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A.条形图

B.圆形图

C.直方图

D.散点图

【答案】C

【解析】A项,条形图,又称直条图,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资料,即计数资料。它是以条形的长短表示各事物间数量的大小与数量之间的差异情况。B项,圆形图,又称饼图,主要用于描述间断性资料,目的是为显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较。C项,直方图,又称等距直方图,是以矩形的面积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图形。D项,散点图,又称点图、散布图,它是用相同大小圆点的多少或疏密表示统计资料数量大小以及变化趋势的图。

2.一位教师对4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项阅读成就测验。考查原始分数的分布后发现,高分很少,但低分相当多。如果该教师感兴趣的是学生们对所涉及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她

应该报告以下的哪个结果?( )

A .平均数

B .中数

C .众数

D .标准差

【答案】B 【解析】中数由于只和位置有关,因此对数据变动的反应不够灵敏。然而,这恰好又是它的优点,即不受极端数的影响,从这个方面来看中数要优于算术平均数。对于一些总体上分布还算对称的数据,如果某一端有一些极端值,并且不希望它们对集中量数产生太大的影响,可以采用中数作为集中量数的指标。

3.一个总体的均值和标准差是μ=60,σ=30,P (X >50)是(不查表)( )。

A .0.1293

B .0.3707

C .0.6293

D .0.8707

【答案】C

【解析】当X =50时,

33.0306050Z -≈-=

当Z ≥-1时,P =0.85,当Z =0时,P =0.50。Z 为-0.33时,P 值约为0.6293。

4.在一个正态分布当中,5%的极端值将落在以下哪个Z分数以外?()

A.±1.645

B.±2.58

C.±1.96

D.±1.80

【答案】C

【解析】5%的极端值即为95%的置信区间,临界值为±1.96,而1%的极端值则为±2.58。

5.研究者决定通过给每一个分数除以10来对原始分数进行转换。原始分数分布的均值为40,标准差为15,那么转换以后的均值和标准差将会是()。

A.4,1.5

B.0.4,0.15

C.40,1.5

D.0.4,1.5

【答案】A

【解析】根据平均数的性质和标准差的性质,分布中的每一个分数乘以一个常数C,所得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就是这个原分布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C,即4和1.5。

6.对于随机取样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使每个个体都有均等的机会被抽取

B.使每次抽取的概率是恒定的

C.必须采取分层取样

D.必须采取回置取样

【答案】C

【解析】随机取样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一种策略,要求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回置取样即放回式抽样,每次选取后将已选取的个体放回总体参加下次的抽取,这样才能保证对于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随机取样包括简单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机械随机取样等多种,不限于分层取样这一种方法。

7.下列哪些方法对提高统计效力没有帮助?()

A.增加样本容量

B.将α水平从0.05变为0.01

C.使用单尾考验

D.以上方法均可提高统计效力

【答案】B

【解析】在样本一定的情况下,α与β是反向变化的,而统计效力为1-β则与α同向变化,因此,将α水平从0.05变为0.01,统计效力将变小。

8.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哪一个是正确的?()

A.如果H0在α=0.05的单侧检验中未被拒绝,那么H0在α=0.05的双侧检验中一定不会被拒绝

B.如果t的观测值大于t的临界值,一定可以拒绝H0

C.如果H0在α=0.05的水平上被拒绝,那么H0在α=0.01的水平上一定会被拒绝

D .在某一次实验中,如果实验者甲用α=0.05的标准,实验者乙用α=0.01的标准,实验者甲犯Ⅱ型错误的概率一定会大于实验者乙

【答案】B

【解析】A 项,假设原先的单侧检验为右侧,但是得到的样本值恰好在左侧0.025的范围内,那么单侧检验时,会被接受,认为不显著;但是改为双侧后,则会被拒绝。B 项,一般是用t 的绝对值与临界值相比,当t 大于临界值时(此时t 的绝对值肯定大于临界值),可以拒绝虚无假设。方差分析与卡方检验的观测值只要大于临界值,就一定可以拒绝H 0。C 项,在一侧,α水平越大,其拒绝域越小,α=0.05的拒绝域大于α=0.01的拒绝域,在α=0.05被拒绝的H 0,在α=0.01可能被接受。D 项,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α与β(犯Ⅱ型错误的概率)呈反向变化,因此,甲犯Ⅱ型错误的概率小于乙。

9.缩小某个估计的置信区间,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 )

A .扩大样本容量

B .减小样本方差

C .增加置信度

D .减小样本均值的标准误

【答案】C

【解析】置信区间为:

