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分析

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分析
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分析

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分析

-基于优化后的“双钻石模型”

摘要:本研究运用优化的钻石模型,即双钻石模型。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在波特四大基本测评要素的基础之上,纳入辅助要素政府行为与产业相关的国际影响研究分析了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同其余中部五省相比,在生产要素上,劳动力较为缺乏,劳动力成本较高,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并且农业利用外资以及海外投资都非常不足;在需求条件方面,湖北省居民消费潜力大,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喜人;在相关和支持产业方面,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物流体系较为完善,但是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不平衡,和河南省相比差距明显;在主体战略、结构和竞争方面,湖北省农业企业数量较少,产值较低,产品质量较好。总体来看,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明显落后与河南省,略逊于湖南省,同安徽省基本接近,同江西省、山西省相比则有一定优势。关键字:农产品;竞争力;双钻石模型;中部六省

一、引言

湖北省简称“鄂”。地处中国腹地,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地理条件优越,全省不仅有着富饶的汉江平原,物产丰富、而且交通便达,早就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湖北的农业以耕作业为主,粮食生产居首要地位,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猪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产量处在全国前列。 2009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915.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粮食种植面积401.2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58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6.01万公顷,减少8.2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4.83万公顷,增加8.2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309.1万吨,比上年增产81.87万吨,增长3.7%;棉花总产量48.05万吨,减产3.29万吨,减6.4%;油料产量314.05万吨,增产28.31万吨,增长9.9%。全省当年造林面积16.0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9%,零星植树达到1.78亿株,木材采伐量170.51万立方米。畜牧、水产业稳步增长。生猪出栏3735.49万头,增长6.8%;水产品产量达到338万吨,增长7.9%,再创历史新高。农村用电量104.2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3%;化肥施用量(折吨)340.26万吨,增长3.9%。然而,一直以来,湖北省虽然是一个农业大省,却不是一个农业强省,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湖北省的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不仅同山东、广东、辽宁等农业强省比差距很大,甚至在一些指标上还落后与河南、湖南等周边省份。

湖北省的农产业出口在推动全省农产品贸易、加速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乃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湖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中部六省的其它五省相比,湖北省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到底是什么?又该怎样提高湖北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这都是本研究希望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内外对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但是多借用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来进行分析。比如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产品市场相似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层出不穷。虽然方法有很多,但是这些指标大都是从某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不同的角度导致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偏差较大,甚至相反的结论。这些单一的评判指标病不能对于产业竞争力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评判和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经优化后的“双钻石模型”来分析湖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其同中部六省的其余五省即湖南、河南、江西、山西、安徽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湖北省农产品的目标定位。

二、钻石模型与双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是由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衡量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波特在比较理论的基础之上,认为一国的某一产业是否能够具有国际竞争力,需要整体衡量四个关键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四个关键要素分别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行为,而两个辅助要素即机遇和政府行为。在这六个要素中,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如图1所示)

图1 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我国稀土出口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稀土出口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稀土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采取了出口关税和出口配额等措施来防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出口。首先分析了我国稀土出口管制的现状,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出口管制措施对出口量、出口价格和价格贸易指数的影响。而国内稀土资源的保护不能仅限于出口环节,对此,从开采到消费各环节综合考虑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使我国的稀土资源保护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标签:稀土资源;出口关税;出口配额 稀土资源是我国具有优势的矿产品之一。作为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国在稀土市场上占有92%以上的份额。但一直以来我国处于稀土出口量不断增加,而价格却不断下降的尴尬局面。为改变中国在稀土出口上的被动局面,我国对稀土出口逐步采取了出口配额、出口关税等措施。本文将对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我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特点 1.1 收紧出口配额 商务部2007年开始对稀土出口实行指令性规划,减少稀土出口,对符合稀土出口资质的企业发放相应的配额。图1为2008-2013年中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变化图。图中显示自2008年至2011年中国的稀土配额逐年下降,直到2012年稀土配额开始回升,2013年保持增长。 1.2 征收并不断提高出口关税 我国从2007年起对稀土征收出口关税,在2005年以前对稀土出口实施的是鼓励性质的出口退税政策,从出口退税转变为出口关税政策,可以看出我国逐渐重视对稀土重要原料的保护。 2005年5月1日,中国取消了对稀土的出口退税制度。2007年我国开始对稀土实施出口征税政策调整了稀土出口税率。2008年1月1日,将稀土产品出口税率上调,最高税率调整为25%。2011年1月1日起,为规范稀土出口,中国大幅提高了稀土产品(主要是中、重稀土)的出口关税,金属钕的出口税率由15%提高到25%;并首次对金属镧、金属铈、氯化镧及按重量计含稀土元素10%以上的铁合金征收25%的出口关税;对氟化铽、氟化镝、氟化镧、其他氟化稀土等产品征收15%的出口关税;其他产品的关税保持不变。同年还统一调整了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税额上调幅度达10倍之多。根据《2014年出口关税实施方案》,39个中重稀土的税目条文中,征收25%关税的税目条文有21个,约占54%。我国现阶段正逐步限制中重稀土的资源输出,以达到保护本国资源和完善市场机制的效果。

