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标测试模拟试题五套

初中生物课标测试模拟试题五套
初中生物课标测试模拟试题五套

2019初中生物课标测试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0分)

生物科学(《生物课程标准》定义

二、填空题(每空4分,6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___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2、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和

的一门科学。

3、生物课程标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性、性和性。

4、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需求和三个方面,生物课程标准选取了10个主题。

5、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教师应注意评价和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应重视学

生。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方面进行评价。

三、简答题:(30分)

1、《生物课程标准》课程的理念是什么?

2、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和生物学发展三个方面,《标准》选取了10个主题,它们是什么?

3、课程改革的课程总目标是什么?

答案

一、名词解释: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

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国家生物科学素养

2、生物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3、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4、社会生物科学发展

5、主动发展终结性形成性自评和互评正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简答题:

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

2、科学探究,生物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繁殖、发育和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的生活

3、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学科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

的基础。

2019初中生物课标测试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和

的一门学科。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

2、根据近年来生物教学改革探索积累起来的经验,我们可以从教学活动方式、方法的视角,把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分为型、问答型、学导型、型、型五种类型。

3、生物课程标准包括、、、四部分。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实现评价的目标和功能。教师应注意

评价和评价相结合,评价和评价相结合。

5、学习、学习、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三种现代学习方式,也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重要课题。

6、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和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存在价值,彼此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7、科学思维的方式包括思维、思维、思维和思维等。

8、课程目标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所有初中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

9、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即、和。

10、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它包括、、和四个方面。

11、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涉及:、、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2、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的,激励和改进教师教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

①概念②原理③规律④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生物实验体验教学模式的特征有()。

①确定主题,创设情境;②协作学习,操作实验;③分析总结,综合评价。④独立探索,设计实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学生物学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活动,根据学生主体参与程度和教师主导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下面不属这一分类方式的是()。

A、体验式探究

B、引导式探究

C、自主式探究

D、结果式探究

4、教学模式的要素有:教学理论、()、操作程序、教学评价、实施条件。

A、教学方法

B、教学手段

C、教学目标

D、教学方式

5、根据实施评价时所使用的工具和形式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纸笔测验②实作评价③作业评价④成长记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选项中不是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的是()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7、()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A、科学探究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8、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利用的模式是()

A、“实践-体验”式

B、“问题-探究”式

C、“情境-陶冶”式D“功能—情景”式

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C、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

D、倡导探究性学习

10、下面对规范的教学目标的要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

B、教学目标的要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其表述应使用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行为动词

C、教学目标应说明行为条件

D、教学目标应明确表现程度

三、简答题(29分)

1、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什么?(5分)

2、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什么?(5分)

3、自然科学主要由四个维度构成,它们是什么?(4分)

4、探究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模式,它具有什么特征?(4分)

5、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应包含哪几个特点?(5分)

6、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分)

四、问答题(16分)

1、“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可以从哪几个层面来理解?(8分)

2、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8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基础

2、讲授型、合作型、探究型

3、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4、终结性、形成性、定量、定性

5、自主、探究性、合作

6、接受、探究

7、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批判性、发散性

8、课程标准

9、假设、观察、实验

10、好奇心、诚实、合作、创造力

1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12、过程和结果、学生学习

二、选择题

1、A

2、D

3、D

4、C

5、A

6、C

7、A

8、D

9、B10、A

三、简答题

1、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什么?

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内外结合

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完成和交流

探究性学习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

2、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什么?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体现本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

应当将学生活动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选取的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和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3、自然科学主要由四个维度构成,它们是什么?

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

科学是一套研究的方法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

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4、探究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模式,它具有什么特征?

探究是一种能动的过程

探究是一种有多侧面和活动

探究旨在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

探究要求师生都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

5、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应包含哪几个特点?

教学目标重在培养能力

教学策略重在提倡开放性

教学内容重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重在加强实践

教学手段重在实现现代化

6、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依据教学目标

兼顾多重目标

采用多元方法

进行多次评价

重视反应过程

善用评价结果

四、问答题

1、“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可以从哪几个层面来理解?

面向全体学生首先是要让所有学生达到课标要求,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理解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是公平的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

2、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要有明确的合作学习任务或目标

合作学习过程中人人承担责任并相互依存

要注重促进学生合作技能的提高

采用多样化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

合作学习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习任务而定

2019初中生物课标测试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是指:(ABC)

A、知识目标

B、能力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外部认知与自我认知目标

2、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下列哪一项?