/2/2S S X Z X Z ααμ-<<+

A 项,扩大样本容量n 将缩小置信区间。

B 项,减小样本方差S n 将缩小置信区间。

C 项,增加置信度α,Z α/2将增大,置信区间也增大。

D 项,样本均值的标准误为

n X S σ=

减小标准误也将缩小置信区间。

10.一个人的性别和体重这两个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属于( )。

A .称名数据和等距数据

B .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

C .等距数据和等距数据

D .称名数据和比率数据

【答案】D

【解析】性别有男性和女性两种类别,男和女只表示属性不同,没有量上和顺序上的差别,因此属于称名数据。体重就是个体身体的重量,重量有绝对零点,也有相等单位,因此属于比率数据。

二、多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漏选得1分,多选不得分。

1.积差相关系数对数据资料的要求包括( )。

A .两列数据为等距或等比测量资料

B .两列数据为等级资料

C .两列变量各自总体分布为正态

D .两列变最之间关系必须线性

【答案】ACD

西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

1、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6kg,体重的标准差是3.2kg,平均身高2750px,标准差为150px,问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哪个大(a )? A. 体重 B. 身高 C. 离散程度一样 D. 无法比较 2、下列一组数据3,7,2,7,6,8,5,9的中位数是(b) A. 6 B. 6.5 C. 6.83 D. 7 3、设X是正态变量,均值为0,标准差为2,则X的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约为(b )。 A. 5% B. 70% C. 90% D. 95% 4、欲考察考生类型(应届/历届)与研究生录取(录取/不录取)的关系,应该用什么相关方法( d )? A. 二列相关 B. 点二列相关 C. 四分相关 D. Φ相关 5、数值56的精确上下限为(c) A. [55.5-56.5] B. [55.49-56.5] C. [55.5-56.49] D. [55.49-56.49] 6、在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两类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b )。 A.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 B.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 C. 完全随机取样 D.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 7、甲乙两人不知道“本题”的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只好随机猜测作答。结果两个人答案都正确的概率是( a ) A. 1/16 B. 3/16 C. 1/8 D. 9/16 8、最常用来与中数一起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差异数量是(d )。 A. 方差 B. 标准差 C. 百分位差 D. 四分位差 9、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8和2。如果给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2,再乘以3,可以得到一组新数据,那么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b) A. 30,2 B. 30,6 C. 26,2 D. 26,6 10、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均值是60,标准差是10,有一个样本,容量为100,则样本均值有95%的可能性位于( c )。 A. (40, 80) B. (50, 70) C. (58, 62) D. (57.5, 62.5) 11、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c )。 A. 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增大 B. 与显著性α无关 C. 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减小 D. 与显著性α的平方根成正比 12、用相同大小圆点的多少或疏密来表示统计资料数量大小以及变化趋势的是(d) A. 直方图 B. 线形图 C. 条形图 D. 散点图 13、下列方法中,一定不能用于处理两组均值比较问题的是?(a) A. 中数检验法 B. 方差分析法 C. t检验 D. Z检验 14、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描述正确的是?(b) A. 假设检验包括显著性检验与差异显著性检验 B. 非参数检验属于假设检验 C. 假设检验中的α型错误与β型错误两者的概率相加等于1 D. 方差分析不属于假设检验 15、对120位学生家长进行测试得到其家庭教养方式四种类型(如民主型、专制型等)的人数,欲描述其次数分布,应使用的次数分布图是?(c) A. 散点图 B. 线形图 C. 条形图 D. 直方图 16、下列可用于主观题区分度评价的相关系数是?(c) A. 点二列相关 B. 二列相关 C. 皮尔逊相关 D. 斯皮尔曼相关 17、下列描述中,属于零假设的是?(d) A. 少年班大学生的智商高于同龄人 B. 母亲的耐心程度与儿童的问题行为数量呈负相关关系 C. 在高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简单反应时优于低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简单反应时

