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保障制度及措施

应急救援保障制度及措施
应急救援保障制度及措施

应急通信网络保密、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应急通信网络是各种通信网络和技术手段,使应急人员无论在何地、采用何种接入方式,都可优先利用残存的通信资源建立呼叫会话,在应急情况下保障通讯的畅通,企业作为与应急响应相关的重点企业,需要保证能够上传,能够接受上级的指令,而要确保应急救援行动能够在统一指挥下的有效启动,防止应急通信网络受网络运行的不安全因素影响,特制定保密管理制度:

1、为保护应急通信网络系统的有效运行安全,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主管本矿应急通信系统的保密工作。

2、规划和建设应急通信网络系统,应当同步规划落实相应的保密设施。

3、应急通信网络系统的购进、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保密要求。

4、应急通信网络系统应当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配置合格的保密专用设备,防泄密、防窃密;所采取的保密措施应与所处理信息的密级要求相一致。

5、应急通信网络联网应当采取系统访问控制、数据保护和系统系统安全保密监控管理等技术措施。

6、应急通信网络系统的访问应当按照权限控制、不得进行越权操作;未采取技术安全保密措施的数据库不得联网。

7、保密信息和数据必须按照保密规定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递、使用和销毁。

8、存储企业相关秘密的计算机媒体,应按所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密级的文件进行管理;存储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内的秘密信息应当采取保护措施。

9、存储过应急通信信息的计算机媒体的维修应保证所存储的秘密信息不被泄露。

10、应急通信网络系统打印输出的保密文件,应当按相应密级的文件进行管理。

11、保密信息处理场所应当根据保密程度和有关规定设立控制区,未经管理机关批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12、保密信息处理场所应当定期或者根据需要进行保密技术检查。

13、应急通信网络系统的保密应实行领导负责制,由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单位的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并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具体承办。

14、应急通信网络系统的系统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应经过严格审查,定期进行考核,并保持相对稳定。

15、对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应给予奖励。

16、违反本规定,由矿应急领导办公室责令其停止使用,限期整改,经相关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应急物资、装备管理保障措施

应急物资是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质支撑。为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提高物资统一调配和保障能力,为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故提供重要保障,根据“分工协作,统一调配,有备无患”的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1. 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包括自然灾害类、安全事故灾难类、应急抢险类及其它。

2. 应急物资储备定额由通防部、安监部、技术部、设备部、办公室、运输组和保卫部等的实际应急需要确定。

3. 办公室负责落实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落实经费保障,科学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方式和数量,加强实物储备。

4.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专业管理、保障急需、专物专用”,所以应急物资未获得组长批准不的擅自发放。

5. 已消耗的应急物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调出物资的规格、数量、质量重新购置。

6. 应急物资应当坚持公开、透明、节俭的原则,严格按照采购制度、程序和流程操作,做到谁采购、谁签字、谁负责。

7. 设备办要加强对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管理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管理混乱、冒领、挪用应急物资等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应急救援物资明细表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检查维护措施

1 、日常检查

1) 设备或设施、防护器材的每日检查应由所在岗位执行。

2) 电工定期对备用电源进行1~2次充放电试验,1~3次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自动转换试验,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看是否自动转换,再检查一下备用电源是否正常充电。

3)仪表组每周要对消防通信设备的检查,应进行控制室与所设置的所有电话通话试验,电话插孔通话试验,通话应畅通,语音应清楚。

4)安全环保部每周检查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等是否齐备,并处于安全无损和适当保护状态。

5)消火栓箱及箱内配装的消防部的外观无破损、涂层无脱落,箱门玻璃完好无缺。

6)消火栓、供水阀门及消防卷盘等所有转动部位应定期加注润滑油。

2、灭火器材的定期检查

2.1 每周应对灭火器进行检查,确保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1)检查灭火器铅封是否完好。灭火器已经开启后即使喷出不多,也必须按规定要求在充装。充装后应作密封试验并牢固铅封。

2)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如指针在红色区域,应查明原因,检修后重新灌装。

3)检查可见部位防腐层的完好程度,轻度脱落的应及时补好,明显腐蚀的应送消防专业维修部门进行耐压试验,合格者再进行防腐处理。

4)检查灭火器可见零件是否完整;有无变形、松动、锈蚀(如压杆)和损坏,装配是否合理。

5)检查喷嘴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应及时疏通。

2.2 定期检查

1)每半年应对灭火器的重量和压力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并应及时充填。

2)对干粉灭火器每年检查一次出粉管、进气管、喷管、喷嘴和喷枪等部分有无干粉堵塞,出粉管防潮堵、膜是否破裂。筒体内干粉是否结块。

3)灭火器应进行水压试验,一般5年一次。化学泡沫灭火器充装灭火剂两年后,每年一次。加压试验合格方可继续使用,并标注检查日期。

4)检查灭火器放置环境及放置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灭火器的保护措施是否正常。

3、防护器材的定期检查防毒面具及滤毒罐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剐伤和其它损坏。每半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修。检查要求为:

