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治疗骨关节病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骨关节病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骨关节病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骨关节病的

骨关节病包括增生性骨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其发病机理是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出现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或出现滑膜增厚等变化,从而发生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而导致关节变形。因此,当病变关节承受异常重量时,就会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通常,该病好发于手指、脚趾、跟骨、膝、髋、颈椎等关节部位。

中医认为,骨关节病属于“痹症”范畴,多为肝肾亏虚、气血瘀滞所致,按照该病发生的原因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那么,中医怎样治疗各种类型的骨关节病呢?

1.肝肾亏虚型该型的骨关节病主要表现为手指、脚趾、跟骨、膝、髋、颈椎等部位关节疼痛。疼痛以酸痛为主,疼痛部位喜按喜揉,遇劳痛甚,休息时痛轻,常反复发作。该症患者还常伴有腰膝无力、面白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补益肝肾为主,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加减,其方药组成为枸杞子、菊花、生地、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天冬、麦冬、石斛各10克,每日一剂,用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骨刺平片,每次口服5片,每日服3次或选用壮骨关节丸,每次口服6克,每日服2次,早晚饭后服用或选用天麻片,每次口服4片,每日服3次。

2.瘀血阻滞型该型的骨关节病主要表现为手指、脚趾、跟骨、膝、髋、颈椎等部位关节疼痛,该种疼痛痛有定处,动则加剧,痛剧者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该症患者常伴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其方药组成为桃仁、当归、川芎、白芍、生地、水蛭、三七(研粉)、地龙、党参、蒲黄各10克,全虫、红花各5克,每日一剂,用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活血止痛胶囊,每次口服4粒,每日服3次或选用云南白药胶囊,每次口服2粒,每日服2次或选用腰息痛胶囊,每次口服2粒,每日服3次。

3.风寒湿阻型该型的骨关节病主要表现为手指、脚趾、跟骨、膝、髋、颈椎等部位关节疼痛,该种疼痛有沉重感,常逐渐加重,虽静卧也不缓解,遇阴雨天疼痛加剧,疼痛部位常转侧困难。该症患者常伴有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祛寒行湿、温经通络为主,可选用蠲(音捐)痹汤加减,其方药组成为羌活、姜黄、当归、黄芪、赤芍、防风、桑枝、桂枝、葛根、独活、威灵仙各10克,炙甘草5克,每日一剂,用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寒湿痹颗粒,冲服,每次服10克,每日服2次或选用骨刺消痛液,每次口服30毫升,每日服3次或选用追风透骨丸,每次口服6克,每日服2次。

骨关节病患者除可内服中药外,还可外用下列中成药配合治疗,以便提高疗效

(1)中华跌打丸取本品1-2丸,研碎,加适量白酒,将其调为稀糊状,将药糊均匀地涂敷于关节疼痛处,用纱布包扎,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外

敷时可适时在敷料上滴入白酒,以保持湿润,借以增强疗效。一般患者连续用药7-10天,即可起到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2)腰痛灵胶囊取本品4粒,于睡前半小时用黄酒对少量温开水送服

另取腰痛灵胶囊2粒,去掉胶囊,用黄酒将其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部疼痛处,用纱布包扎,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两个疗程,可起到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的作用。

(3)伤湿止痛膏取本品一张贴于关节疼痛处,每日换药一次,可起到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也可选用麝香追风膏、麝香虎骨膏、云南白药贴膏等。

(4)骨痛贴膏取本品一张贴于关节疼痛处,每次(每张)贴敷12小时,每日贴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1~2个疗程,即可起到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5)正骨水取少量本品放于手掌上,然后用手掌将患处皮肤按摩至有温热感,再将热水袋放在患处热敷,每次敷10~30分钟,每日敷2~3次,可起到活血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

(6)骨质增生一贴灵取本品一张贴于关节疼痛处,每次(每张)贴12小时,每日贴一次,15~20天为一个疗程,可起到活血化瘀、散寒通络、除风祛湿、散结止痛的作用。

(完整word版)骨痹(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骨关节炎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骨关节炎分类标准及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骨关节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由于发病部位、症状、体征的不同,骨关节炎的分类标准分为:手骨关节炎分类标准、膝骨关节炎分类标准、髋骨关节炎分类标准。 (1)骨关节炎放射学病情分级标准(Kellgren和Lawrence法分5级)0级:正常。 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Ⅱ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显,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Ⅳ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2)骨关节炎功能分级 Ⅰ级:可作各种活动。 Ⅱ级:中度受限,虽有1个或多个关节不适或活动受限,但仍可从事正常活动。 Ⅲ级:明显受限,只能生活自理,但不能从事一般活动。 Ⅳ级:卧床或坐卧,生活不能自理。 二、治疗方法 西药治疗 关节肿痛较甚时,根据《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可酌情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和发病诱因。 运动康复 参考《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康复治疗应个体化,可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病变部位及程度选择慢走、水疗、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抬腿训练股四头肌、静蹲训练等合适的康复方法。 中医医疗技术

