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封面_新产品开发与设计

试卷封面_新产品开发与设计

156115 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工业设计命题 第 1 页(共 1 页)

中国矿业大学2014~2015学年第 一 学期

156115《产品开发与设计》考察(A 卷)

考查时间:第 周~第 周 考查方式:开 卷

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班级 工业设计0姓名 学号

所有作业黑白打印后与本考卷一道交班长处,电子文档全班整体提交作为评分依据。各班整体按学号装订成上中下三册。

一、平时考勤(20%)

三、设计分析与研究(30%)

1.用mindmanagement 软件表达运动方式分析的思维导图。

2.用影像法进行所选运动的微动作研究(20帧手绘图)。用影像法进行所选运动方式记录(10分钟影像截屏图)

3.用Visio 画出所选运动产品的设计工作流程图。

4.按工作流程用PPT 表达对运动者与产品的交互过程。

5.根据交互研究结果,提出新产品开发/改良的设计要点。

二、理论学习与表达(20%)

1.根据阅读《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情况,用PPT 展示读书成果。PPT 要用文字和图片表现,能够准确的表达。

四、成果及作业报告书(30%)

1.用手绘/机绘的方法给出3个创新设计方案。(A3版面,3页)

2.方案的选择分析与自我评价。

3.课程小结。(50-100字)

产品研发技术管理制度

产品研发技术管理规定 1.总则与目的 1.1.产品研发是企业在同行业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以后发展的重要性,是实现“生产、试 制、研究开发”的重要性阶段,它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提高企业的创新技术能力,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产品改良善的管理,加快技术积累和提升产品档次,特制定本制度。 1.2.本着“技术领先,产品专业化”的原则,对国内外行业发展与最新科技动态深刻理解与 把握,确保公司产品的先进性。 2.实施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技术部研发新产品的要求。本制度中所指的产品研发包括新产品开发。 3.相关部门职责 3.1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本年度产品的研发,组织其它成员按排研发项目的任务。并负 责协调处理研发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其项目进行监督。负责研发项目的批准,对实施方案、生产准备、试制试验等进行鉴定等工作。 3.2技术部:负责制定产品研发项目的实施方案,负责开展产品研发项目的设计、试验、试 制,对项目承担人员的任务分工,并参与项目的评审。 3.3人事行政部:负责对产品研发人员的配置进行备案,对设计开发的技术文档的归档。3.4生产部:负责对研发产品的试制提供协助,产品试制所涉及到的工艺装备和设备的调试。 3.5采购部:负责对研发产品的试制所涉及的原材料进行采购,及新增设备的采购工作。 4.产品研发管理 4.1.研发项目的立项与实施研发: 4.1.1.公司部门对新项目建议或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满足客户要求 的建议,经总经理批准后,确定立项并下达任务给技术部,技术部按本制度规定程序进行开发。 4.1.2.技术部确定项目须填写《立项报告》,报批准后实施。 4.1.3.技术部按公司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提交项目投入预算申请报告,申请研发经费,以

产品送检技术要求编号

编号: 计算机安全产品销售许可证 产品送检技术资料 委托单位(公章): 产品名称: 产品(版本/型号): 填表日期:

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填表要求 1、一律用计算机填写,内容要具体、真实。 2、如填写内容较多,可另加附页。 3、申报资料份数为纸版一份,电子版一份。 保密性声明 本检验中心承诺对送检客户提供的文档资料保密

目录 注: 1.以上文档要求为通用要求。要求为必要的文档必须提供,否则产品委托申请不予接受。若产品检验执行标准对文档有特殊要求的,按所执行标准中的要求进行提供; 2.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产品送检,以上文档均须提供。

文档1: 计算机信息安全产品生产开发调查表 公司名称: 产品名称: 产品版本号或型号: 1、开发企业合作情况: A. 国内自主开发 B. 国内合作开发(包括OEM国内产品) C. 国外产品 D. 国外合作开发(包括OEM或汉化国外产品及国外独资或合资企业在华生产) 注:港、澳、台地区产品归入国外 2.自主开发情况(1项选A填写) A. 全部代码自主产权、有产权证明 B. 全部代码自主产权、无产权证明 C. 部分代码自主产权 FREE代码名称: FREE代码版本号或型号: 3.OEM及汉化情况(1项选B/D填写) 公司名称: 产品名称: 产品版本号或型号:

文档2: 分发和操作文档 一.分发 本文档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分发过程,应将可信计算基或其部分的分发以文档形式提供给用户,分发文档应描述给用户分发可信计算基的各版本时用以维护安全所必须的所有过程,并按该过程进行分发。 2.修改检测,要求除按分发过程的要求进行可信计算基的分发外,分发文档还应: ——描述检测修改的方法和技术,或者描述开发者的主拷贝与用户收到的版本之间的任何差异; ——描述用来检测试图伪装成开发者向用户发送产品的方法。 3.修改防止,要求在修改检测的基础上,分发文档应描述如何防止修改的方法和技术。 二.操作(安装、生成和启动) 本文档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的基本组成及功能描述: ●硬件产品应具备电源、开关、接口等图形说明 ●软件产品应具备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要求,管理员 用户名和登录口令

新产品项目开发规范

项目开发规范文档编写人:徐文兵日期:2009-7-20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修改记录(REVISION CHART)