1)防毒面具有无破碎及剐伤,看是否老化。

2)检查滤毒罐体有无锈蚀,是否失效。

3)对空气呼吸器的检查,应检查压力表指示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4)任一项不合格,都应尽快更换。

交通运输保障应急管理措施

为加强我矿运输应急运力组织和保障工作,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臵各类突发事故的能力,维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以及分工明确、协调一致、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运力保障体系。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故,我矿运输小组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能做好运输应急运力的组织、救援和保障工作,完成伤员、应急物资的运输保障任务,把突发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点。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平急结合、预防为主。

把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运输应急保障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预案演练、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有效应对突发事故的各项保障工作。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联动协调。

本措施确定的运输应急保障工作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分级响应、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充分发挥运输应急保障机构的作用。

3、职责明确、规范有序、部门协作。

明确应急管理机构职责,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响应程序,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与其他部门密切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运输应急保障机制。

三、组织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史春阳

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志兵樊保东赵勇刚王锁成

成员:韦德祥高存军贺培华栗官义戚杰峰康宝

1.统一领导本矿运输应急救援行动。根据矿领导部署,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2.负责启动救援行动,指挥和调配运输小组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援和保障工作。当应急运力不能满足突发事件需要时,负责报请公司调派应急运力对口支援;

3.根据公司主管部门的指令,调动公司应急运力对口支援,完成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保障任务。

四、应急运力

(一)应急运力储备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平急结合、分级储备、择优选择、统一指挥”的原则,在本矿建立应急运力储备,做到领导责任、车属单位、车牌号码、驾驶人员、带队人员、集结地点“六落实”。

(二)应急车辆及技术状况

应急运输保障车辆的技术等级要求达到二级以上技术标准,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或行驶里程不超过15万公里。建立应急运输车辆技术档案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车辆的技术状况。应急运输车辆所属单位负责保持应急运输储备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并强化应急运输车辆的日常养护与保养工作。

(三)应急保障人员

应急保障人员包括现场管理人员、驾驶员、装卸员和维修人员,年龄原则上控制在20至55岁之间,且身体健康、政治素质高、协作意识强等。

组建运输应急突击队,编成三个专项工作小组,在所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

1、车辆调度组:

组长:栗官义

成员:张军杨勇

2、现场抢险组:

组长:贺培华

成员:石伟赵万里张耀

3、车辆维修协调组:

组长:杨根

成员:郝贡布孙角齐

五、纪律要求

(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随时与应急小组保持联系或电话

畅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车辆调度及时到位。

(二)执行应急任务的车辆,必须是经检测合格、车辆技术状况达二级以上,按规定投保各项保险,且配持有效从业资格证件的驾驶员,方可执行应急任务。

(三)指令性储备运力,车辆技术状况和驾驶人员资格除符合第二条要求外,在应急状况下,应在指定地点集结待令,驾驶人员不得外出,随时准备接受应急任务。

六、交通运输工具、设备及联系人、联系方式

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编号:SM-ZD-97838 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管 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止和抑制突发事件,减少事故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危害,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结合四川革什扎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吉牛水电站工程各参建单位。 第二章救援范围 第三条救援范围 施工生产中突发的各类事故,包括有毒有害作业导致的人员伤害和食物中毒;自然原因造成的不可抗拒的灾害;其他突发事件。 第三章组织机构、职责 第四条组织机构、职责 1、成立指挥领导小组 (1)由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副职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

人组成。公布相关人员名单与联系方式; (2)职责是负责对突发事件组织救援的协调与指挥和对外联系与求助。 2、成立救援队 (1)由安全管理部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明确负责人,公布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2)职责是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到位,维护现场治安,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干扰,参与救援。 3、成立救援队 (1)由主管领导、相关部门人员及其他人员组成,公布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2)职责是组织现场救援的实施,抢救人员和财产,控制事态扩大,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保护好现场。 4、成立运输队 (1)由综合行政部、车辆运输单位及其他人员组成,明确负责人,公布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2)职责是保证救援车辆的及时到位和运输。