心理测量学重点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 第一节心理测验的历史量的性质 2、测验标准化条件: (1)测验内容的标准化 (2)施测条件的标准化 包括:①相同的测验情境。②相同的指导语。③相同的测验时限。 (3)评分规则的标准化 (4)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二、心理测量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一级定义) 所谓心理测量,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第三节心理测验的种类与功能及其正确使用(五)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来分类 1、常模参照测验(一级定义)是根据被试对量表中所规定的题目答对多少来评分的,被试成绩的 优劣,是根据所得分 数在常模中所处的地位来确定的,不是以是否达到某个标准来决定。 2、目标参照测验(一级定义) 是将被试水平与一绝对标准相比较,以便评价被试有无达到该标准为目的测验,也称标准参照测验。 3、潜力参照测验是将被试水平与自身潜力相比较,以评价被试有无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为目的的测 验。 三、心理测验使用的注意事项 (1)慎重选择测验量表(2)与被测验者建立协调关系(3)控制实施测验的误差 (4)正确解释测验结果(5)遵守测验的道德(6)注意测验的保密 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第一节心理测验的编制①确定测验目的与对象②拟定编制计划③设计测试项目④项目的预测和分析 ⑤合成测验⑥测验使用的标准化⑦搜集信度、效度资料⑧编写测验手册 一、确定测验目的与对象 (一)测量对象 测验编成后要用于何种团体。如被试的年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阅读水平等。 (二)确定并分析测量的目标一般可分三种情况: 一是编制带有预测功能的心理测验。(工作分析)二是编制针对某种心理特质的测验。(下操作定义)三是编制标准参照测验。(双向细目表) (三)测验用途(测量目的) 二、拟定编制计划双向细目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全面而具代表性的测验内容。二是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重视程度,通常用百分比来标明。 三、设计测试项目 (一)搜集有关资料 1、资料要丰富。 2、资料要有普通性。 3、资料要有趣味性。 题目的来源: 1、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2、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3、临床观察和记录。 (二)选择项目形式 考虑: 1、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 2、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 3、各种实际因素。 (三)命题的一般原则 1、内容方面2 、文字方面3 、理解方面4 、社会敏感性方面 (四)编写和修订项目 X [ [ :、,\ . 、、> :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07章习题解答

1. 何谓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点估计就是总体参数不清楚时,用一个特定的值,即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但估计的参数为数轴上某一点。 区间估计是用数轴上的一段距离来表示未知参数可能落入的范围,它不具体指出总体参数是多少,能指出总体未知参数落入某一区间的概率有多大。 点估计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缺点是点估计总以误差的存在为前提,且不能提供正确估计的概率。 区间估计的优点是用概率说明估计结果的把握程度,缺点是不能确定一个具体的估计值。 2以方差的区间估计为例说明区间估计的原理 根据χ2分布: 总体方差的.95或.99置信区间为: 即总体参数(方差)落入上述区间的概率为1-α,其值为95%或99% 3.总体平均数估计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总体方法为点估计好区间估计,区间估计又分为: (1) 当总体分布正态方差已知时,样本平均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故依据正态分布理论估计其区间;(2)当总体分布正态方差未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 分布,依据T 分布理论估计其区间;(3)当总体非分布正态方差未知时,只有在n 大于30时渐近T 分布,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渐近T 分布,依据T 分布理论估计其区间。 4总体相关系数的置信区间,应根据何种分布计算? 应根据Fisher 的Z 分布进行计算 5.解 依据样本分布理论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呈正态 其标准误为: 其置信区间为: 该科成绩的真实分数有95%的可能性在78.55----83.45之间。 6.解:此题属于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未知的情形,故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呈T 分布 其标准误为: 用df=99差T 值表,然后用直线内插法求得t α/2=1.987 其置信区间为: 该学区教学成绩的平均值有95%的可能在78.61---81.39之间。 7解:此题属于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已知 计算标准误 ()()222212221σσσχnS S n X X n =-=-=-∑()()22/121222/2111)(ααχσχ----<<-n n S n S n 25.116 5===n x σσ45 .8355.7825.1*96.18125.1*96.1812/2/<<+<<-?+<

西南大学006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006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及答案 1、设X是正态变量,均值为0,标准差为2,则X的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约为()。 1. 5% 2. 70% 3. 95% 4. 90% 2、欲考察考生类型(应届/历届)与研究生录取(录取/不录取)的关系,应该用什么相关方法(1. B. 点二列相关 2.二列相关 3.Φ相关 4.四分相关 3、在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两类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1. E.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 2.完全随机取样 3.适当加大样本容量 4.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 4、甲乙两人不知道“本题”的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只好随机猜测作答。结果两个人答案都 正确的概率是() 1. 1/8 2. 9/16 3. 3/16 4. 1/16

5、最常用来与中数一起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差异数量是()。 1.四分位差 2.百分位差 3.标准差 4.方差 6、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8和 2。如果给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2,再乘以3,可以得到一组新数据,那么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1. 30,6 2. 26,2 3. 30,2 4. 26,6 7、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均值是60,标准差是10,有一个样本,容量为100,则样本均值有95%的可能性位于()。 1.(58, 62) 2.(57.5, 62.5) 3.(50, 70) 4.(40, 80) 8、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1. C. 与显著性α无关 2.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减小 3.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增大 4.与显著性α的平方根成正比