1 概述 目的与概述 本文档为XX公司的开发规范文档,给开发团队提供开发标准和规范。 整体说明 在开发规范中包含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项目开发流程规范,主要阐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规范。第二部分为Coding开发规范,Coding 开发规范阐述了在一个框架中的各个层的开发规范 (注:在第一版中不包含对工作流开发的规范制定) 覆盖范围 阅读对象 1.项目管理人员 2.系统设计人员 3.系统开发人员 参考资料 略

2 项目开发流程规范 2.1 业务需求调研阶段 ●调研的目标 系统层面:客户的系统运行环境 业务层面: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样的系统,具体了解业务目的,业务逻辑,业务数据,客户的操作习惯,页面风格习惯等。 ●调研的准备工作: 行业知识的准备: 了解客户的行业背景,行业领域的业务术语,含义。结合客户行业背景,了解客户的业务知识。 业务专家需求: 在行业领域的复杂度不高的情况下,业务分析人员直接收集并学习行业知识就可以了,但行业知识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 在行业领域业务复杂度高的情况下,需要业务专家对客户的业务的进行整理。 ●调研的流程: 第一步,项目启动阶段了解客户的IT环境。 第二步,讨论并具体确定客户系统的范围,并获得客户业务功能点的原始的单据。在这个过程中准备一个本和一只笔记录讨论的业务信息第三步,整理业务信息,和原始表单,抽取出有效业务信息,并对于不明确的业务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并制作成问卷形式进一步调研。 第四步,发放调研问卷,再次进行业务调研(直接转到三) 第五步,卷写调研问卷,并内部评审 第六步,调研问卷客户评审并确认。 ●调研阶段的交付项(可配置项) 软件需求说明书 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目录: 1 客户行业背景 2 客户系统的意义 3 客户系统运行的环境 4 业务功能点描述(业务目的,业务逻辑,业务数据,优先级别,使用频率等) 5 客户的操作习惯,页面风格习惯。

研发岗位职责及能力要求

研发岗位职责及能力要求 文档版本:V1.0 编制: 审批: 发布日期:2012-03-27

关于本文档文档更新记录

1岗位设臵 研发部共分为两个部门: 研发一部:主要负责应用软件的开发,共设臵项目经理几人、总架构师几人、高级设计工程师几人、设计工程师几人、程序员几人。 研发二部:主要负责硬件和系统软件的开发,共设臵项目经理一人、产品经理一人,此两职位现有同一人兼任,PCB工程师几人、硬件工程师几人、测试工程师几人。 2研发一部岗位职责及要求 2.1项目经理 1.负责项目的详细设计、编码、内部测试的组织实施,对小型项目兼任系统分 析工作。 2.参与需求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3.熟练掌握软件项目开发的相关技术。 4.负责向项目经理及时反馈项目开发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5.参与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参与软件首次安装调试、 数据割接、用户培训和项目推广。 6.负责相关客户文档和技术文档的拟定。 7.负责向总经理及时反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8.负责本项目产品保密工作。 9.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 2.2总架构师 1.了解系统的业务需求,制定系统的整体框架(技术框架和业务框架)。 2.对系统框架相关技术和业务进行培训,指导开发人员开发,并解决系统开发、 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3高级设计工程师 2.4设计工程师 2.5程序员 3研发二部岗位职责及要求 3.1项目经理 3.1.1岗位职责 1.制定解决方案研发部年、季、月度产品与解决方案研发计划、并组织实施; 包括: ●制定研发计划 ●制定研发标准; ●监督研发计划的实施; ●监督研发标准的实施; ●管理研发人员的工作分配; ●制定研发人员的培训计划; ●组织研发成果的鉴定和评审; ●分析总结研发过程的经验和教训; 2.制定市场调研计划。收集竞争对手产品的功能、性能信息,分析比较本公司 产品的优缺点;研究市场的宏观方面的信息,包含市场动态、技术发展动态、国家与地方政策变化及趋势等。并收集产品与市场信息,组织策划市场调研项目,制作调研报告,并向管理层提供建议;

