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研究的诸方面

语音的最小单位

1、什么是语音,语音在语言中的作用:

①世界上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是有声语言。作为人类思想交流、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语言借助声音这种可以感知的物质形态,才能使语言成份物质化,无形的意义才能够被传递、接收、辨别和处理。语言借助声音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大脑联结起来。离开语音这个物质外壳,语言就无法发挥其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

2、与一般的声音相区别

语音: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区别。1.①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②负载着一定的意义,③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语音本质上是社会现象,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一系列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3、音素

一般把语音单位分成音节和音素来研究。1)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它是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往下切分,就是音素。一个音素只有一个发音动作,发音动作改变了,发音器官的形状改变了,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人们说话,要发出一连串的音,这些是人的发音器官连续活动产生出来的,像一股水流,我们把这一连串音称之为语流。把语流中的音按音质(音色)来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时候,这个最小单位的音就是音素。因此,音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

新世纪xinshiji xin 有三个发音动作,与衣的yi不同

4、音素和字母有什么区别?

1) 字母是书写的最小单位,而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2) 通常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如汉语中:

(d)-[t], (t)-[t’], (n)-[n], (l)-[l]等。但如果字母不够用的话,就以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3) 可以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几个不同的音素。

音标和字母不是一对一的,由于人类语音音素数量繁多,而字母数量又十分有限,因而会用一些变通的方法,常见的是用双字母表示一个音标,有些是双字母连成一体,ts,ts’等,也是表示的一个音素。

附:普通话音素表书写办法音素符号

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a o e u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r z c s

一个字母代表几个音素i (bi 的i;z i的i;zhi的i)

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er ng zh ch sh

一个字母加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素êǖ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i代表三个不同的音素(音位),即“梯、资、知”这三个字的韵母(这是举例说明),可以分别称之为i, -i(前), -i(后)。由于这三个音素呈互补分布,即它们永远不会出现在同样的环境中,所以用同一个字母来表示它们,不会引起混淆。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拉丁字母就不够分,就得另造新字母,或者在字母上面加区别性的符号,这两种办法都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最终,《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了现在这种办法。

这三个音素不同的分布环境:

i:b、p、m、d、t、n、l、j、q、x后面。

-i(前):z、c、s后面。

-i(后):zh、ch、sh、r后面。

此外,f、g、k、h等四个声母后面不可能出现这三个音素中的任何一个。

理论会出现很多个a,前a(安an中的a),中a(大中的a),后a(刀中的a)。

5、音标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不够就用希腊字母补充。

6、国际音标

是国际上通用的记录人类语音的符号系统,国际音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1888年由国际语音协会公布使用,提供了一套记录语音的国际标准方法。后来几经补充修订完善,是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记音符号。

国际音标的特点:1)一音一符,即一个音由一个符号标记。为了准确鲜明,一般不能借用符号,记音的符号也不能随意变化。2)形体简单清晰,音标符号大部分采用了拉丁字母小写的印刷体。小部分用希腊字母或新制造的符号。3)能比较精确地记录世界各种语言的语音。

7、学习和使用国际音标时要注意的问题:

1) 要注意将国际音标与拼音方案的字母区别开来。拼音字母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还有手写和印刷体的不同,国际音标没有这些区别。一个形体相同的字母在具体语言中和国际音标中,会代表不同的音素,b[p]p[p’]h[x]在国际音标中,一个字母的不同形体就是不同的音标,代表不同的音素。为了和一般的字母相区别,国际音标在世勇时通常要在符号外加上方括号[]。(注意:圆括弧里标记的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符号。)

2) 要注意将形体相似的音标区别开来。国际音标中有些音标符号是对同一个字母进行不同的变形而产生的,各自表示不同的音素。n, ng.

3) 要了解用国际音标记录语音有宽式与严式的区别。严式记音要求只要一个音素有区别就要使用不同的符号,它是一种详尽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又叫做“音素标音”。宽式记音对于没有意义区别的几个音素使用一个符号记录,实际上记录的是音位,是“音位标音”。例如英语中基本上没有不送气的清塞音,送气与否并不区别意义,所以英语中的送气音也没有使用附加的送气符号,如person.tool、kind中的p、t、k是送气的,而spring、stand、sky中的p、t、k是不送气的,但它们都用[p]、[t]、[k]来表示,这就属于宽式记音。汉语当中的“挡”,宽式[tag],严式音标[tag]。我们要求掌握严式记音。严式和宽式是相对而言的,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8、为什么汉语拼音不采用国际音标?

汉语拼音根据汉语语音特点制定,最主要的是它不是音素化的符号,而是音位化的,比如普通话音节zhi、zi、bi、中的i,是发音特点不同的三个音素,但由于出现环境不同,不会造成发音上的混淆,所以汉语拼音方案就用一个字母表示,音节tian、dai、pa、gang中的a,其实都是发音特点不同的四个音素,由于它们各有出现环境,而且混同也不区别意义,就是说把音节dai中的a发成音节gang中的a,除了听觉上有些别扭以外,不会影响意义的表达,所以就用一个字母代表。汉语音节ao、iao中的o,实际音质接近u,但是由于字母o在汉语拼音方案使用较少,u使用较多,而且手写容易同n混淆,所以就采用了字形上容易区别的o。此外,汉语拼音还有很多变化的规则,如省略韵腹,如i、u转写为y、w等,这样的变化规则涉及到80多个音节。当然,汉语拼音的这些特点需要结合制定背景和制定的目的来认识,在没有很多群众基础的情况下,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形体陌生的国际音标有可能难以推广,更何况上个世纪50年代还特别提出汉字要改革,要走世界拼音文字的共同道路,这样当然就不便采用国际音标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际音标是纯粹的标准的记音符号,汉语拼音虽然也是记音符号,但还不是纯粹的,其间还有某种文字的痕迹,比如其变化规则,就不应该是作为记音符号所具有的特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汉语拼音有其先天不足的一面,应该适当调整。