1.中药离子导入: 以制川乌、制草乌、透骨草、伸筋草等药物为处方,用50°左右白酒浸泡45天制成中药药液,将药液均匀涂抹于纱布衬垫,然后将纱布衬垫置于病变关节,经直流电感应电疗机离子导入治疗患处,1次/日,14天一疗程。 2.针法:根据病情选取最舒适的体位,辨证循经取穴或局部取血海、犊鼻、肾俞等10~20穴,随证施法,留针30分钟,1次/日,14天一疗程。 3.灸法:根据病情选取合适的体位,选取血海、犊鼻、肾俞、足三里等穴位随证加减,可使用艾灸盒,每次约5~15分钟,每日一次,14天一疗程。 4.药罐: 用3~5个火罐拔患处,每次留罐10~15min,1次/日,14天一疗程。 5.中药穴位贴敷: 以白芥子、延胡索等药物为处方,粉碎研末后加姜汁调匀做在专用贴敷膜上;根据病情选取双肾俞、关元、中脘等5~6个穴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取药贴于相应穴位,1~2h后取下,1次/日,14天一疗程。 6.针刀治疗:选取病变关节周围压痛点为治疗点,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选择长短、大小相适应的针刀快速进入皮下,先做纵行剥离,再做横向摆动,术毕取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后输液贴覆盖术口48小时。5~7天一次,2次为一疗程。 7.推拿治疗:选择合适体位,先采用轻柔的?、按、拿、一指禅推等手法治疗以舒经通络;然后使用旋转复位扳法、斜扳法、拔伸松动等手法理筋整复;再局部选穴使用一指禅推、按、揉等手法治疗;最后根据病变部位使用拿法或拍法或擦法等不同的结束手法。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8.膏方治疗:骨关节炎常在气候变化或劳累后易复发加重,对活动期病情控制后进入缓解期的骨关节炎患者,可采用补益肝肾、益气温阳的膏方作为后续治疗,增强患者体质,控制病情复发。 9.穴位注射治疗:以当归注射液或鹿瓜多肽注射液等药物,根据病情选取双肾俞、双足三里等2个穴位进行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5~7次为1疗程。 三、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4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骨关节炎相关疗效判定标准,结合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拟定。 (一)评价标准 西医疗效评估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全网发布:2011-06-23 04:33 发表者:李征(访问人次:2724) 1.风寒湿痹证 症状:肢体、关节酸痛,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得热痛减,遇寒加重,活动时疼痛加重,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或紧或涩。 治法:祛风、散寒、逐湿、补肝肾,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三痹汤、蠲痹汤或防己汤加减。 独活12g 防己12g 秦艽10g 当归15g 白芍10g 川芎9g 生黄芪30g 桂枝10g 苍、白术各12g 云苓15g 细辛9g 威灵仙30g 蜈蚣2条炙甘草6g 加减:上肢痹,羌活、桂枝可加至15~30g;下肢痹,防己、牛膝各用至15g;寒湿甚,加制川乌(或制草乌)15~20g;湿热甚,加黄柏、制南星、土茯苓各15~30g。 2.瘀血痹阻证 症状:痹痛日久,患处刺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而麻木,屈伸困难,反复发作,骨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呈黯瘀色,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桃仁12g 红花12g 当归12g 五灵脂9g 地龙15g 川芎9g 没药9g 香附9g 羌活9 g 秦艽12g 牛膝15g 甘草6g 加减:痛在腰腿者,加乌梢蛇15~20g,去羌活,加独活;痛在腰以上者,去牛膝加姜黄。 3.肝肾不足证 症状:腰膝酸软,骨节疼痛,屈伸不利,筋肉萎缩,肢体麻木,遇劳加重,且反复发作,可伴面白无华,形寒肢冷,或头晕耳鸣,筋脉拘急,舌质淡苔白,或舌质红苔薄,脉沉弱或沉 数。 治法:滋肝补肾,舒筋活络。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 熟地12g 茯苓15g 山药15g 山茱萸12g 丹皮9g 泽泻9g 当归12g 白芍12g 桑寄 生12g 杜仲12g 补骨脂15g 鸡血藤15g 加减:关节肿甚者,加胆南星15g,蜈蚣3条,全蝎6g;关节沉重感,肌肤麻木者,加苍术、土茯苓各30g;关节急性发作时自觉热感,得凉稍舒者,加羚羊角骨10~15g;关节肌肉萎缩者,重用生黄芪30~45g,蜂房10~15g,靳蛇15g。