应急救援保障制度及措施

应急救援保障制度及措施 为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 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救援范围 安全事故是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死伤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产 生重大影响的各类生产事故。包括因工程质量产生的事故、施工现场毗邻建筑坍塌、土方坍塌、一氧化碳中毒、架体倒塌等事故。 二、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为加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实施应急救援预案, 成立公司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 (二)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职责 1、负责发生特大事故后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工作的领导,成员按照预案分工,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2、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组织实际训练工作、建立通信与报警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和物资、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3、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通报事故的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并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4、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成员要按照预案职责分工,尽职尽责。当接到大事故报告后,成员要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时,经组长同意,由所在部门按职务高低递补。 三、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 为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顺利实施,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一)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项目部在组织抢险、保护事故现场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迅速向公司及相关部门报告;公司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简要情况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安全综合管理部门等报告,最迟不能超过1个小时;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上报人姓名、联系电话。 (二)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前往 事故现场,确定危险目标,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遇有特殊危急情况,要立即向当地政府、公安、消防、急救中心救援,防止事态扩大。 (三)各项目部及相关单位要按本预案要求,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在救援过程中要听从指挥,密切配合,协调作战,保证抢险救援工作做到有条不紊。

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措施

盘县保庆煤矿 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措施 编制: 财务科长: 总工程师: 二零一四年二月

盘县保庆煤矿 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措施 应急救援经费是保障煤矿发生灾变事故时迅速投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保障,没有可靠的资金渠道和充足的应急救援经费,就无法保证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和维护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因此特制定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措施 ㈠建立应急经费保障机制 可考虑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救援任务的能力需要,按照战时应战、平时应急的思路,将现有应急管理体系中的抢险救灾领导机构和各应急救援专业小组有机结合起来,平时领导抢险救灾和做好动员准备,战时指挥动员实施职能。应急救援财力保障专业小组要把抢险救灾经费、物资装备经费等项目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 主要职责是:平时做好动员准备、开展动员演练的经费保障,以及防灾抗灾经费管理的基础工作,负责对包括应急投入和应急专项资金在内的所有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制定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经费保障的应急经费保障预案、紧急状态下的财经执行法规和制度;与包括抢险救援、医疗救护、通信信息、交通运输、后勤服务在内的各有关职能小组建立紧急状况下的经费协调关系。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紧急事件,经费保障统管机构即成为应急救援经费管理指挥中心,负责召集上述相关单位进行灾情分析和项目论证、救灾资金的紧急动员、各单位资金需求统计和协调、救灾物资的采购和统一支付以及阶段性资金投入使用

。 (二)建立有机统一的协调机制 首先,要明确经费保障的协调主体及其职责。总体上可考虑依托矿应急救援领导组建应急救援资金协调管理小组,由矿应急办公室统一管理调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积极响应防灾救灾经费保障统管部门组织工作。在组织抗灾救援工作时,矿财务资金及时划拨应急保障,充分保证应急资金用于应急救援经费保障。其次,要进一步理顺矿内部需求上报渠道。经费保障跟着需求走,矿内部需求提不出来,经费申请和下达就缺乏相应依据。矿进行抗灾救灾活动要逐渐形成统计上报制度,并保证矿内部各系统之间信息渠道的顺畅。各救援队可指定专人负责将所需经费保障数额上报至企业抗灾救灾指挥机构,经由抗灾救灾指挥机构专人汇总后及时报送矿应急救援资金协调管理小组审核。 (三)建立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 1、是要建立—定规模的应急资金。煤矿每年在制定安全生产投入计划时要预留部分应急资金,并把这部分应急资金列入企业预算。 2、是要建立灾害保险资金体系。应对突发事件,除依靠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外,也应考虑采取运用保险市场融资的方式,建立资金保险基金,由政府和企业分摊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弥补资金支付不足。 3、是要进一步完善常态的企业资金动员机制。通过管理机构认证,固定和规范企业救援基金组织和救助团体职能,面向各投资企业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 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新版) 1目的 加强企业安全事故防范,及时做好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适用范围 本制度是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作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 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厂生产经营中潜在的职业安全健康事件或事故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3职责、管理内容和要求 3.1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 3.1.1为加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实施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厂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 3.1.2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职责

