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特点及启示

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特点及启示
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特点及启示

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特点及启示

2010-12-3

摘要:商业票据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市场投融资工具、完善市场收益率曲线、支持中央货币政策操作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经验及运行特点,以期为研究推出适合国内发行便利的短期商业票据,推动企业短期直接债务融资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建设提供借鉴。

商业票据作为货币市场工具,不仅是投资者进行短期投资的重要品种,而且是企业筹集短期资金、进行流动性管理的主要金融工具。在美国的货币市场上,商业票据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其发展历程及市场特点对于推动我国短期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美国货币市场概况及商业票据市场在其中的地位

经过不断的发展,美国货币市场目前已咸为一个完全国际化、开放性的短期资金流通市场.其主要金融产品包括国库券(Treasure Bill,T-Bill)、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CP)、联邦基金(Federal Funds)、银行承兑汇票(Banker’s Acceptance,BA)、大额可转让存单(Certificates of Deposit,CD),回购协议(Repos)等。货币市场工具的发行人主要有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大的非金融企业。这些机构因流动性良好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由于货币市场工具交易的面值通常很大,个人投资者一般不能直接参与,所以货币市场是一个以交易商和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

目前,美国货币市场各类子市场门类齐全,并以国库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联邦基金市场和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为主体,而其他子市场处于辅助地位。其中,商业票据市场存量占比近30%(截至2009年底),其投资者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养老基金、商业银行以及各类非金融企业等。

二、美国商业票据的涵义及类别

(一)美国商业票据的发行特点

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一般以短期融资为目的,直接向货币市场投资者发行。

从发行人信用级别看,美国商业票据的发行人主要是信用良好的各类机构,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近年来低信用等级发行人也开始通过信用增进手段以及提供各类抵押品发行商业票据。

从募集资金使用方向看,发行商业票据主要用来补充营运资本以及短期资金。由于商业票据发行的便捷性,其近年来也逐步被用作并购项目中的过桥融资工具。

从期限看,美国商业票据的期限一般在270天以内,其中大多数票据期限在90天以内。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美国证券法特别条款规定期限在270天以

内的商业票据可免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进行注册;第二,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规定,期限在90天以内的商业票据可以作为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窗口(Discount Window)融资的抵押品。

(二)美国商业票据分类

根据发行方式的不同,美国的商业票据可分为直接发行票据(Direct Paper)和中介发行票据(Direct Paper)。其中,直接发行票据由发行人直接面向投资者进行销售,发行人主要是具有金融产品销售能力的各类金融机构。而大多数非金融机构需要在投资银行的协助下发行票据,即采用中介发行方式。

根据商业票据交易结构及其是否含有增信措施,美国商业票据又可分为普通商业票据、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以及信用支持商业票据三类(见表1)。其中,普通商业票据、信用支持商业票据的结构分别与信用债券和担保债券相同,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利用资产证券化技术进行信用增进。

三、美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历程

(一)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历史

商业票据是最古老的货币市场工具之一。最初的商业票据是通过证券经纪人发行的,出售票据的是各类工商企业,购买者多为商业银行。20世纪20年代起,商业票据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量的扩张,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短期信贷的需求,由此导致消费信贷金融公司的产生,以满足消费品购买的融资需要,其筹措资金的渠道主要通过发行商业票据。20世纪60年代,在经济持续增长、联邦储备体系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为满足日益扩张的资金需求,美国的商业银行开始发行自己的商业票据,美国商业票据发行迅速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票据市场又有了较大发展,商业票据因其信用质量高、期限短、信息透明等优点,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1989年,美国商业票据未清偿金额为4928亿美元,超过了短期国库券

未清偿金额(4170亿美元),成为美国货币市场上非常重要的融资工具。2000年美国有1581家企业发行商业票据,至当年11月,发行在外的商业票据余额约达9860亿美元。

(二)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因素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迅速发展并非偶然,从宏观层面看是由一系列经济、制度、技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微观层面看则源于其不同于其他金融工具的特点,即无论对发行者或投资者而言,商业票据都是一种理想的金融工具。

归纳起来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迅速发展主要与以下四方面因素有关:

第一,商业票据有着其他融资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这主要表现在:(1)成本优势。曾经一段时期商业票据的利率比同期银行优惠贷款利率要低2—3个百分点,即使加上发行费用,其总发行成本也比银行贷款成本低。(2)灵活性较强,融资迅速。发行人可以直接面向市场多种机构投资者,并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自己对资金的需求来设计商业票据的期限、利率等要素,正常情况下当天就可以筹集到资金。

(3)有利于树立市场信誉。只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才能进入商业票据市场达成融资目的,因此,商业票据的发行本身就是公司实力、信誉的最好证明。

第二,依靠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商业票据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吸引了大量财务状况良好、信誉很高的大公司到货币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各商业银行为了不失去优质客户,改变了传统的以银行贷款为主的服务方式,而是向企业发行商业票据提供贷款承诺(Loan Commitment)或信贷额度(Line of Credit)服务,以使发行人在商业票据发行过程中能够随时动用银行贷款来支持票据的发行。

第三,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均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态度。根据美国证券法的有关要求,面值在10万美元以上、期限在270天以下、且用于临时性融资的商业票据,其发行前可以不必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登记。

第四,金融市场的利率管制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促进了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的贷款利率上升。由于面临Q条例的管制,银行吸收存款以及发放贷款的能力受到很大影响。一些长期依赖于银行贷款的企业无法通过银行贷款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不得不转向货币市场融资。此外,银行也开始利用货币市场发行商业票据,从而规避Q条例的管制。

四、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现状及启示

(一)发行主体

目前美国有超过1700家企业发行商业票据,其中金融性企业占了大多数。这些金融性企业主要从事存贷款和质押等银行类业务、金融租赁代理和其它商业借贷、担保背书以及其它投资活动等;而非金融性企业则包括制造商、公用事业服务商、工业企业和其它服务性公司等。作为一种非担保金融工具,市场对商业票据发行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发行者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健全的财务制度才能发行商业票据。