中医治疗骨关节炎

中医治疗骨关节炎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是骨关节炎的外在因素,肾精亏虚是该病发生的内在条件,还与劳损过度、骨节外伤等因素密切相关。论治该病时,治病求本,补肾壮骨,活血通络为本病的基本治则,可分风寒湿痹证、瘀血痹阻证、肝肾亏损证和阴虚内热证四型论治。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病,病变主要累及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和滑膜组织。其病程绵长,易反复发作,天气气候的变化以及关节的劳累与否,对病情的加重与缓解有一定影响,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故在论治该病时,治病求本,补肾壮骨,活血通络为本病的基本治则。在急性发作期,应以祛邪为主,祛风、散寒、除湿、化痰、活血等灵活运用,使邪祛正安,通则不痛而收效。病情缓解后,应谨守补肾壮骨之本,使精髓充足,筋骨得以润养填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根据文献[4]并结合笔者临床经验,可按以下 【1】风寒湿痹证 症状: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晨起僵硬不舒,局部漫肿,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常需加厚衣被,活动或上下楼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薏苡仁30g、当归15g、川芎10g、炙麻黄6g、桂枝10g、羌独活各12g、防风12g、制附子6g、川牛膝15g 加减:关节肿胀或积液,可加茯苓30g、泽泻20g;如服药后有咽 干、咽痛者,可酌加玄参10g、麦冬10g、知母10g。 【2】瘀血痹阻证 症状:曾有外伤或扭伤史,或痹病反复发作,日久入络,关节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而麻木,不得屈伸,或关节僵硬变形,关节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当归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羌独活各15g、乳香6g、没药6g、五灵脂10g、川牛膝10g、全蝎6g、蜈蚣2条、穿山甲10g、炙甘草6g 加减:痛在腰腿者,加乌梢蛇10g 、土鳖虫10g;痛在肩颈者, 加片姜黄15g 、葛根15g。 【3】肝肾亏损证 症状:骨关节疼痛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致骨节变形,筋脉拘急,肌肉萎缩,难以屈伸,腰酸肢冷,尿少便溏,或心悸气短,或头晕

骨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

骨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 一、概念 骨关节炎是在机械性和生物性因素作用下,使关节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软骨下骨正常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及骨赘形成,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限制等表现的一种疾病。 二、骨痹定义 (一)中医没有骨关节炎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痹证”“骨痹”畴。骨痹病名首见于《黄帝经》。 (二)《素问·长刺节论》篇:“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指出骨痹的发病部位在骨,临床表现以关节沉重、疼痛为主要特点。 (三)《素问·气穴论》:“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为骨痹……”指出骨痹发病原因为寒邪久羁,气血失调。 (四)骨痹定义:是因气血亏虚,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沉重、僵硬、疼痛,甚则畸形强直、拘挛屈曲 三、骨痹的病因病机 (一)病因 骨痹的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正气亏虚、痰瘀互结。 1. 感受外邪 包括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邪气留滞筋骨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骨痹;或者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导致邪气留滞筋骨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发为骨痹。 2. 正气亏虚 ( 1 )《经》强调“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诸病源候论》:“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由人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指出正气亏虚为痹病发生原因。 ( 2 )《素问·逆调论》“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指出肾虚髓减是骨痹的病因。 3. 痰瘀痹阻 ( 1 )痰的主要生成包括: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生痰湿,外感湿邪,聚而生痰,痰湿停。淤的主要生成包括:痹久入络,血行迟缓,瘀血生。痰瘀形成以后,往往形成一种痰瘀互结的局面,痰瘀阻滞经络,至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凝聚骨节,发为骨痹。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 详细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楚向东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根据60岁以上的成人中总计有10%~15%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此病与心血管疾病、创伤并列前3位,每年需手术治疗者达几十万人。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随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结合实际,在祖国医学中积极探讨、寻找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很有意义。目前该病的中医药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针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我院有自己一些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并由此浅谈一点中医治疗本病的策略。 一、病因病机认识 1.肝肾亏虚为本 祖国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但是我们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痹症,严格意义上讲应跳出“痹症”的范畴,因为膝骨性关节炎是因“虚”致病,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而并非风寒湿侵袭。这和一般痹症有着本质的区别。膝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非常高。这是因为人进入中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一方面,肝肾亏虚,气血不能化精生髓而充骨养骨,致使骨本身发生退变;另一方面,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易于侵入,留滞经络关节而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经脉闭阻,闭阻不通,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或关节积液,久则骨质畸形。所以我们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亏损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 2.瘀血痹阻为标 我们认为瘀血痹阻是是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贯穿始终的特征性病机。那么瘀血是怎么来的呢,瘀血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肝肾亏虚,气血生化无源,精亏血少,筋脉空虚,同时肾阳虚衰失去温煦推动作用,经脉滞涩,血气运行不畅形成瘀血。2、风寒湿侵袭,寒性凝滞,主收引,寒邪入经,则经脉滞涩,气血不通。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治疗结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药结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4.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治疗结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标签:中药治疗;关节镜清理术;膝关节骨关节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属于膝关节病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关节老化的表现,出现膝关节软骨破坏。病因可能是由于外伤、肌张力下降或者关节软骨成分代谢异常[1]。随着老龄化的增长,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对于该病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药物治疗、中药外用法以及手术治疗方法等。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关节镜清理技术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我院针对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和中药结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男24例,女29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59.64±10.26)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4.01±1.20)年。观察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9.31±10.32)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3.98±1.2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方法,术前进行X线检查,对患者进行麻醉,实施关节镜手术,刨去软骨毛糙修整半月板和韧带,清除关节软骨残片,切除被撕裂的半月板。观察组采用中藥结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方法。在手术治疗结束后一周,对患者进行中药熏洗,包括透骨草、乳香、没药、茯苓以及白芷杜仲等中药。将中药煎煮,水温合适后对患处进行熏蒸,2次/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整理)中医治疗膝关节病汇总.

