿决没有料到的是,兰芝回到娘家后,专制粗暴的兰芝哥哥不给他们守护爱情的时间,兰芝被逼再嫁。这是他和兰芝都无力控制的事变。他因自己种种努力最终都失败了而绝望,决意一死。在作品中,我们看到,是焦

红楼梦小人物之形象特点-毕业论文

红楼梦小人物之形象特点 ——以林小红为例 摘要: 《红楼梦》,历来是久唱不衰的经典名作之一,它几乎可以成为一部万能的百科全书,不仅对世间百态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对于小人物的形象尤其是一些有特点的、典型的小人物形象,描写刻画的却是非常地生动形象。其中,在众多小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中,林小红—这个原本只是宝玉身边的三等丫鬟的姑娘,却成为大观园里为数不多地具有较好结局的女子。林小红作为《红楼梦》中一个比较出彩的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小人物形象,也是受到不少红学研究家的关注。本次论文主要通过对《红楼梦》中的小人物进行分类,来探究小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而通过对林小红这个形象的分析,来探究林小红这个饱满的小人物的形象。 关键词 小人物、《红楼梦》、小红、形象特点

The image feature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The case study of Lin Xiaohong Abstract: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classic works for a long time to sing not bad, it can almost become a universal encyclopedia, the attitudes of the world not only elaborated, for small characters especially som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small characters, to portray the is very vivid. Among them, in numerous small figure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Lin Xiaohong this just Bao Yu around three servant girl, has become the Grand View Garden is one of the few to have better outcomes for women. Lin Xiaohong as "a brilliant and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a controversial small characters, but also by many studies focused on concerns about the house.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he small, to explore the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characters, and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Lin Xiaohong Lin Xiaohong, to explore the tiny plump figure. Key word The little guy,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red, image features

论文 贾探春人物分析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贾探春人物分析 姓名 学号 所在分校 指导教师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制 贾探春人物分析 内容摘要:贾探春,贾府三小姐,在《红楼梦》中是一个“补天式”的出色人物,作者在书中给予其“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高度赞赏。她有才干、有眼光、敢作敢为,是一个关注家族命运,富有忧患意识的大观园中的女“政治家”。本文从形象、性格、才能、心理、结局五个方面分析了贾探春这一人物。 关键词:《红楼梦》、贾探春、形象分析 《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探春是浓墨重书的人物之一。她在十二钗正册排位第四,紧次于钗、黛和元春;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又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始终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她有着姑娘的尊贵体面,却又因庶出的身份处境尴尬;她是行将没落的侯门闺秀中的一个改革者。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品质的塑造,更寄托了他对封建家族的期望。 一、贾探春的形象 (一)见之忘俗的神采 贾探春早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就与迎春、惜春一起出场。一出场,作者就有意识的轻轻“点”了一笔,使她脱颖而出:当宝玉欲送“颦颦”二字为黛玉之表字时,探春便问“何处出典?”又道“只恐又是杜撰。”短短一两句话,却适时突显出她的不同。“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这是作对探春的描述,也是探春留给黛玉的印象。一样的妆扮,探春却能给黛玉留下“见之忘俗”的深刻印象。黛玉进贾府时探春的年纪也应不大,于是这“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就愈发显出她的不寻常。 (二)他人眼中的探春 贾府是个钟鸣鼎食的大家族,人物众多,关系纷乱复杂。探春在王熙凤眼里是个臂膀,说她“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 平儿也说探春“二奶奶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怕他五分” 。可见王熙凤对她是抱着赞赏的态度。

外国文学人物形象

1、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一、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这样一个人。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 二、堂吉诃德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许这就是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但他对此是如此的迷恋和执着,如此的不可思议,已完全变成偏执。 三、堂吉诃德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他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斗争,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毫不犹豫地挺枪拍马冲过去。 总结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 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 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2、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人文主义者。复杂的性格,有崇高的理想,和人类与世界新颖的看法。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有行动的决心,而且不断督促自己,但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3、唐璜人物形象分析 《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多次成为文学作品的题材。传统的唐璜形象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子。但在拜伦笔下,这个人物在多数情况下却以被勾引的角色出现。他的被迫出走,就是因为他或多或少地是那个有夫之妇的牺牲品。唐璜不同于拜伦其他诗歌中的英雄人物,作者无意将他塑造成“拜伦式的英雄”,其中却不乏诗人自传的成分。唐璜热情、勇敢、拒绝虚伪的道德信条。在面临饿死的危险时,他拒绝吃被打死的人,其中不乏象征的意义。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的命运真正的关心。他没有忧郁绝望的天性,但也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他的爱情故事大多是对上流社会虚伪道德的讽刺,而他和海盗女儿海蒂的经历,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理想。 4、于连人物形象分析

