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底分型定义、包含关系及实战

顶底分型定义、包含关系及实战
顶底分型定义、包含关系及实战

第一周顶底分型定义、包含关系及实战

欢迎加入5月半年班!

1、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会如何分析一支股票的走势,并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包含如何选到标的股、如何选取进场点、出场点、如何控制风险、如何判断指数、如何积累良好的心态。成为一名可以依靠自己持续、稳健获利的交易者。

2、保持学习热情:半年班延续时间长,不需要刚开始发力过猛,需要循序渐进,避免虎头蛇尾。

3、遇到困难时的对策:及时发问,跟紧教学节奏,按时完成作业;一些特别的难点如果一时无法马上吃透,不用特别心急,根据以往半年班同学的经验,这些难点(例如线段终结、同级别分解等)会在持续授课过程中顿悟。

4、巩固知识点的方法:多推演历史图形以及多做模拟盘训练。尽量要克制学到新方法后马上实盘的冲动,因为在没有掌握好,并且没有明确自己最有优势的策略前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失误,把得来不易的信心给丢失掉。交易所并不关门,所以不要急于当下马上去赚钱。

5、保持平衡:不要急于横向与同班同学比较,闻道有先后,每个同学在进入半年班之前的基础必然是不同的,与过去的自己比较是比较合理的。

班级名字:正思班

引子:佛教中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叫做“道”,这道叫做中道,因为它是避免两个极端的。这中道一般都称之为八正道,因为它是八个部分组成的,这八个部分就是:

1、正见:正实的知见;

2、正思:正确的思维;

3、正语:正直的言语;

4、正业:端正的行为;

5、正命:正当的职业;

6、正勤:正好的努力;

7、正念:正净的忆念;

8、正定:正统的禅定。

后期要达成的效果展示

序言:知识点关联

1、为何要学包含关系:因为要寻找顶底分型;

2、为何要寻找顶底分型:因为要画严格笔;

3、为何要画严格笔:因为要画出中枢;因为严格笔还可以用来推笔,构成稳定性更好的结构,使得区间套更易进行;

4、为何要学1+1终结:因为要同级别分解;

5、为何要同级别分解:因为要使得中枢方向确定,行情分析简单;

6、为何要中枢方向确定:因为要比较是否背驰;

7、为何要比较背驰:因为要定义1、2、3类买卖点;

8、为何要定义1、2、3类买卖点:因为要实际操作,要盈利

前言:分形几何的自相似性

本方法分析的核心:分形几何的自相似性

分形几何的精髓是在于:不同测度下的自相似性。在几何上体现为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相似性;在股票价格变化上体现为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相似性。

一、自相似性的定义

1、精确自相似;

这是最强的一种自相似,分形在任一尺度下都显得一样。

2、近似自相似;

这是一种较松的自相似,分形在不同尺度下会显得大略(但非精确)相同。

思考:股票走势属于精确自相似还是近似自相似?

二、顶分型和底分型

任何走势都可以定义为不同大小、级别的“零件”组合而成。而这所有零件中,分型是最小的零件。有了分型后,可以用它构建出笔,有了笔以后可以组成线段,而线段又可以构成更大级别的笔,而有了这笔之后,我们可以构建中枢,有了中枢后,就可以构建走势结构。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分型,有点像我们小学数学中的“1”,有了1之后,我们开始接触更多的自然数,然后慢慢有了加减乘除,然后就开始了整个数学的学习。

1、顶分型定义:

不含包含关系的3根K线,中间一根的高点最高,低点也最高。

2、底分型定义:

不含包含关系的3根K线,中间一根的低点最低,高点也最低。

3、顶、底分型的含义

顶、底分型定义:多空双方三次交战后阶段性强弱的结果展示。

附:顶、底分型的含义——案例分析

4、上升趋势中K线的包含关系

上升趋势中的包含关系:高点取高的,低点也取高的,简称高高。

5、下降趋势中K线的包含关系

下降趋势中的包含关系:低点取低的,高点也取低的,简称低低。

课堂提问:第几根k线形成后,出现了包含关系?

答:当第5根k线出现,4和5存在包含关系。

3和4属于下跌趋势,所以按照低低处理。取4号的低点和5号的低点。

6、包含后的再包含关系

处理包含后再包含的原则是:按照时间顺序,相邻两根发生包含就处理。

处理包含关系时,趋势方向的判定原则:

①当遇到第一根需要处理的K线时,先看前二根K线,这两根K线的方向决定了之后采用GG还是DD原则;

②若之前两根K线是上升趋势,则采用GG原则,反之,采用DD原则。

顶底分型实践:上证指数月K线图(没有顶分出现就没有顶,没有底分出现就没有底)

三、中继、转折顶底分型的区分

这部分内容开始进入到分型的实战部分。虽然今天只是第一节课,但是我们尝试加入分型对于一笔是否终结的判断内容,随着后期知识的不断学习,成功率会逐渐提升,我们今天先从基础部分来看如何简易判断转折分型。而判断一笔(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是否结束,始终是贯穿在整个方法体系中的基本功。

