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及风险介绍

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及风险介绍
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及风险介绍

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及风险研究

一、供应链金融行业定义与特点

(一)供应链金融定义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已经脱离了商品融资单纯服务于大宗商品交易的范畴,从理论和实务上构成了一个业务门类。供应链金融和产业金融、物流金融有相似的地方,它们的涵义区分如下表所示:表1:供应链金融、产业金融和物流金融的区分

(二)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1.与产业金融及物流金融的关系

供应链金融包含在产业金融当中,而供应链金融又包括了物流金融,三者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三者从在一定程度的从属关系。

图1:供应链金融、产业金融和物流金融之间的关系

2.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区别

供应链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风险的控制、授信的灵活度等方面,具体情况如下面两个图表所示。

(1)传统金融——孤立的关注企业和业务本身

图2:传统金融的融资模式

(2)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根据产业特点,围绕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基于交易过程向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的综合金

融服务。

◆以核心企业为基准创建“1+N”或“M+1+N”的金融服务模式。

其中“1”代表核心企业,“M”、“N”代表上下游企业。银行通过对产业链上的“M”或“N”与“1”之间资金的综合分析,在有效规避银行授信风险的前提下,为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1.“M”上游企业金融服务

基于上游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之间的物流关系,以对核心企业的授信为保障,为上游供应商提供授信支持。主要包括采购合同融资、商业发票贴现、预约付款融资、应收账款买断和综合保理等几种操作模式,一方面能够为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确保物流供应的及时顺畅促进整个产业链的紧密合作;另一方面能够依托核心企业为供应商解决融资问题,并为核心企业争取更优惠的供货条件。

2.“1”核心企业金融服务

一般产业链中均存在一个优质的核心企业,银行可以为其提供诸如集团账户管理、投行业务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通过对核心企业的服务来为其上下游客户群的提供金融服务。

3.“N”下游企业金融服务

从产业链内部来看,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如果能够协助核心生产企业建立一个强大的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一方面能够获得大量的中小客户。

◆关注交易过程,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根据产业特点,跨行业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状况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综述

从我国供应链金融分为银行经营与实体经营两类。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深发展(现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为代表的借助客户资源、资金流等传统信贷优势介入并开展业务的银行供应链金融;一类是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商以及类似于怡亚通这类专业物流公司凭借商品流、信息流方面的优势通过成立小贷公司等帮助其供应商(经销商)融资的实体供应链金融。

银行业供应链金融比较有特色且规模较大的是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业供应链金融的鼻祖深发展(现平安)银行的模式是“N+1+N”,以中小企业为敲门砖作为产品先导期,逐步渗透到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轴向供应链的上下游开拓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信银行的主要模式是“1+N”,充分利用其对公业务优势,直接切入核心企业,打通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民生银行的模式是“一圈两链”,即一个商圈,产业链、供应链两链,先导期利用中小企业融资铺路来寻找对应的供应链,并成立了专门的贸易金融事业部,开展行业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

供应链金融在银行对公业务中占有显着比重。中国供应链金融经历了贸易融资、自偿性贸易融资、1+N供应链金融、线上供应链金融等几个发展阶段。2013年银行业供应链金融融资余额能达到7.2万亿元。并且,供应链融资的存款派生率非常高,一般都在融资额的100%以上。这类融资需求所带来的客户黏性对商业银行而言是很大的机遇。同时,该业务也能给银行带来丰富的中间业务收入。供应链金融比传统业务的利润更丰厚,而且提供了更多强化客户关系的宝贵机会。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在于线上系统与核心企业的数据协同。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在于银行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实现与核心企业的数据协同,促进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中合作者在线交互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信息,增强其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及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其实质是平安银行利用其现有供应链金融方面积累的相关经验、资源和技术优势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的线上批量化生产。

(二)国内银行供应链金融特点和问题

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部分都已推出了供应链金融专项服务方案或产品系列,供应链金融成为商业银行客户和业务竞争的一块新领地。

2.从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推出的服务方案看,国内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的认识和发展不平稳,大部分银行主要是针对供应链上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出了各种形式的融资方案,包括产、销和产品终端使用者的融资方案。平安银行、工商银行等开发了网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为客户提供信息管理、结算、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分行业推出了不同行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3.国内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基本归属于贸易融资服务,大部分国内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以融资性服务为主。

4.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成为拓展大型集团性核心客户的营销手段,大型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成为稳定客户关系、了解客户信息和防范客户风险的重要工具。

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尽管供应链金融已经取得显着成就,但为保证其发展的完善性与可持续性,必须发现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

解决或完善。概括而言,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完整信用体系的缺位

与传统的银行信贷相比,供应链金融最大的创新在于其授信模式的改变。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下,银行淡化了授信企业的财务分析。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商业银行重新建立一套信用评级体系,用于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目前,我国社会信用征集系统、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小企业的信息得不到有效归依和准确评估,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进行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拓展和信用风险管理。

2.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下,供应链中存在的信息流以及掌握中小企业经营销售信息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使得银行能够较容易的获取授信企业的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然而,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未因此得以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对企业市场前景做出判断,也无法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企业做出判断;此外,中小企业在融资、结算、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隐藏行动也使得银行无法根据中小企业的决策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3.供应链金融相关主体存在利益偏差

作为供应链金融的相关主题——银行和融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都是将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就银行自身而言,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通常考虑安全、流动和盈利三者的统一,最终导致准入门槛较高,审批流程较长,服务效率偏低。就融资企业而言,在进行融资时只考虑需求、成本和效益之间的联系,追求的是供应链的运

营效率和资本利用率。显然,二者的出发点和目的并未一致,这必然制约供应链金融作用的有效发挥。

4.供应链自身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的显着特点之一是:在供应链中寻找一个核心企业,并以其信用为基础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在该融资模式下,银行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对融资企业本身的信用评价而对某笔交易授信,并尽量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的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节点成员出现融资问题,就会迅速地蔓延到整条供应链,甚至最终引发金融危机或灾难。因此,对于供应链金融这一新兴的业务领域,信用的延伸无疑是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又一挑战。

三、银行开展供应链业务基本模式

(一)保兑仓融资模式(采购阶段的供应链金融)

所谓保兑仓融资模式,是指在供应链中作为供应商的核心企业(即卖方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融资企业(即买方企业)以卖方企业在商业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并由商业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额度的融资业务。在供应链中处于核心企业下游的中小企业从上游核心企业处获得的货款付款期通常很短,甚至往往需要向上游的核心企业预付账款,才能获得企业持续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或产成品等。对于短期资金流转困难的企业,采用保兑仓融资模式可对其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获得商业银行的短期信贷支持。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3保兑仓融资模式

上游核心企业(卖方)与下游中小企业(买方)进行货物交易,签订销售合同②买方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办理保兑仓业务,贷款专门用于向该供应商购买货物③商业银行审查卖方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回购能力。若审查通过,商业银行与卖方企业签订回购协议。

④商业银行与仓储监管方签订仓储监管协议。⑤卖方企业在收到商业银行同意对买方企业融资的通知后,向指定仓库发货,并取得仓单。⑥买方企业向商业银行缴纳承兑手续费和首次承兑保证金。⑦卖方企业将仓单质押给商业银行后,商业银行开立以买方企业为出票人、以卖方企业为收款人的商业银行承兑汇票,并交予卖方。⑧买方企业缴存保证金,商业银行释放相应比例的商品提货权给买方,直至保证金账户余额等于汇票金额。⑨买方企业获得商品提货权,去仓库提取相应金额的货物。⑩循环⑧—⑨,若汇票到期,保证金账户余额不足,卖方企业于到期日回购仓单项下剩余质押物。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采用基于预付账款的融资模式可以解决在发生预付账款的生产期间的现金缺口问题。在实际中,热销产