《红与黑》中于连性格形象分析

摘要:阿德勒认为,人对优越的渴望起因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平衡与超越,这种超越成为一个人力求获得承认和优越感的基本动力。运用个体心理学理论剖析于连的心理机制,可发现他的性格特征和行为范式都与其内心的自卑感和超越意识有关,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过程中, 于连的自我价值得到张扬,展现出耀眼的人格魅力。 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专家阿德勒认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所有外在表现都指向同一个特定的目标,目标的实现能保证优越感的获得,而人对优越感的追求,是起因于人的自卑感。“人类是各种各样的自卑情节发展的载体。精神生活的进程,那种寻求补偿和要求安全感和整体感的骚动,早在自卑感产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其目的是为了生活的安宁和幸福。”[1]在阿德勒看来,人是一种弱小的生物, 自卑感和不安感时常出现在他的意识之中。生活不断地向每个人提出等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断地给出更加丰硕、完善的答案。然而,人类总会追求更完美、更理想的状态,永远无法满足于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所以, 自卑感并不是心理上的变态现象,它是人类不断增进自己的内趋力。“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类的通性”[1],这种对自卑的超越意识贯穿了人类的全部生活。甚至可以说,人追求的目标,都是对自卑感的补偿和超越,个体的潜能和创造力都在这个过程中迸发出来,自我价值也得以实现。 一、于连自卑感形成的原因 运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来剖析于连的心理机制,可发现他的性格特征和行为范式都与其内心的自卑感和超越意识有关,其奋斗的人生就是一段对优越目标的追求和对 自卑超越的过程。 于连身上自卑感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先说内因, 于连从小体质羸弱,得不到势利的父亲的欢心;再从外因来看, 于连生活在19世纪初的法国,拿破仑的帝制时代宣告结束,又恢复了黑暗的阶级制的复古时期。在复辟年代里一个人想要出人头地必须拥有金钱和权势,而于连出身微贱,实际上属于社会的最底层,“像一个弱者那样受到人人的蔑 视”[2],因此于连自卑感的产生便很自然了。于连接受了启蒙思想的熏陶,书本培养了他的知性和自尊,使他的思想境界更加深刻。他希望凭自己的才干摆脱屈辱的阶级地位,但拿破仑的垮台又使他的希望破灭,不得已只能选择彻本底的“伪善”作为武器,为自己打造着出人头地的道路。于连期待着周围世界的变革,在不断的向往和屈辱中,他与冷漠的社会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越受到压制, 自卑感越强,同时自尊和反抗性也越强烈。这种奴性的自卑与激起的强烈自尊和反抗构成了于连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特征贯穿了他的全部人生历程,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经历。 二、于连爱情经历的心理机制 于连和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可以说首先是出于自卑。德?雷纳尔夫人纯朴的心灵对志向高远的于连产生了好感,而于连对上流社会的蔑视直接妨碍了其爱情的产生。他仅仅把德?雷纳尔夫人当作阻止他飞黄腾达的敌对阵营里的人,“正因为她美丽而恨她。”[3]德?雷纳尔夫人怜悯于连的贫困,鼓起勇气提出送几个路易给他添置内衣, 于连却把这温情的表示当成了对自己人格的侮辱,他宣称“我并不微贱”[4],怒气冲天地拒绝了德?雷纳尔夫人的礼物。德?雷纳尔夫人体贴入微的关怀,他也只理解为有钱人假惺惺的作态,根本没有看到其中与个人好感之间的相似。正因为时刻意识到自己在世人眼中的卑贱地位, 于连才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使他过分敏?对于别人的言行总要疑心重重地探究深意,一些在他眼中夸大了的侮辱表现,使他的自尊很容易受到伤害。一个夏天的夜晚, 于连的手无意中碰到了德?雷纳尔夫人搁在椅背上的手,她的手很快缩了回去。“出身高贵”这几个字压在于连心头,他相信自己遭到了德?雷纳尔夫人的蔑视。为了减轻这位贵夫人对自己的轻蔑, 于连为自己规定了必须握住这只手的职责。“想到这个职责如果不去履行,他就会成为笑柄,或者不如说,会产生自卑感”[5], 于连的目光变得古怪起来。他望着德?雷纳尔夫人,“就像在观察一个他就要与之决一死战的敌人。”[1]可是尽管经过种种心理斗争, 于连还是不

