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物联网监控系统数据库软件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完整版】物联网监控系统数据库软件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完整版】物联网监控系统数据库软件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物联网监控系统数据库软件设计

摘要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的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传感网于1999年最先被提出,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随后引申为物联网这一概念,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本次设计是通过VB编程软件来设计数据库软件,实现物联网监控系统的部分功能。通过串口通讯接收、存储数据并将其直接显示在可视的界面当中。该数据库软件具有实时存储功能,便于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在本设计中,为了能实现人机的对话及随时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添加了报警功能。

通过对物联网监控系统数据库软件设计的深入认识,它可以适用于智能家居及实验室监控等应用。由此加深了对智能物联网的了解。论文最后论述了用VB与ACCESS编写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设计过程主要以上面的分析的重点作为依据。首先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比如温度信息。在朝这个思想靠近的过程中,在许多小的细节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关键词:物联网(简称IOT),VB6.0,数据库监控系统,温度,位置,

THE DESIGN OF IOT (INTERNET OF THINGS) DATABASE SOFTWARE MONITORING

SYSTEM

ABSTRACT

“Internet of Things” is follow the computer, the Internet and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gain after the revolution in information industry, which is a new technology. Sensor network was first proposed in 1999, on the basis of its client extend and expand to any goods and goods between,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 network concept.

This design is through the VB programming software to design database software, to achieve some of the features in the IOT monitoring system. Serial communications received by storage, data and directly display them in the visual interface. The data sources are received and described by VB and then displayed on the screen. All the data can be Real-time memory in order to analyze them. I design the interface circuit between the single chip and PC and Keep abreast of the in the system.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for in-depth understanding, this can be applied to intelligent process of th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VB with ACCESS to expound the fact finally. Design process as basis with above focal point of analysis mainly. Carry on the collection of the basic data at first, and then carry on the query data etc. of temperature. While close towards this thought, still there are a lot of defects on a lot of little details.

KEY WORDS:Internet of Things (shorter form IOT), VB6.0, Database Monitoring System, Temperature, Position

目录

前言 (1)

第1章绪论 (2)

§1.1 物联网 (2)

§1.1.1 物联网的认识 (2)

§1.1.2 物联网的发展背景 (2)

§1.1.3 物联网的用途 (3)

§1.1.4 物联网的未来 (3)

§1.2 系统开发 (4)

§1.3 系统说明 (5)

§1.4 开发环境以及开发工具介绍 (7)

§1.4.1 Visual Basic 6.0 (7)

§1.4.2 Access 2003 (8)

§1.4.3 ADO对象概述 (8)

第2章系统整体规划 (12)

§2.1 数据库的设计 (12)

§2.1.1 数据库构造步骤 (12)

§2.1.2 系统数据库 (12)

§2.2 系统流程图 (15)

§2.3 系统功能分析 (16)

第3章系统具体实现 (17)

§3.1 准备工作 (17)

§3.2 模块设计 (17)

§3.3 用户界面设计 (17)

§3.3.1 登陆界面 (17)

§3.3.2 MDI主窗口 (20)

第4章系统调试 (37)

§4.1 系统测试 (37)

§4.2 系统调试 (37)

结论 (39)

参考文献 (40)

致谢 (4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越来越追求便捷化的生活。本设计是针对物联网在实验室监控系统和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应用而设立的。如果把物联网比喻成人体的话,传感器好比五官、皮肤,传输机制好比神经,应用层好比人体主动或被动的行为或反应,而数据库无疑就是大脑,数据库在整个物联网中发挥着记忆(数据存储)、分析(数据处理)的作用。生物进化的最后一步就是大脑的发育成熟,所以拥有发育成熟的大脑是智慧生物的标志,有了这颗大脑,我们才能长期记忆、思考、分析,传授知识。同样,没有数据库的物联网是不完整的,选错数据库的物联网是不完美的,而一个完整完美的物联网系统必定需要一个最匹配的数据库。

本设计是基于管理人员服务器的监控系统数据库,不仅能够实现远程对服务器端的数据库进行操作,而且由于与数据库相关的业务逻辑全部在服务器端实现,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重复利用性。

在编程技术上,采用VB6.0编程语言,由于它的良好的人机界面和交互性,所以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便于修改、扩充、升级。数据库操作方面仍然是以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和SQL语言为主。

在虚拟模拟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实现要求的诸多功能。在集体调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与串口通讯调试设计连接,把数据录入数据库,并可实现查询处理等功能。

因此,开发这样一套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将以开发一套监控系统数据库为例,谈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1章绪论

§1.1 物联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令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1.1.1 物联网的认识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1.2 物联网的发展背景

物联网的概念[1]是在1999年提出的。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2]”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

2009年2月24日消息,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 IBM 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

§1.1.3 物联网的用途

物联网用途[4]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1.1.4 物联网的未来

物联网不是科技狂想,而是又一场科技革命。

物联网使物品和服务功能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些新的功能将给使用者带来进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由此形成基于这些功能的新兴产业。

物联网需要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固话宽带的普及是物联网海量信息传输交互的基础。依靠网络技术,物联网将生产要素和供应链进行深度重组,成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实载体。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物联网产业链今年就能创造1000亿元左右的产值,它已经成为后3G时代最大的市场兴奋点。

有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加拿大、英国、德国、芬兰、意大利、日本、韩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同时,有

专家认为,物联网架构建立需要明确产业链的利益关系,建立新的商业模式,而在新的产业链推动矩阵中,核心则是明确电信运营商的龙头地位。

物联网的发展[3],也是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和泛在网络发展的结果,带动的不仅仅是技术进步,而是通过应用创新进一步带动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塑造了知识社会的流体特性,推动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 2.0)形态的形成。移动及无线技术、物联网的发展,使得创新更加关注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成为下一代创新的核心。开放创新、共同创新、大众创新、用户创新成为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新特征,技术更加展现其以人为本的一面,以人为本的创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成为现实。

