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考研-谢益显 新中国外交史笔记11

二、“八.二三”事件”——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

1、背景:美国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气氛1958年5月成立“美军驻台协防军援司令部”8月8日,美国海军参谋长的叫嚣8月18日,美国国务院公布“关于不承认共产党中国政策的备忘录”,蒋介石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叫嚷要“反攻大陆”,并于8月7日宣布实行紧急状态。2中国政府关于解放台湾“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收复沿海岛屿第二步:解放台湾3中国领导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对炮击的准备

(1)使中东和台湾海峡地区的斗争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为后盾

(2)毛**对局势的分析:廖心文《1958年炮击金门决策内幕》——“我总觉得,它(指美国)是霸中间地带为主。至于我们这些地方,除非是社会主义阵营出了大乱子,确有把握,一来,我们苏联、中国就全部崩溃,否则,我看他是不敢来的。”——“我们还是横了一条心,要打就打,打了再建设。每天总是怕,在干部和人民里头不鼓起一点劲,这是很危险的。”。——“人心就是力量,我们这边的人多一点,他们那边的人少一点”。从这个意义上比较,美国“力量有限,困难甚多”。

(3)美国在5个方面的困难:第一,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布世界各地,因此,造成兵力分散,处处兵力不足;第二,美国国内厌战空气甚浓;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政策;第三,资本主义世界中也不支持美国的政策;第四,全世界都在反对侵略,反对战争;第五,世界各地蕴藏着革命力量,反帝斗争一触即发。

(4)准备工作:——“每个环节都是我和总理搞的。美国第七舰队护航,杜勒斯战争边缘政策,这样的事不能粗枝大叶,要很准确,很有纪律。”“那时,每天两大本参考资料都要看完,不然你不了解情况,如何决策?全世界一切舆论都要了解。”

4、“八·二三”炮击

(1)战略:“直接对蒋,间接对美”

(2)时间的选择:更好地吸引国际上的关注,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斗争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5、炮击后美国的反应8月27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命令部队协防金门、马祖。“美军当年的行动倒是十分迅速,不到10天,台湾海峡的美国海空军力量便大大增强,计有航空母舰7艘、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40余艘;第九十六巡逻航空队、第一海军陆战队航空队和其它好几批飞机。另外,美国第一批海军陆战队近4000人在台湾南部登陆,还有部队陆续到达,在中东地区的第六舰队的一些舰只也驶向台湾海峡。”——叶飞:《毛主席指挥炮击金门》载1993年1月24日《人民日报》8月29日艾森豪威尔下达护航命令。9月4日杜勒斯发表声明,威胁要把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的军事行动的范围扩大到金门、马祖等中国沿海岛屿,并宣称以为此做了军事上的部署。

6、中国的进一步行动(1)8月23日到9月4日,炮击金门的目的基本达到。第一,警告并严惩了蒋介石集团;第二,减轻了中东人民的压力;

第三,调动了国内人民的积极性;第四,试探了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态度。(2)根据新情况,确定采取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方针,逼美国重新回到谈判桌旁(3)具体办法:——9月3日,暂停炮击三昼夜——9月4日宣布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积极呼吁恢复中美和谈。“我们这一打,打出美国想谈来了,他敞开了这张门了,看样子,他现在不谈,也是不得了的,他每天紧张,他不晓得我们要怎样干,那好,就谈吧,跟美国的事就大局说,还是谈判解决,还是和平解决,我们都是爱好和平的人嘛。”——毛**,1958年9月6日,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1958年9月6日,周恩来,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和澎湖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如果美国政府悍然不顾中国人民的再三警告和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继续对中国进行侵略和干涉,把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的头上,美国政府必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中国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谋求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和消除”9月7日,美国海、空军为国民党运输队护航。毛**指示:只打蒋舰,不打美舰9月8日,料罗湾海面戏剧性场面。

