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简答题

西方文化概论简答题
西方文化概论简答题

西方文化概论简答题

1.《神谱》的重要意义: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神谱》具有两方面的重

要意义:第一,他通过神系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呃自然演化观;第二,它蕴含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2.雅典城邦制与民主制的关系:

1 民主制依赖于城邦制,城邦制孕育民主制

2、城邦政治造就了希腊人的独立、自由、民主的意识

3、民主制给希腊人带来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

4、民主制还维护了希腊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希腊的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

3.希腊宗教及文化的特点

?希腊宗教属于原始多神教,希腊人对神极为虔敬,其社会生活表现出浓郁的宗教气息,但没有宗教的狂热,希腊的宗教是世俗的宗教(奥林匹亚运动会)

?希腊宗教基本特点是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而希腊宗教的这些基本特点也成为整个城邦时代希腊文化的基本特点。对人自身的重视,对人的理想化理解,对人灵肉统一的追求,肉体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一种田园诗般的纯净悠扬的意境。

4.罗马法的影响

1.罗马法开启了世界两大法系之一——大陆法系的直源渊源

2.罗马是宪政思想和宪政的滥觞

3.罗马法对近代法学的影响主要在民法方面,罗马法确立的一些基本原则至今还有重要意义

4.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的法学基础

5.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1)军队性质的变化

(2)政治体制由共和制变为君主制

(3)北方蛮族的入侵

(4)奢侈淫糜堕落的社会风气

(5)基督教的兴起

6.犹太教的主要教义

(1)、耶和华(雅卫)一神观

(2)、“特选子民”与“应许之地”

(3)、不幸意识与罪孽意识

(4)、律法意识

(5)、“弥赛亚”(受膏者)与“末世意识”

7.基督教的教义

(1)、上帝的绝对永恒与三位一体

(2)、超越律法与因信称义

(3)、普世之爱与普世的宗教

(4)、道成肉身与“救赎”“殉道”

(5)、原罪意识与道德自律

(6)、灵肉冲突与上帝之国

8.日耳曼蛮族大迁徙的后果(任一)

直接影响:

1,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和覆灭(P:160—161)

2,日耳曼民族成为近代欧洲的主体民族,日耳曼人建立的诸王国成为近代民族国家的雏形

3,日耳曼人的皈依推动了基督教在中世纪的发展,最终使基督教成为控制一切的主导文化,也为教俗之争埋下隐患。(P:162—165)

4,入侵罗马之前的昄依——分裂状态下基督教的传播——法兰克王克洛维对基督教的推动

深层影响:

1.野蛮与文明的对话,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使日耳曼人成为欧洲文化的重建者,日耳曼精神(自由、独立、严谨、求实、乐观、冒险)为西方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2.划时代的意义:古典时代的终结与中世纪的开端,古典与近代的桥梁。

9.十字军东征的宗教原因

1,东西方教会的分裂与重新统一的要求

2.塞尔柱突厥人扩张,耶路撒冷朝圣之路被阻

3.欧洲5—11世纪除了宗教统一外并没有建立任何普遍性的东西,当西方基督化已经完成后,对基督教徒而言拓展基督教世界就成了他们的生命追求。

4.四百年之久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10.十字军东征的历史影响(任一)

消积影响:完全背离宗教思想

①十字军东征是一场把基督教的祸水引向东方的战争;

②是对东方各民族不折不扣的侵略,给包括拜占庭在内的东方各民族

造成历史性的浩劫,极大的破坏了生产力,摧毁了近东的经济和文

化;

③不仅严重的影响了近东各民族的发展,还造成千上万人死于非命。极积影响:推动了未来欧洲社会生活的变化

①打通了东西方自中世纪以来长期隔绝封闭的状态。

②向基督教世界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和多彩的世界。

③开创了一种向外拓展和冒险的精神。

④使欧洲人重新发现了亚洲

⑤对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君主权力的加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1.中世纪的大学的深远影响

1.现代大学的许多特征源于中世纪大学。

2.中世纪的大学直接促进了经院哲学的发展与繁荣。

3.中世纪的大学是欧洲重新获得古典文化的重要媒介,是新思想的摇篮,在一定意义上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4.中世纪的大学让“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理想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12,基督教的本质精神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尖锐矛盾及解决方案。

13.文艺复兴的特征----兼与中世纪比较

?人性的苏醒

?以感性的人性代替抽象的神性

?以现世生活反对枯燥的天国理想

?以人的感官享乐代替禁欲主义

?以理性主义代替蒙昧主义

?以中央集权代替封建割据

14、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文主义包含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性思想,关注的是人和人性,包括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才能和人的创造精神的展示,而不是神和信仰,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中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也是近代以来整个西方世界的精神支柱。

