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mpiler Principles 课程编码:04112430

学时:48 学分:3.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别:理论课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与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开课学期:第5学期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项目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能够综合运用数学、数据结构及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构造的基本原理。

2、能够掌握编译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3、能够了解和掌握编译程序的主要实现技术,以及一些自动构造工具。

4、能够掌握系统软件和软件工具的开发过程,了解编译程序开发的新技术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

3.1 理论教学

1、引论(支撑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翻译程序的分类及特点,了解编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章主要内容:

(1)课程概况

(2)翻译的基本概念;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的区别

(3)编译过程及编译程序的组织

(4)编译技术的发展现状、前沿与趋势分析

2、文法和语言(支撑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形式语言的基本理论,能够应用于编译程序的逻辑表示;理解符号串的各种运算,文法和语言的定义,推导过程,归约过程等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内容:

(1)文法和语言的定义

(2)句型的两种分析方法

(3)推导,归约,句柄和短语等概念

3、词法分析(支撑教学目标1,2,3)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词法分析程序的构造原理,掌握词法分析程序的构造方法,应用其原理能够实现词法分析的开发,了解词法分析程序的自动构造工具

本章主要内容:

(1)词法分析程序的基本原理

(2)用正规文法和正规式实现词法描述

(3)不确定有穷自动机的确定化和最小化过程

(4)正规文法或正规式向有穷自动机的转换过程

(5)LEX等词法分析自动构造工具

4、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支撑教学目标1、2)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语法分析程序的构造原理,理解自顶向下语法分析程序的构造过程,掌握递归下降分析方法和预测分析方法,重点掌握LL(1)文法判别及非LL(1)文法向LL(1)文法的转换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1)自顶向下语法分析的过程

(2)FIRST集,FOLLOW集和SELECT 集的求法和含义

(3)LL(1)文法的判别

(4)非LL(1)文法到LL(1)文法的转换方法

(5)预测分析方法和递归下降分析法

5、自底向上的优先分析方法(支撑教学目标1,2,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自底向上分析方法的思想;掌握算法优先分析方法和各种LR分析方法,了解简单优先分析方法以及二义性文法在LR分析中的应用,了解YACC语法分析自动构造工具。

本章主要内容:

(1)自底向上语法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

(2)自底向上的优先分析方法

(3)LR分析方法的实现过程

(4)LR(0),SLR(1),LR(1),LALR(1)的实现过程

(5)二义性文法在LR分析方法中的而应用

(6)YACC等语法分析程序自动构造工具

6、语法制导翻译和中间代码生成(支撑教学目标1、2)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语法制导翻译的基本过程,掌握不同的中间代码的表示方法,理解程序设计语句的翻译方案。

本章主要内容:

(1)语法制导翻译的含义

(2)逆波兰式、三元式和四元式中间代码表示

(3)简单算术表达式和赋值语句的翻译

(4)布尔表达式及控制语句的翻译

7、符号表(支撑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符号表的作用,了解符号表的一般结构,掌握分程序和非分程序的符号表组织方式

本章主要内容:

(1)符号表的作用

(2)符号表的组织结构

(3)符号表的管理

8、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支撑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了解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的区别,重点掌握栈式存储分配的过程。

本章主要内容:

(1)数据空间的不同管理方式

(2)静态分配的管理方法

(3)栈式分配的额管理方法

9、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支撑教学目标1,2)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代码优化的基本技术,掌握代码生成的基本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1)代码优化的基本技术

(2)代码生成的基本方法

3.2 讨论课(支撑教学目标1、2、3、4)

1、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课使学生加深对编译技术和编译程序开发基本方法的理解,扩宽知识面,初步具备查阅文献、阅读相关技术资料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主要内容

针对编译教材的内容、适用范围、特点或针对编译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分组调研,集体讨论。

针对现有编译器的构造,实现原理和方法,分组调研,集体讨论

3.3 三级项目(支撑教学目标1、2、3、4)

1、教学目标

通过三级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加深对编译技术所涉及基础知识的理解,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编译器分析、设计、开发、优化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查阅文献和撰写总结报告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主要内容

本课程设有一个三级项目,该项目将与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相结合,最终构成二级项目。

课程项目内容以PL/0程序为例,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编译器。学生需分组完成如下内容:(1)编译器的文法描述

(2)编译器总体流程及各模块功能的设计

(3)分阶段开发编译器中的各个模块,至少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目标代码生成和解释执行程序。可利用现有的自动构造工具完成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过程,也可以自行构造词法分析程序和语法分析程序

(4)用不同的测试程序完成对程序的测试并给出结果分析

(5)项目报告撰写及答辩汇报PPT制作

四、教学安排

本课程由课堂教学、讨论课、课程项目三部分组成。

课堂教学围绕本课程的基本原理、方法进行授课

讨论课2次,主要围绕国内外相关编译教材涉及到的内容、编译技术的发展和编译程序的开发技术和方法进行探讨。

课程项目以小型编译程序的研读、改进、扩充为切入点,使学生在掌握编译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并掌握编译程序的相关知识、设计与开发方法。

五、教学方法

1、讲授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采用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

