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

1.什么是“刘易斯拐点”?判断它是否到来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刘易斯认为,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农业部门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存在着隐性失业。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入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由于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所获得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规模不断扩大直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这个时候工资便出现了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经济学上称之为“刘易斯拐点”。

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AD2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此时劳动力过剩,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此时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剩余变为短缺,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经济学把联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判断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会伴随着几个显著的变化:工业工资水平的提高,工业出现资本深化;农业部门商业化,恩格尔系数发生变化以及人口类型的变化。蔡昉把上述的四个方面总结为两个重要的变化标志: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根据不同学者的观点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判断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是否上涨。当进入“刘易斯第一拐点”时,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短缺,此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压力,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开始上升。(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因此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是刘易斯拐点出来的关键点。(3)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刘易斯第二拐点”是指经济发展结束二元经济的劳动力剩余状态,开始转化为新古典学派所说的一元经济状态,因此,在劳动力一体化的情况下,刘易斯拐点也就应运而生。

2.我国学术界对“刘易斯拐点”之争的看法

(1)已经来临

人口结构的变化则推动中国经济快速逼近“刘易斯拐点”,与之相伴随的是“人口红利”

的消失。蔡昉等经济学家仔细地考察了实际经济形势后得出结论:农村劳动力数量被明显高估,而边际劳动生产率被低估,这表明,“刘易斯拐点”离我们要比很多人想象得近得多。由于多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劳动力总量将在2015年前后开始下降。当前,农民工在一些地方出现短缺,工资水平已经普遍上升。这就意味着,过去将农民移进城里直接从事劳动生产的做法已经难以继续下去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黄益平认为,一度低成本劳动力充裕的中国正在迈向“刘易斯拐点”,这种态势可能迫使一些制造商转向印度和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集中在中国的全球制造业活动可能转移到其他地方。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认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展开的“民工争夺战,以及安徽、河南等传统劳务输出大省也出现了“民工荒”等现象,显示2011年“民工荒”卷土重来,并且已从局部扩散至全局、从周期性转变为长期性。中国人口结构越过“刘易斯拐点”已无需争辩。

巴曙松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中国少儿抚养比的下降速度大大快于此前的预测,确认了中国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窗口期也即将关闭。他认为早在2004年出现的民工荒,就已是农村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拐点,2004年以后失业率下降、农村居民工资增幅上升、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速双升与60年代日本刘易斯拐点之后的情况如出一辙。2004年以来的民工荒并非一时之事,而是大拐点即将到来的标志,是趋势性的改变。

蔡昉表示,现在出现的大规模劳动力短缺、农民工工资连续六七年迅速上涨等现象,证明“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有关专家也指出,我国经济正步入“刘易斯转折区域”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以及最近出现的“涨薪潮”,与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区域这个大趋势不谋而合。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推出中国的劳动力红利(刘易斯拐点)能够延续到2015年以后,但是现在好像拐点提前到来了。从停工事件来看,这种拐点实际上已经到来,根本原因就是现在的泡沫经济。现有的工资水平无法保障工人正常的生活,所以要倒逼着涨工资,这样的倒逼等于吞噬劳动力的红利。本来在供大于求的环境下,只有过刘易斯拐点以后,工资才会出现一个迅速上涨的局面,但是今天这一切提前发生了,起码提前了4到5年,也是在现在已经到来,这种因素很明显就是泡沫经济带来的。

(2)没有来临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认为现在断言中国剩余劳动力消失还为时过早,不仅在农村,城市也有剩余劳动力。对劳动力过剩现象消失,工资、消费价格和通胀开始上升的担忧过度,混淆了劳动力需求的周期性上升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没有把加薪事件放在过去的工资上涨、劳动生产率和整体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中来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的张丽宾也认为,“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他从工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二元经济依然长期存在三方面认证了这一观点。

首先,从工资水平来看,农民工工资增长幅度小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就全国而言,从1995-2008年,农民工工资年均增幅为13.59%,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幅为13.71%,前者比后者小0.12个百分点。说明农民工工资增长更多的是与社会平均工资同步增长,而不是单独的特殊增长。同时,农民工的工资远远低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农民工工资增长只是对过去过低工资的一种补偿,与付出的劳动和外出的生活成本相比明显偏低。并且,农民工外出打工所获得的工资增长越来越低于在本地农村从事经营性农业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增长。因此,从这些工资变动情况的分析表明,我国并没有明显表现出与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吻合的发展阶段特征。很难以此判断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其次,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底的统计,全国农民工增加436万人,达到2.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比上年增加492万人,达到1.45亿人。根据就业情况快速调查,从2009年9月到2010年2月底,与前一年相比,返乡农民工减少了20%,外出农民工增加了25%。农民工仍然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剩余劳动的转移还需要很长时间。

再次,从宏观数据看,我国二元经济仍然存在,并将持续较长时期。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虽然有所缩小,但差距依然巨大。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了29%。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意味着,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动力与过去相比不仅存在,而且动力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没有理由停止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因此,无论从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情况还是城镇化水平看,在未来的20年中,我国仍将处于二元经济的发展阶段。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姜华东从微观角度考察农民工的劳动供给行为,认为“民工荒”现象是农民工在一定工资预期下的理性行为,并不意味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由于生活、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的需要,农民工还没有能力在劳动供给上自由选择,只有当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后,“刘易斯转折点”才会真正到来,经济增长方式才会发生根本变化。(3)不会突然来临