品的库存往往较少,因此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预付款领域。对下游买方企业来说,保兑仓融资业务提供了融资便利;其次,在商业银行资金支持下以分批支付货款并分批提货的方式实现了杠杆采购,降低了流动资金需求水平,解决了全额购货的资金困境,同时实现了批量采购,可以争取到较高的商业折扣,从而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可以提前锁定商品采购价格、防止涨价的风险;对卖方企业来说,保兑仓融资业务使卖方企业得以批量销售,同时也保障了收款安全性,并弥补被商业银行压缩的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减少商业银行融资,降低资金成本;对商业银行来说,保兑仓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利用贸易链条的延伸,可以进一步开发上游核心企业业务资源,同时还能有效分散并降低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对物流企业来说,保兑仓业务有利于其挖掘客户资源、拓宽服务范围、增加收入来源。

(二)融通仓融资模式(运营阶段的供应链金融)

所谓融通仓融资模式,是指融资企业以其采购的原材料或产成品作为质押物存入第三方物流开设的融通仓并据此获得商业银行贷款融资模式。在申请融资时,融资企业将其存货交付商业银行认定的第三方物流仓储公司监管,但不转移所有权,这样企业既可以取得融资, 又不影响正常经营运转。融通仓业务实际上是对动产质押贷款业务的创新。由于原材料、产成品等动产的强流动性以及我国法律对抵质押生效条件的规定,商业银行在对动产的物流跟踪、仓储监管、抵质押手续办理、价格监控乃至变现清偿等方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给商业银行贷款带来巨大风险。因此,动产一向不受

金融机构的青睐,即使中小企业有很多动产,也无法据此获得贷款。引入融通仓后,针对中小企业的动产质押贷款业务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在融通仓业务中,商业银行重点考察的是融资企业是否有稳定的存货、是否具有长期合作的交易对象以及整个供应链的综合运作状况,并以此作为授信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对质押物验收、价值评估与监管,协助商业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也可以接受商业银行授信额度授权,直接负责融资企业货款的运营和风险管理。具体两种模式的业务流程如下:

一是横向的业务模式,也称质押担保融资模式。即商业银行通过与物流仓储企业开展业务合作,由融资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方和质押物的提供方,由商业银行作为信用贷款的提供方,并由第三方物流仓储企业在融资服务中对企业物流进行监管的融资模式。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4融通仓融资模式——质押担保融资模式

①商业银行、融资企业和物流企业三方签订《仓储监管协议》。

②融资企业将质押物存放到物流企业的仓储仓库,物流企业负责对货物进行验收和价值评估,并出具仓单。③融资企业把仓单交给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④商业银行根据贷款申请和价值评估值对企业提供贷款。⑤融资企业一次或分次偿还款项或补充同类质物。⑥商业银行向物流企业发出放货指令,允许发出与归还贷款金额或补充质物相等价值的质物。⑦待融资企业偿清商业银行贷款后,商业银行归还仓单给融资企业,融资企业凭仓单提货。如果融资企业不

履行或不能履行贷款债务,商业银行有权从质押物中优先受偿。在这种模式下,由物流仓储企业负责对质押物进行验收、价值评估与监管,并据此向商业银行开出证明文件,协助商业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由于有质押物作担保,又有物流企业中间把关,商业银行的风险进一步得到降低,从而提高商业银行信贷的积极性。

二是垂直授信的业务模式,也称信用担保融资模式。即由商业银行根据第三方物流仓储企业的企业规模、经营业绩、运营能力、资产负债比率及信用状况,将一定的授信额度授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再由其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条件,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信贷融资的服务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与其长期合作的企业的信用状况配置其信贷配额,为融资企业向商业银行提供信用担保,并以受保企业质押在融通仓内的货物作为质押品或反担保品确保其信用担保的安全。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5融通仓融资模式——信用担保融资模式

①商业银行与物流企业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和《抵押贷款协议》,并将一定的授信额度授予物流企业②融资企业将质押物存放到物流企业的仓储仓库,物流企业负责对货物进行验收、价值评估与监管③物流企业根据贷款申请和价值评估资对企业提供贷款④融资企业一次或分次偿还款项或补充同类质物⑤物流企业向融资企业分批释放货物在该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由其直接负责融资企业贷款的运营和风险管理,这样既可以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流程,减少原有信贷融资中一些繁琐的工作环节,便于更加灵活的开展质押贷款服务,同时也可

以转移信贷风险;而对融资企业来说,在质物仓储期间需要不断进行补库和出库,企业出具的入库单或出库单只需要经过融通仓的确认,省去了商业银行确认、通知、协调和处理等许多环节,缩短了补库和出库操作的周期。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采用基于存货管理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可以解决在支付现金与卖出存货期间的现金缺口问题。由于企业在这期间有稳定的存货,因此可以利用存货向商业银行申请动产质押贷款,从而获得信贷支持。融通仓业务形成了融资企业、物流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多赢格局。对融资企业来说,融通仓服务将商业银行不太愿意接受的流动资产转变为其乐意接受的动产质押,可以更多、更便利的获得商业银行贷款,从而满足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临时性资金需求;对物流企业来说,可通过融通仓服务赢得更多的客户,以达到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的目的;对商业银行来说,融通仓服务可以将潜在资金需求者变为现实的资金借贷者, 同时简化商业银行的贷款程序,使其在资金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贷出更多的资金,获取更多的收益。

(三)收账款融资模式(销售阶段的供应链金融)

所谓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上游中小企业以赊销项下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物向商业银行办理融资的融资模式。由于供应链竞争加剧及核心企业的强势,赊销在供应链结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供应商,多以赊销方式争取核心企业的订单。赊销导致的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且具有笔数多、金额小、总量大等特点,资金占压严重,使得中小企业不得不直面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因此盘活企业应收账款成为解

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路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6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①上游中小企业与下游核心企业进行货物交易,签订销售合同。

②核心企业向中小企业发出应收账款单据,成为债务企业。③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单据向商业银行申请质押贷款。④核心企业向商业银行出具应收账款单据证明,以及付款承诺书。⑤商业银行审核通过后发放贷款给中小企业。⑥中小企业用取得的贷款购买原材料等,以继续生产。⑦核心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款。⑧核心企业将应付账款金额支付到融资企业在商业银行指定的账号。⑨应收账款质押合同注销。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采用基于应收账款管理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可以解决在卖出存货与收到现金期间的现金缺口问题。在这种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不仅仅是对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资产负债情况和整体资信水平进行评估,而是以企业之间的贸易合同为基础,依据融资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被接受程度和产品盈利情况,把关注重点放在下游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上。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利用核心企业的资信实力帮助中小企业获得了商业银行提供的短期信用贷款,不但有利于解决融资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而且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持续高效运作。

(四)供应链金融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三种融资模式的相似点。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都是基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核心理念和特点产生的融资产