3、通过案例分析,强调对编译程序各阶段的认识,并能将之应用于编译程序的开发。

4、理论教学、讨论课、三级项目结合,强化学生对编译理论应用和编译程序开发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

(1)教学目标1的达成度通过闭卷笔试和三级项目成绩综合考评;

(2)教学目标2的达成度通过闭卷笔试和讨论课成绩综合考评;

(3)教学目标3的达成度通过讨论课和三级项目成绩综合考评;

(4)教学目标4的达成度通过讨论课和三级项目成绩综合考评。

七、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讨论课、三级项目和结课考试。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1、讨论课要求学生按照讨论题目分组查阅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报告,制作汇报用PPT。讨论课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汇报小组及汇报人。讨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10%。

每位同学的讨论课成绩由小组成绩和组内成绩两部分构成。

小组成绩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1)资料的查阅整理及PPT制作质量,占讨论课成绩的30%;

(2)PPT讲解及回答问题情况,占讨论课成绩的40%;

(3)提问交流情况,占讨论课成绩的30%。

小组得分为组内所有同学的平均分,每位同学的得分依据其在组内的贡献,在小组平均分的基础上浮动,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不得小于15%。组内得分由各小组成员自行讨论确定。

未按时提交讨论课报告或讨论课报告有抄袭现象的,讨论课成绩按零分计。

2、三级项目要求学生按照三级项目题目分组查阅资料,完成编译程序的设计,撰写项目研究报告并制作汇报用PPT,并进行答辩。项目成绩占总成绩的20%;

每位同学的三级项目成绩由小组成绩和组内成绩两部分构成。小组成绩由两个方面进行评价:(1)项目研究报告,占项目成绩的40%;

(2)答辩成绩,占项目成绩的60%;

小组得分为组内所有同学的平均分,每位同学的得分依据其在组内的贡献,在小组平均分的基础上浮动,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不得小于15%。组内得分定由各小组成员自行讨论确定。

未按时提交三级项目报告或三级项目报告有抄袭现象的,三级项目成绩按零分计。

3、结课考试结课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八、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建议教材

王生原、董渊、张素琴、吕映芝、蒋维杜. 编译原理(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

2、主要参考书

陈火旺、刘春林、谭庆平. 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第3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年12月Alfred Aho, 编译原理(英文版)(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

制定人:张世辉、王璿

审定人:孙胜涛

批准人:

年月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JSZX0300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时】 72(理论)+28(实验) 【学分】 3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限选课之一。本课程介绍如何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智能,即如何用计算机实现诸如问题求解、规划推理、模式识别、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只有人类才具备的"智能",使得计算机更好得为人类服务. 作为本科生一个学期的课程,重点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人工智能的一般应用.完成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了解国际人工智能的主要流派和路线,了解国内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情况,熟悉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 (2)较详细地论述知识表示的各种主要方法。重点掌握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和谓词逻辑法,熟悉语义网络法,了解知识表示的其他方法,如框架法、剧本法、过程法等。 (3)掌握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特别是宽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代价搜索、启发式搜索、有序搜索、A*算法等.了解博弈树搜索、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方法. (4) 掌握消解原理、规则演绎系统和产生式系统的技术、了解不确定性推理、非单调推理的概念. (5)概括性地介绍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规划系统、自然语言理解和智能控制等. (6)简介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的语言和工具. (7) 掌握Visual Prolog编程环境,会使用Prolog语言编写简单的智能程序。 要求学生已修过《数据结构》、《离散数据》和《编译原理》。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 3 学分,理论课时72 ,实验课时28。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游泳课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游泳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游泳是凭借人自身的动作和与水的相互作用力,在水里进行运动的一种体育项目,也是人们生活和劳动中的实用技能。游泳能充分利用日光、空气和水等自然条件进行身体锻炼,深受广大学生喜爱。通过游泳锻炼,能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游泳课主要讲授专项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使学生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具备技评与达标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游泳单项课根据选课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学习兴趣和锻炼目的等的不同,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模式,设立了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一)初级班:面向游泳运动技术较低或初学者 1.培养学生对游泳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该项运动,并具有基本的游泳运动欣赏能力。 2.通过练习掌握游泳运动中蛙泳技术的规范动作,使学生尽快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提高游泳运动的练习能力。 3.初步了解游泳的健身价值,掌握游泳锻炼的运动负荷,提高身体的有氧能力、协调性、灵活性,改善身体机能,全面提高身体的质量。 4.在游泳运动中有成功的体验,身心愉悦,能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5.表现出一定的体育道德水平,与人和善相处。 (二)中级班:面向有一定游泳运动基础或已选修过一学期游泳课的学生1.进一步学习游泳运动的各种技术,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该项运动,爱好游泳运动,具有较高的欣赏游泳运动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蛙泳技术,基本掌握仰泳技术。 3.对游泳运动的健身价值有较高的认识,能根据自身的健康需求来制定可行的游泳运动处方。 4.能自觉地通过游泳运动的练习来改善心理状态,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成功体验游泳运动的乐趣。 5.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水平,能初步正确看待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三)高级班:面向有较高游泳运动水平或已选修过两学期游泳课的学生1.形成良好的游泳运动锻炼习惯,课外锻炼中能自觉独立科学地制定和应用游泳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游泳运动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 2.进一步提高蛙泳、仰泳技术,基本掌握自由泳技术。 3.全面发展游泳运动的专项素质和体能,提高学生自觉进行科学锻炼的能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附件1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简介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与自动化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如何用机器来模仿人脑所从事的推理、证明、识别、理解、学习、规划、诊断等智能活动。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学技术中正在迅速发展,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一个学科,也是一门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人工智能原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类专业的应用学科。前修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后续课程:专家系统,知识工程。 二、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图搜索策略,熟练掌握回溯策略、图搜索策略的过程以及算法(BACKTRACK 以及AI算法),掌握一些典型问题的启发式函数; (2)掌握用命题逻辑、一阶逻辑表示知识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熟练掌握归结方法以及归结反驳过程,熟练掌握利用归结反驳方法进行推理。 (3)掌握基于贝叶斯规则的不确定性推理,掌握条件概率、独立、条件独立及贝叶斯公式;掌握利用贝叶斯定理检测垃圾邮件的基本方法。 三、主要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1.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辅导答疑、上机实验和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

