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之易错题

中考科学之易错题
中考科学之易错题

中考科学之错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打寒颤,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 .是体内产热大于散热 B .是体内防止体温下降的重要反应

C .是人类在严寒环境下生存的必然本能

D .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

2.将一块灼热的木炭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待反应停止后,对容器内气体的判断一定正

确的是( )

A .该容器内气体可能会毒死小动物

B .该容器内气体一定会使小动物窒息而死

C .注入足量石灰水,石灰水不浑浊

D .注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3.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 和5N ,判定物体在水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可能是(ρ酒精=0.8×103kg/m 3) ( )

A .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

B .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C .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

D .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

4.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 ,如果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央,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F ,则该物体的密度是( )A .1.0×103kg/m 3 B .0.8×103kg/m 3 C .1.5×103kg/m 3 D .1.25×103kg/m 3

5.2010年3月1日,《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颁布这一条例的原因是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对人体危害很大的尼古丁(C 10H 14N 2)、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质,下列与香烟有关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 .青少年应善于自我保护,远离烟草 B .肺结核属于吸烟引起的疾病

C .CO 极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且不易分离,故而有剧毒

D .烟叶中的烟碱和尼古丁等物质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液中

6.关于禽流感病原体、结核病病原体、人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细胞结构

B.都属于原核生物

C.都可以成为抗原

D.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8.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C 、CH 4、CO 三种物质转化为CO 2的转化关系,即:①C →CO 2 ②CH 4→CO 2 ③CO →CO 2,对它们的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

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B.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

C.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

D.三种转化所有生成物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11、在托盘天平的左、右盘各放一质量相同的烧杯,天平指针指向零点。往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且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再分别往左、右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过量锌粉和铁粉,至反应完全时,天平 ( )

A.托盘左低右高 B.托盘左高右低C.天平指针指向零点 D.无法判断

12.现有一只“220V 100W”的白炽灯,用长导线接到家庭电路上,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功率只有81瓦,则长导线的电阻是()

A.484Ω B.121Ω C.53.8Ω D.9Ω

13.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380V,线圈电阻为2 ,线圈中电流为10A。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s消耗的电能为W,产生的热量为Q,则()

A.W=3800J,Q=200J B.W=3800J,Q=3800J C.W=72200J,Q=200J D.W=72200J,Q=3800J

14.一定电阻R两端所加电压从8V减小到6V时,它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1.4W,则流过R的电流在此过程中()

A.增大0.1A B. 减小100mA C. 增大0.7A D .减小700mA

16.将二氧化硫与氧气按等质量混合,则混合气体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 A.1∶4 B.1∶3 C.1∶2 D.1∶1

18.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按下图装置中图A、图B的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

的探究试验。他们俩的做法是:①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天平的左

盘上,往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②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乙将

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最终如图C所示。③把装置放回到各自的天平上。待天平平稳后。两同学的天平所处的状态 ( )

A.甲、乙都不平衡B.甲不平衡、乙平衡 C.甲平衡、乙不平衡 D.甲、乙都平衡

19.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电池和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 B.核能是无污染能源

C.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二、填空实验题

21.20o C时,分别向盛有30克水的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KNO3(A杯)、NaCl

(B杯)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现象,则20o C时NaCl

的溶解度比KNO3的溶解度(填“大”或“小”或“不可比”)。该同学又取等质量的50o C 时的两杯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发现(填“A”或“B”)杯中有较多晶体析出,而另一杯中析出的晶体极少。小明同学由此想到,如果要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可采用

的方法是。

22.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A克;③准确称得B克的纯碱样品放入容器b中;④连接装置;⑤打开分液漏斗a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⑥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C克。试回答:

⑴若⑤⑥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 _(填“偏大”或“偏小”);

⑵步骤⑥的目的是__ __,装置A中试剂可选

用;

⑶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 _(填

“偏大”或“偏小”);

⑷E装置的作用是__ __;

⑸某同学认为此实验还缺少一个步骤,会影响实验结果。你认为缺少的步骤是。增加

这步骤的目的是。

23.近日有媒体报道沪杭磁悬浮列车项目已获立项,最快将于2010年开建。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原理来驱动的交通工具。由于运行时不需接触地面,受到阻力很小,因此磁悬浮列车将能转化为能的转化效率很高。