品,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短期急需资金,使企业得以维持持续的生产运作,同时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这三种融资模式都是商业银行针对供应链开发的创新业务,由给供应链各企业单独地进行授信,转变为将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整合,并由各个企业都参与到新的业务创新中,担负相关联的责任,以避免单个企业的信贷风险。供应链金融从新的视角改变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由原先专注于中小企业自身财务、贷款准入等信用风险评估,转变为对每笔具体业务交易的评估。通过“巧用强势企业信用,盘活企业存货,活用应收账款”三大路径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其核心理念是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上通过寻找多个参与者或者利益相关者,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机制,共同分担中小企业贷款中的风险。

二、三种融资模式的差异比较。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三种方式在具体运用和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分别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企业融资活动,如下表所示

表2三种融资模式差异比较

差异项目

融资模式

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

融资企业在供应

链中的位置

核心企业的下游核心企业的上游任何节点

融资时段发生预付账款的

生产期间

支付现金与卖出

存货期间

卖出存货与收到

现金期间

质押物欲采购的原材料

存货应收账款

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三种模式分别以预付款、存货和应收款为质押物实现中小企业融资。上述三种模式,在

提供给商业银行的质押物、融资时段、融资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没有绝对的差异。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各种生产活动相互交织,没有严格的划分,可能既处于债权方同时又急需资金购买原材料维持生产。这些中小企业可以根据上下游交易关系、所处的交易期间以及自身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有时也可以对这三种融资模式综合运用,以解决自身的资金短缺问题。

四、供应链金融三种模式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保兑仓融资模式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保兑仓业务除了处于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融资企业和商业银行参与外,还有作为仓储监管方的物流企业的参与,负责对质押物品的评估和监管;该业务需要上游企业承诺回购,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融资企业必须随时补充保证金账户,按期兑付商业银行承兑汇票,才可以实施保兑仓业务。这一系列条件的设定,大大地转移和反散了资金提供方的风险。

在预付账款类贸易融资业务过程中,由于弱化了对融资企业主体资质的考察、加强了对上游厂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依赖性,且操作环节相对复杂,其潜在风险也不能忽视。该模式的潜在风险点在于:

(1)核心企业资信风险。该业务需要核心企业承诺回购,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如果融资企业保证金账户余额不足,核心企业应在到期日回购仓单项下剩余质押商品,因此供应商的回购能力是审查的重点。

(2)商品监管风险。在质押商品的监管方面,物流企业同资金提供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或信息滞后都会产生质押商品的监管风险。另外,在融资企业滚动提取质押商品时有提好补坏的坏货风险以及以次充好的质量风险。因此,物流企业的有效监管对资金提供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质押商品价格变动风险。并非所有商品都适合作仓单质押,有些商品在某段时间的价格是会随时发生变化的,引起价格变动的原因可能是供需方面的风险,也可能是其他政策性的风险,这些商品的市场价格的任何变动直接对贷款的安全性产生影响。针对以上风险点,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确保核心企业的信用程度。资金提供方尽量选择知名度高、择规模较大、资金实力雄厚、信用记录良好的核心企业,并与其签订质物回购协议,要求其承诺回购并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资金提供方与核心企业签订质物回购协议后,核心企业就在法律上有了回购质押物的义务,这样就不存在中小企业存货卖不出去、现金收不回来的风险。

(2)确保货物信息的流通。资金提供方应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共享,确保货物信息的流通。货物是中小企业偿还贷款的条件,货物的质量就是资金提供方规避风险的保证,物流企业一般比资金提供方更了解货物的情况,因此资金提供方应当与物流企业信息共享,才能确保货物的得力监管。

(3)针对质押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资金提供方可以根据生产阶段变化、授信风险变动调整利率与贷款成数。例如在供应链融资

的过程中,在订单阶段,不确定性较高,可以调高利率、降低贷款成数;随着生产流程的进行,风险降低,可以调低利率、提高贷款成数。

(二)融通仓融资模式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融通仓主要的参与方有融资企业、物流企业和资金提供方,三方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及一系列的合同,来保持整个融资业务的顺利实施。在现实中,存货往往占据着中小企业资产的很大比例。如果任其闲置,无疑会大大降低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以其控制的存货作为标的向资金提供方申请融资,从而盘活了存货资产,缓解了企业现金流压力,使存货资产发挥了最大效用。

资金提供方以企业拥有的存货作为质押向企业提供融资,这种融资模式的风险成因主要是围绕在存货,也就是说存货的质量、数量和价格是决定存货融资模式风险的主要因素。该模式的潜在风险点还在于:

(1)仓单风险。统一的规则对仓单规范、安全、流通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我国现行的法律对仓单内容、签发、分割、转让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基本上可以参照的只有《民法通则》和《担保法》。从现阶段来看,为了控制仓单风险,有的仓储企业特别是实力较强的企业根据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和经验积累,制定出各自的仓单管理规范或者类仓单单据的管理规范,不同的规范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麻烦和一定程度的风险。

(2)物流企业的资信风险。在融通仓模式中,尤其是在信用担

保融资模式下,资金提供方先将一定信贷额度授权给物流企业,再由物流企业直接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由其直接负责融资企业贷款的运营和风险管理,因此,物流企业的资信风险变得更加的重要,直接关系到资金提供方贷款的安全。

(3)质押物价值风险。和保兑仓模式一样,质押物的价格变动将给资金提供方贷款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威胁。特别地,在融通仓模式下,质押物没有核心企业的回购承诺,因此,对资金提供方来说,质押物品种选取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的大小,市场变动尤其是质押物的市场价格下跌,会造成质押物价值缩水,影响贷款的安全性。针对以上风险点,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确保仓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资金提供方要预留仓储企业在办理各种业务的印签,进行验单、验证、验印,必要时还要与物流企业直接联系。同时要求物流企业除了进行上述一般的检验外,遇到问题时还应根据业务要求及时与资金提供方联系,取得其确认与许可。

(2)资金提供方应当慎重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知名度高、资信状况良好的物流企业。在动产质押贷款模式下,一般来说资金提供方与核心企业没有签订回购协议,货物的质量就是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保证,因此物流企业对货物的监管显得更为重要。在信用担保融资模式下,更是要严格审查物流企业的信誉度和还款能力,防范物流企业与融资企业串通套取信贷资金。

(3)正确选择质押物并建立商品价格波动预测系统。在动产质押贷款模式下,质押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价格,因此商业银行应

根据市场行情正确选择质押物,选取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好的产品作为质押商品,同时与物流企业设定合理的质押率、贷款成数和利率水平。此外,还应当建立市场需求及价格变化趋势的预测机制,规避动产质押物价格波动的风险。另外,还可以在协议中约定,当价格下跌至原价格评估值的一定比例,或者当质物的市场价值总额接近质押金额的一定比例时,融资企业应及时进行补货或还贷。

(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一般是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债权企业融资,通过作为债务企业的核心企业的担保,使得企业可以及时获得资金提供方提供的短期信用贷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通过其结构的设置、合约的安排、各个参与方、以及资金提供方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大大地转移和分散了部分风险,从而使得以前资金提供方被动地承担风险的局面得以改善。

相对于传统贷款而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特征有些不同。实质上由于应收账款是将企业产品转化为现金的时间跨度拉长、资金周转放慢及经营成本加大,随着时间跨度的拉长,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的风险也在加大。该模式的潜在风险点在于:(1)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在财务报表个项目中应收账款最容易为借款人所虚构,而且这种虚构有很大的隐蔽性,很难为借款人之外的第三方所察觉。在应收账款业务中,应收账款是否已经真实存在或基于真实贸易发生,是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分析的重点。

(2)核心企业的支付能力。应收账款融资要考察作为债务企业的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是否良好,核心企业是第一还款来源,其能

