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互联网产品诞生的前世今生

一款互联网产品诞生的前世今生
一款互联网产品诞生的前世今生

需求阶段

从用户角度

一款产品首先是要解决用户的某个实际问题,其次是让这个问题变得容易解决,最后是让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有深刻的印象,留下美好的体验。所以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考虑,即解决用户需求,减少用户理解和操作成本,让用户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

情况下,对开发成本的评估也不容忽视。

在确定产品需求之前,首先要给产品做一个明确的定位,这是后续一切工作的大方向。产品定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产品定义,另一个是用户需求。

产品定义包括使用人群、主要功能、产品特色,用户需求则包括目标用户、使用场景、用户目标。通过从这些细分的方向来分析,就能得出一个完整的产品定位了。

定义产品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产品,让大家明白这款产品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特色,以及适合谁用。比如大众点评是一款通过点评信息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吃喝玩乐好去处的应用。产品初期的功能不能多而杂,单点突破专注一个核心功能可以帮助产品迅速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位,避免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千头万绪、难以取舍。

除了明确产品的定义之外,对用户的需求也要有深刻的把握,简单来说用户需求就是什么人在什么环境下解决什么问题。在这里首先得确定自己的核心用户,不要指望做出一个让任何人都满意的产品,这样的结果往往可能是任何人都不满意。核心用户通常是人群数量大,而且商业价值高的人群。

需求收集的途径很多,包括用户调研、用户反馈、竞品分析、产品数据等。面对众多的需求,如何高效地筛选需求就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个比较有效的流程是:首先筛选掉明显不合理的需求,然后通过用户需求的现象挖掘用户真实本质的需求,再结合产品的定位按照一定的优先级确定产品的需求。优先级的确定需要考虑用户价值、商业价值、实现成本。

编写文档

当确定了产品的需求之后,为了规范项目流程以及方便产品开发,通常需要撰写产品需求文档。需

求文档没有统一的规定,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项目对文档的要求可能都不一样。通常情况下一份需求文档有以下内容。

文档修改与审核记录。一份需求文档可能会经过多次修改,在修改后需要做简要的记录。

背景描述。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产品定位,市场行情等。

用户类型和特征。简单的描述目标用户情况以及他们的特征。

项目时间安排。何时启动,何时完成。

信息结构。产品的页面结构层级,可用思维导图类软件完成。

整体业务流程说明。操作的业务逻辑流程,帮助设计师理解具体的业务逻辑。

需求详细说明。需求文档的主要内容,列出每一个功能的详细说明。

产品需求文档没有一定之规,以上文档中有些内容也可以放到MRD文档中,具体实施时应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来确定。在需求文档中信息结构、整体业务流程说明、需求详细说明是核心内容,必须清楚的表达出来,不然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反复确认。

绘制原型

当需求确定了,文档也写好了就可以开始着手做原型设计。原型按照精细程度分为低保真原型和高保真原型。不同的公司对原型要求不一致,但是一般情况下推荐从纸面原型做起,因为它简单方便,只需要笔和纸就可以快速地记录和表达,无需考虑格式和细节。用纸面原型可以快速画出产品草图然后和团队成员商量,方便进行修改。纸面原型可以看做是最终设计的雏形,主要关注框架、流程、基本功能和内容,而忽略设计的具体细节。

在完成了纸面原型之后,就可以在已有的框架下画出更加精细的线框图,来细化产品的界面。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做很多细节的工作,比如规划合理的布局、遵守栅格规范、明暗对比表达、标记第一屏高度、表达清楚UI逻辑、考虑实现后的效果、了解视觉趋势等。

这一版的线框图是需要交付给视觉设计师进行视觉设计,所以除了在线框图上完善产品界面之外还需要作出一定的交互说明。线框图代表的是静态的部分,而交互说明则代表动态的部分,比如操作瞬间出现什么提示,文字过多怎么显示,点击某个部分有什么反馈等。总而言之,交互说明要说清楚除静态页面外,还需要考虑各种动态情况;除正常情况外,还需要考虑各种特殊和错误情况。

跟踪迭代

当视觉设计师做出视觉稿之后,就可以交付技术人员来进行开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就结束了,在开发过程中,也需要经常和技术人员保持沟通,避免最终产品和设计稿出现较大偏差。

