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问题

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问题
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问题

工商管理(1)班陈言2013811026

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问题

2014年5月7号凌晨,阿里巴巴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招股书。决定放弃香港证券公司,转而投向美国。原因是但按照港交所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持股比例仅10%的阿里巴巴管理层将在公司上市后失去控制权,这显然是马云等人无法接受的,于是阿里巴巴近日向港交所提交一个创新方案——“合伙人制度”。

从法律角度看,企业制度一般被划分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基本法律形式。阿里巴巴是集团性质的公司及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公司制。阿里巴巴如果在美国上市将可以成功的由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转型为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将公司公司资金分为等额股份向社会发行股票以实现更大程度的融资。但是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的创始团队通常只持有少部分股票,原因是他们在创业初期接受了其他投资者的原始投资,例如之前的软银和雅虎对其的投资。所以必须要通过特别的条款才能保住创始人(马云)的控制权。

公司目前实际股权架构中,马云持股量少于雅虎及软银两大外资股东,一旦选定在香港上市,按着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按着等额持股数决定在公司的话语权,届时马云可能会失去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因而马云想引用“合伙人制”,但这个合伙人制度并非法律意识上合伙制企业中的合伙人制,而是马云为了阿里巴巴现有管理层有权提名更多董事会成员而设的。一般来说公司章程决定董事会结构,而这种合伙人有权提名更多董事的安排其实就是更改公司章程。董事会是公司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是公司的法定代表。董事会由股

东大会选出的董事组成。但马云引用的“合伙人制”却是将董事的选出过程中无疑加入了特权。而董事会代表股东对公司的经营实施监督管理,拥有制订公司战略规划,经营目标,重大方针,挑选,聘任和监督经理人员,并掌握其报酬奖金。协调公司和故宫之间的关系。提出盈利分配方案供股东大会审议等诸多职权.....

阿里巴巴上市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到股份公司与证券市场的联系。股份公司筹集资本必须途径是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证券市场,股票市场是证券市场的一个分支或组成部分,现代股份公司一般都选择募集设立方式,如不通过证券市场来公开发行股票就难以成立起来。并且其扩大规模,也要通过证券市场发行新股和债券来实现。股份公司的经营绩效也可通过证券市场来评价,具体来说,即使股票在市场交易的价格将成为综合评价公司的市场参数......所以由此看来,阿里巴巴上市选择证券市场也是一个关键。

就现状分析,虽然美国方面可以满足其控制权,可是就阿里方面还是一直希望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进入香港证券。原因分析有这几点:(1)监管力度问题,由于业务模式关系,阿里巴巴拥有大量内地重要信息,加上在美国法律制度及上市监管力度强于香港,阿里巴巴可能面对重大的潜在法律风险。(2)估值原因,阿里巴巴的业务几乎都在中国大陆,而且阿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而是以中小企业和个人淘宝店主为主,是比较草根的文化,这更容易在香港被接受,但在美国却不一定能够获得很好的认同,也不会获得高估值。而且,阿里巴巴上市前已经将阿里金融资产剥离,此举曾令美国市场一

片哗然,并引发美国证监会的关注。(3)市场问题,阿里巴巴希望未来能够将供货商的范围扩大到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地区,同时也在日本等地设立更多的服务中心。因此,阿里巴巴更宁愿选择香港。(4)此前支付宝股权变更的影响。在此之前,马云对于支付宝股权的强行变更,曾引发市场哗然。这也曾很深地伤害了雅虎股东的利益。倘若当时这发生在美国市场,影响将是致命的。那就是他不适应美股市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美国有完善的中小投资者保护和集体诉讼传统。如果选择在美国上市,阿里巴巴将遭遇来自两方面的集体诉讼风险。不仅阿里巴巴的外部中小投资者可能会起诉阿里巴巴,雅虎的股东也会因当年的支付宝事件起诉阿里巴巴和马云。但在长期与香港证券谈判的拉锯战中,香港方面一直都没有改变态度。他们认为任何人或团体都不应当在公司章程中享受特权。他们也不会阿里巴巴开这个先例。因此马云选择在美国上市也是无奈之举。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 在中学时代,阿里巴巴创始人兼CEO马云以调皮捣蛋闻名,学习并不出众。1988年,在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后的马云,因为对老师的一句承诺,老老实实地在学校当了6年英语老师。此后,一头扎入商海,一发不可收拾。 1995年4月创办"中国黄页"网站,是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在国内最早形成面向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1997年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1999年初,马云回到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创业,创建阿里巴巴网站; 1999年3月,马云推出了阿里巴巴网站,接下来,1999年阿里巴巴融得第一笔风险投资500万美元,2002年1月又得到了软银公司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 2000年7月马云荣登《福布斯》(Forbes)封面人物,是50年来中国企业家享此殊荣的第一人。 2001年,阿里巴巴推出"中国供应商"服务,向全球推荐中国优秀的出口企业和商品,同时推出"阿里巴巴推荐采购商"服务,与国际采购集团沃尔玛、通用电气、Markant和Sobond等结盟,共同在网上进行跨国采购;同年,阿里巴巴联手全国工商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共同发起倡议在中国设立"9·19"诚信日,并在全球率先推出企业级网上信用管理产品"诚信通"; 从创立到2001年12月27日,阿里巴巴成为全球首个达到100万注册会员的B2B电子商务网站,会员分布202个国家和地区,并每天以3000—4000名新会员的速度激增。 2001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首次实现当月盈利。 2002年,阿里巴巴提出全年赢利1元人民币,当年盈利4000万。2002年3月10日,阿里巴巴全面推行“诚信通”(TrustPass)服务。该产品是阿里巴巴联合美国知名认证机构邓白氏打造的网络支付工具。 2002年9月,阿里巴巴进而推出“中国供应商”的服务。 2001、2002年阿里巴巴主要在海外进行发展。 2001年和2002年,阿里巴巴以其“逆势而上”的卓越表现,两次被哈佛大学商学院选为MBA案例,并在美国学院掀起一股研究阿里巴巴的热潮。 2003年,阿里巴巴把日本市场放在第一优先位置。 2003年7月,阿里巴巴与软银合作投资5600万美元,推出了免费的个人交易网站“淘宝网”,借此与eBay易趣竞争。 2003年,马云提出每天进帐100万,结果日均收进100多万,最高单天收入500多万,2003全年盈利超过一亿。 2003年12月,阿里巴巴推出为网上商人即时通讯提供的网络工具“贸易通”。 截至2003年底,阿里巴巴公司的会员数量已经达到达271万,每天新增注册会员6000余名。 2004年阿里巴巴从四家机构投资者处筹集8,200万美元资金。该公司将使用这笔资金进行扩张。其中的三家投资者在过去4年间一直是阿里巴巴的投资人。它们分别是软银(Softbank Corp)、富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旗下投资子公司和Ventures TDF Technology Group。总部位于硅谷的Granite Global Ventures则是新近加入的投资者。 2004年阿里巴巴(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协议,投资3700万美元,在杭州高新区设立阿里巴巴(中国)软件研发中心。 2004年5月31日,第一个反映国内电子商务市场整体走势及活跃程度的量化指数———阿里指数,由阿里巴巴公司、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和华夏信用咨询公司联手推出。这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第一个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指数项目。 2004年6月12日阿里巴巴在杭州召开全国网商大会。