浅析于连的性格特征

浅析于连的性格特征 人文学院07中文4班陈夏玲学号:0706010272 看完了《红与黑》,觉得它不像别的外国文学作品那样,读起来晦涩、难懂。当然,其中大量的外国人的名字还是一如既往的难记。此外,它也没有很大一部分环境描写或是背景描写,这让我松了口气,还记得曾经读过的《巴黎圣母院》,对那一大段的巴黎环境描写不抱好感。任何优秀的作品都与它的时代分不开,《红与黑》也一样,它是反映当时历史,揭露黑暗现实的作品。我经常想,现代这个社会很少有特别优秀的作品,也许也和时代有关,当今这个时代相对和平,没有遭遇过多的苦难,人们的经历也没有太多的沉淀。 回归到主题,于连是《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他,特别突出他的心理描写,通过各种描写使于连的性格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多样化,可以说是一个圆形人物。他不是什么英雄,也没有太大的作为,但是他很真实,是一个性格鲜明,又饱满的人物。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于连和梦想 于连从小受拿破仑影响很深,他对拿破仑的深度崇拜使他很积极向上,总想有一天能出人头地。这也赋予了于连莫大的勇气,他身上充满了干劲,也充满了抱负,是一个有骨气,有傲气的人。他最初的梦想是能像拿破仑时代那样通过参军,进而成为一名军官。但是由于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一途径,变成通过成为一名教士,最终进入上流社会。最初这样的梦想对于连而言也是遥远的,但是他有机遇,而且他能把握住机遇,因此他还是以他的能力和表现一步步地接近他的梦想。可惜的是,最终他还是在离梦想还有一步之遥的地方永远地坠落了。这也是本书最令人反思,也最令人感到悲痛的地方。于连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实现梦想,社会给予了他希望,但是最后还是打沉了他。 于连和环境 《红与黑》就是要借于连来反映法国当时两个完全不同的阶级,于连属于底层社会,也就是平民,而他不断地在上流社会,与贵族周旋。于连出生在底层社会,可以说他所处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但是他突然得到了踏入上流社会的“入场券”,这也是改变他的命运的机会。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上篇是描写于连在维里业做家庭教师的生活,而下篇则是描写于连在巴黎生活的情况。在维里业时的于连还显得比较稚嫩,时而还体现了他初出茅庐的冲动。但是到了巴黎后,特别是经过在神学院那段日子的磨炼之后,于连变得更加老练了,防范他人的意识也更加的强烈,即便是在巴黎这个贵族的舞台之上,他也游刃有余。 受到拿破仑的影响,加上于连自身的遭遇,于连对贵族深深地痛恨,但是矛盾的是,于连他虽然痛恨这样一个阶层,同时他又拼了命想要成为贵族中的一员。虽然于连觉得很多贵族很虚伪,但是某些时候他自己也不得不变得虚伪。他明明很讨厌那些批评拿破仑的人,但是他却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拿破仑的崇拜者。诸如此类的事情,许多时候都令于连很痛苦。但是,我认为于连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他虽然很想成为贵族的一员,但是他没有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反而是痛恨那样的人,同时他对金钱也没有特别的欲望。我认为这是很难得的,虽然他一直在黑暗的上流社会中,但是他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 于连的爱情 于连的爱情在本书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一个篇幅。我认为于连的爱情是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它不是一种自发的,不是因为情投意和而自然产生的爱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