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锐角三角函数全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锐角三角函数全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锐角三角函数全教案

相关资料

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内容简介

本章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第一节内容是第二节的基础,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应用,并对第一节的学习有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属于三角学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内容,而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2)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会求它的对应的锐角.

(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边角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贯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再运用这些规

律于实际生活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也很重要,?应该

牢牢记住.

(2)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在本章,学生首次接触到以角度为自变量的三角函数,初学者不易理解.?讲课时应注意,只有让学生正确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掌握直角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才能运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三角函数的应用尽量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减

少单纯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在呈现方式上,突出实践性与研究性,三角函数的意义要通过问题经出,?再加以探

索认识.

3.对实际问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4.适度增加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习题,减少机械操作性习题,?增加探索性问题的比重.

课时安排

本章共分9 课时.

28.1锐角三角函数 4 课时28.2解直角三角形 4 课时小结 1 课时

(完整版)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基本知识 一.二次函数的性质 2y ax bx c =++ 1. 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0a >2b x a =-2424b ac b a a ??-- ???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y x 2b x a >-y x 时,有最小值.2b x a =-y 244ac b a - 2. 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当0a <2b x a =-2424b ac b a a ??-- ???,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2 b x a <-y x 2b x a >-y x 2b x a =-有最大值.y 2 44ac b a -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 一般式:(,,为常数,); 2y ax bx c =++a b c 0a ≠2. 顶点式:(,,为常数,); 2()y a x h k =-+a h k 0a ≠3. 两根式:(,,是抛物线与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12()()y a x x x x =--0a ≠1x 2x x 4. 一次项系数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在轴左边则,在轴的右侧则,ab a b x 2- =y 0>ab y 0y x y ⑵ 当时,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0c =y y 0

⑶ 当时,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在轴下方,即抛物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0c

初中数学沪科版 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期末模拟考点.doc

初中数学沪科版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期末模拟考点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 一、计算题 评卷人得分 16.计算:6cos45°-|4-|++(-)-1 17.计算: 19.计算:. 15.计算:. 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sin30°,b=tan45° 23.(1)计算:|-2|+2sin30°-(-)2+(tan45°)-1. (2)先化简,再求值:2(a+)(a-)-a(a-6)+6,其中a=-1. 17.⑴计算:()-1-cos45°+3×(2012-π)0⑵解方程:2x2-4x+1=0 (配方法) 13.计算: 8.计算:2sin 60°+|-3|--=________. 3.6tan230°-sin60°-2cos45°=__________________. 13.计算=______________.

14.在△ABC中,∠C=90°,sinA=,则tanB=_________. 8.在△ABC中,∠C=90°,,则(). A. B. C. D. 5.在Rt△ABC中,∠C=90°,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a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要(). A.450a元 B.225a元 C.150a元 D.300a元 8.已知α为锐角,tan(90°-α)=,则α的度数为() A.30° B.45° C.60° D.75° 9.在△ABC中,∠C=90°,BC=5,AB=13,则sinA的值是() A.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经典题型+方法归纳(超级经典好用)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经典题型+方法归纳(超级经典好用)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定义法 当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可直接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 例1 如图1,在△ABC 中,∠C =90°,AB =13,BC =5,则sin A 的值是( ) (A )513 (B )1213 (C )512 (D )13 5 对应训练: 1.在Rt △ABC 中,∠ C =90°,若BC =1,AB 5,则tan A 的值为 ( ) A . 5 B 25 C .1 2 D .2 二、参数(方程思想)法 锐角三角函数值实质是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值,所以解题中有时需将三角函数转化为线 段比,通过设定一个参数,并用含该参数的代数式表示出直角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结合相关条件解决问题. 例2 在△ABC 中,∠C =90°,如果tan A =5 12,那么sin B 的值是 . 对应训练: 1.在△ABC 中,∠C =90°,sin A=5 3,那么tan A 的值等于( ). A .35 B . 45 C . 34 D . 43 2.已知△ ABC 中, ο 90=∠C ,3cosB=2, AC=5 2 ,则 AB= . 3.已知Rt △ABC 中,,12,4 3 tan ,90==?=∠BC A C 求AC 、AB 和cos B .

