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日本札幌雪节比较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日本札幌雪节比较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日本札幌雪节比较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日本札幌雪节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日本札幌雪节同处世界著名的四大冬季冰雪盛典之列,但是在游客参与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却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报告采用比较研究手法,从发展历史、活动内容、发展特点、运作模式、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对两大冰雪节庆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初步结论,最终对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其宗旨就是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优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札幌雪节

作为同是世界著名冬季冰雪节庆的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日本札幌雪节,两者在发展轨迹、经济效益和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本课题采取比较研究手法,通过横向比较,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不足,找出差距。而这种差距也展示了未来的成长空间和巨大的商机。

一、发展历史

(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发展历史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1983年10月提出举办节庆的建议,正式启动首届冰雪节是在1985年1月5日,此后每年从1月5日开始都举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哈尔滨冰雪节。自1985年开始举办,到2011年哈尔滨冰雪节已经举办了27届。从开始以冰雕艺术及文化体育活动为主,经过20多年的运营发展,到2011年已经成为集合

了100多项活动的综合性节庆。其发展规模及速度十分可观,也成为中国冬季节庆活动的典范。它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区域性节日,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知名度和影响力蜚声海内外,且已经发展为世界四大著名的冬季盛会之一。表1以大事记作为重要节点记述了其发展轨迹。(二)日本札幌雪节发展历史

札幌雪节是世界冰雪盛会中历史较为悠久、具有连续性的区域性节日,位列世界四大冰雪节。札幌雪节由札幌观光协会1950年首次举办,至2011年札幌雪节已经连续举办了62届,每年在当地下雪最多、气温最低的2月举行,为期一周。下面也以大事记形式描述一下其发展轨迹。

二、活动内容

(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活动内容

目前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经发展成为包括百余项活动的综合节庆,涵盖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经贸等五个方面。

1.冰雪旅游。哈尔滨冰雪旅游项目主要包括著名的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艺术博览会、冰灯艺术游园会、冬泳四大品牌景区和14家s级滑雪场,在冰雪节期间全部开放,吸引了海内外超过千万的游客。如在兆麟公园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冰灯艺术游园会已经举办了37届,太阳岛雪雕艺术博览会举办了23届,诞生于新世纪的哈尔

滨冰雪大世界至今已经举办了12届。

2.冰雪文化和艺术活动。举办了27届国际冰上集体婚礼、15届冰雪节图书博览会、哈尔滨冰雪电影文化节、冰雪节诗会、冰雪摄影展等活动。

3.冰雪体育。冰雪节期间每年都举办很多体育赛事,如举办了25届国际冰雕比赛、17届全国雪雕比赛、16届国际雪雕比赛、3届全国大学生雪雕比赛、冬泳比赛、冰球赛、雪地足球赛、高山滑雪邀请赛、冰雪汽车拉力赛等等。

4.冰雪经贸。冰雪经贸活动同冰雪节一起发挥作用。如举办了27届冰雪节经贸洽谈会、27届冰雪节合作项目签约仪式、9届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哈尔滨国际冰雪之约、冰雪体育高端论坛等活动。

如今,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艺术博览会、冰灯艺术游园会、冬泳、国际冰上集体婚礼、哈尔滨冰雪电影文化节、冰雪节经贸洽谈会已经成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传统保留品牌,而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和冰雪汽车拉力赛也已成为新生品牌。

(二)日本札幌雪节活动内容

日本札幌雪节活动内容也比较丰富,主要包括雪雕景区、滑雪场、国际雪雕比赛、文化展览及艺术表演等等。

1.三大主要雪雕景区支撑雪节。如今的札幌雪节会场主要由大通公园主会场、薄野及tsudomu分会场三部分组成。

大通公园主会场位于札幌市中心1.5公里长的大通公园内,展示大型雪雕和来自美、俄、中等国的国际雪雕比赛作品,还展出200余件小型雪雕和冰雕。在2011年2月7~13日举办的第62届札幌雪节中,北京天坛、紫禁城、长城等大型雪雕成为整个活动的最大亮点。雪节也常常利用这些雕塑作为舞台或背景,举办音乐会和文体活动。游客还可花费700日元,登上位于公园东边的札幌电视塔,欣赏大通公园的全景。

薄野展区则是札幌最大的饮食娱乐区,在各个饭店、酒吧、夜总会前展出由厨师制作的共100多件冰雕展品,不仅能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还为他们提供众多餐饮、娱乐的场所。

tsudomu会场是冰雪体验和参与性会场。原萨托兰托公园展区设有用冰雪修建的滑道和迷宫,吸引民众家庭前往参与冰雪娱乐体验。2009年后,tsudomu会场取代了萨托兰托公园展区,带给更多家庭和年轻人参与冰雪体验的热情与欢乐。

2.国际雪雕比赛成为重头戏。从1973年开始,雪节增设国际雪雕比赛。各国参赛选手创作具有本国特色的雪雕作品,争夺流动优胜旗。国际雪雕比赛成为札幌雪节重要的国际交流活动,各国参赛队伍间的友谊故事也被民众们津津乐道。

3.文化活动是重要内容。札幌雪节期间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展览,包括“雪与生活”、“雪与健康”等专题图片展览,向人们介绍有关雪的知识。同时还有艺术家表演。每逢冰雪节开始,日本各地

享有盛名的歌手、演员、曲艺家汇聚札幌,在雪制舞台上表演,并由电视、广播向日本全国转播实况,使日本札幌雪节备受日本全体民众的强烈关注,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轰动效应。历届“冰雪皇后”选美与游行活动,吸引了广大游客参与,把雪节活动推向高潮。4.70多座滑雪场开放纳客。北海道多达130多个雪场,全部采用天然雪,因其雪质像面粉一样松散细软,被称为“粉雪”,极其适合滑雪。札幌周边的国际滑雪场、奥林匹亚滑雪场等70多座滑雪场,在每年1月初至2月底的滑雪旺季,吸引500多万人次前来体验雪上运动的乐趣。

三、发展特点

(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发展特点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20多年的运作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大体如下:

1.在中国第一个开发冰雪节,具有先发优势。1985年哈尔滨冰雪节的举办,在全国也是第一家。冰灯展和冰雪节声名远扬,东北三省中的其他城市先后派人前来参观考察,之后国内北方各地相继跟进:如吉林从1991年开始举行了吉林雾凇冰雪节,沈阳在1993年开办了冰雪节,长春在1997年开始了第一届长春冰雪节,2002年内蒙古首届滑雪节在阿尔山举行。

2.节庆时间持续较长。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几乎涵盖了整个冬季。它只有开幕式——每年的1月5日,没有闭幕式,最初规定

为一个月,事实上一直持续到2月底冰雪活动结束为止。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经成为全世界展示时间最长的冰雪节。世界其他较有影响力的冰雪节展示时间都不长,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一般在1月末2月初进行,为期半个月;日本的札幌雪节在2月展出,展出时间为一周;挪威奥斯陆雪节仅为一天。

3.冬季旅游人气最旺的节庆之一。经过27年的运行,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经成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哈尔滨因此跻身十大节庆城市,连续六年与海南三亚一起成为冬季春节黄金周最热点城市之一。其国际声誉逐渐提升,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日本的札幌雪节、加拿大的魁北克冬季狂欢节、渥太华冬乐节和挪威奥斯陆雪节齐名,位列世界上少数几个内容最丰富、气氛最热烈的冬令盛典。

(二)日本札幌雪节发展特点

日本札幌雪节从1950年起步,具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以人为本、惠及民众,群众参与度较高。主要表现在:第一,历届雪节都是在政府组织下,参考群众创意,最大限度地吸取市民委员会的建议,从而形成了突出群众智慧、依靠大众组织和实施、从市民中汲取创意的理念。第二,每届雪节举办前的半年,就在各种传统和现代新兴媒体上,开展全民大讨论,形成了一种全民参与