24.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某校科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碱石灰的作用是。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得到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为氮的氧化物,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两种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先通入(填写气体化学式);其理由是:。25.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

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小块白磷,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

图示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集气瓶内的长导管伸到瓶底,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热。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到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为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2)若实验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

(3)小组成员小冰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不理解,咨询老师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步骤⑤中集气瓶冷却速度,其二主要是。

26.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边,

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

地来回拉动,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等现象。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能。

(2)请说出该实验中的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现象:;原因:。

27.喜欢打篮球或看过球赛的同学一定记得这样一个现象:篮球落地后会再弹起,但球落地后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比前一次要低些。同样,在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也会发现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都比前一次要低些。你认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你猜想的理由是。

28.从图中的某些曲线可以看出,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的影响。请回答:

(1)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

骤是。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毫升淀

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的热水、沸水、冰块中保持5分钟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②④⑤

(2)图B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29.已知硫化铜(CuS)、硫化亚铜(Cu2S)粉末的颜色和氧化铜粉末相似且都不溶于水。在空气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试根据上述性质,设计一个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就能鉴别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三种粉末的简便化学实验方案,并将方案填写于下表中。实验提供天平及其他必要的设备。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1)

(2)

30.将适量黄色的草酸亚铁(FeC2O4·2H2O)粉末加入试管,在酒精灯上边加热边摇动,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生成黑色粉末。反应将结束时,用橡皮塞塞好试管,稍冷后,打开塞子将所得的黑色粉末撒在石棉网上,便会立即自燃起来。试回答下列问题:(1)黑色粉末是什么物质?为什么在空气中自燃:。

(2)反应结束时,用橡皮塞塞好试管有何作用:。

31.某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x g胆矾晶体,研细后加入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将足量的NaOH溶液与上述溶液充分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过滤后洗涤沉淀;

③将所得沉淀转移到坩埚中,均匀缓慢加热至完全变为黑色,

研细备用;

④按下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

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 mL气体

为准(见图甲),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若50 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 1 mL,刻度A为19,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

(2)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请完成后续实验。编

KClO3质量

(g)

其他物质质量

(g)

待测数

1 2.0 /

2 2.0 CuO 0.5

3 2.0 MnO2 0.5

(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检验CuO能否加快KClO3的分解1.往KClO3中加入CuO后加热并与未加CuO时进行比较

2.

3.

32.地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增大,它们能更多地吸收地表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气温升高的结果。下列现象中,在地球变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是。

A.极地的冰将更多地融化 B.海水的蒸发量将增多 C.植物的成长将趋缓

D.大气中水的含量将增大 E.海水的二氧化碳溶解度将升高

3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水垢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将100 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50mL的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1)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2)装置Ⅱ的作用是;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

(3)实验后同学们对测定值进行了讨论,有的说,该水垢中所含CaCO3的质量分数的测定值有可能偏低,有的说还可能偏高,并分别说出了自己的分析意见。

(相对原子质量:Fe—56;Ca—40;Mg—24;C—12;O—16)

关于测定值偏高或偏低的讨论请发表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4.用氯气或液氯消毒饮用水时,会和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有毒的有机物。因此,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ClO2。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

11.0℃,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

水,见光易分解。ClO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残留的臭味。

(1)我国最近研究成功用Cl2和NaClO2(N2保护下)制取ClO2,同时有NaCl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工业上也可以在60℃时,用稍加潮湿的KClO 3与草酸(C 2H 2O 4)反应制取ClO 2。某实验小

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ClO 2,在装置图中A 为ClO 2的发生装置,B 为ClO 2的收集装置,C 装置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①实验时,在A 装置外面需再加一个水浴装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B 装置外加冰水冷却,实验时在B 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C 装置的作用是 。

三、计算题

35.有一种测量压力的测力计,其原理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6V ,并保持不变;R 是一个压

敏电阻,R 的阻值可随压力F 的大小变化而改变,其关系如图乙所示;R 0是一个阻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它能对压敏电阻R 起保护作用;显示器显示测量的压力大小(实质是一个量程为0—3V 的电压表)。

(1)根据图象,归纳出R 的阻值随压力F 的大小变化的关系式;

(2)测力计读数为0N 时,求电压表的示数和电路上消耗的电功率;

(3)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求压力传感器R 上的电压及被测的压力;