9、语音的属性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三个方面的性质。其中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有物理属性或生理属性,但只有语音具有社会属性,只有人类社会才有语音,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1) 声音的发出实际上是一种物理现象,是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颤动,再振动周围的空气,形成音波,音波往外扩散,通过空气传递到我们的耳朵中,我们就听到了声音。语音的发生与传递过程同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是一样的,因此具有物理属性。

2) 语音是通过人的各个发音器官的协调作用发出来的,具有生理属性。我们说话,哪怕是最简单的话

语,都是肺、气管、声带、舌头、双唇、鼻腔、口腔等协调作用的结果。自然界的动物发声也具有生理属性,如鸟鸣狗吠马嘶狮吼等。

3) 自然界的所有声音都没有社会属性,只有人类发出的语音具有社会属性。语言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的语音,当然也具有社会属性。而且,一种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也是由社会决定的,所以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所谓社会属性,就是指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的不同的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能。

又如同样是由两个音素[a]构成的音节[ai],在汉语中表示的意思是“爱、矮、唉、哀、癌”等意思,在英语中是表示第一人称单数的主格形式、工字形物体、英语字母表中的第九个字母、自我、极端自私的人、自我意识等等。

1、1)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频率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叫做赫兹,每秒钟振动一次就是一赫兹。声音的高低从根本上说是由发音体的形状决定的。长而厚的物体振动慢,声音就低,短而薄的物体振动快,声音就高。语音中的声音的高低就是由人的发音体声带的长短厚薄决定的。男子的声带长而厚,声音就较低沉,妇女和儿童的声带短而薄,声音就较高。音高在语音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的声调,就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

2) 音重:也叫音强,指声音的轻重或强弱。声音的高低取决于振幅的大小,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强,反之,声音就越弱。振幅大小同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呼出气流越大,声音就越响亮,反之就轻弱。平时我们说话种的重音,就是由振幅决定的。普通话的重音和轻声就是由音重的变化构成的。同样的音节,有没有重音,重音的位置不一样,词句的意义往往有所差别。

Accent 重音在前:为名词形容词口音重音在后:为动词重读

3) 音长:指声音延续时间的久暂,它是由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的。音长在汉语中没有特别的区别意义的作用,但在英语中能区别意义,英语的元音有长音短音之分就在于这些长短音能区别意义。

4) 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特色。不同的音色是由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决定的。

语音四要素在不同的语言中其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比如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汉语语音非常强调声调的差别,而在西方诸语言中,词义的差别主要是通过音素的组合体现,声调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又如音长,在英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同样的音素,念长音和念短音所表达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而在汉语中则没有这样的差异。语音四要素的在不同的语言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功能差别仍然是由语音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不同音质的形成(辅导书42页)

3、音质的音响分析

1、发音器官(辅导书)

3.口音: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

鼻音:气流完全从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音”。

鼻音化: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音化”。(上海话:打)

主动发音器官:在发音器官中能够活动的如:唇、舌头、软腭、小舌、下腭、声带等。

被动发音器官:在发音器官中不能活动的,如:上齿、齿齦、硬腭等。

2、元音和辅音

1) 气流是否受阻。从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看,发元音时,口腔大开,呼出气流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要闭合形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声音来。发音时呼出气

流是否受阻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2)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3) 气流强弱。发元音时,由于口腔打开,没有阻碍气流,气流在发音过程中是均匀呼出,因此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因为气流是在口腔受到阻碍后克服阻碍冲出来,因而明显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呼出。声带振动与否。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因为元音都是乐音,发音十分响亮,没有声带的参与,元音就不可能发出来;发辅音时,只有少部分浊音声带振动,大部分辅音声带不振动,是清音。持续时间的久暂。发元音持续时间长,发辅音持续时间短。除了浊辅音以外,清辅音的发音都非常短暂,例如双唇塞音[p],发音上,双唇闭塞阻住气流,然后猛然放开,爆破成声,结束发音动作。

3、元音

4、辅音

如何区别几对一般的发音方法

1) 清和浊: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不颤动的叫清辅音。

2) 送气和不送气:发音时气流强的叫送气,气流弱的叫不送气。如汉语拼音p[p‘]是送气音,b[p]是不送气音。国际音标写送气音的办法是在不送气辅音的后边加“h”或在右上方加“‘”。如不送气的是[p] [t] [k],送气的是[ph] [th] [kh]或者[p‘] [t‘] [k‘]。

3) 鼻音和口音:发出来的辅音是鼻音还是口音,这是软腭(连带小舌)在起作用。软腭低垂,堵住口腔的通道,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就产生鼻音;软腭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出来,就产生口音。

5、什么是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 发音部位就是发音器官阻碍气流的部位。发音部位有十一处,分别是双唇、唇齿、齿间、舌尖前、舌尖后、舌叶、舌面前、舌面中、舌面后(舌根)、小舌、喉。

2) 发音方法就是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发音方法有八种,分别是塞音、鼻音、擦音、塞擦音、颤音、闪音、边音、半元音。掌握发音方法中的塞音、擦音、塞擦音、颤音、闪音、边音、半元音。

1) 塞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堵住气流的通路,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冲出,发出声音。

如[p,t,k,p‘,t‘,k‘,b,d,g]

2) 颤音:舌尖或小舌连续颤动而发出的音,气流呼出的通道被堵住后迅速打开,再堵住,再打开,好像是紧紧相连的一小串塞音。

3) 闪音:舌头颤一次发出的音。如英语very中的r[r].