的热潮。以札幌雪节域名的电视频道节目就是典型的群众参与型和娱乐型节目。第三,雪雕制作主力军由自卫队变成了当地人员和企业。由1963年第十四届雪节开始,自卫队逐渐成为制作大型雪雕的主力军。后来由于当时的市长极力倡导举办由市民主导的雪节,拒绝向自卫队寻求过多协助,所以现在札幌雪节雪雕制作的主力军为札幌市政府相关职员、市民等志愿者和企业。

2.坚持政府主导,联合国内外企业,打造产业链。从总体上看,日本发展冰雪旅游,以“观光产业立国”政策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为本,联合国内外商业财团,发展相应的硬件设施,包括食宿、冰雪旅游装备生产、旅游纪念品生产等相关产业,促使生产、旅游、商贸、交通等行业有序衔接,使之逐步形成一条完善的冰雪旅游产业链。札幌的冰雪旅游业成为一种涵盖范围广、经济效益好的综合经济体。

3.实施冰雪体育赛事和雪节相互促进策略,提升城市形象。札幌在1972年成功举办第11届冬奥会、1986年第1届亚冬会、1990

年第2届亚冬会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冰雪旅游胜地,也把札幌雪节直接推向了世界大舞台。对于札幌这座城市而言,举办大型冰雪体育赛事与连续举办札幌雪节相互支撑,成为共同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4.雪节举办时间短,仅持续一周。从1988年第38届开始,札幌雪节举办时间正式定为一周。事实证明,在较短的时间内举办雪节

是札幌雪节多年连续成功举办的一大特征,这大概与日本民族“珍惜短暂的美”之文化传统及当地的气温变化有关。

5.在环境保护方面,十分注重节能减排,也构成一大特点。这和日本人具有的能源危机意识、环保理念和防治全球变暖的潮流相一致。他们十分节约用电,每晚10点准时关闭整个会场灯光,第二天入夜再按时开灯;志愿者还十分重视对公园的垃圾进行分类分拣。另外,为应对1974年石油危机的冲击,雪节组织者将很多雪雕像内部放入巨大的铁桶替代雪,从而减少运雪的耗油量,这也是一个厉行节约的典型事例。

四、运作模式

(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运作模式

中国哈尔滨冰雪文化和节庆开发的基础均来源于群众的冬季文体活动,但是其节庆的创意和策划还是来自于市委、市政府顺乎民意的提议。这27年间的主要运作模式也在变化与发展着,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完全由哈尔滨市政府主办。时间从1985年到1998年。这期间哈尔滨市政府成立了哈尔滨冰雪节组织委员会,专门负责组织协调冰雪节活动。第二阶段,市场化程度逐步深入。时间是从1999年到2004年。自1999年首次拍卖节庆活动冠名权,到2004年政府完全撤出投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这反映了其探索发展的成长轨迹。第三阶段,由政府主办和景区市场化经营相结合。第26届和第27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由国家旅游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节庆活动由设立在市旅游局的冰雪办来组织协调文化、体育、经贸等相关行业,各景区整体布局规划及宣传由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而产品的主题设计和经营由企业自主进行,完全市场化。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企业的自主性,又保障了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和行业高度关联性,从而确保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日本札幌雪节运作模式

札幌雪节通过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对外交流优势,最大限度实现了通过冰雪旅游、冰雪文化拉动经济、贸易交流,搭建旅游和会展经济平台的多重目的,也使社会价值得到空前的扩大与发挥,提升了举办城市的社会影响力。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札幌雪节所蕴含的几种开发模式。

1.大众导向型模式。札幌雪节是典型的群众参与型节日。组委会将节日的宗旨定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雪节。尤其注重调动本地民众的参与,2007年本地民众参与人数占半壁江山,它所采用的大众导向型模式是雪节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雪节组织者即政府、企业、民间团体之间紧密合作,合力营造出兼顾雪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氛围,把拉动札幌旅游经济、提高札幌知名度作为首选目标,使雪节成为札幌城市的显要名片。

2.赛事导向型模式。札幌成功举办了冬奥会、亚冬会等体育赛事,并随着冰雪运动设施(滑雪场等)建设的不断完善,吸引了大批国

内外旅客前来观光,带动旅游发展。

3.节庆展览模式。札幌雪节已由创办之初仅仅展出几座雪雕,发展成世界闻名的四大冬季节庆盛典之一。作为“呼唤纯白色梦境的世界广场”,其文化展示和经贸展会已经成为冰雪节庆的核心内容。

4.冰雪体验模式。札幌雪节组委会为民众提供了参与的空间和形式——冰雪游乐园会场和70多座高山滑雪场,为群众提供可以喧嚣和沸腾的场所,让民众充分体验和交流,享受冰雪情韵和冬季的乐趣。

五、冰雪节经济效益

(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经济效益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际,其经济效益也是在不断增加。旅游人数由1985年首届的200多万人次达到2011年的1297.8万人次,增长了6倍;旅游收入由2000年的7.8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1年的121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5倍。从2008年第25届至2010年第27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旅游人数和收入看,近几年的旅游人数和收入均占当年全年旅游人数和收入的29%左右。可见,哈尔滨冰雪节已经成为哈尔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但是从以下两图曲线分析可知,图1表示,海外人数与国内人数增长相比并不同步。图2表示,创汇收入下降,这当中自然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因素,但是这两个指标说明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

国际化水平低的现状尚没有改观。

从冰雪节游客构成上看,过夜游游客和一日游游客比例不协调,过夜游人数较少。第27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期间,过夜游游客占游客总数的21%,一日游游客占游客总数的79%。地区结构也不尽合理,在过夜游游客中,省内游客占39%,外省旅游者占60.6%,其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北京、山东等地,而作为国内主要客源地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客源所占比例较低。另外,外国游客和本地游客所占比重较低,其中冰雪节期间外国游客最高时仅占1.34%(2002年),最低时仅占4‰(2011年);本地游客也仅占25%左右。(二)日本札幌雪节经济效益

札幌雪节的游客人数及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是随着雪节举办62

年来各个发展阶段而变化的。1950~1959年,札幌雪节一直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区域性节日。1960年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使得日本国民收入大幅提高,日本国内其他大城市前来雪节观光的游客人数开始超过北海道内游客人数。1972年,札幌借助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契机,利用天然的冰雪优势,推出了多个冰雪旅游项目,把札幌变成了一个世界知名的“雪国旅游城市”。70年代,每年冬季到札幌旅游的人数达到150万人次。从此,雪节组织者主要靠国际旅游者和日本国内游客的吃、住、行、游、娱、购等6大旅游要素的收入,取得经济效益。日本商界利用节假日期间人们购物热的机会,组织和开展商贸活动。雪节期间,札幌市内到

处是临时搭起的商店。各式各样具有北海道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小百货琳琅满目;札幌拉面一条街,生意兴隆;而以“白色恋人”为品牌的系列食品,作为极具北海道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而闻名遐迩。许多商人也把世界各地的名、优、新、特商品集中到札幌,搞展销、商贸洽谈、技术和商品交流等,最终政府得税收、商人得利润、市民得到满意商品,形成多方共赢的有利局面。

六、结论和启示

(一)由比较得出的结论

1.在节庆的发展历史方面,札幌雪节起源于1950年,而首届哈尔滨冰雪节在1985年举办,从时间维度看札幌雪节历史长于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但是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日本札幌雪节开发的起源和初衷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为了活跃生活在寒地地区民众的冬季单调生活,希望他们在工作之余走出家门,到户外去做冰灯、堆雪人等等,增添生活色彩。

2.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持续时间为45天左右,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冬季冰雪节日。它在中国是冬季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同时它被赋予重要的角色,承担起了对外交流的使命。日本札幌雪节虽然持续时间只有一周,但是形成了经济、社会效益较好、产业联动性强的特点。