(4)通过推导压力F 的大小与电压表示数U 的关系式,说明该测力显示器的刻度是否均匀。

中考科学之错题精选(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l 、A 2、A 3、B 4、D 5、B 6

、C 7、B 8、B 9、C 10、B 11、C 12、C 13、A 14、B 15、D 16、B 17、D 18、A 19、D 20、B 二、填空实验题

21.大 A 将固体溶于水配成热的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

22. ⑴偏小;⑵把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赶到

D 装置中去,氢氧化钠;⑶偏大;⑷防止外界的水蒸气或二氧化碳被D 吸收;⑸连接D 之前先通一会经过处理的空气。赶出装置内的二氧化碳,避免装置内原有的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

23.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或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电 机械

24. (1)(NH 4)2CO 3[或NH 4HCO 3]; 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2) 4NH 3+5O 2 4NO+6H 2O

(3)O 2 ; 若先通氨气,氨气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逸出会造成污染

25. (1)先下降后上升; (2)c+4a=5b 或[b-a=1/5(c-a)];

(3)吸收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4)可能是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溶于水,导致溶V 0 50 100 150 200 200 150

100 50

甲 乙 丙

液显酸性(或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酸); (5)偏大。

26. (1)内(热) (2)现象:塞子被弹起; 原因:筒内气体膨胀对活塞做功(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或 现象:筒口出现白雾;原因: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液滴 或 现象:筒壁发热; 原因: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7. 空气有阻力; 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8. (1)B (2)溶液中酶的数量(或浓度)有限

29.

30. (1)是铁粉, 颗粒小,因缓慢氧化温度达到着火点而自燃。

(2)避免外界空气进入与铁粉反应。 (3)表面积大,反应快。 (4)FeC 2O 4·2H 2O ==Fe+2CO 2+2H 2O 。

31. (1)19.8 (2)

32. A B D 33. (1)装置的气密性; (2)吸收CO 2中的水蒸气;(2分)除去空气中的CO 2;

(3)偏低,所加入的盐酸如果用量不足(偏少),可能导致测定值偏低;水垢中可能含有(FeCO 3等)其它与盐酸反应产生酸性气体的化学物质。或偏高,加入盐酸溶液后产生的CO 2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杂质也被碱石灰吸收;水垢中可能含有(MgCO 3等)其它与盐酸反应产生酸性气体的化学物质;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时,没有密封两端,致使空气中水份和CO 2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34. (1)2NaClO 2+ Cl 2 = 2ClO 2

↑ +2NaCl (2)①控制反应温度在60℃左右;出现黄绿色气体、红色液体, ②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35.(1)R=200Ω-12Ω/25N·F (2分)(2)1伏;0.15瓦(各1分)

(3)4伏;250牛(各1分)

(4)F=500-500/U F与U成反比,所以显示器刻度不均匀。(各1分)

最新中考科学:电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

2015年最新中考科学:电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 (考试内容:电流与电路、电压与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生活用电)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2.由欧姆定律I=U/R变形可得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电阻跟通过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无关D.导体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3.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只闭合S1时,L2发光、L1不发光,A2测L2电流 B.只闭合S2时,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1电流 C.闭合S1、S2时,L1、L2并联,A2测L2电流 D.闭合S1、S2时,L1、L2串联,A1、A2示数相等 4.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实验中,科学实验小组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得V的示数是3.8V,V1的示数是2.3V,V2的示数应为() A.1.5V B.3.8V C.2.3V D.6.1V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L1与灯L2是串联,且灯L1被短路B.电压表可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 C.电流表A1测的是灯L1的电流D.电流表A2测的是灯L1的电流 6.灯泡L上标有“2.5V”的字样,它的电阻随它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L的额定电流是0.2A B.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0ΩC.灯泡L的额定功率是6.25W D.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7.关于“12V 4W”的小灯泡L1和“9V 3W”的小灯泡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 l和L2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一样大 B.L l和L2串联在一起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多 C.L l和L2并联在一起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多 D.L2串联一个9Ω的电阻接在12V电路中,也能正常发光 8.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三个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其中在丙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通电一段时间后,U型管中两侧的液面高

最新整理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初中数学选择、填空、简答题 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C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B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B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 -(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C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B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初中化学中考易错题精选[1]