中医治疗膝关节病汇总 膝关节是人身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在承受几乎全部体重的同时还要担负起腿部的各种运动任务。如果不注意保护膝关节,很容易损伤,恢复不好就会有转为慢性病的趋势。如果能够掌握一些膝关节的保健治疗方法,并且能坚持治疗,就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下面介绍几种膝关节推拿保健的手法。 一推拿点穴法 1点揉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 此手法可以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 2 点揉穴位 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关节水肿时,点揉穴位疗效较好。 (1). 血海穴、梁丘穴 位置: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内为血海、外为梁丘。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尤其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效果显著。 (2). 犊鼻穴、膝眼穴、委中穴 位置: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处为膝眼穴。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作用:刺激此三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3). 阴陵泉穴、阳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小腿无力、疼痛等异常感觉。

(4). 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上四横指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令下肢有力。具有补益肝脾肾,健步强身的作用。 3 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按压时,以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为宜。此手法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水肿及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 拿捏股四头肌 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即膝盖上丰厚的肌肉]约1~2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此手法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内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股四头肌内侧头萎缩,膝关节不能伸直者。 5 弹拨膝关节内外侧肌腱 用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触摸膝关节后窝内的两侧,可以摸到两侧有两根“大筋”,此即是大小腿主要肌腱穿行处。膝关节病患者多由于膝关节不能充分伸直而引起这些肌腱“挛缩”,久之腿就会无法伸直。用双手四指经常弹拨此两处“大筋”,可以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松解挛缩,恢复肌腱原来的长度。这样,渐渐地膝关节就能伸直了。 6 拿揉小腿肚 用手掌轻揉地拿揉小腿肚。每侧各1分钟,以小腿肚微微发热为佳。此手法的作用是松解患者小腿肚痉挛的肌肉,增加小腿后侧肌群的血液供应。 7 擦膝盖 可在膝盖周围涂擦少量红花油或扶他林,然后用一只手快速在膝盖周围的皮肤上来回擦动,以关节周围产生热感为佳。能够有效增加血供,改善因血供不良而出现的麻木、僵硬感。 8 转膝提腿 站立,双下肢并拢,膝关节微屈,身向前倾,两手掌分别按在两膝上,膝部左右旋转40次;然后坐下,让两下肢悬空,提起左腿,如踢球状30次,左右轮换。此方法主要是活动关节内部各组织,促进关节内润滑液的分泌和滋润。 结束手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の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 膝关节の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关节炎の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