及时付款是贷款收回的重要保证。如果核心企业违约拒付或者破产,则该应收账款就可能成为资金提供方的坏账,因此在应收账款贷款模式下,核心企业的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直接影响到这类业务的顺利开展。

(3)转移账款风险。采用应收账款进行质押的企业在供应链中与核心企业的合作通常处于弱势,难以提供核心企业的付款承诺材料,资金提供方无法确保质押的应收账款汇入作为还款保证,存在融资企业将质押的应收账款汇至企业的其他账户后自行使用的风险。

针对以上风险点,资金提供方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对于融资客户提供的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资料,应要求核心企业向资金提供方行出具应收账款单据证明,同时结合买卖双方的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货物运输单据、买方收货凭据等资料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2)确保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通常核心企业应选择规模大、资信好、效益高或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同时,要对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对其订单、业绩、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用户满意度等方面做出调查和评估,从而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

(3)针对转移账款的风险,在实践中,可以要求融资企业出具《应收账款质押账户收款承诺书》。同时应确保核心企业将应付账款金额支付到融资企业在商业银行指定的账号。

以上提到的潜在风险点主要是是供应链融资中的信用风险,资金提供方如何针对风险来源有效地控制风险,是持续开展供应链融

资的保证。除了采取以上针对性措施之外,资金提供方还应当运用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完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做好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首先,应确立资产评级体系,设立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建立第三方物流、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的信用档案。其次,应建立预警评价体系,当预警评价体系中某项指标超过临界值时,发出预警信号并及时进行处理,规避违约风险。再次,应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形成互相牵制的授权及监管机制,在供应链金融的操作中,严格审核单据特别是仓单的真实性,实行双重审批制,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抵押物的价值.

五、供应链金融发展新趋势

近几年,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速度和受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供应链信息化和企业间电商的蓬勃发展。大数据的运用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更加快了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速度。基于此,线上供应链金融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一)在线供应链金融的本质

第一,在线供应链金融是信用创造,通过大数据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给予信用支持,而不仅只看财务表面。在线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之处在于,借助网络技术彻底革新了风险管理的定义与操作模式。传统的风控只注重对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的审查,而现在风控部门必须综合研究“四流”,即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可以说在线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是市场的必然需求。

从实践应用来看,以上描述可以理解为将核心企业、供应商、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模式分析

供应链金融改变了过去银行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围绕某“1”家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供应链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相关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因此,它也被称为“1+N”模式。如下图所示: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模式分析 供应链金融,使银行从新的视角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从专 注于对企业本身的风险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 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商 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更多销售 能力较长时间账期供应该商核心企业分销商 传统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销售销售 供应链金融使银行从新的视角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从专注于对中小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供应链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改善其谈判地位,使供应链成员更加平等地协商和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持续稳定发展。 应收类: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分析 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称为应收账款融资,如下图所示: 研究报告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是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债权企业融资。债权企业、债务企业(下游企业)和银行都参与其中,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 另外,在商业银行同意向融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前,商业银行仍要对该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只是更多关注的是下游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而并非只针对中小企业本身进行评估。(可参见P9《盘活结算资金、随需而取的“出口应收账款池”》) 应收账款融资,使得企业可以及时获得银行的短期信用贷款,不但有利于解决融资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加快中小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和成长,而且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持续高效运作。 预付类:保兑仓融资模式分析 这种模式,适用于卖方回购条件下的采购。在供应商(以下称卖方)承诺回购的前提下,融资企业(以下称买方)向银行申请贷款额度,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的,并由银行控制提货权。其基本业务流程设计如下图所示: 保兑仓业务除了需要处于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制造商(融资企业)和银行参与外,还需要仓储监管方参与,主要负责对质押物品的评估和监管;保兑仓业务需要上游企业承诺回购,进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融资企业通过保兑仓业务获得的是分批支付货款并分批提取货物的权利,因而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短期的资金压力,实现了融资企业的杠杆采购和供应 商的批量销售。 保兑仓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煤炭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一、业务方案理念(适用于煤矿的物资部门和煤炭运销部门)银行提供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把煤炭企业(煤矿)作为核心企业,配合其供应链和销售链管理策略,运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控制技术,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增强效应,对核心企业及伴生在其周围的多个或全部供应链和销售链上的上、下游企业提供的一揽子、结构化金融服务。银行多以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为核心企业,围绕其开展包含其上游供应商、下游贸易商的金融服务,实现煤炭企业整体供应链充裕现金流,提供企业整体竞争力。二、业务模式银行在煤炭行业为供应链条上的企业提供的融资方案包括:1、针对煤炭企业上游企业:应收账款池融资、反向保理业务,盘活上游供应商的应收账款,改善上游供应商的现金流;让上游企业能提早获得应收账款。2、针对煤炭企业下游企业:预付款融资模式,解决下游耗煤厂家和贸易商向煤炭企业采购煤炭的预付款资金需求;三、授信品种:授信品种包含: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信用证及买方押汇或押汇项下代付、商业承兑票保贴等; 四、业务优势1、对于煤矿:缓解煤炭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物资采购款的支付压力。增加煤炭企业运销部门的销售能力,获得更多

经销商预付款。扩大销售。a) 以间接授信替代直接授信,优化报表,节约财务成本,可以制定、优化现金使用计划,适当进行理财规划,提高效益;b) 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搭建融资平台,有利于核心企业进一步稳固和强化以其为主导的供应链条;c) 对上游企业延长赊销账期,对下游企业取得大额预付账款,优化现金流,并获得更优惠的贸易条件;2、对于上、下游企业:;a) 对于设备供应商来讲,盘活应收账款,加速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对于下游煤炭采购商来讲,能够获得充足的预付款资金采购煤炭,增加自己的采购量,稳定业务。从而扩大煤炭企业销售量。篇二:汽车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1、经销商服务方案●厂商银方案●汽车合格证监管方案厂商银方案业务特点:(1)属于动产质押授信(2)由实力较强的专业监管公司负责车辆和合格证的驻店监管,提高周转效率(3)实现车证合一运输和交付(4)需向监管公司支付一定的监管费用汽车合格证监管方案方案概述:是指汽车厂商、经销商和交行三方进行合作,交行为经销商向汽车厂商购买产品提供授信支持,汽车合格证由交行保管,交行根据经销商补存保证金的状况释放合格证。业务特点:(1)汽车合格证也可由汽车厂商保管,交行根据经销商补存保证金的状况通知汽车厂商释放合格证(2)有效满足经销商由一级网点向二级网点发车的需求(3)无需单独支付合格证保管费用2、供应商服务方案●银票/商票保贴●国保理●国信用证●动产质押3、商用车终端用户服务方案●法人按揭

供应链金融业务平台需求说明书

上海银行××产品开发计划书 附件2 **银行 供应链金融业务平台 需求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产品设计概述 (3) 第一节业务概述 (3) 第二节平台设计概述 (4) 第三节计划进度 (6) 第二章客户、授信及商品管理 (8) 第一节客户信息管理 (8) 第二节授信信息管理 (15) 第三章国内供应链金融管理 (26) 第一节预付款融资 (26) 第二节应收账款融资 (47) 第三节动产质押融资 (53) 第四节国内贸易信用保险项下融资 (66) 第五节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供应链金融 (80) 第四章国际保理业务管理 (94) 第一节国际出口保理 (94) 第二节国际进口保理 (134) 第三节凭证、查询和报表管理 (141) 第五章平台参数管理 (151) 第一节机构管理 (151) 第二节用户管理 (152) 第三节角色管理 (153) 第四节日志管理 (154) 第五节平台参数管理 (155) 第六节日终处理 (157) 第六章其他相关系统和接口 (159)