3.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经过27届的运作,至今已经涉及五

个领域的100多项内容。其中冰雪大世界、雪雕艺术博览会、冰灯艺术游园会、冰雪节经贸洽谈会、冰上集体婚礼、亚布力企业家论坛、冰雪电影节等已经成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固定的核心内容,并形成了品牌。第62届日本札幌雪节展出了248件作品,内容也涵盖文化艺术、经贸展销和体育活动,其国际影响力不可小觑。两大节庆均内容丰满,在规模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更大一些,但在精细程度上日本札幌雪节更胜一筹。

4.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其中经历政府完全主办—市场化运作—政府主办和企业市场运作共同完成的混合模式,形成了适合哈尔滨自身现状和发展特点的发展模式。日本札幌雪节实施了大众导向型、赛事导向、节庆展览、冰雪体验等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美誉度。两者有共同之处,即都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但是日本方面对民众的调动、体验元素的设计,以及重大国际赛事的拉动作用却值得我们学习。

5.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从1985年首届举办,到2011年第二十七届的完成,其吸引的游客数量,尤其是国内游客数量呈逐年增长之势,其国内旅游收入也是在逐年增长,但是国际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近两年呈下降趋势。而且国际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在总人数和总收入中所占份额较低,这与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国际性不相符合,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日本札幌雪节借助1972年冬奥会

效应,旅游人数由170万人次逐年上升为243万人次。即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2011年第62届札幌雪节旅游人数仅仅比2010年第61届下降1.7万人次,可见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经济效益稳定性。(二)启示和借鉴

日本札幌雪节在游客构成、节庆运作、经济效益保障、服务的细致化、运作模式等方面的确拥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吸取对方优长,补己之短,让我们“短板”变长,从而使“木桶”里水位更高。

1.吸收旅游协会及社区等组织参与到节庆中来,并成为中坚力量。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期间本地市民参与度较低,参观太阳岛雪博会、冰雪大世界等景区的本地民众人数不足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这与民众放假一天的大众节日氛围不相符合。借鉴日本大力发动民众的做法,对于调动民众参与的热情将会大有裨益。应积极发动社区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市区内群众的冰上、雪上运动比赛、游艺活动等,使其成为引导群众参与的中坚力量。同时旅游协会也要调动会员单位的群体力量,针对本地市民的潜在市场,组合开发惠民一日游、民俗活动、特色餐饮等等新产品,引导本地市民加入到冰雪旅游行列中来。

2.降低门票价格,通过延伸服务获得效益。札幌雪节之所以吸引众多的本地民众主要与各个场地均是开放公园有直接关系,不收门票,其巨大的收入来自于景区的纪念品、食品、地产品、摄影等商

业活动,以及对整个城市购物、美食、泡温泉的消费。可见门票不应成为本地游客的“高价位”门槛,而是要延伸服务,依托景区的品牌优势,通过展演活动、景区吉祥物纪念品和餐饮服务业等延伸项目获得收益。

3.开发冰雪景观与营造城市整体文化氛围同等重要。札幌雪节美誉度的保障和经济效益的稳定,不仅仅依靠冰雪旅游产品,它仅为吸引点之一。更重要的是,令人向往的北海道风光和精粹的北海道美食,著名的北海道温泉,舒适的北海道滑雪以及日本购物等要素的集合效应,产生了巨大影响。可见城市的整体氛围、城市口碑、城市特质文化与冰雪产品同样重要。所以,哈尔滨在保持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美誉度的基础上,必须要抓紧开发高品质的文化主题旅游、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俄式西餐等,保持城市欧陆文化情调,凸显城市文脉和格调,张扬历史文化名城特性。

4.切分市场,提高整体供给和服务水平。首先,要针对儿童市场和大众市场,合理布局,开发儿童游乐园、儿童滑雪场和冬季大众冰雪乐园、大众越野滑雪等项目。其次,要针对游客散客化、多样化趋向,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尤其是集散中心数量的增加和功能的完善,电子商务和网络预订系统的完善等。在日本札幌宾馆、火车站等场所随时可以拿到城市景区、商业、物产等免费公共杂志和广告信息,十分便捷有效。第三,要强化精细服务,充分考虑游客的物质层面基本需求和文化精神需求。在札幌雪节景区内设置了很多

餐饮点,随时可以到暖屋子歇息、买到热饮和快餐简食,十分便捷。哈尔滨冰雪节今年提供的免费姜汤让游客十分温暖,今后还应在服务细节上多花心思。

5.把握注意力经济规律,合理选择旅游产品题材。札幌雪节大型冰雪雕的数量和规模不可与哈尔滨同日而语,但是其雕刻的精致和题材的选择可谓匠心独具。除了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2011年选择了中国的紫禁城、长城、天坛祈年殿,日本的本愿寺飞云阁)作为重要题材外,还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文艺作品形象作为雪雕造型。如地球上的古老物种恐龙、梦幻的迪斯尼、经典动漫“樱桃小丸子”、美国电影《狮子王》、日本电视剧《海螺小姐的一家》,另外还选取国内外享有美誉的名人,如音乐天王“麦克·杰克逊”、北海道人民喜爱的棒球选手斋藤佑树等的形象进行雕塑。由于作品题材耳熟能详、深入人心,因而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欣赏。这一点也给我们以启示,谁关注游客的心理和喜好,谁就能吸引游客眼球,谁就能从游客那里赚钱,这应该就是对注意力经济精髓的精准把握吧。

参考文献:

[1]赵东成,吴立丽.浅析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成功经验

[g]//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中韩经贸合作论坛文集.哈尔滨市社

科院,2009.

[2]王晶,吴冬颖.哈尔滨与长春、沈阳冬季旅游发展比较研究[r].哈尔滨社科院研究报告,2010.

[3]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备忘(1985-2008年)[eb/ol].黑龙江新闻网,2008-04-09,https://www.360docs.net/doc/c415518388.html,.

[4]第27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n].人民日报,2011-01 -05.

[5]笪志刚.日本札幌雪节给哈尔滨的启示[g]//2009-2010哈尔

滨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6]日本札幌冰雪节招揽游客241万中国风主题成亮点[eb/ ol].中国新闻社,2011-02-15.

[7]札幌雪节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415518388.html,.

[8]札幌雪节资料馆网站:http://www.hitsujigaoka.jp.

[9]财团法人札幌国际交流中心网站:

http://www.plaza-sapporo.jp.

abstract: china harbin international ice and snow festival and japan sapporo snow festival conduct oneself in life four big winter ice snow row of the prosperous s of the boundary together, but participate the aspects, such as degre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etc. but have the bigger difference at the visitor.this report adoption more the research skill, from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movable content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peration mode, economic performance etc. five aspects carry on to the two greatest ices snow festival

analytical, then get an initial conclusion, end to the strand of harbin international ice and snow festival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its aim is to is excellent for the strand of harbin international ice and snow festival to turn th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the worthy way of thinking and the intelligence supports.

key words: harbin; international ice and snow festival ; sapporo snow festival

哈尔滨冰雪旅游节的活动策划方案

哈尔滨冰雪旅游节的活动策划 策划日期2012/11/06

目录 一前言和活动宗旨目的 二环境分析 三国内外冰雪旅游的发展现状(01年~11年的数据及对现在预测) 四对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产品开发SWOT分析 五活动的基本框架 六活动经费及初步预算方案 七活动工作人员分工计划 八在冰雪节期间采取的一些营销策略(如和一些传统节日/ 体育/艺术活动赛事相结合) 九活动宣传 十运作模式和及利益分配 十一本次活动的安全保证及分工 十二总结 十三参考文献