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の分级 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の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 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 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四)鉴别诊断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骨关节增生,红肿,畸形,在中国,有很多中医疗法,例如做牵引,按摩。那么,引发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关节炎,顾名思义就是关节发炎。早期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随着病情的加重,关节会肿胀,导致疼痛加深。当我们感觉关节疼痛,或者关节处出现红斑,肌无力,或者肿胀时,就需要去医院及时就诊。 根据有无局部和全身致病因素,将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继发性骨关节炎 (1)机械性或解剖学异常髋关节发育异常,股骨头骨骺滑脱、股骨颈异常、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陈旧性骨折、半月板切

除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急慢性损伤。 (2)炎症性关节疾患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贝赫切特综合征、Paget 病。 (3)代谢异常痛风、Gaucher病、糖尿病、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软骨钙质沉着症、羟磷灰石结晶。 (4)内分泌异常肢端肥大症、性激素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伴黏液性水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5)神经性缺陷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Charcot关节病。 2.原发性骨关节炎

原发性骨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可加重。另一症状是关节僵硬,常出现在早晨起床时或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检查受累关节可见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细胞沉降率、血象均无异常变化,关节液常为清晰、微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包含经验方万金消痛散和中药外敷技术

郝晓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建设项目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诊疗方案

郝晓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膝)痹病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 ①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②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 ③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 ④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 年制定的KOA 诊断标准: ①临床标准: a.近1 个月里大多数日子时间有膝痛; b.有骨摩擦音; c.晨僵≤30min; d.年龄≥38 岁; e.有骨性膨大;

满足a+b+c+d 条,或a+b+e 条或a+d+e 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②临床+放射学标准: a.近1 个月里大多数日子时间有膝痛; b.X 线片显示有骨赘形成; c.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 d.年龄≥40 岁; e.晨僵≤30min; f.有骨摩擦音; 满足a+b 条,或a+c+e+f 条或a+d+e+f 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有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三.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

(完整word版)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一)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一)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的关节病变,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近年来,中医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治疗手段多样化,发现了许多有益的方药和治疗方法,在减轻症状、调整体质、延缓或消除病因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1古今文献回顾 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骨痹”范畴,首见于《黄帝内经》,为中医痹病理论之源。《素问·痹论》提出“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的概念,描述其特异性症状“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涩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金匮要略》记载“中风历节病”的病理为“筋伤”、“骨痿”,临床主要表现为“历节痛,不可屈伸”,近似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和临床特点,并组合了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剂。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瘀血致痹学说,治身痛逐瘀汤等方,别具一格,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痹病理论。现代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认识与古代基本一致,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特点是“本虚标实”,故多以补肝肾、强筋骨、补益气血以治其本,祛风散寒胜湿、活血通络止痛以治其标。 2内治法 2.1辨证分型治疗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其证候分为肾虚髓亏、阳虚寒凝、瘀血阻滞3型,这种分类方法为临床所广泛采用。王少山等〔1〕主张分期辨证,初期证多瘀血阻络,中期证属肝肾亏虚,后期多为气阴两虚。刘洪旺等〔2〕将本病分为3型论治:气滞血瘀型选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香附、乳香、泽兰、五灵脂、红花、地龙、没药、蜈蚣、归尾、川芎、川牛膝;寒湿痹阻型以当归四逆汤加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用当归、地黄、独活、川牛膝、茯苓、泽泻、威灵仙、桂枝、芍药、秦艽、防风、细辛;肝肾亏虚型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药用枸杞、杜仲、熟地、川牛膝、鹿角胶、茯苓、泽泻、当归、山药、菟丝子、柴胡、白芍。刘向前等〔3〕对湖南省12家医疗单位1997年1月~2003年12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892份中医住院病历进行表格调查,结果共诊断出45种证候类型,常见的证候类型:寒湿阻络证、气滞血瘀、肾虚髓亏证、湿热痹阻证。复合证型,以肝肾亏虚或肝肾阴虚为基本证,与其他证组合而成。 2.2专方加减治疗 曹向阳等〔4〕自拟壮筋活血汤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将其当作全身性疾病治疗,围绕肾、肝、脾三脏立法组方,以滋补肾阳为基础,温煦肢节、气化水湿,同时从“肝肾同源”、“肝主筋”理论出发滋补肝阴、柔筋利节。脾肾密切相关,脾阳得肾阳之助,能化湿通络,配合活血化瘀药物可祛瘀通脉,使气行得畅,疼痛缓解。严培军等〔5〕从痰瘀水湿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76例,用川芎、鸡血藤各15g,丹参、红花、半夏、茯苓、陈皮、白术各10g,白芥子6g;疼痛甚加制川乌、制草乌;肿胀甚加泽兰、泽泻;偏气虚加黄芪、党参;血虚加当归、白芍;寒盛加威灵仙、桑寄生;湿盛加薏苡仁、虎杖。每日1剂,水煎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62例,好转106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为95.45%。许书亮等〔6〕自拟骨炎汤,以骨碎补、补骨脂、五加皮、熟地、威灵仙、川牛膝为基本药物,屈伸障碍明显者加地鳖虫、僵蚕,疼痛剧烈者加制川乌、独活,肿胀明显者加泽兰、汉防己、地龙,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58例,总有效率达89.2%。黄肖华等〔7〕以逍遥散为底方,肝气郁结型给予柴胡、当归、白芍、茯苓、桃仁、红花、牛膝、木瓜、羌活、防风、蜈蚣等;肝气郁结并湿热型以柴胡、当归、白芍、茯苓、桃仁、红花、牛膝、木瓜、羌活、防风、蜈蚣、丹皮、栀子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4例,结果临床控制19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显效率75.9%,总有效率94.4%。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5 年版)。 (1)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2)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 (3)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 (4)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OA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 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② 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WBC<2000个/ml ④中老年患者(≥40岁) ⑤晨僵≤3 分钟 ⑥活动时有骨擦音(感)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