互联网起源-发展-历程-历史

国际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各行各业的人需要运用互联网来工作、生活、娱乐、消费,互联网本身是一个产业,同时它也带动了其他所有的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介,是一个狭义的硬件网。而互联网是个广义的网,它的精华则是它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互联网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它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工作环境,入网的电脑终端可以调阅各种信息资料。人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与消费,听歌、看视频、购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上网终端已经不限于台式电脑和移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甚至谷歌开发出来的眼镜、手表都可以上网。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无所不能。 一、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最初的ARPANET到如今的万维网。 1、互联网的起源。这一时期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是美国的冷战思维。 作为对前苏联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的直接反应,以及由苏联的卫星技术潜在的军事用途所导致的恐惧,美国国防部组建了高级研究项目局(ARPA)。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 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ARPANET,进行联网的研究。同年,美军在ARPA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它的目的就是重新树立美国在军事科技应用开发方面的领导地位。当时的网络传输能力只有50Kbps,按标准来说就是非常的低。 从1970年开始,加入ARPANET的节点数不断的增加。当时ARPANET使用的是NCP协议,它允许计算机相互交流,从1970年开始,加入ARPANET的节点数不断的增加。最初的NCP 协议下的ARPANET上连接了15个节点共23台主机。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由此可看到,E-mail,是Internet 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但在NCP 协议下,目的地之外的网络和计算机却不分配地址,从而限制了未来增长的机会。但无论如何,ARPANET成为了第一个简单的纯文字系统的Internet。可以说,最早促使互联网最初起源的推动力是冷战时期的军备角力思维。 2、TCP/IP协议的产生。 由于最初的通信协议下对于节点以及用户机数量的限制,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显得尤为重要。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

【众安保险】— “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众安保险】—“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来源:众安保险公关部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提出的“互联网+”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使“互联网+”一夜之间成为国民热词。 “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两者的融合创新,即通过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健康发展。 首次“互联网+”提出众安保险开业 早在2013年底,马化腾便在众安保险(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开业仪式上提出:“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 可以看出,马化腾在参与发起众安保险时,便看准了最传统的保险行业将是“互联网+”的最佳实践场。 这家自成立之初便定位于服务互联网生态的公司,经过一年的发展,目前已累计服务客户数超过2亿;在2014年的双十一,更以一天超过1.5亿件的保单数,打破了行业的记录,率先尝到了“互联网+”红利的甜头。 “互联网+”可被看成由“互联网”演变而来,是两化(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升级版。 早在2011年,“互联网”三个字就曾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时提出要“加强对互联网的利用和管理”即“互联网化”。经过几年的发展,几乎所有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官网,并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销售,这一时期被定义为“互联网1.0”时代; 在众安保险CEO陈劲看来,互联网1.0时代以IT思维占主导,即以吸纳资源以强大自己为主,所以IT只有通过购买越来越多的设备设施,来使自己成为巨人。 “互联网+”首入政府工作报告, DT思维将替代IT思维成为主流。 DT思维是吸纳资源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思维,即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落地应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马云就曾将众安保险的秘密武器定位为“DT”思维。通俗地理解DT思维,即你的存在是让别人活得更好。互联网技术就是要用最低的成本,去服务昨天服务不到的东西,第一别人不想干,第二人家干不了,但这社会又不得不干的事。 这也是当初三马成立“众安保险”的初衷,即“要做有温度的保险”——颠覆人们对传统保险的印象,不是保险公司在卖保险,而是人们在买保险;不是单纯的把保险产品放到网上去销售,而是服务传统金融机构不能服务到的人群。

互联网起源发展历程历史.

国际互联网,始于 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 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 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 、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 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 等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各行各业的人需要运用互联网来工作、生活、娱乐、消费,互联网本身是一个产业,同时它也带动了其他所有的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介, 是一个狭义的硬件网。而互联网是个广义的网, 它的精华则是它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互联网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它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工作环境, 入网的电脑终端可以调阅各种信息资料。人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与消费,听歌、看视频、购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上网终端已经不限于台式电脑和移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甚至谷歌开发出来的眼镜、手表都可以上网。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无所不能。 一、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最初的 ARPANET 到如今的万维网。 1、互联网的起源。这一时期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是美国的冷战思维。 作为对前苏联 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Sputnik 的直接反应,以及由苏联的卫星技术潜在的军事用途所导致的恐惧, 美国国防部组建了高级研究项目局(ARPA 。当时, 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 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 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 正常工作, 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 1969 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 ARPANET ,进行联网的研究。同

网络营销的前世今生

网络营销的“前世今生” 网络营销(On-line Marketing或E-Marketing)以企业实际经营为背景,以网络营销实践应用为基础,从而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其中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如E-mail营销、博客与微博营销、网络广告营销、视频营销、媒体营销、竞价推广营销、SEO优化排名营销等。总体来讲,凡是以互联网或移动互联为主要平台开展的各种营销活动,都可称之为整合网络营销。简单的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 相对于互联网发达国家,我国的网络营销起步较晚,到日前为止,我国的网络营销人致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播种期、萌芽期、发展应用期。 1.我国网络营销的播种期(1997年之前) 中国国际互联网1994年4月20日正式开通,网络营销是随着互联网的应用而逐渐开始为企业所应用的。在1997年之前,中国的网络营销处于一种神秘阶段,并没有清晰的网络营销概念和方法,也很少有企业将网络营销作为主要的营销手段。如被称为网络营销神话的“山东农民网上卖大蒜”。据现在可查到的资料记载,山东陵县西李村支部书记李峰上网的时间是1996年5月,所采用的网络营销方法为“注册了自己的域名,把西李村的大蒜、菠菜、胡萝卜等产品信息一古脑儿地搬上互联网,发布到了世界各地”。 2.中国网络营销的萌芽期(1997-2000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一次中国互联网