潍坊五中2011中考复习之易错题精选 1.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曝光:河南生猪主产区采用违禁药品瘦肉精,有毒猪肉流向双汇分公司。“瘦肉精“的化学式C12H19Cl3N2O,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C.每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药品硫酸铝,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 A.盐酸、硫酸B、氯化钠、碳酸钾 C.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D.氢氧化铝、氢氧化钠 3.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4.下列各项不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物质的溶解度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D.酸溶液的pH 5.现有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违背客观事实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固体溶解,并使溶液温度下降 B、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变小 C.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硫酸铜溶解度不变,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放入一根铁丝后,铁丝表面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6.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除去氢氧化钠中 少量的碳酸钠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鉴别氯化钠 溶液和稀盐酸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1 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 方案2 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7.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B.向pH=2的盐酸 中滴加过量的氢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 D.向pH=12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酸反应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 8.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10 2 8 +8 2 6 2 8 8 +18 2 8 2 +12 +2 2 +9 2 7 2 8 1 +11 +2 2 A. 和 B. 和 C.和 D. 和 9.小明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1 方案2 A.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水溶解加稀硫酸 B.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加稀盐酸用水洗涤 C、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锌粒加石蕊试液 D.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点燃通入澄清石灰水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 、CuSO4、H2SO4B、NaCl、Na2SO4、Na2CO3 C.NaCl、Ba(NO3)2、HCl D.NH4NO3、NaOH、Na2SO4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NaCl和H2SO4B.NaOH和HCl C.Na2CO3和H2SO4D.AgNO3和NaCl 12.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使用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 A.Cu(Fe2O3)加入稀硫酸,过滤 B.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C.NaOH溶液(Na2CO3)加入石灰水,过滤 D、CaO(CaCO3)加入稀盐酸,过滤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B)

中考英语易错题单选练习附答案

单项选择 ( )1. old lady in red is university professor. A. An; a B. An; / C. The; a D.The; an ( )2.--- Mom, could you buy me a dress like this? --- Certainly, we can buy one than this, but this. A. a worse; as good as B. a better; better than C. a more important; not as good as D. a cheaper; as good as ( )3.Could you tell me ? A. what she had done with the newspaper B. what the matter is with him C.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nearest hospital D. which gate I should go ( )4.--- Who will send you to the new school, your mom, your dad or your uncle? --- . I’ll go there by myself. A. All B. Either C. Neither D. None ( )5. I can still remember the sitting-room my mother and I in the evening. A. which; used to sit B. /; used to sit in C. that; used to sitting in D. /; are used to sitting ( )6. Everyone went to the movies me last night. I had to do my homework. A. by B. except C. including D. besides ( )7. he doesn’t hurt his leg, Jim will win the race. A. Although B. Since C. When D. If ( )8. I have just my book but I can’t find my notes in it. A. looked for B. looked after C. looked up D. looked through ( )9. ---Could you tell me ? --- Walk along the street and turn left at the first crossing. A. how I could get to the bank B. how can I get to the bank C. how to reach to the bank D. the direction of the bank ( )10. I was so busy with my schoolwork that I had time to play with my friends in those days. A. little B. a little C. few D. a few ( )11. ---How big is your office? --- Well, the of the office is 35 square meters. A. place B. area C. space D. room ( )12.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Mount Qian with me ? --- A. Not at all. B. Yes, I had love to. C. Yes, I’d love. D. Why not? ( )13. ---Have you ever visited the Maldives, Mr Hanson? --- Yes, I there with my wife last summer. A. have visited B. visited C. would visit D. visit ( )14. My grandma is so kind that she always does what she can people. A. help B. helps C. to help D. helping ( )15. fresh air! The haze has gone and the sky is clear. A. What B. How C. What a D. How a

中考科学易错题(2017年中考科学含答案)