虽然商业票据的发行者一般都有较高的信用等级,但较小或低信用等级的企业有时也可以发行商业票据,但它们必须借助信用等级较高的公司给予信用支持(信用支持票据)或以高品质的资产为抵押(抵押支持商业票据)。

(二)发行方式

商业票据的发行有两种方式:直接发行与通过证券交易商发行。直接发行(Direct Placement)是指由发行人直接面向市场投资者销售商业票据而无需代理机构或中介机构的帮助。该方式适合于那些发行数额较大(发行额达到5亿~10亿美元)、且需要经常发行商业票据的企业。由于金融机构需要不断从市场融资以便向客户提供贷款,因而大多数金融机构采用了直接方式发行票据。在美国约有50%左右的商业票据是发行人直接销售的。通过证券交易商发行(Dealer Placement)是指发行人通过证券交易商或代理机构出售票据,后者在尽力承销基础上推销票据。

(三)评级机制

在美国主要有三家评级公司对商业票据进行评级,即穆迪投资服务公司(Moody's)、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 Poor)和惠誉评级(Fitch),三家评级机构对各等级商业票据的评级标准见表2:

根据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标准普尔公司的评级标准.美国已发行商业票据中,约有75.9%为最高等级A-1/P-1,另有13.4%为次高等级A-2/P-2。根据相关规则,若要成为信用最高等级的票据,必须有两家信用评级机构给予最高级别的评级。如果只有一家公司给予最高评级,或者两家公司均给予次高评级,则该票据

仍属于二级票据,发行该票据必须向投资者支付更高的利率。最高等级和中等信用等级的商业票据,利差可达10个基点到150个基点不等。

(四)票据托管与清算

美国商业票据的托管结算业务原由证券存托公司(DTC)和国家证券结算公司(NSCC)分别负责。1999年,DTC与NSCC合并成立证券存托与结算公司(DTCC),成为提供全美各种证券托管和证券交易清算的全国性机构,以整合业务、资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商业票据的主要投资者

美国商业票据的主要投资者为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据2010年第一季度统计数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总共持有价值4485亿美元的商业票据.占比41.4%。其次为外国企业、融资公司、州政府与当地政府以及共同基金,分别持有1925亿。83.6亿、82.4亿以及78.7亿美元的商业票据,占比分别为17.78%、7.72%、7.61%及7.27%。

(六)二级市场交易

美国商业票据的二级市场是一个柜台市场(OTC)和场外大宗交易市场,采取询价交易方式,小额投资只能通过投资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来间接参与商业票据的投资。

从美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特点可以看出.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票据以其便利性、灵活性等特点受到了发行人和投资人的青睐。它不仅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产品,也是货币市场重要的投资品种,同时还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一个重要工具。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市场的活跃,对收益率曲线的完善也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中长端直接债务融资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但1年以下产品发展仍显不足,企业尚未能真正进入短期、超短期的直接债务融资市场,投资者也缺乏货币市场投资工具。借鉴美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经验,研究推出适合国内发行便利的短期商业票据,对于推动企业短期直接债务融资市场和货币市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云贤.美国金融体系考察报告.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刘振亚.美国债券市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杜,2001

[3]彭兴韵,李格干.美国商业票据大观.银行家,2003,12

[4]尚福俊.试析美国的商业票据市场. 国际金融研究,1996,5

(整理)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与美国比较得出的一些发展趋势的启示.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与美国比较得出的一些发展趋势的启示 作者:李雪寒 内容摘要: 1中国债券市场最新数据及发展现状 2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 3中美两国比较中得到的中国发展未来趋势 1 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最新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债券市场从无到有,并形成了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发展特点,总的来说有如下几点: 1.1中国债券市场的组成结构 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形成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基本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其中,银行间市场是债券市场的主体,债券存量和交易量约占全市场90%左右。交易所市场是除银行以外的各类社会投资者,属于集中撮合交易的零售市场,实行净额结算。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银行间市场的延伸,也属于零售市场.如下图所示:

表1: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图资料来源:新浪财经 从发行债券的属性来看,前中国债券的有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上市公司债、可转换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国际机构债、非银行金融债等。 1.2 我国债券市场的最新发展特征: 1.2.1 债券市场总体发展规模近些年来迅速扩大。 1997年到2011年的十四年间,我国债券市场余额从4781亿元,增加到22.1万亿元,增长了近45倍,年均增速达31.5%,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从6%升至47%。其中2011年的信用类债券发行总额就超过2.3万亿元(如下图所示),发行只数也从几只单一国债到仅信用类债券2011年就达到1385只。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我国债券市场排名从世界第20位已提升至世界 第4位。

现代消费者特征分析

第三篇消费者特征

第三篇消费者特征篇 消费者特征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针对目标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的产品开发、市场推广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篇主要是围绕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目标消费者的一些基本统计特征进行陈述,包括了性别、年龄、教育、收入等各个指标。同时还进一步针对主要药品的目标消费者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本篇的主要架构如下: ?第一章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目标消费者特征 ?第二章广东市场口服液消费者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三类市场口服液消费者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目标消费者特征 本章主要描述的是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的目标消费者特征。我们选取的是“过去三个月服用香雪口服液的消费者”来进行统计上的交叉分析,从而保证这些样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具体的样本量方面,过去三个月服用过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的消费者样本总量为477个;其中一级市场样本量为283个、二级市场样本量为139个、三级市场样本量为55个,均能够满足统计所需的最低样本要求。 1.1 香雪口服液目标消费者特征 1.1.1 性别 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的目标消费者中,男性的比例达到了51.6%,女性的比例达到了48.4%,两者基本相当。各类市场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基数:样本总量=477] 1.1.2年龄结构 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的目标消费者中,20-44岁的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都有10%以上的比例,而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比例则在6%到10%之间。其中“10-14岁”、“50-54岁”、