1、内部背离的影响

注:更适用与大级别如周线级别,日线级别可用可不用。

2、顶底分型形态影响

典型形态:

核心是第三根:实体饱满有力度,收盘在第二根线极值下(上)方;次核心是第二根:长影线、十字星、低(高)开阳(阴)线佳。

非典型形态:

大阴大阳之后跟随小阴小阳,通常是中继顶底分型概率高;

第三根线实体力度不够。

3、从形态上预估:最有杀伤力的分型

最有杀伤力的分型:一般来说,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部,且收盘不能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一半之上,属于最强的顶分型,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底分型反之。

注:同时第三个顶分型下方的红柱子缩短,转折顶分型的概率比较高。

3、从形态上预估:较有杀伤力的分型

较有杀伤力的分型: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根K 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线区间一半之上,那么该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终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较大,如果其中有包含关系,是直接长阴吃掉长阳,是最强的一种包含关系,底分型反之。

附:长阴通常实体部分指大于7%,长上影指上影线幅度大于5%;

3、从形态上预估:中继分型

多为中继型的分型:如果第一根K线是长阳线,而第二、第三根都是小阴、小阳,无法向下超越第一根K线的二分之一处,那么这种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强,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级别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中枢的形成。一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型的。

4、原著中方法:看次次级别是否有3卖(买)(当前略超纲,仅作了解)

如果在日线顶分型出现后,去看这个顶分型中最大的中枢(通常都是5分钟中枢,30分钟时间不够),如果接下去针对这个5分钟中枢形成了第三类卖点,其后成笔的概率很高;

案例分析:奥普光电(002338)5钟K线图

课程互动问答:

1.Q:什么时候用高高?什么时候用低低?

A : 估计前面漏过了吧,发现哪根K线有包含关系以后,向前看两根,如果这两

个K线是向上的,就是高高包含,反之是低低。

2.Q:跟踪股票可以更好的学习老师的思路。

A : 嗯,是的,关键是把分析思路给弄熟练了。

3.Q:模拟盘操作的软件用什么

A : 再有1-2个月,我们自己开发的训练软件就出来了,到时候给大家用。

4.Q:都老师,这个课有没有精讲推笔的一节?

A:有关于推笔的内容,课件中有,就应该算精讲了,会详细说明逻辑。

温馨提示

我们课程分享的案例纯属教学性质,并非推荐股票,目的是要授之以渔,请大家不要盲目追涨杀跌。操作还要记得按教学方法来,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才是重中之重。课堂教学的方法为益学堂讲师多年的实战心得通过益学堂网络培训平台告知大家,操作方法仅供参考,无法保证绝对的盈利或者无亏损,建议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保持良好心态,以此实战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顶底分型的实战要点

顶底分型的实战要点(2010-08-09 16:22:45) 转载标签:股票分类:被推荐被收藏加精华博文 1、最有杀伤力的顶分型。 一般来说,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 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 线的底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属于最弱的一种,也就是说这顶分型有着较强的杀伤力。底分型反之。 2、较大杀伤力的顶分型。 如果第二根K 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根K 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 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终要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极大了。如果里面有一个包含关系,但这包含关系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是最坏的一种包含关系。底分型反之。 3、中继型。 如果第一K线是一长阳线,而第二、三都是小阴、小阳,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了,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级别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中枢的形成,一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的。 4、有效判断顶分型。 例如对日线上的顶分型,是否有效跌破5日均线,就是一个判断顶分型类似走势很好的操作依据。周线顶分对应的是5周线。反之,可以有效判断底分型。 5、精确判断中继。 就是这分型所对应的小级别中枢里,是否出现第三类买卖点,而且其后是否出现中枢移动。例如,对于一个顶分型,该顶分型成立后,对于该分型区间在小级别里一定形成某级别的中枢,选择其中最大一个,例如日顶分型后,可以找到相应的5、1分钟中枢,一般最大的就是5 分钟,30 分钟没可能,因为时间不够。如果该5 分钟中枢或1 分钟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并该卖点不形成中枢扩张的情形,那么几乎100%可以肯定,一定在日线上要出现笔了。所以一旦日线出现顶分型,小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一定先要走。 可以100%肯定的,要不出现笔并最终有效破坏该顶分型,那一定要出现某级别的第三类买点,否则就算有短时间的新高,也一定是假突破。所以结合小级别的中枢判断,顶分型是否延伸为笔,是可以当下一目了然的。 6、分型与小级别走势类型结合操作。 一般来说,可以把分型与小级别走势类型结合操作,例如日线与5 分钟的。如果一个小级别的中枢震荡中连日K线都没出现顶分型结构,那么,这个中枢震荡就没必要走了,后者就算打短差也要控制好数量,因为,没有分型,就意味着走势没结束,随时新高,你急什么?而一旦顶分型成立,必然对应着小级别走势的第一、二类卖点,其后,关键看新形成中枢的第三类买卖点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中继的,都是第三类卖点后形成中枢扩展,也就是有一个绝妙的盘整底背驰让你重新介入。这样,利用分型搞了一个美妙的短差,又不浪费其后的走势,这就是一个比较及格的操作了。