中考科学易错题(2017年中考科学) 1.“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 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再 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 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 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A. h1>h2 h2>h3 B. h1>h2 h2<h3 C. h1<h2 h2=h3 D. h1<h2 h2<h3 2.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穿钉鞋跑步B.跳远时助跑 C.滑步推铅球 D.远距离投篮 3.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4.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5. 6.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7. 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 A.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B.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C.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D.脸朝前后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8.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热学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甲、乙两物质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2∶1,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温度升高了20℃,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由同样材料组成的丙、丁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温度之比是3∶1,则两物体吸收热量之比为______。【答案】80 12:1 【解析】 【分析】 【详解】 [1]∵Q吸=cmΔt,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 c甲m甲Δt甲=c乙m乙Δt乙 Δt甲:Δt乙= c乙m乙: c甲m甲==(1×1):(2×2)=1:4 ∵Δt甲=20℃,∴Δt乙=80℃。 [2]∵Q吸=cmΔt,且丙、丁两物体由同种材料做成 c丙=c乙,m丙:m丁=4:1,Δt丙:Δt丁=3:1 ∴两物体吸收热量 Q丙:Q丁= c丙m丙Δt丙:c丁m丁Δt丁=12:1 2.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需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实验中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答案】秒表 加热时间 3 J 2.810/kg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和质量,则需要秒表和天平; (2)[2]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故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多少; (3)[3]当水和食用油均由10℃加热到30℃时,变化温度相同,图中加热时间为3min 和4.5min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更多,加热时间更长,则a 图线为水,b 图线为食用油,又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则: 4.5min 3 3min 2 Q Q = =水吸油吸 则由Q cm Δt =可得当液体质量与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之比等于吸收热量之比,故食 用油的比热容为: 3 2 c Q c Q = =水水吸油 油吸 解得: 332J 2 4.210/kg 2.810/kg 3 J 3c c ??===??油水(℃)(℃) 3.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2020 中考易错题专项训练一(附答案)

中考物理易错题训练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图书馆内张贴“禁止大声喧哗"的标语,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速度快 2.冬季,南湖公园里的树枝上常会出现霜,从而形成雾凇景观,这一现象属于() A、凝固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3.潜水员潜人水中看见岸上树梢的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现象原因的是() 4.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茶杯上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5.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用p表示容器底 受到水的压强,用F浮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中,正确的是() 6.有两只分别标有“6V 3W"和“9V 3W”的小灯泡L、L2,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L和L2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一样大 B.灯L和L2串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两灯一样亮 C.灯L和L2并联在一起同时使用时,两灯的电功率一样大 D.将灯L,与一个120的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12V的电源上,灯L1能正常发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家用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和制冷用的电动机之间是联的。为了防止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应使用脚插头及对应的插座。 8.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线实现遥控的;医院里用线杀死微生物,达到灭菌的目的。 9.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效应来工作的。照明用的台灯的电源线比电饭煲的电源线 要(选填“粗”或“细”)。 10.如图所示,在使用电工钳时,厂柄上刻有条纹的橡胶皮,可以起到和的作用:它的手柄较长而钳口较短,从杠杆原理来说,可以起到的作用:刀口薄而锋利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2012年中考科学易错题集锦

中考易错题集 1. 静止在水平荷叶上的青蛙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对施加的力 和对施加的力。注意: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 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而沿斜面做匀速直线 运动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 3.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性,将兔毛置于其溶液中会,在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时必须将它 放在中然后称量。 4. 人的感觉如皮肤感觉(触觉、痛觉、冷觉、热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都在处形成。 5. 科学家将“试管婴儿”植入某变性人的体内使其怀孕,这种生殖是性生殖,同时表明该变性人一 定具有。克隆是生殖,营养生殖是,孢子生殖是。 6. 某光线与反射面成60°入射,则其反射角为,若光线垂直入射,则反射角为 7、Na2S Na2SO3Na2SO4的混合物中Na%=46%,则其中O%=? 8. 被子植物具有生物界中特有的现象。一个梨子中有多粒种子,这是因为形成这个梨子的花中 的个子房中有个胚珠,而对于南瓜来说开出来的花中有很多不能结果主要原因是 9. 如图发生日食时候月球的位置应该位于,发生日食的原因是, 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在C点时,他所看到的地相是 10. 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有同学设计了如上右图电路,则他是研究电功率与的定性 关系,本实验中他采用的科学方法有。试想一下,如何研究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11. 讲出下列所用的科学方法: (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用小磁针了解磁场的存在 (3)观察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来了解分子运动 (4)将乒乓球靠近音叉来了解音叉的振动(5)用水流来认识电流 (6)用光线反应光的特点(7)用磁感线认识磁场 12. 北方冬季酸雨酸性高的原因有 13. 某滑轮组中动滑轮重为200牛,绳所能承受的拉力为200牛,若不计摩擦、绳重,且已知承担重物 及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为5,则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 14. 写出如图甲乙丙丁的分类依据:甲乙丙丁 两栖类H2 丙 爬行类 乙鸟类Mg 甲 哺乳类 丁 软体动物 反应时间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在实数123.0,330tan ,60cos ,7 22 , 2121121112.0,,14.3,64,3,80032---- π中,无理数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算式2222 2222+++可化为( ) A 、42 B 、28 C 、82 D 、16 2 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5)x 2 -4x -1=0有实数根,则a 满足( ) A .a ≥1 B .a >1且a ≠5 C .a ≥1且a ≠5 D .a ≠5 4、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962 =+-x k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5、不等式2)2(2-≤-x x 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6、不等式组2x 3 x +12x 2>-??≥-? —的最小整数解是( ) A 、-1 B 、0 C 、2 D 、3 7、如图,反比例函数y=在第二象限的图象上有一点A ,过点A 作AB ⊥x 轴于B ,且S △AOB =2,则k 的值为( ) A.﹣4 C.﹣2 8、如图,在函数中x y 1 = 的图象上有三点A 、B 、C ,过这三点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过每一点所作两条垂线与x 轴、y 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则( ) A 、S 1>S 2>S 3 B 、S 1<S 2<S 3 C 、S 1<S 3<S 2 D 、S 1=S 2=S 3 9、方程,可以化成( ) A. B.