新产品开发设计

新产品开发设计 ——以车载DVD为实例 第一部分关于APQP 任何产品的质量好坏是保证公司效益及信誉的重要因素,而实际上,只有把质量管理向产品源头延伸,在设计上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才能在管理上赢得主动。这样一个产品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小批量的生产来尽量在萌芽状态将缺陷问题暴露出来,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减少成本损失。目前新产品常用的一个工具——先期产品质量策划与控制计划(APQP)。 一个产品从立项到量产首先要成立APQP小组(人数7到10不等),包括研发、生产、工程、品管、采购、市场、计划等部门人员。按照APQP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策划阶段(策划和定义项目认可)。在该阶段通过对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公 司市场策略来确定项目。在该阶段主要输出以下内容:设计目标、可靠性与 质量目标、初始材料清单(包括一些供应商)、初始过程流程图、特殊产品和 过程特性的初始清单、产品保证计划、管理者支持。 二、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和开发认可)。在该阶段将第一阶段的输出作为输入, 按照前一阶段的输入需要输出两个方面的内容:1.设计输出。这主要有以下内 容:设计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DFMEA)、可制造性与装配设计、设计验证、 设计评审、样件制造(控制计划)、工程图纸(包括数学数据)、过程规格、 材料规格、图纸与规格变更。2.APQP输出。新型设备工具及设施要求、特殊 产品和过程的特性、量具/试验设备要求、小组可行性承诺和管理者支持。 三、过程设计阶段(过程设计与开发认可)。该阶段的进行取决于前面两个步骤的 成功完成。在该阶段将第二阶段的输出作为输入,按照前一阶段的输入内容, 该阶段需要输出以下内容:包装标准和规格、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过程 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特性矩阵、过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PFMEA)、 试生产控制计划(CP)、过程指导书、测量系统分析计划(MAS)、初始过程 能力研究计划、管理者支持(包括操作人员配备和培训计划)。 四、产品设计及过程确认阶段(试生产认可)。在该阶段通过有效的生产运行来评 估确认制造过程的主要特性。它将第三阶段的输出作为有力的输入,并为下 一阶段输出以下内容:有效生产运行、测量系统评估、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技术协议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技术协议 编号: 适用车型: 甲方(需方): 乙方(供方): 签订时间: 签订地点: 协议双方 甲方(需方):XX 乙方(供方、制造厂):XX 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就轮胎开发涉及的技术及相关问题约定如下: 1 产品开发依据 甲乙双方同意采用以下d方式作为本协议零部件开发依据: a甲方向乙方提供协议零部件的A级外曲面数模和相关安装件数模(如灯具、外饰件、车身等),供乙方进行产品结构设计和产品匹配设计,乙方进行结构开发设计,建立数模或绘制图纸。b甲方向乙方提供协议零部件的数模,乙方以甲方提供的数模作为协议零部件开发依据。 c甲方向乙方提供协议零部件的图纸,共张,乙方以甲方提供的图纸作为协议零部件开发依据。d协议零部件为乙方自行开发产品,经甲方验证确认。 e甲方提供样品,由乙方按照样品进行设计开发(含图纸)。 2 技术要求 2.1 产品信息 2.1.1以下为协议零部件名称及数量

零件名称零件代号零部件型号单车数量供货状态备注 轮胎3106010-11100 175/70 R14LT 5 ———— 2.1.2 性能参数 规格负荷指数速度级别层级标准负荷标准气压标准轮辋 175/70R14LT 95/93 S 6PR 690/650kg 375kPa 5.0J X 14 2.2 产品开发试验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判断标准引用的国家/企业标准验收方式备注 1 外缘GB/T521-2003 外直径:596~611mm ,;雷锋890 断面宽:177 ± 3.5%mm GB9743-2007 / 第三方或经吉奥公司认可 2 强度GB/T4501-2008 ≥362J GB9743-2007 / 第三方或经吉奥公司认可 3 脱圈GB/T4501-2008 ≥8890N GB9743-2007 / 第三方或经吉奥公司认可 4 高速GB/T4501-2008 60min GB9743-2007 / 第三方或经吉奥公司认可 5 耐久GB/T4501-2008 34h GB9743-2007 / 第三方或经吉奥公司认可 2.3 整车/机试验: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判断标准引用的国家/企业标准验收方式备注 1 道路可靠性试验参照引用标准通过整车可靠性道路试验,试验后不能出现裂纹、变形等故障《汽车开发可靠性道路试验规范》试验合格—— 3 技术资料交接 甲方应在本协议生效后向乙方提供技术资料,双方并应当进行签收。 乙方在开发完成后应按本技术协议的涉及范围向甲方提供完整的技术文件,这些技术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数模、图纸、明细表、技术要求或标准、检验要求或标准等。甲方可以就“技术文件”所涵盖的范围向乙方作出指示,乙方应当予以配合执行 4工装样件的提供

产品的开发设计

新产品开发(一系列决策过程) 自我理解:新产品开发是指从研究选择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开始它包括从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设计,直到投入正常生产的一系列决策过程。从广义而言,新产品开发既包括新产品的研制也包括原有的老产品改进与换代。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内容,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核心之一。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实质是推出不同内涵与外延的新产品。对大多数公司来说,是改进现有产品而非创造全新产品。 新产品开发的分类 为了便于对新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 按新产品创新程序分类 ①全新新产品。是指利用全新的技术和原理生产出来的产品。 ②改进新产品。是指在原有产品的技术和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改进技术,使外观、性能有一定进步的新产品。 ③换代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方法或新材料在原有技术基础上有较大突破的新产品。 按新产品所在地的特征分类 ①地区或企业新产品。指在国内其他地区或企业已经生产但该地区或该企业初次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②国内新产品。指在国外已经试制成功但国内尚属首次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③国际新产品。指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按新产品的开发方式分类 ①技术引进新产品。是直接引进市场上已有的成熟技术制造的产品,这样可以避开自身开发能力较弱的难点。 ②独立开发新产品。是指从用户所需要的产品功能出发,探索能够满足功能需求的原理和结构,结合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独立开发制造的产品。 ③混合开发的产品。是指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既有直接引进的部分,又有独立开发的部分,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制造出的新产品。