4.已知:如图,⊙O 的半径OA =16cm ,OC ⊥AB 于C 点,?=∠4 3sin AOC 求:AB 及OC 的长. 三、等角代换法 当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不能直接求解或锐角不在直角三角形中时,可将此角通过等 角转换到能够求出三角函数值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两锐角相等,则三角函数值也相等” 来解决. 例3 在Rt △ABC 中,∠BCA =90°,CD 是AB 边上的中线,BC =5,CD =4,则cos ∠ACD 的值为 . 对应训练 1.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 ⊙的直径, 若O ⊙的半径为32,2AC =,则sin B 的值是( )A .2 3

苏教版数学中考总复习[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提高)

苏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巩固练习(提高)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在△ABC 中,∠C =90°,cosA =3 5,则tan A 等于 ( ) A .3 5 B .45 C .34 D .43 2.在Rt △ABC 中,∠C=90°,把∠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cotA= a b .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 ) A .tanA?cotA=1 B .sinA=tanA?cosA C .cosA=cot A?sinA D .tan 2A+cot 2 A=1 第2题 第3题 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別是AB 、AD 的中点,若EF=2,BC=5,CD=3,则tanC 等于( ) A . 34 B .43 C .35 D .45 4.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 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则tan ∠CBE 的值是( ) A . 247 B .3 C .724 D .1 3 5.如图所示,已知∠α的终边OP ⊥AB ,直线AB 的方程为y x ,则cos α等于 ( ) A . 1 2 B C D

6.(2015?南充)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55°方向,距离灯塔2海里的点A处,如果海轮沿正南方向航行到灯塔的正东方向,海轮航行的距离AB长是() A.2海里B.2sin55°海里C.2cos55°海里D.2tan55°海里 二、填空题 7.设θ为锐角,且x2+3x+2sinθ=0.则θ=. 8.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AB边上,沿CE折叠矩形ABCD,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F处,若AB=4,BC=5,则tan∠AFE的值为 . 9.已知△ABC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3,AC=4,则sinB= . 第8题第9题第11题 10.当0°<α<90的值为. 11.如图,点E(0,4),O(0,0),C(5,0)在⊙A上,BE是⊙A上的一条弦.则tan∠OBE=.12.(2015?牡丹江)在△ABC中,AB=12,AC=13,cos∠B=,则BC边长为 . 三、解答题 13.(2015?泰州)如图,某仓储中心有一斜坡AB,其坡度为i=1:2,顶部A处的高AC为4m,B、C在同一水平地面上. (1)求斜坡AB的水平宽度BC; (2)矩形DEFG为长方体货柜的侧面图,其中DE=2.5m,EF=2m,将该货柜沿斜坡向上运送,当BF=3.5m 时,求点D离地面的高.(≈2.236,结果精确到0.1m)

锐角三角函数的图文解析

锐角三角函数的图文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菱形ABCD 中,AC 交BD 于点O ,DE ⊥BC 于点E ,连接OE ,∠DOE =120°,DE =1,则BD =( ) A .3 B .23 C .63 D .3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证明△OBE 是等边三角形,然后解直角三角形即可. 【详解】 ∵四边形ABCD 是菱形,∴OD =OB ,CD =BC . ∵DE ⊥BC ,∴∠DEB =90°,∴OE =OD =OB . ∵∠DOE =120°,∴∠BOE =60°,∴△OBE 是等边三角形,∴∠DBC =60°. ∵∠DEB =90°,∴BD = 23sin603 DE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为了加快开凿隧道的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两端同时施工.在AC 上找一点B ,取145ABD ∠=o ,500BD m =,55D ∠=o ,要使A ,C ,E 成一直线,那么开挖点E 离点D 的距离是( ) A .500sin55m o B .500cos55m o C .500tan55m o D .500cos55m o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利用∠D 的余弦函数表示即可. 【详解】

在Rt△BDE中,cosD=DE BD , ∴DE=BD?cosD=500cos55°.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记忆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DE⊥AB,垂足为E,sinA=3 5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①DE=3cm; ②BE=1cm; ③菱形的面积为15cm2; ④BD=210cm.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菱形的性质及已知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 ∵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 ∴AD=5cm ∵sinA=3 5 ∴DE=3cm(①正确) ∴AE=4cm ∵AB=5cm ∴BE=5﹣4=1cm(②正确) ∴菱形的面积=AB×DE=5×3=15cm2(③正确) ∵DE=3cm,BE=1cm ∴10(④不正确) 所以正确的有三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和左视图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俯视图是圆,根据图中所示数据,可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为()