中考科学之易错题精选

中考科学之错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人在寒冷得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打寒颤,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得就是( ) A.就是体内产热大于散热 B.就是体内防止体温下降得重要反应 C.就是人类在严寒环境下生存得必然本能 D.就是在神经系统得调节下进行得 2.将一块灼热得木炭放入充满氧气得密闭容器中,待反应停止后,对容器内气体得判断一定正确得就是( ) A.该容器内气体可能会毒死小动物 B.该容器内气体一定会使小动物窒息而死 C.注入足量石灰水,石灰水不浑浊 D.注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3.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得水与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 与5N,判定物体在水酒精中得浮沉状态可能就是(ρ酒精=0、8×103kg/m3) ( )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 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C.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 D.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 4.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得示数就是F,如果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央,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得示数为5F ,则该物体得密度就是( )A.1、0×103kg/m3 B.0、8×103kg/m3 C.1、 5×103kg/m3 D.1、25×103 kg/m35.2010年3月1日,《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颁布这一条例得原因就是香烟燃烧产生得烟气中含有对人体危害很大得尼古丁(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质,下列与香烟有关得说法错误得就是:( ) A.青少年应善于自我保护,远离烟草 B.肺结核属于吸烟引起得疾病 C.CO 极易与血液里得血红蛋白结合且不易分离,故而有剧毒 D.烟叶中得烟碱与尼古丁等物质存在于细胞得细胞液中 6.关于禽流感病原体、结核病病原体、人肿瘤细胞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 、都有细胞结构 B 、都属于原核生物 C 、都可以成为抗原 D 、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8.比较归纳就是化学学习中常用得一种方法。以下就是C 、CH4、CO 三种物质转化为CO2得转化关系,即:①C →CO2 ②CH4→CO2 ③CO →CO2,对它们得比较归纳正确得就是( )A 、三种转化发生得都就是化合反应 B 、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 C 、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 D 、三种转化所有生成物在常温下都就是气体 11、在托盘天平得左、右盘各放一质量相同得烧杯,天平指针指向零点。往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且等质量分数得稀硫酸,再分别往左、右烧杯中加入等质量得过量锌粉与铁粉,至反应完全时,天平 ( )A.托盘左低右高 B.托盘左高右低 C.天平指针指向零点 D.无法判断 12.现有一只 “220V 100W ”得白炽灯,用长导线接到家庭电路上,灯泡消耗得实际功率功率只有81瓦,则长导线得电阻就是( )A.484Ω B.121Ω C.53、8Ω D.9Ω 13.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得电压为380V,线圈电阻为2 ,线圈中电流为10A 。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s 消耗得电能为W,产生得热量为Q,则 ( )A.W=3800J,Q=200J B.W=3800J,Q=3800J C.W=72200J,Q=200J D.W=72200J,Q=3800J 14.一定电阻R 两端所加电压从8V 减小到6V 时,它消耗得电功率变化了1、4W,则流过R 得电流在此过程中( )

