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分析法在史学史研究中的运用

历史分析法在史学史研究中的运用

历史分析法在史学史研究中的运用

陈其泰

历史分析法是史学史研究者应予高度重视的基本研究方法。它主要有两义:一是以上下贯通的眼光,动态考察中国历史编纂学不同时期的命题、成就、体裁体例的运用等内容,将之放在全局之中上下联系起来分析;二是应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诠释和评判问题,对前代史家应有“瞭解的同情”。在探讨中尤其应当关注以下四项:一、透视不同时期史学的特点;二、以动态眼光考察纪传体和编年体的发展演变;三、区分纪事本末法与纪事本末体,指明其实际意义;四、推进对历史编纂学史上若干重要现象的认识。

历史分析方法和

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材整理)

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材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 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 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 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 2、历史课程编制的原则P29

运用比较法

运用比较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南充九中莫尚盛比较法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喜欢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而且学生也容易接受。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更加系统地理解知识。 一、比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作用 1.比较法有利于巩固知识 学生在学习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过程中,把已有的地理知识和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就可以获得清晰的地理概念,掌握新学的地理知识,同时对旧知识也起了温故和加深的效果。 2.比较法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 地理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地理事物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知道为什么会形成。比较法能完成这个任务,如将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比较,便可使学生明白两者都处在亚热带,但因海陆位置不同,前者由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夏交替控制,造成冬雨型特征;而后者由于海陆差异的因素,造成夏雨型的特征。如此一比较,学生就会知道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而后者分布在同纬度大陆东岸,二者内在联系和特点清晰明了。 3.比较法有利于使教材形成系统,便于巩固记忆 地理教材中不少内容是相对应的,或者是矛盾的对立,但又存在相互对立的联系,通过比较后理解记住了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通过运用比较法使矛盾对立的知识点形成系统化。如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就可以从活动时间、性质、活动方式、造成后果等方面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记住各自的特点,又形成了季风知识的系统。 4.比较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 在比较法运用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异同、究其因果等,大脑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拓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空间,同时还锻炼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地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的主要类型

用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分析李鸿章

用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分析李鸿章一阶级分析法 1.阶级的经济地位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是代表着由封建主义过渡到民族资本主义的关键人物。在经济领域,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李鸿章一个人就办了前面三个,后来他还办了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并且率先倡导在中国修建铁路。可以说他在洋务活动中,创办最多,成效最大。在李鸿章的自强措施里,被人提到最多的是两个留存至今的近代企业——江南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局采取中国人担任领导,聘请外国技师;而轮船招商局作为民用的服务企业,则是纯粹的华人企业,它的章程里特别规定,不接受外国资本。相比之下,江南制造局由于模仿生产西方的船只兵器,受国外的影响更大,而轮船招商局由于采用了股份制,在组织结构上更先进。它所采用的洋为中用的模式,甚至一些具体的组织生产的方式,一直为后来的民族工业所袭用。从细节和局部上看,李鸿章采取的措施是先进的,代表了未来中国发展方向的。但就他们所想达到的中国“自强”的目的来说,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 在军事和国防领域,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开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和一系列军工企业,为中国工业打下最早的基础。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建设,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开始:一方面改变了传统上注重内陆防御的战略,另一方面,现代化海军的建设,成为推动中国洋务运动的重要契机。 2 政治立场 在政治和外交上,从1862年当上江苏巡抚起,李鸿章在晚清社会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活动了整整四十年,其时间之长、涉及的领域之广、所做的事情之多,是任何同时代的政治家所无法比拟的。他先后担任过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从1870年起,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是清朝政府高层参与决策、执行决策的重要人物。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他就代表清政府经办了许许多多的对外交涉:天津教案、中日建交、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绝大部分对外条约都是由他出面签订的。以致在当时外国人的眼里,李鸿章就代表着清朝政府,甚至只见李鸿章而不见清朝皇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鸿章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李鸿章本身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有客观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这使得他不可能看到封建主义根本的弊病而去推翻封建王朝,而真正去签订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的是清政府,并非着眼于李鸿章这个人,李鸿章只是封建利益集团的附庸。错不在于他,是历史的责任,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承担的,也是他承担不起的。我们必须承认洋务运动和李鸿章个人对于历史发展推动的作用,对于富国强民的探索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及对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的影响,这些都是他不可磨灭的贡献。 3.意识形态 维护封建统治,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但是是一个思想开放的封建士大夫。李鸿章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他深受封建传统道德的影响,也深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行事开放,不墨守成规,却始终对新鲜事物浅尝则止,不做深入探究;走不出封建士大夫“忠君”的思想圈子。再这样一个动荡黑暗的时代里,他的悲剧是必然。