4) 擦音:发音器官的某两个部分接触或靠近,留下一个狭窄的缝隙,让气流从这个缝隙中挤出来。如果气流通过的缝隙在口腔的正中,这就是擦音。如北京话的f[f],s[s],h[x]等。

5) 边音:与擦音相对应,如果气流通过的缝隙在口腔的两侧,叫做边音。如北京话中的l[l].

6) 半元音:如果气流受到的阻碍很小,只是在通过时稍微有些摩擦,发出的音接近毫无阻碍的元音,叫做半元音。如英语中的yes的y[Æ],walk的w[w]等。

6、元音的分类:

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根据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位不同,可以把元音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语言中的元音绝大多数是舌面元音。

1.舌面元音:见p49图。(a o e I u v ei )

改变口腔形状的方式有三种:

①舌位的高低。②舌位的前后。③是否圆唇。

2.舌尖元音:(z c s zhi chi shi )

有两种方式:①前与后。②是否圆唇。

3.卷舌元音:舌面和舌尖同时起作用发出的元音。R 二、而、尔、儿

四、辅音的分类:

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发音部位指的是发发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

发音方法指的是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它方面的变化。

1.辅音的发音部位:

双唇音(b p m),唇齿音(f),舌尖前音(d t n l z c s),

舌尖后音(zh ch sh ),舌面前音(j q x),舌面后音(g k h ng),

2.辅音的发音方法:

(1)狭义的发音方法只指辅音发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

(2)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振动是否,送气是否等发音特征。

3.辅音的发音过程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1)根据阻碍的方式不同,我们可以把辅音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半元音八类。

(2)根据发音时声带的状态,声带不振动叫“清辅音”。〔p〕、〔t〕、〔k〕等。

声带振动叫“浊辅音”。〔b〕、〔d〕、〔g〕。

(3)根据发辅音时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

.a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ɑ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p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b 双唇,浊,塞音

d 舌尖前,浊,塞音

t' 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1) 对立原则

如英语bad,意思是“坏的”,如果把其中的b换成d,这个词的语音形式变成了dad,与原来不同,含义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小孩口语说的“爸爸”,可见,b和d是不能互换的,因此b和d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关系。

如果两个音素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进而能够区别意义,且又是最小的,符合音位的定义特征,那么它们都是音位。也就是说,具有对立关系,处于对立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就是不同的音位。虽然它们都是以具体的音素形式出现的,但它们具有区别作用,所以是音位,从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音位和音素的差别。

划分音位的对立原则告诉我们,几个音素,即使发音差别很少,只要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就是不同的音位;相反,几个音素的发音特点即使差别很大,但是只要没有区别词形的作用,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就只能是属于一个音位。

要注意的是,运用对立原则划分音位,确立音位,只能在同一语言进行分析比较,不能跨语言进行,那样是永远也确定不了音位的,因为音位只能是属于一定语言的。比如前面我们举的两个音素p和p‘,在汉语中是两个音位,而在英语中只是一个音位,因为在英语中它们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不能构成对立。

2) 互补原则

这种情况在英语中也有,比如p和p‘在汉语中是完全对立的,二者互换了意义就发生了变化,而在英语中它们就不是对立的,p‘一般出现在音节开头或末尾,如plan、plane、paper,等,p只出现在s后面,如spel、speak、spring等,凡是出现p‘的地方绝对不会出现p,凡是出现p的地方绝对不会出现p‘,二

者完全是互补的。如果我们互换位置,把p‘lan念成plan,把speak念成sp‘eak,并不影响英国人对这些词的意义的理解,因为英语中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关系。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位,类似于化学上的同位素,这些同位素就放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格内,音位也是这样,所以互补关系的各个音就归并为一个音位。

所谓音位变体,就是概括在一个音位中的一组不同的音素,这些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各在不同位置出现,不能互换,甲位置出现的音素不能在乙位置出现,各守一方,共同补充,构成一个音位。

因此音位是对一系列音素的概括,是抽象的,心理学者认为它是想象的声音。比如我们说“马”,只能通过具体的、不同形状、不同色彩、不同年龄……等等具体的马反映出来,纯粹的“马”实际上并不存在,它是对具体共同特征的马的总概括,反映的是共性的东西,它的存在,是需要具体的、特殊的、个别的具有个性的马来体现来反映。音位与变体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它和变体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般总是通过个别来体现的。音位是对各个变体的概括,而实际上音位在具体的语境中总是以一个具体的音素的面貌出现的。所以国际语言学协会给音位下的定义是:某个语言里不加分别的一组相关的声音叫一个音位。

29. 音位变体有哪些类别?