苏教版:锐角三角函数 经典基础题型归类复习

同学个性化教学设计 年 级: 教 师: 科 目: 班 主 任: 日 期: 时 段: 教学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 经典基础题型归类复习 教学目标 重难点透视 薄弱点分析 考点分析 教学过程 反馈、反思 知识考点: 本节知识的考查一般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即运用sin a 、cos a 、tan a 、cot a 准确表示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a 为锐角),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互为余角、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精典例题: 【例1】在Rt △ABC 中,∠C =900,AC =12,BC =15。 (1)求AB 的长; (2)求sinA 、cosA 的值; (3)求A A 22cos sin +的值; (4)比较sinA 、cosB 的大小。 变式:(1)在Rt △ABC 中,∠C =900,5=a ,2=b ,则sinA = 。 (2)在Rt △ABC 中,∠A =900,如果BC =10,sinB =0.6,那么AC = 。 【例2】计算:020045sin 30cot 60sin +? 注意:熟记00、300、450、600、90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熟练进行运算。 【例3】已知,在Rt △ABC 中,∠C =900,2 5tan =B ,那么cosA ( ) A 、 25 B 、35 C 、5 52 D 、32 变式:已知α为锐角,且5 4cos = α,则ααcot sin += 。

【例4】已知3cot tan =+αα,α为锐角,则αα22cot tan += 。 变式:【问题】已知009030<<<βα,则αβαβcos 12 3cos )cos (cos 2-+---= 。 变式:若太阳光线与地面成α角,300<α<450,一棵树的影子长为10米,则树高h 的范围是( )(取7.13=) A 、3<h <5 B 、5<h <10 C 、10<h <15 D 、h >15 【例5】某市正在进行商业街改造, 商业街起点在古民居P 的南偏西60度方向上的A 处, 现已改造至古民居P 的南偏西30度方向上的B 处,A 与B 相距150米, 且B 在A 的正东方向 .为了不破坏古民居的风貌,按有关规定,在古民居的周围100 米内不得修建现代化商业街,若工程队继续向正东方向修建200米商业街到C 处, 则 对于从B 到 C 的商业街改造是否违反有关规定? 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在Rt △ABC 中,∠C =900,若4 3tan = A ,则sinA =( ) A 、34 B 、43 C 、35 D 、53 2、已知cos α<0.5,那么锐角α的取值范围是( ) A 、600<α<900 B 、00<α<600 C 、300<α<900 D 、00<α<300 3、若1)10tan(30=+α,则锐角α的度数是( ) A 、200 B 、300 C 、400 D 、500 4、在Rt △ABC 中,∠C =900,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cosA =cos B B 、cosA =sinB C 、cotA =tanB D 、2cos 2sin B A C += 5、在Rt △ABC 中,∠C =900,3 1tan =A ,AC =6,则BC 的长为( ) A 、6 B 、5 C 、4 D 、2 6、某人沿倾斜角为β的斜坡前进100米,则他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A 、βsin 100米 B 、βsin 100米 C 、β cos 100米 D 、βcos 100米 7、计算0030cot 3 360cos +的值是( )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期末测试题 本检测题满分:120 分,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30分) 1. 抛物线向右平移 3 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A. B. C. D. 2. 如图,P是 Rt△ABC的斜边BC上异于B,C的一点,过P 作直线截△ 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 ABC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A. 1 条 B.2 条 C.3 条 D.4 条 1 2 1 3. 把二次函数y x2 3x 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 4 个 22 单位,则两次平移后的图象的函数关系式是() 1 2 1 2 A. y (x-1)2 7 B. y (x 7)2 7 22 1 2 1 2 C. y (x 3)2 4 D. y (x-1)2 1 4. 如图,△ ABC 中,点 D 在线段BC 上,且△ ABC∽△ DBA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5. 如图,△ ABC 中,D、E分别为AC、BC 边上的点,AB∥DE,CF 为AB 边上的中线,若AD=5,CD =3, DE =4,则BF 的长为()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C.10 A. 32 B.16 D.