世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和巴克莱资本中国经济研究主管彭文生认为,“刘易斯拐点”可能是一个持续多年的渐进过程或转折阶段,而不是一个突然的变化。不过,彭文生表示,随着政府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未来几年工作适龄人口的急剧增加,工资储备将上升,这可能将加速拐点的到来。随着劳动人口增长放缓和投资率的逐步下降,经济增长可能减速。但是,受益于基础设施投资和年轻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抵消力量。从劳动供给来看,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最丰富的时期,但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会在2015年左右停止增长。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但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中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仍然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城镇提供劳动力资源。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之中,如果按城镇人口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速度计算,则城镇每年会新增1500万左右的劳动年龄人口。设想中国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时大多数人口如70%的人会选择居住在城镇,则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还会持续2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在可见的将来,我国似乎仍然拥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从劳动力供给来看,“人口红利”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总体而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还将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3.结合最新的数据,对“刘易斯拐点”之争的看法

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公布以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呈现出不同的观点。但对其在“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观点是认为,这些结果明确了我国已经越过了“刘易斯拐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刘易斯拐点”会到来,但有一定的缓冲期。综合各方的观点,我们认为,“刘易斯拐点”还未来临,但即将来临。

今年年初发生了大规模“民工荒”的时候,有许多人就预测“刘易斯拐点”有可能提前到来,而此次普查结果或许就提供了数据验证: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已低至0.57%,0-14岁人口迅速下降(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而60岁以上人口则快速增长,这意味着新产生的劳动力正逐渐减少,而退出市场的劳动力则在增多,此消彼长之下,在未来不远的某个点,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将跨过巅峰开始出现负增长,导致工资水平上涨,这将意味着“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

通过对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在人口可计量预测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60 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比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2.93 个百分点,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 8.87%。已经远超老龄化标准线。这表明201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加速期,但综合我国人口增长(人口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0.57%)和人口的年龄构成数据(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来看,我国总人口及总劳动人口还未达到顶峰,将还会至少有20年的缓冲期,事实上2010年左右人口红利最为丰厚,之后逐年递减,而且中国目前人口红利的形成或产生,是建立在20世纪50至60年代人口快速增长与70年代以来人口控制取得巨大成效的基础之上的。正因为中国50、60年代的高出生率,才有了80、90年代劳动力的充沛、富余状态。从1990年到2030年,中国处在一个约为期40年的人口红利期,到2010年人口红利期已经过半。不过,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人口红利仍然颇为可观,并未进入人口负债(总抚养比<59),只不过这个盈利在2010年之前是累进的,而2010年到2030年之间这个盈利将逐步递减。中国的人口机会窗口将在2030年左右关闭。

第二,在人口流动数据方面,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长81.03%。城乡人口构成上,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两个数据表明年轻可转移的农村人口下降,2005年已出现局部劳动力供给拐点,劳动供给的差异性导致民工荒现象并推动低端劳动力工资上涨。但受高程度教育人口普遍上升,将会大大增加高技术、知识性工作的劳动供给量,使得工资上涨问题得到稳定。

第三,刘易斯拐点包括三点核心内容:(1)失业率大幅下降,社会劳动力实现了充分就业;(2)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边际产出趋同,即城乡经济的差别越来越小;(3)城市化率达到一定水平。

中国失业率水平保持在7%左右,同日本处于刘易斯拐点时期的1%-2%的失业率水平差距较大。而目前中国的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仍然远远低于工业部门,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大且有进一步扩大之势。所以,如果先认定了中国已越过刘易斯拐点的框架,并以劳动力成本上升解释农产品价格上涨,则必须先解释农业人口何以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事实上,对比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般变动模式,过去11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了非农产业就业的增长。并且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49.8%,城市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仍将在很长的时期内存在。

所以,目前“刘易斯拐点”并没有真正的出现,但随着中国经济和人口发展方向,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在不久的将来还是会出现的。

4.从劳动力市场形势看劳动力供求状况。

一、劳动力市场形势:

(一)从劳动力的潜在供给看,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仍会持续。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从长期看,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形成了当前和未来二十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从“十一五”期间看,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000万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至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而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因此,从总体上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城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态势将长期存在。

2001-2020年,劳动力人口(16-59岁)增长呈现由快到慢,再到负增长的趋势。

2001-2020年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

(二)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和需求。

农民工转移就业规模仍有增长,一些企业用工需求旺盛。近年来,随着城市改善用工环境,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力度等措施,农民工外出就业数量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农研中心等部门的统计,近年来农民工连续保持在年均5%以上的增长速度,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是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一些企业用工需求旺盛,特别是东部发展较快的民营企业用工需求增长明显高于农民工增长。据劳动保障部的调查,2003年以来企业春季招用农民工的岗位年净增率保持在10-15%。