(2)、人文主义是在反对中世纪神的权威和对人及人性的重新定义中发展起来的。彼得拉克因作高度赞扬而被称为“人文主义奠基者”。

(3)、对人和人性的强调自然自然地使人文主义者提出对人的美德和知识的培养问题。人文教育(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政治)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重要内容,文艺复兴之后直到现在人文学科仍是西方高等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

15.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意义

1.基督教的第二次分裂与新教的产生

2.确立新教的核心思想:“因信称义”

3.确立宗教的世俗性:日常生活神圣化,简化宗教仪式,教士与婚姻,精神的自由

4.宗教上的个人主义与多元主义

16.地理大发现的影响及后果

?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和罪恶的奴隶贸易

?全球性的贸易,真正意义的的世界市场的出现

?根本性的改变欧洲人的生活习惯与精神视野,成为引发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

?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

总结:全球化与现代化(资本主义化)的到来

17.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

●王朝国家的特征

以王室联姻与土地继承方式形成;

缺乏文化的认同感,人民普遍没有“民族自决”意识与“国家主权”

意识

●民族国家的特征:

基于共同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民放意识和宗教改革之后的新教精神和民族的宗教信仰结合在一起

一般形成中央集权制国家

18.教俗之争的历史

1克洛维皈依为教俗之争埋下伏笔

2丕平献土确立教皇宗教世俗的双重权力

3教会与查理曼的相互利用蕴含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4君士坦丁赠礼(西尔维斯特)从理论上承认宗教事务的独立性,成为后来教俗斗争的理论根据。

5格利高里七世确立教会至无上的地位

6英诺森三世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控制使教会的世俗权力达到顶峰

7“阿维农之囚”与罗马教会的衰落

西方礼仪文化概论试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拜访他人必须有约在先。(√) 2.接待多方来访者要注意待客有序。(√) 3.在观看演出时不要随意拨打或者接听电话。(√) 4.在社交场合,“兄弟”、“哥们”等称呼可以随时使用。(×) 5.不允许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 6.参加舞会时可以穿民族服装。(√) 7.在英国,人们姓名一般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8.在社交活动中,对异性朋友,若关系极为亲密,则可以不称其姓,直呼其名。(×) 9.用餐点菜时,没有必要征求主宾的意见。(×) 10.在安排西餐座次时,应安排男主宾坐在女主人右侧。(√)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社交交谈中,有哪些具体的主题应当忌谈? 答案要点: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捉弄对方的话题;非议别人的话题;倾向错误的话题;令人反感的话题2.写信的5C原则是什么?答案要点:礼貌;完整;清楚;正确;简洁 三、论述题(30分) 论现代礼仪的基本特征。答案要点:普遍性;规范性;对象性;操作性 《旅游社交礼仪》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要遵循入乡随俗或从俗的原则。 2. 头发是人体的制高点,修饰头发的时候,要做到“三勤”,指的是勤于清洗、勤于修剪、勤于梳理 3. 化妆的最高境界,是“妆成有却无”,强调的是化妆的自然原则。 4. 一般而言,手姿由进行速度、活动范围、空间轨迹等三个部分构成。 5.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通常坐下之后应占据座位的2/3比例。 6. 佩戴首饰时,在数量上的规则是以少为佳,在色彩上的规则是力求同色。 7. 当两人距离在1.5米到3米之间时,称为礼仪距离。 8. 请用图形标示出一般家用小轿车的座次尊卑顺序,分别用①②③④表示: (1)主人自驾车(2)专职司机驾车 答案:(1)主人旁边1,后排右座2,后排左座3,后排中座4。 (2)专职司机驾车,司机旁边4,后排右座1,后排左座2,后排中座3。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每题3分,只判断不说明不能得全分,共30分) 1.女性身着裙装上下楼梯,应该走在楼梯的右边。 2. 在公共场所下蹲,要注意面向他人。 3. 正式场合,男性不允许穿着短裤,但是女性可以。 4.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父母,可以用“家父”“家母”,对别人的父母,则可用“令尊”“令堂”。 5.与女性握手时,应该只握住其手指尖,不能全部握住。 6.行亲吻礼的时候,晚辈吻长辈,应该吻额头,长辈吻晚辈,应该吻下颌或面颊。 7.送花的时候仅注意选择花的种类就行了,颜色和数量无所谓。 8.做客的时候,如果与主人关系很亲密,可以不用敲门直接进入。 9. 用餐时,中途需要离开,应将餐巾放于餐桌上。 10.为客人泡茶时,应将水注满水杯,以示尊重。 答案:1. 错,应为远离楼梯扶手的一边,或靠墙的一边。 2. 错,忌面向他人,忌背向他人。3. 错,女性可以穿短裙,但不能穿短裤。4. 对,对自己表示谦虚,对别人表示尊敬。5. 错,握手时忌讳仅仅握手