根据音位变体在不同语音环境中出现的情况不同,音位变体可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

1) 自由变体:指的是出现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以上的音,它们之间可以自由转换。比如汉语中兰州话和武汉话的声母[n][l]不分。当地人说话时可随意选择而不会引起意义上的歧义。

2) 条件变体:指在一定的语音条件之下,同一音位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不能任意换用,如汉语中的[a],[A],[α]是/a/音位的条件变体,它们各有自己的出现条件,如下表:

音位和音素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音位和音素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二者不是一回事,它们既不相同,但又有联系。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说,是从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只要是音色上有差别,就是不同的音素,而不管它是否区别意义。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只有具有社会性特点,具有区别词形和区别词义作用的语音单位才是音位。

一个音位实际上概括了好几个近似的音素。因此,音位划分考察的是与意义的区别相对应的语音差别,与意义区别无关紧要的音质上的差别则不加以考虑的音素,因为某个音素较典型,就选择它来作为这一个音位的代表。一个音位可以是一个音素构成的,也可以是一组音素构成的,这组音素在音质上彼此有区别,但是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语音感上又比较近似,所以概括在一起。由于划分角度不同,所以同样一个最小的语音单位,从自然属性角度看是音素,从社会属性角度看是音位,比如p和p‘,从自然属性看,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从社会属性角度看,则要结合具体的语言来考察,在汉语中,它们是两个音位,在英语中,它们是一个音位。

为了同一般音素相区别,音位音标都用两条左斜线分隔开,如/a/、/p/、/k/、/b/等等。

第一,研究音素可以超越具体语言和方言,着重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研究;研究音位则必须落实到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不但要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更要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上研究。音素就像人类共有的制造语音外表的原材料,*不同语言或方言的人从中取走不同的音素组成自己的语言或方音的音位系统。第二,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上切分,音位却可以从语音四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上划分与归并。第三,音素是一次发音就可分析出来的,音位则往往涉及一类发音。第四、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则要具体分析。音素出现条件例字

[a][A][α] 出现在[-i][-n]前面时单说或作开音节单元音时出现在[-u][-?]前面时来[lai] 搬[pan]阿[A] 拿[nA]高[kαu] 放[fα?]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区别何在?非音质音位有哪些?

1) 音质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构成的音位,其特点与发音的音质有关。

2) 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

例如i和y这两个音位,发音时由舌位前后、高低、圆唇与否决定,就是音质音位;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a. 调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

b. 重位/势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

c. 时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长短音。

复元音:

一个音节内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叫“复元音”。

1.复元音与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不同的;

(1)复元音的几个成份同属于一个音节,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相连的单元音则各自分属于不同的音节,发音时有几个元音就有几次肌肉紧张。

(2)复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中间会产生一连串的过渡音;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跳跃式的,没有过渡音。

2.由二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二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三合元音”。

3.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前响二合元音”,如:〔ai ei au ou〕在二合元音中,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后响二合元音”,如:〔ia ie ua uo ye〕三合元音又被称作“中响复元音”,如:〔iau iou uei uai〕

复辅音:

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

(汉语没有,印欧语系有)

复辅音也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

(1)复元音的音质变化是逐渐过渡的,几个元音由一连串的过渡音联结在一起,中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2)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它们各有自己的发音过程,中间有明确的界限。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

语言里的音位彼此对立,所以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音位之间的对立,如果进一步加以分析,其实只是一个或几个发音特征的区别。例如北京话的辅音音位,以不送气与相区别。这种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我们叫做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的每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于是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因此,音位也可以定义为一组区别特征的组合。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有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

请说明区别特征和音位的聚合关系。它们对于音位系统来说有什么意义?

区别特征与音位的聚合关系密切相关。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不同的区别特征互相区别开来,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合成群。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

A B C D

1 /p/ /p‘/ /m/

2 /t/ /t‘/ /n/ /l/

1行是双唇聚合群,2行是舌尖前聚合群,A列是不送气清塞音聚合群,B列是送气清塞音聚合群,C 列是浊鼻音聚合群,D列是虽然只有一个音位,但在这个矩阵中自成一个聚合群。

在这个矩阵中,A,B,C三列音位之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我们称为双向聚合,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往具有共同的语音规则。例如汉语普通话里/p/,/p‘/,/m/都不能和撮口呼组合。

和双向聚合群的音位结构相比,像/l/的这样的音位就显得很孤单,就只能与/t/,/t‘/,/n/构成舌尖前聚合群,因而我们将其称为单向聚合。

区分双向的聚合和单向的聚合,有利于分析音位的系统性,也有利于说明语音的演变。一般说来,处于双向聚合中的音位发生演变时会引起同一聚合群中其他音位的演变,而处于单向聚合中的音位的变化一般不会波及其他的音位。

音位的组合

一、音节

1.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就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一个音节可以有一个音位构成,如汉语的“啊”〔a〕,但是更多的音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位组合而成。(最多4个)(tong hua 都是三个音位构成一个音节)

2.音节的划分

①要根据音节在发音机制上的特性来,目前对我国有影响的理论角度是:“肌肉紧张说”,肌肉每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piao一次,pi’ao二次)

②还要考虑到语音社会性的影响,要受到特定社会语言习惯的制约。

(“音渡”,又叫做“音联”,对音的切分。〔fanan〕→〔fan an〕〔fa nan〕)

3.不同的语言在音节结构方面的差别:

(1)音节的结构规律主要体现在:音节的类型和音位在音节中所能占的位置两个方面。

(2)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是:一种语言在语音上区别于其它语言的重要特征。

6.普通话音节的主要特点:可以分别从:音素数目、元音、辅音、声调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1)每一个音节最多4个音素,最少1个音素。

(2)每一个音节都必须有元音,如果只有一个元音,极为韵腹,(a)。最多3个元音,分别为:韵头、韵腹、韵尾。

(3)汉语音节里可以没有辅音。如果有辅音,处于音节开头处为声母,处于音节末尾处为韵尾。没有2个辅音连续出现的复辅音形式(“ng”是2个字母表示1个辅音)

(4)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7.音节结构的分析方法:

(1)元辅音分析法:即v ,v-c,c-v,c-v-c。

(2)声调分析方法:tian ( 韵头,a 韵腹,n 韵尾)

(3)韵母按韵头的不同分为四类,即“四呼”

开口呼: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ì〕〔u〕〔y〕的韵母。如:〔a〕〔ou〕〔〕等;

齐齿呼:凡韵头和韵腹是〔ì〕的韵母。如:〔ìa〕〔 a 〕〔ìou〕等;

合口呼:凡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如:〔u〕〔ua〕〔uan〕等;

撮口呼:反韵头活韵腹是〔y〕的韵母。如:〔y〕〔〕〔yn〕等。

什么是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就是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1) 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了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英语中表示复数的s,在清辅音后念清音s,如books,在浊辅音后念z,如dogs。同样的音位,就是受到前面的辅音的影响而念不同的音位,就是被前面的辅音同化了。汉语tanke(坦克),其中的n受k影响,有/?/的特点,就是同化。同化的情况主要有两种:发音部位逆同化,发音方法顺同化。

异化:两个相同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它不同。普通话中的变调是典型的异化现象。比如上声,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如“老虎、展览、打死、纸马、管理”;而上声在其它声调前一律念半上,即21调,如“马上、理由、揽车”。“不”在去声前念阳平,在其它声调前念本音。可见在普通话中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也有变体音位,比如上声实际上有214、35、21三个变体形式。

弱化:语流中,有些音位的发音变弱,不那么清晰,这种现象就是弱化。普通话的轻声就是比较典型的弱化现象。如头在“木头、念头、苦头”中变成了轻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天天、玫瑰、西瓜”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往往也念轻声。北京话的“你们”/ni m[n/常发成/nim/,“我们”常发成/wom/注意:弱化往往伴随着脱落。Ø 如普通话中的“清音浊化”往往伴随着“元音脱落”,“元音央化”往往伴随着“尾音脱落”。

语调:

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感情、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叫做“语调”。

语调不是部分语言而是所有语言里都有的语音现象,而且凡是句子就都一定有语调。

从句重音、长短、高低三方面对语调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1.句重音:是出现在句子中的重音,它不涉及词义,而只同全句的意思有关。

句重音又分为两种:节律重音或语法重音;强调重音或逻辑重音。

(1) 节律重音: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节拍群里作为节拍群中心的那个词语要读得略重一些,这种重音就是“节律重音。(自然而然的带上)

(2) 强调重音:有时说话人为了突出句中某个需要强调的地方,有意识地特别加重某个词语的读音,这种重音就是“强调重音。(有意带上)

(3) 节拍群:句中的停顿把一句话分成若干段落,句中这种以停顿来划分的语音段落叫“节拍群”。(我们学校/来了一位/语文老师。)(有三个节拍群。)

2长短:人们说话,有时要把句子中的音节发得短一些,或长一些,这种句子中音节的缩短和拉长就是“长短”。(表示命令语气的句子中的所有音节都要发得比较短促)

3高低:人们说话时,有的句子的音高要逐渐升高,有的句子的音高要逐渐降低,这种全句音高的升降变化就是“高低”。

(1)全句音高变化大体上可分为:低调(降调)、高调(升调)两种。低调常用来表达陈述、祈使、感叹等语气。高调常用来表达疑问语气。

(2)在非声调语言里,音节没有固定的、与词义相关的声调,一个音节无论用什么调子来读,都不会引起词义的改变,因而允许以一个音节内部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升降变化来构成语调。如:英语Here (3)在声调语言里每个音节都是固定的、与词义相关的声调,音节内部的音高升降变化已经担负了区别词义的功能,因而不允许再利用这种升降变化来构成语调,表达语气意义,否则就会引起词义的改变。如:八拔把爸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笔记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1.What is pragmatics? 什么是语用学? Pragma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As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s essentially a process of conveying meaning in a certain context, pragmatics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meaning study. It place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the context in which language is used. 语用学研究的是说某种语言的人怎样用句子去实现成功的交际。 由于交际的过程从本质来说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表达意义的过程,因而语用学的本质是一种意义研究。它是一种将语言置于使用的语境中去的意义研究。 2.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语用学和语义学 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are both linguistic studies of meaning, but they are different. What essentially distinguishe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s whether in the study of meaning, the context of use is considered. If it is not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restricted to the area of traditional semantics; if it is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the area of pragmatics. 语用学和语义学都是对意义的语言学研究,但两者是不同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研究意义时是否考虑了语言使用的语境。没有考虑到语境进行的研究就没有超出传统语义学的研究范围;相反,考虑到语境进行的研究就属于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3.Context 语境 Context is essential to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constituted by the knowledge shar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语境是语言的语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概念。它一般被理解为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共有的知识。The shared knowledge is of two types: the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they use, and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general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and the specific knowledge about the situation in which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taking place. 共有的知识包括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方面的知识和双方对世界的认识,包括对世界的总的认识和对正在进行的语言交际所处的环境的具体认识。 4.Sentence meaning and utterance meaning 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is abstract, and de-contextualized, while utterance meaning is concrete, and context-dependent. Utterance is based on sentence meaning; it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bstract meaning of a sentence in a real situation of communication, or simply in a context. 句子的意义是抽象的,非语境化的,而话语的意义是具体的,受语境制约的。话语意义基于句子意义;它是一个句子的抽象意义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体现,或简而言之,在一个语境中的具体化。 5.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was originated with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John Austin in the late 50’s of the 20th century.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According to speech act theory, we are performing actions when we are speaking.