6. 二次函数无论k 取何值,其图象的顶点都在( A. 直线上 B. 直线上 C.x 轴上 D.y 7. 如图,在Rt△ABC 中, C 90,AC=1 cm , 以 1 cm/s 的速度沿折线AC→CB→BA 运动,最终回到 A 点.设点P 的运动时间 轴上 BC=2 cm,点P从点 A 出 发, 为x(s),线段AP 的长度为y(cm ),则能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 象 8.如 图, 在Rt△ ABC AD 中,∠ C=90 ,,点 D 在AC 上,,则D A C D的值为() A. 3 B. 22 C. 3 1 D.不能确定 9.如 图, 在矩形ABCD 中,DE⊥AC 于点E,设∠, 且 3, 5 AB=4,则AD 的长为 ( A. 3 16 B. 3 20 C. 3 16 D. 5 第8 题 图 10.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 x22 y 2kx2 4x k2的图象大致为() 、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24分)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1.1二次函数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 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 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x <10。 对于3,教师可提出问题,(1)当AB=xm时,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等于多少?并指出y=x(20-2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数关系式. 二、提出问题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售约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 [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

苏教版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7.2 正弦余弦

7.2正弦余弦(1) 1.在Rt△ABC中,∠C=90°, AC=7.AB=25.则sinA=_____ cosB=_______tanB=_______.2.在Rt△ABC中,∠C=90°,BC=3,sinA=0.6,则AC=______AB=________ tanB=__________. 3.在Rt△ABC中,∠C=90°,AC=2,cosA=0.8,则BC=______ cos B=______ tanA=_____.4.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和邻边同时扩大100倍,sinA的值()A.扩大100倍B.缩小100倍C.不变D.不能确定 5.已知∠A,∠B为锐角 (1)若∠A=∠B,则sinA sinB; (2)若∠A<∠B,则sinA sinB;cosA cosB;tanA tanB 6.如图,在Rt△ABC中,∠C=90°,BC=10,cos A=12 13 ,求:AB、sinB 7.如图:在Rt△ABC中,∠C=90°,BC=20,sinA=4 5 , 求△ABC的周长. 8.在Rt△ABC中,∠C=90°, cosA=3 5 ,BC=12,求斜边AB上的中线CD长. A B A B C

答案 1.24247 ,, 252525 2. 4,5,4 3 3. 1.5,3 5 , 3 4 4.C 5.=,<,>,< 6.AB=26,sinB=12 13 7.60 8.15 2 7.2正弦余弦(2)

1.已知Rt △ABC 中,∠C =90°,AB =m ,40B ∠=,则BC 的长是( ) A .sin 40m B .cos 40m C .tan 40m D . tan 40 m 2.如图,为了测量河两岸A 、B 两点的距离,在与AB 垂直的方向点C 处测得AC =a ,∠ACB =α,那么 AB 等于( ) A .a ·sin α B .a ·tan α C .a ·cos α D .αtan a 3.在Rt △ABC 中,∠C =900,∠A 、∠B 的对边分别是a 、b ,且满足022 =--b ab a ,则tanA 等于 ( ) 151515 1222 A B C D -+±?? ?? 4.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为圆心,以1为半径作圆.若点P 是该圆上第一象限内的一点,且OP 与x 轴正方向组成的角为α,则点P 的坐标为 ( ) A .(cos α,1) B .(1,sin α) C .(si n α,cos α) D .(cos α,sin α) 5.如图,在△ABC 中,∠C =90°,AC =8cm ,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D ,连结BD ,若cos ∠BDC = 5 3 ,则BC 的长是 ( ) A 、4cm B 、6cm C 、8cm D 、10cm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6.在Rt △ABC 中,∠ACB =900,SinB = 27 则cosB . 7.某人想沿着梯子爬上高4米的房顶,梯子的倾斜角(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不能大于60°,否则就有危 险,那么梯子的长至少为_________米. 8.在Rt △ABC 中, ∠C =90?,AB =4,AC =1,则cos A 的值是_______. 9.已知α是锐角,s in α= a+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0.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6cm ,则其底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A B C a α B N A C D M

人教版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矩形ABCD 中,4,AB DE AC =⊥,垂足为E ,设ADE α∠=,且 3 cos 5 α= ,则AC 的长为( ) A .3 B . 163 C . 203 D . 16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DE=∠ACD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AC=∠ACD ,然后求出AC . 【详解】 解:∵DE ⊥AC , ∴∠ADE+∠CAD=90°, ∵∠ACD+∠CAD=90°, ∴∠ACD=∠ADE=α, ∵矩形ABCD 的对边AB ∥CD , ∴∠BAC=∠ACD , ∵cos α=3 5,35 AB AC ∴ =, ∴AC= 520433?=.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求出BC 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4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己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A 、B 、C 都是格点,则tan ABC ∠=( )