第一章产品设计概述 第一节业务概述 一、背景 为满足客户需求,应对同业竞争,上海银行今年来陆续推出了针对国际、国内贸易供应链采购、存货、销售各环节多项供应链金融产品,包括企外汇业务部推出出口保理和进口保理业务,公司金融部推出的预付款融资、动产质押授信、应收账款融资(转让项下、质押项下融资)、贸易信用保险融资、国内保理等业务。 由于供应链金融具有业务品种多、操作环节多、流程复杂等诸多特点,随着我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增加,控制操作成本、操作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已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健康有效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目前手工记录台账的处理方式已越来越无法适应业务管理和发展的要求。 因此为适应供应链金融结算和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的发展潮流,需要提供功能完整、操作灵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平台来支持业务流程管理、风险管理、会计核算及数据信息管理等,来优化流程、规范操作、加强风险防范,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建设上海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平台,与核心系统(T24)、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CRMS)等系统接口,建立一个标准统一、高效的电子化操作平台,对于信息共享、控制操作风险、降低操作成本、实现业务的有效管理和规模效应是十分必要的。 二、定义 本平台称为上海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平台(SCF)。主要目的是实现上海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管理的电子化,替代现行的手工台账等操作方式,作为一个业务总线将核心系统(T24)、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CRMS)串接起来,抽取相关信息,从而进行完成他们之间的耦合风险控制,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和管理的电子平台。 在未来阶段,通过网上银行实现与企业(买方、卖方)的互联,让企业可以通过网银完成大部分业务的操作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我行作业成本与

供应链金融的交易模式详细分析附交易结构图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交易模式详细分析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缺口经常会发生在采购、经营和销售三个阶段。在采购阶段,一方面具有较强实力供应商往往会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要挟下游购买商尽快付款,供应商的商品价格波动也会给下游企业采购带来巨大资金缺口。在日常运营阶段,中小企业因为库存、销售波动等原因积压大量存货,占用大量流动资金,给企业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在销售阶段,如果面对的是具有较强实力的购货方,货款收回期较长,也给企业带来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与这个过程相对应,银行融资的切入点分三个阶段。即采购阶段的预付款融资,生产阶段的存货融资生产阶段存货融资,以及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 供应链融资量身定做了几种业务模式以解决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缺口问题。 一、采购阶段的供应链融资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在采购阶段,采用基于预付账款融资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以使“支付现金”的时点尽量向后延迟,从而减少现金流缺口;在日常运营阶段,采用基于动产质押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以弥补“支付现金”至“卖出存货“期间的现金流缺口;在销售阶段,采用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以弥补“卖出存货”与“收到现金“期间的现金流缺口。从产品分类而言,预付款融资可以理解为“未来存货的融资”。因为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预付款融资的担保基础是预付款项下客户对供应商的提

货权,或提货权实现后通过发货、运输等环节形成的在途存货和库存存货。提货权融资的情况如担保提货(或保兑仓),这是指客户通过银行融资向上游支付预付款,上游收妥后即出具提货单,客户再将提货单质押给银行。之后客户以分次向银行打款方式分次提货。对一些销售状况非常好的企业,库存物资往往很少,因此融资的主要需求产生于等待上游排产及货物的在途周期。这种情况下,如果买方承运,银行一般会指定中立的物流公司控制物流环节,并形成在途库存质押;如果卖方承运,则仍是提货权质押。货物到达买方后,客户可向银行申请续做在库的存货融资。这样预付款融资成为存货融资的“过桥”环节。 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贷款用途也可指定用于预付款,而且广义上,预付款融资包括了银行对客户采购活动的信用支行,如信用证得开立。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银行一般会要求授信申请人提供不动产质押或担保以覆盖敞口。显然这与供应链融资中的预付款融资的概念不同。在供应链融资的预付款融资中,融资的担保支持恰是融资项下的贸易取得,因此对客户融资的资产支持要求被简约到了最大限度。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从上游大企业处获得的货款付款期往往很短,有时还需要向上游企业预付账款。对于短期资金流转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运用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来对其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从而获得金融机构短期的信贷支持。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在上游核心企业(销货方)承诺回购的前提下,中小企业(购货方)以金融机构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并由金融机构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业务。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整理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整理 一、应收账款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企业为获得运营资金,以买卖双方签订的真实贸易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为卖方提供以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 流程 ①供应商和采购商达成采购协议 ②采购商向供应商发出应收账款单据 ③供应商向金融机构转让应收账款票据 ④采购商对金融机构做出付款承诺 ⑤金融机构根据采购商信用状况与债权可实现性综合授信 ⑥金融机构对供应商发放贷款 ⑦采购商向金融机构还款 ⑧金融机构向供应商支付剩余款项 1、保理业务 保理业务是为以赊销方式进行贸易的企业提供的一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保理业务通过收购企业的应收账款来为企业融资,并提供其他相关服务或产品。 分类 流程 ①买方与买方达成购买协议,形成应收账款 ②卖方向保理商转让应收账款 ③卖方向买方通知转让 ④买方与卖方、保理商确认转让行为 ⑤保理商向卖方发放贷款 ⑥买方向保理商支付货款 2、保理池融资 保理池融资是指贸易中的卖方将一笔或多笔不同买方、期限不一、金额不同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使应收账款汇聚成一个“池子”,保理商根据池子里的资金数目为卖方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资业务。这种业务模式对于那些交易记录良好、应收账款余额相对稳定的中小型企业十分有利,能够充分挖掘零散应收账款的融资能力,免去多重手续,提高融资效率。 流程 ①卖方与多个买方形成多笔应收账款 ②卖方转让一笔或多笔不同买方期限不一金额不同的应收账款给保理商 ③卖方与保理商通知买方转让行为 ④买方与保理商、卖方确认转让行为 ⑤保理商根据保理池资金给卖方发放贷款 ⑥买方向保理商支付应收账款

优势 业务特点: 3、反向保理 反向保理指的是核心企业利用其较高的信用等级,以较低成本获得融资,将其引入供应链中,降低供应商融资成本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使供应商获利,还使核心企业享受长账期,更有利于加强供应链的稳定性。 与一般保理业务的区别 流程 ①供应商与核心企业达成购买协议,形成应收账款 ②核心企业向保理商转让应收账款,承诺到期还款 ③保理商向供应商通知转让行为 ④供应商向保理商确认办理贷款 ⑤保理商审查核心企业资质,向供应商发放贷款 ⑥核心企业还款 加强风险控制的方式 4、票据池授信 所谓票据池,是指由一定规模的票据组成的票据资产池,是银行向企业提供的一种综合

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

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目前也面临一些矛盾,比如业务量和可靠 性是不可分割的主体,但是业务性质和业务量必须要求系统的 稳定性,通常也意味着所有的流程要进行相应的固化。 但是金融的服务是隶属于金融服务的性质,而服务性行业特质要求就是灵活,也就意味着不能过于限制。 融资领域的负债杠杆要求尽量高的周转率,这又将问题引向标准化。所以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各类矛盾,引领业务的发展,是供应链金融平台不可取代的一个任务。 从业务角度来看,做好平台的核心的定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业务模式是属于预付、货押还是应收账款,还是通过其他信贷模式做整体的产品包装,封装整个金融的品种,从而匹配整个风险管理模式。 业务流程上要明确业务的参与角色,对各角色间的业务流转方式进行确认。对主业务流程与一些分支业务流程间的关系进行确认。盈利模式上,对平台与参与方的收入和支出等进行有效的测算,比如从支出层面,平台相应的支付成本、外部的接口成本、税务成本还有登记成本等。包括收益部分,通过相应利差或对应平台