西方文化概论-Chapter 1 -7 (复习题)

1.The word "culture" is most commonly used in three basic senses: Excellence of taste in the fine arts and humanities, also known as high culture. An integrated pattern of human knowledge, belief, and behavior that depends upon the capacity for symbolic thought and social learning. The set of shared attitudes, values, goals, and practices that characterizes an institution, organization or group. 2.Some historians believe the West originated in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Mediterranean with ancient Greece and ancient Rome. Over time, their associated empires grew first to the east and south, conquering and absorbing many older great civilizations; later, they grew to the north and west to include Western Europe. 3.Western culture is a term used to generally refer to most of the cultures of European origin and most of their descendants. 4.Foundations of Western Culture are: ancient Greece (concretely Greek philosophy), the Roman Empire (specifically Roman law), Catholic and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5.Western culture originates from 2 ancient cultures: Hellenistic culture ( emphasizing rationality)and Hebraic culture (emphasizing virtue & discipline) 6. 3 most noted achievements of ancient Greeks: Mythology; Architecture; philosophy. 7.Greek Mythology, set of diverse traditional tales told by the ancient Greeks about the exploits of gods and heroe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ordinary mortals. 8.The Greek gods resembled human beings in their form and in their emotions. 9.The Olympians refers to the twelve major gods and godd esses dwelling on Mount Olympus. 10.Zeus is the god of gods, the god of sky, the supreme god, the father of both gods and men. 11.Hermes (Mercury) is god of physicians and thieves; messenger of gods. 12.Apollo is the sun god, the god of music, a god of prophecy. 13.Dionysus is god of wine and ecstasy. 14.Hephaestus is god of fire; celestial blacksmith. 15.Athena is the goddess of war, wisdom and handicraft. 16.Hera is queen of heaven and of the Olympians, the goddess of marriage and family, the protectress of married women and their legal children. 17.Poseid on is the god of sea, the protector of seamen, the god of earthquakes and tsunamis. 18.Had es is god of the und erworl d. 19.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semi historical myths involve the search for the Golden Fleece and the quest that led to the Trojan War. 20.Aphrodite is the godd ess of l ove and beauty, the protectress of sailors. 21.Heracles is a divine hero, the son of Zeus and Alcmene, stepson of

《西方文化史》试卷答案

2012-2013年第一学期《西方文化史》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10(5、2) 1、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 2、青铜文化 3、托拉先知书圣录 4、伊里亚特奥赛德 二、名词解释20(5、4) 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主要是指15-17世纪在欧洲社会文化运动,是希腊罗马 文化古典的复兴,发轫于14世纪的意大利北部,后向北欧地区传播,16-17世纪在西班牙和英国等国家盛行,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达到顶峰。 2、巴洛克艺术风格:16世纪的一种文艺风格,原意为“不符合常规”,最初特 指形状怪异的珍珠,在中世纪指“荒谬的思想”,与罗马天主教会推行的反宗教改革运动直接相关,最早出现在建筑群中。 3、启蒙运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宣扬理性主义的思想运动,用科学和理性的 思想“启迪”人们的理智和智慧,以消除长期以来宗教和封建贵族统治造成的迷信和偏见,是一种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4、民族主义:简言之,即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 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主要有原生论和构建论等几种理论。 三、简单题(加自由发挥)40(4、10) 1、(1)削弱了传统宗教的统治地位 (2)开创了世俗主义价值观的思想 (3)具有批判精神,不再墨守成规 (4)对历史具有好奇心,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5)区分了专制主义和独裁主义 (6)雇佣文人批判了社会的不正当特权 2、(1)知识的进步,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观 (2)哲学思想的突破 (3)科技危机的出现,相对和绝对的怀疑。 四、论述题(加自由发挥)(2、15、15) 1、西方的自我反思 2、新左派和后现代 3、西方价值观的再思考

西方文化概论答案

如何理解希腊化时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1)从表面上看,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在地域上的推广与扩展,但从实际上看,希腊化时代却是希腊文化精神的衰颓和没落。希腊文化的雄浑壮丽、动人魂魄的悲剧时代结束了,接踵而至的是一个低吟浅唱、醉生梦死的平庸时代。? (2)思想上,希腊化时代产生了犬儒主义、怀疑主义、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噶主义等各种哲学派别,各自主张不同甚至对立,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现实世界漠不关心。 (3)希腊化时期的一个闲着特点在于,希腊城邦文化所独具的那种和谐之美出现了裂痕,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原始同一被打破了,从而产生了明显的自我分裂和二元对立。其结果,一方面是疯狂放纵的物欲,另一方面悲观弃世的神秘,肉体与精神双方都陷入到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之中,于是不得不转向东方文化的巨大阴影中去寻求解脱。? 罗马法内容及范围 内容包罗万象,凡属于今天的法律内容都已涉及到。 人法——民法、商法、刑法(与人利益有关的) 财产法——资产法、物权法、经济法 程序法——法律程序,法的本身,法之为法的根据。 使用范围: 公民法——针对公民、并非所有人都是公民,公民指罗马原来的国家本身的人,