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最新完整版

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最新完整版 一、公司简介 查看原图 阿里巴巴是做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很知道。阿里巴巴的目标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此次阿里巴巴上市拟融资金额为10亿美金,远小于前一阵子市场普遍猜测的百亿美金以上的融资规模。市场普遍认为这只是第一搞比较保守的规模,在后几搞的招股说明书修正稿中,会大幅提高此融资金额。 上市范围内的主要业务:

淘宝网,天猫,聚划算,B2B业务(https://www.360docs.net/doc/c54387472.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54387472.html,),阿里云,Ali express(国外客人买国内的东西)(伊利丹沈:从上市范围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并没有把另一个很大体量的支付宝放进上市范围内,因此我们不排除以后支付宝单独上市的可能性。同样阿里妈妈也不在上市范围内) 与其他大多数中国公司不同,阿里巴巴的财年为每年的3月31日。而不是普遍采用的12月31日。 查看原图 从上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兼顾了从B2B2C的整个环节。 二、收入模式 查看原图 1、中国零售收入(淘宝,天猫,聚划算) 2013年1-9月,中国零售收入达到了334.6亿人民币,站所有收入的82.7%,同比增长了65.5%(伊利丹沈:阿里家的财务年度是3月31日截止,在中国不行,但是在美国会计准则下是允许自定义会计年度的。说实话,伊利丹个人不大喜欢这种与众不同的财务年度,无论是平时记账或者分析师做横向企业之间的比较,都会很麻烦。当然也有优点,由于阿里家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年底诸如双十一等,错过旺季使得他家能够更从容的编制财务报表) 1)、Online Marketing services:

a) P4P收入(Pay-for-performance):在淘宝搜索页的竞价排名,按照CPC计费 b) 展示广告(Display marketing):按照固定价格或CPM收取广告展示费用 c) 淘宝客项目T aobaoke program:按照交易额的一定比例向淘宝和天猫的卖家收取佣金 (伊利丹沈:简单介绍一下淘宝客,淘宝客的推广是一种按成交计费的推广模式,淘宝客只要从淘宝客推广专区获取商品代码,任何买家(包括您自己)经过您的推广(链接、个人网站,博客或者社区发的帖子)进入淘宝卖家店铺完成购买后,就可得到由卖家支付的佣金。简单的说,淘宝客就是指帮助卖家推广商品并获取佣金的人。) d) Placement services,卖家购买聚划算的促销页面费用 2)、交易佣金Commissions on Transactions 天猫和聚划算的卖家,对于通过支付宝的每一笔交易,需要支付交易额的0.5%-5%不等的佣金。 3)、店铺费用Storefront fees 对于淘宝旺铺,每月收取固定费用,同时店铺软件业提供收费工具以帮助店铺升级 天猫,淘宝及聚划算的收费模式总结如下: 查看原图 2、国内批发商收入(https://www.360docs.net/doc/c54387472.html,): 2013年1-9月,国内批发商收入达到了17亿人民币,占总收入的4.2%,同比基本持平(伊利丹沈:这一块业务基本不增长,还甚至是负增长。) 1)会员费收入以及增值服务收入 2) 在线推广收入:包括P4P收入以及关键字竞价 3、国际商业零售(Aliexpress) 按照通过支付宝交易的交易额的5%收取佣金。2013年1-9月,国际零售收入为6.53亿人

阿里巴巴成功案例分析

阿里巴巴成功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家由中国人创建的国际化的互联网公司,经营多元化的互联网业务。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上市。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自身发展变化,阿里巴巴必须着眼于不断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完善领导激励机制和文化建设,使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保持优势地位。 关键词:阿里巴巴,环境分析,组织结构,领导激励,企业文化。 一.阿里巴巴简介 阿里巴巴集团由马云于1999年带领其他17人所创立,服务来自超过240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用户。现主要业务有: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阿里巴巴中国交易市场、淘宝网、天猫、聚划算、一淘、阿里云计算、支付宝。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其股票当天开盘价为92.7美元,共筹集到了250亿美元资金,创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桩IPO交易。2014年11月20日,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介绍,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4家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 二.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中国加入WTO后,政府在力推“电子商务进企业”这方面上也做了功夫,这将会给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很多电子商务企业都会积极响应,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社会文化环境: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其网络市场将不断扩大,网民的数量将不断增加。企业间的网络市场交易也将逐渐发展壮大。充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阿里巴巴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 人口环境: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阿里巴巴,潜在用户逐渐增多。 全球化经济环境:中国加入WTO后,对于全球来说都是一个统一的经济体,阿里巴巴面临的不单是本土电子商务企业的挑战,而是更多国际巨头的挑战。