2.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理例结合,多媒体并用,引导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争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要求编写所有章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述 基本内容和要求: 1.人工智能的概念与目标; 2.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3.人工智能的分支领域; 4.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逻辑程序设计语言Prolog 基本内容和要求: 1.掌握Prolog语言的语句特点、程序结构和运行机理; 2.能编写简单的Prolog程序,能读懂一般的Prolog程序。 教学重点: Prolog程序设计。 教学难点: 表与递归,回溯控制 第三章基于图搜索的问题求解 基本内容和要求: 1.掌握状态图的基本概念、状态图搜索基本技术和状态图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包括穷举式搜索、启发式搜索、加权状态图搜索和A算法、A*算法等; 2.掌握与或图的基本概念、与或图搜索基本技术和或图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 3.理解一些经典规划调度问题(如迷宫、八数码、梵塔、旅行商、八皇后等问题)的求解方法; 教学重点: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词法分析程序实现 一、实验目得与要求 通过编写与调试一个词法分析程序,掌握在对程序设计语言得源程序进行扫描得过程中,将字符流形式得源程序转化为一个由各类单词符号组成得流得词法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基本实验题目:若某一程序设计语言中得单词包括五个关键字begin、end、if、then、else;标识符;无符号常数;六种关系运算符;一个赋值符与四个算术运算符,试构造能识别这些单词得词法分析程序(各类单词得分类码参见表I)。 表I语言中得各类单词符号及其分类码表 输入:由符合与不符合所规定得单词类别结构得各类单词组成得源程序文件。 输出:把所识别出得每一单词均按形如(CLASS,VALUE)得二元式形式输出,并将结果放到某个文件中。对于标识符与无符号常数,CLASS字段为相应得类别码得助记符;V AL UE字段则就是该标识符、常数得具体值;对于关键字与运算符,采用一词一类得编码形式,仅需在二元式得CLASS字段上放置相应单词得类别码得助记符,V ALUE字段则为“空". 三、实现方法与环境 词法分析就是编译程序得第一个处理阶段,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构造词法分析程序.其一就是根据对语言中各类单词得某种描述或定义(如BNF),用手工得方式(例如可用C语言)构造词法分析程序。一般地,可以根据文法或状态转换图构造相应得状态矩阵,该状态矩阵连同控制程序一起便组成了编译器得词法分析程序;也可以根据文法或状态转换图直接编写词法分析程序。构造词法分析程序得另外一种途径就是所谓得词法分析程序得自动生成,即首先用正规式对语言中得各类单词符号进行词型描述,并分别指出在识别单词时,词法分析程

《人工智能》详细教学大纲.doc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 英语名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课程代码:13023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 5/80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修(制)订人: 修(制)订日期:2009年2月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审定人: 审定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提出、几种智能观、重要研究领域,掌握人工智能求解方法的特点。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会用知识表示方法、推理方法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求解简单问题等。 (二)课程目的 1、基本理论要求: 课程介绍人工智能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技术、方法以及有关问题的入门知识。要求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思想和方法。 2、基本技能要求: 学生在较坚实打好的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数理逻辑、概率论、模糊理论、数值分析)上,能够利用这些数学手段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知识完成推理;在理解Herbrand 域概念和Horn 子句的基础上,应用Robinson 归结原理进行定理证明;应掌握问题求解(GPS )的状态空间法,能应用几种主要的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算法(宽度优先、深度优先、有代价的搜索、A 算法、A*算法、博弈数的极大—极小法、α―β剪枝技术)完成问题求解;并能熟悉几种重要的不确定推理方法,如确定因子法、主观Bayes 方法、D —S 证据理论等,利用数值分析中常用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3、职业素质要求:结合实战,初步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述(2学时) …… ………………………………………………………………装……订……线…………………………………………………………………………………………………………… …………………………