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从业呈基本稳定态势。据劳动保障部2007年初组织的调查,农民工在外就业时间增加,为平均每年9.4个月。春节准备回家探亲的外地农民工中约80%的人打算节后继续回原企业工作。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电子电器、制衣制鞋和住宿餐饮业,这些行业占农民工总量的一半。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6年超过1000元,增长率超过10%。调查显示,有81 %的农民工全部拿到了当年工资,有18%的农民工拿到了大部分工资,有1%左右的农民工没有拿到或只拿到少部分工资。

(三)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地区供求矛盾尖锐。从城镇来看,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主要是由于自身素质难以适应新就业岗位的需要;部分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由于所学专业与企业急需不能对接,以及到基层、民营企业就业的渠道不通畅。同时在资源枯竭城市、库区等困难地区,以及一些困难行业、企业,则存在着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员增多的问题。从农村来看,一方面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存量和增量,存量大部分为中年劳动力,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形式存在;增量主要是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他们将是转移和输出的主要来源,也是新生代农民工。但同时,沿海地区近年来随着企业用工需求的增多,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农民工供不应求的现象。据劳动保障部的调查,2006年春季企业用工需求中,基本得到满足的比重依次为环渤海地区71%、长江三角洲地区66%、中西部地区65%、珠江三角洲地区55%、闽东南地区50%。从企业(行业)看,招不到农民工的主要是一些条件比较艰苦、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较低的企业(行业),以民营企业居多。从用工需求对象看,不能满足的主要集中于年轻工人(特别是女工)以及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熟练操作工。在调查企业招不到或招不满农民工的原因中,有30%的企业认为“农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24%的企业认为“工资偏低”。

综上所述,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加大,劳动者素质技能不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在不同地区出现,虽然属于局部现象,但短期内难以消除。

二、针对目前部分地区农民工短缺状况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是导致企业“招工难”的基础原因。

一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地区性变化。过去东部沿海地区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城乡就业收入的差距能够吸引大量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外出就业。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一批加工产业向内地转移,不少农村劳动者选择就地就近就业,而不是出外打工。

二是对劳动力年龄和性别的需求与供给出现差距。企业用人需求中,18-34岁年龄组劳动力始终供不应求。劳动保障部2007年初的调查表明,近六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18—25岁之间,近三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26—35岁之间。在性别方面,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一直高于男性。而在外出劳动者中,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女性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三是企业用工条件要求与农民工自身素质存在差距。劳动保障部2007年初对企业的调查显示,37%的新增岗位需要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其中近10%的岗位需要达到中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而对农民工的调查则显示,虽然其中有2/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但近半数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只接受过15天内简单培训的占25%,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仅占13%。

(二)劳动力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加重了结构性失衡。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民办的职业介绍机构主要分布在城市,信息的发布渠道有限,对农民工流动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引导性较差。农村劳动力获得外出就业信息的主渠道是亲朋好友,这些信息零散且不及时,导致供求难以对接和流动的盲目性。

(三)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调整存在时滞,是“招工难”的根本原因。

从产品市场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状况比较好,从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尤其是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自然增加了对农民工的需求。由于劳动力市场调整滞后于产品市场的调整,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招工难”的现象。

从劳动力供求市场看,一些企业仍维持原来的用工理念,没有看到新生代的农民工有

更强的权益意识,对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有更高的要求。据了解,目前招工困难的主要是那些条件比较艰苦、经常加班、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的企业,而那些待遇较好、管理规范、收入较高的企业依然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劳动保障部调查部分农民工春节后不想返回原单位工作的原因,认为“工资太低”的占51%,“加班太多吃不消”的占22%,两者合计占73%。其他原因包括“学不到技术”(占14%),“没什么前途”(占16%)等,与2006年相比,由于“工资太低”而不回原单位的比例上升了8个百分点。

5.对于劳动力市场形势改变对于今后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前劳动力价格过于低廉,与劳动力高度过剩有关,这当然也与中国劳动力价格形成机制的某些人为缺陷有关,那么,“未来劳动力即将短缺”的消息,必将从供求关系层面上起到拉高劳动力价格的作用。而一旦劳动力涨价,就意味着劳动者收入增加,从而可能产生一系列的正效应——其一,改善国民福利;其二,劳动者有更多闲钱用于教育和培训,从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真正从“人”的因素上提升国家竞争力;其三,收入增加,必然消费热情迸发,从而解眼下国内消费不足之困;其四,劳动力成本增加,出口商品必然涨价,从而解贸易顺差过大、“中国制造”贸易摩擦频发之困;其五,劳动力涨价,企业将被迫提高效率,加强管理,产业升级,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6.从案例具体分析劳动力供求

农民工工资引发“用工荒”为典型案例的分析

从农民工就业的行业来看,农民工已分布于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其中绝大多数分布于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以及零售、住宿和餐饮业等服务性行业中。其特有的身份和众多的人数使他们构成了我国次要劳动力市场中最大的—个市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一开始就是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双方是按照劳动力供求情况来决定工资水平。长期以来,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较低,这一方面说明了这个市场劳动力供给大大超过劳动力需求,使得工资水平的上升受到了制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作为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农民工在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以及竞争原则下,只能得到较低的报酬。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虽然是市场化的,但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劳动力市场需求方可以利用劳动力市场某些方面的不完善,来压低农民工的工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民工与国有企业内部职工同工不同酬。在这种隋况下,一些用工单位对原体制内的职工和农民工同工不同酬,绝大多数农民工的收入仅相当于正式职工的一半,甚至更少。王美艳(2005年)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本地劳动力平均小时工资比外来劳动力高40.74%,其中自我雇佣者高21.88%,公有单位职工高49.48%,非公有单位工人高37.1 9%,非