历史教学中讲授法的运用和优化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案例 ——讲授法的运用 课程标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在“内容标准”中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为识记层次,这是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中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定出或说出这类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70%左右。《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其中“讲述”“简述”“复述”的内容直接与讲授法有关联,这类要求在每一单元中均有出现。讲授法一直是历史课堂上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讲授法,并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设计】 一开始我先简单补充了教材上没有提到的有关西汉末年和东汉的内容。 [师]西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公元8年,外戚王莽乘机夺权,实施改革,却使社会更加混乱,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史称东汉。他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光武中兴”。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军阀割据。 [屏显]“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师]从图上大家可以得知,东汉末年整个国家处于何种局面?

[生]略 [师]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愿望是什么呢? [生]略 [师]东汉末年,割据势力扩张,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生产力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人民群众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 历史是由无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组成,内容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而他们之间又彼此关联,相互制约,从而形成历史发展的系统线索,体现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一件史实是前面某件或某几件之果,而又成为以后某件或某几件史实之因,所以历史课的讲授要把握好知识结构,提纲挈领,突出重点。侧重讲授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侧重讲授教材知识内在的紧密联系和线索系统。《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但是教材第三单元讲的是秦汉时期的历史,而且只讲到西汉的内容,所以要学生一下子从西汉跳到东汉末年,了解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内容,学生很难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补充讲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东汉建立以及东汉外戚宦官专权的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东汉

【实用】高中历史评析比较类题目

观点论述题解题方法: 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 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 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以下是我整理的范文,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1、(2008年海南单科26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 得仕宦为吏。----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 立,同坐而食。----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 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 范文:(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分述地位变迁 汉朝,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唐朝,商人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 宋朝,农商并举(并重),地位提高。 清朝,商人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士,社会重视商人。 第二部分:分述地位变迁的原因 汉初经济残破,为恢复发展农业。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宋朝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 清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注:以上两部分可以按朝代顺序逐条对应着写,条理更清楚,更不容易丢分。) 第三部分:总体评价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是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农抑商政策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虽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长远看不利于 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农商并举、农工商并重,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才最有利社会发展。 清朝商人地位高于士,也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 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 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 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编纂历史遵循原则: ①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 ②符合基础教育要求 ③建立在时序框架下

五步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 “五步式教学法”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 湘潭市市十八中毛兰 摘要:为了激发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不断学习,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尝试“五步式教学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包括设疑激趣、感知素材、讨论解疑、归纳整理和巩固开拓。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五步式教学法;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仅仅靠教师将课本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这种传统方式,已经不足以激发学生的上课时的激情和兴趣。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五步式教学法”,通过这样的科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五步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设疑激趣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用书,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全面掌握所授内容,并提出疑难问题。在历史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具体学习目标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部分的重要的内容。课堂上要不断设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在概念教学中,故事导入法是最主要的一种。如在概率教学中,可以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秦始皇,面对郡县制和分封制两种治理国家的方式,你

将怎么抉择和处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利用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及时给予学生一些相关的感知材料和趣味故事,引导学生在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2.感知素材 我们感知的过程,就是信息输入的过程。研究表明,学生要获得知识,除了认真听课之外,有效的观察和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提供全面的感知材料,比如图片、视频等等,而且要设法扩大和增强材料中间的对比度,扩大材料的差异性,让学生能从材料之中寻找到更多的不同点,优化感知效果,对于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更要采取直观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感知和理解。如讲解九品中正制的时候,想让同学们阅读教科书高一上册(10页,以多媒体形式给出)之后让同学们想象九品中正制的发展轨迹,然后让他们证实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结论。 3.讨论解疑 讨论解疑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它广泛应用于历史教学之中。讨论解疑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首先,由学生提出质疑或者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交谈,并指定学生发言,而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启发、引导和鼓励,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如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节课时,关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的理解,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巡视,针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理解的偏差,予以纠正,然后在黑板上给出正确的解释。 4.归纳整理