(A)

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

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

3、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B)。

A、植物和动物

B、人和生物圈

C、动物和细菌、真菌

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4、(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理念有:(ABC)

A、面向全体学生

B、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生物教材编写的依据是:(B)

A、生物教学大纲

B、生物课程标准

C、生物考试说明

D、生物教辅资料

6、(多选)下列属于生物课程资源的是(ABCD)

A、学校教学设备

B、学校图书馆

C、学生的生活经验

D、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

7、下列不属于生物课程中能力目标的是:(C)

A、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B、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C、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D、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D)。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9、“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是属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下哪一部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

(A)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0、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分析”,体现了学习目标中什么水平的要求?

(C)

A.了解水平

B.理解水平

C.应用水平

D.领悟(内化)水平

二、填空题(每空1分,15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__国家_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2、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3、生物课程标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4、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生物课程标准选取了10个主题。

5、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

三、简答题(20分)

1、生物课堂中如何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答:⑴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⑵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自行设计和实施;⑶注重课内外活动相结合;⑷注重探究性学习报告的撰写和交流;⑸探究性学习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达到课程目标

2、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总目标是什么?

答:⑴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⑵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学科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惯;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⑷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3、如何理解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

答: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熟悉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⑵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经常需要作出假设;

⑶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试验、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得事实和证据;⑷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定;⑸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的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4、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对生物教学提出了哪些建议?

答:⑴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⑵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⑶加强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⑷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四、案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环境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总结出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此探究活动给予评价?(20分)

答:1、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2、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

3、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

4、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5、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

6、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

7、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

8、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9、对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他能力也应给予恰当的评价。

五、按照新课程标准、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一节课:

《生物的特征》(25分)

2019初中生物课标测试模拟试题(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和

的一门学科。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

2、根据近年来生物教学改革探索积累起来的经验,我们可以从教学活动方式、方法的视角,把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分为型、问答型、学导型、型、

型五种类型。

3、生物课程标准包括、、、四部分。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实现评价的目标和功能。教师应注意

评价和评价相结合,评价和评价相结合。

5、学习、学习、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三种现代学习方式,也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重要课题。

6、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和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存在价值,彼此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7、科学思维的方式包括思维、思维、思维和思维等。

8、课程目标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所有初中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

9、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即、和。

10、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它包括、、和四个方面。

11、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涉及:、、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2、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的,激励和改进教师教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

①概念②原理③规律④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生物实验体验教学模式的特征有()。

①确定主题,创设情境;②协作学习,操作实验;③分析总结,综合评价。④独立探索,设计实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学生物学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活动,根据学生主体参与程度和教师主导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下面不属这一分类方式的是()。

A、体验式探究

B、引导式探究

C、自主式探究

D、结果式探究

4、教学模式的要素有:教学理论、()、操作程序、教学评价、实施条件。

A、教学方法

B、教学手段

C、教学目标

D、教学方式

5、根据实施评价时所使用的工具和形式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纸笔测验②实作评价③作业评价④成长记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选项中不是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的是()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7、()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A、科学探究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8、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利用的模式是()

A、“实践-体验”式

B、“问题-探究”式

C、“情境-陶冶”式D“功能—情景”式

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C、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

D、倡导探究性学习

10、下面对规范的教学目标的要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

B、教学目标的要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其表述应使用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行为动词

C、教学目标应说明行为条件

D、教学目标应明确表现程度

三、简答题(29分)

1、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什么?(5分)

2、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什么?(5分)

3、自然科学主要由四个维度构成,它们是什么?(4分)

4、探究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模式,它具有什么特征?(4分)

5、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应包含哪几个特点?(5分)

6、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分)

四、问答题(16分)

1、“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可以从哪几个层面来理解?(8分)

2、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8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基础

2、讲授型、合作型、探究型

3、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4、终结性、形成性、定量、定性

5、自主、探究性、合作

6、接受、探究

7、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批判性、发散性

8、课程标准

9、假设、观察、实验

10、好奇心、诚实、合作、创造力

1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12、过程和结果、学生学习

二、选择题

1、A

2、D

3、D

4、C

5、A

6、C

7、A

8、D

9、B10、A

三、简答题

1、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什么?