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1997年10月)显示,到1997年10月底,我国上网人数为62万人.WWW站数约1 500个。虽然无论上网人数还是网站数量均微小足道,但发生于1 997年前后的部分事件标志着中国网络营销进入萌芽阶段,如网络广告和E-mail策略在中国的诞生、电子商务的促进、网络服务如域名注册和搜索引擎的涌现等。到2000年年底,多种形式的网络营销被应用,网络营销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并且有逐步走向实用的趋势。 3.中国网络营销的应用和发展期(2001~2003年以及之后)进入200 1年之后,网络营销已不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进入了实质性的应用和发展时期,主要特征表现在6个方面:(1)网络营销服务市场初步形成,尽管网络营销服务市场至今仍不完善,但2001年之后,以“企业上网”为主要业务的一批专业服务商开始快速发展,一些公司已经形成了在该领域中的优势地位,这种状况也标志着国内的网络营销服务领域逐渐开始始走向清晰化;(2)刚站建设已成为企业网络营销的基础: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2001-2007年我国的WWW网站数量从24万个发展到150万个,其中绝大多数为企业网站,企业网站数量在快速增长,这也反映了网站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网络营销的基础;(3)网络广告形式和应用不断发展,跨入21世纪的前几年,国内网络广告市场虽然也受到网络经济滑坡的影响,但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而且更重要的是,网络广告市场的集中趋势更为明显,进人2002年之后中国最大的两家网络广告媒体新浪和搜狐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另外,从2001年开始网络广告从表现形

移动互联网的前世今生_郎为民

1四位“互联网之父” Internet改善了人类的通信与计算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效率,在科学技术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在高度关注知识产权的今天,是谁发明了互联网?1999年9月2日,互联网30年诞辰纪念盛典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举行,会议组织者干脆一并请来四位曾被媒体称作“互联网之父”的杰出人物—— —雷纳德·克兰罗克、拉里·罗伯茨、罗伯特·卡恩和文特·塞尔夫,郑重其事地为他们合影留念,让这一珍贵镜头,永远定格在互联网史册中。 《今日美国》杂志对此发表题为《荣誉归于谁—— —四位不同的祖先》的署名文章:“虽然在互联网建立过程中,他们都担任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谁最适合戴上‘互联网之父’的桂冠至今尚无定论。”我们不妨分别简述这四位“父亲”在互联网创立过程中做出的不同贡献,看看究竟谁最有资格当选。 雷纳德·克兰罗克,1934年生于纽约曼哈顿,是为阿帕网第一节点远程通信试验亲自“接生”的UCLA教授。1958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以支持全美科学家从事与国防有关的研究项目。鉴于克兰罗克教授在数据网络方面的特殊专长,DARPA把他请到华盛顿,让他担任关键角色,为筹备阿帕网编写性能规格说明。1969年,由于他的杰出工作,使UCLA成为阿帕网的第一个节点。1969年9月初,作为第一个节点的接口消息处理机(IMP)运抵学校。10月初,第2台IMP运抵700km以外的斯坦福研究院(SRI),并于10月29日实现了网上第一个报文的传输。2008年9月29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亲自为克兰罗克颁发了代表美国最高科学荣誉的国家科学奖章,他常被称为“数据网之父”。 拉里·罗伯茨,1937年生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他是“阿帕网”项目技术负责人,无可争议的“阿帕网之父”。1967年10月,拉里·罗伯茨发表了与阿帕网有关的、题为《多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间通信》的设计论文,提出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分开的概念,并为阿帕网选择了“分组交换”通信方式。1968年,他提交了一份题为《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的报告,提出首先在美国西海岸选择4个节点进行试验。1969年9月2日,第一台节点交换机在UCLA安装。1个月后,第二台节点交换机在斯坦福大学研究所安装。1969年10月29日,在克兰罗克教授的指导下,第一个报文从UCLA传送到SRI。1969年至1973年,罗伯茨又担任了DARPA的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主任,迅速扩大了阿帕网的应用范围。 罗伯特·卡恩,1938年12月23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是阿帕网总体结构设计者,并为互联网创立做出了巨大贡献。1969年,BBN公司承揽了阿帕网接口消息处理机(IMP)项目,卡恩第一个参加IMP 小组,并且担任最重要的系统设计任务。IMP就是今天网络最关键的设备—— —路由器的前身。1972年,卡恩前往DARPA协助罗伯茨工作。当年10月,在 移动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郎为民,李建军,胡东华 (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10) 摘要移动接入已将世界带到互联网的下一站—— —移动互联网。得益于更快、更好的连接,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真正个性化和移动化网络。它势必会完全改变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甚至改变互联网的本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趋于融合,这一趋势正在影响着全球人们的生活。文章剖析了互联网的产生历程,描述了日本移动互联网商用化情况,介绍了苹果公司对移动互联网繁荣的巨大贡献,列举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发展历程;i-mode;移动梦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节能无 线认知传感器网络协同频谱感知安全研究”(编号 61100240)。