编译原理知识点汇总

编译原理的复习提纲 1.编译原理=形式语言+编译技术 2.汇编程序: 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 3.编译程序: 把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等价的低级语言程序 4.解释执行方式: 解释程序,逐个语句地模拟执行 翻译执行方式: 翻译程序,把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翻译成等价的目标程序 5.计算机程序的编译过程类似,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及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 词法分析的任务: 扫描源程序的字符串,识别出的最小的语法单位(标识符或无正负号数等) 语法分析是: 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的,语法分析不考虑语义。语法分析读入词法分析程序识别出的符号,根据给定的语法规则,识别出各个语法结构。 语义分析的任务是检查程序语义的正确性,解释程序结构的含义,语义分析包括检查变量是否有定义,变量在使用前是否具有值,数值是否溢出等。

语法分析完成之后,编译程序通常就依据语言的语义规则,利用语法制导技术把源程序翻译成某种中间代码。所谓中间代码是一种定义明确、便于处理、独立于计算机硬件的记号系统,可以认为是一种抽象机的程序 代码优化的主要任务是对前一阶段产生的中间代码进行等价变换,以便产生速度快、空间小的目标代码 编译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目标代码生成,其主要任务是把中间代码翻译成特定的机器指令或汇编程序 编译程序结构包括五个基本功能模块和两个辅助模块 6.编译划分成前端和后端。 编译前端的工作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编译前端只依赖于源程序,独立于目标计算机。前端进行分析 编译后端的工作主要是目标代码的生成和优化后端进行综合。独立于源程序,完全依赖于目标机器和中间代码。 把编译程序分为前端和后端的优点是: 可以优化配置不同的编译程序组合,实现编译重用,保持语言与机器的独立性。 7.汇编器把汇编语言代码翻译成一个特定的机器指令序列 第二章 1.符号,字母表,符号串,符号串的长度计算P18,子符号串的含义,符号串的简单运算XY,Xn, 2.符号串集合的概念,符号串集合的乘积运算,方幂运算,闭包与正闭包的概念P19,P20A0 ={ε} 3.重写规则,简称规则。非xx(V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项目名称:游泳 英文名:swimming 教学学时:24学时,周学时2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执笔人:冯府龙 素质教育目标:结合游泳教学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提高体育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知识目标:了解游泳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作用;掌握游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安全预防措施,自救、互救知识。 技能目标:掌握游泳项目中的蛙泳技术和了解自由泳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游泳的能力,掌握水中求生能力。 一、课程概述 (一)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公共必修课,是一门以游泳教学为媒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综合性的,融知识和技能为一体的课程。本课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二)基本要求 了解游泳的卫生、保健知识和锻炼价值,熟悉水性、掌握水中的呼吸方法,掌握蛙泳的基本技术、技能。 1.掌握动作技能 包括腿的技术,臂的技术、呼吸技术、臂与呼吸的配合技术、腿与臂的配合技术、腿、臂配合呼吸的完整技术。介绍实用游泳基本姿势(踩水、侧泳、反蛙泳),游泳的水上救护。 2.提高运动能力

经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有所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及锻炼的积极性。掌握水上各项基本技术,提高水上生存能力。培养学生长距离游泳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健康体魄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丰富知识 积极参与游泳运动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体育锻炼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了解并运用部分游泳运动规则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参与教学比赛的裁判,并能制定自身练习计划。 二、教学重点:蛙泳腿部技术动作;教学难点:完整技术配合。 三、教学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部分 1. 游泳运动概述:游泳运动特点、价值,对人体作用,发展趋势。 2. 游泳运动几种姿势,蛙泳、自由泳基本技术动作分析。 3. 游泳运动竞赛规则,裁判方法和组织编排。 (二)实践部分 1. 熟悉水性:水中行走,浸水与呼吸,浮体滑行,漂浮与水中站立练习。 2. 蛙泳:身体姿势,腿部动作,腿与呼吸,臂部动作,臂与呼吸。 3. 自由泳:介绍自由泳打水,自由泳手臂动作。 学时分配: 教学进度安排表: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 书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 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3-1

序 《编译原理》是国内外各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技术类专业,特别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编译程序的结构、工作流程及编译程序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内容较为抽象复杂,涉及到大量的软件设计和算法,因此,一直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译原理和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实践环节非常重要,只有经过上机进行程序设计,才能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产生具体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提高学生软件设计水平大有益处。 为了配合《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考虑到本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本指导书设置了七个综合性实验,分别侧重于词法分析、NFA的确定化、非递归预测分析、算符优先分析器的构造、LR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的生成、基于DAG的基本块优化,以支持编译程序的各个阶段,基本涵盖了《编译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指导书可作为《编译原理》课程的实验或课程设计内容,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实验平台可选择在MS-DOS或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使用C/C++的任何版本作为开发工具。学生在做完试验后,应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应

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内容、测试或运行结果等。

目录 实验一词法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 NFA的确定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非递归预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算符优先分析器的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五 LR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基于DAG的基本块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 课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与自动化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如何用机器来模仿人脑所从事的推理、证明、识别、理解、学习、规划、诊断等智能活动。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学技术中正在迅速发展,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一个学科,也是一门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 《人工智能》(双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提供有关人工智能理论以及应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掌握设计开发智能系统的基本方法。 2. 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人工智能原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类专业的应用学科。前修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后续课程:专家系统,知识工程,该课程可以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 二、课程目标 1.熟练掌握图搜索策略,熟练掌握回溯策略、图搜索策略的过程以及算法(BACKTRACK 以及A*算法),掌握一些典型问题的启发式函数。 2.掌握用命题逻辑、一阶逻辑表示知识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熟练掌握归结方法以及归结反驳过程,熟练掌握利用归结反驳方法进行推理。 3.掌握基于贝叶斯规则的不确定性推理,掌握条件概率、独立、条件独立及贝叶斯公式;掌握利用贝叶斯定理检测垃圾邮件的基本方法。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游泳课具体实施方案