有特权,外邦人、奴隶不是公民。卡里卡拉皇帝后来将公民范围扩张。 万民法——针对公民以外的外邦人的法律,常常受帝国版图扩张而不断变换情况。罗马法的意义和价值 是罗马留给后世西方文化最宝贵的财富。它构成了现代西方大陆法学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罗马人忠实于法律,尽管他们暴力、野蛮、堕落,但讲原则,秩序。 2.如何从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和哥特式建筑中理解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精神?? (1)中世纪的骑士是一个居于贵族与平民间的社会团体,通常家室和血统来决定其身份。骑士的前身是蛮族统治者的军事仆从—武士,非常的粗野,后在加洛林王朝,武士在教会的教化下变为日益文雅的骑士。? 在基督教的唯灵主义的影响下,在中世纪骑士文学中所表现的那种忠诚、勇敢、高尚、纯洁的骑士精神正好体现了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精神。? 基督教的骑士都胸怀崇高的宗教理想,不仅对世俗首领(国王)的忠诚,更有一种对天国首领(上帝)的虔诚。在中世纪骑士文学中,新兴的骑士理想专注于罗曼谛克的爱情和高雅优美的言行,构成了中世纪盛期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格调。骑士文学中所表现的骑士的三大美德:武士的忠诚勇敢、基督徒的谦恭虔敬,以及对理想中的女性的纯洁爱情,也是基督教努力培育和宣扬的骑士精神,这些对于近代法国上流社会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从法国扩展到整个欧洲。?

西方文化概论 期末试题

填空题 1.古罗马的最美的主管爱情的女神维纳斯源于希腊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 2.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个成文法,它是平民反 对贵族斗争取得的成果。 3.罗克起家的克马前三头同盟指靠镇压斯巴达克拉苏、凭借剿灭海盗和胜利 结束米特里达提战争的庞培和野心勃勃的没落贵族恺撒。 4.在临终之际,君士坦丁接受了基督教洗礼,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基督教 皇帝。 5.公元313年,罗马皇帝颁布了《米兰赦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获 得了合法地位。 6.公元476年,摇摇欲坠了三个世纪的西罗马帝国终于在日耳曼族的冲击之 下彻底瓦解。 7.1054年在东西教会的大分裂和1071年塞尔柱突阙人对耶路撒冷的占领, 而它们的结果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东征。 8.中世纪臭名昭著却又令人谈虎色变的宗教裁判所是基督教不宽容的暴虐态 度的“杰作”。 9.阿维农之囚是教会在中世纪所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和最难堪的耻辱,那段 时间教廷几乎沦为法国的一个行政机构。 10.欧洲三十年宗教战争最终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而结束,这个和 约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欧洲人的宗教生活。 11.1618—1648的战争结束后,随着人们对教义纷争和宗派冲突的兴趣日益 淡薄,宗教宽容开始逐渐成为新的时代特征。

12.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从而证明整个世界,至少 是南半球,在海洋上是相通的。 13.古罗马执政官屋大维使罗马进行了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 14.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亚历山大里亚的科学家托勒密在其著作《天文学 大成》提出“地心说”理论。 15.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被称为西方中世纪文化和近代文化之间 的历史分水岭。 16.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第二次工业/产业革命而走向强 盛,英国垄断世界市场的霸主时代结束了。 17.16世纪,葡糖帝萄牙建立了强大的贸易帝国,主要包括南大西洋的蔗国和 印度洋的香料帝国。 18.重商主义是18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 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顺差所获得的财富。 19.公元18世纪后,势力均衡的国际政治格局使得罗马时代的恺撒帝国在近 代西方完全失去了再生的土壤。 20.“看不见的手”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在其经济学著作《国富 论》提出的。 21.古罗马著名诗人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记》,以文学形式重新塑造了罗马 的历史,将罗马的起源与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英雄联系在一起。 22.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1000年时间里,基督教作为一种唯一的意识形态, 对塑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23.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元是“小而全”的庄园。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