一前言和活动宗旨目的 1背景分析(前言) 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已成为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冰雪节,是融经贸、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和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为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国内外颇具影响。从目前冰雪旅游节在国际和国内的现状出发,分析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及经营模式,进而作出更合理的策划以促进哈尔滨冰雪旅游。目前, 哈尔滨的冰雪经济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有力地牵动着哈尔滨的产业结构调整, 成为哈尔滨国民经济中极具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也是在国内举办最早的的冰雪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但是在开展冰雪旅游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西欧、北美、还有我们的邻国日本相比来看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 2策划的目的及要达到的效果 本次策划立足哈尔滨,纵观东北,放眼全国,依托哈尔滨经济区的发展,融入关东民俗和哈尔滨传统灯会的元素,通过中国哈尔滨冰雪节的举办,将展示北国冰城悠久的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艺术的发展历史,推动哈尔滨向冬季旅游目的地城市发展,推动地区文化产业规模化,展示哈尔滨冰雪旅游资源、地域文化、人文风情,扩大哈尔滨在国内外的影响,提升哈尔滨经济区的城市凝聚力。通过这次“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活动我想要进一步扩大哈尔滨市的影

第2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活动方案项目策划方案

第2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策划方案 第2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以下简称第26届冰雪节)于2010年1月5日开幕,为确保高标准、高水平办好本届冰雪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冰雪庆盛世,和谐共分享”为主题,不断创新发展,进一步突出冰雪节的国际性和群众参与性。通过高水平、高品位、高规模的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和冰雪经贸等活动,把本届冰雪节打造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世界冰雪盛会,进一步塑造哈尔滨——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形象,提升哈尔滨的国际地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进而推动我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国际,扩大冰雪节的影响力 冰雪节开幕式及文艺晚会与美国五洲电视台合作。开幕式晚会将在美国境内的黄金时段转播,同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频道报道、选播及在《同一首歌》栏目中全片播出,还将在美国全境播出以“冰雪哈尔滨”为主线的七集电视专题

片。将邀请欧元之父蒙代尔先生出席开幕式,并举办“哈尔滨蒙代尔经济发展论坛”。加强景区建设上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冰灯艺术博览会继续迪斯尼合作办园,冰雪大世界引进好莱坞品牌元素,丰富内容,提高品位,扩大影响,建设一个好莱坞冰雪乐园。 (二)提高观赏性、感染力,高水平建设三大冰雪主景区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博览会在保持规模宏大的基础上,制做艺术精品,增加景区的观赏性、感染力和震撼力,以此引领世界冰雪艺术。冰雪大世界将开辟一个新的园区,增加了滑雪、雪地摩托、冰雪试驾等项目。环保的LED光源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同时,推出以“哈尔滨浪漫之冬”为主题的演艺广场。冰灯艺术博览会要充分展示博大精深的冰雕艺术和迪斯尼异域文化,做到艺术性与娱乐性相结合,打造世界顶级冰雕艺术精品,扩大冰雕艺术的世界影响力。 (三)建设第四大冰雪景区,打造节庆新亮点(突出参与性,打造冰雪乐园) 突破传统冰雪景区的格局,推出集观赏性与参与性于一体欧陆风情与冰雪文化有机结合的伏尔加冰雪乐园。创办首届哈尔滨伏尔加冬趣节,开发参与性强的滑冰、滑雪、冬泳、冬钓项目,冰雪拓展训练、冰雪冬令营、雪球大战等丰富多彩主题性活动。推出高端的冰雪婚礼活动和“雪之恋”新婚假期之旅。

国际冰雪节活动方案

国际冰雪节活动方案 第25届中国·国际冰雪节将于2009年1月5日在我市拉开帷幕,为认真做好筹备工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喜迎第24届世界冬季大学生运动会和面临世界金融危机的复杂背景下,本届冰雪节以“激情大冬会、快乐冰雪游”为主题,力求在国际性、群众性、创新性等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突出冰雪节的国际性特色,打造“冰城夏都”的国际品牌形象。 借势大冬会,以亚布力滑雪场、太阳岛雪博会、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和冰雪大世界等冰雪旅游景区的国际合作或容国际化为载体,以国际友城旅游论坛、国际旅游客商邀请、国际经贸洽谈等活动为容,突出冰雪节的国际化特色,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冰城夏都”的国际品牌形象推向世界。 (二)突出冰雪节的群众参与性特色,夯实冰雪节的群众

基础。 为解决群众参与性不强的问题,本届冰雪节将创办完全由普通群众参与的冰雪走进社区和百姓逛冰城两大系列活动。使广大市民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宣传家乡,增强城市主人翁意识。 (三)突出冰雪节活动的创新性特色,实现效果、效益双丰收。 面对当前国际、国的现实情况,通过创新思维,改革冰雪节开幕式活动方式,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将开幕仪式和冰雪大世界开园式合并,取消惯例的开幕式文艺演出,做到实质性勤俭节约办节。 三、主要活动 (一)冰雪节开幕式活动(2009年1月5日-6日) 1.市委市政府招待酒会。1月5日17:00--18:00时在华旗酒店举行招待酒会,宴请参加冰雪节开幕式的国外嘉宾。 2.冰城巡礼。1月5日18:30-19:00时招待酒会后组织中外嘉宾乘车参加经开发区、南岗区、道里区、松北区的冰城巡礼活动,车行沿途参观主要街路夜景和群众文化活动。 3.冰雪节开幕式暨冰雪大世界开园式。1月5日19:00--20:00时在冰雪大世界举行冰雪节开幕仪式暨冰雪大世界开园式,并举行焰火表演,仪式后请领导和来宾游览第十届冰雪大世界

中国哈尔滨冰雪(滑雪)大世界项目策划方案

内容提要 中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充分发挥哈尔滨的冰雪时空优势,进一步运用大手笔,架构大格局,而隆重推出规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被称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冰雪艺术景观最多、冰雪娱乐项目最全、夜晚景色最美、活动最精彩的冰雪旅游项目! 本案通过对现有类似景区的分析,以及对品牌、理念等方面的剖析,提供一系列的推广活动,提升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从而在冬季景区旅游占有更稳固的位置。 网络推广 在点击率较高网站投放广告,进行活动宣传及网友交流活动,增加用户浏览时的印象、在搜索引擎排名中增加优势、通过合作网站的推荐增加访问者的可信度。 公关赞助 在品牌网上宣传获得一定点击率后,企业承办各大活动,为活动等进行赞助,从而夸大品牌影响力。 开展活动 开展“冬季摄影大赛”、“冰雕大赛”、“冰雪歌友会”等活动,与消费者进行更深一步的直接交流,给消费者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目录 内容提要 (2) 目录 (4) 市场环境分析 (5) 媒介策略分析 (15) 营销策略分析 (19) 推广活动设计方案 (27) 附录 (36)

市场环境分析行业背景分析 企业自身剖析 竞争对手分析 消费者分析SWOT分析

市场环境分析 一、行业背景分析 1.宏观市场环境分析 无论在什么行业中,对于未来的发展将面临各式各样的机遇和挑战,甚至有不可预知的事情会随时发生。 2.微观市场环境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哈尔滨冰雪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经过不断的

中国哈尔滨冰雪(滑雪)大世界项目策划方案

内容提要 中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充分发挥哈尔滨的冰雪时空优势,进一步运用大手笔,架构大格局,而隆重推出规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被称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冰雪艺术景观最多、冰雪娱乐项目最全、夜晚景色最美、活动最精彩的冰雪旅游项目! 本案通过对现有类似景区的分析,以及对品牌、理念等方面的剖析,提供一系列的推广活动,提升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从而在冬季景区旅游占有更稳固的位置。 网络推广 在点击率较高网站投放广告,进行活动宣传及网友交流活动,增加用户浏览时的印象、在搜索引擎排名中增加优势、通过合作网站的推荐增加访问者的可信度。 公关赞助 在品牌网上宣传获得一定点击率后,企业承办各大活动,为活动等进行赞助,从而夸大品牌影响力。 开展活动 开展“冬季摄影大赛”、“冰雕大赛”、“冰雪歌友会”等活动,与消费者进行更深一步的直接交流,给消费者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目录 内容提要 (2) 目录 (4) 市场环境分析 (5) 媒介策略分析 (15) 营销策略分析 (19) 推广活动设计方案 (27) 附录 (36) 市场环境分析 行业背景分析 企业自身剖析 竞争对手分析 消费者分析 SWOT分析 市场环境分析 一、行业背景分析 1.宏观市场环境分析 无论在什么行业中,对于未来的发展将面临各式各样的机遇和挑战,甚至有不可预知的事情会随时发生。 2.微观市场环境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哈尔滨冰雪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经过不断的