陆丰市华美学校 2012-2013第二学期 小 学 游 泳 活 动 方 案 2013年1月

华美中英文学校关于开设游泳课游泳课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使华美学校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均衡发展,凸显我校艺术办学特色,并为我校下学年度9月份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做好前期工作,应学校领导要求开设游泳课。为确保此次游泳活动课顺利进行,特制定此实施方案,请华美学校各岗位工作人员严格遵照执行。在实践过程中,对此方案中不足之处提出补充意见、建议,确保游泳课成为锻炼学生身心的有益体育活动,对此,成立游泳课领导小组,确保此次试验活动有序正常开展。其成员如下: 组长:尹校 副组长:唐丽萍主任 安保小组:校医后勤:黄晴晴 小组成员:各班班主任陈元中 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主要负责协调工作,安保组长主要监督安全工作。 小组成员主要保证活动的有序、正常进行,保证活动期间无安全隐患。 一.授课年级 小学1——6年级 二.工作要求 1.组织各班学生学习教学大纲、安全知识,根据学生人数进行分组编号,设立小组长,保证活动时学生 能严格遵守纪律,有序开展活动。 2.进入游泳池之前应做的工作: (1)上课前,对有皮肤病、沙眼、生理期的女生、患病等身体不适者要求在班中自习,禁止随队带入游泳池。对能参加游泳训练的学生人数进行核实,由班主任、体育老师、校医签字认可。 (2)检查学生所带游装、拖鞋、毛巾(学生自备)等是否准备齐全。 3.下学前的工作要求: (1)下水前,班主任必须询问学生是否上卫生间。 (2)进入游泳池之前,进行热身活动,每一名学生必须淋浴、消毒、养好良好的习惯。 4.游泳时的要求: (1)按小组编排将浴巾挂在规定的位置,有序的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熟悉技能后仍要服从体育老师、班主任的指挥,严禁未经班主任许可前往游泳池,严禁未经班主任许可前往游泳池,严禁在池边跳水,与同学过分的开玩笑,打闹。 (2)严禁在泳池内吐痰、小便,可以游到池边吐在规定的地方或到卫生间。 (3)班主任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将秩序、注意事项作为安全保障的必备要求常抓不懈。划定水位线或警示牌。 5.离池时的要求: (1)清点学生人数,做到人数吻合。 (2)泳后到淋浴室或厕所淋浴,用软毛巾擦干身体方可更衣。 (3)再次清点人数无误后,由班主任老师带队离开游泳池。 6、换水工作:门卫(每天换水) 三.游泳试验课应急事项 为了做到无安全隐患,要求学校对班主任,学生要严肃纪律,做到: 1.班主任老师工作职责 (1)要求本班学生下水前换好泳装(上课前在后勤领)。 (2)带队期间不允许在游泳池内游泳,照看学生及帮助教练员讲解技能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要求课余熟练游泳技能。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2

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编译原理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饶文碧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学年第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编译原理 实验项目名称单词的词法分析实验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级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完成对某一种常用高级语言(如Pascal、C语言、PL/0语言)的各类单词进行词法分析,即对源程序从左到右进行扫描,对组成源程序的字符串拼接成为单词;并把其转换成属性字输出。 实验要求: (1)选择常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 Pascal、C语言、PL/0语言)的源程序作为词法分析对象。 (2)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具体情况,从上列语言之一中选取它的一个适当大小的子集,可以选取一类典型单词,也可以尽可能使各种类型的单词都能兼顾到。其基本要求是:对源程序从左到右进行扫描,对组成源程序的字符串拼接成为单词,并把其转换成属性字输出。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char *table[7]={" ","main","int","if","then","else","return"},TOKEN[20],ch; //定义关键字 int lookup(char *TOKEN){ //关键字匹配函数 int m,i; for(i=1;i<6;i++){ if((m=strcmp(TOKEN,table[i]))==0) return(i); } return(0); } void out(int c,char *TOKEN){ //输出函数 printf("(%d,%s)\n",c,TOKEN); } void scanner(FILE *fp){ //扫描函数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 3235042 总学时: 32 学时(讲课 32 学时) 总学分: 2 学分 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有关专业 预修要求: C 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 学中涉及研究、 科学与技术, 以及有关专业重要的专业方向与特色模块课程之一。 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 启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人工智能的研究论题包括计算机视觉、规划与行动、多 言理解、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等。 这些研究论题的基础是通用和专用的知 识表示和推理机制、 问题求解和搜索算法,以及计算智能技术等。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研究论题的基础知识。 人工智能还提供一套工具以解决那些用其它方法难以解决, 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些 工具包括启发式搜索和规划算法, 知识表示和推理形式, 机器学习技术, 语音和语言理解方 法,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等。 要求学生掌握利用其中的重要工具解决给定问题的基本方法。 大纲的使用说明: 通过适当调节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减少有关章节学时和增加专家系统这一章的学时, 本大纲亦可作为《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的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正文 第一章 绪论 学时: 2 学时(讲课 2学时) 了解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含义,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理解人工智能的内涵。 本章讲授要点 :在介绍人工智能概念的基础上,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所涉知识的重要意义, 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 本课程是计算机 通过本课程的开设, 使学 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 Agent 系统、 语音识别、自动语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游泳课程教学大纲 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含五年制) 二、教学时数:30学时,周学时2 三、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四、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公共选修课,是一门以游泳教学为媒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综合性的,融知识和技能为一体的公共选修课程。本课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二)课程任务 1.在游泳锻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从而更有效地增强体质。 2.在游泳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项的学习及训练,以便比较牢固的掌握游泳项目中的蛙泳技术和自由泳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游泳的能力。 3.结合游泳教学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提高体育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五、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 教学目的 1.认真贯彻“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和以学生为主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 2.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个学期的专门教学、训练使学生的水性得到极大提高,使学生牢固掌握蛙泳技术并初步了解自由泳技术,进而达到大学体育目标的要求,让学生掌握一两项终身锻炼的运动技能。 (二)基本要求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教师应在游泳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能