公有单位行政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高5 1.47%。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之间的全部工资差异中,人力资本个人禀赋差异可以解释其中的57%,而剩余的43%则属于不可解释部分(通常可以认为是歧视因素)。谢嗣胜、姚先国(2006年)利用浙江省企业调查和农村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专门分析了农民工和城市工的工资歧视问题,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和城市工的平均工资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44.8%的工资差异是因个人特征不同而形成的,55.2%的工资差异则要归结于歧视性因素。歧视性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农民工的直接歧视,这占到工资差异的36.2%;二是对城市工的制度性保护,即对农民工产生的反向歧视,这占到工资差异的1 9.0%农民工进城后,由于其身份不同于原体制内的职工,政府劳动部门不可能像对原体制内职工那样确定他们的工资级别,而只能由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决定他们的报酬。而且,由于农民工大多家在农村,家庭其他成员靠承包地可以自行解决吃、穿、住问题,靠义务教育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的这种双重身份最终反映到其工资构成中,就没有包括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和子女教育费用。因此,工资不能完全反映出对农民工所从事工作的整体评价

第二,种种因素使雇主可以强迫农民工接受低工资。就农民工而言,他们因缺乏信息(包括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行业中非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其他竞争者的信息等)而处于弱势地位,其相互之间的组织结构松散,缺乏合作的意愿,他们对自己个人利益的关心远大于对农民工阶层整体利益的关心。同时,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某些政策不合理,雇主又处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的强势地位,雇主就利用这些因素迫使农民工不得不接受低工资。

第三,农民工工资长期保持不变并且还存在被雇主克扣拖欠现象。蔡防、王美艳(2005年)研究指出:在GDP迅速增长的同时,农民工在城市的工资水平十几年来却基本未变。如珠江三角洲地区12年来月平均工资只提高了68元。佛山不少企业的外来工月工资在10年前就已达到600元~1000元,十几年后基本上还是这个水平。而近年来消费物价总体水平已明显上升,生活费用普遍上涨,导致外来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更有媒体披露,雇主不仅压低农民工工资,而且还强迫农民工超时劳动,从而变相降低了农民工的工资。城市劳动力市场之所以存在对农民工工资的歧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们不具有城市本地户口,实际上是户籍制度以及一系列相关福利体制的存在,使得外来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具有不同的“身份”,在就业岗位获得上被区别对待,进而因就业机会的差异而导致工资收入的差距;二是城市居民作为传统体制的受益者,取得了先发优势,可以更多地通过选票和舆论工具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影响政府政策制定。而农民在社会利益格局中不是以组织化的形式存在,在公共政策决策中几乎没有话语权,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城市中,他们不仅不能享受市民化的待遇,反而还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歧视性就业政策的排斥对象。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对农民工工资的歧视不仅有着深厚的制度性背景,而且也与长期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过剩的现实背景有关。

劳动力的工资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和一种劳动力市场运行的重要指示信号,它引导着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引导和改变着个人对职业的选择、人力资本的投资及流动的地点等行为。显然,我国主要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水平的不断上升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水平的长期不变,造成了不同市场区间工资决定机制的差异,更严重的是,它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次要劳动力市场上长期存在的劳动力价格过低问题,又引发了自2009年年底以来备受关注的新一轮“用工荒”。

“用工荒”始于2004年,而现在的情势,显得比以往更加严重。自2009年年底以来,随着订单的恢复,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招工形势变得严峻起来,珠三角缺工的人数已从当年的15万激增到了200万,连四川、重庆、安徽等传统的劳务输出地也频频告急,缺工的种类从技工蔓延到普工。虽然当前的“用工荒”是区域性、行业性和阶段性的,但新一轮的“用工荒”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用工荒”是劳动力市场上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工资的决定一开始就是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双方是按照劳动力供求情况来决定工资水平。2009年年底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订单不断增加,用工需求量大增,但在短期内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的速度低于经济快速增长所形成的对劳动力的需求,这种供需的不平衡就以“用工荒”的形式显现出来。我国著名劳动经济学家蔡防据此认为,目前中国已经迎来刘易斯转折点。所谓刘易斯转折点,就是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蔡防认为,只有到了刘易斯转折点,才有可能给普通劳动者、非熟练工人涨工资,获益的是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分配状况会在初次分配的层面上得到改善,中国也将告别廉价劳动力时代,这也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领域比重的最佳时期。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作为一个反例,恰恰证明农民工“用工荒”是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目标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国企以及大型的外企与民企,即他们倾向于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用工荒”虽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案例和社会现象,但其所反映的本质是一样的,是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差异造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分配不公。

劳动经济学角度分析:

1、“用工荒”折射出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从劳动力的供给方来看,长期的低工资限制和弱化了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的积极性;从劳动力的需求方来看,我国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期望仅凭付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就能获取较高的收益。

2、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在增加,“用工荒”与他们求职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新生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更向往城市生活,有71.4%的女性、50.5%的男性希望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在就业方面他们和老一代农民工最大的不同是,工资已经不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考量因素,他们更在意工作环境的优劣、是否开心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工厂化、大规模、流水线式的枯燥工作环境已经难以让他们满意。作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十分明显,即受教育程度较高,可塑性强,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已完全城市化,对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要求较高,他们追求个性独立,看重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试图融入城市的愿望非常强烈。“用工荒”实际上是“民工权利荒”。

3、农村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是导致企业“招工难”的基础原因。

一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地区性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以富士康为例,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渐向中西部转移,民工可以就地就业,而不再需要外出务工。

二是对劳动力年龄和性别的需求与供给出现差距。企业用人需求中,18-34岁年龄组劳动力始终供不应求。劳动保障部2007年初的调查表明,近六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18—25岁之间,近三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26—35岁之间。在性别方面,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一直高于男性。而在外出劳动者中,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女性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三是企业用工条件要求与农民工自身素质存在差距。劳动保障部2007年初对企业的调查显示,37%的新增岗位需要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其中近10%的岗位需要达到中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而对农民工的调查则显示,虽然其中有2/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但近半数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只接受过15天内简单培训的占25%,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仅占13%。

4、劳动力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加重了结构性失衡。

浅谈劳动经济学之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之争 1.何谓“刘易斯拐点”?你认为判断它是否到来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刘易斯认为,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其边际生产率非常低甚至为零,农业部门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入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 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农业中劳动的边际产出量降为零。此时,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当工业部门提供既定水平工资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不断扩张。由于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所获得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规模不断扩大直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这个时候工资便出现了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经济学上称之为“刘易斯拐点”。 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AD2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又有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之分。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这入篇论文中刘易斯提出了自己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其中的二元即指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当二元经济发展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短缺,此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压力,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开始上升,第一个转折点,即“刘易斯第一拐点”开始到来;在“刘易斯第一拐点”开始到来,二元经济发展到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的第二阶段后,随着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剩余进一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现代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足以超过人口的增长,该部门的工资最终将会上升。当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时,也就是说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大体相当时,意味着

刘易斯拐点及其相关理论

刘易斯拐点及其相关理论 2008-09-14 19:24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后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了。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刘易斯拐点的产生 刘易斯认为,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其边际生产率非常低甚至为零,农业部门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入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所谓“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即指劳动力供给曲线在既定工资水平下具有无限弹性。“既定工资”即是农业部门劳动力维持生活需要的最低收入水平。) 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农业中劳动的边际产出量降为零。此时,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当工业部门提供既定水平工资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不断扩张。由于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所获得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规模不断扩大直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这个时候工资便出现了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经济学上称之为“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的关系 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而“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似乎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目前我们面临的“拐点”更多的是指“初级劳动力”领域,相对应的,以技师、技工为代表的“中级劳动力”数量却越来越不足(大学本科生以上的“高级劳动力”倒是在增加,但质量并不乐观),这更加加剧了未来发展的风险。 刘易斯拐点”:是挑战更是契机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预示着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即将结束,“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关于“确切的时间”是否2009年,有没有这么快,当然见仁见智,但劳动力短缺在中国的出现绝非危言耸听,它总有一天会到来,而且时间不会很久,“民工荒”就是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征兆。 毋庸讳言,数目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在当下的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旦这个重要角色出现市场短缺,对于整个经济大戏的挑战是巨大的。那种粗放的、低水平的、劳动力密集的经济增长点,将面临严重的萎缩。

《[浅谈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

《[浅谈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关于刘易斯拐点,无疑是各界最关注的问题,要说舆论中最热门的词,它应该是其中一个,关于此的研究、分析可谓汗牛充栋。可是在我看来,多数的分析不免过于高屋建瓴,过于自上而下了,数据的、理论的等等,但对于我们却没什么实际用处,这些作者的定位,不是为了学术成果,就是为了提供给庙堂之高,现实意义差了很多。 一谈到刘易斯拐点,多数的逻辑就是如何快要来临或已经来临,农村低端劳动力的逐渐短缺,从而促使人工成本如何上升,对于经济造成如何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出各种政策建议,甚至不断有放开计划生育的政策建议,让人忍俊不禁。 其实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只不过是一个即将被用尽的生产要素而已。人力成本的低廉促使低端制造成为中国的一项竞争优势,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资金成本的低廉,使得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一种资源禀赋会自然的造就一种优势,会自然的促使形成一种模式,这都是经济学应有之义。而只要是资源,就会被耗尽,否则不可能成为有价资源,就如空气一样,供给无限,就不会有价格,当然,未来新鲜空气可能除外。而今,低成本劳动力面临萎缩,从而不断推高工资,这时需要想到的或许应该是发掘新的资源,或者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在优势,进而形成新的发展逻辑,而不是放开生育,再造人口红利,那样不仅是违背了发展规律,而且会对未来资源分配与利用造成极大的破坏。历史告诉我们,抱着过去的优势不放,就是衰亡的开始。