我国家具产业结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家具产业结构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姓名: 冯静 专业: 产业经济学 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号: 2008020360

目录 一引言 1 (一)我国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1 1.曲折缓慢前30年 1 2. 快速发展的后20年 2 2.1家具产业产值发展现状 2 2.2家具出口贸易现状 2 2.1.1出口总量 2 2.1.2出口市场 3 2.3结构调整现状 3 二文献综述 4 三家具产业范围界定 5 四实证分析 6 (一)数据说明 6 (二)实证分析 6 1.贸易竞争指数 6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8 3.市场占有率9 4.进出口价格比10 五结论与建议11 (一)结论11 (二)建议12 1.开拓国内市场12 2.培育品牌意识,提高技术含量12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国际市场竞争12

我国家具产业结构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冯静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中国家具产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我国家具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近五年,中国家具出口快速增长.平均每年以30%的高速递增。已成为世界家具生产和出口大国。本文按照裴长洪教授产业国际竞争力显示性与分析性指标体系中的几个代表性指标如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及进出口价格比来衡量我国家具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得出我国高端家具产业竞争力整体较弱,家具产业优势体现在低端产品的结论。并提出了几个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家具产业、产业国际竞争力 一、引言 (一)我国家具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建国50年来,我国家具行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曲折缓慢的前30年和快速发展的后20年两个时期。 1、曲折缓慢的前30年 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家具工业的发展缓慢,经历了坎坷不平的发展道路。1949至1957年,家具业从业人员已达到32.4万人,产量达4500万件,产值15.8亿元(张蒂树,2001)。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家具行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制约。大跃进时,家具产值急剧下滑,家具企业转业,花色品种也从1957年的2100种,减少到1960年的1450种(钟佳,2003)。到1963年跌到了低谷,产值还不及1957年的1/4。1965年后由于中央政策方向的调整,家具产业得以恢复发展。1966年的“文革”时期,又有大批的家具厂改行转业。到1970年,全国家具的产值仅为1966年的2/3(张蒂树,2001)。由于生产下降,市场家具供应长期处于严重短缺状态。 2、快速发展的后20年 2.1家具产业产值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家具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的家具消费量年平均增长4.4%,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2%。据统计,我国家具工业产值1978年为13亿元,1985年增加到29亿元,平均年递增12%(钟佳,2003)。从1985年到1995年,家具产值猛增到446.21亿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2%。短短的10年,家具总产值增长了14.38倍,产量按件计算增长了12倍,从业人数增加了1.7倍,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张蒂树,2001)。从最近几年来看,我国家具年产值平均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本世纪初,我国家具年产值只有1450亿元,出口近40亿美元;到2003年,产值已经达到2040亿元,出口额达到137亿美元,分别增加41%和242%;到2006年,年产值激增到2800亿元.出口总值更是高达170亿美元,稳居全球领先水平,把连续多年世界家其出第一的意大利抛在身后(后者年出口90亿美元)。我国家具产业无论从生产总值或是出口价值看,其增长的幅度都已经远远超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价值的增长率。成为我国诸多产业中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2.2家具出口贸易现状: 2.2.1出口总量: 从1997年开始,中国家具出口几乎保持着30%左右的增长率,出口增速更高达34-

(产品管理)为什么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别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