作为物联网的积极推动者的欧盟则梦想建立“未来物联网”。欧盟信息社会和媒体司2009年5月公布的《未来互联网2020:一个业界专家组的愿景》报告指出,欧洲正面临经济衰退、全球竞争、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未来互联网不会是万能灵药,但我们坚信,未来互联网将会是这些方面以及其他方面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甚至是主要部分。报告谈及的未来物联网的四个特征:未来互联网基础设施将需要不同的架构,依靠物联网的新Web服务经济将会融合数字和物理世界从而带来产生价值的新途径,未来互联网将会包括物品,技术空间和监管空间将会分离。涉及物联网的就有两项。作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摆脱现有技术的束缚,价值化频谱,信任和安全至关重要,用户驱动创新带来社会变化,鼓励新的商业模式[5]。

§1.2 系统开发

物联网监控系统技术广泛应用在以下领域:

1.实验室管理监控系统[6]

某生化实验室需要建立一个实时监控系统,检测实验室人员出入,实验结果数据,实验室温度湿度。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都有RS232接口输出打印,可以输出到单片机。门禁和各种传感器也接入单片机系统。这时候单片机可以通过以太网把数据提交到实验室的服务器上,服务器通过处理提交的数据,将控制命令通过以太网发给单片机,单片机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2.智能家居系统

现代家居系统中,由于需要宽带接入,基本上所有住户都有局域网接入。在住户内部搭建局域网也很方便。鉴于以上情况,利用以太网实现智能家居网络能够实现。

住房内的家电和各种设施,可以接入内部以太网实现相互通信,或者与上位机实现通信。上位机可以被用户远程控制,对居室的家电和设施进行控制,达到对居室的温度,光亮的调节,同时可以利用下位机(单片机)将室内监控系统的状况传到上位机,上位机通过分析可以向主人或者相关部门报告火警或者匪警。

3.信息化家电

传统家电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系统,电器与电器之间没有丝毫联系。在信息化家电系统中,所有信息化家电组成一个局域网络系统,家电属于该系统

中一个部分。信息化家电系统中,比如电饭锅,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假如用户需要下班回家就能吃上饭,可以在下班前通过远程控制协议给电饭锅发出指令,保证下班回家时饭刚好煮好。

本设计就是对实验室管理监控系统的上位机设计,利用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可以方便的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

§1.3 系统说明

数据库是某个企业、组织或部门所设计的数据的一个综合,它不仅要反映数据本身的内容,而且要反映数据之间的联系。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简单地说,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数据模型通常由三个要素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模型有良种不同的类型: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种信息结构并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也不是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它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即所研究的对象类型包括有:关系,对应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元组,对应表中的一行;属性,对应表中的一列;主码,对应某个属性值,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分量,对应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关系模型的数据操纵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这些操

作必须满足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不设计具体的值。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虽然它们支持的数据模型、使用的数据库语言、所基于的操作系统平台都可能不同,但在体系机构上通常都采用三级模式结构(个别小型数据库系统除外),并提供两级映像功能。

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三级模式结构图

模式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它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如数据项构成、名字、类型、值域等),而且要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是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描述。它面向具体的应用程序。因为不同的应用可能需要不同的局部数据视图,所以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但只有

一个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使用户能逻辑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系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方式和存储方式。但这三个抽象层次之间必须能够相互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两层映像来完成该功能。外模式模式映像定义了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当模式改变时,只须对映像作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模式内模式映像定影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模式描述中。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只须对映像做出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整个系统从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性的要求出发,完成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包括系统管理、信息实时显示、信息检索查询等几个模块。经过实际使用证明,本文所设计的数据库监控系统可以满足实验室温度监控和仪器防盗的需要。

§1.4 开发环境以及开发工具介绍

本系统是在Windows 7 + Visual Basic 6.0 + ACCESS 2003[7]的环境下完成的。下面就对这些开发工具进行介绍:

§1.4.1 Visual Basic 6.0

微软公司的Visual Basic 6.0是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是目前最为广泛的、易学易用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Visual Basic提供了大量的控件,这些控件可用于设计界面和实现各种功能,减少了编程人员的工作量,也简化了界面设计过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利用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很方便地设计出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应用程序。故而,实现本系统VB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

Visual Basic语言的出现为Windows下的编程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利用Visual Basic的动态数据交换、对象的链接和嵌入、动态链接库、ActiveX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设计出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

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视化程序设计:在Visual Basic中开发的应用程序,不但有丰富的图形界面,同时由用户为开发图形界面添加的代码真是少而又少,因为在设计图形界面的过程中只需设置ActiveX控件的属性即可。

2.强大的数据库和网络功能:随着Visual Basic 语言的向前发展,它在数据库和网络方面的功能优势就愈加明显,利用Visual Basic 中的ODBC——开放式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开发出自己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利用Visual Basic自带的可视化数据管理器和报表生成器,完全可以在Visual Basic就完成数据库的开发工作。

3.其他特性:在Visual Basic以前的版本中,由于仍然摆脱不了解释执行的

代码运行机制,所以在相当的程度上制约了Visual Basic 的发展。从Visual Basic5.0版本开始,在Visual Basic 中制作的应用程序都改变为编译执行,使得Visual Basic的代码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执行的速度也加快了解30%(同Visual Basic 4.0相比)。当然在Visual Basic中还有其它特性,例如: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

§1.4.2 Access 2003

Access数据库[8]由六种对象组成,它们是表、查询、窗体、报表、宏和模块。

数据库是一种存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操作的工具。数据库的作用在于组织和表达信息,简而言之,数据库就是信息的集合。计算机的数据库可以分为两类:非关系数据库(flat-file)和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关系数据库中包含了多个数据表的信息,数据库含有各个不同部分的术语,对象记录、域等。

§1.4.3 ADO对象概述

ADO对象[9]是针对当前微软的软件所支持的数据进行操作的最为有效、简单并且功能强大的方法。ADO对象能够存取到数据库的内容,首先要求数据库的驱动程序( ODBC驱动程序与OLE DB驱动程序)必须安装上,否则,ADO对象是无法存取数据库中内容,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图1-2 ADO对象存取数据原理示意图