最新中考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集

2018年中考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集一、声光学 1. 如图 1 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 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 了改变乐音的 (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2.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戳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五角形四 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 ) A、出现一个蜡烛的火焰的实像 B、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 C、出现四个和小孔形状相同的清晰光斑 D、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虚像 3.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 原来相比较,将() A. 减小90° B.减小30° C.减小45° D.减小15°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 2 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 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 5.小丽用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图 3 乙所示,若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 如图甲所示,则( ) A.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前伸B.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后缩C.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后缩D.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前伸 二、力学 6. 小明同学测某物体长度时,情景如图5,则物体长度________cm. 7.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 A、v与s成正比 B、 v与t成反比 C、s与t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 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6kg/m3, ,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 6 kg/m3, B 12kg/m3, C.4 kg/m3, D 无法确定 9. 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 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10.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7 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 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 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11.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 惯性大小() A.一样大 B.速度为4米/秒时大 C.速度为6米/秒时大 D.无法比较 12.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 )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 图1 图7 图2 图3 图5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汇总及答案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汇总及答案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如图,能判定 AB ∥CD 的条件是( ) A .∠1=∠2 B .∠1+∠2= 180° C .∠3=∠4 D .∠3+∠1=180° 2.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a+3)(a-3)=a 2-9; B .x 2+x-5=(x-2)(x+3)+1; C .a 2b+ab 2=ab (a+b ) D .x 2+1=x (x+ x 1) 3.用科学记数方法表示0000907.0,得( ) A .4 1007.9-? B .5 1007.9-? C .6 107.90-? D .7 107.90-? 4.小马虎在下面的计算中只做对了一道题,则他做对的题目是 ( ) A .2 2 2 )(b a b a -=- B .6 2 34)2(a a =- C .5232a a a =+ D .1)1(--=--a a 5.方程 x 3=2 2-x 的解的情况是( ) A .2=x B .6=x C .6-=x D .无解 6.已知2 35x x ++的值为 3,则代数式2 391x x +-的值为( ) A .-9 B .-7 C .0 D .3 7.下列事件中,届于不确定事件的是( ) A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B.太阳从西边升起 C.在1,2,3,4中任取一个教比 5大 D.打开数学书就翻到第10页 8.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5cm,3cm,1cm B.6cm,4cm,2cm C. 8cm, 5cm, 3cm D. 9cm,6cm,4cm 9.在下面四个图形中,既包含图形的旋转,又有图形的轴对称设计的是() A.B.C.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已连续抛掷了 2000次,其中抛掷出 5点的次数最少,则第2001次一定抛掷出 5点 B.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因此买1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 C.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的概率是50%,所以明天将有一半时间在下雨 D.抛掷一枚图钉,钉尖触地和钉尖朝上的概率不相等 11.某地区10户家庭的年消费情况如下:年消费l0万元的有2户,年消费5万元的有l 户,年消费1.5万元的有6户,年消费7千元的有1户.可估计该地区每户年消费金额的一般水平为() A.1.5万元 B.5万元 C.10万元 D.3.47万元 1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13.下列图形中,由已知图形通过平移变换得到的是()

中考科学易错题

最新中考科学易错题 一、以往学生典型易错题答题情况和原因分析 总体来说,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基本概念不理解、死记硬背;审题不仔细,理解不正确;解题不规范,思考不全面;语言表达能力差,答题不到位、用词欠 准确;灵活应用不够,综合能力不强等。 (一).物质科学部分: 例1、医院里有一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 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里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 1 kg/m3 B、 2 kg/m3 C、 2.2 kg/m3 D、2.5 kg/m3 例2、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受压物体表面 D、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水平地面 例3、小明用力推水平地面的某一物体,没有推动,原因是小明对物体的推 力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例4、如图所示四个演示实验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又如: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装置中,能反映出发电机原理的是() A B C D 例5、观察下图并填空。 例6、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就越大,现将等体积90%和10%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50% B、= 50% C、< 50% D、不能确定 例7、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B. 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越大 C. 做功越多,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越大