中继形态和转折顶底分型的区分

中继形态和转折顶底分型的区分

在上涨(下跌)过程中第一次出现的顶分型(底分型),如果形态上不十分强烈,那么一般情况下可能是中继分型,不会导致行情向下(向上)转折。但如果是第二次、第三次连续出现顶分型,向下(向上)转折的概率非常大。 如果在本级别黄白线没背离,但是红绿柱背离,说明次级别可能背离了

1、顶底分型的买卖规则: 任何级别的走势,如果没有出现顶分型,就没有顶,相对应的操作就是持股。反之,如果没有出现底分型,就没有底,相对应的操作就是持币。 顶底分型结合背离使用效果非常好,能使你的买卖在相对底部或顶部。 某级别出现底背驰,使用某级别+1级别的底分型作为买入点; 某级别出现顶背驰,使用某级别+1级别的顶分型作为卖出点。 举例:某股票30分钟级别2中枢背驰,当日线出现底分型时买入。 级别排序: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线-周线-月线

2、顶分型形态影响: 核心是第三根-----实体饱满有力度,收盘在第二根数值下(上)方 次核心是第二根-----长影线、十字星、低(高)开阳(阴)线佳

大阴大阳之后跟随小阴小阳,通常是中继顶底分型概率高,第三根实体力度不够 分型中三根K线的指导意义: 以顶分型为例: (1)第一根是长阳,之后的小阴、小阳,这样的顶分型的意义不大。 (2)第二根是长上影或直接就是一根长阴,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线的区间的一半以上,这种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 (3)第三根K线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而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是最弱的一种,最具杀伤力。 顶底分型的核心---多空方反复较量的过程。级别越大的顶分其杀伤力度也就越大。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精)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内容摘要: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矿产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转型是每个资源型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淮北市的基本情况为例,从分析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和问题入手,论述转型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为关键,从资源型城市政府和国家层面找寻推动转型的路径。 资源型城市,又称“资源性城市”、“资源城市”、“资源指向型城市”。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对资源型城市大致可从发生学和功能学两个方面来界定。从发生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的城市;从功能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要承担为国家输出资源性产品的功能,即资源性产业要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因而所谓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目前,城市转型问题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从以上意义统计,目前我国共有118个资源型城市,主要包 - 1 -

括以煤炭、石油、冶金、森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中,资源型城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50 年代到70 年代,我国实行封闭的重工业化战略,工业的发展依靠本国廉价的能源、原材料作为支撑。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我国现代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淮北市的情况看,1960年因开采闸河煤田而建市以来,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就先后建成大小矿井37对,年产原煤2700多万吨,电厂装机容量155万千瓦,累计向国家提供原煤7亿多吨,输送电力100多亿度。但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资源环境的耗竭性和空间结构形态的松散性。 首先,产业结构呈现单一性。资源型城市大都由资源开发基地演变而来,资源开发企业在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的多数其他产业都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展开,并和资源主导产业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三次产业结构状况来看,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具有二产比重高、一、三产比重低的特点。比如淮北市煤炭、电力产业一直是发展的支柱产业,2006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4:53.5:35.1。从产业结构变化幅度来看,产业结构都会有一个逐步趋向高级化的过程。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幅度都低于全国城市的平均变化水平。单一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 2 -

简单实用的顶分型与底分型

简单实用的顶分型与底分型 2010-05-07 顶分型,三根K线组成,中间一根线的最高点其他两根K线最高点相比最高,中间一根线的最低点跟其他两根线的最低点相比,也是最高,此为顶分型,如图所示 出现此形态,后市看跌,当然,出现此形态未必一定要卖,它也有强弱之分,以最后一根线的力度和成交量区分强顶分型与弱顶分型,最后一根阴线如果跌破第一根阳线的中点之下(如上图所示),并伴随一定成交量,那么后市调整力度将会比较大,建议出局。下面说弱顶分型,如此图: 最后一根线,远远没到第一根线的中点一下,所以可以不用怕,继续持股,或者减仓一半,过两天逢低再补,做到利润最大化。只要出现顶分型,不论强弱,90%以上均会出现调整,调整幅度不同而已,至少两三天内回出现比最后一根线更低的位置。 底分型,三根K线组成,中间一根线的最高点其他两根K线最高点相比最低,,中间一根线的最低点跟其他两根线的最低点相比,也是最低,此为底分型,如图所示

出现此形态,后市看涨,但是同样也有强弱之分,同样以是否突破后跟阳线第一跟一线的中点和成交量区分,上图为强底分型,预示未来涨幅将会比较大。弱底分型如下图 后面一根线收在第一根阴线中点之下,后市可能会涨,不过力度不会很大。如果应用底分型买股票,最好后一根阳线实体要大,成交量上要有保证,这样成功率才会提高。 此外,实际走势图中不会总出现这么明显的图形,这时就出现了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变种,如图 这是带有包含关系的顶分型,第三根线的走势都在第二根线走势的范围之内,两者可视为一根K线。