阿里巴巴美国上市原因

阿里在美国上市原因 一、为何阿里不在中国上市呢? 不在A股上市的理由很简单,因为A股还未对外资企业开放,阿里巴巴为了避税及规避其他风险等因素,其公司注册地是在开曼群岛,这种情况在中国非常常见。某种程度上说,这是西方资本为了规避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的一些政策所采取的规避措施。鉴于阿里注册地不在中国,所以阿里根本现在不具备在A股上市的条件。至于A股为何不开放外资企业在中国上市,原因是资本项目还不能自由兑换。为什么不能自由兑换?为了保证国家金融体系安全,中国正在开放中。未来国际板、现在的自贸区都是试验。 二、那么,阿里为何不在香港上市呢? 阿里之前也准备在香港上市,但是由于阿里是合伙人制,而这个合伙人制度是马云首创的,这个合伙人需要在阿里工作够一定时间,高度认同阿里文化,并且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当然,其实说白了,马云搞这么一个合伙人制度无非就是想找一批他可以控制的人,关键时刻在投票的时候能站在他这边。阿里的合伙人制度目的在于取得公司的控制权。这要分开来看,在中国的A股和H股当然是同股同权了,而美国的资本市场是允许AB 股同时存在,B股拥有比A股更大的投票权。香港甚至伦敦交易所的规则都是同股同权,不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如果接受了阿里的“合伙人制度”,意味着香港交易额放弃了自己原则,这样会

失信于民,对股民风险较大,港交所不会这样做。所以,客观上是因为阿里的双轨制及合伙人制不符合当前港交所的上市规定,港交所也不准备为一家公司开绿灯。而马云若一定要到港交所上市,则可能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经过谈判,双方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最终阿里巴巴到美国上市去了。 三、最终选择美国的阿里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以科技类企业居多,这类型企业体量不大,但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还有一个原因是大部分互联网类的公司注册地都在开曼群岛,利用VIE机制来控制内地的公司,规避了法律政策的监管。这类型公司性质算中国公司还是外资企业争议很大,很难在A股上市。同样,阿里巴巴是开曼群岛注册的外资公司,也就是VIE结构。A股不允许外资,而且A股IPO 一直摇摆不定,啥时候开放还不知道,同时A股不允许双重股权。 其次,美国是一个十分开放的市场,而且拥有全世界的投资者,能够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加速阿里集团的国际化。而且学习到国外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对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国际竞争力将大有裨益。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阿里巴巴之所以选在美股上市,是由于其成熟市场严格的监管和法律法规,以及集体诉讼制度,使得上市公司不敢肆意妄为,滥竽充数的坏公司将会原形毕露并被及时清除出场,好公司则会只争上游从而赢得投资者青睐,这样的环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看法

对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看法 李果 11241036 金融1102 阿里巴巴集团上市地点终于尘埃落定。3月16日下午,阿里宣布,公司决定启动在美国的上市事宜,同时还称,未来条件允许,公司将积极参与回归国 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阿里计划融资额约200亿美元左右。如果阿里成功上市,将是继Facebook之后,美国股票市场史上最大 规模的IPO。对阿里来说,香港始终是其上市的最优选择。而公司最终选择赴 美国上市,或已证明其与港交所的沟通宣告失败。阿里如此急于上市原因有二,一是按照阿里与雅虎双方于2012年签定的协议,阿里如果没有在2015年前 启动IPO的话,其未来上市时将无权买回另外一半雅虎所持有的股份。二是在 腾讯入股京东后,不仅电商市场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而且腾讯概念也将为京东 背书,有助于提升京东估值,并从侧面打击阿里估值。因此,若其中一方率先 成功上市融资,无疑将为另一方带来较大冲击。 香港,从文化和地理位置而言,都是阿里巴巴最理想的选择,但马云所坚 持的“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与港股的“一人一股”制度相悖,前者是马 云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后者是港交所对股民的承诺,双方僵持不下,最终, 在剩余不多的时间内,阿里巴巴只能转投美股怀抱。香港失去阿里巴巴令人遗憾,但此次失利有正当理由。香港监管部门坚持了价值标准,它向外界表明, 香港是一个强劲的市场,在这里,这些问题很重要,人们关心对投资者的保护。但是阿里巴巴不在内地上市更值得我们反思,中国的消费者用自己的消费,创 造了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集团这样的商业奇迹,但却没有机会成为其股东,分 享其成长性,这其实是一个中国资本市场的悲哀。 阿里巴巴不在内地上市原因有很多,内地市场规模不够,制度制约等,目 前A股市场也实行“同股同权”的原则,同样也与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不兼容”。我们需要通过这个事件来反思国内资本市场的缺陷,寻找途径把优秀的 企业留在国内,让国内投资者能分享到自己企业成长的硕果。 “美国的资本市场,实际上是优秀公司的孵化器。而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 基本上就是圈钱的游戏场。”这是我看资料时读到的一句话,心中十分震撼, 中国股市连续几年熊冠全球,互联网优秀企业扎推赴美上市,让我不禁为中国 资本市场着急。中国资本市场有哪些问题?为何中国资本市场不尽快改革?哪 些方面需要改革?怎样改革?一瞬间无数问题涌上心头。如果情况不改变的话,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阿里巴巴”舍近求远。A股市场到底要何时才能做出 制度调整,将中国的优秀互联网企业接纳进来,不再“肥水只流外人田”呢?