一.利用ADO开发网络数据库应用程序

ADO(Active Date Objects,即ActiveX数据对象)是一个ASP内置的ActiveX服务器组件(ActiveX Server Component)。可把它与ASP结合起来,建立提供数据库信息的网页内容,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并可以把在用户端实现“网上实时更新显示”的最新Web数据库技术。

要执行ADO,服务器端必须安装Windows NT Server 和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而客户端只要有IE或NETSCAPE较新版本的浏览器即可。

二.ADO组件的主要对象及其功能

ADO组件又称为数据库访问组件,它提供了以下七种对象:

Connection对象:提供对数据库的连接服务。

Command对象:定义对数据库源操作的命令。

Record set对象:由数据库服务器所返回的记录集。如下表1-1所示:表1-1 Record set对象的Lock Type属性的设置值

Fields对象:由数据库服务器所返回的单一数据字段

Parametes对象:表示Command对象的参数。

Property对象:单独的一个Property对象,提供属性功能。

Error对象:提供处理错误的功能。

使用ADO对象可以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连接,按数据库服务器的要求获得数据,执行更新、删除、添加数据等操作,获取ODBC的错误信息等。

三.用来操纵数据的SQL命令

SQL命令是发送给数据库并要求数据库操作的指令,它是专门为数据库设计的语言,比一般的计算机程序语言简单的多。SQL命令主要分成两部分: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和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其中DDL是建立数据表及数据列的指令群,而DML则是操作数据库记录的指令群,如数据库记录的添加、更新、删除、和查询等。

SQL命令,包括Select、Delete、Update、Insert Into、Select Into等。

1. 筛选及排序记录的Select指令

基本句型一:Select字段串列From数据表

基本句型二:Select…From…Where筛选条件

基本句型三:Select…From…Order By字段串列

Select Top:限定选取数据的条数

2. 删除数据记录的Delete指令

基本语法:Delete From数据表Where条件式

3. 更新数据记录的Update指令

基本语法:Update数据表Set表达式

4. 增加数据记录的Insert Into指令

基本句型一:Insert Into数据表 (字段串列) Values (字段串列)

基本句型二:Insert Into数据表 (字段1,字段2,…,字段n) Select…

5. 建立新数据表的Select Into 指令

门禁系统设计

门禁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 1.门禁系统的硬件设计; 2.门禁系统的软件设计。 设计目标: 1.通过RFID技术,验证射频门禁卡的合法性,控制电子门锁的开启; 2.门禁卡信息进行管理。 系统功能: 1.卡片的使用模式:采用13.56MHz非接触式物联网射频卡; 2.刷卡开门:用户进入门禁管制区域时需刷卡,读卡器读取信息后,将信息传输到主机,主机首先判断信息是否合法,如合法则发出开门指令,不合法则发出报警,同时记录用户刷卡事件; 3.管理控制;对控制器的记录进行收集管理,可增加、删除、更新用户信息; 4.记录存储;系统可将门禁控制器运行产生的所有用户刷卡事件、报警时间等进行记录; 5.报警功能:如发生控制器异常、非法卡开门等事件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门禁系统设计框图 读卡器:读射频卡信息。 按键模块:注册通行卡。 按下设置键,把工作模式切换到注册模式后,刷卡并显示卡号自动注册。注册完成后液晶显示注册完成。再次刷这张IC 卡时,就能开门。 注销通行卡(清除存储器的卡号数据) 按下设置键,把工作模式切换到注销模式后,刷卡并显示自动注销,就把存储里保存的卡号数据清除。清除数据后,IC 卡已经处于注销状态 一. 硬件设计内容(系统硬件电路图设计) 1.各模块选用的硬件介绍 刷卡模块、单片机模块、继电器模块、按键模块以及蜂鸣器模块组成。其用高频读卡器模块FM1702,能读写荷兰Philips 公司的Mifare 非接触式射频卡,读

卡距离约10cm。控制模块采用STC89C52单片机,它具有8K可编程Flash 存储器。单片机与读卡器通信是采用SPI通信。 1.1 STC89C52单片机介绍 控制的核心选用STC89C52。其主要性能如下: 1. STC89C52单片机与MCS-51单片机产品能够兼容 2. 在系统内可编程Flash存储器8K字节 3.擦写周期可达到100000次 4.程序存储器可做到三级加密 5.可编程I/O口线数量达到32个 6.总共有三个16位计数器 7.中断源的数目达到了8个 8.单片机具有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 9.不启动是能耗低 10.停电以后中断可复位 (1)功能特性描述 该STC89C52单片机作为低功耗、高性能CMOS的8位微控制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拥有8K。运用Atmel 公司独特的高密度难丢失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上的80C51 产品说明可以和引脚完全的兼容。单片机上Flash做到程序存储器在系统中可以编程,大众化编程器也可进行编程。在单片机的芯片上,有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做到了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极为有效的的解决方案。 (2)引脚图如下: 图1.1 STC89C52引脚图 (3)引脚介绍: VCC :接电源 GND:接地

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公司简介 第二章工程概况 阳逻白鹿奥体是一个建造中大型多元化健身场所。是新洲区最大健身中心,为了对顾客教练人群和车辆财产的安全,故需安装一套视频监控系统。 1、设计标准 本方案设计依照以下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公安部监控设备安装规范》 《共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0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设计原则 2.1用户至上原则 本方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并针对阳逻白鹿奥体中心工程的实际需求情况的特点,确保实用性。 2.2先进性 在满足用户现有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适度超前,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被淘汰。 2.3集成性