冰雪节的由来和发展

冰雪节的由来和发展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在哈尔滨冰灯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个以冰雪为载体的地方性节庆活动,创办于1985年,初名哈尔滨冰雪节,2001年第17届提升为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上活动时间最长的冰雪节,它只有开幕式———每年的1月5日,没有闭幕式,最初规定为期一个月,事实上前一年年底节庆活动便已开始,一直持续到2月底冰雪活动结束为止,期间包含了新年、春节、元宵节、滑雪节四个重要的节庆活动,可谓节中有节,节中套节,喜上加喜,多喜盈门。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日本的札幌雪节、加拿大的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渥太华冬乐节齐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内容最丰富、气氛最热烈的冬令盛典之一。每届冬令,哈尔滨街道广场张灯结彩,男女老幼喜气洋洋,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饮食、冰雪经贸、冰雪旅游、冰雪会展等各项活动在银白的世界里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中国北方名城霎时变成了硕大无朋的冰雪舞台。 一、冰雪节的诞生 19世纪80年代初,哈尔滨冰灯已扬名四海、观者如云,群众性的滑冰、打冰橇、乘冰帆等冰上运动及冬泳也为哈尔滨之冬增加了活力。冰雪文化活动已经受到某些部门的重视。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的有关同志在接待来哈观赏冰灯的港澳台胞过程中,发现他们不仅爱哈尔滨的冰灯,而且也爱哈尔滨的白雪,由此产生了举办“‘哈尔滨之冬’冰雪节”的设想,并于1983年10月向市委提出建议,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首肯,于1985年1月5日在冰灯游园会所在地兆麟公园的南门外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并宣布,以后每年从1月5日开始都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哈尔滨冰雪节。 首届冰雪节期间,原有的一些冰雪活动项目如兆麟公园的冰灯游园会(第十一届),群众冰雕比赛(第四届)、国际冰雕表演(第二届),江上冰雪体育乐园的乘冰帆、打冰撬、坐爬犁和冬泳表演等都提高了水平,此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活动项目,如首届冰上集体婚礼,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和开封四城市首届北国冬泳比赛,首届冰雪运动会,首届冰雪节科技成果、产品交易会等。省、市新闻单位还举行了冰雪笔会、冰雪摄影比赛、冰雪散文大奖赛。 首届冰雪节尽管准备仓促,却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接待国内外游人200多万人次,其中24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游客1.2万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增加60%,旅游外汇收入比上一年增加84.5%。 首届淡雪节科技成果、产品交易会全国20多个省市近万人,成交160多

第27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第27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将于2011年1月5日开幕从哈尔滨市旅游局获悉,第27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定于2011年1月5日开幕。本届冰雪节以“欢乐冰雪、激情城市”为主题,营造“满城冰雪景观、全民广泛参与”的氛围。冰雪节期间将开展冰雪开幕式系列活动及冰雪艺术、文化、体育、经贸、旅游活动。 第27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彰显城市文化与冰雪文化结合,将整座城市打造成大的冰雪景区。突出23个重要节点,在机场、火车站、各出城口建设大型冰雪景观;在市区8条重要街路及主要广场建设冰雪主题景观、小品;在主要街道、广场、沿江和楼体布置灯饰亮化景观,营造满城冰雕雪塑的氛围,使哈尔滨成为真正的冰雪之都。 在打造精品景区上,冰雪大世界景区将由现址迁到太阳岛西区的北部,面积由原来的20万平方米扩大至60万平方米。在扩大建设规模基础上,提升冰雪景观艺术水平,打造世界级品牌,新增“林海雪原”大型冰雪实景演出、“冰雪红磨坊”演出、“COOL大型冰上风情秀”表演;冰灯游园会将进一步展示冰雪园林的顶级冰雕精品艺术水平;雪雕博览会将以丰富的形式展现世界级雪雕艺术魅力;各项国际、国内冰雪赛事高水平、高质量,巩固提升国际冰雪艺术赛事基地地位。 ——第27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将于2011年1月5日开幕 第27届中国哈尔滨冰雪节将充满"异域风情" 内容提要:与迪士尼等国际品牌合作建设冰雪大世界,与意大利合作打造雪雕博览会,举办国际冰雪婚庆盛典…… 新华社哈尔滨10月15日专电(记者王春雨)与迪士尼等国际品牌合作建设冰雪大世界,与意大利合作打造雪雕博览会,举办国际冰雪婚庆盛典……记者从哈尔滨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备受国内外关注的第27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将着力加强国际合作,为游客呈现出中西文化完美交融的冰雪盛宴。

哈尔滨冰雪旅游节的活动策划

哈尔滨冰雪旅游节的活动策划一前言和活动宗旨目的 1背景分析(前言) 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已成为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冰雪节,是融经贸、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和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为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国内外颇具影响。从目前冰雪旅游节在国际和国内的现状出发,分析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及经营模式,进而作出更合理的策划以促进哈尔滨冰雪旅游。目前, 哈尔滨的冰雪经济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有力地牵动着哈尔滨的产业结构调整, 成为哈尔滨国民经济中极具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也是在国内举办最早的的冰雪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但是在开展冰雪旅游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西欧、北美、还有我们的邻国日本相比来看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 2策划的目的及要达到的效果 本次策划立足哈尔滨,纵观东北,放眼全国,依托哈尔滨经济区的发展,融入关东民俗和哈尔滨传统灯会的元素,通过中国哈尔滨冰雪节的举办,将展示北国冰城悠久的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艺术的发展历史,推动哈尔滨向冬季旅游目的地城市发展,推动地区文化产业规模化,展示哈尔滨冰雪旅游资源、地域文化、人文风情,扩大哈尔滨在国内外的影响,提升哈尔滨经济区的城市凝聚力。通过这次“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活动我想要进一步扩大哈尔滨市的影