为什么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别 —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 黄季焜马恒运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未来农产品市场是国际大市场,资源分配和农产品供求疆界将逐渐淡化。传统国内农业生产保护政策和以国家为界的市场均衡格局和发展战略将受到冲击。在同样质量和利润的情况下,哪个国家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其农产品,哪个国家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为此,本文从成本的角度,比较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与国际主要竞争者的差距以及成本差距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迎接入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挑战提供理论依据。 一、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 (一)农作物生产成本水平 1.总成本水平分析 从总体上讲,我国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的生产成本水平较高。我国每公斤小麦生产成本是美国的1.2倍,是阿根廷的1.4倍,是加拿大和法国的2倍以上(见表1)。每公斤玉米生产成本是美国和阿根廷的1.1-1.2倍,是法国的2倍多。大豆的生产成本大约是主要大豆出口国美国和阿根廷的1.2-1.3倍。我国油料作物(如油菜籽)的生产成本高达2.81元/公斤,是加拿大的3倍多。我国每公斤棉花的生产成本比美国只高5%左右,但如果考虑到棉花的质量差别和收获方式(美国棉花是一次性收获,单产比我国低很多),成本差距要更大一些。在所研究的主要农作物中,只有稻谷在生产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虽然我国籼稻每公斤生产成本高于亚洲主要生产国家(如泰国),但与美国和阿根廷的粳稻生产成本相比,中国粳稻每公斤生产成本较低(1.14元/公斤),比美国(2.04元/公斤)低44%。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国大部分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对照国家呢?下面从构成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具体项目(化肥农药、机械、土地、活劳动等费用以及税收和成本外支出)做进一步分析,试图找出成本差距的具体原因。 2.各项成本费用水平分析 (1)化肥农药费用:每公斤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的化肥农药费用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每公斤小麦、玉米、油菜籽和棉花生产成本中,我国的化肥农药费用都高于美国、加拿大和法国(表1)。我国农作物单产较高,走的是高投入、高成本和高产出的道路。降低物质投入固然是降低生产成本的直接途径,但这样必然导致单位面积产量的下降,最终不一定能达到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目的。要减少生产成本中的物质费用,最有效的途径是降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2)机械费用:同人们想象不同的是,尽管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但每单位产品生产的机械费用却不低。虽然美国的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比我们高的多,但由于美国小麦生产规模大、机械利用率高,单位产品机械费用同我们的基本相似,均在0.20-0.21元/公斤(见表1)。我国其它农作物产品生产的机械费用水平同国外相比总体上讲处于中等水平。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农户的生产规模能得以扩大、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机械费用也不会有多大变化。 (3)土地费用:从理论上讲,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土地费用的支出应当是土地使用的机会成本。由于资料限制,表1中我国的土地费用仅包括集体机动田对个人的土地承包费用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土地转包费用,这同其它国家生产成本中土地费用数据是不可比的。这意味着如果能测算出我国土地使用的机会成本,我国农作物生产成本要比表1中列出的要高。