3.1.2.1负责发生事故后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工作的领导,成员按照预案分工,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3.1.2.2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组织实际训练工作、建立通信与报警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和物资、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3.1.2.3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事故的情况。必要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发出紧急救援请求。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并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3.1.2.4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成员要按照预案职责分工,尽职尽责。当接到事故报告后,成员要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时,经组长同意,由所在部门按职务高低递补。 3.2应急救援体系 为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顺利实施,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3.2.1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车间)在组织抢险、保护事故现场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迅速向厂部及相关部门报告;厂部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简要情况向公司行政主管部门及安全管理部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20200515190430)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预警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可能和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2 应急管理原则 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 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应急预警和响应的指挥作用。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 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居安思危,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 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 科学实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3 应急管理机构 领导机构 在总经理领导下的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领导工作。

办事机构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制度起草、落实及日常管理职责。 4 运行机制 预警 各单位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预警机制,建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 处置。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4.1.1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潜在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三级:公司级(重大——可能产生特别严重后果)、站点级(较大——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和班组级(一般——可能产生较重后果)。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 的措施和发布级别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和解除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可通过广播、信息网络、警报器等进行发布;特殊情况下目击者可大声呼叫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 应急处置 4.2.1信息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最迟不得超过5分钟,同时报告专职人员和专业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注意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2.2先期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救援人员在报告事故信息的同时, 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4.2.3应急响应 (1)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安全生产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治安维护后勤服务保障措施

高县腾龙磨盘田煤矿(应急24) 应急救援治安维护、后勤保障措施 编制:安全科 2015年

应急救援治安维护、后勤保障措施 为加强煤矿出现突发性事故后的治安维护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故的能力维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机构组织: 组长:胡树洪总经理(矿长) 副组长:胡旭冲(后勤负责人)张洪均(总工) 成员:胡金卫周才周刚孙正华胡金端及其他后勤人员。 二、主要任务: 1、会议场地、食宿安排及相关物品采购 2、运输物资的车辆安排 3、事故现场的治安管理 4、应急救援人员及相关人员报到登记、客房安排和房间布置以及就餐相关事宜的安排 5、相关人员的往返接送、全程接待 6、信息的沟通发布 三、保障措施 (一)会议场所、食宿宿安排 1、办公室负责布置好会议室包括需要的资料、图纸等安

排好休息场所包括客房、临时休息场地等确保人员能够得到妥善休息采购食品及用餐、做好来人报到、登记等事宜。 2、职工餐厅以及安排专人负责食品的运送保证能够满足公司及外来人员的就餐需要。 3、专职接待、全程陪同到矿领导及应急救援人员衔接应急救援期间各项工作安排及时上传下达有关情况 (二)车辆保障 1、车辆安排工作用车由矿车辆、和社会租用车辆组成。所有车辆在要定期检修保证性能完好。 2、矿车辆主要负责伤员及物资的运送。 3、其他车辆负责物资、物品的采购运输。 (三)治安保障由保安人员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治安巡逻工作(四)信息收集: 1、及时接收上级相关部门的指示精神并做到上传下达认真贯彻落实。 2、针对应急救援的进展及工作情况进行信息发布。 四、工作要求 1、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做好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2、后勤保障工作要做到“细致、周到、热情”。 3、接待人员要明确职责、任务加强团结协作妥善安排好相关人员的吃、住、行等。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ISO45001-2018) 1、目的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 3、应急预案的编制 3.1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3.1.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3.1.2符合本公司、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3.1.3符合本公司、本单位的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情况; 3.1.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措施; 3.1.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3.1.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公司、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3.1.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3.1.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3.2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AQ/T9002-2006)(以下简称导则),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和

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3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3.3.1针对公司存在的各种风险、事故类型的,由经理组织编制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本公司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3.3.2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分管安全副经理组织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3.3.3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关键岗位、重点部位等,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3.4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3.5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4、应急预案的评审 4.1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4.1.1形式评审。依据《导则》和有关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新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 理制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7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新 版) 第一条工区在重大危险源评价后制定,有发生下列事故或事件的风险时,必须制定应急预案: 1.触电、火灾及爆炸; 2.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3.施工中挖断水管、热能管道、电缆等市政、铁路设施; 4.铁路营业线施工; 5.坍塌、倒塌、高坠事故; 6.急性作业中毒、食物中毒、泄漏污染事故; 7.水上作业淹溺事故等。 第二条应急预案应覆盖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各阶段的计划,即

预案的启动、应急、救援、事后监测与处置等各阶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2.事故可能发生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3.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4.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和内容; 5.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情况; 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具体通信联系方式; 8.相关保障措施; 9.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 10.应急预案管理措施和要求。 第三条根据实际情况,由工区经理组织、工区安全部门牵头,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订出不同类型