9、当样本平均数落入已知总体抽样分布的拒绝域时,表示正确拒绝零假设的概率的符号是? 1. 1-α 2.α 3.β 4. 1-β 10、下列关于方差分析与t检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1.方差分析用于多组比较,比两两t检验有更好的误差估计 2.方差分析用于多组比较,比两两t检验时,α型错误更小 3.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显著后,可以使用两两t检验进行多重比较 4.方差分析用于多组比较,比两两t检验的检验次数更少 11、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1.假设检验包括显著性检验与差异显著性检验 2.非参数检验属于假设检验 3.假设检验中的α型错误与β型错误两者的概率相加等于1 4.方差分析不属于假设检验 12、下列可用于主观题区分度评价的相关系数是? 1.点二列相关 2.二列相关 3.皮尔逊相关 4.斯皮尔曼相关 13、下列统计图形中,不能用于描述变量的次数分布的是? 1.圆形图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

心理测量与测验期末复习整理 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历史 1.中国古代心理测量方法:观察法、访谈法、自然实验法 2.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实验室。 最先倡导测验运动的是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他开创了个别差异心理学研究,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卡特尔1890年在《心理》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心理测验与测量》,这是心理测量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文献上。 艾宾浩斯1885年发表《记忆》,开了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的先河,使他成为第一位对记忆这种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 比奈是发明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第一人。1905年,比奈与西蒙合作,编制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1906年修订了斯坦福-比奈量表,首次采用智商(IQ)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904年出版《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是关于测验理论的第一部著作。 人格测验的先驱是克雷佩林,于1892年最早使用自有联想测验诊断精神病人。 3.心理测验的发展,主要受了发面影响: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统计学方法的进步。第二章心理测量概述 1、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2、测量的三要素:事物、数字、法则。 3、测量的两个要素:参照点、单位 (参照点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起点,参照点有两种,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0°C”属于相对零点,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好的单位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还要有相等的价值。但心理、教育测量所用单位不等值) 4、量表:要测量某个事物,必须有一个定有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体,将要测量的每个事物放在这个连续体的适当位置上,看它距离参照点的远近,以此得到一个测量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基础知识 1、数据类型 称名数据 计数数据离散型数据 顺序数据 等距数据 测量数据连续型数据 比率数据 2、变量、随机变量、观测值 变量是可以取不同值的量。统计观察的指标都是具有变异的指标。当我们用一个量表示这个指标的观察结果时,这个指标是一个变量。 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一般用大写的X或Y表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所取得的值,称为观测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许多个观测值。 3、总体、个体和样本 需要研究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每一个具体研究对象,称为一个个体。 从总体中抽出的用以推测总体的部分对象的集合称为样本。 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的容量n。 一般把容量n ≥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而n <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4、统计量和参数

5、统计误差 误差是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测得值=真值+误差 统计误差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测量误差与抽样误差。 由于使用的仪器、测量方法、读数方法等问题造成的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称为测量误差。 由于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第二章统计图表 一、数据的整理 在进行整理时,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某数据是由实验中的过失造成的,就不能轻易将其排除。对于个别极端数据是否该剔除,应遵循三个标准差法则。 二、次数分布表 (一)简单次(频)数分布表 (二)相对次数分布表