“60-64岁”的消费者比例最低,均不足8%。 [基数:样本总量=477] 一级市场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的目标消费者主要集中在20-44岁的各个年龄段。二级市场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的目标消费者主要集中在15-24、40-49岁各个年龄段。三级市场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的目标消费者主要集中在15-34岁各个年龄段。 [基数:样本总量=477] 1.1.3文化程度 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的目标消费者中,属于“高中/中专/技校”文化程度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1.9%。其次是属于“初中及以下”和“大专”程度的,分别达到了28.9%和23.3%。而属于“本科及以上”的消费者比例最低,仅有5.9%。三类市场的情况大致相同。

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

第一章第二节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 与严峻的市场环境相呼应的是市场竞争的特点也在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企业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发生着变化。认清主要竞争因素的影响力,对于企业管理者充分利用、获取最大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20世纪的市场竞争特点相比,21世纪的竞争又有了新的特点。 1.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国外新产品的研制周期大大缩短。例如,AT&T公司新电话的开发时间从过去2年缩短为1年;惠普公司新打印机的开发时间从过去的4.5年缩短为22个月,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强,如图1-1所示。与此相应的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革新换代速度加快。由于产品在市场上存留时间大大缩短了,企业在产品开发和上市时间的活动余地也越来越小,给企业造成巨大压力。例如当今的计算机,几乎是一上市就已经过时了,就连消费者都有些应接不暇。虽然在企业中流行着"销售一代、生产一代、研究一代、构思一代"的说法,然而这毕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一般的中小企业在此等环境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许多企业曾有过一阵红火,但由于后续产品开发跟不上,造成产品落伍之时,也就是企业倒闭之日。 2.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 因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突出,厂家为了更好地满足其要求,便不断推出新的品种,从而引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产品开发竞争,结果是产品的品种数成倍增长。以日用百货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75年到1991年,品种数已从2 000种左右增加到20 000种左右,如图1-2所示。尽管产品数已非常丰富,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仍然感到难以称心如意。为了吸引用户,许多厂家不得不绞尽脑汁不断增加花色品种。但是,按照传统的思路,每一种产品都生产一批以备用户选择的话,那么制造商和销售商都要背上沉重的负担,如图1-2所示,超级市场的平均库存,在1985年前后约为13 000 SKU(Stock Keep Unit), 而到1991年时约为20 000 SKU,库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3.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活动的节奏越来越快。其结果是每个企业都感到用户对时间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变化的直接反映就是竞争主要因素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的企业间竞争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到70年代时竞争的主要因素转变为质量,进入80年代以后竞争的主要因素转变为时间。这里所说的时间要素主要是指交货期和响应周期。用户不但要求厂家要按期交货,而且要求的交货期越来越短。我们说企业要有很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不仅指产品品种,更重要的是指产品上市时间,即尽可能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例如,在90年代初期,日本汽车制造商平均2年可向市场推出一个新车型,而同期的美国汽车制造商推出相同档次的车型却要5~7年。可以想象,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市场竞争中该有多么被动。对于现在的厂家来说,市场机会几乎是稍纵即逝,留给企业思考和决策的时间极为有限。如果一个企业对用户要求的反应稍微慢一点,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因此,缩短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满足用户要求,已成为当今所有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4. 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用户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已不满足于从市场上买到标准化生产的产品,他们希望得到按照自己要求定制的产品或服务。这些变化导致产品生产方式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企业开发出一种产品,然后组织规模化大批量生产,用一种标准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这种模式已不再能使企业继续获得效益。现在的企业必须具有根据每一个顾客的特别要求定制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即所谓的"一对一(One-to-One)"的定制化服务(Customized Service)。企业为了能在新的环境下继续保持发展,纷纷转变生产管理模式,采取措施从大量生产(Mass Production)转向定制化大量生产。例如,以生

美国基金业发展史

美国基金业的发展史 发布者: 杨洋(yangyang2.zh) 发布时间:2009-04-02 访问次数: 1、开始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国民收入急剧增长,国内外投资活动异常活跃,同时经济活动也日益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投资信托制度便引入美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了一些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投资信托类似的投资工具。1889年成立恶毒纽约股票信托、1893年成立的波士顿个人财产信托以及1904年成立的铁路和电灯证券公司。而诸如此类各种投资信托所代表的美国人的投资比例是微小 的,在美国家庭金融资产价值中所占的比 重远不到1%。 2、喧嚣的20世纪20年代和大崩溃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地位战争摧毁了欧洲大部分工业基础,并为美国工业奇迹般地扩展进入这一新市场提供了契机。在20年代,美国人的收入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而且更有富余的部分用于投资。对基金业同样重要的是,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向国人出售自由债券,且其中一些面额小到50美元,这使得2000万美国人学会了投资。20年代的牛市吸引很多的美国人直接投资于普通股票。但投资信托的优越性也吸引了很多的投资者。 信托投资的具体组织类型随信托类型而变化。20年代投资信托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最流行的是类似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投资信托,或我们目前所称的封闭式基金。1921年4月,美国出现了第一个投资基金组织美国国际证券信托,该基金的运作与此前的英国基金基本雷同,亦为封闭式基金,即基金发行在外的受益凭证数量固定不变,投资人只能在市场上进行受益凭证的交易,其价格由供求关系调节。从1924年开始至1929年的5年中,建立了56个封闭式投资信托。在大危机发生时,89个公开发售封闭式投资信托向公众披露其所持有的资产价值总额约为30亿美元。 另一类20年代首次出现的主要的投资公司类型是开放式基金。有时也被称为波士顿型投资信托。虽然在