A . 39 B . 36 C . 33 D . 32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菱形的对角线平分每组对角,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EF,的长,进而利用 EC tan ABC BE ∠= 得出答案. 【详解】 解:连接DC ,交AB 于点E . 由题意可得:∠AFC=30°, DC ⊥AF, 设EC=x,则EF= x =3x tan 30? , ∴BF AF 2EF 23x === EC 3 tan ABC BE 23x 3x 33= === +∠,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正确得出EF 的长是解题关键. 3.如图,为了加快开凿隧道的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两端同时施工.在AC 上找一点 B ,取145ABD ∠=o ,500BD m =,55D ∠=o ,要使A , C ,E 成一直线,那么开挖 点E 离点D 的距离是( )

【苏教版】中考数学专题测试:15-锐角三角函数及应用(含)资料

专题15 锐角三角函数及应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1.【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题】tan45o的值为( ) A .12 B .1 C .22 D . 2 【答案】B. 【解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tan45o=1,故选B. 【考点定位】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如图,△ABC 中,∠C=90°,AC=2,BC=1,则cosB 的值是( ) A . 12 B .2 C .5 D .5 【答案】C . 【考点定位】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3.【江苏省扬州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题】如图,若锐角△ABC 内接于⊙O ,点D 在⊙O 外(与点C 在AB 同侧), 则下列三个结论:①D C ∠>∠sin sin ;②D C ∠>∠cos cos ;③D C ∠>∠tan tan 中,正确的结论为(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考点定位】锐角三角函数,圆周角定理. 4.【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位于江苏海安县城中心,馆内纪念碑碑身造型似一把刺刀矗立在广袤的苏中大地上,堪称世界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刺刀”.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求测纪念碑碑身的高度AB,小明在D处用高1.5m测角仪CD,测得纪念碑碑身顶端A的仰角为30°,然后向纪念碑碑身前进20m到达E处,又测得纪念碑碑身顶端A的仰角为45°,已知纪念碑碑身下面的底座高度BH为1.8m.则纪念碑碑身的高度AB为()m(结果 ≈ 1.732 1.414 ≈) ≈ 2.236 A.27 B.16 C.37 D.15 【答案】A .

沪科版数学习题23.1.3 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23.1.3 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1.如图,为测量一幢大楼的高度,在地面上距离楼底O 点20 m 的点A 处,测得楼顶B 点的仰角∠OAB =65°,则这幢大楼的高度为(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 A .42.8 m B .42.80 m C .42.9 m D .42.90 m 2.如图,沿AC 方向开山修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从AC 上的一点B 取∠ABD=148°,BD =480 m ,∠D=58°,要使A ,C ,E 成一直线,那么开挖点E 离点D 的距离是( ) A .480sin 58° m B .480cos 58° m C .480tan 58° m D .480tan 58? m 3.因为sin 30°=12,sin 210°=12 -,所以sin 210°=sin(180°+30°)=-sin 30°;因为 sin 45°=2 ,sin 225°=2-,所以sin 225°=sin(180°+45°)=-sin 45°.由此猜想,推理知:一般地,当α为锐角时有sin(180°+α)=-sin α,由此可知:sin 240°等于( ) A .12- B .2- C .2- D .4.已知在△ABC 中,∠C=90°,设sin B =n ,当∠B 是最小的内角时,n 的取值范围是( ) A .0<n B .0<n < 12 C .0<n D .0<n 5.如图,在坡屋顶的设计图中,AB =AC ,屋顶的宽度l 为10米,坡角α为35°,则坡屋顶的高度h 为______米.(结果精确到0.1米 ) 6.如图,已知Rt△ABC 中,AC =3,BC =4,过直角顶点C 作CA 1⊥AB,垂足为A 1,再过A 1作A 1C 1⊥BC,垂足为C 1,过C 1作C 1A 2⊥AB,垂足为A 2,再过A 2作A 2C 2⊥BC,垂足为C 2,…,这样一直作下去,得到了一组线段CA 1,A 1C 1,C 1A 2,…,则CA 1=__________,4555 C A A C = __________.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

学期: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初中数学 年级:九年级(上册) 授课班级:九() 授课教师: 2012年9月