产品开发的四种类型 1.新产品平台 2.现有产品平台的衍生 3.对现有产品的逐步改进 4.全新产品 那么我觉得我设计的产品属于产品开发类型里的——对现有产品的逐步改进(这个类型) 因为在调研中我发现了现有工作灯具中的一些设计的不足给人带来的痛点(包括灯罩形式,形状影响到的灯源以及聚光散光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的的不适,另外还有在外观方面,造型方面,使用和清洗不便等问题,决定产品开发的类型属于对现有产品的改进设计。) 竞争策略 1.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商品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相信这是很多人都在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设计的功能了,只有设计才能够让我们的产品更加有竞争力。但是信息不对称的原理在买与卖之间永远存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无法根据固有的知识和过往形成的消费经验对一个产品做出非常正确的判断,而是根据一些外在的、表象的属性,如包装、外形、做工甚至品牌名称等等来“感知”产品的好与不好。在感觉时代,设计不仅为消费者购买提供了上述感觉上的依据,同时,也把设计变成了消费者的体验,所以,设计也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我们专为“人”而设计,而非“消费者” 2.产品的设计本身就是以用户为出发点,所以产品的竞争策略也是基于用户的。那么基于对用户了解上的设计就是我们的竞争策略之一。 3.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售后服务。个性化售后服务。 在采访调研中我发现有些购买者,在设计优良并且产品不论从设计,外观,功能,材质,可使用性较好等方面都符合自己的喜好和使用等条件下,尽管价格比较高但是依旧会选择该产品。所以成本优先方面的竞争策略并不是我设计的出发点。 现有产品的特点 1瑞加德LED工作台灯带无线充电¥ 499.00 经Qi认证,并兼容所有Qi认证的智能手机和设备。 如电池电量全空,开始充电前可能需要等待几分钟。这是正常情况。电池标志在手机上出现后,电池便开始充电。 由于设备的电池容量、充电量、电池寿命和周围环境温度不同,充电时间也有所不同。 设备在充电过程中可能会发热;这完全是正常现象,充电完成后,设备将会逐渐冷却。 感应充电最大功率:5瓦。 一个USB接口。 USB接口电压:5Vdc。 USB接口电流:最大2000mA。 内置LED光源

大众汽车产品设计零件图纸技术要求编写及使用规范

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编写及使用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空调器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写及使用规范。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东芝开利合资公司家用空调的所有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 2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制要求 2.1图纸技术要求编制的一般内容: 几何精度:尺寸精度,表面结构、形位公差、结构要素; 加工、装配和工艺要求: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提出的工艺要求; 理化参数:是指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方面的要求; 产品性能及检测要求:是指使用及调试方面的要求; 其他要求; 2.2机械图样的技术要求编制的内容: 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如电磁参数、化学成分、湿度、硬度、金相要求等); 视图中难以表达的尺寸公差、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 对有关结构要素的统一要求(如圆角、倒角、尺寸等); 对零部件表面质量的要求(如涂层、镀层等); 对间隙、过盈及个别结构要素的特殊要求; 对校准、调整及密封的要求; 对产品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如噪声、耐振性、自动、制动及安全等); 试验条件和方法; 颜色要求。如为外观通用件,为了增强图纸通用性,图纸技术要求中不需要增加颜色的描述,只需在PDM构件名称中进行描述; 其他说明。 注:上述几方面,对于每一个图样代号的零部件图或装配图,上述几个方面并非都是必备的,应根据表达对象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 2.3编制图纸技术要求的注意事项: 条文用语力求简明、规范、或约定俗成,切忌过于口语化。在装配图中,当表述涉及到零部件时,可用其序号或代号(即“图样代号”)代替。 在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中已明确了的技术要求不必重复描述; 引用验收方法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时,应给出标准编号(不需标注年份代号)和标准名称; 对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的具体要求应在技术要求中予以明确。当企业标准或企业其他技术文件对未注公差已有明确规定时,则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可略去不写; 对于图纸中零部件已经有企业标准的,必须引用企业标准,要求与标准中一致的,则不需在技术要求中列出,要求与标准有出入的,则需单独列出并注明不引用企业标准中的X款X条(*注); 对于图纸中零部件没有企业标准的,必须在技术要求中逐条列出重要技术参数和要求; 技术要求中引用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必须为最新的版本。

产品开发设计程序

设计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开发设计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保证产品设计能满足顾客和有关标准、法令、法规的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全新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过程控制。对于品种扩展和重大改进的产品设计也应参照此程序执行,但其程序和记录可根据需要适当省略。 3、职责 3.1技术部是产品开发设计控制和验证的归口管理部门,依据营销部提供的市场调研报告、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书及总经理的签署意见,负责开发设计过程的计划、协调、调度与实施;筹备或组织设计评审并负责确保产品开发各阶段均符合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3.2凡新产品开发计划涉及的部门应按各自承担的职责,同步开展工作。必要时也可由技术部设立新产品试制组自行完成,相应的部门提供协助。

4 程序 4.1 设计计划 4.1.1技术部对来自营销部的市场调研报告及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书和其他各方面的产品概念、信息、意见或指令进行分析、整理,形成新产品的初步设想,进行技术资源调查,编制《设计计划书》(见附录B)。安排开发设计过程中应开展的活动的阶段划分,并规定实施这些活动的职责(设计各阶段由谁去做和要做什么)。这样的安排可随设计的进展加以修改。 4.1.2 生产部应根据《设计计划书》的要求,开展配套资源调查并形成报告,完成后提交给技术部。必要时作为评审的资料。 4.1.3 对特别重要的项目,由技术部填写“设计评审申请单”(见附录E),管理者代表组织专门班子(包括各部门经理及公司内外的专家)对《设计计划书》进行评审(评审内容主要为评审阶段划分及评审点设置的合理性、外包部份的技术要求),并作出评审结论,填写“产品设计评审报告”(见附录F)。对于通过《设计计划书》评审的项目,技术总监负责确