阿里巴巴上市以及退市的原因

阿里巴巴为什么上市后退市以及重新上市? 最近经济学中比较有意思的案例我觉得就是阿里巴巴了,中国少有的主动退市的公司有木有?这一系列得行为中包含着多少看不透的秘密?首先回顾历史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1688 HK”。发售价:上限13.5港元开盘价30港元,较发行价提高122%,融资116亿港元。2009年09月15日,雅虎以每股19.8港元至20.3港元的价格配售5748万股阿里巴巴股票,拯救企业现金流危机。2012年2月21日晚间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这家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旗舰子公司拟将终止上市地位。 阿里巴巴集团提出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回购上市公司约26%的股份,预计将耗资约190亿港元。马云在给阿里巴巴集团员工的公开信中称:“上市的时候只融了17亿美金,但私有化要花出去20多亿美金,看起来是个赔本的生意,有人建议用低一点的价格买回股票”。而阿里巴巴在上市后,曾于2009年和2010年两次为股东分红共计21.1亿港币。 可是,阿里巴巴真的赔了么?不可能啦~上市公司的资产运作怎么会赔本的呢?有帐咱不怕算,粗粗算一下你就会发现,好厉害的马云,好犀利的资本运作! 首先要说明,这套计算是肯定不全面的,货币银行学和会计学、金融学虽然我都学过,可惜,不精呀~不过咱们大概的用小学生的乘除法算一下大家也就能看明白了,阿里巴巴绝对没有你想

的那样赔本! 首先,要选定货币,看是什么货币让阿里巴巴在大陆跟香港两个不同的市场之间之间不断转换:马云在讲述上市化与私有化之间的价格关系时用的货币单位是美元,那么我们也就选择美元作为一个1级货币工具,这个工具是将股票发售时获得的港币兑换成了美元来的,原因后面说。其次,阿里巴巴是在祖国大陆运营的公司,虽然全世界都是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但是它最主要的工作和投资都在国内完成,那么,我们就要将人民币作为根本货币工具。 然后,我们看一下时间跨度。从07年11月到08年,08年到09年,09年到10年,10年到11年,12年3个月(私有化未完全完成),共计3个整年,加上07年的2个月,12年的3个月。 这是融资的时间范围。再看一下银行贷款的利率,3年期贷款利率大约是多少?根据央行07年9月调息的历史信息查得,银行基准利率为7.65 %,而商业银行为利润、风险等方面考虑,还要再追加利息,具体追加是多少,就看银行怎么定了。一般是在基准利率上增加10%-50%,实际可能因不同银行、不同企业、不同风险,导致利率更高! 不过考虑到阿里巴巴实在是个大公司,信誉好,盈利水平高,而且我还懒,那么我们就按10%来计算它的利率,对无数商家来说做梦都想要的10%的利率!请注意,这个利率是复利,详情还是下面再说。

阿里巴巴的发展史

阿里巴巴的发展史 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为员工创富,不是他的梦想,他的梦想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公司的价值观 一开始,阿里巴巴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平台。这是一个和中国黄页非常类似的企业信息发布平台,这是一个网上的集贸市场,在这里摆摊的是中国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而他们在这里发布产品信息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获得订单,为此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就拥有两个平台,一个是中文的,一个是“清晰而专业的英文平台”。 在阿里巴巴成立的第二年,2000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这个经济大势中,阿里巴巴很幸运地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几乎没有遭遇太激烈的竞争,阿里巴巴摸着石头过河,挺过了2000年纳斯达克崩盘所带来的互联网寒冬,也等到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两个产品成长为奶牛 1阿里巴巴的生命周期 导入期:1999-2001 1999年3月开始创建。投资50万,1999年7月在香港成立阿里巴巴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既总公司,9月在杭州成立阿里巴巴(中国)网 络技术有限公司,既中国区总部,这时会员有2万;10月引入500万 美元风险投资资金;1999年年底会员8.9万;2000年1月日本互连网 投资公司入股2000万美元;200年会员达到50万;2001年6月韩文 站在韩国汉城正式开通; 成长期:2001-2003 2001年12月当月开始赢利,注册商人会员100万,成为全球首家会员超过百万的商务网;2002年2月日本亚洲投资公司投资;2002年3 月与商人会员创建诚信的网上商务社区;2002年10月日文网站正式 开通;2002年底赢利,冲破现金赢利600万元 成熟期:2003- 2003年5月提前实现当月每日100万元人民币;2003年7月7日宣布 投资1亿元建设淘宝网站阿里巴巴只做信息流,不做资金流和物流业 务。 2 阿里巴巴的诞生 1999年初,马云回到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创业,创建阿里巴巴网站;3月,马云推出了阿里巴巴网站,接下来,1999年阿里巴巴融得第一笔风险投资500万美元, 2000年7月马云荣登《福布斯》封面人物,是50年来中国企业家享此殊荣的第一人。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几乎停留在为企业建网站的程度上,虽然阿里巴巴的B2B的概念一直就很清晰, 2001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首次实现当月盈利。 2002年1月又得到了软银公司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提出全年赢利1元人民币,当年盈利4000万。3月10日,阿里巴巴全面推行“诚信通”(TrustPass)服务。该产品是阿里巴巴联合美国知名认证机构邓白氏打造的网络支付工具。 2001、2002年阿里巴巴主要在海外进行发展。当年,阿里巴巴以其“逆势而上”的卓越表现,两次被哈佛大学商学院选为MBA案例,并在美国学院掀起一股研究阿里巴巴的热潮。3阿里巴巴的成长 2003年是阿里巴巴的分界线,尽管之前很有成就,但如果没有03年的非典病毒,全国人口流动检查严格,流动速度较之前的缓慢。而适时7月,阿里巴巴与软银合作投资5600万美元,推出了免费的个人交易网站“淘宝网”,从而在这年中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使网购开始流行风靡,同时这也变成了马云梦想真正的起飞点,而也是借此与eBay易趣竞争。 在03年之后阿里巴巴开始了他的霸业,一系列的营销策略逐步展开。 阿里巴巴看是一路顺风,没有什么困难可言,马云和他的团队化解了难题,但是企业要想一如既往顺利发展,避免不了战略的分析。那么我们就来swot分析阿里巴巴的生存环境。 阿里巴巴Swot分析