一个互联网产品的诞生过程

一个互联网产品的诞生过程: 1.产品的定义(想法) 来源有:老板任务、竞品启示、用户反馈、生活体验、其他突发奇想等等。 产品分析包括: ?市场产品分析:了解市场、了解竞品 ?用户研究:了解用户、了解需求 之后,对问题进行分析、挖掘潜在需求进行产品定位,最终形成核心价值。 即:产品分析->产品定位->核心价值 2.用户研究(挖掘需求) a.用“蘑菇心态”了解用户群,扎根蘑菇群,了解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模式 b.用户研究贯穿产品研发的全过程,为各阶段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需求:定位目标用户、目标/行为、功能需求、需求的优先级排序; ?概念设计:产品概念、信息架构; ?细节设计:流程设计、交互设计、视觉风格设计; ?开发/发布:用户的使用情况、用户满意度; ?注意需求的优先级,辨别真实需求和伪需求。 c.用户研究的方法:访谈、日记研究、参与式设计、焦点小组、卡片分类法、现场调查、可用性测试、眼动实验、网站流量日志分析、消费者数据分析、调查问卷等等。 d.研究的最终目的:搞清用户真实需求 用研需求(产品经理提出)->定性调研(访谈明确用户群、特征和需求)->定量验证(问卷为主、验证定性结论)->结论整理(可用的指导) 3.市场分析(环境、对手、自己) a.宏观环境分析 了解政策、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要素、社会与文化要素、科技要素 b.竞品分析 知彼,了解对手现状的未来策略。 找竞品(产品经理社区、36kr、虎嗅、艾瑞咨询等等) 看竞品(看定位、概念,看亮点、差异,看数据、反馈) c.能力分析

知己、了解自身能力,把握竞争机遇。 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4.产品定位(核心价值) 产品定位五步法: a.目标市场定位 b.产品需求定位 c.产品测试定位 d.差异化价值点定位 e.营销组合定位 5.产品规划(GPA路径管理、微创新) 根据用户需求和商业目的,把纷繁的功能点进行梳理,规整出产品的走向,确定版本的节奏。产品规划的方法: 6.体验设计 通过设计产品的交互机制来影响用户的体验。 a.首先要可用:稳定、功能完善 b.易学、易用、可用性好 c.界面看上去令人愉悦:恰当、高质量的视觉风格 d.营造一个整体的品牌体验