美国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鼓励创业、培育自主创业意识,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保持经济活力的源泉。大力推进创业工作是党和政府在总结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工作的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以美国为例,通过对美国创业扶持政策体系的介绍和分析,从中得到若干启示,提出我国建设扶持创业政策体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业扶持政策建议 一、引言 创业是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我国近年来非常重视创业、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看出,大力推进创业工作是党和政府在总结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工作的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在于近30年兴起的创业革命,而支撑美国创业革命获得巨大成功的是其完善的创业政策体系。认真分析研究美国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深入推进创业,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美国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 1、创业教育系统 (1)创业教育资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实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的机构,鼓励创业者积极创业。另外,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机构和基金的广泛支持,比如科尔曼基金会、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考夫曼创业流动基金会、新墨西哥企业发展中心等,这些基金会每年都会以不同的奖励形式赞助创业教育。此外,美国的风险投资机制十分完善,也为创业教育提供了经费保障。 (2)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美国推广创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有小企业管理局(SBA)、美国堪萨斯州青年创业家、柯夫曼创业中心等。同时,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机构种类也很多,如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制定和实施创业教育课程计划、创业教育研究计划、外延拓展计划;创业家协会,由杰出创业家组成,参与教学,并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和捐助;智囊团,由外聘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等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就创业教育提出建议与措施,发挥咨询与外联的作用等。 (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美国创业教育的萌芽可追溯至1947年,体现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的一门课程《新创企业管理》。1977年,美国约有70所大学设立了创业课程,到1999年美国设立了创业课程的大学超过1000所。大学里创业课程体系完善,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组成,课程内容涵盖小企业的运作、高科技企业的管理、创新及管理能力的提升等。美国不仅在大学开设有创业课程,

美国债券市场简介及与中国债券市场之比较

美国债券市场简介及与中国债券市场之比较 中央国债公司信息部 李婧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就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漫长历程来说,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介绍全世界最发达的债券市场——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其一、二级市场的特点,希望能为我国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 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美国债券市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债券市场之一。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92年,当时,为了方便美国政府债券的销售和交易,成立了纽约股票交易所。换言之,作为当今全世界交易额最大的股票市场,纽约股票交易所在当年实际上是债券交易所。随着股票发行量和交易量的增加,债券逐渐离开交易所市场。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债券的销售主要依靠华尔街雇佣的销售员挨家挨户地推销。与此同时,债券的交易转向了场外市场,但交易极其不活跃,因为大多数债券投资者都采取购买并持有的投资策略,其目的在于获得稳定的利息回报。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和金融体制变化刺激了债券的交易。两次石油危机造成了很高的通货膨胀率,并导致全球固定汇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利率不仅发生大幅度的上升(相应的是债券价格大幅度下跌),而且,波动极其剧烈(相应

的是债券价格的剧烈变化),这种状况使得购买债券的风险迅速增加。两次石油危机的另一个间接结果是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这使得大量企业、地方政府开始主要依靠债券市场、而不是银行贷款来获得直接的债务性资金,其结果就是债券发行规模的迅速增长。债券价格风险的上升和发行量的增加从规避风险、提供流动性等两个方面对债券二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此外,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也要求有一个较为发达的债券二级市场,以便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现在,债券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和企业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美国的债券市场也成为了汇聚全球资金的重要资本市场。截止到2005年年末,美国债券市场余额已达25.331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股票市值21.22万亿美元的1.2倍。 二、美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与结构 1、美国政府债券 这种由美国政府(财政部)发放的债券被称为国库券。有三种分类: 美国短期国库券(Treasury Bills)─期限从九十天到一年不等; 美国中期国库券(Treasury Notes)─期限二到十年不等; 美国长期国债(Treasury Bonds)─期限十到三十年不等。 人们普遍认为国库券是最为安全之债券投资,因为有美国政府完全的信用担保。除非天灾人祸,否则到期一定会兑付。债券期限1数据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ca11369122.html, 2数据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ca11369122.html,

美国市场调查报告

美国市场调查报告 篇一:美国市场调研 美国市场 一、美国市场分析 1.美国市场的特点: 近年来更多的美国人会把手中的钱54%花在电子产品上,33%花在衣服上,27%花在车上,还有23%花在装修上。谷歌上找到的调查:如果美国人中了10万美金的彩票,他们会做什么?数据显示,其中10%用来投资,29%作为一个新房子的首付,19%用来重新装修房子,12%去旅行,11%买一辆奢侈的车。 美国有着世界最大的市场容量,也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市场。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民族大熔炉,因此美国市场的需求具备多样性的特点,基本没有产品忌讳和限制。同时,美国市场重质量,讲品牌,尤其重视产品安全。所以,一定要严把质量关。 在美国,一般浅洁的颜色受人喜爱,如象牙色、浅绿色、浅蓝色、黄色、粉红色、浅黄褐色。很多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1)纯色系色彩比较受人欢迎;(2)明亮、鲜艳的颜色比灰暗的颜色受人欢迎。美国人对13或3特别敏感忌讳蝙蝠,镰刀,锤头之类。但偏爱猫头鹰跟白猫。

虽然美国人情味淡,但是他们之间送礼品却是很平常的事。他们送礼的一些特点:送小孩礼品,一般不送衣服,主要以玩具、户外用品、DIY手工制品为主;年轻人,一般以服装配件、新潮的工艺品、电子产品为主;老人主要以家居类、厨房用品、工艺品和收藏品为主。 此外,在北美市场,由于他们家庭观念比较单薄、家庭关系脆弱,政府和社会都在极力的倡导家庭观念,因此温情类和家庭产品可能比较适合美国市场(亲子装、亲子类产品)。 2.美国的销售季节 美国市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销售季节性强,每年2-5月、7-9月、11-12月都是它们的销售旺季,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销售业绩都在按40%左右增长,卖家在销售时可以卡好营销节点。大商场和超级市场的销售季节是:1-5月为春季,7-9月为初秋升学期,主要以销售学生用品为主;9-10月为秋季,11-12月为假期,即圣诞节时期。年末又是退税季节(美国的退税制度:每年4月15日是美国报税的“Deadline”,即每年报税的截止日,据统计,这一天是美国人全年中请病假不上班人数最多的。许多开销是可以免税的,比如医疗养老保险中个人缴纳的部分,股票损失,搬家费用,慈善捐助,医疗开销等等。年底是有不少退回的。),