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内外结合

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完成和交流

探究性学习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

2、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什么?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体现本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

应当将学生活动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选取的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和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3、自然科学主要由四个维度构成,它们是什么?

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

科学是一套研究的方法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

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4、探究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模式,它具有什么特征?

探究是一种能动的过程

探究是一种有多侧面和活动

探究旨在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

探究要求师生都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

5、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应包含哪几个特点?

教学目标重在培养能力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标准答案2011版

美术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和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的作用。 2、美术课程总目标按“”“”“”三个维度设定。 3、美术课程分目标从“”“”“”“”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相综合,三是相联系。 5、重视和不仅是内容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6、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和客观事实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评价和评价。 7、在针对具体的美术作业、作品评价时应该考虑和 两个方面。 8、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的总原则是不“伤筋动骨”,而着力于使之更、更、更、更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和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9、美术课程具有视觉性,可以从方式、、 和四个方面来理解。

10、一般来说,评价的时机可以从教学的不同阶段切入,包括学习开始、学习过程、学习结束三个阶段。第一,学习开始时进行评价。第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第三,学习结束进行评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关于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B、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C、采用一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D、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2、下列资源中:①学校资源②自然资源③社会资源④网络资源⑤物力资源 属于美术课程资源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3、下列说法中:①形式大于内容②一味地“鼓励”产生误导③重结果轻过程④对学生的评价是错误的。属于当前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4、关于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关注文化与生活 D、注重审美精神 5、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 )要点三部分组成。 A、评价B、反思C、总结D、交流 6、()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③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④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

初中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美术课程具有___________性质,是学校进行___________的主要途径。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学习领域。 3、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___________兴起,、__ __、__ __朝以后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4、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卷等。 5、伦勃朗群像画《夜巡》,画面用一种___________式的___________把众多人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构图,油画颜料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对比使物体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 6、画家是安格尔,他精于以_________、_________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__________理想的美,而他的反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却相信在绘画中___________的运用比素描法则重要得多,他一改古典派素描的表现手法,强调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偏爱幻想的___________世界,追求灿烂的色调。 二、单选题:(每空1分,共10分) 1、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件名为( )的灯具,利用虹吸的原理,即使以今天的设计观点看,也是一件超凡脱俗的佳作。 A.树形灯 B.银错铜牛灯 C.铜雀灯 D.长信宫灯 2、在京剧《野猪林》中,林冲身受重刑,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演员采用跪步前行连带( ),把林冲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众。 A.甩水发B.抖水袖C.吹髯口D.撩褶子 3、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 。 A、红、黄、蓝 B 、红、绿、白C、绿、黄、紫D、黄、绿、白 4、古代阴阳五行说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象征神,青龙为( ) 之神。 A、北方 B 、东方C、西方D5、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分两个部分,打开以后先看到画面,接着是占据画幅左半边的题跋,记录了画面的内容,题跋的书体是( ) 。 A、隶书 B 、行书C、篆书D、楷书 6、齐白石的中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描写的是( ) 。 A、青蛙 B 、牛蛙C、蝌蚪D、树蛙 7、浮世绘是日本17世纪兴起的一种艺术,它将民间日常生活作为创作题材,主要通过( ) 的形式表现出来。 A、水彩画 B 、工笔画C、版画D、油画 8、1886年创作的青铜圆雕《加莱义民》的作者是( ) 。 A、法国贝尼尼 B 、意大利多纳太罗C、法国罗丹D、意大利米开朗基罗 9、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明清历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为主的三大殿是( )。 A、文华殿、武英殿、太和殿 B 、中和殿、太和殿、保和殿C、中和殿、武英殿、保和殿