底分型的变种也是同理,如图, 第三根线的走势都在第二根线走势的范围之内,两者可视为一根K线。 应用顶分型时,如果中间一根线偏离均线过远,涨幅已经很大,那么信号将相当准确,如图000037深南电A2009年7月走势, 涨幅巨大,偏离均线很远之后出现顶分型。

中国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公布

中国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公布(第一批+第二批)《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出台后,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文件精神,扎实落实相关政策,取得积极进展。目前,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已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也将于近期下达。 根据《若干意见》提出的"2007-2010年,设立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强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重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贷款贴息等方面"要求,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会同财政部以东北办前期完成的《我国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界定研究》等课题为基础,提出了首批12家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已经国务院批准。 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包括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5个: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 西部地区典型资源枯竭城市3个: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 中部地区典型资源枯竭城市3个: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 典型资源枯竭地区1个:大兴安岭。 目前,财政部提出的2007年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方案也已经国务院批准,转移支付资金将于近期下达。在总结首批经验的基础上,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归集相关数据,积极开展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的界定工作。

根据《若干意见》提出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的要求,目前各有关省区加强了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领导,分别组织制定本地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也在积极制定、完善转型规划,提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具体方案,明确转型思路和发展重点,保证合理使用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 国务院确定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近日,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中央财政将给予包括此前确定的12个资源枯竭城市在内的共44个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近年,暂不再审定新的资源枯竭城市。 国务院要求,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并强调省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同时要求资源枯竭城市要抓紧制定、完善转型规划,提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具体方案,进一步明确转型思路和发展重点,切实做好相关工作,用好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为保增长、促协调,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探出一条新路。 具体名单如下:

已有成果对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已有成果对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学术界在资源型城市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界定,下面将主要观点进行归纳。 一、关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问题 迄今为止,关于什么是资源型城市,不同学者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资源型城市指其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张秀生、陈先勇,2001)。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暗含:其主导产业包括两类,一类为矿产品,另一类为矿产品的初加工品。 2.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张米尔、武春友,2001)。我们认为,这个定义也暗含其主导产业包括两类,一类为矿产品,另一类为矿产品的初加工品。 3. 资源型城市就是专门化职能城市的一种,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郑伯红,1999)。我们认为,这一定义强调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显著地依赖于某种天赋的自然资源,属于以输出能源和原材料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区。 4. 有学者把单一产业性城市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资源型城市,如大庆(石油)、大同(煤炭)、铜陵(铜矿);二是产品型城市,如十堰(汽车)、攀枝花(钢铁)、仪征(化纤)等(王元,2000)。我们认为,这里所讲的资源型城市是单一产业性城市中的一种。 5. 有学者把专业性工矿城市分为两类,一类其主体是矿业城市,另一类是矿产品加工工业城市,如钢铁工业城市和有色金属工业城市等(鲍寿柏、胡兆量、焦华富等,2000)。我们认为,这里所讲的专业性工矿城市的内涵与第1、2种概念接近。 6.在研究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资源型城市可以从发生学和功能学两个方面来界定。从发生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一定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的城市;从功能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一定要承担为国家输出资源性产品的功能,即资源性产业要在城市经济占有较大份额。据此,我们可对资源型城市作如下定义:即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这里所指的自然资源大部分为矿产资源,也包括森林资源;资源性产业既包括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包括矿产资源的初加工,如钢铁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因此从上述定义看,资源型城市概念的外延要比矿业城市宽,例如,森工城市不属矿业城市但属资源型城市,冶金城市不属矿业城市但属资源型城市。 二、关于确定资源型城市的数量标准 资源性产业究竟占多大比重才算得上资源型城市?这个数量标准,国家有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学术界的认识也很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有学者认为,在资源型城市的宏观经济结构中,以资源。(石油、煤炭、木材等)初级开发为主的第二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且工业产值结构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

第一周 顶底分型定义、包含关系及实战

第一周顶底分型定义、包含关系及实战 序言:知识点关联 1、为何要学包含关系:因为要寻找顶底分型; 2、为何要寻找顶底分型:因为要画严格笔; 3、为何要画严格笔:因为要画出中枢;因为严格笔还可以用来推笔,构成稳定性更好的结构,使得区间套更易进行; 4、为何要学1+1终结:因为要同级别分解; 5、为何要同级别分解:因为要使得中枢方向确定,行情分析简单; 6、为何要中枢方向确定:因为要比较是否背驰; 7、为何要比较背驰:因为要定义1、2、3类买卖点; 8、为何要定义1、2、3类买卖点:因为要实际操作,要盈利 前言:分形几何的自相似性 本方法分析的核心:分形几何的自相似性 分形几何的精髓是在于:不同测度下的自相似性。在几何上体现为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相似性;在股票价格变化上体现为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相似性。 一、自相似性的定义 1、精确自相似; 这是最强的一种自相似,分形在任一尺度下都显得一样。

这是一种较松的自相似,分形在不同尺度下会显得大略(但非精确)相同。 思考:股票走势属于精确自相似还是近似自相似?