7、中美恢复会谈1958年9月15日,中美大使级谈判在炮击金门的背景下于华沙复会。周恩来指示中方代表:“应该采取积极进攻的方针”,为配合华沙谈判,福建前线指挥部对金门白天黑夜打零炮。美蒋矛盾:“我们没有保卫沿海岛屿的任何法律义务,我们也不想承担任何这种义务。今后我要说,如果美国认为放弃这些岛屿不会对可能的保卫福摩萨和条约地区的工作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我们就不会考虑在那里使用部队。”——1958年9月30日,杜勒斯声明标志着美国对金马的政策从协防转为脱身。蒋介石:杜勒斯的谈话“只是单方面的声明”,台湾当局“没有任何义务来遵守它”。

8、中国领导人改变策略10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以国防部长名义发布的文告,《人民日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炮击金门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斗争的意义,进入了包含政治、外交斗争的新阶段。一星期的停火期满后,10月13日,我国防部再次发布给“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同志们”文告“开始我们想打金马,后来一看形势,金马收回就执行了杜勒斯的政治路线,还是留在蒋介石手上好。要解决,台、澎、金、马一起解决,中国之大,何必急于搞金马?”——毛**绞索论:“所有美国在世界上的军事基地都是套在美帝国主义脖子上的胶索,绞索的另一端交给了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和反侵略的人民,美国侵略者在这些地方停留地越久,套在它的脖子上的绞索就越紧”

——毛**,1958年9月8日“八.二三”炮击中中国策略的改变利用美蒋矛盾,将先解放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再解决台澎两步走的战略改为长远考虑,一并解决的战略;2在金、马问题上,中国政采取了“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策略3“炮击金门就是要帮助蒋介石守好金门”三、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初设想

1、炮击后两岸关系的变化

2、毛**立即抓住时机,对台湾回归祖国提出许多重要原则

3、“一纲四目”一纲: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四目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定;(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4)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四、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1、中国遣责美国破坏越南普选1954年9月,越、老、柬被《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列为东南亚军事联盟的保护区域。1955年2月FaGuo开始从越南撤出。南越实际成为美国的新殖民地。1955年5月,越南南北双方武装力量在越南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集结完毕。南越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破坏普选。中国:“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对于好战分子的战争准备,包括他们在印度支那制造紧张局势,破坏日内瓦协议的种种阴谋活动在内,不能不予以高度警惕。”——周恩来,1955年6月26日

2、反对美国挑起老挝内战日内瓦协议规定:FaGuo军队和越南志愿人员撤出老挝,老挝在1955年内进行普选。1954年11月,老挝发生政变,亲美的卡代内阁成立。956年3月,富马亲王重新组阁。与苏发努冯亲王会谈,奉行和平中立政策。1957年11月,老挝联合政府成立。1958年7月,亲美的萨纳尼空组阁,宣布不受日内瓦协议的束缚,并于1959年挑起老挝的内战。美军和美国军事设备大量进入老挝。中国: 1959年2月18日,中国外交部长陈毅声明1959年2月19日,致函日内瓦会议两主席苏英两国的外交部长1959年5月18日,中国外交部声明1958年12月,极端亲美的富米.诺萨万军人集团夺取政权。1960年8月,贡勒大尉政变,富马亲王组成新政府。在美国支持下,富米.诺萨万——文翁.纳占巴塞集团成立“革命委员会”,不承认富马新政府,进攻万象,挑起大规模内战。富马政府同中国友好,接受中国和越南的援助。

3、中国代表团为会议达成协议作出了积极的努力1961年1月,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建议召开扩大的日内瓦会议,以维护日内瓦协议和恢复老挝和平。1961年5月16日-1962年7月23日,关于老挝问题的扩大的日内瓦会议。通过两个文件:《关于老挝中立的宣言》和《关于老挝中立的宣言的议定书》。中国:必须严格区分老挝问题的国内和国际方面必须尊重日内瓦协议必须尊重老挝的独立和主权1963年5月31日,老挝内战再起,富马亲王被软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