初中生物测试题

初中生物测试题 初中生物测试题 1.鸟类的生殖方式是() A.体外受精、卵生 B.体外受精、胎生 C.体内受精、卵生 D.体内受精、胎生 ;2.以下不属于鸟类的求偶行为的是() A.行为炫耀 B.释放性信息素 C.改造环境 D.鸣叫或发出其他声响 3.诗句鹤鸣九泉,声闻于天取意丹顶鹤在交配期间,雌雄不断翩翩起舞,或引颈高鸣,此时鸣声特别洪亮,这是一种() A.交配行为 B.产卵行为 C.求偶行为 D.筑巢行为 4.从生殖特点看,鸠占鹊巢的典故说明() A.鸠有侵略性 B.鸠以鹊为食 C.鸠不筑巢 D.鸠靠鹊代为育雏 5.既不筑巢,又不孵卵和育雏的鸟是() A.家燕 B.企鹅 C.杜鹃 D.麻雀 6和青蛙相比,雏鸟发育成成鸟的成活率高,主要原因是() A.体内受精 B.亲鸟孵化 C.亲鸟育雏 D.亲鸟筑巢 7某地农林虫害和鼠害严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A.农药用量少 B.农药喷洒不及时 C.害虫、鼠类繁殖快 D.人们乱捕滥杀鸟类 8.一个受精鸟卵的内部构造有() A.卵白、卵黄、系带、胚盘 B.卵白、卵黄、胚胎、雏鸡 C.卵白、卵清、卵白 D.卵白、蛋壳、蛋黄 9.鸡的受精卵的发育开始于()

A.母鸡体内 B.鸡卵产出之后 C.孵化时 D.孵化一段时期之后 10鸟卵下列结构中,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的是()A.胚盘B.卵黄C.卵白D.系带 11鸟卵中的细胞核位()A.胚盘中B.卵黄中C.卵白中D.卵黄膜上 12.下列结构能为鸟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是() ①卵壳②卵白③卵黄④胚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嫁接,是营养繁殖 B.②是组织培养,可以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C.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 D.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2.雌鸟或人工孵化箱给受精的鸟卵继续发育的条件,这种条件是: A.空气 B.营养物质 C.水 D.温度 3.在生男生女的奥秘的模拟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蓝色纸片代表男性,10张写X,10张写Y B.两种纸片混合均匀,放入写有男字的信封中 C.随机从男、女信封中抽出一张纸片 D.接着,从剩余的纸片中再随机继续抽取,直至抽完。 4.下列选项中能够最恰当地解释图中兔子背部毛色变化的是: A.环境能够影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B.兔子的身体内产生了局部

初中美术新课标测试题

初中美术新课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2 分) 1、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和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 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的作用。 2、美术课程总目标按“”“”“”三个维度设定。 3、美术课程分目标从“”“”“”“”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相综合,三是相联系。 5、重视和不仅是内容的改革,是本次课程 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6、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和客观事实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 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评价和评价。 7、在针对具体的美术作业、作品评价时应该考虑和 两个方面。 8、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的总原则是不“伤筋动骨”,而着力于使之更、更、更、更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和中 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9、美术课程具有视觉性,可以从方式、、 和四个方面来理解。 10、一般来说,评价的时机可以从教学的不同阶段切入,包括学习开始、学 习过程、学习结束三个阶段。第一,学习开始时进行评价。第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第三,学习结束进行评价。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6 分) 1、关于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B、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1

C、采用一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D、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2、下列资源中:①学校资源②自然资源③社会资源④网络资源⑤物力资源 属于美术课程资源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3、下列说法中:①形式大于内容②一味地“鼓励”产生误导③重结果轻过程 ④对学生的评价是错误的。属于当前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关于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关注文化与生活 D、注重审美精神 5、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要点三部分组成。 A、评价 B、反思 C、总结 D、交流 6、()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 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综合性学习 7、对于美术课程的性质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B、美术课程具有理论性 C、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D、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8、下面选项中不是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是()。 A、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B、课堂文化建设情况。 C、反思教学的负效应。 D、学生课上的表现情况 三、简答题(48 分) 1、美术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是什么? 答:一是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 二是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 三是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四是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初中生物考试反思

初中生物考试反思 初中生物考试反思一:初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考试反思 尊敬的生物老师: 我要含情脉脉地向您递交我的这篇生物考试检讨书。我这次生物考试取得了90分,虽说不是很低,但有些错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我知道自己这次不是满分,归根结底的原因是自己平时不注意认真学习生物。诚然,我在平时真的是没有花多少时间与精力在生物科目的学习上,这才最终导致我的生物成绩不是很好。 其次,这次考试的失利也有原因在我的考试态度上。考试当中我存在马虎大意的情况,就连一些很基础的题目也没有做对,这就很说不过去了。身为一名学生,我竟然没有把握好生物的基础知识,我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这次考试我如此失利,在我个人心头上也是非常懊恼的。我恰恰是败给了自己,假如我平时多注意巩固一下生物知识,这次考试也不会如此糟糕。 可是我坚信:“一次失利不会永久失利”。请老师相信我,我一定要从此次错误当中吸取经验教训,今后努力学习一定要在生物科目上取得优良学习成绩。 此致