D. 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例8、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内能一样大 B. 机械能一样大、乙的内能大 C. 乙的机械能大、内能一样大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例9、(08金华30).现有A、B、C、D四种物质,均为初中科学中常见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只含有两种元素,A是黑色固体,在常温下B、C、D为无色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由此可以判断C物质是▲,D物质是▲。 (填名称或化学式) (2)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10、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 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 D.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里沿直线传播 (二).生命科学部分: 例1、自然界的生物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冬天,槐树的 叶片都已落下,而松树却郁郁葱葱,从两者对寒冷环境的反应情况而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槐树比松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比槐树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槐树与松树一样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两者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例2、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生活着许多水生、陆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园 内河流交汇,鸟语花香,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该湿地公园属于() A.种群B.生态系统C.群落D.生物圈 例3、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①池塘中的一个衣藻.②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③池塘中的所有衣藻.④池塘。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层次 是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细胞、种群、个体、生态系统 例题4、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这是因为() A.体质太差 B.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 C.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弱 D.青霉素不纯 例5、下列关于免疫的实例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种卡介苗 B.泪液和唾液的杀菌作用 C.注射乙肝疫苗 D.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再患天花

中考物理易错题经典题含答案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A.一样大; B.速度为4米/秒时大; C.速度为6米/秒时大; D.无法比较 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 个个个个 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6.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9.蹦极游戏是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a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游戏者从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体速度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 、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中考科学考前20天大冲刺:分析计算题好题易错题汇编

中考科学考前20天大冲刺:分析计算题好题易错题汇编参考答案 1、(1)内能 机械能 (2)①④ (3)4.536×1014 2.(1)物理(2)反应后没有Cl 2生成,便于分离,不污染环境 (3)①应使装置A 处于60.0℃的环境中、使装置B 处于低于11.0℃的环境中 ②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 3、答案:(1)比热容;(2)化学能;(3)3.6×105J ;800;(4)电;节能环保. 4、 (1)液泡 ……… 2分 (2)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2分 (3)大于 ……2分 (4)设小苏打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为%P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 168 44 12克×%P 2.2克 克 克.2244=%×12168P ………………………………………………1分 %P = 70% ……………………………1分 答:小苏打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为70% 5.(1)W =Fs = 800N ×1000m=8×105J---------------------------------------------(3分) (2)P =Fv = 800N ×2.5m/s=2×103W--------------------------------------------(3分) 或:匀速前进1000米用的时间t = s /v=1000m/2.5m/s=400s P = W /t = /400s =2×103W 其中:公式、代入、结果各1分。 6.(1)上-------------------------------------------------------------------------------(2分) (2)BD----------------------------------------------------------------------------- (2分) (3)①E=80v 3---------------------------------------------------------------------- (2分) ②1s 内所产生的电能:W 电=E ×20%=0.2×104J------------------- (1分) 由P = W /t 得:t = W / P =0.2×104J /100W=20s-------------------------- (2分) 7.(1)C ------------------------------------------------------------------------------------(2分) (2)P=F/S =mg/S=(5400+60)kg×10N/kg/0.04m 2×6=2.275×105Pa -----------(2分) (3)W = F S=fvt=1000N×15m/s×20×60s=1.8×107J ------------------------------(2分) P=W/t=1.8×107J/20×60s= 1.5×104W ----------------------------------------(2分) 8.(1)慢跑(2分) (2)葡萄糖(或“C 6H 12O 6”)(2分) (3)子房(或“苹果的子房”)(2分) 9、(1)A (2分) (2)解:根据I=P/U (1分) =880瓦/220伏 =4安 (2分) (3) W=Pt (1分) =880瓦×600秒=5.28×105焦耳 (2分)

浙江中考科学易错题汇总

易错题 化学部分 1、下列变化中,肯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物质发生爆炸;②由铝原子变成铝离子;③酒精燃烧;④火柴梗蘸一点儿浓硫酸后变黑; ⑤汽油挥发. A ② B. ①②③④ C . ①④⑤ D . ③⑤ 2.将36.5g稀盐酸和40g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则所得溶液的pH 值() A.一定等于7 B.可能等于7 C.一定大于7 D.一定小于7 3、氯气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O+HCl,其中HCIO是一种酸。将CI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 A、NaCI H2O, B、NaCIO H2O, C、NaCI NaCIO, D、NaCI NaCIO H2O 4、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5. 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A. 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 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 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6.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使用试剂判断方法 A 铁粉如果有气泡,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