阿里巴巴上市之路

阿里巴巴上市之路 一、案例背景 1.阿里巴巴集团概述 (1)集团简介 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家由中国互联网先锋马云创建的国际化的互联网公司,主要经营专业化、多元化的电子商务服务,业务涉及网上交易平台、网上销售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网上购物搜索引擎,以及电子商务云计算等 淘宝网, (2 1999、2000 里巴巴 2004 资6000 银,约占 2005,并获得35%投票权。交易完成后,雅虎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最大的股东,并获得其董事会四个席位中的一席。马云及持股高管丧失大股东地位,持股比例下降至31.7%。雅虎入股阿里巴巴后,此前风险投资商(如富达基金等)开始大规模退出。截至阿里巴巴集团B2C业务上市前,其他风险投资商基本“被清场”,阿里集团进入马云、雅虎、软银的“三足鼎立”时代。截至2007年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前,阿里集团的持股比例为雅虎43%,软银29.3%,管理层和员工等持股比例为27.7%。 2012年5月,阿里以71亿美元价格回购雅虎所持20%股份。阿里集团给出的公告显示,阿里集团回购雅虎所持43%股份的一半。同时协议,如未来阿里集团进行IPO,阿里巴巴集团有权在IPO之际回购雅虎剩余持有股

份的50%。 2.港交所退市 阿里巴巴旗下B2B电子商务贸易平台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曾于2007年11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代码为01688.HK,发行价13.5港元,首日开盘价为30港元。当时,阿里巴巴市值达1996亿港元,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业首家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考虑到收市后行使超额配股权的募资额,阿里巴巴IPO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融资。 2012年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和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联合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向旗下港股上市公司阿 阿里巴巴 通胀率现在值 二、 1. 2013 息。 20139 2014 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股票交易代码为“BABA”。按照其68美元/ADS 的发行价计算,其融资额超越VISA上市时的197亿美元,刷新了美国市场的IPO交易纪录,成为美国股票市场有史以来最大IPO。首个交易日,阿里以92.70美元开盘,高出发行价36.32%,总市值达到2285亿美元(根据招股书,IPO后阿里总股本达24.66亿股,加上所有优先股和可转换股,全面摊薄后阿里总股本为25.71亿股,但暂时不能计算为市值),富可匹敌100多个国家GDP。开盘时间也创下纽交所最晚记录。 2.事件过程 (2)阿里巴巴与港交所谈判破裂

从阿里巴巴上市之路比较香港和美国上市制度

从阿里巴巴上市之路比较 香港和美国上市制度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从阿里巴巴上市之路比较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制度 12理财班汪樊杰36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互联网流量入口发生重大变化,阿里巴巴集团的商业优势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错过市场依旧热捧的机会之窗,阿里巴巴集团的市场价值可能会遭遇重大贬损,因此对马云来说,阿里巴巴上市已经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阿里巴巴集团3月16日发布公告,决定启动在美国上市事宜,这等于正式宣告阿里巴巴放弃了香港上市。对于港交所来说,这是一个好坏参半的消息,失去了像阿里巴巴集团这样大体量的创新型公司,会给交易所带来一些舆论压力,要求其放松监管制度,也影响其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地位,而港交所为了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坚持同股同权的基本原则,也赢得了遵循规则的美誉。对阿里巴巴来说,和港交所的反复磨合,付出了不少时间代价,最终依然无法更改规则,这自然是一种失败。当然,在商言商,失败不失面子,阿里巴巴在公告中说,“感谢香港各界人士对阿里巴巴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尊重香港现时的相关政策和出发点,并将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参与并支持香港的创新和发展”,这种优雅姿态可以掩盖失败带来的沮丧。不过,阿里巴巴美国上市之路并不平坦。阿里巴巴复杂的股权架构,2011年支付宝股权转移事件,阿里巴巴名下拟上市资产和非上市公司之间频繁的关联交易等因素都将是上市过程中需要梳理的重大事项。当然,这其中,阻碍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最重要障碍,也就是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依然是阿里巴巴需要向美国投资人交代清楚的事项。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并不是通常意义上基于股权的合伙。根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的合伙人是公司业务的核心管理者,拥有较大的战略决策权,减少资本市场短期波动影响,从而确保客户、公司以及所有股东的长期利益。合伙人负责提名一半董事名额,董事需要股东大会投票通过,但是合伙人可以连续提名,一直到股东大会通过为止。这种合伙人制度,实际上颠覆了同股同权的传统,颠覆了董事会和管理层构成的公司治理架构,也和美国一些科技公司特殊的投票权安排不同,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管理架构创新。资本市场的基础是信息透明下的自由交易,如果投资者接受这种公司治理结构,旁人也无权置啄,在这个意义上,笔者乐见成,希望阿里巴巴顺利上市,其合伙人制度能成为上市公司架构的一种创新。为了上市,阿里巴巴显然需要加强信息披露。迄今为止,阿里巴巴合伙人产生的条件,合伙人的议事规则,合伙人和董事会,管理层之间的权限划分和工作流程等等,依然是云山雾罩,不但外人不甚了了,即使是阿里巴巴的一些高管,也说不清28个合伙人是由哪些人构成的。从投资者角度来看,鉴于完整的信息披露,美国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便捷的用脚投票机制,他们固然可以接受一种特殊结构的公司上市,但毫无疑问,他们未必会认同这种合伙人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将会严重影响对阿里巴巴估值。在这个意义上,马云声称的合伙人制度的优势,客观上降低了阿里巴巴的市场价值,这是一个十分吊诡的现象。马云对合伙人制度的坚持,归根结底是为了确保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仅持有10.4%股份的马云及其管理团队,为了确保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控制权,已采取了一系列勉为其难的行动,包括支付宝股权转移事件,包括经常发生的公司架构重整,这些行为背后或许有迫不得已、难以言传的苦衷,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马云引以为傲的阿里巴巴企业文化正在被逐步腐蚀,在上市过程和上市之后,这些因素都将影响阿里巴巴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 根据2013年雅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的文件显示,截止到2013年9月的前一年时间里,阿里巴巴集团营收达到了67亿美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8亿美元,如果阿里巴巴上市时市盈率达到50倍以上,那么阿里巴巴集团预期估值将超过千亿美元,这符合众多分析师的估值。不过在路演过程中,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必将经历更多舆论交锋,马云在支付宝股权转移事件上的阴影也会卷土重来,资本市场对阿里巴巴集团的估值可能出现重大波折,这是投资者需要预见到的风险之一。阿里巴巴近年来有一系列的并购举措,入股新浪微博,收购高德地图,包括近期以62亿港元入主文化中国传播集团,其中有些交易价格让人费解,通过上市信息披露过程,公众将可以更真实看见这些年来阿里巴巴的收购战绩。阿里巴巴这次上市的核心资产板块是淘宝+天猫+B2B(原来的阿里股份),阿里巴巴通过这几个关键网站,成为一个电子商务帝国,获得了巨大收益。不过这些业务模式,归根结底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广告公司,收获着互联网时代的