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OA 。 附:骨性关节炎的分级 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0级:正常; 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II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二)分期诊断 1.发作期:膝关节中度以上疼痛,或呈持续性,重者疼痛难以入眠; 膝关节肿胀,功能受限,跛行甚至不能行走。 2.缓解期:膝关节轻度疼痛,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加重,或以酸胀、乏力为主,或伴膝关节活动受限。 (三)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关节疼痛如刺,休息后痛反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2.寒湿痹阻证:关节疼痛重着,遇冷加剧,得温则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 3.湿热痹阻证:膝关节疼痛,焮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4.肝肾亏虚证: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5.气血虚弱证:关节酸痛不适,少寐多梦,自汗盗汗,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面上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 (1)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川芎、牛膝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中药熏洗技术 选用行气活血的中药或随证加减,将上述中药放入非金属的锅内加入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性关节炎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性关节炎118例,有效率77%。疗效较好,止痛和关节消肿作用强,能明显改善症状,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能延缓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有推广应用价值。 标签:膝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with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WANG Cheng-ji (Menyuan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inghai Haibei 810300,China) 【Abstract】118 cases treated with osteoarthriti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steoarthritis efficiency 77%. the effect of this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pain and joint swelling effect good,strong,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ymptoms,joint function recovered well,can delay the joint deformity and dysfunction,and has the value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Combined treatment of knee;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骨痹”“膝痹”范畴。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退行性变)的主要症状有: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梯或站起时犹重,活动过久或劳累后加重,晨起僵硬,以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关节肿大,内翻畸形活动受限,髌骨研磨实验(+)严重者出现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殊进展。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2013年10月本院门诊患者118例。男29例,女89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2个月~40年,一般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与肥胖、重劳动职业有关。 1.2 诊断标准 参照相关资料拟定:

中医是如何治疗骨关节病的

中医是如何治疗骨关节病的 骨关节病包括增生性骨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其发病机理是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出现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或出现滑膜增厚等变化,从而发生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而导致关节变形。因此,当病变关节承受异常重量时,就会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通常,该病好发于手指、脚趾、跟骨、膝、髋、颈椎等关节部位。 中医认为,骨关节病属于“痹症”范畴,多为肝肾亏虚、气血瘀滞所致,按照该病发生的原因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那么,中医怎样治疗各种类型的骨关节病呢? 1.肝肾亏虚型该型的骨关节病主要表现为手指、脚趾、跟骨、膝、髋、颈椎等部位关节疼痛。疼痛以酸痛为主,疼痛部位喜按喜揉,遇劳痛甚,休息时痛轻,常反复发作。该症患者还常伴有腰膝无力、面白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补益肝肾为主,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加减,其方药组成为枸杞子、菊花、生地、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天冬、麦冬、石斛各10克,每日一剂,用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骨刺平片,每次口服5片,每日服3次或选用壮骨关节丸,每次口服6克,每日服2次,早晚饭后服用或选用天麻片,每次口服4片,每日服3次。 2.瘀血阻滞型该型的骨关节病主要表现为手指、脚趾、跟骨、膝、髋、颈椎等部位关节疼痛,该种疼痛痛有定处,动则加剧,痛剧者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该症患者常伴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其方药组成为桃仁、当归、川芎、白芍、生地、水蛭、三七(研粉)、地龙、党参、蒲黄各10克,全虫、红花各5克,每日一剂,用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活血止痛胶囊,每次口服4粒,每日服3次或选用云南白药胶囊,每次口服2粒,每日服2次或选用腰息痛胶囊,每次口服2粒,每日服3次。 3.风寒湿阻型该型的骨关节病主要表现为手指、脚趾、跟骨、膝、髋、颈椎等部位关节疼痛,该种疼痛有沉重感,常逐渐加重,虽静卧也不缓解,遇阴雨天疼痛加剧,疼痛部位常转侧困难。该症患者常伴有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祛寒行湿、温经通络为主,可选用蠲(音捐)痹汤加减,其方药组成为羌活、姜黄、当归、黄芪、赤芍、防风、桑枝、桂枝、葛根、独活、威灵仙各10克,炙甘草5克,每日一剂,用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寒湿痹颗粒,冲服,每次服10克,每日服2次或选用骨刺消痛液,每次口服30毫升,每日服3次或选用追风透骨丸,每次口服6克,每日服2次。 骨关节病患者除可内服中药外,还可外用下列中成药配合治疗,以便提高疗效 (1)中华跌打丸取本品1-2丸,研碎,加适量白酒,将其调为稀糊状,将药糊均匀地涂敷于关节疼痛处,用纱布包扎,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外