二、顶分型和底分型 任何走势都可以定义为不同大小、级别的“零件”组合而成。而这所有零件中,分型是最小的零件。有了分型后,可以用它构建出笔,有了笔以后可以组成线段,而线段又可以构成更大级别的笔,而有了这笔之后,我们可以构建中枢,有了中枢后,就可以构建走势结构。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分型,有点像我们小学数学中的“1”,有了1之后,我们开始接触更多的自然数,然后慢慢有了加减乘除,然后就开始了整个数学的学习。 1、顶分型定义: 不含包含关系的3根K线,中间一根的高点最高,低点也最高。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青班)

赵海讲义: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青班) 一、引言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在国外一般叫衰退地区经济振兴,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在这方面就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特定地区而言的。如德国鲁尔区的振兴、日本九州地区的振兴等。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因是一些老资源型城市特别是建国前就进行大规模开采的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并且是很多城市带有共性的问题,这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等均对包括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资助,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开采相伴而生,一般来说资源储量的多少决定了这些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加上传统体制割裂了资源开采企业和地方经济的联系,造成了地方经济规模偏小,替代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的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资源型城市相继进入资源开采后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探明储量减少,开采成本上升,人员过剩,经济发展缓慢的区域性衰退现象,那些资源枯竭的城市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同时,入世后,很多资源和原材料也将面临来自国外的竞争,这就给这些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更大挑战。 资源型城市是指伴随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壮大,并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比重较大的城市。这里说的资源大多为矿产资源,当然也包括森林资源;资源型产业既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矿产资源开发,也包括对这些矿产资源的初加工,如钢铁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因此,资源型城市概念的外延要比矿业城市宽,比如,森工城市、冶金城市不属于矿业城市,但属于资源型城市。 仅仅进行定性分析还不足以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科学的分析,还必须进行必要的定量分析。对资源型城市进行定量分析是近20年来理论界一直不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总起来说,主要以城市经济对资源型产业的依存度为依据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作者:王青云 提交日期:2004-09-02 2002年7月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报告 在国外,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一般叫衰退地区经济振兴或结构性问题地区的经济振兴。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在这方面就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特定地区而言的。如德国鲁尔区的振兴、日本九州地区的振兴等。 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参见周德群、龙如银:“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出 路”(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970091)),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2001年9月)。 起因是一些老资源型城市特别是那些建国前就进行较大规模开采资源的城市在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并且是很多城市有一些共性的问题,这时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等均对包括资源型城市经济转的有关问题研究进行了资助,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归纳起来,方面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就单个特定的资源型城市或地区(如大庆市、大同市、山西省等)进行了经济结构转型研究。如《资源型地区的持续发展与战略创新》(2000年),收集了原山西省省长孙文盛同志在山西省工作期间就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所发表的讲话;原山西省阳泉市市委书记田霍卿同志所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2000),以山西省资源型地区为背景,结合阳泉市、晋城市两个城市的实际,对资源型城市如何加速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

股票分析方法之顶分型与底分型

股票分析方法之顶分型与底分型 顶分型,三根K线组成,中间一根线的最高点其他两根K线最高点相比最高,中间一根线的最低点跟其他两根 线的最低点相比,也是最高,此为顶分型,如图所示 出现此形态,后市看跌,当然,出现此形态未必一定要卖,它也有强弱之分,以最后一根线的力度和成交量区分强顶分型与弱顶分型,最后一根阴线如果跌破第一根阳线的中点之下(如上图所示),并伴随一定成交量, 那么后市调整力度将会比较大,建议出局。下面说弱顶分型,如此图:最后一根线,远远没到第一根线的中点一下,所以可以不用怕,继续持股,或者减仓一半,过两天逢低再补,做到利润最大化。只要出现顶分型,不论强弱,90%以上均会出现调整,调整幅度不同而已,至少两三天内回出现比最后一根线更低的位置。 底分型,三根K线组成,中间一根线的最高点其他两根K线最高点相比最低,,中间一根线的最低点跟其他 两根线的最低点相比,也是最低,此为底分型,如图所示 出现此形态,后市看涨,但是同样也有强弱之分,同样以是否突破后跟阳线第一跟一线的中点和成交量区分,上 图为强底分型,预示未来涨幅将会比较大。弱底分型如下图后面一根线收在第一根阴线中点 之下,后市可能会涨,不过力度不会很大。如果应用底分型买股票,最好后一根阳线实体要大,成交量上要有保证,这样成功率才会提高。 此外,实际走势图中不会总出现这么明显的图形,这时就出现了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变种,如图,这是带有包含关系的顶分型,第三根线的走势都在第二根线走势的范围之内,两者可视为一根K线。

底分型的变种也是同理,如图,第三根线的走势都在第二根线走势的范围之内,两者可视为一根K线。 应用顶分型时,如果中间一根线偏离均线过远,涨幅已经很大,那么信号将相当准确,如图000037深南电 A2009年7月走势, 涨幅巨大,偏离均线很远6.84之后出现顶分型。 应用底分型时,应注意结合多种指标作为参考,例如海南航空去年11月到今年2月的走势图: 方框框起来的地方从左边看起,一个强顶分型,接着大幅下跌,最后三根线达到的低点既是上一个成交密集区即支撑区,又在60日均线获得支撑,最后一根线确立强底分型,这样一来买入赚钱的几率大大提高,于是出现一波上涨。