曹店中学电子教案模板 第单元.第课时.总第课课 题 22.1 二次函数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 法 教 具 问题引导法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课 前 准 备 复习初二一次函数的相关内容,作为二次函数的铺垫 教学过程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AB长x(m) 1 2 3 4 5 6 7 8 9 BC长(m) 12 面积y(m2) 48 2.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吗? 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 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

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x <10。 对于3,教师可提出问题,(1)当AB=xm时,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等于多少?并指出y=x(20-2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数关系式. 二、提出问题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售约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 [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 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y=(10-8-x) (100+100x)(0≤x≤2)] 将函数关系式y=x(20-2x)(0 <x <10=化为: y=-2x2+20x (0<x<10) (1) 将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化为: y=-100x2+100x+20D (0≤x≤2) (2) 三、观察;概括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关系式(1)和(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函数关系式(1)和(2)的自变量各有几个? (各有1个) (2)多项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别是几次多项式? (分别是二次多项式) (3)函数关系式(1)和(2)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的) (4)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以及P1页的问题2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 取得最大值。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卷-word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卷 作为学生一定要尽快掌握所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查字典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卷,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成绩。 一、选择题 1.(2019江苏省无锡市)sin45°的值是(?? ) A.????????? B.?????????? C.???????? D.1 2.(2019四川内江)如图2所示,△ 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 的值为(?? ) A. ???? B. 3.(2019,福州)如图,从热气球C处测得地面A、B两点的俯角分别为30o、45o,如果此时热气球C处的高度CD为100米,点A、D、B在同一条直线上,则 A、B两点的距离是(??? ) A.200米????????????????????? B. 米 C. 米?????????????????? D. 米 4.( 2019,浙江省宁波市)如图,Rt△ ,∠ =900,? ,? ,则的长为(??? ) A.4?????????? B.???????????? C.??????????????? D. 5.(2019,江苏连云港)小明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发现,如果将将如图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的点E处,还原后,再沿过点E的直线进行折叠,使点A落在BC上的点F处,这样就可以求出角

的正切值.则角的正切值是(???? ) A.??????????? B.??????????? C.???????????? D. 6.(2019,四川省德阳市)某时刻海上点处有一客轮,测得灯塔位于客轮的北偏东30°方向,且相距20海里.客轮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沿北偏西60°方向航行小时到达B处,那么为(??? ) A.?????????????? B.2???????????? C.????????? D. 7.(2019,广安)如图,某水库堤坝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也叫坡度)是1∶ ,堤坝高 m,则迎水坡面的长度是(???? ) A.100m? B.100 m ? C.150m ? D.50 m 8.(2019,湖北孝感)如图,在塔前得平地上选择一点,测出看塔顶的仰角为30°,从点向塔底走100米到达点,测出看塔顶的仰角为45°,则塔的高为(???? ) A. 米????? ? B. 米??????? ? C. 米????????? ? D. 米 二、填空题 9.(2019,泰州)如图①,在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C、D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AB、CD相交于点P,则tan∠APD的值是?????? . (友情提醒:将平移到图② 的位置) 10.(2019,湖北咸宁)如图,某公园入口处原有三级台阶,每级台阶高为18cm,深为30cm , 为方便残疾人士,拟将台阶改为斜坡,设台阶的起点为,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锐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锐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能推导并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3、能熟练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 4、能利用计算器计算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5、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6、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知道特殊三角函数值,从事锐角三角函数基本性质的探索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认识正弦、余弦、正切概念,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能熟练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 2、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是怎样算出的吗?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二、认识正弦 在Rt △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 、b 、c . 师:在Rt △ABC 中,∠C =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 n A . 341米 10米

板书:sin A = A a A c ∠=∠的对边的斜边(举例说明:若a =1,c =3,则sin A =3 1 ) 注意: 1、sin A 不是sin 与A 的乘积,而是一个整体; 2、正弦的三种表示方式:sin A 、sin56°、sin ∠DEF 3、sin A 是线段之间的一个比值;sin A 没有单位. 三、认识余弦、正切的定义 一般地,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Rt △ABC 与Rt △A ′B ′C ′,∠C =∠C ′=90o ,∠B =∠B ′=α, 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B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B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也是一个固定值. 在Rt △ABC 中,∠C =90°,把锐角B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B 的余弦,记作c os B . 把∠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 a n A . 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四、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还记得我们推导正弦关系的时候所到结论吗?即1sin 302?= ,sin 452 ?= 你还能推导出0sin 60的值及30°、45°、60°角的其它三角函数值吗? 归纳结果 五、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拿出计算器,熟悉计算器的用法. 下面我们介绍如何利用计算器求已知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和由三角函数的值求对应的锐角.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含答案)