应急保障措施

应急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有关人员和单位要保证通讯联系畅通,调度值班电话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 煤矿重特大事故(险情)指挥部与乡(镇)人民政府及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工业管理局、煤矿救护队、煤矿救援物资储备单位、医疗救护中心建立畅通的应急救援指挥通信信息系统。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区域内有关机构和人员的通信保障,做到即时联系,信息畅通。煤矿企业负责保障本单位应急通信、信息网络的畅通。 6.2应急支援与保障 6.2.1现有救援装备保障 煤矿事故发生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备、钻机、风机、风筒、施工材料等救灾装备和储备物资开展救援。 6.2.2紧急征用救援装备 与市煤矿事故救援中心和义马煤业集团救护队建立救援装备补充系统,作为我县应急救援储备资源不足时的备用救援装备,征用救援装备所需的费用,由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和事故单位予以解决。 6.2.3救援队伍保障 新安县煤矿重特大事故(险情)救护队要装备精良。县煤矿重特大事故(险情)救援指挥部成立应急救援专业组,乡(镇)均应成立煤矿事故救护小组或应急救援组织。 煤矿救援人员按隶属关系,由所在单位为煤矿救援人员每年缴纳人身保险金,保障救援人员的切身利益。 6.2.4交通运输保障 县交通管理部门,对救援工作应大力支持。在应急响应时,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以保证及时调运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有关人员、队伍、装备、物资。 矿山救援和医疗救护车辆配用专用警灯、警笛,县交警大队负责组织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地赢得应急救援时间。 6.2.5煤矿救援医疗保障

医疗救护组负责指导全县煤矿事故伤员的急救工作。设立医疗救护专家组,为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提供医疗救护方面的技术支持。 县卫生局应选择医疗条件较好的医疗单位,成立医疗救护中心,指导、参加矿山事故中危重伤员的救治工作。 煤矿企业建立矿山医疗救护站(或与企业所在地医院签订医疗救护协议),负责煤矿事故伤员的医疗急救。 6.2.6治安保障 县公安局负责组织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 6.2.7经费保障 煤矿企业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事故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6.2.8技术支持与保障 新安县煤矿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煤矿应急救援专家组,为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6.3宣传、培训和演习 6.3.1公众信息交流 县煤炭管理局、各乡(镇)煤炭管理部门、各煤矿企业要按规定向公众和员工说明煤矿作业的危险性及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广泛宣传应急救援有关法律法规和煤矿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 6.3.2培训 新安县煤矿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矿山救护队的培训工作。煤矿救援小组要加强日常战备训练,按规定对救援小组进行培训,确保煤矿应急救援队伍的战斗力。 实施矿长资格培训时必须进行煤矿救援知识的培训。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工业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内煤矿企业负责人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煤矿企业负责组织本企业职工救援与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

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和演练 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230-15 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目的及范围 1、编制目的:是通过预先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资源,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其发展,保护现场职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与安全,并将事故对环境和财产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 2、编制范围:凡可能影响生产安全的事故、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都应编制预案。 第二章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1、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包含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灭火救灾预案、供电预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洪预案、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护预案等)、现场处置方案(即各二级单位应

急预案)。 2、专项应急预案和各二级单位应急预案是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的子文件或标准操作程序,必须和企业综合应急预案接口吻合、衔接严密,协调一致,不得有任何冲突。 3、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应与长寿区政府等上级部门预案保持协调一致,做好社会联动的接口。 第三章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审核、审批 1、厂技安部门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编制企业综合应急预案——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含重大危险源及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危险性分析;3、组织机构及职责;4、预防与预警;5、应急响应;6、信息发布;7、后期处置;8、保障措施;9、培训与演练; 10、奖惩;11、附则等。 第七条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报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安全副厂长(厂长

应急经费保障措施17835

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方案 xxxx煤矿

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方案 应急救援经费是保障煤矿发生灾变事故时迅速投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保障,没有可靠的资金渠道和充足的应急救援经费,就无法保证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和维护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因此特制定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方案 一、建立应急经费保障机制 可考虑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救援任务的能力需要,按照战时应战、平时应急的思路,将现有应急管理体系中的抢险救灾领导机构和各应急救援专业小组有机结合起来,平时领导抢险救灾和做好动员准备,战时指挥动员实施职能。应急救援财力保障专业小组要把抢险救灾经费、物资装备经费等项目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 主要职责是:平时做好动员准备、开展动员演练的经费保障,以及防灾抗灾经费管理的基础工作,负责对包括应急投入和应急专项资金在内的所有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制定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经费保障的应急经费保障预案、紧急状态下的财经执行法规和制度;与包括抢险救援、医疗救护、通信信息、交通运输、后勤服务在内的各有关职能小组建立紧急状况下的经费协调关系。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紧急事件,经费保障统管机构即成为应急救援经费管理指挥中心,负责召集上述相关部门进行灾情分析和项目论证、救灾资金的紧急动员、各部门资金需求统计和协调、救灾物资的采购和统一支付以及阶段性资金投入使用。