既然人力成本上升,为何不提高技术优势呢。科技时代了,还要缅怀人海时代么。放开计划生育,还真想得出来,让农民工继续制造低端劳动力,然后还不给户口、不让上学,道德高点都没有站上,过于狗血了些,奇怪,难解。 况且,所谓的刘易斯拐点,其实更具一种结构性的意义。在低端劳动力不断缩减,造成成本迅速上升的同时,其实结构性的另一端,中端劳动力的供给是在迅速的提升的,其成本上升缓慢,这从应届毕业生难找工作、工资低的现实可以得到验证。所以,在面临低端劳动力向下的拐点时,何不转换思维,寻求发挥中端劳动力的成本及效率优势呢。 低端劳动力对应的是低端制造业、建筑业、手工业等,这其中要么是以出口为主,以劳动力成本优势打开国际市场,赚取外汇的,要么是科技含量不高,比如建筑。而中端劳动力的较低成本和较为丰富的供给,对应的可能就是升级后的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产业等等,恰好是十二五等国家战略规划所支持或指向的方向,从这个角度看,战略是有效的利用现有的中端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的丰富也是产业升级、服务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低端劳动力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原因,那么中端劳动力是否会成为促使中国向服务业大国转换的驱动因素呢,这恐怕不止是凭空想象而已吧。最后,如果允许开个玩笑,那些建言放开计划生育的列位,倒是有与国家大政方针作对的迹象。 内容仅供参考

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目录 基本介绍 概念的提出 产生 与人口红利的关系 是挑战更是契机 中国是否临近刘易斯拐点 面对“刘易斯拐点”中国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关于刘易斯 基本介绍 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在过去民工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随着特定的背景因素的变化,如果不涨工资就招不到人,出现民工荒。概念的提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展经济学的领军人物、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 Arthur Lewis)发表了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刘易斯提出了自己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是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传统农业部门的扩张过程,这一扩张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把沉积在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干净,直至出现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时为止(这时到来的即为刘易斯第二拐点,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二元经济完全消解,经济开始进入新古典主义体系所说的一元经济状态)。此时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便是按新古典学派的方法确定的均衡的实际工资。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此时劳动力过剩,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此时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剩余变为短缺,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经济学把联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1972年,刘易斯又发表了题为《对无限劳动力的反思》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刘易斯提出了两个转折点的论述。当二元经济发展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短缺,此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压力,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开始上升,第一个转折点,即“刘易斯第一拐点”开始到来;在“刘易斯第一拐点”开始到来,二元经济发展到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的第二阶段后,随着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剩余进一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现代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足以超过人口的增长,该部门的工资

刘易斯拐点 阅读答案

刘易斯拐点阅读答案 刘易斯拐点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时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概念是刘易斯拐点。这一概念是第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阿瑟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经济学界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往往是人口红利消失的前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口红利的消失就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目前,劳动力在城乡普遍短缺和农民工工资持续增长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我国人口红利期已经接近尾声,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刘易斯拐点区城,劳动力短缺即将出现。无论喜欢不喜欢,刘易斯拐点都会如期到来,它的到来将对今后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冲击。 以一些国家的经历看,刘易斯拐点之后,低工资普遍的会出现一次持续的上涨,低端消费市场迅速扩张。另外,工资上涨常态化,将带来通货膨胀结构性上扬。但是,这场人口结构上的大变局,既是危,又是机,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也许因此改写。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在刘易斯拐点出现的初期,应该尽量避免资本深化的过早发生,而应以合理的产业政策吸纳剩余劳动力。我国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还相当大,农业劳动力在总的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超过35%,这一现实决定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将表现为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战略,而应根据国际产业的变动情况,实行劳动力的使用创新,提高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水平。 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用质量代替数量,将成为预防劳动力短缺的未雨绸缪之举。再有,要鼓励和引导建立新的劳资关系,同时给农民工以城市市民待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加快转变砚念,以适应市场经济、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新挑战。 6.下列各项,对刘易斯拐点的认识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相对应,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和劳动力短缺阶段的交点。 B.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标志着人口红利开始消失;而人口红利的消失则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二者相互对应,互为因果。 C.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将对今后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可能使经济陷入危机,也可能带来发展机遇。 D.刘易斯拐点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农村劳动力在总的就业人口中的比例。 7.下列各项,不属于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后我国可以采取的经济措施的一项是 A.实行劳动力使用创新,提高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水平,给农民工以城市市民待遇。 B.拐点出现初期,尽量避免资本深化过早发生,以合理的产业政策吸纳剩余劳动力。 C.低收人人群工资持续上涨,低端消费市场迅速扩张。 D.未雨绸缪,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用质量替代数量,预防劳动力短缺。 8.下列各项,不符合文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由于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必定会对今后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冲击,所以应尽快转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B.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后,劳动力出现短缺,供不应求,工资必然增长,符合市场规律。 C.这场人口结构上的大变局,既是危,又是机,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可能因此改写。

刘易斯模型

第三章
刘易斯模型—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一、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 二、二元经济发展的机制——劳动力转移 三、现代部门发展分析之一:实际工资和劳动力无限供给 四、现代部门发展分析之二:资本积累和二元经济发展过程 五、对刘易斯模型的评论 六、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拐点”何时出现
1