力,要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尤其要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紧紧围绕学校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应从本院总的培养目标出发,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寓于体质健康课程的教学之中,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和个性的展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人才。 3.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不断地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引入游泳课教学,要特别重视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注重寓教于乐,以乐诱趣,以趣促行,以行促健,充分调动学生课内外生动、活泼、自觉自愿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林志超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教学参考书 《游泳成功教学》,迪克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游泳运动教程》,陈武山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6月。 七、教学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部分 1. 游泳运动概述:游泳运动特点、价值,对人体作用,发展趋势。 2. 游泳运动几种姿势,蛙泳、自由泳基本技术动作分析。 3. 游泳运动竞赛规则,裁判方法和组织编排。 (二)实践部分 1. 熟悉水性:水中行走,浸水与呼吸,浮体滑行,漂浮与水中站立练习。 2. 蛙泳:身体姿势,腿部动作,腿与呼吸,臂部动作,臂与呼吸。 3. 自由泳:介绍自由泳打水,自由泳手臂动作。 学时分配: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编写词法分析程序

(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 实验名称:实验一编写词法分析程序 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指导教师:何中胜 专业班级:( 13软件四 姓名:丁越 学号: 实验地点:) 秋白楼B720

实验成绩: 日期:2016年 3 月 18 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调试词法分析程序,实现从源程序中分出各种单词的方法;熟悉词法分析程序所用的工具自动机,进一步理解自动机理论。掌握文法转换成自动机的技术及有穷自动机实现的方法。确定词法分析器的输出形式及标识符与关键字的区分方法。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提高词法分析方法的实践能力。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从源程序文件中读取有效字符的方法和产生源程序的内部表示文件的方法。 2、掌握词法分析的实现方法。 3、上机调试编出的词法分析程序。 二、实验过程 以编写PASCAL子集的词法分析程序为例 1.理论部分 > (1)主程序设计考虑 主程序的说明部分为各种表格和变量安排空间。 数组 k为关键字表,每个数组元素存放一个关键字。采用定长的方式,较短的关键字后面补空格。 P数组存放分界符。为了简单起见,分界符、算术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都放在 p表中(编程时,还应建立算术运算符表和关系运算符表,并且各有类号),合并成一类。 id和ci数组分别存放标识符和常数。 instring数组为输入源程序的单词缓存。 ¥ outtoken记录为输出内部表示缓存。 还有一些为造表填表设置的变量。 主程序开始后,先以人工方式输入关键字,造 k表;再输入分界符等造p表。 主程序的工作部分设计成便于调试的循环结构。每个循环处理一个单词;接收键盘上送来的一个单词;调用词法分析过程;输出每个单词的内部码。 ⑵词法分析过程考虑 将词法分析程序设计成独立一遍扫描源程序的结构。其流程图见图 1-1。 …

DX3004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教学大纲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DX3004 课程名称: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程类别: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 适用专业:电气信息类专业 总学时: 64 学时 总学分: 4 学分 先修课程:MATLAB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信号处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后续课程:语音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简介: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是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属于信息,控制和系统科学的范畴。模式识别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某些物理现象进行分类,在错误概率最小的条件下,使识别的结果尽量与事物相符。模式识别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决策理论的统计模式识别和基于形式语言理论的句法模式识别。模式识别的原理和方法在医学、军事等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本课程着重讲述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算法原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实例讲述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之中去,避免引用过多的、繁琐的数学推导。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统计模式识别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具有初步综合利用数学知识深入研究有关信息领域问题的能力。 选用教材: 《模式识别》第二版,边肇祺,张学工等编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 [1] 《模式识别导论》,齐敏,李大健,郝重阳编著[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人工智能基础》,蔡自兴,蒙祖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模式识别》,汪增福编著[M].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重点掌握统计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掌握统计模式识别方法中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决策。掌握特征提取和选择的准则和算法,掌握监督学习的原理以及分类器的设计方法。基本掌握非监督模式识别方法。了解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的模式识别方法。了解模式识别的应用和系统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得到有效地运用,同时为开发研究新的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基本知识; (2)贝叶斯决策理论; (3)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 (4)线性判别函数; (5)非线性胖别函数;