浅析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据2008年《中国粮食经济》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有重大的地位。2007年我们国家粮食总产达到10030亿斤,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首次4年连续增产。 但是,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大大打击,我国农产品现在的出口额同不断出现滑坡的趋势。造成农产品也难逃危机。比如番茄酱出口价难以上升,果品出口也受到了严峻的阻拦。 难以想象,在拥有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的名誉竟会出现农产品现在 的出口额同不利的现象。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 第一节绿色壁垒的含义 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 虽然我国拥有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的名誉,但我国农产品出口水平却是非常的低下。其中,我们明确知道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 外部制约因素归结于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使得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放慢了;虽会给出口产品的成本提高了一点,但是同时大大的增加了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企业出口风险。 第二节案例分析——番茄酱 下面,我们就拿番茄酱做详细的解释。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导致企业海外市场订单减少或已签合同执行放缓,我国番茄酱出口也难以幸免。至10月,我国出口番茄酱56.4亿公斤,同比下降8%。截至11月26日,共检验各类出口番茄制品23.67万吨,比去年的44.39万吨下降53.3%。 与去年同期相比,番茄酱每个月的出口数量都有下降,去年每个月平均出口7万吨左右,今年在5万吨左右。另外,对于已经签订的出口合同,有些进口商因资金问题要求放慢执行。 我国产品出口的最主要形式为原料型大包装番茄酱,产品单一,又多为贴牌生产,产品附加值低。绿色壁垒是促进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绿色壁垒是调节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杠杆。国内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摘要: 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是说过一句名言:“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稀土在军事、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瓷、新材料等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中国稀土占据着几个世界第一:储量第一,生产规模第一,出口量第一,但是就在拥有这样几个世界第一的同时,我国却对稀土没有话语权,稀土以低于猪肉的价格大量流出到国际市场。发达国家把从我国进口的稀土用于生产加工的同时,还把稀土用于国内战略储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限制稀土出口的战略考量。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我国的限制大力施压。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稀土的具体情况入手,分析我国稀土限制的必要性,以及我国稀土限制符合世贸原则,提出稀土限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稀土现状,稀土限制,世贸原则,限制措施 正文: 一具体情况概述 (一)稀土的重要性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开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等不可缺少的新材料。稀土资源对于工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工业味精”或者“工业黄金”,而且 稀土不是简单的矿产资源,可以大量用于军事。当今世界上每五项新技术发明,就有一项离不开稀土。 (二)我国稀土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稀土是上苍厚赐给中国人的资本。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稀土王国”之称。美国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目前全球8800万吨的稀土资源总储量中,中国占比达36%,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我国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是唯一一个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中国稀土资源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床类型齐全、分布面广而有相对集中,目前,地质科学工作中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地。 (三)我国稀土存在的问题 统计显示中国稀土总储量仅占全球的30%,但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为全球提供90%的生产和贸易总量。从稀土资源存量上看,由于过量开采和利用率极低,中国的稀土拥有量正在急剧萎缩,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未来中国将面临稀土枯竭的风险。美国能源局的分析报告显示,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储量的90%。而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最新资料也清晰表明,中国稀土储量大减,目前只有2700万吨。对稀土资源长期的粗放型挖掘,导致了环境恶性退化和被破坏。与此同时,作为稀土的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国,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相应的话语权,以致稀土卖成“白菜价”。 (四)我国提出稀土限制 中国开启稀土战略,不再做原料出口国,鼓励加工成品出口,谋求产业链话语权。根据国内法律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加工和出口环节采取管理措施,进行指令性生产,一方面减少稀土出口,另一方面消减生产和国内企业供应。对于稀土的出口量进行缩减限制 (五)西方各国对于我国稀土限制施压 中国对于稀土的限制,引起了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强烈反对,纷纷以中国拥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稀土储量为由,要求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限制。这些国家为了各自利益,一直鼓吹“中国稀土三个第一(储量、产量、出口量)”、“全球稀土都在中国”、“中国垄断全球稀土供应”等言论,将中国捧为稀土储藏大国,鼓励中国继续并加大稀土的廉价出口趋势,并利用舆论指责中国拿稀土当作外交武器。美欧还针对中国限制多种用于生产钢铁和其他产品的稀土材料出口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

湖北省农产品种植养殖收购合同

湖北省农产品种植养殖收购合同 合同编号: 收购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养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就_________________种植养殖收购的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基本情况: 产品名称 品种 等级 单位 数量 包装 价格/ 保护价 交(提)货时间及数量 合计 第二条质量要求: 应达到国家相应标准。1、内在质量:蔬菜、水果、畜禽肉、水产品应符合GBl8406—xx《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提出的无公害要求;粮食作物应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其他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外观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第三条甲方提供种苗的数量、时间和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种苗应满足的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种苗验收的方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苗价格为____元/____(单位),合计:____元,价 款乙方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前一次付清;可以在乙方向甲方交货时抵扣收购款。 第四条收购保证金: 甲方在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向乙方支付收购保证金____元,交货时保证金应返还甲方。保证金支付后,因甲方违约解除合同的,保证金不予退还;因乙方违约解除合同的,乙方应双倍返还甲方保证金。 第五条甲方负责提供无偿技术指导培训。乙方应按照甲方提出的技术要求和指导方法进行种养,并确保产品符合约定的质量要求。 第六条交(提)货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及费用承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条结算方式及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方约定保护价的,交货时市场收购价格低于保护价的,以保护价为准;市场收购价格高于