语言学概论 语音

语音 元音和辅音 一、元音和元音舌 元音的不同是由于共鸣腔(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口腔形状改变的方法: 1.口型大小(由舌头位置的高低决定); 2.舌头前伸或后缩; 3.嘴唇撮起或展平。 据此,请看舌面元音的舌位图: 二﹑辅音 辅音的发音特点: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发音部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发音方法)发出音来。据此,可以确定一个辅音。 辅音发音特点。 1.清和浊(声带是否颤动) 2.送气和不送气(通过喉部的气流的相对强弱性) 3.鼻音和口音(软腭的作用) 辅音的发音部位 顺序:以身体为参照物,气流由内而外的途径。 喉音舌面后(舌根音)舌面中 舌面前舌叶舌尖(舌尖前后齿间音)唇齿双唇 三﹑音位 确定音位的条件 1.必须是同属于某种特定语言中的几个音 2.语音相似性 3.互补分布性

音位的归纳方法 1.准确记录语音 2.互补分配原则 3.语音相似条件 4.音位的系统性 5.方便简单原则 6.重视本地人的感觉 四﹑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的分类:条件变体;自由变体 非音质音位:音高、音强、音长 五﹑音位和音素的关系 1.研究角度不同: 音素:可以超越具体语言或方言,自然属性角度; 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切分角度不同: 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 音位:语音四要素均可 3.系统和个体的角度: 音素:一次发音即可分析出来 音位:涉及一类发音 六﹑音位的聚合 一、音位的区别特征和具体的音位系统的关系 不同的音位彼此完全不同,处于对立地位,是因为语音不同,语音承载了一定的意义,所以,音位又能够区别意义。音位之间的对立实质上是发音特征有区别。一个音位的发音特征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组成的,那么,寻找音位之间的差异就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 如:/p/ 双唇闭塞不送气清 /ph/ 双唇闭塞送气清 /t/ 舌尖前闭塞不送气清 /th/ 舌尖前闭塞送气清 /k/ 舌面后闭塞不送气清 /m/ 双唇鼻音浊 /b/ 双唇闭塞浊 /d/ 舌尖前闭塞浊 /g/ 舌面后闭塞浊 由上表可得出以下结论: (1)区别特征即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2)一个音位具有怎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即由这个音位在该语言的音位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 (3)每个音位实际上是由许多区别特征构成的,因此,音位即一束区别特征。 二、区别特征和音位的聚合关系 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不同的区别特征互相区别开来,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合成群。例: t d n k p t

语言学教程第三章重点

Questions for Chapter 3(Key) 1. Define the following terms: morpheme morphology inflection derivation allomorph bound morpheme free morpheme compound stem affix root grammatical word lexical word closed-class open-class blending acronym clipping back-formation 2. List the bund morphemes in the following words: fearlessly, misleads, previewer, shortened, unhappier -less, -ly, mis-, -s, pre-, -er, -en, -ed, un-, -ier 3.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examples should the ‘a’ be treated as a bound morpheme? a boy, apple, atypical, AWOL a is treated as a bound morpheme in atypical 4. What are the inflectional morphemes in these expressions? It’s raining; the cow jumped over the moon; the newest style; the singer’s new songs Person inflection: for aspect:rain ing, jump ed, Comparative case: new est, Case: singer’s Number: song s 5. Determine the original term from which the following words were back-formed. (a) burgle burglar (b) enthuse enthusiasm (c) greed greedy (d) automate automation (e) donate donation (f) escalate escalator (g) peddle peddler (h) diagnose diagnosis (i) loaf loafer (j) self-destruct self-destruction (k) attrit attrition (l) hairdress hairdresser (m) drowse drowsy (n) frivol frivolus

语言学概论——语音学.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 (一)语音的声学(物理)性质 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语音也不例外。 语音的声学性质表现在语音四要素上: 1.音高。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频率。 频率与发音体自身的性状有关,男子声带长而厚,说话声音低;女子的声带薄而短,说话声音高 音高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各种声调和语调。 2.音强。即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声波振幅的大小。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振幅的大小跟发音体受到的外力大小有关,语音的强弱跟发音时用力的程度有关。发音时用力越大,呼出的气流越多,声音就越强。反之,声音就弱。 音强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重音和轻音。 如?content con?tent 地道[ti51tau55][ti51tau] 3.音长。即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声波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持续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语音的长短跟发音的速度快慢有关。

音长在语言中可以具有区分元音的长短。如英语]粤语等。 sheep [?i:p]----- ship [?ip] 三[sɑ:m]----心[sɑm] (广东话) 4.音质。即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音质在所有的语言中都发挥作用,主要是构成不同的音素(元音或辅音)。 一般来说,音质的变化决定于三方面的条件: 一是发音体的不同; 二是发音方法的不同; 三是共鸣器的形状的不同。其中每一方面的差别都会造成不同的音质。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 语音的生理性质是由发音器官决定的,发音器官的活动部位或活动方式不同,就形成不同的语音。 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部分。 1.动力部分:肺、支气管和气管。 2.发音体:声带、喉头。 3.共鸣腔:口腔、咽腔和鼻腔。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 语音不仅具有生理、物理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 首先,音义结合的功能是由社会赋予的。即什么音表什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2017级英语语言学概论第三章习题 请认真填写学号和姓名。每次答题仅第一次提交有效。 个人信息:[矩阵文本题] * I. Decide wheth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r False. 1. Morphology studi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2.Words are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s of language.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3. Just as a phoneme is the basic unit in the study of phonology, so is a morpheme the basic unit in the study of morphology.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4.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s that can be used freely all by themselves are free morphemes.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5. Bound morphemes include two types: roots and affixes.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6. Inflectional morphemes manifest various grammatical relations or grammatical categories such as number, tense, degree, and case.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7. The existing form to which a derivational affix can be added is called a stem, which can be a bound root, a free morpheme, or a derived form itself.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8. Prefixes usually modify the part of speech of the original word, not the meaning of it.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