互联网+由来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11月“三马”(马明哲、马化腾和马云)在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上的发言。马化腾提出:“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 两年来,马化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对“互联网+”的看法。2013年底的腾讯WE大会上,马化腾再次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关系的看法。他视“互联网+”为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之一,“互联网+”式创新正在涌现。 “‘+’是什么?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马化腾在2013年腾讯WE大会上称,“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已经不敢轻视互联网这个话题了。”他认为,互联网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部分,就像带来第二次工业的电力一样,与各行各业之间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提升关系。 其实过去已经有很多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成熟案例,比如互联网+通信就是即时通信,互联网+零售就是电子商务。传统行业一开始对于结合互联网感到不适应,害怕收入根基被动摇,但事实上互联网帮助传统行业升级换代以后,带来的新收入会远远大于过去的收入,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互联网可以“+”哪些行业? 目前在民生、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领域,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提升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民生领域,截至2014年底,各级政府已经在微信上开通了近2万个公众账号面向社会提供各类服务。移动电子政务是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例如,武汉交警通过微信服务号可在60秒内完成罚款收取,此项功能全年可为武汉驾驶员窗口缴罚节省时间达140万小时,节约警力300人。 同时,广州、深圳和佛山率先成为微信“智慧城市”,很快武汉和上海也要加入。比如,已经有91万广州市民通过微信上的“城市服务”入口获得医疗、交管、交通、公安户政、出入境、缴费、教育、公积金等17项民生服务。医疗挂号、违章缴费、招考查询、社保缴费,甚至报税都可以在微信上直接完成,诸如户口办理等基础服务也无需多次往返公安办事窗口,手机上就可以一次性完结。 在教育领域,目前腾讯已与超过5000家教育机构合作开设腾讯课堂,面向中小学、大学、职业教育、IT培训等多层次人群开放课程,每周上课人数超过7万人,课程总数达3万多门。在医疗领域,“互联网+医疗”的模式使得“口袋里的医院”正在成为现实。目前全国已有近100家医院上线微信全流程就诊,超过1200家医院支持微信挂号,服务累计超过300万患者,为患者节省超过600万小时,大大提升了就医效率,节约了公共资源。 例如,把广州60家医院装进微信的“广州健康通”公众号2014年11月正式启用。这使得市民不仅可以了解广州市各大医院预约挂号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微信预约挂号,实现“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的预约挂号服务,这也解决了看病“三长一短”(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待时间长、结算排队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的问题。 在交通领域,滴滴打车等移动互联网运用的出现,正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马化腾3月4日晚与媒体交流时特别提到,互联网交通,现在还没有到大家达到共识的阶段,比如说出租车行业是不是要改革,但从很多角度看,(移动互联网)增加了车辆的利用率,这对提高效率、减少排放都有帮助。 “虽然是好事情,但是政策法规怎么定是非常难的。不过大家的方向往好的方面努力,经过一两年的努力,应该这些问题都会慢慢得到好的解决。”马化腾称。 在金融领域,李克强总理今年1月初在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敲下电脑回车键,卡车司机徐军就拿到了3.5万元贷款。这是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的第一笔放贷业务。该银行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更无需财产担保,而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 马化腾在此次两会的建议提出:“融资成本高、信息不对称使小微企业难以从传统银行得到

一文看懂“车联网”的前世今生

一文看懂“车联网”的前世今生 从汽车诞生的那一天起,对于城市交通,安全和便捷始终是最重要的课题。面对城市道路中日益增长的车辆,以及与日剧增的事故风险和通行压力,城市管理者和交通领域的科研人员,利用交通信号设施来实现交通控制,并不断地推出新。19世纪60年代,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吗,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交通信号灯(壁板式燃气交通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进行灯色切换:红灯停,绿灯行。虽然缓解了路口的交通压力,但这第一盏交通信号灯在工作了23天后就爆炸自灭了。1914 年,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Cleveland, Ohio)开始部署电气交通信号灯用于地面交通控 制和协调,这被认为是最早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1918年,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出现了三色(红、黄、绿三种标志)的交通信号灯,这种经典的“配色”一直延续到现在。1926年,英国的沃尔佛汉普顿首次使用自动化控制器来控制信号灯:按照一个固定的周期切换信号灯的颜色。20世纪60年代,美国丹佛市通过模拟计算机对交通信号实现集中化的实时性控制,可以同时对道路网中各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进行协调控制。而后,加拿大的多伦多在全市围建成了第一个全市交通信号集中控制与协调系统。至今,交通信号灯的样子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但交通控制的理论方法和运行系统