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即用频数比率(f /N )或百分比( )来表示次数,就可以制成相对次数分布表 (三)累加次数分布表 (四)双列次数分布表 双列次数分布表又称相关次数分布表,是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所谓有联系的两列变量,一般是指同一组被试中每个被试两种心理能力的分数或两种心理特点的指标,或同一组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 三、次数分布图 使一组数据特征更加直观和概括,而且还可以对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动趋势作粗略的分析。 简单次(频)数分布图——直方图、次数多边形图 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直方图、累加曲线 (一)简单次数分布图--直方图 (二)简单次数分布图-次数多边图 次数分布多边形图(frequency polygon )是一种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线形图,属于次数分布图。凡是等距分组的可以用直方图表示的数据,都可用次数多边图来表示。 绘制方法:以各分组区间的组中值为横坐标,以各组的频数为纵坐标,描点;将各点以直线连接即构成多边图形。 (三)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直方图 (四)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曲线 %100 N f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自学指导书(精)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自学指导书 一、选择题 1、中数在一个分布中的百分等级是() A、50 B、75 C、25 D、50-51 2、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 A、平均差 B、平均误 C、平均次数 D、平均值 3、两个N=20的不相关样本的平均数差D=2.55,其自由度为() A、39 B、38 C、18 D、19 4、在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当Z≥2.58时,说明() A、P〈.05 B、P〈.01 C、P〉.01 D、P≤.01 )5、在一个二择一实验中,被试挑12次,结果他挑对10次,那么在Z=(X-M B /S 这个公式中X应为() B A、12 B、10 C、9.5 D、10.5 6、当XY间相关程度很小时,从X推测Y的可靠性就() A、很小 B、很大 C、中等 D、大 7、在处理两类刺激实验结果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二 项分布的近似值?() A、N〈10 B、N≥10 C、N〉30 D N〉10 8、在心理实验中,有时安排两组被试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做实验,获得的两组 数据是() A、相关的 B、不相关的 C、不一定 D、一半相关,一半不相关 9、运用非参数分析时,要求处理的数据是() A、十分精确的 B、注明单位的 C、大量的 D、等级形式的 10、在X2检验时,遇到下面哪种情况时不宜再用X2检验?() A、F〉10 B、F〈5 C、F〉5 D、F〈10 二、填空题 1、统计是一种(),它要在()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用曲线图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时,如果两组被试的人数不同,就不能用 ()比较,用()数进行比较 3、在集中趋势的指标中()、()不受极端数值的() 4、当平均数大于中数或()时,曲线向()偏斜 5、当一种变量增加时,另一种变量也随着(增加),说明这两者间有着()关系 6、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系数()等于零 7、正态分布因其M和()不同而各异,M值大,曲线的集中趋势在横轴上越偏() 8、无论总体分布是否正态,从中抽取许多大样本,其平均数的分布都趋于 ()分布 9、统计检验结果的显著与否是()的,它的科学性表现在说明了()可能有多大 10、显著检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两个()平均数据的差异是否显著地大于()误差 三、名词解释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英文名称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三、学时\学分 64学时\4学分 四、开课学期(春、秋、全年) 第三学期(秋) 五、先修课程 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 六、适用专业(层次) 应用心理学本科 七、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定量研究方法类课程,包括心理测量的理论和心理测量的具体方法两部分。通过心理测量理论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心理测量史,理解心理测量的性质,掌握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概念及估计,了解测验编制的基本方法,掌握测验分数的解释方法等。通过心理测量具体方法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有关智能量表、人格量表等量表的内容、测验方法、记分和解释等,获得基本的测验实施技能。 八、课程内容 主要内容:心理测量理论部分包括心理测量史、测量的性质、测验的编制、测验的实施、测验分数的解释、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心理测量具体方法部分包括智能量表、人

格量表等量表的内容、测验方法、记分和解释等。 课程重点:测量的性质、测验的实施、测验分数的解释、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课程难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历史发展 了解: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西方心理测量早期的探索,科学心理测验产生与发展,心理测量和测验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 一、孔子 二、孟子 三、刘邵与《人物志》 四、科举取士制度 五、中国民间 第二节西方心理测量早期的探索 一、早期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分类与训练的尝试 二、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三、高尔顿的思想和贡献 四、卡特尔及其早期个别差异研究 第三节科学心理测验产生与发展 一、比奈和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二、心理测验在西方的发展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自考大纲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是统计学运用于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所产生的一个应用 统计学分支,它的任务就是向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者提供分析心理现象和教育现象的数量规律性的统计分析工具。它是为培养和检验考生的教育与心理统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测量学等课程的前提。 该课程的特点:(一)逻辑分析性强;(二)概念和公式运用多;(三)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量化地分析、认识教育和心理现象和规律。因此在考生自学及自考命题过程中,应充分地重视本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使自学应考者理解掌握教育与心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与基本原理,培养其描述统计分析能力和推断统计能力,并能用来解决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研究方面的实际问题。考生应该懂得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统计分析方法,以便能独立分析资料、处理数据直至科学决策。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总体上把握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与心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按照要求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分析处理;能够运用统计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来解决教育、心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和区别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是采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中遇到的问题的一门课程,因此与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有相对密切的联系。统计学是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具备一些统计学上的预备知识对于学习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这门课程是必要的。当然,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在内容上会更注重统计学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应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此课程是一种方法性课程,它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工具,而教育学和心理学则为这种方法的学习提供了一种载体,在应用中不断得到理论和方法的完善。 考生在学习本课程应该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要全面了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以便在具体的应用中选择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二是要注意结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掌握数据统计处理的应用条件和操作过程。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教材的重点是2~8章,介绍教育学与心理学中常采用的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第1章是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要求对此有相关的了解;第9~14章是知识的进一步深入,不要求掌握。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第1 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本章重点 ?心理与教育统计的研究内容 ?选择使用统计方法的基本步骤 ?统计数据的基本类型 ?心理与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方法在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一)心理与教育统计的定义与性质 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3.统计学大致分为理论统计学(theoretical statistics)和应用统计学(appliedstatistics)两部分。前者侧重统计理论与方法的数理证明,后者侧重统计理论与方法在各个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范畴,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类似的还有生物统计、社会统计、医学统计、人口统计、经济统计等。 (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的特点 1.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与结果多用数字形式呈现。 2.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 3.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规律性。 4.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部分数据来推测总体特征。 (三)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应注意的事项 1.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时,必须要克服畏难情绪。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偏重于应用,只要有中学数学知识就具备了学好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前提。 (2)在学习时要注意重点掌握各种统计方法使用的条件。 (3)要做一定的练习。 2.应用心理与教育统计方法时要做到: (1)克服“统计无用”与“统计万能”的思想,注意科研道德。 (2)正确选用统计方法,防止误用和乱用统计。 二、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内容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可依不同的分类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分类一 依据统计方法的功能进行分类,统计学可分为下述三种类别,这是由于数理统计的发展历史所决定的,也是最常见的分类方法。如图1-1 所示:

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

1、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奈的10年。 2、比奈与其助手西蒙发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就是第一个智力量表——比西量表。 3、心理测量的性质:(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4、心理测验的种类:(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1.能力测验 2.学绩测验 3.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的对象分类 1.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分类 1.文字测验 2.非文字测验 (四),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1.描述性测验 2.诊断性测验 3.预示性测验(五)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1.速度测验2.难度测验(六)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1.最高作为测验2.典型作为测验 (七)按测验的性质分类 1.构造性测 2.投射性测验(八)按测验的应用分类1.教育测验 2.职业测验 3.临床测验 5、下面是两种常见的排列方式: 1.并列直进式 2.混合螺旋式 6、对测验项目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7、误差的种类:一种是随机误差,又叫可变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此种误差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无规律可循。另一种是系统误差,又叫常定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此时测值虽然一致,但不正确。8、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做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即:X=T+E (这里X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T是假设的真分数,E是测量误差) 9、估计信度的方法:①再测信度②复本信度③分半信度④同质性信度⑤评分者信度 10、信度系数有两个实际用处:一是用来评价测验,二是用来对分数作解释。 11、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校标效度。 12、测验间法:①相容效度②区分效度③因素效度 13、分数的合成类型:①项目的组合②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③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 14、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形式的测量可分为:物理测量、胜利测量、社会测量(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心理测量。 15、测量的参照点:a) 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b) 相对参照点: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16、Stevens将量表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a)命名量表: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b)顺序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的大小次序与个体在所测量的心理特性上的多少、大小、高低等的次序相符合c)等距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差不仅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所测量心理特性上的排序,而且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该特性上的差异程度d)比率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比率能够反映对应个体在测量心理特性上比率 17、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1918年,桑代克曾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其数量”。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指出:“凡是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 1、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一种科学手段 2、难度: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 3、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4、误差:是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因所产生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 5、真分数:就是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 6、信度:人们通常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称之为信度。 7、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 8、内容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答案

第一章 1名词概念 (1)随机变量 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2)总体 答: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 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 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 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 (6)频率 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 答:概率(probability),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其描述性定义。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 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 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 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 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要提高对客观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

高校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试卷附答案

某高校成教学院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结业试卷 20XX、X、X 姓名▁▁▁▁▁▁班级▁▁▁▁▁▁学号▁▁▁▁任职单位▁▁▁▁▁▁(说明:以下题目的答案数据一律保留2位小数) 一、4个数据分别为70、60、70、90。填出下表中所缺的统计指标名称、统计学符号、EXCEL函数及计算值。(28分) 注:差异系数以总体标准差为基准。 二、36个学生在一次测验中的得分如下: 606265687071717374757576 767777777879808080808182 828283858586868888888995 请以5分为一组制作简单次数分布表及次数分布多边图。(12分) 三、某年级甲、乙、丙三个班级学生人数分别为50人、55人、55人。期末数学考试各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85分,使用加权平均数求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指出丙班的权数和权重。(10分) 四、在一次测验中,全班学生的成绩平均分为90分,标准差为4分。得94分的学生,他的标准分数为多少?另一个标准分数为-2 的学生,他的原始分数为多少?(6分) 六、分)