资源型城市转型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以大同市为例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由于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由来己久,资源型城市便是建立在人们开采资源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西方一些老牌的资源型城市遭到废弃。这是由于资源的枯竭或者替代资源的出现和繁荣,使得这些城市的职能已经不能维持原有的功能。还有一些老牌的资源型城市经过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努力完成了转型。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自建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立了许多资源型城市。现在,由于资源的开发周期己久、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等原因,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转型的问题。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北方的煤炭城市,由于资源的不断开采,城市功能日渐衰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寻找一条适合的转型之路是这些城市的迫切需求。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的资源型城市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中央政府也很重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转型。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群)战略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整个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特别是一些老牌的资源型城市,如大庆、包头等,这些城市的城市规模大,人口数量多,如果不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正确的转型,将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环境、经济问题。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是必要的。 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目前,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枯竭、接续产业弱小、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和就业压力大等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难题。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地理环境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不同,开发利用保护的方式方法不同,再加上不同城市在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没有哪一种模式可以直接套用。本文希望从山西省大同市的基本发展情况入手,结合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教训以及大同市目前经济发展现状,找出大同市在经济转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因地制宜,从本区的发展阶段出发,处理好由于要素禀赋及经济基础带来的差异,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走出符合实际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动态 一、资源型城市内涵和外延的确定

顶分型与底分型

简单实用的顶分型与底分型 顶分型,三根K线组成,中间一根线的最高点其他两根K线最高点相比最高,中间一根线的最低点跟其他两根线的最低点相比,也是最高,此为顶分型,如图所示 出现此形态,后市看跌,当然,出现此形态未必一定要卖,它也有强弱之分,以最后一根线的力度和成交量区分强顶分型与弱顶分型,最后一根阴线如果跌破第一根阳线的中点之下(如上图所示),并伴随一定成交量,那么后市调整力度将会比较大,建议出局。下面说弱顶分型,如此图: 最后一根线,远远没到第一根线的中点一下,所以可以不用怕,继续持股,或者减仓一半,过两天逢低再补,做到利润最大化。只要出现顶分型,不论强弱,90%以上均会出现调整,调整幅度不同而已,至少两三天内回出现比最后一根线更低的位置。 底分型,三根K线组成,中间一根线的最高点其他两根K线最高点相比最低,中间一根线的最低点跟其他两根线的最低点相比,也是最低,此为底分型,如图所示

出现此形态,后市看涨,但是同样也有强弱之分,同样以是否突破后跟阳线第一跟一线的中点和成交量区分,上图为强底分型,预示未来涨幅将会比较大。弱底分型如下图 后面一根线收在第一根阴线中点之下,后市可能会涨,不过力度不会很大。如果应用底分型买股票,最好后一根阳线实体要大,成交量上要有保证,这样成功率才会提高。 此外,实际走势图中不会总出现这么明显的图形,这时就出现了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变种,如图 这是带有包含关系的顶分型,第三根线的走势都在第二根线走势的范围之内,两者可视为一根K线。 底分型的变种也是同理,如图,