的服务费用,双向达成综合成本的测算和平衡,这也是关键的业务要素。 风险控制上,基于平台开展业务,通过内部及其外部数据有效地达成风险控制,包括有效的法律文本与合法合规的文件等。而通过核心的要素,平台的结算直接影响业务开展的时效性,包括数据的可追溯性、便利性、线上和线下的处理的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 这张图是我们业务整体的蓝图规划,因为供应链金融是根植于整个产业的转型时代,同时又爆发于互联网金融的催化。左边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的上下游、资金方以及增信方同时是一个统一的应用入口,通过供链金融平台达成有效客户的注册认证等动作。 我们获取到客户的基础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基础的数据,同时有效的结合产业项下的E R P内部系统数据及外部的系统数据,形成初步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指标。例如财务指标、主体能力指标、实际的需求以及综合的风险,包括内部整体的信用评级。之后会进入整体营销中心的角色,一是与客户做有效的沟通,二是针对整体沟通结果的反馈。

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研究分析

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分析

————————————————————————————————作者:————————————————————————————————日期:

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分析 供应链金融的实践由来已久,但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则要追溯到2000年Timme(2000)等的定义,他们认为当供应链上的参与方与为其提供金融支持的处于供应链外部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建立协作,且这种协作关系旨在于实现供应链的目标,同时考虑到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及进程、全部资产和供应链上的参与主体时,就形成了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既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同时又通过银行、物流企业、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从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来源上看,资金可以来源于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由于预付、延期支付等形成的链内融资方式,也可以源于独立的第三方金融机构,即供应链外部融资,这也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的两种基本形式:第一、链内融资。在供应链内部,出于成员间良好的合作关系,预付货款和延迟支付等付款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别企业的资金短缺压力,实现资金流在供应链成员间的优化配置。这种以业务关系为纽带的资金流动,具有融资成本低、融资速度快等特点,在加强成员企业间的业务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链内融资模式的资金调配能力和规模都有限,当上下游企业都同时面临资金缺口时,这种方式就很难达到效果。第二、链外融资。当链内融资不能满足需求时,就必须借助于链外的资金。按照有无实物质押,可以初步分为供应链外部基于物流金融业务的质押融资和基于核心企业资信水平的信用融资两个方面。基于物流金融业务的质押融资主要表现为外部金融机构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物权的监管,所开展的保兑仓、融通仓等业务。而链外的信用融资方式则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充分利用核心企业的低融资成本、高融资效率优势,为供应链中广大的中小企业创造融资便利,也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创造基础。 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应收类)——销售阶段供应链金融 (1)成员关系: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包括三个成员,分别是金融机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核心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报告研究

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互联网+"时代,供应链金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征信、普惠金融等创新技术,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交易平台和融资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供应链金融服务效率,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下一个投资新风口。本文在分析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和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及发展路径,并探讨了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发展背景:政策推动+需求推动 我国供应链金融起步较晚,1998年,深发展银行(现平安银行)在广东地区首创货物质押业务;2002年,深发展银行提出系统发展供应链金融理念并推广贸易融资产品组合;2005年,深发展提出要建设最专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此后我国供应链金融历经三个时代的发展后,现已形成多个主体参与,多种形式,多种属性,多种组合的供应链金融。 (一)供应链金融1.0:线下“1+N” 供应链金融模式统称为“1+N”,银行依据核心企业“1”的信用支撑,完成对一众中小微企业“N”的融资授信支持。线下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二:一是银行对存货数量的真实性不好把控,很难去核实重复抵押的行为;二是经营过程中的操作风险难以控制。 (二)供应链金融2.0:线上“1+N” 传统的线下供应链金融搬到了线上,让核心企业“1”的数据与银行完成对接,从而可以让银行随时能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仓储、付款等各种真实的经营信息。线上供应链金融能够保证多方在线协同,提高作业效率。但其仍然是以银行融资为核心,资金往来被默认摆在首位。 (三)供应链金融3.0:线上“N+N” 电商云服务平台的搭建颠覆了过往以融资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转为以企业的交易过程为核心。银行的思路也开始逐步转变,要搭建一个电商云服务平台,让中小企业的订单、运单、收单、融资、仓储等经营性行为都在上面进行,同时引入物流、第三方信息等,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在这个系统中,核心企业起到了增信的作用,使得各种交易

供应链金融3.0:创新业务模式及案例分析

供应链金融3.0:创新业务模式 及案例分析 供应链金融的传统模式是将高信用评级企业的信用分享给上下游中小企业。而现今,供应链金融已迈入3.0时代,新时代下的新运营模式则是在产业升级和技术驱动下的基于数据的授信模式。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和深度应用都将支持到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可以继续提升风控能力,并降低业务成本。 供应链金融领域“风口”频现 目前,中国的供应链金融产业仍处在朝阳期,行业标准尚未健全,行业内的竞争者类型多样,同时还有很多潜在竞争者在场外关注,等待入场时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所以涌入供应链金融领域,除去供应链金融本身有很强的资本亲和性外,政府政策的号召和支持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国务院“部署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对供应链金融发展无疑又是一大利好。但是除牢牢抓住机遇之外,布局供应链金融的企业也必须以正确的方式来享受利好政策,因为国家决不允许供应链金融泡沫出现,“积极稳妥”是我国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本要求。 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进阶过程 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从肇端至今共经历经了三个阶段,现已迈入3.0时代。第一阶段是传统的银行+核心企业模式;第二阶段是通过技术手段对接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者;第三阶段则是通过互联网等技术的深度介入打造一个综合的大服务平台。

参与方增加带来市场扩容 随着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创新,相比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核心企业”模式,参与方不断增加,使整个供应链金融市场随之得到扩充。首先,产业互联网化、信息化发展使数据开始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核心,且数据来源更加广泛,除核心企业外,物流公司、电商平台、ERP厂商等都成为数据方;其次,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除商业银行之外,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小贷公司、担保公司以及P2P平台等都参与进来,共同拓展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渠道;再次,供应链金融从围绕一个核心企业发展到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市场扩容和信息化发展使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共同创造新的商机。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供应链金融的目的主要是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而服务,实现银行、企业以及物流公司的合作共赢。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高需求,供应链金融未来市场规模巨大,目前国内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将会在供应链金融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是指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做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供应链金融的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最早产生于深圳发展银行。1999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华南地区以“票据贴现”业务最先介入供应链金融领域。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已经在我国迅速的发展,已成为银行和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也为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由于融资依据的资产主要为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这些资产的规模大小也将影响我国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06~2015年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从2006年的31692.2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17246.31亿元,增幅超过了3倍;我国2006~2015年工业企业存货复合增长率为12.0%,2015年达到102804亿元,相比2006年的36999.26亿元,十年里增长了1.8倍。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资产的不断增长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相关数据预测,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98万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 (一)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由于受到资金实力、牌照等门槛,主要以商业银行提供为主。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市场主体将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直接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包括电商、物流企业或综合实力强的实体企业。