敬礼 初中生物考试反思二:初中生物学业考试研讨反思(1622字) 近日,生物组赴经区凤林中学参加了威海市初中生物学业考试研讨活动。活动主要是对学业考试改革以来生物实验检测方案的研讨和交流。活动中各个学校的老师都为相应的检测实验制作了微视频,展示该实验的考察细节及评分标准。学业考试涉及到的检测实验包括初一至初三教材中的二十三个实验,各位老师都非常细致的分析相应实验,并解释评价标准。经过学习,我了解到,需要检测的实验数目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以显微镜的使用为基础的。无论是初一还是初二,生物实验教学中显微镜的相关实验占了很大比重。会用、用好显微镜,是生物学学习的最基本技能之一。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显微镜的使用也是比较复杂的。如何上好显微镜的实验课,是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精心备课,是上好实验课的前提。 也许很多老师会说上实验课很轻松,领着一群学生玩玩,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但我却要说实验课不轻松,因为我们不仅要好玩,更重要的是要学有所得。每次实验课,尤其是分组实验,都要至少提前一个星期进行准备。每一个实验,提前一个星期就进行准备,那么在这段时间,就可以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2011版

整理文档 美术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和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的作用。 2、美术课程总目标按“”“”“”三个维度设定。 3、美术课程分目标从“”“”“”“”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相综合,三是相联系。 5、重视和不仅是内容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6、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和客观事实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评价和评价。 7、在针对具体的美术作业、作品评价时应该考虑和 两个方面。 8、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的总原则是不“伤筋动骨”,而着力于使之更、更、更、更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和中国义务教育阶 .

整理文档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

整理文档 9、美术课程具有视觉性,可以从方式、、 和四个方面来理解。 10、一般来说,评价的时机可以从教学的不同阶段切入,包括学习开始、学习过程、学习结束三个阶段。第一,学习开始时进行评价。第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第三,学习结束进行评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关于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B、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C、采用一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D、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2、下列资源中:①学校资源②自然资源③社会资源④网络资源⑤物力资源 属于美术课程资源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3、下列说法中:①形式大于内容②一味地“鼓励”产生误导③重结果轻过程④对学生的评价是错误的。属于当前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关于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关注文化与生活 D、注重审美精神 .

初中生物综合测试题

2017 年生物会考模拟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生物圈中的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 能进行活动B .能繁殖后代 C.能进行反射D .能呼吸并消耗氧气 2.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常用方法.生物活动课上,同学们调查发现校园里有雪松、桃树、月季、蚯蚓、麻雀、葫芦藓、蘑菇等生物.下列四位同学的调查总结,正确的是() A按形态结构分,雪松、桃树、月季、葫芦藓、蘑菇属于植物 B. 葫芦藓、蘑菇都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C. 葫芦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D. 月季与桃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3. “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 A. 保护组织B .营养组织C .分生组织D .输导组织

4. 凝练的谚语不仅朗朗上口,更是意味深长.下列谚语与其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不匹配的是() A .“螳螂捕 蝉, 黄雀在后”- 捕食关系 B .“近朱者 赤, 近墨者黑”- 适应环境 C .“顺我者 昌, 、、厶—|-z 、 逆我者亡” -自然选择 D .“无心插 柳, 柳绿成荫”- 压条 5.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 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 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 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6.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 A. 草T食虫鸟T兔T鹰B .草T食草昆虫T青蛙T蛇 C.鹰T食虫鸟T食草昆虫T草 D .草T食草昆虫T鼠T青蛙 7.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来自于光合作用的产物 B. 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C. 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2016