1.phonetics(语音学)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ech sounds and provides methods for their description, classif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e.g:p. bilabial, stop.:(1)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音学), from the speakers’ point of v iew(2)acoustic phonetics(声学语音学), from the hearers’ point of view(3)auditory phonetics(听觉语音学), from the physical way or means by which sounds are transmitted from one to another. 2.pragmatics(语用学),a field of study to take care of that part of meaning of language in use.In many ways,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speakers intended meaning, or even the “invisible meaning”. Pragmatics can also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speaker meaning.Micropragmatics(微观语用学):The research on the analyses of larger chunks of language, such as a whole conversation, an article or even a chapter of a novel or one act of a play in the user interaction concerning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speakers encode their message in skilful ways and how hearers arrive at the intended meanings in spit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iteral meaning and the intended meaning is called macropragmatics. To study the meaning of such pieces of language in smaller contexts is called micropragmatics.” R eference(指称),deixis(指示),anaphora(回指) and presupposition(预设)” are all topics in this field. 3.phonology(音位学):phonology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ystems and patterns of speech sounds in a language(1)phonemes, the smallest phonological unit that can distinguish meaning(eg:sip\zip)2.minimal pairs and sets minimal pairs: a pair of words, identical in every way except for one sound segment in the same position minimal set:a group of words differential by one sound segment in the same position3. free variation(自由变体) when two or more sounds occur in the same position without any apparent change of meaning, they are said to be in free variation (eg: either 的两种发音)Cooperative principle there is a set of assumptions guiding the conduct of conversation this is what called cooperative principle. It means that we should say what is true in a clear and relevant manner. 4.Syntax(句法) If we focus on the structure and ordering of components within a sentence, we are studying what is known as the syntax of a language. It means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combination of words into sentence.Every sentence is a sequence of words, but not every sequence of words is a sentence.The prescriptive Approach(规定的方法): This view of

英语语言学概论笔记

Chapter 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历史语言学 1.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研究语言变化的目的和意义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anguages and human linguistic competence. Researche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hed light on prehistoric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connections of earlier and later variants of the same language, an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kinship pattern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also enables us to determine how non-linguistic factors, such as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teract over time to trigger linguistic change. 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2.The nature of language change 语言变化的本质 All living languages change with time. Unless a language is no longer spoken by the general public of a society, such as Latin, its change is inevitable. As a general rule,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continuous and,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 regular and systematic. Language change is extensive, taking place in virtually all aspects of the grammar. Although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inevitable, and in some cases, vigorous, it is never an overnight occurrence. Language development may be regarded as linguistic evolution from one stage to another. 所有尚在使用的语言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语言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语言变化是普遍的、连续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规则的和系统的。语言变化涉及语法系统的各大组成部分。在语言演变过程中,词汇和语法规则有的消亡了,有的诞生了,有的是外借的,有的则转化了其意义或功能。 尽管语言变化是普遍的,必然的,有时甚至是显著的,但语言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其变化是同代人所不易察觉的。 语言的发展可以看作是语言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3.Major periods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英语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 a)Old English (450-1100) 古英语阶段 b)Middle English (1100-1500) 中古英语阶段 c)Modern English (1500-今) 现代英语阶段 Most Modern English speakers find Middle English only partially comprehensible, and Old English simply unintelligible, just like a foreign language hardly recognizable as the native language they speak. 大多数现代英语的使用者发现,对于他们来说,中古英语只能部分地被理解,古英语则如外语一般,简直不可理解。 Old English dates back to the mid-fifth century when Anglo-Saxons invaded the British Isles from northern Europe. Middle English began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Norman French invaders in England. Middle English had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Norman French i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Modern English is separated with Middle English with European renaissance movement.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1参考答案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 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学首先深受哲学、逻辑学等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思想方法的影响,后来语言学摆脱对传统人文学科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学科后,受到许多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比如,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念和研究方法深受生物学的影响;20世纪初的语言结构思想与科学的整体论思想密切相关;生成语言学受数学、逻辑学影响;等等。与此同时,其他学科也开始从语言学理论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观念。20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学批评等都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从19世纪后期开始,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一些学者甚至提出语言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另一方面,语言学又从未割断与传统人文学科的联系。语言学的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语言现象的独特性。语言既具有社会属性,又是人类天赋的能力,既是贮存人类已有文明的宝库,又是人类新的精神创造的依托。语言是联系人类主观世界和外在客观世界的中介,是认识人类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必要途径。所以说,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是独特的,它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语言学需要并正在成为一门领先的科学。 2、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满足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需求; (2)语言研究协同其他学科研究一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3)语言学研究为国家语文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3、语言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体现?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是人的各种行为的指挥中枢,也是人类语言思维能力的生理基础。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控制着语言功能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

语言学概论(笔记整理)

. What is language? “Language is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It is a system, since linguistic elements are arranged systematically, rather than randomly. Arbitrary, in the sense that there is usually no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a work (like “book”) and the object it refers to. This explains and is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books”: “book” in English, “livre” in French, in Japanese, in Chinese, “check” in Korean. It is symbolic, because words are associated with objects, actions, ideas etc. by nothing but convention. Namely, people use the sounds or vocal forms to symbolize what they wish to refer to. It is vocal, because sound or speech is the primary medium for all human lan guages, developed or “new”. Writing systems came much later than the spoken forms. The fact that small children learn and can only learn to speak (and listen) before they write (and read) also indicates that language is primarily vocal, rather than written. The term “human” in the definition is meant to specify that language is human specific. . What ar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Design features” here refer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