却一直在进步。从人工操作或固定周期式的单点控制;到以协同相邻道口的周期、保证道路沿线的绿灯具有连续性的干线控制;再到持续优化整个区域交通资源(主要是信号灯的配时)的面控制,如今的交通控制技术,虽然演进出很强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特性,但同时也已经达到了性能瓶颈。采用单一的“红绿信号灯”模式进行交通控制,已经无法更有效地管理交通资源(实时性不足):红绿灯只在路口起效,其效用无法覆盖整条道路;驾驶员可能因为天气原因,以及在交通拥堵情况下看不清交通信号灯;司机容易陷入“黄灯时两难境地”(Yellow interval dilemma),即在黄灯闪烁时难以抉择是“进”还是“停”;虽然在交通网络中引进了诱导系统(提示路况信息),司机也可以使用实时反馈路况的导航系统,但对道路利用的整体效果并不明显……城市道路要容纳更多的车辆、满足更多的出行需求,就需要突破原有的技术领域,朝着更深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交通”的想法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它的诞生与城市化发展戚戚相关:城市管理者希望它能够解决城市道路日益拥堵的状态,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世界90年代,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的概念逐渐成型。目前,ITS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获得了广泛应用,其研究推进工作呈现“三足鼎立(领先)”的局面:美国、欧洲、日本(美国智能运输协会-ITS America、欧洲道路运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tnet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Agency)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ARPANET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那些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它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主导思想:网络要能够经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网络的一部分因受攻击而失去作用时,网络的其它部分仍能维持正常通信。最初,网络开通时只有四个站点:斯坦福研究所(SRI)、Santa Barbara的加利福尼亚大学(UCSB)、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和犹他大学。ARPANET不仅能提供各站点的可靠连接,而且在部分物理部件受损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在网络的操作中可以不费力地增删节点。与当时已经投入使用的许多通讯网络相比,这些网络中的许多运行不稳定,并且只能在相同类型的计算机之间才能可靠地工作,ARPANET则可以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间互相通讯。 ARPANET的两大贡献:第一、分组交换概念的提出;第二、产生了今天的Internet,即产生了Internet最基本的通讯基础---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TCP/IP)。 1985年当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为鼓励大学与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各大学与研究机构的计算机与这些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开始的时候,他们想用现成的ARPANET,不过他们发觉与美国军方打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他们决定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叫做TCP/IP的通迅协议自已出资建立名叫NSFNET的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资金的鼓励和资助,许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已局域网并入NSFNET。这样使NSFNET在1986年建成后取代ARPANET 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在九十年代以前,Internet是由美国政府资助,主要供大学和研究机构使用,但近年来该网络商业用户数量日益增加,并逐渐从研究教育网络向商业网络过渡。Internet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1)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优势是能够实现一对多人的信息传递。(2)与专家和科研人员的网上交流与合作:通过电子布告板提出问题听取专家学者和用户各方面的建议。(3)了解商业机会和发展趋势:更多的公司通过Internet收集、调研和销售与商贸活动有关的信息。(4)远距离数据检索:查询各种商业性和专业数据库。(5)文件传输(FTP):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配合与联络:如设计人员通过网络将设计方案直接传输给生产厂家。(6)检索免费软件:目前在Internet的公共软件里,有许多免费软件,很多公司利用这些软件来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7)研究和出版:出版商利用FTP进行文稿的传递,编辑和发行,以减少出版和时间和费用。 近几年,Internet规模迅速发展已经覆盖了包括我国在内的170多个国家,连接的网络7万多个,主机达500万台,终端用户近1亿,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Internet在中国起步较晚。1986年,中国科学院等一些科研单位,通过国际长途电话拨号到欧洲一些国家,进行国际联机数据库信息检索,开始初步接触Internet。1990年,中科院高能所、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电子部华北计算所、石家庄54所等单位先后通过X.25网接入到欧洲一些国家,实现了中国用户与Internet之间的电子邮件通讯。1993年,中科院高能所实现了与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中心(SLAC)的国际数据专用信道的互连。

20101126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互联网基础知识 主讲人:杨春明 第一节互联网发展史 一.Internet 的起源和发展 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ARPAnet称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 ◆它是Internet 的主干网,它为Internet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Internet 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 的商业化。 1983年ARPAnet 分裂称为两部分: ARPAnet和存军事用的MILNET. 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对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NSFnet 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 而称为了Internet 的主干网。 NSF 指的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它建立的网站NSFnet。 NSFnet对Internet 的最大的贡献是使Internet 全向社会开放。 二.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1.关于中国公用数据通信网。 我国已建成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 ChinaPAC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 2.关于中国Internet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研究试验阶段(1986~1993) 第二个阶段起步阶段(1994~1996) 第三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1997~至今)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化工程进入互联网,实和Internet的TCP/IP 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有互联网的国家。 3 Internet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Internet的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和商业网三个阶段。 ●Internet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 施。 ●信息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 标志之一。 Internet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VAS的前世今生

1 1.1VAS历史 什么是VAS VAS的全称是ValueAddedService,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增值业务平台,那什么又是增值业务呢,顾名思义就是在电信网络之上能够产生附加价值的业务,和我们当今服务行业的增值业务类似,这样一说可能大家就明白了。我们每天都会用到VAS业务,如短信,彩铃,彩信等这些基于语音和数据网络之上的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 1.2 1.2.1VAS的产生 产生的背景 为什么需要VAS平台呢这要从最早的电信交换机说起,我们知道固定电话很久以前就出现了,到底是啥时候出现的呢,我们这代人出生的时候就有固定电话了,再早之前还是用人工交换,有专门的接线员负责搭接电话,葛优的《手机》大家都还记得最开始的时候电话找牛三斤的镜头,对电话最早就是那样接通的。 讲了这么多废话话,这和VAS有啥关系呢,听我们慢慢道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工交换很快就被淘汰了,我们进入了数字交换时代,这里用到的设备就是我们的程控交换机了,典型的国产设备有华为的C&C08和中兴的 J10,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能看到这类设备了。 数字交换大大的节约了人力成本和网络接通时间,电话这边播完号那边就振铃可以接通了,这很好,但是功能很单一,要想打电话就必须装一部固定电话,而且如果你搬家了,你的电话还不能跟着搬走。 后来人们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新的需求,比如说我们公司内部这些电话能不能搞成一个集团,内部打电话可以便宜些啊,公司能不能申请个特殊接入号,别人打电话进来不收费啊(典型的800免费电话),或者说我可不可以申