高中历史原因和结果分析方法

高中历史原因和结果分析方法 (1)对历史原因的理解 历史原因的特点或繁或简,自身存在的客观性;或隐或显,纵横关联的多向性;或深或浅,对于过程的渗透性;或全而或片而,人们认知的主观性。这四性是可以统一的,但高考试题检测的重点是人们认知的主观性。历史原因的类别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必然原因和偶然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历史原因和当时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共同原因和不同原因。须知,历史背景、条件、目的等,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原因。还有,善于依据知识内容来分类也完全必要,例如:经济的原因,人类生存环境的原因,典章制度的原因,文化传统的原因,党派关系的原因,国际关系的原因。社会原因在试题中并不少见,它指什幺?这里按知识内容所分列出来的种种原因,都属于社会原因的组成部分。在考题的问句中,常见的是主要原因、社会原因、说明原因、根本原因等。(2)对经过的理解确切地说,凡完整的历史过程都应当是综合了原因经过结果的。经过的本身不含它的前因后果,只是整体过程中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高考试题中都是这样严格要求考生的。没有经过就没有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历史。历史事物、事态中的经过含量丰富,不重样,不重演。课本表述的基本思路是:兴起发展高潮转折结束;人多采用夹叙夹议的笔法。要求:①时空顺序不乱; ②纵横交织合理;③分期划段恰当;④重人史事突出;⑤进展方向明确。把握进展方向很重要,它包括事物、事态的本质属性、进步趋势、必然走向等。 (3)对历史因果关系的理解有原因、有经过,就必有对应的一个或几个结果。果是客观的;果分人小,有主次;果有必然,也有偶然,还有同人们意愿相反的结果。前事之果可以同时作为后事之因。影响是结果的向后延续。特别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中 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中世纪大学的 形成与发展 (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在中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开始出现新兴的市民阶级,并在文化教育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西欧人扩大了眼界。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种世俗教育形式的中世纪大学出现了。中世纪大学最初是由一些学生和教师按照行会形式自愿结合成的“组合”,旨在某一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来诺大学(以医学着称)、波洛尼亚大学(以法学着称)和法国的巴黎大学(以神学着称)。按领导管理体制的不同,可以分为“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两种类型。中世纪大学分文、医、法、神四科,其中文科是其他三科的准备阶段。当时,大学享有许多特权,如大学自治、免除赋税和兵役、迁校自由、颁发教师许可证等。此外,中世纪大学还始创学位制,学生合格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西欧封建社会的闭塞局面,并从人才上和思想上为文艺复兴运动做了准备。现代欧美一些大学在一些做法上继承了中世纪大学的传统。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 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着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11、12世纪,由于生产的发展,西欧城市重新形成,这些城市以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为主,从事这些活动的手工业者、商人又构成了城市中的特殊阶层,也称市民阶层,他们是资产阶级的前身。新兴市民阶层具有本阶级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这些利益和需要反映在教育上,便是缺乏满足这种需要的学校,于是,一种新型学校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城市学校。城市学校并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型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比如,由手工业行会开办的学校城为行会学校,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称为基尔特学校。城市学校作为一种学校类型,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在领导权上,最初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从其归属上看,尽管与教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从内容上看,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等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扩大了教育的内容,使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一些程度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六种提问技巧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六种提问技巧 肖秀灵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六种提问技巧,即诱导式提问、疏导式提问、阶梯式提问、对比式提问、迂回式提问和材料式提问,同时例举大量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此六种技巧。此文对广大需要加强提问技巧的历史教师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历史教学提问技巧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提问,提问是否有其技巧性?我们先看下面一个事例:某教师在讲完辛亥革命的内容以后问:同学们对辛亥革命的过程清楚不清楚?答:清楚。问:好,辛亥革命为什么能赶走皇帝?答:(一时语塞)。这个事例中,教师提问了两次,第一次只是一般性的询问,并没有起到实际效果,第二次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思维才真正调动起来。显然,在历史教学中关非随意提问就才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讲究提问的技巧,以提高我们的历史教学质量。 二、六种提问技巧 笔者认为广大历史教师常用的有以下六种提问技巧。 (1)诱导式提问 ①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诱导提问。 例如,有位教师提问学生:原始初民驯养小动物的最初动机是什么?多数学生回答是为了获取食物,为了吃动物的肉,剥取动物的毛皮。这是没有教师暗示下的原有思路延伸的结果。接着教师诱导一位平时爱养小狗小猫和各种昆虫的学生,让他联想从小爱养小动物的生活体验谈谈想法,结果他提出了一种新看法:小动物多可爱好玩!初民们最早饲养小动物也可能是为了好玩,是为了与孩子们作伴,是为了增添生活乐趣。各种动物驯养多了,驯养时间长了,才成为家畜,才发展起畜牧业来。等到畜牧业发展起来之后,才谈得上经济价值。饲养动物,追求经济价值是后来的事,不是原始初民最早的动机。原始初民最早时还头脑简单,还不可能有先养后吃的长远打算,只可能凭着喜爱动物这种感性冲动来饲养动物。这样,就开拓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思路,开拓出了创造意境。 ②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诱导对问题的理解。 如“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币去买米,请问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显然比起“战国时货币形式有几种?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的问法有趣得多。实践证明,初中生对此类提问很感兴趣,记忆也很深刻。 ③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性提问,诱导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 例如:在《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节课中,提出一个问题,“为庆祝新中国诞生,在开国大典鸣礼炮时,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爆发?它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④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疑问的某些闪光点,诱导出新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一课时,有个学生提出:“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为什么要反对英国人呢?”这不是疑难问题,但其中有一个闪光点。于是教师借题发挥,一步步引导学生,提出: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反对的是所有英国人吗?(不是)那么他们反对的是谁呢?(英国资产阶级)这时的英国资产阶级是以什么面目出现在北美的呢?(以殖民者的面目出现)准确地说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反对的是谁呢?(英国殖民者)大家