七年级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卷) 一、填空题(满分26分,共10小题,每空2分) 1.五代时期,黄筌的代表作(看下图)《》上 有黄筌的署名及提记,题记注明此画是为其子黄居宝所作。 2.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绘画。 3.中国画在形式上分为追求细腻表现的工笔画,着重描绘意态神韵的写意画,以及结合工笔与写意某些特征的画法。 4.图案是实用性和相结合的艺术设计,人们通过它来改善与美化生活,表达情感与寄托希望。 5.梵·高的静物画《》,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火一样的绘画生活激情。 6、原色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色。 7、人的脸部横向宽度大约是________个眼睛的宽度。 8、中国画按照表现手法可分为__________画、__________画。 9、油画《蒙娜丽莎》(见图1)的作者是__________ 。 10、《九方皋》(见图2)是现代著名画马名家__________的作品。 二、判断题(满分34分,共17小题,每题2分)1.中国画一般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风景画四种。() 2.中国花鸟画是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 方式。() 3.黄筌,徐熙是五代时期杰出的花鸟画家,他们对宋代及宋代以后的花 鸟画产出了较大的影响。() 4.线的描绘便于我们捕捉形体和结构,加一些明暗能增强物品的体积感。() 5.著名的《五马图》是宋代画家李春的作品,从中我们看到了神奇的线条美。() 6.花卉装饰变化的方法很多,一般有简化变化,丰富变化和结构变化。() 7.由一定的组织式样变化构成的图案就称为“纹样”。 ( ) 8、所有人身高都是七个头高。() 9、在色环中,互成(150°——180°)的色,为强烈对比。位于60° 以内的色,为柔和对比。() 10、《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 11、类似色也叫邻近色,指色相比较接近的各种颜色。如紫红、红、橘红等。() 12、用来概括八种脸型的汉字是田、由、甲、国、申、风、用、目等。() 13、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出的颜色叫原色。() 14、速写只能用钢笔或铅笔表现。() 15、对于人体身高比例概括的口诀是立七坐五盘三半。( ) 16、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是一回事。() 17、临摹必须画的跟原作一模一样。()

初中生物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一) 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C.动物和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 (2012涪陵)右图表示某个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 之间的关系,图中的①所代表的成分名称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松树生活在干旱的地方,其根部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这说明( )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与环境无关 4.某地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毒物质的情况如下表: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A.A →B →C →D B.A →B →C C.B →A →C →D D.A →C →B →D 5.(2012济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A .一条食物链 B .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 .一个食物网 D .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6.(2012威海)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荣成天鹅湖 B .环翠楼公园 C .乳山河 D .昆嵛山上一棵千年银杏树 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根深叶茂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大雁南飞 D.秋风扫落叶 8.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B.能有效蓄水、吸污、净化水质 ⑤

中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大全

中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美术课程具有___________性质,是学校进行___________的主要途径。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学习领域。 3、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___________兴起,、__ __、__ __朝以后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4、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卷等。 5、伦勃朗群像画《夜巡》,画面用一种___________式的___________把众多人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构图,油画颜料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对比使物体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 6、画家是安格尔,他精于以_________、_________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__________理想的美,而他的反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却相信在绘画中___________的运用比素描法则重要得多,他一改古典派素描的表现手法,强调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偏爱幻想的___________世界,追求灿烂的色调。 二、单选题:(每空1分,共10分) 1、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件名为( )的灯具,利用虹吸的原理,即使以今天的设计观点看,也是一件超凡脱俗的佳作。 A.树形灯 B.银错铜牛灯 C.铜雀灯 D.长信宫灯 2、在京剧《野猪林》中,林冲身受重刑,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演员采用跪步前行连带( ),把林冲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众。 A.甩水发B.抖水袖C.吹髯口D.撩褶子 3、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 。 A、红、黄、蓝 B 、红、绿、白C、绿、黄、紫D、黄、绿、白 4、古代阴阳五行说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象征神,青龙为( ) 之神。 A、北方 B 、东方C、西方D5、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分两个部分,打开以后先看到画面,接着是占据画幅左半边的题跋,记录了画面的内容,题跋的书体是( ) 。 A、隶书 B 、行书C、篆书D、楷书 6、齐白石的中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描写的是( ) 。 A、青蛙 B 、牛蛙C、蝌蚪D、树蛙 7、浮世绘是日本17世纪兴起的一种艺术,它将民间日常生活作为创作题材,主要通过( ) 的形式表现出来。 A、水彩画 B 、工笔画C、版画D、油画 8、1886年创作的青铜圆雕《加莱义民》的作者是( ) 。 A、法国贝尼尼 B 、意大利多纳太罗C、法国罗丹D、意大利米开朗基罗 9、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明清历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为主的三大殿是( )。 A、文华殿、武英殿、太和殿 B 、中和殿、太和殿、保和殿C、中和殿、武英殿、保和殿 10、“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作者是( )。 A、苏东坡 B 、金农C、王冕D、齐白石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