我国木制家具出口形势研究

我国木制家具出口形势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制造业的规模逐年加大,尤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代表,木制家具行业就是一个典型。在2005年,中国首次超越了意大利,成为世界上木制家具出口第一大国,并且以每年约30%勺增速发展。我国的木制家具已经出口到了超过200个国家或地区,遍布各个大洲,如此庞大的市场对于中国的木制家具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了国际家具市场上的“老大”,但是我国在家具商场仍然存在的问题,必须做出一定程度的改变才能保持家具出口良好的发展态势。 正文: 1,现状: 以下是我国从1992年到2008年木制家具进出口额图表。 年份出口进口 1992 2.08 0.21 1994 3.72 0.41 1996 5.15 0.15 1998 8.6 0.26 2000 12.86 0.17 200220.84 0.31 200328.38 0.52 200436.81 0.58 200546.56 0.69 200657.51 0.91 200766.42 1.73 200868.25 2.4 我国木制家具业的出口明显大于进口,明显显现出顺差,且出口增长快速,是典型的出口型产业。从占有率角度来看,1992年,我国的木制家具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仅为1.65%当时意大利的占有率为19.25,德国的占有率为14.97% 而在2006年的时候,我国占有率上升到了21.95%意大利为14.60%德国为8.14%在这十多年来,中国的木制家具国际市场占有率已经全面超越了意大利和德国,2004年之后就一直排在第

一位,并且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我国木制家具业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超过我国经济增速,这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中国相比原来的木制家具三大出口国意大利,德国和丹麦具有更加良好的价格优势,这主要源于中国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第二,中国加入WT(后,贸易自由化得到不断深入,便于家具生产厂商向外出口产品,另外,政策的鼓励也使得厂商可以在更好的环境下发展。第三,中国的木制家具行业逐渐规范化,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的认可。第四,外资的注入加速了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与壮大,使得中国木制家具行业接触到国外先进技术,并且迅速与国际接轨。 我国的木制家具厂商比起意大利,德国及其他欧美国家的厂商具有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这也是我国木质家具出口能够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木制家具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工人来维持生产,我国拥有大量而且廉价的劳动力来支持生产。我国同样拥有大量的原材料,厂商可以以较低廉的价格购买到所需的原材料。 尽管我国具有以上两点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会越来越小。首先,劳动力成本已经增长并且仍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在木制家具厂商聚集的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其次,中国的木材等原材料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厂商的大规模生产,大量的木材需要从外国进口,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的供给会更加紧张,原材料成本会继续上涨。 2.存在的问题: (1汇率 我国木制家具出口的主要贸易国分别为:美国(41.15%,英国 (7.39%,日本(6.86% ,澳大利亚(4.6%),加拿大(4.38% {2008年数据} 可以看出,美国是我国最大的木制家具出口合作伙伴。近年来,人民币相比美元升值趋势明显,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的价格优势逐渐削弱,木制家具行业尤为明显。 (2)缺乏品牌价值 我国的木制家具生产厂商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过度的低价竞争,盲目扩张,不注重品牌价值的推广。导致我国的木制家具产业一直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很难形成品牌效应,只能用数量的优势弥补质量的不足,在国际市场上也就缺乏了竞争优势。 前景: 我国木制家具行业正处于一个艰难的时期,尽管出口数量稳居第一,但是正在或者即将面临各种挑战,其中有内部的挑战,例如原材料紧张,劳动力成本增加,也有来自外部的挑战,例如贸易摩擦的增加,新兴木制家具出口国家的竞争。因此,我国的木制家具行业需要改变现状,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竞争力,克服内部困难,积极应对外部挑战。

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众所周知,农产品出口对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结构和加快农业发展均有积极的意义。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已经连续六年保持上升趋势,但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在国家贸易结构和世界贸易结构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何在,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呢?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加剧烈,因此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将对国内近年来有关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文中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以及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措施进行简单评价 一、有关竞争力的概念 一国外学者认为: 1.竞争力的内涵。 出口竞争力,就是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古典经济学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域或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与自然禀赋等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从亚当·斯密创立比较优势论到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论,还有赫克歇尔一俄林自然禀赋理论都沿袭这一看法;经济历史学家强调经济体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有利的制度形式是推动国家或地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也必然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他以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为基础进行分析,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域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

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未来五到十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加快实现农村小康发展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面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一主三化”的路子,按照“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制定标准、监控质量、注重品牌、效益优先”的发展思路,以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战略突破口,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力量扶优扶强,推进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为我省农业发展在中部地区率先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基础。 一、推进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战略意义。 1、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培育优势产区,把各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