第三根线的走势都在第二根线走势的范围之内,两者可视为一根K线。 应用顶分型时,如果中间一根线偏离均线过远,涨幅已经很大,那么信号将相当准确,如图000037深南电A2009年7月走势, 涨幅巨大,偏离均线很远6.84之后出现顶分型。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合理步骤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合理步骤发表时间:2010-01-29T08:58:20.65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9期下供稿作者:武润强,李未(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山西临汾[导读] 在我国,按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界定标准划分摘要:在我国,按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界定标准划分,资源型城市有118个,有一大部分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现今对资源性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此,对于刚起步的资源型城市和正在发展中的资源型城市却研究较少,就算有所涉及,研究的方向也主要偏向于单一的转型阶段,在吸取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归纳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合理步骤。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步骤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8-0172-01资源型城市是由资源的开发而兴起或者发达壮大的且资源型产业在城市产业中占较大份额的城市,众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例表明“转型被动的效果欠佳”。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就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避免“资源富城市兴,资源竭而城衰”的风险,使资源型城市能得到长久发展,特为发展中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提前为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中潜在的问题进行预警研究,认真分析产业发展时刻面临的来自资源、环境、市场等多重风险因素的影响,深入探讨和研究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风险和预警管理,尽早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预警系统,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内、外预警监督机制,做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预警分析,根据预警结果把握合理的转型时机,采取适宜的转型措施。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预警,就是依据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状况的判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发展进行过程规划、追踪分析和警情预报,进而采取积极的产业转型措施,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最终实现产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预警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来自于可持续思想和系统观的内涵,即人的需求满足、代际公平及自然资源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建立产业转型的预警系统旨在预示因开发而导致矿产资源的耗竭或衰竭危机以及造成的环境危机,警示人们应该采取合理开采措施,注意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自然资源开发的临界判定依据是生态效应准则、社会需求准则和经济效率准则等。 其次,在转型过程中构建资源型城市的可测续发展指标体系,以其为参考来指导城市进行转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可持续开采、社会进步、环境支持、经济发展(非资源产业发展)四个方面保持高度和谐的过程,为了全面反映资源型城市各个方面的状况,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碰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结合所描述对象的特点,能够定量评价所描述对象可持续发展过程的指标集合。这种指标集合是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有关指标的有机组合,而不是指标的简单拼凑和堆砌,适用于对复杂系统的多指标综合评价。多指标综合评价,是指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且不同量纲的统计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被评价事物一个整体评价的方法系统。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具备下述三个条件:(1)能够描述和表征出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现状;(2)能够描述和反映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3)能够描述和表征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协调程度。 相应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具备的功能包括:(1)描述功能:能反映系统目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基本状况。(2)解释功能:能提供分析系统的客观现象和产生原因的逻辑线索及有关数据。(3)评价功能:能对实际发展状况、政策、措施做出客观评价。(4)监测功能:能监测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程度。(5)预测功能:能观测发展趋势,为制定政策和预防措施提供服务。 最后,具体转型阶段的措施。政府与社会应从多个方面同时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主要措施包括: 1.国家要制定政策,指导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国家应制订政策,指导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应设立专门用于矿业城市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用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宏观调控手段积极促进地区间经济结构调整。 2.逐步促进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的比重高,只有实现了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型,才能保证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高,所有制结构单一,严重障碍了生产要素顺畅地流动,难以保证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促使中小企业建立具有多种经济成分和多元化利益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推动中小型企业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广泛调动各种生产要素,促进生产要素增量和存量优化配置。 3.加强职业培训,鼓励个人创业,产业结构的转型然会导致大批人员的失业,对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直接关系到了转型的成败。参考文献: [1] 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25-75. [2]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0-205. [3] 王小完.西部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责任编辑:陈雷)

顶分型

顶分型与底分型的概念(2010-08-27 21:02:01) 分类:默认分类 ? 一、基本概念 顶分型: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 底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分型的)顶:顶分型的最高点。 (分型的)底:底分型的最低点。 ? ? 二、概念要点 所有的顶一定是顶分型的,反之,所有的底都是底分型的。也就是:没有顶分型,没有顶;反之,没有底分型,没有底。 三、分析理解 1、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在操作级别的K线图上,没有顶分型,那你就可以持有睡觉,等顶分型出来再说。 2、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买的分力,而其中,买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而卖的分力,有三次的阻击。用最标准的已经过包含处理的三K线模型:第一根K 线的高点,被卖分力阻击后,出现回落,这个回落,出现在第一根K线的上影部分或者第二根K线的下影部分,而在第二根K线,出现一个更高的高点,但这个高点,显然与第一根K 线的高点中出现的买的分力,一定在小级别上出现力度背驰,从而至少制造了第二根K线的上影部分。最后,第三根K线,会再次继续一次买的分力的攻击,但这个攻击,完全被卖的分力击败,从而不能成为一个新高点,在小级别上,大致出现一种第二类卖点的走势。 由上可见,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如同走势中枢,都是经过一个三次的反复心理较量过程,只是走势中枢用的是三个次级别走势。所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一个顶分型就这样出现了,而底分型情况,反之亦然。 3、分型中三根K线的指导意义: 首先,一个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分型结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犹豫。包含关系(只要不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一般在小级别上,都会有走势中枢延伸、扩展之类的东西。 其次,还是用没有包含关系的顶分型为例子。如果第一K线是一长阳线,而第二、三都是小阴、小阳,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了,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级别走势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走势中枢的形成。一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的。 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 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终要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再次,一般来说,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属于最弱的一种,也就是说这顶分型有着较强的杀伤力。 4、分型形成后,无非两种结构:一是成为中继型的,最终不延续成笔;二是延续成笔。对于后一种,那是最理想的,例如在日线上操作完,就等着相反的分型出来再操作了,中间可以去操作别的股票,这是效率最高的。而对于第一种情况,前面说过,可以看是否有效突

资源型城市马鞍山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资源型城市马鞍山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面对世纪之交资源短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的新态势,其生存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由于资源型城市面临缺乏总体布局、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困扰,其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必须通过创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理顺管理体制,注重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等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以马鞍山市为例,分析近年来马鞍山市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对前述理论进行了实证,并提出了马鞍山市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马鞍山市重工业转型

ABSTRACT The resources city with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fore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rise up, and with the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s a leading industry city. The resources city in my kingdom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Face the century resource shortage further aggravate the new situation, i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not only is confronted with new challenges. Due to the lack of resources city facing the general layout, singl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erious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problems with the resource exhaustion, etc, and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under the restricted badly. Therefore, we must through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deas, speed up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mak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enterprises cultivating the mean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goal, to promote the resources city stable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ansh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maanshan status and orientation of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 reversal of the theory, and put forward the maansh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licy Suggestions. Keywords:Resource Based Cities economic structure Ma'anshan heavy industry transition