阿里巴巴ipo上市马云演讲

阿里巴巴ipo上市马云演讲 大家好,我是马云,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会主席。 Hello, i'm Jack Ma, founder and chairman of Alibaba Group。 15年前,在我的公寓里,18位创始人有了一个梦。这个梦想就是,在某一天我们能够创立 一个为成千上万小企业主服务的公司。这个梦想,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 意。 15 years ago, 18 founders in my apartment had adream,that someday we can build up a company , that can server millions ofsmall business. Today , this remain our mission to make easy to do businessanywhere。 在阿里巴巴,我们为一些小的生意人奋斗,和他们的客户在不懈努力。其实,我们的目标非 帯简单:能够帮助商家和客户找到彼此,幵按照他们独特的需求方式来开展服务。我们帮助这些 小生意人成长,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工作机会,开拓出崭新的市场。 At Alibaba, we fight for the little guy,the smallbusinessmen and women and their customers. our role is simple, through ourecosystem,we help merchants and customers find each other and conduct businesson their terms and in ways that best serve their unique needs. We helpmerchants to grow, creat jobs and open new markets, in ways that were nervierbefore possible。

阿里巴巴纽交所上市专业题材解读报告

《阿里巴巴纽交所上市专题解读报告》全文核心观点摘要: 一、上市原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表示,主要有:1、雅虎股票回购; 2、公司大股东压力; 3、管理层套现压力; 4、合伙人股权结构; 5、电商同行竞争压力 二、上市意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主要意义为:1、或将刷新全球IPO纪录;2、加速公司国际化业务进程;3、VIE模式境外上市有不同寻常意义。 三、市值预测: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c54387472.html,)测算,2015财年(2014年4月1日—2015年3月31日)阿里巴巴净利润预计将达325-350亿元;预计市值将达1850-1950亿美元。 四、股票受追捧原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主要原因表现在:1、盈利能力强;2、市场份额大;3、业务布局广4、业绩持续发展等方面。 五、上市对阿里自身影响:B2B业务,上市后将推动B2B在线交易业务快速发展;B2C 业务,1、吸纳美国资本市场资金,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2、盈利能力透明化压力,业务模式将趋于优化。 六、上市对电商行业影响:1、上市公司。巨大融资额度让市场资金吃紧,影响后面企业上市融资、阿里IPO带动A股相关板块投资机会;2、电商企业。电商企业抱团抵御

阿里竞争,缓解带来的冲击;3、平台商家。淘宝上中小卖家生存空间受挤压,“出淘”行动或越发频繁;4、网购用户。上市对用户无直接影响,消费风险降低还不一定。5、电商行业。主要表现在:1、对上市成员企业是“大树底下好乘凉”;2、对电商行业而言,平台上卖家日子更难过。 七、上市后面临的主要挑战: 1、团队人才。阿里上市为持股员工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将面临着员工抛售股票离职现状。任何新员工的加入,都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熟悉过程,这势必对阿里整体业务的发展造成挑战。 2、移动互联网。目前,流量入口,整合并购,移动支付工具,在这三点上,阿里并没有展现出强劲的生存能力。这些企业已经绕道了阿里的后方,在移动端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3、关联交易。马云及阿里巴巴近年来投资并购的企业达上百家,未来阿里与这些关联公司的交易因上市需透明化,这将加大投资者或承受双方非规范性交易风险的可能。 4、物流软肋。阿里目前还是主要依靠和“四通一达”的合作,上市招股书中物流也是阿里提及较少的部分,是其上市软肋。 5、国际竞争对手。阿里在美国市场上直接的对手就是亚马逊和eBay,上市后阿里靠体量与这些对手竞争是行不通的,还需要强劲的业务模式、持续的盈利能力、可观的市场