新产品开发与管理创新

第十讲新产品开发与市场管理创新 第一节 参考教材:黄恒学,《市场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美)理查德.N.福斯特,《创新——进攻者的优势》,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 C.梅尔.克罗福特,《新产品管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一、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活力源泉。 (1)企业寿命周期。 (2)产品寿命与市场寿命周期。 (3)产业寿命周期与技术寿命周期。 2、创新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创新是扩展企业利润空间的主要来源。 4、创新是市场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形式。 二、新产品开发管理。 1、新产品开发规划管理。 (1)新产品开发纲要。 (2)新产品开发预算。 (3)新产品开发机构。 2、新产品开发程序。 (1)新产品构思。 (2)新产品研制。 (3)新产品测试。 (4)新产品推广。 概念化阶段:创意的筛选、形成、评估。 工程化阶段:产品试制、研制。 市场化阶段:试销、宣传、推广。 三、市场创新的基本概念。 1、市场创新的基本概念。 (1)开发新市场(目标)。 (2)创造性开发活动。 (3)新因素的市场化。 (4)系统管理工程。 (5)多重社会经济效应。 2、市场创新的基本类型。 (1)产品创新、生产创新、技术创新。 (2)需求创新、客户创新。 (3)市场关系创新、渠道创新。4

第二节 四、市场创新度及其战略选择。 1、市场创新度的界定与划分。 市场创新度是企业所进行的市场创新活动的新度,即市场创新活动的程度与水平。 (1)市场多维度:新技术、新产品、新用途、新服务 (2)时序性。 (3)区域性。 (4)相对性与周期性、多重性。 (5)先进性、进步性。 2、首创型市场创新。 首次引入某种新的市场要素并实现其市场化而开辟一种新市场的创新活动,可称之为首创型创新。发明在先,创新在后,二者之间存在时滞。 (1)首创型市场创新的主要形式。 新产品、新服务、新渠道 (2)首创型市场创新的战略意义与竞争优势。市场领先与市场垄断、高额利润。 (3)首创型市场创新的风险与成本分析。风险大、成本大,后来者居上——市场模仿者的优势。 3、改创型市场创新。 改创型市场创新是一种具有中等程度和水平的市场创新活动,介于首创战略与仿创战略之间的一种之间性市场创新战略。 (1)改创性市场创新的主要形式。产品、服务、技术、市场等 (2)改创型市场创新的战略意义与竞争优势。 (3)改创型市场创新的风险与成本分析。 首创是少数的,改创是大量的。 4、仿创型市场创新。 仿创型创新是创新度最低的一种市场创新活动,其基本特征在于市场模仿性。市场模仿与市场扩散、创新扩散。 5、市场创新度的选择。 (1)量力而行,适度创新。 (2)审时度势,适时创新。 五、市场创新域及其组合域选择。 1、市场创新的基本特征。 (1)市场创新是要实现各种新的市场要素(即创新要素)的市场化。 (2)市场创新域,是指市场创新者可以选择的、能够引起现有市场发生变化并导致新市场出现的活动要素总和。 市场要素的众多,市场创新域的广阔。 市场创新群、创新集、创新点、创新平台、创新空间、创新维度。 2、产品创新域 (1)产品功能创新。 (2)产品品质创新。 (3)产品设计创新。 (4)产品品牌创新。

产品开发设计

产品设计F M E A实施细则1设计FMEA的定义 1.1FMEA:是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英文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的缩写, 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和过程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的各个工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所有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系统化的活动。 1.2设计FMEA:简称DFMEA,是由负责设计的工程师或工程师小组在产品设计阶段采用的 一种分析技术,用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种潜在的失效模式及相关的起因、机理在产品设计时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说明。 2设计FMEA的目的 在产品设计阶段,预先发现、评价产品可能潜在的失效与后果,及早找出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并将此过程文件化,为以后的设计提供经验与参考。 3设计FMEA的时机 为了达到最佳效益,应在设计产品前进行DFMEA,从而减少事后修改的损失。设计FMEA 应开始于一个设计概念最终形成之时或之前,设计方案初步确定时应开始DFMEA的初稿编制; 4设计FMEA的实施细则 4.1 DFMEA表格见附录A 4.2 DFMEA—准备工作 4.2.1设计专业所在进入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前,要明确该项目产品设计的DFMEA责任人 或建立DFMEA小组,并根据新产品开发情况确定哪些零部件或总成必须进行DFMEA 分析。 4.2.2DFMEA前的资料准备: a.设计输入要求; b.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目标;