最新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资料

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 1.预付融资业务 (1)产品介绍 “线上供应链金融预付融资业务”是指银行与核心企业、监管方合作,通过银行线上融资平台、核心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监管方仓储监管平台等多方在线协同,为供应链下游企业提供的一项全流程在线预付款融资产品/服务。该产品为授信客户提供在线订货、在线融资、在线抵/质押、在线还款赎货等服务。 (2)产品特点与优势 ①协同效用。“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通过将供应链相关各方互相连接,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互式在线运转,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的协同效用,提高产供销周转速度、减轻企业的财务管理负担和成本,提高供应链运转效率和竞争力。 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主要依靠电话、传真以及人工传递的方式,效率无法保证,费用也相对更高。 ②供应链信息的实时共享。“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提供了供应链信息实时共享的渠道,有效提高了供应链各方的决策速度,提升供应链的整体融资能力,同时银行也可以向核心企业共享经授权的下游经销商融资额度、库存以及销售数据,并提供时点与阶段数据分析,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第一手信息服务,提高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有效性和控制能力。 ③以供应链融资切入全链条、全流程的供应链金融全面服务。相较传统服务,“线上供应链金融”由于实现银行与“1+N”供应链成员企业、物流企业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流程衔接,与核心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目标高度契合,使得依托核心企业“1”向上下游企业“N”批量的、一体化的融资和支付结算服务更具管理的系统性、操控性和规模经济性,从而迎来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更大发展;

另一方面,“线上供应链金融”还可以为企业建立押品资源库,通过合格押品之间的自由转换实现单个企业在不同融资产品之间的自由转换,进而实现单个企业在不同生产经营阶段的全流程融资。 (3)使用流程 ①授信客户开通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 1.1签署线上化版综合授信额度合同以及系统使用协议 1.2开通企业网银,同时开通“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块,并配置录入员及复核员。 ②核心企业开通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 2.1与主办分行签署合作协议以及系统使用协议。 2.2核心厂商如果使用网银平台操作,则向分行申请建立管理员用户、领用USBKey证书;如果采用直联对接方式,则分行报送需求至总行,由分行、总行、核心厂商商议具体对接需求,需要经过需求论证、立项、开发、测试、投产后方可使用,大致周期为2-3个月。 ③监管方开通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 3.1 A类总对总集中管理模式的监管方与总行签订监管协议及系统使用协议,其他监管方与分行签署相关协议。 向总行或分行相应部门申请管理员用户及网银证书USBKey。 2.现货线上融资 (1)产品介绍 现货线上融资”是指银行与监管方合作,通过银行线上融资平台和监管方仓储监管平台在线协同,为客户提供在线质押、在线出账、在线赎货、在线还款等服务。 (2)产品特点与优势

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报告

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报告(说明:此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从2012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的概念风起云涌,无论是银行、企业、还是电商都纷纷踏足这一领域,2014年成为在线供应链金融元年,供应链金融平台公司在这一年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根据前瞻网数据显示,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目前已经超过10万亿,预计到2020年可达近20万亿,存量市场空间够大。目前,国外供应链金融模式已比较成熟,主要有核心企业主导、银行主导和物流商主导三种模式。而我国由于供应链金融刚刚兴起,大小平台公司爆发式增长,供应链金融模式还未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伴随着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嫁接互联网基因后衍生出以下几种模式: 一、以银行主导模式 传统银行的短板是缺乏真实的交易数据,但银行独有的优势是与大型企业具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大型企业多为供应链金融中最核心的一环,众多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都是围绕其展开的。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在转型的过程中推出了在线供应链产品,通过其优势地位,采取技术手段,围绕核心企业将物流商、供应商、经销商连接起来,对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银行模式中,比较典型的是平安银行推出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橙e网。 橙e网 橙e网2014年7月上线,主要推行“全产业链”的创新模式,其底层软件免费向中小企业、物流伙伴、第三方信息平台、社会公共机构开放,通过与物流、会计审计、法律、商务代理等生产性服务机

构合作,同时与商务相关的政府公共服务建立接口,来打造中小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的商务服务生态圈。通过平台,中小企业可实现在线交易,如达成订单、运输仓储、收款核销、金融服务等功能。平安银行迅速积累大量的交易数据,以弥补银行的数据短板。而平安银行的真正目的是随着数据的持续积累,建立一套独有的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融资需求。 橙e网目前推出多项供应链金融业务,包括与海尔集团下属日日顺B2B平台共同推出的“采购自由贷”;与大型超市服务平台合力中税推出的“商超供应贷”;与上海电子口岸的东方支付平台推出的“货代运费贷”;与行业垂直类电商惠海国际推出的“赊销池融资”;与跨境供应链服务平台一达通推出的“在线贷贷平安”等项目,确定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二、以核心企业主导模式 核心企业凭借多年来在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积累,对拟融资企业的业务模式、潜在风险、还款实力、品牌信誉等情况具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参股或收购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方式布局供应链金融,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资源优势。核心企业主导模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海尔集团供应链网络金融平台。 海尔供应链网络金融平台 2014年9月1日,海尔集团下属供应链网络金融平台正式上线。

供应链金融实际操作模式(附三大案例分析)

供应链金融实际操作模式(附三大案例分析)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供应链金融有望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已经从理论出发对典型的供应链金融提供模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本文将从当前的实践出发,对供应链金融的实际操作模式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以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一、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解决了全国75%的就业总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群体,一方面,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另一方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资信水平低等方而的限制,融资难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融资模式,由于拓展了交易边界,使其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为整体资信不足的为中小微企业等利基市场客户群体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望成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传统业务范围的拓宽,特别是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大大增加了业务数量,丰富了产品种类,金融机构得以从中获得中间业务收入和安全的派生利润。 这种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融资模式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企业及金融机构的关注,数据显示,至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万亿左右。 “供应链金融”是什么?”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引入核心企业、第三方企业(如物流公司)等,实现对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的整合,有针对性地为供应链的某个环节或全链条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各方创造价值,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 更进一步来讲,供应链本身是一个系统化、整体化的概念,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根据目前西方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路径以及中国已有的实践,可以看出建立一个有效供应链或者说供应链管理,其核心在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具体而言,以ROE分析切入点,资产净利率ROE=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杠杆比率,若将销售净利率的提升视作整个产业链在降低成本以及产品附加值上所作出的努力,那么资产周转率的提升便是对于整个供应链再生产效率的追求。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及其优化对策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及其优化对策 一、供应链金融的产生及特征 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我们往往关注最多的是研究融资难的“表面”原因,比如说,银行门槛高;企业没有可供抵押的物品;企业非系统性风险高;企业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等等,这些都是中小企业被排斥在信贷市场之外的原因。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实质原因,那就是企业在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后,银行总是依照一个标准、一种模式来对企业进行融资评估,看它是否具有偿还能力。有些中小企业虽然具有偿还能力,可是这种偿还能力往往是基于真实的交易背景,不是或没有由账面财务信息表达。特别是当这些企业没有有效的、可供抵押的固定价值资产时,银行因不能有效甄别企业信息而拒绝给企业融资。基于解决这种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矛盾的客观要求,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供应链金融是在物流金融基础上的创新,它在物流金融基础上将融资从商品销售阶段延伸到采购和生产阶段。因此,供应链融资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与核心企业打交道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现在大的核心企业都用“全球性外采”和“业务外包”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大型企业通过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财务管理效能,吸引了一批以其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中小企业,形成了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企业商务生态链。这些中小企业作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融资需求主要来自于核心企业转移流动资金压力:核心企业利用其强势地位,要求原料供应商先货后款;对下游的经销商,又要求先款后货。竞争力越强、规模越大的核心企业,对上下游的压力越大,从而给这些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融资需求。此外,大型企业出于对零库存的要求,将相当部分的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转嫁到上下游企业,造成上下游企业资金紧张、周转困难,这也造成了企业的融资需求。 由此可见,要解决这些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在单个主体上找原因,应从整条供应链出发来寻找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在2003年,深圳发展银行在业内率先提出了“1+N”的融资模式,“1+N”中的1是指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一般都是大型高端企业,构成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安全港”;N是指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成员企业,即利用供应链产业集群的伴生网络关系,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引入对其上下游的授信服务之中,并开展面向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批发性营销。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又提出“供应链金融”这个品牌产品,所谓“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式,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通俗地说,就是银行通过借助与中小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或者以两者之间的业务合同为担保,同时,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的参与来共同分担贷款风险,帮助银行控制中小企业的贷款去向,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有效地控制银行的贷款风险。从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同时,通过这样的金融支持,银行加强了其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拥有了相应稳定的企业客户,经营风险随之降低,经营效益获得提高。据深圳发展银行披露,截至2007年12月末,深发展存量贸易融资客户将近3000家,客户增幅同比达52.2%;贸易融资表内外授信余额近800亿元,同比增幅38.92%,占全行公司业务授信的比例较年初提高4.66个百分点;贸易融资不良率被很好的控制在1%以下,迄今没有实际损失。截至2008年9月末,全行贸易融资客户数和表内外授信余额均较年初上升超过30%。