(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思考

推动中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思考 2003-04-03 商业票据市场作为衔接中央银行和企业的短期资金融通场所,在一国货币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中国商业票据市场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只有找出限制票据市场发展的原因所在,并借鉴国外成熟的运作经验,才能实现中国票据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推动中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 目前中国的资金流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企业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合企业需要的融资方式、融资时机以及融资规模。其二,中国的资金价格——利率一直受到管理层的严格管制。企业不论好坏只能依据银行基本统一的价格获取资金,这样就很难利用利率杠杆来合理、高效地配置资金资源。因此,推动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可视为深化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首先,作为直接融资工具,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为筹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票据因期限短、面额大而有利于管理及风险控制。其次,有利于促进利率的市场化。近年来,中国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主要是在银行间市场上,而企业、居民等实体经济部门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才是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和关键。

(二)有助于防化银行信贷风险 发行商业票据融资,可以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避免金融风险在银行业的过度集中。商业票据融资对企业的约束力较银行贷款强,因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用意识。银行通过市场购买商业票据,既可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也可改变资产过于单一的弊端,促进资产组合的优化。 (三)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 中央银行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增加住房消费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但效果不甚理想。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面对千万个人消费者势必力不从心。如果尝试让大型房地产公司和汽车销售商发行商业票据,发行者以现有房产和汽车为抵押筹集资金,向消费者开展分期付款业务,这样可以直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并可大大简化中央银行货币信贷政策的中间传导环节。 二、中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缓慢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传统的商业票据是商业上由于信用关系形成的短期无担保债务凭证,具有抽象性和无因性。典型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它不仅是一种信用结算工具,也是一种融资工具。目前中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缓慢的表现及原因主要是:

美国百年股票市场历史

1551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MUSCOV股份公司,最早的股票投资者是喜欢探险的伦敦商人。 但西方的股票和证券交易所最早却产生于1611年的荷兰,英国和法国也在较早时候建立了证券交易所。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于1811年由经纪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树协议》建立起来并开始营运。较晚建立起来的美国股票市场却是对现代意义上的证券投资最有典型意义的,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纽约证券交易所逐步变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证券交易市场,美国也成为证券投资的中心。我们对西方股票市场和股票投资理论的研究,也以美国为主,基本也可以窥得西方现代股票投资和股票投资理论发展的全豹。 美国股票市场和股票投资近200年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历史时期。 一、第一个历史时期是从18世纪末至1886年,美国股票市场初步得到发展 美国证券市场萌芽于18世纪末,1811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严格意义的美国证券市场真正形成,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马里兰州和费城的证券交易所在交易规模和活跃程度上和美国纽约交易所都相差无几。与其他交易所不同,纽约证券交易所禁止庞氏(Ponze)骗局式的融资,这帮助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在与其他交易所竞争中胜出。1850年代电报的发明,强化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对其他地域****易所的影响,其他交易所被迅速的边缘化,华尔街成为美国股票和证券交易的中心。 从交易品种上看,当时各主要证券交易所最初交易主要品种是商品、联邦政府债券和新独立的州政府债券,也包括部分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票。1790年,当时的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规模发行债券直接导致了证券市场的活跃。最早进行活跃交易的美国股票是1791年发行的纽约银行和美国银行股票,1830年诞生了第一只铁路股票,1850年铁路股票已达到38只。1861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时期,美国联邦政府为军费融资,证券市场得到空前发展,股票发行也迅速增加。1860---1870年,铁路股票在美国大量上市,出现了铁路股票泡沫,使美国证券市场开始从过去的债券市场向股票市场转化,但1886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证券市场以国债、地方政府债和企业债券的交易为主,19世纪的后几十年股票市场才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华尔街的主角。 这一时期的美国股票市场几乎纯粹是一个投机市场,华尔街的交易具有很强的掠夺性,当时美国政府的腐败也助长了当时股票市场的操纵和掠夺。这一时期,美国两次试图建立中央银行的努力都归于失败,美国的商业信奉“最少干预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格言,“这种情况(没有政府管制)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与金融是在没有政府管制的条件下自由发展的”。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早期交易中,政治和金融投机关系密切。纽约交易所的创始人之一,联邦财政部长助理威廉·杜尔,热衷于利用政府官员的地位操纵股票,成为美国以后200多年股市操纵者们的鼻祖,当时政府官员利用自身权力从证券市场牟利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股票交易所历史上的近一个世纪里,股票价格并非定期发布,关于上市公司的文章倒是泛滥成灾,且一般都是不实的报道,股票操纵者的拿手好戏就是制造消息……为了规避风险,一些投资者只投资于其他较为安全的领域。”垄断股票、对倒(matchsale)成交的情况非常普遍,“早期的纽约市场只能为拥有足够资本和闲暇时间来投机股票的交易商提供一个赌博场地”。当时的华尔街有很多专以股市操纵为职业的所谓“强盗式的资本家(robberbarons)”,如丹尼尔·得鲁、范德比尔特、杰·古尔德等,这些人公然通过垄断上市公司股票、操纵股票交易价格、甚至贿赂法官改变规则等为自己牟利。华尔街信奉的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社会达尔文思想,中小投资者根本没有得到保护。 这一时期,美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操纵现象严重的市场。 二、第二个历史时期是从1886年——1929年,此一阶段美国股票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新”一词始见于90年代中期的美国,与之伴随的是美国经济123个月的持续增长。美国经济进入巅峰状态之际,新经济潮流迅猛,势不可挡。然而,新世纪开局,美国及世界经济遭遇增长减缓之痛,特别是“9·11”事件的发生将美国经济推进了阶段性调整的灰暗之隅。进入今年,美国经济以强劲之势走出低谷,出人意料地实现高增长,而对其背后成因的重新唤起世人对新经济的兴趣,其未来走向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依笔者之愚见,新经济只是大潮初起,其生命力蓬勃旺盛,前景看好。同时,新经济的亦对我国提出了诸多严肃的课题。一、与美国经济的起落相伴随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概念。1997年2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官方语言确认了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概念。虽然国际上对何为新经济并无统一认识,但综合有关学术资料,可以初步将新经济归纳为: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生命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7大高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其核心是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技术样式,其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高新技术的运用带来劳动生产率的较大提高,弥补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从而减弱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间的关联度。其次,利润、信贷和投资成为新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而高科技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可迅速