1、标准分数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之和为▁▁▁▁: A、0 B、1 C、2 D、不是一个确定值 2、教育统计学与教育学科其它分支学科相比,其特点之一是通过对教育领域中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 A、发现其变化规律 B、预测其结局 C、描述相关 D、揭示其原因 3、在统计学书籍中,小写希腊字母一般用来表示▁▁▁▁。 A、集中量数 B、总体参数 C、 差异量数 D、样本统计量 4、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A、称名数据即类别数据 B、计数数据是根据称名数据统计出来的 C、比率数据必然是等距数据 D、称名数据是测量水平最高的数据 5、在▁▁▁▁时,中数肯定与某一个原始数据的值相等。 A、原始数据按升序排列 B、原始数据为连续数据 C、原始数据个数为奇数 D、原始数据为顺序数据 6、相关系数的量纲单位▁▁▁▁。 A、与原始数据单位一致 B、无测度单位 C、是原始数据单位的平方 D、以占原始数据总和的百分比来表示 7、在统计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统计指标是▁▁▁▁。 A、平均数 B、标准分数 C、Z检验 D、相关系数 8、方差属于▁▁▁▁。 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相关系数 D、总体参数 9、使用加权方法计算出来的平均数总是▁▁▁▁不使用加权方法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等于 B、大于 C、大于或等于 D、上述答案都不对 10、两极差▁▁▁▁。 A、总是正数 B、总是负数 C、总是非负数 D、总是非零数 11、对几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通常使用▁▁▁▁。 A、Z检验B、F检验C、t检验D、Χ2 检验 12、全距为零,意味着全体数据▁▁▁▁。 A、全部相等B全部为零、C、的中数为零D、的平均数为零 13、扇形图又称为▁▁▁▁。 A、象形图 B、圆形图 C、曲线图 D、统计地图 14、几何平均数为零时,▁▁▁▁。 A、变化率为0 B、增长率为0 C、原始数据均为0 D、缺乏实际意义 15、教育统计学包括▁▁▁▁等分支。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教育评价D、教育测量

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答案

第一章答案 1名词概念 (1)随机变量 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 答: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 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 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 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 (6)频率 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 答:概率(probability),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其描述性定义。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 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 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 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要提高对客观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心理与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试题