大学发展史

曾经在高中时代,大学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如象牙塔一般,它纯洁典雅,高贵神圣,是喧嚣尘世间的一块净土。不知道刚进入大学的你是否也曾这般认为。 “象牙”象征着洁白、高贵、神圣、坚韧的品质。“塔”则具有宗教性和神秘性的文化内涵。作为大学的一种象征,它提醒人们,大学是以探求高深知识或学术为根基的地方,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把大学看做象牙塔就有永恒的意义。然而,大学存在于社会之中,做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社会在发展,大学的精神、理念同样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说几个世纪前的牛津、剑桥们主要致力于对高深学问的探讨和对真理的追求,而远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不理俗物,因而被称为“象牙塔”,那么今天的大学已经超越了“象牙塔”,它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轴心机构。 最早现代意义上的上的大学是被欧洲各地大学视为建校样板的三所“母大学”—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这些大学可以说都是在适应社会对高级专门的需要中产生的——萨莱诺大学的产生是因为十字军东征时在萨莱诺聚集大量的医生,博洛尼亚大学的产生是由于博洛尼亚作为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出于对法律人才的渴望,只有巴黎大学可算是当时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大学的产生为黑暗的中世纪带来了光明。当时的大学崇尚世界精神,欧洲的学者们追求真理、周游列国,大学荟萃这各地的大师,大学还造就了许多划时代的英雄人物,是他们掀起了宣告中世纪结束的文艺复兴运动。所以甚至可以说,大学为中世纪这个黑暗时代留下了唯一一道为后人称道的光芒。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学也如此。中世纪的大学很快就被统治君主或教皇所控制而逐渐走向衰落。哲学屈躬成了神学的奴婢,而大学也成了教会的灰姑娘。但大学并没有因此而夭折,可能从大学诞生的那天就注定它的光芒无法掩盖。大学之所以发展成现在的大学,必须感谢四位大学发展史上的巨人,他们所提出的大学理念代表着大学发展的轨迹,了解了他们,也就了解大学发展的脉络。这四位巨人分别是英国的纽曼,德国的洪堡,美国的弗莱克斯纳和科尔。下面介绍四位巨人的观点。 纽曼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所以纽曼的大学理念反映了英国大学传统的精髓,以及他所处时代牛津大学的教学情况,他的大学理念主要有三点:首先大