c.产品的使用环境; d.类似产品的失效分析或以往类似产品的DFMEA; e.产品的国标、行标、法律法规等要求; f.产品功能分析等; g.以往类似产品的试验信息和市场质量信息; 4.3DFMEA—项目名称及功能 4.3.1DFMEA的功能应简要说明设计意图要求的功能,包括环境信息。如果项目有多种功 能,应分别列出。 4.3.2DFMEA的功能分析应包括: a.满足顾客的要求; b.满足可制造性和装配性的要求; c.完成功能的重要环境条件; d.设计要求的寿命; e.在满足顾客期望功能的同时,与安全、法规的符合性要求等。 4.4 DFMEA—潜在失效模式 4.4.1用规范、专业术语描述每个项目和功能的每一个潜在的失效模式。 4.4.2潜在是指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失效就是丧失功能,分为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和 产生有害的非期望功能两大类失效;失效模式就是失效表现的形式。 4.5 DFMEA—潜在失效后果 4.5.1潜在失效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可能带来的对完成规定功能的影响,以致带来顾客的 不满意或不符合安全、法规要求。 4.5.2失效后果分析要站在顾客(可能是内部顾客,也可是外部最终顾客)的角度发现、 描述失效后果。 4.6 DFMEA—严重度(S)

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

{修订记录}

1. 目的 对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及顾客的要求,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以及相关规定的技术要求。 2. 使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现有产品的重大改进。 3. 职责定义 3.1工程部负责设计开发工作的整个过程控制,负责设计输入到样件确认、批量生产的整个过程控制,负责设计开发过程中 生产工艺和输出文件的管理。 3.2PMC计划部负责设计开发过程中生产系统各部门资源的组织、协调与配合 3.3品质部负责设计开发过程中原材料及过程的品质控制。 3.4生产部负责批量生产及生产工艺。 3.5采购部负责设计开发及批量生产过程中的配套采购,及认证所需的配套文件。 3.6业务部负责新产品的策划宣传 3.7以上各相关部门协同实施设计开发,参与策划和规定的评审、验证和确认。 4. 引用标准及术语定义 无 5. 作业流程 I I 各员工;工程部各部门 U......------..-I.-.-..1. 6. 流程说明 6.1新产品设计开发的信息来源

6.1.1 公司各员工收集市场需求、客户要求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的相关资料,交总经理办公室。由总经理组织公司高层管理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 客户要求、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几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确定产品的系统功能与市场定 位。由工程经理编制《项目开发建议书》。 6.1.2 现有产品的重大改进,由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开发建议书》。 6.1.3 销售合同,客户订做:有技术开发成分的销售合同(包括技术协议),必须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将相关技术资料送交工程部,销售合同视为 《项目开发建议书》。 6.2 质量计划 6.2.1 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开发建议书》对产品的实现过程进行策划,组织编写《质量计划》& 《新产 品开发计划表》。 6.2.2 《质量计划》包括以下的内容:产品的质量目标、人员配置要求、生产及检测设备、列出需验证的项目及方法、关键件明细及质量 控制方法(包括关键原材料技术协议及关键自生产件控制要点)。 6.2.3 《新产品开发计划表》包括以下的内容各部门人员的组成,分工及时间要求等。 6.2.4 《质量计划》& 《新产品开发计划表》由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6.3 项目确认 6.3.1 设计输入 6.3.1.1 设计输入应包括一下内容: a) 产品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分析客户图纸或样品。 b) 产品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 3C ,等)。 c) 以前类似设计的有关信息。 d) 设计开发所需的人员配置要求及分工、生产及检测设备等其他要求。 e) 设计时间的要求。 6.3.1.2 项目负责人依据《新产品开发计划表》的安排组织设计开发输入评审。设计开发输入评审是对输入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 6.3.1.3 设计开发输入评审的目的 a) 评定性能参数、产品功能、结构特点是否满足市场要求。 b) 评定产品是否具有市场前瞻性 c) 评定产品总体布置是否可行、合理。 d) 评定产品结构特点合理性、先进性、通用性、可行性以及配套使用性、工艺性。 e) 评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 3C 等)是否具有有效性、适用性。 6.3.1.4 依据评审结果对《项目开发建议书》、《质量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表》进行更改、更改过程按《工程更改控制程序》进行 6.4 设计试做 6.4.1 详细设计 6.4.1.1 项目负责人根据设计输入文件进行产品方案的设计。 641.2方案设计开发过程中须进行方案的评审,方案评审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应对产品机构、电气、研发工期、成本等多方面进行评审。评审出本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评审的会议记录应予 以保存。 641.3设计开发方案评审由工程经理主持。

产品管理-新产品开发与创新设计

第一章新产品开发导论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创新 创新是当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美籍奥地利人) 在其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创新”一词。 “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 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引入一种新产品;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获得一种原料新的供给来源; 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创新的基本含义 一是引入,二是革新。 较为完整的表述即是: 创新是指“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新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 按照这一理解,创造本身并不一定都是创新。只有把创造成果引入经济系统,产生效益,才是创新。 创新与创造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二、创造 创造的含义是在原先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创立出新东西:“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辞海》)

特别强调创造具有独创性和首创性。 然而,任何创造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已有事物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概括地说, 创造是指在破坏、否定和突破旧事物的基础上,构建并产生新事物的活动。 三、创造力 包含有两层含义: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创造潜能,即人的创造性。(自然属性) 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和创造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创造性成果的一种能力。(社会属性) 概括地说 创造力是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产生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为能力的总和。 创造力是指人所具有的一种潜在的、天赋的自然属性,同时又是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和开发,才可得以发挥和显露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 也就是说: 人人都具有创造力。 创造力可开发、培育,根据需要调控到需要发挥作用的场合。 虽然说“人人都具有创造力”,但创造力也有高低之分。 美国心理学家泰勒根据创造成果的新颖程度和价值大小,把创造力分为五个层次: (一)创造力的层次分类 1.表达式创造力 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如幼儿在语言表达、绘画或歌舞中表现的创造力。 2.生产式创造力 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创造力。