第四章语法 三、分析题 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1)夕阳把远山照得通红 主语谓语 状语中心语 介宾述补 (2)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1)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动宾 定中 2)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定中 动宾 2、变换下列句子,使其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1)我打破了杯子。 1)我打破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破了。——杯子被我打破了。——杯子我打破了。——杯子我把它打破了。——我打破的是杯子。——杯子是我打破的。…… 2)我打破了杯子。——我没有打破杯子。 3)我打破了杯子。——我打破了杯子了么? (2)我们找到了小王。 1)我们找到了小王。——小王我们找到了。——小王被我们找到了。——我们把小王找到了。——小王是我们找到的。——我们找到的是小王。—2)我们找到了小王。——我们没有找到小王。

3)我们找到了小王。——我们找到了小王了? 3、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1)关心的是他母亲。 ——被关心的人是他母亲 ——关心人的是他母亲 (2)虚构故事吓坏人 ——虚构故事把人吓坏了 ——虚构的故事用来吓唬坏人 (3)咬死猎人的狗 ——狗咬死了猎人 ——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4)鸡不吃了 ——鸡不吃食物了 ——我们不吃鸡了 5、用变换的方法辨析下列结构之间的差别。 (1)在池子里洗衣服--在池子里养金鱼 *把衣服洗在池子里——把金鱼养在池子里 *洗衣服洗到池子里——养金鱼养到池子里 这说明“池子里”仅仅是“洗衣服”这个行为的处所,但不必然是“衣服”的处所;与此相反,“池子里”既是“养金鱼”的处所,也是“鱼”的处所。 (2)在黑板上写字——在教室里写字——在火车上写字 字写在黑板上——字写在教室里——字写在火车上 (人呆)在黑板上写字——(人呆)在教室里写字——(人呆)在火车上写字 以上变换说明:(1)“黑板上”是“字”的处所,不必然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2)“教室里”是“写字”的行为发生的处所,但不必然是“字”的处所;(3)“火车上”既是“写字”行为的处所,也可以是“字”的处所。 五.问答题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第三章语音 四、分析题 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写出下列元音: ①舌面后半低不园唇元音——[V] ②舌面前半高不园唇元音——[e] ③舌面前低不园唇元音——[a] ④舌面后高园唇元音——[u] ⑤舌面前高园唇元音——[y] ⑥舌面后半高不园唇元音——[+] 2.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 ①[?]:舌面后、不送气、浊塞音。 ②[v]:唇齿、浊檫音。 ③[x]:舌面后、清檫音。 ④[p']: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⑤[Φ]:双唇、清檫音。 ⑥[ts']:舌尖前、清、塞檫音。 ⑦[m]:双唇、浊、鼻音。 ⑧[b]:双唇、浊、塞音。 3.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①[p]-[p']:发音方法不同,[p']是送气音,[p]是不送气音。 ②[g]-[k]:发音方法不同,[g]是浊塞音,[k]是清塞音。 ③[m]-[n]:发音部位不同,[m]是双唇鼻音,[n]是舌尖前鼻音。 ④[p]-[k]:发音部位不同,[p]是双重音,[k]是舌尖后音。 ⑤[s]-[z]:发音方法不同,[s]是清檫音,[z]是浊檫音。 ⑥[u]-[o]:舌位高低不同,[u]是后高圆唇元音,是后半高圆唇元音。 ⑦[ts]-[ts']:发音方法不同,[ts ]是清不送气塞檫音,[ts']是清送气塞檫音。 ⑧[y]-[i]:唇的圆展不同,[y]是圆唇元音,[i]是不圆唇元音。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音标?什么是国际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音符号就是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上目前通用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记音符号。 2.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 汉语拼音字母也是一种音标,从基本情况来看,它是用来标写汉语音素的一种符号。 3.汉语拼音方案中的p、h、ü、ê、z、d、k,国际音标中是怎样写的? [p?],[x],[y],[?],[ts],[t],[k?] 4.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汉语的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实就是音高的变化形式,同样的音素组合,声调不同,音高不一样,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例如汉语拼音的shu zi,加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数字”、“梳子”,可见,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

语言学概论(本科)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本科)复习要点导言部分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语言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与社会科学有联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语言交际的过程: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各类语言学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专语语言学下面可分汉语语言学(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汉语史等)、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等等,普通语言学下面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修辞学等等。 四、语言学流派 比较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主要有: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转换-生成学派、系统-功能学派、社会语言学。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请浏览《语言学网络课件》中的“望远镜”板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本章需要明确的要点是:第一,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第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弄清楚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内涵,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2.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本节其它一些问题可一般了解:一、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二、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三、关于聋哑人的思维,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对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四、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学概论考试题库

语言学概论考试题库 1.语言学的发展历史 传统语言学(古希腊、古罗马)历史比较语言学、现代语言学、当代语言学 2.语言学概念 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3.为什么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18 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宇宙语言学等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4.语言的功能 社会功能、思维功能 5.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二者相互依存相互适应。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表达自己思想都和理解别人思想的工具,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思维活动的成果依靠语言得以巩固和存在,思维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要依靠语言;人脑半球的实验依据证明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 6.儿童语言习得的阶段 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任意性: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8.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人类语言和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1)单位的明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