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方法:一个文献综述

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方法:一个文献综述*……以Avner Greif研究成果为代表 (讨论稿) 钱滔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310027) 内容提要: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是美国90年代以后兴起的研究方法。本文旨在综述其代表人物Avner Greif的理论研究。试图按制度在历史演进中所涉及经济问题的扩展秩序,来综述 Avner Greif的研究成果。首先是前现代社会中委托代理合约的执行问题,以及前现代社会交易 中存在的外地商人产权保护问题,Greif结合历史采用静态和比较静态的方法分析了制度的出现 与本质,即制度自我实施的特性。然后Greif采用动态方法结合历史研究制度的含义与制度变迁, 即制度自我加强的特性。为了更好地理解HCIA方法,本文进一步从方法论的角度述评HCIA之 前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在总结它们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的基础上,展开分析HCIA的框架与方 法论上的突破。最后是对全文做出简单的小结。 关键词:Avner Greif历史比较制度分析context-specific model 一、引言 就形式而言,无论是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历史时期,还是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问题是基本相同的,即如何把稀缺性的资源配置到各种各样的用途。但是,这些不同的社会却运用了不同的制度安排,去解决它们的经济问题,而这些不同的制度安排又和它们在经济史上的兴衰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制度的分析来增进对这种“兴衰”的理解。其实,这正是经济史所关心的基本现象与问题。 对于经济史的研究。在德国历史学派的归纳方法之后,是结合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理论,以价格(或利率)为分析对象来研究经济史,即历史计量学(cliometric)。但由于这种研究框架本身不能包含制度,以及分析工具的局限,故并不能对经济史的基本问题给出全面的解释。在科斯(1937)提出制度的重要性之后,又出现了结合新制度经济学(NIE)理论,以交易本身为分析对象来研究经济史。但这种方法也并不能对制度的运行给出满意的解释(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都实行了私有化,但经济反而出现衰退的经济现象)。即为什么有些国家采用了理论上或在其他地区有效的制度,却不能获得经济增长。而且以上方法也没有解决理论的演绎和历史的归纳方法之间的二分性。 其实,历史演进过程是制度“生存检验”的现实环境,这其中存储着丰富的有关制度及制度变迁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制度本身和制度演进的研究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洞见。A vner Greif就是通过前现代(pre-modern)经济史的研究,综合理论的演绎与历史的归纳方法来考察制度的历史演进,即制度的起源、本质及含义。进而试图解释市场与非市场的制度(non-market institution)之间关系这一经济史和制度分析的基本问题。1Greif通过两个 *本文主要是对Avner Greif研究成果的综述,若要对历史比较制度分析进行较全面的述评,则须进一步阅读其他学者的文献,才能作出更客观的评价。而本文对历史制度分析的评述和附录中的观点是仅在Avner Greif的文献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有待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深入与展开。 1对于市场需要制度基础,在学术界已取得基本的共识。但对于制度的定义以及如何进行制度分析,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在分析框架上都存在很大的分歧。如果从逻辑的角度看,这些分歧可分类为:有些是采

讲述法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

讲述法成功运用一例 在讲述清朝历史时,我整理清朝皇帝的顺序:努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然后配上皇帝画像制成幻灯片来简单讲述各个皇帝的相关事迹。 虽然这里我们把努尔哈赤派在第一位,但严格来说他不属于清朝的皇帝,这里我们只是理清清朝的源流。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是后金,后来迁都沈阳,改称盛京。其子皇太极即汗位后,励精图治,并采取了诸多措施: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清,但他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其子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螯拜,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雍正帝胤祯在近来的一些穿越剧中频频出现,他在位时设立军机处,大大强化君权,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围绕雍正帝,人们较感兴趣的仍然是他的即位问题。乾隆帝弘历风流倜傥,游山玩水,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完善他功不可没,当然这只是他的一个方面,他在位时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同时他还在圆明园盛情款待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嘉庆帝,他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即位后首先查办贪官和绅,民间流传“和绅跌倒,嘉庆吃饱”,这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道光帝他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他在位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因为1840年的鸦片战争而发生了变化,签定了近代史上第一个

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咸丰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病死在那,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同治帝。提到同治就不得不提他的母亲慈禧太后,她以皇太后身分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同治之后,他的表弟慈禧太后的外甥光绪帝即位,他在位时积极进取,支持变法,但无奈受制于老佛爷,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从这个小事例中可见一斑:光绪小时候就有一次慈禧明知道他不喜欢吃汤圆还故意一个劲的夹给他,实在吃不下,光绪都偷偷的把滚烫的汤圆吐到袖子里,回宫后手臂那里的皮都烫没了,一个孩子宁愿被烫也不敢说不吃,可见慈禧对他的压迫有多大了,一个皇帝还要吃不了兜着走。宣统帝溥仪作为清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一生的经历可算是坎坷而丰富了。关于他的一生,大量的书籍、影视剧已使人们对他并不陌生了。 讲述之后,在接下来清朝历史的学习中学生游刃有余,在讲《君主集权的强化》一课时,我提问学生,谁建立后金?谁建立清朝?谁设立的军机处?文字狱以哪三朝最严重?学生都能一一回答正确。在学习《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时,1684年清设立台湾府,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呢?这个课本上没有提示,但学生从前面我的讲述中已经知道答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学生对几位皇帝的贡献也如数家珍。 《百家讲坛》栏目轰动一时,这其实也是讲述法的成功运用。讲述法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通过讲述让现在的学生理解历史上的那些事,消除时代差距造成的障碍,让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当时的历史场景,理解历史。选取这个教学例子,发现教师的讲述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甚至引发学生的思考,这种讲我觉得是很必要的。