请个卡号,这样不管到了哪里我只要输入卡号就能打电话了。2000年左右读大学的同学肯定深有感触,IC卡,201电话卡啥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谈恋爱煲电话粥的必备工具,这些业务是咋个实现的呢?1当然是在程控交换机上做的啦,但是上世纪90年代,我们要知道芯片的处理能力还很弱,intel也还只是386,586类的CPU,如果这些乱七八糟的业务都在程控交换机上做,程控交换机就跑不动了,而且每次要加载或者修改个业务,都需在所有的交换机上做数据,这个工作量也是吃不消的。 1.2.2智能网(第一个VAS业务) 于是乎,有人就想了能不用每次都倒腾那程控交换机,直接找台处理能力强的计算机来干这事,所有的交换机都和这台NB的计算机通信来获取这些业务数据,这时候智能网就出现了,这是第一个VAS平台,这个智能网平台就独立于程控交换机之上,专门处理卡类,800,集团业务等这些增值业务。 国内智能网的核心平台是由北邮的一帮学生和老师搞出来的,后来华为和中兴的智能网产品都是来源于此。智能网的出现可谓是风生水起啊,着实风光了一把,一个用户的license高达上百块钱,要知道现在的价格只剩下几块钱一线了。 智能网的出现不是巧合,是在当时程控交换机处理能力弱的形势下出现,如果当时交换机的处理能力达到了现在芯片的水平,那么智能网也许就不会出现了,直接在交换机上叠加个业务平台就行了。 1.2.3短信,彩信 智能网出现以后,移动网络也发展起来,人们不满足于打电话的方式,特别是亚洲人有些话不方便直说,于是乎就出现了短信业务,2000-2004年人们开始疯狂的发短信。 短信出来之后,人们不满足于单纯的发文本信息,还想发图片视频啥的,这就出现了彩信。彩信基本没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彩信出来的太晚了,他出现的时候互联网和手机上网已经发展起来了,所以彩信就是个悲剧。

横空出世,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横空出世,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大数据文摘编译作品转载具体要求见文末作者|Ben Tarnoff选文|汪婕舒翻译校对|Dr.Guo 贺丰 特约专栏主编汪婕舒推荐语“有人戏称,在温饱之下,现代人还有一个更基本的需求层次——wifi。是的,互联网已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由一次次闪光的灵感、大胆的猜想和不懈的投入累积而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个非凡进步的首次试验,竟在一个啤酒花园慵懒的野餐桌上完成。1976年8月27日,七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在加州洛索提啤酒花园围桌而坐,创造了历史。本文正讲述了这个精彩有料的历史故事。然而,正如文中所说,互联网不是少数几个人的成就,而是群体努力的结果,它脱胎于目标明确的军事项目,并像美国安全部门一样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导读 40年里,互联网从起初的军事通信网路,摇身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的全球网络空间。故事开始于加利福利亚的一个啤酒花园。 在应用程序和游戏王国,洛索提啤酒花园是个珍品。位于硅谷中心的这座花园,从1852年起就一直在原址,既没有破败,也没有扩建。150年来它有一件事做得非常好:那就

是给加利福尼亚人提供了一个喝醉的好地方。在漫长的历 史过程中,洛索提一直是一个前卫的沙龙,充斥着淘金赌场、地狱和天使活跃的地方。那时它还叫做阿尔卑斯酒店啤酒花园,客户混杂。直到有一天,平台上出现几个穿着皮夹克骑机车的人,其中一个人头发蓬乱,像是个教授或是疯子,他正在本子上胡乱写着什么,停车场中,有一台哈雷机车、一辆玛莎拉蒂和一匹马。它看上去似乎不是一个革新创造的 好地方。但在40年前的这个八月,一个由科学家组成的小 团队在这里的一个野餐桌上建立了一个电脑终端,并进行了一个非凡的试验。通过塑料啤酒杯,他们证实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被称为互联网的东西是可行的。诞生 互联网是如此的巨大和虚渺,甚至人们很难想象它可以被发明。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灯泡是容易想象的,因为灯泡很形象化,你可以放在手上从各个角度审视它。而互联网则相反,它无处不在,但我们只能管中窥豹。互联网像是圣灵似的,它通过屏幕的像素来向我们显示网页、程序和电子邮件,但你却抓不到它的真身在何处。这个特性使互联网看起来 异常复杂。如此无形并无处不在的东西,肯定应该需要高深的技术来理解和掌握。但事实并不这样,互联网非常简单易行,而它的操作简单是成功的关键。 互联网的发明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工作在诸如法国政府资助的基克拉泽斯群岛计算机网络中心、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