第三章
关于作者:
刘易斯模型—劳动无限供给下 的经济发展
刘易斯(Sir Arthur Lewis;1915-1991) 生于原英属西印度群岛圣卢西亚岛 。 1940年获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 1938-1948年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1948-1958年为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 1963-1983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 由于对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开创性研究,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分享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最重要代表论文和著作: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195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1955), Development Planning (1966), Growth and Fluctuations, 1870–1913 (1978).
2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1] 阿瑟?刘易斯,1954 ,“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 发展”,载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1989,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2] 蔡昉主编,2007,《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谭崇台主编,1993,《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3

刘易斯理论

刘易斯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刘易斯(W.Arthur Lewis)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发展中国家一般拥有二元化的劳工市场——城市劳工市场和农村劳工市场。前者根据订单、利润决定雇人数量,生产效率较高,工资也较高。后者则是多少人都耕种同一块地,生产率低、收入低,在那里没有失业,只有就业不足。经济起飞时,城市劳工市场吸引农村劳动力,由于两个市场间人员的流动,城市可以在不怎么提高工资的情况下,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增长由此得以加速。当农村劳动力被耗尽后,城市劳工市场需要大幅增加工资才能请到新的工人,这个时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 中国农民工短缺在2010年变得十分突出。笔者估计,2010年低端工人工资暴涨近四成,而且在今后三四年会继续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其实,中国目前还没有到农民工绝对短缺的地步,只是农民工流向发生了变化。在2005 年,70.3%的农民工流向沿海地区打工,中部与西部各占 14.4%及15.0%。在2009年,随着工厂生产线内迁和基础设施项目启动,中、西部出现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民工总数的17.0%及 20.3%,而留在东部打工的农民工占比则减少至62.5%。同时,内需市场(尤其是服务业)火爆,对低端劳工需求甚殷,又抢走了沿海制造业的一批工人。农产品价格上涨,也多了一批留家务农的。 不过,刘易斯拐点离我们已经不远了。联合国测算,中国劳动力将于2017年进入负增长(人口于2032年进入负增长)。由于内需的迅速扩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全面铺开,笔者预计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于2014年左右进入实质性短缺状况。至2017年,劳工需求达到8.37亿人,供应为8.19亿人,就业市场净短缺达到1760万人,这个数目相当于美国现有劳工总数的11%,日本的25%,德国的41%。 就业市场的逆转,对于中国经济将是里程碑式的事件。从宏观上看,它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黄金时代已开始褪色;中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已差不多走到尽头;中国长达7-8年的通缩时期,已彻底结束。从国际角度上看,制造业模式,可能面临一次全面的调整;过去十年的全球低通胀,也会遭遇冲击。 从投资角度,刘易斯拐点意味着什么? 1、以过往新兴国家的经历看,刘易斯拐点之后,低端工资无一例外地会出现一次持续的飞涨,低端消费市场迅速扩张。这种情形肯定会在中国出现。 2、工资上涨常态化,带来通货膨胀结构性上扬。此轮通胀之后,CPI的回落估计有限,中烈度通胀可能持续存在。 3、低端住房需求与家居改善需求大增,不过这是一个与现有房地产市场不同的新市场,建材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家具供应商的受益程度料大过开发商。 4、加大投资力度,生产流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将明显提高,设备制造业会受惠。这次生产线向内陆省份迁移,不仅是简单的地理上的转移,也伴随着资本投入的加大。

刘易斯拐点

(一)何谓“刘易斯拐点”?判断它到来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刘易斯拐点”是对发展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发展三个阶段的标志性节点的俗称。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假说,即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在第一阶段,农业中有大量过剩劳动力,工业部门吸收过剩劳动力;第二阶段,农产品逐步出现短缺,工业贸易条件恶化,转移工人工资开始上升,工业吸收过剩劳动力的进程减慢;第三阶段,工业在继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农业中的劳动生产率在提高,农业的剩余可以满足工业部门的需要,而且农业中的商品化过程也在加快。等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完毕,二元经济不再存在。 从二元经济到一元经济要经历两个拐点。工业部门规模不断扩大,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继续吸收劳动力转移导致工资水平提高,由此产生了经济学上的第一个“刘易斯拐点”。此后,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不断提高,直至与现代经济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力相等,不存在实质性的城乡收入差距,二元经济结构消失,长期发展的任务结束,第二个“刘易斯拐点”到来。俗称的“刘易斯拐点”,就是指第三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完毕、二元经济不再存在的那一点。 从概念来看,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城乡工资收入平衡。农村的富余劳动力逐渐出现枯竭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会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人均能够收获更多的农场品,但是由于留守农村的均是年龄较大的劳动者,他们的精力和效率都不高,所以总体上的农场品数量并没有增加,农产品出现供不应求,此时市场上的农场品价格上涨,留守在农村的劳动者获得较高的收入,城乡的个人直接经济收入的差距慢慢缩小,由于城乡的福利机制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城市的就业者不会立即回到农村,所以农村的劳动力出现短缺的现象并不立即得到缓解,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也不会得到立即的改善,农村就业人员仍然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来源,城乡经济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人口红利的降低甚至消失。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因此,在我们享受“人口红利”丰厚回报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今后可能会面对的人口“负债”。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农村的富余人口严重不足,城市不能够再吸收到更多的劳动力,于是劳动力出现极大的短缺,此时靠低成本的劳动力而得到发展的中小企业,将会面临很大的困境,这些企业如果要继续生存下来,就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否则企业会因为无法承担高额的劳动力成本而陷入亏损。 总体上来讲,“刘易斯拐点”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一件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因为一个国家如果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是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的,只有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工厂,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国家才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二)我国学术界对“刘易斯拐点”之争的几种看法? 一、蔡昉:“刘易斯拐点”很可能会在2013年到来。 从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或者均衡的经济结构,最重要的转折标志,就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的消失。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把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因而导致工资水平的上涨,作为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刘易斯拐点