简答论述题专题复习 1.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⑴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⑵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的观念 ⑶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2.简述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项成就 答: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三项: 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这三项成就,都是根植于中国的地理条件,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体现。 3.区域文化是由哪些因素共同构成的? 答:⑴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 ⑵地域文化创造的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⑶第三方面的因素,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 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⑷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文化特色。这是区域文 化形成的第四方面的因素。 4.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的著作 答:清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王夫之的主要著作为:《船山遗书》 顾炎武的主要著作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落》 黄宗羲的主要著作为:《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原君》 5.简要说明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答:一,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传统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 三,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6.简述中国建筑的特点 答:⑴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 ⑵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 ⑶中国建筑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 的思想观念。 7.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答: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8.简述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①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 ②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 ③学思结合 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 ④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9.简述汉代察举制与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区别 答: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由察举而来的士人,没有落选的忧虑,对策、射策考试只对任职等级发生作用。士族通过把持察举的方式,从而维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 10.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答:科举考试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点: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西方文化史期末复习经典论述题

1、西方文化的内涵 1)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涵可以概要地表述为:第一,包括语言文字、哲学、历史学、建筑、艺术、法律和政治制度在内的希腊罗马文化;第二,以虔诚信仰为核心的犹太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第三,给欧洲社会带来风俗习惯和民主传统的日耳曼文化;第四,伴随着商业交往、宗教热情和殖民冒险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文化。所以,在东方人的观念中,西方充满着浪漫与理性、热情与虔诚、冒险与智慧。 西方文化通过不同文化的“杂交”和相互否定而产生出新的文化性状,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了整个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不断变迁和自我超越。 2)当代西方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科学理性、工具理性(目的理性或技术理性)为中心的现代工业文明相随,但逐渐暴露出重理轻文的偏颇、快餐文化的消极、拜金文化的媚俗。 2、阐述地理特征与希腊精神塑造间的关系 城邦林立的松散状态培养了自由独立民主的精神,同时,容易导致内战。 临海的地理位置,培养了海洋民族的冒险精神,同时,为反抗权威准备了随着得以出逃的出海口。 3、为什么基督教从非法的地下组织迅速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1)罗马帝国后期,社会生活相对安定、交通便利,使用希腊方言更容易沟通感情2)罗马文化活力逐渐衰退这就为新的宗教的思想传播提供了客观条件3)基督教是多种思想和精神因素相结合的混合物。具有普遍性和包容性的根本特点(这是他的内在吸引力) 4、文艺复兴为何首先出现在意大利 1)意大利是古罗马的发源地,又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心脏地区。从文化渊源上,这里保留了古罗马优秀的古典文化传统,他们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古代罗马人的后裔。 2)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的商业和贸易很发达,这就为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如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3)作为资本主义的最早诞生地,意大利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兴市民阶层。4)新兴资产阶级包括经济上成功的实业家、商人和银行家,他们对社会和文化生活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于过去的新要求,用手中的钱丰富和美化自己的生活成为他们的生活追求。城市生活还造就了新兴市民阶层,他们思想活跃,自由化倾向严重,是中世纪敢于冲破旧秩序束缚的那群人。 5、19世纪后半页欧洲为何会掀起现实主义思潮该思潮的文艺主张?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物质财富与经济萧条并存,西方进入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年代缓慢进行的社会改革与速度变化着的社会生活不相适应,人们的社会心态交织着乐观与悲观,希望和绝望的矛盾。 与此同时,浪漫主义也逐渐暴露出其虚假造作幻想化及过于重视个人情感的弊端,人们开始感觉到必需要回归到“什么是痛苦”“什么是真实”的问题思考上去。“理性王国”幻影消失使得“人们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其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现实主义思潮由此诞生。 文艺主张为1)、以真实的细节表现生活2)、以下层人民及劳动人民的题材作为创作素材3)、科学的对生活进行反思 6、简述古希腊瓶画风格的演变 1)、希腊花瓶最早的风格被称位“几何式”,这种风格的瓶绘主要依赖于直线和诸如圆形、方形和三角形这些基本图案的重复。 2)、公元前8世纪末开始,动物形象作为一种更受喜爱的装饰出现在希腊花瓶上,并迅速取代了原来的几何图案。因为有些动物是来自东方异域的野兽,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东方风格时期 3)、一个世纪后,动物图案开始让位于以黑色造型技法绘制的人物形象。(之所以这样称呼,

西方文化概论填空题(必考知识点)