响,并通过这次冰雪节为哈尔滨市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 二环境分析 1 市场坏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地理环境 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哈尔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以及“冰城夏都”等美称。哈尔滨也是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0.7万平方公里,截止到2010年末,户籍总人口99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79万人。哈尔滨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山野披绿、满城丁香,夏季清凉宜人、休闲避暑,秋季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雪韵冰情。春秋两季气温升降变化快,时间较短,属于过渡季节。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哈尔滨成为休闲避暑胜地。哈尔滨旅游,最佳的季节是以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此时,满目的银装素裹,到处可以看到与江南水乡迥异的雪地冰天景色。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大型活动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哈尔滨极地馆、防洪纪念塔、文庙、极乐寺、萧红故居等文物古迹和东北林园、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原始森林等500余处人文自然景观,与哈尔滨周边的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第2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经济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第2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经济贸易洽谈会工作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商贸物资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哈政办发[2003]28号 【发布部门】哈尔滨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3.11.18 【实施日期】2003.11.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第20届中国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经济贸易洽谈会工作方案的通知 (哈政办发[2003]28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第2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经济贸易洽谈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二00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2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经济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冰洽会”)定于2004年1月5日至9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举办。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办出大规模,办出影响,大手笔运作,全方位办好”的总体要求,以国家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契机,以振兴哈尔滨老工业基地为主题,以“宣传、联谊、振兴、创新”为宗旨,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经贸合作和技术协作,努力实现举办地点、洽谈内容、会展规模和招商引资新突破,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主要内容 本届“冰洽会”坚持综合性会展与专展相结合、经贸合作与信息交流相结合,设技术装备、电子信息及通信、交通装备与设施、生物工程与医药、科技创新、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用品、食品、旅游用品、房地产等专项展区和外省、市、自治区重点企业展区,开展商品交易、项目洽谈、招商引资、经济技术协作、科技成果转让等经贸活动,举办专场论坛。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分析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分析 题目:分析评价一个你所熟悉的节事活动,并总结其成功经验,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哈尔滨冰雪节从1985年举办第一届开始,就以其表现出的多元的文化,丰富的内容备受中外人士瞩目。与此同时,冰雪节把哈尔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面貌展现给了世人。为更大力地把冰雪节的影响推向世界,2001年的第十七届冰雪节开始,该节日被正式提升为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一、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形成条件分析 1.良好的经济环境。自1946年哈尔滨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到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并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成为一五时期的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遂成为国家的重要工业基地,在“大跃进”和“文革”期间经济等方面虽然受到重创,但改革开放过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飞速发展,超额完成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计划。这使哈尔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基础建设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成为发展相对全面的城市。为举办大型节日,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2.城市处于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势。不仅作为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哈尔滨同时也是临近韩国、朝鲜、俄罗斯等东亚国家的大城市。这为举办国际性的大型节日活动保障了充足的国内外客源。 3.比较发达的交通网络。哈尔滨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这使它成为中国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通往欧洲的桥梁。哈尔滨铁路局是中国史上第一个铁路局,城区内的铁路密集度居全国第一。水运方面,因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水运也算是比较发达的。民航,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是东北亚的重要空中枢纽之一,这样的发达交通网络,当然能保证交通的便利,从能够为节日带来更远跟多的客源。 4.多元的文化。哈尔滨的地方文化以汉文化基础,融合了满文化、俄罗斯文化和犹太文化。尤其体现在城市建筑、市民的文化生活和饮食方面。由于外来移民人口较多,主要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这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能比较轻易地适应这里的人文环境。由于城市文化较早的国际化和多元化,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观,给哈尔滨赋予了浪漫的文化色彩。使它成为国内外人士喜欢前往参观游览的城市。各式各样的文化表演和丰富的特色节日,给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种文化特点,为节日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 5.“宜人的气候”(这当然是最主要的条件)。哈尔滨位于东经127°左右,北纬45°上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严寒,多雪。一月平均气温-18.4°C。 6.城市品牌。哈尔滨因其冬长严寒的气候特点,被称为“冰城”,是冰雪旅游胜地。此外城区内星罗网布的俄式、欧式建筑(例如:欧式建筑走廊——中央大街,百年法式建筑——马迭尔酒店,全木结构东正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使哈尔滨被誉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当地的一些传统工艺(冰灯)和传统活动都被人们所喜闻乐见。城市丰富的冰雪活动,互相交融的多元文化,宜人的自然景观,和包容的文化氛围,使哈尔滨形成了自己的城市品牌。这为冰雪节的举办和发展,设下了一个温床。 7.政府的支持和推动(直接条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哈尔滨的冰灯工艺已经名扬四海,群众性的滑冰、打雪橇、乘冰帆等冰上活动以及冬泳都为哈尔滨的冬天增资添色。冰雪文化活动遂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中共哈尔滨宣传部的同志在接待来哈观赏冰灯的港澳台同胞过程中,发现了来人对哈尔滨的冰灯等传统工艺和冰雪的喜爱,由此产生举办“哈尔滨之冬”冰雪节的设想,并于1983年10月向市委提出建议,经过努力,最终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首肯,遂于1985年1月5日在冰灯游园会所在地兆麟公园的南门外举行了冰雪节的开幕式,并宣布,此后每年的从1月5日开始都举行为为期一个月的哈尔滨冰雪节,这就是现在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雏形 以上,是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形成、并能够取得成就的条件。总结起来就是,得天独厚的区域环境(1-4);宜人的气候(5);城市品牌(6);政府的支持(7)。 二、成功经验: 哈尔滨冰雪旅游开创了中国冰雪旅游先河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启了中国冰雪节庆,形成了以“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为主品牌的冰雪联动的丰富多样的系列产品--滑雪设施和服务日益完备。哈尔滨滑雪场数量占据黑龙江省的半壁江山,开创了中国滑雪市场的多项第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具有了较高的国际知名度而且品牌效应仍然显著。以突出“冰情雪韵、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第23届冰雪节共接待中外游客770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60.7亿元 ①2012年冰雪旅游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市场活跃收入增加哈尔滨仍然是保持春节黄金周旅游目的地热点城市之一2月1824日我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64.99万人次同比增长13.18旅游总收入1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7 ②二是2012年冰雪景观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2012年哈尔滨冰雪景观建设突出了韩国元素三是政府的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和高效企业的旅游服务更加细致和人本化。政府的旅游管理和企业的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的一个体现就是投诉率明显下降。2012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我市的旅游投诉事件下降了60仅仅接到旅游投诉6起而与此同时企业也在尝试着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在2011,2012雪季又强化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规定了细节服务的具体内容。据我们了解吉华滑雪场投资8万元购置专用救护面包车新建7000m2住宿接待设施。很多滑雪场今年都增加了导滑人员并提出了“30s内扶起摔跤游客”的服务标准让游客滑雪更有了安全感。

哈尔滨冰雪世界中英双语介绍

哈尔滨冰雪世界中英双语介绍 Harbin International Ice Festival and Harbin Ice and Snow World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Natural Features 自然概况 Harbin International Ice Festival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The Harbin Ice Festival, started in 1985, is heldannually from January 5 and lasts for over onemonth. Harbin is the cap ital ci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is is China's original andgreatest ice a rtwork festival, attracting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local people and visitors fromall over the world.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创建于1985年,每年1月5日开幕,持续约一个多月。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城市,也是中国最早比最大的冰雪艺术节所在地,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当地和世界各国的游客。 The city's loc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accounts for its arctic climate which pro vides abundant natural ice and snow. Subsequently, the“Ice City" of Harbin is recognized as the cradle of iceand snow art in China and is famous for its exquisite and artistic ice and snow sculptures. Thefabu lous Ice Lantern Festival was the forerunner of the current festival and is still the bestbeloved part of the overall event in the opinion of all who come to H arbin each year. 哈尔滨位于中国东北部,北极气候为该地提供了丰富的自然冰雪,因此,“冰城”哈尔滨被认为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因其精湛的冰雪雕塑艺术而闻名中外。传统的冰灯节是现行冰雪节的前身,对于梅年来到哈尔滨的游人而言,冰灯节依然是整个冰雪节中他们最喜欢的部分。The first Ice lanterns were a winter-time tradition in northeast China. People made ice lanternsand put them outside their houses or gave them to children to play with during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Thus the ice lantern beg