1.什么是“刘易斯拐点”?判断它是否到来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刘易斯认为,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农业部门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存在着隐性失业。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入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由于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所获得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规模不断扩大直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这个时候工资便出现了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经济学上称之为“刘易斯拐点”。 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AD2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此时劳动力过剩,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此时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剩余变为短缺,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经济学把联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判断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会伴随着几个显著的变化:工业工资水平的提高,工业出现资本深化;农业部门商业化,恩格尔系数发生变化以及人口类型的变化。蔡昉把上述的四个方面总结为两个重要的变化标志: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根据不同学者的观点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判断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是否上涨。当进入“刘易斯第一拐点”时,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短缺,此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压力,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开始上升。(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因此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是刘易斯拐点出来的关键点。(3)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刘易斯第二拐点”是指经济发展结束二元经济的劳动力剩余状态,开始转化为新古典学派所说的一元经济状态,因此,在劳动力一体化的情况下,刘易斯拐点也就应运而生。 2.我国学术界对“刘易斯拐点”之争的看法 (1)已经来临 人口结构的变化则推动中国经济快速逼近“刘易斯拐点”,与之相伴随的是“人口红利”

第二次刘易斯拐点与新经济周期

第二次刘易斯拐点与新经济周期 任远果 (招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深圳518040) 内容提要:从历史上看,经济重心转移过程通常会产生重大危机。次贷危机引发的本轮危机则是全球经济重心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向以中国、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本轮危机与1929年发生的上一轮大危机的一个关键差别是以中国、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内需潜力更为巨大。 虽然中国已过传统的刘易斯拐点,但由于中国劳动力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存在不同层次,中国可能还存在第二次刘易斯拐点,那就是中端劳动力由供给充裕持续至最终短缺的拐点,这一发展阶段即为新经济周期。中国未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有条件通过持续的产业升级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来推动经济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在创造更高价值的同时,随着收入的提高,也必然带来更高的消费。提升效率和提高消费水平是新经济周期中推动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动力。 中国经济增长从中期来看,应实现通胀与增长之间的平衡。这一阶段通胀或许是一个警示信号,表明经济的实际增速可能超过了经济潜在增速许可的范围。控制通胀的关键在于将GDP 增速控制在适当范围。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新经济周期;刘易斯拐点 现在分析和判断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未来趋势绕不开两个重要命题:其一是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将会由美欧拖垮,还是新兴经济体将全球经济带出泥潭?其二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能否摆脱东亚模式陷井而实现持续的增长?这两个问题中如果其中一个是否定的答案,无论是金融体系还是资本市场都将受到严重冲击。本文拭就以此为出发点对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本轮危机与29年大危机的关键差别 从历史上看,经济重心转移过程通常会产生重大危机。因为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总会导致全球产能的扩张和过剩,原有的供求平衡关系将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全球性的经济大调整,通常会表现为重大的金融或经济危机。这实质上是一个大范围的经济洗牌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创造性的毁灭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将会淘汰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产能,而具备竞争力的新兴经济体则将在危机后再度崛起,并提升其经济地位,形成新的经济重心。原有经济霸主的地位将被削弱,并走向相对衰落。 上一轮大危机即1929年产生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比较长期的萧条,直到二战后才摆脱其影响。这轮危机是全球经济重心从欧洲向北美转移过程中发生的,是对旧有经济格局的一次创造性毁灭。美国在此轮危机后取代英国成为全球新霸主,领导全球经济发展。 次贷危机引发的本轮危机则是全球经济重心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向以中国、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除了在应对危机的政策与上一轮不同外,本轮危机与上一轮危机的一个关键差别是以中国、印度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内需潜力更大。在上世纪20年代,欧洲大约3亿人口,美国1亿左右。而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中人口约10亿左右,约占全球人口20%;以中印为首的新兴经济体人口约30亿左右,约占全球人口50%。虽然目前新兴经济体经济总量还不能与发达经济体等量齐观,但从增量来看,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超过三分之二。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与欧洲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处于同一条线上,但目前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差距甚大,如中国人均GDP 现仅为美国人均GDP的十分之一左右,未来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提升空间也很大。因此,新兴经济体不仅人口数量大,且人均消费提升空间广阔,这决定了其未来内需潜力相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