编译原理

2011春课程情况 (1)考试题目来自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教材的辅助程序、实验内容几个方面;(2)题型:填空(20%)、简单作答(10%),文法题(10%)、词法分析(20%)、语法分析(20%)、代码优化10%、Lex/yacc程序10%。 (3)重点在计算题上,即形式语言、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代码优化,将占60-70%。主要有 形式语言(根据语言描述写上下文无关文法)(10分), 词法分析(自动机、正则式、正则文法之间相互转化,自动机应用)(20分); 语法分析部分是给出文法和待分析的串,按照某个分析方法构建分析表列分析过程(20分), 可能出现的分析方法有LL(1)、算符优先分析、LR(0)分析 左递归的消除、公共因子提取对文法进行改造 代码优化(10分)。给定一段程序(可能是中间代码形式的),进行优化或找出循环之类的题目。 Lex或Yacc程序简单设计(10) (4)共有题目7道,时间100min; (5)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待后通知。

1、给出如图所示NFA(非确定自动机)等价的DFA 2、构造正规式1(1|0)*101相应的DFA. 3、为正规式(ab)*a(a|b)构造NFA、DFA。 4、(1)考虑正规表达式1(1|0)*101,构造可以生成语言L(r)的一个正规文法。 (2)考虑如图所示的NFA N,构造可以生成语言L(N)的一个正规文法. 5、考虑如下文法G: S-->1S|0S|1A A-->0B|1B B-->e (空串) (1) 试构造语言为L(G)的一个正规表达式。 (2) 试构造语言为L(G)的一个有限自动机。 6、构造产生如下语言的上下文无关文法: (1){a n b n|n>0} (2){wcw R|w由a,b组成的任意串} (3){ww R|w由a,b组成的任意串} (4){w|w由a,b组成的任意串且w与其逆串相等} (5) {w|w由a,b组成的任意串且w中a的个数是b个数的2倍} 7、考虑下面的文法: S-->aS|aSbS|e e是空串的意思 这个文法是二义的,试给出串a a b的两个不同的: (1)分析树。 (2)最左推导。 (3)最右推导。 8、已知文法G[S]:

游泳教学大纲

游泳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游泳 课程类别选项课 总学时128 开课学期2011-2012第一学期 适用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编写人员李建军制定日期2011.7.12 审核人员审核日期2011.7.30 修订人员修订日期 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二、教学目的 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游泳锻炼能改善体温调节,增强机体代谢,提高肺活量,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抵御寒冷、预防疾病,对体弱和某些慢性病患者更是一种有效的体育医疗手段。游泳能提高肌肉力量、速度、耐力、弹性和全身各关节的灵活性,使身体得到全面、匀称、协调的发展。本课程主要以游泳运动为载体,传授游泳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有效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锻炼方法,通过合理的教学和锻炼手段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一)教学内容: 1、理论部分: (1)游泳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概况; (2)游泳技术基本原理与分类; (3)游泳的安全卫生常识; (4)游泳组织竞赛与裁判法; (5)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 2、实践部分 (1)熟悉水性及练习方法: 水中行走与跳跃;浮体与站立;滑行;换气。

(2)蛙泳技术及练习方法: 分解技术、呼吸技术、臂与呼吸配合技术、臂腿配合技术、完整配合技术;(3)仰泳技术及练习方法: 分解技术、呼吸技术、臂与呼吸配合技术、臂腿配合技术、完整配合技术;(4)爬泳技术及练习方法: 分解技术、呼吸技术、臂与呼吸配合技术、臂腿配合技术、完整配合技术;(5)蝶泳技术及练习方法: 分解技术、呼吸技术、臂与呼吸配合技术、臂腿配合技术、完整配合技术;(6)实用游泳和救护技术: 实用游姿,水上救护。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熟练掌握四式泳姿,掌握自救和救生基本技术。 二、掌握游泳竞赛规则,提高游泳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 三、掌握游泳运动处方的制定,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竞技游泳技术和实用游泳技术。 教学难点:克服怕水心理,掌握游泳救生技术,了解游泳竞赛组织与裁判法。(二)学时分配表 游泳课程内容 学时分配 讲课实践环节小计 专项理论 3 3 6 熟悉水性 4 4 蛙泳技术12 12 仰泳技术10 10 爬泳技术12 12 蝶泳技术12 12 实用游泳和救护技术 6 6 考核 2 2 合计64 实践环节说明: 1、专项理论:实践环节3学时。 主要内容:游泳竞赛裁判法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对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识的表示、推理机制和智能问题求解技术。启发学生开发软件的思路,培养学生对相关的智能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开发应用软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教学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述(3 学时) (一)教学要求 1.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2.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 3.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 4.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5.了解人工智能的分支领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教学难点:三大学派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人工智能 2.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 3.脑智能和群智能 4.符号智能和计算智能 第二节人工智能发展概况 1.人工智能学科的产生