产品研发技术规范

产品研發技朮 1.産品設計階段資料的産出﹕生産及品質流程圖(生産製作流程圖及品質管制流程圖)﹔物料 明細表(EOM)﹔物料承認書 2.工程樣品需求訂單數爲100PS至1K(含)時,其試作數最高爲100PS。 訂單數爲1K至10K(含)時,其試作數最高爲500PS。 訂單數爲10K至50K(含)時,其試作數最高爲2K。 訂單數超過50K以上時,其試作數由工程部決定。 3.不良品率於5%以內,可導入量試作業。不良品率於5%~15%之間,其基本上不投入量産試作, 不良品率超過15%時,即不執行下工程之量産試作的工作。新産品的開發,其不良品率必須控制在15%以內方可投入下一制程。 4.試產階段資料產出﹕作業指導書(檢驗規範、QC工程表由品保單位元負責)﹔模治具圖樣﹔ 試産報告﹔BOM材料清單 5.成品檢驗人員應於〔量試檢驗報告〕中記錄所有量測、提示任何不合格事項,並在註記與建 議欄上註記、簽章﹔成品檢驗主管應檢核並確認檢驗人員,依既定程序(標準)作業。當送樣三次仍不符規格要求時,品管單位應製作〔試作不良報告〕,以供量產試作產品/或生產作業的改善;俟其改善完成後再送樣測試,而其不合格事項不復存在時,則不須再送樣﹔ 6.量產試作作業完成後,即由生產部作成〔量試總結報告〕,並召集相關單位舉行檢討會議, 各單位應就〔量試檢討項目表〕,提出量產試作中所發現事項供檢討,並記錄於〔量試階段審查清單〕,並繼續跟催改善措施以迄正式量產 1.量試階段資料產出﹕檢驗規範及QC工程表﹔物料明細表(BOM)﹔作業指導書﹔量産試作報 告﹔量産試作總結報告 2.量產驗証﹕生產部人員將其相關產出文件,一併送交部主管驗證﹔部主管驗證後將〔量試階 段審查清單〕送回工程部作結案動作﹔主管驗證項目﹕產品規格書﹑測試規格與/或測試計劃﹑各工作單元產出 3.可靠性實驗﹕溫度衝擊試驗﹑恆定濕熱試驗﹑高溫試驗﹑低溫試驗﹑振動試驗﹑自由跌落試

新产品开发设计流程

1、目的 1.1 明确工厂各职能单位在开发设计流程各阶段的责任和任务。 1.2 确保产品开发的品质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新产品设计的各项活动 3、角色与权责 3.1 产品经理:导入市场需求产品,策划、规划推广产品开发设计,处理开发中内、外部资源的瓶 颈,控制产品开发进度,监控产品设计开发的品质和成本,使产品如期推出,以满足市场及顾

客的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3.2 开发部:组织产品开发设计专案小组(包括电子、工业、美工、测试等),综合处理产品开发设 计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外销产品依实际产品而定)。主导开展产品规划和产品设计阶段的任务。 3.3 工程部:主导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工程试制、试产。 3.4品质部:负责对样机及试产的品质测试验证。 3.5PMC:依据产品开发计划、工程试制验证报告安排新产品试产计划和试产物料需求计划。 3.6供应部:提供产品开发设计的新品器件、试制及试产材料,优化材料的品质和成本。 4、定义: 原型机:发生硬件主方案重大更改或整机结构、外观重大变化而开发的新产品 派生机:在原型机的基础上外观局部变化、不涉及硬件主方案更改、整机结构重大更改而开发的新产品。 5.内容 5.1 产品开发阶段划分:现有产品开发流程做了修改,由原C流程中的6个阶段变为5个阶段,原C 流程中的C2(产品设计),C3(样机试制)和并为现在的C2(产品设计) 5.1.1C0 产品构想:概念产品形成阶段,经过产品创意的收集和概念产品验证形成产品立案通知 书,启动该产品在公司内部的开发。 5.1.2C1 产品规划:对概念产品生产的依据,使用的方案和外观进行整体的规划。 5.1.3C2 产品设计:完成产品在开发部阶段的设计和测试。 5.1.4C3 工程试制:工程和品质对产品的技术进行消化,并对开发输出的产品设计进行产品验证。 5.1.5C4 试产试销:通过产线和市场对新产品进行验证.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技术要求SOR模板

目录 1.名词解释 (1) 2.项目总体描述 (1) 2.1项目时间节点 (1) 2.2产品信息 (1) 3. 主要性能和技术要求 (2) 3.1一般要求 (2) 3.2性能要求 (2) 3.3试验和寿命 (2) 3.4成品性能 (2) 3.5验收规则 (2) 3.6执行法规和标准 (2) 4. 双方工作任务、时间要求及违约 (2) 4.1双方工作任务及时间要求: (2) 4.2风险责任的承担 (3) 4.3违约责任 (3) 5.交付物的提交 (3) 5.1甲方向乙方提供交付物的时间: (3) 5.2乙方向甲方提供的交付物及时间: (4) 6.双方数据交换的要求 (4) 7.知识产权及保密 (5) 8.测试要求 (5) 8.1样车/样机的测试 (5) 8.2样件的验收 (5) 9.投标书内容及要求 (5) 10.甲方技术联络人 (7)