供应链金融三种业务方案流程

供应链金融三种主要业务 供应链金融是什么?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指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核心企业、第三方企业(如物流公司)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是银企共赢的生态系统,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融资工具,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银行等资金供给方而言,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来提供授信,降低了向中小企业放款的风险,且获得较高的回报。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就是依靠风险控制变量,帮助企业盘活其流动资产从而解决其融资问题。而我们知道,流动资产最重要的无外乎现金及等价物、应收账款和存货三大类。 供应链金融三种主要业务 供应链金融目前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动产质押融资三种模式。、 1、应收账款模式:上游的中小企业将核心企业给它的赊账凭证(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融资从而进行自身的运营,若到还款期限中小企业不能还款,则金融机构可凭应收账款向核心企业收款。那么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还款来源相当于从中小企业转为核心企业,即第一还款来源是核心企业,第二还款来源才是中小企业运营所获利润,这就大大降低了贷款风险。在这种模式下,因为核心企业到期必须付款,对它来说付给中小企业和付给金融机构并没有什么差别,而它帮助了中小企业完成融资问题,提高供应链资金统筹效率。 【业务流程】 图表1:应收账款融资流程图

①卖方向买方供货,同时形成应收账款; ②卖方向银行进行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同时银行核定买方交易额度; ③卖方在相应额度内支用,同时银行发放融资款项; ④买方在应收账款到期时支付应收账款; 同时,如果企业应收账款比较分散,银行还可以进一步为企业提供应收账款池融资服务。 2、保兑仓模式:下游的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上缴一定押金并凭借核心企业的信用向金融机构贷款,所获贷款即可向核心企业进货。那么如何确保中小企业的融资用途就是为了进货呢?金融机构引入第三方监管企业(一般来说是物流企业)对核心企业的货物进行监管,根据中小企业上缴的押金数目和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维度考量对中小企业发放对应数量的货物,即对中小企业只放货不给钱,当中小企业将对应货物卖出获得销售额,便可向银行申请下一阶段要卖的货物,以此循环直到第三方监管公司的货物储存量为零或者下游的中小企业不再提出进货需求。那么在这个模式中,如果中小企业跑路或丧失售卖能力,放在第三方监管企业的货物又该怎么处理呢?此时核心企业就必须承担货物回收的责任。 金融机构可以为其提供保兑仓业务,帮助企业拓展经销渠道。 【业务流程】 图表 2:三方保兑仓业务流程 卖方 买方 金融机 构 ① ② ③ ④ ②

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

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指以核心客户为依托,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信用融资,在产业链条中发现信用。在传统方式下,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物流、仓储企业提供的数据印证核心企业的信用、监管融资群体的存货、应收账款信息。在云时代,大型互联网公司凭借其手中的大数据成为供应链融资新贵,阿里蚂蚁金服、京东、苏宁等都是典型代表。 1. 基于B2B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 国内电商门户网站如焦点科技、网盛生意宝、慧聪网、敦煌网等,B2B电商交易平台如上海钢联、找钢网等,都在瞄准供应链金融,往金融化方向挺进。 如找钢网在2015年上线胖猫物流及以“胖猫白条”打头的金融服务。“胖猫白条”针对优质采购商提供的“先提货,后付款”的合作模式,意味着找钢网在供应链金融方面迈出了实质性脚步。截至目前,找钢网已经积累了接近4 年的客户交易数据,垂直的数据风控能力是找钢网做供应链金融的优势。 2. 基于B2C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 B2C电商平台,如淘宝、天猫、京东、苏宁、唯品会、一号店等都沉淀了商家的基本信息和历史信息等优质精准数据,这些平台依据大数据,向信用良好的商家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以京东为例,近年来,京东频频加码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是其金融业务的根基。京东通过差异化定位及自建物流体系等战略,并通过多年积累和沉淀,已形成一套以大数据驱动的京东供应链体系,其中涉及从销量预测、产品预测、库存健康、供应商罗盘到智慧选品和智慧定价等各个环节。 京东供应链金融利用大数据体系和供应链优势在交易各个环节为供应商提供贷款服务,具体可以分为六种类型:采购订单融资、入库环节的入库单融资、结算前的应收账款融资、委托贷款模式、京保贝模式、京小贷模式。京东有非常优质的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个人消费者、精准的大数据,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水到渠成。 专注于在线旅游代理的途牛旅游网也开始将触角伸向互联网金融这一领域。途牛目前基于旅游场景,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主推三类产品——一是客户层面的分期付款,针对120万的会员提供了超过70亿元的授信,该项业务今年8月份上线,增长很快,风险控制也非常好;二是理财业务,去年四季度上线,今年10月份单月交易规模已经超过10亿元规模;三是供应链金融服务,2015年9月16日,途牛宣布,其旗下两个商业保理公司获批,注册资金共计13亿元人民币,设立商业保理公司旨在为目前逾8000家合作伙伴,还有包含酒店、景区等在内的其他旅游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保理服务,满足更多旅游行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模式分析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模式分析供应链金融改变了过去银行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围绕 某“1”家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供应链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相关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因此,它也被称为“1+N”模式。 供应链金融使银行从新的视角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从专注于对中小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供应链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改善其谈判地位,使供应链成员更加平等地协商和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持续稳定发展。应收类: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分析 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称为应收账款融资。 这种模式,一般是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债权企业融资。债权企业、债务企业(下游企业)和银行都参与其中,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 任。 另外,在商业银行同意向融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前,商业银行仍要对该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只是更多关注的是下游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而并非只针对中小企业本身进行评估。(可参见P9《盘活结算资金、随需而取的“出口应收账款池”》) 应收账款融资,使得企业可以及时获得银行的短期信用贷款,不但有利于解决融资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加快中小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和成长,而且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持续高效运作。预付类:保兑仓融资模式分析 这种模式,适用于卖方回购条件下的采购。在供应商(以下称卖方)承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