2.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3.人工智能三大学派 第三节人工智能研究途径与方法 1.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 2.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 3.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人工智能基本技术 1.推理技术 2.搜索技术 3.知识库技术 4.归纳技术 5.联想技术第五节人工智能的应用 1.难题求解 2.机器定理证明 3.自动程序设计 4.模式识别 5.机器翻译 6.智能管控 7.智能决策 8.智能人机接口 第六节人工智能的影响 1.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2.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 本章习题要点:对基本概念、技术、方法的理解。 第二章智能程序设计语言(5 学时)(一)教学要求 1.了解常见的几种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词法分析程序实现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编写和调试一个词法分析程序,掌握在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源程序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将字符流形式的源程序转化为一个由各类单词符号组成的流的词法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基本实验题目:若某一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单词包括五个关键字begin、end、if、then、else;标识符;无符号常数;六种关系运算符;一个赋值符和四个算术运算符,试构造能识别这些单词的词法分析程序(各类单词的分类码参见表I)。 表I 语言中的各类单词符号及其分类码表

输入:由符合和不符合所规定的单词类别结构的各类单词组成的源程序文件。 输出:把所识别出的每一单词均按形如(CLASS,VALUE)的二元式形式输出,并将结果放到某个文件中。对于标识符和无符号常数,CLASS字段为相应的类别码的助记符;VALUE 字段则是该标识符、常数的具体值;对于关键字和运算符,采用一词一类的编码形式,仅需在二元式的CLASS字段上放置相应单词的类别码的助记符,VALUE字段则为“空”。 三、实现方法与环境 词法分析是编译程序的第一个处理阶段,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构造词法分析程序。其一是根据对语言中各类单词的某种描述或定义(如BNF),用手工的方式(例如可用C语言)构造词法分析程序。一般地,可以根据文法或状态转换图构造相应的状态矩阵,该状态矩阵连同控制程序一起便组成了编译器的词法分析程序;也可以根据文法或状态转换图直接编写词法分析程序。构造词法分析程序的另外一种途径是所谓的词法分析程序的自动生成,即首先用正规式对语言中的各类单词符号进行词型描述,并分别指出在识别单词时,词法分析程序所应进行的语义处理工作,然后由一个所谓词法分析程序的构造程序对上述信息进行加工。如美国BELL实验室研制的LEX就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法分析程序的自动生成工具。 处理过程简述:在一个程序设计语言中,一般都含有若干类单词符号,为此可首先为每类单词建立一张状态转换图,然后将这些状态转换图合并成一张统一的状态图,即得到了一个有限自动机,再进行必要的确定化和状态数最小化处理,最后添加当进行状态转移时所需执行的语义动作,就可以据此构造词法分析程序了。 为了使词法分析程序结构比较清晰,且尽量避免某些枝节问题的纠缠,我们假定要编译的语言中,全部关键字都是保留字,程序员不得将它们作为源程序中的标识符;在源程序的输入文本中,关键字、标识符、无符号常数之间,若未出现关系和算术运算符以及赋值符,则至少须用一个空白字符加以分隔。作了这些限制以后,就可以把关键字和标识符的识别统一进行处理。即每当开始识别一个单词时,若扫视到的第一个字符为字母,则把后续输入的字母或数字字符依次进行拼接,直至扫视到非字母、数字字符为止,以期获得一个尽可能长的字母数字字符串,然后以此字符串查所谓保留字表(此保留字表要事先造好),若查到此字符串,则取出相应的类别码;反之,则表明该字符串应为一标识符。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课程性质:院公选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 先修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 后续课程: 总学分:2学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人工智能主要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系统。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了解人工智能中常用的基本技术,诸如:知识表示技术、搜索技术、自动推理技术以及专家系统等,同时学会运用Prolog语言求解人工智能的实际问题。 2.教学要求 学生必须具有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方面的知识。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内容 1.人工智能概述(4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 掌握: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与方法、人工智能的分支领域 灵活运用: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 (2)教学内容

①人工智能的概念 ②人工智能的研究途径与方法(重点) ③人工智能的分支领域(重点、难点) ④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难点) ⑤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 2.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6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分类 掌握:函数型程序设计语言LISP和逻辑型程序设计语言PROLOG 灵活运用:Turbo PROLOG程序设计语言 (2)教学内容 ①综述 ②函数型程序设计语言LISP(重点) ③逻辑型程序设计语言PROLOG(重点、难点) ④Turbo PROLOG程序设计(难点) 3.基于谓词逻辑的机器推理(6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谓词及谓词逻辑,形式演绎推理 掌握:归结演绎推理 灵活运用:应用归结原理求取问题答案 了解:Horn子句归结与逻辑程序、非归结演绎推理 (2)教学内容 ①一阶谓词逻辑 ②归结演绎推理(重点) ③应用归结原理求取问题答案(重点、难点) ④归结策略 ⑤归结反演程序举例 ⑥Horn子句归结与逻辑程序(难点) ⑦非归结演绎推理 4.图搜索技术(8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状态图搜索方法、与或图搜索方法 灵活运用:状态图搜索方法进行问题求解、与或图搜索方法进行问题求解了解:博弈树搜索技术 (2)教学内容 ①状态图搜索(重点、难点) ②状态图问题求解(重点) ③与或图搜索(重点、难点) ④与或图问题求解(难点) ⑤博弈树搜索 5.产生式系统(4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