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 一、选择题 1. (2018·柳州)如图,在Rt ABC ?中,90C ∠=?,4,3BC AC ==,sin B 的值为( ) A. 35 B. 45 C. 37 D. 34 2. (2018·孝感)在Rt ABC ?中,90C ∠=?,10,8AB AC ==,则sin A 的值为( ) A. 35 B. 45 C. 34 D. 43 3. (2018·云南)在Rt ABC ?中,90C ∠=?,1,3AC BC ==,则A ∠的正切值为( ) A. 3 B. 1 3 C. D. 4. (2018·大庆)2cos60?的值为( ) A. 1 B. C. D. 1 2 5. (2018·天津) cos30?的值为( ) A. 2 B. C. 1 D. 6. ( 2018·日照)计算1 1 ()tan30sin 602 -+??g 的结果为( ) A. 32- B. 2 C. 52 D. 72 7. ( 2018·烟台)利用计算器求值时,小明将按键顺序为(sin 30)() 4x y -= 的显示结 果记为a ,26/3 x ab c =的显示结果记为b 。则,a b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 B. a b > C . a b = D.不能比较 8. (2018·葫芦岛)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AB 两侧的点.若30D ∠=?, 则tan ABC ∠的值为( ) A. 1 2 B. C. D.

9. (2018·贺州)如图,AB 是⊙O 的直径,且经过弦CD 的中点H ,已知3sin 5 CDB ∠= ,5BD =,则AH 的长为( ) A. 253 B. 163 C. 256 D. 16 6 10. (2018·自贡)如图,若ABC ?内接于半径为R 的⊙O ,且60A ∠=?,连接,OB OC , 则边BC 的长为( ) A. B. R C. R D. 11.(2018·娄底)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69,小正方形的 面积为49,则sin cos αα-的值为( ) A. 513 B. 513- C. 713 D. 713 - 12. (2018·枣庄)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边BC 的中点,AE BD ⊥,垂足为F ,则 tan BDE ∠的值是( ) A. 4 B. 14 C. 1 3 D. 3 13. (2018·无锡)如图,E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一动点,正方形EFGH 的顶点,G H 都在边AD 上.若3,4AB BC ==,则tan AFE ∠的值( ) A.等于3 7 B.等于3 C.等于 3 4 D.随点E 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14. (2018·贵阳)如图,,,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t a n BAC ∠

苏教版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章末重难点题型

《锐角三角函数》章末重难点题型 【考点1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方法点拨】锐角角A 的正弦(sin ),余弦(cos )和正切(tan ),都叫做角A 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 )等于对边比斜边, 余弦(cos )等于邻边比斜边 正切(tan )等于对边比邻边; 【例1】在Rt ABC ?中,90C ∠=?,3AB BC =,则sin B 的值为( ) A . 12 B . 2 C . 3 D . 22 【分析】设BC 为x ,根据题意用x 表示出AB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 ,运用正弦的定义解答即可. 【答案】解:设BC 为x ,则AB =3x , 由勾股定理得,AC == =2 x , ∴sin B == =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的应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

【变式1-1】在Rt ABC ?中,90C ∠=?,若斜边AB 是直角边BC 的3倍,则tan B 的值是( ) A .22 B .3 C . 24 D . 13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根据正切的概念计算即可. 【答案】解:设BC =x ,则AB =3x , 由勾股定理得,AC ==2 x , 则tan B ==2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 【变式1-2】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CD AB ⊥于点D ,下列各组线段的比不能表示 sin BCD ∠的( ) A . BD BC B . BC AC C . CD BC D . CD AC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CD =∠A ,再解直角三角形得出即可. 【答案】解:∵CD ⊥AB , ∴∠CDA =∠CDB =90°, ∵∠ACB =90°, ∴∠BCD +∠ACD =90°,∠A +∠ACD =90°, ∴∠BCD =∠A , ∴sin ∠BCD =sin A = = = , 即只有选项C 错误,选项A 、B 、D 都正确,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能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在Rt △ACB 中,∠C =90°,则sin A = ,cos A = ,tan A = ,cot A = . 【变式1-3】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CD 是斜边AB 上的高,下列线段的比值等于cos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