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困境及转型分析

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困境及转型分析 叶浩1,俞和胜2 1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天津(300457) 2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徐州(221008) E-mail:yehao3275@https://www.360docs.net/doc/c512349023.html, 摘要:资源型城市与一般城市相比较,在自身发展中遇到许多特殊的问题:如“矿竭城衰”,产业结构单一,序次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差,主导产业对城市的环境污染与环境危害比较严重。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资源城市的特点做了分析,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主导产业 1. 引言 资源型城市有明显的资源比较优势,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资源的开采和开发,资源型城市发展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难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增长缓慢等。近年来,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许多学者从资源利用的效率上,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政策等方面做了许多探讨。本文从资源型城市的界定,资源型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运用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和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重点围绕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转型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做了一些深入的分析。 2. 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资源型城市是由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开发而形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主导产业在城市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1) 资源型城市是由于对某种自然资源的开采、采掘、开发而设立发展的。如河南省的平顶山市,原来没有人烟,自1953年开发煤矿以后,才于1957年设立了平顶山市;内蒙古的乌海市煤炭资源开采于1958年,并于1961年设立了乌海市;安徽省的淮北市于煤炭开采两年后的1960年设市。大庆市也是在解放后大规模开发石油资源的基础上才发展成了今天的城市规模;其他的很多的资源型城市如甘肃的白银市、四川的攀枝花市、辽宁的铁法、安徽的马鞍山、甘肃省金昌市等,都是在资源开采几年或十几年以后设立的城市。 (2) 资源型城市一般只对特定的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限于开采,采掘和初加工领域,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型城市以上游产业为主,能源、原材料构成了城市产业的主体。我国多数煤炭城市的煤炭、电力两项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 50%;铜陵、东川、白银、攀枝花等主要的冶金城市采掘业、矿产品加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超过了50%[8]。如果将全部能源、原材料工业统计进来,资源型城市上游产业所占比重远远高于上述数据。 (3) 资源型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在城市以及城市经济发展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资源型产业是指包括从事资源性产品的生产,销售的企业,也包括直接为资源型企业服务的企业与行业。表1反映了9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近几年的第二产业的比重。

缠论顶底分型的确认总结

操作其实很简单,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任何走势,无论怎么折腾,都逃不出这个节奏,就是底、顶以及连接两者的中间过程,因此,在两头的操作节奏就是中枢震荡,只是底的时候要先买后卖,顶的时候要先卖后买,这样更安全点。至于中间的连接部分,就是持有,当然,对于空头走势,小板凳就是一个最好的持有,一直持有到底部构造完成。 而有技术的,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小板凳,按操作级别,分清楚目前是三阶段中的哪一段,然后日日是好日,时时是花时,不赚钱那真是脑子有水了。亏钱都是错误操作引起的,不断反省,才会有进步的。 1、顶分型后否延伸为笔还是成为中继,有待低级别的走势逐步去确认! 确认五分钟三卖,还是不能说周线顶分型成立后必然发展成一笔,还有个前提是三卖后不能出现盘整背驰,所以三卖出现,可以确认顶分型的成立,但是如果三卖后盘整背驰,就会发展为中枢扩展的情况,不必然延伸这一笔,顶分型可以是中继型!五分三卖后跌势必然的,但是不能确认是暴跌,也不能说跌幅一定就有多深!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判断的!也说明了缠论是真正当下判断的产物,预测功能是少数情况下 2、正如背驰后必然发生转折一样,至少回跌或回升到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的gg或dd处。 3、结论如下:

无论底(顶)分型,看最后一根形成的k线,这里以底分型为例:A:右侧红色k线的收盘价和左侧绿色k线的最高点(上影高点)去对比,收盘价高于绿色k线的最高点(上影高点)即为有效形成底分型。 B:顶分型相反。 (这里为什么不是,右侧红色k线的收盘价高于左侧绿色k线的开盘价位置就可以了呢?这里要注意对比底分型形成的力度问题) 4、顶分型构造过程底分型构造过程(2011-04-03 08:50) 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能唯一的分解成顶分型与底分型交错连接。如此分解,中枢,线段,走势,背驰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装饰品。 一旦将走势按照顶分型,底分型及其连接进行了完全分解,将走势进行完全分类:顶分型构造过程底分型构造过程链接 显而易见的,对链接部件无需分析,傻瓜都知道该怎么操作,一个词,持有。然后将顶(底)分型构造过程进行完全分类:分型成立分型不成立不会有第三中类型存在的。对于分型不成立的情况,泰然处之,不操作。对于分型成立的的情况有着必然的边界条件,这就是一切操作的唯一依据。终极造诣是种什么状态?境如太极,无招胜有招。没有了笔,线段,中枢概念,没有第一第二第三类买卖点的分辨,趋势,背驰,成交量等等,都不关紧要了。 应对任何类型的走势都游刃有余。 比如:顶分型(不考虑包含关系),有最基本的两种类型,1是中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