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3年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诊断:膝痹中医编码 BNV 080 (TCD) 西医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M19.962 (ICD-10)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主症:患侧膝关节疼痛和发僵,并可出现活动受限,特别是上下楼梯困难。 次症:伴有关节积液、畸形。 起病方式:慢性起病。 发病年龄:多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65岁以上男性。 2,西医诊断: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1、发病缓慢,早期表现为关节疼痛和发僵,活动多时又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 2、晚期疼痛持续,并可出现活动受限,特别是上下楼梯困难,伴有关节积液、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但关节强直较少见。 3、压痛点:膝关节内侧,外侧有压痛, 3、关节活动度降低,膝关节正常角度:0度至140度 4、晚期关节畸形。 5、辅助检查:(1)、X光片:关节间隙不对称,患侧变窄,软骨下骨

质致密,骨小梁断裂,随之囊性变,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可见关节内游离体。(2)、关节镜检:可见关节软骨剥脱,关节内游离体。(3)、MRI检查:可以用来观察软骨的退行性变,而且对关节液和软组织的变化是敏感。 (二)、疾病分期 (1))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2)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Ⅱ~Ⅲ级)(3)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 线表现(Ⅳ级)发病1周,膝关节疼痛明显。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膝部冷痛重着,活动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风湿热痹证:膝关节疼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患肢关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舌质红,苔黄燥,脉濡数或滑数。 3、瘀血闭阻 证:膝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舌质暗红,苔暗或有瘀斑,脉涩。 4、肝肾亏虚证:偏于阴虚者:膝关节痿软、步履艰难,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偏