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使用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个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2.4兼容性 整个系统应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不同产品之间应具有相对标准接口,以满足各系统之间的联动需要,它以国际标准为原则。 2.5模块化 系统之间应严格履行模块化结构方式,以满足系统在扩充及更换部分设备的通用性及可替换性,且应便于的日常维护。 2.6可靠性 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本设计方案的前端设备均选用先进产品。 2.7经济性 在保证先进性、可靠性的前提下,使整个系统的投资合理,因此在选择产品时,选用性价比高的产品。 第三章视频监控系统 1、概述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对阳逻白鹿奥体重点区域进行监控。系统具有图形自动切换功能、定点显示功能和多画面显示功能。保安人员可通过监控系统监视区内场景及人员活动情况,并对重点区域的画面进行实时录像。 传统的模拟式NVR系统,已经逐渐转换为采用NVR作为录像设备的数字化系统,系统具有多画面处理、控制、录像、显示、回放、远程传输等多功能于一体,该系统可与周界防范报警联动进行图像跟踪及记录。

视频监控系统传输方式的比较

视频监控传输方式的比较 视频监控有视频基带传输、光纤传输、网络传输、微波传输、双绞线平衡传输、宽频共缆传输六种传输方式。 1、视频基带传输:是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其优点是: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一路视频信号需布一根电缆,传输控制信号需另布电缆;其结构为星形结构,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 2、光纤传输: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最好,适合远距离传输。其缺点是: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 3、网络传输:是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采用mpeg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其优点是: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有internet网络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其缺点是: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 4、微波传输: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易布线场所监控传输的解决方式之一。采用调频调制或调幅调制的办法,将图像搭载到高频载波上,转换为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传输。其优点是:省去布线及线缆维护费用,可动态实时传输广播级图像。其缺点是:由于采用微波传输,频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0~2.0ghz )、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传输环境是开放的空间很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微波信号为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山体、建筑物遮挡;ku波段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雨雪天气会有严重雨衰。

门禁系统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1 方案的提出 无休止的推销人员打扰正常的上班秩序; 上班时间员工私自离开工作岗位; 未经许可的人贸然闯入办公室; 不明身份的人走进的办公室,顺手拿走桌面的重要文件; 未经许可的人擅自进入财务室等重要场所; 2 系统概述、设计原则和功能特点 2.1 系统概述 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化管理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一座座智能化大厦拔地而起,适应信息的时代需要,作为跨世纪使用的建筑和办公环境,必须在功能上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成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基地。 感应式IC卡出入管理控制系统(简称门禁系统),具有对门户出入控制、实时监控、保安防盗报警等多种功能,它主要方便内部员工出入,杜绝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既方便了内部管理,又增强了内部的保安,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和具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它在功能上实现了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 和管理自动化(BA), 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全面实现对通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管理。 门禁系统系统作为一项先进的高科技技术防范和管理手段,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博物馆、酒店、商场、医疗监护、银行、监狱等,特别是由于系统本身具有隐蔽性,及时性等特点,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2 设计原则 由于安全性和高效率管理的需要,门禁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系统的实用性 门禁系统的内容应符合实际需要, 不能华而不实。如果片面追求系统的超前性, 势必造成投资过大,离实际需要偏离太远。因此, 系统的实用性是首先应遵循的第一原则。同时,系统的前端产品和系统软件均有良好的可学习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可操作性,使具备电脑初级操作水平的管理人员,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达到能完成值班任务的操作水平. 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门禁系统是一项不间断长期工作的系统,并且和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所以系统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要求系统要有三年以上市场的成功应用经验,拥有相应的客户群和客户服务体系。 系统安全性 门禁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及配件在性能安全可靠运转的同时, 还应符合中国或国际有关的安全标准, 并可在非理想环境下有效工作。强大的实时监控功能和联动功能,充分保证使用者环境的安全性。 系统可扩展性 门禁系统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用户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应考虑到将来可扩展的实际需要, 亦即: 可灵活增减或更新各个子系统, 满足不同时期的需要, 保持长时间领先地位, 成为智能建筑的典范。系统设计时,对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合理配置,并且这种配置是可以改变的,设置甚至在工程完成后,这种配置的改变也是可能的和方便的.系统软件根据开发商符合不同历史时期市场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升级和完善,并免费为相应的应用客

污染源在线监控站点基础数据库系统

佛山市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软件开发项目 项目名称 佛山市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软件开发项目 二、项目范围 软件开发和数据对接 、项目建设背景 为加强对江河水质的监控并及时掌握水质情况,2006 年建设了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其中,全市已建成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拟建3 个,监测项目达14 项,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能实时对全市主要江河水源地和跨界断面水质进行监控。水站建成后由于分布地方不同,收集各站点的信息比较麻烦,环境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各水站的水质监测情况,因此急需建设一套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把各水站监测的各主要江河水质数据在系统上表现出来。 同时,2004 年我局建设了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该系 统实时监控我市重点污染源排污状况,包括废水重点污染源和省控制废气重点污染源企业。为进一步扩展系统将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纳入系统监控,要求在此平台基础上开发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把各水站监测的各主要江河水质数据在环境信息管理平台上表现出来,为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四、各水站点运行及建设概况 1、水站建设现状 截至2008 年4 月,佛山市境内已建成水质自动监测子 站共7 个,包括位于禅城区沙口站,顺德区陈村潭村站、伦教羊额站、龙江杨滘站、均安七滘站、容桂穗香围站,以及省环保局投资建设的位于三水区青岐站。拟建水质自动监测站共3 个,包括即将建成的位于南海区小塘站、计划年内兴建的位于高明区富湾站和位于三水区大塘站。 2、监测项目 目前沙口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 值、 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有机碳等9 项。年内新增包括硬度、酚、氰化物、总砷、镉、六价铬、镍等7 项 监测项目。 位于顺德区5 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相同,包括 pH 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硬度、酚、 氟化物、硝酸盐氮、氨氮、总磷、氰化物及总砷等14 项。 三水区青岐站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 值、溶解氧、电 氰化物 等10 项。 在建南海区小塘站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 值、溶解氧、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导读:本次设计方案中,视频监控系统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基本功能和组成如下: (一) 前端视频数据采集部分:通过网络摄像机实现对各个监控区域的图像采集;前端视频数据 采集设备包括红外一体化网络摄像机、网络半球、网络智能球、高清网络摄像机、立杆、墙挂支 架等设备。
视频监控总体设计 1.1.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本次设计方案中,视频监控系统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基本功能和组成如下: (一) 前端视频数据采集部分:通过网络摄像机实现对各个监控区域的图像采集;前端 视频数据采集设备包括红外一体化网络摄像机、网络半球、网络智能球、高清网络摄像机、 立杆、墙挂支架等设备。 (二) 视频数据传输部分:通过超五类双绞线、室外 4 芯室外多模铠装光缆、光电转换 设备和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组成转发视频图像数据的传输网络, 并通过传输网络将图像数据从 前端监控设备传送到后端监控中心进行视频显示和存储, 主要设备和线材包括: 网络交换机、 光电转换设备、超五类双绞线、室外铠装光缆等。 (三) 视频监控中心部分:视频监控中心是将前端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通过软件解码, 转化为图像信号传送到监视器上, 形成直观图像信息并且显示出来, 同时对视频信息按照存 储策略进行存储。通过网络监控中心管理平台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操作、配置、管理,其中 主要设备网络监控中心管理平台、监控录像主机、大尺寸电视等设备。 (四) 监控终端部份:监控终端主要功能是监看实时视频画面、查询回放录像、抓拍图 像、手动录像,主要包括监控客户端、多路视频解码器。 1.2. 监控系统拓扑图