农产品,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步骤,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尽快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实行农产品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我省农产品的国内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在优势产区发展主导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资源潜力,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在优势产区相对集中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可以促进优势产区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优势产区的示范和带动,加快全省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提高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一是通过发展优势农产品的加工业,产业链向前延伸,直接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新的空间。二是龙头企业在新的工业园区落户,会成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通过利益机制,把贸工农连为一体,打破城乡分割状态,促进城镇人才、技术、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浙江省家具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浙江省家具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前言 对“竞争力”进行系统的研究始于1980年,在达沃斯举办的欧洲经济论坛年会结束后参会者将国际竞争力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开始进行研究,并与1986年发表了首份国际竞争力报告。从此,竞争力逐渐被国家政府和企业界所重视,竞争力理沦也逐渐在经济领域被广泛使用,并延伸出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等一系列相关概念。 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概念,目前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很多,但没有能够完全的定论何为产业国际竞争力。 1985年,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就首次提出了产业为国际竞争力的概念,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企业能够提供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优质量和更低成本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 1991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和世界经济论坛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在世界范围内一国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1]。 1994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修改了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和评价准则,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2]。 1996年,世界经济论坛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 2003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创造与保持一个能够使企业持续产出更多价值、人民拥有更多财富的环境的能力”[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能够在自由公正的市场条件下生产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既能达到国际市场的检验标准,又能使该国人民的实际收入保持不变并有所提高的能力”[4]。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

国际经济学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业不断扩大与世界贸易体系的结合,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力一面成绩显著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757.7亿美元,同比增12.9%从产品结构看,产品特征鲜明,进口量依旧比较大的农产品是大豆、食用油、棉花等加原料型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的农产品是水海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2年,大豆进口5838.5万吨,同比增10.9%,再创历史新高,相比2004年增长189%;棉花进口541.3万吨,同比增51.8%,进口额120亿美元,同比增24%;食用油籽进口6228.0万吨,同比增13.6%,进口额377.5亿美元,同比增19.9%;食用植物油进口960万吨,同比增23.1%,进口额108亿美元,同比增19.9% 2013年前五个月出口以水海产品、蔬菜、水果为主前五个月,我国出口水海产品153万吨,增加5.4%,价值77.3亿美元,增长11.6%;蔬菜285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价值34.6亿美元,增长15.4% ;鲜、干水果及坚果110万吨,减少7%,价值13.1亿美元,增长10.4%;粮食110万吨,减少13.3%,价值10.2亿美元,下降0.7%上述四者出口值合计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51.3%。 长期以来,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一是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世界农产品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农产品出口效益普遍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是1980年由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率先提出来的,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加快,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对我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增多,一般认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能够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可以从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价格、市场营销和满足消费需求等多方面表现出来,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总体来看,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价格竞争力,二是质量竞争力,三是信誉竞争力,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和不足都将对国际竞争力产生突出的影响。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情况。 综合国内、国外专业学者们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一般主要包括竞争力指数、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法、国内资源成本法,以及价格直接比较等多种方法。这里我们重点介绍竞争力指数、市场占有率和价格直接比较法,首先看竞争力指数。简单的说,竞争力指数就是用产品的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差除以进出口总之,如果竞争力指数大于零,就表明这个产品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特别等于1时表明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相反小于零就表明这个产品不具备竞争优势,等于-1时表明其具有绝对的竞争劣势,从下面这个表我们可以简单的看一下1995年到1998年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在这么多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在谷物产品里面,在1995年到1998年期间,多数产品指数是负的,根据我上面讲的是负的话就代表它不具备竞争力,而且越接近-1代表它的竞争力越差。相反,园艺产品比较接近1,大于0,这说明我们的园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较具备竞争力的,还有畜产品,也具备相当强的竞争力,水产品的竞争力也比较强,糖、油脂、棉花,还有羊毛,多数年分都是负的,所以它是不具备竞争力的。 第二,看看市场占有率,这个指标是反映某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很简单,占有力越大代表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代表其竞争力越弱。同样看一下下面这个图。从图中很清晰的看到,最上面这是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是最高的,我们国家是蓝色的,最下面这个蓝色的,从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末,我国的农产品国际占有率呈现了先增后减的特点,特别是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是比较低的,而且是从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上呈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个表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趋于减弱。 第三,我们看一下价格直接比较。竞争力指数市场占有率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历史贸易数据进行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它在反映当前农产品竞争力方面比较欠缺,随着我国加入WTO,政府研究机构以及社会的其他方面开始用更多的眼光来关注当前及未来农产品竞争力的情况究竟如何,于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开始采用价格直接比较方法,来分析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情况。这个方法的特点就是必须对国内外同等规格产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它的价格进行比较,这样才比较具有可比性,这种比较也更加接近于反映现实竞争情况,还有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出真实的竞争力的强弱。 从下面这个表,整理了2004年底我们国家的大众农产品和国外的农产品进入中国南方市场以后,在这么一个共同的市场里面,大众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可以看出应该是大多数国外产品进来以后,出来棉花以外其他产品在进入中国南方市场以后,都以高于国内同等规格产品的批发价格,特别是棉花,这说明我国的棉花竞争力是比较弱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管在有些产品上,这个产品的批发价格高于国内产品价格,比如说小麦,国外同类产品是1920元每吨,国内1873元每吨,但由于国外的小麦品质质量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内产品,国内的厂商,尤其是一些面粉加工商他们愿意出较高的价钱购买国外产品,所以这种直接比较方法是一种近似的,如果想更加现实的反映竞争力,还需要考虑到更多的质量问题。 第二,我们了解一下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大宗农产品价格从上面也能看出来了,不具备很强的优势,尽管我国蔬菜水果花卉以及大部分畜产品和水产品表现出了比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但是粮食、油料、糖料、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基本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