2016年公需科目:“互联网+”和电子商务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阿帕网”的建立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正确 错误 2.诞生于1969年的“万维网”标志着计算机网络产生。 正确 错误 3.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动态提供信息技术(IT)资源的信息技术与服务模式。 正确 错误 4.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环境产生了急剧变化。创新成为企业快速成长和持续发展最核心的动力和要素 正确 错误 5.“互联网+”电子商务不是指各行各业的电子商务,而单指农业的电子商务。 正确 错误 6.众筹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 正确 错误 7.众包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强制的方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模式。 正确 错误

8.互联网公司的中央服务器成为了一个信息的中枢,它有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储存,所有的用户都是通过中央服务器来发生信息的交互。 正确 错误 9.难以提供完备数据和有效的抵押和担保,是小微企业贷款困难的原因。 正确 错误 10.“普惠金融体系”的政策主张核心的要义和宗旨是要给已经充分享受金融 服务的群体,提供全方位的,而且是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正确 错误 11.过去主要是消费互联网,下一步将主要依靠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 正确 错误 12.移动互联网可以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非常随便、“任性”地掏出手机买相关商品。 正确 错误 13.“电子商务的下一个五年”这讲提到,2015年“双11”的电商物流,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快件的价值在更加碎片化的时候,大件的物流也开始兴起。 正确 错误 14.互联网今天形成了将近6亿手机上网用户和4亿消费者网购人群。 正确 错误 15.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意味着融到250亿美元的资金。 正确 错误

互联网信息来源

互联网信息来源 互联网信息来源主要有: 综合资讯网站的财经栏目和专业类频道、专业论坛; 专业资讯网站的资讯中心、产品中心、企业专栏、论坛等几乎除娱乐外的全部内容; 搜索引擎可提供海量的相关信息; 财经资讯网站的新闻、分析; 阿里巴巴、EBAY易趣、淘宝、京东商城等BTOB、BTOC、CTOC网络交易网站的交易信息; 相关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网上服务提供的嘻嘻你; 竞争对手的官方网站、博客、微博等; 专业记者、财经记者、业内专家、竞争对手公司和员工个人的个人的博客、SNS 帐户、微博、专栏、网络论坛发言; 专业人群的讨论组、网络论坛、微博客群、即时通讯群等; 竞争对手在招聘会、招聘网站上的招聘信息; 竞争对手的新闻发布会、产品展示促销会、展览会展台、研讨会竞争对手员工的发言及相关新闻报道; 上市公司按规定在网站公布的财报、重大变动等信息,等。 互联网信息出现的新问题 互联网信息数量越来越多,制造越来越容易,所有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这对竞争情报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1、海量信息如何搜集 每隔几个月,互联网上的信息容量就会翻一番,如何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垃圾信息或过时信息,成为决定竞争情报效率的重要因素。 2、信息真伪如何辨别 信息发送成本降低,再加工容易,这使得互联网上包含了大量的垃圾信息,这些信息只是对其他信息的“拷贝”+“粘帖”,本身并未产生有价值的增值内容。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现象越来越明显,经过几次传递的信息,可能成为全“新”的信息,也是虚假的信息。 3、信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信息在快速生成,快速传递,也在快速变异,信息传递过程中随着可能发生新的变化,一个消息发出后几小时,就可能成为过时消息。例如,有人发出某产品的需求信息,几小时内就可能被来自全球的供应商信息淹没,此后再看到此信息已没有任何价值。 互联网时代,信息搜集越来越便利,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只有那些能够随时了解互联网技术变化,了解互联网传播特点及变化趋势的信息搜集者,才能在网络信息海洋中如鱼得水。

阐述互联网的诞生、普及和未来发展趋势

阐述互联网的诞生、普及和未来发展趋势 国际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与很多人的想象相反,Internet并非某一完美计划的结果,Internet的创始人也绝不会想到它能发展成目前的规模和影响。在Internet面世之初,没有人能想到它会进入千家万户,也没有人能想到它的商业用途。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 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它能以45Mbps的速率传送数据。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与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联通。Internet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的商业化,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 这一陌生世界,很快发现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世界各地的无数企业纷纷涌入Internet,带来了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飞跃。 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当前的时代是信息科技的时代,互联网的普及超乎人们的想象。各行各业的人需要运用互联网来工作、生活、娱乐、消费,互联网本身是一个产业,同时它也带动了其他所有的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介,是一个狭义的硬件网。而互联网是个广义的网,它的精华则是它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互联网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它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工作环境,入网的电脑终端可以调阅各种信息资料。人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与消费,听歌、看视频、购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上网终端已经不限于台式电脑和移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甚至谷歌开发出来的眼镜、手表都可以上网。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无所不能。谈到互联网的普及,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