填空题 1.希腊神话中的美神是(阿佛洛狄忒),她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维纳斯)希腊神话中的三代神王分别是(乌兰诺斯)、(克洛诺斯)、(宙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雅典娜),美神是(阿佛洛狄忒),酒神是(狄奥尼索斯)2.关于希腊神话与传说的最著名的史诗是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而对众神谱系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则是赫西俄德的(神谱) 希腊神话主要是(地中海)世界神话与北方印欧语世界神话融合的结果,在“黑暗时代“末期杂乱无章的希腊神话传说进行编撰整理工作的两位重要人物是荷马和(赫西俄德)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典型地表现在(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悲剧故事中。在希腊神话中,真正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决定性力量是潜藏在诸神背后的(命运) 3 以克洛诺斯为首的老一辈神族是(提坦)神族,以宙斯为首的新一代希腊神族是(奥林匹斯)神族;与希腊正统宗教相对立的希腊民间神秘祭叫做(奥尔弗斯)。4.西方的历史之父是(希罗多德),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哲学之父是(泰勒斯),雅典民主制的杰出领袖是(伯里克利) 希腊最杰出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柏拉图)。他的哲学体系通常被称为(理念论)/希腊最主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哲学体系通常被称作(水本原说);希腊哲学和科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 雅典民主制的杰出领袖是(伯里克利),在希腊城邦时期因其思想的超越性而殉道、并且成为后来整个西方文化的“圣人”的是(苏格拉底) < 希腊宗教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而整个希腊文化的个性特征就是(和谐之美) 与奥林匹斯神话相对应的希腊民间神秘祭叫做(奥尔弗斯) 柏拉图之后,对基督教神学思想影响最大的两个非基督教哲学家是(普罗提诺)和(斯多葛) 柏拉图关于(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二远对立的思想成为基督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西方教会的著名教父(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一书中为基督教的灵肉对立思想和修道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罗马的早期扩张中,罗马与它在地中海地区的头号劲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艰苦的战争,这些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 5.罗马历史上的“前三头同盟”是指(克拉苏)、(庞培)和(恺撒)为了共同对抗元老院而缔结的政治同盟。 《 罗马历史上的“后三头同盟“是指(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之间的同盟。 6.《圣经》中的“旧约”是指(摩西)在西乃上上代表全体犹太人与上帝订立的和约;“新约”则是指(耶稣)在十字架上代表全人类与上帝订立的和约。弥赛亚运动的末世论到(救赎说)的发展,是基督教最终摆脱犹太教而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的重要标志。

西方文化史试题

西方文化史试题 一、填空 1、《俄底浦斯》的作者是(索福克勒斯)。 2、喜剧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狂欢游行时唱的歌)。 3、哲学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爱与智慧)。哲学上的第一个问题是(本原问题)问题,它包含两个问题:(本原是什么?)和(本原生成的原因?及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问题)。 4、西方哲学的始祖是(泰勒斯),他创立了(米利都)学派,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 8、被柏拉图成为“学园之灵”的是(亚里士多德)。 9、爱非斯学派的代表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他第一次提出了(逻各斯)概念。 10、爱利亚学派的最大代表是(芝诺),他提出的重要哲学概念是(存在)。 11、荷马的两部伟大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12、古希腊神话的根本特征是(神人同形同性)。 13、悲剧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山羊之歌),它是为了歌颂(酒神)。 11、古希腊哲学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一与多)和(动与静)。 12、原子唯物论的代表是(德谟克利特),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13、普罗泰戈拉的重要命题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14、苏格拉底最重要的命题是(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他提出的哲学方法是(问答法)和(下定义) 15、古希腊建筑的最杰出代表作是被称作处女宫的(帕特农神庙),它是为了纪念女神(雅典娜)。 16、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代表作是(米洛的维纳斯)。 17、古希腊的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18、芝诺为反对运动,提出的四个悖论是:(飞矢不动悖论)、(阿基里斯悖论)、(游行队伍悖论)和(两分法悖论)。 19、被称作历史学之父的是(希罗多德),其代表作(《希波战争史》)。 20、修昔底德的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21、被称作希腊化时期的哥白尼的是(阿里斯达克),他第一个提出了日心说。 22、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可看作古希腊科学的最高成就。 23、古希腊的医学之父是(希波克拉底)。 24,罗马的母亲河是(苔伯河),罗马人的祖先是(拉丁人),其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 4月21日)。 25、古希腊的三大悲剧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26、罗马城的建立者是两兄弟:(罗穆路斯)和(雷莫斯)。 27、(波吕克利特斯)与菲狄亚斯齐名,他善于用铜,而菲狄亚斯善于用石。他在《法则》一书中提出头占整个身体的(七分之一),面部占(十分之一),脚掌占(六分之一)。 28、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侧重表现裸体女性,(维纳斯)是艺术家最青睐的对象。 29、古希腊最早的男子雕像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一般采用(埃及)的人体构图。 30、号称古典时代希腊最辉煌的建筑群的雅典卫城,由(山门)、(帕特农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胜利女神庙)等建筑物组成。 31、按照不同的风格,我们可以把古希腊的柱子分为(多利克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32、发现爱琴文明遗址的两个重要的考古学家是(施里曼)和(伊文斯)。 33、古希腊的历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爱琴文化)、(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 (希腊化时代 )。 34、狮子门属于(迈锡尼)文明的建筑。 35、古希腊时期雅典和斯巴达代表着两个主要类型的政治体制:(民主制)和(寡头制)。 36、古希腊的僭主克里斯蒂尼创制了(陶片放逐法),根据此法,任何一个被认为对国家有危害的公民都可以被放逐十年。 37、公元前1000年前后,(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希腊字母就是在他们的基础上改进的。 38、古希腊的第一个个人作家是(赫西俄德)。 39、被称为“史学之父”的是(希罗多德),被称为“阿提卡蜜蜂”的古希腊史学家是(色诺芬),被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的是(波里比阿)。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提纲以及答案