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

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15T16:03:38.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贾秀峰 [导读] 亦有人认为肥胖症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可能因过高的体重会增加对关节软骨的压力,或可加重病情的发展。 贾秀峰 (黑龙江省庆安县中医院 152400)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391-02 【摘要】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又称变性关节炎、变性关节病等。其病变性质为关节的变性,而非炎性,故称变性关节炎。传统上又将本病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前者指引起关节软骨的变性,其原因不明;后者则指在已知的病变基础上发生。多数原发性变性关节炎,经仔细检查后,常可发现引起病变的原因,故原发性变性关节炎极为少见。本病的发生可由于重力过度增加而作用于正常的关节软骨所致,或重力虽没有增加,而关节或骨质原先已有病变,这两者都可使关节支承力不足,致关节软骨发生变性及伴发其他病变。骨性关节炎在中国传统医学属骨痹类,是指因风寒湿邪杂合,侵袭人体,闭阻气血,所发生的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的疾病。《素问·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这是我国在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中对骨痹的论述。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临床资料】 本组572中男42,女530;年龄32—86岁,平均58.27岁。住院治疗247例,478膝;门诊治疗59例,94膝。其中约2/3的患者曾在外院做过多种治疗,9例曾做过关节镜手术。 【病因病机】 人的骨性关节炎是否与遗传有关还未能肯定。亦有人认为肥胖症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可能因过高的体重会增加对关节软骨的压力,或可加重病情的发展。本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可能与老年人软骨已发生物理及生化特性的改变,致关节软骨的支承力减弱。又因老年人关节软骨下滋养血管的数量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血供的减少亦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另外,本病的发生也与一些特定职业有关,如芭蕾舞演员多发生在踝及足部关节,足球运动员在踝关节,拳击运动员在手部关节等,说明与受累关节过度的活动及外伤等密切相关。 关于本病的发病机理,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认为在关节软骨发生变性的早期,软骨基质可被组蛋白酶和胶原酶所破坏。软骨基质内蛋白多醣质与量的改变以及其内胶原纤维的老化,均可使关节软骨易受损害。机械重力亦可损害骨基质及软骨细胞。另一意见认为本病最早是关节软骨下的骨质有病变,先出现骨小梁的骨折、萎缩,引起骨质增生,然后引起关节软骨的改变。 【病理变化】 关节软骨改变:这是最早发生的病变。初期肉眼上见局灶软骨表层变软,呈灰黄色,表面粗糙,这多见于重力支撑最重处,其后软骨面见有微小裂缝,深者可达骨质,受累范围广泛者软骨可大部脱失,暴露软骨下骨质。 骨质的改变:新生骨质增殖部位有两处。一在关节软骨边缘处呈骨赘新生物;一为关节软骨下骨质增生。骨赘可能突入关节腔或位于关节囊和韧带附着处。往往沿应力线的方向排列,其基底为骨皮质或关节软骨下骨质,有时表面尚可见透明软骨或纤维软骨被覆,与关节滑膜相连。 当关节软骨完全脱失,软骨下骨髓中之松质骨往往呈明显的反应性增生及硬化,关节软骨下骨质内囊肿形成是本病的另一特点,称之为软骨下囊肿、滑膜囊肿或坏死性假囊肿等。囊肿不一定都与关节腔相连。一般认为囊肿的形成是由于异常的重力作用于关节软骨或软骨下骨质所致,也可能与局部骨质的挫伤以及坏死或关节内压增高,关节囊液被挤进有关,而不像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翳侵入的结果。 滑膜的改变:一般不明显。早期滑膜充血,有局灶性围管性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后期由于软骨及骨质病变严重,滑膜表面绒毛肥厚,其内可埋有破碎的软骨或骨质小块,并可引起异物巨细胞反应。 【临床表现】 变性关节炎呈慢性进行,受累关节疼痛,僵直及活动障碍。一般自30~40岁开始有症状,以后可逐渐加重。疼痛在关节活动时更明显。由于软骨内没有神经分布,疼痛的原因可能与骨膜的牵拉,软骨下骨质的受压,骨小梁性骨折、关节囊的扩张或病变延及韧带附着处,以及滑膜表面绒毛的摩撩等有关。其发生机理未明。另外,关节有压痛,有时可触及质硬而不规则的骨赘。由于关节的废用,可引起有关肌肉的萎缩。发生于椎骨者由于骨质的增生可压迫脊神经根引起相应的症状,有时在颈椎前方处形成的骨赘可引起吞咽困难,声嘶或咳嗽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多阴性,类风湿因子检测亦为阴性。 【X线诊断】 由于关节软骨变性、坏死,骨性关节面轮廓不规则,关节间隙轻度变窄。同时由于机体修复性反应性新骨形成,以致关节面致密硬化,并出现边缘性骨赘,滑膜和韧带附着骨骼处的纤维软骨骨化,表现为沿着肌腱韧带处的骨化性致密阴影。晚期,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由于关节腔内压力加大,通过关节软骨的变性裂隙,将滑液甚至部分滑膜挤压至骨内,或由于骨端局部供血障碍而导致骨的缺血性坏死,可出现假囊或小囊征。X线表现为在骨性关节面下有小圆形,边界比较清楚的密度减低区。这时骨赘形成更明显,在两关节骨端形成骨桥。骨赘或关节软骨的碎裂,可形成关节内游离体。显示为关节囊内区小块状骨化性或钙化性致密阴影。 【骨关节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物理治疗理疗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尤其对药物不能缓解症状或不能耐受者。急性期以止痛、消肿和改善功能为主;慢性期以增强局部血循环,改善关节功能为主。中医针灸、按摩、推拿等传统治疗可有一定效果。 2.体育锻炼适当锻炼对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以及增强受累关节肌力有利。静力锻炼或称等长运动,为增强肌力的简便有效运动;散步、游泳等户外运动适用于骨关节炎病人,能增强病人的耐力、日常活动能力,消除抑郁和焦虑;不同病人应着重不同锻炼,如颈椎、腰椎骨关节炎,经常进行颈、腰旋转,屈、伸运动,手骨关节炎经常作抓、握锻炼等;患膝或髋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人,应避免作负重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