可视化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25767010.html, 可视化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李浩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以直观安全门禁为应用对象,采用ATMEL89S52单片机系统和FT 3120-E4P40自由拓扑智能收发器为核心,设计了可视化家居门禁系统,通过单片机和LONWORKS联合控制,实现楼宇叫视对讲、紧急报警、图像监视以及遥控开锁等功能,为住户的安全防范提供套完整的 解决方案。 关键词:单片机可视化门禁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4-0078-01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从最初的普通单元门对讲,到可视单元门对讲,发展到联网管理,智能楼宇对讲系统已成为一种兼容性强大的综合系统。可以说,智能楼宇对讲系统不仅仅是方 便住户和访客的电控门系统,也是小区物业管理和安防管理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是现代化住宅小区必不可少的设施。许多智能门禁系统也因应而生,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诸多方而。存在成本高,难于普及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可视对讲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软、硬件的实现方式并提出以单片机和LONWORKS为设计核心的智能小区可视对讲系统的解决方案,克服了速率低、通信距离短的缺陷,提高了系统对总线以及监控设备的兼容性。 1、系统结构设计 对于整个控制区,采用分级总线型网络,网络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控制区网络结构图 所有节点由ATMEL89S52单片机系统和FT 3120-E4P40自由拓扑智能收发器构成核心模块,加上相应的外围电路构成。整个系统由多个子网络构成,子网络与子网络通过LONWORKS 路由器进行扩张。各节点通过LONWORKS总线进行网络通信,相互之间以双绞线相连,可视对讲系统的视音频模拟信号通过视音频总线传输。该方案采用2级总线设计,实现在同一系统中 同时进行多个通话的功能。同时,设置网络数据管理机和数据服务器,实现实时控制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共享。

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华丽物业辛集小区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修改)方案LD 任丘市华北石油利德机电总厂电子仪器厂

二00七年七月 目录 一、前言 ..................................................................................... ..1 1.1简介 (1) 1.2设计依据.....................................................................1-2 1.3设计指导思想...............................................................2-3 二系统设计. (3) 2.1系统概述 (3) 2.2系统拓扑结构...............................................................3-4 2.2.1监控中心...................................................................4-6 2.2.2传输部分...................................................................6-8 2.2.3前端部分.................................................................8-10 三.一期工程报价 (12) 四.安防系统设计图 (13)

一、前言 1.1简介 随着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的在华北石油管理局的逐步推广和应用,它已成为华北石油管理局综合保卫部门现代化管理和安全防范的重要手段。为管理局各二级单位、员工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厂根据公安部颁布的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局综合治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及华丽物业辛集小区实际情况,本着“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有效控制、经济实用”的原则,设计了针对院属本部整个区域的全天候、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监控报警网络系统,本套安全防范系统,是我厂在认真研究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是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和建筑特点,利用高科技手段,综合运用当今世界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并结合我们多年的行内经验和工程实施经验而提供的。我们相信该系统一定是一个功能完善,技术先进, 质量稳定可靠的管理与安全保卫系统,将为华丽物业辛集小区综合治理管理体系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必将对油田现代化管理、安全技术防范、提高内部安全生产状况、规范企业形象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设计依据 A. GA/T 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门禁系统设计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4) 1.1非接触式智能卡及多信息载体识别 (4) 1.2智能门禁系统 (4) 第二章 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5) 2.1 系统设计目标 (5) 2.2 系统设计原则 (6) 2.3 系统设计规范 ................................................................................................................................ 7 第三章 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7) 3.1 系统概述 (7) 3.2 系统功能及特点 (8) 3.3 系统结构 (10) 3.4 系统工作流程 (14) 3.4.1 办理门禁卡流程 (14) 3.4.2 持卡人刷卡流程 (14) 3.4.3 管理员操作流程 (16) 第四章 系统组成部分及配件介绍 (17) 4.1 门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17) 4.2 门禁系统功能原理示意图 (18) 4.3 门禁系统组网布线拓扑示意图 (19) 第五章 门禁系统软件及功能介绍 (22) 5.1 读卡器及卡片 (22) 5.2 门禁控制器 (23) 5.3 门禁系统其他配件 (25) 第六章 门禁系统软件及功能介绍 (28) 6.1 系统登录退出功能 (28) 6.1.1 系统登录 (28) 6.1.2 系统退出 (29) 6.2 资料管理 (29) 6.2.1 使用单位管理 (29) 6.2.2 部门管理 (29) 6.2.3 人员资料设置 (30) 6.2.4 门禁设备管理 (31) 6.3 门禁卡管理 (31) 6.3.1 门禁卡发行 (31) 6.3.2 门禁卡注销 (32) 6.3.3 门禁卡挂失与恢复 (32) 6.3.4 门禁卡检测 (32) 门禁管理系统 (综合) 设计方案书