西方文化概论 第一章爱琴文化和希腊神话传说 一、米诺斯文明 Crete 克里特岛是米诺斯文明的发源地;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摇篮、起源之所在。 克诺索斯王宫————————迷宫 克里特人使用的文字————线形文字A 米诺斯文明史上古文明由西亚、北非向欧洲大陆传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古代希腊文化的第一个繁荣时期。 二、迈锡尼文明 (1)迈锡尼文明的缔造者为阿卡亚人。 (2)爱琴文明包括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古代爱琴海 地区青铜文化的统称。 (3)迈锡尼人的文字————线形文字B (4)阿卡亚人对爱琴海地区的血与火的征服活动构成了希腊 英雄传说的历史愿望。《荷马史诗》征服true。 (5)迈锡尼走向衰落的关键因素:迈锡尼攻陷特洛伊。—— ————衰落。 三、荷马时代(黑暗时代)N (1)特洛伊战争之后,繁荣的爱琴文明彻底衰落了,希腊由此进入了荷马时代。所谓的荷马时代是指公元前1100年——前800年这一段时间,正是荷马史诗反应的时代,故被称为荷马时代。

(2)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构成。两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大的部分。 (3)《荷马史诗》并非出自于一人之手,是古希腊全民共同智慧的结晶。 (4)《伊利亚特》的线索:阿卡琉斯的愤怒。 (5)出自于特洛伊战争的成语典故:木马计传说古代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九年不下,后来用一计策,把一批勇士藏在一只特制的木马中,佯装撤退,扔下木马。 特洛伊人把木马当作战利品运进城内。夜里木马中的勇士出来打开城门,与攻城军队里应外合,占领了特洛伊城。后称潜入敌方内部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的办法为“木马计”。,阿卡琉斯之踵阿喀琉斯,是凡人泊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宝贝儿子。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遗憾的是,乖儿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全身留下了惟一一处“死穴”。后来,阿喀琉斯被赫克托尔弟弟帕里斯一箭射中了脚踝而死去。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原指阿喀琉斯的脚跟,因是其唯一一个没有浸泡到神水的地方,是他唯一的弱点。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被人射中致命,现在一般是指致命的弱点,要害。。 (6)《荷马史诗》的意义 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珍贵的文献价值 希腊神话 (1)希腊神话特点: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人性和神性。 人性:外貌、性格、七情六欲、弱点 神性:代表某一些超凡、超自然力量,控制自然、自然现象;

西方文化概论简答

西方文化概论简答

一、神谱的文化学意义:1、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2、它蕴含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二、希腊悲剧与近代悲剧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在希腊悲剧中没有善与恶的明确区分和截然对立,在那里这两种力量尚未分裂为外在性的对立,而是以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出现在同一个人物身上。 三、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特征及内在联系: 1、希腊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和谐之美。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构成了最基本的特征。它作为西方文化的摇篮,将一切矛盾的东西融为一体。灵与肉、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尚未发展到对立的程度,因此希腊文化具有一种原始的或童稚的美感; 2、罗马文化对希腊文化多有模仿,但罗马文化却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它把腊文化和谐之美片面的推向了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极端,虽然罗马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和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在将神方面极为贫乏。希腊文化是绚丽多彩的,感性的和精美的,罗马文化则始终具有单调贫乏的片面性,充满了功利的和粗鄙的特点。二者之间的根本差异并没有因为罗马人极力模仿希腊文化而有所改变; 3、基督文化是一种否定的方式从罗马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基督教文化不像希腊文化那样呈现为一种原始的和谐,也不像罗马文化那样呈现为一种单纯的片面性,而是呈现为一种无法克服的痛苦的自我分裂。它的文化精神与罗马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即以一种唯灵主义和彼岸主义与罗马文化相对立,艺术化而非神学化,形象化而非概念