进行投资战略调整,增加应对市场供求的灵活度。第三,通胀率和物价水平被控制在较低范围,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效能,且政策时滞较前拉长。第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诸多因素有效结合,提高了传统产业及其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并使传统经济的生产、运作、管理模式出现新的变化,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新经济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推进了美国制造部门、服务部门和流通部门的发展。1990年到1998年的8年时间里,美GDP增长了26.7%.其间,和电力装备产业产值增加了224%,机械工业增加了107%,商业服务、通讯、流通和产业产值的增幅亦均在42 - 68%之间。2000年,美国GDP达到99657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上升到31.54%.2001年,持续增长近十年的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周期性调整的迹象,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在此下,作为信息产业经营状况晴雨表的纳斯达克指数出现急剧波动,高新科技企业利润下降、库存增加,企业裁员、倒闭现象急剧上升。而“9·11”事件的发生则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导致股市再次暴跌,缩水达65万亿美元,其中在股市重开的第一周,纳指就下跌16.1%.美国经济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创击。但是,“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经济,其中包括新经济即出现反弹势头。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由第三季度的负1.3%摸底回升至1.4% ,全年经济增长1.3%.进入今年以来,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即攀升到 5.8%.美国总统布什年初宣布“美国新经济依然健在”,并且预计在未来11年内,美国劳动生产率可年均增长2.1%,与整个90年代相同。业内专家评称,各种迹象显示,新经济依然生机

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第三章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消费者市场的特点,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其营销任务。 第一节消费者市场特点与消费品分类 消费者市场也称最终产品市场,是指个人或家庭为生活消费而购买、租赁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它是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所有商品的最终市场。无论是产业市场还是中间商市场,其最终的服务对象都是消费品市场,因此全面动态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掌握消费者市场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消费者市场特点 (一)普遍性与多样性 普遍性是指人人都是消费者。由于消费者市场人数众多,具有购买次数频繁,购买数量少的特征,因此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企业购买行为明显不同,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相比,企业购买行为具有购买次数少,每次购买量大的特征。 多样性是指由于消费者市场人多面广,消费者受到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性格及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的影响,异致消费者购买行为千差万别。 (二)层次性与发展性 消费需求的层次性是指消费者对同一类产品,在质量、价格、款式、规格、性能等方面需求的差异性在消费品市场以多层次性特征表现出来。如按产品价格高低,可以把产品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这种特征有利于企业细分市场,所提供的产品更有针对性。 消费需求的发展性是指随着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经济收入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会经历一种由低到高,由粗到精的发展过程。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人们更换产品速度加快,进一步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发展性。 (三)情感性 消费需求的情感性是指消费者购物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由于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大部分是外行,多属非专家购买,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情感购物。如在情人节,恋爱中的男女要送玫瑰花、巧克力来表达自己的爱恋之情,因此每年的2月14日的情人节,都是玫瑰花和巧克力最畅销、价格上涨最快的日子。 (四)可诱导性 消费需求的可诱导性是指消费需求受消费者收入、嗜好、商品价格、税收和储蓄利率、心理预期、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购买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容易受外界因素的诱导。一般来讲,消费者对商品的不同偏好程度决定了他们的购买意愿。消费者的嗜好取决于个人生理和心理需求,也取决于社会消费时尚。企业可以通过示范效应和广告效应来影响消费时尚。示范效应是某一消费团体的消费方式对其他团体的影响;广告效应是广告对形成消费时尚的影响。由于示范效应和广告效应的重要性,许多企业不惜重金利用这两种效应来诱导消费者,如百事可乐不惜重金聘请国际著名足球明星做广告来诱导喜爱这些足球明星的消费者购买百事可乐饮料。 最近几年由于证券市场不景气,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过猛,很多资金转移到房地产市