基于Web的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第32卷第4期电子科技大学学报V ol.32 No.4 2003年8月 Journal of UEST of China Aug. 2003 基于Web的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陈 新* (郑州轻工业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郑州 450002) 【摘要】分析了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Web 数据库采用ASP技术实现,远程智能终端采用单片机系统实现,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实现对现场设备状态的监控。 该设计方案在实现铁路供水监控系统中取得了成功,通过控制网和Internet的结合,实现了集控制、管理、信息、 网络于一体的企业综合自动化。 关键词监控系统; Web数据库; 服务器; ASP技术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 A Application of Long Distance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Web Chen Xin (Dept.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ling Eng., Zhengzhou Inst. of Light Ind., Zhengzhou 4500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general significance of the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is analyzed, and also a design project of water supply’s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Web is introduced. The Web database adopts ASP technology to realize, and the long distance intelligent terminal uses MCU system. The user can supervise and control the water supply’s equipments though the browser. The design has met with success in the system of railway water supply’s supervisory control. Though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control network and Internet, the corporation can achieve its automation with contro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together. Key words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Web database; service; ASP technology 监控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控制功能强、操作简便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可以方便地用于工业装置的生产控制和经营管理。监控技术经过了单机监控系统、集中式监控系统和网络范围内的远程监控三个发展阶段。远程监控是指本地计算机通过网络系统对远端的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1],其中基于Web的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CADA)模式成为当前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2]。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利供应、电力供应、环境监测、城市燃气供应、集中供热以及银行防盗等系统的正常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系统的特点是站点分布较为分散,而站点的正常运行又极为重要。以铁路沿线供水为例,其供水站点的分布很广,传统的人工现场监控浪费人力物力,效率低下,所以研制开发低成本、高可靠性、配置灵活,适用范围广的远程监控系统具有普遍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结合某铁路局沿线供水监控项目,开发了基于Web的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的系统方案。 1 系统整体说明 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可分为现场监控(智能终端)、监控中心(包括通信模块、数据库服务器、Web服 2002年11月12日收稿 * 男 43岁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过程控制方面的研究

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公司简介

第二章工程概况 阳逻白鹿奥体是一个建造中大型多元化健身场所。是新洲区最大健身中心,为了对顾客教练人群和车辆财产的安全,故需安装一套视频监控系统。 1、设计标准 本方案设计依照以下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公安部监控设备安装规范》 《共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0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设计原则 2.1用户至上原则 本方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并针对阳逻白鹿奥体中心工程的实际需求情况的特点,确保实用性。 2.2先进性 在满足用户现有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适度超前,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被淘汰。 2.3集成性 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使用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个统

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2.4兼容性 整个系统应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不同产品之间应具有相对标准接口,以满足各系统之间的联动需要,它以国际标准为原则。 2.5模块化 系统之间应严格履行模块化结构方式,以满足系统在扩充及更换部分设备的通用性及可替换性,且应便于的日常维护。 2.6可靠性 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本设计方案的前端设备均选用先进产品。 2.7经济性 在保证先进性、可靠性的前提下,使整个系统的投资合理,因此在选择产品时,选用性价比高的产品。 第三章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摘要: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效性、实时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益和成本控制。当前,工厂的建设、管理正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在企业内部安装一整套局域网上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生产人员可实时监控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安保人员可实时监控厂区的出入口、道路、重点建筑等重要场所的人员流动情况,企业相关部门的领导也可以在办公室随时监控整个企业的运作情况。 一、工程说明 1.1 工程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和现代监控系统的特点对本项目的需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1. 防范目的 通过安装在工厂辖区的摄像机,可以对现场的人员、车辆及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视,监控室能够及时观察到现场的情况,并能够将相关图像进行实时的录像。在充分保证客人及业主隐私的基础上,加强工厂的安全保卫工作,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学的管理。 2. 布防要求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加以安装,以便最能有效地监控现场图像,不留死角。 3. 安全可靠性 为使整个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其安全防范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⑴前端设备品质必须高度可靠,尽量选用性价比高的名牌产品,同时充分考虑到特殊且恶劣的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⑵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及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⑶控制系统应采用可靠性高、功能全的产品 ⑷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的操作。 ⑸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扩容和升级能力。

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思想 2.1 系统应具有的特性 2.1.1 先进性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若花巨资建成一个几年之内就要淘汰的落后系统,不仅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将严重影响工厂的声誉。所以设计方案首先就要确保设计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要保证整个系统的最佳性能价格比。 2.1.2 灵活性和兼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保证一个系统永远处于领先地位。为此在设计方案时,必须考虑到系统升级扩容的灵活性和兼容性,这就需要采用模块化、开放式、集散型、分布式的控制系统。使得不改变原有设备,在不损失前期投资的情况下,就能方便的升级和扩容,确保系统不过时。 2.1.3 经济实用性 先进性与经济性往往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在制定总体设计方案时: 一、要选择性能价格比最佳的产品和系统。高科技现代化时代,经济性衡量的唯一标准是性能价格比,既不是单纯性能,也不是单纯的价格,若不顾性能,而单纯追求价格,势必会陷入不正当的价格竞争战。那么系统事故所造成损失和影响用经济是补偿不了的。 二、善于充分利用软件来实现系统功能,尽可能减少硬件开支,达到降低系统总成本的目的。 三、充分了解其它子系统的功能,并与之进行有机结合,避免功能重复。 四、要善于从实际出发,突出实用功能,去掉“华而不实”的无用功能,降低总体投资,求得先进性与经济性的完美统一。 2.1.4 可靠性 可靠性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不可靠的系统不仅根本谈不上什么先进性,而且由于系统的瘫痪导致重大的损失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负担和耗费。为此总体方案的设计和产品的选用时: 一、既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又要考虑技术的成熟性。