(二)建立有机统一的协调机制 首先,要明确经费保障的协调主体及其职责。总体上可考虑依托企业应急救援领导组建应急救援资金协调管理小组,由企业应急办公室统一管理调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积极响应防灾救灾经费保障统管部门组织工作。由企业组织抗灾救援工作时,总后勤部应急救援资金协调管理小组对口协调企业防灾救灾经费保障统管部门,申请企业财务资金及时划拨应急保障;由集团公司组织进行抗灾救援工作时,各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资金协调管理小组对口协调本矿的防灾救灾经费统管部门,充分保证财政资金用于应急救援经费保障。其次,要进一步理顺企业内部需求上报渠道。经费保障跟着需求走,企业内部需求提不出来,经费申请和下达就缺乏相应依据。企业进行抗灾救灾活动要逐渐形成统计上报制度,并保证企业内部各系统之间信息渠道的顺畅。各救援部队可指定专人负责将所需经费保障数额上报至企业抗灾救灾指挥机构,经由抗灾救灾指挥机构专人汇总后及时报送企业应急救援资金协调管理小组审核。 (三)建立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 一是要建立—定规模的应急资金。煤矿企业每年在制定安全生产投入计划时要预留部分应急资金,并把这部分应急资金列入企业预算。二是要建立灾害保险资金体系。应对突发事件,除依靠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外,也应考虑采取运用保险市场融资的方式,建立资金保险基金,由政府和企业分摊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弥补财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的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促进应急管理规范化,保证应急救援的及时和可靠,使应急救援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状态,真正做到“有事必应、行动迅速、保障有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领导、建全机构 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始终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要经常检查、督促,不断改进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各单位必须成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机构内部各成员的分工、职责、工作范围,以及在应急救援中的其它事项。 二、应急预案编制和培训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方位防止事故发生,落实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发生事故时能有效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遇险人员,消除或降低事故的影响。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概况、组织机构、预警预防机制、应急响应、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恢复及后期处置等。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由单位经理审核批准,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实施。 4、事故应急培训由各单位组织自培,每年要对职工进行一次培训。 三、应急准备 1、各单位要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现场处置工作组,负责事故的决策和指挥以及现场救护,其它组成员按分工各负其职,一切行动听从指挥部的指挥。 2、各职能科室人员要根据预案要求,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应急救灾物资和设备要按预案要求配备,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确保应急救灾物资和设备齐全、完好。 4、各单位要做好值班工作,保证人员、车辆和电话畅通,发生事故要及时上报。 5、所有应急人员要全天保持通信畅通(电话、手机),接到通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岗。 四、应急响应与救援

1、事故发生后,发现单位或人就近及时上报。现场人员要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护,不能盲目或在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救护人员。 2、单位领导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根据事故情况来确定是否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若需上级单位帮助救援的,要向上级单位报告事故并请求支援。 3、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应急措施,现场处置人员要严格按照应急处置措施进行现场救护。 4、事故区内的队长、班长要听从指挥命令,积极采取措施,有序地组织现场人员安全撤退。 5、现场救护人员遇到遇险人员时要坚持“先活后死、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救护原则进行。 6、单位每年要组织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习,对演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修改。 五、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 1、各单位每年要结合实际情况组织进行一次应急救援预案评审,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2、在事故发生或演习后及时进行评审,对预案中的不符合部分加以修改和补充,使其不断完善。

应急预案及保障措施

佳木斯中天地恒应急预案及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汽车修理厂在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后,能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救灾工作,疏导并制止群体事件、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汽车修理厂实际情况,特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一、应急指挥 为了做好应急预案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工作,健全组织、各尽其职,快速反应、高效实施。成立应急预案小组。组长:崔强。副组长:张强、关海洋。成员:王嘉睿、李振江、张家淼、李晓丰、牟垚儒、倪志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应急预案启动后,由崔强统一指挥,各成员立即行动,紧密配合,切实做到指挥迅速、实施有效、保障有力。 二、应急准备 1、应急救助车辆:2辆 2、应急灭火设备:8个灭火器 三、应急措施: 1、在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后,应急指挥、成员以及应急车辆、设备、人员要迅速赶赴现场,不得延误。 2、应急预案起动后,由崔强统一指挥,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3、应急车辆驾驶人员要无条件接受调动,积极反应、投入救灾、救助工作,此项工作由关海洋负责组织。