稀土案败诉对中国稀土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最近两天,国内外媒体不断报道,中国稀土案败诉,尤其是西方媒体大声欢呼:这是美、欧、日在对中国的稀土案中取得的重大胜利。因为在2014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专家组报告,裁定中国对稀土、钨、钼相关产品采取的出口关税、配额管理措施违反WTO相关规定。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表示:“裁决表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从全球市场囤积稀土,而让其他WTO成员国付出代价。”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说,美国制造商为同样的稀土支付的价格比中国竞争对手高出3倍,“裁决将意味着美国制造业企业和工人将能够公平竞争了”。这意味着,中国稀土案初裁败诉了,未来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申诉。但是笔者认为,此案胜诉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有奇迹发生。 那么,为什么美日欧如此看重稀土?为什么中国是稀土大国,却没有掌握话语权,以致在这次案件中败诉? 现在大家都清楚,稀土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而且具有重要的科技和军事战略意义,它是发展高新技术不可缺少的战略性资源,是从智能手机到导弹制导都离不开的“工业维生素”。由此可见,美日欧如此重视稀土不是空穴来风。近年来,日本在购得大量稀土后,并不急于使用,而是将之存于海底,以应对未来能源之所需。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稀土资源国,但是美国储而不采,采取只探不采的策略。据统计,美国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占世界稀土储量的13%,而产量为零,所需稀土资源主要从中国进口。过去多年,中国以仅占

全球总储量23%的稀土储备向世界供应了95%的稀土产量,不仅价格低得犹如“黄金卖了土豆价”,而且由于开采技术含量低,盲目开采,以致造成国内巨大的环境成本。当中国意识到问题严重开始限制稀土出口时,美日欧却极为不满,寻找大量证据来起诉中国,最后如其所愿,使得中国在稀土案中败诉了。 应该说,中国在稀土案件中败诉输得很窝囊,输得很不心甘。一方面,确实美日欧主导世界贸易谈判,对其有利;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让人家抓住了把柄。 那么,这场官司中国到底输在哪里呢?或者说,中国稀土案败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我们暂且憋开国外不公平的因素,从国内找找原因,大体上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没有从源头上实行有效管控。我国在2009年出台稀土出口限制政策,理由是稀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而且开采环境污染大,限制出口。由于采取限制措施,2011年导致全球稀土价格飙升,部分稀土价格涨幅一度高达500%。 在国内,很长一段时期由于稀土经营主体过多,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厂家之间不得不低价竞销而无法掌握定价权,出现国内国外两个价,国外价格高于国内,形成了所谓的倾销行为。但是实际上,大量利润却拱手让给别人,结果是境外资本家得了好处还卖乖。 第二,地方政策追求GDP业绩,采取“有水快流”的措施。由于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主要以GDP的高低来衡量,而且是年