阿里巴巴上市对中国的影响

阿里巴巴上市对中国的影响 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12级电子商务1班林丽芳120804025 指导教师彭振龙 【摘要】本文通过对阿里巴巴的简要概述,阐述了阿里巴巴的产生,其发展与上市对中国的影响。对阿里巴巴上市使得中国电商内在机制与外在表现的改变与促进进行要点分析,举例说明了阿里上市对中国的影响,不但从对中国互联网方面的尴尬起到缓解的作用,还对中国的股市市场存在意义。专家还预言中国是实体经济增长的最大赢家。虽然阿里上市对中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阿里巴巴在美上市的前景不是一片光明,或面临着假货泛滥、支付宝事件、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三大法律风险。和一些其它的负面影响。本文就这几个方面给出分析并提出来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上市影响 今年注定是国内电商行业在历史上浓墨重笔的一年。京东和阿里巴巴先后上市后,国内B2C领域规模前十的企业中已有9家是上市公司(除1号店)。京东和阿里巴巴是行业的决定因素,前者占到自营B2C一半份额、整体B2C市场两成多份额,后者则独占B2C市场近六成江山。在绝大多数玩家登陆资本市场后,有观点认为行业将走向透明,水分有望被挤出,但与此同时,两个巨头将有更充足的现金流进行扩张,第二梯队电商企业的生存压力将持续加大。上市,对于京东而言是创业十年告别草莽的里程碑,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则是保住控制权的定心丸。 1.阿里巴巴的概述 1.1阿里巴巴的产生 阿里巴巴有一个远景目标:成为一家持续发展102年的企业,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阿里巴巴。她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六脉神剑”的价值体系: 客户第一:关注客户的关注点,为客户提供建议和资讯,帮助客户成长 团队合作:共享共担,以小我完成大我 拥抱变化:突破自我,迎接变化 诚信:诚实正直,信守承诺

阿里巴巴集团_湖畔合伙人制_的案例分析_邱威棋7.doc

阿里巴巴集团_湖畔合伙人制_的案例分析_ 邱威棋7 阿里巴巴集团“湖畔合伙人制”的案例分析 邱威棋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 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行业巨头所提出的“湖畔合伙人制”,是公司自治的重要创举。本文详细分析了“湖畔合伙人制”,以期在符合《公司法》的前提下,提供一个解决互联网公司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公司治理路径。 [关键词] 湖畔合伙人;控制权;所有权 [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7222(2015)01-0046-08 在资本市场日益发达的中国,现代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像改革开放初期时那样单一,无论是封闭公司还是公众公司,融资发展是大多数公司的必然选择。在新兴的互联网科技行业更是如此,在创始人团队创立项目之后,各阶段会有各种资本的注入,以保证对资金有大量需求的互联网项目的进行①,在其高速发展过程中,以创始人团队为控制人的公司控制权与资本方所享有的股权之间,就会存在一系列博弈。创始人在借用了资本的力量后,如何在持股比例低的情况下,保证对公司的控制,是以互联网企业为首的现代公司自治的重要课题。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行业巨头,其所提出的“湖畔合伙人制”,是公司自治的重要创举。本

文将详细分析“湖畔合伙人制”,以期在符合《公司法》的前提下,提供一个解决互联网公司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公司治理路径。 一、阿里巴巴“湖畔合伙人制”的探索 在招股文件中,阿里用略带“文艺”的方式向美国人讲述他们的合伙人制:“自从1999年阿里创始人在马云的公寓聚集,他们就一直秉承着合伙精神。我们将这种精神视为成功的基础及为社会提供服务、让员工发展的能量源泉。2010年7月,为了让合伙人精神能够传承下去,成为阿里愿景和价值观的核心,我们决定构造自己的合伙人制度。”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与我们在《合伙企业法》下所理解的合伙人制度是不一样的。《合伙企业法》中的合伙人是在合伙企业中承担有限或无限责任的个人或法人,而阿里巴巴所谓合伙人制度,是指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按一定规则,选举产生了“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高度认同公司文化,并且对公司发展有积极性贡献,愿意为公司文化和使命传承竭尽全收稿日期:2015-01-16 作者简介:邱威棋(1989—),男,四川省人,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2013级研究生。 ①互联网企业往往是长期项目,盈利期漫长,前期需要承担巨大的亏损,京东商城的公开资料表明,仅就2014年一季度,净亏损达37.95亿。马云的自传中表明,淘宝至少存在七年的亏损期。

阿里正式宣布退出美国

马云正式宣布阿里巴巴退出美国! 别了,美国。刚刚,沉默已久的阿里巴巴正式宣布退出美国市场。据多家主流美国媒体报道,阿里巴巴云部决定暂停在美的扩张计划,退出与美国谷歌、亚马逊的竞争,计划优先考虑在中国需要云服务的美国跨国公司市场。 媒体还报道,之所以阿里巴巴退出美国,最大原因就是美国政府。这一消息的公布,也就意味着,阿里云将不在把美国市场当成核心业务,甚至无限期放弃美国市场。 近年来,马云的美国之路,可谓充满艰辛:2011年2月,美国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发布了首份所谓的“恶名市场”名单,阿里巴巴赫然在列。2016年12月,美国再次单方面把阿里巴巴列入“黑名单”。2018年1月,美国以“ 国家安全”为由,强行中断蚂蚁金服正要收购美国速汇金的计划。2018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又提出限制阿里云在美发展计划,认为阿里云价格太便宜,这样对谷歌、亚马逊很“ 不公平”。