数据库性能监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5— 数据库性能监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王 娜,宿红毅,白 琳,王 鑫,郝子昭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北京 100081) 摘 要:在讨论Oracle 体系结构和性能优化的基础上介绍了一个基于J2EE 的数据库性能监控和分析系统(DMI)的总体设计思想及其部分实现。 关键词:性能优化;Oracle ;实时监控;JMS ;RMI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Database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System WANG Na, SU Hongyi, BAI Lin, WANG Xin, HAO Zizhao (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and part of implementation of a database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system (DMI) based on J2EE with discussing the architecture and performance optimizing of Oracle. 【Key words 】Performance optimizing; Oracle; Real-time monitoring; JMS; RMI 计 算 机 工 程Computer Engineering 第31卷 第24期 Vol.31 № 24 2005年12月 December 2005 ·软件技术与数据库· 文章编号:1000—3428(2005)24—0105—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11.13 随着数据库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扩大,数据库中的数据量迅速增长,数据操作也越来越复杂,数据库工作效率逐渐下降。因此,实施对数据库的管理维护、性能调优越来越受到广大数据库管理员(DBA)的关注和重视。虽然目前各种数据库产品本身也提供了大量功能强大的性能监控和调试工具,如Oracle 的OEM 、Performance Manager 、Capacity Planer 等,来帮助数据库管理人员对数据库性能进行调整、优化,但遗憾的是,精通掌握这些工具并能通过它们来有效地分析数据库性能状态,进而合理配置数据库以调整其性能也十分困难。因此开发一个简单高效的数据库性能监控管理工具来辅助DBA 对数据库进行性能分析调优成为数据库应用不断扩展的需要。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业界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经验,开发了Database Management Insight(DMI)——一个简单、实用、方便、安全的数据库监控管理平台。它可以有效地辅助数据库管理人员对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确保数据库正常、平滑、高效地运转。DMI 可以监控Oracle 、Sybase 、DB2等数据库,本文以Oracle 为例来对该系统进行阐述。 1 总体设计 1.1 Oracle 的结构和性能优化 数据库优化的目的是更改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使其满足一个或多个目标的过程。对Oracle 数据库来说,优化是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达到组件之间的均衡以改善其性能,即增加吞吐量、提高响应时间。数据库性能优化要考虑到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由图1可以看出,Oracle 应用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1)用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 用户进程是SQL 语句的提出者,服务器进程则负责执行由用户进程传递过来的SQL 语句,与SGA 区交互。用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是数据库性能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当用户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不断增大时,建立与数据库的重复性临时连接的Web 应用系统会导致性能下降[2]。 (2)Oracle 实例 一个Oracle 实例是存储结构和后台进程的组合体。其中,SGA 是用来存放所有数据库进程共享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存储区域,当数据库一启动,SGA 就立即占有服务器的内存空间。SGA 中的库高速缓存、字典高速缓存、数据高速缓存、日志缓冲区以及大缓冲池和Java 池等组件的大小对系统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它们直接影响磁盘I/O 的频率,从而影响数据库效率[3]。实施性能优化时应注意DB_CACHE_SIZE 、SHARED_POOL_SIZE 、LOG_BUFFER 、LARGE_POOL_SIZE 和JAVA_POOL_SIZE 这几个参数的值,如果配置不合理会造成系统资源的极大浪费。 图 1 Oracle 体系结构 基金项目:武器装备预研项目 作者简介:王 娜(1981—),女,硕士生,主研方向: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处理;宿红毅,副教授;白 琳、王 鑫、郝子昭,硕士生 收稿日期:2004-10-28 E-mail :sdbzwn@https://www.360docs.net/doc/c25767010.html,

XX小区门禁系统设计方案

XX花园住宅小区门禁系统设计方案及报价书 上海XX科技有限公司 2000年8月2日

一、概述 XX花园住宅小区是由贵州省建筑设计院上海分院设计。XX花园住宅小区地处闵行莘潭路、七莘路、莘沥路,莘东路,占地40780平方米。小区内建造12幢住宅楼,其中2幢3单元10-11层住宅楼、5幢3单元9层住宅楼、2幢2单元6层住宅楼、3幢3单元6层住宅楼。 由于该住宅小区占地面积较大,设计居民较多,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本方案设计了该小区的门禁控制系统,保证了小区的内部安全。在本报价中,考虑到门禁控制系统使用较频繁,产品质量必须能够保证。因此本系统中的主要控制设备、传输设备及终端均采用美国NTK系列产品,配以国产联想高品质管理主机,使整个系统充分发挥其性能。 二、系统介绍 1.系统组成 本系统前端由36只感应式读卡器NTK4230、34只通电锁门电锁、13只4门控制器NTK4051/6、1个通讯接口NTK4121组成;后端管理机房由1台联想管理主机、1台CANON打印机、及1套美国管理软件NTK4450组成。 2.工作原理

该门禁系统在小区的每个单元门处安装一只感应式读卡器,小区入口处安装感应式读卡器,小区居民每个持有一张感应卡。居民是进入小区,必须手持感应卡靠近读卡器,读卡器读取感应卡中的信息,若为有效卡,则电控门锁开启,居民进入。若为无效卡,则门锁不开启。 进入小区后,居民仍可用该感应卡开启单元门电控门锁。但每个居民只能持卡打开本人所居住单元的门锁,而不能打开其他单元的门锁。 可以看出,每个小区居民手中都持有一张感应卡,每张卡有唯一标识。每张卡可以开启小区入口大门和相应单元门的电控门锁,却不能开启其他单元门的门锁。对于XX花园这样规模较大的小区,门禁控制系统不但能够方便安保人员的管理,而且能够确保小区居民人身、财产的安全。 3.主要设备介绍 1)4门控制器NTK4051/6 NTK4051/6控制器支持4个读卡器,8个出门请求,8个开门超时输入,8个继电器和6000张卡。若安装远程输入/输出板,可将输入和继电器数都扩展至72个。卡的容量可通过存储器和硬件的升级来扩展至64,000张。更大的系统配置可由简单增加更多的控制器(每个PC端口至多接64个)和远程输入/输出面板(每个控制器至多接4个)的数量来实现,因而系统可最大扩至2,048个读卡器,18,432个四状态自检测输入和18,432个输出继电器。