美国市场调研及应用

美国市场 一、美国市场分析 1.美国市场的特点: 近年来更多的美国人会把手中的钱54%花在电子产品上,33%花在衣服上,27%花在车上,还有23%花在装修上。谷歌上找到的调查:如果美国人中了10万美金的彩票,他们会做什么?数据显示,其中10%用来投资,29%作为一个新房子的首付,19%用来重新装修房子,12%去旅行,11%买一辆奢侈的车。 美国有着世界最大的市场容量,也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市场。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民族大熔炉,因此美国市场的需求具备多样性的特点,基本没有产品忌讳和限制。同时,美国市场重质量,讲品牌,尤其重视产品安全。所以,一定要严把质量关。 在美国,一般浅洁的颜色受人喜爱,如象牙色、浅绿色、浅蓝色、黄色、粉红色、浅黄褐色。很多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1)纯色系色彩比较受人欢迎;(2)明亮、鲜艳的颜色比灰暗的颜色受人欢迎。美国人对13或3特别敏感忌讳蝙蝠,镰刀,锤头之类。但偏爱猫头鹰跟白猫。 虽然美国人情味淡,但是他们之间送礼品却是很平常的事。他们送礼的一些特点:送小孩礼品,一般不送衣服,主要以玩具、户外用品、DIY手工制品为主;年轻人,一般以服装配件、新潮的工艺品、电子产品为主;老人主要以家居类、厨房用品、工艺品和收藏品为主。 此外,在北美市场,由于他们家庭观念比较单薄、家庭关系脆弱,政府和社会都在极力的倡导家庭观念,因此温情类和家庭产品可能比较适合美国市场(亲子装、亲子类产品)。 2.美国的销售季节 美国市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销售季节性强,每年2-5月、7-9月、11-12月都是它们的销售旺季,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销售业绩都在按40%左右增长,卖家在销售时可以卡好营销节点。大商场和超级市场的销售季节是:1-5月为春季,7-9月为初秋升学期,主要以销售学生用品为主;9-10月为秋季,11-12月为假期,即圣诞节时期。年末又是退税季节(美国的退税制度:每年4月15日是美国报税的“Deadline”,即每年报税的截止日,据统计,这一天是美国人全年中请病假不上班人数最多的。许多开销是可以免税的,比如医疗养老保险中个人缴纳的部分,股票损失,搬家费用,慈善捐助,医疗开销等等。年底是有不少退回的。),人们都趁机添置用品,购买圣诞礼物。 小结:产品的销售和推广要考虑美国当地的销售季节因素,提前做好产品上架及推广方式,避免错过最佳销售季节。

美国投资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美国投资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各国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同各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美国几百年经济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美国投资银行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目前公认的美国最早的投资银行是1826年由撒尼尔?普莱姆创立的普莱姆?伍德?金投资银行。与欧洲投资银行业相比,美国投资银行的历史短、起步比较晚,但其发展相当迅速,可以说后来居上。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投资银行的早期发展 在初期的发展中,投资银行的业务从汇票承兑、贸易融资发展到政府债券、铁路债券的发行和销售,产生了一些具有影响的投资银行,如摩根?斯坦利、美林、高盛、雷曼兄弟等。到1992年危机前,投资银行的控制范围已经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如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美国钢铁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几家全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等,控制着240亿美元的资产。20世纪20年代持续的经济繁荣使华尔街成了狂热投机的集中地,成为经济危机地始作俑者。 (2)金融管制下的投资银行 对投资银行的法律管制是从1929年大危机后开始的。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防止危机的再度爆发,美国对金融业进行了严格管制。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了暴利。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资本市场蒸蒸日上,美国的基金业务开始时兴,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基金业务,纷纷成为基金的发起人。但美国的联邦法银行制度和州法银行制度却没有有关公司的法律。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暴跌,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到1932年股市市值仅剩下危机前的10%。为了防止危机的再度出现,多项重要法律相继出台。1933年制定了证券法和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34年制定了证券交易法;1940年制定了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这些法律将证券业务置于联邦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使原来法制法规一片空白的证券领域突然之间成为立法最为严厉的领域。 在这一系列立法中,对投资银行业务影响最大的是《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这一法律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分离,其中包括:《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完全分离;商业银行除国债和地方债券意外,不得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营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严格分离开来。 (3)放宽限制下的投资银行 1975年,证券和交易委员会(SEC)放弃了对股票交易手续费的限制,实行手续费的完全自由化,此举改革成为美国证券市场自由化的象征,对后来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交易手续费的自由化使美国投资银行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由化以前,股票交易手续费收入占美国投资银行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十年后的1985年,手续费收入不及总收入的20%。佣金收入的减少促使美国投资银行不得不寻求新利润来源而重新调整发展战略,由此便产生了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的分化现象。主要有三大类型:第一类,注重固定收入的资产管理业务,围绕投资理财、投资咨询展开业务,美林就属于这一类;第二类,以二级市场自营业务和兼并收购中介业务为主,偏向高风险与高收益业务,雷曼兄弟属于这一类;第三类,专业于经纪业务,利用信息手段降低交易成本,以提供廉价交易服务为主,查尔斯?韦伯属于这一类“折价经纪商”的典型代表。折价经纪商通过电话、传真、电脑等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重点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姓名:陈宇辉 专业:经济学 学号:1302010404 课堂号:B0200042 课序号:0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摘要:美国经济自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就开始迅速发展,其中有起有伏,但毫无疑问,仅有两百多年历史,一百多年发展经济史的美国现成为唯一的世界霸主,无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在此我们主要研究其经济发展历程,并从中得到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政策制定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启示 一、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这里主要研究20世纪30年代后的美国经济发展 (一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 提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我们不得不想到此前的1929~1933的经济大萧条,大萧条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恐慌,其源于1921年哈定总统上台到1933年胡佛任期结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

1934年民主党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对经济实行强力的国家干预,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首先挽救银行,然后开展农业复兴和工业复兴,制定了旨在保护穷人和劳动者的瓦格纳法、社会保障法,开展大规模救助,联邦政府兴办公共事业,实施美元贬值鼓励出口等。罗斯福的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了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可行途径,也就是大力发展非法西斯主义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杜鲁门沿袭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并从法律上承认并肯定这一政策。 罗斯福去世后,杜鲁门开展“公平施政”,在经济政策方面仍然奉行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二战后,杜鲁门总统签署并由美国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该法案第一次在美国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联邦政府有责任运用他所拥有的一且手段干预经济,保证最大限度的就业以及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在法律上把促进经济繁荣、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威政府责任赋予了联邦政府,这是在法律上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肯定,在美国历史上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1]前后2人5届20年,体现了 政府强力干预经济并取得明显效果的试验,说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放任的,仍需政府的宏观调控。 3. 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1953~1961年 1953年,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他担心新政以来大规模的国家干预,无异于“滑向了社会主义”,因此,他们极力试图回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自由放任的状态,但美国的现实情况最终使得艾森豪威尔政府接受了新政以来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胡佛时代的新共和党路线——一条中间路线。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为通货膨胀,所以主要的货币政策时紧缩性货币政策,但当经济萧条时也启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4.肯尼迪首次正式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扩张性财政政策长期化的实际转变。 1961年,民主党肯尼迪入主白宫。在经济政策上,继续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以减税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点及消费者行为特征(精品文档)