1.名词解释 产 品:指乙方根据本产品开发技术要求规定,设计、生产的×××× 参考样件:技术要求:指甲方对产品结构、尺寸、性能、材料等的要求(非金属件含产品颜色、皮纹等)。 技术资料:指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设计、开发、试验、制造的图纸、CAD 数据、技术规范、分析报告、试验报告、样件等全部技术文件及实物,也包括在本产品开发技术要求履行过程涉及到的各方的专有技术、专利技术、企业秘密、生产信息、商业机密等资料。 产品数据:指描述产品结构、性能、材料、尺寸、公差、表面处理等特性的最终完整数据,它完全可以指导产品的后续工艺工装设计和产品制造。 电子文档:指用计算机数据对产品进行描述的文档。 黑盒子部件:指因需要特殊加工工艺,而只能由产品供应商定义的零部件。 其结构布置图、详细设计及零件标准将由供应商提供,主机厂仅负责零部件的装配尺寸和形状修正。 灰盒子零件:指的是由主机厂定义外表面及边界条件,由供应商完成具体内部结构详细设计的零部件。 2.项目总体描述 2.1 项目时间节点 随着项目的开展以上节点可能有所变化, 任何变动都将与乙方进行沟通,并应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 2.2 产品信息 2.2.1以下为此协议所涉及的零件号及名称清单 2.2.2零部件简图 1) ×××××××××× 图1×××××××× 2) ××××××××××

产品设计开发经验及流程

+ 产品开发设计详细流程 十几年的设计师亲身经验总结而出,新手、初学者、设计师、工程师等等好好珍惜! 首先要知道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是将预定的目标,经过一系列规划与分析决策,产生一定的信息(文字,数据,图形)形成设计,并通过制造,使设计成为产品. 产品开发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提出项目建议阶段;2.设计平面图(效果图)阶段;3.设计结构图阶段;4.手板制作及评审阶段;5.模具制作阶段;6.初次试模阶段;7.工程验证、提高和改进产品设计阶段;8.最后工程试验板阶段;9.试产阶段;10.试销阶段11.生产阶段。 首先是提出项目建议阶段,也就是新产品立项阶段: 根据公司或客户提出项目设计要求,由开发部、销售部、品管部参与项目评审会议,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及项目开发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统筹工作,此阶段需编写好以下文件:1.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由总经理、业务经理、以及工程部经理完成;2.新产品成本预算表,这由项目工程师编写,经理审核;3.设计开发计划任务书,这个由项目工程师编写,主管审核,经理批准。然后,写出一份可行性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市场需求预测,也就是说开发这套产品公司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说白了就是能不能赚钱;(2)有关产品的国内外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3)所开发的产品属于哪种档次以及消费人群;(4)考虑公司在现有的条件下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准备采取的措施;(5)预期达到的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6)突出设计,工艺等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7)预算投资费用及项目的进度期限。 确定好开发项目之后,就进入设计平面图阶段,也就是设计效果图阶段。这个阶段,首先由平面设计工程师在一周内完成平面设计效果图。然后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会议,对效果图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结构的可行性;(2)包装方案;(3)外观颜色的搭配;(4)零件的材料要求;(5)功能是否可行等等,其中要特别注意对产品功能以及产品成本的影响。如果评审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重做效果图,并且做好评审报告。 平面图做好后,就根据平面图设计结构图,也就是进入设计结构图阶段。此阶段的工作主要由结构工程师与电子工程师共同负责。首先结构工程师根据效果图,用3D软件设计结构图,如果有IGS文件就更好了,可以直接导入,如果没有就对应效果图做结构图。如果在绘制过程中发现在软件上是不能完成的或者是出不了模的,应该及时提出,看是否可以更改外观要求。一般的结构图必须在5天内完成,复杂的结构图必须在7天内完成,这就应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定。 产品结构设计应以最简单的结构做出最优良的产品,这就叫做性价比。做结构图时应特别需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首先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能对产品的材料进行选择,以与产品结构性能最匹配的材料作为产品的首选材料。材料一般有五金件和塑料件,根据经验一般采用塑料件,因为塑料组成的多样性,结构,形状的多变性,使得它比起五金件有更理想的设计特性;特别是它的形状设计,材料选择,制造方法选择,更是五金件无可比较的,因为五金件在设计上对于外形和制造,都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而塑料件到底是用硬胶还是软胶,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这些都要考虑好。对于安规材料必须要按照安规认证机构规定的要求购买. 然后考虑产品壁厚的大小:合理地确定产品的壁厚是很重要的,因为产品的壁厚首先决定于产品的使用要求,比如强度、结构、重量、电气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产品的壁厚不能过厚,也不能太薄,或是壁厚突变,因为太厚的话容易产生缩水,太薄则容易产生烧焦或填充不满等一些成型工艺问题,而太突然的壁厚变化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