(完整版)美术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新课程标准是的制定部门是(C) A 国务院 B 省级人民政府 C教育部 D 北京师范大学 2.新课程标准把美术学科定性为什么学科?(A)A文化性 B选修科目 C 由地方规定 D学校自行规定 3.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开课要求是( A ) A 必修科目 B 选修科目 C 由地方规定 D 学校自行确定 4.美术学科最能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方面是(C ) A 感觉 B 知觉 C 视觉 D 情感 5.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A ) A 促进学生发展 B 促进教师发展 C 选拔人才 D 修满学分 6.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什么的主要途径?( C ) A 艺术教育 B 技能教育 C 美育 D 人文教育 7.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是(D ) A 目标 B 升学 C 就业 D 兴趣 8.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共分为几个领域( B ) A 3个 B 4个 C 5个 D不分 9.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共分几个学段?( B ) A 3个 B 4个 C 5个 D不分 10.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美术共分几个学段?( A ) A 3个 B 4个 C 5个 D不分 二、填空题 1.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3、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的。 4、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国家制订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5、美术又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6、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7、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就活动特征而言,前者更倾向于外化,后者更偏重于内化。 8、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共分为(4个)学段。 9、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的第四个学段是(7-9)年级。 10、(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维的学习领域。 三、判断题: 1.在美术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标准答案,在某些活动中也不存在“对”与“错”,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 2.书法的结构就是指作品的整体布局。( ╳) 3.中国古典建筑的构建是砖木结构,西方古典建筑的构建是砖石构。(√) 4.普通中小学校的美术课程要改变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模式,使专业化倾向淡化,要由专业化美术走向生活化美术。(√) 5.初中美术常规课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写实”瓶颈应该用大量的专业写实训练加以突 破。(╳) 6.彩陶、青铜器上均常见的纹饰有花卉纹、雷纹、人物、鱼纹等。(╳) 7.在CMYK印刷色彩中的M是指大红色。(╳) 8.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对空间的呈现有平面的和立体的两 种。(√) 9.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 的。(√) 10.罗中立的《父亲》借鉴了西方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手法。(╳) 11.清代山东潍坊年画《女十忙》描绘了当时妇女从事轧棉、弹花、纺纱、织布等情 景。(√) 12.苏美尔人用木棍把一些楔形符号刻在陶土砖上,记录事件,进行通信(√)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测试题(一)

人教版初中生物复习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所选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 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 A. 钟乳石 B. 机器人 C. 衣藻 D. 电脑病毒 2. 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A. 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 蚯蚓能疏松土壤 3.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A. 烟草花叶病毒 B. 枯草杆菌 C.葫芦藓 D. 蝗虫 4.在细胞结构中,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的是 A. 细胞核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液泡 5. 植物类群由低等到高等排序正确的是 A.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B.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C.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D.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 6. 右图有关大豆种子及其萌发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B.萌发过程利用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胚乳 C.萌发过程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D.大豆种子的胚根萌发成幼苗的根 甲乙丙7.下列关于西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 B.西瓜里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C.西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 D.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8.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A.将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以延长保存时间 B.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松土 C.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适当降温 D.向储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 9. 从一个细胞到婴儿的出生,母亲历经艰辛孕育着生命,这奇妙的生命历程是 A. 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B. 受精卵→胚泡→胎儿→胚胎 C. 卵细胞→胚胎→胚泡→胎儿 D. 受精卵→胎儿→胚胎→胚泡 10. 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A、糖类、脂肪、维生素 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水、无机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与 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8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1、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2、评价方式除了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 等各种方法。 2、纸笔测试 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3、综合性、实践性 4、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 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4、立意、构思 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 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的统一。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5、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 6、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工具性、人文性 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 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 的、、和,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7、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 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 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8、语文实践、语文实践 9、课程目标从、、 三个方面设计。 9、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 、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 10、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 11、语文课程标准包括、、 三部分内容。 11、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 12、语文教学要注重、,注重, 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12、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3、表达和交流