化,人的感性特征的理想化而非人的理性本质的抽象化,这正是希腊多神教不同于基督教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这种唯灵主义的理想并未能真正落实到教会实践中,其结果导致了基督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二元分裂和普遍虚伪,最终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4、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可以看作是对希腊文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片面发展到了近代,西方文化才走向了一个历史的合题,即试图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将三种文化辩证地统一起来。希腊文化是西方近代文化基石,罗马文化奠定西方近代文化框架,而基督教是西方近代文化的灵魂。 四、罗马文化的特征:1、罗马人崇尚武力和功利。功利主义是整个罗马文化的整个特征。在罗马,艺术和生活是分离的,生活被限制在国家、法、财产关系的范围中,艺术则是艺术家,主要是下等人和奴隶的活动;2、虽然罗马人在文雅和教养方面远远逊色于希腊人,但是他们却以一种雄浑的英雄主义品格激励着后世西方人的情怀。为了国家利益和个人名誉,不惜牺牲生命是罗马英雄主义的灵魂。而随着国家版图的扩大和行省的增加。大量的财富流入罗马,罗马人传统的英雄主义品性在日益沉重的物质财富的压力下逐渐瓦解,最终分崩离析。3、公元前2世纪以后,随着希腊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罗马宗教在形式上越来越具有希腊化的色彩,但实质上,罗马宗教却始终也未能超出冷漠而浅薄的实用主义的窠臼;4、罗马对西方文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罗马法,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第一个

题目-西方文化概论简介练习答案

1.The term Western world, the West or the Occident can have multiple meanings dependent on its context. Some historians believe the West originated in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Mediterranean with _____ancient Greece_______ and _Ancient Rome___________. Over time, their associated empires grew first to the east and south, conquering and absorbing many older great civilizations; later, they grew to the north and west to include_Western Europe___________. 2.Since the Renaissance, the West evolved beyond the influence of the ancient Greeks, Romans and Muslims due to the_commercial___________, Scientific, and _industrial revolution___________,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___christian_________ peoples of Western European empires, and particularly the globe-spanning empires of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Since the____age of discovery________ and _columbus___________, the notion of the West expanded to include _the Americas___________, though much of the Americas have considerable pre-Western cultural influence. __Australia__________ and _New Zealand___________ are considered part of Western culture due to their former status as _settler colonies ___________of Western Christian nations. 3.In the current political or economic context the term the "West" often includes developed ___oriental_________ nations in Asia, such as Israel, Japan, Taiwan, Singapore, and South Korea, that additionally have strong political and military ties to Western Europe, NATO or the United States. 4.Western culture or Western civilization is a term used to generally refer to most of the cultures of __European__________ origin and most of their descendants. It comprises the broad, geographically based, heritage of __social norms__________, __ethical values__________, __traditional custo ms__________ (such as religious beliefs) and specific artifacts and technologies as shared within the Western sphere of influence. 5.The origins of Western culture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three pillars": __ ancient Greece__________ (concretely Greek philosophy) ;the ancient Rome____________ (specifically Roman law);Catholic____________ and Protestant Christianity____________. 1.Christianity is a ____ monotheistic _神论________ religion centered on 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__ Jesus ___________ as presented in the New Testament. 2.Adherents of Christianity, known as Christians, believe that Jesus is the only begotten _ Son of God ____________ and __ the Messiah ___________ (Christ) prophesied in the Hebrew Bible. 3.Christian theology claims that Jesus Christ is a__ a teacher ___________, the model of a __ virtuous life ___________, the _revealer __启示者__________of God, as well as an _incarnation 化身____________of God, and most importantly _ the savior 救世主____________ of humanity who suffered, died, and was resurrected to bring about salvation from __ sin ___________. 4.Christians maintain that Jesus ascended into heaven, and most denominations教派teach that Jesus will return to judge __ the living ___________ and _ the dead ____________, granting everlasting 来世life to his _ followers ____________. 5.Christians call the message of Jesus Christ the Gospel福音,真理_____________. 6.Like Judaism and Islam, Christianity is classified as an __ Abrahamic _亚伯拉罕__________ religion. 7.Christianity began as a _ Jewish ___________sect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quickly grew in size and influence over a few decades, and by the 4th century had become the dominant religion within the Roman Empire.

2016高三历史必修一试题

2016高三历史必修一试题 问卷: 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继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①君臣关系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③等级从属关系④兄终弟及的关系 A 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事实上是南海郡的行政长官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 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4、“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A 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 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 置三公,事归台阁 D 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5、为保证君权独尊,唐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以尚书台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B 起用布衣为相,近臣参与军国大事 C 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 D 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 6、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构成是 A 行省、路、州、县 B 诸侯王国与郡、县 C 州、郡、县 D 道、州、县 7、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有3291件事。皇帝一天要处理问题411件事,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皇帝勤于政事 B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 明初政事繁多 D 无人协助皇帝处理奏章 8、十八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 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9、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马关条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0、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有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毅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新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史实 A 张毅 B 李新 C 王平 D 赵洋 11、右图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 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B 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