第25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第25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将于2009年1月5日在我市拉开帷幕,为认真做好筹备工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喜迎第24届世界冬季大学生运动会和面临世界金融危机的复杂背景下,本届冰雪节以“激情大冬会、快乐冰雪游”为主题,力求在国际性、群众性、创新性等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突出冰雪节的国际性特色,打造“冰城夏都”的国际品牌形象。 借势大冬会,以亚布力滑雪场、太阳岛雪博会、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和冰雪大世界等冰雪旅游景区的国际合作或内容国际化为载体,以国际友城旅游论坛、国际旅游客商邀请、国际经贸洽谈等活动为内容,突出冰雪节的国际化特色,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冰城夏都”的国际品牌形象推向世界。 (二)突出冰雪节的群众参与性特色,夯实冰雪节的群众基础。 为解决群众参与性不强的问题,本届冰雪节将创办完全由普通群众参与的冰雪走进社区和百姓逛冰城两大系列活动。使广大市民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宣传家乡,增强城市主人翁意识。 (三)突出冰雪节活动的创新性特色,实现效果、效益双丰收。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现实情况,通过创新思维,改革冰雪节开幕式活动方式,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将开幕仪式和冰雪大世界开园式合并,取消惯例的开幕式文艺演出,做到实质性勤俭节约办节。 三、主要活动 (一)冰雪节开幕式活动(2009年1月5日-6日) 1.市委市政府招待酒会。1月5日17:00--18:00时在华旗酒店举行招待酒会,宴请参加冰雪节开幕式的国内外嘉宾。 2.冰城巡礼。1月5日18:30-19:00时招待酒会后组织中外嘉宾乘车参加经开发区、南岗区、道里区、松北区的冰城巡礼活动,车行沿途参观主要街路夜景和群众文化活动。 3.冰雪节开幕式暨冰雪大世界开园式。1月5日19:00--20:00时在冰雪大世界举行冰雪节开幕仪式暨冰雪大世界开园式,并举行焰火表演,仪式后请领导和来宾游览第十届冰雪大世界园区。 4.千名嘉宾游冰城活动。1月6日上午组织参加冰雪节开幕式的国内外来宾参观太阳岛雪博会、冰灯游园会、冬泳、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道台府等市内主要景点。 (二)开展好冰雪艺术活动 1.2008年12月5日在亚布力滑雪场举办第11届滑雪节开幕式,其后陆续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工作总结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工作总结 第27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工作总结 第27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国家旅游局、省委、省 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打造“冰城夏都”城市品牌的总体目标,围绕“欢乐冰雪、激情 城市”核心主题,充分体现国际交融性、文化艺术性和娱乐参与性。本届冰雪节期间共接待游客129 7.8万人次,同比增长 7.9%,旅游总收入12 1.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冰雪节进一步发挥了 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展现城市建设成果和发展战略,促进哈尔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积极作用,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预期目标。 一、主要特点 本届冰雪节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组委会办公室的严密组织和各部门鼎力配合,在产品创新、活动安排、优化服务、科学管理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一)产品创意推陈出新,精品景区亮点纷呈。今年在冰雪节景区设计上,我们既注重推出一批新产品、展示新亮点,也注重在老产品发掘创新上下功夫,实现了推陈出新,亮点纷呈的整体风格。第12届冰雪大世界按照市委领导的指示和政 府专题会议精神,完成了迁建新址工作,面积扩大了两倍,并投巨资打造了世界首例冰雪实景演出(激情冰雪—哈尔滨)、冰雪红磨坊演出(欧秀)、COOL哈尔滨大型冰上风情秀(冰秀),三种演出全部免费,循环上演,场场爆满,春节黄金周期间各种演出由每天两场增加到三场,满足游客增加的需要。

冰雪大世界由于移址成本增加,门票由上届的200元升至330元,但是游客量不降反升。第23届太阳岛雪博会与意大利合作,突出意大利风情,每天两场卡通巡游、木偶剧演出精彩呈现,为游客献上文化大餐,全新推出的“都市雪乡”餐饮区春节期间天天爆满。第37届冰灯艺术游园会推出了系列冰雪文 化艺术大餐。国际冰雕艺术展馆、无支撑穹顶雪堡冰吧、世界首创冰版画作品展览、冰雪书法展览、3D冰雪动漫影院都免 费对游人开放,让游客充分享受到了冰雪艺术情趣。松花江冰雪欢乐谷是今年首次推出的新产品,内设冰雪体验区和动感娱乐区,包括几十项冰雪娱乐项目,设置多处免费冰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参与。整个活动期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 成为市民和游客普遍喜爱和广泛参与的新景区。伏尔加庄园冰雪景区开发了多个冰雪旅游项目,首创了越野滑雪项目,推出高山雪圈项目,开展雪地摩托、雪地越野车、卡丁车等富有特色的冰雪运动,并成功举办了首届越野滑雪节首滑式、全国职工越野滑雪及定向运动邀请赛等活动,打造了具有俄罗斯风情特色的冰雪旅游景区。 (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冰城魅力进一步彰显。本届冰雪节共组织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经贸、冰雪旅游等50多项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内容广泛新颖,群众参 与性强,充分体现了冰城的特色。 一是打造满城冰雕雪塑,提升冰雪城市魅力。今年冰雪节本着“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采取“满城冰雕雪塑”、“各区都有免费冰场、都有冰雪娱乐设施”,“开放学校冰场”,“省冰上运动基地免费体验”等一系列措施,打 造42条冰雪景观游览线路、近百处景观,上万件冰雕雪塑作 品遍布街头,把冰城装扮得更美更亮,让游客和市民赞不绝口,

第2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活动方案

第2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第2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以下简称第26届冰雪节)于2010年1月5日开幕,为确保高标准、高水平办好本届冰雪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冰雪庆盛世,和谐共分享”为主题,不断创新发展,进一步突出冰雪节的国际性和群众参与性。通过高水平、高品位、高规模的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和冰雪经贸等活动,把本届冰雪节打造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世界冰雪盛会,进一步塑造哈尔滨——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形象,提升哈尔滨的国际地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进而推动我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国际,扩大冰雪节的影响力 冰雪节开幕式及文艺晚会与美国五洲电视台合作。开幕式晚会将在美国境内的黄金时段转播,同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频道报道、选播及在《同一首歌》栏目中全片播出,

还将在美国全境播出以“冰雪哈尔滨”为主线的七集电视专题片。将邀请欧元之父蒙代尔先生出席开幕式,并举办“哈尔滨蒙代尔经济发展论坛”。加强景区建设上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冰灯艺术博览会继续迪斯尼合作办园,冰雪大世界引进好莱坞品牌元素,丰富内容,提高品位,扩大影响,建设一个好莱坞冰雪乐园。 (二)提高观赏性、感染力,高水平建设三大冰雪主景区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博览会在保持规模宏大的基础上,制做艺术精品,增加景区的观赏性、感染力和震撼力,以此引领世界冰雪艺术。冰雪大世界将开辟一个新的园区,增加了滑雪、雪地摩托、冰雪试驾等项目。环保的LED光源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同时,推出以“哈尔滨浪漫之冬”为主题的演艺广场。冰灯艺术博览会要充分展示博大精深的冰雕艺术和迪斯尼异域文化,做到艺术性与娱乐性相结合,打造世界顶级冰雕艺术精品,扩大冰雕艺术的世界影响力。 (三)建设第四大冰雪景区,打造节庆新亮点(突出参与性,打造冰雪乐园) 突破传统冰雪景区的格局,推出集观赏性与参与性于一体欧陆风情与冰雪文化有机结合的伏尔加冰雪乐园。创办首届哈尔滨伏尔加冬趣节,开发参与性强的滑冰、滑雪、冬泳、冬钓项目,冰雪拓展训练、冰雪冬令营、雪球大战等丰富多彩主题

冰雪节的由来和发展教学内容

冰雪节的由来和发展

冰雪节的由来和发展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在哈尔滨冰灯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个以冰雪为载体的地方性节庆活动,创办于1985年,初名哈尔滨冰雪节,2001年第17届提升为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上活动时间最长的冰雪节,它只有开幕式———每年的1月5日,没有闭幕式,最初规定为期一个月,事实上前一年年底节庆活动便已开始,一直持续到2月底冰雪活动结束为止,期间包含了新年、春节、元宵节、滑雪节四个重要的节庆活动,可谓节中有节,节中套节,喜上加喜,多喜盈门。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日本的札幌雪节、加拿大的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渥太华冬乐节齐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内容最丰富、气氛最热烈的冬令盛典之一。每届冬令,哈尔滨街道广场张灯结彩,男女老幼喜气洋洋,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饮食、冰雪经贸、冰雪旅游、冰雪会展等各项活动在银白的世界里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中国北方名城霎时变成了硕大无朋的冰雪舞台。 一、冰雪节的诞生 19世纪80年代初,哈尔滨冰灯已扬名四海、观者如云,群众性的滑冰、打冰橇、乘冰帆等冰上运动及冬泳也为哈尔滨之冬增加了活力。冰雪文