要知道,美国是一个科技强国,科技的领先换来了无与伦比的利润支配权。在很多领域,美国单方面的利润已经超过了整个行业的50%;尤其是在尖端科技领域,利润甚至超过了80%,整个世界都被沦为了它的“ 廉价工厂” 。尝惯了甜头的美国,怎么可能轻易的把蛋糕拱手相让。 对于美国来说,什么公平贸易、什么公平竞争、都是扯淡,他们要得只是绝对的利益。只要触动了他们绝对的利益,你就有罪。而被制裁的企业,又何止一个阿里巴巴呢? 中国紫光集团,38亿美元入股美国存储公司,被强制叫停;中国泛海,27亿美元收购美国保险公司Genworth,时隔两年还在审查;中兴、华为短短几年被仲裁几十次,更不用说了;甚至就连中国企业收购德国半导体企业爱思强,也要参与。等等...近年来,被制裁的中国企业已经不胜枚举。

阿里巴巴艰辛上市之路

财务管理课程作业 阿里巴巴艰辛上市路 摘要:在中国提到互联网公司,三大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是绕不过去的坎儿,腾讯已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百度也于2005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相反阿里巴巴上市则相对于二者晚了很多,在腾讯香港上市10周年之际,阿里巴巴终于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上市以后,阿里巴巴一跃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作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其为什么会如此晚的上市呢?阿里巴巴上市为何会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追捧呢?上市到底会为阿里巴巴带来些什么呢?本文旨在通过对阿里巴巴上市之路研究和阿里巴巴上市估值计算等方面说明阿里巴巴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的独特性及解决上述三个问题。

1阿里巴巴发展上市历程 阿里巴巴集团按照业务划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B2B阶段、B2C+C2C 阶段和C2S+互联网金融阶段,这三个阶段是阿里巴巴集团业务发展的三段历程,B2B属于简单信息交互阶段,未脱离其前身“中国黄页”,B2C+C2C阶段是阿里巴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阶段,B2C+C2C模式为阿里巴巴赢了了中国电商市场大部分市场份额,C2S+互联网金融阶段是阿里巴巴集团实现快速发展的阶段,C2S 实现了定制化生产,而且互联网金融为阿里巴巴集团提供了大量的现金流,阿里巴巴集团为淘宝购物提供的第三方支付保障方式——支付宝每日都在产生大量的现金流,淘宝购物并不是立即到达卖方账户,而是先在阿里巴巴在银行开立的托管账户中沉淀,记过一定的账期后到达卖方账户,其中资金具有一定的在途时间,阿里巴巴集团可以通过利用占有资金进行一定的投资赢得收益,而且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中小额贷款”、“余额宝”等业务,也为阿里巴巴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一阶段是阿里巴巴集团快速发展的阶段。 本文将使用不同于此方法的分类方式,阿里巴巴集团业务发展是阿里巴巴集团发展的一段缩影,究其原因,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是根据由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做出的决定而发展的,因此本文将阿里巴巴集团发展的阶段按照阿里巴巴集团股权融资阶段进行划分,本文将阿里巴巴融资及股权变动划分为四个阶段:融资初期、雅虎入股、股权整合、纽交所上市。 1.1融资初期(1999-2005) 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由马云夫妇、同事、学生等18人共同创立,其创始人也被称为“十八罗汉”。公司启动资金为50万元,由18人共同出资,18人各自占有一定的比例的股份。阿里巴巴在最初成立的时候,股权分布并不明确,因此在此阶段并无18人明确持股比例。 阿里巴巴在建立初期真是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为了破除单一的依靠广告的盈利方式,Amazon、eBay等B2C和C2C公司开始运营。阿里巴巴在创立初期的经营模式就是B2B商业模式,即将供应商与买家相连接。经过半年的发展,

阿里巴巴为什么上市后退市以及重新上市

阿里巴巴为什么上市后退市以及重新上市? 时间回到5年前。2007年的11月6日。阿里巴巴融资116亿港元在香港上市,其招股价为13.5港币。11月6日正式上市首日即大涨1.9倍,股价一度于11月30日达到了39.7港元,孰料这已是其股价顶峰。此后其股价旋即直落,2008年10月28日一度降到3.605港币。 2012年6月8日,阿里巴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13.44港币,其回购价正是当年的招股价13.5港币,预计耗资大约182.52亿港币。 历经5年时间,阿里巴巴重新回到原点,所为何来? 未能回报股东 当年阿里巴巴发行新股得到其中的约30亿元人民币,阿里集团减持旧股获得余下部分。上市4年半的时间里,阿里巴巴融资进账116亿港元,回购花掉200亿港元,以借贷类比,马云“借”的这116亿的年利率在13%左右,确实付出了不菲的代价,绝非免费用了4年半。 许多投资者在投资阿里巴巴的项目上没有赚到钱,甚至亏了钱。其中包括那些首次公开募股(IPO)当日高价买入的

投资者,也包括参与IPO招股并持有至今的投资者。外界普遍认为,阿里巴巴及马云有愧于股东,未能给股东带来回报。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B2B早已不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业务,而是鸡肋,偏偏上市的还是这根鸡肋。 阿里巴巴最具竞争力的业务大家都异常熟悉,那就是淘宝和支付宝。马云此前曾说过,阿里旗下的支付宝、淘宝等不会单独上市,阿里巴巴再次上市肯定是整体。但整体上市之前首先要理顺管理权,否则根本无法整体上市。 淘宝和天猫2012年的交易额预计将达到人民币1万亿元,较2010年的交易额人民币4000亿元增加150%。而淘宝和天猫的创办时间均不到10年,如果整体上市,阿里巴巴集团的估值至少在400亿美元之上。 更稳健的股权结构 当年引进软银和雅虎这两个投资者后,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团39%的股份,软银持有29.3%的股份,剩下的31.7% 的股份才是马云和管理层的。为了让阿里巴巴集团拥有更健康的股权结构,马云深知必须回购雅虎的股份。而雅虎也正需要来点好消息,给股东带来更多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