精品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试题。

生物中考复习试题附参考答案 1.“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300万年前,“东非人”生活在距今175万年前,下列哪项是“东非人” 较“露西”少女高等的本领 A .两足直立行走 B .使用工具 C .制造简单工具 D .产生语言 2.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递途经是 ①效应器 ②感受器 ③神经中枢 ④传入神经 ⑤传出神经 A .②→④→③→⑤→① B .④→②→③→①→⑤ C .①→④→③→⑤→② D .③→⑤→③→④→② 3.有一种动物有口无肛门,它是下列的哪种动物 A .水蚤 B .乌贼 C .海葵 D .蜘蛛蟹 4.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对培养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 .培养基最好采用固体培养基,这样有利于观察 C .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 .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5.下列生物新个体的产生,哪些是属于无性生殖 ①把大豆种子播种后长出大豆秧苗 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④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幼苗 ⑤鸡蛋孵化出小鸡 ⑥“落地生根”的叶片边缘长出许多小植株 ⑦把仙人球嫁接到仙人掌上 A .①②③ B .⑤⑥⑦ C .③⑥⑦ D .②④⑤ 6.一位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后,鉴定出一个生物物种,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 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位古生物学家的依据是 A .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 B .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 C .该物种的化石在较老的和较新的岩石层中都有 D .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 7.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 至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A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D .生物能适应环境 8.夏季即将到来,西瓜甘甜可口,是清凉解暑的佳品。下列结构能发育成西瓜果实的是 A .受精卵 B .胚珠 C .子房 D .花托 9.在下列4种营养成分不同的食品中,某同学若长期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 钙 铁 维生素C 维生素D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际测试题及答案版

第1页(共14页) 第2页(共14页) ▽▽▽▽▽▽▽▽▽ ▽▽▽▽▽▽▽▽▽▽▽▽▽▽▽▽▽▽▽▽▽▽▽▽▽▽▽▽▽▽▽▽▽▽▽▽▽▽▽▽▽▽▽▽▽▽▽▽▽▽▽▽▽▽▽▽▽▽▽▽▽▽▽▽▽▽▽▽▽▽▽▽▽▽▽▽▽▽▽▽▽▽▽▽▽▽▽▽▽▽▽▽▽▽▽▽▽▽▽▽▽▽▽▽▽▽▽▽▽▽▽▽▽▽▽▽▽ ▽▽▽▽▽▽▽▽▽ ▽▽▽▽▽▽▽▽▽▽▽▽▽▽▽▽▽▽▽▽▽▽▽▽▽▽▽▽▽▽▽▽▽▽▽▽▽▽▽▽▽▽▽▽▽▽▽▽▽▽▽▽▽▽▽▽▽▽▽▽▽▽▽▽▽▽▽▽▽▽▽▽▽▽▽▽▽▽▽▽▽▽▽▽▽▽▽▽▽▽▽▽▽▽▽▽▽▽▽▽▽▽▽▽▽▽▽▽▽▽▽▽▽▽▽▽▽▽▽▽▽▽▽▽▽▽▽▽▽▽▽▽▽▽▽▽▽▽▽▽▽▽▽▽▽▽▽▽▽▽▽▽▽▽▽▽▽▽▽▽▽▽▽▽▽▽▽▽▽▽▽▽▽▽▽▽▽▽▽▽▽▽▽▽▽▽▽▽▽▽▽▽▽▽▽▽▽▽▽▽▽▽▽▽▽▽▽▽▽▽▽▽▽▽▽▽ 姓 名 班 级 考 号 美术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1分,共32分)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 、 和 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 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 “ ”“ “ ”三个维度设定。“ ”“ ”“ “ ”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三个层次:一是 ,二是 相综合,三是 相联系。 、重视 和 不仅是内容的改革,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 评价和 、在针对具体的美术作业、作品评价时应该考虑 和 两个方面。 8、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的总原则是不“伤筋动骨”,而着力于使之更 、更 、更 、更 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和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9、美术课程具有视觉性,可以从 方式、 、 和 四个方面来理解。 10、一般来说,评价的时机可以从教学的不同阶段切入,包括学习开始、学习过程、学习结束三个阶段。第一,学习开始时进行 评价。第二,学习过程中的 评价。第三,学习结束进行 评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关于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B 、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C 、采用一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D 、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2、下列资源中:①学校资源②自然资源③社会资源④网络资源 ⑤物力资源 各类管问题,同时卷调控作并且出具范与,需置调试部电源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生物总复习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 的温度和一定的 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 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 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

右上方移动, 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 **: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准备(擦干净、滴清水);**(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 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 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 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