化活动已经受到某些部门的重视。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的有关同志在接待来哈观赏冰灯的港澳台胞过程中,发现他们不仅爱哈尔滨的冰灯,而且也爱哈尔滨的白雪,由此产生了举办“‘哈尔滨之冬’冰雪节”的设想,并于1983年10月向市委提出建议,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首肯,于1985年1月5日在冰灯游园会所在地兆麟公园的南门外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并宣布,以后每年从1月5日开始都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哈尔滨冰雪节。 首届冰雪节期间,原有的一些冰雪活动项目如兆麟公园的冰灯游园会(第十一届),群众冰雕比赛(第四届)、国际冰雕表演(第二届),江上冰雪体育乐园的乘冰帆、打冰撬、坐爬犁和冬泳表演等都提高了水平,此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活动项目,如首届冰上集体婚礼,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和开封四城市首届北国冬泳比赛,首届冰雪运动会,首届冰雪节科技成果、产品交易会等。省、市新闻单位还举行了冰雪笔会、冰雪摄影比赛、冰雪散文大奖赛。 首届冰雪节尽管准备仓促,却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接待国内外游人200多万人次,其中24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游客1.2万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增加60%,旅游外汇收入比上一年增加84.5%。 首届淡雪节科技成果、产品交易会全国20多个省市近万人,成交160多项,交易额近200万元。 国内外50多家新闻单位刊发反映哈尔滨冰雪节的新闻500多条(幅),大大提高了哈尔滨的知名度。 二、冰雪节的发展

文化产业成功项目案例分析——哈尔滨欢乐冰雪节成功案例分析

文化产业成功项目案例分析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作为哈尔滨市特色之一一直活跃在寒假周期中。笔者曾两次利用寒假之时参与哈尔滨冰雪节中感受其博大精深的冰雪世界之美,为其冰雪建筑的设计及创意所深深的震撼。笔者认为其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成功的推出了冰雪文化及旅游文化,将哈尔滨带动成为特色明显的旅游城市。其发展模式、经营模式及与文化的很好结合不失成为文化产业项目的成功案例。一、项目介绍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持续一个月,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滑雪节并成世界四大冰雪节。自1985年1月5日创办以来,智慧、勤劳、勇敢的哈尔滨人化严寒为艺术、赋冰雪以生命,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冬天,创造成融文化、体育、旅游、经贸、科技等多领域活动为一体的黄金季节。成为世界著名的冰雪盛会。经地方立法,1月5日已成为哈尔滨人的盛大节日。 节日的开始时间是每年1月5日,根据天气状况和活动安排,持续时间一个月左右。冰雪节正式创立于1985年,是在哈尔滨市在每年冬季传统的冰灯游园会的基础上创办的。起初名称为“ 哈尔滨冰雪节”,2001年,冰雪节与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合并,正式更名为“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被中外人士所瞩目的节日。这是哈尔滨人特有的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在松花江上修建的冰雪迪斯尼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斯大林公园展出的大型冰雕,在太阳岛举办的雪雕游园会;在兆麟公园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冰灯游园会等皆为冰雪节内容。冰雪节期间举办冬泳比赛、冰球赛、雪地足球赛、高山滑雪邀请赛、冰雕比赛、国际冰雕比赛、冰上速滑赛、冰雪节诗会、冰雪摄影展、图书展、冰雪电影艺术节、冰上婚礼等。冰雪节已成为向国内外展示哈尔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上活动时间最长的冰雪节,它只有开幕式———每年的1月5日,没有闭幕式,最初规定为期一个月,事实上前一年年底节庆活动便已开始,一直持续到2月底冰雪活动结束为止,期间包含了新年、春节、元宵节、滑雪节四个重要的节庆活动,可谓节中有节,节中套节,喜上加喜,多喜盈门。 每届冬令,哈尔滨街道广场张灯结彩,男女老幼喜气洋洋,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饮食、冰雪经贸、冰雪旅游、冰雪会展等各项活动在银白的世界里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中国北方名城霎时变成了硕大无比的冰雪舞台。每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以“主题经济化、目标国际化、经营商业化、活动群众化”为原则,集冰灯游园会、大型焰火晚会、冰上婚礼、摄影比赛、图书博览会、经济技术协作洽谈会、经协信息发布洽谈会、物资交易大会、专利技术新产品交易会于一体,吸引游客多达百余万人次,经贸洽谈会成交额逐年上升。不仅是中外游客旅游观光的热点,而且还是国内外客商开展经贸合作、进行友好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二、成功经验分析 1、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20世纪80年代初,哈尔滨冰灯已扬名四海、观者如云,群众性的滑冰、

中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项目策划方案

中国哈尔滨冰雪(滑雪)大世界项目策划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内容提要 中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充分发挥哈尔滨的冰雪时空优势,进一步运用大 手笔,架构大格局,而隆重推出规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的 独特魅力。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被称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冰雪艺术景观 最多、冰雪娱乐项目最全、夜晚景色最美、活动最精彩的冰雪旅游项 目! 本案通过对现有类似景区的分析,以及对品牌、理念等方面的剖析,提供一系列的推广活动,提升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从而在冬季景区旅 游占有更稳固的位置。 网络推广 在点击率较高网站投放广告,进行活动宣传及网友交流活动,增加用户浏览时的印象、在搜索引擎排名中增加优势、通过合作网站的推荐增加 访问者的可信度。 公关赞助 在品牌网上宣传获得一定点击率后,企业承办各大活动,为活动等进行赞助,从而夸大品牌影响力。

开展活动 开展“冬季摄影大赛”、“冰雕大赛”、“冰雪歌友会”等活动,与消费者进行更深一步的直接交流,给消费者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目录 内容提要 (2) 目录 (4) 市场环境分析 (5) 媒介策略分析 (15) 营销策略分析 (19) 推广活动设计方案 (27) 附录 (36) 市场环境分析 行业背景分析 企业自身剖析 竞争对手分析 消费者分析 SWOT分析 市场环境分析 一、行业背景分析 1.宏观市场环境分析 无论在什么行业中,对于未来的发展将面临各式各样的机遇和挑战,甚至有不可预知的事情会随时发生。 2.微观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日本札幌雪节比较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日本札幌雪节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日本札幌雪节同处世界著名的四大冬季冰雪盛典之列,但是在游客参与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却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报告采用比较研究手法,从发展历史、活动内容、发展特点、运作模式、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对两大冰雪节庆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初步结论,最终对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其宗旨就是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优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札幌雪节 作为同是世界著名冬季冰雪节庆的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日本札幌雪节,两者在发展轨迹、经济效益和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本课题采取比较研究手法,通过横向比较,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不足,找出差距。而这种差距也展示了未来的成长空间和巨大的商机。 一、发展历史 (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发展历史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1983年10月提出举办节庆的建议,正式启动首届冰雪节是在1985年1月5日,此后每年从1月5日开始都举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哈尔滨冰雪节。自1985年开始举办,到2011年哈尔滨冰雪节已经举办了27届。从开始以冰雕艺术及文化体育活动为主,经过20多年的运营发展,到2011年已经成为集合

了100多项活动的综合性节庆。其发展规模及速度十分可观,也成为中国冬季节庆活动的典范。它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区域性节日,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知名度和影响力蜚声海内外,且已经发展为世界四大著名的冬季盛会之一。表1以大事记作为重要节点记述了其发展轨迹。(二)日本札幌雪节发展历史 札幌雪节是世界冰雪盛会中历史较为悠久、具有连续性的区域性节日,位列世界四大冰雪节。札幌雪节由札幌观光协会1950年首次举办,至2011年札幌雪节已经连续举办了62届,每年在当地下雪最多、气温最低的2月举行,为期一周。下面也以大事记形式描述一下其发展轨迹。 二、活动内容 (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活动内容 目前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经发展成为包括百余项活动的综合节庆,涵盖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经贸等五个方面。 1.冰雪旅游。哈尔滨冰雪旅游项目主要包括著名的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艺术博览会、冰灯艺术游园会、冬泳四大品牌景区和14家s级滑雪场,在冰雪节期间全部开放,吸引了海内外超过千万的游客。如在兆麟公园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冰灯艺术游园会已经举办了37届,太阳岛雪雕艺术博览会举办了23届,诞生于新世纪的哈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