气象实时数据库服务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气象实时数据库服务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德泉 何文春 阮宇智 刘一鸣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摘要:实时数据库是气象信息部门针对预测预报及相关业务开发的重要数据服务系统,是确保从观测到预报业务流程按时高效完成的重要基础性数据支撑环境求。本文介绍气象实时数据库业务监控系统的设计开发原则、架构设计,并针对服务监控的特点,分析了系统采用目前设计的优势、可扩展性,该系统综合考虑了实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功能、性能特点,对入库情况、关键进程运行状态、商用关系数据库系统故障信息、入库流程、系统资源、数据质量监测等实时运行状态的展示,并提供各省入库详情的查询。目前,该系统已稳定运行,提供日常服务,尤其在奥运会、国庆五十周年、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方面,取得良好业务保障效果。 关键词:实时数据库;服务监控;规则;值班报警 1.引言 实时气象资料数据库系统(以下称“实时数据库”或“实时库”)作为“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MDSS) [1]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信息部门针对预测预报及相关业务开发的重要数据服务系统,是确保从观测到预报业务流程按时高效完成的重要基础性数据支撑环境。实时数据库系统对实时气象资料进行接收、分类、加工处理,并以地面气象资料、高空气象资料、海洋气象资料、气象辐射资料、农业气象资料、数值分析预报产品资料、气象灾害资料、气象卫星资料、气象服务产品资料和其他资料等十二类资料形式存储并实现资源共享。并且,。 所谓实时(Real-Time),是指数据库应用系统一方面要维护大量共享数据和相关用户信息,另一方面其应用服务有很强的时间性,要求在一定的时刻或者一定的时间期限内从外部环境采集数据,经规范化处理后,以有效的数据组织形式存储,并及时响应随后的大量并发访问服务。因此,整个数据处理过程具备短时、高效特点,并且每种资料对数据服务时效具有明确要求,过时则无意义[2]。 气象实时数据库不仅作为关键数据源连接气象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实时业务系统,还为科研用户提供一定时间期限内数据查询下载服务。因其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发挥关键的底层支撑作用,其服务稳定性及时效将直接影响其服务对象的实时业务效能和气象预报及时性与准确性,进而影响气象部门对内外行业用户、公众用户的气象服务质量,因此其从业务运行开始就一直作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运维重点。 为了保障实时数据库系统稳定对外服务,协助值班人员日常值班,实时动态地监测各类气象实时观测资料的到报、入库质量,以及实时库处理相关线程的运行状态,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组织技术力量,开发完成“实时气象资料数据库业务监控系统”(RDBCat,以下简称“实时库监控系统”),并在2008年奥运会前夕业务上线运行。

门禁系统设计方案完整版

门禁管理系统 (综合) 设计方案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非接触式智能卡及多信息载体识别 (4) 1.2智能门禁系统 (5) 第二章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6) 2.1系统设计目标 (6) 2.2系统设计原则 (7) 2.3系统设计规范 (8) 第三章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9) 3.1系统概述 (9) 3.2系统功能及特点 (9) 3.3系统结构 (12) 3.4系统工作流程 (15) 3.4.1 办理门禁卡流程 (15) 3.4.2 持卡人刷卡流程 (15) 3.4.3 管理员操作流程 (17) 第四章系统组成部分及配件介绍 (19) 4.1门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19) 4.2门禁系统功能原理示意图 (21) 4.3门禁系统组网布线拓扑示意图 (22) 第五章门禁系统软件及功能介绍 (26) 5.1读卡器及卡片 (26) 5.2门禁控制器 (28) 5.3门禁系统其他配件 (31) 第六章门禁系统软件及功能介绍 (35) 6.1系统登录退出功能 (35) 6.1.1 系统登录 (35) 6.1.2 系统退出 (35) 6.2资料管理 (36) 6.2.1 使用单位管理 (36) 6.2.2 部门管理 (37) 6.2.3 人员资料设置 (38) 6.2.4 门禁设备管理 (40) 6.3门禁卡管理 (41) 6.3.1 门禁卡发行 (41) 6.3.2 门禁卡注销.................................................................................................................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3 门禁卡挂失与恢复 (42) 6.3.4 门禁卡检测 (43)

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 、八 1.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视频监控及报警系统已成为各大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控系统旨在防止非法入侵及加强安全管理, 真正做到人防和技防有机结合,及时发现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事故降压到萌芽状态, 并监视现场发生的事情进行实时的记录,对粮食物流工作区和场区主要作业区域进行监控 2. 需求分析: 为了保护财产安全及生产管理的需要,为粮仓建设一套高度智能化的模拟视 频监控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1、首先, 基于一个高标准的建筑设施的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本身就要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为实际需求服务, 管理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2、其次, 所设计的视频监控系统在技术上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扩展性, 确保在未来几年内不会落后 3、工业电视系统包括一体化彩转黑摄像机、防爆摄像仪及防护罩、支架、数字 光端机、球型云台等。 4、系统采用数字硬盘录像系统,可对所有画面进行24 小时不间断录像,可实时录像(25帧/ 秒)15天以上。硬盘录像系统支持网络服务,将其接入局域网或互 联网,便成了一台视频服务器,可以通过软件方式、WEB页面方式、地图浏览方 式对图像进行点播。 5、摄像机能满足使用在靠海的工业环境中,摄像机应是全天候并耐蚀的,并且提供防风罩,雨刷器,防霜冻装置和自清洁器。它们还应具备可控加温器件用以冬天去除潮湿。防爆要求符合摄像机安装所在位置的要求。 6、安装于爆炸危险场所的摄像机、云台及附属设备应符合该场所粉尘防爆的要 求。 7、在CCR可对防护罩、云台和摄像机提供各种遥控操作。可以通过选择开关进 行手动-自动显示切换,自动循环显示周期可以预设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