课题名称: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点及消费者行为特征 一、概述 所谓奢侈品是指昂贵的、高品质的能带给人精致生活方式的非生活必需品。根据不同的标准,奢侈品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尺寸大小,可以把奢侈品分为大件奢侈品和小件奢侈品;按照实体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有形奢侈品和无形奢侈品;按照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私人奢侈品的公共奢侈品。按照价格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入门级奢侈品,中级奢侈品以及顶级奢侈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镇人口持续增加,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奢侈品市场,中国企业有哪些机会?当奢侈品在西欧、日本市场上遭遇了普遍的大滑坡之际,中国却逆风而上,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每年的奢侈品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并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世界顶级品牌纷纷在中国选址开店,从来没有见过的奢侈品让国人睁大了眼晴,同时睁大眼睛的还有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奢侈品生产商们,他们确认中国可以拯救他们,正如法国精品企业联盟“科尔贝委员会”预言,中国将在2011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奢侈品市场,中国企业有哪些机会? 二、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殊性 “等我有了钱……”几乎每个人都在心里装着一个或几个奢侈梦。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需要“奢侈”一下,需要用某种标志性的东西彰显自己的财富与成功。欧洲人、日本人、由国香港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奢侈是人的一种梦想,梦想产生需求。与欧洲成熟的奢侈品市场比较,目前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有其特殊性。 1、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生活还仅停留在温饱阶段,有关生活消费的报道很少。但是从1991年至今,部分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纷纷在中国设立销售网点,进行长期投资以培育消费者和树立品牌。近10年内中

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

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 1980年2月,当时的人民银行杨浦区办与人民银行黄浦区办成功办理了第一笔同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票据概念的萌芽。从1982年开始,票据概念开始逐渐在全国推广,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为了解决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政府开始鼓励企业之间用票据结算。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获得通过,随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跟票据业务有关的法规和制度,对票据市场的利率、生成机制做出了初步规划。1999年以后,票据市场急剧扩张,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截至目前,票据市场已形成了存量十万亿、交易量百万亿级的重要市场,已经成为货币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载论文网 一、中国票据市场发展形势良好 客观来说,中国票据市场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它不仅为商业银行开拓了资产负债业务,更重要的是在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票据市场已成为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根据一组历史数据,2016年9月末,全国未到期商业汇票余额万亿元,是同期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余额的55%,占

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2016年前9个月,累计签发商业汇票万亿元,是同期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量的2倍;票据累计贴现金额万亿元,与债券回购、同业拆借共同构成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票据的交易和投资功能愈益显现。票据交易量的增长率大大高于同期票据签发量的增长率;票据资产已经成为金融机构重要的资产配置类别,通过票据资产打包、质押等方式进行的票据业务创新也日益增多。 票据市场在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9月末,票据融资余额比年初增加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从企业结构来看,我国的银行承兑汇票中大约有三分之二为中小企业所签发。 票据市场已经开始成为货币政策实施和传导的重要平台。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通过票据市场进行多种货币政策操作,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再贴现利率的引导影响市场利率水平,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可以通过对不同种类再贴现票据的选择,引导信贷资金在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投向,有效促进信贷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票据电子化步伐显著加快 电子票据相对于纸质票据具有更多优势,如期限长、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等。近两年随着企业认识的提高、电子票据系统的优化、监管制度的完善,电子票据开始高速发展,电子票据承兑和交易量占比大幅提升,未来票据电子

美国个人理财业发展历程及启示

美国个人理财业发展历程及启示 近年来,“个人理财”或“个人财务策划”、“个人理财规划”等名词逐渐成为我国银行业流行的概念。一般说来,个人理财服务是由专业理财人员通过明确个人客户的理财目标,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现状,帮助客户制定出可以实现理财目标的方案或建议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它不局限于提供某种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针对客户的综合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组合创新,是一种全方位、分层次、个性化的服务。 个人理财服务首先出现在美国,我们分析美国个人理财业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对于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个人理财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美国个人理财业经历了初创期、扩张期、成熟稳定期三个阶段。最早提供该服务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保险营销人员。1929—1933年的银行挤兑危机和股灾使人们普遍丧失了对银行和券商的信赖,加之 严重的经济危机给人们的未来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提供的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甚至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保险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时,部分

保险销售代表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对客户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个人生活规划和综合资产运用咨询,成为今天个人财务策划师的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复苏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使美国个人理财业进入扩张阶段。社会、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逐渐使富裕阶层和普通消费者无法凭借个人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运用各种财务资源来实现自己短期和长期的生活、财务目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消费者开始主动寻求称职的、客观公允的、以追求客户利益最大化为己任的、讲职业道德的、专业的个人财务策划人员,以获取咨询。这一时期,美国个人理财业加速发展,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严重的市场混同:一方面,几乎所有提供金融服务的专业人员都在使用个人财务策划师这个名字或称自己能提供个人理财服务:另一方面,美国与个人财务策划行业相关的资格证书、专业执照名目繁多,消费者很难知道到底什么样的“理财专家”才能真正保证自己的利益。 随着美国个人财务策划师认证(CertifiedFinancialPlanners,CFP)制度的建立,市场混同问题逐渐得以解决,美国个人理财业进入成熟稳定发展期。CFP 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倡导CFP从业者在提供理财服务时,只能帮助客户制定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