范例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完整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范例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范例教学概述 (2) 第一节、范例教学的提出和发展 (2) 第二节、范例教学的基本思想 (3) 第三节、范例教学的基本原则 (3) 第四节、与案例教学的对比 (4) 第二章范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 第一节、必要性 (6) 第二节、可行性 (7) 第三章范例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9 第一节、范例教学的基本步骤 (9) 第二节、范例教学的组织方式及运用 (10) 第三节、范例教学的优缺点 (11) 第四章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摘要 历史教学要恰当的结合现实,适度的与所教历史内容沟通起来,这有利于历史教学在经世致用的导向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透悟能力。范例教学法初步解释为:“根据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例子进行教与学”。通过典型的教学例子让学生掌握“个”的认知,推及到“类”的认知过程。通过范例的学习,师生可以共同概括出一种普遍性、规律性的“类”的认识。这是一个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也就是从“个”到“类”的认识过程。获得普遍性的规律后,教师要再次引导学生实现由“类”到“个”的过程,启发学生把已掌握的“类”的知识迁移到个案的分析上,扩展类知识的应用范围。特别要求学生把“类”的知识与新的学习情景结合,这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十分有利,这是实施范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用范例教学模式进行历史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时代精神的非常需要的多种思维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范例教学;应用

历史教学法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首先搞清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教师教学的目标。学习是有其规律可循的,而往往启发学习之门的钥匙是人的态度,也就是人的情感。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学的目标是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都是在教学中解决的首要问题。有鉴于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须把德育与情感教育视为教学创新的根本。这也是历史教学中的优良传统。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上的转型期,一方面,他们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的概括、想象、逻辑能力也在迅速发展,更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关键时期;存在智能性心理特征的学生兴趣不限于事物表象,他们开始探究事物的本质,更多的不满意、不满足书本的结论和老师的看法;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摸索了一些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一、激情教学,营造氛围。 想要在课堂上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就必须全情投入。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一些体会:如果在哪节课上,我们始终以同一种(平和的)语调或带着某种情绪上课,这节课肯定是哈欠声不断,不一会儿,班上的同学就“倒下一大片”了。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己就必须保证在每节课上都充满激情,不管碰到什么烦恼,都得暂时无条件地把它抛开,全副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我们激昂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及丰富多彩的身体语言,使学生深受感染,进入学习角色,这样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容易就营造出来了,也意味着这一节课已成功了一半。 二、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

中学历史教学中重难点突破方法例谈

中学历史教学中重难点突破方法例谈 在兵法上,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取,不争、不取,正是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教学亦然,教学中必须把握主次、轻重、详略、缓急,而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正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十多年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简单概括了如下几种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常用方法,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历史假设法: 就历史科学本身来说,是不容许假设的,但从历史教学来说,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进行假设性的提问。例如《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经济制度矛盾、内战的爆发是课文的重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曾这样假设:假如有一个北方的资本家在美国的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这家工厂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性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进行交流,有的说“他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南方的奴隶主手中,他们要把棉花卖到欧洲去”,有的说“他织出来的布没人买,因为南方大量的奴隶买不起棉布”,还有的说“他找不到干活的自由劳动力工人,因为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这样,通过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讨论中对美国内战的原因和性质就理解得更加具体了。 二、材料分析法: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有关共产党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问题,教师可出示相关材料:陕甘宁边区1941年11月召开第二届参议大会,所选举的18名边区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有7人,当时共产党员徐特立立即声明退出,换上一名党外人士。在遵循了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要采取三三制这一做法,为学生揭示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使之真正认识这一政权在团结人民、调动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阶级和阶层的积极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分设台阶法: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近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世界史中的国体与政体、议会和政府、国家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本身就超过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将这一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台阶:(1)3月18日革命是哪两个阶级面对面的生死搏斗?(2)巴黎公社组织机构的组成成分怎样?(3)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为哪个阶级服务?(4)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这样学生沿着台阶步步深入,从而学得顺利,记得深刻。 四、列表对比法: 比较是人们通常运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正如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世界近代史上亚洲有两次性质相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然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显得难以接受,如果教师将两次改革的内部条件、社会背景、力量对比、政策实施、国际环境等方面内容列成表格加以对比的话,那么上述结果的出现也就极自然了。这种对同一特征或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的对比,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而能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那么无疑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发展。 五、直观图示法: 此法适用于理论性较强和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如:“奴隶制的确立促进了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