4、灭火消防设施设备及工作人员由李晓丰负责组织,并协助配合消防等单位,紧急救助、抢险。 5、发生突发事件,要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或疏散工作。由崔强全面负责,张强、关海洋、王嘉睿、李振江、张家淼、李晓丰、牟垚儒、倪志杨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如出现聚众闹事、情节严重的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同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和拨打110、120、119报警电话,事后要做好及时的善后处理工作。 6、如果发现火情,要立即组织自救,并拨打110、120、119报警电话,通知相关人员,尽量切断电源开关,使用消防器材补救,并监视火势的蔓延情况。 7、汽修厂在发生人员意外伤害,如摔伤、砸伤等,汽修厂员工要积极开展自救,伤势严重的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送往医院救治,不得拖延时间,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8.在发生因电路短路、油料等引起的火灾,汽修厂要组织员工立即疏散人员,打开门窗通风,根据火灾起因迅速采取措施补救,因火势蔓延速度快而无法控制的,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求救,在救援未到达之前,汽车厂要以最大努力控制火势,力争将火灾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9、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人员中毒,中暑现象时,立即将人移到门外通风的地方,采取人工呼吸,毛巾冷敷等措施自救,在自救无效的情况下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 四、应急预案的报告和启动

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措施样本

盘县保庆煤矿 应急救援经费保障办法 编制: 财务科长: 总工程师: 二零一四年二月

盘县保庆煤矿 应急救援经费保障办法 应急救援经费是保障煤矿发生灾变事故时迅速投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前提保障,没有可靠资金渠道和充分应急救援经费,就无法保证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和维护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因而特制定应急救援经费保障办法 ㈠建立应急经费保障机制 可考虑着眼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完毕多样化救援任务能力需要,按照战时应战、平时应急思路,将既有应急管理体系中抢险救灾领导机构和各应急救援专业小组有机结合起来,平时领导抢险救灾和做好动员准备,战时指挥动员实行职能。应急救援财力保障专业小组要把抢险救灾经费、物资装备经费等项目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 重要职责是:平时做好动员准备、开展动员演习经费保障,以及防灾抗灾经费管理基本工作,负责对涉及应急投入和应急专项资金在内所有保障基金管理和运营;制定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经费保障应急经费保障预案、紧急状态下财经执行法规和制度;与涉及抢险救援、医疗救护、通信信息、交通运送、后勤服务在内各关于职能小组建立紧急状况下经费协调关系。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紧急事件,经费保障统管机构即成为应急救援经费管理指挥中心,负责召集上述有关单位进行灾情分析和项目论证、救灾资金紧急动员、各单位资金需求记录和协调、救灾物资采购和统一支付以及阶段性资金投入使用。

(二)建立有机统一协调机制 一方面,要明确经费保障协调主体及其职责。总体上可考虑依托矿应急救援领导组建应急救援资金协调管理小组,由矿应急办公室统一管理调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积极响应防灾救灾经费保障统管部门组织工作。在组织抗灾救援工作时,矿财务资金及时划拨应急保障,充分保证应急资金用于应急救援经费保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理顺矿内部需求上报渠道。经费保障跟着需求走,矿内部需求提不出来,经费申请和下达就缺少相应根据。矿进行抗灾救灾活动要逐渐形成记录上报制度,并保证矿内部各系统之间信息渠道顺畅。各救援队可指定专人负责将所需经费保障数额上报至公司抗灾救灾指挥机构,经由抗灾救灾指挥机构专人汇总后及时报送矿应急救援资金协调管理小组审核。 (三)建立可靠资金保障体系 1、是要建立—定规模应急资金。煤矿每年在制定安全生产投入筹划时要预留某些应急资金,并把这某些应急资金列入公司预算。 2、是要建立灾害保险资金体系。应对突发事件,除依托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外,也应考虑采用运用保险市场融资方式,建立资金保险基金,由政府和公司分摊自然灾害导致经济损失,弥补资金支付局限性。 3、是要进一步完善常态公司资金动员机制。通过管理机构认证,固定和规范公司救援基金组织和救济团队职能,面向各投资公司积极开展资金募集活动,加大救灾基金储备力度。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334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总则 为使救援工作能够系统有效,协调指挥,成立指挥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安委会执行主任任副组长。公司安全科、家纺管理事业部、人力资源管理事业部、采购公司、设备组、保安队等部门的领导任组员。 事故一旦发生,以公司领导小组为基础,迅速成立救援指挥部,总经理任总指挥,安全负责人任副总指挥,负责救援工作组织指挥。 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的职责 1、制订、修改完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建本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实施、训练