我国家具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_刘欣

《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1期表1 1996-2007年我国家具出口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中国家具协会。 我国家具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刘欣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具出口贸易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全球家具的出口大国。本文先从出口总量、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家具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介绍,然后选取贸易竞争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家具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最后分析制约我国家具出口的因素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家具业;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具制造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家具产业已初具规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家具的工业总产值达2416亿元,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家具的生产大国和制造中心。我国家具产业生产能力的增强也带动了家具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家具产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我国家具的出口贸易如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家具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 1.出口贸易总量分析 随着家具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家具的贸易出口额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详见表1和图1)。1996年,我国的家具出口额仅为12.98亿美元,而到2005年,我国家具出口额猛增至135亿美元,成为全球家具出口量最多的国家,高于第二大家具出口国意大利的108.97亿美元和第三大家具出口国德国的61.95亿美元。2006年我国家具出口量达171.3亿美元,占全球家具贸易总量的1/5。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12月我国家具出口总额达226.17亿美元,同比增长32%。我国家具业的崛起,使得传统家具生产大国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过去的5年中,波兰、墨西哥、马来西亚等新兴家具出口国的家具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10%左右,而以意大利、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传统家具出口国的家具出口则基本上没有增长。自1997至2007年,我国家具出口额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传统的家具出口大国。 2.出口结构分析 目前,我国的家具产业主要包括木质家具、金属家具、塑料家具和竹藤家具等几大类。从产品结构上看,2006年,木质家具占出口总额的32.11%,金属家具占出口总额的13.38%,塑料家具占出口总额的1.69%,家具零件占4.8%,坐具及零件占42.4%,床垫占出口总额的0.67%。2007年,木质家具占家具出口总量的29.4%,其次为金属家具,占13.6%,家具零件占13%,塑料家具占1.5%,而竹藤家具和其他材料家具只占据微小的一部分(详见表2)。对比2006年的数据, 虽然木质家具出口比例略有下降,但以实木为主要[基金项目]本文受到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批准号06SYQ31)。 刘欣: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200336电子信箱:anne9037@https://www.360docs.net/doc/c813926347.html, 。 经贸论坛 DOI:10.13510/https://www.360docs.net/doc/c813926347.html,ki.jit.2009.01.009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政策和措施符合世贸原则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政策和措施符合世贸原则 来源:上海经贸信息网时间:2011.05.23 [ 进入论坛 ] 中国新近发布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在严格控制稀土 开采和生产总量的同时,中国将严格控制稀土金属、氧化物、盐类和稀土铁合金等初级产品出口,有 关开采、生产、消费及出口的限制措施应同步实施。此前,中国基于环境污染等原因限制出口,受到 了一些国家的指责,认为中国限制稀土资源出口的措施"有可能违反了世贸规定",日本将尝试通过世 贸组织施压,以促使中国放宽出口限制。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此举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可用尽 资源。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政策和措施是符合世贸原则的。 中国稀土仅够使用20年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 应用日益广泛。统计显示,中国稀土总储量仅占全球的30%,但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 为全球提供90%的生产和贸易总量。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根据国内法律法规对稀土产业采取必要的管 理和限制。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中国出台规范《意见》是为了控制我们不可再 生资源开采的步伐,避免过快耗竭。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出口稀土及其制品12941吨,同比增长27.4%, 金额7.1049亿美元,同比增长691.2%,效果突出。所以我们限制稀土的出口没有问题。 从2005年开始,中国稀土产量连续5年超过10万吨,2008年产量高达12.48万吨。来自工业和信息 化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稀土消费量约为13万吨。2009年,中国稀土氧化物产量为12万吨,占 全球产量的97%。 有关统计,中国稀土储量仅剩2700万吨,在世界总储量中占比由过去的7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30%。 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未来极可能需要进口。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工业品处处长晁宁表示,中国并非世界上唯一拥有稀土的国家,却在过去几十 年承担了供应世界大多数稀土的角色,结果付出了破坏自身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 而除无序开采熔炼和走私之外,技术落后也是中国缺乏定价权的一个主要原因。 反观国外,许多国家都对稀土资源实行封存政策。而日本仅将进口总量的1/3用于生产,其余用 作战略储备,日本稀土的83%来自中国。业内人士估计,日本储备的稀土已够用40至50年。 核心目的是保护环境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并被人们列为21世纪的"战略元素"。《意见》其主旨在于对中国稀土 资源的规范开发,它要求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大幅提高 稀土资源税征收标准,严格控制初级产品出口,建立稀土战略储备,并开展稀土专项整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曾强调,对于稀土开采冶炼和出口实施限制,主要的目的是加强环境 保护,保护可用尽资源。中国所采取的出口配额限制措施,是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在开采、生产和 加工出口领域三个环节并行实施,核心目的是保护环境。 业内专家认为,基于全球稀土资源供需趋势和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减少的形势,我国的政策应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