第一节概述 一、单选题 1.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 A.起点 B.中点 C.终点 D.重点2.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让心理测量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的心理学家是()。 A.比内 B.卡特尔 C.西蒙 D.韦克斯勒 3.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A.相等单位 B.等级 C.绝对零点 D.等比 4.其数值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的量表是()。 A.命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 5.关于测量的正确说法是()。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 B.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C.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 D.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 6.作1代表男,用2代表女,这样的量表通常称为什么量表()。 A.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7.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分数高低排名,这些名次属于什么变量()。 A.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8.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问题。 A.刺激的客观性 B.测验的标准化 C.反应量化的客观性 D.结果推论的客观性 9.测验史上,第一次对个体差异进行测量的人是()。 A.比内 B.卡特尔(J. M. Cattell) C.高尔顿(F. Galton) D.奥蒂斯(A. S. Otis)10.谁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A.比内(A. Binet) B.卡特尔(J. M. Cattell) C.高尔顿 D.奥蒂斯(A. S. Otis)二、多选题 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 M Cattell)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 A.使心理测验首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B.认为心理学应立足于实验和测验 C.为智力测量制定了常模 D.认为心理测验应有统一的标准 2.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属于()。 A.团体测验 B.个别测验 C.非文字测验 D.文字测验 3.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A.文字测验 B.客观测验 C.投射测验 D.非文字测验 4.等距量表中的数值可以进行下列哪些运算()。 A.加 B.减 C.乘 D.除 5.测量所用数字具有自然数的特点,即具有()。 A.区分性 B.等级性 C.等距性 D.可加性 6.心理测验的标准化包括()。 A.分数转换和解释标准化 B.评分记分的原则和手续标准化 C.施测的物理环境标准化 D.施测说明标准化 7.按测验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将测验分为()。 A.智力测验 B.特殊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投射测验 8.好的测量单位应具备()。 A.确定的大小 B.相同的意义 C.确定的意义 D.相同的价值 9.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的要素是()。 A.量表 B.参照点 C.等级 D.单位 10.相对于物理测量,心理测验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即具有()。 A.外显性 B.间接性 C.相对性 D.客观性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复习资料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1、数据类型 称名数据 计数数据离散型数据 顺序数据 等距数据 测量数据连续型数据 等比数据 2、变量:是可以取不同值的量。统计观察的指标都是具有变异的指标。当我们用一个量表示这个指标的观察结果时,这个指标是一个变量。 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一般用大写的X或Y表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所取得的值,称为观测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许多个观测值。 3、需要研究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每一个具体研究对象,称为一个个体。 从总体中抽出的用以推测总体的部分对象的集合称为样本。 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的容量n。 一般把容量n ≥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而n <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4、统计量和参数 5、统计误差 误差是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统计误差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测量误差与抽样误差。 由于使用的仪器、测量方法、读数方法等问题造成的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称为测量误差。 由于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第二章 一、数据的整理 在进行整理时,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某数据是由实验中的过失造成的,就不能轻易将其排除。对于个别极端数据是否该剔除,应遵循三个标准差法则。 二、 次数分布表 (一)简单次(频)数分布表 (二)相对次数分布表 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即用频数比率(f /N )或百分比( )来表示次数,就可以制成相对次数分布表 (三)累加次数分布表 (四)双列次数分布表 双列次数分布表又称相关次数分布表,是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所谓有联系的两列变量,一般是指同一组被试中每个被试两种心理能力的分数或两种心理特点的指标,或同一组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 三、次数分布图 使一组数据特征更加直观和概括,而且还可以对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动趋势作粗略的分析。 简单次(频)数分布图——直方图、次数多边形图 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直方图、累加曲线 (一)简单次数分布图--直方图 (二)简单次数分布图-次数多边图 %100 N f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复习思考题 1简答题 (第一部分) 1. 简述条形图、直方图、圆形图、线图以及散点图的用途 2. 简述正态分布的主要应用 3. 简述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在进行组间比较上的区别和联系 4. 简述Z分数的主要应用 5. 简述卡方配合度检验和卡方独立性检验的区别 6. 简述方差分析法的步骤 7. 简述方差和差异系数在反映数据离散程度上的区别和联系 8. 简述回归分析法最小二乘法的思路 9. 简述完全随机化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方差分析的区别 10. 简述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区别和联系 11. 简述多重比较和简单效应检验的区别 12. 简述卡方检验的主要用途 13. 简述平均数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区别和联系 14. 简述假设检验中零假设和研究假设的作用 15. 简述条图、饼图和直方图用法的区别和联系 16. 简述什么是抽样分布 17. 简述统计量和参数的区别和联系 18. 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19. 简述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二列、点二列相关系数间的区别 20. 简述非参数检验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 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应当用何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不需计算) 1.某研究者欲研究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2.用动机量表测得学生的学习动机,3.再用标4.准化学绩考试测得成绩,5.两组数据均可视为连续等距数据。如果学生的成绩是教师的等级评定分,6.又应如何分析? 7.为研究职业类型(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商人)对生活满意度(满意、不8.满意)是否有影响,9.应选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 3.两考生的高考成绩五科如下表,已知所有考生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何判断两考生高考成绩哪一个更好? 475,10,现欲选出40%高分者录用,问分数线应当定成多少? 5.某校长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今年高考全区的平均分为530分,全区随机抽取100名毕业生高考平均成绩为520分,标准差42。问该校长的预测是否准确? 6.某研究者想考查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师教学效果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用量表测得两组数据均可视为连续正态数据。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课后习题答案资料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课后习题答案 (2011-03-25 10:54:43) 转载 第一章绪论(略) 第二章统计图表(略) 第三章集中量数 4、平均数约为36.14;中位数约为36.63 5、总平均数为91.72 6、平均联想速度为5.2 7、平均增加率约为11%;10年后的毕业人数约有3180人 8、次数分布表的平均数约为177.6;中位数约为177.5;原始数据的平均数约为176.7 第四章差异量数 5、标准差约为1.37;平均数约为1.19 6、标准差为26.3;四分位差为16.68 7、5cm组的差异比10cm组的离散程度大 8、各班成绩的总标准差是6.03 9、次数分布表的标准差约为11.82;第一四分位为42.89;第三四分位为58.41;四分位差为7.76 第五章相关关系 5、应该用肯德尔W系数。 6、r=0.8;r R=0.79;这份资料只有10对数据,积差相关的适用条件是有30对以上数据,因此这份资料适用等级相关更合适。 7、这两列变量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97。 8、上表中成绩与性别有很强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83。 9、r b=0.069小于0.2.成绩A与成绩B的相关很小,成绩A与成绩B的变化几乎没有关系。 10、测验成绩与教师评定之间有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7。 11、9名被试的等级评定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48。 12、肯德尔一致性叙述为0.31。 第六章概率分布 4、抽得男生的概率是0.35 5、出现相同点数的概率是0.167 6、抽一黑球与一白球的概率是0.24;两次皆是白球与黑球的概率分别是0.36和0.16 7、抽一张K的概率是4/54=0.074;抽一张梅花的概率是13/54=0.241;抽一张红桃的概率是13/54=0.241;抽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