和演习,并督促检查做好各项救援工作。 3、发生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信号、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和全公司的应急救援行动,必要时请有关部门支援。 4、负责向上级报告和友邻单位通报情况。 5、组织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总结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 三、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总指挥(总经理):全面负责救援工作,指挥协调全公司的应急救援 副总指挥(安委会执行主任):协助总指挥指挥救援工作 安全管理科: 1、协助副总指挥做好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协调工作及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工作。

应急预案保障措施

6.保障措施 6.l 信息通信与保障 6.2 现场救援与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6.3 应急队伍保障 6.4 交通运输保障 6.5 医疗卫生保障 6.6 治安保障 6.7 物资保障 6.8 资金保障 6.9 社会动员保障 6.10 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6.11技术储备与保障 6.12法制保障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公众宣传教育 7.2培训 7.3演习 8.附则 8.1名词术语 8.2预案管理 8.3监督检查和奖惩 8.4制订与解释

8.5预案实施时间 6.保障措施 6.1信息与通信保障 6.1.1由公司应急办着手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做到与市应急委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与省应急委的网络连接,确保信息共享。开发和建立全市突发公共事件信

息、救援力量、救援物资等的信息数据库,掌握救援抢险队伍、救援物资储备等情况,以便预警和应急决策时随时调用。 6.1.2信息管理部应制订应急通信保障方案,指导、协调相关部门配备应急通信保障设备、设施并进行经常性维护,确保应急通信畅通。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迅速开通应急通信联络 6.2现场救援与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6.2.1公司应急办负责储备与本专项应急工作需要相适 应的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特殊设备和昂贵设备资源尽量与省、市共享。建立相应的信息数据库,明确其类型、数量、性能特点和存放位置,制定信息数据库的管理、数据更新和报告制度。 6.2.2公司应急办制定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并根据装备的性能特点、定期更新和监督检查。 6.2.3公司应急办制定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的调用 程序和制度,建立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及时到位和正常使用的责任制度。 6.2.4公司应急办要明确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维修 人员队伍,保障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救援和抢险装备的正常使用,保障抢险效率。

应急救援措施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应急救援措施管理制度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应急救援措施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 备。 2、制定全厂性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并定 期组织演练。 3、根据生产经营及建设施工的特点、范围,对现场易 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现场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生 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 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 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5、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专项事故应急救

援预案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准备应急救援的物资,并在事故发生时组织实施,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与之有关的伤害和不利环境影响。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公司 应 急 救 援 保 障 措 施

应急保障措施 1、通信与信息保障 调度指挥中心应建立全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报告系统;建立完善全矿重大危险源信息库、救援力量和资源信息数据库;规范信息获取、分析、发布、报送格式和程序,保证矿应急有关成员单位及其专业应急机构和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应急决策提供相应信息支持。 矿应急有关成员单位和各基层单位负责建立健全本部门、本系统重大危险源监控方法与程序,对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实施监控。 矿应急有关成员单位和各基层单位负责本部门、本系统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并按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的要求,定期向矿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安监科)报送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重要信息和变更信息要及时报送。矿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分析和处理全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有关信息。 调度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全力保障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 各级、各类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掌握本部门(单位)本系统所有应急机构和相关部门的通信联系方式,以及备用方案。 2、救援装备保障 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通风科指导协调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特种救援装备数据和有关制度,实现资源共享。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掌握本专业特种救援装备情况。各应急救援队伍和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 3、应急队伍保障

矿与河保偏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矿建立辅助应急救援队伍。各专业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机构负责检查并掌握各单位相关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准备情况。矿应急救援中心对全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力量实行统一调度和布局。 4、交通运输保障 发生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后,矿领导应根据救援需要及时协调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确保救灾物资、器材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满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 5、医疗卫生保障 保安队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设备和技术人员,提高医务所对事故灾难的救治能力,并确保与河曲县医院及时沟通。 6、治安保障 保安队迅速组织对事故现场进行治安警戒、治安管理和交通管制。加强对重要单位、重要场所、重要人群、重要设施、设备和物资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现场群众。综合科等有关部门应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群防联防、协调各有关单位实施治安秩序稳定工作。 发生超出本矿事故灾难时,由神达公司协调有关单位做好治安保障工作及按公司预案执行。 7、物资保障 全矿各单位建立必要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器材、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 8、资金保障 矿应当做好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无力承担时,由神达公司解决。财务科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资金和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